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以人为本的观念强调,学生才是学习行为的主体。无论教还是学,必须针对学生这一主体展开,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感受,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变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进度更快,并在生活和行为中普遍产生影响。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将会大大减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增长学生知识智能,培养创造意识和各方面的能力。认为课堂教学成效的质量主要在于学生配合程度的开发是极其谬误的。一些老师授课不过关,却埋怨学生配合不够。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取决于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程度,而不在于体现老师教学水平怎样,讲台毕竟不是舞台。
罗杰斯认为:人类有机体是积极主动的,是自我实现和自我指导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将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那么,怎样才能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呢?一是使用较为民主的教学形式。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放下权威的架子,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作为研究者的老师和研究对象的学生,其目的是一致的,即提高学习者的能力,促进学习者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所以,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协商”的,以避免“一言堂”的现象。二是引进竞争体制。其对于人们的惰性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竞争就好比家里养的鸡和野鸡的区别,家里养的鸡是食无忧却更容易被吃掉,由此表明,竞争就是需要人们不断地学习进步、充实自己,以达到战胜苦难的目的。这样,竞争就成了迫使人们挖掘自身潜力、不断追求进取的真正动力。
二、优化教学,善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相互叠印,相融为一,这即是意境。创设情境可让学生很好地品味文中的意境美,富有感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可以很好地激发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柳永的《雨霖铃》时,可先通过语言描述,接着用《雨霖铃》的教学磁带,先读后唱,民乐伴奏,在悠扬悦耳的箫笛声中,学生倾听着凄楚婉转的女高音歌唱,眼看着课文注释,很自然地进入了词的境界。创设情境,将把强制学生有意接受知识变为无意而轻松地获得,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施赏识和情感教育,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人的潜意识都存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潜质。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不同,人对客观事物便抱有不同态度。有积极的,包括愉快、满意、喜爱等等;有消极的,包括厌恶、愤怒、憎恨等等。对于学生,情感有时会成为学习的动力,有时却成为阻力。在教学中,情感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同时存在。如果教师能够利用积极的情感,抑制消极的情感,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并非难事。基于上述认识,实施赏识和情感教育十分重要。
首先,教师要充分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赋予他们真挚、纯真的爱。理解和热爱学生,对教师来说,大而言之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小而言之则是教师的修养,是师德。教师对学生要充满爱和赏识,这种真挚的“赏识”一旦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就会产生极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这种“赏识”的对象包括各类学生学习语文的各个方面,比如说朗诵、写作、阅读等。在表达形式上,可以在接触、交谈(交谈环境要适宜,气氛要和谐)中,对他们表示一种信任和赏识,以产生情感上的促进作用,激发学生形成兴奋中心、产生自信。随之要给予具体的、有效的指导或帮助。一旦发现学生取得教师所期待的进步,教师要及时地表示肯定或赞同,以便为下一次新的进步作好心理准备。
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对于那些讨厌语文学科、学习有些掉队、存在着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学生,应实施“倾斜政策”。当然,分寸要得当,要使全班同学理解教师的用意和诚心。再次,应充分运用表扬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学习语文的具体好处,激发他们产生乐于学习语文的心理,从而重视语文学习。同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消除语文难学的偏见,尽快摆脱学习语文束手无策的困境。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多种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力争把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变成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促进“教”与“学”双边关系的互动。这样,就会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如何使同学们在初中三年的学习中更好地掌握英语,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呢?爱因斯坦说过:“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自愿应用是令他们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最佳途径。以下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
1.把课堂氛围活跃起来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大量的语言实践,是不可能掌握好语言知识的,更谈不上语言交流。光是“纸上谈兵”,慢慢成了“哑巴英语”,这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最直接最主要的方式,因而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不要在上课前就有恐惧心理。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求老师要关心学生、用心去感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在课堂提问中-出错的地方,教师不要苛责、训斥学生,更不要讥笑、嘲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启发引导学生,不要强迫他们,不要给他们造成心理压力,使他们害怕学习外语。
另外,教师在讲授正课时,可以穿插一些相关的英文小幽默,或者介绍一些外国的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男生喜欢的体育明星、女生热衷的影视名人等,这样既可开阔眼界,又能缓解课堂气氛,调解学生的紧张心情,消除来自课程本身和教师的双重压力,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适当应用情景教学法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所选择和运用的教学方法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个性特征等因素统一考虑。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现在英语课本的编排多以对话形式出现,所选内容和生活联系紧密。所以采用情景教学法比较适合,常会收到意外的良好效果。对于我国的英语教学来说,绝大多数的学生学习英语主要依靠课堂,而在生活中缺少英语交流环境和场所,这就要求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努力为学生提供语言情景操练的机会,使教学和生活结合起来,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情景教学的关键是情景设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种适合的语言环境,布置一种情景格局,让学生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以期达到掌握这门语言的目的。教师要努力通过生活实际展示情景、用语言描述情景、用图画再现情景、用实物演示情景等多种途径从事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人教版二册Lesson48学习过生日的对话,可以让同学们事先准备一些过生日的用品,如蛋糕、蜡烛、鲜花、小礼物等,课堂上模拟过生日的情景进行操练,学生一边说一边学到了知识,轻松愉快而且印象深刻。
总之,运用情景教学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受和思维细胞,使其养成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良好习惯。
3.使用各种手段诱发学生兴趣
前面已经提到兴趣在学生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往往成为学生乐于刻苦学习的巨大动力。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自始至终地关注这个问题,并有意识地应用各种方式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采用Game(游戏)、Play(短剧)以及分角色朗读课文等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也十分有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如White(白)、Black(黑)、Red(红)、Green(绿)四个组,整理好四份档案,每节课上,在读书、写字、回答问题等环节上进行评比打分,把平时的成绩记入档案,一个星期或一个月公布一次,给表现好的小组奖励。中学生正处于争强好胜的年龄阶段,为了自己小组的胜利,每个成员都会努力学习,为集体争光。这样一来就激发了竞争意识,有利于学习,还有利于他们的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
4.适当延展课堂外教学必不可少
要想学好并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光靠课堂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督促学生在课外积极练习,这也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比如要求学生在课下用英语打招呼,时间久了就会养成习惯;再如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可以是用学过的内容给家里的物品贴上标签,使他们在家中可以随时温习单词;还可以组织英语角、英语兴趣小组或者组织英文口语或写作的比赛,使他们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课外也有学习英语的环境。
学习最好的动力莫过于学生对学科本身所产生的兴趣,当学生对所学知识表现出极大兴趣时,就会高度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去感知、记忆、思考和想象。
关键词:英语;学习兴趣;培养
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如何使同学们在初中三年的学习中更好地掌握英语,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呢?爱因斯坦说过:“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自愿应用是令他们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最佳途径。以下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
1.把课堂氛围活跃起来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大量的语言实践,是不可能掌握好语言知识的,更谈不上语言交流。光是“纸上谈兵”,慢慢成了“哑巴英语”,这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最直接最主要的方式,因而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不要在上课前就有恐惧心理。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求老师要关心学生、用心去感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在课堂提问中-出错的地方,教师不要苛责、训斥学生,更不要讥笑、嘲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启发引导学生,不要强迫他们,不要给他们造成心理压力,使他们害怕学习外语。
另外,教师在讲授正课时,可以穿插一些相关的英文小幽默,或者介绍一些外国的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男生喜欢的体育明星、女生热衷的影视名人等,这样既可开阔眼界,又能缓解课堂气氛,调解学生的紧张心情,消除来自课程本身和教师的双重压力,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适当应用情景教学法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所选择和运用的教学方法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个性特征等因素统一考虑。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现在英语课本的编排多以对话形式出现,所选内容和生活联系紧密。所以采用情景教学法比较适合,常会收到意外的良好效果。对于我国的英语教学来说,绝大多数的学生学习英语主要依靠课堂,而在生活中缺少英语交流环境和场所,这就要求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努力为学生提供语言情景操练的机会,使教学和生活结合起来,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情景教学的关键是情景设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种适合的语言环境,布置一种情景格局,让学生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以期达到掌握这门语言的目的。教师要努力通过生活实际展示情景、用语言描述情景、用图画再现情景、用实物演示情景等多种途径从事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人教版二册Lesson48学习过生日的对话,可以让同学们事先准备一些过生日的用品,如蛋糕、蜡烛、鲜花、小礼物等,课堂上模拟过生日的情景进行操练,学生一边说一边学到了知识,轻松愉快而且印象深刻。
总之,运用情景教学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受和思维细胞,使其养成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良好习惯。
3.使用各种手段诱发学生兴趣
前面已经提到兴趣在学生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往往成为学生乐于刻苦学习的巨大动力。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自始至终地关注这个问题,并有意识地应用各种方式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采用Game(游戏)、Play(短剧)以及分角色朗读课文等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也十分有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如White(白)、Black(黑)、Red(红)、Green(绿)四个组,整理好四份档案,每节课上,在读书、写字、回答问题等环节上进行评比打分,把平时的成绩记入档案,一个星期或一个月公布一次,给表现好的小组奖励。中学生正处于争强好胜的年龄阶段,为了自己小组的胜利,每个成员都会努力学习,为集体争光。这样一来就激发了竞争意识,有利于学习,还有利于他们的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
4.适当延展课堂外教学必不可少
要想学好并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光靠课堂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督促学生在课外积极练习,这也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比如要求学生在课下用英语打招呼,时间久了就会养成习惯;再如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可以是用学过的内容给家里的物品贴上标签,使他们在家中可以随时温习单词;还可以组织英语角、英语兴趣小组或者组织英文口语或写作的比赛,使他们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课外也有学习英语的环境。
学习最好的动力莫过于学生对学科本身所产生的兴趣,当学生对所学知识表现出极大兴趣时,就会高度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去感知、记忆、思考和想象。
一、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激发聋生学习兴趣
残疾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最大限度的因材施教。对听觉系统发生了障碍、以目代耳的聋生来说,感知范围的狭窄导致了他们对事物的整体属性反映的不完全、不准确,看问题带有片面性,导致了抽象思维弱,具象思维强。对此,美术教学必须立足于激发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知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是智能和心理发展的催化剂。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是一种低效学习,其结果只能使学生越来越厌倦学习,扼杀学生学习欲望,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创设活动情境,通过以趣激学、寓教于乐、趣中启智,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引领学生观察事物,使学生对创造性的培养与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针对学生在写生中照搬照抄,不分美丑盲目作画的问题,笔者给学生讲了《国王请画家画像》的故事,同学们在理解故事的同时悟出了写生绘画的真谛,那就是既要尊重实物的原有特点,又要根据画面审美需求有所取舍。
目的和兴趣是相互联系的,在学生接触美术课伊始,笔者不急于讲新课,而是用一节课的时间与学生交流,解释一些常用的美术术语,深入了解学生并做各种调查,了解其以往和现在对美术学习的认知态度和已有的绘画水平、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为以后因材施教打下基础。在具体的教学中,尽量根据每个学生的水平、能力与弱点,将期望值保持在其能力范围内,做到“因人施教”。比如,在教学生“画圆”这节课时,首先发给每个学生两张正方形纸,要求剪成正圆形。第一张不许折叠自行动手剪圆形,第二张在教师指导下剪成圆形,然后让学生把剪的方法用直线画到纸上。这样,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与学生的动手操作,为知识的再现提供了思维的表象,增强了感性认识,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不仅掌握了画圆的要领,而且懂得了先方后圆所蕴含的深意。
二、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原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构建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创设情境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十分重要。
1.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创设宽松、激励的学习情境,是促使聋生有效学习的途径。因此,在每节课前,笔者都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讲解,并对某一学生的作业师生共同讲评。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过程中,除了有教学上的构思和环节设计外,在评析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培养和提高。在教学设计上,要有展评过程,这样学生可以对彼此的作品各抒己见,谈看法、谈观点,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变相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辩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事半功倍。
2.教师要胸中有“问题”,脑中有学生。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有自己的“问题储备存库”。备课时,不仅仅要站在教师的角度备教材,更要紧的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备学生,备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物质文明的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精神文明建设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运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体育运动的教学和推广既符合现代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但对于初学者而言,可能存在较多的心理障碍,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所以,探索有效的跳水初学者学习兴趣培养方法,对跳水运动的教学有着重要作用。
一、 跳水运动概述
跳水分为表演跳水、竞技跳水和实用跳水三种,它是指从高处以各种姿势跃入水中,或者借助跳水器械从高处跳起并在空中完成某些动作姿势,最后以固定动作入水的运动。
我国的跳水运动历史可追溯到宋朝,其名为“水秋千”,属于一项表演跳水,表演者通过“秋千”使身体凌空后,在空中做完各种动作后跳入水中,具有姿态优美、动作惊险的特点,与现代的花样跳水较为类似。
在历史上,跳水运动曾经以跳的远作为比赛标准;在现代跳水竞技中,比赛标准更加复杂,主要是以动作的优美性为准。
现代跳水竞技开始于上世纪初期,正式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是在1904年,并与其他欧美体育运动同期流入我国。经过多年发展之后,跳水已经成为我国的优势竞技项目之一,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跳水运动员[1]。
除竞技跳水之外,还有实用跳水、表演跳水和娱乐性跳水等非竞赛性跳水。其中,实用跳水是指以生产、救护等为目的的跳水;表演跳水是指在盛大节日、节目等时间或场所进行具有表演性质的跳水活动,包括花样跳水、滑稽跳水和特技跳水等。
二、影响跳水初学者学习兴趣的因素分析
在跳水项目当中,初学者需要从高台跳下并安全跳入水中,最后从水池中游出。在这整个过程中,初学者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高台上的心理问题;二是跳水运动的安全性。
首先,高台上的心理问题。跳水运动是从高处跳落的,高台或跳板的最低高度为1m,由于水池中光的折射等因素影响,初学者站在高台或跳板上时,可能对水深、水池底实际距离等产生错觉,进而产生畏惧感,怕受伤而不敢跳或者闭眼跳等现象经常发生。在这种状态下,初学者对跳水是持抗拒心理的,可能会出现退出跳台或者一次跳完之后再也不愿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初学者的兴趣。
其次,跳水运动的安全性。相对而言,跳水运动是一项危险性较高的项目。李宇在《我国优秀少年跳水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调查及训练学致因的研究》中指出,我国少年跳水运动员中运动损伤情况非常普遍,损伤患病率高达88.06%,损伤的部位包括腰、足、颈、手腕、肩、肘、髋、膝盖、头等,其中,最容易发生损伤的是腰(23.15%)、足(17.59%)和颈(13.89%)。造成运动员损伤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素质不高、身体疲劳、技术掌握不到位、准备活动不合理等。而初学者在各个方面与运动员有很大差异,即使采取众多保护措施,初学者中也很容易发生损伤问题,打击初学者的积极性,使其学习兴趣降低[2]。
第三,初学者的游泳水平。游泳能力是跳水运动的基础,在绝大多数的跳水水池中,为了充分保证跳水人员的安全,水深通常是超过人高的,跳水初学者如果游泳水平较低,不能在入水后及时调整状态,经常容易出现呛水等问题,即使周边有救生员的保护,也无法完全保证能够使初学者不呛水。呛水会使初学者对跳水项目形成不好的印象和感官,学习兴趣被一点点消磨,最终放弃学习。
三、培养跳水初学者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一)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影响着初学者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感受和认知,直接决定着初学者学习兴趣的养成。所以,在跳水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初学者的主体地位,以体验式教学为核心,采取与之相符的教学方法。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减少过多的理论教导,更加重视初学者的实践,结合初学者的水平、身体情况和运动能力等信息,从专业角度给初学者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计划,让学生学会适合自身的跳水方式和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保持学生对跳水进一步学习和挑战的兴趣。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初学者各方面的观察,及时发现初学者的兴趣所在点,并从此点出发,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并深化初学者的学习兴趣,再利用以身示范的实际演示等方式,充分让初学者感受到这项运动的独特魅力,使初学者对跳水某一方面的兴趣转化为对此项运动的兴趣,提高初学者对跳水运动的热情和喜爱,进而主动要求学习跳水[3]。
(二)结合初学者实际情况进行培养
在跳水运动的初学者中,学习主体人群有着很大的差异,既有少儿群体,也有成年群体,他们对跳水运动的学习目的、能力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在培养初学者的学习兴趣时,还要充分结合初学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首先,针对少儿初学者。少儿时期的初学者对跳水项目的学习通常是由父母安排的,其本身对跳水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并没有学习的兴趣、耐心和毅力,经常容易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因此,针对此类初学者,在跳水教学中,要拥有足够的教学耐心,不厌其烦地指导他们各种动作的要点,并加强对少儿初学者的鼓励,使其树立学习的信心,并结合少儿爱游戏、好奇的特点,设计一些水上小游戏,寓教于乐,保证少儿初学者对跳水运动学习的持续性。
其次,针对成年初学者。成年初学者选择跳水项目是出于对跳水的喜爱或者以跳水作为休闲健身途径,对跳水都有着一定的了解,其自身条件也大部分符合跳水项目的要求,在理解和学习能力上较强,能够良好地按照教学者要求完成相应动作的姿势和训练等,而在学习过程中,却可能因为技术难点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因此,针对成年初学者,要以感受运动快乐为培养兴趣的主要途径,除了基本的教学之外,还可以通过电影、视频、音频等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的途径来渲染跳水运动,增强成年群体对跳水的亲切感,并根据各个初学者实际情况的不同,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有效维持成年初学者的学习兴趣[4]。
(三)加强对初学者的鼓励和保护
兴趣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从开始喜爱发展到追求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在此期间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起伏。因此,教学者要加强对初学者的观察,及时了解初学者心态或情绪上出现的变化及其发生的原因,在第一时间消除不良影响因素,加强对初学者的鼓励和支持,使初学者对跳水的关注向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
运动损伤是跳水运动中经常容易发生的问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故而,在跳水教学中,教学者要重视对初学者的保护。除了要详细讲解各项跳水动作的技术要点外,还要认真检查初学者的准备工作,包括是否按照要求热身、是否有多余佩戴物等,保证初学者以良好、积极的态度对待跳水学习,最大限度地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从而避免影响到初学者的学习兴趣[5]。
(四)营造良好的跳水教学氛围
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使教学活动更具有吸引力,使初学者更深入地参与到其中,体会到活动的乐趣,进而养成相应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跳水项目的教学当中,教学者应该尊重初学者,将初学者与自身放在平等地位上,加强与初学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以朋友的身份进行教导,能够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引导初学者形成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在初学者之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跳水活动,包括跳水队、跳水知识竞赛等,加强跳水项目对初学者的吸引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背景下,长期的工作和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人们的身体素质不断降低。体育锻炼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全民健身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跳水运动作为一项水上运动,在健身效果、观赏性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越性,是当前人们经常选择的体育项目之一。因此,研究跳水初学者学习兴趣的培养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曾健.如何培养跳水初学者的学习兴趣[J].体育科技,2010(03):60-61,64.
[2]冯志文.积极情绪对青少年跳水运动员动作稳定性的影响[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93-95.
2012年书法教育开始走进了我县中小学语文课堂,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使学生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具备熟练的文字书写技能,能写出正确、规范、美观的汉字,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 ,“中小学书法教育要本着打好技能基础、坚持循序渐进、注重书法修养、提高文化素质的原则,按照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语文、美术学科教学和书法教学中加强书法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获得较强的书写技能和初步的书法艺术鉴赏能力。”而要开展好书法教学,培养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语文兼书法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只有“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书法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从而提高书法教学的效果,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状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一、教师较强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激发学生学习书法兴趣的先决条件。
合格的书法教师,首先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严谨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引导、严管、激趣相结合;其次是老师要有扎实的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因为做个好的艺术老师不只是在黑板前讲讲理论就行的,更重要的是把过程展示给学生看,必要的时候还要手把手地去教,让学生感觉老师的运笔过程,手把手教一次比讲多遍效果还要好。如果看不到老师的书写过程,那么与学生自己看书并没有什么区别,学生的收获是很小的。在讲解知识前应先要引导学生集中精力,然后再开始讲解。讲解的时候,切忌一味地灌输,以免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还应注意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要适中。在做示范时应保证让每位同学看得清楚,听得明白,还可以适时穿插一些书法起源和演变的常识,以及一些古代书法家的趣事,如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王冕的故事等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听完故事后还要懂得其中的道理,让他们慢慢懂得,学习书法并非只是简单的横竖撇捺,其中还蕴涵着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教学经验也很重要,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还可以选择性的使用教材,制定符合自己班级学生实际状况的教学计划,全面掌握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寓教于乐,让学生有兴趣去学,让学生快乐轻松学习。
二、可以用“投影示范教学”和“投影展评学生作品”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书法的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一般用粉笔或毛笔在黑板上演示,这有很大的不足,很多细微的动作无法使中后排学生看清楚,所以,教师的示范无法引起学生太大的注意力。而多媒体视频展台的运用,可让教师和学生一样坐着。用学生同样的笔和同样的纸进行演示,使学生感受更真实,更贴近他们,任何细微的动作都被学生一览无余,包括教师的坐姿,执笔方法,作业本的放置等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起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示范作用。运用多媒体手段,还能展示学生的书法作业,只要将学生习作放在展示台上,学生写的每一个字都会真实的展现在大屏幕上。由于这样展示的是最原始的习作,强化了习作中成功的部分,也充分展示出不足之处,便于教师反馈矫正。教师只需准备一支红笔,将学生写得不好的地方一一指出,并加以矫正,所有学生都能从中受到启示。通过视频展示台,还能把优秀的习作展示出来,进行欣赏,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激励更多学生专心地读帖临帖。这样的评价反馈,使得学生注意力充分集中。当堂动手改正、当堂树立形象、有益于激发学生的习字兴趣,有益于迅速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
三、使用与其年龄段相符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教学语言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关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使用与其年龄段相符的教学语言,并富有艺术性和幽默感,以便学生较快的掌握知识。比如,在学习握笔姿势时,我们常说一个词:指实掌虚。一般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这个词如果不太好理解,“指实”、“掌虚”一词分开来理解,我们干脆就说成手心是空的,甚至再加上一句,手心里可以放下一个乒乓球,这样同学们更容易接受。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可以将一些基本笔画除了用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之外,还将它们编成顺口溜或童谣,例如,讲解悬针竖和垂露竖可以编成:“悬针竖,下边尖,变成针儿缝衣衫”,“垂露竖,象根柱,收笔要顿住”等等。
四、以开展活动、展示才能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喜欢活动是学生的天性,所以说将写字融于活动之中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书法活动。学校要开展校级书法展示交流活动,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外化成书法作品,在校园内展示交流,评比评奖,创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在写字教学中我经常自己创作书法作品展示在学生面前,把自己参加书法比赛中获得的奖励与学生一同分享,并告诉学生只要刻苦学习,一定会比老师更棒,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书兴趣。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书赛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创作并参加国内一些青少年书法比赛活动,以此鼓舞学生的学书斗志,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平时搞一些不太难的书法比赛,最好能让每个“还可以”的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功感,多点儿表扬、赞赏。比如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可以鼓励每个学生都写一幅春联,老师从笔法、结构、章法的要求去指导,让学生不失时机地展示书法创作水平,把书法的欣赏性与应用特性有机结合是十分必要的。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必将调动起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总之,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重在引导、激发,贵在坚持不懈,变被动为主动,变不自觉为自觉,变注意力分散为集中。浓厚持久的兴趣会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学生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必将在书法艺术的海洋里乘风破浪,百折不回,自由地遨游。
主要参考文献:
无论是中考成绩,还是从课堂教学反馈的情况看,中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普遍较差,尤其在非市、区重点中学这种情况更为严重。作为中学英语教师,我多次对的新生作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英语最不感兴趣,甚至完全失去兴趣,认为英语是最难学的课程,并对学习英语表现出畏难情绪,有的学生甚至从初一开始就放弃对英语的学习,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有的学生竟连初一的英语水平都达不到。
二、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什么是兴趣呢?兴趣是一种带有感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一个人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作为非智力因素的一种,对学习和掌握知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是一种低效学习,其结果只能使学生越来越厌倦学习,扼杀学生学习欲望,阻碍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中学生英语水平的相对低下与其在初中学习兴趣的降低和丧失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通常采取如下方法,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加强目的性教育,逐步培养学习兴趣
目的和兴趣是相互联系的,在新生入学开始,我就深入了解学生并做各种调查,了解其以往和现在的学习情况,对英语学习的认识态度和已有英语水平。
许多中学生认为,英语是外国人的语言,学不学无所谓。针对这一情况,我首先在课堂内外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宣传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大的方面向学生宣传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在当前信息革命时代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再从实际的角度告诉学生,英语不及格,中学就不能毕业,不能考大学等,从各个角度引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激发其学习的动机,使其至少能意识到要学英语。在平时,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节课,加强目的教育,给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使其自觉学习英语。学生付出努力,终于学有所获,就会有自信,兴趣就会逐步培养起来。
2、及时帮助学生消除学习障碍,提高学习兴趣
由于现在中学生知识水平普遍低下,学习兴趣不大,因而总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来自知识方面或心理方面的障碍。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学习信心的树立及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排除其心理障碍,克服畏难情绪,使学生相信能够学得好。平时我主动关心和亲近学生,深入学生中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保护其自尊心,多关心其学习状况和学习中的困难,关心其生活和成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取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在具体教学中,我尽量根据每个学生的水平、能力与弱点,将期望值保持在其能力范围内,做到因材施教。
3、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学设施也日见完善。我们学校有了语音室、教室里配备了投影仪,每个英语教师都有了一台录音机,因而更要求教师要利用现有的教具,做好英语教学工作,在课前我就做好大量的备课工作。
根据教学内容自己制作录音带、幻灯片及各种图片,有时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发动学生自制教具或带实物,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同时根据教材内容,自行设计表演动作和内容,要求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通过生动直观的表演,为知识的再现提供了思维的表象,增强了感性认识,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不仅有利于掌握知识,也培养了学生交际应用能力。
4、改进教学方法,诱发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影响着学生听课的效果和学习的兴趣,衡量一种教学方法优劣的标准是教学效果。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要看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不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手段,单一的教学模式,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电教媒体已经走进学校,走进了课堂,逐步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众人听”的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我们应该合理的运用这些教学设备,实现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摆脱传统的空洞的说教,优化教学方法,优化学习环境,使教学特点更加鲜明,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发展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形象。这个时候的儿童都喜欢看电视、看投影仪、听录音、听广播,玩游戏。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些爱好,在教学中把历史资料、优美景色、配乐课文、录音、图片、同学生疏的同植物图片再现出来,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中产生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生动良好的教学情景对学生有巨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电教媒体以动听的声音,多变的图像,形象的动画等功能充分迎合了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使他们能较长时间的保持自己的注意力,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的学籍积极性,课堂参与热情高涨。如《草原》一课,可利用电教媒体再现课文的情境:草原一碧千里,到处翠流,蓝蓝的天空白云飘,一只只悠闲的羊儿,疾驰的骏马、明如玻璃的小河,别具一格的蒙古包等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再配一《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歌曲,使学生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仿佛置身于茫大草原。这样,破除学生没有亲眼目睹“草原”的陌生感,从而认识到“草原”是多么的美丽,多么的壮观,从而引导学生“目观其形,心通其义”,在观赏中体味,对草原的美丽产生赞叹之情,对大自然的向往油然而生,与作者产生了共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二、巧妙提问,诱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是教与学互动的有效方法,是有效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诱发学习兴趣的必要手段。作为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要求、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问题,以达到启迪学生思考,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智力,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在课堂上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教师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来进行参与的。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引导之法,贵在善问。因为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能在“问”字上下功夫,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通过设计不露雕凿痕迹的问题,使学生在对其探索中寻求到一种学习的快乐。很多学生现在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觉得所学的知识基本能理解,没什么可学的。因此就会感到乏味和疲倦,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发展也受到阻碍。因此,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逻辑思维的水准下能够“投石激浪”,换换角度,换换说法,以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智力,从而努力学习。所以作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十分重视课堂提问,注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讲究提问技巧新课程着重对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挖掘,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摒弃让学生背诵公式概念的陈旧的提问方式,讲究提问时机、技巧,问在最需要的地方,问最需要问的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问题的提出要切合学生的思维水平,使之起到触及学生的思维“盲点”,活跃学生思维的积极效果,而不应该提出一些让学生不假思索就能答出来的无关痛痒的小问题,也不能设计出以学生现在的知识水平根本回答不了的问题而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另外老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对尖子生可合理“提高”,对普通生“可逐步升级”。对后进生可适当“降级” ,从而使提问照顾到所有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不要只提问几个尖子生,而使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提不起兴趣。
学困生之所以学困,在很大程度上与缺乏学习兴趣有关。因此,要使学困生不学困,或者发展成为“不学就困”,就必须注重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本人就自己的教育和自身的体验对如何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略谈一二。
一、分析原因,制定计划
学困生之所以学困,肯定会存在某些原因。作为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分析查找学困的原因,制定出符合该生实际的学习计划。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大概有:自身身体素质、智力发展迟缓、家庭教育、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社会环境、受教育的基础、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等都是制约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分清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予以培养。
二、降低门槛,引入殿堂
针对学困生学习困难,难以培养学习的兴趣,他们接受知识慢,对学习很容易失望。作为教师,要降低门槛,放宽对他们的要求,让学困生完成他们自己很容易完成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很轻松地掌握符合他们现实状况的知识。这样,就容易把学困生轻松地引入学习的殿堂。比如在留作业时候,我就曾尝试着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了尖子生、中间层和学困生三各类别。每次布置的作业分为三级,让尖子生作难题,中间层作较难的题,学困生作浅显的题。学困生,在完成浅显的作业中培养了学习兴趣,逐渐地主动要求做较难一点的题,在不断的尝试中树立了自信心。而中间层也不示弱,总有一种与尖子生比一比的想法,不但能按要求较好的完成自己的作业,而且还默默地做起尖子生的作业来。这样,在班级里就形成了一种较好的学习风气。所以我认为教师对学困生降低了学习的门槛,把他们引入了学习的殿堂,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更主要的是树立了信心。
三、与家长共同努力
提到家访,学生们起初都比较惊慌,以为自己又犯了什么大错误,老师要上门去告状。有的学生就曾经央求我说:“老师,能不能别去了?”学生家长们更是诚惶诚恐、坐立不安。待我讲明来意,并如数家珍似的把学生在校的一些好的表现告知家长时,他们即惊讶又高兴,表示非常愿意自己的孩子参加这样一个学习小组,坚决支持老师的工作,一定尽力督促帮助自己的孩子。等到再见到这些被家访的学生时,似乎一夜之间他们和我亲近了许多。以后的课上课下,他们的学习态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观。有的能按时完成作业了,有的作业整齐多了,有的课上爱举手发言了,有的甚至能主动找老师认错了。
以上就是我对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的一些见解。
张正东教授认为“稳定的兴趣来自‘学有所得’”。要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关键在于保证学生学有所得并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所得”。因此,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各自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包括近期的和远期的。这个目标既是可以达到但又要有挑战性,在学生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指导和帮助,尤其是不断地鼓励。当学生达到目标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对一时未达到目标的同学,要帮助分析原因,指导正确归因。其次,是教师安排教学内容的多少深浅要恰当。要了解不同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兴趣特点,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作业的布置要有层次性和批改评分的要求要区别对待,课堂提问的设置也要注意因人而异,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都能品尝到英语学习的成功乐趣。最后,每次考试或测验之后,除了表扬总分优秀的同学外,一定要表扬成绩有进步的同学,还要表扬某一方面的“状元”,如听力、语法、阅读、写作等各个项目的优秀者,让更多的同学受到激励,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信心,产生兴趣。
一、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兴趣
学习语言最怕缺乏语言环境,课上没有英语气氛,会使具有好动、情感易变特性的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运用多媒体,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把抽象的语言、单调的词汇、语段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就会深刻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习情趣,迅速培养其学习兴趣,提高其学英语的能动力。例如,在教学生认识学校功能室的对话时,用录像机先拍下学生在功能室活动的情景再出现英语标志牌,这样,学生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样的情景中学习并操练,学生感到生动有趣且记忆深刻。又如把词汇放到句子里,再运用投影把抽象的文字符号以各种绚丽多彩的画面呈现,动词以动作表现,名词以实物或静物画面表现,其它难以单独表示的就配以恰当的语言环境,或老师用手势、表情来辅助表现,这样就会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
二、利用竞争比赛,培养兴趣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制造一种积极的氛围,对学生的行为会起到强化定向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参与者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如一朵优胜小红花、一句“Excellent”等都会使学生感到愉悦和满足。在学会话时,我就告诉学生,在一段时间后,我们将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会话比赛,选出优胜小组进行奖励。这样就激励了学生每一课的对话都应学好,方能取胜。在学字母时,又事先告诉学生,当字母学完后,将举行书写比赛。学生们在学写的过程中,非常认真,以至历次比赛中,我都比较发愁,简直不分高低,基本上个个都做到了书写规范、清楚认真,为今后的书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平时的作业中,我采用符号方式进行激励,但如果有些学生因某种原因没能在本子上被老师写上“good”,允许学生回去再重写,这次可以不算数,到最后还有一个看谁的“good”多的比赛,这样谁都不甘落后。同时,组与组、班与班之间也有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其学习兴趣。
三、强化成功愉快,巩固兴趣
教学中要特别注重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因为“成功越大,兴趣越大,动力越大”。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次成功后,即使他们的成功只不过写对了一个句子,学生也会感到高兴,继而对英语产生亲切感,必反馈出巨大的内驱力,促使他们向着第二次、第三次……的成功迈进,从而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竞争中体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如讲完一课后,可设计几组综合训练题印发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知难而上,按照题目的“坡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着”。在几番周折和反复讨论中,使问题得到解决,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对中等生和学困生要特别留意,对他们学习中每一点成绩都要及时地、真诚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并且多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小学生最大的特征是好玩好动,好奇心比较强。小学生的学习受兴趣的支配,在课堂上要让他们乖乖地坐上四十分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使小学生在整堂课上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精心设计,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一)导入诱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时,教师要创设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新课的学习上。如果教师能抓好导入这个开始环节,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整堂课中保持高度集中,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语文教师要根据课文特点,灵活选择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导入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例如在讲授《荷花》这一课时,可以用猜谜语的形式,让学生积极思考谜底,再把一段荷花的视频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知荷花的特征。通过这样的导语,就像把把孩子们带到了荷花池边,感受到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美丽。导入方法具有多样性,可以是音乐、图片、视频、故事等等,它们可以单用,也可以相互结合。
(二)设疑激趣
善于设置悬念和有技巧的提问,能很好地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不断制造悬念,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一种急于探求的心情,就会引起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兴趣。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的情景,使平淡的问题变成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备激励、启发、引导功能,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关注。例如在讲授《赵州桥》一课时,教师先出示一幅“赵州桥”图,学生看图的时候,教师为学生有感情地描述这幅图:“在我国河北省赵县的?河上屹立着一座古老而又坚固石拱桥――赵州桥,这是举世闻名的的石拱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1300多年来,经受洪水冲击、地震摇撼、车辆重压等种种考验,仍毅力不倒。”通过教师有感情的描述,学生们不禁好奇,纷纷举手提问:“老师,为什么赵州桥能抵抗住洪水、地震等考验,依然不倒?”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自己从书中去寻找答案。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比单纯的教师自己讲授效果好的多。
(三)活动调趣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如果教师只是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开展小活动,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
1.朗读法。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自己进行朗读,如分角色朗读、接龙式朗读、齐读、分组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表演法。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小学生好说、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用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3.游戏法。语文教师要利用小学生好玩的心理,遵循《新课标》中“以开放、多样与互动为主旨”的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设置游戏来调动学习兴趣。
(四)竞赛促趣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集体荣誉感,好胜心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的开展学习竞赛有助于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例如,在识读生字时,可以让学生比一比,看谁认得快,记得准;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有感情,更流畅;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总结得更深刻、全面。
二、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活跃课堂气氛
语文教师如果能善于调动小学生的课堂情绪,就能在教学中给学生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使学生能兴致勃勃地学习,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具体方法有:
(一)教师在教学中抓住一切时机,激励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能信心满满,情绪高昂。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表现出对语文的热爱,使这种情绪影响学生,使学生学得愉快。富有情感色彩的语文教学,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可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一种美的享受。
(二)语文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寓夸奖与评价中。“对于学生的成功,要肯定他们的努力,及时表扬。教师尤其要注意后进生,想方设法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他们稍有进步就要充分肯定。”[1]在实际教学当中时刻抓住学生的成功之处给予鼓励,如巧妙地运用语言激励,这样会使得学生的兴趣高昂,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