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儒家的德育思想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3 09:18:1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儒家的德育思想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儒家的德育思想

篇(1)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07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36[本刊网址]http//

一、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先秦儒家思想是指春秋战国由孔子创建,并由孟子、荀子发展形成的思想,其基本思想是仁、礼,伦理是它的本位,人道是其中心,理想人格是其总目标。

(一)“仁”“义”为核心思想

“仁”可以说是先秦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将其看作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它是将内心的情感、信念外化为爱人之心,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仁体现在“民兴于仁”、“天下归仁”的理想;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仁体现在爱人,“亲亲,仁也”。在孔子看来,仁的根本在于孝悌。他曾说:“弟子人则孝,出则悌。”指在家时要学会孝敬父母,在外面时要学会尊敬兄长。君子只有做到此点才能推己及人,将仁爱之心扩散,才能有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仁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如此重要,如何才能做到仁呢?孔子认为应克己复礼,表现在“忠恕之道”上,即在肯定个体意志的同时也要考虑他人的意愿。“仁”在施行的过程中要符合“义”的规范。孔子在讲到义时指出“义以为上”将其视为人的行动指南;“义以为质”将义看作是自身一部分,使其对自己的言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成为自己的归宿。

(二)“礼”为行为规范

“礼”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思想内容之一。《论语》中关于礼的含义可分为三个方面:社会制度、规范;礼节仪式;待人的态度谦逊、恭敬、有礼。孔子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都旨在说明礼对人行为的规范。他认为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君臣父子都要按照各自的职责行事,要遵守礼仪规范。荀子将礼视作可同日月、水火、珠玉等量齐观。“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同时,荀子认为礼事关国家之根本。“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如何实践礼,先秦儒家认为应采用“中庸”、“和”,以此处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

(三)“圣人”、“君子”为理想人格

培养理想人格是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总目标,理想人格是塑造“圣人”、“君子”般的品性。

“圣人”在心性修养方面具有模范、教导他人的作用;在经世济民、治国平天下方面具有一定建树之人,世人敬仰。但“圣人”一般民众很难达到。因此,孔子提出了“君子”。他认为作为君子要具有三种品性“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即宽厚的情愫、智者的博学、坚强的意志。如何实现理想人格孔子讲到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修己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见利思义”、“和而不同”等。可见君子作为一种理想人格有着众多严苛的要求和丰富的内涵。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方法

先秦儒家不仅对自我修养、人格完善等方面有严苛的要求,在培养良好品格提升自身素养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方法,以此激励、引导自己和他人。

(一)榜样示范

先秦儒家重视身教重于言教的榜样示范作用,深切认识到教育者的言行举止形象风貌对受教育者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孟子“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荀子曾提出“师以身为正仪”的论断,这些都强调了师者率先垂范的重要性。在教育过程工作中,教育者更应注重其自身修为,做到“慎独”,‘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在言行、举止、思想等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增加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从而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与行为。

(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受教育者的特性有针对性的施以教育内容。孔子认为对教育对象,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在听与行的关系上孔子针对不同的学生和情况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子路问:“闻斯行诸?”孔子回答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孔子回答说:“闻斯行之。”同一个问题孔子根据学生性格差异给予不同的回答来教育他们。孟子继承和发展孔子的教育方法,提出“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每个受教育者都有不同的特点,教育要有针对性的施教,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质得以最大发挥。

(三)学思并重

先秦儒家认为学与思相互作用不可偏废,应思学结合。孔子日:“君子学以致其道”。荀子在《性恶篇》中,提出“积学而不息”的思想。儒家认为学与思不能割裂开来而应学与思相结合,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常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倡“反省内求”就是“思”的具体运用。学与思是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不思考将不能把知识消化吸收,只思考而不学习会流于空想。因此,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启发学生思考,把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和巩固知识结合起来,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

三、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种理念的继承和传播只有与已有的文化体系相关联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认同、被继承、被发展,以达到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指导作用。

(一)丰富教育资源

没有文化传统就不会有教育,任何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无法脱离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认同,进行新文化建设更不能脱离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教育必须以传统作为基础,去继承、创新。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张岱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在哲学史学教育文学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乐以成道,追求人的完善,追求人的理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鲜明的重人文重人伦的特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仁者爱人”的博爱之道,“见贤思齐”、“自强不息”的人格素养,“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克勤克俭”的勤劳节俭精神、“入孝出悌”的感恩意识;“榜样示范”、“因材施教”、“学思并重”等方法,不论是对教育者而言还是对思政教育工作而言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推动市场经济发展

篇(2)

“原有的学校德育模式,即以社会为本位,教师为主体,以德育知识为主要内容,以灌输为主要方法的教育方式的不适应是显而易见的”[1]。以德育知识传授为主要教学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模式有一定必要性和可取性。小学德育以学生为主体,课程的设置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为目标。小学生尚未成长为完全独立的个体,对父母、师长、朋友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同时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家庭为主,其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小学生这一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小学德育教育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性化与生活化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一、儒家德育教育思想的日常生活化

中国传统教育以伦理学为主,即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大思想家孔子,以‘仁’为核心,从不同角度对‘仁’的涵义作了阐明,从而构成了以克己、爱人、忠恕、孝梯、恭、宽、信、敏、惠及刚、毅、木、呐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思想体系”。[2]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伦理道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3]

子夏教学以小学为主,“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4]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融入君子之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皆蕴含大道理,故道德教育无常形。中国传统的儒学,以礼为支撑。礼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方面,以礼见仁,通过礼可见其性情与道德。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5]曾子把以忠、信为主的道德伦理规范融入日常生活中。孔子特别看重“孝悌”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教育,故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孔子的教学理念里,文的教学放在伦理道德教育以外的次要位置。孔子的这一教育理念以致影响到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教学。汉代教育,以忠孝为主。汉代取士以察举为主,而察举内容以忠孝为主。故汉武帝以来多忠孝之士,烈女、孝妇、孝子都是这一教育理念的产物。宋明理学讲知行结合,慎独、知行结合、坚守三纲五常等都是道德教育的产物。

中国传统教育以道德教育为主,同时中国语言的隐喻特点和中国民族含蓄的性格,使得中国教育以微言大义的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为主,并与教育的生活化相结合。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6]

面对宰我的责问,孔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以血缘关系之上的亲子之情引导之,以情感之。三年之丧“这一传统礼制归结和建立在亲子之爱这种普遍而又日常的心理基础和原则之上”[7]。伦理道德的日常生活化,即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8]

世间最高的学问蕴含在民间,人心,“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真正的学问是不断发展变化,而不仅仅存在于书本。

总之,儒家在德育方面坚持以“六经”为主要教材,志在培养人们的“温、良、恭、俭、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优秀品德;日常生活化为儒家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它不是远离世俗的教会教育,也不是政治化威权奴化教育,而是含有默默温情的生活化教育。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生活化

“关于德育的定义,素来有两类不同的理解:一类是大德育,即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德育观念,它是与学校智育、体育、美育相对应的概念,另一类是‘小德育’,即道德教育,它是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相对应的概念”[9]。

大德育观念的提出,可见德育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德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德育教育不仅仅要在学校教育中展开,更应该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内在地具有社会性,道德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准则。道德本质上是实践性的,离开实践把握道德的内在本性是不可能的。道德教育在实践中要挖掘人的内在德行,规范人的行为。“道德教育最终目的在于使个体通过外在的教化而完全内化为伦理普遍性或伦理实体,成为自觉希求伦理普遍性的道德主体”[10]。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到:“教育以活动课程为主,受教育者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现代美国的教育在杜威教育理念下走向成熟,“在美国很多学校除了开设《公民》教育课等德育课程外,很注意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如建筑学、遗传学等专业的学生,要求考虑其工作的社会与伦理影响。同时,在美国的德育理论中,还有一个常见的概念——‘隐蔽课程’。它是与‘显著课程’相对应的,指用不那么明显的方式来传递社会价值观,使学生无意识地获得经验的一类德育工作方式。像升旗仪式、节日庆典、文艺演出、教育工作者的示范作用及具有教育作用的校园文化结构等,都属于隐蔽课程的具体形式”[11]。

小学德育教育不应该仅仅应用在德育课堂,更应该扩而广之,语文课堂、数学课堂、英语课堂、音乐课堂、体育课堂、班主任教学都要融汇其中。

小学语文教材以趣味性、形象性和生活化为主要特点,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邀明月,低头思故乡。”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李绅的《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诸如此类都是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贯穿德育教育。学生可以在学习知识、欣赏诗歌的同时受到心灵的熏陶。

音乐教学,乐由心声,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人的真情,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擅长于抒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音乐的旋律和情感本身就是感化、德育的存在。

体育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磨炼坚强的意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足球、篮球等团队协作的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互相沟通、积极合作的交往能力,也可以培养良好的德行。

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课余生活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余生活及人际交往关系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应在卫生活动、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拔河比赛、社团活动等各项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并积极的、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各项公益活动,例如互帮互助的爱心行动、捐赠衣物玩具服务西部的爱心活动等,以便小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受到德育教育。

教育即生活,道德教育应该走向课堂,走向社会。在家庭生活感受爱的温暖,在朋友的交往中修养自我,在社会生活中熏陶自己。现代网络技术普及,手机的广泛应用,网络在道德教育中也起重要作用。电视、网络、报纸能媒体的宣传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行。公益广告的宣传,公益电影的免费放映,网络电视的价值导向的逐渐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道德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道德,不仅仅是利他的,它也应当是有利于行为主体的也应该是自利的,自利性是道德范畴存在的一个基本特征”[12]。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道德价值的实现总是以生命存在本身为前提,道德教化理当尊重个体生命存在的正当权利。尊重个体生命存在本身的价值,尊重个体生命的基本需要和正当欲望的满足”[13]。

德育教育的生活化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原则,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践行道德的价值、修养自我。王阳明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小学德育教育要坚持人性化与生活化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知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洪兰贞.中西结合找到德育良方[J].兰州学刊,2007(6):137.

[2]秦英君.中西德育德育思想之比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5(6):102.

[3][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90.

[4][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

[5][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48.

[6][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81.

[7]李泽厚.美学三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0).31.

[8][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92.

[9]佘双好.现代德育课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89.

[10]许敏.道德教育的人文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39.

篇(3)

“礼”是儒家哲学的重要范畴,主要内涵包括礼仪、礼节。它在以往内化人的道德,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国家的治理,包括现代的管理等方面发挥的巨大的效用毋庸质疑。“礼”作为人类文明的表现形态还有没有其他的价值和意义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儒家“礼”的思想对现代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用“自律”“规范”来增强师生课堂纪律观念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中的“齐”就是约束和规范之意。颜渊在问孔子什么是“仁”时,孔子回答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此话告诉我们,人的言、听、行,都要受到“礼”的约束和规范,“礼”具有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的导向和价值功能。如果我们不用“礼”来约束和规范我们的行为,那么我们的行为就会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甚至走向反面。

约束与规范在中学教学中也十分必要。在现代中学各科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中学生上课时有种种不爱学习的表现,如看课外书、玩手机、讲话、打瞌睡等。怎样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让学生求知若渴呢?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兴趣不失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必须以约束学生不良行为,强化课堂纪律为前提。制度和纪律要做到张弛有度,既要体现刚性,也要体现柔性。面对恭敬、谨慎、勇敢、直率等不同个性的学生,就要求教师要灵活把握约束的度,否则就会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破坏师生的和谐关系。

二、用“自尊”和“尊重他人”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儒家思想非常推崇自尊,《礼记・曲理》说:“失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自尊心,而况富贵乎!”《孝经》说:“礼者,敬而已矣。”由此可见,儒家很是推崇和强调我们人的价值及其尊严。

自尊是自己对自己尊严的认可和肯定;尊重别人是自己对他人人格的认可和肯定。自尊与尊重他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一个人立身出世的根本。孔子“礼“的思想告诉我们“立于礼”(《论语・泰伯》),“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由此不难看出,“礼”是我们每个人立身处事的基本的要求和准则。教师要引领示范,更懂得师道尊严。但是教师的自尊它不是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天马行空,我行我素获得的所谓“自尊”,更不是蔑视学生,贬低学生获得的所谓“自尊”,而是通过教师自身崇高的人生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无私的行为表现出的人格上的尊严,是通过科任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思想等彰显出来。一名教师只有自尊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反之,既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学生的老师是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也只有在尊重与被尊重中才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用“正身”和“自律”来提升教师德育素养

儒家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要真诚守信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对待其他人要博爱,“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即是说领导者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严于律己才会有很大的感召力和号召力。孔子亦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告诉我们:假如我们不正其身,不能自律,就没有威信、引导力和示范力。

篇(4)

一、“先秦儒家”的界定

(一)“儒”的理解

“儒”首次出现于《论语》中,即“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最初的“儒”是对那些以相礼、教书为职业的人的称谓,是从事礼乐教化的儒,“儒”即指一种职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儒”的内涵有了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儒”是对术士的通称,《说文》中曾讲到:“儒,柔也,术士之称。”指的是知识阶层的士人,也就说人们口中的“儒生”。狭义的“儒”,则是指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并被后人继承和发展的儒家学派。韩非曾指出:“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韩非子.显学》),说明孔子达到了儒的顶峰。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也是儒家的一面旗帜。本文研究的“儒”是狭义的“儒”,即由孔子创立并不断被后继者发展的儒家学派。

(二)“先秦儒家”的理解

从时间的跨度来讲,先秦儒家是儒家发展的创始阶段,从曲阜的地方文化渐渐发展为中原文化,在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后才在汉代成为显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先秦儒家思想是孔孟原本意义上的思想,作为诸子百家中的一家,致力于辅助统治者治理好国家,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主要产生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出现的种种变化,为儒家学派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并由此开始进入百家争鸣时期。相比较于崇尚法治的法家,先秦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占有优势。加之先秦儒家宣扬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传统伦理规范与之相违背,遭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打压,更使先秦儒家思想不能顺利推广。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建立在儒家人性论学说基础上。儒家代表人物提出了以培养君子理想人格为其德育目标,以仁、礼为德育培养内容的德育思想,并总结了一套德育教育方法。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特色表现在重视德高于智,群己和谐倡导学为圣贤,追求德育目标的超越性德育过程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肯定道德主体性,强调道德自觉。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内涵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在不同的人那里有着不同方式的表达和体现。孔子“仁”的学说,更多意义上是通过一系列的道德范畴来展现,而孟子侧重于强调“五伦”的明确及“四端”的扩充;荀子则主要是强调“礼”的重要和推延。

(一)基本内容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吸收了周朝的德育理念,其内容非常丰富。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仁”“义”为主的核心价值观、以对个人行为进行制约和引导作用的“礼”思想,以及作为“仁”的基本表现形式的“孝悌”观念。

首先,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是万善的总根源。《中庸》有云:“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是发自内心的爱人之心,将内心的情感以及信念用于人伦、用于社会,以此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其次,先秦儒家思想中的“礼”,小指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大指一切典章制度,及高于一切典章制度的伦常。再次,“孝”思想在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仁”的基本表现形式。孟子有言:“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

(二)育人理念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育人理念主要体现为三点:一是坚持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一条主线便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认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对人的思想与行为具有制约、导向及激励作用。二是提出系统的修身之法。先秦儒家认为修身是实现个人价值和完善人格的重要手段与途径,突出强调个人修身的重要性。三是强调教师的育人功能。《大学》中孟子提出对人们进行德教在于“明明德”,每个人都具有“明德”,但却由于各种因素而不能完全显现,这就需要通过教育使其再现。由此,教师的地位及作用是不可代替的。儒家普遍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优良传统。

(三)基本特征

一是政治、社会、教育的统一相顺。先秦儒家所追求的是道德至上的社会秩序,将政治、社会、教育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正所谓“政者,正也。”(《论语.颜渊》),“为政以德”(《论语.为政》),先秦儒家主张君主治国基于道德教化,以德教为政治发展的基础根本。孔子强调“仁政”、“德政”,主张道德至上才能真正实现“天下归仁”的最终社会理想。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君子、圣人人格追求的根本在于培养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表示教育人才本身就是为政,德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以及治国手段。孟子提出了“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的思想(《孟子.尽心上》),表示德是政的前提、手段和目的,有德的君主才能获得人民的爱戴。荀子将教育当做“固国齐民”的重要措施,他曾说:“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荀子.大略》),指出了政治、社会与教育三者的正确关系是统一相顺,是普遍的规律。

二是等级性与普遍适用性的统一。春秋战国时期,在奴隶制度和阶级制度的背景下,人们处于不同的阶级集团之中,特别强调尊卑有序、远近亲疏,具体表现为以三纲为核心的等级观念,具有一定的等级性。孟子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物的价值都分三六九等,人也不例外,价值有着不同的表现,勉强将人的等级拉平,必然会导致天下大乱。荀子曾在对人的区别上说:“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礼论》)。在维护秩序上,荀子提出了“群”的概念,他主张通过“明分使群”,即将人们组织起来成不同的“群”,从而产生力量,而能“群”就在于“分”,“分”就是名分、等级制度,但是要保持“分”的合理性。

三是稳定性与创新性的统一。一方面,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受政治制度、经济基础,意识变化而消亡,对人们的道德观念起着指向和导引作用。儒家始终倡导的“仁”、“义”、“礼”等思想,一直被我国历朝历代所推崇,以培养国人性格,对巩固阶级地位,维护国家安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表现出了其中的继承性。另一方面,先秦儒家德育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其中一些内容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由于受到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基础,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使某些内容与要求与时俱进,有了新的解释与意义,如先秦儒家对“利”的论述由最初的见义忘利、见利思义的思想发展为利义并重,由对“利”的蔑视到对“利”的价值的肯定,梁启雄在《荀子简释》中说:“孟子重义轻利,荀子重义而不轻利。”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所具有的稳定性与创新性特征使其牢固地处于我国封建时期各个朝代思想潮流的核心地位。

三、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德育环境

篇(5)

论文关键词:儒家伦理  思想德育  理想价值

一、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根本准绳

(一)德性准绳

德性准绳是指儒学系统中的根本道德准绳与范畴。儒家最基本、最具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是”仁”。儒家之”仁”以人为动身点,也以人为终极关心,它所追求的目的是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是道德人文肉体的发扬光大、代代传承。

“仁”的内涵极端丰厚,有亲亲、孝悌等基于血缘亲情的道德情感,如孔子所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立足于人性之善而产生的爱人、泛爱众的道德情感,如孔子所说”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也有反映”仁”之特性的“恭、宽、信、敏、惠”等道德准绳。”仁”的外延则为义、礼,”义”的转义是指符合”仁”的行为。能够说,儒学的”义”既有”仁”的含义,又有”礼”的含义,它是介乎”仁”、”礼”之间的道德准绳。在儒家道德哲学中,”仁”与”礼”固然同为德性准绳,但互相之间却存在一个表里、体用的关系,即”仁本礼用”的关系。

(二)伦理准绳

“礼”在儒学理论体系中固然是德目之一,但其更重要的位置是作为伦理准绳呈现的。第一,”礼”既是”定亲疏、决嫌疑”的人伦原则,又”别同异、明是非”的理性原则。第二,”礼”是成全内在道德情感的外在性标准。第三,”礼”作为伦理标准,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提出了道德请求。儒家所讲的”礼”,固然具有很普遍的社会功用,但它主要是用以确立等级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外在性的标准和制度,是一种他律性的伦理准绳,而非自律性的德性准绳。

篇(6)

传统儒家德育思想是以"仁"、"礼"为核心,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强调人伦和礼义的关系,秉持"仁"的原则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仁"的思想最早是由孔子所提出来的,且普遍存在其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之中。在这里"仁"的含义比较多,其中常用的一点就是指要"爱人",即关心爱护他人。这种"爱人"的思想在孔子以及其继承者身上都有十分明确的表现,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这些都表示出一种为他们着想,关爱他们的思想。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儒家的"仁爱"思想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将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以及理解他人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大学生是高校德育教学的主要受教育对象,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以及逐渐趋于成熟,因此在高校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尽量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互动,教师要保持平等的态度去教育每一个学生,用"理"来说服学生,用"爱"来打动学生;用自身的行为来带动学生;而不是以端着高人一等的架势,用权力和利益来强迫学生和诱惑学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施教的过程中不仅要从本身出发还要从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角度思考,要清楚的认识到教育不是任务,更不是简单的敷衍了事就行的,而是一种使命和责任,需要切实的给予受教育者帮助、关心和爱护,指导和教育他们面对困难,解决困难。

二、传统儒家德育的方法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传统儒家的德育思想是由孔子创立的,其中诸多的德育方法都是孔子通过数十年的教育实践累积而成的,且在实际的运用中也的确发挥出很大的效用。其中有关立志、内省、诚信等内容的教学方法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学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品德修养,促使其主动修身立志。"立志"教育是传统儒家德育思想中十分看重的一点,尤其是教育学生确立和坚守自己的人生志向以及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强调对学生的意志锻炼,即要求学生能够持之以恒、不畏困难、拒绝诱惑,始终坚守心中的理想和信念。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充分展示了儒家德育对"立志"的重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自学生踏入校门的那一天就开始,要求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学习生活要求等方面,鼓励和引导学生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和影响,培养过硬和心理素质和坚强意志,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强、自立、自爱、自尊的优良品质。同时借鉴传统儒家"内省"的教学方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克制能力的培养,通过自律教育来引导学生自觉的遵守法律法规、校纪校规。所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即指每个人要多反省自己的过错,少埋怨别人,这样才能减少与别人的矛盾。此外在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诚信教学,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衡量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准。传统儒家德育教学在这方面提出"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表示要求学习者能够言行统一,言行相顾,同时为了防止言行不一的产生,"慎言"也是儒家德育诚信教学的一种方法。因此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要注重对学生诚信的培养,要求学生讲信用,重承诺。

三、传统儒家德育的"知行合一"的理念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当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多采用灌输式的纯理论教学,在道德实践方面涉及的内容较少,学生对道德标准的理解只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并没有能够真正的将其内化至自己的日常行为之中,致使学生的道德效率难以提高。传统的儒家德育思想讲究"知行合一",注重道德的实践性,即要求受教育者不仅在认识的层面上清楚道德的标准,更要在行为上身体力行,从而真正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修养。传统儒家德育思想认为受教育者只有将道德规范内化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才能利用内化了的道德标准来规范、约束和调节自己的想法和行为,通过这样儿产生的行为和思想才能说是有道德的。因此对于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应该主要划为两个阶段,分别是"教"和"育"。前者是要求学习道德,后者则倾向于道德的培育和养成。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既要注重学生的自身修养和理解,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多从实践中获取真知,摆脱死记硬背、生搬硬套、闭门造车的学习方式,应该向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稳定的交流平台,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增强对道德的理解,使之逐渐成为自己能力架构中的一部分。

四、传统儒家德育的"修己"理念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篇(7)

关键词:价值 趋向 信息技术 儒家思想

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愈来愈显现相容的迹象。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发展是在改变和改造学生认识自然和认识自己的能力,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来传播健康向上的科学的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发展着道德教育,这样极大地促进教育发展和进步,成为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标向。

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思维的构建渗透着儒家思想的足迹并在发挥其功用

德育工作是建造学生心灵的工作。中学德育工作的目的就是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和道德完善。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的构建体系,则需要在长期的教学里形成中借鉴我国传统儒学道德积极思想:“仁爱”、“廉耻”、“礼仪”、“自省”、慎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修”、“信”、“义”、“忠”、“孝”等相关内容。对培养当今中学生基本的遵守信息技术教学规范的态度以及自我控制的信息技术教育意识具有有益的帮助。良心、名誉、尊严、羞耻等个性化的形象都在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时所面临的道德视野。

儒学思想的特点,自古以来就是:仁、义、礼、智、信、忠、孝、爱、和。儒学思想它构建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主要的思想足迹。我们要看到儒学思想的贡献以及对信息技术教学教育影响。信息技术教学教育也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根据现实需要,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把传统的正确的价值观给学生。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生动性。课堂教学计划有幻灯片、电影、录音、录以及其他活动形式,要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增加生动性寓教于乐。例如在上机实验过程中,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并注意查杀计算机病毒。同时,要教育学生遵守机房各项规则,帮助学生养成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好习惯。

在日常学校教育教学里要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教育学科德育工作,从而更加突出德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及全面性。开展各种道德行为是信息技术教学教育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学生生活、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意志性格、生活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信息技术教学教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的重要途径。

二.儒家经典思想与信息技术教学教育思想的碰撞融和所产生的效能和影响

信息技术是一个开放的、共享资源的信息世界。各种信息使部分学生留恋忘返。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它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教育规章制度。另一方面也要有意识地注重传统思想的作用。

任何个人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成员,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生活的,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之中,他必然要同其他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所以,作为一名学生,必要有一定的道德思想。善于与人合作,组织、协调各种力量,与人协作精神从而构造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而儒家的经典思想就是其中精髓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贯彻“德育为首”的方针,德育就能真正到位。也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教师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和管理中,培养学生优良品德。

把儒家的经典思想与信息技术教学教育思想积极融和在一起。例如在多媒体教学课上,在教师机上准备一些精美的图片,教学时播放一些优秀的古典音乐,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道德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不健康信息。在信息技术教学和管理中,当学生在教学中出现一些不太符合教学要求的行为和心理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行为中所反映的思想倾向,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信息技术有时会产生对人的负面影响,如会使学生沉迷于计算机世界中,迷恋于计算机游戏而缺乏同学之间的交往,或在感到孤独时仅仅与计算机交流思想,以至于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样做完全是儒家思想的潜滋暗长的结果。

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的价值

学生的科学态度、积极实践的热情,将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里得到升华。在信息技术课里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习惯,自我控制力,遵守日常规范,强调自我探求与他人合作精神。从而构建信息技术与儒家思想结合的体系。我们必须在计算机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可通过实例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它会破坏计算机存储的数据,损坏网络时代所构筑起的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由于互联网的“虚拟”特性,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了网络是个规则、道德的空间。他们网络行为规范意识也就不再淡薄、有了是非观念。这正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的现实的价值所在。

全社会都应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教育者则要把为广大学生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营养作为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把正确的道德观念交给学生。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中的有价值的成分对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教育工作开拓新思路、充实新内容有利。与此同时要重视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里的人文关怀。在计算机及其技术教育课程中有机融入人文意识的教育。从人文价值的角度阐释、普及计算机文化,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人。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人文素养,营造一种人文氛围。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中要追求完美,从而达到一种期待中的美学感官意义。这样的结合要求自然形成一种秩序,美就在其中衍生。教育教学的目的性决定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反映着美的期望值。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人在管理着美和经营着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的过程的实施都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达到人与教育秩序的和谐,是人们的共同追求,也是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的目的。清醒地认识到它的美学意义无疑是一种无法取代的价值。

信息技术教师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正在改变着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发挥信息技术教师的创新思维,吸取借鉴优秀传统儒家道德思想观念,充实和丰富信息技术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提高学校的德育实效性。总之,信息技术教学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涉及到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技术的改革和创新,需要从多角度探索研究。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的教育理念,掌握其中的德育精髓,从而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

参考书目:

1.李泽厚《美的历程》2001.3

篇(8)

关键词:儒家思想 医德 教育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4-0011-03

推动医学进步和发展的,不仅仅是先进的科学技术,更需要医务工作者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需要不懈的努力,不断的探索。希波克拉底誓言、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体现的就是这种医德。医学的进步,发展和创新,个人认为依靠的就是医德。

何为医德?医德,即医务人员的从业道德,它贯穿医疗卫生部门的各级各类医务人员的职业活动中。因此从事医务工作的所有人员均应接受这方面教育,而不仅仅是指临床医生。国际卫生组织(WHO)和学会都制定有相关的文件和宣言,作为各类医务人员的行为规范。我国政府一九八八年也制定颁发了《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作为全国医务工作者的行为准则。

作为未来医药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在培养出精湛医技的医学生的同时,更需要注重培养医学生的医德。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生是国家未来的高级医务人才,在校期间就必须全面系统的了解医德知识,培养其良好的修养,这样将来才能称得上合格的“产品”。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在外界物质及利益的熏陶下,许多社会人士甚至医学生被这种社会环境所感染,在唯科学主义倾向思潮的影响下,置医德于不顾,医学生医德状况凸显我国医德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目前医学院校虽然加强了德育的课程,但仍没有放在主要的地位,学校没有重视德育,尤其是医德教育在医学中的重要作用,仅把医德方面教育作为一门课程,而不是培养医学生的一种系统教育工程,往往年级越高,理论教育越缺乏。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自古就有关于医德的阐述,比如“医乃仁术”、“人命之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医学里就包含着医德的精髓。儒家思想是传统中国文化的主干,他代表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对医德影响是深远的。

在儒家伦理中心的思想体系中,对个体人格完善的追求构成了整个儒家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孔子所设想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和“君子”。“圣人”是最高的理想人格,“君子”次之。在孔子看来,能具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的人就是圣人。中国古代儒家一直十分重视理想人格的设计,强调对个体完善人格的追求。对于个体完善人格的追求激励着无数志士仁人临事不惧,不计成败得失,不问安危荣辱,具有强烈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崇高的道德理想。

儒家思想体系中所蕴涵的外在道德规范与内在的心理欲求统一的思想对于现实的德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个体人格和品德的建构过程,是个体的内在需要与社会道德原则的对话过程。

笔者认为,儒家思想对于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 儒家的“仁”学思想对于医德教育的主导价值作用。

儒家认为,心为“仁义之心”,“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人皆有之”的“四心”:“侧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这里讲的人心,指人之“良心”或“本心”。 “良心”,是因为它代表着善,集中体现了作为人世之普遍道德标准的仁义礼智四德。 “本心”,是因为它是人所固有:“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

医务工作者对病人要具有仁爱之心,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看到病人的痛苦,看到病人家属的忧虑,就会动恻隐之心,正如孟子所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这种同情之心不是为了金钱,也不是为了迎合谁,而是发自内心的“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孙丑上》)”,就产生要尽力救治的冲动。有此仁爱之心其医术方能称之为仁术。同时,培养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情怀是医德建设的根本宗旨,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在医务工作中,同情和尊重患者,做到儒家所提倡的“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孔子多次以“爱人”说明“仁”的内涵,如“仁者爱人”,“节用而爱人”等等,都是“仁”所代表和体现的博爱精神,是儒家伦理的根本核心。医学生是未来社会上的医务工作者,对于培养医学生的“仁”,儒家思想具有很好的主导价值作用。因此,儒家“仁”学思想对于培养医学生医德具有巨大的指导价值。

2 儒家思想的“诚”、“信”对于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借鉴作用。

儒家认为诚信为行为之本,强调做人做事要重“诚”守“信”。“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 。医务工作者面临的是活生生的生命体,面对这些生命体,在科学面前,我们必须以诚相待,以信相守。诚实守信是当今医务工作者不可缺少且尤为重要的品格。在医疗社会关系中,作为患者一方由于处于一种相对弱者的地位,更由于病患在身,往往对医师寄以极大的期望,这种期望是超乎理性的,具有强烈的“情”的色彩。在患者就医过程中,总会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亲近感。如果医务工作者除高超医术之外,还具有认真敬业的精神,善良宽容的心态,向患者及其家属真实地陈述患者的病情,适当检查,对症下药,医院合理收费,争取让病人以最少的代价治好疾病。拥有这样诚实守信的品质,将更加吸引和影响病人,有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而且最终有利于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正如《中庸》所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医学生培养最基本的“诚”、“信”,这不仅是提高医德素质的要求,更是一种个人综合魅力的升华。“言忠信,行笃敬”,这样才能做得“君子坦荡荡”。

3 儒家思想中的“利”、“义”观对医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论语•卫灵公》)”,“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以上这些基本观点表明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主张是“以义制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行为带有一定的盈利性质,办医的目的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医师也变为一种谋生的职业。这与儒家的思想并不冲突,儒家并不反对“利”,而是反对非“义”之“利”。儒家讲“义以生利”、“因义成利”、“以义驭利”。面对市场经济大潮下的经济利益的巨大诱惑,弘扬正确的义利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德建设所面临的严峻考验。这就要求广大医务人员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社会和个人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当医学人道主义与功利主义发生矛盾时,坚持医学人道主义第一的原则;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舍小家而顾大家,舍小利而重大义。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是医生的工作目标,爱护患者的生命,关心患者的幸福,尊重患者的人格,保护患者的权利,实行医学人道主义,又是医务人员的行为准则。医生要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按照患者的健康需要为他们服务,不论其身份高低或金钱报酬多寡,一视同仁。对那些贫困的人,更应当给予特别的关照。正如唐孙思邈所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这既是医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也与中国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一致。

如何把握正确的利益观,如何面对社会上形形的利益诱惑?早在几千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见解。《论语•尧日》中提倡的“欲而不贪”,简单、直白地道出了道德把握尺度和检验标准。正如清代费伯雄所说:“欲救人而学医则可, 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

4 儒家思想的“吾日三省吾身”对于医学生的自律作用

大学教育有必要补上“自省、自律”这一重要道德升华过程。强化大学生的“内省”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儒家文化中深刻的自省、自律意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认识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的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能力。大学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还有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的加强。如果在大学教育中增添传统儒家思想的人文内涵,让大学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处处浸润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文化思想的交织杂糅中,那么未来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一定会出现令人欣喜的局面。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社会的主流价值趋向是儒家思想,它贯穿着中国的整个思想发展史。儒家的伦理思想影响甚至决定了所有的方面,儒家思想浸润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各个方面都深深地打上了儒家伦理思想的烙印。作为医学在中国是中医也不例外,中医本身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儒与医基本上是不分家的,很多医生就直接被直呼为儒医。我国的传统医德更是建构在儒家伦理思想基础之上的。基于现代医学所走入的困境,我认为利用儒家的部分思想,对于建设医学生医德价值框架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利民.论中国古代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M].《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26).

篇(9)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24.147

众所周知,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然渗透在人们生活中。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让学生既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同时又能体味到文化的熏陶和洗礼,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在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我们可以借鉴传统儒家文化,从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部分,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1儒家文化的“仁爱”、“贵和”思想,有助于师生关系更趋于“和谐”

“名师出高徒”,一个好老师,会让学生更爱学习。儒家文化开创者孔子,在那个时代就有弟子三千。孔子固然学识渊博,但未必全才。如果没有高度的人格魅力,达到这种成就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他的人格魅力,最重要的应该是他独特的道德魅力。儒家主张“克己复礼”、“仁爱”、“以德服人”,这与“教育的本质是爱和责任”的思想不谋而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主张“严己宽人”“谦恭礼让”。“仁者爱人”的博爱情怀,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互助互爱,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儒学还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要做到“贵和”、“仁爱”,就离不开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而这种思想为师生关系抹上了一层极佳的剂。学生与教师是完全平等的关系,而德育的对象是学生,我们教师首先应该以平等的态度看待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言传身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切实地真心实意的给予学生关心、指导和帮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教师尊重敬仰,自然也会亲近而体量老师,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进而响应配合老师,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产生共鸣,达到和谐进步的境界。

2儒家思想“三人行必有我师”等观念有利于处理好同学关系,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曾虚心地向师襄、苌弘、老聃等人拜师求教,这无疑是为学生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学校教育中,学生学习的内容丰富、科目繁多,每位学生都有相对的特长,师兄弟间应当各自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种融洽的学习氛围,无形之中对学生的成长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儒家认为:“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我们要做到自己对自己很有信心,但却并不骄傲自满,所以也就不会去和他人争强斗胜。群而不党也就是孔子在《为政》篇里所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意思。周而不比就是群而不党,普遍团结人而不搞宗派,不拉小团体,不结党营私。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以上这些儒家关于处理人际关系的思想,都有助于学生处理好同学关系,从而形成积极、浓厚的学习氛围。

3儒家文化高扬生命意识、强调社会整体利益至上,倡导见利思义,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使之成为推动学习的强大精神推动力

儒家强调对生命的敬畏和终极关怀,追求生命的不朽,同时又主张要把有限的生命作用于无限的奉献中,在自我提高发展的基础上,服务于群体利益,奉献于社会。提倡“舍生取义”、“威武不能屈”。当代大学生现在缺少的正是这种正义感,所以,用儒家所倡导的这些人生观来指导学校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能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价值取向方面,儒家文化强调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价值模式。即,在遵从道德与物质利益双重关系的同时,更倾向于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观,要更重义轻利、见利思义。儒家道德教育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对理想人格的塑造与追求。在人格的塑造与追求上,儒家侧重对人的心性的教育与培养,提倡“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君子坦荡荡”,在人的心性培养方面,推崇以德为先,以大体为重,目光不可短浅,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人小的幸福与利益,更不能急功近利、贪图物欲,提倡只有在遵守社会秩序的前提下,人的个性才能充分发展和张扬,而不能追求那种毫无限制的自由与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追求真正的真理与理想。儒家这种为国、为民、为群体的奉献精神与人生观有高度的相似性。儒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指导我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才能更好地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从而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4儒家要求人们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儒家强调,君子要重视提高自己,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多作贡献。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注重仁德修养,对自己严格要求,才能更好的具备多种才能,进而服务社会。孔子认为,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要重视“戒、畏、思”,要用这几项标准严格的要求自己,时时反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总之,这些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对我们提出了要求,要想不断地自我提升,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需要时时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注意戒除个人的欲念,另外在为人处事中心存敬畏之心,切不可肆无忌惮,放纵自己。儒家思想对君子与小人之间的不同与差别,做过明确的描述,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态度、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孔子认为,君子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追求道义。另外,与人交往时,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不党”、“周而不比”。《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一种和谐的共生关系。儒家文化关于“君子”的诸多思想,对现在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儒家文化倡导胸怀天下、报国忘身,对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每个人必须要有的社会责任,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在社会及国家遇到困难时,每个人一定要承担起相应的救国救民的责任。岳飞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这些都是儒家高尚爱国思想的生动表现,生动体现了中国民族的优秀精神。自小就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并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011感动中国人物钱伟长,出身书香门第,年少时酷爱国学。他以文科双百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之下,后,当国家面临危难之际,毅然弃文从理,无视个人的风险得失,放弃名利,全身报国。诸多事实,可见传统儒家思想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影响力。所有这些都显示儒家文化饱含的浓郁的爱国情愫,非常值得借鉴。

6儒家人文思想中众多的道德条目有助于学校推动道德教育的具体化

儒家的道德规范可以用一系列的道德条目表现出来,主要包括:仁、义、礼、忠、恕、孝、悌、勇、宽、信、敏、惠、友、敬、慈、爱、温、良、恭、俭、让等,看似简单的条目却有着丰富的内涵,这些条目都可以指导我们的道德实践。现在的学校教育中,对于德育教育内容规定得过于空泛,缺乏一套系列的行为规范,有些流于形式。我们可以借鉴儒家的道德条目,从中得到启示,设计出一套切合学生实际的行为规范,并切实落实到学生的德育教育上,达到量化的目的,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可操作性。学校教育的根本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儒家思想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氛围、学习动力诸多方面,带来全方位、积极有效的熏陶和影响,进而有力地推动学校教育工作,达到校园和谐的美好状态,最终有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2-0025-1.5

儒家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文化,几千年来其对于中华民族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儒家教育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基础,具有丰富的内涵。这里我仅就儒家教育思想的几个方面的特点和影响做一个浅略分析。

一、儒家教育思想的特点

(一)重视教育作用

儒家学者之所以十分注重教育是因为其对教育的作用有着十分透彻地分析和理解。首先,儒家学派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且认为教育与经济政治密切相关。孔子阐明其“庶―富―教”的施政大纲,提出只有在有了一定的劳动力和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卓有成效的发展教育事业;通过良好的教育教化民众,形成美俗良风,才能取信于民,统治者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孟子提出的有“恒产”才能有“恒心”也同样说明了教育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首先奠定稳定的经济基础。关于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很大的差距,只是由于后天所受的教育和经历不同才形成迥然不同的人。而孟子和荀子分别从“性善论”和“性恶论”截然不同的两面阐述了教育对于个人的意义。孟子认为,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引导人“保存”和“扩充”内在的“善端”。荀子提出“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化性为伪”便是教育的现实性所在。因此,尽管在人性问题上立论不同,但儒家学派却都承认教育在保存或改造、提升人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贤士人才观

基于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儒家教育培养的人才多强调遵守伦理礼义,看重人才的政治价值。孔子认为一个合格的君子既能“修己”又能“安人”。孔子主张以“德政”治国安民,而德政就是靠贤士来推行。孔子由修己出发达到治人,显然蕴含了伦理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孟子认为自夏朝以来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造就遵循“人伦”关系的仁义之士,这样的人再修炼就能成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而荀子价值观中的理想人才“大儒”“不仅取法‘后王’能统一礼义制度,而且知识广博,识见高超……一旦被举用,即使是百里之地的区区小国,只要三年也能统一天下”

(三)德育教育

道德教育,即德育,在儒家教育思想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孔子曾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主张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而德的外在表现则是“礼”、“仁”,这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要求学生“立于礼”、“依于仁”。荀子提出“道德之盛成乎安强”。国家的安定与强盛,有赖于教育来培养人们的德行。对于道德教育,孔子提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慎言敏行、改过迁善、严以责己、内省和外察结合等。孟子也提出“持志养气”、“磨砺意志”、“反求诸己”等修养道德的方法。荀子认为“积善成德”的过程在于通过“自省”的方式“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以达到道德修养的高度自觉。由此看来,儒家学者们不但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同时还要积极付诸行动,才算是真正形成道德品质。

(四)科学的教学方法

儒家的教育思想以其科学的教学方法而深深影响着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满足了平民受教育的愿望。在教学方法上,他提出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方法;学习方法上,他提出“学思结合”、“学问结合”、“学行结合”“虚心笃实”等。正是这一系列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孔子成为一个成功的老师,桃李天下。同时孟子还提出“专心有恒”荀子提出“善假于物”。而在此之后的儒家学者基本上只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有所损益变化。

二、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

(一)扩大教育基础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教育播向平民的人,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限,开辟了“学在四夷”的先河;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种族和家庭出身的限制,使奴隶主贵族、新兴地主、商人及一般社会平民,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同时也有利于开发人才的来源。孔子把一些“贫且贱”的人造就成为显士,顺应了士阶层崛起的历史潮流,并直接导演出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客观上为新兴地主阶级掌握文化教育,登上历史舞台准备了条件。

(二)重视德育

儒家教育中重视德育的思想在后世广为流传,王充说“孔子道德之祖,诸子之中最卓者”。尽管儒家的伦理道德体系中有很多带有卫道士色彩的落后守旧的成分,但不容否认的是它依旧比较全面地调节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人与人的关系,对中国民族的精神文明和民族性格的形成都产生过良好而深刻的影响。这也是我国具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的缘由之一。在今天,我们依旧非常重视教育在完善个体的道德情操和人格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与儒家教育思想中重视德育的思想史分不开的。

(三)科学教学

儒家学派拥有一套科学完备的教学方法,儒家学者对于师生关系、教育和学习的观念和方法都有正确而清楚的认识。从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到韩愈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强调了知识与师的关系,是我国后世教育中拜师学艺不受年龄、社会地位等客观条件限制的源头。儒家教育中循序善诱、启发教学、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诲人不倦”、尊重鼓励学生、为人师表的为师之道,不但使孔门师徒间关系和谐融洽,造就了一批有识之士,也成为历世历代优秀教师的行为准则。时至今日,我们依旧希望有这样的高素质老师来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学习方法上,儒家学者们主张的学、思、问、行相结合及“专心有恒”、“善假于物”等都是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后世凡有所成就的人也无一例外的对这套方法有所借鉴和践行。

以上只是略举儒家教育思想的几点特征和影响,挂一漏万。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教育大国。儒家教育思想深深影响了两千年中国传统教育乃至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儒家教育思想也是我们今天“国学热”的风气下,在推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研究借鉴的。

【参考文献】

[1]王凌皓.中国教育史论[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2]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3]张惠芬、金忠明.中国教育简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胡弼成、廖梅.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与当代教育改革[J].教育与现代化.2000.

[5]柏章发.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

篇(11)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他提出“赤子”概念,就是说一个人刚生下来的时候是干干净净的,这就叫“赤子”。他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就是说,要成为“大人”,成为“君子”,就要有一颗天真、纯朴、真诚的“赤子之心”。只有拥有一颗天真、纯朴、真诚的“赤子之心”,才能成为“君子”,受人尊敬,才会具有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表达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以及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学识、素质的内在结构与行为表现的有机融合,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力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魅力是人们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它不同于一般的能力、魄力。在今天的社会里,一个能受到别人欢迎、容纳的人,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魅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来临,社会发展不再是仅仅需要掌握单一技能的高精尖人才,更需要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宽、基础雄厚、具人格魅力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社会职业变迁比较显著,专业完全对口的岗位越来越少,职业变动的可能越来越大,致使用人单位在聘用员工时掌握的标准从单纯注意专业变化到注意综合素质,如理想、信念、境界、人际关系、特长、爱好、心理素质和工作经验等等。此外,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大学生对于我国、外国甚至整个世界现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对于我国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较多的了解;对于国际交往的礼仪及各国风俗习惯有较多的了解,同时也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

二、倡导“仁爱”精神,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儒家思想的基本核心是“仁爱”,“仁”为人的道德的最高原则, “仁”的根本含义就是爱人。儒家提倡仁爱精神,人与人之间以尊重、友爱、宽容、恭敬的人道原则和平共处。孔子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要“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强调对人要温、良、恭、俭、让。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待别人要将心比心,要推己及人,推人及于万物,并认为仁是成人之道,不仁无以为人。其所强调的仁爱,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 而且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这些与大学生守则中的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内容是一致的。儒家的仁爱精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团结友爱的和谐精神, 从而增加集体凝聚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儒家仁爱精神所包含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生命格调能激励人积极向上, 是当今青年学生成长所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

但现在不少大学生缺少这种仁爱精神,他们精神空虚,感情冷漠,漠视人伦道德,缺乏互助友爱与吃苦耐劳的精神。用儒家仁爱教育思想来教育当代大学生,既能医治少数学生存在的麻木心态,又能唤起生命意识,拓宽其精神空间,催其奋进,促其进取,形成积极有为、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儒家的仁爱精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团结友爱的和谐精神, 从而增加集体凝聚力。儒家仁爱精神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儒家仁爱精神所包含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生命格调能激励人积极向上, 是当今青年学生成长所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学校教育在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做人”,以“仁爱”的情怀关爱他人,关怀社会和人类。当代大学生就要以积极、乐观、有为的态度对待事业, 对待人生, 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体魄、学识和技能, 使自己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大学生只有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三、倡导“孝悌”精神,培养大学生责任感

儒家认为孝是各种道德规范的根本,贯穿于人的行为始终,从侍奉顺从父母,到治国安邦,从君主到平民都离不开孝。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孝主要表现为:赡养父母、敬重双亲、以爱心愉悦老人、规劝父母错误言行、不做有损父母声誉道义的事、不做无谓的有损父母所给予的躯体健康的事。“悌”主要指尊敬兄长,弟兄相亲。“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孝悌”讲的是长幼有序,和人性博爱。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认为年轻人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能轻松做到这些,才可以学习知识。这与当今所倡导的“德育为本,育人为先”的教育思想契合的。

然而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大学里功利主义思想的盛行,亲情逐渐冷漠淡薄,大学生对长辈的敬顺也渐渐地消逝褪色,大学生对孝顺的概念也渐渐地模糊了。一个人,假如对含辛茹苦抚养自己长大的父母尚且不去关爱,他又如何能去爱他人,爱工作,爱社会,爱国家,爱人民呢?孝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修养,而成了社会的需要。在大学里,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学会“爱”。 而孝是“爱”的延伸,是“爱”的反映。孝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是一切爱的基础。作为儿女对父母尽孝要早,要能对父母知恩,感恩,报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助孤残,救助贫弱。在现代社会里“悌”的思想更应该推广为朋友之间的尊重友爱。正如《论语》中所说:“君子敬而不矢,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具有“敬而不矢”,“恭而有礼”的品格,才能找到真正的朋友。在大学里,同学之间尤其需要扩大悌的思想,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倡导“义以生利”精神,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义以生利”,是孔子提出来的命题,也是孔子乃至整个经典儒家义利观的核心。儒家主张“见得思义”、“观得思义”,反对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在价值观方面,儒家文化一方面承认人有道德和物质利益的双重需要, 不否定利的价值;另一方面,儒家形成了明显的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价值模式。如孔子以义利作为君子和小人的分野,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后的大儒也有类似的观点,如“先义而后利”;“君子思义而不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不义,虽利勿动”。

当代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成长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思想、意识、观念相互影响和渗透,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多元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他们的时代精神、时代观念明显增强,初步具备了一些现代意识,诸如主题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以及民主意识等。这是他们的主流,是积极的一面。同时, 由于他们生活经历简单,对许多问题缺乏深刻透辟的认识, 面对复杂的价值环境,导致他们中许多人认知与行为的背离,价值目标与现实取向的背离。而这与价值观都有直接联系。用儒家文化的义利观引导大学生树立价值观,一要借鉴其完整的体系;二要充分认识和肯定大学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积极的价值观念;三要把关心集体、关心他人、乐于奉献、遵守社会公德作为教育的重点。

改革开放的宏观环境、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社会变革的加快、科技革命的发展以及思想文化的激荡, 使高校的文化多元化倾向日趋明显,传统与现代的思想道德观念不断撞击,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也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并构建合理的人生价值观, 这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又注重道德践行, 儒家文化特有的仁爱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在客观上,我们应努力营造一个既有古代文化精髓要义,又有划时代精神气息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其学科特点,生动而深入浅出地把这思想运用到教学中去。大学生在每天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接触到的“学而时习之”,“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恒念物力维艰”等许多儒家经典文化的名言警句,时刻提醒他们如何学习、修德、团结、节俭等,只有进行这样经常性的点滴培养,那么,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他们的学业成绩,才会出现可喜的局面。那么我们的素质教育定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2 月

[2]陈代勇.先秦儒家伦理思想与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操塑造[D].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徐克谦.先秦儒学及其现代阐释[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朱熹.朱子四书语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5]樊建武.从与现代教育的冲突与融合看儒家教育思想及其德育传统的现代价值[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6]杨清荣.儒家传统伦理的现代价值[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