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地域文化的特征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3 09:18:0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地域文化的特征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地域文化的特征

篇(1)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0-106-1

引言

苗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农耕民族之一,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并且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苗族舞蹈便是苗族人民记录本民族的战斗历史和实际生活,表达苗族人民顽强的性格和美好追求,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征和审美艺术特色。

一、苗族舞蹈的基本情况了解

苗族的文化是一种“既耕且游”的文化,这是因为,在漫长的发展演变历程中,苗族人民经常处于迁徙的状态,且大多生活在被群山包围的村寨之中,日常生产劳动也以农耕为主。由于受到实际地域特点和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影响,苗族舞蹈形态十分丰富,具体的舞蹈动作也大多取材于日常的生产和劳作,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点,并集中体现出苗族人民的审美文化。

二、苗族舞蹈的地域特征

(一)农耕特征

上文我们已经提到,苗族是一个长期处于迁徙状态的民族,并长期生活在较为偏僻的山区,过着“既耕且游”的农耕生活。并且,苗族舞蹈也立足于苗族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时间,出现了许多与农耕活动紧密相连的舞蹈类型,并形成十分鲜明的农耕特征。于是,在苗族舞蹈中,很多舞蹈动作都带有十分鲜明的农耕特征。

(二)巫教特征

湘西的苗族舞蹈和巫术文化联系十分紧密,长期以来,苗族人民一直保持着信鬼好巫的传统,巫术已经成为苗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巫教文化也对苗族舞蹈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苗族舞蹈各种舞蹈动作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服饰特征

苗族舞蹈还具有明显的服饰特征,在各种各样的苗族舞蹈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许多色彩艳丽,独具特色的苗族服饰。例如,在表演“锦鸡舞”的时候,苗族姑娘大多会身穿短裙,外系前短后长的围腰片,并系上很多用丝线织成的锦带,头戴银花银角冠,跳舞的时候,头上的银饰锦鸡便随之舞动,如同锦鸡亮翅一样,而具体的舞蹈动作也像锦鸡一样优美动人。

(四)歌乐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苗族舞蹈开始逐渐融合舞蹈和歌乐等多方面的内容,形成了歌舞融合的歌乐特征。于是,在湘西的许多苗族地区,我们都会看到苗族舞蹈和歌乐高度结合的情况。尤其是在各种集体活动上,苗族人民经常会选择歌舞相伴的形式,唱和相继,舞蹈和歌乐结合在一起,整体气氛十分热烈。

三、苗族舞蹈的审美文化

(一)坚韧雄浑之美

舞蹈本身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具有鲜明的动态,苗族舞蹈更是如此。苗族的先民十分尚武,大量参与战斗,在这种环境背景下诞生的舞蹈以战斗为主,因此具有鲜明的阳刚之美。于是,在苗族舞蹈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伴随着激昂的鼓声,人们纵队而出,动作矫健,飞腾跳跃,气势逼人。

(二)阴柔深情之美

苗族舞蹈十分注重抒情,并通过各种动作来表达感情。于是,伴随着有节奏的边鼓鼓点,人们表演着各种舞蹈动作,并积极地表情达意。尤其是各种扭腰和摆胯的动作,采用的是以姿示意的方式,并眉目传情,含蓄抒情,具有阴柔深情之美,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三)雄壮威武之美

苗族舞蹈在审美方面还具有独特的雄壮威武之美,并具体表现在将大量凶恶、丑陋的形象应用在具体的舞蹈动作之中。例如,苗族舞蹈中的经常会出现各种形容丑陋的妖魔形象,但这些妖却具有高尚的品格,是捉鬼压邪的英雄。因此,带给人们的感觉并不是丑陋的,反而让人觉得十分威严和雄壮。

(四)希望欢乐之美

苗族舞蹈充分表达了苗族人对未来和生活的美好愿望,因此具有希望欢乐之美。在苗族舞蹈中,大量表现出希望与欢乐的内容,具有浓郁的美学情趣。于是,人们可以所感染,的从苗族舞蹈中感受到希望与欢乐的审美体验。

(五)和谐一致之美

苗族舞蹈在表演过程中,会体现出十分和谐一致的美感。首先,苗族舞蹈的节奏是十分和谐的,各种鼓点高度和谐,具有和谐的美。而且,苗族舞蹈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将多种元素及其他多种艺术手法广泛地融合在一起,因此具有十分丰富的表现力,具有和谐一致之美。

四、总结

目前,苗族舞蹈已经成为一种广为流传且深受人们所喜爱的舞蹈类型,这与其具有的独特的地域特征和审美文化是分不开的。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也发现,苗族舞蹈根植于苗族人民的实际生活,具有鲜明的农耕和服饰等多方面的地域特征,并展现出雄浑阳刚和节奏和谐等审美特点。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要注意进一步深入分析苗族舞蹈的地域特征和审美文化,以进一步将其发扬广大,使苗族舞蹈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洪雪飞.湘西苗族舞蹈地域特征的文化内涵[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06):22-23.

[2]郭世.湘西苗族舞蹈的形成及其审美艺术的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9,(06):85-86.

篇(2)

任何空间设计都脱离不了“地域”背后各种内在或外在的自然约束力,室内设计同样如此。研究地域文化在室内空间中的批判性继承,将有助于地域文化与其他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和而不同”,有益于地域文化与现代技术之间的融合,有益于提升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文化品位,为设计工作者打开灵感之门。

一、影响室内地域特征形成的要素

深入分析影响室内设计地域性特征形成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主要的方面:

(一)地域物质文化

建筑,是人类在自然界生存的庇护所,必然受到自然界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影响室内设计地域性特征形成的物质文化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自然资源、历史环境等多个方面,这是制约建筑设计最为直接的因素。首先,地形地貌是影响建筑形式和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生存空间区位和自然条件,不同的民族生存智慧,孕育着差别巨大的地域文化;其次,从气候条件来看,我国各地区民居为适应不同气候条件做出直接反映。如在降雨、降雪量大的地方,建筑屋顶坡度较大,以达到加快泄水和减少屋顶积雪的目的。再次,自然资源是影响建筑形式和室内装饰地域性特征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土质、水质等的差异,不同地域的自然资源也有所不同;最后,建筑的营建总是处于某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并受到该历史时期的技术状况、经济基础等的影响。建筑既是文化现象,又是商业现象,它不但受文化发展规律的支配,也受经济发展规律的支配。

(二)地域制度文化

相对于物质文化是自然存在或人类创造的有形环境而言,地域制度文化是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无形环境,它是人为的、社会的、非自然的民族精神,包括家庭关系、等级制度、民俗民风等几个方面。首先,建筑的存在除了满足人类生理需求之外,也承载着调节、转换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人际关系的作用。因受到不同的婚姻家庭类型、生育制度、社会习俗、生存技术手段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产生了特色鲜明的民居建筑制度文化。其次,在等级制度方面,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等级社会中,不同等级的建筑形式,其屋顶样、色彩装饰、方位朝向、建筑用材、群体组合等,几乎所有的细则都有明确的等级规定,让建筑成了传统礼制的象征与载体。再次,民俗民风是地域文化的主要部分,是区别于其他地域的文化标志,如在侗族村寨的鼓楼建筑、北京四合院等,就是传统民俗文化的象征。最后,宗教信仰是历史上形成的意识形态,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精神风俗。世界上不同宗教的建筑有不同的风格,中国的宗法伦理观念也影响着几乎所有的宗教建筑。

(三)地域意识文化

我国的传统民居不仅传承着先民改造自然、争取更大生存自由的物质文化,展示着人类社会有序发展的制度文化,还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意识文化。传统民居通过对居住地地址的反复推敲,外形的精心设计,结构技术的琢磨等多方面做出努力,并注重意境之美、伦理之美、生态之美,一座建筑才产生了有情、有味的“美”。首先,意境是关系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哲思创构,集中体现出中国文化的高深意蕴。意境之美让人回味无穷,激发人们窥探其内部深层结构的欲望。民居建筑更超越了诗意和画意之外的美,它活生生地存在于人类的视野中,让人顿感建筑的愉悦。其次,尽管美的感受总是依附于事物的形而产生,但美的概念仍然在转义上被运用于道德。再次,生态美是充盈的生命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所展现出来的美,人类渴望回归自然,眷恋于大自然赐予的美丽景色,这是人类作为上帝造物的本性回归,是自我生命的和谐状态及与普遍的生命关联和交融的感悟和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始终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还逐渐萌生出一种生态的审美观念。

二、传统地域主义与批判性地域主义的比较

(一)传统地域主义:表现出其明显的局限性

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固有设计模式”正遭受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在面对该问题时,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对异域风情的盲目移植;二是民族(地域)形式的表象处理。当代中国建筑中的地域特色的自觉追求思想,更多地表现为对乡土建筑形式的当代借用。人们看到的始终是依附于建筑表面的装饰,容易导致在设计中产生只强调纯符号性、图案化的表面装饰,高档材料的堆砌,传统建筑残垣断壁的复制,传统建筑屋顶或构件的大小简化等肤浅历史文化现象。不可否认的是,脱离空间去看某些装饰元素,很多都是非常优秀的艺术品,甚至可称其为地域文化博物馆。这种现象源于思想上的闭关自守,排斥外来文化,坚守风格不放,对民族文化采取了狭隘的保护主义,也造成了落后于时代的必然结果。当传统地域形式的表象处理被运用到现代空间中时,那些所谓的华丽装饰无疑费时、费工又费钱,是浪费资源的浩大工程,其结果除了在短时间内造成震撼和轰动外,很容易被复制而失去特色,是经不起历史考验的。

(二)批判性地域主义:室内设计的发展方向

对地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认可,于是人们对室内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中,伴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如果我们的建筑师对于各自的地方文化缺乏明确认识,而不自觉、自尊、自新,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就有可能被冲淡、遗忘。因此,室内设计应植根于本土文化,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精髓,实现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并使其共生、共融,让设计作品充分展示出民族文化的特色。在现代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室内设计不仅要求功能布局合理舒适、使用材料绿色环保、施工工艺与时俱进,也更加注重营造空间精神功能。在纷繁复杂的外来文化和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相互碰撞过程中重新整合形成与时代相统一的审美情趣。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渗透范围广,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从室内空间的功能格局、装饰符号、装饰材料、家具、灯具、软装饰品,到自然界的声、光、电、水,以及人类的一切活动等,都可能成为营造室内空间传统文化氛围的重要元素。

三、室内设计中地域文化的批判性表达

(一)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表现原则

一是尊重传统、辩证继承的原则。地域文化是一个永恒发展着的文化体系,只是在一定时期内,某种形式相对稳定后才能形成传统。对待地域传统文化,应该看到它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笼统继承。在室内设计中,批判性的地域主义思想鼓励建立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话,在满足现代人使用功能的舒适性前提下,在造型、色彩等形式上表现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真正做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二是古为今用、意在创新。创新是一种技术手段,就是利用已有的资源创造新东西的手段,是对原有物种的改善和提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传统文化的现代继承和创新一直是人们谈论的焦点,在设计中继承传统和体现地域特色,不是简单地模仿和抄袭古典建筑的形式和文化符号,而是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这样辩证的继承才有价值。

三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现代设计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各个地域、各种文化背景、各个年龄层次人群的使用需求,考虑人类在空间中的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需求。一方面,要从细节入手,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另一方面,要以“天人合一”为指导原则处理人、自然、建筑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适宜于地域自然环境的室内设计

在古代建筑中,室内是建筑设计的延续,是先有建筑的基本形态,才有室内室外之分,离开了建筑和环境谈室内是空洞无意义的。自然环境制约着建筑的基本形制,建筑形式影响着室内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交流。一是源自本土的基本形态。现代建筑灵感源于本土的设计思维,是指其设计原型来自于传统民间建筑中具有民俗意味的空间形态、建筑形态、构造方式、及细部等方面。建筑师可以选择任何一种处于起源状态下的形式或构思来进行新的创作。二是依山就势的主动姿态。批判性地域主义强调建筑与场所的和谐关系,最大限度地适应不同的地形地貌,实现建筑内外空间的和谐统一。三是地域材料的全新阐释。现代设计不能简单复制传统,只能在精神层面上去体现。材料是非常具有表现力的建筑要素,地域建筑的特色通常是通过材料的特殊性表现出来。四是与大自然的亲密拥抱。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现代建筑和室内设计更加注重自然性、生态性。对于乡村而言,建筑本就融合在大自然中,自然性显而易见;大城市则采用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滨水景观设置、室内植物引入等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持与自然界的融合。

(三)适宜于地域人文环境的室内设计

一是地域文化符号的运用。人是符号的载体,人的一切活动过程,就是不断创造符号、利用符号,并赋予符号特定内涵与价值的活动过程。当代室内设计要延续传统文化精髓,必须借助符号的经验去解读传统文化。要充分发挥形体的象征和隐喻功能,注重运用熟悉的图像、故事情节、器物等唤起人们对文化的思考,以此表达地域人文精神。

二是地域色彩的处理。色彩是影响感官的第一要素,在我国各民族、各地区,不同文化背景对不同颜色的物象、意象解释会有微妙或是明显的差异。在中国的许多民居中,色彩一般偏向于秀丽淡丽的格调,多用白墙、灰瓦和栗、黑、墨绿等色的梁架、立柱装修,整体色彩淡雅、和谐。色彩设计讲究技巧,如冷暖色的对比、色彩分布的平衡、颜色的统一和谐等。

三是装饰和构造的现代演绎。从建筑历史发展来看,功能美和形式美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形式美与功能美的探索曾出现过两个极端:有的设计作品的艺术气质完全超越了它的功能性,以形式驾驭功能;另一种是建筑要彻底摒弃装饰,认为“功能决定形式”。而事实上,历史证明了功能美与形式美是不可对立而论的。

四是空间意境美的营造。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传统绘画中常采用散点透视、虚实相生、计白当黑、意象造型等手法来表现时空意境。中国古建筑中的意境之美堪比中国传统绘画。无论是宫殿、庙宇,还是散落在田间中的住宅,都委婉地流露出一种恬静、怡情的自然美,这充分体现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

总之,地域文化的现代继承讲求创新,拒绝主张拿来主义。要注重建筑内外环境的有机更新,如将地域材料作为建筑设计的主要材料,但是又有别于当地材料的普遍用法,这就取决于设计师如何将材料注入技术手段和表现手段。室内装饰设计提倡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要注重融入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达到功能美和形式美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武宏志,刘春杰. 批判性思维和论证批判[j]. 河池学院学报,2007(12)

篇(3)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3-0058-03

1 研究背景

文化类公园的地域特征直接体现了地域文化的传承,这是文化底蕴累积的结果。从地域文化的发展来看,其本身是无法被割裂的,但它又不是静止不变的,更多地表现为地域文化表征的动态演化,并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各种技术的发展同步完成。它既包含社会观念、审美价值、生活心态等精神因素,也包含地域的地理生态环境、技术材料等物质因素。

每个地方的地域文化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师总是不断的挖掘这些深层次的东西,努力地去解决某些基本问题,他们会在材料选择、尺度与比例运用、色彩搭配、与大自然的融合、意义感以及地方感等方面追求真诚的表达。地域性文化公园的真正魅力,主要不在表面的炫耀,而在于内在的必然逻辑性。

2 项目概况

绥宁县位于邵阳市境西部边陲,处北纬26°16′~27°8′、东经109°49′~110°32′之间状似北端向东倾斜的平行四边形。南北直线长103.5 km,东西直线宽56 km,总面积2927 km2,占全市总面积14.1%。人口以少数民族居多,苗族占总人口的56.6%,汉族占38.8%,侗族占4.9%,瑶族占0.5%,其他12个民族共占0.2%。县境为云贵高原东部边缘,雪峰山脉南端与80里大南山西北部的交接地带。

项目位于绥宁县城,紧邻老城区,占地79460.7 m2,美丽的巫水河则在公园南侧与北侧,形成半包围格局(图1)。

3 布局与地域性

地域性首先要考虑地域场所,在设计之初首要考虑的场地的地形、地貌、高差、坡度,这也是设计的第一步。

整个公园为地处山脉线,呈南北走向,由两个山头组成,形成波浪型山脊线,具有强烈的方向性,为公园提供一系列开敞空间以及两个主要的观赏制高点。山体西缓南陡,西侧地区坡度不大,起伏较缓,但是南侧坡度较大。其他两个山头之间形成狭长的山谷。公园各类设施用地对地形坡度有不同的要求 ,设计上应根据现状坡度合理设置各种场所(图2),形成丰富的自然空间。

民族公园的设计依山就势,借地势高差成就公园之美。在整个公园设计方案,根据地势情况及周边交通现状,主入口设置在山谷轴线南侧,以山谷轴线为主脉络,往南北两个主峰延伸,形成两个观景制高点。

主轴以民族牌坊为起始,以富有民族特色的灯具为引导,形成强烈的仪式感,轴线尾端以气势恢宏的民族博物馆作为公园主题也是最为重要的节点展开,以主轴线向两侧辐射,北侧为最高点,山路以环山路通至最高点,在顶端设置民族特色的鼓楼,南侧则与风雨桥相接,在次峰设置观景平台鸟瞰整个县城。

设计将具有代表性的的地域风格的庆典活动的流线引入到设计当中来,通过强化仪式感和集会感合理设置几大景观节点,同时结合公园本身应该具备的功能以及当地人群对于公园的需求完善公园的各项区域的设计(图3)。

4 园林建筑与地域性

文化公园本身是以展示本土文化为主,突出当地特色为主要线索,不断深入挖掘地域特征,凸显地域文化和历史特色,形成鲜明的设计作品。绥宁是苗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苗乡侗寨的传统建筑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造型美观、结构巧妙、工艺精湛、风格独特,古朴典雅的重檐吊脚干栏、风雨桥、鼓楼、戏台等,是苗侗地区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它们构成了苗侗人民传统建筑及其文化体系(图4)。

公园的景观建筑提取绥宁本土苗侗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特点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侗族鼓楼的设计精髓,挖掘地域性建筑的细部之美,将现代建筑技术与民族建筑的建筑特色相融合,构筑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新型建筑(图5)。同时在设计时考虑建筑与室外景观环境的交融和交互,注重室内与室外的互动,室外连廊与观景平台相接,让建筑与环境友好的交融。而且设计师不仅仅只站在自我的立场上,而是以多元化的视角窥视必要的细节,不断破除我执,完成洞见,将地域特色的元素跟景观建筑融合起来,批判的继承和发扬地域文化的特色,以新的手法和审美重现地域性景观建筑。

5 山地植物与地域性

绥宁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林,森林资源丰富,植被种类繁多。但该项目用地因过度开发以及人群居住性破坏,原有植被破坏严重,因此对于植物设计的重中之重t是如何还原山貌植物景观,利用本土植物打造与周边山貌相融合的山体景观。植物设计时综合考虑山地土壤、湿度、蓄水度等各类因素,结合本土植被资源,构筑地域性的植物生态结构,多采用银杏、鹅掌秋、杜仲、桢楠、凹叶厚朴、厚朴、斑竹、紫竹、香樟、桂花、马尾松、枫香、槭树等山林植物(图6)。

6 结语

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必然会带着浓厚的传统地域特色,所谓的地域其书面意思为“面积相对较大的一片地区”和“本乡本土”,字面意思固然简单,但是所谓地域具有明确的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一方面是指具有一定的面积,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即地理上的空间概念;另一方面就是指区域内的自然、人文等。因此,景观设计必须尊重和考虑地域性特征,这样的设计才是有针对性、有地方特色、独一无二的设计。

参考文献:

篇(4)

一 湖湘文化特征

湖湘文化指以传统理学心性之道和践履思想、乡土情节为内核,讲求经世致用,以区域自觉和乡贤崇拜来延续自己的传统,不断强化自己在各方面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和凝聚力,形成一种完整严密、自成体系的多层次文化系统。长期以来一直稳中发展,是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其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在传统理学、实学以及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取得丰硕成果。长期以来,湖湘文化也一直受到格外关注,有关论述十分丰富。湖湘文化对高校的影响到底在哪里?高校校园建筑对其反馈又是什么?本地文化与文明传承的校园双方怎样相互之间体现达到深邃的内涵,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挖掘和解释。

二 地域文化与高校

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职业人始终围绕着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无时无刻不打上地方经济发展的烙印。因此要健康的发展高校特有的文化,必须注重地域文化的内涵并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使校园文化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不断提高学校软实力。一方面,高校的建立、建设发展必然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已深深地打上了其印记,地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在批判性的继承和发扬地域文化的同时,推动着地域文化的发展与重构,对地域文化的建设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

三 湖湘地域文化对高校建筑的影响

湖南在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发生很多深刻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高校建筑的改建和扩建。为了满足更多的学子们读书的向往,教学楼实验楼的新建势在必行。但如何能把教学楼建设得更好,更有湖南文化的“湘味”,(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等)这是一个大的课题。作者通过走访长沙市的几所高校发现了有趣的规律:1)在外观和颜色方面,以往的建筑从外观来看陈色较老,很少一些让人印象深的嚼头,颜色单一,有些甚与水泥的颜色一致,但这类建筑实用性强反应了湖湘文化的务实性。以前的教学楼很多分隔都是宽大且来头很高的空间,适于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和做各种有利于学习的任何事情。教室简单朴素,各种摆设充满格调,学习的氛围涵盖于此。在里面做演讲、教学、实践,各种知识的交互等反应了湖湘文化对湖南人教学的经世致用。建筑空间的本质属性是其场所精神即重视建筑空间与精神交流。2)在政治方面,湖南人表现出忧国忧民论调,以读书和激扬文字投入到社会上工作,很多人做出了不朽的篇章。到现在为止坚韧不拔依然是湖南人的作风也是湖湘文化对此的反应。其高校建筑表现在宏大,气派,威武且不失格调,建筑各个层面和结构表现出学校建筑的独特风格和个性迥异。3)在文化方面,湖湘文化更是表现出民族,民俗,民风,不仅保留了自己的风格和做法还吸收同化一部分外来文化,充实了湖南文化。其在建筑上表现为江南水乡挑脚楼屋檐,琉璃瓦也换成青蓝色不失为水乡的味道。宽厚的屋顶已经成为一种表现手法。4)在地域方面,有形式怪异的楼出现,融合了外来建筑的味道其建造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有很少的建筑为形散神不散,让人看了回味无穷正因如此湖湘文化凭借其独特的魅力与精神思想在建筑的创作上表现出更好的亲和力,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5)在气候方面,有隔温隔湿的能力和充足的散热空间。湖南由于岭南山脉的遮挡导致在长沙城区温度变化较大,因此对建筑要求较高,所以在隔湿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使房间保持干燥。何镜堂院士曾经说过“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它包涵人们日常起居,思考行动的精神空间。所以在地域方面它对湖湘文化的表现则是以建筑格调群落化。例如长沙岳麓区的大学城,湖南师大,湖南大学(图一),中南大学(图二)的建筑常常相互交叉混合。红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湖大师大都具有。宿舍楼集群化也有很大的相似处,各层排布紧密,空间利用充分,结构合理均匀。

四 地域民居建筑风格对高校建筑的影响

湖湘文化以孔孟儒家思想为核心,是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历史文化形态。反映在建筑规制上则体现了其严格遵循着自家礼法传统,反映出高下有等、内外有别、长幼有序。以正屋为主体,采用中轴对称的手法,厢房、杂屋沿轴线均衡展开这一规制森严的建筑格局是湘中、湘南地区大宅院的普遍特征。这些深宅大院内部又有大大小小的小庭院,共同组合成一个庞大的建筑院落。所以湖南地域建筑在古代都是以挑脚楼的形式存在和发展,在有些镇子上甚至还有江南水乡青瓷白砖的特色;还有重檐攒尖制式一种古典建筑符号。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技术上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湖湘文化对民俗的表现多于对高校建筑的寓意。湖南人在意志上的体现如:“务实,蛮干”等应从多角度来对建筑进行雕刻和诠释。如何表现“务实”;如何表现“蛮干”在建筑形态上带给人强烈的家乡文化和氛围,应多一份思考少一份平淡,从精神文明层次去表达具有营造名族文化的作用。

篇(5)

1.前言

地域文化自古以来就存在,是随着人们在生活和生产的过程中,结合其生活行为习惯逐步总结和沉积的文化遗产。随着当前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各个地区交流的逐步扩大,在各个城市建设中,对城市建筑物和风景设计要求逐步增加,对外来文化的的归纳和引进不断的提高,这就要求在园林建设的时候能够将当前地域景观同外来文化景观能够相结合,形成一套系统化设计方法和措施。

1.1地域的内涵

地域景观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因素形成的具有区域色彩的景观形式,是通过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文因素与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发展和相互综合应用而形成的地理因素。这里的地,主要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或地球的某一部分,包括地理环境和地理资源。在当前各种技术措施和技术手段的日益完善的趋势引导下,为了反映出人们对时空、人类活动因素、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综合认识。其在社会发展的中是不可缺少的地理形态方式,更是当前地区人们对环境认识不断加深和应用的最终结果。

1.2景观的内涵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人们对城市建设要求逐步的提高,城市在建设中,对城市功能逐步的完善,在其建设中是利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施工设计,保证景观设计中能够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这是城市功能在社会发展中逐步改变的结果。在城市发展中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修对城市中的建筑物进行设计和修筑,提高其管理措施和管理方式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点形式,更是保证人们在生活的过程中能够满足当前城市要求的关键,结合自然界各种因素协调统一发展。景观是自然地理区划中起始的或基本的区域单位,是人们实践发展中能够发生上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统一的区域,是自然地理区域的总称,更是当前地理区域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为改变和改善结局。在当前社会中,随着各种自然因素和地理因素的不断变化,各种景观形式逐步的发展出现,成为当前城市景观设计的主要难点。在当前社会中,景观被分为自然景观、文化景观和经济景观灯。由于各种景观在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相似性,因此在当前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是采用综合处理和设计的原则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分析。

1.3地域景观的内涵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中,地球村概念的出现,使得人们在信息发展技术要求的过程中对世界各个领域的文化景观要求不断地发展与完善,鉴于景观概念的宽泛性和景观类型的区域性特点,在景观设计和研究的过程中就需要针对其地域特色进行分析,提出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提。它是与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融合,因此在当前建设的中却又带着一顶的自然特色与地域特色。通过对地域景观的详细认识综合分析其在应用中所能使用的方式,精益求精,对各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应用。由于地域景观是在长期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应用中是结合人们精神情感为一体的综合应用方式,是当前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发展趋势和措施。因此研究地域景观必须融入历史阶段的概念。在当前有句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可以看出在当前社会中地域因素对当前人们生活的影响。由于地域因素的影响使得养育出长期生活在这片地域上的人群独特的文化性格同样的,因此在当前也可以说是一方水土一方园林,这里的水土我们可以将他看做是自然园林景观。而园林是由于当前人们对自然景观进行设计与改造而逐步形成的人为景观建设思路和模式。是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啊的主要发展趋势。

2.风景园林的文化内涵

2.1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们长期与自然界争斗的产物,更是当前人们生活中的主要社会精华的产物。文化作为历史的沉积物,是人们在过去生活中,各种精华元素的聚集成分。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是相应的技术措施和技术管理手段,更是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其相应的技术管理措施和技术控制手段。在当前园林景观的建设过程中,离不开文化的支持,提高其文化的建设目标是当前园林景观的建设依据,更是其在建设过程中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前提关键。

2.2风景园林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的要求日益的增加与提高,各种园林建设过程中,其文化底蕴要求日益增加,打造文化品牌以逐步成为当前风景园林建设和设计的重点,更是提高当前城市文化的关键。其在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中对文化要求日益提高,在风景园林创作中对当前各种地域文化要求的表现得尤为突出,其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是对园林绿地进行管理和分析的过程。但是随着当前文化体系发展的要求,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式不断的增加和提高。

3.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创作

3.1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提炼

地域自然景观是特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等自然要素及其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的综合体现。由于构成自然景观主体的地形地貌、土壤水系、动物植物等自然要素都是有生命,往往也是十分脆弱的,彼此之间又是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因此要素和自然暴观特征的基础上开展整治行动,避免过度的人工干预导致原有自然景观特征的丧失。

3.2地域景观特征的艺术再现

篇(6)

一、云南特殊生态环境下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是民族文化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之一。越是文化发生发展的早期,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对文化的影响越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中的一员同样不可避免地要与生态环境发生联系,甚至其依赖程度远大于其他文化。例如:南方气候温和,江河众多 ,水源充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多以游泳、赛龙舟等水乡体育为主;北方内蒙古地区,草原辽阔,蒙古族人民擅长骑马、射箭、摔跤;中南、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高山峻岭,以狩猎为生,善于各种射猎、跑 、跳、攀、爬技艺;东北地区的寒冷气候,为各种冰雪项目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一)云南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部,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面,属于中国地势三个梯级的第二阶梯西南山原,山岭与谷地高差极大。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云南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具有复杂多样性 :第一,纬度和地势造成南北差异较大。北部、西北部为高原游牧区;南部和西南部为亚热带作物和水田农业区。第二由于有适宜的气候、丰富的物产和众多的高山河谷,云南自远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栖繁衍的地方 ,民族迁徒的走廊。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经过不断地交流、融合与分化,并以各 自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基调,形成了同一民族大分散、小聚居的有规律分布,同一地区不同民族交错杂居,却又界限分明、井然有序、和睦共处的格局。但高山纵横,江河湍急,高山峡谷相间,交通十分困难,又使云南的民族形成了各自相对封闭、独立的自然生态活动区。第三,云南的立体地形、气候形成了立体生态。各民族分居住坝子和河谷地区、居住半山区居住高山区三种类型。气候为亚热带与山区的高温带并存。

不同的居住条件、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第四,云南民族不仅有起源上的差异,也由于发展过程中的条件差异,造成了文化多样性的生成土壤。居住于云南内地的民族,由于交通的便捷和外来人口的流动频繁,社会的开放程度较高,对异文化的吸收较多,文化的发展较快。如白族、纳西族、回族等。居住于边远山区的民族,与外界的接触相对较少,社会变迁程度低,文化的形成易受传统和自然地理的影响,文化更具有原发性和地域性特征。对于一些文化较为丰富而成系统的民族来说,抗变迁的能力更强一些,如傣族。总之,云南复杂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复杂多变的社会历史条件,多种族群的迁徒、交汇、碰撞,是众多民族形成的条件,同时也是包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内的云南民族文化形成的条件。

(二 )丰富多彩的云南少数 民族传统体育

云南拥有 25个少数民族 ,l5个是其独有的民族。居住于坝区或河谷的有白、回、纳西、蒙、壮、傣、阿昌、布衣、水、满和少部分彝族共 l1个民族,传统体育项 目主要有赛龙舟、秋千、赛马、武术、丢包、东巴武术、、霸王鞭等,坝区由于水土肥美,生活相对富庶,传统体育项目多体现为娱乐性和健身性 ;居住于半山区的有哈尼、瑶、景颇、布朗、德昂、拉祜、基诺和部分彝族共 9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射弩、秋千、扭棍、摔跤、拔腰、布朗球(藤球)等,传统体育项目多为生产生活的再现,主要为传授生产技艺和劳动技能;居住于高山、高寒山区的有苗、傈僳、藏、普米、怒、独龙和部分彝族共 7个民族,传统体育项 目有吹枪、爬杆、溜索、上刀杆、打陀螺、芦笙舞等,这些少数民族多为游牧民族的后裔,长期生活在崇山峻岭,险恶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们勇敢、强悍的性格,传统体育项目也多表现为狩猎、攀爬和与大自然的抗争以及对民族性格的培养等。

二、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既是民族文化也是体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它是少数民族自己创造、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的本 民族的文化特质,与民族文化的其他部分有着许多相同的共性,是一个民族的代表和象征;作为体育文化,它也具备了体育运动的总体特征和基本内核。由于云南特殊的自然生态环 境,造就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独特的个性特征。这是它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殊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根据。

(一)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把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相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体育文化的其他部分,它是独立的一员,具有自身的个性特征。然而,它又是由若干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组成。因此 ,多样性可以说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第一个鲜明特征。

云南少数民族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经过分化、融合、重组,最终形成各个独立的民族。虽然发展程度不同,人口多寡不等,但每个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的、不同的祖先崇拜、不同的节 Et习俗等等 ,因而产生了不同的且内容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例如,源于生产生活的有彝族的“扁担秋”、“打陀螺”,拉祜族、傈僳族的“射弩”,傣族的“打篾弹弓”,怒族、独龙族的“过溜索”等;源于宗教祭祀的有白族的“绕三灵”,哈尼族的“跳芒鼓舞”,傣族的“赛龙舟”,傈僳族的“爬刀杆”,佤族的“跳木鼓舞”等;源于节日习俗的有白族的三月街“赛马”,哈尼族“苦扎扎”节的“打磨秋”,傣族的“丢包”等;源于军事活动的有景颇族的“刀术”,德昂族的“武术”等。云南有的民族,如彝族、哈尼族等,有许多不同的支系,这些支系也有着不同的传统体育文化。例如昆明、楚雄一带彝族的“跳脚舞”与撒尼人的 “阿细跳月”,其动作特征就有很大的区别。云南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也因各自居住的生态环境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类别的传统体育。例如生活在高寒山区的怒族,生活环境的险恶和生存的需要,弩就成为他们必备的生产工具,同时也是一种灵物崇拜,射弩就是一种生存技能;傣族生活在相对富庶的坝区,悠然 自得,传统体育中多以游戏性项 目为主,身体直接对抗的项目较少。娱乐、休闲就是傣族传统体育的特色。几乎云南的每一个民族都有特色鲜明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文化。丰富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呈现出了多样性的显著特征。

(二)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 的 自然性特征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然性特征主要是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与发展较少受到来自内地中心文化的影响,传统体育文化的产生具有原发性。这种自然性特征取决于云南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发展程度。从地理位置来看 ,云南处于我国西南边陲,地处偏僻,地形险恶,信息传递较慢;从社会的发展来看,较之内地的情况,云南民族社会发展程度不高且参差不齐。因此,与云南民族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一样,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与内地主流体育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成为一种自然性的、边缘性的传统体育文化。也正是如此,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较好保存,形成了鲜明特色。人们可以在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比照中,一眼就能认出属于哪个民族的传统体育。例如石林彝族的摔跤、哈尼族的打磨秋、撒尼人的“阿细跳月”、白族的“打霸王鞭”、傣族的“孔雀拳”、纳西族的东巴武术等等,已成为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象征和代表。另外,对于外来文化 ,在学习和传播过程中一些文化因子会产生衰减或变异。同时,土著文化也有较强的同化力,使得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并保持其文化特色。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傣族的龙舟竞渡和白族的赛龙船表现出对龙文化的认同感,舟船的制作都为龙型。但傣族的舟型为龙头、象牙、孔雀尾翅,将龙舟与傣族的吉祥物结合起来,成为特有的舟型;白族的赛龙船是为纪念一位与蟒蛇同归于尽、为民除害的白族勇士,与内地汉族为纪念屈原的传说不同。

(三)云南少数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 民间性特征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间性特征,首先表现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未分化性。云南民族文化大多处于原生状态,尚未分化出雅文化,大多属于民间文化。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 ,与原始思维方式相适应,它包含和交织在民族社会的生产、宗教、教育、医疗、娱乐和战争行为之中属于浑然一体的、尚未分化的自然体育形态。作为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意义无不与全民族社会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反映和服务于全民族社会的生产生活。可以说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造者是本民族全体成员,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民间文化特性。其次,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大都依赖于各类民俗节 Et。民俗节 Et是全民族参与的活动,传统体育成为民俗节 Et的主要活动内容,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例如哈尼族的“六月节”荡秋千、白族的“绕三灵”打霸王鞭敲金钱鼓、傣族泼水节的龙舟竞渡、傈僳族“刀竿”节的上刀竿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四年一度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四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 育文化 的亲和性特征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亲和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对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尊重和吸纳方面。云南各个民族都能以一种尊重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而不是采取敌视,甚至消灭而后快的态度。因此,在居住模式上才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民族性格、社会价值观上才表现出崇尚团结、热情好客的文化品质;在传统体育文化上才呈现出各个民族不同类型、不同特色、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对异文化的吸纳方面,云南各个民族都能在长期的历史交往中,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来丰富、发展 自己的文化。例如从纳西族文化、白族文化、彝族文化、傣族文化、佤族文化等可找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因子;傣族的龙舟竞渡、白族的赛龙船受中原龙文化的影响较大;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荡秋千、打陀螺的传统习俗,只是文化含义、游戏方法和规则有所差异;由于是相邻民族,傣族的耍刀和景颇族得长刀舞在动作上也颇为相似。当然,对异文化的吸纳并非原样照搬,总是在吸纳的过程中或多少地进行了一些民族化、本土化的改造,为本民族的成员所认同,这样才成为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三、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地位及其现代意义

今天的中国社会,正经历着社会的转型,传统文化同样面临着转变的过程。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把握发展变化的限度,弃其糟粕、保留精华,这关系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存亡问题。因此,正确看待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和现代意义尤为重要。

第一,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的形成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云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积累、传承的结果,无不与民族文化的各个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成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同样具有传统文化的基础作用,也是建设云南民族文化的宝贵资源,是不可以现代体育文化全盘代替。云南民族文化必须吸取各民族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才能建设起来。

第二,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个性特征来看,作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可成为旅游资源中的人文景观将其转变为经济优势,在云南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同时,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还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文化品质以及社会价值来丰富云南民族文化内涵,为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做出贡献 。

第三,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的表现来看,云南少数民主传统体育既区别于其他少数民主传统体育,而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构成了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巨大变化,民族传统体育有了发展变化的空间。就中国国情、云南省省情而言,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状况,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战略以及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特定历史时期所具有的健身娱乐功能、教育功能、民族凝聚功能将促进国家安定和民族团结,可为我国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施维达,等:《云南民族文化概说》,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5

2.姚重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

篇(7)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187-02

商丘地处河南省东部,总面积一万一千七百多平方公里,人口八百万,民族以汉族为主,另外还有回族、蒙古族、藏族、朝鲜族等。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陇海、京九铁路横贯东西南北,交通便利。

商丘历史悠久,是中原远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从考古发现,商丘有人类活动居住的时间至少远推五、六千年前,相传燧人氏就是在商丘钻木取火,使人类的生产力发生根本性变化。商代第一个国君成汤建都于亳(史称南亳),即商丘虞城县境内……千百年来,商丘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商丘有着历史悠久的舞蹈文化传统,尤其是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源远流长,风采独具。据一九八五年民间舞蹈普查,商丘普查到民舞节目329个,普遍存在的有16种,民间大型舞队7种,宗教祭祀与民俗活动舞蹈4种,稀有民间舞蹈“碟子舞”、“火老虎”、“肘歌”、“挑经舞”等等。如今这些民间舞蹈已不仅仅是人们的娱乐形式而更具有“文化活化石”的价值,是中原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商丘民间舞蹈对研究中原舞蹈文化的艺术结构与特性,理解中原舞蹈文化的基本特质和特性,探究中原人民的精神趋向和审美思想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音乐风格特征

从地理位置上看,商丘属于北方,而北方民间舞蹈的伴奏多采用鼓吹乐来伴奏。商丘民间舞蹈的伴奏大多是根据舞蹈内容而定,突出节奏的快慢、强弱对比,使之激情、欢快、奔放,从而渲染烘托舞蹈的情绪和气氛。

商丘民间舞蹈的音乐,根据其伴奏乐器和形式,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一)以打击乐伴奏,这一类舞蹈一般情绪高亢,伴奏激情而欢快,乐器主要有鼓、大锣、二锣、大钹、小钹。节奏随着节目的变化而变化,时紧时松,没有固定鼓点。

例如“蹦伞”伴奏主要乐器有大鼓、大铙、大锣、小锣、镲,伴奏时司鼓指挥全部乐器,司鼓必须熟悉掌握该舞的规律和全部过程,每一个曲子由持伞者向司鼓递簧,与表演者密切配合,才能演奏出“蹦伞”的风格特色。

舞蹈“老仙头”只有打击乐伴奏,乐队由五人组成,即太平鼓,大铙、大锣、大镲、小锣,每人持乐器一件。打击乐与舞者配合要紧密、灵活,其节奏随着舞蹈的动作快慢而变化,音乐的感情热烈、激昂。

“高跷”伴奏没有更多花俏的节奏鼓点,一个“隆冬仓”点子贯穿始终,此鼓点旋律虽然单调,但表现力丰富,强弱分明,紧随演员的表演或慢或快地变换打击节奏。“隆冬仓”鼓点由它自己独特的结构规律,从曲谱上看所有铜打击乐器在演奏中一直按照自己的点路,没有变化的打击。“隆冬仓”开始有个鼓簧,是起头信号,中间不受时间长短的限制,可根据节目的长短反复击打。结束时也要看鼓簧收尾。“隆冬仓”作用极大,它配合演员的表演,振奋演员的精神,它如针似线,把整个节目穿织在一起。

(二)打击乐和其他乐器相配合。商丘民间舞蹈在伴奏时,除了纯粹运用打击乐外,有时候还结合一些其他乐器,配合伴奏,使伴奏更加丰富,以增强舞蹈演员的表现力。

例如:“独杆轿”和“戏连会”,音乐伴奏时,要以打击乐和唢呐吹奏来烘托气氛,唢呐二个,鼓、大锣、二锣、大镲、小镲各一,舞中步伐不受乐器指挥,随意而为,打击乐贯穿始终,除唢呐吹奏曲牌时按曲子需要固定点子敲打外,其余场按《慢大锣》打奏,音乐的速度根据舞蹈感情的需要而变换节奏。唢呐曲牌一般用《花轿曲》、《上绣轴》、《鞭梢》等,此舞的音乐连绵不断,气氛热烈欢快,敲打,吹奏配合紧密,技巧变化繁多,风格独到。

(三)民歌小调。商丘民间舞蹈的伴奏有时候巧妙运用民间音乐或者是保留民间小调原有曲调,根据舞蹈内容将唱词改掉,使其伴奏更切近舞蹈表现内容。

例如:“霸王鞭”没有固定的伴奏音乐和演唱曲调更不用打击乐器。(打击乐的声音太强,会把霸王鞭的声响淹没)演唱用的曲调可由表演者任选。在它的早期,演唱用的多是些民间小调。如“卖花生调”、“穷人难调”等。和建国初期(1948――1950)多是演唱当时流行的革命歌曲直至现在也还是这样。“霸王鞭”所选用的曲调尽管不固定,但总的来说,曲调流畅、顺口,不太复杂,节奏明快;曲调感情欢快、活泼,并且小节数最好成复数,这样,表演起来才和动作相吻合。

《挑经挑》音乐为佛教音乐,有木鱼、钵乐相伴奏,速度稳而慢,乐曲简单。其特点属经歌之类,有声有韵,有时类似白话数板,作舞时曲调反复,每曲均有唱词。《伏义经》为曲一,唱此曲作为引子,三人同舞时的即兴表演,曲调可无限反复,经歌可任意选择。

(四)套曲。商丘民间舞蹈伴奏带曲谱,有时一曲专用,有时一曲多用,还有多曲连用等形式。

例如“婆媳进香”,伴奏曲牌有三种行路点组成,其中曲一,节奏中快,一小节两锣,或者说是“一镲一锣”;曲二,节奏中途加入一小节一锣,或者说是“二镲一锣”;曲三,伴奏时还要随着演员动作的幅度、脚步的快慢,不断便换点路或调整节奏快慢,以防伴奏脱节,影响演出的效果。

二、表演风格特征

(一)中国民间舞是中华民族艺术中最丰富多采的瑰宝,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生活的真情实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因为它表现了人民的愿望和情感,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从中国舞蹈史料记载,我们不难发现民间舞的发展过程一直是以一种“舞、戏”合一的艺术形态为其成熟标志的。所谓“民俗”,它的内容包括一个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信仰、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等等。正因为如此,在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民间舞蹈便具有了很强的“故事性”和“戏剧性”的特征,是一种“剧情”化的舞蹈艺术结构形态。?

例如: “姜公背婆” ,此舞从开始到结束,只走了一个过场,其动作也比较简单,姜公以一步两拍“老生衰步”上场,用“提身”、“扇”、“拽汉”、“跪倒”、“过河”等动作姿态,表现姜公年迈背婆行路艰难的特征,土地爷以一步一拍的“老生步”上场,用手扶“搀”等动作,反映土地热心助人的思想感情。其特点是:由于无唱白实具哑剧形式,它完全通过动作和姿态表现人物特点性格和感情,以“老生步”和“老生衰步”贯穿全舞始终,以戏剧动作为主,富有浓厚的戏剧表演色彩。

(二)民间舞蹈的艺术形象总是浸泡在感情之中的,在民间舞的人体动作中,沉积了所从属民族的性格气质和情感生活。民间舞的语汇是以“表情”为主的舞蹈语汇。特别是民间舞“剧情”化的舞蹈结构要求对其艺术形象的塑造上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之美。在民间舞当中,情感启发动作,动作传达情感。“民间舞蹈的表演无论是一举手,一投足,以至每一个细小部位,细小动作都饱含着一个民族的“情”。“情”是民间舞生命的标志。民间舞一旦失去生命的真实,就感染不了观众,就没有了价值。所以,民间舞一定不能忽视“情”,“情”是民间舞生存的根基。”

例如:“鬼会”因岳飞被害,秦桧当道,才促使正义爱国的人民群众发挥其聪明才智,创造出“鬼会”这一以鬼喻人扬善抑恶的大型民间舞蹈节目。“鬼会”不论从内容到形式,都独具风格。它演技粗犷,滑稽而又充满着幽默情趣。表达了人们歌颂忠良,贬骂奸相的情感。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真情实感,通过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加工才来表现的。民间舞蹈更是如此。因为民间舞蹈是群众自己的创造和表演的,是创造者的情感发展到极至时身体的一种表现。所以,民间舞也和其它姊妹艺术一样,是人们为了发泄“情”而产生的。民间舞蹈是最富有生活气息,最有血有肉的舞蹈艺术。

篇(8)

一、引言

笔者在旁听了苏州大学大三年级英语专业的外教课。在外教Tina的《英美文学》课堂上,笔者惊讶的发现:在80分钟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丝毫懈怠疲倦,并且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学习热情。通过综合研究各方面的材料,笔者认为,外教在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课堂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充分考虑了地域文化特征,实现了有效的英语教学。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这里,笔者试图通过对苏州大学外教英语课例的分析,为“基于地域文化特征的大学英语有效教学策略”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二、大学英语专业外教英语课例介绍

这节英美文学课一共50分钟,教学对象为35名 英语专业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外教的教学内容丰富、步骤紧凑、环环相扣,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第一步:作者简介,导入课文。教学内容涉及所讲文学作品的作者简介、生平轶事以及写作背景。课前让同学搜集关于文学作品作者的相关信息,并观看相关的视频作品。在课堂上,让同学自由选择方式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第二步:欣赏文本内容,讲解重点段落。外教先让学生浏览一遍课文,了解课文大概。然后由学生选出感兴趣的部分(书中的人物、情节、美文美句等),可以向老师提问,也可以自己研究。

第三步、交流反馈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外教让学生自主分组,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然后,让各个小组分别发言,最后总结出作品的大概内涵。在外教的课堂上,Tina从不提供标准答案。

这节外教课长达80分钟,但是外教为了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契合了当地学生的学习习惯,精心设计了每一个教学步骤,充分考虑到了地域文化特征。

三、大学英语专业外教英语课例解析

1.教学时间片段化。在80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外教将教学时间分割成几个小部分,每个部分的长度为15-20分钟不等。由于苏州地区经济发达,当地文化也较为开放,因此学生头脑灵活,思维方式多变。将教学时间片段化有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当学生觉得无聊分心时,新任务的到来又会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地域文化特征基础上的教学时间的片段化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了英语有效教学的实施。

2.教学活动多样化。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苏州地区的山山水水造就了吴越文化缔造者的文化习性和人文精神,注定了吴地子民“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胸怀。在今天,教育学者们又将这种精神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移动的课堂和丰富的课堂活动来避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疲劳状况。

3.教学目的具体化。苏州自古以来便是富庶繁华之地,在此地商品经济率先起步,实业传统、工商精神、务实个性等都是吴越文化的重要部分。因此,苏州学生“经世致用、务实求真”的个性也要求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目的”。在这节外教课上,外教老师充分考虑到苏州地区的地域文化特征,学习目标由易到繁,遵循“I+1”原则,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让学生快速融入到英语学习中。

四、对高校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的启示

1.教学时间合理化,教学目标分散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为25-30分钟。通常情况下,大学授课时间为50分钟一节课。因此,英语教师在设计一节英语课的教学过程时,可以考虑将5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分为每20-25分钟为一个时间单位,在每个时间片段完成一个或多个教学任务。将整体的教学目标分散成小的教学任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2.教学内容趣味化。针对不同地区学生的不同性格,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体现新颖性、趣味性,最好能根据当地的文化特征来因材施教。

3.课堂管理自主化。课堂管理是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由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主体为有独立思想的青年人,所以在课堂管理方面可以利用其自尊心和羞耻心让其自主管理。这种既灵活又具有约束力的课堂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课堂管理的效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五、结语

上述对于苏州大学外教课堂的研究虽然只是一个个案,但是其基于地域文化特征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为我们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目前,我们高校英语教学还存在教学效果不理想、“哑巴英语”等困难和问题。但是,通过与外教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可以借鉴其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英语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篇(9)

当前对山阳县漫川骡帮会馆建筑的研究还很少,揭示该地域会馆建筑布局、构件、风格等的与众不同之处, 能增加对这一古建筑形式的认识, 进而也能更好地理解山阳县地区的历史与人文资源。

一、骡帮会馆基本情况介绍

骡帮会馆坐东向西,由关帝庙、马王庙两座庙宇并列组成,关帝庙和马王庙现存古建筑有山门、戏楼、广场、前殿、南北厢房、后殿按东西轴线依次形成三进院落。但戏楼与前殿之间为广场,并与城市道路相连,形成开放的空间。由于两座戏楼连在一起,故又称双戏楼。双戏楼位于中轴线西端,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双戏楼结构严谨精巧,梁柱、额枋上几乎遍饰木雕。藻井呈穹窿状,两座戏楼均为歇山式屋顶,重檐翘角,近年由于城市发展,河床抬升,市政道路提高,波及双戏楼广场,几乎将戏楼一层掩埋,而且戏楼山门所处与老街道平齐,已低于河床标高,排水困难。会馆面临靳家河,地处湖北通往西北的水陆交通要冲,系当时鄂、陕、湘、晋、豫5省客商云集的物资散地和水陆交易市场。骡帮会馆南侧有武昌馆,北侧有北会馆,加之附近的楼阁式民宅,组成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融清代南北建筑风格之大观。

二、骡帮会馆的地域特征

(一)布局特点。中国幅员辽阔, 各处建筑因地而异, 有所不同。但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后, 加之千百年来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 建筑的形式在明清之际趋于定型: 大多采取坐北朝南, 在平面上扩展的中轴对称的院落式格局。形成于明清之际的会馆在布局上自然也无很大变化。只是就其方位来说, 这一“坐南朝北”的封建礼制, 在骡帮会馆的建制上被灵活地处理了。

山阳县的骡帮会馆,其布局十分特别分庙院与戏楼二部分。前者为南、北并列两院, 中以墙隔, 每院依次有前殿、天井、正殿和两侧厢房。戏楼为南、北并列两座, 亦一墙之隔; 均面向庙院, 前为空旷场地。北楼较大, 南楼略小。明清之际造园风十分盛行, 很多园林体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南方一些会馆也设置假山, 建亭挖池, 有向园林方向发展的趋势。

(二)建筑构件特点。屋顶样式。屋顶以硬山、悬山居多, 另有少数歇山、卷棚, 未见庑殿式顶, 这与其他地方的会馆进行对比有些差距。

天井。山阳县骡帮会馆有天井,整个会馆建筑属“四水归明堂式”。西晋文学家陆机有诗曰: 侧间阴沟涌, 卧观天井悬。“天井”是指房屋和房屋围成的露天空地, 有采光的作用,基于此, 客厅又被称为“明堂”。另外按照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 水为财之源。商人忌讳财源外流,天井能使屋前脊的雨水不向外流, 而是流入天井, 所以称其为“四水到堂”或“四水归明堂”, 以图财不外流的吉利。这是人们的一种企盼和寄托, 天井在徽州及江南许多地方的建筑中都有。但是骡帮会馆的修筑者主要是陕北、晋北人、少数渭南、潼关一带的驮队和陕西、山西商人。 这些地区的人在修建会馆时却采用了“天井”这一南方的特色构件, 足以成为南北建筑文化相互接收、融合的证据。

三、文化价值

(一)骡帮会馆能够起到借鉴作用,使得建筑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一种古建筑的存在有利于后人通过对结构、形制、装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追溯历史时期该地区的环境及文化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人文资源, 大量陕南会馆的存在, 也为研究清代陕南地区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文化的发展, 提供了最直接的实物证据。对修缮、复原被损会馆以及当地的古建筑都能起到很好的实物借鉴。另一方面, 骡帮会馆南北兼容并蓄的风格, 可为当今该地区的建筑风格的继承与创新提供思路, 这样也能保证陕南地区整体建筑风格的地域上的统一性和时间上的延续性。

(二)体现和丰富了古代建筑文化。会馆建筑一般与商业文化紧密相连, 从而使建筑形式更加灵活并有所创新。这样在会馆建筑自身形制、结构、装饰等方面不断丰富的同时, 也丰富和发展着中国的古代建筑。由于骡帮会馆建于清中晚期,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的建筑思想。即使一些面积较小的会馆, 也同样能反映中国古建筑布局上中轴对称的特点。由此, 后人可以通过陕南会馆来了解中国古建筑的相关特点。

(三)丰富了陕南建筑特色。陕南的建筑与关中、陕北有着极大的不同。诸如地理环境、气候、温度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无需多言。明清之际迁入陕南的外省移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的思想、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当然陕南当地的建筑形式也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外地因素的渗透、影响以及在建筑方面的运用, 再加上原本就有自身特色的陕南建筑, 更加的丰富多彩。真正做到了环境、建筑、文化、思想的完美融合。而且这种多姿多彩的建筑文化以及所蕴涵的深层次的艺术魅力, 直到现在也还在发挥着影响力, 成为现在谈及陕南建筑时不可逾越的一点。

(四)会馆保护现状。2013年山阳骡帮会馆、武昌会馆、北会馆作为会馆群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些年来政府及文物部门加大了对古建筑的保护力度,但是整体上说保护现状并不容乐观。在对中国文物古建筑等进行深入保护、研究的同时,更要注意坚持“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文物修缮原则。著名的古建筑研究专家梁思成已经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期待着汉中、安康、商洛等地区的相关部门对这些独一无二的古建筑给予必要的保护和维修,让后人也能有幸目睹它们的风采。

骡帮会馆是当前最为典型的一种会馆形式,该会馆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文化价值,加强对骡帮会馆研究有助于加强对古代建筑文化的了解。在今后要不断加强对该会馆的研究。

骡帮会馆是当前陕南最为典型的一种会馆形式,该会馆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文化价值,加强对骡帮会馆研究有助于加强对陕南会馆建筑及陕南移民文化的了解。在今后要不断加强对该会馆的研究。

篇(10)

一、地坑庄院简介

地坑庄院陇东地区的人们利用往日的废涝池、自然坑洼以及为使风水好且出入便利而在选中的地方挖建的一种住宅。实际上,地坑庄院是原区群众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对原有的古老“穴居”住宅最直接的发展和进化。这种住宅一般是在旧涝池或废坑的基础上开一大方坑,四壁开凿窑洞。地坑院窑洞庄院的长度一般在15米左右,深度在6米左右,宽度因院落性质、地形、地貌而差异较大。小的通常有十多米见方,常常呈座北向南的方向。在正面,一般修挖窑洞三孔,左右两边修相同数目或少于正面的窑洞,十分讲究左右之间的对称。出入通道多修建于庄院主窑的对面,通道所在的一面一般不修窑洞,修时也只是小于正侧三面许多的辅窑洞,如厕所,鸡、猪、牛、羊圈。主窑(即正面的窑洞)一般略大于其他窑洞,大体为深6.6米左右,高3—4米,底宽3—3.3米。较大的院子有二十多米甚至几十米见方。一面挖窑五孔或七孔,能容纳几十口的大家庭居住。

二、地坑庄院的历史成因

陇东地坑庄院的产生和延续的物质条件是深厚的黄土层的存在,是陇东人民在漫长的年代里与黄土同生存共相处的实践中,对黄土特性一种规律性认识的反映。体现了陇东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提升认识,不断地利用自然,改善生活环境的奋斗精神,映射了陇东先民在漫漫岁月中所表现出的聪明才智。

陇东地区在明清以前长期处于中原王朝与边族政权、统一王朝与分裂政权、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对峙争锋的前沿,政治军事地位尤为重要,这种多民族的交错分布与融合、农牧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是陇东地坑庄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延续千年断断续续的战乱,带给广大陇东先民的毫无疑问是食不果腹、衣不裹体、流离失所。长期的战乱,严重地影响了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进步,使这里的人民处在极端贫困的生活状态。地坑庄院的省钱、省工,不需要花很多投资就能入住,也可以没有很多家具的经济性,与古代陇东人民在长期战乱中所具有的经济水平一致;另外地坑庄院隐藏在地下,不容易被远距离侵袭的异族人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对躲避战乱有帮助。这也是陇东地坑庄院能够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三、地坑庄院所蕴含的文化特点

第一、地坑庄院的生产和发展经历了5000多年漫长的历史,是中国窑洞住宅的典型形式和中国窑洞文化的精花。

陇东的地坑庄院距今已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和发展,人们在长期的生活时间中逐步利用黄土高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吸取三种住宅形式的优点,在实用的前提下日益追求美观,利用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将地穴式和半地穴式窑洞开挖成有一定艺术标准的正方、长方型地坑院,然后凿窑洞居住;从而克服了早期穴居式住宅空间小、容水量少、阴暗潮湿、简单粗糙和抗灾害性差的缺陷,赋予地坑庄院以实用加美观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地坑庄院这种民居形式的创立和发展,体现了陇东先民倡导的以“人惧天、人顺天、人用天、指望天、天人和”等观念为核心的农耕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畏惧自然、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层次文化特征。

第二、窑洞具有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适应农耕生活等优点,射影了陇东古代劳动人民在艰苦的漫漫长河中无与伦比的聪明才智。

地坑庄院除门窗等部位用木材外,95%以上的面积都是所黄土或石头,整个建筑所用可燃性物质极少,因为很少有火灾发生;窑洞修建于深厚的黄土层中,每个窑洞之间至少也有1.5米以上的黄土间隔,很少受外界影响,具有机好的隔音效果;地坑庄院深入黄土层数米,冬天保温,夏天隔热,冬暖夏凉,为人们提供了安静而又舒适的生活、休息环境。地坑庄院常常利用不便耕种的废弃地,可以修建于耕地附近及周围,基本不占耕地,而且利用自然黄土资源,便于农作物的收藏保管;用丰富的黄土积粪施肥,便于就近耕作和粮食产量的提高等等。这种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表现的是陇东先民以“人顺地、人用地、人改地、指望地、地人和”为核心的水土农耕文化特征。

第三,陇东地坑庄院十分讲究实用与和谐美观的艺术效果。

地坑庄院从修建到装饰都十分讲究实用。地坑庄院的修建,从选址、计划、挖凿到装饰,贯穿整个过程的基本原则是“实用”。在选址时,人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便于生活、便于劳动;在计划中,人们特别注重庄向的面北向南、窑洞的布局排列、通道的位置坡度;挖凿与修筑时,讲究窑洞的坚固和谐。从内容结构来看,地坑庄院,都是锅台连炕。每当做饭,土炕便成了火道,一顿饭的火力,就足以消除土坑的冰冷潮湿,既实用,又节约燃料;装饰时则看重外观的整齐和谐、美观大方。如门窗安装。从节能保暖的目的出发,陇东地坑庄院窑洞的门窗一般比山西、陕西的窑洞小些,但却非常讲究门与主窗的平行、对称,等等。典型的地坑院则左右对称,上下通道与主窑洞形成一道中轴线,将一个院子分为左右一致的两半,构成一个典型的地下四合院。窑洞与窑洞、窑洞各个部位之间始终表现出和谐与完美的艺术效果。这既体现了陇东先民所具有的务实思想、又是陇东先民追求居住环境和谐完美文化特征的具体体现。

第四,地坑庄院培育了陇东先民安土重迁、眷恋故土情感,

篇(11)

一、引言

西南地区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秦巴山地及云贵高原大部。对应的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自治区的大部以及陕西省南部(陕南地区)。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现有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种类29个,民族人口四千三百多万,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 52%。具有族群含量大,人口密度高等特点。当地独有而复杂的地形地貌,孕育并促进了该区域形式多样、

丰富多彩民族体育文化的形成。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特别是民族文化自觉程度的提高,我国各级政府逐渐加大了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工作力度。

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以该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属性、功能及使用器械等为标准,对其进行分类并归纳其特征,以期为今后深入挖掘与合理开发利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丰厚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促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的保护、传承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启迪和借鉴。

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分类

(一)竞技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

竞技表演类传统体育文化是指经过各种实践与改革,民族传统体育逐渐与西方的体育模式相似的体育文化,这类体育文化自身除了竞技性外,大多融体育与艺术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并充分体现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主要项目包括:舞龙舞狮以及抢花炮、蹴球、毽球、陀螺、龙舟、秋千、射弩、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摔跤等。板鞋竞速是壮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在壮族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关于板鞋的传说还有一段激动人心的故事:据说,明朝嘉靖年间,广西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曾经以板鞋作为“秘密武器”,训练士兵之间的团结性以及协作能力,士兵的素质大大提高,斗志高涨,所向披靡,从而在战场上大败倭寇,为壮乡人民立了大功。后来,壮族人民模仿瓦氏夫人练兵方法,开展三人板鞋竞技活动自娱自乐,流传至今。2005年,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将“板鞋竞速”项目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此外,抢花炮也是一项竞技十分强烈的体育运动,在侗族、壮族、仫佬族、土家族等民族中盛行。据考证,此项运动至少有500年的历史,被称为“勇敢者”的运动。[1]竞技表演类的传统体育文化通常都具备比较完善的竞赛规则,项目竞技性强,场面十分激烈,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二)益智娱乐类传统体育文化

益智娱乐类传统体育文化是指本身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健心、娱乐、益智等功能较为突出的传统体育文化。益智娱乐类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大部分是在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中普遍开展的,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文化特点;部分是在特定的民族内开展的,其民族文化特色浓郁。益智类体育文化在运动量上追求无过而无不及的中庸适中性,受中国儒家、道家、玄学等文化影响较深。典型的体育文化项目有九子棋、三子棋、三虎棋、梅花棋子等。娱乐类体育文化其中许多项目是在民族传统体育节日里集中举行,如蒙古族的“那达慕”节日大会、侗族“芦笙会”节日里举行的“芦笙踩堂”等。此类传统体育文化,由于在推动人们精神文明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民间具有广大的民众基础。

(三)健身类传统体育文化

健身类传统体育文化是指以中国传统体育修身养性、保健强身作用为目的的传统体育文化。其竞技性弱、养生健体性强,以精神肉体的合一观为指导,强调“身心合一”也强调“生命在于运动”的重要。体育文化项目主要包括:瑶族的跳八音、苗族的爬竿、苗族和京族的跳竹竿等。京族的跳竹竿是一种古老独特的活动,也是一项令人陶醉的文艺体育运动。它不但姿态优美,富于节奏,而且气氛非常欢快热烈,吸引众人。这一类型的传统体育文化由于其在后现代生命文化、保健文化等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存在价值,在人民群众中具有为数众多的推崇者与潜在受众。

(四)游憩类传统体育文化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游憩活动十分丰富,如果从参加者的年龄和性别来分:有少年儿童开展的游憩活动,有青年参加的游憩活动,有全体社区群众参加的游憩活动,有男性参与的游憩活动,有专供女性参加的游憩活动等。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游憩活动无论哪一种类都以娱乐、健身为根本目的,竞技性不十分明显。其往往与民族的社交、礼仪等活动密切相关。如:壮族青年男女的抛绣球就是一种社交活动,瑶族“丢花包”也是青年人的一种交往活动。抛绣球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人们在茶余饭后互相抛接以娱乐身心,起到沟通感情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壮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方式。游憩类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中往往伴有对歌、说唱,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活动。

(五)其它传统体育文化类

其它类型的传统体育,如藏族的放风筝,闯马城、骑马、壮族的狩猎、土家族的“赶仗”、门巴族的狩猎等。壮族的狩猎是壮族原始的生存方式。土家族的“赶仗”,门巴族的狩猎也是民族古老的狩猎活动。“赶仗”是土家族的狩猎活动,土家族人善于狩猎,每年冬春的“赶仗”已成为历史的传统习惯。土家族人的“赶仗”,主要不是为了猎食野兽肉,而是为了驱逐害兽保护庄稼和纪念猎王的一种娱乐活动。这些集体进行的狩猎活动都有体育活动的诸多要素,从古代军事体育的训练,最后发展为跑、跳、投、射弩、射箭等现代体育项目,其影响是深远的。

三、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各民族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孕育而生,又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自身的特色。如果我们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进行全面分析,就会发现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健身性、娱乐性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繁多,运动形式却各不相同,但总体都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他们普遍具有健身性、娱乐性的特点。

这些体育文化活动大都安排在业余时间进行,欢庆丰收、欢度佳节、闲暇消遣,将体育寓于娱乐之中,充分体现欢快的氛围,在愉悦身心的运动中促进人的体能发展和体质的增强,起到强生健体、锻炼意志的作用。如壮、黎、侗、苗、瑶、彝、布依等少数民族都喜爱打铜鼓,铜鼓舞是以鼓手有节奏地击鼓,由鼓点的节奏变化而引起舞蹈者的动作和队形变化的一种舞蹈。其特点动作按其形式有六七种。每种动作各有不同的舞步和节拍,风格不尽相同。铜鼓舞中的集体舞以一种固定的男女青年围成圆圈队形。其队形还有半圆形、一字形、纵形、交叉对跳、四方形等。舞步矫健有力,舞姿粗犷灵活,动作幅度大,情绪饱满。跳至时鼓手还常常伴以欢快的呐喊和激动的呼叫,波澜起伏的情绪和动人的场面,充分体现了壮族人民豪放、朴实的性格,抒发了他们纯洁快乐的思想感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欢快气氛。在壮族群众中间流行的抢花炮运动,比赛场面十分精彩,富于表演性,具有浓郁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其技术由各种各样的跑、跳、强截、传递、掩护等技术运动集合而成,它要求队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跑得快、跳得高、力量强、强截积极、突破能力强、掩护配合恰如其分等,从而能促进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地域性、独特性

西南地区多为高山谷地。少数民族多居高山、谷地,生产水平不高、交通不便,信息较为闭塞,文化较为落后,同时受当地的宗教习俗的影响,产生的民族体育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在这片土地上的少数民族在自己的长期历史发展中,创造和发展着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如贵州苗族多靠水而居,舟船是他们主要的交通工具,在劳动生产中逐渐形成赛龙舟的体育活动,形成独特的“龙舟文化”。龙舟竞渡之俗,广泛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中。千百年来,赛龙舟已成为民间一项规模宏大的民俗游艺活动。虽然古时赛龙舟不一定在端午时举行,但如今却大都在每年的端午节前后进行,每逢举行赛龙舟活动时,就像一次盛大的节日来临。开赛号令一响,龙舟犹如离弦之箭、出山之虎,奋勇争先,一往无前。

(三)民族性、传统性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产生以来,始终与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信仰相联系,世代相传,具有明显的传统性与民族性。

众多传统体育项目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经过锤炼、升华、继承和发展,形成内容、形式、时间、地点相对稳定的传统体育项目。如著名的武术之乡凯里,苗族同胞男女老幼,每逢农闲时聚集在一起,翻杆子、练石锁、使枪绲、舞刀剑。在春节前后,村寨之间相互比赛,以武会友,联络感情。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容丰富,多姿多彩。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体育项目,每个民族的体育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体育文化受宗教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各个民族的体育文化千姿百态,风格各异,其民族特点十分鲜明。在体育文化的思想内涵和表现形式上呈现着显著的民族风格。

(四)差异性、兼容性

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自身的体育文化内容与方式,这些色彩斑斓、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活动,使民族体育文化有了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差异性的存在使民族体育文化具备了在民族间进行交流的可行性。[2]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项目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兼容娱乐、竞技、音乐、舞蹈为一体,各民族间的民族体育文化的交流往来形成了独具特色兼容并蓄的体育文化。如:苗族的踩鼓舞,苗族民间自娱性的《踩鼓舞》,是年节、喜庆集会,尤其是农历三月“姊妹节”时,必不可少的女子“鼓舞”。舞蹈时,先由一名少女边歌边走入场内,然后继续歌唱并击鼓伴之。歌词内容基本为召唤,如姊妹们不要错过时机,快来作舞等。随后,众多盛装的苗族姐妹便聚拢在鼓架周围,面对皮鼓踏节而舞。布依族的舞龙、土家族的摆手舞,虽然名称各异却都是在音乐舞蹈中完成体育竞技动作,它们既强身健体又愉悦身心,达到健身、娱乐、竞技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汪凌.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功能与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0):51.

[2]黄咏.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性[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5): 190―193.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桂滇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编号:10XTY00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