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艺术的审美本质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3 09:17:4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艺术的审美本质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艺术的审美本质

篇(1)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艺术成为设计艺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但公共艺术如何定位,公共艺术的边界如何厘清,公共艺术如何发展,目前还缺乏确定性。解析城市公共艺术的本质,从艺术的本质属性的规律上探寻城市公共艺术的实践发展路径。

1艺术的本质

研究城市公共艺术,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辞海》中艺术的定义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作为特征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在英语中艺术(Art)的本意是“人工造作”。按照美的性质,美分为现实美与艺术美两类,[1]从美的性质看,艺术美独立于现实美,独立于自然世界的美,体现于人的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关于艺术的本质,李心峰先生在其文章“再论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看艺术的本质”中这样论述:“艺术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的反映;艺术是一种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种实践形式,是一种精神生产;艺术具有审美特征;艺术具有强烈的情感特征;艺术具有突出的想象的特征”。[2]结合艺术定义及艺术本质的描述,体现出艺术是人类智慧充满想象力的创造物,反映对象是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客观世界,体现人的思想、政治、社会、生活的审美需求,在人的情感体验中得到价值实现,艺术美的本质独立于自然世界体现人自身创造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艺术的本质是关注于人文的物质与精神的审美体验。

2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解析

公共艺术是公众的艺术或社会的艺术,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并服务于公众,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生活价值。[3]城市是人类社会权力和历史文化形成的一种最大限度的汇合体,具有人类社会的效能和实际意义,集中展现人类文明的全部重要含义,[4]是结合人本身的社会与文化聚落,是最复杂的人文物质与精神体系,是人造物的聚集体,是人与人造物关系的聚集体,这说明城市本身具有艺术的本质属性,它的本质特征体现在物质性、精神性、审美性、情感性、创造性、公共性、生活性、政治性、场所性、发展性,体现在城市的整体环境中。

2.1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物质性

艺术是人类的有意思的全面的生产活动的一种,马克思认为“艺术”是生产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并受生产普遍规律的支配。[5]生产普遍规律支配生产活动离不物质载体,艺术的生产同样离不开物质载体,这说明艺术本质的物质性。城市更突出的体现着其艺术本质的物质性,首先城市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物质体系,这个复杂的物质体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体现着包括审美在内的各种功能诉求。建筑是城市最主要的构成要素,是典型的城市艺术本质物质性的的范例,因为建筑是人们的居住、情感、审美、有机融合的物质载体,黑格尔曾说建筑是艺术史的起点。

2.2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精神性

在城市的人造物环境中客观物质是主观的精神载体,没有物质何谈精神,城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具有不可分性,因为人们在各种生产活动中,都会投入情感,都会依照人的审美经验创造,精神生活是人性的本质需求。城市公共艺术创作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精神财富创造,其价值体现在城市公共艺术的审美体验程中,典型的艺术形式包括城市雕塑、城市壁画、城市媒体、城市地景、城市园艺等。

2.3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审美性

从艺术的本质上讲,美与审美是其本质属性,这种本质属性具有广泛性,广泛于人化物质与精神世界构成的社会中,所以作为集中体现人化的物质与精神的现代城市,其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生活设施等一定具有审美的规定性,审美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属性,城市的各种特质载体都力求以美的规律存在,甚至城市本身可能成为完整的艺术品。例如:云南大理古城的、丽江古城等都呈现完整的艺术性(图1)。城市的艺术美是艺术现实审美属性的具体表现,它既是审美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对象,其规律不仅关注城市内在的本质,还应关注其外在的现象、形式、个性。例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历史博物馆整体景观环境,具有强烈的艺术审美个性。(图2)

2.4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情感性

城市艺术是公众审美的媒介,凝聚着市民的情感,体现着大众的参与性。[6]所谓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里形式。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7]城市的艺术也无例外,城市作为人与社会的聚集地,其无论居所、环境,作为应用对象,都与人时刻产生情感信息的交流,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审美过程,也贯穿于人们的艺术创造即城市的建设中。这种情感反映在城市艺术的美感中,这种美感是同城市的历史、文化、形象、生态、环境等有机联系在一起,例如广东的岐江公园是一个旧船厂的改造,体现着历史、文化、形象、生态、环境的有机联系,体现着人们的怀旧情感,文化情感,自然情感。(图3)凝聚在环境场所、建筑、交通路径、景观设施、城市媒体的具体应用中。例如:大连星海广场足迹浮雕《路》,由1000个大连市民踩出,体现着近一百年的城市发展历程充分融合市民的城市情感。

2.5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公共性

城市的公共性代表了城市的本质,城市的公共性规定着城市艺术的公共性,城市艺术的公共性是城市艺术的本质特征,是人们对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基本诉求,甚至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人们在广场、公园等场所唱歌跳舞,观赏城市的历史、文化、生态景观,在优美的城市环境中休闲等。人们希望在公共空间的艺术环境中交流,享受公共之美。城市的外在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贯穿于城市环境的时空中,贯穿于人们的情感愉悦中,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无论其应用功能的物权归属如何,都丝毫不影响城市艺术的公共精神的感性表征。例如:城市的建筑一般具有明确的权属性,但其外在的形式、尺度、构造、材质、色彩的艺术属性是公共的,并参与到人们的审美活动中。

2.6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生活性

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他同时反映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在哲学中,艺术本身即表现为经济基础同时也表现为上层建筑。城市的艺术本质的生活性,同样反映着城市作为经济基础的物质性,又同样反映着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性,反映在城市生活之中。生活是指人为生存而进行的一切社会活动,这些社会活动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城市环境;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城市建筑;离不开各种不同的生活工具;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工作对象;离不开各种不同的情感……这些环境、建筑、工具、工作对象、情感……都在城市公共艺术的范畴,这表明城市生活本身对艺术有强烈的诉求,缺少美缺少艺术的城市生活是无法想象的,生活的艺术性是现代城市的本质追求。任何城市公共艺术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建筑、设施、街区、生态。

2.7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场所性

城市艺术是复杂的系统综合,从系统的认识来看,城市艺术具有复杂的层次性,从城市空间构成上看,城市由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构成。场所指城市空间中或大或小的区域,场所性就是指区域的典型特征作为特征组被意向和识别,城市艺术本质的场所性就是指城市区域机理、空间、形式、细部、标志、地形、材料、样式、装饰、色彩、轮廓等的典型特征。[8]例如:上海的新天地,其建筑形式、空间构成、建筑细部装饰、区域功能、机理色彩、环境设施、艺术小品等都具有明确的的典型特征。城市艺术的场所性是其本质属性,一个城市由不同的相对独立的场所特征构成,这些不同的特征使城市艺术丰富起来,形成层次丰富的审美体验。

2.8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政治性

按照马克思哲学理论,作为上层建筑最高形式的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是肯定的,通过政治,经济基础影响艺术,通过政治,艺术作用于经济基础。城市作为最复杂最系统的社会载体,其艺术本质的政治性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例如由著名建筑大师张金秋先生设计的中华黄帝陵建筑,充分体现了公共艺术的政治性(图5)。②.城市公共空间的纪念性景观。例如:美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景观,以V字形的下沉通道,两面黑色的大理石墙面镌刻着死难者的姓名,具有深刻的纪念意义(图5)。③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封建社会的城市规划体现着皇权,现代城市规划体现着民主社会人性的关怀,体现着全面的为社会为市民服务。

2.9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创新性

城市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连接着精神与物质;审美与情感;哲学与科技,其创新首先是艺术观念与方法的创新,其次是结合科学技术的创新,再次艺术本身的改变。艺术观念的创新使公共艺术由纪念性、叙事性、唯美性、装饰性发展为功能性、多元性、综合性。公共艺术的形式也由原来的雕塑、壁画、发展到城市建筑、城市街区、城市生态、城市设施、城市媒体。创新连接着思想、科技和艺术,创新包括了内涵、形式和应用,创新的成果表现在城市公共艺术的现象中。

3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的思考

艺术本质的追问是一个直接关系人的存在意义的永无止境的求索过程,不断出发和上路,不断开显新境界,[9]这说明艺术本质的发展性。城市艺术作为艺术的种类,其本质表现为艺术的和规律性。城市艺术的发展性表现为艺术本质规律发展的继承性、时代性、创新性。继承是城市艺术发展的前提,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首先没有继承艺术就失去了发展的坐标,其次艺术植根于人类社会,植根于种族文化,社会、文化的差异性是艺术差异性的基础和前提,差异性和个性又是艺术的生命,没有继承就没有文化的差异性。例如:苏州的水乡古城,北京城的四合院建筑都是文化继承的典型例证。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伊波利特•阿道尔夫•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揭示艺术发展的原因说:“艺术是由时代精神和风俗所决定的。”[10]这说明艺术的发展是与时代联系在一起的,艺术作为上层建筑成为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就有与之相应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创新是城市艺术发展的生命,是其发展的必然。创新使艺术越来越趋向科技化,数字媒体、网络媒体、体验艺术、互动技术、全息技术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城市公共艺术中,例如位于芝加哥千禧公园互动趣味的皇冠喷泉就是信息科技运用于城市公共艺术的典型案例。(图6)城市公共艺术“公共性”是相对的,相对于室内空间,建筑是公共的,相对于建筑,学校、机关、居住区、工厂等功能区域是公共的,相对于学校、机关、居住区、工厂等,城市的街道、广场、交通站、公园等是公共的,这说明相对于私密的公共性的边界具有动态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城市公共艺术呈现布局的广泛性,这种广泛性使城市本身成为艺术品,这与相对与环境的非艺术的城市公共艺术本身形成矛盾,解决这个矛盾须充实城市公共艺术的内涵,使其从与环境的相对性走向与环境的融合性,从原来的艺术现象性走向城市审美的系统性,使其既关注艺术的物质性又关注艺术的精神性;既关注艺术的审美性又关注艺术的情感性;既关注艺术的创造性又关注艺术的公共性、生活性、政治性、场所性。使其发展呈现系统性、层次性、多元性的趋势,融入到城市的职能,融入市民的生活,融入城市的整体审美环境中,融入到人们的民族情感、文化情感、历史情感、人性关怀、公众参与中,这远远超越了原本对立与环境的审美性、情感性、精神性。审美体验发展成为生态与城市的体验;大地艺术的体验;环境与场所的体验;城市形态及建筑形态的体验;城市文脉的体验;社会文化的体验;生活自身体验,城市成为以美的规律建造的艺术品,生活本身变成了城市艺术活动的部分,这时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就失去意义,取而代之的是城市艺术概念、范畴和内涵。

4结语

城市公共艺术的本质表现为物质性、精神性、审美性、情感性、创造性、公共性、生活性、政治性、场所性、创新性,从城市公共艺术的内涵发展来看,城市公共艺术越来越呈现系统性、层次性、多元性,从与环境的对立发展成为与环境的融合,体现于城市的整体空间布局,建筑形态,城市文脉,社会文化,生活体验的整体过程中,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越来越模糊,以至于没有了确切的形式定义被淹没在城市艺术的中,发展成为城市艺术。

作者:李正军 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柯汉琳.美的形态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第一版:43

[2]李心峰.再论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看艺术的本质.文艺争鸣[J].1991年第6期:15-44.

[3]宋薇.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文艺评论[J],2006,6:92

[4]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四十二卷,121页.

[6]王葆华、杨豪中、张斌.浅谈城市公共艺术的美学价值[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9月第41卷,第5期:171页.

[7]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79页

[8]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51页

篇(2)

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著名美学理论,与艺术的审美观点不谋而合。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人感觉有趣的事情中是有一般性的,人们感觉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是生活。第一是人们意愿、人们喜欢的这种生活;第二是任何一种生活都是活着比死去要好。活着的在本质上都是恐惧死亡的,恐惧如果不存在了,而活着就是死亡。只有这样,才能定义:美才是生活。

一、什么是艺术与审美

艺术是一种社会性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对象的精神意识。它是一种生产性、客观的、有目的性的社会实践;它是一种精神意识,是再现与表现的和谐统一,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并且具有能动反作用性和一定的意识形态性的。它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意识。它是创造审美对象和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的特有目的性。它是一种通过艺术创作实践,来把现实生活中的自然加工和提取集中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审美特性。艺术的审美是人类创造的,是人类审美实践的结晶,是现实生活的经典总结,等等。所以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突出、更准确。艺术的审美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不仅要反映社会和自然中的美,还要显示艺术家自我内心的火花。艺术的审美源于生活之中,但是它又不等同于生活,它是艺术家内心的独特创造,是具有一定社会内容的感性思维。

二、艺术的基本特征

主体性、形象性和审美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主体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决定了在艺术生产中必然具有主体性特征。艺术运用生动的形象反映客观社会生活,但是这种具体反映绝不是单纯照搬照抄,它是融入了创作者主观欣赏的思想情感和创作特征,并体现出十分详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它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主要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中的全过程,即艺术的创作、艺术的作品和艺术的欣赏。

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哲学和社会科学都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文学和艺术都是以具体的、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现实和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各种艺术类别,都是因为它们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比如绘画、雕塑等艺术形象,大众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而音乐、文学等艺术形象,大众必须通过音响、语言文字等媒介才能感受到。不管怎样,艺术不能没有形象,艺术的形象必须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审美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在艺术生产中,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必须是人类活动生产的作品,即功能性;第二,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这两点,才能使艺术作品和其他一切非艺术作品分开。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表现,是真、善、美的结晶,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

三、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一)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根据对现实生活反映方式的不同,艺术作品可以分为两类:再现性艺术作品,如写实的绘画、雕塑等,直接呈现了客观事物的形貌色彩。再现性艺术作品是人们在生活中有了情感,又把情感还原为社会生活中的客观事物表现出来;表现性艺术作品,如音乐等。表现性艺术作品是人们在生活中有了感情,不是直接还原为事物的形貌色彩,而是表现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感情。

以上两类艺术作品的前提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有了思想感情。没有现实生活就没有思想感情,也就没有再现性和表F性艺术作品。所以一切艺术作品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反映。

(二)艺术反作用于现实生活

1.优秀的艺术作品能促进现实生活的发展

2.粗劣的艺术作品则阻碍现实生活的发展

四、艺术形象的特征

艺术形象是能够正确地反应客观社会生活的载体,是通过主观审美与客观审美的相互融合,并主动创造的艺术效果。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是艺术形象的基本特性。艺术形象应该是个别的、特殊的、具体的、历史的等,它应具备独特的个性,又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还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能体现出一定范围的共性。用艺术形象的方式反映客观世界,就应体现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在特殊性中展现一般性,以个别表现特殊,只有这样,成功的艺术形象才能集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

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艺术形象以具体的形态反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在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是感性到理性和理性到感性的统一,也正是理性认识才能变现艺术的意义和具备深刻认知性。

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艺术形象客观地反映社会的生活、自然的心灵、情感的融合。艺术形象的情感一方面来源于作品描绘的形象,另一方面源于艺术家主观情感的投入。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造时,往往把客观的背景事物作为作者的感情载体来表现。艺术形象是客观事物的重现,又是艺术家的感情寄托,所以它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五、审美的本质

审美是感受或领悟客观事物的现象本质所呈现的美。它是人在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与客观事物的现象发生建构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现实生活的美是艺术家审美认识的根源。事物只有以其形象真实的方面表现出其本质的内涵,只有以其形象的个性显示出其种类的普通。这种现象、这种具体、这种形象必须是非常突出、明确、震撼,它才是美的并具有审美本质的。

审美本质的理解在于对客观事物存在的现实世界的审美反映和艺术创造。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宗教伦理关系的道德比较。艺术的审美对象包括宇宙、人生、自然科学等。它在艺术创作中经常以艺术审美的方式来表现,审美的本质是艺术对象的本质属性,是人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价值需求,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的价值理解,或以审美的方式来表现。

结语

艺术的审美必须符合道德要求、必须包含道德内容才能引起美感,是美与善的统一、文与质的统一。“乐而不,哀而不伤”即“和”的审美标准。艺术包含的感情是一种节制、有限度的情感,符合“礼之用,和为贵”的审美情感,“中和之美”是美的最高境界。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于玉的美,内部有光泽,含蓄而光彩,这种光彩是极其绚烂而又极其平静的。

参考文献:

[1]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篇(3)

海伦・凯勒曾经说过:“艺术展示的是人类的精神世界,通过艺术能探究人类的灵魂。艺术是开启美的全过程,通过艺术人类能通往审美世界。”在艺术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将审美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是艺术教学必须做到的。本文从艺术教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简单阐述艺术教学中的艺术审美追求。

一、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理想

艺术教学艺术是因艺术和艺术教学而产生的,因此应当从艺术和艺术教学中去寻找艺术的审美理想。艺术教学的本质属性就是艺术中所云航的本质,审美是艺术最根本的价值,即审美就是艺术教学的本质。如果艺术缺少了审美,那么就不能称之为艺术教学,艺术教学也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艺术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将各种审美形式更加全面的展示给学生。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全身心的去感悟艺术的美,要将自己内心深处对艺术美的感受挖掘出来,让自己在艺术的学习中找到幸福感,并且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这样就达到了艺术教学的目的。因而以审美作为教学艺术的本质可谓名至实归。艺术教学艺术树立起审美的理想,更是为了艺术教育审美育人理想的实现。学生一方面要在课堂上掌握老师所讲述的艺术知识,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活动,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已有实践的反思、通过来自理论研究的启迪、通过对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二元对立”的批判的辨析,更好的去领悟艺术的审美本质。艺术教学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它还需要课外的辅助,师生要坚守艺术审美的本质属性,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更加有助于深刻的体会艺术教学中艺术的审美标准。

二、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尺度

艺术教学中艺术的审美尺度需要好好的把握准确,古今中外的各种美学流派,比如说中国的儒家美学、到家美学和禅宗美学,外国的自律美学、他律美学、解释美学与接收美学等等对现今所存在的艺术教学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传统的艺术美学教育教会了人们如何审视艺术教学中的艺术品格,并且遵从了艺术的本质,将艺术的美全面而恰当的展示给了追求艺术的学生们。更为重要的是,艺术教学本身带给人们的就是自由、自然、自享的艺术活动,这样就使得学生们完全在一种开阔和放松的环境下去品味艺术,去感受艺术的魅力,也就更好的去把握艺术的审美尺度。把握艺术教学的审美尺度,离不开审美的实践尺度,也就是要抓住艺术教学中所存在的可感触到的艺术与审美特质的关联。首先要搞清楚艺术喻人之间的关系,即艺术与老师、艺术与学生的关系,也就是说老师和学生在艺术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的沟通,并且相互之间友好合作,各司其责,共同为艺术而陶醉,为体味艺术所蕴含的美感而努力。其次,在艺术的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好艺术内部各门类之间的关系,所有的艺术都是用来体现人体的感觉的,我们要选取恰当的材料去表达不同的感受,使学生既掌握艺术的综合感受力,又要对艺术有自己独到的品味和选择。最后是把握好艺术与非艺术学科间的关系,艺术和非艺术学科之间有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关系,艺术教学需要扩大艺术教学的圈子,围绕艺术审美展开其他学科的学习,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学习和欣赏,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审美水平。

三、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实践

艺术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它们分别是“感受与鉴赏”、“表现与创造”和“知识与技能”。在掌握了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老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和教学。艺术的感受与鉴赏的教学艺术,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选择一些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提供给学生去独立的欣赏和感悟。比如艺术作品材料的选取,艺术的表现形式以及艺术中所蕴含的情感都需要让学生有所认识。学生的心要被艺术所感动,艺术要与心相互交融,才能够真正的去领悟一副艺术作品的审美。表现与创造的艺术教学,就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灵感,勇敢的将自己对艺术的见解表达出来。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艺术,就是在艺术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强烈的感觉到艺术的魅力,而不是单纯的掌握艺术的理论知识和创作技法。老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而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在艺术的国度自由驰骋。老师要多多鼓励学生自由的驾驭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把学习艺术当作一种享受,这样就达到了艺术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做到这三个方面,就是做到了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实践。

总而言之,艺术教学有其独特的方法和魅力,艺术教学过程中审美艺术的追求任重而道远,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才能更好的做到。因此,在艺术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需要团结协作,共同做到追求艺术的审美。

参考文献

篇(4)

笔者认为,单就词义论,将“Schein”翻译为“假象”、“外观”、“形象显现”都没有什么不妥。但从上面的论述可以见出,虽然该词兼具“外表”和“光辉”二义,但在不同的美学语境中有不同的侧重:或是“非实在性”之义,或是“光辉”之义,或是二者并重。席勒用“Schein”规定艺术的本质,既是以此来反对那种视“美的艺术”为“消遣之物”的轻视态度,同时也是要为艺术确立不同于自然科学真理模式的“真理”。正像伽达默尔所说:“把审美特性的本体论规定推至审美假象概念上,其理论基础在于:自然科学认识模式的统治导致了对一切立于这种新方法论认识可能性的非议。”伽达默尔在此还指出,通过把艺术的本质规定为“审美假象”,席勒成为第一个确立“艺术立足点”人。在更大的意义上,它刻画了精神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的独特要素的特征。由此可见,席勒把“Schein”同“现实”相对立,同科学上的“真实”相对立,具有争辩性,是对审美之“非实在性”的强调,所以我们认为将其翻译为“假象”很妥帖,而若将其译为“形象显现”。虽很仔细,但略显冗长。尼采所谓的“Schein”则既强调“日神”的“光辉”之义,又强调梦境的“非实在性”,翻译成“外观”很恰当;而海德格尔在使用“Schein”时,“光辉”之义较为突出,译为“显耀”或更合适。这里多有妄断,因为翻译讲求的是灵活变通。

席勒的“审美假象”论直接源自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第53节中,康德宣称:“诗的艺术随意的用假相游戏着,而不是用这个来欺骗人,因它自己声明它的事是单纯的游戏,虽然这些游戏也能被悟性在它的工作里合目的地运用着。”(着重号为引者所加)此处的“假相”就是“Schein”。康德使用“Schein”这个词是为了强调“诗的艺术”乃是一种想象力的自由运作,并且是无功利的。所以康德又说:“在诗的艺术里一切进行得诚实和正直。它自己承认是一运用想象力提供慰乐的游戏,并想在形式方面和悟性的规律协和一致,并不想通过感性的描写来欺骗和包围悟性。”尽管从这些表述来看,席勒与康德非常相近,但如上所论,由于席勒刻意强化了“审美假象”的现实批判性而开辟了美学的新维度。

康德固然也对审美和认知进行了区分,但他并没有刻意为艺术寻找不同于自然科学认知模式的“真理”,而在席勒看来,将艺术之“真理”同自然科学的“真理”相区分刻不容缓。假若用自然科学的真理模式来权衡艺术,那么后者极容易被视为消遣之物。所以席勒说:“要防范知性对实在性的追求发展到一种偏狭的程度,以致美的艺术是假象就对全部美的假象的艺术下一个轻蔑的判断”。但是,在自然科学确凿的实在性面前,艺术和审美又能到哪里去获得自己的“本质”呢?传统意义上的“摹仿”理论是从属于认识论和自然科学真理模式的,根本不可能将艺术“真理”与科学“真理”分开。席勒大胆地宣称“美的艺术的本质就是假象”,看似是对自然科学真理模式的屈服,实则是针锋相对。将“假象”转化为一个纯美学概念,这样一来,艺术的“真理”是“假象”,根本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真理”。这是一个美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因为它将文学艺术从附属于认识论的处境中完全解放出来。艺术的本质虽然是“假象”,但并不意味着它比自然科学的价值就低一等,相反,正因为其“假象”本质,所以它才是正直的、诚实的,自由的,而对假象喜爱的程度则直接表征了人在现实中所获得的自由的程度。艺术的“假象”本质赋予艺术理想性的品格,使得它不会被粗俗的物质现实所玷污。因此,艺术之“假象”本质并未消解掉艺术的价值,反而表明它比一切“有用”的东西更“有用”,它负有更严肃、更神圣的使命。

席勒的“假象王国”构想也是对康德美学的创造性发挥。康德认为:“美的艺术是这样的一种表象方式,它本身是合目的性的,并且虽然没有目的,但却促进着对内心能力在社交性的传达方面的培养。”康德把“社交性”视为美的艺术的无目的的目的性,无所为而为的“功能”。而席勒将艺术的本质确立为“审美假象”,并以此构想出一个假象的、审美的、游戏的王国,正是要开辟一个在其中人们可以自由交往的领域。“假象艺术”乃是“一种深入到人的主体间性关系当中的‘中介形式’”,是一种交往理性。艺术只有作为“假象”,才能真正具有公正无私的品格和公共特征,才能超出现实物质性的束缚,并最终发挥交往功能。“假象王国”是一个审美共同体,在其中,由于没有物质实在性的束缚,没有个体欲望的促逼,没有权力的争斗,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可以自由交谈,个体可以代表族类,人们通过美结合在一起。

康德把“美的艺术”视为天才的艺术,席勒的“审美假象”说也同样是建立在天才的基础上。他所谓的“假象王国”至少在“现时代”尚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而只能寄希望于天才高贵的心灵。康德把天才视为一种“给艺术提供规则的才能”,而席勒则把天才视为一种超绝于物质现实之上的理想人格,它不会因时间流逝而损毁。审美假象的王国是人类在超越了对实在性的追求以后而达到的最高生存境界,是人类文明发展到最高阶段的终结。只有当人拥有最完满的人性,成为“审美的人”以后,他才可能完全不考虑事物的实存,而驻足于活生生的形象世界,满足于单纯的形象所带来的快乐。艺术的天才完全超越时代的“需要”而获得假象王国的垂青,而天才的艺术乃是一个纯粹的假象世界。毫无疑问,所有的艺术天才论都夸大了艺术家的创造性,并把艺术家视为“超人”。所以阿多诺对康德、席勒乃至黑格尔的“天才观”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并指出这种天才观恰恰是“与庸俗的资产阶级意识是协调一致的”。

在美学方法上,和康德一样,席勒凭借的还是先验设定和推断,“审美假象”就是作为一种“美的纯理性概念”被设立的。它被视为人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从人的感性理性兼而有之的天性的可能性中推断出来的,而它的作用是纠正和引导人们对现实事件做出判断。现时代一般的艺术(同“天才的艺术”相对)还没有达到纯粹的“假象”,因此并没有实现自己的“假象”本质,不是纯粹的“美的艺术”。由此可见,通过先验地为艺术设定一个有待实现的“本质”——“审美假象”,艺术被纳入了一个历史性的维度。艺术的本质之为“假象”,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规定,而是一个动态的实现过程。这也应该对黑格尔的美学有所影响。

席勒的“假象”说同柏拉图的“理式”说有间接的关联。在《国家篇》和《法律篇》中,对话人之一“苏格拉底”谴责“模仿性的诗”是“理式”的“假象”,亵渎神灵,所以“模仿性”的诗人应该被逐出城邦。席勒在《书简》的第十封信中提到了柏拉图对摹仿性艺术的批评。他反对柏拉图完全用理性规定人性和艺术。在他看来,无论是人性,还是艺术,都是感性和理性的和谐统一,而非理性压制感性。作为游戏冲动的审美用形式克服质料,将感性的东西向理性提升,并最终创造出“活的形象”(审美假象)。人性的和谐只能通过美的艺术和审美才能达到。正因为艺术是“假象”,它才不冒充真实,危害真理(指自然科学的真理,下同),反而帮助人们更好地严守真理和艺术的界限。不仅如此,作为“假象”的艺术还是对实在的超越,甚至比真理更高贵。席勒并不是否定科学“真理”的价值,而是要防止科学“真理”侵入“美的艺术”领域之内。但当席勒把“审美假象”规定一种克服了质料的高贵的形式,并认为它是对现实的超越的时候,又似乎透露出“审美假象”同柏拉图的“美的理式”的隐秘联系。

席勒的“审美假象”说着力于构建一个人与人可自由交往的理想王国,指明了一条通向生存的“素朴性”和“自然”状态的回归之途。海德格尔对此颇为欣赏,认为席勒美学已经有了“生存论”的维度。所以海德格尔宣称:如果说康德将审美嵌入了人的此在的基本状态,而“正是这种基本状态,被席勒把握为历史性的、对历史具有奠基作用的人类此在的可能性条件。”

席勒又是如何通过“审美假象”论开辟现代性审美批判的道路的呢?

法国革命中暴露出来的卑劣凶残的“人性”引起了席勒对启蒙运动遗产的反思。他断定,虽然文明有了长足的进展,但“人性”却没有得到提升。这表明单纯智性的启蒙是失败的,剩下的唯一道路就是以审美来改造和提升人性——培育新的感受力。

席勒的审美批判,不仅是对他所置身于其中的时代现实的批判,而且还是对文明本身所带来的弊端的批判。在他看来,文明的“进步”只表明近代以来人们在认识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它同时也带来了对“人性”的损害,造成了近代人的“人性”残缺不全。现时代的人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严密的分工及等级制度壁垒阻断了人们之间的自由交往,甚至使人们相互为敌。对于个体来说,国家乃是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而已。人不再是目的,而成了手段。“有用”乃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偶像,成为衡量一切事物价值的标准,而心灵的高级需求被忽略了。因此,作为严肃的精神性事务的艺术和审美也必须拜倒在“有用性”的规约之下。对于艺术和审美来说,这是一个致命的威胁。因为艺术和审美的本性是自由,但在“市场”上,艺术和审美的“精神功绩没有分量”。

这些观点成为西方审美批判理论的先声。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所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现实的全面异化。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因而,人具有的关于他的类的意识也由于异化而改变,以致类生活对他说来竟成了手段。这些观点同席勒的批判都很相近。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工业社会的批判也吸收了席勒的见解,比如马尔库塞就称现代文明的现实原则为操作原则。在这种原则的统治下,社会根据其成员的经济操作活动而被分成各个阶层,而对大多数人来说,满足的规模和方式受制于自己的劳动。人们是在为某种设施劳动,并且无法控制这种设施。劳动分工越严密,人就越异化。“人们并不在过自己的生活,而只是在履行某种事先确立的功能。”受到席勒审美批判影响的思想家的名单可以开列出许多,比如齐美尔、韦伯、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直至弗洛伊德,等等。

尽管现实已经败坏,但对于它,还只有美和艺术才能救治。美和艺术的使命就是通过战胜物质性的现实而追寻自己的“假象”本质。美和艺术不需要以“现实”为自己的参照系;它们不仅不接受来自“现实”的评判,相反,它们还要通过高贵的形式来剔除“现实性”,从而成就自己的“假象”本质;也只有经由美的艺术的“假象世界”,才能超越“现实”而达到完全自由的境界。“审美假象”作为一种理想性的“美”必然要归结于“形式”,因为只有“形式”才有“超越性”,才能不被任何现实所制约、不被时间的流逝所毁坏;而“质料”则是来源于现实,并没有永恒的价值。形式通过“克服”质料而使一部艺术作品获得不朽的价值。“在一部真正美的艺术作品中,内容不应起任何作用,起作用的应是形式,因为只有通过形式才会对人的整体发生作用,而通过内容只会对个别的力发生作用。不管内容是多么高尚和广泛,它对我们的精神都起限制作用,只有形式才会给人以审美自由。”

席勒把艺术的本质规定为“假象”,就是同粗鄙的现实生活中对物质性“实在”的崇拜相对抗。这看似是对现实的高傲拒绝,实际上并非如此。作为一个坚定的启蒙主义者,席勒不会放弃启蒙的目标,而只是将其转换到审美的路径。席勒反复强调,艺术家必须生活在社群之中,必须置身于社会的道德和风俗之中,关键在于,他不能被现实驯化,屈服于材料的物质性,而是要蔑视时代的判断、需要和幸福,仰望着法则和尊严。他要用取自高贵时代、甚至超越一切时代的“形式”来铸造审美的“幻象”。“审美假象”的形式“本质”也使它区分于空洞盲目、不受约束的幻想以及幻觉。在席勒这里,“形式”乃是艺术的本质(假象)的本质,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席勒的美学仍然深深地根植于西方形式美学的传统。

席勒坚决反对超验神的存在,拒绝一切。所以他说:“我信什么教?你举出我的宗教,我一概不信。——为什么不信?——因为我有信仰。”他的信仰就是“美”以及作为“审美假象”的艺术、诗。故而席勒又说:“你只得从尘世纷纭之中逃走,遁入自己心中的寂静的圣所!在梦之国里才能找到自由,在诗歌里才开出美的花朵。”席勒用人的神性尺度取代了超验神的存在,他所谓的“完满的人性”,其实就是指人的“神性尺度”,也就是自由。但是席勒又认为,这种自由并不存在于人的自然本性中,而是一种根据需要设定出来的自由,也即是说。所谓的人的神性尺度也是一种先验的设定。可见,超验神废黜以后所留下的虚空乃是人先验自由的源泉。如果说,超验神与人之间有一个不可逾越的深渊,那么,即便是在超验神被废黜以后,人的实际生活状态和他的理想的存在状态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个难以消除的间距,而席勒寄希望于纯粹的“审美假象”来消除这个间距,从而使人完全拥有自己的神性存在。

席勒“审美假象”论对唯美主义运动有重要影响。唯美主义者并不真就是“为艺术而艺术”,他们只不过是利用这个口号来反抗社会对艺术的敌视,并企图经由审美开辟一条通往自由的道路。王尔德把艺术的本质视为“谎言”并指出:作为一门“高贵谎言”的艺术已经衰落了,这是因为科学的“真理”侵犯了艺术的“真理”,实证的价值取代了艺术的“谎言”。作为“谎言”的艺术与道德无关,艺术家的职责就是要“复活那种古老的撒谎艺术”。“撒谎”就是讲述美而不真实的故事,就是追求形式之美。他甚至断言作为“谎言”的艺术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基础”。由此可见王尔德所谓的“谎言”与席勒的“假象”之间内在的契合。当然,他们之间存在着实质性差异:王尔德的“谎言”意味着快乐,摆脱精神的重压,“最高的艺术拒绝人类精神的负担”。而席勒的“审美假象”论强调精神性的承担,单纯的感官享受是被排除在外的。

席勒将“审美假象”对立于现实,强化了艺术对当下现实生活的否定功能。但这种否定并不是通过把艺术作为社会认知的载体,而是通过把艺术“提纯”为一种与实在性无关的“活的形象”——以此表征人的自由——来实现的。但在一个分工严密、一切都被市场交换所主宰的社会里,个体被卷进一个仅以追逐财富为目的怪兽腹中,又何谈自由呢?

席勒一方面认为,人们只有经由艺术才能达到最终的自由;另一方面,自由又是艺术的必要条件,艺术是自由的女儿。这种兜圈子的话恰恰表明,即便是艺术这样一种精神性的活动在现实中都难以是自由的。但假若连艺术的自由都被剥夺,自由的火种岂不是完全熄灭了?这会导致丧失神性尺度的人必定处在权力的争夺和欲望的撕扯之中。这就是席勒美学的逻辑。在我们看来,单单强调“审美假象”与现实之间的对立,通过将自身放逐于现实之外所取得的“自由”只是一种美学上的幻觉。而美学幻觉中的自由也并不能成为它在现实中失去的自由的补偿。在这方面,马克思无疑要深刻得多,因为马克思认为:文明的改造只有通过改变现有的社会关系才是可行的。艺术、审美绝不能被“圣化”为精神的“供品”,它作为人的整体性实践的组成部分,和人类的生活应该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的联系。艺术固然是人类生存中的必需(当然不是对于所有人),但却并不能担当救赎的崇高使命;艺术可以让人体验到自由,但艺术并不等于自由。

到了20世纪,工具理性的统治更甚,人类的自杀行为(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地刺激了阿多诺的神经。在他看来,同一思维乃是导致人类互相残害的真正杀手,而基于同一思维的传统美学必须彻底颠覆。在《美学理论》有关“审美幻象”的章节中,席勒的“审美假象”论成为阿多诺批判的靶子。在他看来,由于席勒还未真正把握住艺术和现实的辩证关系,其“审美假象”理论最终沦落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帮凶。席勒试图通过“审美假象”获得“超越”的路子实质上还是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魔法中打转。其“审美假象”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形式美学范畴中,造成了艺术的自我囚禁,完全失去了反抗物化现实的力量,更无从获得真正的自由。只要艺术还保留着令人愉悦的性质和面貌,它就不得不在市场交换逻辑的主宰下重新被纳入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链条之中,成为虚假的自主性(自由)。因此,艺术对现实的否定决不能停留在“形式美学”的范围内,而是要用自己破碎的“面貌”直接表征这个破碎的资本主义物化现实。这要求艺术否定自己的“形象”(“审美假象”),也即它的令人愉悦的一切质素。

哈贝马斯认为,坚持审美和艺术的绝对自主性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做也同样是在加深艺术的危机。当艺术只顾坚守自主性的时刻,“艺术也越发从生活中异化了自身,并隐退到完全不可触摸的自律之域。”德国美学家维尔施曾直截了当地对席勒的美学构想给予完全的否定,他认为:在“日常生活的美学化”已成为现实的今天,继续坚持“艺术”有某种崇高的价值,继续坚持席勒的立场实乃愚蠢之见:“18世纪后半叶以来的审美化纲领,已经不再是我们的希望。相反,诸如席勒所言只有审美的人才是完整的人,……以今天这类审美化纲领用来表现自身的形式来看,已变得可疑起来。”

伊格尔顿从“意识形态”角度指出:席勒的美学在“反对这个新兴的社会秩序正在制造的精神荒芜”的同时,也“提出了资产阶级领导权的全新理论的重要成分”。这个见解指出了席勒美学的双重性质。席勒的文明批判是深刻的,现时代的根本特征确实正如他所说,一切被纳入了交换之中,而交换关系用量的多少抹平了质的差异。但他给出的最终诊断——克服文明的弊病在于修复完整的人性——却是虚幻的,而这种诊断本身,恰恰是那个时代意识形态的产物,美学上激进的代价却是实践上的保守。

在弗洛伊德看来,文明的冲突存在于个体的需要和文明进程之间,但为了文明的利益,作为个体的人通常被迫延迟或取消个体性的需求,而艺术则是对这种延迟或取消行为的补偿。同时,艺术也为人们提供机会来分享备受尊崇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人们的认同感。艺术在为人类提供一种共同的文化理想的同时,也使人们从中获得了自恋性的满足。他指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是,艺术之所以为人类所必需,就根源于人类身上根深蒂固的“自恋情结”。这提醒我们,尽管人类无法走出这种“自恋”,但却要意识到这种“美学幻觉”的存在,不能过于沉迷甚至人为地强化这种幻觉。席勒美学有着巨大的价值,如前所说,他的“审美假象”确实是艺术理论的重大突破。但他对理想人性的鼓吹,以及他所建构的“假象王国”,则几乎可以看作是一种“自恋性的满足”。

篇(5)

现如今像古典时代的那种单一的,不变的艺术本质基本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艺术的内涵以及对艺术的要求和规定性的原则却一直都存在着,它不同于其它的任何事物,有自己内在的规定性。艺术是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面去看待的,是开放的、独特的,有自身价值的一种审美,分析艺术的美主要是从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从心理层面分析艺术审美

从心理层面分析艺术的审美主要是有一定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与人的基本意识是息息相关的,它对艺术内在的图文构思、符合表达都起到了一定的审视作用。是对艺术无意识的审美,充分体现艺术的本质和审美活动的动机,是艺术家和审美家对艺术品内在的一种欣赏和认可,从而完成审美的目的。

对于审美目的的形式一般分为三个层面:审美无意识、审美潜意识以及审美显意识的意识形式,其中审美显意识主要是与与人们的意识、情感与认知相联系的,通过反映人们内心的情感意识状态来构成对审美的认识。

艺术也是审美意识形态,它根据不同的人,认识层面的不同以及意识水平的不同都会导致对艺术审美意识的表现不同,观念不同。在发生学的角度上,意识水平低体现出了意识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审美意识发展的一个基础。虽然以前看待意识主要注重的是理论方面的认识,这只能片面的体现了艺术的形态,使古典形态美学主要是从理性的出发,忽视了文化艺术中的非理性和潜意识、无意识的一面。

二、从形式层面分析审美本质

形式主义美学在20 世纪中期(40 - 50 年代) 发展到最彻底的状态就形成了结构主义美学。结构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列维- 斯特劳斯(1908 - ) 和罗兰・巴特(1915 - 1980)。“作为一个结构主义者,斯特劳斯更为关注的是怎样把结构主义的一般方法特别是现代语言学的方法用来分析非语言学的材料,从而实现其最终的目的,创立‘关于人的普遍科学’。他的这种发展状态主要是以人文语言为主的,认为人类独特的特征“语言”是区别人和动物的根本,是建立一种文化构成的原型,同时也是对生活形式的确定和固定。在他的神话研究中,可以看到在美学的角度上对同一的形式的一种尝试,在他的认知中神话和艺术就是人类统同一的一种结构形式。

对于结构理论者而言,人类最终端的形式就是结构形式,他们认为无论是在艺术中、神话里、电影、时装以及广告表达中无不体现的是一种结构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类生存的必要选择。而在这种理论中主要考虑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稳固的关系,双方在一种理想的状态,双方之间维持平衡,使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反映和接受的状态,主客之间相互依赖,这样才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一般这种状态是在相对无变化中,如果主客之间有一方有一点改变则会导致整个结构整理的变化。

这中理想状态主要是在时代极端化的理想理论的状态中,如果时生根本质变,这种状态也会随之瓦解,成为另外一种形态。通常在这种理想状态中主要体现的就是它的兼容性以及开放性,它能够反映艺术本质追寻最真是的、自由的,存在的一些东西,在不同时代都会以同样理论的身份出现。

三、从功能层面分析审美本质

功能层面相比较与前两种层面更接近于现实,促进其它层次得以在现实中实现的有效介质。在这个层面上所反映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比前两者更为复杂。

从客体的主体,主体统一客体,客体反映主体称之为反映关系。这种状态中主要体现的是客体由主体经过同化和过滤,把客体内在的性质和结构加以修整和改变,使之变化为主体结构的客体。

从主体到客体,客体体现主体,构建主体模块,又称之为构建关系。这主要是考虑客体在面对主体的过滤和同化后所产生的反映,主体起到引导作用,但是对主体的性质和结构同样有一定的要求,必须是遵循客体的内在规律。这样才能使相互之间的转变有序的变化。

所以对于这个功能层面也可以描述出反映与建构的关系。

而在这种状态下,主体和客体成为了相互依赖的一种关系,不在以独立的结构模式存在, 成为一种实体性关系的非实体性的两极要素。这就满足主客体之间的不断的构建,通过中介进行传输运动,主体对客体进行同化和改变,以这种关系不断的改变改变建构的内外变化。

从而在主客体之间建立起一种内应的同构关系, 由此完成对于主客体之间实体性关系的建构。其中, 内化建构是指主体的思维结构和思维方式; 外化建构是指这一思维结构和思维方式的演化。以内化建构与外化建构方式为中介建立的主客体关系互返同化, 使审美主客体的本质在这一关系中对应交换, 主体的本质变为客体的本质, 客体的本质变为主体的本质。这就决定了艺术的对象不在单一化,不在是对现实的一种实际的反映而是遵循其内在的构建和变化。同样艺术也不在是单一情感的表达,而是更深层次的身体、心理的一种改变。这样, 三个层次互动作用, 彼此强化各自在系统中的地位、功能与作用。艺术本质系统就在这种互动作用中同现实完成了种种复杂的结合, 从而完成了自身的现实化动态构成。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在艺术本质的三个层次中, 审美的价值层次是最稳定也是最能表现艺术特质的层次。艺术之于生活正像是一条河流的源泉,艺术是为人生而艺术,为人而造物。艺术是诗意的,是生活的,是灵动的,是感人的。

篇(6)

究竟何为艺术呢?这是一个抽象而且带广泛性的概念。就像万事万物都具有矛盾,时时处处都存在矛盾一样。艺术也具有普遍性,社会、自然界,无处不存在艺术。我们身边充满艺术。比如说我们手中的一支笔,一本书是艺术,窗台上的一盆花是艺术,模具师手中的一幅模具是艺术,画家手中的一幅画是艺术,书法家所写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门艺术。就我们穿的衣服,我们头上的发型,我们的举手投足都是艺术。然而,这些艺术是需要加工、创造的。比如说一幅模具,全是经过设计师的精心构想,设计加工而成的。一幅画是经过画家认真仔细的创作而成的。它凝结了画家辛勤的劳动;一句话是经过说话人动脑筋思考之后才说出来的。同是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来是不同的效果,同一个人用不同的方式或不同的语气说出来也是不同的效果。因此说艺术是需要加工的,创造的。而有些艺术实体并没有加工和改造的载体而要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臆想去主观创造,去虚构和设计。比如小说创作,有的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完全是虚构的。可以看出,“艺术是艺术家凭人工创造的某种对象”。⑴艺术描述的不是已发生的实有的事,他是一种创造,它可以而且应该虚构。

那么,何为美学呢?

要知道何为美学,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美?美无处不在,秀丽的山川是美,无限的草原是美,奔腾的河流是美,辽阔的海洋是美,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社会生活的领域中,在文学艺术的殿堂内,到处都有美的存在,到处留下美的踪迹。

然而,什么是美呢?

美是什么的问题,就是美的本质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又古老的命题。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学家苏格拉底(前469-399)就曾与诡辩家讨论过这一问题,但是没有得出满意的结果,而只能无限感叹地说:“美是难的”,直至后来狄德罗提出“美在关系”;康德提出“美是含目的性的形式”;黑格尔提出“美是感性显现”;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是生活”等等概念。对美的问题有了理性的认识。但是,众说纷纭的理论依然只能是使美的定义莫衷一是,美是什么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有的人认为美是观念,是主观感受的产物,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人感到它美。有的人认为美是形式,对象的美,美就在于形式各部分之间的对称、和谐及适当的批例等。认为美观念完全否认了美的客观存在,认为美是形式对象的美虽然从事物的客观属性方面来寻求美的根源,但却离开了人的社会生活,忽视了人的社会实践,忽略了人的主观臆断和主观感受。把美仅仅归结为事物的某种自然属性。可以说,这些观点都是不科学的,恩格斯曾经说过:“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私法、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⑵要洞察美的本质,定义美的概念,就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密切联系人类丰富的审美活动。从人类丰富的审美活动中去探索美的本质。那么,美是什么呢?美在哪里?在于物,在于心?美是物的客观属性,还是人的主观意识?美既不在于物,也不在于心?美是物的客观属性?还是人的主观意识?美的根源深深地隐藏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是人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美的根源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是指人的自由自觉的生活活动。而人在各种创造性的活动中所显示出的品质,性格、思想、情感、理想、愿望、智慧、才能等等。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体现,美离不开人凭自己的本质力量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不论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里,一切美的形象都生动地显示出人的本质力量的形象。由于具体的,可感的,光辉的形象能激发人的情绪,可能使人产生美感,因此,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那美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呢?这要从美学研究的对象说起,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这是因为美是艺术的基本特点,只有艺术和人发生的关系才主要是审美的关系。艺术不但充分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美,而且还反映了人对现实的审美观点。

因此,只有通过艺术才能更深刻地了解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只有把艺术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才能使美学成为一门有客观标准的学科。由于艺术集中地反映了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反映了人类的审美观点。通过对艺术的美学特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掌握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而且还可以掌握人对自然,对社会的全部审美关系。因此,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并主要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以及在这一关系中所产生和形成的审美意识的一门学科。它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随着其它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而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要探讨艺术的美学原理对艺术美的本质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存在于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是艺术美,焕发着艺术美光烽的艺术作品,会令人激动,让人陶醉,令人振奋,且有强大的吸引力,艺术是艺术家凭人工创造了某种对象。是客观事物的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此,可以说艺术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所谓表现,是指艺术美是艺术家主观感情的表现,所谓再现,是指艺术美是客观现实生活的再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与现实生活通过艺术形象而得到统一。艺术作品中的美,必须通过艺术的形象才能显示出来,倘若作品中没有艺术形象,就不能成为艺术作品,也就不可能具有审美价值。

艺术美是具有客观性的⑶。艺术形象是通过物质手段创造出来的,因此,艺术美就具有了物态化的形式。艺术美之所以具有客观的物态化的形式,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艺术家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才能进行艺术创作。艺术家不可能在抽象的幻想世界中凭空塑造艺术形象。二是艺术家进行创作,总是为了使人感知,认识,从而发挥其社会影响,如果不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材料,艺术家就无法将审美的感觉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其获得欣赏的价值。正因为如此,艺术作品就成了客观的感性存在。

艺术美具有客观性这只是艺术美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艺术美也具有主观性。艺术家对现实成品的加工,创造本身就是一种主观性的活动。歌德说过:“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界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的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⑷由于艺术家在艺术形象中总是融进了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与评价,因而艺术形象就表现出极强烈的主观感彩。⑸显示了艺术美强烈的主观性。

艺术创作以客观现实为基础,艺术具有客观性,但是艺术美却重于主观性,这是艺术美学原理的一个特点。

艺术有着普通的艺术和杰出的艺术,众多的艺术作品之中突出的典型作品,是鲜明的艺术形象,是独特的艺术精华,是艺术的美的真实显现。“艺术作品的典型性越高,它就越是显得美。”⑹因此艺术美具有典型性。

杰出的艺术作品显得美,是因为这些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的概括,显示着人们的实践的本质力量,是艺术家智慧的结晶。因此,艺术美也是显示着艺术家的本质力量,所以,艺术美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研究艺术的美学原理,还须进一步探讨艺术美的价值的特殊性。

现实生活中的美,是纯自然的美,是没有经过加工塑造和刻画的美。而艺术美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经过艺术家主观符合客观的创造,是现实生活中的美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集中体现。黑格尔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⑺车尔尼雪夫斯意见相反:“真正的最高的美正是人在现实世界中所得到的美,而不是艺术创造的美。”⑻我认为:“现实世界中的纯洁、真实、丰富、是客观的美,而艺术美可以弥补现实美的诸多不足,是现实美的丰富和发展。”“夫然故古雅之致存于艺术而不存于自然。”⑼这是对艺术美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客观论述。现实美与艺术美孰高孰低。还应对两者进行比较:

一、现实美分散,艺术美集中。现实社会中各种各样美的形式是片面的,独立的,独立的美的形式之间没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而艺术家把这些分散的、独立的美集中起来,使之典型化,这样艺术美就比现实美更集中了。

二、现实美复杂,艺术美纯粹,王国维认为“美术者,天才之制作也。”⑽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材料的加工、改造,把现实美中的存在的不美的成份清除掉、完美化。在形式上使之更符合美的规律。因此,艺术美比现实美更加纯粹和精致。

三、艺术美比现实美更加稳定,自然界在不停地运动,社会在不停地运动,来源于自然界和社会现实的材料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而艺术美一但创造,它就具有永久性,流传性。就能在人们的欣赏中流传下来。

正因为艺术美高于现实美,人们才不满足于现实美而追求艺术。艺术美相对现实美而言,具有其特殊的价值。

艺术美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推动社会生活向前进,这是艺术美的特殊价值。“艺术的目的是追求美”⑾在内容和形式上艺术家都极力追求真善美的结合,追求现实的完美。人们通过对艺术中美的感受和品味,不但提高了艺术趣味,而且也提高了对现实的洞察能力和自解能力,提高了对艺术的欣赏水平,提高了人们的实践水平。促进人们更高的能力追求。从而推动现实社会的发展。

艺术美的特殊价值,是艺术家创造和美化出来的。艺术家通过细致的加工、改造、使现实的美更加形象化。从而发挥美的价值,显示出艺术美的永久魅力。

重视艺术的根本美学问题,是研究艺术的美学基本原理的根本。艺术的根本美学问题是艺术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的具体化,就是艺术形象与典型的问题。⑿艺术是通过观现实材料的形象化和典型化来反映现实美的,人们总是通过艺术美来感受知现实美,社会生活极为广泛,极为复杂,任何一个短暂的,片断的社会生活形象都不可能完满地体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真理。但是人对现实美的直接把握常常只能是片刻的感受,它的对象只能是有限的片面的,表面生活的形象,虽然生动具体,其不能充满集中,深刻地表现生活本质、生活真理。只有艺术创作才能把个别的、分散的,片断生活形象联系起来、集中起来,使它更深刻、更形象、更全面、更普遍地反映生活的本质规律,反映生活的真理。

篇(7)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104-01

何为艺术的本质?这似乎是一个伴随着艺术的产生就一直在摸索讨论的一个问题,不同的艺术时代我们对这个问题都有不同的见解。文章将基于一定的理论研究并结合艺术作品对“艺术的本质(das Wesen der Kunst)”进行一些探讨。

一、艺术是时代的产物

艺术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对艺术的理解是不一样的。黑格尔关于艺术是绝对精神显现自身的方式,出现了客观精神说和主观精神说等等多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思的表现”是“生命本题的冲动”。艺术多元发展的今天,对艺术本质的追问及探讨也是从未停止的。

二、艺术的情感本质论

艺术家很早就开始关注艺术的情感性,并有一部分艺术家将情感作为的本质进行论说,这就形成了“情感本质论”。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我一直都坚信:人类是理性的动物,更是情感的动物。因而,只有真情迸射的作品才能真正震撼人的心灵。

不同的时代会出现不同的艺术作品,不同的艺术家也会有不同的艺术作品,但是不管怎样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他们都是要通过这样一个不同形式的作品,给社会反映出一种不同的情感,或许可能是人生是赞美,对爱情的憧憬,或许也是对时代的不满,对生活的控诉。总之他们都有一个最终目的,那就是他们最终都需要表达一份真挚的理性的情感。

而当存在物中被遮蔽的情感一旦被敞开时,这时美就产生了。而这种情感往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真理”,海德格尔将美看作是“敞开发生的真理的一种方式”。所以说情感是艺术作品的根基和灵魂,才是艺术作品的本质所在。

三、艺术作品中情感的表达

海德格尔对梵・高的作品《一双农鞋》有过一段阐释,他这样写道:从农鞋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劳动者艰辛的步履显现出来。那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集着她在寒风料峭中,迈动着在一望无际、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夜幕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农鞋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成熟谷物宁静的馈赠,及其在冬野的休闲荒漠中无法阐释的冬冥。这器具聚集着对面包稳固性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再次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时阵痛的哆嗦和死亡临近的战栗……这一段话让我们读出了那双农鞋背后的情感。

结合当时梵高在创作《农鞋》时的背景,我认为,这不仅有个人情感的驱动,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抽象,还有对人类普遍情感的反映,但更是与自身的社会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背景是密不可分的。这幅作品和他这一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受荷兰现实主义画风的影响,画面深沉,有极强的乡土气,因为当时这种社会背景,促成了梵高完成了这一系列的具有强烈情感冲击力的作品。不仅仅对于一个优秀艺术作品的创作来说需要有理性的情感,没有情感的作品称不上的是艺术作品。

桑塔亚纳曾指出:“艺术源于本能”,但艺术又不是本能冲动的直接宣泄,而是本能的理性化结果。他将艺术定位为“生物冲动的理性化”。所以说,景中的“情”并非某种单纯的情感和情绪,而是情中有理,理中有情的,理因情而使“意”具有打动人灵魂的力量。艺术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独特审美属性,最突出的就是情感性,因此艺术在进入客观世界时必然是饱含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带着强烈的激情、感动和震撼的,艺术的对象定然是渗透了情感体验而具有审美意义的生活。

四、艺术审美中的情感

在强调艺术的审美属性,就必然无法绕开人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无论从“审美反映论”的视角看,还是从艺术的主体性、主客体关系的角度考量,艺术与情感都有着无法割舍的不解之缘。

当我们在看到梵・高画笔下的这一双农鞋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可能并不是这样一个艺术符号,我们需要戴着一定的感情因素去欣赏去慢慢挖掘艺术家最初想要表达的那份情感。艺术不仅表现被表现者的感情,艺术作品凝聚了艺术家的全部心血,是表现者面对社会生活和人生的种种际遇时,触碰到了内心的琴弦,产生了强烈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于是表现者的个体情感终于喷薄而出、跃然纸上,渗透和转移到艺术作品中。当我们面对一个这样情感丰富的作品的时候,我们需要一更强烈的情感去回馈。

结语:梵・高的这幅《农鞋》中所感悟到、并用充满诗化的语言所阐释的情感,就是艺术最本质的内在,所以说,艺术可能是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也可能是黑格尔的精神说,但在我看来一个作品最真挚最深处所要表达的那份理性的情感才是表达者创作这样一个作品的最初动力,这才是艺术最难能可贵之处。

篇(8)

艺术的定义为:“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艺术是创作者通过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属性,从而表现创作者对生活的思想感情、审美评价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具有形象性、想象性、虚拟性、审美性、自由性、情感性等基本特征。

所谓艺术的本质,就是艺术这种事物内部的一种规定性,这种规定性规定着艺术之所以是艺术,而不是其他什么事物。从艺术史的视角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中、西方艺术家和美学家对艺术本质的探讨和分析繁杂众多,讨论也一直不曾间断, 他们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探究了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无论是西方美学中的“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有意味的形式说”、“符号说”、“潜意识说”等,还是中国美学中的“言志说”、“感物说”、“缘情说”、“畅神说”等,这些艺术本质观都对艺术家的创作产生了作用,在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各自的理论出发点和切入视角不同,对艺术的本质探讨可谓众说纷纭。他们有的从艺术的“再现现实”出发, 来界定“艺术”的基本内涵;有的则从艺术的基本属性或艺术的服务对象出发来说明艺术的本质。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辩证地看,任何一种艺术本质观都受到过其他理论的质疑、挑战,甚至被指责和批判为错误的、有偏见的理论。

艺术的首要任务或其根本性质就是美。具体说,“艺术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武汉理工大学张黔在《艺术原理》一书中提出“艺术从本质上说是以形象化的手段营造的让欣赏者产生非功利心态并进而自我确证的虚拟世界。”在艺术本质的层次里,形象和情感是缺一不可的。艺术特有的性质是形象与情感的统一。

一、艺术通过形象来传情达意

“形象说”认为,艺术与哲学、社会科学一样,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们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艺术通过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而哲学、社会科学则以抽象的概念形式反映客观世界。任何艺术都需要一种形象化手段,这种形象化的手段包括外在的形态和内在的想象两个方面。任何艺术必须首先是一个有形象的对象世界,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齐白石作画的“经典”学说是:“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云云。”即使这种似与不似也都是有形象存在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家在实际生活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审美价值的具体情景。它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相结合的产物,凝结着艺术家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体验和认识,显示着艺术家的审美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艺术形象是艺术的基本单位,是艺术把握世界的特殊形式。艺术品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其基本特点就在于它提供了艺术形象或由若干艺术形象所组成的形象体系。

现藏湖北省博物馆中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鹿角立鹤,器高143.5厘米,宽41.4厘米,重38.4公斤。整个器物造型由鹤身、鹤腿、鹿角、两翅、座板等组成,有多处纹饰。鹤引颈昂首伫立,钩形长嘴,两翼展开作轻拍状,拱背,垂尾,两长腿粗壮有力,下各有三爪立于长方形座板上。鹤头左右两侧鹿角向上呈圆弧状,并分出数支分杈。鹿角立鹤是想象中的吉祥动物,寓意吉祥长寿,造型优美,风格独特。中国古代把鹤、鹿看作是神鸟、瑞兽,是沟通人、鬼、神的灵媒。鹿角立鹤出土时放置在东室主棺的东边,可能意在引领墓主人灵魂升天,或祈求神灵佑护。该作品主要采用夸张变形手法,鹤头上呈圆弧形的两只鹿角完全对称,不同于自然形态的鹿角,立鹤颈部比例有所拉升。作品运用夸张变形手法,塑造出了造型优美的形体结构,表现出鹿角立鹤的神奇。修长的鹤颈,张开的鹿角,韵律的双翅,精美的纹饰,有力的腿爪,这些局部和整体形象都突出强调运用流线造型,直线与弧线的穿插有序,呈现出音乐般的律动和美妙。这种造型美重点不在于要求色彩、纹样等简单地去摹拟事物,再现现实,而在于使其外部形式传达和表现出一定的情绪、格调、风尚和趣味。采用的对称手法可以表现出一种严肃完整的情调,依靠由外在的形式所烘托的气氛情调在潜移默化中作用于人的情感和思想。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出,想象总是“由某个欲念或意图控制住的”。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依靠形象的美来反映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情感、愿望和意志。鹿角立鹤这件作品直接摹仿或再现鹤、鹿动物的局部形象特征,创作者以审美意象作为艺术品的主体,创造的不是物质世界的再现物,是创作者基于客观现实世界而虚构摹拟的想象动物,具有一种脱离和超越现实的意象性。意象乃心中“营构之象”,是艺术家精心创造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言说的。意象既不拘于心,亦不拘于物,而是心物有机结合所呈现的一种状态。鹿角立鹤显现和传达引领墓主人灵魂升天,或祈求神灵佑护这种感情,意在从中获得一种自由感和超越感,达到了审美性质所要求的亲切感和距离感的高度统一。

二、艺术的根本特性在于表现情感

情感问题是美学理论中关于审美意识的最基本的问题。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艺术是一种以情感为主的活动,情感的激荡构成了艺术活动的基本意义。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托尔斯泰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表达情感。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情感活动是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情感贯穿在艺术创作与欣赏的整个过程之中。艺术家在创作艺术形象的过程中融注了情感因素,艺术形象是一种情感形象。情感对于艺术形象,犹如血液对于人体,缺乏情感的艺术形象是没有生命力的。艺术创作所遵循的常常是情感逻辑,而艺术评价也是一种情感评价,它包括艺术创作者的情感评价和艺术欣赏者的情感评价。

英国哲学家和美学家科林伍德认为:真正的艺术家是通过艺术活动表现情感。他认为艺术家在艺术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公众的或集体的情感,是大众的心声。从心理学看,艺术以情感为特质,为中介,但从认识论看它又不仅仅是情感。情感、想象诸心理形式,偏重于人的个体、经验、类型的形态方面。艺术既要保持自己的心理形式的特质,也要有深刻的理性内容,因而情感想象的形式又必须和认识的伦理的内容相结合。中国最早的美学文献《乐论》(荀子)就强调艺术的一般日常情感的感染作用;刘勰的“情动于中,故形于声”,“为情而造文,不为文而造情”,就揭示了艺术创作的本质规律,也指出了审美心理结构的中心是情感。《诗经?小雅?鹤鸣》中词句:“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他山之石,可以为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中以鹤比喻贤人。笔者认为“青铜鹿角立鹤”的创意来源于《诗经.小雅》中《鹿鸣》和《鹤鸣》这两篇乐诗。是曾侯祈盼贤人政治理念的美好寄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代诗人崔颢这首传颂千古的黄鹤楼诗,乃是我国诗人以鹤为题材的诗词中最著名的一首。鹤自古就被视为吉祥鸟,是群禽之长,鹤除了吉祥之意外,也是人们心中吉祥长寿之象征,“松鹤延年”是中国人最爱用的祝寿词。2007年11月由文化部主办、湖北省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吉祥物是由湖北美术学院教师胡博飞创作的“鹿角立鹤”,取名为“楚楚”。该吉祥物是以湖北重点文物青铜器“鹿角立鹤”为原型,通过卡通变形而成的。鹿、鹤都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鹤的两个翅膀,既象征湖北展翅高飞,又表示艺术节翩翩起舞。红、黑、金黄是楚文化绘画传统色彩,脖子上的云纹也是楚文化漆器的经典文饰,亦可以看成阿拉伯数字“8”的变形。湖北省随州市将鹿角立鹤作为市标,“鹿鹤同春”即“六合同春”,寓意经济腾飞、吉祥如意等。这些艺术作品中注入了创作者的情感,才具有了艺术特殊功能的感染力,带给欣赏者以共鸣,从而获得的精神上的自由感。

从前辈艺术家们的理论探讨来看,从艺术创作实践来看,艺术所特有的性质只能是形象与情感的统一。艺术反映人们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离不开形象的塑造和注入情感,情感和形象才是艺术区别于哲学、科学、宗教、道德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在艺术本质的层次里,形象和情感的融合,共同构成了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共同熔铸为艺术的有机整体。

参考文献:

[1] 张黔.《艺术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篇(9)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087-01

对我而言,艺术不是静止的某件物品或者某种流派,我将它的本质描述为一种伴随着生命流动的创作过程,不论是它的外层表象还是它本身的精神层面都是在不断地扩展或收缩,这种伴随着人类审美、技术以及精神发展历程而不断变化的创作过程就是我要论述的艺术。

一、中外历史上主要的艺术本质学说

西方美学史对艺术本质的研究可谓源远流长,在西方美学史中,有着重要影响的艺术本质观有摹仿说、游戏说、表现说、有意味的形式说、符号说等。中国古代的艺术本质观主要有言志说、感物说、缘情说、畅神说等。

二、艺术是有生命的创作过程

(一)自然界是艺术有生命的创作源头

从自然界本身的艺术性来说,它经过时间长河的冲刷和洗礼后蜕变,才使得它的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品。从自然界的产物人类来说,因为人类依附于自然,所以任何一个种类的艺术或是任何一件艺术品都归根结底从自然中来,即使描绘的是一种人文现象的艺术品也是如此。

(二)人类是艺术有生命的创作者

如果没有人类,那么也就不存在审美欣赏的受众,自然也不存在艺术这种定义和范畴。

从艺术的需求来看,人类由于生产活动的发展而产生了审美需求才产生了艺术创造活动。这种需求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类生命历程中慢慢诞生的,所以每一件艺术品的诞生都包含着人类生命的需求。从艺术的创造过程和创造主体来看,人类无疑是这一职能的主要承担者,每个艺术家都属于独立的创造者。

(三)艺术生命是艺术的载体和本质

从艺术整体来看,它随着阅历的累积和见识的增加,逐渐地成熟,形成自己的个性,它也可能会戛然而止于一个阶段。从单个艺术品来看,艺术家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从艺术家手中创造的艺术品会伴随着经历而不断地产生变化。这种过程本身就表现了生命的兴衰,这样有了生命的艺术才能称之为艺术,才能是饱满的、富于变化的。假如没有了艺术生命,那么“艺术”就是干瘪的,只能停留在一个狭窄的意义范围内。所以艺术生命是艺术的载体,是艺术的本质。

三、艺术生命发展的五个阶段

(一)艺术生命的产生

我们无法知晓第一件所谓艺术品产生的具体地点或者时间,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艺术”这个词本身就是人类为了某种形象、符号、现象或是物品所下的定义。也就是说,艺术在产生的时候就是带着人类这种生命赋予它的涵义而诞生,所以说,艺术生命的产生就是艺术产生。

(二)艺术生命的成长

纵观整个艺术发展史,艺术的发展是充满了活力的,就像一个人在摸索自己前进的路,艺术家们也在自己的生命路程里不断地探索艺术的真谛,解答艺术留下的难题,不断提高自己在艺术领域的造诣,创造出一代高于一代的艺术作品。对于单个艺术品而言,在发展时期的艺术品起到了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即使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但也许已经开创了一种新的艺术格局,艺术生命本身的活力会使得艺术家们不断突破自己以求得更加长足的发展。

(三)艺术生命的辉煌

就单个艺术作品或艺术派别来看,公认的艺术大师都有在自己生命历程里艺术研究的顶峰,他们的作品在辉煌时期的艺术生命绽放地最为美妙。就艺术整个来讲,历史上的艺术经历了数不清的起起伏伏,但是在“起”这个时期,艺术生命伴随着人类生活技术、审美情趣等等的发展高峰走上了一个高台,各种内外因素推动着艺术生命在某个时期在历史的碑上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艺术生命的黯淡

谁也不能够说艺术生命之花常开,在整个艺术史上,艺术生命也有相对来说黯淡的时期存在,在这个时期,艺术品的创造环境受限,但是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时代风格。即使在艺术黯淡时期,艺术生命也有着自己独特魅力。

(五)艺术生命的新生

黯淡的时期过后,艺术生命迎来了自己的新生。这样的例子在美术史上比比皆是,数不胜数。一种新的艺术生命的诞生往往伴随着剧烈的阵痛,可能遭遇阻挠,可能发展迟缓,但都不能阻挡艺术的萌芽日趋成长。新的艺术方向会为人所慢慢接受,引领人们的审美走向另一种层次。

四、结论

篇(10)

《审美教育书简》(下称《书简》)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现代美学的进程。维塞尔认为:“在18世纪美学理论中构成一个关键性转折点的是席勒的美学理论,而不是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因为席勒的美学理论比康德的美学理论更多地指出了未来的道路。”哈贝马斯则称它是“现代性的审美批判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本文着力探讨席勒在《书简》中提出的“审美假象”概念。首先对“审美假象”概念进行辨析,并梳理其学理背景,其次是分析“审美假象”论的批判性内涵及影响,最后,参照多种美学视角,对席勒“审美假象”论的“先天缺陷”进行批判性分析。

在《书简》第九封信中,席勒就提出了“假象”的概念:“不管你在什么地方遇到他们,你都要以高尚的、伟大的、精神丰富的形式把他们围住,四周用杰出事物的象征把他们包围,直到假象胜过现实,艺术胜过自然为止。”这里把“假象”和“艺术”并置,并分别同“现实”、“自然”相对,就已经指示了艺术和假象之间的内在关联。在第二十六封信中,席勒则明确将其表述为一个美学命题:“鄙视审美假象,就等于鄙视一切美的艺术,因为美的艺术的本质就是假象”。席勒同时也强调“审美假象”不同于“逻辑假象”。“逻辑假象”混淆现实,具有欺骗的性质,而“审美假象”自我显明为“假象”,当然谈不上“欺骗”。

我们有必要先对“假象”(Schein)作一番辨析。该词在德语中有“光辉”、“外表”之义,而“外表”则多有“表面现象”和“靠不住”的意思。仅以《书简》中“Schein”翻译来说,依笔者所见,就有三种:一是“假象”,如冯至、范大灿的译文和缪灵珠的译文(《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二卷);二是“形象显现”,见于朱光潜先生所著《西方美学史》;三是“外观”,如徐恒醇的《书简》译文、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等。自康德之后,“Schein”成为德国哲学(美学)的常用词,除席勒外,它在黑格尔、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阿多诺等人那里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比如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所说的“日神之梦境”即是“Schein”。需要注意的是,尼采突出了这个词的“光辉”之义,翻译者或译为“假象”(缪朗山),或译作“外观”(周国平)。海德格尔对该词的使用也往往突出其“光辉”之义,其著作的中译者通常将其译为“假象”或“闪耀”。

笔者认为,单就词义论,将“Schein”翻译为“假象”、“外观”、“形象显现”都没有什么不妥。但从上面的论述可以见出,虽然该词兼具“外表”和“光辉”二义,但在不同的美学语境中有不同的侧重:或是“非实在性”之义,或是“光辉”之义,或是二者并重。席勒用“Schein”规定艺术的本质,既是以此来反对那种视“美的艺术”为“消遣之物”的轻视态度,同时也是要为艺术确立不同于自然科学真理模式的“真理”。正像伽达默尔所说:“把审美特性的本体论规定推至审美假象概念上,其理论基础在于:自然科学认识模式的统治导致了对一切立于这种新方法论认识可能性的非议。”伽达默尔在此还指出,通过把艺术的本质规定为“审美假象”,席勒成为第一个确立“艺术立足点”人。在更大的意义上,它刻画了精神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的独特要素的特征。由此可见,席勒把“Schein”同“现实”相对立,同科学上的“真实”相对立,具有争辩性,是对审美之“非实在性”的强调,所以我们认为将其翻译为“假象”很妥帖,而若将其译为“形象显现”。虽很仔细,但略显冗长。尼采所谓的“Schein”则既强调“日神”的“光辉”之义,又强调梦境的“非实在性”,翻译成“外观”很恰当;而海德格尔在使用“Schein”时,“光辉”之义较为突出,译为“显耀”或更合适。这里多有妄断,因为翻译讲求的是灵活变通。

席勒的“审美假象”论直接源自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第53节中,康德宣称:“诗的艺术随意的用假相游戏着,而不是用这个来欺骗人,因它自己声明它的事是单纯的游戏,虽然这些游戏也能被悟性在它的工作里合目的地运用着。”(着重号为引者所加)此处的“假相”就是“Schein”。康德使用“Schein”这个词是为了强调“诗的艺术”乃是一种想象力的自由运作,并且是无功利的。所以康德又说:“在诗的艺术里一切进行得诚实和正直。它自己承认是一运用想象力提供慰乐的游戏,并想在形式方面和悟性的规律协和一致,并不想通过感性的描写来欺骗和包围悟性。”尽管从这些表述来看,席勒与康德非常相近,但如上所论,由于席勒刻意强化了“审美假象”的现实批判性而开辟了美学的新维度。

康德固然也对审美和认知进行了区分,但他并没有刻意为艺术寻找不同于自然科学认知模式的“真理”,而在席勒看来,将艺术之“真理”同自然科学的“真理”相区分刻不容缓。假若用自然科学的真理模式来权衡艺术,那么后者极容易被视为消遣之物。所以席勒说:“要防范知性对实在性的追求发展到一种偏狭的程度,以致美的艺术是假象就对全部美的假象的艺术下一个轻蔑的判断”。但是,在自然科学确凿的实在性面前,艺术和审美又能到哪里去获得自己的“本质”呢?传统意义上的“摹仿”理论是从属于认识论和自然科学真理模式的,根本不可能将艺术“真理”与科学“真理”分开。席勒大胆地宣称“美的艺术的本质就是假象”,看似是对自然科学真理模式的屈服,实则是针锋相对。将“假象”转化为一个纯美学概念,这样一来,艺术的“真理”是“假象”,根本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真理”。这是一个美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因为它将文学艺术从附属于认识论的处境中完全解放出来。艺术的本质虽然是“假象”,但并不意味着它比自然科学的价值就低一等,相反,正因为其“假象”本质,所以它才是正直的、诚实的,自由的,而对假象喜爱的程度则直接表征了人在现实中所获得的自由的程度。艺术的“假象”本质赋予艺术理想性的品格,使得它不会被粗俗的物质现实所玷污。因此,艺术之“假象”本质并未消解掉艺术的价值,反而表明它比一切“有用”的东西更“有用”,它负有更严肃、更神圣的使命。

席勒的“假象王国”构想也是对康德美学的创造性发挥。康德认为:“美的艺术是这样的一种表象方式,它本身是合目的性的,并且虽然没有目的,但却促进着对内心能力在社交性的传达方面的培养。”康德把“社交性”视为美的艺术的无目的的目的性,无所为而为的“功能”。 而席勒将艺术的本质确立为“审美假象”,并以此构想出一个假象的、审美的、游戏的王国,正是要开辟一个在其中人们可以自由交往的领域。“假象艺术”乃是“一种深入到人的主体间性关系当中的‘中介形式’”,是一种交往理性。艺术只有作为“假象”,才能真正具有公正无私的品格和公共特征,才能超出现实物质性的束缚,并最终发挥交往功能。“假象王国”是一个审美共同体,在其中,由于没有物质实在性的束缚,没有个体欲望的促逼,没有权力的争斗,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可以自由交谈,个体可以代表族类,人们通过美结合在一起。

康德把“美的艺术”视为天才的艺术,席勒的“审美假象”说也同样是建立在天才的基础上。他所谓的“假象王国”至少在“现时代”尚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而只能寄希望于天才高贵的心灵。康德把天才视为一种“给艺术提供规则的才能”,而席勒则把天才视为一种超绝于物质现实之上的理想人格,它不会因时间流逝而损毁。审美假象的王国是人类在超越了对实在性的追求以后而达到的最高生存境界,是人类文明发展到最高阶段的终结。只有当人拥有最完满的人性,成为“审美的人”以后,他才可能完全不考虑事物的实存,而驻足于活生生的形象世界,满足于单纯的形象所带来的快乐。艺术的天才完全超越时代的“需要”而获得假象王国的垂青,而天才的艺术乃是一个纯粹的假象世界。毫无疑问,所有的艺术天才论都夸大了艺术家的创造性,并把艺术家视为“超人”。所以阿多诺对康德、席勒乃至黑格尔的“天才观”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并指出这种天才观恰恰是“与庸俗的资产阶级意识是协调一致的”。

在美学方法上,和康德一样,席勒凭借的还是先验设定和推断,“审美假象”就是作为一种“美的纯理性概念”被设立的。它被视为人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从人的感性理性兼而有之的天性的可能性中推断出来的,而它的作用是纠正和引导人们对现实事件做出判断。现时代一般的艺术(同“天才的艺术”相对)还没有达到纯粹的“假象”,因此并没有实现自己的“假象”本质,不是纯粹的“美的艺术”。由此可见,通过先验地为艺术设定一个有待实现的“本质”——“审美假象”,艺术被纳入了一个历史性的维度。艺术的本质之为“假象”,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规定,而是一个动态的实现过程。这也应该对黑格尔的美学有所影响。

席勒的“假象”说同柏拉图的“理式”说有间接的关联。在《国家篇》和《法律篇》中,对话人之一“苏格拉底”谴责“模仿性的诗”是“理式”的“假象”,亵渎神灵,所以“模仿性”的诗人应该被逐出城邦。席勒在《书简》的第十封信中提到了柏拉图对摹仿性艺术的批评。他反对柏拉图完全用理性规定人性和艺术。在他看来,无论是人性,还是艺术,都是感性和理性的和谐统一,而非理性压制感性。作为游戏冲动的审美用形式克服质料,将感性的东西向理性提升,并最终创造出“活的形象”(审美假象)。人性的和谐只能通过美的艺术和审美才能达到。正因为艺术是“假象”,它才不冒充真实,危害真理(指自然科学的真理,下同),反而帮助人们更好地严守真理和艺术的界限。不仅如此,作为“假象”的艺术还是对实在的超越,甚至比真理更高贵。席勒并不是否定科学“真理”的价值,而是要防止科学“真理”侵入“美的艺术”领域之内。但当席勒把“审美假象”规定一种克服了质料的高贵的形式,并认为它是对现实的超越的时候,又似乎透露出“审美假象”同柏拉图的“美的理式”的隐秘联系。

席勒的“审美假象”说着力于构建一个人与人可自由交往的理想王国,指明了一条通向生存的“素朴性”和“自然”状态的回归之途。海德格尔对此颇为欣赏,认为席勒美学已经有了“生存论”的维度。所以海德格尔宣称:如果说康德将审美嵌入了人的此在的基本状态,而“正是这种基本状态,被席勒把握为历史性的、对历史具有奠基作用的人类此在的可能性条件。”

席勒又是如何通过“审美假象”论开辟现代性审美批判的道路的呢?

法国革命中暴露出来的卑劣凶残的“人性”引起了席勒对启蒙运动遗产的反思。他断定,虽然文明有了长足的进展,但“人性”却没有得到提升。这表明单纯智性的启蒙是失败的,剩下的唯一道路就是以审美来改造和提升人性——培育新的感受力。

席勒的审美批判,不仅是对他所置身于其中的时代现实的批判,而且还是对文明本身所带来的弊端的批判。在他看来,文明的“进步”只表明近代以来人们在认识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它同时也带来了对“人性”的损害,造成了近代人的“人性”残缺不全。现时代的人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严密的分工及等级制度壁垒阻断了人们之间的自由交往,甚至使人们相互为敌。对于个体来说,国家乃是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而已。人不再是目的,而成了手段。“有用”乃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偶像,成为衡量一切事物价值的标准,而心灵的高级需求被忽略了。因此,作为严肃的精神性事务的艺术和审美也必须拜倒在“有用性”的规约之下。对于艺术和审美来说,这是一个致命的威胁。因为艺术和审美的本性是自由,但在“市场”上,艺术和审美的“精神功绩没有分量”。

转贴于

这些观点成为西方审美批判理论的先声。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所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现实的全面异化。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因而,人具有的关于他的类的意识也由于异化而改变,以致类生活对他说来竟成了手段。这些观点同席勒的批判都很相近。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工业社会的批判也吸收了席勒的见解,比如马尔库塞就称现代文明的现实原则为操作原则。在这种原则的统治下,社会根据其成员的经济操作活动而被分成各个阶层,而对大多数人来说,满足的规模和方式受制于自己的劳动。人们是在为某种设施劳动,并且无法控制这种设施。劳动分工越严密,人就越异化。“人们并不在过自己的生活,而只是在履行某种事先确立的功能。”受到席勒审美批判影响的思想家的名单可以开列出许多,比如齐美尔、韦伯、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直至弗洛伊德,等等。

尽管现实已经败坏,但对于它,还只有美和艺术才能救治。美和艺术的使命就是通过战胜物质性的现实而追寻自己的“假象”本质。美和艺术不需要以“现实”为自己的参照系;它们不仅不接受来自“现实”的评判,相反,它们还要通过高贵的形式来剔除“现实性”,从而成就自己的“假象”本质;也只有经由美的艺术的“假象世界”,才能超越“现实”而达到完全自由的境界。“审美假象”作为一种理想性的“美”必然要归结于“形式”,因为只有“形式”才有“超越性”,才能不被任何现实所制约、不被时间的流逝所毁坏;而“质料”则是来源于现实,并没有永恒的价值。形式通过“克服”质料而使一部艺术作品获得不朽的价值。“在一部真正美的艺术作品中,内容不应起任何作用,起作用的应是形式,因为只有通过形式才会对人的整体发生作用,而通过内容只会对个别的力发生作用。不管内容是多么高尚和广泛,它对我们的精神都起限制作用,只有形式才会给人以审美自由。”

席勒把艺术的本质规定为“假象”,就是同粗鄙的现实生活中对物质性“实在”的崇拜相对抗。这看似是对现实的高傲拒绝,实际上并非如此。作为一个坚定的启蒙主义者,席勒不会放弃启蒙的目标,而只是将其转换到审美的路径。席勒反复强调,艺术家必须生活在社群之中,必须置身于社会的道德和风俗之中,关键在于,他不能被现实驯化,屈服于材料的物质性,而是要蔑视时代的判断、需要和幸福,仰望着法则和尊严。他要用取自高贵时代、甚至超越一切时代的“形式”来铸造审美的“幻象”。“审美假象”的形式“本质”也使它区分于空洞盲目、不受约束的幻想以及幻觉。在席勒这里,“形式”乃是艺术的本质(假象)的本质,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席勒的美学仍然深深地根植于西方形式美学的传统。

席勒坚决反对超验神的存在,拒绝一切宗教信仰。所以他说:“我信什么教?你举出我的宗教,我一概不信。——为什么不信?——因为我有信仰。”他的信仰就是“美”以及作为“审美假象”的艺术、诗。故而席勒又说:“你只得从尘世纷纭之中逃走,遁入自己心中的寂静的圣所!在梦之国里才能找到自由,在诗歌里才开出美的花朵。”席勒用人的神性尺度取代了超验神的存在,他所谓的“完满的人性”,其实就是指人的“神性尺度”,也就是自由。但是席勒又认为,这种自由并不存在于人的自然本性中,而是一种根据需要设定出来的自由,也即是说。所谓的人的神性尺度也是一种先验的设定。可见,超验神废黜以后所留下的虚空乃是人先验自由的源泉。如果说,超验神与人之间有一个不可逾越的深渊,那么,即便是在超验神被废黜以后,人的实际生活状态和他的理想的存在状态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个难以消除的间距,而席勒寄希望于纯粹的“审美假象”来消除这个间距,从而使人完全拥有自己的神性存在。

席勒“审美假象”论对唯美主义运动有重要影响。唯美主义者并不真就是“为艺术而艺术”,他们只不过是利用这个口号来反抗社会对艺术的敌视,并企图经由审美开辟一条通往自由的道路。王尔德把艺术的本质视为“谎言”并指出:作为一门“高贵谎言”的艺术已经衰落了,这是因为科学的“真理”侵犯了艺术的“真理”,实证的价值取代了艺术的“谎言”。作为“谎言”的艺术与道德无关,艺术家的职责就是要“复活那种古老的撒谎艺术”。“撒谎”就是讲述美而不真实的故事,就是追求形式之美。他甚至断言作为“谎言”的艺术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基础”。由此可见王尔德所谓的“谎言”与席勒的“假象”之间内在的契合。当然,他们之间存在着实质性差异:王尔德的“谎言”意味着快乐,摆脱精神的重压,“最高的艺术拒绝人类精神的负担”。而席勒的“审美假象”论强调精神性的承担,单纯的感官享受是被排除在外的。

席勒将“审美假象”对立于现实,强化了艺术对当下现实生活的否定功能。但这种否定并不是通过把艺术作为社会认知的载体,而是通过把艺术“提纯”为一种与实在性无关的“活的形象”——以此表征人的自由——来实现的。但在一个分工严密、一切都被市场交换所主宰的社会里,个体被卷进一个仅以追逐财富为目的怪兽腹中,又何谈自由呢?

席勒一方面认为,人们只有经由艺术才能达到最终的自由;另一方面,自由又是艺术的必要条件,艺术是自由的女儿。这种兜圈子的话恰恰表明,即便是艺术这样一种精神性的活动在现实中都难以是自由的。但假若连艺术的自由都被剥夺,自由的火种岂不是完全熄灭了?这会导致丧失神性尺度的人必定处在权力的争夺和欲望的撕扯之中。这就是席勒美学的逻辑。在我们看来,单单强调“审美假象”与现实之间的对立,通过将自身放逐于现实之外所取得的“自由”只是一种美学上的幻觉。而美学幻觉中的自由也并不能成为它在现实中失去的自由的补偿。在这方面,马克思无疑要深刻得多,因为马克思认为:文明的改造只有通过改变现有的社会关系才是可行的。艺术、审美绝不能被“圣化”为精神的“供品”,它作为人的整体性实践的组成部分,和人类的生活应该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的联系。艺术固然是人类生存中的必需(当然不是对于所有人),但却并不能担当救赎的崇高使命;艺术可以让人体验到自由,但艺术并不等于自由。

到了20世纪,工具理性的统治更甚,人类的自杀行为(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地刺激了阿多诺的神经。在他看来,同一思维乃是导致人类互相残害的真正杀手,而基于同一思维的传统美学必须彻底颠覆。在《美学理论》有关“审美幻象”的章节中,席勒的“审美假象”论成为阿多诺批判的靶子。在他看来,由于席勒还未真正把握住艺术和现实的辩证关系,其“审美假象”理论最终沦落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帮凶。席勒试图通过“审美假象”获得“超越”的路子实质上还是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魔法中打转。其“审美假象”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形式美学范畴中,造成了艺术的自我囚禁,完全失去了反抗物化现实的力量,更无从获得真正的自由。只要艺术还保留着令人愉悦的性质和面貌,它就不得不在市场交换逻辑的主宰下重新被纳入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链条之中,成为虚假的自主性(自由)。因此,艺术对现实的否定决不能停留在“形式美学”的范围内,而是要用自己破碎的“面貌”直接表征这个破碎的资本主义物化现实。这要求艺术否定自己的“形象”(“审美假象”),也即它的令人愉悦的一切质素。

哈贝马斯认为,坚持审美和艺术的绝对自主性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做也同样是在加深艺术的危机。当艺术只顾坚守自主性的时刻,“艺术也越发从生活中异化了自身,并隐退到完全不可触摸的自律之域。”德国美学家维尔施曾直截了当地对席勒的美学构想给予完全的否定,他认为:在“日常生活的美学化”已成为现实的今天,继续坚持“艺术”有某种崇高的价值,继续坚持席勒的立场实乃愚蠢之见:“18世纪后半叶以来的审美化纲领,已经不再是我们的希望。相反,诸如席勒所言只有审美的人才是完整的人,……以今天这类审美化纲领用来表现自身的形式来看,已变得可疑起来。”

伊格尔顿从“意识形态”角度指出:席勒的美学在“反对这个新兴的社会秩序正在制造的精神荒芜”的同时,也“提出了资产阶级领导权的全新理论的重要成分”。这个见解指出了席勒美学的双重性质。席勒的文明批判是深刻的,现时代的根本特征确实正如他所说,一切被纳入了交换之中,而交换关系用量的多少抹平了质的差异。但他给出的最终诊断——克服文明的弊病在于修复完整的人性——却是虚幻的,而这种诊断本身,恰恰是那个时代意识形态的产物,美学上激进的代价却是实践上的保守。

在弗洛伊德看来,文明的冲突存在于个体的需要和文明进程之间,但为了文明的利益,作为个体的人通常被迫延迟或取消个体性的需求,而艺术则是对这种延迟或取消行为的补偿。同时,艺术也为人们提供机会来分享备受尊崇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人们的认同感。艺术在为人类提供一种共同的文化理想的同时,也使人们从中获得了自恋性的满足。他指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是,艺术之所以为人类所必需,就根源于人类身上根深蒂固的“自恋情结”。这提醒我们,尽管人类无法走出这种“自恋”,但却要意识到这种“美学幻觉”的存在,不能过于沉迷甚至人为地强化这种幻觉。席勒美学有着巨大的价值,如前所说,他的“审美假象”确实是艺术理论的重大突破。但他对理想人性的鼓吹,以及他所建构的“假象王国”,则几乎可以看作是一种“自恋性的满足”。

篇(11)

[关键词] 电子游戏艺术 审美 艺术

电子游戏艺术这个名词是这几年来兴起的,也有人称电子游戏艺术为“第九”艺术,然而许多人认为游戏只不过是一种娱乐消遣的活动,何谓艺术呢?

对于艺术的起源我们要探讨的是17世纪席勒提出“游戏说”。“游戏说”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主要特征是无功利性,突出表现艺术的自由性与审美性。游戏说强调了游戏冲动、审美自由与人性完善之间的重要联系,对于我们理解艺术在审美方面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它揭示了艺术发生的生物学和心理学方面的某些必要条件,如剩余精力是艺术活动的重要条件,娱乐性和审美性是艺术本质特征的表现等,揭示了精神上的自由是艺术创造的核心。

第二电子游戏形式多样、风格独特,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是吸引玩家的重要外壳。视觉、听觉、触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手段,从我们出生就会被靓丽、鲜艳的色彩、明亮悦耳的声音、感触周围新鲜事物的冲动所吸引,电子游戏本身包含了形、色、构图、平面、立体空间环境等基本要素,具备了审美要素,审美是艺术剩余精力的一种体现,而这种艺术活动也证明了电子游戏的艺术价值。

其次数字艺术指设计者通过计算机为平台、根据需求进行的有目的地创造性的构思与计划,以及将这种构思与计划、按照艺术创作的规律、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视觉化的过程和结果。作为结果形成了数字化的静态和动态的以及动态交互的、再现现实或虚拟现实的造型艺术。技术手段上的革新让原始艺术的表现形式发生了改变,但是究其本质他并没有改变艺术的特性,我们只是通过数字技术的手段来丰富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吸引观众的眼球。网络艺术、数字艺术与电子游戏艺术共性在于:第一他们都是通过技术手段来表现、传播艺术;第二都是通过设计按照艺术的视觉规律来视觉化,设计出艺术作品。电子游戏具备了艺术设计的规律并具有艺术价值,所以电子游戏是一门艺术。

综上所述,什么是电子游戏艺术:首先是建立在电子游戏技术上:游戏主机、电脑或网络上实现的,具有自由性、娱乐性、审美性、互动性、教育性、虚拟现实等特征的艺术形式。其次通过艺术设计规律进行的有目的地创造性地构思与计划,以及将这种构思与计划通过一定的手段视觉化。总结上述两点电子游戏艺术是通过电子游戏技术内核为平台、根据类型、故事情节、风格、形式……有目的地创造性构思与计划,将这种构思与计划按照艺术创作的规律、通过技术手段视听化的游戏交互作品。

电子游戏艺术相对于网络艺术、数码艺术相比,更能表现其新颖的艺术形式。电子游戏艺术是电子游戏的是外壳,正因如此2011年5月美国政府下属的美国艺术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简称NEA)宣布,所有为互联网和移动技术而创造的媒体内容、包括电子游戏被正式确认为艺术形式。从而也证明了电子游戏已经具备了艺术的价值,原因在于艺术的本质:一种文化现象为了满足大众群体的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生活中所进行的特殊娱乐方式。根本在于创造新兴之美,借以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夸张化的生活。而电子游戏恰恰已经符合了艺术的本质。但电子游戏还处于发展中阶段,还不能被全球公认为艺术形式。但是,在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各所大学中正萌生游戏艺术设计专业,电子游戏正逐渐改变着传统艺术形态,它正引导、教育着我们,使我们传统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发生改变,同样也给我们带来新的艺术理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