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小学德育的方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5-0114-02
20世纪初,我国开始出现“德育”一词,但教育者对“德育”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采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的德育概念,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者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德育方法日趋僵化,在新形势下,传统德育正面临一系列挑战。20世纪80年代,我国大陆正式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些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普及,很好地适应了不断变化的学校教育新形势。若能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将对德育工作起到引导、补偿、发展等积极的促进作用,以摆脱德育僵化、实效性低的现状。
一、正确认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初是以德育的附属形式出现的,大部分学校忽略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将其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补充形式展开。二者混淆不清,原则模糊,方法单一,导致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都陷入困境。近年来,许多学者就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
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共同点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有着一致的总体目标,其教学任务本质相同,即“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接纳学生的现有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这为德育工作的_展提供了积极的环境,使学生保持一种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完善自我的良好精神状态。而德育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是心理健康教育及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且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其实质是个体知、情、意、行的发展、完善过程,这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是一致的。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差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学科理论基础、学科导向、工作原则和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定义为:“教育者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施加影响和学生心理自主建构的社会互动过程,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自我发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知、情、意、行等方面获得协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育者具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而这点是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初始阶段所忽略的。因此,我们认为,辩证分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承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差异,是中小学将心理健康教育运用于德育过程的基础,否则会导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徒有其表,甚至完全失效;而德育方式仍旧单一、僵化,实效性差。
二、实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德育目标的原则
1. 坚持非指示性原则
非指示性原则旨在引导受教育者领悟教育者的“指示”,而非强制性灌输。在当前的德育实践中,相当多的教师仍以说服教育法为中心,其实质是一种强制灌输教育、指示教育。在这种德育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体验,将学生的知、情、意、行分割开来,所以德育效果不明显,甚至让学生产生逆反等负面情绪。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非指示性原则运用于德育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两点:一是非指示性原则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教师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其行为方式的权利,相信学生有能力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二是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变的,教师对原因的判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需要在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提出建议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积极接受反馈,以找出最佳的处理方式。因此,我们认为,在德育过程中坚持非指示性原则有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2. 坚持助人自助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助人”达到“自助”的目的,要积极接纳学生的现状,敏锐察觉学生的细微变化,相信学生有自我改变、自我成长的愿望和能力,在德育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增进学生对思想品德要求和道德行为规范的积极态度和情感,提高他们的道德选择和判断能力,使之将自己获得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形成社会期望的优良品德。
三、实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德育目标的方法
1. 心理健康教育课与思想品德课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课旨在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其教育内容与思想品德课存在部分重合,如“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既是初一思想品德课的内容,也可以纳入积极心理品质的范畴。在开展思想品德课时,学科教师往往将教学内容理论化,通过“讲授法”,结合中考政治考试要求进行讲解,只注重识记和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这就忽略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因而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因此,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应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方法,开展活动教学,以活动引发体验,从而内化德育要求。另外,目前我国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存在无层次的弊端,德育内容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这就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感,对思想品德课程缺乏兴趣。对此,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了解,具体分析本校的实际情况,再结合学生的群体特征,有针对性地确定课程重点,灵活选择授课的方式,从而达到既定的德育目标和教学目标。
2.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
从目前学校的课程设置来看,学科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占主要地位,学科教W最主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现在的“三维目标”教育理论中,引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意味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存在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具体操作中,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其次要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积极推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将知识的传授融进“人”的思想教育中。由此,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进而让他们从体验中生成感悟,觉察并认同知识中涵盖的人生哲理,提高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开展主题班会,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内容
主题班会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内容的重要途径,但调查发现,本区域大部分学校尚未形成依托实际的系列主题班会,班会课大多随意开展,甚至仅用来总结本周或上周班级的基本情况,导致班会课内容零散,形式单一,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积极开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内容的系列主题班会,班会课有明确的目标和主题,且主题间相互连贯、相互渗透。各校从具体情况出发,视本校实际确定主题(如初一第一学期的主题班会参考新生心理普查的结果,结合新生养成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而确定),从而促进和巩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成果。
4. 开展个体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
学校按要求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体咨询,同时通过心理普查、心理老师的观察、班主任及德育工作者的反馈,针对有同一需求的学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如“新生适应”“克服自卑”“学会合作”等主题。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及德育工作的补充形式,能协助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有效提高学生抵御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 加强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既是健康品质的塑造者,又是高尚情操的促进者,还是健全人格的奠基者。另外,心理学表明,学生在接受教育前往往存在一种态度定势,如果这一态度定势是积极的,学生就会自觉地接受并认同教育者的要求,然后努力去执行;如果这一态度定势是消极的,学生便会对教育者产生排斥,对教育内容出现“阻抗”的心理现象,从而不能接受教育者传达的教育内容和要求,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因此,无论在学科教学还是在德育工作中,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都非常重要。这便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同阶段学生存在的群体差异,对此,学校就应组织教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相关培训,充实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
综上所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结合的实践是必要的,也是切合学校实际的做法,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还需不断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1] (英)彼得斯.道德发展与德育教育[M].邬冬星,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 Brian LP. Stress-bufferering Factors Related to Adolescent Coping:A Path Analysis[J].Adolescence,1999,34:715-734.
[3] 陈家麟.学校心理卫生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4] 董文强.试论中小学生的德育惩罚[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
[5]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77.
[6] 梁光霞.论德育与心理教育相互融合的构建[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日本始终把道德教育放到首位,在德育过程中强调学生德育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真实体验和实践感受。基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道德教育规律,日本中小学探索出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操作性强、效果好的德育方法。
1.问题解决法
日本在道德教育中强调问题解决方法的应用。问题解决法强调儿童作为道德学习的中心和主体,反对以教师为主导的说教式灌输。它的主要特点是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让他们产生认知冲突,主动地解决所面对的疑问和矛盾,从而在此过程中建立道德认知,提高道德能力水平。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呈现能够引起疑问或认知冲突的材料,关注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和认识,研究发展经验和认识契机,努力利用新的问题情境,提高儿童道德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另外,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研讨和辩论,提供学生发表意见和反省的机会,并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道德的理解。
2.道德两难教学法
基于对美国道德教育理论家科尔伯格理论的研究,日本中小学在课堂上较好地运用了道德两难教学法。道德两难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供一种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不能兼顾的问题和情境,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充分讨论,目的在于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比自己道德性发展阶段更高一层的道德思维,引发认知失衡,引导他们在寻找新的认知平衡中,不断地提高道德的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
3.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日本中小学课堂中比较重视且很有特色的德育教学法。它的特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主要方法是通过练习角色换位,在承担某一事件特定角色的过程中充分体会角色的处境,从而让孩子体会到他人的感受、需求或利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与他人差异或分歧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4.实践体验法
促进道德认识、情感向道德行为转化,是道德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日本道德教育非常重视实践体验法。日本中小学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在不断实践和反复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地将学生认识转变成实际生活中的日常行为表现。因此,日本在德育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且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内容,鼓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德育实践。另外,日本中小学尽量将道德教育内容细化为行为规范,使学生在具体实践和行动的过程中能够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5.多感官体悟法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课程强调学生对道德价值的感悟和体会,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信息的输入与输出。这不仅给学生留有专门的时间来思考,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进行学习。课堂上,教师会给学生提供道德资料,包括阅读资料和声像资料。依据内容,教师提出有利于儿童深化思考和讨论的问题,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时间。学生要将自己的想法转化成文字或以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遵从信息输入―内化加工―提取输出的德育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道德价值的感悟和体会,最终达到能够自发做出道德判断和解决问题的
效果。
基于这些高效的德育方法,日本还强调直接德育方式与间接德育方式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加强间接教育活动与直接道德课教学的联系;另一方面,加强直接道德课教育跟各教科及特别活动的联系,发挥直接道德课教育对间接性道德教育活动的深化、补充、统一和综合的作用,从而提高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我国德育方法存在问题
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强调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从战略高度确立了德育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但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效果差强人意。
第一,德育方法单一,学生实际获得较少。概括地说,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方法过于简单,“说教为主”和“形式主义”严重,缺少对学生德育过程的关怀,情感培养少,其结果是学生对规范的接受可能只是表面和机械的,不是出自内心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信念。第二,忽视道德发展规律,学生主体性地位缺失。随着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教育必须遵循教育对象的成长规律,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不考虑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特点,把学生仅仅视为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用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很难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第三,缺少高质量德育情境,学生缺乏实践体验。中小学是一个人道德模式和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最需要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真情实感和生活体验式的教育。然而,在当今的德育课堂上,缺少高质量德育情境的创设,教师处理课堂情境时主观随意,使学生情感体验不足、不深,出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割裂的现象。学生缺少体验性的过程,致使德育缺乏向生活和现实世界回归的途径。第四,未建立一体化育人模式,缺少间接性德育方法。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将道德教育课看作德育教师和班主任的责任,导致德育与其他课程脱离和分裂,未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价值取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落空、
落虚。
朱熹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朱熹提出在教育过程中“法”的重要性,离开了“法”(即方法),教育将无法进行。孝德教育方法就是为了完成孝德教育任务,使学生达到修养孝德的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方式。传统的孝德教育方法重“驯化”“规化”,即通过强制灌输等不同形式的控制手段,竭力把学生培养成“温顺而老实”的“孝子”。这种“规训化”的孝德教育,其主要功能是训练,而不是教化,它对学生孝德的培养表现为一种为了“有用”而进行的训练。这违背了当代孝德教育“平等互爱”“自主建构”等原则。笔者根据当代学者道德教育方法的研究成果,结合孝德教育实践,深入反思而总结出以下几种较为合理有效的主要方法。
一、“登门槛效应法”
“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一下子向别人提出一个较高的要求,人们一般很难接受,而如果逐步提出要求,不断缩小差距,人们就比较容易接受。“登门槛效应”蕴涵的是一种教育的理性、教育的智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经意处见匠心。明代洪自诚也曾谈到这个问题,他在《菜根谭》中说:“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意思是说,批评人的短处不要太严厉,要考虑到对方是不是能够忍受;教育人要养成善德要求不要太高,应当让别人能够甘心听从。中小学生年龄小,对一些大道理无法弄懂,也不愿意接受枯燥无味的孝德教育知识理论,要使学生的品德进步,不能硬性而简单地提出要求,也不能一下提出太高的要求,切不可操之过急,企图一蹴而就。比如说,很多学校和父母从儿童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强迫或者诱导他们去背诵艰深难懂甚至很多字他们都不认识的《弟子规》等传统蒙学读物,先不说此等蒙学读物是否存在内容上的愚忠、愚孝等消极不妥思想,这样的教育方式不尊重学生的个人意志,还会让他们反感,行为上不得已顺从,实际上从心理上抗拒。很多教师和家长很羡慕在媒体上“侃侃而背”所谓国学的小孩,殊不知这样的“神童”只是极个别的现象,更多的孩子是缺乏对国学的兴趣。当代中小学孝德教育应该从学生喜闻乐见、欣然接受的内容和方式入手。比如,我们可以首先要求学生从给父母倒一杯茶、唱一首歌等小事做起,从养成“不随意发脾气”“倾听别人说话”“不随地扔垃圾”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做起。长此以往,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累积为良好的孝德惯习,功到自然成。
二、自我教育法
中国古代先贤所倡导的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内省、自省、慎独等教育方法充分地体现了强调个人的自我克制、自我教化的主体自觉性。康德也认为,真正品德的产生是来自人们意志的自愿,不受外界的约束,可以自主规范地约束自己,故道德的最高境界是自律。自律是自我教育的结果而不是“他育”所能形成的。在当代中小学的孝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一系列的孝德教育的生活和实践体验的情境,大力引导学生去反省自己身上有可能存在的孝德缺失,如自己从来不做家务,只会给家长增添麻烦;不听父母和教师的教导,拿着中餐钱去网吧上网玩游戏,等等。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孝德意识和情感,让学生从自己身上反思,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使孝德教育过程通过学生主体的自我评价、自我设计、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达到自我完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自育正是内因,他育只是外因,但若对外因置之不顾,则会陷入自然主义、放任自流的误区。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德育才是真正的德育。孝德的自我建构并不等于说孝德是自发生成的,孝德的自主建构是学生在孝德价值观的引导下,在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孝德教育活动中,在精心设计的孝德教育环境中自主建构的。
三、情感渗透法
情感渗透法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妥善处理好情感与认知的关系,有意识地渗透情感因素,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促使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的教学方法。情感朝向人的内心世界,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而长久以来我们的孝德教育偏重孝行训练,忽略情感成长与引导,于是关乎学生心理健康、生活质量、社会和谐的问题随之而来。教育的本质是顺其自然的导引,而不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古代道家非常赞赏水的自然伟力,在于水善于顺势而行。孝德教育也要因物自然。孝德教育不可轻逆学生的情感,保持人的本性才是教育的神圣。中华传统孝德本身就源于血缘亲情,有一种斩不断的藕断丝连的关系,所以孝德教育要“尊天之时,随地之性,应人之心”。孝德教育要重视情感的引导和渗透。例如,孩子对母亲天生就有一种“反哺之情”,我们的教育就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在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就应当渗透母爱之情,以母爱来激发孩子内心的情感因素。我们从近年来很多W校举行的“感恩励志”教育活动现场就可以体会到情感教育的作用。虽然我们也不是很赞同这种纯粹的说教活动,其形式主义也许更多一些,但这样的“感恩励志”教育活动渗透的就是情感教育的因素,一种天生的亲情被激发,以致现场的师生、家长纷纷相拥而泣。在孝德教育中,教师更应该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让学生“晓之以理”。要寓情于理之中,寓情于知识之中,情理相融,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心境中领悟道理、升华人格。
四、无意识教育法
无意识本是心理学术语,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无意识属于人的非理性方面,是一种潜在于心底而未被主体自觉地意识到的意识。无意识教育是指教育者利用人的无意识心理,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道德教育方式。无意识教育是相对于有意识教育而言的。有意识教育具有积极的一面,比如说“感恩励志”教育演讲活动,教育目的和手段非常明显,类似的演讲、讲座、报告、德育课等教育方式就是有意识教育,但这种教育也有弊端,如教育方法单一,以理论灌输为主;教育目的彰显、教育手段直接,给人以“我说你听”的强塞硬灌的印象。在某些情况下,教育的目的越明显,就越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或对抗心理。在实践中往往容易造成受教育者“知而不信”“知而不行”的不良后果。在孝德教育中尤其如此,我们有意识地给学生灌输《孝经》,讲授何谓孝、为何孝,大张旗鼓地宣扬要将学生培养成有孝心的孩子,也许会让学生感到压抑,感到自己头上还有一顶沉甸甸的“孝心之帽”。在孝德教育实践中,也会经常听到很多人对这样的思想课有抱怨,甚至还有人认为有意识的孝德教育泛滥了,会让人有恶心之感。只有将有意识教育和无意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用无意识教育的独特优势弥补有意识教育的不足,充分发挥二者的互补作用,才能增强道德教育在实践中的实际效果。
五、榜样教育法
榜样教育法是以正面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向学生施加德育影响的一种德育方法。我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榜样教育,孔子常举尧、舜、禹等人作为榜样,教育弟子们“见贤思齐”,强调以身作则,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传统孝德教育也树立了很多孝子孝行典型以此来彰显他们的孝心;当代社会也树立了诸如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孝心少年”之类的孝德榜样。当代中小学孝德教育的孝德榜样教育法对受教育者既有激励作用,又有利用人的“从众心理”对受教育者进行隐性熏陶的作用。
这种孝德教育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择的榜样人物既要有一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也要有学生身边的人和事,讲身边人的故事,会更有教育效果,可以评选身边的“孝德之星”;二是所选择的榜样事迹必须积极健康,保护人格尊严,引人向善;三是所选择的榜样人物事迹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了”。四是“身教重于言教”,要注重教师自身尊老、敬老等孝德行为的榜样示范作用。
近年来,我县根据县城教育现状大力提倡抓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但是不论城镇学校,还是藏区农村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相对滞后的现象仍未改观,直接影响着教书育人的水准。下面我谈谈近半年来在农村中小学挂职期间了解到的藏区农村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一、学校思想品德工作现状
农村中小学学生均来自乡下贫困的农牧村,由于这里相比城镇学校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加之乡村基础教育的薄弱,造成了认识水平、个人修养、生活习惯等还有一定的差距。养成教育、健康文明整洁的生活习惯成为学校的一大棘手问题。目前,农村中小学学生在校期间常见的不良行为有:(1)衣冠不整,而且衣服脏、头发乱;(2)见长辈或师长没礼貌,横冲直撞的现象屡见不鲜;(3)语言不文明、举止不文雅,在教室、宿舍里有抄袭作业、偷东西、以大欺小的现象;(4)痴迷于上网、玩游戏等。纵观农村中小学学生存在的诸多陋习,不难看出他们大多数存在以下问题:
1.行为习惯不符合中小学学生的日常规范
作为学生,应该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环境下,严格遵守中小学学生行为准则,在校尊师爱幼,团结同学,刻苦学习,争当合格学生,但是,农村中小学学生当中没有学习意识、安全意识淡薄,生活习惯不良者,在家欺骗家长,在校隐瞒老师等严重现象。
2.不具备中学生应有的心理素质
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能力相比,现在的学生心理素质则非常脆弱。可以说是“一碰则倒,一说则晕”。具体来说是20世纪的农村中小学生因家庭条件的艰苦,学生能够自觉学习,同时还经常参加家务劳动,甚至随父母上山下地,难免受到家长的误解、责骂或老师的批评,但是,从行为习惯上可以看出能以端正的态度诚恳接受,久而久之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且增长生存技巧。而当今的学生,经不起教师的批评教育,回家不听父母的教诲,一旦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教育,就有弃学逃课现象;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最基本的困扰都不能解决,常见的表现为“紧张”“慌乱”,受到挫折便会有“忧虑”“失落”“厌学”等不良情绪。
二、分析存在的原因
1.学校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没有正确的定位
各级各类学校虽然有德育机构、德育工作室、德育工作人员、德育计划,但是现阶段评价农村中小学办学效益的唯一方法仍是应试教育培植下的“升学率”“合格率”。所以,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普通教师,起初虽然制订了一系列的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但在实际工作中,德育工作却为教学维护稳定、安全以及应付上级检查工作“让路”,这就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2.教师素养有碍于德育工作
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师范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当中招录毕业生,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紧缺的困难,但是,大部分优秀毕业生以“教师工作辛苦,地位偏低,待遇较差”为由,不愿加入教师行列而想方设法“跳槽”,这样导致招进来的教师“专业成绩差,素养偏低”,在教师工作岗位上不能起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作用,很难完成学校德育工作。
众所周知,近年来,大部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下滑,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片面地抓教学成绩,却忽视了德育工作,这种教育下的学生是没有学习兴趣、没有感恩意识、没有人生理想的,更谈不上教学成绩。为了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高办学水平,要提高认识,转变教育理念,认识学校德育工作与教学质量间的关系,结合学校实际,科学规划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取得实效性,并能为学校的全面发展起到有效的作用。
三、存在原因的改善措施
1.提高认识,全面开展德育工作有助于学校的发展
鉴于以上情况,上至校领导下至普通教师要正确认识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和,是人形和灵魂的教育,是一个人最需要的教育,是一个能否成功的教育,只要科学开展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有利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对学生进行良好德育工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所以,不能以成绩指标来定,且不可忽视德育工作,应把学校德育工作回归到学校工作的首位。
2.构建并完善“三全”“四化”“五育”“六结合”的德育管理模式
“三全”,即德育工作以全面领导为保证、全员教育促落实、全程管理为途径;“四化”,即经常化、制度化、网络化、科学化。
德育工作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基础,德育工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齐抓共管。还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科学性的育人方法,这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结合现实情况来看,当代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而学校的德育方法往往重灌输、轻交流,德育方法往往重外律、轻内修,缺乏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可以说青少年道德观以及良好性格和道德习惯的养成,既有赖于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律慎独,也需要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学校提供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有效支持。
为满足学生成长和适应现代社会素质教育的要求,经过对当代德育主体的仔细研究,笔者认为,学校德育工作及方法重心的转移应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视角来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完善学校在新的教育背景下的德育思想。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上积极影响学生的成长,实现由外到内的德育工作重心和方法的转变应该是其重心转移的重中之重。要做好这项工作,应总体规划:
一、培训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二、建设家长学校,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据调查,目前这代孩子的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还不高,尤其很少学过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据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组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非凡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预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格外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三、开设心理学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目前不少中小学已开设健康教育课,其中也开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练习、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四、构建系统平台,完善学校师生心理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3.060
Teaching Methods of Table Tennis Course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WU Weiping
(Graduate School of Wuhan Sports Institute,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Teaching method is adopted to accomplish the task of teaching, it includes the method of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table tennis is a type of ball games net, the teaching methods used by teachers to guide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of table tennis skills,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individual education project, table tennis teaching also completed sports to achieve results, interesting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through the table tenn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lifelong sports" consciousness, develop th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is article uses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law, based on table tennis teaching theory research, analyz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tatus quo, table tennis teaching method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explore ways to table tennis teaching method, bring the table tennis fun students through personal practice experience, really love and enjoy every day table tennis class,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udent lifelong physical culture consciousness.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able tennis; teaching method;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1 提出问题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是一项集健身、娱乐、竞技三大特点于一身的体育运动,这项运动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不言而喻可以促进中小学学生身心的健康。中小学生活泼好动、学习模仿能力强,乒乓球是非常适合他们学习的体育运动项目,在我国中小学里以各种形式被开展,广大中小学学生也喜爱且经常参与乒乓球运动。近年来,我国学校体育正在蓬勃发展,乒乓球运动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也开始受到极大的关注。现在社会,很多学校把乒乓球运动纳入体育教学中,有些学校还将乒乓球作为办学特色,绍兴市诸暨市浣纱小学早在2007年就开始创设乒乓球特色学校,再有乒乓球优秀运动员陈梦曾就读的青岛汾阳路小学,以“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特色兴校”为突破口,坚持“内涵丰厚、特色凸显、优质高效”的办学理念成为乒乓球品牌学校,然而,很多喜爱乒乓球这项运动的中小学生却不喜欢上乒乓球体育课,原因何在?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对乒乓球课的兴趣?
学习乒乓球可以提高人的协调性、灵敏性,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同时对提高小学生的情绪稳定性、自信心、自恃力、思维敏捷性以及注意力的集中具有良好的作用。还可以提高视力,从而保护眼睛。乒乓球运动器材占地面积小,器材价格比较实惠,所以为学校广泛开展这项运动提供条件。在中小学开展乒乓球运动,对发展乒乓球运动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很有益,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学校乒乓球教学的开设,同时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后备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日常的教学中,乒乓球练习方法相对枯燥,这也使得中小学生对乒乓球的学习兴趣并不尽如人意。
本文旨在总结中小学乒乓球课中教学方法新思路,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建立奠定基础。改善乒乓球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乒乓球课的兴趣和教学质量,使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学会乒乓球的技能并加入到乒乓球运动中,通过学生个人的练习体验乒乓球运动带来的乐趣,真心喜欢并享受每一节乒乓球课,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中小学乒乓球课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2.1 教学方法的概念界定
什么是教学方法?长期以来,教育理论界给予过大量的探讨,论者各执己见,众说纷纭。如王道俊、王汉澜主编的《教育学》中对教学方法概念的定义为:“教学方式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再者,关d霞在《教学论教程》一书中将教学方法解释为:“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系列方法措施。”还有彭永渭编著的《教学论新编》认为教学方法是:“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采用的工作方式或手段。”但这些解释都不能充分揭示教学方法的内在本质。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更加深刻,对教学方法的定义也越加明确,李秉德主编的《教学论》最终将教学方法定义为:“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这些关于教学方法概念的论说其本质都相近,教学方法最主要的目的也在于实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任务,为此采用的各种教学活动都是教学方法的一部分。
2.2 乒乓球课教学方法
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总结归纳,笔者认为在乒乓球教学中主要涉及使用过的教学方法有八种:兴趣激励法、体育俱乐部教学法、小群体学习法、同质搭配和异质搭配泥合训练法、探究型教学法、乒乓球意识教学法、心理训练法、表象训练法。但目前中小学乒乓球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只却只涉及其中的少数,无论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终都要遵循以下一些规律: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不断创新。
2.3 中小学乒乓球教学方法选用的理论基础
中小学乒乓球的教学不同于本科、专业队等的教学训练,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毕业,经历了九年的学习,他们的心理生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过小学和中学教育,他们完成了个体社会化最重要的一步,这些不仅是文化课教师、班主任等人在教学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作为德育意志品质培养的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的选用也要考虑这些问题。中小学乒乓球教学方法选用的理论基础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3.1 生理学基础
中小学学生的身体处于发育的高峰期和关键期,身体柔韧、灵敏比较好,但耐力和力量素质相对较弱,而乒乓球属于隔网对抗型项目,运动员之间无身体接触,竞技能力主要是以技术和战术能力为主导,中小学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教学中不可以采用时间强度大的练习活动,因此教学方法的选用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乒乓球基本动作的基本功以及球感。
2.3.2 心理学基础
乒乓球运动的运动特征可以概括为:“稳、准、快、狠、变、活、全、高”特征,比赛中不仅需要扎实的技术功底,对于心智方面的要求也很高,因此中小学乒乓球教学方法的选用要求能培养学生敏锐的球感、坚定的意志品质等。同时,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不完善状态,注意力时间短是很明显的表现,乒乓球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水平,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还要能培养学生高度的关注能力等心智品质。
2.3.3 教育学基础
体育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乒乓球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乒乓球知识技能,同时作为一个体育项目,乒乓球课堂教学还要完成体育所要达到的效果,教师要通过乒乓球的趣味性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
2.3.4 社会学基础
学校教育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未来社会的主人,因此,体育教学也要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乒乓球运动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心智品质也有促进作用,如双打比赛时的团结配合、个人比赛时的坚定意志等都是社会适应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结构。乒乓球教学中,体育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在考核中也可以加入这部分的分值。
3 影响中小学乒乓球教学方法的因素
老子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探讨,就是告诫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等,最重要的就是传授给学生有效的锻炼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体育课教学中,要认真考虑教学方法的选用,在乒乓球教学中,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可以教给学生自行自愿进行乒乓球运动的方法,然而,中小学乒乓球教学方法的推进却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哪些因素影响着中小学乒乓球教学方法?我们将影响中小学乒乓球教学方法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学校领导对乒乓球运动的态度和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否具备等因素。
(1)学校领导对乒乓球运动普及的支持是提高教学方法的重要因素。体育课的开展不同于文化课在我国有应试考试带来的根深蒂固的重要性,因而很多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的重视度不够,乒乓球教学也未能幸免成为文化课的“炮灰”,领导的不重视不仅体现在课程安排上,还表现在学校对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置办等方面。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曾提出:“人的行为受环境因素影响,个性把自己外部的行为与观察到别人的行为相对照后逐渐地加以调整,使自己的行为得以发展和成熟,并由此而形成稳定的个性特征。”体育教师通过对领导态度和学校课程安排等的“揣度”,最终导致中小学乒乓球课堂存在“放羊式”教学。
(2)场地、器材、设施等硬件是否齐全是影响教学方法的另一个因素。关于中小学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等硬件是否配备齐全的调查研究数目众多,但总结归纳所得表明中小学这些硬件设施大都不完善,乒乓球教学不同于田径等很多项目,其对场地和设施的要求很高,没有乒乓球台、乒乓球拍和乒乓球,乒乓球教学训练是难以开展的,虽然中小学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喜爱度很高,但如果学校的乒乓球场地、器材设施不完善,势必会影响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乒乓球教学方法的单一,以致影响学生对乒乓球课堂的喜爱。
内部因素包括教师整体素养、学生兴趣、体育骨干等方面。
(1)教师的整体素养决定其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体育教师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能否有效安排乒乓球课堂教学任务等主要由教师的整体素养决定,体育教师自身专业技术是否扎实决定其能否理解乒乓球技术的训练手段,体育教师的师德品质高低、是否具有敬业精神等影响其能否认真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综上所述,体育教师的整体素养对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影响。
(2)学生的兴趣和体育骨干等影响教师教学方法的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时是相互作用的,学生学习是否主动,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对教师的教会产生影响,乒乓球教学中学生对乒乓球是否感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等会反馈给教师,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表现改变教学方法,对于掌握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因材施教。同时,乒乓球教学中对乒乓球掌握很好的或有乒乓球基础的体育骨干等与教师的配合,也是影响体育教师教学方法选择运用的因素之一。
4 创新与发展中小学乒乓球教学方法的路径
在教育改革新形势下的新课标,主要强调“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故而乒乓球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必须围绕全面育人这个理念进行,着重培养学生实现终身体育,主要从情感教学入手,强调快乐体育和强健身心相结合。
4.1 注重学生兴趣培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伴随着教学理论发展的不断科学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兴趣等非认知因素的培养可以发动、维持、调节学习过程,决定学习者的积极性,对于技能的掌握和发展同样有促进作用,还会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态度、坚定的信念等。因此,乒乓球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体育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时需要思考的问题。乒乓球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发展本质是要遵循学生个体个性的发展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过程的兴趣培养。
其一,唤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引导学生学习乒乓球的需要和兴趣。在学习中,认知是学习的内驱力、内部因素,是对学习任务的指向性动机,主要表现为好奇心、探究倾向等。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知识就是对这种动机的奖励,乒乓球教学要让学生对乒乓球技能本身发生兴趣。如果学生缺乏对乒乓球的兴趣,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认知兴趣,让学生学会、学懂一些简单的技能,从而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最终激发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
其二,设定学生学习目标,让学生做体育锻炼的主人。学习目标的设定包括:教师在教学开始对乒乓球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的说明;以及根据新课标“每个学生都收益和成功体验”的理念,教师在经过几堂课的学习后,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设定的,他们各自的考试内容和达标标准。有了奋斗的目标,学生就会产生动力,乒乓球教学也不例外,在设定目标的激励下学生就会成为参与体育锻炼的主人, 并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地给学生设定更高的目标,让学生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主体性的发展,从而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4.2 增强学生能动性,设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
苏联的赞科夫极力主张教学要选用“能使儿童真正开动脑筋”、产生兴趣的教学方法,重视儿童积极的“情绪体验”,让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生气蓬勃的精神生活”。然而,长期以来,中小学乒乓球教学中大量存在的“放羊式”教学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没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体育教师要正确对待体育课教学任务,选择的教学方法要能够增强学生的能动性,但培养能动性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和不管不顾。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又要提高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乒乓球教学方法创新与发展所要形成的教学模式――“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通过设计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一堂乒乓球教学课发挥最大的效能。
4.3 提升课堂趣味性,多种教学内容穿插与“竞赛法”并用的教学方法
竞赛法是指通过组织学生比赛进行技能学习和练习的一种方法。作为一种实战形式的比赛,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将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在乒乓球教学中,可以检验、提升学生的技战术和体能水平。同时,比赛法也是游戏法的一种形式,具有很强调的趣味性。现在体育中提出的从让学生领会运动项目特性角度出发的“领会教学法”,也会加入比赛教学法,如“尝试性比赛”、“限制性比赛”、“总结性比赛”等比赛形式。乒乓球教学中选用游戏法既能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又能培养学生的球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会扫除体育教师不知如何安排乒乓球课被迫采用“放羊式”教学的困惑,因此,在中小学乒乓球课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加入适合中小学学生年龄阶段的游戏教学法,实现素质教育,最终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传统的乒乓球课教学内容安排主要是技战术等基本功的练习,一般包括准备姿势、移动、技术动作、徒手挥拍动作和少数的战术配合,为了创新与发展中小学乒乓球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可以放弃移动的技术教学部分,而把它放在游戏或者最后放松活动中进行练习。这样可以把剩余的时间安排其他教学内容,如更多的徒手挥拍练习、双打战术配合练习等。再者,教学内容可增加乒乓球裁判知识的学习,但是在期末的考核中,这些知识也要考核,既可以激发部分运动水平较低的学生参与乒乓球运动的热情,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人文素质修养。
5 结语
在中小学乒乓球教学中科学、灵活地选用各种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具有较好的作用。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在乒乓球运动过程中的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得到提高。学生在乒乓球体育锻炼中意志得到磨炼,获得了体育技能,进而达到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学生自己的练习体验到乒乓球运动带来的乐趣,真心喜欢并享受每一节乒乓球课,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老子.道德经[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2] [苏]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202.
[3]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96.
[4] 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参与性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推进的一种通过合作和协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培训和研讨的方法,其突出特点是:课堂环境民主、宽容,课堂的中心是学习者而非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灵活,形式多样的活动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载体,教师通过对活动的事前设计和活动过程中的引导把控完成最初设置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二、参与性教学方法在课程中的运用
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参与性教学方法使用频率较高,如课堂讨论、头脑风暴等,下面介绍笔者在此之外采取的其他参与性教学方法。(一)“云端筑梦”。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来说,管理是所有课程和学习的基础,是学生了解专业的关键,但管理的定义这种相对抽象的理论对学生来说又过于艰深,因此采用“云端筑梦”游戏的方法。简言之即将学生分成小组,各小组利用有限的面条、胶纸、棉花糖在限定时间内搭建建筑,最后离地面最高的小组获胜。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游戏,所有的学生都可参与,每个学生都扮演不同角色,或建言献策或动手或打探“敌情”。在游戏过程中,将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职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同时还可以考查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游戏结束后,通过回想游戏过程能够完成对管理职能和过程的精准记忆。(二)职业意识养成。在德育活动课读本的“热爱专业,锻炼技能”环节,最重要的是推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从被服务到主动服务的转变,养成服务的意识,关注身边的细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在该专题当月设置了职业意识养成的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在就餐时间和课前分布在学校各楼栋门口以及食堂里,练习微笑、问候、引领,通过为身边师生服务,迈出为客人服务的第一步,逐渐培养服务意识。参与的学生从最初的害羞,到观察后做出尝试,得到积极反馈后更有信心,学生之间互相感染、互相鼓励,这些转变在教室里是不可能实现的。(三)人体雕塑。做好服务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有颗善于体察他人的心,为让学生意识到眼睛和心的重要性,我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不同主题的人体雕塑表演,要求全体参与,雕塑定格的画面和主题切合,定格时为小组拍照。在主题为“雨后”的人体雕塑活动时,学生的展演各具特色,动作各异,有拿衣服遮雨的、拧衣服上的水的、为客人撑伞递上餐巾纸的……中职学生并非缺乏服务意识,他们其实只是缺少展现的舞台。(四)旧物改造。通过旧物改造发掘学生创意,让他们体会到物尽其用,即便是旧物、废物也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在德育的过程中还渗透进美育,低碳环保也可以有足够的创意。(五)生活戏剧。宿舍里、教室里经常会发生各种小摩擦,解决问题的永远是老师。在了解到班级中出现的问题后,改写成小戏剧,请学生表演出来。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讨论、出谋划策,教师不用枯燥地站在讲台上说教,很多看似棘手的问题反而迎刃而解,有时还颇具艺术性。(六)模拟场景。很多时候学生不作为的原因是对未来的无所知和不确定,想努力没有目标,想上进没有方向,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场景进行模拟,例如模拟创业、模拟面试、模拟职业、模拟策划。充分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的潮流,想创业的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创业找到自己短板从而有努力方向;想有一份体面工作就学着做简历,模拟面试发现自身不足,规划自己职业;在学校和班级的运动会、各类比赛前切换视角,从参与者视角转变为策划者举办方视角,将自己的想法和实际策划进行对比,一决高下。
三、参与性教学方法的难点
参与性教学方法的作用有目共睹,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小的困难,其中关键环节有两个:(1)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有的放矢做到成竹在胸,而充分了解学生除了需要足够时间和精力还需要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战经验,这是许多年轻教师欠缺的,也是后续努力的方向;(2)做到对教学过程的全盘把控。虽然参与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毕竟学生的领悟能力参差不齐,对同一事物或活动的理解也有所出入,教师只有经过精心细致的提前推演或彩排才能够做到控制活动的进程,稍有不慎有可能适得其反。在这个准备过程中,同年级或同专业的其他班主任或德育活动课专职教师可以组成课程智囊团或互助小组,一方面通过团队作业充实完善教学活动环节,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宽部分教学活动的涉及面,形成竞赛的模式,课后及时总结和反思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步骤。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a)-0168-01
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教师的教学观念问题,很多教师认为体育课只要学生学会最基本的跑、跳、基本球类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学生不喜欢学就会一见上体育课就头痛,甚至在体育课无聊地打发时间,体育教学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课前和课后,应让学生既能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基本技能。由于观念的落后导致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方法的呆滞,倾向于技术化、成人化。不能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热点就研究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导致小学生对体育课的无兴趣甚至的忽视。
1 简易竞赛法教学法
简易竞赛法,就是根据小学生们的这些特点,在体育课中尽量采用直观简易的教学手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辅以小型竞赛的形式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神经活动中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主导地位,第二信号系统正在发展。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均衡,兴奋过程占优势并容易扩散。表现为爱玩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且不喜欢听从教师的细心讲解,也不爱根据老师所规定的联系方式和要求去做,愿意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来进行体育活动,模仿力较强,容易建立条件反射,学习和掌握动作性,但动作技术的准确性较差,容易发生错误和多余动作。这些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采用机械、呆板、枯燥的方式,对学生要求不易太严,规定不易过死,允许他们在课堂上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比如体操课上,对于难掌握的动作,不但要进行分解讲解,教师应根据这个动作特点进行模拟,比如把某个动作模拟成生活常见的动作,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此外,小学生们争强好胜热衷竞赛。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们的这个热点,组织小型竞赛,如在当学生掌握速跑动作后,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单脚跳可演变成他们经常玩的“斗鸡”等等:投掷小垒球可组织学生打坦克比赛,由于比赛激烈,学生就能较好地全身心投入。如果对比赛的优胜者再给予奖励,更会大大增加学生们对体育课的兴趣。
2 新媒体与传统体育课相结合的方法
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驱力来自于他们的好奇、好动的心理以及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渴望。社会心理学家认为6-13岁年龄段的学生有着明显的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很容易受到新鲜事物或事情的刺激,容易“喜新厌旧”。面对这样一群小学生,对老师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进行体育教学时,要准确把握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可以为活跃课堂出现一些“新点子”,玩一些“新花样”。如今,在多媒体时代,可把多媒体引入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在进行田径教学时,可以播放一些动作分解讲解的光盘;在进行篮球基础教学时,可以放些国家队或美国NBA等的精彩篮球比赛集锦,学生们看到精彩的比赛,偶像的榜样力量都在无形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进行乒乓球教学时,也可以播放乒坛名将的经典比赛,激发小学生兴趣。
其它的体育项目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这一新技术。这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激情和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再如,做热身活动是体育课的一个必要环节。但很多学生都对热身活动不大认真。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设计出几套“轮换阵容”,可以提高学生做热身活动的积极性。这种新科技新元素的加入,会让学生对体育课有所期待。
3 体育游戏教学法
体育游戏,是由基础运动动作组成的、具有情节的体育手段。运动游戏的特点是简易有趣、寓教于乐。虽然教学以游戏为主,但是游戏目的明确,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课堂常规,因此游戏的设计要有很强的针对性。
常规教学中的队列训练,六、七岁孩子的空间知觉很差,对事物的形状、大小、特别是方位认识模糊。学生不仅会感到特别枯燥而且不容易作对、作好。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列队时,给每个孩子编上号然后通过“找找小伙伴”和“快快集合”的游戏,帮助学生记住在队伍里的位置。“齐步走”的训练上,如果教师只强调走得整齐,并不是培养学生们走步能力的真谛。加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如模仿动物走如“蚂蚁搬家”、“两人三足走”等。此外,跑步也是孩子们喜欢的项目,但教学的组织形式的常规化,孩子们也会很快失去兴趣。如果是成人化、军事化的训练还会让孩子们产生畏难情绪。在教学中加一些游戏,如 “邮递员送信”、“抓尾巴”、“小动物赛跑——圆周跑”、“迎面接力”等,这样孩子们就会自发的在教师的引导下玩着、奔跑着,欢笑着。游戏教学在小学高年级也能应用,如在篮球的的教学中,对拿球与放球的小游戏就可采用,如“头上胯下传球”、“腰部左右传球”、“传地滚球”、“双脚夹球跳去跳回”等等。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孩子人手一球,更重要的是活跃了课堂气氛。体育课中的放松环节,也可以加入游戏。因为放松的目的是使身心放松、愉悦。在此环节加入游戏更加简便易行。如游戏“抓舌头”、“给球打气”、“参观自然保护区——模仿各种小动物”、“风吹雪花飘”等,这些游戏具有简单,有趣,运动量小的特点。能够起到很好的放松作用。
除了上文提到的三种方法,还有一些方法,比如激励法教育法,著名教育学家陶行之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及时鼓励。还有语言引导法等很多方法。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只要是学生喜欢,从体育课中不但学到知识还能体会到快乐,充分发展少年儿童的个性,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不能仅仅注意小学体育教学的生物功能,更要发挥它的社会功能,使少年儿童得到充分发展。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这是因为小学生也有自尊和荣誉感的需要。作为小学生,其生理和心理都慢慢地变得成熟起来,他们同样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得到他人的尊重,获得更多的赞许。那么,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赏识呢?一般说来,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对小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一、表扬法
表扬既可以是言语的,也可以是动作的。在孩子比较成功、比较完美或表现比较令人满意的时候,一声“Wonderful”、“Excel-lent”、“Verygood”、“Notbad”等可使其幼小的心灵心花怒放,充满自豪和骄傲;一个大拇指所示意的“No.1”以及食指和中指所做的V(成功)型手势,可令他们心中充满自信和欢乐。
二、鼓励法
如果说表扬是侧重外在形式的话,那么鼓励就是试图通过内部力量去激发孩子的一种方法。一般在孩子感到乏味、试图放弃或失败的时候予以使用。鼓励既可以是言语的,也可以是动作的,还可以是物质的。一声“Comeon”、“Holdout”、“Goon”等可以使他们感到力量;一次击掌、一丝微笑等,可使他们感到亲切和信任。必须注意的是,鼓励一定要抓住时机,否则,由于时机的把握不同,同样的赏识,收效也就不一样。
三、奖励法
对小学生来说,精神上的鼓励是主要的,物质上的奖励是次要的,但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一朵小红花、一个小本子、一支笔、一张奖状等,这些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可让他们感到欣慰和满足,能使他们得到鼓舞和奋进。
四、示范法
无论是语言还是动作,孩子均有极强的模仿能力。有时候,当教师要学生说些什么或表演什么时,他们要么金口难开、要么缩手缩脚。倘若此时教师亲历亲为、率先垂范的话,他们就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尤其可以采用此法,以增强示范性。
五、引导法
小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只要引导得当,可以有效地对他们进行赏识。如当教师设问“Whocan...?”、“Whowill...?”、“Whowants...?”等时,小学生们往往会毫不犹豫地举起小手,争先恐后地做出响亮的回答。关键在于,设问要具有赏识性、启发性、趣味性,要多角度、多侧面地灵活进行。
六、比赛法
与大人一样,孩子亦喜欢争强好胜,不甘示弱。利用这一特点,在进行英语游戏或开展英语的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活动,以培养其竞争意识和荣誉感,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并调动参与活动、进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七、评比法
将学生的学习成绩相互之间作个比较,可以使好学生更加奋发图强,可以使相对差一点的学生奋起直追。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一方法依然可以采用,但要注意方法,把握分寸,适可而止。不可滥用,但不可不用。
八、榜样法
从近处着手,无论在哪一所学校,哪一个班级,都会有一些优秀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有自身独特的学习方法或经验,教师要善于发现、总结和推广。这些优秀学生的经验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学习实践,且他们生活在学生群体中,学习条件大致相同,总结推广他们的学习经验,可使其他学生感到亲切、可信、易学。从远处着手,可以介绍英语成功人士的学习经验。像“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曾经是个连大学英语四级都过不了的学生,但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后来成为了“万能翻译机”。又如“逆向式英语”的创始人钟道隆教授,四十五、六岁才开始学习英语,但一年后就成了翻译。这些事例,都可以用来鼓励学生树立可以学好英语的坚定信念。
九、激将法
有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小孩有逆反的心理或表现,这时候任凭你如何正面引导,似乎都无济于事。反之,如在此时正话反说,故意说“Idon?tbelieveyoucan?”之类的话来刺激他,反而可以增强小孩的自信、自主、自强、好胜的心理。只要掌握分寸,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 小学体育 问题学生 身体素质
“德智皆寄予体”,健康是一切素质的生长点。与和其他任课老师的交流不同,“问题学生”和体育教师的交流不像坐在教室举手发言里那么死板,气氛也不是那么严肃,并且和老师之间交流的机会也多。针对这一情况,体育教师应该如何保障体育课堂教学顺利的进行,并且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德育工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
“问题学生”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对体育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清,对体育的兴趣仅停留在对结果的需求上。
(二)缺乏足够的情感体验。由于体型较胖、力量较差等原因,导致体育成绩较低,体验不到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感受,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这些学生主动进行锻炼的积极性不够,体育运动能力较差。
(三)意志品质薄弱。缺乏毅力,怕苦怕累,对持续时间较长、单调的项目(如长跑等)难以坚持。缺乏勇气,担心练习中出现伤害事故,练习时束手束脚,不够勇敢。
(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因性格内向,在集体活动中适应性较差,有时举足失措,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往往知难而退。
(五)心理矛盾,情绪不稳。“问题学生”一班有自卑、逆反、闭锁、放纵等不同类型的心理特点,他们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常常交织在一起,并时时处于矛盾之中,对周围的教师和同学有恐惧感和对立情绪,意志薄弱,自制力较差。
(六)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惰性思想也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方面。个体的差异是受到遗传因素影响的,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认定自己的运动能力差,身体素质不好,难以达到教学所要求的目标,因而学习中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
二、几个方法
(一)课堂教学要力求保鲜。鲜在:教学内容多样化、兴趣化、循环化、生活化、层次化、人文化、地域化、持续化、有效化、互动化、嫁接化、终身化。
(二)要立体裁剪,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正面引导。充分考虑“问题学生”特殊的心理状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以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要多鼓励表扬,从肯定成绩入手,引导其克服困难,要以学生为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问题学生”在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时,往往付出了极大努力而收效甚微,本身就存在着一种失落感,此时教师应以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不要轻易给他们戴上“问题学生”的帽子,不要随意批评、指责,而应对他们倍加关心和爱护,与他们交朋友,对他们宽容但不能放纵,严格但不能苛刻,唤起他们获得对成功的渴望,促进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技术。发挥他们在某一方面的兴趣、特长,善于抓住转化的时机。
(四)团结协作,建立民主平等的交往模式。教师要增强自身的民主意识,以平等的身份真正关心每一个教育对象,承认每一个个体都是重要的,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才能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五)培养良好的合作与交往能力。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可能引起焦虑,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发创造兴趣,锻炼其意志和毅力;合作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竞争与合作是激励学生发展的两种机制,它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又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六)及时评价,耐心指导。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往往会出现许多错误,有的是由于技术概念不清楚,有的是由于身体素质差,有的是心理因素原因,有的是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在练习中的不同表现,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症结之所在及产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在教学与管理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以表扬为主,这是毫无疑问的。当然,在体育课堂上,这种教育方式也是十分可行的。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然后在适当的时机进行表扬。
(七)要开展不同年级中的互动,家长、学校、学生、社区联手以及体育教师与心理、校医联手活动,耐心施爱。给“问题学生”开出合理的运动处方、营养处方以及医药处方。
(八)建立小组合作卡、运动达标卡、评价卡等。
研究结果:⑴数学教学作为小学生获得社会知识、社会经验的窗口,服务于社会。⑵富有创意地命名了教材中没有明确界定的术语(这是笔者的认定):除法的除数分配律、除法的除数结合律、除法的除数交换律。⑶研究结论:小学数学教学同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小学教育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开端。要想得到理想的归宿,就必须有一个好的开端。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重要的一门学科,它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教师担负着的重任是:在小学数学活动中,根据学科特点和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对此,要求每位教师引起深思,并在数学教学中落实。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以教师为主导,以数学服务于社会为契机
新课程理念倡导:“课程走向生活,面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并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服务于社会。”
在教学《可怕的白色污染》时,要特别注重数学与学生实际紧密联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重点,启发学生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思考、调查、收集和整理数据,计算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白色污染的具体危害程度等。
⑴在弄清白色污染的含义的情况下,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一下各自家里每天大约要用( )个塑料袋,并仿照该页的图表收集数据,计算出你们小组平均每个家庭一天要用掉( )个塑料袋。⑵调查所在乡(镇)有( )个家庭。如果按上面的数据计算:每天一共用去( )个塑料袋?一个月呢?一年呢?⑶如果一个塑料袋的面积大约是4平方分米。请你计算一下,如果将你们乡(镇)每年用掉的塑料袋铺开,占地大约( )。⑷根据以上数据,将你们小组在调查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的见闻和感想,以“如何减少白色污染”为主题,拟写一份环保规划建议书,开展一次社会性的环保教育活动,争当一名环保小卫士。
这样的数学教学活动不但清除了以往把教师钉死在课本上,禁锢在课堂中的弊端,而且加强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的联系,把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中、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使学生体验到:由于自己学到了真本领,能够为人们出谋划策,服务于社会,获得学习上的快乐。
二、以训练为主线,强化学生的数学素质
2l世纪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更注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而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的形成有其外在的环境影响和内在的因素,其外在的影响以学校教育最主要,而在学校教育中又以教学的影响为首,教学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以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和主体性深刻地影响着一个人的心理素质。那么,在数学训练中,把学生发展成为具有复杂的、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人的学习方式,就成为数学训练的又一大重任。
1.建立健全科学的训练体系,充分发挥其作用。既然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就必须在训练方面作科学、周密的构思和设计,确保训练作用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数学素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数学教学的全程训练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始终要以训练为主,只有让学生在训练有素的前提下,才能巩固和提高知识的生发性、延展性。一般来说,小学数学的训练可以分为四个过程:一是准备过程——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是一种准备性的、基本性的训练。二是巩固过程——为理解、掌握新知识作巩固,是一种典型性、针对性很强的训练。三是转化过程——把新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是一种灵活性、对比性、整理性、综合性的训练。四是提高过程——为进一步深化新知识的拓展,是一种延展性、探究性、创新性的训练。无论哪一个过程的训练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科学地安排和引导,使每个过程的训练都充分发挥相应的作用。
2.全员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要让学生在数学训练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增长智慧,实现数学素质教育的实施。训练要为全体学生创设接受训练的情境,为每一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提高和发展。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用“一把尺子”,等齐划一地衡量学生,否则,就会使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很好的发展,甚至走向极端。既要让学困生“吃”得饱,又要让学优生“吃”得好。对不同的学生都要合理引导和启发,热心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