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体育管理的要素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3 09:17:5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体育管理的要素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体育管理的要素

篇(1)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01

引言: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小学教育制度的改革正在推进之中。然而,小学日常管理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完整、制度在日常管理中落实力度不够等,这些问题制约着小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因此,学校的管理者要从管理现状出发,分析管理流程中的漏洞,认真研究学生对于日常管理工作的意见,并改进管理方式,使其适应素质教育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需要。

一、当前我国小学素质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严重制约素质教育的推广

在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传统管理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阻碍着改革,导致许多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的措施无法落实。一些小学的教育管理机构在倡导素质教育理念的表面形式下,仍然将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和升学率高低作为衡量教育实效的唯一标准。同时,小学的管理者没能深入认识和把握素质教育理念的含义和宗旨,导致改革教育制度的措施无法落实到学校日常的管理工作中。

(二)操作目标的不明确使素质教育流于形式

当今时代是一个富于变化的时代,也是知识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树立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就要探讨超前性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对于复杂竞争形势的适应能力。小学实施的素质教育,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素质教育,因为小学生这个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完善操作目标,增强目标的实效性、科学性和评估性,在此基础上重新整合小学管理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三)应试教育评价模式的广泛运用成为推广素质教育的主要瓶颈

对于素质教育实施效果的评价,指的是根据教育目标,综合衡量和判断教育基础条件、教育实施流程以及制度实施成效。素质教育与传统的应试理念相对立,它们在价值目标和评价指标上都应当有所区别。传统教育模式的核心是提高学生考试分数,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侧重传授僵化的知识点,并带领学生练量的习题,以便应对考试需要。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也采用了单一的考核指标。这种单纯追求升学率的评价方式,导致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因而忽略了多数学生的培养,形成小学教育的人为差异。

(四)实施素质教育的硬件及软件条件不足

与传统形式的教育相比,素质教育理念对教学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而言,在素质教育指导下,小学教育的软硬件环境都应当更新,教师队伍的素质也应当有显著提高。然而目前,我国地域发展不够平衡,小学之间在教学资源和教师素质上的差别明显。在偏僻的省市地区,小学校设施简陋,教师专业素质偏低,无法满足学生对全面发展的需要。软硬件条件不够完善,制约了管理制度的改革步伐。

二、强化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小学管理相关建议

(一)增强管理的灵活及多样性

要转变步调单一的管理方法。目前,许多小学实施的是统一化的管理制度,强调学生步调的一致。这种模式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也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无法发挥能动性。教师可以根据对学生知识结构特点的了解,开展主题性的授课活动,充分发挥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效应,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要适当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选修课程,为学生搭建自由发展的平台,培养起他们对于知识浓厚的兴趣,并促进小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教师可以采用引导和启发相结合的授课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求新知识,并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增强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

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走出孤立封闭的生活范围,将教学活动置于社会大背景下,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发挥出社会合力和综合效应,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作为主要教育形式的校内教育,应当与学生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充分结合,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具体而言,可以从建立学校与家庭合作的网络、完善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制度,以及借助社会力量完善教学设施等方面入手,逐步形成合作力量,推动素质教育改革进步。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培养

首先,要塑造高尚的思想境界,确立教师综合素质培养的核心目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抱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来服务学生,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其次,要培育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努力接受适应时代进步的教学观念,强调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并引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再次,要完善教师的知识构成体系。教师应当注重视野的拓展,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课堂内容。

(四)优化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实施素质教育导向的评价制度,要分阶段和层次逐步推进,并选取合适的突破点。要树立逐步优化的理念,不要片面追求改革的速度,忽视了实际的教学效果;要抓住易于操作和容易取得实效的教学环节,进行重点评价,重新对教师和学生的地位进行界定,多采用激励、引导等手段来督促学生探索知识。同时,要正确看待考试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使考试制度与新式的教学管理评价指标相契合,促进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将对学生学习习惯、求知能力和正确观念的培养程度作为评价的侧重点,从根本上满足素质教育需要。

三、结语

受到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理念的困扰,许多小学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管理目标不够明确、实现高效管理所需要的客观条件不充分等。这些问题制约了管理制度的完善,但同时也为管理者查找制度漏洞、采取进一步的改善措施提供了依据。改进管理模式,要从转变旧式观念做起,从多种角度改造不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制度和日常规范,将小学管理过程纳入制度化和常规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297-01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人格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1 当前我国小学素质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严重制约素质教育的推广。

目前,我国许多学校在实施小学素质教育的时候,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在束缚了教育管理者。一些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却仍沿用升学率和考试分数来对学校教育质量高低进行衡量,此外他们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未能进行准确把握,导致小学素质教育无法得到有效实施。

1.2 应试教育评价模式的广泛运用成为推广素质教育的主要瓶颈。

素质教育评价就是依据素质教育目标,对素质教育实施条件、过程及其结果作出的价值判断。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由于他们的价值取向不同,评价也就不同。应试教育突出考试为中心,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上,把题海战术,出偏题、难题作为主要手段,课堂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分数的高低,其评价手段是以考核作为唯一标准。对学校、老师的评价都是以升学率的高低作为取向,形成了在教学过程中只顾尖子生的培养,使教育为少数尖子生服务,人为造成教育的差异发展。

1.3 实施素质教育的硬件及软件条件不足。

素质教育的实施和传统教育相比较而言,对学校的硬件及软件条件都有更高要求,特别是对教学设备设施及师资力量有严格标准。但是,目前我国各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导致学校在硬件设施及师资方面具有较大差异,特别是一些中西部的偏远地区,其小学的教学设施相对简陋,根本无法提供相应的教学设备,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从而导致素质教育不能全面展开,在各个地方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差距。

2 强化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小学管理相关建议

2.1 增强管理的灵活及多样性。

第一,当前我国小学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统一性",学校非常强调学生行动的统一性,纪律约束的同步性,这种管理模式非常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进而制约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成绩优劣成为衡量学校管理模式的唯一标准。学生在统一模式与标准下遵守校纪校规,按同一的方法去解决学习、生活上的问题,而班主任则成为学生在校阶段学习生活的规范者。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生很少自己动手去发现去创造的意识和实践,这显然与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和发挥每个人的个性特长以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和创造性的要求相违背。

第二,积极改善课堂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活动发生于师生之间,而师生双边活动的重要场所是课堂。课堂教学能否素质化,是素质教育能否得到实施的关键。而启发式教学应该是素质教育课堂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下表比对国内外小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区别,其中优劣不言而喻。

当然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必须是建立在对教材博采精选,教法精益求精基础上的,这样才能给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留下充分时间,从而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抓住关键问题启发思考,培养兴趣,锻炼能力,就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

2.2 增强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

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各方面素质起着启蒙和培养的作用,它的教育功能是学校以及社会其他群体所无法替代的。学校教育的改革必须得到家庭的配合,建立学校、家庭教育网络,对于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密切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联系,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素质的培养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首先,要组建和完善学生家长会。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家长们协商推荐一些懂得教的家长组成学生家长会,参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研究实施素质教育的计划方案,帮助学校解决有关工作所遇到的一些困难。家长会的设置不能搞形式主义,而应形成制度,每月定期召开常务会,把学校工作尽快向学生家长会汇报后检讨,并提出服务承诺,同时可以及时听取家长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避免学校工作偏离正常轨道,保证素质教育的正常实施。

其次,建立学校与家长联系制度。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要具有开放性和主体性,建立和完善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制度能保证学校、教师、家庭三方的正常联系,使沟通渠道畅顺,确保家庭教育能配合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2.3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培养。

第一,要有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教师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水平,是教师素质的核心。

篇(3)

城镇历史景观是漫长历史过程中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关系层层积淀的产物,拥有物质与价值合一的整体属性,其景观形态是价值内涵的载体同时也受到价值关系的影响,两者相互作用,层积于不同载体要素之中,成为与其所在地域自然、文化背景广泛关联的遗产对象。对于此类对象的保护,须首先以对其要素构成与层积载体的梳理、识别作为基础。

1 要素构成    

城镇历史景观是城镇居民在生息繁衍的过程中改造、利用自然,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建设形成的景观对象,是城镇客观物质环境要素与生活于城镇中人群主观行为与思想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城镇历史景观具有“物质”与“价值”(或文化)的双重属性。其物质系统是价值内涵的外在表现,价值机制(或文化内因)则是促成物质系统空间、景观形式的内在动力。具体而言,历史城镇的物质系统由建构筑物、空间、环境、人群行为四大要素构成,其为城镇历史文化内涵表达与发展信息记录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历史城镇的物质表征下还蕴藏着无形的价值内涵(或文化内因),是城镇定族群在文明演进过程中创建人工环境与利用、改造自然环境的精神基础,也是城镇中相关生活、职能与信仰关系的体现。由于价值与文化的概念非常宽泛复杂,未有定论图。因此本文对于历史城镇价值、文化议题的剖析主要从特性与共性两方面着手。“文化特性”指城镇在产业、商贸、军事、政治、宗教、民族等专属职能与族群因素影响下所发展出的文化特质。“文化共性”则为在特性基础上提炼、总结出的所有城镇在机制层面的共同属性。根据文化人类学的观点,人类在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三者间的关系中逐渐发展出了物质、行为、制度与精神四大文化层级,建构形成人类文化系统。对于历史城镇而言,物质文化即物质系统;行为文化与制度文化则因源于城镇居民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各种行为与社会关系,可分别转化为与生活相关的人居文化以及与职能工作相关的职能文化,二者共同构成了与城镇现实发展相关的文化动力机制;而对于在发展演进过程中逐渐失去现实意义的行为与制度文化,本文则将其划归城镇的历史文化部分,作为对逝去事物的纪念;最后,人居、职能与历史文化共同构成历史城镇与客观现实世界关系紧密的文化版块,而与之对应的则是在观念世界中更为纯粹的精神文化(图1)。任何类型的城镇历史景观都可分解出上述两大系统要素对象,并因不同的要素组合方式而呈现出景观特征的差异曰。

2 层积载体      

“物质系统”与“文化系统”的划分方式虽理清了城镇历史景观的要素构成。但在现实状态中,两大系统则是在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中有机叠合于一体的,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犹如生命体的躯壳与灵魂[}, o}。因此,对城镇历史景观的分析和研究需以整体、综合、发展的眼光看待,将前文所析的各种物质与文化要素置入相关的空间载体中联立、组合,将城镇视作由两大系统交织构成的空间文化意象。具体而言,历史城镇的景观载体包括城镇格局、簇群地段、街巷场所与地标节点四个层级。宏观层面,建筑群体与山水环境以及街巷、广场的组合形成了城镇的总体结构,以城镇格局的方式呈现,同时反映出城镇相应的职能与社会结构关系;中观层面,具有相同或相关性质的建构筑物与局部的空间、环境元素又组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簇群地段,并具有相应的肌理特征,是相应社会团体、机构秩序的体现;而在各种公共与私密的区域,人工建构筑物与自然环境围合出地域性的街巷与场所空间,是不同地区生活方式与行为习俗呈现、展示的舞台;微观层面,标志性的建构筑物则成为城镇中的节点地标,扬显着城镇的地域精神与时代信仰。在不同职能与文化因素影响下,上述四类景观载体会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特征与复合性的层积关系。

篇(4)

【中图分类号】 F2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3-0062-03

提及会计的要素问题,不管是财会人员还是非财会人员,总会大致说出会计的两个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利润=收入-费用”并从中归纳出会计的6个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应该说,这种会计观念的普及是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的结果,也是会计学科体系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的表现。20世纪以来,随着公司制的出现,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会计学科也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相对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起步虽然相对较晚,但近年来管理会计发展的速度之快却有目共睹。管理会计功能的不断扩展使有些学者坦言,未来的会计将内化原始会计核算的部分并朝着大管理会计的方向发展。管理会计的美好前景可谓令人向往,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目前有关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方面文献的缺乏,使得人们对管理会计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本质、基本假设、职能、要素等含糊不清。缘由有二:一是管理会计作为一门外来学科,外国“重实践、轻理论”的研究模式无法给予国内研究理论上的参考;二是管理会计作为一门发展中的学科,理论远落后于实践,理论上的模糊有待实践加以明确。但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作为管理会计学科的基石,不能因为以上现实因素而任之。此点也是笔者撰写本文的原因所在。虽然如葛家澍、余绪缨、李天民、孟焰、唐国平、张兆国等一批国内权威学者涉足此类研究,但目前管理会计学科体系依然很不完善。就管理会计的要素而言,其产生的背景决定了管理会计与会计学科、管理学科存在一衣带水的关系,也造成了当下管理会计要素与会计要素、管理要素相混淆的局面。本文旨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论述的基础上,从管理会计职能履行的角度结合管理会计自身特点梳理出对管理会计基本要素的拙见,仅供学者斟酌。

一、会计要素概述

要素是什么?《辞海》把要素定义为构成事物的基本因素。按照以上对要素的定义,会计要素即构成会计的基本因素――会计与要素的关系好比高楼之与钢筋、水泥和沙石之间的关系。换言之,没有明确的基本要素,会计学科大厦构建也就无从谈起。会计要素在内容上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1 ],是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石,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也是会计准则建设的核心[ 2 ]。

会计要素在学科分类上可分为财务会计要素和管理会计要素两部分。针对财务会计要素问题,国内外学者对其认知基本大同小异,要素的划分涵盖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部分,其中以美国的划分方法最为详细(如FASB在1985年12月发表的第六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将会计核算要素划分为10个,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业主提款、业主投资、全面收益)。除此之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1989年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将会计要素确认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益、费用5个。英国的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则为财务报表设置了7项要素。1992年我国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提出了6大会计要素的定义,把会计要素确定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6个。总的说来,以上人们对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的认识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地区经济环境的差异性[ 3 ]。相对于财务会计的要素研究,提及管理会计基本要素的文献资料则少了很多。葛家澍、余绪缨提出:“(管理会计)各种成本报表是由各种性态的成本所构成;而备选方案和业绩评估报告则离不开按货币时间价值折算后的未来现金流量。”[ 4 ]因此,他们认为成本(各种性态)和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现金净流量)应是管理会计的两项基本要素。孟焰和孙丽虹在《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研究》一文中提到管理会计基本要素包括收入、成本、损益、现金流量等,从中强调了现金流量对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 5 ];在《西方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一书中又将管理会计的要素细化为:成本习性、本量利分析、变动成本法、规划、决策、控制、责任会计制度、业绩评价等[ 6 ]。陈良华和戚啸艳在《会计学》一书中提到:1972年美国会计学会(AAA)下属管理会计委员会提出了8个管理会计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是:计量、传输、信息、系统、计划、反馈、控制、成本习性[ 7 ]。

二、管理会计的要素

管理会计的要素是管理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由管理会计的对象本身及对象的目标、本质决定的。对于管理会计要素的理解,归结起来有三种不同角度:其一是立足于逻辑思维的角度,从要素是对象的具体化、目标的载体出发来谈要素。其二是从管理会计现有的报表体系出发,分析各报表的构成来逆推要素。如前文提到的葛家澍、余绪缨学者对管理会计基本要素的观点即是基于该角度。其三是从管理会计各职能履行的过程出发,来探究管理会计的要素。本文对要素的探讨即是基于第三个角度。

管理会计的职能是指管理会计在特定的环境中应当具有和发挥的作用。它是管理会计的内在功能,主要回答了“管理会计能干什么”的问题。那么,管理会计的职能具体包括哪些呢?李天民认为管理会计具有四方面的职能,即规划、组织、控制和评价[ 8 ]。任素芳和高俊英则提出管理会计的职能可概括为: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济过程、考核评价经营业绩等[ 9 ]。孟焰(2004)更是将管理会计职能作了细化,指出管理会计的职能主要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益、考核经济责任、反馈经济信息、参与协调组织等。对于职能的认识,个人比较同意隋志纯和蔡永鸿归纳的管理会计的职能是会计和管理两种职能的继承和发展的论述。从管理方面而言,一般认为现代企业的管理活动具有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基本职能。从会计方面而言,会计活动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具备了对生产过程的事后反映和监督两种职能。而管理会计承担着事前、事中会计管理的职能,正是由于管理会计的两重性,使得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成为会计职能和管理职能的综合与发展。因此,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规划(未来)、控制(现在)与评价(过去)[ 10 ]。当然,管理会计作为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其职能仍处在不断发展中,所以会不断催生出一些新的职能,如有些学者提出“资源整合”“创新”等管理会计的新职能概念即是为了适应当下经济环境对管理会计职能的新要求。但总的说来,当下管理会计的职能从大的方面讲主要有“计划职能”和“监督职能”。计划职能包括预测、决策(预算)职能,监督职能包括控制、考核和评价报告职能等。

而管理会计工作的过程即是其职能履行的过程――职能履行结束,管理会计的工作也就宣告结束。那么管理会计职能履行所体现的要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反映资源的要素

管理会计的工作伊始即需要对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当下,资源的概念并不是某一单一资源的概念,所以应注意与会计意义上的资产要素相区别。会计上的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经营交易或各项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从资产的定义可以看出,资产仍属于资源的范畴,但其空间范围仅局限在企业内部并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意义上的资源早已突破了资产的范围,不单单仅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往往涉及几个乃至多个跨地域的企业。除此之外,管理会计所涉及的资源类别也更多,囊括了人力、物力、资金以及信息、技术、管理等各个层面。从这个意义上讲,会计的资产要素就不适用于管理会计。那能否找出一个类似于资产的词来替代上述各种资源呢?笔者认为,既然管理会计涉及资源种类众多,而且这些资源是针对某一特定项目而发生的,何不以经济学上的投入一词来概括。投入指的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如:要“生产”披萨饼――所需的鸡蛋、面粉、热能、烤炉以及厨师的熟练劳动即是投入。投入基本可以涵盖项目所需的所有资源。至于以投入一词来概括是否恰当,有待后来学者加以验证,本文仅提供一种研究思路。

(二)反映资源耗费的要素

会计上某一目标的完成,一方面表现为产出增加或商品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表现为原有资源的消耗。管理会计在其职能执行过程毫不例外也要消耗资源,那么如何对资源消耗要素进行行之有效的定义呢?当下能较为全面体现资源耗费的概念有成本、损失、负现金流量等。

成本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成本即我们熟知的费用概念,而广义成本一般被定义为企业价值的支出、牺牲或放弃。如1956年美国会计学会对成本的定义为“企业为了取得或创造有形或无形资源而有意放弃或将予放弃一定量的价值”即是属于广义的成本概念。广义的成本概念看似与管理会计意义上的资源耗费相近,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只立足于过去和当下而未能有效考虑资源耗费在时间上的前后差异性。从历史经验看,管理会计的发展已经相对弱化了会计年度分期的标准,认为以特定项目的寿命期限作为分期更具合理性。即,一个项目有可能短于一个会计年度也有可能跨越几个会计年度,与之相应,特定项目资源的消耗可能发生在寿命期的任一时段,因而资源耗费的要素应当考虑时间价值因素。故以成本来定义管理会计的资源耗费要素显然存在缺陷。而损失虽然也表现为价值的丧失,但其含义从某种程度上更侧重于经营失败的结果,本身含义较为狭隘,显然也不可行。负现金流量概念是从组织内部现金流出的角度来定义耗费。虽然组织内部某些资源的消耗并不一定在当期直接表现为现金的流出,但是其资源耗费追根溯源表现的即是组织内部现金的流出,且现金流量能较好地对资源消耗的时间性进行解释,所以不妨将负现金流量作为管理会计投入耗费的要素。

(三)反映业绩方面的要素

任何项目的完成,不可回避的一个流程就是要对项目的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业绩的考核与评价不仅体现项目执行的最终结果,而且对于某些可持续性项目的后续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管理会计的要素应当体现反映业绩方面的要素。一般意义上反映业绩的要素有利润、损益、利得、净现金流量等。会计上的利润也称为净利润或净收益,具体表现为收入与费用上的差额;损益则包含减少和增加两部分。以上二者均反映的是企业在特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区别在于呈现经营成果的方式不同。而一般意义上的利得则是与损失相对应的概念,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净现金流量是企业特定时期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的差额。

至于哪个更能全面概括管理会计的业绩评价,笔者认为,既然管理会计最突出的特点是将时间价值因素引入决策,从而使决策更具现实指导意义,那么对业绩的反映自然也不能脱离时间价值的范畴。利润、损益、利得不管是基于何种角度对业绩进行考核评价,不可避免的弱点在于无法有效考虑时间价值,这是管理会计工作所不能接受的。故以净现金流量作为反映业绩方面的要素相对更为合理,其中道理不言而喻。

(四)反映经营组织责任的要素

组织安排生产的过程是组织在组织内部多个部门之间将总目标细化为子目标并加以执行的过程。目标执行的结果不可避免地会与预期结果存在差异性。管理会计的差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能是生产前后的产品产量差异、质量差异;也可能是当期产品市场销售数量差异、市场份额差异等。而对差异的分析则体现为管理会计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职能的发挥。通过对目标执行结果的差异分析,可以发现差异产生的具体原因和节点,从中落实组织内部各方的经营责任最终达到矫正差异的目的。因此,管理会计要素中反映经营组织责任的要素也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来说,对于经营组织责任的理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反映:各级部门对上级所分派资源的充足程度、执行过程的尽责程度、子目标的实现难易程度、意外发生的控制程度等。故经营组织责任本身更多体现在主观层面。那么如何定义经营组织责任的要素也就必须作进一步考量,这里,不妨将满意程度作为经营组织责任的要素。此满意程度是一个涉及多方的概念,不单包括上级对下级的满意程度,也包括下级对组织内部各单位的满意程度。当然满意程度的具体划分标准应以各个项目组织的客观事实为依据。

三、管理会计要素的特点

(一)货币计量要素与非货币计量要素相结合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学科的一个主要分支,虽然随着经济发展其职能逐渐偏向于管理,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管理会计仍然与会计核算息息相关。其管理的过程,不管是资源的投入、消耗,还是经营组织的业绩评价依然离不开货币的计量。不同的是,原有会计具体核算过程的一部分已逐渐被内化为管理的基础,成为实施管理的最初阶段,如管理会计预、决策阶段的预算编制即以以前年度财务数据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作为基础;另一部分依然在管理会计的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如控制阶段的经营组织责任落实以当期财务数据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作为基础。除此之外,管理会计实施管理的过程还突出了非货币计量的方式。如人力资源要素、环境资源要素的计量,组织内部责任要素的计量等,均采用的是非货币计量方式。因此,管理会计的要素从计量方式上看,是货币计量要素与非货币计量要素的统一。

(二)要素是一个体系,具备层次性

《现代汉语词典》认为对要素的理解应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要素是构成事物必不可少的因素,如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人物、环境、情节是小说的三个要素。另一方面要素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要素具有层次性。具体来说,要素相对它所在的系统是要素,相对于组成它的要素则是系统。同样,管理会计的要素也是一个体系,具备层次性。首先,就上文阐述的管理会计职能履行方面所体现的要素而言,从资源的投入、资源的耗费、业绩考核到组织经营责任的归属,前后要素在时间上即体现为层层递进的关系。具体来说,没有资源的投入后续资源的耗费就无从谈起;没有对组织的业绩加以考核也就无法有效落实组织内部各部分的经营责任。所以管理会计前一阶段职能履行所体现的要素应是后一阶段职能履行所体现要素的基础。其次,就单个管理会计要素的内部而言,各阶段的要素可根据情况进一步细分为若干更为具体的子要素,如资源投入要素可进一步划分为人力资源要素、技术资源要素、资金资源要素等;资源耗费的要素可进一步划分为购买原材料现金流出、设备使用现金流出、职工工资现金流出等;经营组织责任的要素也可进一步划分为对上级所分派资源的满意程度、执行过程的尽责程度、子目标的实现难易程度、意外发生的控制程度等等。

【参考文献】

[1] 唐国平,孙贤林.会计要素及清算会计要素[J].会计研究,1999(3):55-56.

[2] 孙兰婷.会计基本要素的探讨[J].齐鲁珠坛,2005(3):12-14.

[3] 杜兴强.关于会计要素几个问题的思考[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7(4):30-37.

[4] 葛家澍,余绪缨.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会计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5] 孟焰,孙丽虹.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0):67-70.

[6] 孟焰.西方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7] 陈良华,戚啸艳.会计学第2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5)

中图分类号:F32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1-2987-06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1.068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经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1,2]。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已经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造成了影响,包括食物生产、森林资源、地区气候、淡水资源和空气质量等诸多方面[3,4]。面对这些问题,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05年9月,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提出了全球土地计划(GLP),深化人类对地球系统演化背景下耦合的人类-陆地环境系统的理解[5-7]。耕地变化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重要内容,耕地资源保护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以及生态经济的可持续性[8]。改革开放至今,我国耕地资源持续减少,威胁我国粮食安全,成为目前国家发展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9],得到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张凤荣等[10]、赵其国等[11]、李劲峰等[12]、赵婷婷等[13],论述非农化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地减少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以及耕地保护预警等,并预测未来区域内耕地变化情况。

然而在宏观层面上对区域尺度耕地数量变化时空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尤其是结合未来耕地数量趋势模拟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且驱动力因子的选取多为社会经济指标,景观格局方面的因素考虑较少。本研究从耕地的景观立地条件出发,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保定市新市区2009―2012年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回归分析,并对未来耕地数量变化的风险进行了预测,为耕地保护提供科学指导和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新市区地处北纬38°51′-38°56′,东经115°21′-115°29′之间,地处大清河系冲积扇中下部,属平原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开阔。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位于保定市西郊,东与北市区、南市区毗邻,北与满城县东马乡、尹庄乡接壤,南与南市区五尧乡相邻。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从境内穿过,南部有107国道,西北部有外环路横穿,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属暖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为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2.4 ℃,月平均气温为26.7 ℃,无霜期213 d。全年日照2 610.2 h。耕地总面积5 937.20 hm2,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9.71%,其中水浇地面积5 872.47 hm2,占耕地面积的98.91%,旱地面积64.73 hm2,占耕地面积的1.09%。

2.2 数据准备

2.2.1 因变量 从保定市新市区2009年和2012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中提取两年的耕地图斑,进行叠加处理,并将2009年的耕地划分为两种情况(图1),即流失耕地(2012年土地利用类型由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和未流失耕地(2012年土地利用类型仍为耕地)。以耕地数量变化情况,即流失与未流失作为因变量,取值为“0”和“1”,“0”表示耕地未流失,“1”表示耕地流失。耕地数量变化分布图清楚地呈现了2009―2012年耕地数量变化的空间分布状况,可以看到耕地的流失主要发生在新市区东部,特别是靠近新市区的耕地大量减少,而新市区西部耕地分布密集的地区耕地流失较少,耕地数量基本保持不变。同时,耕地的流失沿主要道路呈现出带状分布。

2.2.2 自变量 景观格局指数法是景观生态学中的一种空间分析方法[17],景观格局指数是指能够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针[18],因此选取斑块尺度上的景观格局指数进行驱动力分析。本研究将耕地与各景观立地要素(包括城镇、独立工矿、村庄、设施农用地、主要道路、主要河流)的最近邻距离(包括距城镇用地距离、距独立工矿用地距离、距村庄用地距离、距设施农用地距离、距主要道路距离、距主要河流距离)作为回归模型的自变量,单位为km。采用边到边的最近邻距离,通过ArcGIS 9.3中的Proximity工具提取,距离值从0开始。在进行回归分析前,对自变量进行了共线性检验,发现自变量间共线性不显著,可以将所有自变量加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3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耕地数量变化景观立地要素驱动力分析

3.1 基于统计学的单因素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采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利用流失耕地与未流失耕地的累积概率曲线和不同范围内的流失耕地比例来分析耕地数量变化与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找出对耕地数量变化有贡献的因素。研究发现,耕地数量变化与距独立工矿用地距离、距村庄用地距离、距设施农用地距离等因素无显著相关性,与距城镇用地距离、距主要道路距离、距主要河流距离有显著的相关性。

3.1.1 耕地数量变化与城镇用地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由图2可知,累积概率曲线中距城镇用地6 km范围内,两条曲线有明显的差异性,且流失耕地的曲线在上方,说明在此范围内,该影响因素对耕地流失起负向作用。从流失耕地比例曲线来看,距城镇用地距离6 km范围内,随着距离的增加,流失耕地比例从47%下降到近3%,说明距城镇用地越近,耕地流失的可能性就越大。

3.1.2 耕地数量变化与主要道路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由图3可知,累积概率曲线中距主要道路3 km范围内,两条曲线有明显的差异性,且流失耕地的曲线在上方,说明在此范围内,该影响因素对耕地流失起负向作用。从流失耕地比例曲线来看,距主要道路3 km范围内,随着距离的增加,流失耕地比例从近37%下降到近2%,说明距主要道路越近,耕地流失的可能性就越大。

3.1.3 耕地数量变化与主要河流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由图4可知,累积概率曲线中距主要河流6 km范围内,两条曲线有明显的差异性,且未流失耕地的曲线在上方,说明在此范围内,该影响因素对耕地流失起正向作用。从流失耕地比例曲线来看,距主要河流6 km范围内,随着距离的增加,流失耕地比例从近1%上升到近40%,说明距主要河流越近,耕地流失的可能性就越小。

3.2 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通过空间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样本的选取,在ArcGIS 9.3中随机生成了一些点,选取具有耕地信息的点并去除重复项,得到了1 600个耕地有效样本,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使用向后逐步分析法进行回归计算。

3.2.1 模型检验 本研究采用模型χ2统计检验和HL检验对模型的有效性和拟合效果进行了检验(表1)。模型χ2统计检验结果中卡方值为60.902,显著性水平为0小于0.05,说明变量加入模型之后对因变量有明显的影响,所建模型中所有的因变量都有显著的解释能力。HL检验结果中卡方值为15.419,显著性水平为0.131大于0.05,统计检验不显著,说明模型拟合度较高。

3.2.2 模型解释 最终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中自变量为流失耕地距城镇用地距离、距主要道路距离和距主要河流距离(表2),说明这三个变量为2009―2012年耕地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Wald统计量,解释变量的贡献程度为距城镇用地距离(21.084)大于距主要河流距离(11.057),大于距主要道路距离(7.923),说明解释变量的重要性程度依次为距城镇用地距离、距主要河流距离、距主要道路距离。

耕地流失过程中,第一个重要的解释变量为距城镇用地距离,模型中该变量的回归系数为-1.312,表明耕地流失的概率随着距城镇用地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且距城镇用地距离每减小1 km,耕地流失概率增大3.72倍。回归结果表明,距城镇用地距离是耕地流失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在景观格局上表现为距城镇用地越近,耕地流失概率越大。保定市高新开发区位于新市区内,且东与北市区、南市区毗邻,区域人口规模的增加、人口密度的增大、经济水平和人民收入的快速增长,都不断刺激着新市区住房、交通和城市用地的扩张。新市区东部随着高新开发区的发展耕地流失特别明显。受城市集聚效应的影响,城市建设用地多为连片扩张,导致城镇周边耕地更易流失,转化为建设用地。

耕地流失过程中,第二个重要的解释变量为距主要河流距离,模型中该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709,表明耕地流失的概率随着距主要河流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且距主要河流距离每增加1 km,耕地流失概率增大0.49倍。回归结果表明,距主要河流距离是耕地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景观格局上表现为距主要河流越近,耕地流失概率越小。灌溉保证率是影响耕地生产力的重要因子之一,一亩泉河、侯河、白草沟河流经新市区,保证农田灌溉,距离水源越近则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产生的经济价值大于距水源地较远地带,由于利益驱逐,产生经济价值较少的耕地更容易流失。

耕地流失过程中,第三个重要的解释变量为距主要道路距离,模型中该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058,表明耕地流失的概率随着距主要道路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且距主要道路距离每减小1 km,耕地流失概率增大1.06倍。回归结果表明,距主要道路距离是耕地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景观格局上表现为距主要道路越近,耕地流失概率越大。交通道路为人类生产生活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获取提供了一条全方位的联结纽带。主要道路周边的土地,由于其交通便达性使其具有的很大的区位优势,工业用地选址时,为了其原料和产品运输便捷,多在主要道路周边进行建设;新增居民点也向主要道路周边转移,距离主要道路越近,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增加越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也成为道路周边耕地遭到占用的原因之一。

3.2.3 模型预测 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用来计算耕地土壤质量下降的概率,对耕地土壤质量下降的风险进行预测,模拟未来耕地土壤质量变化趋势。根据回归结果,耕地土壤质量下降的概率可以通过公式(4)进行计算。

P=exp(-0.665+0.709X1-0.058X2-1.312X3) (4)

式中,P为耕地流失的概率;X1为距主要河流距离;X2为距主要道路距离;X3为距城镇用地距离。

通过计算耕地流失的概率得到了耕地流失风险分布图(图5)。从图5可知,高度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新市区、韩村乡、颉庄乡的城镇用地周围,这些乡镇城镇化程度高,城镇用地较多,城镇扩张将给耕地带来不小的压力。中度风险区主要集中于南奇乡、大马坊乡、富昌乡周边,并沿主要道路呈现两条带状分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重点产业的不断发展,新企业的不断涌入,原有工业园区和厂房的扩建及新厂房的建设,必将成为耕地流失的重要推手。低度风险区一般距离城镇和主要道路都较远,且在主要河流附近分布较多,在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距离河流较近为耕地提供充足的水源,这部分耕地最容易保留下来,继续支持新市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表明,耕地流失过程主要受到城镇、主要道路和主要河流三个景观立地要素的影响。离城镇用地和主要道路的距离越近,耕地流失的风险越高,而离主要河流越近,耕地流失的风险越低。贡献程度为距城镇用地距离(21.084)大于距主要河流距离(11.057),大于距主要道路距离(7.923)。

Logistic回归分析与单因素相关性分析结合,不仅能很好的筛选出影响耕地流失的因素,而且定量化地描述了每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和影响力。两者相互验证更加确定了影响耕地变化的因素。同时利用Logistic回归结果能对耕地流失概率进行计算,能对耕地流失风险进行预测,模拟未来耕地变化情况,为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供科学指导和依据。

耕地流失高度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新市区、韩村乡、颉庄乡的城镇用地周围,这些乡镇城镇化程度高,城镇用地较多,城镇扩张将给耕地带来不小的压力。中度风险区主要集中于南奇乡、大马坊乡、富昌乡周边,并沿主要道路呈现两条带状分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重点产业的不断发展,新企业的不断涌入,原有工业园区和厂房的扩建及新厂房的建设,必将成为耕地流失的重要推手。低度风险区一般距离城镇和主要道路都较远,且在主要河流附近分布较多,在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距离河流较近为耕地提供充足的水源,这部分耕地最容易保留下来,继续支持新市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4.2 讨论

本研究对耕地数量变化的景观立地要素驱动力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景观立地要素驱动力的影响。但在指标选取上,主要考虑了耕地在土地利用系统中的位置,以斑块尺度的最近邻距离为主要的分析指标,因而在以后的研究中,可加入类型尺度、景观尺度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以丰富驱动力指标。同时,影响耕地数量的驱动力因素还有很多,本研究只针对景观立地要素进行了分析,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考虑纳入更多的影响因素,如社会经济因素(如农业产业结构、人口密度、二三产业人口等)和自然地理因素(如地形地貌、土壤质地和类型等),通过驱动力指标体系的完善,更加准确地对耕地数量的驱动力进行分析,模拟未来的耕地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 ERIKA L,ERIC F L,ANTHONY C J,et al. A synthesis of information of rapid land cover change during the period 1981-2000[J].Bioscience,2005,55(2):115-212.

[2] JONATHAN A F, RUTH D F,GREGORY P A, et al. Globalconsequences of land use[J].Science,2005(309):570-574.

[3] 肖丽群,陈 伟,吴 群,等.未来10 a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数量变化对区域粮食产能的影响――基于耕地质量等别的视角[J].自然资源学报,2012(4):565-576.

[4] 牛海鹏,张安录.基于生态位理论的耕地数量变化驱动机制分析[J].资源科学,2008(10):1533-1540.

[5] 陈会广,崔 娟,陈江龙.常州市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机制及政策绩效分析[J].资源科学,2009(5):807-815.

[6] DENNIS O,EMILIO M,WILLIAM M,et al. GLP(2005) Science plan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J].IGBP Report,2005,53(19):127.

[7] 常 成,刘 霞,张光灿,等.蒙阴县土地利用动态与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1):65-70.

[8] 张延军,刘彦彤,李月芬.吉林省西部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5):92-96.

[9] 俞文政,曲福田,仙 珠,等.海晏县耕地变化驱动力模型及因子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7(3):65-68.

[10] 张凤荣,薛永森,鞠正山,等.中国耕地的数量与质量变化分析[J].资源科学,1998(5):35-42.

[11] 赵其国,周生路,吴绍华,等.中国耕地资源变化及其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J].土壤学报,2006(4):662-672.

[12] 李劲峰,李蓉蓉,杜桐生.江汉平原四湖地区耕地的数量与质量变化分析[J].资源科学,2002(1):40-44.

[13] 赵婷婷,姜广辉,张凤荣,等.大城市近郊县域耕地保护预警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0(1):335-340.

[14] 徐嘉兴,李 钢,陈国良.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矿区土地利用演变驱动力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2(20):247-255.

[15] 杨云龙,周小成,吴 波.基于时空Logistic回归模型的漳州城市扩展预测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1(3):374-382.

篇(6)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4-0147-02

1研究的背景和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中国旅游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旅游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构建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发展模式,成为许多高职院校的战略选择。

现阶段,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资源分散、师资短缺、手段落后等问题,尤其是人才培养与国际化趋势无法对接、实践教学体系滞后是制约本土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瓶颈。因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必须根据当前国际化人才需求现状,引导学生从实践过程中提炼专业知识,从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在亲历亲为的实践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从业态度和从业习惯,提高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

2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1)本土化与国际化衔接原则。旅游业是国际化程序非常高的产业,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必然会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所以学生在熟悉本土国情的同时,还需要养成国际化意识,熟悉国际化规则,掌握国际化技能,以适应旅游产业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2)统筹规划与强化实践原则。应该设立稳定的专门机构并制订统筹性教学计划,在校内设立综合性的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基地,建立由专业教师、实验人员及外聘教师组成的教学队伍。该基地负责规划统筹旅游管理专业所有的实践教学环节和方式,根据不同年级课程设置状况,制订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并负责协调处理好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之间的衔接。

(3)凸显互动和校企渗透原则。教师和学生在所有实践教学项目中的交流与互动应当得到体现。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两者间的顺畅交流与有效互动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保障,依托系统化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实施“请进来,走出去”,加强校企渗透合作,增进教师和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深度,切实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4)统一标准和突出特色原则。实践教学首先要遵循统一的教学理念和专业培养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和敬业态度;养成其岗位责任感;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在通过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还应当凸显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个性,在专业竞争中取得自己的优势,形成品牌专业,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岗位对人才的要求。

3实践教学体系构成要素

(1)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完善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拓宽国际化就业实习基地。以校内实训室建设为平台,以实训室管理机构为主体,以专兼职实践指导教师为两翼,以学生社团活动为动力,以国际化校外实习基地为后盾,良性互动,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地展开并优化实践教学。

(2)实践教学过程建设。为实践教学实验室制定总体的管理方案和详细的运作方案,并据此开设相关的课程,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运作方案完结之后,及时总结该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带来的效果,并制作详细的分析报告。在整个实践教学计划结束之后,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反馈,修整和完善运作方案。

(3)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实践教学环节中的评价标准要与国际接轨,不应过于硬化,而是把实践教学环节的目标和要求告知学生,由学生自己把握。同时,应当加强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阶段性评价,以教师为主导的开放型考试评价,以学生为主导的互评与自评,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竞赛式评估,顶岗实习时应重视来自一线行业的对学生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既要看结果,更要注重过程。

(4)实践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专业导师组和完善专业导师制,实行学生指导包干,实行专业导师组统一指导和专业导师分别指导相结合。同时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策略,请有国际化工作背景,有国际化从业经验的一线资深人士进校园传道、解惑,同时专业教师也应走出去,到企业兼职,多积累国际化工作经验。

(5)实践教学的管理。对学生从入学开始后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进行绩效评估,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进行全程督导,包括实践教学前准备、实践教学中运作、实践教学后信息反馈和实践教学计划完善。根据ISO 9001对教学质量管理的具体要求分类建立完整而科学的实践教学管理档案,以期更好地指导未来的实践教学。

4实践教学体系的驱动因子

首先应当明确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是什么?目标有三个:其一培养满足行业需要的国际化的旅游人才。国际化的旅游产业需要有国际化的旅游人才,旅游强国的实现需要有强大的旅游人力资源作支撑。其二是明确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强调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改善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状况,为协调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的关系及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其三是理顺实践教学内在机制和冲突。要在有限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处理好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转化关系,协调好校内实训、校外实习、顶岗实习就业之间的递进渗透与有效衔接,促使实践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育人效用。

围绕这三个目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驱动因子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国际化人才培养内涵外延与培养途径研究。具体包括:旅游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理念国际化、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国际化、实践教学交流合作国际化、实践教学教育品牌国际化;第二,实践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其作用的研究。具体包括:实践教学与行业需要零距离接轨;实践教学过程安全的保障和预防;校企合作与产学研一体化深度研究;实践教学适应行业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求等;第三,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具体包括:不同教学方式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冲突与协调途径;国际化经验与本土实际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分工与衔接等;第四,实践教学体系内部关系研究。具体包括:实践教学的总体规模及内容安排;实践教学指导机构如何发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功能;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人员的组织规则、聘用程序和协调机制;实践教学体系中实用性和国际性;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等;第五,教师在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同环节所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具体包括:如何切实提高专业教师的国际化教育理念;如何在不同实践教学模式中开展师生互动;实践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协调等。

5结论

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已经到了结构性调整和体系性构建的关键时期。旅游管理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只有构建符合旅游行业发展需要、适合高职高专学生人才培养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出适合旅游行业需求的国际化应用型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剑生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研究与探索[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篇(7)

关键词 阳光体育视角 高校体育管理 问题 优化路径

一、前言

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对于体育管理的重要性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并对管理策略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调整。此种做法推动了体育管理效率的提升,但从阳光体育视角来讲,现阶段的管理效果依旧还有不小的改进空间,需要高校结合新时期体育教育要求进一步深化管理改革。

二、基于“阳光体育”视角下的高校体育管理

(一)显现出的问题

基于阳光体育视角来讲,新形势下高校体育管理中显现出的问题主要有:首先,课程设置管理有待优化。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课程设置决定着教学内容,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但由于未全面掌握学生需求等原因,目前不少高校的体育课程都未达到合理状态,致使培养学生各项能力与素质的任务难以完成。其次,课外体育管理不到位。课外体育实际上是体育课堂的延伸与扩展,可起到一定的教学补充与强化作用,但目前高校对于这个环节的管理普遍很不到位。比如,不少高校很少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或在课外体育中并未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指导作用。这种情况体现了高校对课外体育的不重视,后果是学生难以形成锻炼习惯。最后,学生管理方法不当。体育管理中的学生管理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锻炼习惯为主要任务,这就要求高校立足学生兴趣差异采取引导与管理方法,但是,现实中不少高校对此并未进行全面分析,致使管理与学生心理不相符,最终造成管理效率低下。

(二)优化路径

体育管理除了对大学生身心发展有影响之外,还与高校教育质量、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关联密切。所以,对于体育管理中的问题,高校决不能听之任之,而是要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为了帮助体育管理尽快摆脱困境,本文建议高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体育管理实施优化。

1.确立并巩固“生本理念”的指导地位

体育管理是我国高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推动体育教学活动的高效进行为主要目的,实质是一项服务于高校学生发展的活动。体育管理中最关键的要素是人,这一点和阳光体育的要求与目的是一致的。要想改变体育管理现状,高校就必须要确立并巩固生本理念,切实将人作为管理核心。这就要求高校转变教育理念,将服务学生作为体育管理的主要任务,并以此为立足点,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调整。此外,高校还需正视课外体育的补充意义,根据学生兴趣创新体育运动途径,调动学生的锻炼热情;在课外体育中,高校则必须要加强组织、明确人文关怀的必要性,以满足学生需求为重。

2.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

体育管理实际上是一个涵盖多项要素的系统,其中的要素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而管理者作为最基础的要素,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助推作用。所以,高校中负责体育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必须要重视自身功能的发挥,切实做好本职工作。同时,高校还应正视管理机制对体育管理的影响作用。管理机制关系到体育管理的效率,在管理机制较为完善的情况下,体育管理将有据可依,开展阻力会随之减小,各项工作也会逐渐趋于规范。考虑到现阶段体育管理机制尚不够完善,高校有必要将建设体育管理机制作为重点任务,为实现规范的体育管理打下基础。在这个方面,激励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属于重中之重,在具体工作中应从细化规章制度开始,设立能够激发管理者积极性与责任感的条款。这样做有助于管理者彰显价值,也是保持机制活力的可行方式。

3.立足个体差异,合理确定教学侧重点

个体差异是大学生在体质、兴趣方面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属于客观事实,所以,体育管理工作中有必要在正视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将其作为确定教学侧重点的主要考虑。作为体育管理中的关键要素,教师是联系其他要素的桥梁,在教学活动中的态度与做法尤为重要。为了帮助大学生养成锻炼习惯、使体育教学与学生专业教育要求相一致,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特点,采取侧重点不同的教学策略。以维修专业为例,考虑到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与教学目标均对学生的上肢力量要求较高、男生居多等特点,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训练时,就可以有意识的侧重于上肢力量锻炼,为此,教师可鼓励学生练习俯卧撑以及杠铃抓举。而对于旅游类专业,教师就可以结合该专业女生较多、人才培养对耐力要求高的特点,安排学生练习跑步或者跳绳等符合女生兴趣同时又有助于就业的运动项目。此种做法可使体育教学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对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及就业均有一定的益处。但需注意,教师应明确每个学生的能力与身体条件不同,在对他们进行评价的时候,有必要结合实际设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以保证测评的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管理是高校管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大学生就业、锻炼习惯的培养及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均有极大影响。然而,由于管理理念陈旧等原因,现阶段的体育管理中却普遍存在课程设置管理有待优化、学生管理方法不当、课外体育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对此,高校有必要紧密结合阳光体育要求,通过巩固生本理念的指导地位、完善管理机制、调整教学侧重点等方式,来推动体育管理面貌的改善。

参考文献:

篇(8)

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流程,实际上指的就是民办髙校体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流程,其食括了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到学校毕业的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其中.教学过程是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流程中的核心环节,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而课堂教学则是贯彻落实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因此.要促进基干TQM的民办髙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成效的提高,就必须要作体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确定、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体育教学效果的检验以及师德建设等多个环节设置质量管理点。

基干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歎管理体系包括了实施民办高校全面质ft管理所需要的组织结构.程序以及过程和资源,在充分了解和掌握r基干TQM的民办髙校体育教学质R管理的相关理念之后,将这些相关的理念转化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之中,就可以得到基于TQM的民办髙校教学全面质ft管理的基本流程。

2.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管理模式

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主要有全员质量管理、全程质量管理以及全因素质量管理3种基本的管理模式,以下就对这3种基本的管理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2.1全员质量管理

在基于TQM的民办髙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中,人不但是管理工作的主体,同时也是管理工作的课题,具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身份。从人的角度来看,基于TQM的民办髙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实际上就是一条以人为中心构建起来的教学质量管理链。在这个管理链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直观的呈现,B被管理,同时义管理C,或者说是B是A的客体,同时B又是C的主体。民办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全员管理模式,就是根据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规律,以“消费者”满意为导向,将学校各级各类人员,作为教学管理链中的一环,进行管理和控制,并通过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完善来不断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消费者服务模式。

2.2全程质量管理

髙校体育教学质量的管理实际上是一个过程,一个上升的、阶梯式的、动态的管理过程。因此,从过程的角度来看全程质*管理 也是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管理模式。由上文所分析的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流程可知,髙校教学的全程质量管理,需要囊括从学生入学之前的社会需求调查、教学质量管理目标的设计、教学质量标准的确定以及招生准备、学生入学等具体的教学管理服务和学生的学习、学生毕业、就业指导、工作单位走访等整个的教学质量管理的过程,因此,从一定的角度来说,高校体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教育经营性的管理。

要分析基于TQM的民办髙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全程质量管理模式,可以采用学年、学期为标准将教学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划分为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质量跟踪3个主要的阶段,从这3个阶段入手构建教学质量全程管理的一般模型。

学生是高校的最终产品,要确保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全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科学、高效开展,民办高校首先要对自己的“产品”有一个明确的市场定位。因此,全程质量管理中,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进行市场调研,通过市场调研来收集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对自己学校所培养的学生的水平和毕业生的质量进行追踪调查。在完成了上述工作的基础之上,就可以根据调研的情况来确定合适的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目标和体育教学质量创造标准,并据此来开展后续的体育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在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其主要包括了课程计划的制定、课堂教学的组织、实践性教学的开展以及教学活动的质量评价等工作。在对教学成果进行了内外部评价之后,就可以根据评价的情况来开展体育教学质量的分析工作,制定后续的改进措施,促进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由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全面教学质量观可知,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的统一,而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又会受到民办高校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的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实际上来说,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形成是学校各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开展民办髙校体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分析和控制这些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虽然说,对影响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所有因素都一一?进行控制是不可能实现的,也是不可行的,但是如果能够抓住其中的关键要素,并对这些关键要素进行控制,通常就能够控制事物的发展方向,相应地也就实现了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科学、高效开展。因此,全因素质量管理也是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一个基本管理模式。

篇(9)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6-0090-03

1问题的提出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习惯和能力,为中华民族的强盛、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体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大事,也是体育工作的大事。但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因参加学校体育活动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仅给学生的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给体育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和不安,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法律纠纷等问题,也给学校体育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如何降低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概率?如何降低学校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的不良影响?是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借鉴国外的风险管理理念,从风险管理的层面来做深层次的分析,寻求学校体育潜在风险的应对策略,为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风险理论及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最初应用于经济领域的风险理论,如今已在很多的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风险在英文中常用“risk”表示,是指“影响目标可能发生的不利事件”,“是危险转变成灾难的可能性”。[1]风险理论认为风险无处不在,它总是以一定的概率形式出现,但通过对事物风险性质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人们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去规避或减轻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2]风险管理是风险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美国学者威廉姆斯等在1964年出版的《风险管理与保险》一书中,对风险管理的定义为:“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低的成本使风险所致的各种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的管理方法。”从中可以看出,风险管理是风险识别、衡量及运用风险控制手段与措施的一个过程,旨在识别影响组织的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使之在组织的风险承受之内,从而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从这一定义看,学校体育风险管理是指“为了合理保证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识别、衡量学校体育中的风险,并采取可行的控制风险的手段与措施,使风险的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的过程”。

学校是我国人才较为密集的地方,聚焦着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及国家的潜在人才,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所在。学校里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会牵动社会各阶层和千家万户的心。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难免会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据有关部门的初步统计,意外伤害事故已成为我国中小学生死亡的第一原因,而因学校体育活动引起的就约占60%,并有逐年上升之势,由此所引起的一系列经济、法律纠纷不仅给当事人本身及家人带来了不可弥补的伤害,也给学校、体育教师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使很多学校和体育教师因惧怕风险,主动放弃了一些很有实效但存在较大风险的运动项目,阻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学校体育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是关乎学校体育健康发展的大事,是关乎未来人才培养规格的大事。

3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目标

风险管理目标和风险要求紧密联系,决定着一个单位或组织在活动中对风险的容忍度。风险管理部门在识别风险、管理风险之前,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目标通常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指总体上单位或组织应达到什么样的风险管理水平,具体到学校体育中,不仅是为了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提供良好的健身环境,为了体育教师能安全、有效的进行高质量的体育教学活动而服务。具体目标则是总目标的具体细化,如减少事故10%、提高风险意识之类。在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中,具体目标是:1)尽量减少 体育教师和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受伤的可能性;2)提高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3)及时发现并阻止潜在风险的发生;4)当意外事故不幸发生时,应及时做好正确的应对策略,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4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具体过程

借鉴现代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学校体育的实际,将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过程分为4个主要步骤(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以及顺利实施这4个主要步骤的相关要素(风险管理背景、目标确定、内部控制)(如图1):

4.1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四个主要步骤

第1步:风险识别(riskidentification)。是指风险主体通过对大量来源可靠的信息资料进行系统了解和分析,认清项目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而确定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及其性质,并把握其发展趋势[3]。风险识别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了解“有哪些风险”和掌握“为什么会发生这些风险”。学校体育中的风险主要包含人为的风 险、场馆器材的风险和自然环境的风险三类(如表1)。

第2步: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资料用定量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加以分析,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风险可能发生在哪个方面,哪个阶段;2)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评估,即发生概率的大小;3)风险发生后所引起后果的严重程度及损失分析;4)风险发生的可控性分析,即分析哪些风险是可控的,并在之前就能采取解决措施。

第3步:风险应对(risktreatment)。是指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学校体育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学校体育的执行者运用一种或几种方法和手段,来避免、减少、消除风险事件的发生机会、概率或将风险发生后所引起的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主要是“采取什么措施”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第4步:风险监控(riskdomination)。是指对整个学校体育风险管理过程的监督、控制和检查,并在必要时做出修正,以使整个系统、过程能有计划完成的过程,主要是“是否按计划执行”的过程。

4.2学校体育风险管理顺利实施的相关要素

除以上几个主要步骤之外,关乎学校体育风险管理顺利实施的其它几个相关要素主要有风险管理背景、目标确定和内部控制。其中,风险管理背景是指影响风险管理顺利实施的各个因素,这个影响因素即包括学校体育内部的也包括学校体育外部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实施所必须达到的各种专业要求;2)识别在学校体育风险管理方面所涉及到的共同参与者;3)确定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实施的关键因素及具体的管理组织机构的构成。目标确定是指确定学校体育风险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即实现学校体育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并使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将风险降到最低。内部控制是指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和程序,以确保学校体育管理部门和有关人员所选定的风险应对措施能够按计划、有效地执行。

5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中的应对策略

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中的应对策略主要有回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风险、接受风险等。除应将降低风险应用于整个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中外,针对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概率),所引起的后果严重程度,还应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如表2)。

5.1回避风险

当学校体育中有些练习项目或事件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且如果发生将会引起严重的后果时,此时主动放弃这些练习项目或事件的做法就称为回避风险,它是最简单可行的、但又是很消极的一种风险应对策略。这种应对策略虽然回避了可能产生的风险,但在回避的同时也失去了获得利益的可能性,所以在采取这种应对策略之前,应对风险有足够的认识,也应对可能产生的后果的严重程度有足够把握。例如果个别学生有特殊疾病或身体不适时,依据情况应禁止其参与某些运动;如遇非常恶劣的天气,为了避免风险,一般应停止室外的体育课;某些场地和器材由于缺乏维护,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又没有资金来改善场地,也可考虑停止相关的运动项目,以回避风险;如果游泳池没有达到安全和卫生标准,水质浑浊而得不到清理,也应考虑停止此练习等。

5.2降低风险

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当某些风险无法消除或回避时,事前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在风险发生时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减轻不良后果的应对策略,它是一种较为积极的风险应对策略,适用于高发生率,所造成的后果却不严重的某些活动或事件,是学校体育活动中应用最广、涉及面最宽的,最普遍、有效的应对策略。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降低学校体育中的潜在风险:体育场馆、运动器械、教师、学生和自然环境。例定期检查体育场馆的通风设备、保证地板干净;保证游泳池的水质干净、卫生;游泳馆内设有足够的急救人员、设备和用品;重大运动设备质量合格的保证、安装稳固的保证;定期检测运动设备、器械,保证其无缺陷、无安全隐患;定期对教师的安全意识和急救知识、技能进行培训;给教师提供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以保证其心理情绪的稳定;教师应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能力有充分的了解与认识;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活动时间;保证体育教学组织的科学、严谨;对学生进行健康和安全教育;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严格按照技术要点练习、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力集中;让学生在课余结伴练习;教会学生正确、科学的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气温较高时,应注意减少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碰到风雨天气时,应及时更改教学地点和教学内容等。

5.3转移风险

是指学校体育管理部门为了避免承担风险损失或将损失降低到最低,借用合同或协议,有意识地将可能产生的财务损失后果转移到第三方的风险处理方法,其本身并不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一般来说,针对低发生率、高危险性的潜在意外或伤害,转移风险是最佳的应对策略。转移风险最常见的方法是购买保险,这样当事故发生时,就可将风险的大部分转移给保险公司。例学校给相关人员(主要是教师、学生)所购买的意外身故保险、意外医疗保险、伤残保险等;涉及学校自身过失与过错的学校责任保险;财产损失保险等。此外,还有一种转移风险的方法是设立体育事故专项基金,这种专项基金可以是某一所学校、某几所学校,也可以是某市、某省乃至全国的同类学校一起所设立。资金来源可以是在读学生,也可以是学校的专项资金,更可以是两者的结合。目前国内高考体育加试的临时性损伤治疗便是属于这种应对策略,这种应对策略的成本低,方便有效,可减少潜在损失,节省费用和取得基金运用收益。但有时会因体育风险数量的增多或自我承受能力的限制,而无法实现其处理体育风险的功效,当体育风险发生时,导致财务调度上的困难而失去作用[4]。因此,在运用时应充分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所造成的损害程度。

5.4接受风险

也称风险自留。是指在学生体育活动中,将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全部或一部分留给学校或活动组织者自己承担。这种应对策略适用于某些不能防范、不能回避,且发生概率及伤害严重性小的潜在风险。例不小跌倒所造成的皮肤擦伤流血;在校内体育活动中发生的关节扭伤;小器械的丢失与消耗所引起的财产损失等,都是采取这种措施来应对。

6结论

篇(10)

引言

实行学分制能够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根据教学的基本要素,结合公共体育课程的特点,构建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模式将是本文讨论的问题。

一、课程学分制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必要性

1.1.1公共体育课程施行学分制管理,是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需要。我国高职高专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正在逐步形成。在此背景下,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所具有的学习内容的可选择性、学习进程的弹塑性、选择学习时间和教师的灵活性等优点,以及教学计划、教学安排与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等,恰恰适应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需要。

1.12公共体育课程施行学分制管理,是适应高职高专教学管理变革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许多高职高专都对学分制进行了较深人的研究。作为高职高专学生必修课程的公共体育在此背景下施行学分制管理,无疑是主动适应高职高专教学管理变革需要的积极举措。

1.1.3公共体育课程施行学分制管理,是适应高职高专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体育课程施行学分制管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目前,高职高专生源不仅在文化成绩上参差不齐,而且在身体条件,身体素质方面差异明显。如果能够通过学分制加以引导,就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地得到发展。在教学实践层面上,学分制具有充分的自主选择功能,更能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

1.2可行性

根据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施行学年学分制管理是可行的。原因在于:

1.2.1高职高专学分制管理的有益探索,为体育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部分高等学校开始试行学分制管理。到目前,学分制已在高校中普遍采用,各高校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和探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为高职高专实施学分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1.2.2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的加强,为高职高专体育课程施行学分制管理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保障。

1.2.3高职高专加强教学投人,体育场地、器材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能够开设更多的体育项目,供学生选择,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二、管理模式的建构

所谓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模式,就是在明确了公共体育课程管理目标的前提下,运用学分制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将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要素综合而构成的,具有相应管理体育课程功能的系统。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模式与学年制管理模式的区别在于,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时间,掌握学习进程,学习评价的结果是以学生获得学分的形式表达出来。

2.1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学习内容的可选择性,教学计划、教学安排的灵活性是学分制的实质。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内容包括四个模块。

2.2关于教学的组织形式

2.2.1理论教学内容“专题制”:理论教学每学期安排4学时,以专题方式讲授。可组织学生按自然班听课,也可按课程表安排的时间,集中若干班(专业)听课。

2.2.2普修教学内容“必修制”:学生入校后必须按统一计划、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考核、统一标准的“五统一”要求,必修一学年的体育普修课。普修教学内容安排分两学期,每学期选择一个模块,每个模块教学犯学时。

2.2.3选修教学内容“选项制”:为满足学生的体育爱好和体育项目学习的不同需求,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选项模块开设的若干个运动项目中,每学期任选其中一个作为学习内容。

2.2.4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经常制”。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的练习,要安排在每节体育课中,其成绩通过《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来反映。

2.3关于学习成绩的评价

2.3.1评价的内容

2.3.2评价的形式

2.3.2.1《大学生体质一与健康标准》测试。按国家要求,新生人学要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测试成绩与学分换算见表3.

2.3.2.2体育理论知识考试。以学期为单元,每学期进行4学时的体育理论教学,考试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考试成绩与学分换算见表4a

2.3.2.3身体素质测试。第一学年分两个学期,每学期选择安排两项基本身体素质测试,按百分制,成绩取4项平均值。第二年每学期根据学生的选项内容,安排与之相适应的专项身体素质测试。各单项身体素质测试标准由学校统一制定,测试成绩与学分换算。

2.3.2.4运动技能技评。按百分制,分项目制定标准进行技评。每学年2项,成绩取平均值。运动技能技评成绩与学分换算。:

三、小结

篇(11)

(二)文献法。参阅《新体育》1995~2012年,《体育科学》1995~2012年等二十四种体育期刊杂志150余本;阅读有关社会学、决策学、管理学的专著与论文20余本(篇)。

(三)论证法。通过座谈、研讨、问卷等形式,获取广大专家、学者、群众、干部的观点和认识,从而论证各种观点和认识的正误优劣。

二、结果与讨论

(一)全民体育工作系统管理的主要内容

1.研究执行党和政府关于全国全民体育的各项政策和组织措施,确定管理系统的方针和目标,并制定实现该方针和目标的战略计划与执行计划。

2.制定所辖范围的全民体育工作计划,做出有关管理活动的各种可行方案,并从中选出和确定优化方案,制定最优决策,包括宣传发动、确定项目、经费开支、干部配备、场地设施等。并定时定期检查落实,确定合理的组织和机构,同时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3.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广播操和工间操,审批等级运动员和裁判员,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培养教练员与裁判员,为全民体育竞赛活动和吸引更多的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制定合理的措施和方法。

4.总结开展全民体育工作的典型经验,并加以推广;对全民体育工作中的先进事迹,积极分子,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各层次的管理部门要将体育运动贯穿到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去,把体育活动的消息(地点、时间、形式等)告知居民,使每个人都有可能满足自己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并定时定期地宣传有关卫生、体育和健康的基本知识,举行各种比赛和测验,以检查群众对某一体育问题的知识和情况的了解等;向群众介绍个人家庭集体参加体育锻炼的经验和各种锻炼、营养、休息的制度等等。

5.向人民群众揭示体育锻炼的必要性,以及对个人,集体和整个社会的价值和意义。说明参加全民体育积极性与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健康的生活方式,文化教育,两个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6.分析和研究管理系统中的有关问题,如收集资料,提出改进和实施方案。开展项目的地区性、普及性、喜爱性和发展性等。

7.以青少年为重点,把工作注意力放在社区、工会、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还有中年以上人群,要培养这部分人经常从事体育运动锻炼的牢固兴趣,并为之创造条件。因为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体和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因体育锻炼不足所造成的体质水平下降,势必给社会带来影响和巨大的损失。

(二)全民体育工作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全民体育工作是由许多独立要素构成的,各要素的独立机能和相互间的有机联系,只能统一和协调于系统的整体之中。就是说,任何一个要素不能离开整体去研究,要素间的联系和作用也不能脱离整体的协调去考虑,因为脱离了整体性,要素的机能和要素的作用便失去意义,也就不能成为系统。例如:全民体育工作包括本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状况、季节气候特点、传统习惯、项目选择与职业、年龄的特点,以及体育社会化等多个分系统。从体育社会文化来看,又是更大的系统,如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文化教育的水平、人民生活的改善对体育的需求等。所以,在全民体育工作系统管理中要从整体性来研究和观察分析问题,进行管理。

2.指导性原则。全民体育形式多样,涉及各阶层、各部门,必须注意因势利导,使其为增进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精神文明服务。首先应加强政治思想的指导和教育,防止在比赛中不讲文明、动作粗野,伤害对方。这就需要加强系统管理与指导,使广大群众明确体育锻炼的真正目的。其次,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活动计划时,要从本地区、本单位的财力、物力、实际情况出发。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但又不能保守、瞻前顾后,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同时,又要“充分挖潜”,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达到既“适应”又“促进”的最佳控制。其三,要按健康发展规律。全民体育面广,人数多,项目形式多样,要达到健身的目的,就必须依据科学健身的规律进行指导。如技术健康咨询、运动处方、运动项目的一般规则、裁判法的培训、完善全民体育社团、基础理论及运动知识的普及,体育运动锻炼的社会价值与意义等指导。尤其要指导群众自我监督,学会控制运动量,循序渐进,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3.激励性原则。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不同,需要各异,首先要激发动机,使其自觉稳定、长久。这样就需要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激发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从而调动其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事体育活动是人类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行为,只有明确动机,确立目标,方能意念专一,坚持不懈。其次体育具有竞赛、比较、感染等特点。所以,要善于通过比赛,表演等形式吸引更多人来加入体育活动的队伍。其三,宣传的内容也应改变。过去只是报道和宣传体育比赛,还应将娱乐体育、全民体育列入宣传报道内容。扩大宣传报道的内容。其四,要激发信心,其坚持现代科学管理,重视效果检验,在效果呈正值时,人们往往充满信心,而且正值越大,信心就越足,干劲就越大。要引导群众自己设计锻炼目标,选择最佳锻炼方式。通过不断的、长期进行信息反馈,及时检验效果,进行测定评价,看出效果,增加信心。

4.多样性原则。全民体育既健身,又能治病,既要有集体活动的运动项目,也要有方便个人活动的项目。这样才能利于群众择爱而练,择需而定,有助于工作的开展。例如个人、锻炼小组、运动队等活动形式,也可设辅导站、体育野营、体育旅游、文化宫、文化中心、体育家庭、体育街道、体育之乡、体育周(月)等。这些形式既能适应群众求知识,学技术的要求,又能发挥各组织的领导力量。尤其是应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对体育家庭、体育街道、体育之乡等组织形式进行管理。与此同时,人们生产生活和娱乐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人们将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大自然结合在一起。又由于不同职业,不同工作制度的差异。只有充分用其人力、财力、物力与恰当合适的方法和组织,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才有可能更好的使体育深入社会各阶层,促使体育社会化的发展。用这种健康的娱乐方式去占领群众业余文化阵地,养成提倡体育、热爱体育的好风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控制性原则,也就是要有监控和控制的目标。各地市体委主管部门,要对全民体育工作进行调查(或测定评价),了解和掌握全民体育工作状态的信息,并将管理目标相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差距,必要时可采取适当的措施。

6.可行性原则。首先要从实际出发,简便易行。就是既要从当地实际情况,群众的需求出发,也要估计到发展的可能。既要看到现有的组织力量,也要看到社会存在的潜力。指导工作要具有敏感性,使管理工作始终占据领先地位,不断引导群众朝着可行有效的新方向前进,才算尽到组织管理的责任。其次,要勤俭节约,节省开支。就是指把钱用在刀刃上,用在实处,并不是说提倡勤俭节约就不给经费,该花的钱也不花。其三,照顾习惯,发扬传统。我国文化历史悠久,劳动人民的民族习惯,传统项目,要保证发扬光大,同时也应吸取有益的经验,扬其所长。其四,不要太求全,力求实效性和价值,选择适宜的项目,安排恰当的时间进行。因此,对一些全民体育起点较低的地区,要大力宣传,引进方法,创造条件;对已经形成的传统,不能停留在“扬长避短”的水平,而应运用有利条件,“扬长补短”,使其既有特长,又能全面开花,因地制宜开展多种体育活动。

7.协调性原则。全民体育工作是一种社会活动。凡是社会活动都会涉及人际关系的变化,据有关资料:体育活动给人际关系带来的主要是正绩效,即参加体育活动使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得到了保持和改善,增加了人与人的交往和了解,发展了友谊,结识了更多朋友。由于全民体育分散性大,涉及因素众多,既有“物”的因素,又有“人”的因素;既有项目因素,又有经济因素,以及社会因素,而且这许多因素也是变化多端的,会经常出现各因素间相互产生对立和矛盾的现象。为了调整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应强调整体协调性,首先包括体育在内的文化事业和经济要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发展则是经济发展的反映,并可影响经济发展。其次,作为社会大文化范畴的一员,体育和教育、科学、文艺卫生等各项事业之间,要协调发展,需要加强相互促进的联系性。在体育事业的内容上,则要求全面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三)全面体育工作系统管理的基本结构

在全民体育工作系统管理工作中,明确其基本结构,对充分发挥各层次,各级系统管理的效能,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全民体育工作的管理,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各层次间都伴随着互相制约的因素。从全民体育工作系统的管理的基本结构看,可分为垂直和水平分系统机构。

1.垂直分系统结构。是根据全民体育工作活动的不同,按其不同职能而划分的。它大致可以划分以下几个主要分系统:(1)计划职能分系统;(2)体育活动实施分系统;(3)财物职能分系统;(4)效益职能分系统;(5)组织指导职能分系统;(6)全民喜爱和习惯传统分系统;(7)新项目开展职能分系统。

2.水平分系统结构。是为了协调各职能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达到统一的控制与协调。它按水平层次划分为三个阶层,高、中和基层管理阶层。各个阶层的管理分别担负不同的任务。高级管理阶层也称为战略计划阶层(国家、省或大企业),它是站在全民体育工作整体立场上对其实施综合指导管理和统一管理;中级管理阶层也称管理控制阶层(地、市、县级),它的主要职能是为不同职能部门制定达到总体目标的管理分目标。基层管理阶层也称执行阶层(单位),它的主要职能是按照上级指示进行组织、指挥和具体实施,向上级呈报情况。在各阶层管理系统中,都贯穿着信息的流动,每一管理阶层又按水平把各主要职能分系统的信息贯通起来,构成全民体育工作纵横交错的信息网。如全民体育工作一方面为竞技体育提高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为人民体质的增强,民族平均寿命的延长做出贡献,也同样是一个赶超世界水平的问题。所以,综合各个职能部门的目标和计划及纵横交错的各种关系,从总体上使各个职能部门协调统一,为实现全面体育工作的全面效能和科学化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