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电气工程训练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电气工程训练是我校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实践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安全用电常识和基本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
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仅传授专业技能不够,还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需要其他学科也从实用角度改革教学内容,传授对不同的专业有所侧重,以将机电电专业毕业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电气工程师。
实验教学要与时俱进,与现代实验技术相结合,既要传授实际操作技能,又要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受到启发,促使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首先要考虑教学对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要与理论教学的知识点相结合,另一方面要注意趣味性、实用性和扩展性。要遵循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基础到综合、由理论到创新循序渐进的原则,淘汰与删减陈旧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设计型、综合型实验,按照基础性、综合性和研究性三个层次开展实验教学,各层次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但又相互衔接,使其成为既与理论教学联系紧密,又相对独立、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
一、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1.教学内容不够充实,学生做起来前紧后松。为期一周的电工训练,前三天的实践内容是理论教学和基础实践;后两天的内容是创新设计,占用时间偏长。
2.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对有些理论知识的掌握也不是很好,很难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有些女生对电有惧怕心理,不敢动手,兴趣也不强。教学实践内容和现代生产实践结合度不够,电工电子技术含量偏低。
二、教学改革
针对电气工程训练的现状,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在电气工程训练中增加电子产品制作的内容。对于电子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制作一些和已有的实践项目相关且简单实用的电气产品。如让他们自己安装实用的小型电机,机电专业学生可以选作电子镇流器等。学生在电工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电气产品的研制、组装和调试的亲身体验,可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探知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推进实践教学和现代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电气工程训练实践经过改进后的教学内容可概括为四个教学环节、六大教学模块。四个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基础实践、创新设计和产品制作;六大教学模块包括元器件认识、工具仪表使用、电路原理和电路设计、线路板制作、组装和配线、调试和检修。
三、教学要点
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时间安排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三点。
1.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全面实施因材施教。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要求他们不仅知道“应该怎么做”,而且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并启发他们思考“还能怎么做”;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着重培养他们的规范操作能力,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还可将实验内容分为必做和选做两类,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在完成必做实验后,去研究和设计选做实验内容。同时还可以利用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建立电子技术兴趣小组,开展电子技术制作大赛,进行课外科技活动等形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充分动手实验,发挥其想象力、思维力和创新意识的环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2.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于参加电气工程训练兴趣高、产品制作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引导,把课内教学内容和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素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师在理论教学环节主要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元器件认识与检测、电气原理图识图、实践操作技能四方面知识。脱离实践操作的理论知识不要讲,和实践操作联系不大的理论知识要少讲。通过理论教学,学生可以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电气工程实践,这是理论教学的真正目的。
4.动笔、动手与动口相结合。实作考核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考核方法之一。实作考核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实作过程中动作的质量,如操作、执行等动作的准确性,表演等动作的完善性
二是实作结果的数量和质量
中图分类号:TM93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8-004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8.024
从目前来看,我国高校中对电气工程的训练比较欠缺,并且仅仅注重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这不利于对实践型人才的合理培养,不能积极适应现代工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笔者主要针对这一内容进行分析与探讨,对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提出了合理的意见,能够合理改进电气工程训练中的不足,以此促进电气工程的教学与发展。
1 电气工程与电工电子技术分析
作为现代科技中的中心科学内容,电气工程这一学科内容能够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所谓电气工程来说,主要是对电气与电子系统工程的合理改革。但是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电气工程对电子、光子的工程进行合理涵盖,以此可以使学生的学习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同时也能积极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因此,作为各个高校来说,应该重视电气工程的学科,并且为电气工程的教学制定合理的方向与目标,科学设置教学内容。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与发展,并且能够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而作为电工电子技术来说,主要有电路以及相关的定律等。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关于电工电子技术的知识,并且在此以后需要将其作为指导,通过实验的形式对这些理论进行科学验证,以此才能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并且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实践能力与技能,促进学生电工电子技术水准的提升,并且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实用型人才。因此作为电气工程这一学科来说,老师应该加强对教学方式的分析,合理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水平,从而能够为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 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电气工程教学中的中心,电气工程进行合理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并且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可以促进学生设备维修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因此,作为电气工程的训练课程来说,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让学生认真了解自身专业,并且对实践教学有一定认识,并且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内容。主要分为不同的训练阶段:首先是基础阶段,能够使学生对电路的基本内容进行合理掌握,并且能够对电子器件的属性进行掌握;其次是拓展时期。在这一阶段,需要对学生精心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能够对课程进行积极的了解。另外,实施一定的创新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使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积极的提升。从目前来看,电气工程训练有一系列的内容,如用电安全、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内容与技能。但是当前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不太合理,并且教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互脱节,这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另外,作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来说,在教学方面也存在着不合理的方面,先进性不够,不能积极跟上时展的潮流,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提升不能提供积极的帮助。因此,作为电气工程教学来说,应该加强对教学资源的改革,并且对电子电工技术的应用课程进行合理安排,并且还要积极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为学生展示最先进的电工电子技术,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合理的意见。
3 电工电子技术实践的教学内容
作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来说,主要有三方面内容:首先是基础知识内容与方法。主要有直流、单相交流以及三相交流电路等,还有电路的瞬态过程等;其次是电机以及相应的控制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有磁路、交流铁心线圈线路、变压器的相关内容和可编程序的控制设备等;最后是电子技术方面,主要有相关的数字电子技术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些教学内容,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以及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沟通协调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学习新技术的水平与能力,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学会对电路进行安装。另外,一定的创新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提供积极的帮助。
4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层次分析
作为电气工程的教学来说,合理的训练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加强对基础内容的训练,另外应用实践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基础实训教学来说,是在学生对基础知识内容有合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技术能力,还能使自身的理论知识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作为应用与设计来说,其实践内容主要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实践能力的基础上,需要对社会能力与技术进行学习,并且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此能够在未来的社会工作中进行合理运用。此外,还有开放式实训教学,主要是借助研究小组的形式,能够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积极提升,并且有助于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能够在社会中得到积极的发展。
5 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科学举措
5.1 对教学的合理改革
作为电气工程教学的改革,应该积极丰富其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特征,以此能够使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有趣,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比如,在讲解理论方面的知识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形式,通过对学生进行图片的展示,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合理提升。此外,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示范教学的形式,为学生进行合理的示范,有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知识讲授的层次性。在讲解完基础知识内容后,还要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进行合理巩固。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合理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或者借助课外活动的形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积极的提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与发展。
5.2 多样化考核标准的制定
在电气工程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来说,应该加强对因材施教方式的运用。针对学生不同的专业与基础内容,并且需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应该加强对学生考核标准的制定,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借助不同的考核方式,以此能够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目标,使其能够使合理完成老师交代的学习任务,并且还能增强自身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具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以此可以使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得到积极提升,促进学生实践水平的提升与进步。因此也能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以此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5.3 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合理结合理论与实际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具有实践精神与能力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而在电气工程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从当前的教学中来看,很多学生尽管能够理解电路图,并且能够从电路图中获得一定的信息,但是在真正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却不能做到游刃有余,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应该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相互结合。在讲解一些电路图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制作,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另外,在检查安装后,还要积极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积极的提升,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与发展,并且能够在理论知识的引导下增强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得到合理的进步。
5.4 合理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新课改教学理念的运用,探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并且能够使学生得到新课改的影响。而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扩展自身的知识面,加强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并且还要积极跟从时代的脚步,了解最先进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此能够传授给学生。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仅需要掌握本身学科领域的内容,还要对相关联的内容进行学习,以此能够为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提供帮助,使学生可以掌握系统的知识,并且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做出积极的贡献,促进学生专业能力与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6 结语
综上所述,从目前来看,电气工程训练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在高校的电气工程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教学的实用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方式,运用科学的教学举措,合理改进实训课程的教学体系,以便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能够为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帮助,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纯辉.从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视角看物理知识的应用[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6).
[2] 赵小莹.电工电子技术的多领域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10).
[3] 魏星,董亚杰.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方法探讨[J].电子测试,2014,(2).
1 引言
电气工程训练是我院面向工科非电专业及大文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实践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安全用电常识和基本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
2 实践教学的现状和改进措施
(1)实践课程简介
根据专业的不同,电气工程训练有两个教学模式。对于工科非电专业,开设电气工程训练A,共40学时;围绕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控制,训练工科学生一些简单的电气控制方法、控制手段,使之理解电气控制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电气控制在工程中的应用。对于大文科专业,开设电气工程训练B,共40学时;通过室内照明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与检修实践,让学生懂得安全用电,学习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的使用,掌握最基本的电工技能。
(2)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从近三年的教学实践过程看,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两点:
第一,教学内容不够充实,学生做起来前紧后松。为期一周的电工训练,前三天的实践内容是理论教学和基础实践;后两天的内容是创新设计,占用时间偏长。
第二,教学实践内容和现代生产实践结合度不够,电工电子技术含量偏低。电气工程训练A的实践内容是交流电动机的交流接触器控制线路;电气工程训练B的实践内容是照明电路的安装实践,在电路中用的是电感式镇流器。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些电路已不是最常用的电路了。
(3)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在电气工程训练中存在的现状,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在电气工程训练中增加电子产品制作的内容。对于非电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制作一些和已有的实践项目相关且简单实用的电气产品。参加电气工程训练A的学生,可以选作PLC控制器;参加电气工程训练B的同学,可以选作电子镇流器。学生在电工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电气产品的研制、组装和调试的亲身体验,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探知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推进实践教学和现代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
3 实践教学改进后的实施方案
(1)实践教学内容
电气工程训练实践经过改进后的教学内容可概括为四个教学环节、六大教学模块。四个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基础实践、创新设计和产品制作;六大教学模块包括元器件认识、工具仪表使用、电路原理和电路设计、线路板制作、组装和配线、调试和检修。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六大教学模块的实施是渗透在四个教学环节中完成的。可以看出,和电气工程训练B相比,电气工程训练A的电工电子技术信息含量大、实践操作难度高。
(2)教学实施方案
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时间安排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三点: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师在理论教学环节主要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元器件认识与检测、电气原理图识图、实践操作技能四方面知识。脱离实践操作的理论知识不用讲,和实践操作联系不大的理论知识要少讲。通过理论教学,学生可以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电气工程实践,这才是理论教学的真正目的。
第二,因材施教。专业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就不同,讲授的教学内容也不同;专业相同基础不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就不同,对三表学生要突出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对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进行精英培养。
第三,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于参加电气工程训练兴趣高、产品制作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引导,把课内教学内容和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素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3)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创新意识。
第一,确定灵活、直观的教学方法。在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板书、多媒体课件及实物展示等教学手段,采用演示教学和渐进式启发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下功夫,使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对于基础实践项目,主要以演示教学为主,通过演示教学,学生把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感性知识上升为可以指导自己实践操作的理性知识。对于创新实践项目,主要以渐进式启发教学为主。通过启发教学,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同学们独立完成实践项目的能力。 转贴于
第二,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调整实践项目在量和质上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完成实践项目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教学目的就容易达到了。
第三,实行多方位的奖励制度。在基础实践环节,可以把一个班级分成几组,组和组之间比赛,哪个组完成的又快又好,哪个组就有额外加分,并把名次写在黑板上。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之间团结合作、协同作战的意识和动力。在产品制作实践环节,可以把课内教学和课外的素质教育活动相结合,给成绩优异者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
4 结语
在电气工程训练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本着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提炼和整合实践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电工电子线路和电气产品的设计、组装和调试的亲身体验,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探知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增强求知欲望,培养自我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电气工程训练是我校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实践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安全用电常识和基本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要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仅传授专业技能不够,还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需要其他学科也从实用角度改革教学内容,传授对不同专业有所侧重,以将机电电专业毕业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电气工程师。
实验教学要与时俱进,与现代实验技术相结合,既要传授实际操作技能,又要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受到启发,促使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首先要考虑教学对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要与理论教学的知识点相结合,另一方面要注意趣味性、实用性和扩展性。要遵循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基础到综合、由理论到创新循序渐进的原则,淘汰与删减陈旧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设计型、综合型实验,按照基础性、综合性和研究性三个层次开展实验教学,各层次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但又相互衔接,使其成为既与理论教学联系紧密,又相对独立、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
一、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1、教学内容不够充实,学生做起来前紧后松。为期一周的电工训练,前三天的实践内容是理论教学和基础实践;后两天的内容是创新设计,占用时间偏长。
2、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对有些理论知识的掌握也不是很好,很难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有些女生对电有惧怕心理,不敢动手,兴趣也不强。教学实践内容和现代生产实践结合度不够,电工电子技术含量偏低。
二、教学改革
针对电气工程训练的现状,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在电气工程训练中增加电子产品制作的内容。对于电子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制作一些和已有的实践项目相关且简单实用的电气产品。学生在电工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电气产品的研制、组装和调试的亲身体验,可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探知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推进实践教学和现代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
电气工程训练实践经过改进后的教学内容可概括为四个教学环节、六大教学模块。四个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基础实践、创新设计和产品制作;六大教学模块包括元器件认识、工具仪表使用、电路原理和电路设计、线路板制作、组装和配线、调试和检修。
三、教学要点
1、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全面实施因材施教。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要求他们不仅知道“应该怎么做”,而且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并启发他们思考“还能怎么做”;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着重培养他们的规范操作能力,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利用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建立电子技术兴趣小组,开展电子技术制作大赛,进行课外科技活动等形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充分动手实验,发挥其想象力、思维力和创新意识的环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2、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于参加电气工程训练兴趣高、产品制作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引导,把课内教学内容和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素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师在理论教学环节主要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元器件认识与检测、电气原理图识图、实践操作技能四方面知识。脱离实践操作的理论知识不要讲,和实践操作联系不大的理论知识要少讲。通过理论教学,学生可以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电气工程实践,这是理论教学的真正目的。
1 引言
电气工程训练是我院面向工科非电专业及大文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实践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安全用电常识和基本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
2 实践教学的现状和改进措施
(1)实践课程简介
根据专业的不同,电气工程训练有两个教学模式。对于工科非电专业,开设电气工程训练a,共40学时;围绕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控制,训练工科学生一些简单的电气控制方法、控制手段,使之理解电气控制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电气控制在工程中的应用。对于大文科专业,开设电气工程训练b,共40学时;通过室内照明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与检修实践,让学生懂得安全用电,学习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的使用,掌握最基本的电工技能。
(2)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从近三年的教学实践过程看,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两点:
第一,教学内容不够充实,学生做起来前紧后松。为期一周的电工训练,前三天的实践内容是理论教学和基础实践;后两天的内容是创新设计,占用时间偏长。
第二,教学实践内容和现代生产实践结合度不够,电工电子技术含量偏低。电气工程训练a的实践内容是交流电动机的交流接触器控制线路;电气工程训练b的实践内容是照明电路的安装实践,在电路中用的是电感式镇流器。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些电路已不是最常用的电路了。
(3)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在电气工程训练中存在的现状,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在电气工程训练中增加电子产品制作的内容。对于非电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制作一些和已有的实践项目相关且简单实用的电气产品。参加电气工程训练a的学生,可以选作plc控制器;参加电气工程训练b的同学,可以选作电子镇流器。学生在电工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电气产品的研制、组装和调试的亲身体验,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探知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推进实践教学和现代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
3 实践教学改进后的实施方案
(1)实践教学内容
电气工程训练实践经过改进后的教学内容可概括为四个教学环节、六大教学模块。四个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基础实践、创新设计和产品制作;六大教学模块包括元器件认识、工具仪表使用、电路原理和电路设计、线路板制作、组装和配线、调试和检修。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六大教学模块的实施是渗透在四个教学环节中完成的。可以看出,和电气工程训练b相比,电气工程训练a的电工电子技术信息含量大、实践操作难度高。
(2)教学实施方案
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时间安排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三点: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师在理论教学环节主要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元器件认识与检测、电气原理图识图、实践操作技能四方面知识。脱离实践操作的理论知识不用讲,和实践操作联系不大的理论知识要少讲。通过理论教学,学生可以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电气工程实践,这才是理论教学的真正目的。
第二,因材施教。专业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就不同,讲授的教学内容也不同;专业相同基础不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就不同,对三表学生要突出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对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进行精英培养。
第三,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于参加电气工程训练兴趣高、产品制作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引导,把课内教学内容和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素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3)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创新意识。
第一,确定灵活、直观的教学方法。在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板书、多媒体课件及实物展示等教学手段,采用演示教学和渐进式启发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下功夫,使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对于基础实践项目,主要以演示教学为主,通过演示教学,学生把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感性知识上升为可以指导自己实践操作的理性知识。对于创新实践项目,主要以渐进式启发教学为主。通过启发教学,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同学们独立完成实践项目的能力。
第二,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调整实践项目在量和质上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完成实践项目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教学目的就容易达到了。
第三,实行多方位的奖励制度。在基础实践环节,可以把一个班级分成几组,组和组之间比赛,哪个组完成的又快又好,哪个组就有额外加分,并把名次写在黑板上。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之间团结合作、协同作战的意识和动力。在产品制作实践环节,可以把课内教学和课外的素质教育活动相结合,给成绩优异者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
4 结语
在电气工程训练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本着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提炼和整合实践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电工电子线路和电气产品的设计、组装和调试的亲身体验,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探知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增强求知欲望,培养自我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引言
我国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的是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加强工程教育实践,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吸引工业界广泛参与,进一步密切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实现国际互认。
一、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一)电气工程训练现状
电气工程训练在电气工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电气工程培训可以提高学生维护、管理和实际操作相关电气工程实验装置、设备和工程技术的能力,这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在相关的教学过程中,电气工程专业增设实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接触到一些实际的环境,对相关的操作和实验步骤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电气工程的培训内容一般包括实际操作和电气电子技术、电气安全常识等基础知识。目前电子工程相关的培训课程安排很不合理,缺乏相关的实践内容,让学生学以致用。
(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现状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涉及电工电子学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科,是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电工电子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其实践性比较强,只有多进行实践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然而,在实际进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时,大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即教学模式依然停留在概念讲解、列举实例与做习题三点一线的阶段。电工电子专业理论知识本身比较复杂难懂,用这种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性地接收教师所教知识,长时期的学模式下,学生对电工电子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降低。尽管现阶段大部分职业院校开始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课件进行电工电子教学,但很多教师由于专业素养比较低,很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件制作,多是从网上下载课件进行教学。在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主动学习积极性难免会出现下降情况。
二、提高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重视实践教学,强化能力培养
强化实验实践教学,构建“实验教学、综合实践和创新创业训练”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专业实际科学设置创新创业综合实践模块,充分挖掘模块中的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提升的元素或内涵。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学科竞赛、学术报告、、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均可折算学分,多修学分可以置换选修课程学分。根据专业培养实际,灵活设计课程见习、毕业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活动;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灵活开展相关实习(实训)、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校内外实践协同育人,合作共建专业、实验与实训平台,推动师资与课程等资源共享;鼓励同国内外知名学校开展学分互认、访学、第二校园经历等类型多样的交流学习。
(二)创建智能学习助理,提高学生学习针对性
在电子电工技术教学活动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创建互助式智能学习助理。该助理可根据用户当前和历史的学习行为,为用户自动地提供相适应的学习内容的重难、难点,同时实现智能批改、自动答疑等功能。这不仅增加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更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智能学习助理还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进行智能分析。智能学习助理要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实验操作等模块做出综合分析与评估,给学生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学生的电子电工技术课程学习成績。智能学习助理要类似于“天猫精灵”“小爱音箱”等智能助手,涵盖电子电工技术课程所需的学习资源,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实时搜索查询。
(三)推进课程改革,强化以学生为中心
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出发点,以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基于社会需求,以倒推的方式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横向联系,跨学科、跨专业建立基础平台课程,开展分层分类教学改革,加强纵向贯通,在不同模块间开展教学研讨。构建“课程-能力”关系矩阵,突出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对毕业要求达成的支撑作用,课程整合、课程、课程优化、课程趋新,解决因人设课、课程内容重复、课程内容陈旧等问题,形成层层相扣、紧密支撑的课程结构。
摘 要: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满足社会人才发展需要的重要措施。本文以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例,论述了学院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做法、特点。同时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实施 建议
安装单位在1#锅炉的吊耳与管箱焊接结束后,立即对其进行了焊后热处理工作。当深圳技术监督局锅检所和安装单位无损检验人员要对吊耳安装焊缝进行检验时,在拆除热处理保温棉后发现了除氧蒸发器管箱右前方上侧水平法兰厂家母材上有一处肉眼可见的长15mm的裂纹。经渗透检验在厂家焊缝处另外又发现两条分别长为25mm、45mm的裂纹。之后,安装单位又采用渗透检测方法对类似部位进行了扩大检查,检查、复查结果详细如下:
1.1除氧蒸发器管箱右前方上侧水平法兰厂家母材有一处肉眼可见的长150mm裂纹,渗透检测发现此处裂纹长约为400mm。(编号为1)。
1.2经过渗透检测进一步核实在厂家角焊缝处发现有两条长分别为25mm、45mm的裂纹。(编号为2、3)。
1.3除氧蒸发器管箱右前方上侧水平法兰的内侧厂家角焊缝处经渗透检测发现有一条长约300 mm的裂纹。(编号为4)。
1.4除氧蒸发器管箱右后方上侧水平法兰的内侧厂家角焊缝处经渗透检测发现有一条长约150mm的裂纹。(编号为5)。
1.5除氧蒸发器管箱左前方上侧水平法兰的内侧厂家角焊缝处经渗透检测发现有一条长约300 mm的裂纹。(编号为6)
2.裂纹产生原因的分析
2.1悬吊式锅炉的炉型特点以及管箱的材质决定,焊缝及母材容易产生冷裂纹。(在其它电厂9E机组同类型锅炉的安装过程中也有类似缺陷产生。)。
2.2热处理过程中有延迟裂纹产生。
3.裂纹处理方法
3.1对于裂纹编号为1的裂纹的处理方法:
3.1.1将材质为10CrCuSbTi的件(1)采用氧-乙炔火焰割除掉(长度为600mm)。
3.1.2将件(2)及件(3)与件(1)对口处加工成V型断面形状。对口间隙及角度应严格按要求制作,角度控制在6-8°。
3.2对于编号为2和4的裂纹的处理方法:此处裂纹在处理编号为1的裂纹时,已经被割除。
3.3对于编号为3、5、6的裂纹的处理方法:将裂纹所在的焊缝、母材采用机械方法清除到底,直至确认无裂纹为止。(确认方法采用渗透检测的方法进行),然后按照正确工艺进行补焊。
4.焊接要求
4.1用履带式加热器预热至150-200℃,预热范围为裂缝周围50mm,用氧气-乙炔气割,沿裂缝对金属进行逐层熔化吹除,用砂轮机打磨并100%渗透检测,确认裂纹已全部消除。
4.2按规定烘干焊条。
4.3选派合格持证焊工施焊,焊前用履带式加热器预热至150-200℃,E5015φ3.2 90-110A(1-4层), φ4 130-150A(5-满),反面挑根、打磨并焊满,注意层间仔细清渣,严格控制线能量。
4.4焊后用保温棉将其包好,使其在保温层下缓慢冷却。
4.5缓慢冷却至室温后打磨焊缝表面,然后进行100%UT+100%PT探伤检验。
4.6探伤检验合格后对焊缝进行焊后热处理,具体热处理要求见5。
4.7热处理后再对其进行100% UT+100%PT探伤检验及硬度检查。
4.8焊补强板δ=20 500×600,材质20g,重复4.2-4.7条。
4.9炉内修补,用10CrCuSbTi,δ=8的材料进行修补(ENS1-Z φ3.2 90-110A)。
4.10焊接过程中必须严格监视焊接质量,层间焊渣必须清理干净,检查确认无缺陷后再进行下一层焊接。
4.11应特别重视收弧时的焊接质量,收弧弧坑必须填满。
4.12焊接完毕仔细检查焊缝及热影响区,不得存在裂纹、弧坑、咬边、气孔等表面缺陷。
4.13焊接过程必须一次完成,件(1)与件(2)、件(1)与件(3)焊接采用两人对称施焊的焊接工艺。
4.14管箱在组装前应对坡口表面及附近母材内、外侧10cm范围内清理干净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4.15管箱在组装焊接时,严禁在坡口间隙内加填塞物。
4.16焊接场所必须备有防风、雨措施。
4.17电焊机要性能良好,运转正常,电焊机的电流表、电压表要检验合格,接地装置良好。
4.18电焊机的二次线要连接牢固,走线规范。
4.19电焊机要有防护棚,保证其工作环境良好。
4.20焊接场所应保证焊工有足够的施焊空间,焊接场所的安全设施要布置合理。
4.21管箱内部焊接清理过程中受热面管上应覆盖彩条布防止杂物落入受热面。
5.热处理要求
5.1采用履带式加热器加热,加热器规格:1700×450 P=20KW/片。
5.2热电偶、加热器、保温棉的布置:
5.2.1热电偶的布置:在管箱内外两面各布置一支热电偶,其垂直于水平焊缝,且热电偶的热端与焊缝的中心要紧密接触。
5.2.2加热器、保温棉的布置相似,对称布置在管箱内外两面,(保温棉宽:700 mm、长:1800 mm),焊缝中心两侧的加热宽度、保温宽度要相同。
5.3升降温速度为120℃/h。
5.4热处理恒温温度为600-630℃。
5.5恒温时间为120分钟。
5.6降温至300℃以下时可在保温层下缓慢冷却。
6.焊后质量检验
6.1热处理后应及时对焊缝、热影响区、母材进行质量检查,检验方法为100% UT+100%PT探伤检验,如发现有超标缺陷应挖补后再重新进行焊接及热处理。
6.2热处理后要进行硬度检验。
6.3焊缝、热影响区、母材必须经超声波、渗透、硬度检验全部合格后方可确认为合格焊缝。
7.处理结果
安装单位严格按照上述方案对除氧器管箱水平法兰裂纹进行了处理,焊接热处理后对焊缝、热影区及周边20cm内的母材进行了100% UT+100%PT探伤检验,未发现超标缺陷,硬度抽验检结果合格,证明此除氧器管箱水平法兰裂纹处理方案可行。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291-02
1 中职专业教材现状的分析
教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的职业教育中,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材内容追求理论 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所涉及的知识理论性强,并过深 过难,教材缺乏指向岗位群需求的针对性。专业课程教材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滞后的弊端凸现,缺乏灵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当前接受中等 职业教育的学生的差异性越来越大,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 点是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长于动脑能力,教材理论知识较深,往往与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有一定差距。教材不能适应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缺乏学习兴趣,厌学情况严重。因此,开发适应中职学生能力培养的校本教材工作迫在眉睫。
2 当前校本教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当前中职学校专业教材不适应本校学生,学生毕业后不能及时适应企业 需求的的问题,各学校也都纷纷开发校本教材。但研究发现当前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1)学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主体,自身力量较为薄弱,由于学校条件和教师水平的限制,难以开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容易产生平庸和折衷,增加学校和教师的压力和负担,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2)开发理念上注重学校办学特色,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例如,学校由于开发课程的门数过少,学生不能充分自由地选择课程;或是学校没有进行学生需求评估,开发出的课程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有些学校的课程资源单一,教学方式陈旧,学术性太强,学生学习兴趣低落,学习效果较差等等。
(3)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开发能力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教师的职前、职后教育缺少应有的课程知识培训,学校与教师对课程的独立判断和开发积极性、创造性逐渐萎缩,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和课程决策的能力不能满足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
(4)校本课程开发的界定模糊,忽视校本课程开发本质特征的研究。从“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来看,有些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联系在一起,有的甚至二者不分。
(5)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相当封闭,民主程度不高。许多学校的管理和运行是从上到下,从政府到学校、从校长到教师封闭运行的,学校内部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与有效的交流。从教师到校长、从学校到政府的反馈机制也很薄弱。学校不能直接了解社会并与之沟通,不能形成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因此难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难以开发出适应本地社会要求的校本课程。
(6)普遍缺少合作意识。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单靠一人一校的力量,开发质量是得不到保障的。所以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都应当具有合作意识。长期以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是靠个人的力量独立解决问题,教师的这种“专业个人主义”的特征导致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多是孤军奋战。学校应该培育合作机制,促进校本课程开发人员的交流、合作,强调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有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分享。
(7)忽视学生这个开发主体。几乎所有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没有学生的参与。甚至有些学校忽视了课程开发前必须做的学校内部、外部的情境调查分析。学校在开发中考虑最多的是学校的现状、能力;教师考虑最多的是自身特长,没有发挥学生作为开发主体的作用。
(8)缺乏激励机制,很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带给他们压力,因此视其为额外的负担,从而影响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兴趣和教学质量。
3 我校中职模具钳工技能训练校本教材的开发
《模具钳工技能训练》课程主要任务是着重培养学生模具装配、安装、调试、检验及维修的能力所需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模具钳工生产管理要求;掌握冲压、塑料模具装配、安装、试模、检验和保养知识;掌握冲压、塑料模具技术状态鉴定与维修知识;掌握冲压、塑料模具常见的故障及修理方法知识;掌握冲骸⑺芰夏>咦芭涔ひ罩识;了解模具钳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对知识、技能、素质要求;能够完成中等复杂程度的冲压、塑料模具的装配;能够完成中等复杂程度的冲压、塑料模具的安装、试模、检验和保养等工作;会分析模具常见的故障,合理设计维修步骤和方法;能制订中等复杂程度的冲压、塑料模具装配工艺能力达到国家模具钳工中级工的考核要求。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主,淡化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注重技能、能力和素质的实用性、技术性和综合素质的复合性,为从事模具装配调试技术工作奠定岗位专项能力。
针对当前校本教材开发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课题组深入本镇江顺模具有限公司、江南模塑有限公司、江阴宏顶模具有限公司、江阴昆辉模具有限公司等区域内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模具制造企业。我们主要围绕企业对模具钳工的知识能力要求,实践操作能力要求,通过大量的行业及企业的调研及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毕业生就业调查等形式,得到了模具相关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
将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进行分析和综合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职业行动领域描述、工作对象、工具、方法、劳动组织、工作要求,得到学习领域描述表,以模具钳工为例。
将有参考价值的代表性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下的教学项目――学习情景。它是学习领域课程的小型单元,每个学习情景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的工作任务,都有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一个学习领域通常有几个学习情景。学习情景的安排上要从简单到复杂、难度依次增加。每个学习情景都有相应的学习情景工作任务书,用任务驱动法激励学生完成任务。校本教材所选的内容应是学生乐以接受的动手能力的训练为原则, 适合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改变原有专业课教材理论知识繁难,高深难学的问题,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实际,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逐步建立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 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校本专业课教材,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将完成每个学习情景工作任务的相关知识、教学建议、详细工作过程及步骤、工具、方法等编写出具有一步步的引导问题的工作页(学材),是针对学习情景的作业。
为配合学生的学习,还配有课程课件、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教学视频、学习习题等。
4 开发过程中的不足及对策
(1)还不能充分领会新标准 对教材编写的要求,很难做到教材编写和教学设计的和谐统一。
(2)教学资源不够丰富,还需要进一步开发配套教材,如学习指导书、实习实训指导书等。
(3)加强校企合作。对于职业教育来说,离不开行业、企业的需求,校本教材要与行业的需求相适应,满足社会行业对技能型人才职业素质的要求,经常与行业、企业联系,随时掌握行业技能发展的新动态,并把它作为新的技能知识放进校本教材,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4)优化“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双师型”师资明显不足。教师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 革的关键,是提高工学结合教学质量的保。显然,如何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和科研能力是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重中之重,为此我校积极与本地一线模具企业合作,实施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青蓝结对”以及聘请企业技术专家作为我校“外聘教师”等工作,为提高教师的各项能力作了积极的努力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5)进一步完善实习实训条件。实习实训设施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 养目标的基本条件,虽然我校已经在积极的创设相关模具设备和生产环境,但由于资金投入、校企合作等原因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和升级。
参考文献:
[1] 陈解放.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期待[J].中国高教研究,2006(8).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生产实践
1引言
电气工程训练是我院面向工科非电专业及大文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实践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安全用电常识和基本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
2实践教学的现状和改进措施
(1)实践课程简介
根据专业的不同,电气工程训练有两个教学模式。对于工科非电专业,开设电气工程训练A,共40学时;围绕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控制,训练工科学生一些简单的电气控制方法、控制手段,使之理解电气控制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电气控制在工程中的应用。对于大文科专业,开设电气工程训练B,共40学时;通过室内照明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与检修实践,让学生懂得安全用电,学习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的使用,掌握最基本的电工技能。
(2)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从近三年的教学实践过程看,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两点:
第一,教学内容不够充实,学生做起来前紧后松。为期一周的电工训练,前三天的实践内容是理论教学和基础实践;后两天的内容是创新设计,占用时间偏长。
第二,教学实践内容和现代生产实践结合度不够,电工电子技术含量偏低。电气工程训练A的实践内容是交流电动机的交流接触器控制线路;电气工程训练B的实践内容是照明电路的安装实践,在电路中用的是电感式镇流器。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些电路已不是最常用的电路了。
(3)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在电气工程训练中存在的现状,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在电气工程训练中增加电子产品制作的内容。对于非电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制作一些和已有的实践项目相关且简单实用的电气产品。参加电气工程训练A的学生,可以选作PLC控制器;参加电气工程训练B的同学,可以选作电子镇流器。学生在电工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电气产品的研制、组装和调试的亲身体验,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探知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推进实践教学和现代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
3实践教学改进后的实施方案
(1)实践教学内容
电气工程训练实践经过改进后的教学内容可概括为四个教学环节、六大教学模块。四个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基础实践、创新设计和产品制作;六大教学模块包括元器件认识、工具仪表使用、电路原理和电路设计、线路板制作、组装和配线、调试和检修。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六大教学模块的实施是渗透在四个教学环节中完成的。可以看出,和电气工程训练B相比,电气工程训练A的电工电子技术信息含量大、实践操作难度高。
(2)教学实施方案
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时间安排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三点: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师在理论教学环节主要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元器件认识与检测、电气原理图识图、实践操作技能四方面知识。脱离实践操作的理论知识不用讲,和实践操作联系不大的理论知识要少讲。通过理论教学,学生可以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电气工程实践,这才是理论教学的真正目的。
第二,因材施教。专业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就不同,讲授的教学内容也不同;专业相同基础不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就不同,对三表学生要突出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对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进行精英培养。
第三,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于参加电气工程训练兴趣高、产品制作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引导,把课内教学内容和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素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3)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创新意识。
第一,确定灵活、直观的教学方法。在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板书、多媒体课件及实物展示等教学手段,采用演示教学和渐进式启发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下功夫,使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对于基础实践项目,主要以演示教学为主,通过演示教学,学生把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感性知识上升为可以指导自己实践操作的理性知识。对于创新实践项目,主要以渐进式启发教学为主。通过启发教学,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同学们独立完成实践项目的能力。
第二,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调整实践项目在量和质上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完成实践项目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教学目的就容易达到了。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该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受过电工电子,系统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是电工与电子、电力控制与信息技术交叉渗透的综合型宽口径工科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和电气信息基础知识,在电气工程与信息领域从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干课程有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工与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工程、电力拖动与控制、电机控制。就业方向为适合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控制、信息处理、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电器设备研制等工作,能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也可攻读电气工程、控制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生。
二、高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一)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分方向设课
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强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对机械、电子、信息、经济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新意识。课程体系设计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为主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应用为宗旨,注重掌握成熟技术与管理规范的培养训练,加大实践训练比重。具体实施中,突出应用性、实践性,使基础理论必需、够用,专业课教学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构建多个专业方向,使学生毕业能上岗,上岗能顶岗,顶岗能用,体现创新的高职教育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工业过程控制与分析,解决强弱电并举的宽口径专业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改变教学法,实施系统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某一门课的过程中总会有一种疑问,这门课程学了到底有什么作用,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目的和方向,而系统教学法为学生解答了这个疑问。系统教学法是基于一个真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系统,从系统的角度去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学生就会直观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作用和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连贯性、渗透性,强化学科知识的系体化。系统教学方法在课程和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紧扣培养目标,按岗位需求目标来设置课程,整合课程的内容。如要培养一个生产线安装,调试和维护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操作人员,将以类似的生产线作为一个系统,在这样的一个系统中去讲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知道所学知识的运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始终以一个系统为起点,所有的知识点的学习都是放在一个系统中进行讲解,即由整个系统到某个局部,最后再回到整个系统的教学方法。
(三)利用“双赢”的校企合作关系,积极实践“工学结合”教育模式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之所以能持续100年久经不衰,主要归功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那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我院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中,加强了同社会的联系,千方百计寻求并依托行业、企业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和政府主管部门合作办学,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全方位地进行了工学结合教育的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与湖南远大空调有限公司合作,教师进入公司学习培训,公司的文化理念和空调专业技能提前弓l入。每年毕业生中只要符合公司要求,则全部进入公司再进行三个月强化训练,合格即成为空调运营工程师。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校内进行理论教学和基础技能训练,在企业进行岗位综合能力培训和实践,学校对教学质量进行过程监控,企业对人才质量进行目标评价;双方实现设备设施、技术信息与人才资源的共享,学校的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技术咨询和智力支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举办专题讲座、担任兼职教师或指导学生实训。在教学过程中与企业紧密结合,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有利于学生管理。
总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课的教学大纲、授课方法必须进行改革、完善。高职院校教师首先必须确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因为我们的办学宗旨就是培养能够直接参加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骨干,而这些人员确实需要具备更多实践动手能力,才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才能在人才竞争的社会里立足、发展、生存,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那么,我们高职院校的发展将会前途光明。
参考文献
[1]王倩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对变频一拖多中电子膨胀阀的控制.空调技术专题.
[2]李文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9-4.
[3]肖宏志,刘一兵.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中国电力教育,2009-2.
[4]卢艳.高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讨.职业教育研究,2009-4.
[5]王春峰.系统教学法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科技资讯,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