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阑尾炎患者的健康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4 16:26:2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阑尾炎患者的健康教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阑尾炎患者的健康教育

篇(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34-01

阑尾炎是因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除黏膜水肿型可以保守治疗外,阑尾炎急性发作时原则上都应采用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得当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介入健康教育,通过观察健康教育对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2月共收治82例阑尾炎急性发作患者,男57例,女25例,年龄在27-62岁之间,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男30例,女15例,平均年龄(41.4±2.7)岁,发病至接受手术治疗时间在1-22h之间,平均时间为(15.4±2.2)h,教育程度中小学7例,初中16例,高中13例,大专及以上9例;对照组37例,男27例,女10例,平均年龄(38.2±2.1)岁,发病至接受手术治疗时间在1-25h之间,平均时间为(17.8±2.5)h,教育程度中小学5例,初中11例,高中12例,大专及以上9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介入健康教育,具体健康教育措施包括:术前教育,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病情发展情况、简要的治疗措施、病房及医院环境等,消除患者由于担心病情及对环境陌生导致的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吸烟导致的咳嗽会增加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人员劝导患者自愿戒烟,指导患者缩唇呼吸、咳嗽及咳痰方法,缩唇呼吸可减少术后切口疼痛,咳痰可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残留,减少肺部感染几率,但患者术后往往畏痛而不敢咳嗽,正确的咳嗽方法能在减少疼痛时,有效咳出呼吸道残留分泌物[1];术后教育,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和有效咳痰,也进行拍背助咳动作,有支气管炎病史患者可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减少咳嗽和咳痰次数,术后指导患者如何保持正确,以利于舒适和引流,防止炎性渗出流向上腹部,术后当天即可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和伤口愈合,防止胃肠粘连和深静脉栓塞[2],术后肠鸣音未恢复前避免进食,排气后可给予流质食物,而后逐渐过渡为普食,尽量选择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高的食物,术后1周忌食牛奶、豆制品及甜食,出院前指导患者用药、饮食、功能锻炼及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及遵医行为,VAS评分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分别于术后12、24h进行评价,得分越低说明疼痛越轻微,护理满意率及遵医行为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表进行调查,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类,遵医行为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三类,此次调查的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

3 讨论

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手术切除是目前最为有效和成熟的治疗方法,但针对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尤其是健康教育措施及路径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介入健康教育,临床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康复、护理满意率及遵医行为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健康教育可显著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遵医行为,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篇(2)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69-01

急性阑尾炎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较大,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抵抗能力差,接受手术治疗后极易受到感染或发生其他并发症,因此,术后需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1]。本文主要探究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4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男性11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5.85±3.79岁。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男性13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6.73±2.85岁。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腹痛、呕吐等,行触痛试验后,结果显示为阳性,经B超检查后,发现患者阑尾炎存在肿胀现象,且形成积液。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在护理人员的带领下进行各项常规检查,护理人员详细记录下每个患者的检查结果,并反复核实患者信息。另外,定期清扫病房,保持室内整洁,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观察组:首先为患者制定科学的健康教育计划,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带领患者熟悉病房环境,并评估其心理与身体状况,以患者具体病情为依据,制定护理计划。①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利用自身良好的沟通技巧,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在交流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表达自己心中的情绪,并向其讲述与疾病相关的知识,让其对疾病了解更加透彻,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②术前,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尤其要重点关注腹部症状是否发生变化。入院24至48小时内需禁止食用任何食物,使肠蠕动减少,将炎症局限于小范围之中。通过抗生素,为患者行抗感染治疗,术前,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使术中疼痛减轻,降低并发症率。③教患者如何通过缩唇呼吸咳嗽,首先深呼吸,让气体经过鼻孔,呼气时需要缩唇,使嘴唇呈现为吹口哨的形态,并且收腹,同时屏住呼吸,约4秒钟后,慢慢呼气。再次吸气之后,屏住呼吸,于胸腔深部,用力咳出。④叮嘱患者戒烟,告诉患者吸烟会使呼吸系统遭到严重损害,在术后极易发生咳嗽症状,对伤口愈合造成很大影响。

1.3 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

满意:患者病情得到合理控制,术后无并发症。较满意:患者病情有好转,术后无并发症。不满意:病情症状无明显变化,术后有严重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7.0%,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上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手术切口感染,并发症率为13.0%。观察组中无患者发生并发症,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率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手术对患者身体损伤较大,尤其是老年患者抵抗能力不强,极易发生术后感染。只有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才能够将并发症率降至最低。健康教育护理在护理干预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效的健康教育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病情,降低手术并发症率。

值得注意的是,术后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卧位进行指导,术后可依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安置患者,当其血压恢复正常后,可将转变为半卧位,对引流有利,避免炎性渗出,进入上腹部[2]。手术结束后,患者当天便能够适度下床走动,有利于尽快恢复肠蠕动,防止发生肠粘连。如果患者病情严重,无法下床活动,则需在护理人员帮助下活动。

在本组研究的观察组患者中,有21例患者护理满意,2例患者护理较满意,总满意度为100%,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术后无并发症。这表明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率。

参考文献:

[1] 谢卓莉,廖春花.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中医路径化健康教育[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9):374-375

[2] 邱木幼.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0):160-160

篇(3)

健康教育属于整体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健康教育的质量提升,使患者得到全面、科学、有效、及时的健康教育,是临床路径下护理人员的重要课题[1]。本文旨在观察分析采取临床路径下对阑尾切除术病人实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64例,按照随机抽取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32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9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6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0±5.5岁,其中慢性的阑尾炎患者7例,急性单纯的阑尾炎患者11例,急性化脓性的阑尾炎患者10例,坏疽性的阑尾炎患者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8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64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6.5岁,其中慢性的阑尾炎患者9例,急性单纯的阑尾炎患者10例,急性化脓性的阑尾炎患者8例,坏疽性的阑尾炎患者5例.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在数量、性别、年龄、类型方面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观察组在临床路径下实行健康教育,根据卫生部所颁布的具体路径标准,主要通过对阑尾切除术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充分了解及评估,征求意见,查阅相关文献,对过去的阑尾切除术病人的护理情况进行调查,结合临床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制订详细的临床路径健康教育表。在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使用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循环加以完善和改进[2]。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内容,详见表一。

1.2.2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

1.3观察项目、评估内容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由我院自行编制。

1.4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健康教育的效果比较,详见表二。

由表一可见,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

3讨论

临床路径是对于某种疾病制定一套标准化的治疗模式和治疗程序,属于一种综合模式的临床治疗方法[3]。遵循循证医学的方法对治疗组织及管理疾病进行指导和提示,使医疗行为更加规范,使变异减少,使成本降低,使质量提高。相对指南而言,其制定的内容简洁、易懂。在多种学科和部门的具体操作中都适用,对某种疾病相对应的诊疗流程具有针对性,对治疗过程中科室间的协同性和治疗结果及治疗时间更加重视。临床路径相对传统路径而言,规避了传统路径的缺点和不足,减少了随意性、提高了可评估性,使医疗行为更加规范,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4]。本文通过选取我院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分组比较临床路径下健康教育和常规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结果发现,临床路径下健康教育明显优于常规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采取临床路径下对阑尾切除术病人实行健康教育的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可以有利于护理工作开展,提高患者配合度,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灿,杭美琴,范小利,等.临床路径对呼吸科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评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7(34):4321-4332.

篇(4)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10年7-10月选择符合我院内外科门诊及普外科病房住院的阑尾炎患者118名,且愿意配合合作者。其中男98例,女20例;年龄18-85岁,其中60岁以下67例,60岁以上51例,以青年人居多。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8例,初中及以下82例,文盲18例。职业:干部24例,工人53例,农民31例,其他10例。

1.2 方法

    问卷设计根据护理社会学,不遵医行为的原因进行设计的[2],以访问的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病人不遵医行为的原因:①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②对医嘱了解不清;③个人因素;④社会因素;⑤经济困难;⑥其它原因6项内容,采用自行设计的阑尾炎患者术后是否遵医行为调查问卷,以开放式问卷。对患者治疗情况、遵医行为(遵医嘱定期门诊复查,饮食控制,运动活动,戒除不良生活习惯)选择或直接回答问题归纳分类。本次调查问卷的信度可靠。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调查结果

    118名阑尾炎患者中。有78名患者伴有粘连性肠梗阻,粪篓,慢性窦道等程度不同的并发症,占调查人数的66.1%。

2.2 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结果(附表)

附表 118名阑尾炎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结果

附表中,完全遵医是指能规范遵守医嘱,如期执行;不完全遵医指因故不能很好完成,漏缺执行医嘱内容;完全不遵医指自行更改医嘱或完全不按医嘱执行。

    2.3 患者不遵医嘱的主要原因分析

调查发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对自身患阑尾炎认识不足但无显著差异,随年龄的增大,对疾病认识不足更为明显,本调查中中老年人占48%。调查过程中通过询问发现,病人不了解遵医嘱的重要性。有的病人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有的误认为临床症状消失阑尾炎即痊愈,以致不按时复查,而过早放弃治疗等。

    2.3.1 患者方面:①求医行为受条件限制。调查显示,只有32.0%患者有公费报销,其余是自费或半自费经济拮据导致患者治疗不完整;求医路程远,行为或交通不便,担心给家庭添麻烦等因素,限制了患者的求医行为。②文化层次的因素:非知识型的老年患者信息来源少,保健意识弱,对健康需求少。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中青年接受能力差,思想不重视等。③生活方式因素:有些长期养成吸烟、饮酒、高盐高脂饮食的不良习惯,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中青年人多因工作繁忙,压力大,应酬多,缺乏锻炼,暴饮暴食无节制等。④家属未参与:患者家属缺乏对阑尾炎相关知识的了解,对患者关心不够,未起到配合督促作用。

    2.3.2 医务人员因素:医疗意向不明确。患者只有理解、接受医嘱形成良好的医疗意向才能执行医嘱。①56.8%患者未得到详细具体的运动、营养方面的指导教育。②40.9%的患者虽然有其它详细的医嘱,但只根据自己的生活随意安排,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③对医生不满意5例:由于医生的服务态度不好,病人对医生不信任,而造成的不遵医行为,约占调查人数的4.24%。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医疗意向不明确,导致不遵医行为多,健康的自我维护能力低。

    2.3.3 其他因素:①42.4%%人未做到规律的运动,因为难以掌握活动适度,身体并发症多,住房窄小,运动场地缺少等多种原因;②61%不能戒除烟酒。③约33.2%的患者实施遵医的意志力较薄弱,知行未合一。④有4名患者经常求神拜佛求助于迷信治疗,约占调查人数的3.39%。

3 讨论

3.1 遵医行为在阑尾炎控制中的重要意义

    遵医行为是指病人求医后其行为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为遵循医嘱的行为活动。[1]阑尾炎患者自身遵医行为的程度高低,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的好坏,如长期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不良,可引起一系列粘连性肠梗阻,粪篓,慢性窦道等程度不同的并发症,并耗费大量的医疗费用,调查显示,已有66.1%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因此护理人员在接诊和临床的护理工作中,应用整体护理理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阑尾炎病人教育计划,应督促其遵从医疗方案,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正规的治疗,实现其治疗的最佳目标。

3.2 提高阑尾炎遵医行为的措施

3.2.1 提高阑尾炎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识

    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医护人员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对阑尾炎患者传授阑尾炎疾病的知识和强调自我遵医的重要意义,通过对阑尾炎患者认知、态度、理解力的改变促使其行为发生变化。能得到科学、合理、综合的治疗和管理,提高患者自身健康维护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3.2.2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应该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加深病人对医护的信任和尊重程度,以提高病人遵医行为,应耐心细致向患者交待清楚各种治疗措施的细节,使患者对治疗有安全感,消除封建迷信心理,求助于现代医学医疗,并鼓励家属积极参与,了解阑尾炎防治的相关知识,通过家属的参与配合,增强患者的主动性,改变不良习惯,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

4 小结

    据估计,每一千个居民中每年将有一人会发生急性阑尾炎。一般综合医院统计,急性阑尾炎的住院病人约占同期腹部外科住院总数的10-15%,仍是外科急腹症的首位。急性阑尾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从出生的新生儿到80-90岁的高龄均可发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其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早期诊治,病人多可短期内康复,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数有所增加。老年人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老年人抵抗力低,阑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约1/3的病人就诊时阑尾已穿孔。另外,老年人反应能力低,腹部压痛不明显,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腹肌已萎缩,即使阑尾炎已穿孔,腹部压痛也不明显,很容易误诊。本资料调查不能全面的反映所有阑尾炎病人治疗失败原因中不遵医行为因素,但可以说明,由于病人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治疗方法不妥,经济困难和耐药等主要原因对遵医行为的影响。因此,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显得十分重要,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护理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也应努力探索提高遵医率的措施,帮助患者实现治疗的最佳目标,以达到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期望寿命年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96.

篇(5)

结果:45例阑尾炎患者均进行阑尾切除手术,手术顺利,患者术后恢复顺利。

结论:在明确诊断为阑尾炎后,只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均应该进行手术治疗,但术前术后要做好护理工作。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47-02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以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点为主要特征,治疗以手术为主。护理急性阑尾炎病人,术前应做好急症手术准备,术后鼓励早期活动,应严密观察内出血、腹腔残余脓肿等术后并发症。急性阑尾炎多见于年轻人,尤其以20-30岁年龄组为发病高峰。2009年7月-2011年9月,我院共收治急性阑尾炎45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经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45例,其中男32例,女13例;平均年龄32岁;发病到住院时间为2-13h,平均5.6h;体温37.5℃-39.6℃。血常规检查结果:白细胞(5.7-14.1)×109/L;中性粒细胞0.74-0.90。临床诊断均为急性阑尾炎。均急诊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

1.2结果。45例患者均获临床痊愈,无术后并发症发生,随访未发现异常。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严密观察患者腹痛的时间、性质,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主治医师。

2.1.2做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嘱病人禁食水,完善术前检查等工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1.3做好疾病健康教育宣传,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在接受麻醉、手术或术后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使患者在出现并发症时,有一个充分的思想准备,宣传手术前后一些相关检查的重要性,防止遗漏某些疾病。

2.2术中护理。

2.2.1根据不同麻醉,选择适当卧位,如腰椎麻醉病人应去枕平卧6~12h,防止脑脊液外漏而引起头痛。连续硬膜外麻醉病人可低枕平卧。

2.2.2观察生命体征,每一小时测量血压、脉搏一次,连续测量3次,至平稳。如脉搏加快或血压下降,则考虑有出血,应及时观察伤口,采取必要措施。

2.3术后护理。

2.3.1术后去枕平卧6h后取半靠位,减轻腹肌张力,减少切口疼痛,便于引流,使患者舒适。

2.3.2嘱患者禁食水至肠蠕动恢复。饮食:手术当天禁食,术后第一天流质,第二天进软食,在正常情况下,第3~4d可进普食。术后初期饮食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二周后基本可以正常饮食。恢复期要注意保持适量的身体活动,减少肠粘连的可能。

2.3.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3.4单纯性阑尾炎切除术后12h,或坏疽性或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如置有引流管,待血压平稳后应改为半卧或低姿半卧位,妥善固定引流管至床边,患者下床活动时,嘱其将引流袋置于膝关节以下,以利于引流和防止炎性渗出液流入腹腔,引起逆行感染。

2.3.5严密观察腹腔引流及腹部情况,发现腹部膨胀明显,引流液渗血较多时,立即报告主管医师,协助进行相应的紧急处理,注意稳定患者情绪。

2.3.6指导和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防止发生肠粘连。

2.3.7肠蠕动恢复后,及时进行饮食指导,帮助患者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以后根据病情逐渐改为半流质、软食、普食。禁食辛辣有刺激的食物及豆制品、甜食等,防止发生腹胀。

2.3.8加强生活护理,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做好个人卫生,经常更换清洁、柔软衣裤,保持伤口敷料干燥。

2.3.9切口感染的患者注意观察体温及伤口敷料情况,做好切口周围皮肤的护理。

2.3.10对特殊阑尾炎患者及时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

2.3.11术后3~5d禁用强泻剂和刺激性强的肥皂水灌肠,以免增加肠蠕动,而使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或缝合伤口裂开,如术后便秘可口服轻泻剂。

2.3.12术后24h可起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同时可增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

2.3.13老年病人术后注意保暖,经常拍背帮助咳嗽,预防坠积性肺炎。

2.4出院指导。急性阑尾炎高发病的主要因素与缺乏日常的体育锻炼和饮食结构中蔬菜等富含纤维素食品缺少等有关。嘱病人日常进食高热量,低脂肪,富含维生素饮食,并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规律性的进食习惯,少食粗糙、坚硬、辛辣等食物。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劳累和过度活动注意劳逸结合,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应在此类人群中宣传普及营养知识,鼓励学生多食用粗纤维较多的蔬菜及水果,少食油炸食品,使患者的饮食结构趋于合理。同时,应提高生活质量、增加课外活动和减少精神压力,以有效减少急性阑尾炎的发病。

篇(6)

阑尾炎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腹腔镜手术是当前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该术式对患儿造成的创伤相对较小,故有利于术后康复[1]。但是手术作为应激源之一,仍会对急性阑尾炎患儿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临床在开展手术治疗的同时也需要开展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常规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患儿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欠佳,由于患儿的年龄相对较小,其自理、自控能力低下,在院期间的治疗及护理依从性均有所不足,加之部分家长对于临床治疗、护理的认识水平不足,造成临床护理难度升高等问题,常规护理无法满足患儿及其家长对于临床护理的需求[2]。因此,需要加强对临床护理工作的研究,通过情志护理改善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态,利用健康教育提升家长对于医疗、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情志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腹腔镜阑尾炎手术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腹腔镜阑尾炎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4例。试验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5~12岁,平均(8.49±2.07)岁。参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4~12岁,平均(8.42±2.04)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执行;患儿及家长了解本研究内容且自愿参与。纳入标准:超声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符合《国际小儿内镜外科阑尾炎切除术指南》[3]中的诊断标准;具备手术指征;护理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凝血功能异常无法耐受有效沟通。1.2方法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给予腹腔镜阑尾炎手术患儿术前检查、风险评估,手术期间予以监护,术后对患儿开展清洁护理、皮肤护理及饮食指导。试验组采用情志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其一,为患儿开展情志护理。因患儿的年龄较小,常会对治疗产生莫名的恐惧,以至于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耐心地了解患儿的真实情绪和态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情志护理并安抚好患儿。在与患儿沟通过程中,需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可选择一些动画、图片的形式为患儿介绍治疗原理、注意事项等,从而使其建立起对治疗的信心。其二,为患儿家长开展情志护理。通过心理状态量表评估家长的情志状态,了解患儿家长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应用心理学知识及方法对其实施情志护理。因部分家长对疾病及治疗相关认知水平较低,需通过深入浅出方式对患儿家长进行教育,进而增强其情志护理效果。除此,因临床中腹腔镜阑尾炎手术患儿发病突然,家长多伴有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因此,在院期间需向家长逐步渗透情志调节相关知识,便于其能够建立正确、科学、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减轻心理应激反应,进而提升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其三,为患儿开展健康教育。入院后应与患儿及其家长开展谈话,对其生活习惯进行了解并告知本院的基本状况,予以患儿玩具、画册等缓解其对环境的陌生感,同时做好相关基础护理操作,指导患儿进行正确的用药并详细告知患儿和家长相关注意事项。术后应给予蛋白质丰富且易消化的饮食,不宜进食辛辣刺激的饮食,并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一旦发生感染需告知医生及时处置并遵医嘱用药,当药品是片状时可予以捣碎处理且加入糖水中让患儿服用,在喂药的时候抬起患儿头部,避免其出现呛咳现象,如果患儿可以自行服药,则予以一定的鼓励并告知服药的益处。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焦虑和抑郁状况,对于年龄较小、无法自评的患儿由家长协助评价,共计20个题目,以4等级制计分,将量表评分换算为百分制,赋值范围为0~10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患儿的心理状态越差[4]。(2)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恢复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评分。术后恢复指标包括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信效度良好)评估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共计5个题目,分别为护理服务态度、护理实践操作、护理巡视、健康教育、院外随访,以4等级制计分,赋值范围为0~20分,分数越高说明其护理满意度越高。(3)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出血、感染、肠粘连、切口疝。(4)比较两组患儿的心理创伤情况,包括哭闹、易激怒、夜惊失眠。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护理后,两组患儿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表1)。2.2两组患儿的术后恢复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试验组患儿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表2)。

篇(7)

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阑尾炎的主要表现特征为下腹右侧疼痛、呕吐等,且发病不受任何年龄和性别的限制。而阑尾炎的主要发病机制,多是因为细菌的感染所导致的。在手术过程中,阑尾炎所伴发的切口感染病症,不仅会让切口的感染过于严重,也会让阑尾炎患者的并发症不断变多。本次试验对阑尾炎患者所实施的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其具体的分析报告如下[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集的10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并将这些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男性有25例,女性有25例;年龄范围在17~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4.3)岁;对照组的患者男性有24例,女性有26例;年龄范围在17~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6±4.9)岁。这些患者的入院时间往往伴随着不同的发热和下腹疼痛,在通过病理检查后,这些阑尾炎患者的类型包括穿孔阑尾炎、阑尾炎脓肿、化脓阑尾炎等。两组患者基本的临床资料对比名没有太大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的护理方式是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护士应该备好各种手术器械和药品,然后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在了解阑尾炎的基础上,调节好手术前的心理状态,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2)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应该配合医师的无菌操作,让患者在手术切口处保持清洁,以防伤口的感染。当生命体征出现变化时,患者应及时了解情况,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而保证患者的手术能够顺利进行。3)术后护理。阑尾炎在手术后,对护理人员的切口进行消毒。为患者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后,并制定一定的饮食计划,如让患者食用蔬菜、水果等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忌食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最后在日常生活中当协助患者下床活动[2]。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初次排气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情况和并发症出现的情况等。同时,调查出院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环境和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护理质量情况等[3]。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应以标准差为主,采用的检验方式是u,计数资料是t,P

2 结果

2.1 两组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分析

将两组患者在术后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经过护理发现,观察组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2.34±2.43)小时,(12.32±3.4)小时,(4.23±1.58)天,都比对照组的(42.31±4.5)小时,(30.45±2.43)小时,(10.23±3.2)天要高。两组数据对比明显,都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后,观察组的阑尾炎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0%,两组间的比较是有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篇(8)

健康教育路径是把临床路径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健康教育的实施,是为满足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对健康教育的需求。

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我科应用健康教育路径为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8.11-2009.11 住院小儿阑尾炎患者,35例,为对照组,年龄 6-14岁。选择2010年11月-2011年11月38例,为观察组,年龄6-14岁,两组患儿均拟行阑尾切除,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比较差异均无明显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实施,实验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经由专门的责任护士对患儿及家长从入院到出院进行连续、动态、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2. 结果

3. 讨论

3.1 健康教育路径是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以往的护理工作中一直缺乏标准的健康教育模式,每位护士根据自己的观点采取不同做法,少数护士因理论水平、经验不足造成低效教育,在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后,使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规范化、制度化。避免工作遗漏,杜绝因外科工作忙闲不均或因护士轮班而导致健康教育不到位或疏漏现象。从而保证了患儿在围手术期得到系统、规范、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有利于患儿及家长掌握。

3.2 应用健康教育路径缩短阑尾炎患儿的住院时间,从而减少住院费用。观察组住院天数为5.26±0.71 对照组为7.7±3.8 同时也降低了住院费用。

3.3 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患儿及家长护理满意度。

健康教育路径优化了护理服务质量,使患儿及家长切实体会到高质量的护理带来的好处:住院时间的缩短、费用的降低、充分了解病情、从而提高了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参考文献

篇(9)

临床路径(CP)又称临床程序,是由相关部门或科室的医务人员共同制定的医疗服务程序,该程序针对特定的疾病或手术制定出有顺序、有时间性和最适当的临床服务计划,以加速患者的康复,减少资源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持续改进的服务品质,是一种高品质、高效率、低费用的管理新路径[1]。腹腔镜下阑尾切除(LA)是我院自2007年以来开展的一项微创新技术,它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疤痕小、外观美等特点,患儿及家长容易接受。通过应用临床路径对LA患儿实施健康教育,可促进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增强患儿及家属参与意识及遵医行为,提高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缩短住院天数,节省医疗费用,明显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8月单纯性阑尾炎患儿共62例,男性38例,女性24例,年龄6~13岁,体重7~49 kg。入组标准:①阑尾炎诊断明确,并排除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②患儿及家属能共同完成健康教育;③了解所患疾病,同意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方式,由负责护士对患儿及家属在入院后、手术前、手术后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应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从入院开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见表1)。由科主任、主管医生,护士长、全体护士、营养师、麻醉师及医技人员共同参与,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问题和需求予以完成各项检查、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等,并及时记录,护士长随时检查治疗进展等措施落实情况,不断了解患儿、家属感受,并不断修改与完善。表1 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护理路径表(略)

3.评价指标

①平均住院天数;②平均住院费用;③并发症发生率;④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比较,经统计,实验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613,P<0.05)。见表3。表2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略)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调查比较 (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论

1.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应用临床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供有效护理协调,有不同学科的专业人员参与讨论,解决护理过程中的问题,激励护理人员不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以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各项服务均按程序进行,减少护理工作盲目性及模糊性,每一项护理工作均有参照标准和判断指标,避免护理人员因个人水平、能力不同而造成的护理缺陷,及时有效地沟通,能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2],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2.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现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大多数小儿为留守儿童,家中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管理,由于文化欠缺,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了解,阑尾炎切除术虽是小手术,但家长过于担心也会影响整个治疗过程。实行护理路径后,患儿从入院到出院每一步都由护士利用更多的时间陪伴在身边,详细讲解各项检查目的、用药的作用、注意事项,大大增加治疗的透明度,提高了遵医依从性。护士热情服务与精心护理,患儿受到多方面的照顾与关心,家长也参与整个治疗及护理过程,增加了对护士的信任,减少了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满意度。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设定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有效护理,可以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各项必要的检查,得到及时地治疗和护理,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节约医疗资源,增加护理人力资源利用率,增加床位使用率[3],让患者花最少的钱治好病,体现出人文关怀,也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CP作为一种全新医疗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改善了医院在社会中的形象,增加医务人员责任感,工作有章可循,使病人在医疗过程中更加放心,医患互动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更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参考文献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3年8月以来我院收治的16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60例患儿中男孩90例,女孩70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5.23±1.89)岁;65例单纯性阑尾炎,75化脓性阑尾炎,20例坏疽性阑尾炎。患者均行传统开放式手术。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常规护理

对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儿的常规护理首先要禁食、胃肠减压、腹部理疗,定期检查引流袋负压,并做好记录,定期冲洗胃管,调整胃管角度和深度。患儿在禁食过程中药使用生理盐水漱口,每天2次,保持口腔干净,减少咽部不适。

另外,由于患儿需要长时间禁食,并且要进行胃肠减压,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术后应该采取全静脉营养,维持患儿体内营养均衡,有利于恢复患儿的肠胃功能。液体的输入可以选择外周血管,在24h内均匀注射营养液、水电解质以及抗生素等。输液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皮肤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处理。

1.2.2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炎性肠梗阻一般发生在术后早期,而且常发生在患儿肠功能恢复后再次引发消化道梗阻现象,患儿家属遇到此情况可能会认为是手术效果不好,病情恶化,会出现焦虑、紧张,因而不配合后期治疗。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向患儿家属讲明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往成功案例等,消除家属紧张、焦虑感,提高治疗依从性。

1.2.3 家长协助患儿做离床活动

手术结束后,患儿因为疼痛一般不愿意活动,这样对病情恢复不利,家属应该协助患儿积极进行早期活动,防治肠梗阻并发症的发生。手术结束后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家属要主动协助患儿做离床活动,并做好监督,而且要及时向护理人员反馈患儿活动情况,有助于患儿尽早康复。

1.3 评判标准

家属焦虑情况判定根SAS表判断,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分以上。

满意度评价根据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情况进行划分,一般分为四个等级: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总满意度=一般+满意+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均采用%表示,用X2检验,其他指标均采用(±s)表示,用t检验,当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恢复进食时间分析

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肠功能回复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分别为:(6.51±0.52)d、(3.71±0.62)d、(49.51±2.63)h,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肠功能回复时间、恢复进食时间(7.49±1.51)d、(4.62±080)d、(57.51±5.29)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一。

注:与对照组相比。*P

2.2 2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分析

经过一系列的护理,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为82.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明显优于对照组(p

篇(11)

护理干预;阑尾炎手术;效果观察

作者单位:461000河南省许昌市卫生学校

急性阑尾炎为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主要临床特征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压痛点固定,多发生于年轻人,以20~30岁为发病高峰[1],一般认为阑尾切除术是治疗本病的合理手段[2]。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我科对43例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者86例,其中男52例,女36 例;年龄9~53岁,平均30.6岁;其中单纯性阑尾炎32例,化脓性阑尾炎38例,穿孔性阑尾炎12例,阑尾脓肿4例;转移性右下腹痛32例,右下腹痛 42例,脐周痛12例。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干预组(n=43),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例类型、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病情较重的患者,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患者并发感染在术前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患者腹胀行胃肠减压。干预组43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①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利用宣传手册、录像等媒介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减轻患者恐惧心理;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提高患者健康意识,使患者以更好的状态面对手术。护理中应热情诚恳,全面规范,包括语言、态度和行动,使患者感到温馨,亲切和舒适。增强对抗疾病的信心。②术中护理依据麻醉方式选择合适。腰麻患者应维持6~12 h去枕平卧位,避免脑脊液外漏引发头痛;连续硬膜外麻醉选择去枕平卧位。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压或脉搏变化,提示可能有出血,密切观察伤口,及时采取措施应对。③术后护理术后进行心电监护,低流量氧气吸入,术后48~72 h持续低流量给氧可有效预防心律失常[1]。患者术中、术后麻醉可造成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血液粘稠度增高,给予阿司匹林等药物预防。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避免肠粘连,尽早进行腹部按摩排气减轻患者痛苦。腹部按摩,加快胃肠蠕动,防止肠管粘连。指导患者在床上翻身活动,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轻症患者术后6 h可下地活动,重症患者可在床上活动,待病情稳定后及早下地活动。④术后切口护理手术患者抵抗力下降,切口易感染,应进行以下预防:术毕双氧水冲洗切口,庆大霉素8万U密封切口;切创口引流;加强换药观察切口是否有炎性反应。术后2~3 d体温变化明显,持续升高或下降后再次升高,患者自觉伤口涨痛或跳痛,切口周围皮肤出现红肿触痛,提示有切口感染[3],应减去缝线,扩大切口,排出脓液,清除异物,充分引流。⑤术后疼痛的护理患者术后疼痛影响睡眠,延缓恢复,延长住院时间。可适当给予镇静止痛药物,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减轻疼痛,利于患者恢复。⑥术后心理护理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效果,缓解焦虑情绪,积极鼓励患者,根据患者心理特点主动关怀,争取其早日康复。⑦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保持心情舒畅,健康饮食,多使用低脂肪、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生冷类食物。注意饮食清洁,定时排便,放置便秘。如病情变化,出现腹胀腹痛、发热等症状时,及时复诊,接受对症治疗。

1.3 效果评价

对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阑尾与盲肠相连,淋巴组织、血管和神经丰富,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化脓和穿孔患者易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盲肠壁脓肿和粪瘘。围术期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是决定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做好术前准备,通过宣教教育进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做好术中、术后监测,预防并发症发生和及时处理,增加患者舒适度。本次研究显示,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证实从心理和生理角度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