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9-015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9.101
一、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现状
作为德育教育的根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作为学生德育最主要的一部分,弘扬中华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对这一方面进行教学时,大多数都是照着教材来进行教学,十分枯燥无味。而小学的学生处在一个好动的年纪,如果课程枯燥,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大大降低,使得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失败的。因此,只有改变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在此基础上慢慢树立起爱国思想。
二、《传统文化》教材分析
《传统文化》这套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其以诵读原创为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圣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志趣,提升综合文化素质,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三、如何在传统的文化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
传统的文化教学最主要的就是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大多数都属于死记硬背,虽然学生可以用这种方法将老师所教的知识记住,但学生并不喜欢这种知识记忆方法。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如果教学方法不得当,就会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相应的下降。因此,在当今的课堂上,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现在大多数的学校基本上都配备了教学多媒体,因此,教师可以考虑运用多媒体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当然,运用多媒体并不是干巴巴地放几张PPT,而是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个平台,更好地让学生领略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接下来,我们以教材中名胜佳境这一部分为例,详细地说明一下。
教材中名胜佳境的第一部分主要分了四块:泉城济南、佛教名胜千佛山、名泉之冠趵突泉以及泉城明珠大明湖。教师在进行这一部分进行教学时,可以先给学生放一些图片,让学生自己讨论这些图片都是哪些名胜,这些地方具体的位置在哪里。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很快就可以活跃起来。这样一来,教师授课的积极性也大大提升了。等学生讨论完毕,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答案,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引入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学生都认识了这些景点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一个个的解说这些名胜。当然,在这期间教师需要给学生播放一些相应的视频来帮助学生更直接地了解这些名胜,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促进知识更好的理解与吸收。在学生观看完毕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了解学生对这些影视资料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这些名胜曾将发生过的大事件告诉学生,从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果学生的兴趣十分浓厚,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课外作业,在课后以多种方式如向家长询问、上网查资料、去图书馆进行图书查阅等方法获取更多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自主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进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教材的艺术乐园这一单元中,关于对联与成语这两部分,学生是比较生疏的,特别是对联这一方面。因此,教师在进行这一部分教学时,可以提前让学生收集一些经典的对联、成语。在上课时,教师首先教授一些基本的知识,然后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以使学生领略到祖国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成语这一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解释他们所收集到的成语。如有错误,教师可以在旁进行纠正,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个成语的印象,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更有利于教师授课。
四、整合学校活动,提高爱国教育质量
在开展传统文化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上,学校还整合学校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如在学习了《三孔》这部分内容后,学校可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赴曲阜泰安开展游学活动。在“三孔”,学生感受了“至圣先师”孔子穿越历史的不朽魅力,品读到中华文化深厚的积淀。在曲阜师范大学,学生聆听了专家的国学报告,增进了对国学的深层感悟;在岱庙和泰山,师生们赞叹了巍巍中华的钟灵毓秀,感受到泰山厚重的文化积淀,使得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了增强。
五、结语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绝大多数仍然对现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时,教师需要联系其中精华的部分进行教学。对于爱国主义这一方面的教育,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讨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户外教学,进行教学实践。当然,教师自身也需要注意提升自己自身的教师素养,不断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以更好地为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为自己的国家感到自豪,更好地接受爱国教育。此外,教师要继续加大《传统文化》的教学力度,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国现阶段平面设计教学的现状
1.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教学中体现不够充分
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部分教师对于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教学当中还停留在表面、概念的阶段,仅仅把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图案应用于平面设计当中等同于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于平面设计教学中,对学生的创造性具有一定的误导性,长此以往所创造出的设计既缺乏传统文化又缺乏现代设计。因此,如何在平面设计教学中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是眼下值得我们去思考,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想要在平面设计教学中体现我国传统文化,首先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充分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的延伸以及再创造,有意识、有目的的开展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乏自身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2.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有些欠缺
在我国的平面设计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重视设计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设计思路的关注,而设计的思路才是创造出一个优秀作品的必要前提。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普遍是通过给出主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自己的思路绘制出草图或者作品的方式判断学生的设计水平或者设计成绩。学生的作品一旦无法取得老师的青睐,则会被要求在短时间内重新进行设计。然而,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作品进行二次设计本就不易,在二次设计的同时再要求学生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更是难上加难,其设计质量可想而知。想要让学生真正做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相结合,就要对学生了解大量相关的传统文化作品提供平台与机会。只有先了解作品的设计思路,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独具自我特色的新思路,利用自己的设计技巧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进去,从而达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合二为一的目的。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部分教师往往急于求成,重数量不重质量;面对优秀作品时,没有给予学生相应的讲解和分析,最终导致学生在欣赏、借鉴方面,以及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方面都有所欠缺。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教学的建议
1.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现代平面设计教学的任务之一,我国的平面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平面设计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国传统文化是帮助平面设计发展再创造的重要题材。平面设计教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进行符合当代大众审美需求的二次创作的过程。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不仅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反应了时代的特征以及当下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教学也是一个促进两者之间共同发展的过程,他们彼此吸收对方的精华之处。对平面设计教学而言,平面设计教学通过借鉴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以及特征丰富自身的内涵、拓宽自己的发展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它借助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表现得以代代相传。因此,在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教学的工作当中,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督促学生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自己的技巧和巧思进行二次创作,利用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语言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的诠释。在平面设计当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帮助中国传统文化变得更加国际化,也能够帮助我国平面设计教学提供崭新的机遇。
2.不断完善、创新教学方法
从市场的实际需求而言,我国平面设计教学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同时,也要注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体现。因此,在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完善、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将传统教学模式的转换,以平面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来替代单一地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图案直接应用于平面设计当中。这要求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要主要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中,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世界,善于发现在我们生活的周遭的设计中是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运用于平面设计当中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对两者的结合有了更加直观的感悟,还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3.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作为辅的角色,对学生的设计思维以及设计理念起了引导性的作用。因此,只有教师本身充分了解并深刻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够真正做到把传统文化贯彻进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必须要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通过多阅读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拓自己的视野,只有这样,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才能够更好地将中国传统融入于平面设计教学当中。
4.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基于对传统文化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传统文化图案只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能够完全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其表现方式也完全异于现代平面设计的图案。传统文化图片在结构上表现出工整和对称的特点,其形状上也具有一定的装饰性。不仅如此,传统文化图案往往包含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与祝福,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中国传统的文化图案在岁月的变迁当中也不断丰富了自身的内涵。中华民族传统、婉约的性格特征也表现在了传统文化的图案当中,我国传统文化图案往往注重其寓意的“意会”而非“言传”,通过“三分形象,七分想象”的方式表达出作品想要传达的情感。因此,我平面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才能够帮助他们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神秘莫测,在多角度分析与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5.增加团队的合作能力
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是进行设计活动的基本前提,由于每个设计师都是不同的个性,他们在性格、见解上的差异致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个人风格,而学生的个人风格的培养则是在平面设计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关键。但是,我国现阶段设计工作中学生们往往都是以个人为单位,缺乏与其他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4]。因此,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实现平面设计的工作是当代设计行业的必然趋势,学生们通过团队合作互相弥补自身不不足,发扬各自的长处,在保持集体一致性的同时挖掘个人潜在的创造性与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交际能力,还能够提高设计作品的整体质量,通过对于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见解的交流与交换,实现共同进步。
中药炮制是遵循中医药基础理论,依据临床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选择适当的工艺,将原生药材加工为能直接用于临床配方饮片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传统炮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朴素哲学土壤中孕育而生的,随着医学实践的发展和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化,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哲学思想,中药炮制精深的内涵和科学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传统炮制的文化起源、哲学思维模式、道法术进行了回溯性思考,以期弘扬中药炮制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哲学智慧,促进传统炮制的继承、发展、交流。
1 中药炮制的文化起源
文化是人类长期实践和社会历史的积淀,是传统习俗与生活方式的结晶,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完整体现,传统中药炮制具备了文化属性,发挥着整合、导向、规范、传播功能。为了满足治疗的需要,古代医家将食物加工方法引入到药物加工过程中,经临床实践检验有效、合理、易行后,中药炮制被普遍接受,民间的大师将散在于群体的经验与智慧加以归纳、总结,形成了炮制的技术、方法、原理。原生药材须炮制入药成为中医临床用药共同遵守的规范,并通过著书立说、师徒相授等形式将经验向后代传播。
1.1 形成与演绎 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人类提高了征服自然的能力,扩大了获得生活资料的方式,生存质量发生了质的改变。古代先民利用火来加工食物,炮生为熟,以化腥臊,令无腹疾,降低了因误食有害动、植物而发生的呕吐、泄泻、昏迷、死亡等不良反应。炮制最早称为“炮炙”。“炮”和“炙”都是烹饪术语,本为我国先民对于肉类食物的制作方法。“炮”,在《说文解字》中训释为“毛炙肉也”、“以微火温肉”,具有将肉类包起来用火烹制的意思。“炙”,指烧烤的肉,如《诗经》曰:“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具有将肉烤制的意思。古人将二者并称用以概括药物加工,可见其与烹制食物密不可分。
随着食物烹饪和药物加工经验的积累,利用水、火元素的表现形式不断演变,从简单初级的挑选、剥离、清洗、切削开始,演进到炒、蒸、煮、煅、发酵等复杂、高级的方法,初步形成了炮制方法的火制、水制、水火共制等系列的工艺技术;又随着酒在食物、药物中的应用,以及蜂蜜、醋、盐等生活元素引入到炮制中,产生了辅料制法;人们对炮制的认识从简单的洁净药材,发展到用火炮生为熟,向降低毒性、增强疗效的方面转变与提高。而农耕文化、饮食文化、火文化、水文化的繁衍,逐步形成了中药炮制的雏形。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火的利用具有深刻的伟大意义。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对于中医药而言,从直接以天然产物入药,到炮制为饮片使用,无疑也是从经验医学提升为理论医学的重要标志。
1.2 凝练与提升 从《黄帝内经》和近年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治百病方》可知,先秦时期,已有灶末灰、灶黄土、锻铁灰、苦酒、温酒、酢浆、豉汁等较复杂的炮制品广泛使用,并开始确立了早期炮制的主要目的与原则,《神农本草经》提出:“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而医药一体的模式使炮制方法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能迅速得到总结、归纳;同时,新的炮制方法又能快捷、方便地应用于医疗实践[1-3]。
南北朝时期,雷敩编著《雷公炮炙论》,对散在于医书、本草上的炮制方法进行了归纳,对近300味药物的炮制工艺方法进行了规范[4],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炮制通则,成为中药炮制最初的行业标准。
北宋时期,国家颁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强调“凡有修合,依法炮制”,从法律层面对炮制进行规范,成为中药炮制最初的国家标准。
金元时期,医家借鉴了当时比较成熟的哲学概念与理论对药物炮制的原理进行了探讨,在具体方法上主要采取了援物比类、反证等手段,推动了炮制工艺从加热炮制向配伍炮制演变,炮制目的也从最初的洁净药材、降低毒性向增加药物疗效、扩大临床适应症方向转化。此后,伴随着《本草蒙筌》(明·陈嘉谟)、《炮炙大法》(明·缪希雍)、《修事指南》(清·张仲岩)等专著的诞生,炮制方法进一步规范化、实用化,炮制理论得到了系统的概括与总结,形成了今天中药炮制的主体思想。
在当代,《中国药典》不仅在各药材下列“炮制”专项,还单列了多味饮片品种,并制定了“中药炮制通则”,各地区也制定了炮制规范,相继出版了炮制专著,如《中药炮制经验集成》、《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等。
1.3 核心价值 在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其核心价值都植根于广大群体对共有行为习惯和行为准则的认同与实践,医药一体的中医药文化的形成也不例外。“养生”、“济世”既是历代医药家奉行的执业宗旨,也是民众的客观需求,更是民族繁衍生息的保障。
凡药之所用,皆以气、味为主,药有主次,又有缓急,精妙之处在于古人有一系列的“气味调和,和实生物”方法[4]。为确保方药之完整、有效、无害,通过炮制对药物平调寒热、解毒纠偏、调畅补泻、引药达病所和改善口味,实现对药物固有性能的调控,发挥最优的治疗作用。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炮制失其体性……,虽有疗疾之名,永无必愈之效,是以医者,必须殷切注意”,明代陈功实云:“凡药必遵雷公炮炙入药乃效,如未制,生药入煎,不为治病,反而有害”。清代《修事指南》中指出:“炮制不明,药性不确,而汤方无准,病症不验也”[5-6]。这些经典的论述都阐明了炮制的核心价值,百年老店北京同仁堂的经营理念“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就是很好的体现。
2 中药炮制的哲学思维
特定的生产方式造就了特定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形态,进而形成了特定的思维模式。在农耕文化的熏陶下,古人注重整体联系,讲求系统原则,长于非逻辑思维与概括能力,强调试探与反证等独特的认知世界的思维方法,形成了朴素的哲学思想并指导中药炮制的实践[7]。如“水能克火”是人们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现象,而在“五行”学说中,黑色是水的属性,红色是火的属性。因此,从药物制炭后有利于止血的医疗实践中,总结了“红见黑则止”、“诸灰烧黑药皆能止血”的炮制理论。这些思维方法对中药炮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 宏观整体 宏观整体是中医和炮制理论的最基本的哲学思想,是指在处理疾病和观察分析疗效时注重疾病本身及与环境的统一性、联系性。中医学将人体看成一个复杂的黑箱,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观察收集人体宏观物理信息,司外揣内,将其抽象为以宏观外在症状体征为主的“证”,由此推测人体内部的变化,并通过药物的干预,来观察症状群是否由病理状态向生理状态转化,反向确定药物的治疗效应,逐步总结出中药的药性与功效。炮制的作用也是通过对某些药物的炮制因素的变化,来观察疾病证候的变化情况,在不解开黑箱的前提下,通过宏观整体的观察与分析,逐步总结出了炮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形成了特有的临床炮制理论。
2.2 客观具体 客观具体是古人认识、应用、发展炮制的一种态度,即将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事物的自然属性与特定的作用或功能相联系,具体体现在炮制对象、方法、临床效果3个方面:炮制的原料属天然存在的植物、动物、矿物,炮制的辅料酒、醋、盐、姜、蜜,炮制方法的基本要素水、火等,都是自然界中或日常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物,炮制的临床效果经过几千年人体实践的反复证实,客观存在。
2.3 动态变化 药物炮制的方法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知变、应变、善变”顺应了个性化治疗的需要,可谓中药炮制的特长,具体体现在因证而变、因物而变、因时而变、因地而变。
中医学是个性化的诊疗医学,因病人的“证候”等诸多因素的不同确立不同的治疗法则,同时,处方中炮制品的配付也不同。以黄连为例,治疗湿热痢疾用生黄连,治疗胃热呕吐用姜制黄连,治疗上焦肿痛用酒制黄连[4,8]。
药物炮制的方法随着时节的变化而变,凡以水泡处理药材,春、冬季节气温较低,浸泡的时间宜长;夏、秋季节气温较高,浸泡的时间宜短[4]。
药物炮制的方法随着地域的变化而变,以半夏姜制为例,四川地区主要采用姜汁、白矾伴蒸的方法炮制,因四川地区气候潮湿,加入白矾后有防止药物腐变的作用[8]。
2.4 相对平衡 药以治病,因毒为能,利用药物的偏性治疗疾病的偏性是中药治病的基本原则。中药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来发挥新的疗效时,需要对药物的固有性能加以取舍,使某些作用减弱,某些作用突出,力求契合疾病治疗的需要。
药物太寒伤阳,太热伤阴,过酸损齿伤筋,过苦伤胃耗液,过甘生湿助满,过辛损津耗气[4]。清代医家徐灵胎总结为:“凡物气厚力大者,无有不偏,偏者有利必有害,欲取其利而去其害,则用法以制之。”[9]利用炮制适当的平衡药物的偏性,保证方剂的治疗意图得以实现。
2.5 适度调节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范围,是区分质变与量变的根本标志。适度是炮制工艺须把握的重要原则,切制前药物加水润、泡的时间与程度,炮制过程中火力、火候的把握,清炒过程炒黄、炒焦、炒炭的区分与控制等,都需要适度调节。毒性饮片炮制的核心是“去毒存效”,加工制备火候的“太过”则可能毒去效失,甚至效失毒存,火候“不及”又达不到加工炮制的目的。炭药炮制的核心是“炒炭存性”,在制备炭药的同时要避免完全灰化,防止“过犹不及”,所以古人总结:“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
3 道、法、术
“道、法、术”是中国传统哲学认识、把握、改变事物的方法,道是高度抽提凝练的核心原则,是事物最本质的属性;法由道衍生分化而来,是处理同类事物遵循的一般规律;术是实现道、法的具体手段。中药炮制正是在这3个层次上不断地遵循、探索、提炼而来。
3.1 遵道 中医之“道”是一阴一阳之间的和谐平衡,在哲理上与《周易》所强调的“中道”相通,即平衡阴阳、寒热、虚实,“致中和”而“以平为期”。与现代医学的对抗式治疗思想不同,中医通过药物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激发人体自身的功能来控制疾病的发展,将细菌、病毒、肿瘤等致病原控制在生命活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促进疾病的转归,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同理,中药炮制遵循中医之道,巧妙地运用了阴阳辩证法思想,根据临床需要,调整药物毒性、散敛、攻补、温清、升降、动静。调节方药的作用部位(定位)、作用缓峻(定势)、作用强度(定量)和作用性质或属性(定性),形成了“理法方药统一,证-方-制-效对应”的基本法则,达到“定位、定势、定量、定性”同步,保证炮制方法与具体方剂、对应的病证相适应,实现利于生命活动平衡态的再建立。因此,中医是调整机体的平衡,方剂是调节药物之间的平衡,炮制是控制方剂各药味的平衡。
3.2 循法 中医治病讲求辩证论治、法随证立、方随法出、随方炮制,证变则方变、药变则炮制变。《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指出:“凡有修合,依法炮制”,法是治法,是选药组方的指向性依据,因此,后人逐渐总结出了药物炮制应遵循的基本法理——“随方炮制”。《千金方》对此有精辟描述:“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顺方则福,逆方则殃”。
清代医家徐灵胎[9]总结了炮制的基本法则:“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其中,相反为制、相资为制主要用于调整药物的性味和功效,即利用药性相反或相似的辅料、方法改变药物的作用部位或强度;相畏为制、相恶为制主要用于控制药物的毒性和偏性,即利用具有制约关系的辅料与方法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随后又进一步总结了炮制的基本目标:“制其形、制其性、制其味、制其质”。制其形是改变药物的外观形态、区分药用部位;制其性改变药物的性能;制其味调整药物的味道;制其质改变药物的性质或质地。
性能与效用是药物固有自然属性在医学应用中的归纳总结,为了满足治疗的需要,遵循适当的方法对药物自然属性施加影响,可以改变药物的性效,最大限度满足临床需求,正如《本草纲目》所言:“升降在物,也在人也”。
3.3 求术 中药炮制的具体手段和方法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体现了“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特点,并能与不同时期最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相结合。英国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国古代的炼丹术是世界化学制药的先驱。而最早将其中合理的技术应用于制药,是中药的炮制。
古人最初认识了“火曰炎上、水曰润下”的自然属性,随后又引申出火的发热、温通、升腾、向上等特性,水的滋润、柔顺、包容、趋下等特性,将其引入药物加工,形成了水制、火制、水火共制三法统领的中药炮制方法。火制有煅、炮、制、炒,水制有渍、泡、洗,水火共制造有蒸、煮;余外制虽多端,总不离此2种方法。在具体炮制方式上,《炮炙大法》[10]总结了“炮、爁、煿、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摋、晒、曝、露”17种方法,称为“雷公炮炙十七法”。酒、醋、盐、姜、蜜等辅料的加入改变了药物原有的起效时间、作用部位、作用趋向、作用强度,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辅料制法,丰富了中药炮制方法。
伴随科技的进步,水、火又衍生出水蒸气、微波、远红外辐射、太阳能等新的表现形式,炮制工艺朝着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适宜于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在弄清炮制原理的基础上,一些繁杂的炮制方法得以优化,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得到保证。
4 中医应用乌头的哲学启示
人类很早认识到了乌头类药物的毒性。在古代中国,因毒性较大,《神农本草经》将乌头列为下品,作为治风寒湿痹、萎病的药物,稍晚的《金匮要略》出现了乌头临床应用的记载。欧洲人认识到乌头类药物的毒性也很早,他们将提取液涂于弓箭上,用来射杀动物;后来,也曾经将乌头类药物用于医疗,到了公元16世纪左右,由于毒性过大且无力控制而放弃。为什么乌头类药物在东、西方应用会有如此差异?
有毒中药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或使人中毒、致残、致死,或起沉疴、愈顽疾,关键在于是否对毒药整体客观分析,是否巧用、善用,中医药认为:“中药之毒,乃其气味之偏也,毒药以治病,因适偏为能。然其‘过桀、过猛、过量′之性,必因偏盛而伤正气,施以‘驯、缓、裁′等制则以炮制之,纠其盛而取其适,方可祛邪而扶正”。乌头药性刚烈,走而不守,桀骜不逊,尤如猛虎,其毒性表现为“过桀”,当施以“驯”则而制之,以纠其凶悍而取其力道,采用“炮”、“烧”、“煨”、“炒”、“蒸”等火炮法,使其过“桀”之偏性纠至适当的程度,毒性大为降低。正是因为巧妙应用了“相对平衡”、“动态变化”、“适度调节”等东方哲学思维,再加上长期的临床实践,而形成了对乌头独特的炮制技巧和方法,沿用至今,才出现东西方对乌头类药物应用的不同结局。
综上所述,传统中药炮制是建立在中国古典朴素哲学基础上具有浓郁东方文化属性的自然科学,在历史的传承中发展演变、归纳提炼,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哲学、社会生活、自然资源、科学研究等若干方面的特点[11]。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传统中药炮制,要充分挖掘传统炮制所包涵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思想,正本清源,认清炮制的发展规律,指导传统炮制的现代研究,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临床治疗价值,服务人类健康。
[致谢] 本文部分观点的形成得益于四川大学杨明度教授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张廷模教授。
[参考文献]
[1] 尚志钧. 《五十二病方》药物炮制概况[J]. 中成药,1982(6):17.
[2] 膳书堂文化. 黄帝内经[M]. 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7.
[3] 顾观光. 杨鹏举校注. 神农本草经[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4] 徐楚江. 中药炮制学[M].2版.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5] 太平惠民和剂局.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6] 龚千峰. 新世纪规划教材中药炮制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
[7] 郑守曾. 中医学[M]. 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8] 王孝涛. 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现代部分)[M].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9] 徐大椿. 医学源流论[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10] 缪希雍. 炮制大法释义[M]. 太原: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11] 雷载权, 张廷模. 中华临床中药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Study on culture and philosophy of proces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YANG Ming1*, ZHANG Ding-kun2, ZHONG Ling-yun1, WANG Fang1, 2
(1. Key Laboratory of Modern Prepa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nchang 330004, China;
2.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 of Pharmacy, Chengdu 611137, China)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把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问题,其前提是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进行扬弃。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凝聚一个民族的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在新世纪新阶段,理应充分发挥中国传统道德积极进步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浩瀚渊博,有诸多的道德规范;有丰富的践履道德规范的德行;有如何实现道德社会的道德教育思想;有中国文化独到的修身之道;以及道德名言、理论等等。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时代,《尚书•尧典》中就有“以亲九族”、“协和万邦”的表述。在殷墟的甲骨文字里有“礼”、“德”、“孝”等文字,说明商代就已制定有体系性道德规范,出现了所谓“六德”,即知、仁、圣、义、忠、和的提法。
在我国,传统道德主要指的是儒家道德,其创始人是孔子。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时值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诸子百家争鸣的时期, 他从自己的政治理念出发形成他全面系统的道德思想。他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将“孝”、“悌”、“礼”、“信”等德目置于其下,形成了中国最早的道德学说。
“仁”是孔子道德思想和道德学说中的核心概念,“仁”的含义最基本的解释是“仁者人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就是说要把人当人看,而且要爱人。在孔子看来“仁”是社会规则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①无“仁 ”更谈不上其它德行,由此逻辑地得出“为政以德”、天下太平的结论。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君主忙于征战,政治上的功利压倒了道德上的考虑,所以,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和死后的一段时间内实际遭受着冷遇。封建主阶级的政权得到巩固后,如何保持社会的安定,成了统治者考虑的首要问题,此时,孔子道德观因具有统一人民思想,稳定社会秩序的功效而受到重视。到汉武帝的时代,董仲舒根据孔子的道德教义,在提出“三纲”、“五常”的同时,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强硬手段,将儒家道德观念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伦理。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是通过道德规范表现出来。如果我们把道德比喻为一张网,那么规范作为网的经纬线必然是丰富而具体的。中华民族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逐步积累与形成了一些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其内容的道德规范,比如:仁、恕、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等。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中的规范非常之多,每一个规范都有其独特内涵,另一方面规范更主要地又是对行为的规定。
商代“六德”就提出了知、仁、圣、义、忠、和六个规范;孔子伦理思想中的道德规范主要包括“仁”、“孝”、“悌”、“忠”、“信”等;《管子•牧民》中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政治伦理的规范;战国时期,孟子上继孔子,提出了“仁”、“义”、“礼”、“智”四德说,并提出“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伦理原则。董仲舒根据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出“三纲”《春秋繁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 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常”《举贤良对策》说。宋元时期 ,人们在管子的礼义廉耻上,配以孝悌忠信,就成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
张岱年先生在《道德与文明》1992年第3期上发表文章,在总结传统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九个主要规范:公忠、仁爱、诚信、廉耻、礼让、孝慈、勤俭、勇敢、刚直的“九德”。
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罗国杰主编的《中国传统道德》的多卷本《规范卷》中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分为四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道德规范,有公忠、正义、仁爱、中和、孝慈、诚信、宽恕、谦敬、礼让、自强、持节、知耻、明智、勇毅、节制、廉洁、勤俭、爱物;第二部分是职业道德规范,有政德、武德、士德、民德、商德、师德、艺德;第三部分是家庭伦理规范,选取了三个最主要的方面,它们分别是关于亲子关系的规范,关于夫妻关系的规范,关于长幼关系的规范;第四部分是文明礼仪规范,分别是尊老敬贤之礼,接人待物之礼,仪态言谈之礼,庆典婚丧之礼。
这些道德规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中国封建社会道德的纲目,道德规范体系,充分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在人类道德文明上的智慧和贡献,当然,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又具体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思想和要求,成为统治阶级实现统治的有效工具。所以,对待中国传统道德规范既要继承也要批判。
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思想
民间传统艺术文化教育的传播发展,不仅是农民群众自娱自乐的艺术文化传播的一种活动,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农民群众利用自身文化资源传播致富求发展的一种创造,对于构建新农村的和谐社会的环境,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河南宝丰的新农村艺术文化教育伴随着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的悠久历史,得到传承与传播发展,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文化特征。尤其是魔术、曲艺音乐艺术,有着深厚的群众文化教育基础,近两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在当代“三农”(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建设中,农民群众利用自身的艺术文化资源进行广泛的教育传播,以艺术致富求发展的创造探索和实践,扩大了艺术文化产业发展,保护和传承了民族民间艺术文化,对于新农村的“三农”工作建设及艺术文化教育,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艺术文化教育资源的形成与传播
宝丰位于河南省西部,现人口约48万,有13个乡镇,320个村。民间传统艺术文化历史悠久,魔术、曲艺音乐的群众基础深厚,素有“曲艺之乡”“魔术之乡”的称号。影响较大的艺术文化教育形式为马街书会和魔术表演。
马街书会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大奇观,1996年被列入“中国十大民俗”之一。现今每年正月十三,来自全国各地的说书艺人聚集在马街村展示说书音乐艺术,已成为马街、宝丰等农民的重大节日和曲艺盛会。马街书会至今已有700余年文化艺术教育的历史,据《宝丰县志》记载:“此会源于元延佑年间(1316年),当时有一老艺人,演技精湛,广收门徒,在曲艺界德高望重;且正月十三,农民艺人便从四面八方赶来,负鼓携琴,吹拉弹唱,为其献艺祝寿。以天为棚,以天为幕、以地为台,在河坡处、山冈上、麦田里、小路旁摆下阵势、扎起摊子,台台相连,说书献艺。时间仅一天,到会艺人多时达3000人,千余台书汇成了波澜壮阔的曲艺海洋,听书群众多时达10多万人。”①在马街村广严寺及火神庙碑刻中记载:“马街书会源远流长。”②马街书会在当今,既是艺人的展示与农村群众的自娱,又是节目演出的交易会。艺人的表演,称之为“亮书”,如被人请到他乡继续演出,称之为“写书”。这种风俗延续了数百年不衰成为中华奇观,马街书会的形成与发展是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间产生的,它深深扎根于民间,它的延续和发展与河南宝丰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宝丰魔术表演艺术源于唐宋时期,经过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粗犷、幽默、滑稽、神奇的地方特色。宝丰民间剧团和农民表演有着历史的传统,解放前每年遇灾年,常出现成群结队的农民外出表演戏法,以求得温饱,混口饭吃。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木偶魔术民间剧团。民间魔术剧团开始在赵庄乡出现,至90年代,民间剧团迅速增加。目前,宝丰县13个乡镇拥有民间表演团体1200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商酒务、赵庄、肖旗、石桥、大营、张八桥、前营7个乡镇。其中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形成比较集中的是在赵庄乡,有魔术专业村6个,民间表演团体600多个,演出专业户2000多户,从艺者2万余人,分布在世界及国内许多地区,形成了农民魔术表演艺术团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宝丰文化现象”的产生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农村剩余劳动人员的增加和广大基层群众艺术消费的高涨,为“宝丰文化现象”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广大农民强烈的致富愿望则是其直接的推动力。
二、传统艺术文化教育成为新农村的文化产业
目前全县拥有50个团体以上的民间表演专业致富村达15个,平均每年演出42万场次,观众达5000万人次以上,年收入达2亿多元,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2004年宝丰县民间演出团体的演出总收入达2.86亿元,约占全县GDP的5.6%,成为宝丰县经济发展的六个主要产业之一。据文化部文化市场司了解,全国共有2000多个民间演出团体,10万多人的民间艺人,宝丰县均占了一半。他们走遍了全国农村演出市场,到过青藏高原,走出了一条农民自办文化、政府扶持农民办好文化,农民办文化乐起来、富起来的农民发展新路子。
宝丰县民间演出团体的演员大部分来自农村,大多数团体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小部分团体坚持常年在外演出。大致分两类:一类是集魔术、杂技、歌舞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团体;另一类是以武术、气功为主的表演团体。较大的团约有120人,较小的团以家庭成员为主。从经营状况看,有部分的团体演出、管理水平较好,每年的门票收入在100万元以上,主要在国内大中城市演出。一部分团曾到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进行演出,另一部分团已与我国香港、澳门等文化演出公司签约演出。
宝丰县民间演出团体的主要演员收入多在每月5000元左右,有65%的团体具有中等表演水平,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演出地点主要在县城及城乡结合部,有时在集贸庙会上演出,演出形式主要以大篷车、大盖棚为主,有的在城市剧场。还有200多家团体演员素质较低,装备和管理水平差,演出多在偏远乡镇,收入仅能维持生存。
目前,国内文化界和新闻媒体对宝丰文化现象给予了很大关注,外国电视台为马街书会拍摄了电视片,题为《当田野成为舞台》。河南省和宝丰县文化部门也对民间演出团体不断提高认识和管理,改变针对个别表演团体在演出中存在问题进行围追堵截的做法,提出“全力支持、积极引导、加强管理、逐步提高”的方针,促进宝丰民间演出团体形成了目前蓬勃发展的局面。
三、艺术文化教育传播的思考
宝丰的民间文化发展,不仅是一种农民群众自娱自乐的活动,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农民群众利用自身音乐文化资源传播致富求发展的一种创造,它对于促进“三农”工作,扩大音乐文化产业发展,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些积极的思路。
(一)开创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具有启示意义
中国戏曲诞生以来,经历过相当长的辉煌时期。随着时代的需求,目前传统戏曲早已经失去了过去的辉煌,很多戏种却陷入了戏曲人才青黄不接,观众锐减的困境,在市场经济和现代娱乐传媒的竞争中,传统戏曲文化是否真正失去了市场呢?面对如此严峻的事实,如不及时转变思路,传统戏曲生存的空间将会变得越来越小。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戏曲的普及,发展在于培养观众、真正走进观众。过去戏曲作为舞台艺术因为场地的局限性,不能更好普及,而广场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传统戏曲文化和群众广场文化二者相互融合、创新才能发展。这是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今天这种局面是主观客观、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更多观众,是挽救戏曲免于衰亡的当务之急。
传统戏曲发展至今,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小圈子、小团体的活动,不仅失去了商业价值,更失去了文化意蕴。以珠三角为例,这里的文化广场极为丰富,但是传统的粤剧和粤曲,观众群越来越少,年轻的观众群则更少。而相对于歌舞、魔术、杂技等文艺活动相比,戏曲晚会上人数总是寥寥无几,更显孤寂。戏曲俨然变成一项曲高和寡的高雅艺术,这本身就不符合戏曲的本质和发展方向。传统戏剧要面向市场,首先要面对开放,定位于广场群众之中,接受群众的检阅,这样才能达到戏曲的推广和普及,才能让大家走近戏曲艺术,领略其艺术魅力。
如何在传统戏曲文化和群众广场文化之间达到融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支持和引导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当地政府要在政策和市场上扶持,走“政府组织,企业投入,百姓参与”新形式,模式以政策上的支持为戏剧团体提供演出便利。“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直以来都是各地以文化活动带动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然而我们在不少地方看到,这类虽然众星云集,载歌载舞,却往往有台无“戏”,没有真正的主角,花钱搭起的大“台”,没能唱出真正的好“戏”。戏剧团体可以在政府、企业的需求下,创作一些贴近企业文化生活,反映现代气息和热点题材的戏曲,以企业赞助的形式在广场冠名演出。企业得到品牌宣传、戏剧得到发展,互利互惠,实现双赢。另外,当地文化部门要定时定点的举行一些戏曲文化活动,争取一些相对稳定的群众观看,推出一些适合广场活动的戏曲演出,吸引观众。如:东莞厚街镇举办的戏剧曲艺比赛和戏剧晚会,就是以企业赞助冠名,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二、经典和创新并举促进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有的传统戏曲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外地人听不懂和当地年轻人热情不高的事实,这样容易流失观众群,为吸引观众,需要在传统和创新两个方面同时着手,在继承传统剧目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创作一些优秀的新编历史剧,同时更好地创作出现代戏的精品,做到两者的协调统一发展。但是需要注重戏曲创作的文化普适性,注重凸显戏曲当中孕育着的民间文化色彩,以多元化形式把普通群众的心态、趣味、对生活的追求得以传递出来。这样既得到本地群众的欢迎,也能使外地人正真融入进来,参与进去。当然,戏曲的改革是多样式,根据场地、环境等不同因素,插入说唱、舞蹈等新的形式,本地方言要做到字幕与声音匹配,让外来群众理解本地文化,真正达到有机的融合,通过一些新戏让不懂戏曲的人懂戏曲,让不喜欢戏曲的人喜欢戏曲。做到戏曲只要有人看、有人学、也有人做,进入到这样的良性循环,戏曲就有了生命力,就有了发展的潜能。如:东莞的“周六故事”广场活动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活动于每周六在广场定期举办、吸引新老观众。特邀省级戏曲专家加盟,以传统民间曲艺说唱特色,以讽刺社会假恶丑、歌颂真善美的故事为题材,吸取口技、戏曲演唱的艺术之长,寓庄于谐,吸引观众。 这是对传统戏剧曲艺向前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
三、理论和实践互补推动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优秀的文化从来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理论水平的高低往往影响或决定文化水平的优劣,二者相互关联。传统戏曲要想得到全面的发展和进步,也离不开理论工作的支持,只有花大力气,加大基础资金的投入,创办一些戏曲学校和理论刊物,丰富理论人才和理论创作,扩大戏曲的影响,推动戏曲的进步。在实践中,要以理论为指导,大力推广戏曲知识普及,戏曲学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措施,不仅能培养大量的理论人才,也能选拔、输出更多的优秀表演人才。戏曲的普及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青少年的培养,对一些有经济能力的地方可以从青少年做起,培养青少年对戏曲的热爱,并教授理论和才艺既能,扩大戏曲的影响,真正使文化达到融合,促进进步和发展。如东莞市道窖镇粤曲进校园,开设幼教班,注重培养“小戏迷”为例在进广场进行汇报演出时吸引广大观众,小演员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的演出,得到父母家属支持,观众也愿意看,表演期间主持人还向现场观众讲解了有关粤剧的行当、化妆、戏服、唱做念打、乐器、乐队等小知识,不仅让大家感受到了粤剧艺术的魅力,也增长了群众的艺术见识,所以演出很成功。广东市粤剧发展中心“粤韵金声”在镇街之间交流演出反响强烈。这些实践都受到了很好的效果,是戏曲文化中应该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工作。
四、寓教于乐沟通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戏曲是一个面向广大群众的开放大舞台,要想吸引并留住观众,仅仅靠优秀的表演水平和创新是不够的,在文化市场的需求下,更需要文艺工作者和群众直接的参与和交流,真正做到文化的融合。可以适当地选拔一些有一定表演功底的群众参与演出,或现场邀请几名观众表演,充分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会收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可以打破传统的中场休息冷场现象,在期间加入知名演员和观众的零距离接触和互动,或以有奖问答和抽奖等一系列的奖励活动,更能让观众感受戏曲文化的美妙和好处。这就需要群众文化工作者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因地制宜,随市场的需求和群众的需要而做出适当的改变和调整。只有真正达到和群众文化的融合,才能得到群众的满意和支持,戏曲作为一种文化的生命力才会更加长久。
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的融合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更能使传统的戏曲得到创新和发展。两者之间的融合,促进了外来人员和当地之间的交流和进步,带来社会的稳定,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一个重要文化手段。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Traditional Traits of Russian Classical Music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sic Cultu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GUO Meng
中俄关系几个世纪以来在持续发展着,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发展,开创了两国关系的新纪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对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异质文化精华的借鉴吸收,已经成为我们现代化发展的必经环节。正如《望周刊》所说,中国人有着“永远的俄罗斯情结”①,正所谓“情动俄罗斯”。俄罗斯文化年的开展,为我们认识、学习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提供了机会和条件。而本次首届中俄音乐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圆满召开,对深入开展中俄音乐文化交流学术研究,促进中俄音乐交流发展,以及增进彼此合作创造了良好契机。
俄罗斯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文明传统的大国,在世界文明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了解外国包括俄罗斯的文化传统,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精华,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直接目标。尤其是深入了解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教育的发展过程,借以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吸取其异国优秀文明传统,为我国音乐文化教育发展服务。也更希望借此对我国的现代音乐艺术文化教育得以借鉴,直接为我们当代的艺术教育建设服务。
一、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教育及其特色
作为一个充满音乐气息的国度,俄罗斯已经形成了全民爱好音乐的氛围,这种全民爱好音乐的特点,源于它有着古典音乐文化教育熏陶的优秀传统。而且,21世纪的俄罗斯经过了诸多社会剧变之后,其伟大的古典音乐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得到了更大的振兴,此间的原因,如同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硕士生吕冬所说:“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已经深深地嵌在每个俄罗斯人的灵魂里。”②简要概括俄罗斯古典音乐艺术教育的特色,至少有下面几点。
(一)从小培养,音乐艺术教育深入家庭
俄罗斯家庭普遍重视儿童艺术兴趣与爱好的培养,并不失时机地培养儿童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让儿童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俄罗斯人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戏剧院,常常是父母带着孩子,一家人兴致勃勃地到剧院去。观看演出时,每个人都很投入,时常报以热烈的掌声,演出结束时孩子们纷纷向自己喜欢的演员献花。音乐厅和艺术展览馆也是父母经常带孩子光顾的地方。孩子们从小就聆听许多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曲,感受到许多艺术作品的魅力。父母对孩子的这种通往艺术殿堂的引导和熏陶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孩子们的艺术修养。
游览艺术博物馆,是俄罗斯人的嗜好之一。在博物馆的艺术品前,年轻父母对孩子耐心指点、讲解。在周末和节假日,父母常常带孩子去公园、郊外,感受大自然的美,在大自然中放歌、作画、读书、凝思。这有助于把对周围世界的美的观察和感受,作为理解和体验现实生活的快乐、生活美的主要源泉之一,把大自然的美作为进行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的一种手段。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我们坐在大陵墓上,四周响起各种鸟儿和谐的大合唱,空气中飘荡着青草的芳香。我们沉默不语,不必给孩子们讲很多,也不必用叙述填满他们的脑袋……”“让孩子们从儿童时代起就喜欢听百花怒放的花园里和荞麦花盛开的田野上那悠扬的乐曲,欣赏春暖草地上和秋风细雨里那悦耳的旋律。”③这种从小给后代以艺术熏陶的做法,无疑为音乐国度的文明继承和发展,提供了绵延不断的艺术张力源泉。
(二)开设各级各类音乐学校,大力普及古典音乐艺术
据《国外学校和教育》④介绍,俄罗斯有许许多多的七年制儿童音乐学校,学生一边在普通学校学习,一边在儿童音乐学校学习。优秀的毕业生可以通过入学考试进入音乐学院。另外,还有大约1000所儿童歌咏学校。这些学校招收4至6岁的孩子,学制6至9年。除合唱外,可学习乐理基础知识和演奏乐器。俄罗斯有好几座儿童音乐剧院。俄罗斯的学校基础音乐艺术教育,分为强制性公共音乐教育、补充性公共音乐教育和音乐夜校等。音乐课在普通学校中是必修课,一般每周1课时。这类音乐教育是免费的,而且是必须接受的。传统音乐课的内容以音乐知识,音乐欣赏和合唱为主。教师授课时有较多的示范演奏和演唱。音乐课有统一规定的教学内容,使用我们国内较熟悉的卡巴列夫斯基的教学大纲。补充性公共音乐教育亦即上面所说的专门的儿童歌咏学校,七年制。音乐夜校也是免费的,包括音乐俱乐部、音乐小组等。音乐教育的多种形式,为俄罗斯古典音乐的普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俄罗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特点主要是:强制性公共音乐教育时间的延长,为九年。同时允许强制性音乐教育教学大纲的多样化。目前俄罗斯政府指定可供选择的教学大纲已经有5套⑤,每所学校可以从中任选一套。此外,音乐教育的实践活动非常丰富。中小学生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排练举办音乐会,他们甚至可以演芭蕾舞剧、歌剧、交响乐、大合唱等一些难度较大的艺术节目。许多地方每年为少年儿童举办“音乐之春”、“音乐团”等活动,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社会各界也都大力支持学校音乐教育活动。有很多作曲家、出版社每年还为儿童出版多种音乐作品集,介绍音乐知识、传播音乐文化,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欣赏趣味,让他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快乐而健康地成长。显然,俄罗斯古典音乐之历久不衰,自有所本。大力普及古典音乐艺术的结果,直接提升了俄罗斯民族的音乐文化素质。
(三) 政府大力扶持
即使是在经济转型、局势动荡时期,俄罗斯政府对古典音乐艺术教育也没有停止。如1999年7月,俄罗斯普通和职业教育部(2003年俄罗斯政府组织改造后已不存在)就专门颁布了《艺术教育大纲》,鼓励各种形式的音乐教育活动,强调加强全民音乐教育。政府的鼓励、支持和投资,使得音乐艺术教育成为全俄罗斯的小学和初中联邦课程、民族地方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俄罗斯小学和初中的艺术教育包括绘画、音乐、世界艺术和文化。又如俄罗斯政府给出了学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最低限度要求,具体是:学生不仅要掌握音乐、绘画和表演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要形成对俄罗斯和整个人类艺术和文化价值的认同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从《大纲》中可以看出,俄罗斯中小学艺术教育注重对学生艺术理论和艺术修养的整体培养。俄罗斯的高等教育,更是重视古典音乐艺术教育,俄罗斯不仅专业艺术院校众多,且有很多综合类大学也设有艺术系。这些院校多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如果说高等学府是俄罗斯音乐教育金字塔的塔尖,那么各地音乐学院、艺术中学、小学就构成了坚固而又庞大的塔身。正所谓“为学要如金字塔,又能博大又能高”。再如,俄罗斯政府放开政策,鼓励支持各种音乐艺术教育活动齐头并进。除了强制性音乐教育之外,还开设有专门音乐学校和音乐夜校,这些都是政府出钱,学生免费接受教育的。正是政府的大力扶持,使得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教育蒸蒸日上,为民族的音乐艺术发展,添加了强大的行政力量。有人统计说,按人口比例来计算,俄罗斯青少年中学习音乐的人数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名列前茅的⑥。
(四)丰富音乐艺术教育的内容
俄罗斯艺术教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不管是家庭教育,抑或是学校教育、社会宣传,都强调教材容量的饱满和古典音乐教育内容的丰富。俄罗斯音乐艺术教育的教材内容突现下述几个特点。
一是大量的古典音乐艺术内容被编进教材。在各级各类学校和艺术学院的教材中,都有着大量的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的丰富内容。例如从格林卡奠定了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基础以后⑦的音乐艺术成就,都被编进教材。许多优秀的作家作品都成为音乐艺术教材的首选。如格林卡的《为沙皇献身》⑧《鲁斯兰与柳德来拉》等,达尔戈梅斯基(Alexander Dargomyzhsky,1813―1869)的《水仙女》和《石客》等,此外还有五人团⑨、柴可夫斯基(Pyotr Tchaikovsky,1840―1893)、拉赫玛尼诺夫(Sergey Rakhmaninov,1873―1943)和斯克里亚宾(Alexander Skryabin,1872―1915)等。教材中,柴可夫斯基承袭的欧陆浪漫乐风,葛令卡作品的俄罗斯的民族性活化,巴拉基列夫、库伊、鲍罗定、穆梭斯基与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等的国民乐派,以及史克里亚宾的不寻常的音色探索,史特拉汶斯基频掀波澜的经典作品,悉数被编进教材。这些丰富的内容,展现了俄罗斯古典音乐的丰富与繁盛,成为俄罗斯青少年艺术追求的典范。
二是教材将世界上古今一切经典性的文化艺术遗产融入课堂教学,使之成为学生成长的文化养分。如世界文化艺术的基本风格和潮流、古俄罗斯音乐艺术、古代和中古文化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义、17至19世纪上半叶欧洲艺术中的古典主义、17至18世纪西欧的启蒙思想及其在艺术中的反映、19世纪文化艺术中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19至20世纪俄罗斯的艺术生活、20世纪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20世纪末艺术的新形式和新体裁等等,都成为俄罗斯中小学艺术教材和课程的设置内容。
三是教材主要强调古典音乐反映的民族精神和高雅特色,包括民歌、民间舞蹈、民间节奏等,选择表现民族特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高雅的艺术特色。俄罗斯主要音乐家的作品有的深沉宏伟,有的敏感细腻,无不深刻地反映了作曲家们处在剧烈变革时代热烈而又丰富的心路历程。如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第六交响乐《悲怆》,拉赫马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声乐套曲,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乐、弦乐四重奏等,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俄罗斯乃至全世界听众的广泛欢迎,时至今日依然是各大歌剧院、音乐厅里经久不衰的保留曲目。这些具有代表俄罗斯先进文化的作品,都为俄罗斯音乐艺术教材所极力推崇。
(五)继承传统,致力创新
俄罗斯政府和艺术界人士专注于古典音乐的教育和发展,并致力于不断地创新,使得俄罗斯古典音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放射出了更加璀璨的光芒。多年来,继承了俄罗斯音乐文化优良传统的古典音乐高雅艺术,伴随着具有音乐天才和前卫思想的新生代的加入,正沿着世界艺术的发展轨道前进。俄罗斯音乐教育创新的成果突出表现在融合与推陈出新上。其直接的成果是出现了许多新的剧团剧院,在莫斯科,由叶夫盖尼•卡拉伯夫主倡的新歌剧院和德米特里•别尔特曼领导的盖利公歌剧院就很有代表性。同时还产生了包括把交响乐、爵士乐、歌剧与音乐剧合为一体的新风格流派。
音乐艺术范围逐渐扩大,高雅音乐正在探索一条现代化的道路。比如歌剧中的表演成分越来越多,导演有时会忽略音乐和歌唱的表现之间的差异,力图使演出更具现代感。又如引起观众极大兴趣的国家模范交响乐团与“蝎子组合”的联合演出,也是在寻求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结合点。概括起来,俄罗斯古典音乐教育的继承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人文性与经典性的结合。俄罗斯人不是把艺术视为单纯的消遣娱乐或单纯的技艺,而是把它视为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晶,这样的理念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当前,俄罗斯音乐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将具有艺术史意义的艺术作品和其他相关的学科知识,作为艺术教育和教学的核心内容。如多少世纪以来俄罗斯各民族的文化遗产、艺术发展的联系和价值、俄罗斯各民族的文化对世界艺术和文化的贡献,等等。我们认为,人文性和经典性的结合,就是一种创新。
强调体验和实践创造。俄罗斯古典音乐艺术课程在大量充满情趣的个人或集体的创作、表演、欣赏、交流、评价等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信息,使学生尽情地、自由地参与多种艺术活动,体验艺术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通过这些具体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的创造,音乐艺术课程涉及的各种创意、设计、制作、表达、交流以及多视角的连接和转换,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发挥其艺术潜能的机会,赋予他们表现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例如,每个学期,学校、文化宣传部门都要开办节日演出、周末舞会、专题调演等活动,这些都是学生表现自己发展自己,进行音乐艺术实践的极好机会。正是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在大力强调音乐艺术教育的体验和创造,才使得俄罗斯古典音乐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种艺术张力是永恒的。有人说,在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之后,俄罗斯的音乐没有静止,没有凝固,没有被所谓的“现代艺术只能屈从浅薄的市场化”理论所吓倒。“俄罗斯的流行古典音乐让人相信,一个血液里流淌着音符的民族,有的是乐观放达的个性,异彩纷呈的生活。”⑩这除了源于俄罗斯民族对音乐的偏好和根深蒂固的艺术情结之外,俄罗斯古典音乐本身的永恒魅力和俄罗斯音乐艺术教育的执著,应该是首要的原因。
二、对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教育优秀传统特色的思考
如果说俄罗斯的古典音乐,以其博大精深和丰富繁盛充实着文明世界,在国际上产生重大的影响,那么,俄罗斯悠久的音乐艺术教育传统所熏染的国民音乐文化意识、高雅的艺术追求,成为世界各国有凤来仪的艺术旗帜,那就显得非常自然了。提高文化艺术素质是举世公认的美化心灵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热烈的社会现象,俄罗斯古典音乐的教育普及,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俄罗斯在这方面的优良传统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
近年来,美育被列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随着国际音乐教育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国外一些可供借鉴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被系统介绍和引进;教学手段正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这一切都为我国音乐教育的继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我们可否探讨和归纳俄罗斯音乐艺术教育的特色并予以思考。
(一)让音乐艺术教育深入人心,感受和体会被良好古典音乐文化教育熏陶的优秀传统。
在俄罗斯,音乐课全称是俄罗斯音乐文化。通过教材让学生认识俄罗斯民族民间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现代和古典音乐经典之作,衡量文化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及其独特的个性。俄罗斯家庭普遍重视儿童艺术兴趣与爱好的培养,并不失时机地培养儿童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让儿童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
(二)丰富的音乐文化教育内容 ,成为了俄罗斯青少年艺术追求的典范。
大量的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等丰富的音乐文化内容被编进教材并成为广大青少年的必修课,将世界上古今一切经典性的文化艺术遗产融入课堂教学,使之成为学生成长的文化养分,强调古典音乐反映的民族精神和高雅特色,透过音乐反映人类伦理道德。通过对现代艺术的学习,了解自己民族音乐文化,知道二者之间是相互的。这些具有代表先进文化的作品,都为俄罗斯音乐艺术教材所极力推崇。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卡巴列夫斯基自己也说:“艺术课程与技术课程的原则区别,就是在于任何一个真正的艺术作品都要有道德因素和美的因素。”我们可以把这个观点作为理解这一问题的一把钥匙,通过这些,发展学生的思维,拓宽了视野,活的良好感知,使他们感受到音乐、文学、造型、艺术及人类文明历史之间的相互联系,尤其是感受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将此作为一种艺术、一种修养、而不是餐桌上淖袅希不是消遣而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让学生学习这些音乐知识后,能够积极投入到美好的生活中,更多的参加音乐活动。通过音乐本身的规律和特点来教育,音乐教育是关系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事业,如果把社会音乐文化看成是大环境,那么学校音乐则可以认为是小环境。大小环境是相辅相成、彼此影响的。从每一堂课和每个教学环境的营造到相关教育制度的制定,再到整个社会的音乐市场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形成高水平的音乐市场与高素质的观众相互需要的环境,正是这种环境成就了音乐教育繁荣和普及的土壤。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文化是培养道德文明的重要条件之一,美妙的音乐、旋律和音响是人们道德和智慧培养的重要手段。是人们形成美好心灵和纯洁精神的来源。”
① 《中国人永远的俄罗斯情结》,《望东方周刊》, 2006年1月11日。
② 吕冬《俄罗斯古典音乐嵌入灵魂》,《人民日报》,2006年6月28日。
③ 李范《苏霍姆林斯基论美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页。
④ 《网络电子读物》,。
⑥ 同②。
⑦ 格林卡(Mikhail Glinka,1804-1857),为国民乐派的奠基者。确立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方向,开启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新时代,被尊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
⑧ 《为沙皇献身》又名《伊万•苏萨宁》,描写一位普通老农为国捐躯的故事,音乐采用了民间音乐的素材,曾被讥讽为“马车夫的音乐”,然而最终还是被承认为第一部俄罗斯歌剧。
⑨ 五人团(又称“强力集团”)是20世纪60、70年代俄罗斯出现的一个作曲家小组,由俄国音乐评论家斯塔索夫在报刊文章中的称谓而得名。详见《西方音乐简史》,省略/pdf/12/ts012100.pdf。
⑩ 吴昊《俄罗斯音乐交响曲》,《人物》,2006年版,第4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育发展中心.从俄罗斯新一代音乐教材看俄罗斯音乐文化教育[J].2009.8.31.
[2]李范.苏霍姆林斯基论美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3]洛秦.世界音乐人文叙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5.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历程中积累沉淀的宝贵财富,其对民族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作为华夏儿女,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最为基本的责任与使命。当前,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开始融入社会中,我国社会中的文化呈现为多元化的发展形式,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为高职学生本身无法有效甄别多元化的外来文化,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在高职学生中得以有效的传承与发扬[2]。
(一)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语文是进行母语教育的基础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本身存在有别于其他物质工具所具有的特殊性质,语文根植于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其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华夏儿女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所以,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在较大程度上需要依赖语文这门课程。而高职语文教学中只有真正融入传统文化的核心,才真正具有神韵与灵性,也才能够真正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健全学生人格
高职语文归根结底也是一门教育学科,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之外,还要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精神上感召学生。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国家的发展壮大,目前的学生已无法深切体会到先辈们创业的艰辛。因此,很多学生在成长中缺乏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缺乏宽容大度的为人处事风格。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忧国忧民等文化精髓,能够逐步培养其健康、独立、健全的人格,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传统的高职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再加上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通常自行忽略教材中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解环节,抑或是采用课后作业的模式让学生去进行自学。正是因为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往往难以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针对高职学生的教育,不仅需要涵盖基本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同时还应当包含文化底蕴的积累、思想品德的培养。这就需要广大教师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语文中的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展示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能够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反复向学生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使得学生能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能够意识到传承、发扬传统文化是自己的重要使命。只有教师与学生理念的共同转变,才能够重新认识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真正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提升到足够的高度,才能够真正实现高职语文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整合[3]。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1.构建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将学生的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得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这就需要广大高职语文教师积极构建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比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汉字英雄、最爱是中华等学生所喜欢的电视节目,通过模仿电视节目来开展相应的教学,引导学生去关注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4]。教师可以在每次课前将安排学生轮流分享传统文化小故事,抑或是针对某些传统文化作品进行简单介绍,向大家推荐经典作品;在学习传统文化教材内容的时候,教师应当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针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拓展;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设计,从视听的层面来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通过构建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能够置身于传统文化的环境中,从各个方面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得学生真正热爱传统文化,逐渐开始承担起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使命。
2.组织传统文化专题教学
正如上文所述,语文根植于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其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华夏儿女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高职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或隐或显于各篇文章当中,其本身是呈现为零星分布的形式,难以形成有效的教学体系。
为更好地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应当针对组织传统文化的专题教学,针对教材当中蕴藏的各种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梳理,使其更具条例、更为系统,然后再针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使得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系统地了解教材中蕴藏的传统文化。一些条件较好的高职院校可以积极尝试自编教材,依照专题来自选相关的传统文化篇目,以便于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使得教育更具针对性。
3.注重诵读来感受传统文化
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诵读的进程中实质上就是语言积累的进程。针对高职学生来说,诵读的具体形式也并不需要过分拘泥,读、诵、吟、唱均可以,诵读的主要内容是古诗文。高职语文教材当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古诗文,其本身具有良好的意境美、音韵美以及语言美,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古诗文能够进一步亲近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最终真正吸收传统文化的内涵。
(三)第二课程渗透传统文化
1.构建传统文化教育微信平台
信息化时代,针对高职学生机不离手的特征,高职院校应当建立有关传统文化的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平台来与高职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有关的互动。安排语文教研室来负责平台的运作,各个语文教师来推荐有关传统文化的作品或者视频;抑或是针对影视剧、娱乐节目中错误的传统文化进行批判;也可以推荐一些校内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信息等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时刻学习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
2.组织传统节日活动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关于文化的解释有多种,英国人类文化学创始人泰勒(E.B.Tglor)把文化界定为“整个生活方式的总和”。美国学者M.克迪维拉称文化是指导人们一系列行为模式的观念,其核心是一种“精神形式”。广义上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三个层次。其中,物质文化是文化体系的外层结构,制度文化是中层结构,思想文化是整个文化体系中的核心结构。狭义的文化专指思想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文化的内容和样式,主要是指儒、道、释三家文化,其中儒家文化是主流。中国传统文化是整个民族的社会实践经验的凝华,以及民众精神生活的结晶,它体现为由历代劳动人民、工匠技师、文人学士等创造的多层次、多种类的文化成果和文化实体。中国传统文化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伦理道德方面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义为上,倡导“见利思义”“见利争让、闻义争为”的先义后利、义利并重的价值取向;在社会关系方面强调个人的修养,处理好人际关系,倡导个体对社会对国家的义务和责任;在民族性格上表现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韧气节;在国家观念层面倡导“天下为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国家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表现和提倡的坚忍不拔、锐意进取的坚强志向,与时俱进、不断革新的行为追求,以礼待人、谦和友善的仁爱精神,重人格、尚气节的思想境界,知行统一、三思内省的修养目标,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生活观念等,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指导意义。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国人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文化在一般意义上都具有化育人的功能机制。古语云:“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此中“文化”都是文治、教化的意思,蕴涵着自我服膺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营造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强势氛围,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接受并认可文化的化育功能。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理论体系中,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对人的道德观形成和人格塑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儒家的道德理想人格一直处于社会的主流和主导,倡导高尚的人格信念和坚守的人生信念,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道相济的生命哲学。儒家思想蕴涵厚重的底蕴和深邃的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和道德的启迪,具有陶冶情操、修养道德的功效。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进取精神,注重主体的气节、操守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并形成了一整套引导民众如何做人的观念和规范,尤其强调个人的“内省”和“慎独”,强调启发个人的内在道德功能和思想自觉。儒家文化认为,个人是具有道德的,由道德的个人组成的社会也是道德的;个人要服从道德,国家也要服从道德,从而形成一个和谐中庸的道德社会。据此,儒家文化下的处世的根本原则就是道德思维高于并优先于功利思维,人的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成就道德人格,正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学》中进一步深化此种原则,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个人的社会与政治理想,而“修身”是基点,也是以德性为先的体现,以求知学文为后的中国儒学传统。这一传统文化思想,深刻影响并激发了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体现着尚德、尚德育、尚德风的传统,使道德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居于显著的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不单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并努力实践重视伦理、义高于利的金钱价值观,倡导对人以爱、推己及人的人际关系,反己正人、成己成物的道德修身精神。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涌现的为群体奉献的思想,激发人们形成对于家庭、社会、国家的义务观念。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体现了人的价值在于发现和宣传真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成为中国历代有识之士和志士仁人报国的信条。
三、以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现代大学生价值观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主流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大学生表现出较为严重的利己思想倾向,表现为:在自我认识中的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在人际交往中的以个人为中心;在涉及国家民族问题时的麻木淡薄或无知偏激;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的环保意识淡薄、浪费严重等。
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从大学生的人生理想的高度出发,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提高思想认识、优化思想素质为目标,以继承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理想信仰、是非观念、行为习惯,改变大学生的价值标准,使其朝向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
1.以传统文化所彰显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塑造大学生国家责任意识。作为有强烈国家责任感的人,决不会将自己与社会、与人民对立起来,更不会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而应将个人与社会、国家利益有机地协调起来,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找到人生的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中,体现着强烈的民族国家意识。孟子提出:“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之推而内之沟中。”这并非狂妄自大,而是充分体现了勇于担当的胸怀。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鼓励着历代仁人志士胸怀祖国,忧国忧民,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自己利益,表现了文人的高风亮节。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社会责任、国家责任教育的良好素材。
2.以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点,塑造大学生正确的诚信观。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诚信的研究,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的儒家。早期的诚信与宗教密切联系。《尚书·太甲下》中记载: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此处的“诚”主要是指笃信鬼神的虔诚。后来经过儒家学者的大力提倡,诚与信逐步摆脱了浓重的宗教色彩,而成为进行个人修养与经世致用的道德规范。在传统文化中,诚是“天之道”,是道德的本体和自然的规律,人们的道德修养必须遵循“天之道”,这是做人不可移易的法则。孟子把“诚”放到了道德本体的高度进行讨论,认为人若要加强自身品行的修养,诚是一个重要的原则。他说:“诚者,人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础。因此,对公民进行诚信教育是必要的,而对即将步入社会生活的公民——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更为紧迫,必须借鉴中国传统诚信思想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以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在市场经济社会坚守诚信,求真务实。
3.以传统文化中谦恭礼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交往观。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观点。孔子还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平等,相互体谅,相互宽容。对待别人将心比心,由己及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对朋友的“忠信”之礼,孔子教育学生的“四教”(即“文、行、忠、信”)中有一半就是培养学生的“忠信”观。曾子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孟子言:“信于友有道。”孔子更是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以谦卑的胸怀去待人,以忠信的态度去交友,才能获得真挚的友情。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养成关爱他人、忠信不欺、修身、克己、重感情、讲德义的传统美德,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为日后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
4.以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念,塑造大学生正确的利益观。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意识形态、文化现象、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也使人们产生了种种困惑甚至迷惘,对于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时期的青年大学生更是如此。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施以正确的义利观教育,对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他们的健康成长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义利关系上,重义轻利思想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主流价值取向。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及宋明时期的新儒家都非常强调义利之辩,认为这是划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更是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主张。在当前的大学生中较多出现过度追逐物质利益的情况下,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传统的义利观教育,重点培养其见利思义、重义轻利的思想,有助于消除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拜金主义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及意义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发的历史文明逐渐演化而来,是我国从古至今的所有思想的集中表现。它被中华民族世代传承并发扬,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以及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结晶。
二、目前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
小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年龄,作为老师,及时给学生讲述一些较为简单的古文,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都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以古诗词的形式存在的,并且出现的内容较少不易进行传统文化的深入渗透。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首先,小学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由于现在社会生活很难接触到古文,所以对古诗词或文章的理解比较艰难,并且停留在一个浅层次的记忆上,所以在学习古诗词或文章时容易对文章出现错误的理解。另一方面就是现在教育教学中参考资料多如牛毛,学生能够很容易的买到与课文相配套的参考书籍。在学习古文时,一旦出现不能理解的词语时就翻看参考书籍,完全不用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这对学习古文是十分不利的。再者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以完成任务为中心,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这些现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是十分不利的。
三、让传统文化进入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的方法
1、积极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积极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以此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教育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神,从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积极开展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更加了解传统的美德,及时引导学生去学习传统的优秀的文化,这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非常有利的。小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年龄,老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可以举一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小故事,例如:孔融让梨、大禹治水等,让学生通过故事自己体会到传统美德,这种方法对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很有帮助。
2、在写字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生认识的字还很有限,在教育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学习榜样。因此,老师在写字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一个好的引导作用。通过教小学生写字,来传授一些我国的传统文化,例如:写字就和做人一样要方方正正等这种理念。让学生在学习写字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坐姿更学会了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通过这种小事的传授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学习是很有好处的。
3、鼓励学生深入的进行思考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
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对历史精华的再吸收,有利于今天社会的发展。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没有其根植的文化土壤,那么其发展也会因为缺乏历史积淀而缺少根基,所以说,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系列传统,而今天的传统文化发展,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择其有用而用之。而通过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孔孟文化,还是治国理政之道,其中都有对今天国家和社会发展有影响的内容,比如今天提倡的“和谐”,就是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提取的。所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对历史精华的再吸收,有利于今天社会的发展,这也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所在。其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对历史的尊用,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保证。一个不尊重自己文化的国家,是很难获得其他国家的尊重的,特别是对于我国而言,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小到对人的规制,大到对国家管理的惊醒,这些内容千百年来不断影响着中国人,所以这就更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尊重,这样才能让优秀文化传承,并用中国文化影响世界。所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对历史的尊用,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保证,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之一。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现状
我国始终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所以说,在传统文化的继承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的宣传逐渐增多,比如在今天,我们经常可以通过电视上的公益广告看到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从“小鸭子的故事”讲述孝顺和言传身教等家庭美德,到“添一双筷子”讲述中国睦邻友好的优秀文化传统,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途径越来越多,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有重要帮助,只有了解,才可能继承,所以说,这是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走向世界,我们知道,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最主要的就是要让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更大,所以说,我国传统文化能够走向世界,是其继承的最佳方式,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受甚至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在看到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也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继承面临的一个基本现状。上面我们提到,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在不断增多,同时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但是目前在很多年轻人的认知里,对传统文化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年轻人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落伍”,对传统文化学习不够,这些都直接造成了我国很多优秀传统文化的丧失。
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方式
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仍然任重道远,仍需要更多人的努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方式,主要有:第一,通过多种途径将传统文化植入国人心里,比如可以借助新媒体,包括微信、微博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第二,引导国人践行传统文化,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要让文化从理论到实践,指导社会活动,可以组织更多人参与到传统文化践行中,在实践中传承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