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1 17:12:5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建设工程规划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

篇(1)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市政府关于**《**镇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批复及《**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委审批通过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镇规划区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各项建设工程,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 建设工程的规划审批管理

第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新建、改建、扩建各类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包括房屋建筑、烟囱、水塔、储罐、城市雕塑等,应当按照本细则规定向规划部门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新建、改建、扩建下列临时性建筑物、构筑物,应当按前款规定,向规划部门申领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一)具有基础、墙壁、屋面的临时性房屋建筑;

(二)临时性围墙、大门、车棚等;

(三)沿城市主要道路、广场设置的各类广告设施;

(四)城市主要道路、广场两侧建筑及其他地段重要公共建筑的门面改造、装修工程;

(五)临时用地的建筑物、构筑物。

第四条 任何单位新建、扩建、改建道路、河道、桥涵、铁路、管线、地下通道等工程,应当向规划管理部门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五条 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应当向规划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以下图件:

(一)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表;

(二)建设项目的有效批准文件;

(三)拟建用地的建设用地批准书或土地权属证书;

(四)拟建范围的现状地形图;

(五)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点;

(六)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批准的规划设计总图;

(七)拟建工程的总平面布置图、立面图(立面效果图示至少应两种不同造型,按比例尺制作);

(八)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设计方案的意见;

(九)结构、基础鉴定报告书(接层或改建的)。

第六条 经**镇城市规划建设评议委员会议成员到拟建建设工程地点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并审查同意后,由旗建设局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在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应当按照要求制作建设工程规划公示牌。公示牌内容主要包括:

(一)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审批基本情况;

(二)建筑物平面布局图、立面效果图、鸟瞰图(组团)及立面夜景设计效果(必须按比例尺做,以防失真);

(三)各项规划技术指标;

(四)建设单位名称、法人代表;

(五)监督举报电话。

公示牌要统一标准和规格,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可设立。

第七条 申领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应当向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图件。

第八条 领取建设工程设计要点应当向规划管理部门提交以下图件:

(一)建设项目有效批准文件;

(二)拟建用地的建设用地批准书或者土地权属证书;

(三)拟建范围的现状图,对有特殊要求的项目还需提交拟建范围的地下现状综合管线图。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点的有效期为6个月,建设单位应当在有效期内向规划管理部门申报规划设计方案。确需延期的,应当在期满前20天内向规划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延期手续。逾期未申请延期或申请延期未获批准的,该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点自行失效,建设单位应当重新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点。对获准延期的,规划管理部门对原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点提出调整意见。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点的延期期限不得超过3个月。

第九条 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日起6个月内,应当开工建设。确需延迟开工日期的,应当向原发证部门申请延期。逾期未申请延期或者申请延期未获批准的,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自行失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延期不得超过6个月。

第十条 临时建设工程的使用期限一般不得超过2年。确需延长使用期的,建设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原核发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划管理部门重新申请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临时建设工程使用期满或因城市建设需要不能继续使用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必须无条件拆除。

第十一条 根据《**市城市建筑退离道路红线管理规定》(赤政发〔1992〕242号文件),在城市道路两侧建设的各类房屋建筑应当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退让城市道路红线。商业、商业和住宅、商业和办公混合建筑以及其他营业性建筑,应按营业面积计算,每百平方米营业建筑面积设停车场面积22.5平方米。

第十二条 新建房屋建筑间距的确定应按《**市城市建筑间距管理规定》(赤政发〔1992〕241号文件)执行(如有新的建筑间距管理规定,按新的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新建房屋建筑退让用地边界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用地边界另一侧已有相邻建筑的,应当符合建筑间距规定的相应要求。

(二)其他建筑类型或者布置形式退让用地边界的最小距离,按修建性规划要求,由规划管理部门在规划设计要点中确定。

第十四条 禁止在规划路幅内建设房屋建筑。经鉴定确系危房的,经规划管理部门批准后,可以在原地按照原面积、原高度进行翻建。

第十五条 城市绿化用地范围内不得建设与园林、绿化工程无关的房屋建筑。

第十六条 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与文物无关的其他工程建设,如有特殊需要,必须经原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七条 在规划及现有的高压供电走廊控制范围内不得建设任何影响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

第十八条 任何建筑物、构筑物不得压占城市地下管线,其退让管线的距离应当符合有关技术规定。

第十九条 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必须按照批准的规划实施。已按照规划建成的居住片区,原则上不得增建、扩建、改建,确需增建的,须经公示听取各方意见后,由原审批的规划管理部门批准。公示办法由规划管理部门另行制定。对分期实施或者正在实施的居住片区,如需对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且影响与已售房屋相邻关系的,必须经公示并听取已购房业主意见后,由原审批的规划管理部门批准。

第二十条 城市主要道路两侧的沿街新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虽不沿街但达到一定高度以上的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应当按照城市夜景灯光规划设置夜景灯光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和验收。

第二十一条 城市雕塑的建设,应当体现城市特色,与环境景观相协调。对重大题材或者设置与城市重要地段的城市雕塑,规划管理部门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由**镇城市规划建设评议委员会批准。

第二十二条 建设单位在现有和规划道路下埋设管线,应当按照管线规划综合的断面进行安排。通信管线工程应当按照共同管沟进行规划设计,其管线埋设必须进入共同管沟。对因条件限制暂不能按规划位置敷设而又急需施工的管线工程,规划部门可以发给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因城市建设需要必须迁移的,建设单位应当负责无条件迁移。

第二十三条 地下管线埋设深度:

(一)给水、排水管线其管顶覆土厚度应当大于冻土厚度,保证管道不冻畅通;

(二)在车行道上过街横管应满包,回填使用沙粒白灰土的地下管线其管顶覆土厚度应当不小于1.1米。

第二十四条 新建道路内的各种管线应当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预留支管或者接口。

第二十五条 新建桥梁需敷设管线的,应当与桥梁同步设计,同步建设、不能同步建设的,应当预留管线通过的位置。

第二十六条 严格控制在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上增设机动车出入口,确属必须的,应当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二十七条 主城、新城区的下列地区禁止新建各类架空管线:

(一)城市主要道路、商业步行街以及已经实施杆线下地工程的其他道路红线范围内以及两侧建筑退让范围内;

(二)市民广场、公共绿地范围内以及周边区域;

(三)新建住宅小区范围内。

主城、新城区范围内本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地区,以及主城、新城区范围以外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地区,严格控制新建各类架空杆线。确需建设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第二十八条 严格审批管理,全力推进“阳光规划”工程。建立健全规划建设项目行政许可前公告制度。在做出规划行政许可前,要在媒体及建设现场刊登公告,广泛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要求听证的,举行听证会,提高城市规划审批的透明度。

第三章 建设工程规划批后监察管理

第二十九条 永久性建设工程和由规划管理部门指定的临时性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规划管理部门申报验线,经核准签章后方可开工。

第三十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验线前拆除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原有建筑物、构筑物按照要求全部拆除后,规划管理部门方可组织现场验线。

第三十一条 申报验线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建设单位在完成建设工程施工场地的清理、平整并实地放线后,向规划管理部门报送验线申请单;

(二)规划管理部门收到验线书面申请后,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组织核验,对符合规定的予以签章。确需修改核准尺寸的,由规划管理部门核准后重新验线;

(三)建筑工程施工至底层地面设计标高时、管线施工覆土前,建设单位应当持验线申请向规划管理部门申请复验,经现场复验并核准签章后方可继续施工。

第三十二条 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施工期间,应当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公示牌设置在施工现场对外醒目处。

第三十三条 新建建筑物、构筑物以及道路、桥梁、铁路、管线、地下通道等工程设施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委托进行工程竣工测量。

第三十四条 建设单位擅自改变工程功能、位置、尺寸、平面布局、立面的,不按要求修正的不予验收、不予房屋登记发证。

第三十五条 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必须向原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划管理部门申请,由旗规划委统一组织规划验收。

第三十六条 规划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筑物的位置及功能、层数、高度、立面;

(二)附属用房、绿化道路等平面布局及各类配套工程的实施情况;

(三)应当拆除的原有房屋及施工用房等临时建筑的拆除情况。

第三十七条 申报规划验收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建设单位向规划管理部门填报验收申请表,并附以下图件:

1、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核准的总平面图、平面图、主要部位剖面图等施工设计图,包括核准变更图件;

3、核准的验线单;

4、规划管理部门指定的其他图件;

5、经规划委审查通过后,方可进行验收;

(二)规划委进行现场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出具验收纪要。规划管理部门在验收合格单上签字盖章,对验收不合格的,应当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改正;

(三)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凭旗规划委审批纪要、验收纪要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向房地产管理部门申办房屋产权登记手续。

第四章 罚 则

第三十八条 实行履行规划承诺书制度。建设工程开工前,由建设单位向监督部门履行规划承诺书,如建设单位不严格履行规划,监督部门按承诺书兑现奖惩。对违法违规的建设单位进行政府网上公示,记入企业信用档案,在**内禁止参加各类建设工程的招投标。

第三十九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对下列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违法建设工程,由规划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者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

(一)违反城市总体规划的用地性质使用土地的;

(二)占用规划道路路幅范围的;

(三)违反本办法关于建筑间距、建筑退让红线、建筑退让用地边界规定的。未按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平面、立面建设和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的(如绿地、停车场、物业用房等);

(四)临时性建设工程逾期未拆或者在城市建设需要时没有拆除的;

(五)建设用地范围内应当拆除的建筑到期未拆的;

(六)在规划部门确认的近期即将建设的地区和特殊需要工程安全保护区内建设的;

(七)擅自改变城市主要道路两侧重要公共建筑立面的;

(八)未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准的要求占用城市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占用经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高压供电走廊的,占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

(九)未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准的要求压占地下管线、永久性测量标志及其规定保护地带的;

(十)其他严重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

第四十条 本办法由旗建设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之日起执行。

篇(2)

第三条  凡建设用地(包括因城市建设需要临时用地的),均由市或者区、县规划局选址定点、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含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件)。其中下列建设用地,可由建设用地所在区、县规划局选址定点、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一)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

(二)远郊区各县、区行政区域内的新农村建设用地。

(三)远郊区各县、区所属单位在本区、县行政区域内的建设用地。

(四)远郊区各县、区行政区域内的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建设用地。

(五)远郊区各县、区所属开发单位的住宅开发区的建设用地。

(六)市人民政府或市规划局决定由区、县规划局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件的其他建设用地。

远郊工业开发区、工业小区经市人民政府一次性批准建设用地、市规划局一次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其具体项目的建设用地,由区、县规划局报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远郊区各县、区规划局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建设用地中,属依法由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农村土地的,须先征得市规划局同意。

第四条  各项建设工程(包括临时建设工程),均由市或区、县规划局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含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其中下列建设工程,可由建设工程所在区、县规划局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一)农村村民住宅。

(二)按批准的规划方案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工程。

(三)规划市区范围内重要大街两侧、传统文化街区和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特定地区范围内,现有单体建筑物改造和外部装修工程。但二层(含二层)以上的建设工程须经市规划局同意。

(四)规划市区范围内的单位在原有用地范围内的建筑高度不超过四米的平房建设工程。

(五)规划市区范围内的居民私有房屋的翻建工程和建筑高度不超过四米的平房扩建工程。

(六)远郊区各县、区行政区域内城镇居民私有房屋的翻建、扩建工程。

(七)远郊区各县、区所属单位的建设工程。

(八)远郊区各县、区所属开发单位的住宅开发区的建设工程。

(九)在远郊区各县、区行政区域内的中央、市属单位在原有用地范围内的翻建工程,或者添建工程总建筑面积不超过500 平方米的建设工程。

(十)本规定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可由区、县规划局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范围内的建设工程;

(十一)投资总额在500 万美元(含500 万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资项目的建设工程。

(十二)远郊区各县、区行政区域内,除主要公路、重要桥梁、铁路、主要管线、通讯电缆、重要引水工程和35千伏以上的高压输电工程等以外的其他市政建设工程;

(十三)市人民政府或者市规划局决定由区、县规划局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其他建设工程。

第五条  文物保护区、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工矿区及道路、铁路、河道两侧隔离带等特定地区范围内,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权限和程序,按市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区、县规划局核发重要建设工程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必须报市规划局备案。

第七条  区、县规划局可以委托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划管理机构或规划管理人员办理核发规划许可证件的具体工作。

篇(3)

二是以提高城乡规划审批工作效益入手,优质服务促发展。加强对重点建设工程:一号小区廉租住房,县供派水中心住宅楼、办公楼,县林业局办公楼,康乐一号住宅楼,文化路一条街改建,三号小区37号至45号住宅楼等项目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年以来,累计办理选址意见书9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6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3件,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临时建设项目7件,建筑面积为328平方米。

三是城乡规划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基本完成**县县城规划控制区域的地形图测绘工作,启动了州级村镇住宅小区建设,一期建设用地面积约12000平方米,以农民集资建房的形式启动6栋住宅楼。**年以来共办理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8份,建设用地面积36亩,建筑面积4276平方米。

篇(4)

二、充分论证项目,加强部门协调

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要确保将有限的资金投放到重要方向、重点部队、重点建设项目上。要通过周密的项目论证,解决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的问题。要分清工程建设的轻重缓急,不同情况分别对待。对那些关系未来作战胜负、平时战备训练又必不可少的工程项目,一定要优先安排,优先保障。同时还要对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工艺设备、方案、投资估算等进行充分论证,力求军事、技术上的可行和经济上的节约,从而为决策机构提供准确可靠的判断依据。由于工程建设涉及到作战、财务、营房、审计等多个职能部门,因此必须明确职责分工,才能统一协调,整体筹划。按照分工,作战部门主要负责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及具体项目的定点、立项工作;工程主管部门主要抓好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和工程质量监管;财务部门主要负责工程经费的统筹安排和综合平衡,审核、编制战备工程建设经费概、预算和决算及其经费的请领、划拨和结算,全程参与工程项目的定点、立项的论证,审计部门主要是加强工程建设经费使用和管理过程的监督检查。因此,各有关部门必须各尽其职,互相协调,互相制约,杜绝互相推诿等现象。

三、实施全程监控,发挥职能作用

一是强化参与意识。经费管理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作为工程建设经费主管部门的财务部门一定要增强主动参与意识,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增强财务人员的管理能力。对工程项目计划、设计、预算、标的、承包合同、工程结算等都要进行严格审查,切实把好关,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二是建立工程建设定期报告制度。各级后勤财务部门应定期向上级后勤财务部门上报工程开工、进度、拨款、经费开支等情况,及时反映工程经费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上级财务部门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更有效地实施经费供应保障和管理工作。三是充分发挥工程财务监察组作用。改变过去单纯审核工程造价的模式,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对工程建设项目实行跟踪问效、全程监控,随时掌握工程建设情况第一手资料。要参与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及概算审查,参与招投标工作,审查标底造价,监督工程价款结算,审查年度财务决算,进行竣工决算审查。四是在财务部门建立工程建设项目资料库。从工程的立项、初步设计、计划实施,到最后的竣工验收,从项目开工前的原貌、土石方等掩蔽工程的开展,到最终建成交付使用全过程的有关文件、数据、图片整理归档,以备随时调用,真正做到熟悉情况、心中有数。

四、做好经费保障,确保资金安全

军事工程在时间、质量上要求都比较严格,资金能否及时保障到位,关系到工程能否按时保质顺利完成。因此,财务部门应将资金的保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确保经费供应,落实预算执行。在经费的供应上,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按照工程建设程序、批准指标、年度预算和实际施工进度掌握拨款。

工程资金保障量比较大,流动快,加强资金管理应注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严格现金盘点和银行对账制度。坚持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日清月结制度,每月坚持由财务主管、会计会同出纳核对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并签名备案。认真落实内控制度。严格落实“四分”制度,即会计出纳分设,支票印鉴分管,开票收费分开,结算报销分审。做到相互牵制,全程监督资金运行,从根本上防范资金风险。严格提现和转账审批制度。填制“银行业务受理通知单”,按照不同的审批权限由各级领导签批后,方可到银行办理付款业务。与银行共同监督资金。针对工程资金结存较多的特点,为防止银行和部队内部出现问题,可与开户银行签订《资金安全管理协议书》,通过银行共同对资金进行监管,主要内容:协调银行指定专柜负责部队业务;办理业务除出纳外任何人员不得受理;银行在办理业务时,必须核对部队出具的“银行业务受理通知单”,核对预留的领导签名及单位公章后,方可办理取现转账业务;积极与银行协调,采用高科技防范手段。

篇(5)

2设计认证的选定

在设计认证选定时,要做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面、综合考虑。该过程是业主聘请有关专家对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给予详细的认证。首先对工程项目的平面布置、立面设计,交通流向、管线走向、设备选用、地方能源的利用等方面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必须坚持全面考虑的原则,不能抱着基本符合,今后再作调整的思想。特别是大中型工程,建设工程规模较大,各部分的使用功能和要求要明确,这是业主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平面布置或使用功能若要调整,将会影响整个工程设计的变更。如某住宅楼工程共七层,一、二、三、四层平面布置不变,六、七层平面布置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调整,引起暖通、消防、电气等的变更,这一变更将给工程带来重大损失。

3装饰设计

(1)室内装饰设计要求较细致,既追求美观、合理,又追求经济、实用。在室内装饰设计中,原则上应在原建筑结构基础上进行,同时应注意与暖通、给排水与消防的衔接,在平、立面布局上做到合理、美观。如确实无法满足暖通、消防等原有的留设位置时,要在设计图纸中作为重点进行标注,以便在组织施工前将该项变更内容进行落实,使变更符合该施工图纸的要求。(2)由于建筑安装工程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程设计细分是提高设计品质的有效途径,基础设施建设理念更需要工程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时达到综合化、全面性。因此最合理的措施是要求设计单位一次完成建设项目的所有专业设计,使各专业在设计过程中做到统筹考虑。必须坚持一步到位的原则,不能抱着临时更改的思想和态度。

4工程项目施工招标

业主应当根据招标项目的特点和需要编制招标文件。在工程项目施工招标过程中,编制一份详细的招标文件是关键,招标文件必须与设计施工图纸相结合。特别是安装设备的招标,在招标文件中应明确设备设计的关键技术参数。如某办公楼工程,原设计各房间空调采用VRV单元空调系统,该系统设计总功率1550kW,由于在招标过程中没有将设备的功率参数进行控制,中标后在施工过程中才发现实际投标设备总功率需2450kW,最后引起从高配、低配、强电、主干线、配电箱等的变更,以满足设备运行的需要,工程施工成本增加不说,今后设备运行费用增加将是永久的支出。业主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使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系统化、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相适应。

5工程项目建设施工

(1)业主对工程项目要实施跟踪监督,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和有关的规范、规程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不能随意进行变更,特别是对一些动态的、隐蔽的部位,业主必须加强监督,及时准确地掌握现场施工情况,如发现问题要尽早解决,并及时通知相关专业,处理问题时不能拖延推诿,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返工损失。为业主成本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2)业主对工程项目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的方法、流程按照管理步骤进行。关于材料的综合利用,应对整体建设过程有一完整的计划与组织,合理控制施工工艺,要求一次到位,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如对地下室或基础施工时,就应考虑建筑室内外标高,来决定土石方的处理方案,如是多余的应一次性外运,如需回填的,则必须给予合理的处理,采用集中堆放或就地回填等措施,避免重复施工,减少损失,使成本增加,降低效益。业主要做一个符合工程要求的预算,以减少成本损失。

作者:俞秀 单位: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北川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篇(6)

二是拓宽了城市发展的视野。国内外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成功的地方不胜枚举,值得借鉴。学习培训是借鉴先进理论、成功经验的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径。通过培训,我们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开阔了思路,开阔了胸襟,掌握了很多先进的理念和创新的举措,提高了战略思维的水平,增强了同国内、国际领先水平接轨的信心。

三是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是一门动态的科学,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实际工作的要求,才能在动态中体现与时俱进,才能在发展中真正步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良性轨道。我们在座各位带头学习,就会带动一大批,就会逐步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就能达到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目的。

四是提升了科学的工作水平。积累理论知识也好,拓宽发展视野也好,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水平。工作水平的提升,直接反映在工作的成效中。相信通过培训,我们对城市发展的思路将更清晰、决策将更科学、举措将更扎实,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将更高。

学以致用,学习培训的落脚点在于运用。xxx街道作为锡山主城区和无锡市城市规划的副中心,理应成为我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先行者和排头兵,成为全区城市建设的表率。通过学习培训,结合街道的实际情况,围绕如何进一步创新理念,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工作,以下是初步的构想,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提升城乡规划水平。

城乡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是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竞争力。古人说:“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只有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才能高水平、高品位。当前,我们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期,进入了以城市现代化为主要驱动力的新阶段。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城市规划,着力提升城市发展模式,全面提升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应该说,通过前两年的努力,xxx主城区控制性详规已实现了全覆盖,为我们做深做细规划、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发展步伐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高水平的前瞻性的科学规划,只有这样的科学规划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确保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在城市规划中,要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筹划、高层次运作、高水平管理,坚持富规划、强建设,细规划、快建设,为加快区域发展提供了空间和环境保障。要在深入理解和消化好现有规划的基础上,结合街道的实际情况,在更高层次水平上,进一步完善区域性产业规划、次分区专项规划,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先导性、全面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要按地块功能策划高质量、高水平的项目,以具体项目对上争取,赢得支持,努力使隐性的发展资源变成显性的发展空间。

二、坚持功能性、服务性,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要全力发展第三产业。坚持把第三产业作为街道经济发展的主体产业、主攻目标,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进程。一是着力抓好重点片区的发展规划。继续完善以xx路、xx路、xx路所合围的主要商业圈为核心的商业中心的规划设计,抓好xx社区xxx地块的功能定位和前期规划。二是着力抓好重点平台载体建设。加快xx社区睦邻中心的开工建设,加紧实施xx社区商贸中心二期的建设,做好xxx和xx社区睦邻中心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三是着力抓好环境建设。要一手抓硬件建设,为发展现代服务业创设良好的地理优势、便利的交通优势、有利的商业优势等;一手抓软件建设,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质的服务咨询等,营造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良好氛围。

篇(7)

1.1 工程管理审计的定义

建设工程管理审计是对建设工程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有效性进行的确认和评价活动。即工程管理审计是既要对工程业务活动进行审计,还要对该工程的管理活动提出建议和评价。

1.2 工程审计的发展

工程审计之初,只是对工程造价的确认。随着人们对工程审计的深入了解,单纯的造价确认已经不能满足工程管理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造价确认就逐步延伸为对整个工程各阶段的审计,就此形成了全过程跟踪审计。随着工程人员对审计理念的进一步理解,只对工程各阶段的业务活动进行审计还远远不够,还应对工程管理部门的管理活动进行监督评价,由此产生工程管理审计。整个工程审计的发展历程简要概括为:造价确认――全过程跟踪审计――工程管理审计。

1.3 工程管理审计的关键内容

对工程管理部门的制度建设和工程各阶段事项进行审计。对制度建设的审计主要体现在内部控制审计(梳理各归口管理部门职责、工程管理流程等)。重要事项审计主要体现在过程把关,如造价审核、招标阶段审计、工程款付款审计等。

1.3.1 内部控制审计是定期对建设工程归口管理情况、人员的职责和岗位的设置情况以及工程项目的各个步骤中的实行情况等业务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落实整改。

1.3.2 造价审核,其主要目的就是针对工程项目中的各个步骤进行造价分析和确定。通过对投资的估算、招标控制价、工程变更价、竣工结算的审计来确定。

1.3.3 招标阶段审计是指的工程项目的招标文件和项目合同进行全面审计;审计的内容主要设计、施工、监理等招标文件和合同的审计。

1.3.4工程款付款审计是依照合同和项目进展情况对建设工程用款拨付进行审计。

2 工程管理审计的特点

2.1 全面性

管理审计模式下,进行审计的部门要通过工程立项,工程施工和后期验收、结算等一系列的方式来监督此工程项目的进行,确定其真实性和效益;确保此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期间的操作规范。审计部门的职责就是对工程项目的监管,以及对造价的分析和控制,这也是其主要的工作范畴。但是,审计部门并不等于替代了工程管理部门,两方各有其工作性质,工作范畴不同。

2.2 工程管理部门的审计要求

审计部门的工作就是监管工程项目的进行,在其管理审计方式下通过的一套管理模式;对工程项目的进行提出意见和评价。在这种模式下要针对工程项目来进行不能脱离其监督对象,明确其目的。

3 高校工程管理审计的难点

3.1 内部专业人员不匹配

现今的各高校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数量远不及高校工程项目建设的需求量。事多人少,工程的各环节有时不能面面俱到,力不从心;其中以负责财务和会计方面的人员尤为奇缺,此外还有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稀少,学法律、合同管理的专业人士就几乎没有,面对较为专业的工程管理往往难以应对。

3.2 工程管理部门配合的问题

就高校而言,内部审计部门与工程管理部门均为学校职能部门,级别一样,内部审计部门对工程管理部门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所以事实上,工程管理部门处于不受审计监督的状态,一旦实行管理审计模式,可能会引起工程管理部门的反对。

4 工程管理审计在高校基建项目各阶段的规范化建设程序

4.1 项目决策阶段审计

4.1.1 项目建议书内容规划

项目建议书内容方面的审计主要是:此项目进行的依据和进行的条件,并进行初级步骤的规划和建议,进行资金预估,步骤的设想以及最终效益的总结。

4.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计

对可研报告的审计,要对全部的项目进行审核,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映,查看符合规定的理论依据。针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各种项目数据的合理性提出意见,全面分析此工程项目的各种效益,包括经济的和社会的,了解清楚各工程?目的程序步骤,真实客观的做出建议。

4.2 设计阶段审计

4.2.1 初设及设计概算审计

审查设计单位资质合规性,审查初设批准程序是否到位,设计概算是否合理。

4.2.2 施工图设计及设计预算审计

进一步审查确认设计方案,审查确认设计深度,为后续发包提供依据及建议,审查设计图纸的质量,以减少后续的变更与索赔,审查设计预算的编制(量、价及费用问题,依据问题,技术经济指标评价)。

4.3 招投标阶段审计

4.3.1 招投标过程中各项造价文件资料的评审

主要对招标控制价、工程量清单的合理性、正确性进行评审。

4.3.2 招投标过程中合同文件的审计

主要是对合同形式是否符合本工程的特点、规模、合同内容(尤其是造价相应条款的完备性)、风险分担的公平性、合理性、严密性、是否依法签订等进行评审。审查合同的核心内容、主要条款是否齐全:包括合同主体、标的的数量、价格、质量标准、安全、进度、结算、变更和支付方式、履约期限和方式、保修、违约责任和争议的处理方法等。审查是否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是否实行归口管理,合同的拟订与审核是否岗位分离,是否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签署合同。

4.4 施工阶段审计

此阶段审计的重点工作是处理合同履行中的各种变更问题和索赔问题。高校应严格控制项目变更部分,防止“低中标高结算”现象的发生。确需变更的应按照学校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变更,严防先施工后审批的现象发生。

4.5 工程结算阶段审计

此阶段的审计方式较为成熟,主要审查建设项目是否按合同约定完成相关内容。督促工程管理部门催促施工单位及时编制工程结算资料,并对结算资料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审核。审计部门是否按规定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进行审计,是否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完成结算审计工作。

4.6 财务决算阶段审计

篇(8)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1.环境管理体系

工程环境管理体系是在发包人统一组织和领导下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该体系包括发包人与参建单位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及其各层次、各项目的环境保护负责人。

2.管理结构与职责

工程的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事宜,由发包人决策;工程环境管理中心,统筹管理工程施工期工程环境保护工作;工程建设监理承担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管理和监督管理;工程施工承包单位、工程设计单位、环境监测和水土保持监测单位、运行管理单位、工程服务机构等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直接执行单位。

发包人颁发的与管理体系配套的工程相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办法和制度,是该项目主体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承包人须遵照执行。

3.管理制度

3.1现场管理制度

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现场管理由工程建设监理负责,承包人必须配合工程建设监理的环境保护现场管理工作。

3.2 报告及审查制度

工程施工期间,承包人须按合同条款和监理人要求编制各类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专题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报告。

3.2.1措施计划

承包人应根据合同条款和招标文件中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要求制定具体环保措施实施方案,在收到开工通知后的28d内,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监理工程师应转报环境管理中心征询意见,并在签收后14d内批复承包人。承包人制定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必须遵守通用条款的法律法规,符合基本技术标准及其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承包人制定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② 生产废水处理措施

③ 施工噪声防治措施

④ 施工粉尘防治措施

⑤ 生活垃圾处理措施

⑥ 施工人员健康保护措施

⑦ 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

⑧ 文物保护措施

3.2.2 环境保护专项设施施工措施

本标的环境保护专项设施,承包人应提交详细的专项设施环境保护设备、设施选择和施工措施报告。

3.2.3 工作月报和工作年报

承包人应每月提供环境保护工作月报,年末提交上年度工作总结,供工程建设监理工程师对承包人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承包人的环保工作月报和年报的报送及审批,按发包人的相关管理办法执行。

环境保护工作月报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① 工程进度及形象面貌简介

② 上月环境保护问题整改情况

③ 本月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④ 环境保护统计。统计报表格式由工程监理工程师规定。

⑤ 本月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总结

⑥ 下月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计划

⑦ 问题和建议

3.2.4 环境保护验收资料

① 本标工程分部工程验收时,施工资料须有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专节。

② 提交环境保护完工资料。

本标工程全部完工后,承包人应提交环境保护完工资料,完工资料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①技术条款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② 环保措施实施进度记录;

③ 质量检查记录;

④ 专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施的运行台帐;

⑤ 环境影响事故处理记录;

⑥ 其他必要的环境保护完工资料。

3.3 统计制度

采取统计报表制度,掌握工程施工期间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状况。统计报表的报送及审批等相关规定,按发包人的相关管理办法执行。

3.4 配合执法检查制度

本标工程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接受环境保护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发包人负责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对外协调和联系。承包人应按发包人的统一安排,接受和配合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执法检查等行政管理工作,并及时向监理人和发包人通报相关情况。

3.5 验收制度

环境保护验收包括合同项目验收、工程阶段验收、工程竣工验收。合同项目验收由发包人和监理人组织,各相关单位按要求提交验收资料;工程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验收工作,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各相关单位按要求提交验收资料。

4.环境监理

4.1监理目标

根据工程建设进度计划,按计划逐一对照项目设计要求,对环保、水保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理,促进各项措施实施工作的顺利完成,并达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其批复意见的相关要求,为本工程总体建设服务。

4.1.1进度控制目标

环保措施实施总进度满足与主体工程施工总进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要求,做到各项环保措施工程项目进度(工期)合理,单项工程间进度协调有序。

4.1.2投资控制目标

按审批通过的本工程环保、水保投资执行概算控制投资,合理使用环保、水保专项资金。

4.1.3质量控制目标

切实按照审批的本工程各种环保、水保技术文件及国家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实施环保、水保监理,通过对单项工程施工过程的控制,使各单项工程的质量符合环保和水保报告书的相关规定和标准,杜绝重大工程环保质量事故,满足工程验收时对环保、水保竣工验收的要求。

4.2监理内容

4.2.1监理方式

环境监理人员常驻工地,经常性对施工区进行巡视,辅以必要的仪器监测,对施工活动中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动态管理。

对专项环保水保设施实施必要的旁站监理,协助工程监理对主体工程中的环保水保措施进行监督。

4.2.2环境监理任务与职权:

①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与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法规,受发包人委托,监督、检查工程及影响区域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

②填写监理巡视记录,记录巡视情况、存在的环保水保问题和解决情况,以书面形式将检查中发现的环保水保问题通知承包商,提出限期处理要求。对超出合同的重大问题及时报发包人决定;

③总监理工程师在授权范围内有关监理指令,签认所监理的环保工程项目有关款项的支付凭证;

④审查承包商提交的各类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报告;

⑤按时向发包人提交监理月报;

⑥参加有关项目的招标与验收活动;

⑦全面掌握项目进度、质量、投资情况,熟悉施工合同中有关环保、水保条款及有关单项合同;

⑧参加发包人和工程总监召开的各种会议,按监理合同授权主持召开现场协调会议,定期向发包人汇报监理工作情况;

⑨协助发包人选择施工区环保、水保建设项目设计、施工单位和管理单位,督促设计单位按合同提供设计文件,组织设计单位进行现场设计交底;督促施工单位按时、按质完成项目施工;督促管理单位全面履行管护合同。

4.2.3监理工作制度

为了保证环境监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需实施以下工作制度。

①工作记录制度

环保水保监理工程师每天根据工作情况做出工作记录(监理日记),重点描述现场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的巡视检查情况,当时发现的主要环保水保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②报告制度

环保水保监理报告是工程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编制的环保水保监理报告以环境监理月报为主,主要汇报施工区的环保水保工作和环保水保监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反映环保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监理月报需报送发包人、承包商和有关上级主管部门。

③函件来往制度

监理工程师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环境问题,应通过下发问题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承包商需要采取的纠正或处理措施。承包商对环境问题处理结果的答复以及其它方面的问题,也要致函给监理工程师。

④例会制度

建立环保水保例会制度,可每月或根据实际情况召开会议。在例会期间,承包商对本标段一段时期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监理工程师对该月各标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全面评议,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整改要求。例会应形成会议纪要。

4.3施工期环境监理机构

根据工程建设进度,本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计划由发包人在项目开工前委托经环保部门认可的单位,相关的组织机构建设、管理方式、运作模式、人员和设备的配置均须在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前落实到位,以便于更好地发挥环境监理对施工区环保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的职能。环境监理项目部由总监理工程师、环保工程师、水保工程师等责任人组成,负责施工区环境监理工作。

结语:鉴于工程环境管理是施工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工程建设过程常伴随着不可预知的因素,引发环境事件。因此,如何在环境事件发生时充分调动参建各方力量进行补救,合理规避环境风险,是考验工程管理着的一大难题。合理规划环境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环境监理等各方力量,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有利于参建单位更好的参与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如期完工。

参考文献:

篇(9)

《供应链管理》课程是我院本科系统工程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基础选修课程,近些年来,我们对《供应链管理》课程建设进行了系统规划,课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效显著,现对课程建设规划问题谈几点思考和认识。准确把握课程建设总体思路

《供应链管理》课程建设,要进一步突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由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向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并重转变;由灌输、讲授为主,向讲授、研讨、自主学习、创新提高、个人发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转变,紧紧围绕我院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建设总体思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与学关系上。《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要改变传统意义上教师单纯讲授和学生被动听讲,教师由讲授者向设计者、组织者转变,学生由被动听讲向自主学习转变,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着力构建平等互爱、互相尊重、教学相长的良好课堂教学氛围,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互动、探究的课程学习环境。

教书与育人关系上。《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教师不仅要传输供应链管理相关知识,要更注重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以高尚的师德感染教育学生,成为培育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者,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数量与质量关系上。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由一般性完成教学任务向注重教学效果转变,既重“量”更重“质”,从教师如何“讲好”向学生如何“学好”转变,充分发挥学生评教在课程建设中的反馈激励作用,通过客观及时的学生评教,强化教学双向沟通,使学生有效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科学规划课程建设内容

《供应链管理》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文字教材、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课程案例库、教学团队等多方面。

文字教材。为满足《供应链管理》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需要,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供应链管理》教材建设。教材总体设计上充分体现了教学转型的思想,突出能力素质培养。教材分为“供应链管理基础、供应链构建、供应链伙伴关系管理、供应链采购管理、供应链库存控制、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方法与应用、供应链信息管理、供应链绩效评价”等9个专题内容。每个专题后编辑有章节小结、案例分析和思考与拓展等,以便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使用。

课程标准。《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制定,着眼我院人才培养目标,紧紧围绕学院教学模式转型,结合课程性质地位的变化,重构教学内容体系,注重能力素质培养,突出教学手段综合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而言,该课程依据系统工程专业学科体系结构,以及学生的学习和知识需求选取教学内容,强调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理论与方法,系统整体地分析和解决问题,领会供应链战略合作的思想和意义,树立供应链管理的系统思想,培养全局意识、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该课程依据系统工程专业学科体系结构,以及学生的学习和知识需求选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共分为“供应链管理基础、供应链构建、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供应链采购管理、供应链库存控制、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方法与应用、供应链信息管理、供应链绩效评价等”部分,这些教学内容相互联系、知识体系严谨、内容由浅到深、自成体系,很好地体现和贯彻了课程教学目标。

教学案例库。为实现《供应链管理》课程建设总体目标,以课程建设思路为牵引,以课程知识点为主线,规划建设课程教学案例库。《供应链管理》案例,主要以供应链实践中的典型情境或事件为素材,经过研究加工,通过情景模拟、现场体验、角色扮演、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等手段,引导学生对隐藏于其中的特定疑难问题进行研讨,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围绕教学内容建设案例库,使之能够为课程教学服务,达到拓展和深化相关知识面的目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案例包括:案例教学目的、案例教学用途、思考讨论题、案例分析思路、案例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和编写说明等内容。我们在进行案例库建设中,根据课程教学实际需要,及时补充完善,时时保持动态更新。

教学团队。《供应链管理》课程建设要注重教学团队建设,加强教师之间合作交流,增强教师使命感、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教学团队要突出教学业务能力训练,加强专业培训,突出教学改革研讨交流,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能力。通过教师进修培训、作访问学者等多种渠道,加强教师业务能力素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与同学科相关院校的交流合。作,拓宽教师的视野思路;建立“集体建课”制度,加强教学团队内部的交流学习,培养造就一支敬业精神好、业务能力强、教学科研水平高的教学团队。

精心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本课程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按照以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主导,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的思路,开展《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模式设计的思路和重点是,教学目标定位应聚焦学生能力与素养培养,教学内容体系应着眼能力需求,教学过程方法应突出学生为主体。该课程教学模式,是以我院人才培养目标为牵引,紧紧围绕学院教学转型,强化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倡导“自主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而言,本课程教改研究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该课程注重精讲与研讨等教学环节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供应链管理知识体系与技术方法的深刻理解与掌握; “精讲”贯穿教学全过程,由教师按专题统一组织; “研讨”是在精讲的基础上,组织专题研讨,促进对知识点的拓展与深化。推广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提倡部分学时讲授,部分学时导学或自学,提高教学效益。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直观性和生动性,避免“滥用”多媒体手段,提倡利用网络、微博、邮箱等方式,开展师生互动和辅导答疑。

贯彻“案例驱动”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以供应链典型案例、著名企业供应链案例、知名品牌供应链案例为先导,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即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通过相关供应链案例研讨,拓展与深化学生知识面与视野。

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设计上,建议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依据教学内容,结合经典案例,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目的,将教学内容转化为研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加强学生之间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篇(1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的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内容, 除满足防洪安全的要求外,还要提出改善和美化环境的要求,使城市环境得到保护、保持生态平衡、市民生活更趋舒适。城市水利工程建设应该主动适应这种需求, 逐步实

现从传统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的转变,注重水利工程的景观和美学要求,要用新理念进行规划设计。

从古至今,世界各地的城市依水而生,城市水系的发展和演变一方面是自然过程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伴随着城市的变迁而发展、变化。城市水系正从以自然属性为主向人工属性为主演化。

1 水系在古代城市中的景观作用

古代城市水系归结起来除了具有军事防卫、供水、灌溉养殖、交通运输、排水排洪等作用外,还具有塑造景观的价值。

在我国古代,城市水系的景观作用已被充分地体现出来。城市水系中的湖泊,常造园林绿化,供人们游览和娱乐,如杭州西湖、绍兴的鉴湖、扬州的瘦西湖等。江南一带由于城市水系发达,将城市水系引入园林之中,展现江南园林风韵。

2 城市水系与城市特色

城市特色的形成与城市的水系有着不解之缘,杭州因西湖而名扬天下;苏州因河道密布而有“水城”的美名;济南因“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被誉为“泉城”。因此水系的名称、分布、功能等为现代城市中水系的梳理、功能的分配提供依据。

我国古代城市水系有以下一些特点:

(1)河道疏密排布有序

在我国太湖地区,大多河流并非天然形成,而是由前人挖掘而成,因此排布十分均匀。在城市市中心地区建筑密度高,河道密度高,便于人们利用,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城市边缘地区建筑密度低,河道密度相应较低。

(2)功能明确等级分明

工业化以前城市河道系统主要包括城外运河、城河及其支流以及城内的市河三部分。城外运河主要承担城市对外交通运输的功能,通常呈放射状,较为宽阔,适合大运量运输。城河通常呈圈形、椭圆形、方形等,河面宽而深,是城市内外水运的过渡、衔接部分,内外通过有限的水互相联系,同时也起到城市防御的作用。

城内市河一般呈网络状或鱼骨状,主要承担城市内部生产和生活的运物功能。市河宽度较窄,但密度很高,四通八达。

(3)名目繁杂各具特征

我国古代水系众多,名称繁杂,如江、河、溪、塘、浦、沟、渠、洪、楼等。不同名称,代表了不同的水系特征。

2.1 对现代城市中水系的分析

城市水系在现代城市的功能已经发生改变,水系军事防卫的功能已经消失,供水、灌溉与养殖、交通运输的功能也逐渐衰退。但在城市防洪排涝方面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塑造景观和调节气候作为现代城市水系的主要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水系的主要价值体现在:

(1)景观价值

水陆之际,是风景最美之处,因此要以城市水系为核心为市民和旅游者营造难忘的美景。城市中的水体以其灵动性和穿透力而成为景观塑造中最富有生气的元素,形成城市中重要的景点。水系空间不仅是单纯的物质景观,更是城市的文化景观。人们除了维持生命需要水之外,还有近水、亲水、观水、傍水而居的天性。人们对水的亲和与关注,使水与文化意识结下了不解之缘,孔子所言的“智者乐水”,则道尽了对水的理解。

(2)生态价值

水系空间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交接处,是城市中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具有两栖性的特点,受到两种生态系统的共同影响,呈现出生态的多样性和边缘效应。城市中的湿地更是许多珍稀鸟类生活和迁徙的重要生活环境。

(3)社会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系空间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水系空间功能转变后其社会价值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有的滨水区被开发成为休闲娱乐用地,有的滨水区被开发为疗养区,有的滨水区被开发为景观廊道。如今一个城市的水系空间的开发不是单一功能的利用,而是基于整座城市综合规划设计的结果,所以能产生巨大的的社会效应。

(4)经济价值

城市水系不仅能给城市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如旅游区、商业中心、水产养殖等;也能给城市带来间接的经济效益,如水系空间开发好了、环境漂亮了,周围的土地价格就会随之攀升。一个成功的水系空间的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如美国巴尔的摩内港、上海外滩及上海浦东东方明珠电视塔等。

2.2 水与城市形成发展的关系

在原始社会,人们的生活与农业都依赖于水,所以居民点大都是靠近河流、湖泊,人们傍水而居。早期的城市形成与农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居民生活离不开水,城市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相关研究表明,最早的一批城市主要分布在沿大江、大河以及其冲积的平原上。例如,我国的一些重要城市都是沿着长江、黄河、珠江等水系流域分布和发展。经济、文化发展和人们生活也都离不开水,水是城市的命脉。由于交通便捷、航运发达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有许多,如,对外航运城市:希腊的雅典、泉州;内河航运城市:苏州、杭州、南京、长沙、武汉等。

2.3水系是城市生态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文明对水系生态资源在质与量两方面的需求都急剧上升。水系的生态资源性对于城市的基础功能作用贡献越来越大。建立城市水系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对于城市水系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非常重要,由于各城市基础条件和发展目标的不同,应该在国家标准总则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域和城市分别制定,作为各个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3.水利工程建设中景观规划的发展与需求

20世9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对于改善水域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以改善水域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建设,成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现代城市的功能,对流经市区的河流归纳起来有两类要求:①对河中水流的要求是:水质清洁、生物多样性、生机盎然和优美的水面景观。②对滨河带的要求是:能反映本地独特历史、文化、风俗的滨河景观;能提供充满鲜花、有人工景点、公园化的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空间;能营造充满文化、艺术、科学气氛,具有现代气息、人水关系协调、引人入胜、便于人水亲近的滨河带。

人们提出这些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水利建设者应当适应这种趋势,满足社会的要求。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注入更多的人文、艺术、科学和现代气息,注重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美学效益。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水利可以称之为大水利,即通过流域的综合整治与管理,使水系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都得到完全地发挥,使全流域的安全性、舒适性(包括对生物而言的舒适性)都不断改善,并支持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改造山河、兴利除害、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水资源,使之更好的服从人们的意志,更好地为人类造福,这不仅改变了自然界中天然水流的形态,也改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国内外的大量实践都表明,许多水利工程不仅发挥了它们正常的工程效益,而且也越来越显示它们的环境效益,成为一种新颖的,十分引人注目的旅游资源,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开发水利工程旅游,已经成为水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生态经济环境水利阶段,人们普遍关注环境与生态问题,普遍重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强调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己成为国际、国内在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的新趋势。

4.水利工程景规划策略

(1)沿河绿地滨水环境的总体构思应尽可能扩大沿河绿地, 形成较为连续性绿化带,用绿色来勾画古城的轮廓,延续城市文脉。同时,以良好的绿色空间,优化环境景观质量,体现现代化城市的新形象。

(2)闸坝结合,扩展沿河水面规划河道可修建彩色橡胶坝, 泵房外观可按风景区房屋标准设计,橡胶坝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蓄水面积,以形成水面,形成人工湖美景。水边设置亲水步道、平台、桥梁、滨水建筑物等,供游人欣赏水面景色。

篇(11)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大型建设项目不断开工。在建设工程中,工程资料是建设施工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在竣工验收时,施工资料更是重中之重,是工程建设及竣工验收的必备条件,也是对工程进行检查、维护、管理、使用、改建和扩建的原始依据。多年来,在全国各地建设工程的检查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各地建设工程资料管理得比较混乱,尤其是在资料的详实方面及各种表格的格式设计、内容涵盖、规格尺寸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城市建设档案的质量,给城市末来的改造建设,尤其会给工程质量及安全事故的处理和对已建成的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在改造扩建的工程档案资料的检索、查询工作带来更多的不便。任何一项工程如果工程资料不符合规定标准,则判定该项工程不合格,对工程质量具有否决权。建设工程资料管理的规范化对工程竣工备案至关重要。因此,做好建设工程资料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工程资料的管理

工程资料的分类

工程资料可分为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和工程竣工文件五大类,在每一大类中,又依据资料是属性个特点,将其划分为若干小类。其中工程准备阶段文件可以分为决策立项文件、建设用地文件、勘查文件、招投标和合同文件、开工文件、商务文件等;监理文件可分为监理管理资料、进度控制资料、质量控制资料、造价控制资料、合同管理资料和竣工验收资料等;施工文件可分为施工管理资料、施工技术资料、施工进度和造价资料、施工物资资料、施工记录、施工试验记录及检测报告、施工质量验收记录、竣工验收资料等;工程竣工文件可分为竣工验收文件、竣工决算文件、竣工交档文件、竣工总结文件等。

工程资料填写、编制、审核及审批

所有工程资料的填写均应准确反应该工程的实际情况。工程资料的填写、编制、审核及审批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其中监理资料的填写、编制、审核及审批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的有关规定;监理文件、施工文件和竣工图的填写、编制、审核及审批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2009的有关规定。竣工图是建筑工程资料和竣工档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工程进行维护、管理、灾后鉴定、灾后重建、改建、扩建的主要依据,因此,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也要编制竣工图。竣工图必须反应竣工工程的真实情况;专业类别应与施工图对应;应依据施工图、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洽商记录等绘制;应有竣工图章及相关责任人签字。

工程资料收集、整理与组卷

根据工程资料管理的责任主体,文件形成主要步骤及文件主要管理要求,工程资料由各个参与单位负责各自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与组卷。例如:监理资料应由监理单位负责收集整理与组卷;施工资料应由施工单位负责收集整理与组卷。工程资料的组卷应遵循自然形成规律,保持卷内文件、资料内在联系,可根据数量多少组成一卷或多卷。竣工图应按专业分类组卷,其他工程资料应按单位工程进行组卷。专业承包工程形成的施工资料应由专业承包单位负责,并应单独组卷。工程资料组卷应编制封面、卷内目录及备考表,其格式及填写要求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的有关规定执行。

工程资料移交与归档

工程资料移交归档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应按合同约定移交归档。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分别向建设单位移交施工资料和监理资料;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各专业承包单位应向施工总承包单位移交施工资料;建设单位应按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向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工程档案(应为原件)。移交时应及时办理相关移交手续,移交手续必须齐全,填写工程资料移交书和移交目录;接收单位应按照移交目录对移交的资料内容进行核对,无误后双方应在移交书上签名盖章。工程参建各方应按相关规定将工程资料归档保存,保存期限也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定。建设单位工程资料归档保存期限应满足工程维护、修缮、改造和加固的需要;施工单位资料归档保存期限应满足工程质量保修及质量追溯的需要。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期限,其中永久是指工程档案需要永久保存;长期是指工程档案的保存期限等于该工程的使用寿命。短期是指工程档案保存20年以下。无规定时,不宜少于5年。

建设工程资料的特征

1.专业性

建设工程档案涉及的专业技术活动包括了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专业,涉及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探、测绘、水文、土建施工、设备及管线安装施工、电气仪表安装施工、设备管理等。房屋建筑工程竣工档案也涉及多个专业,包括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屋面、建筑设备安装等专业。每个专业及其施工、竣工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是特定专业技术活动的成果,具有鲜明的专业性特征。

2.成套性

建设工程档案形成于整个建设项目,贯穿从设计、施工到竣工的所有专业技术活动,反映了建设项目从调研、可行性评估、审批、计划、勘测、施工、竣工等专业的内容,其档案记载反映了建设项目活动的全部过程和成果。房屋建筑工程档案是按照独立工程项目组成的一套完整、准确、系统的档案,它包括建设项目各专业在施工、竣工过程中形成的图纸、表格、文件材料等。

3.阶段性

以工程建设项目为单位进行施工,有一定的基本程序,分为施工组织设计、变更设计、工程施工、工程试验、竣工验收等阶段。每一阶段都形成大量的文件,它们之间既有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又有明显的阶段区分。阶段性的特点要求归档时必须对这些文件进行整理分类。

4.复杂性

由于建设工程建设的周期长,建设过程中阶段性和季节性较强,并且建设材料种类繁多,生产工艺又比较复杂,因此,影响建设工程的因素多样,这就必然导致建设工程文件和档案资料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5.随机性

由于建设工程文件档案资料产生于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无论是在工程的立项审批、勘察设计,还是在开工准备、施工、监理或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和环节,都会产生各种文件和档案资料。尤其是在影响建设工程的因素发生变化时,还会随机产生一些由于具体事件而引发的特定文件和档案资料,因此文件和档案资料还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6.时效性

有时工程文件和档案一经生成,就必需及时传达到有关部门,否则如果有关单位或部门不予认可,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建筑工程文件和档案资料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另外,随着施工工艺水平、新材料以及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文件和档案资料的价值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哀减,但文件和档案资料仍可以被借鉴继承积累经验。

7.真实性

建设工程文件和档案资料只有全面真实地反应项目的各类信息,包括发生的事故和存在的隐患,才具有实用价值。否则一旦引用会起到误导作用,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因此,建设工程文件和档案资料必需真实全面反应工程的实际情况,来不得片面和虚假。

8.综合性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常常都是综合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多个专业,多个工种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比如,环境评价、安全评价、建筑、市政、园林、公用、消防、智能、电力、电信、环境工程、声学、美学等多种学科,并同时综合了组织协调、合同、造价、进度、质量、安全等诸多方面的工作内容。可见,建设工程文件和档案资料是多个专业和单位的文件档案资料的集成,具有很强综合性。

建设工程资料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1、.建设工程档案是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的必备条件之一,是工程质量评定的依据。一套真实完整的工程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必不可少,同时,体现了施工活动的科学性和严肃性,能充分反映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成为评定工程质量等级的重要依据。

2、做好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是认真贯彻《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50328-2001,确实加强建设资料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的具体体现。

3、建筑工程资料是城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竣工验收,评定工程质量优劣,结构及安全卫生可靠程度,认定工程质量等级的必需条件。因此必须加强管理,使其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工程的实际状况。

4、建筑工程资料是对工程质量及安全事故的处理,以及对工程进行检查、维修、管理、使用、改建、扩建、工程结算、决算、审计的重要依据。

5、加强工程资料管理,可以督促每个单位和个人按照标准、规范和规程进行工作。工程资料不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的,不得进行竣工验收。施工过程中工程资料的验收必须与工程质量验收同步进行。

6、施工过程中工程资料的保存管理应按有关程序和约定执行,工程竣工后,参建的各方应对工程资料归档保存,为末来的建设提供参考,积累经验,是指导末来工程的重要信息。无论是参与新建、改建还是扩建的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均应做好工程资料的管理工作。

小结

建设工程资料管理是一项漫长而繁琐的工作,贯穿工程的开工至竣工的各个阶段,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大意,必须对自己负责的项目所形成的文字材料、图纸、图表、声像材料和其它载体的材料,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认真做好立卷归档工作,并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否则,将影响到工程竣工验收是否能顺利进行。只有充分意识到建设工程资料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会提高自己的警觉性,确保做好工程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和组卷工作,才能真正的实现建设工程资料的规划化管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