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公共管理体制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3 09:17:4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公共管理体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公共管理体制

篇(1)

关键词

公共管理;高教管理;后勤管理

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行政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对于高等教育的各类教学活动都有直接的影响,科学的行政管理是很好地展开高教教学活动的前提。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虽然有相应的体系,但还有诸多问题,因此对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中的一些弊端也应该重视起来,比如:行政机构过多、过于庞杂,缺少较为完善的人事、后勤管理制度。这一系列不足都给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模式的改进造成影响,由此可见新型公共管理理念在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意义。

1新公共管理基本理念

在公共管理的有关理念当中,又分为传统的公共管理理念和新公共管理理念,前者的代表是古德诺•威尔逊的行政二分理念和韦伯的科层理念。传统的公共管理理念是基于改进行政管理职能的基础存在的,其本质是政治管理。然而新公共管理理念就不一样,它追求的管理目标是经济、效益和效率。与传统的公共管理理念相比,新公共管理理念对于社会化的引进更为重视。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并不是由政治管理方式来实行的,而是通过引进成本观念、经济效益观念等社会化的理念来推动行政管理的发展。对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发展来讲,新公共管理理念显然更为合理,利用新公共管理理念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优化,可以将高教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很好地解决。

2目前高教行政管理弊端

机构过于庞杂在现如今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过程中,有太多的行政机构,造成行政机构过于庞杂。更有甚者,学校中的行政管理人员比处在一线的教学人员还多,这就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了,要这么多的行政管理人员做什么?行政管理人员过多,就会使得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需通过太多的中间环节,必定会导致行政管理效率的低下。同时,由于各类行政部门过多,造成各个部门的职责不够明确,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这些行政管理部门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难以找到责任主要负责人[1]。另外,过于庞杂的行政管理部门同时提高了管理成本,造成资源浪费,这一点也成为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的负担。而且行政部门人数过多,又没有完善的机制对这些人员进行管理,非常容易产生部门“寄生虫”,也就是所谓的“在其位却不谋其政”。人事制度的漏洞在现如今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人事制度有很大的漏洞,比如:分配制度不公平,一线教育者队伍不合理,用人体系不完善,等等。这些因素都是高等教育人事管理不够系统的表现。在一所优秀的高等教育学校里,必定有一套较为完善的人事管理体系,因为科学的人事体系是良好的开展教学活动的保证,也是推进高等教育教师资源管理体系的有效途径。目前在一些高校中有许多教师学历和职称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事体系的不完善,尤其是在招聘体制改革方面,始终没有取得什么效果。这一系列的问题就容易造成有能力的人不能发挥其能力和特长,而在一些关键岗位上的人员素质和能力却较为低下。后勤管理得不到保障后勤管理是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也都是基于充分的后勤保障的基础上开展的,良好的后勤保障也是一所学校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在现如今的众多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过程中,缺乏良好的后勤保障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将社会化这一理念引入高等教育后勤管理体系中,对于高教后勤有着重大意义,很多学校后勤管理都从属于行政管理体系,但没有真正将后勤作为单独一项管理制度与行政管理相分离,造成一些学校的后勤管理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之中,而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学校后勤管理经营的特殊性,价格被严格控制[2]。另外,这与未将社会化引入后勤管理也有很大关系,因为单纯地依靠行政管理后勤是远远不够的,也很难实现经济效益,一些的现象也随之出现。

3如何解决高教管理的问题

精简部门要提高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效率,优化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系,首先要做的就是精简行政管理部门。在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引导下,对高等教育学校的行政部门进行结构精简,对于当下过于庞杂的行政部门一定要痛下决心,大刀阔斧地进行整改,裁去多余的、不必要的部门和人员。一定不要让只裁岗位不裁人的现象发生,不然也就失去了优化高教行政管理组织结构的意义。精简行政部门需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对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做出具体规划,并采用有关责任人包干负责的制度,一旦在行政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直接责任人,对其造成的过失进行责任追究。在这样的整改下,不仅能够大大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还能够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支出[3]。优化人事制度建设在如今的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首先应当完善的就是人事制度,将竞争机制引入人事管理制度当中来,只有有竞争,才能有进步。采取聘用制、合同制等措施,来打破现代高等教育行业人事制度的铁饭碗,真正做到选贤任能,关键性工作岗位能者居之。只有用这种办法,才能造成高等教育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一种危机感,使之能够主动积极地提高自身水平和文化素质。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优化来说,人事优化完善是极其重要的。科学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是推进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水平的核心。在科学地分配人力资源过程中,设立完善的利益分配制度也非常重要[4]。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人事制度的完善过程中,一定要贯彻一切以人为主体的理念,设立更为人性化的人事管理规章,引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充分利用新公共管理思想,树立具有更激烈竞争力的高教管理人事规章。将社会化制度与后勤相结合高教的后勤管理如果能与社会化的管理制度相结合,对于提高高校后勤管理的效率有很大意义,而且将社会化制度引入后勤管理,也是顺应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思想。从市场型的竞争制度到行政管理制度的转变,在这种后勤管理的制度当中[5],学校可以引入一些与后勤管理相关的企业,让高校后勤往企业化发展,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后勤盈亏自负,可以激发后勤保障的工作效率,高校只需要对其价格、质量等因素进行监控,真正打破高校后勤管理的垄断,只有在不断的竞争中,才能够进步。与此同时,对于后勤的经费、支出、采集等方面严格规划,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这对于高校后勤体制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4结语

我国现如今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一些非常明显的弊端,如行政管理体制庞杂、人事管理体制不完善、后勤管理制度缺陷等,这些弊端都会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造成严重影响。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实行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这类问题,有着很好的优化改进作用。充分利用新公共管理理念,能够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质量,对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完善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技师.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高教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07:24-28.

[2]张新亚.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教管理体制分析[J].江苏高教,2012(3):57-58,61.

[3]黄静远.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教行政管理问题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2):241-242.

篇(2)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浪潮的兴起以及政府内部关系的调整,公共管理理论出现了从传统的研究公共管理部门的公共行政学向研究公共事务的“新公共管理学”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丰富了公共管理科学研究的研究方向和视野,还促进了公共管理事务治理模式和公共管理治理理念的变革,为广大人们的公共利益的有效实现铺平了道路。本文就公共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公共管理体制未来的改革方向。

一、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模式

政府控制公共管理模式其实是我国政府为了能更好地满足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一种管理模式,并将这种模式运用于公共事业领域。一直以来,公共事业管理体制都是处于政府控制的模式,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历史因素,还有一部分经济因素。主要的经济因素有:特权、辅助政府管理以及与事业单位或组织代行我国政府的职责有关。首先,政府在选择适用模式的时候,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政府部门理所应当地把自己当成公共事业的垄断者,他们认为,只有政府才能为人们提供那些公共事业上的服务,然而,这样的做法极易滋生特权主义。这些特权主义又与寻租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政府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时需要承担大部分活动经费以及全部政治风险所产生的成本,这就为政府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同时带来了极高的风险。然而,只有政府部门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活动中取得较高的利益,才能让政府有能力承担那些由公共事业管理带来的活动经费和活动风险。其次,政府本身的管理能力是有限的,但是这个社会需要管理的公共事业的数量却远远超出了政府的能力范围。为了能保障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的权利,政府在公共事业的各个阶层都设立行政组织,这样,不仅造成机构臃肿,还增加了政府的管理成本,造成了国家财力不支的状态。因此,由事业单位代替政府实施公共事业的管理职责,不仅能对社会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还能有效地节约管理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最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对政府部门进行直接服务,社会公众成为了事业单位服务的间接对象。事业单位的服务目的并非是为了向广大的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健全的服务,而是为了获得政府部门的财力支持。因此,事业单位的活动常常受制于政府部门的意志。由于事业单位并非政府机构,所以,事业单位在人员编制、财务支出上具有很大的弹性,或许是出于对临时安排离职或者退休人员的需要,或许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或许是出于满足领导者个人需求或者满足政府部门利益,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事业单位进行整改,比如合并、成立、撤销、扩张等来达到上述目标。

二、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方向

篇(3)

政府控制公共管理模式其实是我国政府为了能更好地满足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一种管理模式,并将这种模式运用于公共事业领域。一直以来,公共事业管理体制都是处于政府控制的模式,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历史因素,还有一部分经济因素。主要的经济因素有:特权、辅助政府管理以及与事业单位或组织代行我国政府的职责有关。首先,政府在选择适用模式的时候,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政府部门理所应当地把自己当成公共事业的垄断者,他们认为,只有政府才能为人们提供那些公共事业上的服务,然而,这样的做法极易滋生特权主义。这些特权主义又与寻租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政府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时需要承担大部分活动经费以及全部政治风险所产生的成本,这就为政府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同时带来了极高的风险。然而,只有政府部门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活动中取得较高的利益,才能让政府有能力承担那些由公共事业管理带来的活动经费和活动风险。其次,政府本身的管理能力是有限的,但是这个社会需要管理的公共事业的数量却远远超出了政府的能力范围。为了能保障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的权利,政府在公共事业的各个阶层都设立行政组织,这样,不仅造成机构臃肿,还增加了政府的管理成本,造成了国家财力不支的状态。因此,由事业单位代替政府实施公共事业的管理职责,不仅能对社会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还能有效地节约管理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最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对政府部门进行直接服务,社会公众成为了事业单位服务的间接对象。事业单位的服务目的并非是为了向广大的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健全的服务,而是为了获得政府部门的财力支持。因此,事业单位的活动常常受制于政府部门的意志。由于事业单位并非政府机构,所以,事业单位在人员编制、财务支出上具有很大的弹性,或许是出于对临时安排离职或者退休人员的需要,或许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或许是出于满足领导者个人需求或者满足政府部门利益,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事业单位进行整改,比如合并、成立、撤销、扩张等来达到上述目标。

二、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方向

篇(4)

在公共管理的有关理念当中,又分为传统的公共管理理念和新公共管理理念,前者的代表是古德诺?威尔逊的行政二分理念和韦伯的科层理念。传统的公共管理理念是基于改进行政管理职能的基存在的,其本质是政治管理。然而新公共管理理念就不一样,它追求的管理目标是经济、效益和效率。与传统的公共管理理念相比,新公共管理理念对于社会化的引进更为重视。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并不是由政治管理方式来实行的,而是通过引进成本观念、经济效益观念等社会化的理念来推动行政管理的发展。

对于等教育行政管理发展来讲,新公共管理理念显然更为合理,利用新公共管理理念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优化,可以将高教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很好地解决。

2.目前高教行政管理弊端

机构过于庞杂在现如今的髙等教育行政管理过程中,有太多的行政机构,造成行政机构过于庞杂。更有甚者,学校中的行政管理人员比处在一线的教学人员还多,这就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了,要这么多的行政管理人员做什么?行政管理人员过多,就会使得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需通过太多的中间环节,必定会导致行政管理效率的低下。同时,由于各类行政部门过多,造成各个部门的职责不够明确,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这些行政管理部门容易出现相互推倭的现象,难以找到责任主要负责人?

另外,过于庞杂的行政管理部门同时提高了管理成本,造成资源浪费,这一点也成为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的负担。而且行政部门人数过多,又没有完善的机制对这些人员进行管理,非常容易产生部门“寄生虫”,也就是所谓的“在其位却不谋其政”。

人事制度的漏洞在现如今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人事制度有很大的漏洞,比如:分配制度不公平,一线教育者队伍不合理,用人体系不完善,等等。这些因素都是高等教育人事管理不够系统的表现。在一所优秀的高等教育学校里,必定有一套较为完善的人事管理体系,因为科学的人事体系是良好的开展教学活动的保证,也是推进高等教育教师资源管理体系的有效途径。

目前在一些高校中有许多教师学历和职称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事体系的不完善,尤其是在招聘体制改革方面,始终没有取得什么效果。这一系列的问题就容易造成有能力的人不能发挥其能力和特长,而在一些关键岗位上的人员素质和能力却较为低下。

后勤管理得不到保障后勤管理是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也都是基于充分的后勤保障的基础上开展的,良好的后勤保障也是一所学校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在现如今的众多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过程中,缺乏良好的后勤保障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将社会化这一理念引入高等教育后勤管理体系中,对于高教后勤有着重大意义,很多学校后勤管理都从属于行政管理体 系,但没有真正将后勤作为单独一项管理制度与行政管理相分离,造成一些学校的后勤管理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之中,而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学校后勤管理经营的特殊性,价格被严格控制。

另外,这与未将社会化引入后勤管理也有很大关系,因为单纯地依靠行政管理后勤是远远不够的,也很难实现经济效益,一些以权谋私的现象也随之出现。

3.如何解决高教管理的问题

精简部门要提高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效率,优化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系,首先要做的就是精简行政管理部门。在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引导下,对高等教育学校的行政部门进行结构精简,对于当下过于庞杂的行政部门一定要痛下决心,大刀阔斧地进行整改,裁去多余的、不必要的部门和人员。一定不要让只裁岗位不裁人的现象发生,不然也就失去了优化高教行政管理组织结构的意义。精简行政部门需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对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做出具体规划,并采用有关责任人包干负责的制度,一旦在行政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直接责任人,对其造成的过失进行责任追宄。在这样的整改下,不仅能够大大提髙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还能够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支出。

优化人事制度建设在如今的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首先应当完善的就是人事制度,将竞争机制引入人事管理制度当中来,只有有竞争,才能有进步。采取聘用制、合同制等措施,来打破现代高等教育行业人事制度的铁饭碗,真正做到选贤任能,关键性工作岗位能者居之。只有用这种办法,才能造成高等教育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一种危机感,使之能够主动积极地提高自身水平和文化素质。

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优化来说,人事优化完善是极其重要的。科学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是推进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水平的核心。在科学地分配人力资源过程中,设立完善的利益分配制度也非常重要[4]。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人事制度的完善过程中,一定要贯彻一切以人为主体的理念,设立更为人性化的人事管理规章,引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充分利用新公共管理思想,树立具有更激烈竞争力的高教管理人事规章。

将社会化制度与后勤相结合高教的后勤管理如果能与社会化的管理制度相结合,对于提高高校后勤管理的效率有很大意义,而且将社会化制度引入后勤管理,也是顺应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思想。从市场型的竞争制度到行政管理制度的转变,在这种后勤管理的制度当中[5],学校可以引入一些与后勤管理相关的企业,让高校后勤往企业化发展,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后勤盈亏自负,可以激发后勤保障的工作效率,高校只需要对其价格、质量等因素进行监控,真正打破高校后勤管理的垄断,只有在不断的竞争中,才能够进步。与此同时,对于后勤的经费、支出、采集等方面严格规划,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这对于高校后勤体制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篇(5)

公共事业组织内部治理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即文化层次、组织层次和管理方法层次,其中,文化层次包括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两方面的内容。而在组织层次中,涉及行政体制、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三方面的内容。最后一个层次,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最低层,包括管理人员、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其具体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二、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所面临的疑难问题

1.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自1985年起,我国先后了一系列有关事业单位改革的决定,进行了大量有关的探索和试验。但由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较大,触及的利益也千头万绪,致使改革的步履维艰,进程颇为缓慢,成果仍在期待之中。

2.缺乏明确的改革目标和路径。由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创新属于开拓性的事业且无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因此,在改革初期的探索阶段,基本上采取了大胆进行实验性改革的方针,并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目标模式。由于改革模式不够明确,无法科学界定、合理划分和重新调整政事双方的权责关系,因此很难做到周密策划、有计划、有步骤的简政放权。而公共事业组织自主进行的改革,既不能触动传统事业的根基,也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更没有实现政事分离、反而还更加混淆了各种不同性质社会组织之间的职能界限,造成了体制混乱和体制冲突。

3.缺乏改革的整体配套条件。由于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在前期是分头并进、各自为政的,所以不仅各类事业单位的改革进展不同,而且也未能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相互配合。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其面临一系列的难题,需要各方的配合解决。尤其是资金来源与人员分流问题,更不是仅仅单个部门独立所能够处理好的。不解决这些问题,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就难以继续推进。

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策略分析

1.善于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创新,离不开其具体管理方法的创新和优化。只有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才能够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做到物尽其才,才尽其用。近年来,在公共管理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方法、市场检测法、环境扫描与基准比较技术、政府服务承诺制度、绩效评估方法等等。这些方法许多是从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管理的实践中产生出来的,经过一番加工改造之后应用于政府行政部门和公共事业组织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新的经济体制下,要健全、完善现有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必须要进行公共事业组织管理方法上的创新,从而使公共事业组织能够在新的环境下高效、公平的运作,实现其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的宗旨。

公共事业组织在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必须要建立一套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保证信息渠道的通畅、及时和高效。信息化的发展主要是改变公共事业组织传统的管理模式,使之以消费者主导,发挥公共事业组织在横向和纵向两个联合中的作用。在管理方法上,除了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网络中现存的各种社团进行分类管理,还要建立一个完备的成员资料数据库,利用职能信息检索、智能化网络监控等技术手段,对网络社团进行规范化的科学管理,使得网络社团作为当代公共事业组织的一部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良性作用。

2.积极运用多元的管理手段

篇(6)

我国现今的行政管理体制是行政区行政管理体制,各地行政区只能在本地进行行政管理,如果超出本地的行政管理范围,其行政权力是无法涉及到的,行政结果也是无效的。我国的行政管理形式主要是自上而下的进行管理,由上级领导对下属下达任务,再由下属将任务下达到下一层,一层连接一层,最后到基层,这种管理形式很有层次感,避免了管理中的混乱现象的出现,提高了行政效率。但是这种行政管理方式只能适用于行政区内部事务的方面的管理,对于跨区域之间的公共治理是无效的,主要是因为行政区行政的权力只能在本行政区有效,超出了管理区域,权力的行使是无效的。行政权力无法干涉外部区域的行政。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两个行政区之间如果有同样的公共问题,以传统的公共行政方式,各个政府只能解决本地区的问题,不能解决外部区域的问题,要想更好的解决问题,两个行政区之间就要相互合作。

由于公共管理治理模式与行政区行政的模式是不同的,所以区域公共管理之间要进行合作管理,在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中,各区域只对本区域的公共问题进行管理,虽然能够解决公共问题,但是,区域之间的界限确实永远存在的,导致了无法解决所有的区域公共问题,所以,要想很有效的解决区域公共问题,实行行政区域政府合作是最好的方法,只有行政区公共管理之间进行有效的合作,才能对公共问题进行很好的解决。地方行政政府之间是属于平等的关系,对于区域公共问题,各政府之间共同管理,平等合作。

二、区域公共管理跨界治理新路径

1.传统区域政府合作治理途径

传统的区域治理途径主要有三种方式。①行政首脑联席会议制,由各区域行政首脑一起进行商谈,探讨对公共问题的解决方法;②建立跨区域协调合作组织,主要负责跨区域管辖区的公共问题的解决处理,协调区域内的事务利益关系;③利用网络途径,利用网络平台,各政府进行交流合作。

2.传统区域政府合作中的问题

传统的治理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作用,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①对于行政首脑联席会议,有些时候对于公共问题商讨,会出现意见不合的现象,最终导致合作失败;②虽然建立了跨区域协调组织,对公共区域内的公共事务进行处理解决,但是这种组织没有权威性,没有相关的保护惩罚机制,导致了处理事务的效率较低;③作为网络治理途径,虽然代表多样化的利益集团,能够将公共问题反映出来,但是却无法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另外,在进行公共事务的处理时,会出现有些政府不合作的现象,导致了问题无法解决。

3.整体性治理:区域政府合作治理新路径

传统的公共管理方法中存在很多问题,而整体性治理则会很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整体性治理结合了传统的公共性治理方式,通过各种形式,实现了对公共问题的协商解决。整体性治理为区域性政府合作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整体性治理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建立了跨组织多功能的治理机构,该机构将整个社会治理机构都联系起来,从而避免了各区域各自为政,视野狭窄的弊端,并且对各种问题都进行了有效的解决。区域公共管理整体性治理加强了各政府间的密切联系,并提供了面向区域的公共服务。区域公共管理的整体性治理有效的解决了各政府之间不合作的问题。

三、区域公共管理视域下的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路径

1.构建区域性整体政府

公共服务机构为了更好的解决区域性公共问题,进行跨部门合作,组成联合机构。整体政府可以有组织、有效率的对公共问题进行解决,区域政府可以实现区域的公共性管理。

2.构建整体性的治理模式

区域政府要有各行政区共同的上级领导建成,并赋予地方政府管理权,使政府双方可以进行合作管理,如有不合作的政府,可以采取等级式治理模式,使其能够进行合作。合作式治理模式可以使双方进行协商讨论对公共问题进行解决,对于较难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商讨并解决。

3.构建整体性治理能协调机制

篇(7)

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具有自身的艺术价值。公共管理的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外在形象、行为、精神三个方面。作为社会的领导者和维护者,公共管理职责是促进社会秩序的较好稳定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一、公共管理艺术价值的表现

(一)公共管理艺术价值外在形象的表现

艺术通过一定的外部形象表现出内在的价值要求。公共管理形式上的价值可以通过人员的外在形象以及建筑物的特征等表现出来。政府建筑物的外部特征对公共管理艺术价值的体现有重要的影响,政府机关建筑物的独特风格可以更好的体现其内在的艺术形象。管理人员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以及办事效率等方面都可以较好的体现出公共管理艺术价值的存在,从而给人们一种良好的印象。

(二)公共管理艺术价值在行为上的表现

公共管理者行为的艺术价值可以在日常的工作中得到较好的体现,公共管理者在日常的行为中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基本出发点,从而体现出管理者履行职责所蕴含的艺术美学价值,这就需要管理者在行政行为的过程中要以文明的素养要求自己,以传统的美德灌输自己,从而体现行为上的艺术价值。

(三)公共管理艺术价值在精神上的体现

精神上的艺术价值是管理者公共管理的最高追求,同时也是艺术价值在公共管理当中的核心体现。如果失去内在的精神美,日常的公共管理就失去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公共管理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道德美。公共管理的道德价值对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行政人员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规范自己的执法行为,体现艺术价值的魅力。第二,价值美。价值美要求管理者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行政职责的艺术价值。第三,精神美。管理者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艺术魅力,体现公共管理者的仁厚心态和助人为乐的精神风貌。

二、提高艺术价值在管理中的有效方法

(一)改革创新提高管理机构的艺术形象

只有通过对公共管理现状进行切合实际的改革,满足社会各方面发展需要,才能不断改变管理者传统的外在形象,并通过结构的变革,改变传统的机构运行方式,提高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从而体现政府机构亲民、爱民和灵活化的办事风格。通过设立“政府超市”“服务答应”等服务形式加强对群众的服务力度。通过不断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体现管理机构的艺术价值。此外,管理者要在衣着、言谈举止等方面能够较好的体现公共管理艺术价值,提高管理服务者的形象。通过变革和创新的方式对政府形象进行改进,这也是提高公共管理艺术价值的重要环节,让人民群众能够从日常服务中感受到管理的艺术价值之美。

(二)美德的提升推动公共管理艺术价值的体现

公共管理的艺术之美代表的是政府的美德,而政府管理者的言行举止都会对社会产生重要的示范作用,政府管理者美德的提升应建立在高尚道德的基础之上,不能只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几千年来传统美德的发展。政府管理者不仅要较好地履行自己的公共职责,还要有建设美德之邦的责任感,从而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提升。

(三)改变行为方式,提高艺术价值

公共管理者的行为方式因其所在环境的不同而带有权威性和政策导向性,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就有强烈的推动作用。其行为的外在表现不仅代表自身的行为状态,更代表政府的外部形象,因此管理者行为水准和思维方式的提高对整个社会精神风貌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效果。要使管理者的行为方式能够较好的体现其内在的艺术价值,就应实现其行为方式向文明的方向转变,从而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四)提升管理者的艺术能力和艺术修养

管理者的艺术能力和艺术修养在一定范围内是指公共管理的艺术能力和艺术修养。公共管理者在日常处理问题中,处置问题的艺术能力和艺术效果直接关系到所在环境的公共艺术价值,自身的言谈举止在一定程度上也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在公务办理过程中所表现的对待事情的责任感以及内在的奉献精神也是公共管理艺术价值的重要体现。公共管理者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才能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其自身价值。所以,加强管理者的艺术修养、提高其处置公共事务的能力是实现公共价值的有效途径,需要管理者把公共管理工作作为一项艺术的具体实践来看待,从而真正做到个人公共管理水平的提高。公共管理者还需要不断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职业精神,将自身的理想和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相结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真正做到艺术价值和艺术美的完美体现。

结语

公共管理的好坏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在管理者的日常工作中,合理运用公共管理的艺术形式是管理者基本素质的外在表现,只有不断提高管理者在形式、精神和美德方面的艺术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政府职能,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提高公共管理的艺术价值,就要不断的去创新和完善政府的艺术形象,提高公共管理的内在品质,提高管理者的素质要求,从不同方面加强和提高公共管理的艺术价值的外在体现。

参考文献:

[1]李水金.论公共管理的艺术价值[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0(6).

篇(8)

回顾过去二十多年探索公共事业管理改革进程,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整体目标和改革模式,正如学者成思危教授所言,事业单位改革基本上是采取“摸着石头过河” 的做法,但连“河”的对岸在哪都还不大清楚的情况下,其困难就更大。 因此,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事业单位改革目标,选择合理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模式,将是新一轮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关键。

一、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涵义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作为一种自治体制,它的产生和出现是具有一定的背景条件的,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公共需求不断增长。将社会的公共需求完全交由政府提供的传统民政体制,客观地必然导致政府机构的不断膨胀。而政府行为有其难以克服的弊端:反应速度慢,服务质量和公平性缺乏保证,成本高且效率低,即一方面难以提供人们满意的服务,另一方面过重的政府财政又使社会不堪重负。再加上公务人员追逐权力、地位和利益的主观需求,更使得政府机构的膨胀成为难以克服的顽疾而在传统社会治理思路指导下的行政改革,总也逃脱不掉政府机构“精简一膨胀一再精简一再膨胀”的怪圈。要想有效的解决不断增长的社会公共需求和政府难以满足这种需求的矛盾,必须跳出公共需求完全由政府提供的传统民政体制的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管理理念,整合组织方式。在这种社会需求背景下,一种崭新的社会自治管理体制,即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应运而生。这些公共事业组织的出现,弥补了政府能力的缺陷和不足,分担了原来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管理职能,也必然要求或迫使政府更多的放权和授权,使得政府在某些方面从原来的管理和控制转变为服务和协调,由原来居高临下的领导变为双方合作。

二、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加之刚络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影响,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给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情况下,进行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缺少加强民间公共事业的管理

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为我国民间公共管理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各地由公民个人及社会其它力量大量兴办学校、医疗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公共事业。这种局面,使民间自发组织兴起的公共事业管理已成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中坚力量,其发展速度与发展的广度,都要超过政府组织的公共事业建设,这也使得我国公共事业管理问题进一步突显, 即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对民间公共事业管理的规范太少,远远不能满足口益繁多的公共事业组织管理的需要。

(2)缺乏公共事业的规范化管理

从现实中的公共事业管理到网络虚拟世界的公共事业管理,再到借助国际互联网运作的跨国公共事业管理,我国都缺少规范管理体制。一方面,政府的精力有限,相关部门对新技术与新事物的反应比较迟钝,工作的主动性也有所欠缺,特别是这种制度性的管理工作,更多时候不愿意主动开展。与之相对应的是越来越多的社会团体的出现,公共事业大家庭的成员越来越多, 这种不对称的工作局面,是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

(3)缺少网络化公共事业的管理制度

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公共事业也不能例外。网络上大量兴趣爱好相同, 目的一致的网民昕组织的虚拟社会团体,虽然与民政部关于社会团体传统规范不同, 但从实质上来看,他们诸如的定期不定期限的举行网络文流、筹款以及社区管理都与现实中的公共事业管理无异,从属性上判断,应属十公共事业组织。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针对这种网络社团的规范还是一片空白,一些骗于利用管理缺失,通过组建等集善款的网络团体进行行骗,不但伤害人受害首的合法权益,也打击了人们参与公共事业管理的积极性,对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利,迫切需要制定一套相应的法规和配套的管理制度进行规范管理。

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制度创新策略

(1)管理观念的发展与创新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建设创造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它必须改变以往的“命令”管理.从而转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产品。再次,从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是把物作为管理的目标.把人变成了物的附属物。而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人的主体性更直接的表现出来。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也要注重以人为本,保证社会居民与社会管理者的沟通渠道畅通。

(2)完善财务制度

建立以国有资产管理和事业成本核算为中心的、统一的公共事业财务管理制度。一方面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与安全,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使用,降低对国家财政的依赖,另一方面通过现代财务管理制度,有效的控制各项公共事业的经营成本,提高公共事业投资效益,促进公共事业组织的健康发展。

(3)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

要积极引入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做到物尽其才,物尽其用。一方面,要进行公共事业组织管理方法上的创新,提高其运作水平,另一方面,要关于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尤其是信息化、网络化的管理手段。同时,根据各公共事业组织的自身情况,适当进行自主管理,有利于组织管理方法的完善。

(4)改革人事制度,完善人才培养方法

针对公共事业单位人员膨胀,冗员难裁与优秀人才流失严重的局面, 首先要确保公共事业组织的用人自,辅以完善的激励措施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立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公共事业人事制度。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共事业组织必须要建设一支富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才能实现发展壮大,一方面,要加强内部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突出组织的固有技术优势,另一方面,要以多种方法,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组织的应对市场风险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事业管理目前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工程,必须进行科学的统筹和规划,合理安排,并落实于具体的工作实践之中,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完善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篇(9)

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已经很难适应目前国情的需要,所以,必须对我国的公共卫生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公共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不仅适应国家的发展,而且对国家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也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需要。所以,加强公共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

1公共卫生管理体制

1.1公共卫生的含义

公共卫生与常说的医疗服务是从某些方面来说还是有一定差别的,美国城乡卫生行政人员委员会对公共卫生定义为“公共卫生是通过评价、政策发展和保障措施来预防疾病、延长人寿命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一门科学和艺术”。公共卫生服务从社会效益回报时间上来看是相对较长的服务,但是是一种相对来说成本比较低的而且能够起到良好效果的服务工作。目前在国外,公共卫生服务在各个国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公共卫生工作中政府的干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国家对公共卫生服务制定相关的规定,以便于更好地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

1.2公共卫生管理体制的含义

公共卫生管理机制就是指为管理公共卫生所设置的机构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等的统一称呼。公共卫生管理是政府为了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在疾病的防治方面采取的有效的措施,比如说制定相关的卫生政策,建立卫生服务组织机构等工作。

1.3公共卫生管理的性质

公共卫生管理是政府的行政行为,也就具备行政行为的某些特性,包括组织性、互动性、开放性、强制性和适应性。公共卫生管理的主体是国家的行政人员,客体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等。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是国家行政机关的整体意志的反应,实施完善的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有利于促进国家的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对人民的生活有良好的保障。

2公共卫生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2.1是国家政治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

公共卫生关系到国家广大人民的健康,公共卫生是政府的行为,政府通过实施一定的公益事业保障人民健康,公共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化学制品等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如果公共卫生功能无法跟上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带来新的健康危害。公共卫生管理是面向整个社会的,它的有效性与社会矛盾有直接关系,是社会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的关键,也反映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好坏。公共卫生事业面向全体人民,切实关系到广大人民的生活状况,完善的公共卫生管理体制能够使国家赢得民心,稳定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发展。

2.2公共卫生是保障国家广大人民生命安全的需要

公共卫生代表了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根本利益,有效提高公民的的健康素质,公共卫生具有健康监测和分析的作用,可以有效处理突发的流行疾病等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卫生可以建立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有效项目,可以增强社区公共卫生意识,维持政府及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合作,公共搞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可以有效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水平,促进公共卫生服务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更好的维护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

2.3对公共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顺应了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

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事业单位也在进行相应的调整,公共卫生是政府的行为,具有行政性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应当从全局、从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前景上对公共卫生事业进行分析,全面衡量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政府方面应当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保证公共卫生管理体制的稳定。

3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体制目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体制的现状

3.1.1指导思想问题

公共卫生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如果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状况是疾病肆意流行,人民健康得不到保障,那么社会经济无论如何发展都没有意义,公共卫生的核心是公众健康,是政府的行政行为,但是由于国家财政拨款的不足导致有些地方疾病预防工作不到位。并且因为利益的驱动,很少有人从事公共卫生工作。做为执法者的相关卫生行政部门,没有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甚至有的认为卫生执法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因而产生工作上的消极行为,这种思想严重影响着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

3.1.2缺乏强有力的权威指挥系统

在2003年我国出现的非典疾病,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系统应急机制的不健全,如果在当时有完善的应急指挥系统,非典疾病在一定的时间内就能够得到良好的控制。应急机制的不健全,暴露各个部门之间没有有效的协作,在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政府各部门的协调处理机制并不完善。

3.1.3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公共卫生专业要求工作人员既要掌握专业的知识又要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根据资料显示,高学历的工作人员集中于城市之中,而占人口总数70%的农村,相关的卫生技术人员素质不高,经费的匮乏无法购进相应的设备,乡镇公共卫生工作仍然没有得到发展,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导致乡镇公共卫生状况落后。

3.2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3.2.1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颁布了很多关于公共卫生的法律法规,在众多的法律法规的标准上,有些规定已经与社会的实际情况不适应了,不利于公共卫生活动的开展也不利于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不在量的多少,而是相关法律法规可以根据社会地发展不断的去完善,不断的去适应社会的发展。

3.2.2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没有理顺

卫生行政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有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医疗保健等机构,卫生监督体系作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一部分,是维护正常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健康的重要保证。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卫生监督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工作效率不高,无法对同级机构实施有效的监督,无法适应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监督执法和医疗机构管理不到位,导致公共卫生管理体制的混乱。

3.2.3公共卫生执法力量分散,难以形成合力

由于法律法规内容上重叠交叉导致公共卫生监督执法部门其内部存在交叉执法、重复监督的现象,卫生监督职能分散在各个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分散的执法给管理带来一定的负担,同时也很容易导致相互依赖的局面。3.2.4执法有偿服务影响执法公正我国对公共卫生投入的不足,各机构开展有偿服务,这样的工作模式严重影响了卫生监督执法的公正性,形成了那些没有收入社会性的监督工作没有人干的现象。由于公共卫生管理部门的职能交叉重叠,造成公共卫生监督管理机构上下级之间出现利益争抢现象,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损坏国家行政执法的形象。

4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4.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政策

积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实行决策与执行分开的形式,将执法权交给更多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制定政策的职能,市场的监管由专门的执法部门进行。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管理相关的政策,就要把政策落到实处,响应国家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加强对公共卫生工作的投入,把公共卫生预防工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4.2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机制

吸取非典病情的教训,建立完善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在全国各地建设相关的疫情监测机构,对相关的疾病或者疫情进行分析判断,对重大的传染性疾病能够尽快的做出相关的应对措施并进行良好的控制,提高重大疾病发生时应急救治的能力。

4.3政府加大财政支出,提供保障

政府加大对公共卫生的财政投入,尤其是乡镇的公共卫生,给予足够的经费保证,充足的经费才能保证公共卫生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

4.4明确各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

监督机构按照规定的权限依法行政,做好作为监督员的职责,在职权范围内的严格执行,切忌违规越权失职行为的发生。制定严格的内部工作制度,内部工作制度的更具有约束性,针对性也更强,执行的效果也会更好。

4.5建立健全的网络信息系统

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让全社会能够及时的了解公共信息,电子化的网络信息系统能及时预见可能会出现的危险,一旦有重大的疫情事故发生,能够根据预先设定的方案,迅速的做出处理,将危险因素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5结语

公共卫生管理是我国卫生管理事物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对我国人口健康素质有良好的作用。加强我国公共卫生管理机制的改革首先要明确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中的现有的问题,针对问题一一解决,从制度上,财政上最大限度的给公共卫生管理提供便利,使公共卫生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全面提高国民的整体身体素质。

作者:肖颖 单位: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篇(10)

社会的组成分为政府、社会和市场,三个部分共同组成了现代社会的整体。这三个部分分别由各自的行政机制、社会机制、市场机制的共同运转才推动了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里要强调的是国家公共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职能的重要体现。在整个社会管理体制当中,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公共事业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承载者,它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的分配,更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及文化生活质量。社会公共事业是不断增长的社会公共需要的产物,公共事业的目标和本质是以满足社会公众需要为目标,通过间接或直接的方式为公众的社会生活提供经济或者物质条件,并且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共社会活动。因此,要使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取得一定意义上的改革,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中的人力资源改革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居于中下水平,公共事业的业务效益令人堪忧,解决问题能力低下,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选拔机制不合理

我国大小公共事业数量惊人,比较专业的公共事业人才配备比较合理,但大部分单位的人员普遍学历低下,对与自己职位的认识和学习管理能力不言自明,更不用说业务了。就拿一项对某城市工商管理部门的人员调查来说吧,学习工商管理专业大专文凭以上的不到真个部门人员的3%,但是许多正规工商专业的学生却怎么也进不到工商系统工作,这样的原因就是进入这样的系统必须有很硬的社会背景,没有背景,即使北大毕业的,也和这样的国家部门无缘。因此,公共事业人才选拔的不合理甚至人才选拔的扭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共事业整体的水平。

2、人才的开发培养机制不完善

公共事业人才选拔不合理是一个原因,但对与人才开发和培养也存在缺陷。一旦公共事业有新的人员进入时,单位安排的职位和实习岗位和个人的专业、要求、最终目标不协调甚至存在极大的偏差,所以人才自身的专业知识根本得不到应用的空间。例如,许多单位都有员工的外出培训计划,可实际上外出培养实际就是旅游,培训的目的就放空了,预期的培养目标根本就达不到。因此,人才开发培养和机制是背离的,不能有任何效果。

3、人才激励机制空乏其身

现在多数的公共事业都有人才激励机制,但没有人才淘汰机制,专业知识和道德素养低下的人进入这样的部门,终身任用,不用淘汰。这样一来整个部门的人员素质只能是走下坡路,更不用说业务和工作的质量了。因此,公共事业一定要在部门内部制定机理机制和淘汰机制,真正的要体现出按劳分配原则,才能增强竞争,如果没有竞争,公共事业哪里来的进步呢?

二、公共事业体制观众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及人员培训的对策

以上简单叙述了现在公共事业人才资源管理的现状,要提高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应该以科学的管理为依据,从现有管理体制的弊端出发,创造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走一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正道。具体应该从以下着手:

1、改革人才选拔机制,竞争上岗、优胜劣汰

人才选拔要给于单位人事负责更多的自,根据单位自身建设特点选拔人才,基层人员选拔,要根据专业特点选取,这样才能建立完善的选拔标准。个人能力和自身的业务素质通过考试,竞争上岗,采用优胜劣汰法则,实行聘任制。同时要定期的对人员进行年度考核,考核要听取群众意见。公共事业干部选拔一定要体现公平机制,实行编制管理。对与高素质和专业擅长的人才,编制管理能稳定人才,创造更高的价值,对单位的发展能起到关键作用。但很多公共事业的管理却没有这样的机制,不重视重点人才的利用,这是个弊端,单位真正有困难时候,机制不健全,会在很大程度上流失关键人才。

2、合理化的薪酬分配制度是关键

公共事业的薪酬计算仍然是按职称、职务高低、学历、工龄长短来计算工资的,一个人的职称、职务、工龄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人的工程潜能,可实际的劳动成果往往是和这些不协调甚至是相反的。因此薪酬的分配很大程度上是不公平的,所以薪酬的分配制度因该重新考虑哪些有才能,能真正为单位做事的人才,对那些学历低资历浅的人员,应该在工作积极性上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在工作效率上制定适合他们的薪酬标准。

3、公共事业建立激励制度

公共事业的激励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空置的,所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根本调动不起来,工作效率低下也就很正常了。所以公共事业实行工作激励政策是很有必要的,实行激励政策能够积极引导员工的工作方向,对自身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同事对单位的业务也能有效的提高,激励制度要把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才能提到更明显的效果。公共事业要吧激励制度和自身单位文化结合提来,寻求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综合运用激励手段,充分考虑单位人员间的各种差异,根据差异来实现激励制度。行政公共事业要把激励机制中的激励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灵活的运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4、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

公共事业对人员的培养主要有新近员工培训、管理人员培训以及技术人员培训。人力资源部门对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应该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公共事业内部的管理模式一样,不断的提炼新的想法,调整旧观念,保证新员工的思想和单位的方向一致,在单位内部的培训中贯穿公共事业的文化性,是工作人员能从思想上统一起来,能起到有利于单位发展、团结的大好局面。

总结,公共事业体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相比是有着性质上的区别的,公共事业代表国家行使权力,是国家的形象象征。所以行政公共事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下面就具体分析我国公共事业认字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以上只是对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现状作简单探讨并给予简单对策,不足之处见谅,愿这些对策能解决一点实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改变我过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篇(11)

〔分类号〕G258.2

Structural Innovation of Public Library Management in the View of Government

Xi Tao

Guangzhou Library, Guangzhou 510055

〔Abstract〕Analyzed with the theories from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e author finds that there exist various problems in public library management currently, including high cost, unsound responsibility structure, ambiguous ownership, as well as unbalanced institution supplying. Due to insufficient guides from theories, lack of innovation forces, value restriction and institutional coupling,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Chinese public libraries hasn't gained real ground. In order to promote better innovation,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adopt effective measures, e.g., enhancing responsibility conciousness, lowering innovation cost, gathering forces, perfecting acting system and carrying out related reforms.

〔Keywords〕public libraries structural innovation government responsbilities

我国公共图书馆改革过了近30年的历程,取得了不可否认的成就。但是,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以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审视公共图书馆改革,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创新在任何时候都是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现阶段,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弊端暴露得更充分,问题表现得更突出,因而创新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的任务显得更迫切。

1.1从成本―效益分析,公共图书馆运行成本不经济

按照戴维・菲尼的观点,当“按照现有的制度安排,无法获得某些潜在的利益。行为者认识到,改变现有的制度安排,他们能够获得在原有制度安排下得不到的利益,这时就会产生改变现有制度安排的需求。”[1]因此,原有体制只要存在着成本压缩或利益提升的潜在空间,体制创新就有必要。在我国现有管理体制下,公共图书馆管理的实施成本、摩擦成本和机会成本较高。突出表现在:①条块分割,总量本就不足的图书馆资源被分散在各种行业、各个层次的图书馆中,馆际协作协调、资源共建共享涉及的点(图书馆)多、线(同一系统的管理层次)长、面(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地区)广,具有相当的操作难度,“多年来馆际协作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由此造成社会资源无形中的浪费十分惊人”[2] ;②图书馆利用率比较低。以湖南图书馆为例,“拥有藏书314万册,但仅拥有持证读者38 723人,只占长沙市民的1.92%,书籍的利用率也相对较低,为36.3%”[3] ;③基层图书馆“空壳化”现象比较严重。“部分地方政府对图书馆经费的保证,仅限于被戏称为‘工资’(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的‘人头费’,而购书费、运行费、维护费等费用微乎其微,由此引发司空见惯的‘人吃书’(人员经费挤占购书经费)现象。”[4]一方面是购书经费奇缺;一方面是冗员过多,有馆有人却没书,公共图书馆的运行成本可想而知。

1.2从委托―分析,公共图书馆责任机制不健全

在公共图书馆服务链中,存在着公众、政府、公共图书馆三者的互动关系。公众将自己的权力委托给政府,政府负责提供公众所需要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公众与政府形成了第一层委托―关系。但是,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职能是通过公共图书馆实现的,政府与公共图书馆形成了第二层委托―关系。公众、政府、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关系是清楚的,但机制并不健全。从形式看,公众、政府、公共图书馆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缺乏契约化的规范,公众如何表达、向谁表达自己的需求?政府失职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何承担责任?公共图书馆有什么样的权利、服务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诸如此类的问题都缺乏明确的规定和制度化的措施。从责任关系看,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的人,其资金、人事等权利都控制在政府手中。公众作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最终委托人,却难以对公共图书馆的利益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而,这种“再”关系极有可能导致公共图书馆服务偏离公众需求的轨道。同时,公共图书馆现有的官僚制和等级制管理体制也缺乏灵活性,既不能对公众的实际需求做出及时的反应,还可能会助长政府与公共图书馆关系的政治化倾向或形成行政庇护的关系。从地位看,政府是公众的唯一选择,公共图书馆是同级政府的唯一选择,政府与公共图书馆的地位都是垄断性的,这就解除了政府和公共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的外在压力。

1.3从产权―结构分析,公共图书馆产权关系不清晰

产权是一个权利束,它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等。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产权在实践中是分解的,国家、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各级公共图书馆、读者等都以一定的形式享有公共图书馆的产权。然而迄今为止,各部分产权主体究竟拥有何种产权,仍未得到合理、清晰的界定。由于产权关系不清晰,政府越权问题突出,公共图书馆只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既无实质性的权利又无实质性的责任,不能对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由于产权关系不清晰,读者作为公共图书馆的最终所有者的权利得不到保障,他们对公共图书馆管理、监督等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评价也不能对公共图书馆的利益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由于产权关系不清晰,政府部门对公共图书馆的监督管理部分“缺位”,有的图书馆将非经营性资产转变为经营性资产,对本馆国有资产管理不善、资产处置不当,导致国有资产的变相流失。因此,“在进行管理体制的设计时,必须解决谁出资、谁负责、谁监管、谁受益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问题”[5]。

1.4从供给―需求分析,公共图书馆制度供求不均衡

当前,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制度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不均衡。 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供求不均衡可以分为两种情形:①实际供给小于潜在需求。目前,“阻碍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最要害的阻碍因素应该说是制度缺位。制度缺位的表现有多种,如图书馆立法缺位、职业自律制度缺位、职业权益保障制度缺位、职业准入制度缺位,等等”[6] ;②传统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供给过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还没得到及时的修改或废除,政事一体化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即不管是制度供给不足还是制度供给过剩,都会导致过高的制度成本和社会交易成本,浪费大量公共图书馆资源。

2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的障碍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当社会存在潜在收益并且各种约束性条件得到消解时,就会存在制度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改革总体来说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创新的支持要素不足,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障碍。主要是:

2.1理论指导的缺乏

探索出一套既遵循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体制,需要有本地、本领域特色的理论研究。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在探索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创新模式时”都深陷在“应该拿什么对象作借鉴和参考;或者说,在管理体制这一点上,图书馆像谁”的泥潭中[5]。回顾改革历程,不难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基本上是“参照”企业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围绕着“钱从哪里来”和“人往哪里去”等问题进行的。显然,每个领域、每个行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任务。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组织,它的管理与企业管理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正如欧文・E・休斯所言:“公共部门完全不同于私营部门,它需要有自己的管理形式,但不是从私营部门那里借来的形式。”[6]公共图书馆管理有什么样的特殊性?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模式是什么?我们都缺乏全局性的思考和制度性的设计,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理论指导明显不足。

2.2创新动力的不足

从政府的角度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背景下,包括公共图书馆在内社会事业改革和发展很难被摆上政府重点推进的议事日程。从公共图书馆的角度看,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定势,使馆员职工害怕改革担风险,“等”、“靠”、“要”的思想仍然有很大的市场。更重要的是,政府与公共图书馆在改革的目标认识上存在着明显分歧,政府把缩减编制、削减经费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而公共图书馆则希望政府放权让利、加大投入。双方博弈的结果,就是公共图书馆改革进程缓慢。从读者的角度看,在人均收入比较低、人们更多地为温饱而奋斗的阶段,人们对公共图书馆改革和发展并不十分关心,这也大大减弱了体制创新的动力。

2.3价值支持的制约

任何制度和制度创新都隐含着一定的价值导向。如果制度创新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为人们所认同,就会成为制度创新的支持性要素。反之,则会成为阻碍性因素。就公共图书馆而言,“公共性是公共图书馆制度和创新的价值基础。”[7]只有当公共图书馆制度创新体现出公正、公平、公益、公开的价值导向,符合自由、民主、权利等理念时,才会得到人们的认同和支持。然而,在公共图书馆改革中,我们却不同程度地偏离了公益方向,违背了共享原则,忽视了公平目标。因而受到读者、媒体的口诛笔伐。有人直斥图书馆某些措施“将图书借阅演变成‘租书’‘抵押’,从读者身上搜刮钱财,限制或剥夺低收入者、低职位者、低职称者、低学历者、无职业者和外地人的阅览权或外借权”,是“对公共图书馆理念的践踏及其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误导”[8]。可见,我国公共图书馆改革的某些价值导向并没有得到读者的认同,因而改革也不可能得到他们的支持。从更深的层面看,在以市场体制为改革目标模式的大背景下,图书馆的公益性很容易被忽视。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主流导向下,图书馆的公平性很难被凸显。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图书馆体制创新缓慢有其必然性。

2.4制度耦合的影响

任何一项制度安排都是“嵌在”制度结构中,只有当新制度与其他制度安排能够很好地兼容耦合时,创新才能真正发生。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涉及利益的调整、资源的整合、人员的分流和各种相关制度的创新,需要各方面的政策配合才能完成:公共图书馆事业要得到真正的发展,需要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加强,需要形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共识和机制;实现公共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需要打破条块分割的行业管理与财政体制;促进城乡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均衡发展,需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加强公共图书馆的自主经营权利,需要重塑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推进公共图书馆人事改革,需要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的支持,等等。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都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持,改革往往表现出各自为政、单兵独进的特点,从而延缓了创新的进程。

3政府推动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分析

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责任在政府,关键在体制,出路在创新。政府推动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的主要途径是:

3.1强化责任意识

政府、公共图书馆、读者等利益主体的态度及实力的对比,对体制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般说来,“在社会所有制度安排中,政府是最重要的一个。”[9] 在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中,政府同样处于主导地位。原因在于:①在我国,公共图书馆均是由国家各级政府所兴办、支持和管理的,这种制度的创新必须由国家直接调控或批准;②公共图书馆关系到政府所肩负的维护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满足公共文化需求的责任,因此政府不可能也不会置身于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之外;③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具有公共物品性质,按照经济学的分析,政府生产公共品比私人生产公共物品更有效;④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是有成本的, 化解制度创新成本,政府具有天然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责任。因此,政府必须清醒认识自己在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强化制度创新的责任意识。

3.2整合创新动力

公共图书馆体制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属于“非帕累托改变”,制度创新各主体的利益会因体制创新而有所调整,对创新的态度会随其利益的变化而变化。在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动力不足的条件下,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来焕发政府和公共图书馆推动创新的积极性,并且把他们的积极性统一在共同的目标上。如前所述,政府与公共图书馆在改革的目标认识上存在着明显分歧,双方的博弈导致公共图书馆改革进程缓慢。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双方形成共识的一些方面,改革则取得了相对突出的进展。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图书馆希望增加事业收入,而政府希望减轻财政负担。于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图书馆开始收取借书证押金和超期延误费,开展有偿服务、以文补文。1987年、文化部、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印发的《关于改进和加强图书馆工作的报告》和1993的文化部起草的《公共图书馆条例》(草案),都对图书馆的这些行为予以认同。双方“默契”的结果,就是图书馆创收活动的广泛开展。虽然这些“创新”有违背“公益性”之嫌,但是它却深刻说明政府与公共图书馆创新目标共识形成的重要。当前,要激发政府和公共图书馆创新的积极性,就要把双方的目标统一到以创新更好地满足公共文化需求上来,以共同的责任、共同的目标凝聚推进创新的强大合力。

3.3化解创新成本

如何支付创新成本是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解决创新成本问题:①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伴随着试错,加强理论研究,有利于保证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②建立由政府、公共图书馆和社会三方面相结合的多元化成本承担机制,特别是政府必须通过财政拨款、差额补贴等形式承担起支付改革成本的责任,要给予利益受损群体以必要的帮助和补偿 ;③坚持民主原则,让读者、职工参与改革政策的制定与选择,提高读者和职工对改革政策的认同,增强创新的动力;④坚持公平原则,对权力或利益资源实行再分配时,要保证绝大多数人享受改革的成果;⑤坚持渐进原则,将地方自下而上的改革与中央自上而下的规划结合起来,对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进行总体规划、统一推进和综合协调,将改革的力度与社会的可承受程度有机结合起来。

3.4健全机制

在行政事业一体化的体制模式下,政府与公共图书馆之间是命令与服从的隶属关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委托与之间的契约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通过产权改革,厘清委托人、人的权利与义务。通过法律法规的创新,确立公共图书馆权、责、利相统一的法人地位,使其拥有必要的财产和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依法面向社会自主开展服务活动,并独立承担相应责任。公共图书馆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并不意味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管理减弱,而是意味着从行政化管理到向“契约”管理或“合同”管理的转变。为了行使委托人的权利,政府可以推行绩效评估管理和绩效评估制度,通过双方平等协商谈判,在绩效任务和预算等方面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绩效协议或绩效合同,各自做出公开透明的服务承诺和监管承诺。政府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和多元化的监督管理制度,如实行事业目标管理和编制约束管理,建立规范化的财务审计制度,开辟多种渠道让读者参与监督管理等等,促进公共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3.5搞好配套改革

推进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做到配套政策和制度的供给与体制创新同时进行,为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及政策环境。①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图书馆立法进程,切实做到创新有法可依;②加快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进一步调整财政收支结构,确保政府财政对公共图书馆的投资和支持,调整各级政府财政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分配关系,使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责任与财政责任相一致,强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保证城乡公共图书馆事业均衡发展;③加快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制定实施有利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政策与措施,解决富余人员的就业及安置问题;尽快建立起社会化的就业、医疗、退休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等等。

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改革的整体进程尤其是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因而,创新必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不断把公共图书馆事业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奥斯特罗姆,菲尼,皮希特.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王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38

[2] 胡亮生. 论图书馆效益.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4):37

[3] 陈琳. 湖南图书馆书籍利用率仅3成. 市民签名倡导全民阅读. [2007-03-01].news.省略/Articles/2006/04/848338.HTM.

[4] 贺广华, 王伟. 图书馆何以成“空壳”. 人民日报,2006-06-07(11).

[5] 蒋永福. 制度和技术哪个更重要――关于图书馆制度的思考.图书馆, 2005(4):1-5.

[6]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03.

[7] 席涛. 公共性: 公共图书馆制度的核心和灵魂.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6(4):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