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盟委“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七年大变化”的发展战略,快速推进我办事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古迹办事处开展了一次为期1个月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题调研活动。办事处11个村根据区位不同,按照集体经济发展较弱、一般和较好的三种情况,召集村领导、财政所所长或农经负责人以及村两委负责人共计32人举行了座谈。通过座谈,认真听取了各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现状、措施和难点,深入剖析了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与会人员对今后发展我县农村集体经济提出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一、我办事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办事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因区位优势不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发展较好的村,依据原有的集体资产,在发展扩容过程中的近城优势,或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抓住规划制订的产业支持政策,加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整合集体资产、资源,集体经营性资产日渐增多,集体经营年收益逐步增大;但绝大部分村社,因受地理位置的限制,集体可经营资产很少,有的甚至没有可经营性资产,集体收入甚微,经济增长方式和增收渠道十分单一,集体资产增速极慢,效益极差。
目前我办事处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原有村办企业、集体办公用房及其它资产的租赁收入;二是财政的各项补助收入(如修建农民活动中心的资金支持);三是通过土地流转,流转业主给予村社集体的服务费协调费;四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业主的各项协管费。
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办事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速度普遍较慢的原因,归纳起来讲,主要存在“两缺”(缺资金、缺人才)、“一差”(农村基础设施差)和“两制约”(土地政策制约、规划制约)。通过调查,基层干部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一,缺乏新的增长点和后劲。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收入都依靠集体资产租赁,而集体资产也大多为几间铺面,一般也只有几百上千块元收入;土地流转协调费因区位和配套服务的限制也只能收到100元/亩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固定的微薄收入很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部分种植业生产有特色的村,因道路、渠系等基础设施太差,道路不通,造成农产品销售困难,并且很难引进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或种植大户,进行农产品规模化生产,有限的财政投入,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现状,采取“一事一议”农民筹资筹劳办法来解决当地的道路渠系等,操作难度也很大。基础设施条件差,成了制约这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致命点。
(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必要启动资金。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依据产业特色建立起来的 “民建、民管、民受益”的经济组织。一些村社在种植、养殖或其他副业生产方面具有优势,也在抓紧筹建农民自身的合作经济组织,但因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使部分合作社迟迟没有组建起来。
(四)土地征占,带来土地流转收益减少。原农村土地流转较多的村,村集体在协调服务方面等获得一定的收益。现在因城镇规划或工业占地,大部分农用地征用后,村社集体在土地流转方面的收益逐年减少。
(五)农业产业发展政策跟进滞后。有发展规划的地段因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而无法启动。
(六)土地政策的瓶颈制约。在农业招商引资中,引入的农产品生产或加工企业,需建生产用房,存在国土、规划等部门办证难。严重限制了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引进招商引资工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修路和发展村级企业都需要土地资源。
(七)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人才匮乏。现有的村两委干部,有部分因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缺乏改革创新精神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没有相关知识的培训机会。
(八)发展集体经济的激励机制和集体经济发展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发展集体经济带头人等没有明确的激励政策;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上,缺乏更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
三、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意见和建议:
(一)品牌战略。各镇村根据自己的区位和产业优势,找准发展的路子。在农产品种植区,主要发展农业项目或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办事处在政策、技术和资金上支持特色农业生产发展,鼓励其发展壮大。提倡一村一品、整村推进的发展战略。
(二)变土地资源为 土地资本。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不单纯进行农村土地流转,而是采用以土地资本入股的方式,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与产业化企业共同发展,从而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三)土地政策的支持。为解决农业产业发展的土地瓶颈问题,以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理为契机,在保证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的前提下,把整理出来的土地,留置一部分土地指标给村集体,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限制土地的用途,用于集体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业生产要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农用地要向业主集中,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有明显改善,才能实现,农村道路、农田水利是关键。而这部分投入仅靠村集体或业主,是远远不够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用部分土地收益支持农村搞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五)优化环境,加大推进力度,支持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发展。政府和各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从政策、资金、技术和基本生产条件上支持薄弱村的发展。对发挥产业优势,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村,给予一定的有偿或无偿启动资金,推进其发展。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前几年因发展形成的债务,在债务化解上能否进行先挂,当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以后,再来化债。
(六)加强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的经营管理能力,扩大发展集体经济的视角和眼界。还可采取招聘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的办法,选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路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关系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政治问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是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的物质基础。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不能单纯依靠农民,也不能过度依赖政府,而是要通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来弥补公共财政的不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经过对贵阳市白云区五乡(镇)56个村进行调查,全面分析当前贵阳市白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议。
一、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贵阳市白云区下辖5个乡(镇),56个行政村,全区集体经济总收入706496.86万元,与2014年的668777.31万元相比,增长5.64%。全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村有31个、50~100万元的有2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为政府补助收入、土地征用补偿、财产性收入等,但是村集体经营收入占比不高。从发展情况来看,村集体经济总体上呈现近郊村优于远郊村,城郊村和有资源的村比一般农村的村级集体收入要高的态势。
(二)近年来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依托区位优势,发展集体经济。随着贵阳市白云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周边农村充分利用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等有利条件,通过出租场地、出租门面、物流仓储等多种途径,发展集体经济。如艳山红镇程官村,村集体统一修建门面,为西南家居城提供仓储服务,保证村集体每年有二百多万元的租金收入。
2.整合集体资源,集中发展经济。整合全村资源,集中发展,即增加村集体收入,又带动农户增收。如艳山红镇尖山村,利用南湖新区建设、整村搬迁的契机,集中安置村民,统一规划,于2005年开始在现西南家居装饰博览城地址修建整村搬迁居住点,引进西南家居城到新村经营,不仅村民获得房屋、门面租金,村集体经济也获得了发展。
3.加强财务管理,防止资产流失。推行 “村账乡代管”,将村级财务全部收归乡镇财政所,统一管理,减少了集体资产浪费,增加了村级积累。
4.强化产业带动,实现经济发展。借助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契机,按照各村的资源特点,发展适宜当地的特色产业。在此过程中,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带动,促进和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成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
二、制约白云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因素
贵阳市白云区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不平衡。从全区各村的经济收入来看,存在近郊村比远郊村发展快,有土地征拨村比无土地征拨村实力强,差距明显。
二是收入来源单一。全区各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土地征收等,通过发包、资产租赁、自主经营等获得收入比较少。
三是发展观念弱化。村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对发展集体经济存在顾虑。
四是产业带动能力不强。虽然贵阳市白云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较快,但对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辐射带动不大。能为工业园区提供配套服务的村不多,而农业周期长、风险大,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村集体经济中基本上未出现产业带动发展的情况。
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建议
在目前的新形势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必须抢抓机遇,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努力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一)政策扶持,营造壮大集体经济的良好环境
1.建议出台征拨预留地政策。按照征用土地的总量,按比例留出少量土地给被征拨的村集体,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用于村发展集体经济。对已经征拨的村,可以考虑从征拨剩余的零星地块中解决预留地问题,保证村集体发展的土地资源。
2.建议出台项目扶持政策。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结合实际,在贷款发放上优惠,在办理规划、环评等手续上优先办理,在税收上制定返回奖励规定,鼓励支持发展实体经济。
(二)加强管理,促进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切实加强村级事务监督管理,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资产营运、监督和考核体系,盘活集体资产,开发利用资源,确保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因村制宜,构建壮大集体经济的新模式
本着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旅游则旅游的原则,不断拓展、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模式,不拘一格求发展。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鼓励各村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和优势,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途径。从分析来看,以下几种模式对发展村集体经济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股份合作型。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可以利用集体的土地、房屋等资源,以股份合作形式,通过招商引资,创办村集体经济实体,村集体在实体中占定额股份,并积极引导、鼓励村民入股,达到群众与村集体共同增收的目的。
2.资源发展型。在符合国家政策的情况下,将村集体所有的“四荒”资源,通过拍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进行联合开发,拓展收入来源,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引导农民进行土地委托流转,由村委会将农户承包地集中起来,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3.合作服务型。可以利用集体或农户的土地、山林、果园等资源,由村集体牵头,建立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聚集财力、人力、技术,把技术资源等优势最大限度地变现为发展优势。
4.产业发展型。着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业规模经营,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效益。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依托自然资源,发展农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优势。
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公有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理应不断坚持并完善。它关乎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及绩效,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关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的破解。当前,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大力开发集体资源,从本地传统优势和资源优势出发,狠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参考文献:
[1]吴金海.关于村级集体经济问题的若干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5).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农村建设
目前,农村社会的发展形势已经从有税费的时代向着无税费的时代转化,使得农民的经济负担减轻,但是农村的部分运转情况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农村集体经济要在保证村民的基础设施与基本用品的前提下,提高村民的收入。然而多数村级组织单位都普遍面临着发展水平落后,发展道路匮乏的情形。只有保证了自身的努力,才能够发展集体经济使得劳动力效率提高,从而进一步保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开展。大量现象表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传统发展模式以及现有体制的约束,不能够快速适应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更不能够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进行,因此,针对这些方面,本文将提出有效的建议。
一、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形式的内涵
新农村建设与建设现代农业时代要求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被寄予了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合作互利的经济状态。在现代我国经济体系发展的基础下,在市场风险面前,农民的小型生产规模显得十分渺小。在市场各方面的竞争情形下,农民被迫必须要学会合作。主要涵括两种合作,一种是纵向,另一种是横向,这就要求学会要素资源的重新分配与理性投资是合作的基础手段与方法。要想实行有效的农村集体经济,还要求村级组织单位的组织形式全面合理且具体有效。主动向着多元化与多样化的形式转变,充分利用一切劳动力与资源。要求有效的一部分非农业主体积极加入合作,还需要一些集体组织机构的产生,积极建立一些农场、产业园、基地等农村集体经济机构。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保证多元化与多样化的更好实现。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的方向与风险预算
(一)从资源管理角度分析。资源管理大致分为六种:人力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环境管理、财务管理、供方与合作伙伴管理以及知识技术管理。这六项管理都在资源管理中充当着各自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要想真正从资源管理的角度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形式就必须保证人力资源充足,人才素质高尚;基础设施方面要全面且有效,保证各项指标达到合格的预测;环境得体,办公起来舒适方便;财务状况充足;合作方稳定且有信誉;内部知识技术灵活且达标。但是在这些方面也存在着相对一些风险,比如:人力匮乏、财务缺少、技术落后等。因此,必须要针对性解决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才能够保证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从资金管理角度分析。资金管理主要包括固定资金的管理、流动资金的管理以及专项资金的管理。基本资金一般情况下是由国家或者政府财政拨款,因此,使用机构可以无偿性使用。对于大部分补充固定资产损耗的折旧基金,要全部上交于政府,少许用作使用机构的更新改造基金。机构的流动基金应该根据预计的定额,全部由政府财政拨款,但是机构内部实行有偿性的使用。机构的专项资金应该全额交予银行贷款,到期后应全部交还银行。机构内部财务人员对资金进行详细预算与及时的记录,以保证资金到位且合理使用。在此期间,会遇到资金周转出现困难的风险,应该根据机构发展的现状做出准确的分析,确保资金的及时清还与发放,保证机构资金方面到位且合理。
(三)从资产管理角度分析。资产管理通常分为三项:办理定向资产服务,办理集体资产服务以及办理专项资产服务。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必须要保证资产管理的三个方面及时到位,无论任何一项服务有需要时,要及时处理,处理方式要合理得体。根据每一项资产服务的特定合同的具体操作方式、约束要求以及不同条件,为每位客户进行详细的经营运行,保证为客户提供各项基金、证券及金融产品方面的资产管理需求。
(四)从投资方面进行分析。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过程中,合理的投资也是为机构带来收益的一种有效方式。投资的定义主要指某种经济主体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得到利益,而向其他方面投入一定的资金的行为。对于农村发展来说也是一项合理的措施来改善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合理的投资能够为农村集体经济带来可观的收益,但是盲目的投资只会减慢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与进行。在投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投资对象选择错误或者投资方式出现失误的风险,面对这些问题,一定要首先将自身经济稳定,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需求理念进行合理谨慎的资产投放。
(五)从经济收益角度分析。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经济收益是指某个人或者机构在保证自身的期初财富与期末财富同样富裕时,能够消费的最大限度,其中既包括已经实现的收益与还未实现的收益。经济收益往往指的是期初期末的净资产,农村集体经济要想达到某个巅峰,一定要保证这一净资产达到一个合理充足的数额,使得农村经济不再受到制约,而且能够根据这一角度准确衡量农村发展的方向是否正确,促使农村能够快速找到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形式的手段与方法。
三、官民合作在共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中的重要性
从我国农村现在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社会上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许多农村面临着劳动力无处使用,发展前途渺茫的现状。面对这种情况,官民之间应该建立合格有效的合作关系,积极设立一些集体机构或组织单位,充分利用闲置劳动力;也可以互相努力,寻找有前途的发展道路,保证所有村民都能够参与进来,既有效保证了村民的各项权益,为村民的各项服务提供了保障,又提高了农村的平均收入水平,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变得更加美好。
四、结语
根据分析可以知道,在如今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情形下,我国还存在着许多缺陷与不足,在资源、资金、资产、投资以及经济方面的计划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导致我国集体经济发展进程相对较慢,因此,根据这一现状一定要从根本角度出发,建立和谐的官民合作关系,保证农民充分意识到集体经济对于我国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发展所有较为落后的村级组织单位,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利用各种可利用资源,来保证及时满足未来经济发展以及农业发展的一切需要。
【参考文献】
[1]洪猛,黄诗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2]王景新,余勇亮.民族自治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广西农村调查报告[J].农业经济问题,2013,2
[3]韩松.论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J].河南社会科学,2011,6
一、农村集体经济的涵义及发展现状
(一)农村集体经济的涵义
农业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指农业中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一定范围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经济形式。它使各个农业企业或经济单位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或资产,归其组成的成员集体公有,由集体来支配和使用,并由其成员根据“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来分享其经济利益。中国农村中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除了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合作经济外,主要是村级合作经济和乡镇合作经济。
(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土地承包-乡镇企业-土地经营的历程。自从打破了体制实行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村集体组织及其经济逐渐被弱化。20世纪80年代后,乡镇企业开始异军突起,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乡镇企业产权不明、利益不清、政企不分、制度不健全等弊端日益突现,大量乡镇企业逐步倒闭或转制,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开始从乡镇企业发生转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二三产业的不断高速发展,对土地需求越来越大,土地价值越来越高,以土地经营为主的农村股份合作制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逐步推广,经营土地也成了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途径。
二、长春汽车产业区的自然、经济状况
(一)自然状况
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是长春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一汽集团公司合作共建的省级开发区, 2003年9月29日经省政府批准挂牌成立。其位于长春市西南部,北邻绿园区,东南与朝阳区、高新区比邻,西与公主岭市接壤。京哈铁路、102国道、绕城高速公路在该区通过。该区农村现有10个村党(委)支部,10个村委会;农户14795户,农业人口34173人,非农人口3279人;流动人口5974人,劳务输出人员9637人;第三产业人员6013人,农村低保户438人,五保户108人;待业人员4649人,教师422人,学生1275人,残疾人239人,合法宗教人员417人,释解人员14人,在押人员48人;占地补偿3985人,拆迁安置2535人,治保会10个,58人,民调会10个,68人。签订二轮土地承包合同8655份,人均承包土地1.69亩。无房户479户,有房无照户1703户,大棚472户,温室1338户。
(二)经济收入和财政收入
以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的东岗、西新、日新、东山、繁荣5村为例,2008年集体经济收入分别是100万元、2303万元、400万元、700万元、90万元;财政收入分别是1000万元、1450万元、1200万元、1350万元、130万元(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各村发展集体经济的不平衡。这种差距主要是由于各村集体企业的个数不同,村领导对集体经济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了吸引外资数目差异较大。
(三)经济发展状况
截至2008年末,该区农村农业生产总值13881万元,农业总收入81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97元;村集体企业6户,安置496人;民营企业160户,安置168人;工业生产总值22亿,利润6.91亿;村级固定资产总额21499万元,债权11083万元。形成了一批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带头村。如西新有村办企业3个,资产已达1200万元,2004年总产值已达800万元,完成税收5万元,实现利润20万元。东山村企业总资产达428万元,2004年实现总产值125万元,实现利税10万元。
三、长春汽车产业区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债务重
一是各项欠款数额较大,主要是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户的税费尾欠,多数村采取由干部垫支或借款等形式完成了上缴任务,形成了“上清下不清”的情况;二是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弱,部分村存在严重的收不抵支,形成老债未还,又添新债。
(二)产权不明,对农业资源浪费较大
一是对土地资产产权不明,虽在2005年末全面完善了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关系,农民与集体经济组织之间有一个较明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但集体经济组织能拥有的土地所有权和尚未发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仅仅只是法律认可的凭据,而不能将其用于贷款抵押,从某种意义上讲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增收渠道单一,发展缺乏后劲
全区村级集体经济仍然处于原始积累阶段,要步入自我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还任重道远。农村经济增长缓慢、实力薄弱。2005年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59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6%。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使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村级服务功能也难以发挥,这已成为目前制约全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村级领导班子整体素质不高
总体来说,一是年龄偏大,多在45岁-60岁,思想僵化,观念守旧,没有开拓创新的精神,过多强调客观困难,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二是文化偏低,村两委干部高中水平以下的占50%以上,文化素质较差,商品意识不强,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较低;三是缺乏有号召力、有魄力、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部分村级领导班子成员之间不团结,内耗严重,不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四、长春汽车产业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几点建议
结合该区的产业定位及长远规划,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总体上要与汽车产业相适应,既要发挥农村的现有资源,包括富余劳动力等,又要服从于开发区的统一规划,围绕或服务于汽车产业的发展。
第一,巩固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充分发挥集体统一经营的优势,加强民主管理、理顺分配关系、增强发展活力、积极发展股份制合作经济、鼓励农民闲余资金投入到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来,建立股份制企业,实行公司集团化,实现集体农民双盈。
第二,打破区域和所有制界线,村组之间可相互投资、资金雄厚村可到资金薄弱村合作投资建设,使集体资金完全得到合理运转和利用,以此达到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目地。这次调研日新村就打算在双龙村买地搞房地产开发,建农民新村,实现收入1000万元,打破了区域界限。
第三,发展新型合作经济,与科研单位,大中院校、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市场营销等合作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实现集体经济向多层次、多领域延伸和扩张,以此增加集体收入。
第四,建设具有开发区特色的村级工业园区,按照开发区总体规划实施建设,创办集体企业,建设商业基地、合理利用好土地资源,通过对外招商引资办企业、建厂房、建市场、建商贸网点和仓储等特色产业。绕城高速以内的各村可以建设商贸一条街、房地产开发、道路附属设施建设及房屋拆迁等相关产业,预留区以休闲观光度假、绿化公司、免烧砖厂等相关产业为主,为汽车产业提供相应的配套产品和各项服务设施。
第五,创办房地产开发和农村住宅小区建设,结合村屯改造、棚户区建设,在规划区内进行房地产开发,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选好地点,建优质住宅,边远村要做好农民住宅新区建设,集体资金较富裕村可到近区村投资建设,通过合作开发等形式增加村集体收入。
参考文献:
1、金龙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谢奎秀.试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
3、葛浮桥,薛少华.农业经济管理[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2落实政策,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认真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文件精神,对村内的沟塘、荒山、荒坡等资源性资产进行清查核实,签订专项承包合同,增加集体收入;对于原村办集体企业解散后遗留的厂房以及其他村集体闲置资产,以出租形式转让使用权,收取固定租金;把省级财政扶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补助资金投在优势特色产业上,获取投资分红,如兴泉村、基佐村年均可分配到1—4万元的投资收入。
1.3强化服务,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华坪县委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务体系,加快各项配套设施建设,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增加投入,狠抓农业综合开发,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如:修建涵闸、疏通排灌系统,建设机耕路、防渗渠,使60%的村组初步实现了渠、道硬质化。二是搞好科技服务,实施科技兴农。通过培训、发放科普资料、组织种养专业大户参观学习等形式,增强农民掌握运用科技的能力。
1.4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确保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华坪县55个村民委员会和5个社区及898个村民小组大都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和财务公开制度,开展村级财务委托服务工作,强化对村级财务收支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2华坪县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
华坪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速度大大低于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速度,阻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对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认识有误区从农村实行以来,人们头脑中单一家庭经营模式的烙印很深,基本忽视了集体统一经营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随着全县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逐渐被大部分村民淡忘,不少人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认识不足:一是过时论。认为现在大气候是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再讲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合时宜;二是畏难论。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集体资产管理难度大,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办法不多,路子不宽,想搞也搞不了;三是无用论。认为现在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例较小,对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影响不大。此外,一些贫困村只会等、靠、要,缺乏自我发展意识。这些思想认识从根源上抑制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2.2基础条件薄弱全县不少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所处地理位置偏僻,可开发利用资源较少,而且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生产技术落后,经济的发展空间很小。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有的村对集体资产实行全部拍卖、折抵,造成原有集体资产流失,部分村仅有几间办公室,只能依赖有限的财政转移资金维持艰难的日常运转,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已成为无米之炊。
2.3扶持力度不够一方面是上级部门联村帮扶的力度不够,缺乏实质性举措,相关的帮扶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导致多年过去了,被帮扶的村还是老样子。另一方面是乡镇基本上把精力集中到抓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扶贫工作也着重在扶持农户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缺乏扶持。
2.4干部素质有待提高虽然经过村级换届选举,干部队伍得到了调整和优化,但是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要求相比,村干部在素质上的差距还比较大,主要表现是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少数村干部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另有目的,不是千方百计想办法、找思路,而是想从中捞取好处,谋取个人利益。不少村党支部书记整日忙于乡镇的中心工作,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作考虑。
3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议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可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为了进一步开展好华坪县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工作,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从实际出发,理清发展思路各村要全面分析集体统一经营层次发展滞后的现状,正确对待前期发展集体经济留下的问题,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和绝大部分群众的意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优势特色产业为支撑,理清发展本村集体经济的思路。
3.2解放思想,用好政策,积极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与发展效益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强化资源开发、资产管理、资本经营,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事业,积极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种有效途径。一是盘活集体资产,开展资本经营。在产权清晰、管理规范、制度健全的集体资产经营体制基础上,通过拍卖、出租、入股等办法,充分开发利用现有荒滩、荒沟、荒山、水电等资源,发展农、林特色产业。也可以通过集体投资、农民入股和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发展休闲农业。二是依法经营集体土地。鼓励村集体将合法的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参与企业经营,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三是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经济实体,或联合农户、企业开展农村经济多种经营。地处县城和乡镇所在地附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要积极发展社区配套服务业。四是加大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资金扶持力度。县乡政府要争取和投入财政资金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各部门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开发、乡村道路建设等的财政资金,要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结合起来,共同促进薄弱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五是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项目给以信贷投入。农村信用社要把扶持村级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支持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
3.3开源节流,增加集体收入采取积极稳妥的办法,有效化解村级债务,及时回收欠款和违规资金。合理精减村干部,减少工资支出。严格执行“村级报刊限额订阅”等制度,控制日常行政性支出费用,禁止村集体以现金支付,减少非生产性支出。
1.前言
随着我国政策体制的改革,取消了农业税,使得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大减少,同时在物价飞涨的市场经济下,农村集体经济活动运行资金相对缺乏。因此,必须对农村集体资金进行科学管理、合理配置、有效利用,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很多农村在集体资金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必须引起相关的部门的重视,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农村集体资金管理效率和质量。
2.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存在问题
2.1资金来源较少,日常运转较困难
随着我国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农业税被取消了,同时财政资金受到严重阻碍,无法达到基层,使得农村集体资金来源大大减少。很多农村地区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导致农村粮食种植工作都难以开展,农村公共事务被弃之不顾。
2.2投资路径狭小,资金利用效益低
大部分集体资金被财政项目所占用,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主要体现:其一,农村集体资金被大量用于公共物品供给中,而用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资金却相对缺乏,在投入资金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导致农村集体经济活动无法开展,经济效益达到降低[1]。其二,在农村集体资金相对缺乏、财政支付障碍的影响下,使得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资金不足,无法达到供给需求,同时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2.3会计监督松懈,资金流失较严重
由于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资金分配不够透明公开,导致暗箱操作、贪污公共财产等违法行为的产生,使得民众对其中不公开、不透明的制度产生抵触的情绪,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引发严重的问题。再者,由于资金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监督管理过于形式化,导致资金滥用、浪费问题的产生,而有些资金管理人员假借名义,私自挪用公款,导致资金的严重流失。
3.农村集体资金管理解决对策
3.1完善集体资金的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上级代管机制,主要是在乡镇区域经管站中建立储存账户,将每个村子所有资金都放入账户内保管,每个村子都具有一定的资金使用权利。当村子需要挪用账户内资金时,必须进行挪用登记,经村委支部审核签字,经管站认真核实后,才可挪用资金。其次,实行资金支出审批制度。为了防止资金乱用现象的发生,导致资金的严重流失,必须实行资金支出审批制度,只有审批合格,才可使用集体资金,以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3.2做好集体资金的预算管理
通过对集体资金进行预算管理,以提高资金利用的合理性。在对农村集体资金进行进行预算编制时,必须遵守“以节俭为主、量入而出”的原则。对本年度农村的集体资金收入状况有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并按照农村集体经济资金收入状况制定资金利用计划,对专项资金利用进行严格的规划和控制,以保证农村的集体资金整体收入和支出处于平衡的状态[2]。再者,必须后期农村集体经济运营中,必须严格按照资金预算计划来进行各种经济活动,以避免资金超支问题的产生,使资金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3.3提高资金管理队伍整体素质
人作为农村集体资金管理的重要因素,对资金筹集、分配及投入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资金管理组织的建立,提高资金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定期对资金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以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其次,强化管理组织的社区服务和经济带动职能,以形成合作性的管理组织,提高资金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4采取集体资金分类管理方式
由于有些集体资金收支金额相对较小,收支工作较为频繁且难以控制,因此必须采取分类管理方式。按照集体资金性质及来源,并与会计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可将农村集体资金分成两类,即代管资金与人会基金。人会基金主要是农村集体资金建立后累积下来的资金,而代管资金就是除了人会基金外累积下来的资金。代管资金是流动性的资金,没有开支限制[3]。通过对集体资金进行分类观念里,以避免“吃积累”问题的产生,使得集体资金能够合理的累积和使用,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3.5实行集体资金管理公开制度
村委会应该根据集体资金管理规定,实行资金分配公开制度,定期把农村集体资金收入、支出、债务、债权等情况公开给村民,同时对村民热切关注资金使用问题也要及时告知和公开。村委会可每个月、每个季度公开一次,并保证集体资金公开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当集体资金状况公开后,必须及时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通过实行资金管理公开制度,对集体资金管理、分配和使用等进行有效的监督,以保证集体资金的安全。
3.6对集体资金进行有效的清查
针对集体资金存在的家底不实、账目不清及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必须建立一支清查队伍,以对农村集体资金进行有效的检查,以保证集体资金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清查队伍主要村纪委会、财政部门、农经站及审计部门等组成,而清查内容主要有资金收入、资金支出、债权债务、历史问题等,在做好账目清查工作的同时,必须对农村集体家底进行严格的盘实。
4.结语
为了保证农村集体经济活动的有效开展,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对农村集体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组建资金管理队伍、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做好预算管理、实行公开制度、进行有效清查、采取分类管理等措施,以对农村集体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及监督,并提高农村集体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惠州办事处)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F321;F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298-03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能够推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先进文化,实现农民的根本利益。然而,农村集体经济现状却不容乐观,不良债权过大,债务逐年增加,严重束缚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因地制宜地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步伐。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1]。它把家庭经营的主动性与合作经营的集体优势结合起来,有效地克服农民单家独产经营的局限;通过合作社内部的自律机制,发挥合作组织的整体竞争优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拉近了农户与市场之间的距离,使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各项农业产业的长足发展与进步。目前,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的研究,国内学者已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的方向和角度各不同,有从立法[2]、融资[3]等角度。该文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视角,对遂宁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行初步探索,并以船山区唐家乡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进行分析。
1 唐家乡集体经济发展情况
1.1 合作社成立之前的集体经济
2007年,唐家乡集体所有的承包耕地993.7 hm2,全乡土地流转面积55.3 hm2。全乡集体经营收入以政府补助及资产、资源租赁形式为主。其中一事一议筹资筹劳317.6万元、水利工程水费5.4万元、财政返还村级三项资金收入5.64万元,经营性资产租赁收入24.6万元,资源性资产租赁收入12万元。2007年唐家乡农民人均收入3 120元。
1.2 合作社成立后的集体经济
唐家乡现有集体所有的承包耕地993.7 hm2。通过结构调整,优化配置,全乡土地流转面积达681.4 hm2。全乡集体经营收入中一事一议筹资筹劳143万元、水利工程水费50万元、财政返还村级3项资金收入126万元,经营性资产租赁收入431.8万元,资源性资产租赁收入100万元。2011年唐家乡农民人均收入5 375元。从总体上看,唐家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长、集体统一经营功能的增强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一是村级集体资产和集体经营性收入不平衡性较大;二是村级不良债务数额较大,全镇村级债务村平均30万元,全镇11个村有8个村的村级债务超过30万元;三是集体资产增值难度较大,经营形式单一,以资产及资源租赁形式为主。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已成为唐家乡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小康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2 唐家乡集体经济构成
由图1可以看出,在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之前,唐家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以各级财政补贴为主,共328.64万元,占总收入的90%;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的收入为24.6万元,仅为总收入的7%;房屋租赁收入为12万元,占总收入的3%。
经过4年发展,唐家乡集体经济收入分配发生了结构上的变化。由图2可以看出,专业合作社的收入431.8万元,占总收入比重最大,为46%;其次是政府补助319万元,占总收入比重下降为34%;房屋租赁收入100万元,占总收入比重为11%。其中其他经营性租赁收入指的是通过流转土地用于非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收入,也是土地流转收入中的一项。
3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集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船山区唐家乡开创的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唐家乡第一家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10月18日,由124户种植户、5户蔬菜公司、1个部门共130人发起,东山村党支部书记蒋开伦被选举为理事长,并在工商、税务部门进行了注册登记,注册资金12.7万元。目前入社农户已达到460户,带动农户1 200余户。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合作社法》的出台以及各级政府的政策优惠,唐家乡陆续成立了西堰村农民养猪专业合作社、西堰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长虹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余建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以及周家沟土地流转合作社。其中,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主要用于蔬菜种植和渔塘养殖等,其中东山、长虹、西堰3个村因其交通和区位优势发展得最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唐家乡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增加了农民收入
据调查,合作社成员与非成员相比,同类产品一般增值10%以上,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3点:①蔬菜合作社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防疫,降低了生产成本,如为社员提供番茄苗,每棵0.1元,低于市场价0.3元,仅此一项社员种植成本就降低了4 500元/hm2;②农产品销售减少了中间环节,农产品统一收购,统一销售,降低了销售成本;③转变农民增收方式。农民就近打工,月薪可达600~800元,逐步形成新农村“农转工”的一大特色。2006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 320元;2011年入社农民年均纯收入达6 100元,与2006年同比增长162.9%,为村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基础。以长虹村为例,成立的土地流转合作社主要用于种植蔬菜,搭帐篷、除草、种苗、施肥、采摘等环节都要雇工人,每天70元,最高的一年可以赚到2万元。
3.2 促进了土地流转
合作社把一家一户的零散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解放了生产力,又利于对外招商。截至目前,合作社已组织土地流转总面积达541.4 hm2,涉及农户3 623户,占总农户数的64.89%。养殖场租地占用40.7 hm2,观光旅游发展中华红叶杨73.3 hm2,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专业合作社发展,也进一步了提高农民收入。
3.3 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合作社这一组织形式能有效规范农民的市场行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其中以开创果蔬菜合作社做得最好,为打入蔬菜高端市场,提高产出效益,保证产品质量,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申报了“红涪”牌商标,又在国家农业部成功申报绿色食品,并在遂宁、南充、重庆、成都设有销售摊位,如今,合作社“红涪菜乡”绿色蔬菜已远销重庆、成都、上海、北京、天津、大连、青岛等地。合作社提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即统一规划、统一供苗、统一技术、统一治虫、统一施肥、统一销售。这一模式强化带动了果蔬产业发展,实现了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组织化、经营集约化、管理规范化、产品联营化。
3.4 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通过招引企业落户搞活地方经济,同时为村集体增加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合作社引进了“正海农业”、“有源生态”、“遂宁诚信”、“重庆巴南”、“蓉硕生态”、“重庆顶生”、“四川长龙”、“四川高金”、“重庆可士可”等28家种植养殖公司。如今,业主共建大棚蔬菜基地520 hm2,东山村和西堰村新建年出栏肥猪6万头养殖场2处,西堰村的养猪合作社就是高金食品租用村土地3.47 hm2,周家村通过转包水库、塘堰养殖鱼类等,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其收入。以上特点表明当前的农村集体经济就是集体所有的资源、资产通过各种经营方式实现增值。
4 存在的问题
集体经济薄弱是多年以来形成的,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主要表现为资金缺乏、资产有限、债务沉重、融资困难;农村基础设施差;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人才匮乏。唐家乡的6个专业合作社都是通过村上直接管理,也就是所形成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混乱,出现谁从属谁的问题。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正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的问题与集体经济的问题相似。从合作组织自身层面看,一是合作组织规模偏小,总体实力不强。余建、周家沟等合作社注册资本数额较低,反映自身实力较弱;二是合作组织运作不够规范,组织凝聚力弱。突出表现在合作组织制度不够健全,章程形同虚设。三是合作组织管理人才缺乏,发展后劲不足。合作组织仅能提供低层次的合作服务,尚不具备进一步带领成员扩大生产、开拓市场的能力。从外部发展环境看,一是扶持政策难以落实;二是贷款渠道亟待拓展。主要表现为发放贷款的规模小、机构少、品种有限。
5 发展建议
5.1 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利用当地农村资源
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各村不同的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农民素质,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一方面,开发和利用好一切可以开发的资源,发展新项目,开拓新产业。利用集体自然资源如林地、水资源等,发展一些集体统一经营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或者通过招标承包等形式,达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目的。如西堰村就是出租了部分林地用于发展其他产业。另一方面,管理和改造好现有村级集体的山林、茶园、果园、水域等,使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巩固和壮大村集体经济。针对交通不方便的村社,如周家村等,还要加强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其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5.2 重视人才培养,夯实农村经济发展基础[4]
一是组建优秀的村级领导班子,提高发展能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必须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这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关键。农村干部要以市场为导向,选择合适的项目,立足长远发展。现实中,干部的素质低、创新能力的缺乏都是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因此,一定要培养一些素质高、领导能力强的干部队伍,让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力量。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一定要贯彻“多予少取”的政策,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要化解村级债务,减轻村级债务负担;加大支持力度,对经济薄弱的村给予财政上的补助;对农民负担建立起监督检查制度。二是积极引进人才,为集体发展服务。大学生村官作为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政府应积极引导他们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帮助集体经济发展出主意、想点子,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助力。三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培训。比如对从事财务管理、审计的相关人员,应加强财务知识的业务培训。在以资金和项目扶持的形式助推合作社发展的同时,通过自身掌握和借助其他相关部门的知识、信息资源,对合作社带头人、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合作社成员进行培训,引导广大社员采用新品种,使用新技术,促进合作社生产方式的转变。
5.3 强化质量和品牌意识[5]
一是要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意识。严格执行农业标准,积极主动为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申报认证;销售前在合作社内部进行产地自检,检验合格出具证明后方可销售。二是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合作社品牌影响力。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形成竞争优势,品牌建设是关键。挖掘农业名优土特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资源,通过产品本身的高品质创造特色概念,并创新农产品市场营销,扩大品牌影响力。充分利用新技术,积极开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价值。
目前,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定义尚有争议,村级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既有区别也可共生。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否可以以合作经济的方式发展,其前景如何有待进一步探讨。针对唐家乡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发展方式的模式是否值得其他乡镇借鉴,其后续发展能力也值得进一步深思。
7 参考文献
[1] 马章甫,宋继伟,张云喜.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长江蔬菜,2012(1):58-60.
[2] 韩松.论农村集体经济内涵的法律界定[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54-64.
[中图分类号] F3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042-01
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改革,传统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够满足当前农村对经济管理模式的需求,就需要制定出新的农村经济管理方式,本文将会对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模式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希望能够对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模式的实行有所贡献。
1 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的概括
1.1 财务管理的概括
财务管理的涵义是企业的财务管理范围,应该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明确的支出了财务管理的活动空间,而且,随着自主理财模式的兴起,让财务管理模式被当成了企业财务目标的重要衡量标准,给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建立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1.2 财务管理模式的目的
让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够达到企业的要求,财务管理模式能够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方向,而且,财务管理的目的是作为任何的财务管理活动的起始点和重点,能够被当成检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是否达到要求的重要依据。
1.3 农村集体经济的概括
农村集体经济,代表的是部分劳动群体对劳动成果的自愿分享形式,按照形成主体的意愿,进行独立经营,自给自足的合作经济体系。
2 平邑县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实施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2.1 相关干部的财务管理意识薄弱
在当前农村形势之下,很多的农村干部自身素质不够高、年龄都比较大、文化水平比较低、不能够带领农民们走向发家致富的道路,而且,在当前的农村干部组成队伍当中,一些农村干部的领导能力不足,知识水平比较低,而且还缺少相关的思想水平,通常他们都认为财务管理工作仅仅是村镇会计的所需要操心的工作,作为村干部没有必要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财务管理方面,而且,某些村干部缺少相关的法律意识,贪污、挪用公款等现象经常发生。
2.2 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整,缺少相应的执行力
根据相关部门颁发的规定,账款要分别管理,但是很个别的农村干部身兼数职,财务支出不能通过集体研究,私自动用账款,数目较大的财务支出也没有进行商讨,而且,有些农村干部还自己用钱自己批准,由此可见,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非常的不完善,而且,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
2.3 农村财务监督小组没有实际作用
有些农村财务监督小组制度不够完善,不能根据相关的规定,选出财务监督人员,大多数的农村财务监督人员都是有村长直接指定,不能根据相关的规范来行使自身权利,对村长惟命是从,不能维护村民的利益。
2.4 农村财务会计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自身素质低
往往农村选择干部的方式,选举的都是那些在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根本不具备胜任会计的条件,而且,有些村干部仅仅是为了挪用公款和贪污的方便,提拔亲近者,那些真正具有才能、能够充分胜任会计的人选往往得不到重用,账务处理不清,发挥不出会计的作用,造成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模式很难实施。
3 解决当前巴邑县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问题的一些建议
针对当前巴邑县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实施过程当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一些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希望能够对解决巴邑县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进行过程当中的问题有所帮助:
3.1 提高农村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思想观念,从根本方面入手,定期开展法律讲堂、警示教育和村干部培训活动,提高农村干部的自身思想观念和法律意识,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农村干部素质低的情况,减少贪污、挪用公款等现象的发生,促进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模式的实施情况,为村民多谋利,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速度。
3.2 完善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例如民主理财的方式、现金分开管理方式、财务支出审批方式等,根据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形式,改善当前农村一人掌财的方式,分散到多人手中,避免财务支出签字使用情况的发生,让相关村干部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确保农村会计的独立性质,改善以前的村干部身兼数职的情况,确保财务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
3.3 加大财务监督小组的监察力度,改善当前财务监督小组无作用的形势,定 期对村镇账务进行公开,而且,对村里的财务支出进行严格的监督,做到账票相符、账表相符,针对监督过程当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的上报并且采取措施,根据所犯错误轻重程度不同,做出相应的处理,切实的保障村民的利益不受侵犯。
3.4 增强会计法的推广和宣传,提高会计本身的思想观念和法律意识,对农村的财务人员进行定期的法律培训,在监督、计算的同时,建立双层财务管理监督制度,符合当前农村的双层经济体系特点,改变本村人担任财务人员的情况,直接由上级委派两名财务人员,去进行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工作,而且在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进行相互监督,互相制约,杜绝财务人员和村干部贪污现象的发生。
结束语
从上文的分析情况来看,虽然平邑县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仍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多加注意,杜绝村干部污、挪用钱款等现象的发生,增强村干部,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身素质,为了促进巴邑县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更好的发展而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F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3)03-0238-01
近年来,有关部门就加强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政策,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规范和完善农村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更好地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财务管理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其中一些基层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与我国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设计缺陷不无关系。
一、当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制度性缺陷
1.会计制度缺失
1.1《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明确了村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能管理公共事务和提供公益服务,其性质显然是以非营利性为主。第八条“村民委员会应当尊重并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农业法》规定“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依法管理集体资产”。表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有经营自的营利性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是不同性质的两套机构。
1.2为了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财政部颁布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明确“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民委员会执行本制度”。但实践操作中,各地财政和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则不再区分是否“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统一要求村级组织全部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并且普遍实行村委会与村集体组织在同一套账簿核算管理,从源头上导致农村财务管理上的混乱,表现在:
一是会计核算混乱,不同性质的公益类和经营类业务合并核算,其性质类似于国资委与其属下企业如中石油、中移动等合并核算。核算中将村干部与管理人员工资、福利,村委会和村党支部日常运行费用、社会公益事业管理费用等统统计入管理费用,成本核算不清晰;上级公益事业专项补助、村干部工资补助等都列入收入,无法反映真实的经营成果等。
二是资产管理管理混乱,村委会资产与村集体资产不分,村干部直接经营集体资产,资产经营收益主要用于村干部工资福利,村民难以分享,集体资产流失严重等。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治理结构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经济组织运行规范性法律,为构建市场经济体制夯实了基础。影响数亿农民利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却一直没有立法。目前各省(市)以“条例”、“规定”等形式对其运行机制作了初步规定,其中许多关键性的问题一直不明确:
2.1性质和法律地位不明确。农村集体组织不能作为独立法人登记,成为没有身份证的“黑户”,不能独立参加社会经济活动,限制了其参加经济活动的空间,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村民委员会是否可以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单位成员等问题的答复》(工商个函字〔2008〕156号)也明确村委会不能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单位成员。
2.2组织治理结构不规范。各省(市)对集体经济组织的“条例”、“规定”都比较简单,组织架构、运行机制、议事规则、管理人员权利与义务、任职条件和程序、日常监督、内部控制体系、利益分配机制不够明确规范,基层难以操作。
2.3与村委会关系不明确,村集体经济组织被虚化。如《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定》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民主管理,依法选举和罢免管理人员”,那与村委会关系如何协调?制度缺位客观上鼓励了村民委“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导致村党支部、村委会与村集体组织一体化,甚至长期不成立独立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干部直接负责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决定经济事务和利益分配。村委会经济组织化、利益化,并且缺少决策和监督机制,导致每次村委换届都变成经济利益分配权的争夺,特别是条件较好的、土地等资源丰富的村冲突激烈。
3.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会计法》规定:“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 但我国的实际情况是绝大部分地区由农业经济管理部门负责农村财务管理业务,造成农村财务会计工作多头管理。
二、解决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性缺陷问题的建议
1.明晰村委会的主体角色定位,完善财务会计制度
《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村委会属于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从事农村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社会组织,不是生产经营性营利组织,也不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具有明显的民间非营利组织特殊。根据其实质和形式,应该明确规定村委会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2.加强立法,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运行治理结构
就目前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看,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组织机构、职责权限等方面都没有划分清楚。村集体经济组织涉及农民的经济核心利益,其地位、作用、影响毫不逊色于村委会组织。当前我国在理论、法律上与实践中对农村集体组织的认识和定位明显滞后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因此尽快必须以立法形式澄清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概念与性质界定,明确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营利性组织、属于企业范畴、集体所有制性质。要参照《公司法》等法律成功经验,尽快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给予其独立法人资格,规范其权责和与村委会的关系,规范其组织架构设置、议事规则、管理人员权利与义务、监督和内部控制体等组织治理结构,让其真正依法独立经营,保值增殖,为农民创造收益,为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一、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审计产生的影响
众所周知,农村税费改革是通过调整规范农村分配制度,以实现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其主要内容是:取消乡镇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政策调整农林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办法。其调整的内容全部属于农村审计中农村集体资产审计和农民负担专项审计的范围。因此,必将对农村审计工作产生影响。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缩小了农村集体资产审计的范围。一是农村税费改革前,乡镇统筹费虽然由乡政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使用,但属于集体资产,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收代交,全部纳入村集体资产管理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乡镇统筹费的收取,因此,农村集体资产审计的范围也随之缩小。二是农村税费改革,将村提留款的筹集方式改变为农税附加和“一事一议”两种方式筹集后,农税附加的征收管理纳入财政税收征管范围。这一管理体制确立后,农村审计不再对农税附加的征收实施审计监督,农村集体资产审计范围进一步缩小。
第二,对农村集体资产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对农税附加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筹集的资金和劳务应实行专项审计。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规定,采取农税附加及“一事一议”办法筹集的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所需资金、劳务,应实行专款专用、村务公开、村民监督和上级审计的办法管理,这就要求在农村集体资产审计中,不能将这项资金与其他集体资产混同起来,而应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要求,进行专项审计。二是提高了合法性审计的要求。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规定,农税附加主要用于村干部报酬、五保户供养和村办公费三项支出,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上限控制。这就使农村税费改革前对村提留的合规性审计上升为合法性审计,从而扩大了农村集体资产审计的合法性审计的范围。
第三,减小了农民负担专项审计中收费项目的监督范围,加大了税收项目的监督范围。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规定,取消乡镇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因此,农民负担专项审计中收费性项目的审计监督范围将大幅度减小。但与此同时,开征农业税、农林特产税、牧业税附加,将大幅度增减税收项目的审计范围和难度。
二、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审计面临的问题
由于上述几方面的影响,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审计工作将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是:
1对农村审计必要性的认识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后,部分农业工作者甚至农村经营管理干部认为,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经济来源的乡镇统筹费取消了,村提留款中的大部分作为农税附加由乡镇农村经营管理站直接监督管理,农村审计的主要内容已不存在,因此对农村审计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十分偏颇和错误的,理由是:首先,如前所述,农村税费改革后,由于乡镇统筹费的取消和村提留筹集方式的改变,农村审计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是缩小了,但是,农村审计的主要对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资产并没有消亡,只要其组织存在,其资产存在,其经营管理资产的活动必然存在,则农村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就不会消失。其次,农村税费改革前,乡镇统筹费虽然在性质上是集体资金,但实际上使用权为乡镇人民政府所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只有代收代交义务,而没有实际使用权。因此,取消乡镇统筹费,并不会减少农村集体资产的实际存量。第三,村提留并不等同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全部收入,实际只占集体资产的极小部分。据统计,2001年全省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为18亿元,其中村提留收入只有2.2亿元,只占到其总收入的12.1%。第四,村提留的筹集方式改为农税附加办法后,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并未改变,仍然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其使用情况的监督,仍然是农村审计的重要内容。第五,农村审计的目的和作用不仅是通过对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它同时还肩负着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政治任务。因此,农村税费改革后,加强农村审计是十分必要的。
2确认筹资筹劳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审计依据,将直接影响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性。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规定,采取“一事一议”办法筹集资金或劳务,由村民委员会提出并作出预算,报乡镇农村经营管理站审核后,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乡镇农村经营管理站负责将筹资、筹劳的标准和数额填入省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监制的农民负担监督卡,由村民委员会组织分发到户,村民委员会应当按照农民负担监督卡填写的数量标准提取或安排出工,严禁擅自立项或提高标准向农民筹资筹劳除按规定减免外,农民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符合本办法的筹资筹劳。农民没有正当理由不承担筹资筹劳的,村民委员会可依照村民会议通过的村规民约进行处理。根据这一规定,筹资筹劳的项目、标准一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就确立了农户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债权、债务关系。但是,从审计工作的角度看,这一规定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由于这一政策规定未对作出决定的法定议程和法定文书作出相应的具体规定,就使其在执行中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和变动性,这对作出确认其决定的合法性、合规性的审计判断带来了困难,因此也就难以保证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性。二是村规民约属于道德范畴,如果发生部分农民拒绝缴纳筹资款或拒绝出工的问题,将很难依此做出合理的审计建议,这也将会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成大量的不良债权,也会因为这部分农民垫资而造成集体资产大量流失。
3农税附加管理的审计将成为农村审计的重点和难点。农村税费改革后,农税附加由乡财政征收,征收后交给乡镇农村经营管理站,由其存入农税附加专户,按村设账。实行这一管理制度的优点是,强化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资金的监督管理。但与此同时,由于乡财政所、农村经营管理站均属乡镇人民政府直接领导的下属部门,农税附加由这些部门征收、管理,实际上直接纳入了乡镇人民政府的管理范畴。从体制上看,这为乡镇政府平调、挪用这项资金提供了可能性。由于目前我省大部分乡镇财政较为困难,因此,笔者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后,农税附加管理的审计将会成为农村审计的重点和难点。
4缺乏对违反政策规定、增加农民负担行为的经济法律责任的法律依据。农村税费改革及有关农民负担政策,对违反政策规定、加重农民负担行为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均作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这为审计确认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作出审计决定及提出审计建议提供了依据。但遗憾的是,目前尚未制定出对上述行为所应承担的经济法律责任的法律法规。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在农民负担专项审计中,无法对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给农民造成的经济损失后的责任主体、责任范围、赔偿额度及赔偿期限作出判断和结论,这将严重影响农民负担专项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
5农村审计中存在的原有问题。我省农村审计工作是依照《甘肃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的,但由于《甘肃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只对农村审计的主体、范围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因此,农村审计长期存在着责任不明,职权不清,程序、行为不规范,违法违规行为的经济法律责任认定标准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对农村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有着较大制约作用。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深入,一些新的问题还会不断产生,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三、有关政策建议
第一,由省税费改革主管部门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筹资筹劳专项规范化议程和文书,以规范化方式为确立筹资筹劳过程中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提供依据。
一、“三资”管理的重要意义
规范村级的“三资”管理,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抓好“三资”清理和监管工作,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农村集体“三资”的清理和监管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素是?农村集体“三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进入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中央非常重视统筹城乡发展、支持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基础作用,目前农村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是农村“三资”问题,也是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多发领域。政府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来推进农村财务管理方面,使农村财务管理向规范化发展。从目前我国农村状况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都有明显的增多,能够促进新农村和谐稳定的发展。
二、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现存在的问题
(一)对农村三资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在组织架构上“三资”管理分工不够明确,对进行“三资”管理工作的开展非常的不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管理工作,有些地方的村领导对“三资”管理工作认识得不透彻,“三资”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在人员、职能划分、编制、事务办理等问题上的管理十分混乱,农村财务管理人员不专业,业务水平不高,财务管理人员组成的队伍建设能力比较弱,再加上农村的信息渠道很闭塞,信息化能力不强,水平参差不齐,主管单位重视的,能够运用会计电算化的专用软件,如果得不到重视的,条件就差一些了,使用手工记账,这样的办公条件缺乏统一的标准,没有统一的实施进度,对我国农村三资的管理十分不利,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缺乏完善的“三资”管理制度
目前有些地方对三资产权制度的建设不重视,在农村三资管理中,资产的产权归属不明确,三资产权的管理能力十分有限,有的地方农村税管机构,变更集体经济所属资产的过程中,收取一些交易费用,致使资产权属的主体非常犹豫,不情愿办理变更,不清晰的权属关系,严重阻碍了农村的三资产权管理,给农村集体经济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
(三)对“三资”管理监督不到位
在我国大部分农村都是分散的家庭经营,这样使得村民的民主管理意识和集体观念不强,非常的薄弱,大多数村民都为了忙于生计,对集体事业不关心,对于农村“三资”缺乏群众监督力。民主管理监督起不到作用只是简单的形式。村班子内部监督力不强,有些村干部为了个人的利益钻空子,遇事自己做决定,不开会、不讨论、不研究,班子成员起不到监督的作用。各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没有纳入有关部门的审计范围之内,审计等一些外部监督力严重缺乏。
三、解决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的建议和方法
(一)建立健全的三资管理制度
在农村“三资”管理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的各项管理制度,审批程序要严格,具体管理过程中的制度有:民主公开管理制度、招标投标制度、登记台账制度、资产处置审批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集体资产产权变更评估制度、承包合同管理制度、保值增值的股份制、年度检查制度、集体土地有序流转制度、股份合作产权改革制等。制定“三资”管理监督的审批程序,村级领导班子考核是要把“三资”管理的内容和要求纳入其中。当有“三资”管理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出现时,乡镇必须责令其负责人在有限的时间内马上改正,违法违纪的要追究责任,依法赔偿,避免造成“三资”管理的混乱,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用制度来规范行为,做到有章可循。
(二)培养专业的农村“三资”管理人才
目前我国的农村财务管理人员中,有财务总负责人,财务监督小组成员、报账员、会计等。要合理的分配三资管理工作,才能使三资管理更科学、更合理、更安全,对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公开招聘来选拔优秀的管理人才,为农村的三资工作很好的服务,加强农村会计的专业培训,提升会计的专业水平。建立会计服务岗前培训,健全继续教育制度,凡是有人员要从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工作,必须经过农村集体经济财务专业的培训,农村集体经济会计、审计等业务培训,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得到全面、整体的提升,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村三资干部管理队伍,?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财务管理队伍。
(三)推进“三资”网络化管理
推进多功能信息化管理网络体系,利用网络来开展农村“三资”财务核算,建立财务的电子账簿,设置专门的“三资”管理办公室,对农村“三资”管理工作进行全方面的处理。建立财务信息化监管网络,在规范财务信息化的基础上。财务报账员要定季度到“三资”中心做账,“三资”财务中心要在有限的时间及时的记账,及时的归档,并按期将账目装订成册,这样方便会计档案的查阅。为了符合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实行三资网络化管理手段,并建立网络监管平台,全面实行农村财务信息化管理,电算化记账,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现代化管理水平。
四、结语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推行,有助于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本文分析研究了我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建议,在今后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是管理工作合理化、科学化、程序化,与农村自身发展需求相结合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进一步确保我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有效力,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证,推动新农村经济建设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