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苗族的传统文化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4 16:26:4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苗族的传统文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苗族的传统文化

篇(1)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世代定居于西南高原山地,长期与世隔绝,经过久远的文化传承,形成了独属于苗族的文化体系。遵义地区苗族主要分布于各个县乡,如遵义县洪关苗族乡、余庆县花山苗族乡、仁怀市后山苗族布依族乡、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桐梓县马鬃苗族乡、正安县苗族仡佬族乡、正安县谢坝仡佬族苗族乡,现有人口约30多万。苗族虽然分布广,但是苗族聚居地都较为分散,苗族村寨联系不深,这就直接导致了苗族文化分布的差异性。遵义地区苗族与其他苗族相比较,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特色。

一、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概况

遵义地区的苗族一直以来就有一句话:“一天一小节,三天一大节”。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苗族节日的多样性。

苗族的传统节日按其来源及内容可分为三类:一是祭祖的活动,如“鼓社节’。二是纪念苗族英雄人物的活动,如 “四月八”节、 “跳花”节。 “四月八”是苗族的一个隆重的节日,具体纪念事物已经无人知晓了,只有随节日流传下来的几个传说故事对其说明。每年的四月初八每个苗族人都会休息一天,人们聚集在一起开怀畅饮直至通宵达旦,不少苗族青年男女都会在这一天找到与自己情投意合的伴侣。这一天可以说是苗族的“情人节”。 “四月八”,其性质与西方情人节和中国元宵节相近,均属于青年男女的浪漫节日,但是它又与西方情人节的浪漫之夜和中国元宵节的元宵灯会不同,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近似于狂欢的节日气氛,直接表现出了苗族热情开放的民族特性。三是庆祝农业丰收的节日,如“苗年”、“吃新节”。 苗族自古就以阴历十月为岁首,有过苗年的传统习俗。虽然近代以来各地苗族文化都稍有改变,但遵义苗年一直承古传今,均于每年阴历十月过。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祭祖,这与汉族春节相差不大。祭祖时在自家火坑旁祭祀,礼毕之后全家人才开始喝酒吃肉。而且过苗年时,白天要举行斗牛比赛,参加人数往往在数千人以上。到了晚上就芦笙齐鸣,人们载歌载舞直至兴尽而归。苗族另一个重要节日就是吃新节,又可以叫做敬新谷节。它必须在每年小暑后的第一个卯日进行,以当地瓜果蔬菜开始成熟和稻谷抽穗为准。因为是为庆祝风调雨顺而获得好收成举行的节日,所以过节时要采摘新鲜的瓜果蔬菜谷物,全家聚集在一起之后各吃一株胎穗,表示庆祝。这就是苗族为庆祝丰收而举行的吃新节。四是情爱娱乐类节日,如“姊妹节” 、“踩鼓节”、“ 芦笙节”等。苗族传统节日“姊妹节”又称“姐妹节”,是苗族青年特有的社交性节日集会。过节的时节,家家都要准备不少由红、黄、白、黑、绿五色糯米饭搅拌在一起的“姊妹饭”。每年春天,苗族妇女都要过一次“姊妹节”,吃上一餐“姊妹饭”。吃完“姊妹饭”,便各自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彩色糯米饭,到游方场找小伙子对歌。小伙子想要吃到糯米饭,必须在对歌中取胜。除对歌以外,妇女们可以随意参加各种娱乐活动。

遵义苗族现行的“四月八”、吃新节、芦笙节等许多节日就是苗族所特有的节日传承,有苗族文化的独特风格。在苗族的各项节日中既有特定的仪式也有丰富的群众娱乐活动,如对歌、吹笙、鼓舞、斗雀、斗牛、赛马、荡秋千、上刀梯等。

二、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不够重视

遵义地区的主导旅游产业是红色旅游,因此民族文化的开发处于被动的地位,政府的投入和重视不够,这直接导致遵义苗族地区传统节日文化的开发缺乏健康科学的规划,忽略了苗族自身的原生性、多样性、独特性和异地性。苗族虽然同源,但各个地区的苗族都有属于自己的一部分特点,而遵义苗族地区传统节日文化的开发完全套用别人的成功模式,照搬照用,这就把属于自己的特点完全抹杀,如此下去遵义地区的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将不复存在。如贵州凯里西江千户苗寨对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开发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逐渐丧失

随着苗族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大批游客涌入苗族脆弱的原生态环境,当地苗族居民每天都在接待游客,这种联系使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风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过节时间、过节方式和各个节日之间的联系都发生了变化,当地苗族固有的传统节日文化被汉族逐渐同化,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也逐渐的丧失。在受汉族影响较大的地区,对苗族有特别重大意义的“苗年”已经改为和汉族一起过春节了,虽然他们也过着自己的节日,但节日的增多使苗族自身的节日不如以前那么重要。现在遵义市的苗族人民除了过苗年之外,其他的节日都在做着自己的工作,除了留守家乡的人,很少会有人专门回家过苗族传统节日。

(三)外来节日文化对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外来节日文化对遵义苗族传统节日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中国的春节和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影响最大。现在很多地区的苗族人民都同汉族人民一起过春节、五一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等,而比春节早两个月的苗年却被搁置一边,更不用说其他的苗族节日。此外,西方的圣诞节进入中国后,得到年青人的青睐,对中国本土节日文化也产生的很大影响,这其中就包括了苗族传统节日文化。

(四)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开发缺乏保护机制

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开发,给遵义苗族地区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民族文化开发是一柄双刃剑,既有其益处又有其弊病。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非常脆弱,开发者在面对处于弱势的传统节日文化,不合理的过度开发利用严重地影响了遵义苗族地区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开发的同时建立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保护机制势在必行。

三、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开发的有效路径

(一)开展科学的发展规划,增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意识

遵义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制定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政策法规时,应该充分发挥主导地位,不是只为了经济效益而开发,而应该开展科学的规划管理和建立多元的投资途径,在立足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在建立健全科学的发展规划的同时,政府还应该积极推进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发扬传播,充分宣传它的积极向上的部分,充分挖掘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丰富旅游的文化底蕴,让旅游者真正享受到民族文化内涵的熏陶。由此,我们要尊重当地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习俗和历史,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并使其参与旅游相关的培训,让居民成为旅游经营、生产和管理的主体,增强其对苗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增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使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得以保护、发展和传承。

(二)突出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特色

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旅游开发来说,民族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价值远远超过了民族文化本身。对其适当的开发并进行创新,无论是对其本身的传承性还是对其产生的经济效益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首先,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应该牢固地树立自身的传承,充分调动苗族人民的积极性,把苗族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继承并发扬。其次,在开发中要保护好遵义苗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将当地苗族的原生性、多样性和独特性传承下去。再次,无论从形式表现上还是苗族文化内涵上,都保持自己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形成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自己的特色和内涵。

(三)以苗族传统节日文化为本,吸收融合有益的外来文化

我们处在一个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时代,各种文化以不同的形态影响着民族文化,我们应该将本土的传统节日文化与西方多元的思想文化相融合,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从而更为客观公正地审视外来文化,并接受外来文化中有利的一部分与自己的民族文化相融合。面对外来节日文化的强烈冲击,我们不能一概排斥,而应该以自己的传统节日文化为本,接受外来文化中有益的一部分,这样不仅会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而且会大力促进自身文化更健康的发展。只有以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不断地吸取融合多元文化中有益的因素,才能更好地传承发展苗族传统节日文化。

苗族独有的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因此,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开发,既要促进遵义苗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又要传承苗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随着社会的发展,苗族的节日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节日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但我们应该剔其糟粕,留其精华,使苗族传统节日文化代代传承下去,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这个民族的根。

参考文献

[1] 玉石阶.民族传统文化及其传承与改革[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1).

篇(2)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156-02

历时千年繁衍与迁徙,苗族服饰形成了类型多样、工艺精湛、精美绝伦的艺术特色,拥有“中国服饰史上的活化石”,“服装制作工艺的博物馆”之称。苗族服饰装饰纹样繁多且内涵丰富,具有装饰、记录、标志、历史、宗教、伦理等功能,是苗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苗族拥有十分丰富的口头文化和视觉文化。历史传说中苗族在逃亡时,苗族的古书被大水冲走,失去了文字后便借助芦笙和服饰为载体传播信息。这是将(意)故事用(形)视觉和(声)听觉符号体系以为记录和传习,即“纹以载道”的功能体现。克利福德・格尔兹指出:“文化是通过符号在历史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所以从苗族文化“无字”特征看来,传统服饰是苗族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山苗族文化的符号体系由:历史经验的时间结构、社会形态的空间结构、传统经验的情感结构、超验的精神和心理结构四个部分组成。传统服饰作为文化的表征,所呈现的内容主要体现为:苗族的族源、战争、迁徙;经济、政治、社会;情感、生活;宗教、风俗、观念等具体内容。

一、历史经验的时间结构特征

在苗族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中,内容主要涉及到苗族的源流、迁徙过程、风俗习惯、社会活动等方面,多以故事、诗歌、芦笙曲的形式呈现。苗族的口头文学具有非常清晰的时间线索,如《造天造地》、《造人烟的传说》、《花山起源之歌》等,具有历史经验的时间结构特征。

在云南寻甸一带的自称“阿卯”的苗族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

很古的时候,我们的祖先们经营着洛郎吕地,还建有城池劳古、劳黎。……失去了祖先遗留的土地……。他们想出了好办法,把洛郎吕地极其四边地方,形象地制成有块花纹的“歹欧”花围腰,让妇女儿童穿著。“歹欧”边沿的两条花边,表示斗南义茂两条大江并排地流淌,又表示斗南义茂两江相交汇。……使大伙都记住祖先生活的地方……

这则故事流传很广,东至贵阳市附近,西至云南楚雄,北至川南宜宾、泸州,南至云南的文山、红河及相邻的云南北部,缅甸北部地区。只要有被称为“花苗”的苗族支系存在,这个故事就有流传的基础。

洛郎吕地为今日之安徽省,传说中的平原指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在文山苗族蒙叟支系的服饰中,多出现回纹、城池纹、铜钱纹、八角纹、井字纹等。而在蒙颛的百褶裙上,裙边的挑花与蜡染相接处必须缝制两道红、绿色的细长布条,红的为浑水河(黄河),绿的为清水河(长江),图案上的空白条纹为楚河汉界。从城池纹、井字纹、楚河汉界、印章……等图案来看,印证了苗族由北向南,由西向东不断迁徙的历史事实。

二、社会形态的空间结构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苗族服饰表现出不同的样式风格特征。即在不同的时间范畴里,服饰风格遭受来自社会语境的影响而做出相应的改进与演变。文山苗族按自称分为七个支系:蒙司、蒙豆、蒙邶、蒙巴、蒙颛、蒙叟、蒙刷,由于不断迁徙和发展使得在不同历史时期各支系服饰风格各异。在相同的时代里又体现出类似的风格趋向性,处于相互影响,同步发展的状态。

同时,服饰的制作和装饰的精美程度,还受到商业环境、经济条件、政治等等因素影响。如20世纪50年代的质朴风格,20世纪70、80年代的瑰丽多姿,90年代的艳丽杂糅、风格多元等,都是在相应的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况的反映,安定的生活、经济的发展必然为人们带来视觉的丰富。所以说在相应的生存空间内,传统苗族服饰是对相应的历史时期内社会形态、经济状况的折射。

三、传统经验的情感结构

在传统经验累积过程中,个体之间相互作用,发生传统经验的相互效仿行为。在传统苗族服饰制作时,手工艺通常是由长辈传授代代沿袭。文山州苗学会会长王万荣先生提出,十字对苗族具有符号学的深层内涵,人们选择以十字为基本单位,又以十字为中心点,以交叉十字为骨架向八个方向对称延展。十字纹有其说法取材于妇女纺织活动中的十字理线架。服饰的生产与制作是传统女性频繁接触的生活空间,如果“十字纹”作为生活场景的再现,那服饰便凝聚了复杂的家庭情感,服饰成为家庭情感维系的重要工具。

与此同时,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传统服饰是家庭重要的财富累积。在服饰中绑腿裹和纱帕裹得越大越美,布用得越多越富有,体现“以大为美”的审美思想。财富观念体现在纹样中,最突出的有货币符号的使用。在古代中国曾以海贝充当的原始货币,“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如今之用钱然。”(《尚书・盘庚中》孔颖达疏)中国商周时期的墓葬时有出土。在云南古代墓葬中出图的海贝,主要有“子安贝”、“虎皮贝”,呈椭圆形,背部隆起,正面开口带齿。在苗服蜡染褶裙上出现大量的海贝纹和铜钱纹。

纹样中出现的十字纹、海贝纹、铜钱纹,以及求多子多福的螃蟹纹,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事物的认知过程中情感体验的再现。并把美的事物呈现出来,体现了“以家为美”、“以大为美”、“以富为美”的审美思想。

四、超验的精神和心理结构

超验,同“内在”相对,意为超出一切可能的经验之上,非人的认识能力可以达到。传统服饰除了日常的穿着功能外,在宗教仪式中有特殊地位。宗教中的不可知性、神秘性使服饰体现出一种超验的外在形式。并且通过这个艺术的形式(介质)与另一个维度的空间世界相联系。

在丧葬文化中,传统苗族服饰,特别是麻制的服饰是必不可少的。老人去世时穿麻布衣称“做药”。要求媳妇或女儿必须单独绣一块带有云气纹的托肩给死者垫枕,同时死者必须穿全套麻布制成的老式服饰,穿三双鞋,由内到外分别为麻布缝制的袜子、汉式布鞋、麻绳编织鞋。在丧葬文化观念中带云气纹的绣片,能接通神人二界,使逝者能腾云驾雾与祖先重逢。在寻祖的道路上,要披荆斩棘,历经坎坷,才能到达老祖宗生活的地方。古歌中有唱到:“剩下一小把(麻),拿它来织一双麻鞋,给死人穿,他好去爬祝融的毛虫山。……毛虫山上毛虫多,遍地蠕动像流水。这是祖先走过的路,是找祖宗的必由之路。……”苗族相信麻籽、麻纤维、麻绳是通神、驱鬼的神圣物。他们相信能通过麻这一介质,灵魂得以归位和安息。

这些抽象纹样保留原始图案的痕迹,事实上原是美术常作为巫术活动的一部分,韦尔特菲什在《艺术的起源》中谈到:“艺术并不是作为一种抽象的意见发生的,而是作为手艺高超并使人愉快的一种公共的宗教仪式而发生的。这种仪式中断日常时间和生活经验,让人进入超验的精神体验和原始的审美状态中。原始仪式是实用和审美的结合,也是现实和精神的中介,艺术正是从仪式中的非实用和精神化中脱胎出来的。”

由此可见,传统符号不仅有装饰作用,还包涵了深厚的,亦是民族群体意识、族群认同的标志,并体现为一种民族情感联系、团结精神的心理暗示。可见传统服饰已经超越了日常生活中所需,还具有一定的超验宗教内涵。所以说,由这些时间的、空间的、情感的、精神的活动所构建的符号体系便是传统苗族服饰的文化内涵所在。

五、小结

人类对自身服饰的美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图案的所指与能指间,透露出传统符号的象征性意义与叙事功能。它是民族情感的结晶,并彰显出超越人类穿这一基本功能需求,寻求一种集体力量与苗族精神的重要表达。以人为主体的由时间、空间、情感、心理的结构组成传统文山苗族文化的符号体系。服饰作为文化的表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风俗等内容,显示了文化发展水平、民族精神面貌,在民族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P205.

[2]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01.P7.P246.

篇(3)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分布广阔、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善于纺织刺绣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和广西等省区。由于苗族在历史上迁徙频繁, 分布广阔造成支系繁多,在苗族整体共性的基础上,不同的支系之间,或者是同一支系内部之间的文化,又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表现在服装的不同、语言的不同、舞蹈的不同等等,因此造就了苗族文化发展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翻开苗族的历史我们发现,有一种技术它从古至今、自始至终地贯穿于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那就是苗族人民引以为荣的麻纺织技术。它在苗族发展的过程具有特殊的意义,是整个苗族独特的、共同的经济活动现象之一。如今苗族人民对麻的需要已由最初的御寒,发展到现在已赋予了它更多的文化需要,已由生存的需要发展到文化传统的需要,构成了苗族特有的麻文化,它和苗族人民世世代代生在一起形影不离。

本文就以云南省文山州苗族为案例来分析在麻文化影响下的文山州苗族女性的舞蹈特点,向人们展示文山苗族独特的麻文化、审美风格和舞蹈特点。

一、文山州特有的苗族麻文化历史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以壮族和苗族为主要的居住民族的自治州。文山的苗族支系大致分为:素苗、白苗、花苗、汉苗、歪苗、红头苗、青苗、红苗八种。据文山州《邱北县志》所记,苗族进入文山是从14世纪以后由湖南、贵州、广西等省迁徙而来。由于他们迁来的时间比较晚,坝区和河谷区已为其他民族所居,只得进入山林,住在高山山巅和半山腰,聚族而居。文山地区有句俗语:“苗族住山头,壮族住水头、汉族住街头”。这句俗语反映了苗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

虽然苗族擅长于利用植物进行纺织,但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温度的不同,各地的苗族种植的纺织必需品又有所不同。居住在西部川黔滇次东部和中部的苗族,因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温暖,所以这两个地方的苗族主要种棉花织棉布,也种麻,但是数量很少。居住在四川南部、贵州西部、云南东北部地区的苗族则因为地处高山峡谷和石山地带,土层薄,海拔较高,气候较为寒凉,所以主要种植苎麻、大麻,羊毛和野生火草来纺织麻布。但是,云南省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地的苗族,由于地处高原山区气候寒凉,土地贫瘠,他们只种大麻来纺织麻布。因此麻在文山苗族的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麻纺织活动在苗族生存中的重要性,为了尊重苗族的风俗习惯,照顾苗族群众的特殊需求,50年代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和政府还专门给苗族社员留了麻塘地。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在1958年割资本主义尾巴时,保留了这一特殊的政策,规定每户苗族留0.3亩麻地。由于党的这一民族平等政策,使得苗族的麻文化传统得以延续,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文山苗族还大量地使用麻进行纺织。由此文山苗族使用麻的历史比其他地区长,因此又产生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苗族麻文化,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二、文山州苗族女性舞蹈的表现形式及动律特点

(一)麻文化影响下的表现形式―题材特点

文山州苗族舞蹈的题材主要来源于三大方面:1.反映人民生产劳动的舞蹈题材,如:纺麻舞;2.反映祭祀的舞蹈题材,如:铜鼓舞;3.反映人民生活习惯的舞蹈题材,如:芦笙舞等。而文山苗族女性舞蹈大多数则是以反映人民生产劳动的舞蹈题材为主。

苗族人民对麻制品的喜欢度及使用率,是其他民族中少有的。在日常生活中,麻制品广泛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拴牲口、打猎用的的麻绳;盛放粮食的麻布口袋;日常所穿的麻布衣服、裙子等。而这些麻制品都出自于勤劳、富有创造力的苗族妇女,苗族妇女只要双手一闲下来就会不自觉地搓麻线,纺麻布,直到90年代初期,文山城的大街小巷随时都还能看到苗族妇女们三三两两地坐在街边、聊着天,走着路搓麻线的情景。由于文山苗族比其他地区的苗族使用麻的历史长,所以它在保留传统的麻文化的同时又融合了一些现代的审美元素及现代气息,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苗族妇女对服装的色彩、花系的审美变化、对舞蹈动作元素的创新发展等。当地的这一特点在文山的文艺工作者创作出的大量的苗族女性舞蹈中得以充分体现,如:《纺麻》《花裙舞》《滚新麻》《搓麻》《七彩裙》等舞蹈,都是以苗族妇女纺麻过程到织出漂亮的麻裙这一生产过程为题材线索,进行加工提炼创作出的舞蹈,它充分体现了文山特有的麻文化,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地苗族妇女勤劳善良、乐观向上、与时俱进的精神面貌。

(二)舞蹈的动律特点

文山苗族女性舞蹈的动律特点有几个方面:

1.麻裙的影响

一条用纯麻做的麻裙是非常沉、垂的,因此苗族妇女穿着它走动时,裙子就会随身体的移动自然地左右摆动起来。在90年代初期时,苗族妇女穿着纯麻做的花麻裙来赶集,裙子随着胯部的左右摆动而向两边摆起来,就像挂钟的钟摆一样向两边摆荡,再加上麻裙发出的嚓嚓声,真是文山一道特有的风景线。当时能拥有一条苗族花裙是多少其他民族女孩梦寐以求的事情,可见苗族花裙的魅力所在!在舞蹈中,随着大幅度的胯部摆动,麻裙像一片翻滚的浪花,让人眼花缭乱,形成了苗族女性舞蹈的一大亮点。所以苗族麻裙的摆荡这一特点,是文山苗族女性舞蹈的动律核心及根本。

但随着全球的一体化,全球性的禁种大麻政策的原因,现在苗族麻花裙已由其他面料代替,使得花裙的垂感和动感大打折扣,为了保留苗族女性的舞蹈中裙子的摆荡这一特点,现在的舞蹈中则加强、加大、强调了胯部的左右摆动和左右划圆的舞蹈动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留苗族舞蹈裙子的摆荡这一风格特点。

2.摆裙的动律特点

文山苗族女性胯部的左右摆动和左右划圆的动律特点是:在苗族舞蹈特有的共性特点一顺边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特有的舞蹈动律――摆裙,即交叉式的扭腰摆胯。

交叉式是指左胯对右手,右胯对左手的交叉动律。而交叉式的扭腰摆胯,即:上左脚,左胯带动左手同时向前顶胯出去,左手向前时左手手臂以肩关节为轴心做顺时针划前半圆, 这时左胯于右手相对,随后,右手手臂从前向后以肩关节为轴心做逆时针划后半圆;上右脚,右胯带动右手同时放松向前,右手从后向前时右手手臂以肩关节为轴心做逆时针划前半圆, 这时右胯于左手相对,随后,左手从前向后时左手手臂以肩关节为轴心做顺时针划后半圆,就这样交替进行,它不同于其他苗族一顺边的顺拐动律。

3.前脚掌为支撑点、重心向上

前脚掌为支撑点、重心向上也是文山苗族女性舞蹈动律的另一个特点。贵州的苗族舞蹈是重心向下,全脚掌进行踩踏的上下动律,而文山苗族则是身体重心向上、两脚前脚掌为支撑点的左右动律。在这一舞蹈动律的基础上胯一直以摆裙动律摆动,两手手臂在放松的状态下跟随身体在体侧交替划圆,这一基本动律自始至终地贯穿于苗族的整个舞蹈动作中。这一基本动律使得苗族女孩的步伐更加轻盈、灵活,仿佛是在山林中飞舞的蝴蝶。

文山苗族在麻文化的影响下,舞蹈表现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呈现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一个摆裙动律,一个前脚掌为支撑点、重心向上是文山苗族女性自己特有的舞蹈动律,前者不同于贵州苗族一顺边的动律,而是交叉式的,后者又不同于贵州苗族舞蹈的重心向下,全脚掌进行踩踏的上下动律,则是身体重心向上、两脚前脚掌为支撑点的左右动律。其次在舞蹈风格上文山苗族女性舞蹈和贵州苗族女性舞蹈热烈、奔放、飒爽英姿的风格截然不同,它具有轻快、妩媚、轻盈、婀娜多姿、柔中带韧性的特点。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气候及风土人情的不同,使得苗族各支系之间的舞蹈又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真正地充分体现了苗族文化发展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也正是这些多样化形成了苗族民族文化的斑斓万千和繁荣昌盛!

基金项目:

本文为校级科研委托基金项目《文山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开发》的支撑材料,课题编号11WSWT01。

参考文献:

[1]马曜.云南民族工作40年[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

[2]云南省编辑组编.云南方志民族民俗资料琐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

篇(4)

二、家庭教育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奠基作用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方式。“每一个社会或民族都有自己文化传承的内容与方式,文化传承既是某一个社会或民族的群体行为,也是该社会或民族的个体行为。某一社会或民族文化就是通过这种群体或个体的行为而得到代际的传承。因此,文化传承就其本质而言,不仅是一个文化的过程,而且更是一个教育过程”。家庭作为构成社会的最小细胞,不仅仅是经济生活和繁衍后代的最基本单位,而且是文化传承的最基本单位。家庭教育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发挥着奠基作用,具有保持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维系家庭成员的情感性和教育的灵活性等优势。苗族传统社会有语言无通行文字,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这种独特的文化生态使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依靠口传身授的家庭教育来实现。而今,国家一体化教育体系在湘西苗族地区逐步得到完善,然而,学校教育与传统文化出现了某些冲突,甚至存在此消彼长的博弈过程。因此,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家庭教育仍然是湘西苗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之一,仍然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基础。

三、湘西苗族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特性

1.民族文化传承的不平衡性

苗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其各个组成部分在家庭传承中存在着不平衡现象。首先,传承程度最高的是苗语。笔者在苗寨调查时,发现无论是老人、中青年还是几岁的小孩,都是用苗语相互交流。苗族很多老人能听懂汉语,但只会说如“吃饭”、“赶集”等简单的汉语。在家庭活动中,中青年和小孩与老人交流必须用苗语才能达到有效沟通。多数家长表示保存苗语是传承苗族文化最重要的任务。毛坪村L老师是毛坪小学的语文老师,上课的时候教汉语,下课回家与孩子用苗语交流。他认为苗语一定要传承下去,这是认同是苗族人的最大特征。其次,苗族服饰传承趋于表面化,服饰制作工艺传承面临挑战。当地中老年女性平时多穿苗服,年轻女性的衣着打扮则比较时尚。除了上年纪的男性还穿苗服外,其他年龄段男性基本上接受了汉族服饰。苗服慢慢已退出了日常生活领域,只成为节日庆典、婚丧嫁娶、宗教仪式的礼服。生产方式的变革,机械化生产替代了传统手工业,家织布、手打花带、纺车、织机及染缸等已成为罕见的历史陈迹。老一辈苗族老人表示,现在身上穿的苗服都是年轻时候的“存货”,随着年龄增长,眼睛花了,手脚也不灵活,身体的原因使他们不能再制作苗服,长此以往,苗服的制作手工艺将日渐式微,出现传承断裂的可能。再次,苗歌特性限制了他传承范围。苗歌形式自由灵活,迎客、玩耍、过节、吵架都可以随时随地即兴演唱,无固定曲调,无既定歌词,多数属于歌者即兴编唱。苗歌的演唱无固定场合,敬祖祭神、婚丧喜庆、生产劳作、过年过节、赶集聚会,随时随地都可以唱起苗歌。毛坪村苗歌王自己会唱300多首苗歌,但是由于苗歌的自由性,女儿不愿意学,自己也不专门教,所以至今她也没想过要找继承人。

2.民族文化传承的断层性

处于中年一代的苗族人在“”期间,他们响应所谓“破四旧”号召,把苗族民间文化归为封建和迷信的东西予以抛弃。现如今,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施行,一大批人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而外出打工。但是,他们身上的苗族的风俗习惯早已在工业化大浪潮中被丢失,取而代之的是汉族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这些当年的苗族青壮年,社会的中流砥柱,如今已人到中年,时代的政治、经济特征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使得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感知弱于自己的长辈和晚辈,在提倡文化多样性、保护利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当代,中年一辈在家庭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甚至尴尬的处境。中年一代除了会苗语以外,懂得苗族历史的人不多,他们中的多数人,既不知晓苗族的祖先,对苗服图案上的寓意也不懂;有的即便是在童年的时候曾跟随父母学过宗教法式、制作过苗服、唱过苗歌,但是,由于后来外出打工,几乎忘得一干二净。有的村民表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没有苗族、汉族、土家族之分,不熟悉自己的民族身分,也没有民族认同感。直到高考出现民族加分政策,这时候才认识到自己是苗族。现在由于年龄的原因,大部分中年人表示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只想上好班、教育好子女、孝敬父母,过本本分分的生活。

3.家庭选择上的现实性

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导者,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家长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决定了子女的价值观念、情感需要和未来人生方向。在苗族家庭教育中,家长对教育内容的选择标准和价值判断,往往取决于不同教育内容的功能性。在湘西科技网络日益发达、信息交流日益便捷,国家行政系统和学校教育日趋完善的大背景映衬下,与高考成绩、就业前景无直截关联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很显然处于劣势、处在教育内容的边缘位置。现如今迫于社会资源竞争的生活压力,为了给子女谋求更好的发展,多数家长倾向于选择“有用的知识”,即能帮助子女取得高分和便于找到工作的“实用知识”,家长给子女传递的是一种“有用的知识是最重要的”价值观。除苗语外,苗歌、苗族鼓舞、苗绣等传统文化得不到家长的重视。很多家长表示,孩子有多大能力,他们不能决定,但自己会竭尽所有让孩子走出大山,远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考上大学,就是有出息。家长对教育内容选择的现实性,符合马克斯•韦伯对工具理性的定义,即人在特定活动中,对达到目的所采取手段进行首要考虑,计算的态度,对结果效益的最大追求。这种极具现代化因素,促使苗族青少年积极地融入主流社会,向上流社会流动,已成为多数苗族家庭教育的内核和价值观念。从另一方面看,这种家庭教育观念却与文化多样性的导向相背离,出现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断裂危机。因此,苗族家长有必要对传统文化的功能进行重新审视,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应将保护苗族传统文化的延续性,有意识地纳入家庭教育的范围之中。

4.民族文化传承的适应性

篇(5)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152-01

随着当今织金县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芦笙文化是当前和今后旅游业中人们最为向往和不可缺少的旅游资源之一,今后一段时间,织金县各类大小型文艺演出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本土原生态歌舞的参与。一旦本县苗族芦笙进课堂的构想得以实施,将为人们提供具有本土民族特色的文化节目,苗族芦笙歌舞将为本县文化娱乐增添生动的生态效果,同时,为相关专业学校输送多功能人才,也保护、继承和发扬了地方民族文化。

一、了解背景,掌握需求

织金县苗族是织金第一大主体少数民族,属苗语西部方言。织金苗族文化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独特、深厚的民族文化,其风情文化资源在织金乃至毕节市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中一枝独秀,有着广阔的旅游开发前景,然而由于种种客观性因素,织金苗族风情文化未能得到全面、深入、有序的开发和整理利用,织金苗族以其奇异独特的服饰、歌舞和习俗文化自古流传至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苗族人民历尽迁徙流转和血与火的抗争,历尽酸甜苦辣的磨炼,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为祖国文化宝库增添了壮丽的画卷。然而,近几年来,许多苗族著名歌手和芦笙舞蹈师年迈已稀,大多数苗族男女青年近年来外出打工,少数民族文化出现断层,苗族文化有待抢救,现在,一些过去被世人不屑一顾的传统习俗及民间音乐,还待挖掘,使之放射出耀人的光彩。

为了响应县委、政府的号召,结合本县实际,经过反复对投资项目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筛选,针对本县苗族文化的挖掘和整理,以适应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决定在织金县龙场镇双山小学实施“芦笙进课堂”项目。该项目主要是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织金洞和织金古城及织金瀑布等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展示独特的苗族芦笙舞蹈和本土人文风情并以城市建设为载体,培养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餐饮服务,传承苗族文化为一体的特色人才,为丰富织金多元化的旅游业提供补充和服务,同时,利用苗族歌舞推向市场,“抢救、保护、传承”苗族芦笙文化,极力打造织金民族文化品牌,使全县民族文化价值得到提升,进一步拓展织金的民族文化知名度,把民族土风同旅游业相结合,促进全县经济腾飞,实现民族文化与经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

二、芦笙进课堂的条件和意义

芦笙,自古以来深受苗族人民的喜爱,同时是苗族传统乐器。苗族芦笙舞蹈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多姿多彩,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以传承正统、艺术性强、水准较高而闻名,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再现了苗族人民长途迁徙,艰难创业的生活情景。它有着知识、文化、道德传承,交际与媒介的社会功能,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真实写照和文化遗产。在苗族地区把苗族芦笙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是可行的实施方法。织金县龙场镇位于化起、大平、龙场三个乡镇的交界处,学校附近的双山村、营仓村、大平乡的新黔村等村居住着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8.2%,其中苗族学生约占总学生约71.4%。这里自然资源适宜,有最为合适的实施场所――学校。为项目实施,极力打造织金少数民族品牌文化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本地方特色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发地方民族传统课程资源,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课堂,可以丰富和扩大体育课程内容,最大限度的去满足学生或学员学习的需要,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学习中具有成就感。通过对苗族芦笙文化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员逐步了解本地区优秀传统芦笙舞蹈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基本特点和运动方法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传统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树立民族传统文化的科学发展观。同时,增进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实践能力。

篇(6)

二、现代陶艺产品设计中苗族传统图案的运用

1.苗族传统图案运用的价值

艺术品本身体现的价值主要表现在设计过程中,对图案和色彩的运用。从艺术品的使用价值角度考虑,艺术品最大限度的存在可以通过自身的视觉美,也能让消费者享受到视觉体验和艺术品的文化内涵。相比于一些简单的工艺品,陶艺产品主要依附于高价值的陶艺品来获取效益,单纯具有欣赏价值的陶艺产品并不能带来可观的效益,更不能与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相媲美。而苗族传统图案正赋予现代陶艺产品追求的文化内涵,二者之间的相结合完美体现着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结合而产生的效果。当现代陶艺设计产品融入传统图案元素,不仅提高了陶艺产品自身的艺术性,更进一步提高了陶艺产品的内在价值。

2.苗族传统图案运用的方式

相比于图案在服饰中的运用,现代陶艺产品中图案的运用显得相对较小,也正因为如此,传统图案元素在现代陶艺产品中的运用显得十分灵活,便捷。例如一些简单的几何图案、人物花草图案等,在现代陶艺产品设计中均可以充分展示且能够创新运用。此外,根据现代陶艺产品设计过程中所要求材料的不同,对图案的挑选寄运用也不尽相同。图案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可以先将图案元素运用在整个陶艺产品设计过程中,根据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进行处理。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茶具为例,在陶艺制作过程中可以运用蜡染的点染方法将图案压印在泥坯上,一些复杂的图案展现在茶具上就相对容易多了。因此,现代陶艺产品设计中对苗族传统图案的运用,需要根据自身的创作特点加以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将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起来。

篇(7)

中图分类号:T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6-0144-02

民俗文化旅游是文化旅游的深化和发展,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可以满足旅游者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但是只有真正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才能持久地吸引旅游者,并与旅游者产生共鸣。兴文石海要想吸引更多的游客,要想促进兴文旅游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同时又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那么很多问题就值得深思,苗族民俗文化旅游应遵循什么样的规律,采取什么科学和新颖的方式来发展,如何在发展过程中适应时代的要求并满足旅游市场的需要等。

1 民俗文化旅游概念及意义

1.1 民俗文化旅游概念

所谓民俗风情旅游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和暂时逗留中所进行的物质与精神活动的总和。民俗风情旅游从性质上说属于文化旅游的一种,以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作为旅游资源,为满足旅游者开阔视野,促进人类相互了解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

1.2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

从诸多学者的论文可知,民俗文化对旅游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不但可以丰富旅游地景区的文化内涵,增加娱乐项目,增强了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吸引更多游客,最重要的是能够扶贫,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也能保护即将消失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兴文地区苗族文化在旅游因素的作用下, 通过文化再生产的过程, 成为具备现代意义的文化生命。旅游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了收成效应, 这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提供了新思路

2 兴文石海苗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2.1 景区概况

兴文石海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城南27 km处,从成都、重庆高速公路和二级路直达景区。1980年开发,以喀斯特地貌和洞穴为主,在14.6 km2的中心游览区内,集世界“三绝”喀斯特于一身:地表石林景观、地下溶洞、还有世界级的大漏斗,2005年2月1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二批世界地质公园。

2.2 苗族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状况

2.2.1 苗寨

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石海景区在游人中心左上方200 m处投资近400万元,修建了“川南苗王寨”,占地面积 1.7万 m2,由一坝一趟-潭八廊楼组成,即寨门、排楼、女儿楼、太子殿、苗王宫、风雨廊、镇海塔、大寨坝、龙吟潭等,总体为廊庭式、组合型园林式布局。

2.2.2 苗族民俗文化旅游活动

兴文县苗族风情浓郁,苗族服饰色彩艳丽, 刺绣精美,婚丧嫁娶等民族传统习俗渊远流长。兴文石海苗族民俗文化旅游活动有很多:①苗族花山节又名花树节,是苗族传统的喜庆节日活动。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之间举行,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社会功能。②麒麟苗族乡三合村苗乡新寨建设。③苗族舞蹈《鼓乐笙歌》,《鼓乐笙歌》是大坝苗族乡小寨小学教师、县苗族文化促进会理事熊永伦与平寨小学教师、兴文县苗族文化促进会会员黄念平合作创作的苗族原生态舞蹈。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石海地质遗迹景观和文化内涵,提升了地质公园的资源品位。

3 兴文石海苗族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首先,石海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单一,且产品项目跟其他地区雷同严重,没有互动性。石海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虽然在节假日旅游活动项目很多,但是没有特色。在中国一直有这样一句话: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但是在兴文在石海的苗族风情活动中就没有展示出本地区苗族独特的魅力。石海景区举行的苗族风情活动在湘西凤凰和贵州西江这两大苗族聚居地都能看到,而且节目平庸粗略,这降低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

3.1 营销能力弱

3.1.1 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①宣传口号平淡无奇。兴文石海目前的形象推广宣传口号是“兴文石海天下奇”,这个口号太普遍了,没有一点辨识度。景区没有对石海苗族民俗文化作出相应的有特色的旅游宣传口号,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难以吸引游客到石海游览,也难以让游客旧地重游。

②推广力度不够。对于宣传推广方式,运用得不够广泛,推广力度不够,影响力度也就不够。只有旅游企业积极主动的把景区信息不断重复的输送给旅游者,在他们产生旅游动机的时候才能吧景区列入考虑范围,或者毫不犹豫的选择该景区。

3.1.2 管理水平滞后,人才缺乏

景区管理者只有善于经营管理才能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塑造良好的旅游形象。而目前景区旅游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管理人员水平低,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不能对已经开发的苗族民俗文化旅游景区进行有效的管理,使景区长期处于发展缓慢的的状况。比如苗寨的土司算命,这个项目给苗寨甚至甚至整个景区带来了负面影响。

石海人才的缺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石海的讲解员是宣传石海苗族文化的窗口,但是经过实地访问,里面的讲解员文化程度都不高,大多是初高中毕业就过来做讲解员,有些还不是真正的苗族,所以可想而知他们自己对本地的苗族文化都了解不深,怎么能向外界更好的宣传兴文苗族文化呢。二是本地的技艺人才大量流失。民族地区有文化、有技艺的年青人都外出打工,因为在外打工的收入比在家从事旅游活动收入要高很多,这就使得人才十分匮乏。

4 兴文石海苗族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对策探讨

4.1 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

4.1.1 举行体验性强的苗家风情活动

所以我认为景区可以把一部分苗族风情活动在非节假日举行,活动最好选择体验性和互动性强的,每天免费定时举行几场。演员可以去引进当地文化素质比较高,受过专业表演训练的,形象比较好的苗族人民,成立一个专业的传扬兴文苗族民俗文化的文化团,他们的表演一定要严谨认真,把节目朝着高端化走,而不是简单敷衍了事。这样才能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经历,延长在景区的逗留时间,提高满意度。

①再现哭嫁婚俗。我带团去过张家界,里面有一个土家族寨子,土家寨子有个表演反映的是土家族的一个哭嫁婚俗,演员再现了他们土家族的生活和婚俗文化,期间还会跟游客互动,让有的男游客去体验一把土家新郎,亲身感受土家婚俗文化,这是非常好的一种做法。在兴文的苗族中也有哭嫁婚俗,但没有展现出来给大众,说明苗族的很多传统文化在渐渐消失,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当地苗族文化,可以保护传统文化。兴文的苗族婚俗肯定有区别于其他地方苗族的地方,表演还可以把这种区别反映出来,表演地点就选在苗寨里。

②溶洞里面对山歌。石海天泉洞里有一条地下暗河,游客可以选择坐河里的船出洞,船是人工划的,行驶很缓慢,需要十分钟才能出洞,在这期间游客可能会觉得很无聊,所以我觉得可以安排几个苗族姑娘和小伙在船上对苗家歌曲,因为里面是溶洞,说话唱歌的话就会有音箱的效果,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一点,也可以教游客唱简单的苗歌,跟他们一起互动。游客就会感受到浓烈的苗族风情和文化内涵,通过这些活动,游客对兴文苗族和石海的形象肯定会渐渐好起来。

③展示苗家传统技艺。凤凰古城的姜糖很出名,在古城里面,很多卖姜糖的商家都把姜糖的制作流程展示给游客观看,游客看了之后,既了解了文化,又可以放心购买,商家也可获益。所以应去兴文苗族聚居地,请一些有传统技艺的老人来石海展示他们的技能,展示苗族传统文化。比如展现苗家织布流程,做传统食品的流程,还可以让游客亲自体验其中的某一制作环节。也可以教游客制作简单的苗家工艺品,让他们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工艺品带回家留念。

4.1.2 开发有特色的旅游商品

石海的苗族主要是花腰苗,在服饰上跟其他地区苗族就有很大区别,所以我觉得可以根据服装的特色,让当地的居民生产一些衣服、玩偶和头饰来销售,也可以提供给游客穿戴,照相留念,小的玩偶景区可以免费赠送给游客。

景区管理者还可以组织编制一些书籍,记录兴文苗族发展史,兴文旅游攻略,反映兴文苗家风俗习惯和节日的,兴文苗族的歌曲等等,不一定光使用纯文字来描述,可以加入一些插画,画也可以使动漫形式的,增加趣味性。书籍可以摆放在苗寨里让游客看,有需要的再购买,这些书籍是传播兴文苗族文化的又一窗口。

4.2 大力宣传

4.2.1 宣传口号

石海苗族风情的宣传口号,一定要简单,朗朗上口,而且能反映出石海资源特色和文化内涵。口号可以向宜宾的高校学生和老师来征集,宣传口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给旅游者的第一印象。“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这句广告语就很好的反映出了都江堰市的资源特色和文化内涵,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去游览。建议石海可以运用以下口号,“僰苗共存乡,三绝共生地!“苗家阿妹与你情定石海”。“苗寨,僰棺,喀斯特,你想看的,这里都有!”

4.2.2 媒介推广

现在网络信息技术很发达,许多游客出门旅游前都会在网上先收集信息,所以可以在知名旅游网站来大力宣传推广,比如说途牛网,携程网,去哪儿网,等等。还可以去参加市上或者省上的旅游推介会,让兴文的苗族青年来展示他们的特殊才艺,这会使更多的旅行社和同行了解石海苗寨风情,在提高知名度的同时客源也就增加了。景区还可以到高校开推介会,因为学生空闲时间多,他们来自全国不同的省市,亲朋好友一来他们就会推荐到石海旅游。也可以在地方台,甚至收视率高的各大卫视播放景区广告片,提高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宋晓云.论民俗旅游的开发-以永州市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10.

篇(8)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1

贵州省黄平县谷陇镇的苗族芦笙节源于祈求风调雨顺的内涵。每年的农历9月27日至29日,这里都隆重的举办为期三天的芦笙节,芦笙节现在已经成为谷陇镇的传统节日。集会期间,各类商贩云集,是黔东南州最大的民族节日之一。参加节日的人数达几万人,节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蕴含着苗族浓厚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民族精神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苗族芦笙节也在世代相传中不断变迁,使黄平县谷陇镇苗族传统文化以外显的,物态的形式得到展现和升华。

一、黄平县谷陇镇苗族芦笙舞概况

芦笙舞是在吹奏芦笙的同时下肢灵活舞动,是一种苗族传统体育文化。它普及各苗族地区,黄平县谷陇镇就是其中的地方之一。在这里人们从孩童时期就开始学习吹奏芦笙和跳芦笙舞,能不能跳芦笙舞甚至成为了姑娘们择偶的重要的条件之一。黄平县谷陇镇芦笙舞不仅被用来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更被发展为一种民族传统文化。在这里,苗族人民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九月二十七至二十九都会举办集会,又被称为“芦笙节”。其芦笙文化在芦笙节里展现到极致,是黄平县谷陇镇芦笙文化发展至今的最大见证。

二、贵州省黄平县谷陇镇苗族芦笙舞的开展现状

(一)贵州省黄平县谷陇镇苗族芦笙舞参与人群性别年龄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女性中青年参与人数较多,而男性则中老年人数居多。

(二)黄平县谷陇镇芦笙舞参与人群职业特征分析

由表2可看出,参加芦笙舞最多的职业是农民,其所占比例为56.5%,参加芦笙舞最少的是经商者,主要是经商者在时间上不固定。

(三)贵州省黄平县谷陇镇芦笙舞的活动时间分析

通过走访调查得知芦笙舞的活动可分为两种:一是贵州省黄平县谷陇镇芦笙舞最具代表的活动芦笙节,芦笙节活动主要以芦笙舞和一些苗族传统娱乐文化为主。活动时间为每年农历的9月27日。二是家族聚会的形式,一般在家族中有喜庆之事时,时间不确定。

(四)贵州省黄平县芦笙舞的活动场地

谷陇镇素有天下苗族第一大镇之称,芦笙舞的活动地点较为灵活,闲时村民会在自家的“堂屋”内吹奏,家庭集会时会在村民自家小院里吹奏。相对于家庭集会时的场地来说,芦笙节举办时的场地就较为固定,芦笙会是秋后喜庆丰收的节日集会,黄平县境内有10多个集会点。

(五)黄平县谷陇镇芦笙舞的传承方式

黄平县谷陇镇的芦笙舞走进了校园,走向了贵州省的艺考,为了传承这种非物质文化,黄平县也专门开设了学习芦笙舞的课程。通过媒体和多种渠道的宣传,现在出现了一种新的传承方式――视频教学。这也使得苗族的这一文化在飞速发展的今天走上了电子科技渠道。

三、结论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人们开始追求一种精神世界上的安静和心灵上的洗涤,芦笙舞在谷陇镇的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谷陇镇苗族传统体育芦笙舞不仅是一门体育项目,更是民族艺术。它不仅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团结。

四、建议

结合中国其它地方芦笙的结构开发出新的制作方法,使其在传统芦笙结构的基础上可以携带更方便。在各民族交流中不断地学习、引进、创新和改进,使黄平县谷陇镇芦笙舞紧跟时代步伐,得到更多人的喜欢。从而把黄平县谷陇镇苗族传统体育芦笙舞的精髓展现得更生动,使其保持原有的神秘色彩和民族特性,在今后更长的道路中继续精彩。

篇(9)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9-0151-01

一、湘西苗绣溯源

历史上苗族迁徙频繁,造成群落的分割与断裂,使得今天苗族地理分布上大杂居小聚居特点明显,也使得现在各种苗族服饰交错分布。因为没有文字,苗族口传心授的历史传承使苗族的历史变得模糊,史学界专家对苗族族源的研究有不同的说法,从支系看,湘西苗族属于红苗。“红苗”是明清时期分布在湘西、黔东的苗族支系,因当时苗族妇女穿红布绣花裙得此名。

二、湘西苗绣纹样审美特征

(一)湘西苗绣纹样的色彩

湘西苗绣纹样用色鲜艳明快。于红黑两色基础上,重点施以青绿或墨绿,又有黄、白、蓝加以调和,富节奏感和活力。有学者认为这简约的用色观念也源于中华民族远古时期的“无色论”。

(二)湘西苗绣纹样的造型和题材

湘西苗绣纹样造型和题材多取自大自然,显示出一种热烈的浪漫性。植物纹样有写实的折枝花纹,以平绣为主,色彩和谐淡雅。另外还有兰花草、石榴、葫芦、鸡冠花、水草等。此外,动物纹样有龙凤、麒麟、狮子、鸳鸯、蝴蝶、鱼、饕餮纹等。龙风纹主要有“龙风呈祥"、“凤戏牡丹"等。汉文化中龙象征天命、皇权。而湘西苗族认为龙是护家之神,用以祈求平安祥和。独具湘西特色的本土化龙形象的形成,源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如“牛头龙”、“狮头龙"、“龟龙"纹样等。鱼形的图案有鱼腹有子,象征女性怀孕。这些纹样都表达了吉祥、美满、多子等内涵,体现了苗族人的审美趣味。几何纹样有线状条状、三角形、菱形、八角形等,在不同服饰部位形成纹饰组合。几何纹饰的创作极富抽象美感。还有一些表达特定含义、记录历史的符号在湘西苗绣纹样中十分盛行。如“弥埋”与“浪务”纹样。

苗绣大量使用这些自然素材,或写实或写意,将苗服点缀的别有风情。显示了苗人的审美倾向。原始宗教中神巫意识也影响了苗绣纹样的发展。祭祀用品等亦有苗绣的体现。湘西苗绣还可根据服装衣襟、环肩,等具体部位的外轮廓选取合适的纹样,参考个人审美趣味和形式美规律来产生造型。从而寄托个人的美好情感。还有一些纹样把相似的元素,采取一定的手法合成新纹样。这也是湘西苗绣体现审美趣味的一种手法。

三、湘西苗绣纹样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由于苗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及相对封闭的自然和环境,使得苗族古老的刺绣艺术得以较为完善的流传,那些年代久远、绣线及绣底的色彩与品质完好、纹样传统、绣工精良的作品都是极有价值且非常值得人们学习借鉴的。苗族刺绣集苗族历史、史诗、传统文化、风俗、地域特征于一身的特殊性更使得苗绣具有相当的传承性。

在现代社会中,湘西苗绣纹样中依然保存着本民族原始艺术的特点,其中形象蕴含着独特美感,现代人可以从中获得许多灵感。开发和利用这一民族文化,对现代服装设计、绘画艺术、装饰艺术都有着重要意义。当今时代社会发展步伐越来越快,很多年轻的苗族人因为这一项传统技艺的耗时费力,转而把目光投向其他满足生活需求的工作,渐渐淡化了对苗绣的继承和发扬。对这一瑰丽的民族之宝――苗绣来说是不幸的。我们应采取保护措施为湘西苗绣这一宝贵艺术提供良性发展的可能,并勇于创新,赋予湘西苗绣新的文化内涵,从而带动更多的传统民族文化一直延续发展,成为一种精神语言来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对传统的东西进行科学分析,继承同时有所扬弃。使其适应当代社会的现实需要。设计艺术的发展过程离不开对传统技艺的关注,继承传统与把握现代社会发展的快节奏与时效性,以及现代人的审美并不冲突。

如:在产品设计领域,有时可以模拟蝴蝶外形来设计产品的造型,而不仅仅是用花蝴蝶纹作为装饰。兰花图案在现代产品中国的应用――饰有兰花图案的机箱。

这些成功的设计案例,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赋予了现代新意,在传达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同时,向人们展示了清新时尚的艺术形象,使人们获得了视觉享受。

四、结语

湘西苗绣纹样体现了全民族的智慧,它蕴含的美学价值不仅属于苗族也属于全世界。它的发展方向值得人们关注。对湘西苗绣纹样审美特征的研究,可以更加系统的掌握学习和完善领略湘西苗绣艺术的博大精深。以一种全新的审美角度去欣赏、探究湘西苗绣艺术魅力与价值对我们进一步探索苗绣根源与研究、继承民族传统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湘西苗绣艺术的传承与应用、对湘西苗绣纹样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借鉴和尝试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应秉承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的原则,顺应历史进程、时代精神主动、有选择的吸收苗族传统艺术的优秀之处。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苗族饰品旅游商品设计

一、概况:

苗族分布较广。服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苗族衣料过去以麻织土布为主,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刺绣工艺。裙子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饰的用料、颜色、款式、刺绣等方面,都极具民族风格。配饰以头、颈、胸及手等部位的银饰为多见,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饰品中首屈一指。绚丽多彩的文化充分显示了苗族的聪明才智,至今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苗族首饰就以其精美的制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各式各样图案、款式的银饰造型,既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民间气息,又表现出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二、饰品文化及特征

(一)苗族饰品文化

苗族女性的银饰制品种类繁多造型精美,从使用部位来划分可分为头饰、脖饰、手饰、脚饰及衣饰五大类。银饰图案的题材多以苗族人民生活中常见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为制作内容,也有少量传统民俗戏文、传说人物、场景,如八仙、寿星、龙凤、麒麟等。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极具审美和欣赏、研究价值的“银饰文化”。

巫文化主宰了苗族银饰的精神内涵。比如丹江苗族背部银衣有一个“宗庙”的图像造型,这是苗族原始的核心图样,其巫术的意义厚重,它具有统管全身银衣片的地位。

苗族银饰中独特的迁徙文化。苗族的银饰虽然出现较晚,但由于苗族口传文化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漫长的迁徙和征战的历程在已经定居多年的苗族生活中依然刻下不可磨灭的烙印,他们依然铭记着祖先迁徙和征战的千难万险,回忆着迁徙途中的风物,崇拜着祖先的勇敢顽强。所以,他们银饰上对苗族长期的征战、迁徙历程、迁徙文化多有反映。

苗族的图腾崇拜,是银饰的重要造型。苗族图腾即与苗族有血缘关系的几种图像。西江、施洞、排吊等地苗族的银角是牛角的图样造型。

苗族首饰中的龙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有的地区有招龙、接龙的习俗,把龙视为至尊。但也有好些地区并没有特殊的龙崇拜。

(二)苗族饰品特征

工艺精湛,工序复杂,成品美观,工艺较简,艺术性差,但需银量大。银饰主要有银冠、银凤、空花手镯、银线编织手镯、发髻银索等。做工细致,种类繁多,流行面宽,但工序不如第一类复杂,技艺也略逊一筹。常见的成品有:钻花空心手镯、胸牌、镶花银链、泡花项圈、吊铃钻花项圈、细银项链、银泡、银铃、钻花戒指等。

总体来说:苗族普遍喜戴银制品,制造工艺也更精致纤巧。以大、重、多为美。

二、文化传承中的设计

(一)文化传承

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先后经历了从原始装饰品到岩石贝壳装饰品、从植物花卉饰品到金银饰品的演进历程,传承延续下来,才有了模式和形态基本定型的银饰,其品种式样至今还在不断地翻新,由此形成的饰品链条成为苗族社会演进的象征之一。

苗族的巫文化主宰了苗族银饰的精神内涵。在各种银饰图案中,寓含着巫术、信仰的图像占据装饰物的主要位置。苗族图腾即与苗族有血缘关系的几种图像。西江、施洞、排吊等地苗族的银角是牛角的图样造型。

再有苗族银饰的迁徙文化,饰品中就会有所体现。比如在雷山丹江的银花头围上,都有武士执刀棍骑马奔驰的造型。苗族迁徙到西部山区以后,不仅在水田里养鱼延续了在东方吃鱼的习惯,而且在银饰上有充分的反映,鱼是苗族 从头到脚各种银饰少不了的纹样和造型。

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加以创新,依据文化支撑,苗族饰品就有了文化内涵,与市场结合。旅游商品设计出的纪念品符合市场需要,旅游纪念品有了生命力,可持续发展,商品化成为可能。

苗族银饰的加工技艺,长久以来在苗族地区流传,改革开放后,其开发前景看好。但是,银饰锻打技艺一般是在家庭内部承传,无法择优而授,根本无法进入商品市场,商品化也就无法进行,随着原有艺人渐渐老去,民族文化的继承问题出现。文化需要传承,需要发扬。继承民族文化,传承技艺,旅游商品设计存在就提供了契机。

(二)旅游商品设计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历史久远,工艺传承谱系清晰,文化积淀十分丰富,传统工艺十分精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典型意义。苗饰有一种展示性,无形艺术的交流,使得苗族的艺术审美能力不断提高,从而能促进饰品艺术的不断繁荣。

毋庸质疑,人类的需要是艺术创作的第一源泉,群体的审美观念是艺术创造的规范。苗族饰品的创新正是遵循这一逻辑而发生的、发展的。由于饰品的需要,苗族对服装的审美意识逐渐同实用意识分离开来,由物质需要的依存关系演化成为审美的主客体关系。由于群体审美观念的规范,在艺术创新过程中,苗族银饰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个性,但高层次的开发必须要与文化结合起来,有了文化,旅游就有高起点;旅游商品有了文化,商品更加能进入人的记忆。旅游吸收了文化,才会有丰富的内涵,才能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要合二为一,有机结合。设计依据文化内涵与市场接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旅游要发展,必须和文化成为联袂兄弟,才能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四、结语:

苗族饰品以其精美的制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各式各样图案、款式的银饰造型,既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民间气息,又表现出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从苗族饰品中寻找个性,继承文化符号,传承它的技法、图案、款式、造型等。

篇(11)

二、苗族传统图式与现代视觉符号中的融合

1.表现在招贴设计中

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是招贴设计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尤其在现代众多媒介广告轰炸的环境下,民族元素的学习借鉴为设计提供了视觉创意灵感,如贵州设计师郭超设计的图形文字,将本身具有夸张造型的苗族图式继续变形,与汉字相结合,单从色彩上看只有一种色相,但是图案的变化却极为丰富,容纳了苗族最具代表性的视觉元素,抓住鸟、鱼、蝴蝶的特性重新变形,生动形象的组合成文字造型,画面生动有趣具有生命力。这两种结合形成全新的效果,造型生动有趣且富含想象力,在“似与不似”之间表达设计者的意念与本土特色,两种图形的高度协调形成了地域文化符号与现代视觉元素的完美交融。

2.表现在标志设计中

标志的形态多为几何型与自然型,这与贵州苗族的传统图形的某些特质不谋而合。传统图形元素的原型源于人民的生活环境及常见事物,抽象,简练,又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现代设计可以借用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形符号来表达情感和思想;或者将其某些元素进行变化、重组和创新,使其具有传统的形似和神韵,又有现代平面设计的时代感,进而体现出某个地区、某个民族的气质、精神和理念。如贵州设计师潘峰设计的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标志,将苗族最传统的牛角符号运用进来,组成一个“9”字,中间加入苗族常用图式漩涡纹,整个造型简洁大方,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同时又将苗族传统文化得以彰显。

3.表现在包装与产品设计中

包装与产品设计的好坏直接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在一个国际化融合的大环境下,文化观念尤显重要。于高层次的消费者来说,对商品文化内涵就非常关注。诸如在极具现代设计感的花瓶中赋予苗族最传统的图式符号,脱离普通装饰图案,采用独具特色的苗族花纹,在设计上是一种创新,对图案而言,脱离传统工艺表现技法,而是装饰于具有时尚造型的玻璃器皿上本身也是一种突破,因此两者的结合可以使更多人接受并了解苗族传统文化艺术。

三、传统图式在现代设计中的意义与价值

1.民族文化传承

由于贵州地理文化的特殊,苗族传统文化给人传递的是一种“原生态”观念,现代“时尚”文化的冲击,农村人群向城市的涌入,致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时尚意识不到这种古朴文化有可能会消亡,笔者曾咨询过不少当地苗族地区的女孩,在询问他们本族常用图案的寓意时,只有年龄稍长些的老人或民族工艺传承人多少了解些,更多的人漠视甚至不愿去了解这种存在身边最赋魅力的东西。将本土文化与现代最前沿的设计结合在一起表现出来,定会吸引大城市中的人群愿意接近这种原创思维,通过各种设计手法的融入,使传统的、民间的、本土符号得以重现,让人们渗入了解图案的精髓与内涵,产生审美的共鸣。

2.文化独特性的保留

苗族传统图案表现出的粗犷、质朴与其艺术反映了民族强大的智慧和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将贵州本土地域文化导入国际化的视觉语言体系,在对传统的民间图案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必定可提高艺术文化在国际中的地位。一个成功的设计作品越来越看重它所表达的民族传统性,从古至今这些图案或者图形不仅仅给我们美的感观,更重要的是每种图案的背后都蕴含着更深层的文化含义。苗族图案正在以一种特殊的文化姿态冲击着设计师的脑海,将贵州文化传播至世界的同时,也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