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078―01
1 循证护理的概念与中医辨证施护的概念的区别
1.1 循证护理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并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的护理措施。它包含了3个基本要素:①证据;② 护士的技能③病人的实际情况。 这三个要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1.2 中医治病强调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辨证论治”是中医精神实质,“辨证施护”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施护,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
辨证和施护在护理疾病的过程中是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辨证施护它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中医护理的精华,是指导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原则。
中医辨证施护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及其他病情资料,通过分析、综合、归纳、辨清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即确定现阶段属于何证的思维过程,施护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来制定相应的护理原则和措施,以体现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相结合。辨证施护注重三因护理及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医的辨证施护讲究辨证求因即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的方法。
2 循证护理与中医辨证施护的关系
循证护理与中医辨证施护在基本观念和护理特点上都有着相通之处。循证护理以“证据”为原则,以“证据”为护理依据。提出问题,寻求证据、制定并实施措施,其核心思想就是寻求证据、应用证据。循证护理的中心理念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从病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求证据,制定护理计划与护理措施。
中医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二注重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医辨证施护则以“辨证”为原则,以患者的“证”为护理依据。辨证的结果即作为中医治疗和护理的理论依据,是临床确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的依据。中医护理注重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及正护与反护但不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和症状不同 相同的病机或证可采用基本相同的护理方法。不同的病机或证要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所谓“证同护亦同、证异护亦异”,实质是由于“证”的概念中包涵着病机在内的缘故,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的护理方法就是辨证施护。中医的辨证施护注重病情观察和舌苔、脉象,循证护理重视整体观,倡导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健康需求。而中医学的基本特征就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辨证施护不可缺少的内容。
3 循证护理对中医辨证施护的影响
3.1 循证护理使中医辨证施护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循证护理为临床护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循证护理将护理研究与护理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一种指导临床实践的方法学,是一种科学评价临床护理文献的方法学,它强调的是有证据的科学思维方法。中医的“辨证施护”、个体化护理原则与循证护理“从证据人手”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决策的原则是完全一致的。但是,由于中医“症”与“症候”的复杂性,且中医诊断客观指标较少,主观经验居多,因此“辨证施护”对护士的要求较高。将循证实践的方法运用于中医护理,有利于中医护理对自身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重视准确运用科学的证据去管理临床实践活动,通过临床实践辨证护理干预效果,为临床人员实施中医技能操作提供科学的理论证据,从而加快中医护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进程。随着现代护理学的深入研究,近年来询证护理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是护理领域发展的新趋势,中医护理的形成与发展与现代护理的发展走过了相似的历程,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称为护理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医学与中医学分属不同医学理论体系,并且在治疗方法与医学思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过中、西医学所面对的对象与最终目标是相同的。在《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恰当引入中医护理理论,将中西医优点相结合,可有效拓宽医学学生知识面,养成中西医相结合的逻辑思维,如胆结石、肠梗阻等病症的治疗措施讲解时,可在西医学病理讲解的前提下,引用中医里不通则痛,而通则不痛的医学理论进行解释。又如肿瘤治疗措施讲解中,可强调中医的治疗措施,同时结合西医中的放化疗及手术治疗,这样能有效减轻患者放化疗中的毒副作用,积极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1.2中西医优势结合,更利于患者护理
在现代护理学中,向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是主要内容,外科护理教学中,将中医护理理论引入护理程序当中,让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更好地结合渗透,可为患者解除病痛打下坚实基础,例如,我国中医里的四诊合参,可融入现代护理的评估环节,运用健康评估方法获取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等资料,并运用望闻问切等方法,全面获取患者资料,便于护理人员能及时发现病患问题。在护理方法上,可把大量简便有效的中医护理方法引入到外科护理教学当中,例如,乳痈可应用大剂量的炒麦芽水进行煎服,也可运用芒硝进行局部外敷,以终止患者乳汁的分泌。又如为了促进患者外科腹部术之后,恢复肠蠕动,除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外,还可用针刺患者的足三里穴位,以缓解患者的腹胀问题。
2中医护理理论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1做好中医护理理论与外科护理相结合的教学计划
在教学当中,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具体的预先安排,教师只有充分认真准备,教学才会收到预期效果,在外科护理学的各章节教学中,应仔细剖析每章节内容,尤其是基本的概念及重难点等,将中医护理理论方面的知识有机融入其中,并尽量用最准确文字进行层次归纳整理,从生理解剖至健康教育、由浅入深、从理论至实践,逐层展开,让有关的中、西医理论点充分展示,并且条理清楚。
2.2中医护理理论知识的贯穿应用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评估是项连续系统的资料记录过程,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将西医学中的交谈法、观察法与护理检查等和中医护理中的望闻问切四诊相结合,对外科护理学中的各章节进行护理评估,让护理资料收集更为客观全面。同时,可用中医学里的护理知识对外科护理进行内容补充,尤其是中医里的辨证护理及整体护理观念,可与现代护理观念相融合,便于护理诊断的确定。在护理计划当中,可把中医护理基本原则有效融入到护理计划中,其实中医西医的护理诊断排序原则大致相同,都是根据首中次优来设置先后顺序,把中医的急护其标,缓护其本,标本兼治等原则有效融入外科护理讲解中,对于患者现存生理心理及社会问题进行启发,采用中西医中的有效护理措施,并运用中医护理方法对护理措施进行充实。同时,依据外科疾病特征,将中医特色和现代护理理论的优势进行结合,如饮食调护中,可突出辨证膳食护理,尽量做到药食相辅,病食相宜,以提升疗效。
2.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贯穿中医护理理论
在《外科护理学》的护理教学中,其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及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师对学生的护理认识起引导作用,教师可将中医里的整体观念与人本思想贯穿到外科护理工作中,将传统中医护理理念与外科护理理论进行结合,以培养学生在护理工作中的分析解决能力。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方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可运用情景模拟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及角色扮演等教学法,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护理知识,教学中,也可原文引用,激发学生对中医理论学习的兴趣,如说明饮食护理方面的重要性时,可引用中医著作《素问•热论》中的原句进行说明。又如讲解脑卒中的护理知识时,可运用典型病例的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具体的病理,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对病例中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在讨论当中,能使学生的总结、分析归纳及语言表达等能力达到综合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2.4在实践教学中融入中医护理理论
外科护理学的见习与课堂教授大致是同步开展的,我校的见习医院师资力量是较为雄厚的,也是经国家相关教育部门进行过教学评估的,其临床实践也更为规范,在各科室当中,均有教学秘书、专职教师来带教,学校教师依据见习疾病特征与护理原则,对教学内容、目标与方法进行合理设计,尤其是在实践过程中,要合理贯穿中医护理方面的理论,如乳痈疾病,学生对病患实施评估、健康教育及查体的时候,教师要给予指导,尤其是中医里的四诊八纲理论,教师要适当给予启发,利用不同方法进行不同病情的辨证护理,把课堂理论知识应用至临床实践当中,以强化学生的护理知识,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给毕业生奠定良好基础。在学生毕业实习时,也强化中医护理方面的知识,为外科护理教学提供中医护理时间方面的可能,当学生在西医医院进行实习时,可侧重外科疾病手术前的准备与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并参与重症、急病患者的监测工作,积极参与腹腔引流管及胸腔闭引流管等管道护理工作。当在中医医院进行实践时,要突出中医方面的护理特点,如对于晚期的肿瘤患者,可用水针治疗法,这比镇痛剂注射效果好;对于肩周炎患者,可采取中药熏蒸的治疗法,让中医护理法在临床上充分发挥优势,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实践结束的时候,让学生用中医理论思维书写份外科护理病历,以巩固学生的护理知识。
西医学与中医学分属不同医学理论体系,并且在治疗方法与医学思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过中、西医学所面对的对象与最终目标是相同的。在《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恰当引入中医护理理论,将中西医优点相结合,可有效拓宽医学学生知识面,养成中西医相结合的逻辑思维,如胆结石、肠梗阻等病症的治疗措施讲解时,可在西医学病理讲解的前提下,引用中医里不通则痛,而通则不痛的医学理论进行解释。又如肿瘤治疗措施讲解中,可强调中医的治疗措施,同时结合西医中的放化疗及手术治疗,这样能有效减轻患者放化疗中的毒副作用,积极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1.2中西医优势结合,更利于患者护理
在现代护理学中,向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是主要内容,外科护理教学中,将中医护理理论引入护理程序当中,让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更好地结合渗透,可为患者解除病痛打下坚实基础,例如,我国中医里的四诊合参,可融入现代护理的评估环节,运用健康评估方法获取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等资料,并运用望闻问切等方法,全面获取患者资料,便于护理人员能及时发现病患问题。在护理方法上,可把大量简便有效的中医护理方法引入到外科护理教学当中,例如,乳痈可应用大剂量的炒麦芽水进行煎服,也可运用芒硝进行局部外敷,以终止患者乳汁的分泌。又如为了促进患者外科腹部术之后,恢复肠蠕动,除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外,还可用针刺患者的足三里穴位,以缓解患者的腹胀问题。
2中医护理理论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1做好中医护理理论与外科护理相结合的教学计划
在教学当中,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具体的预先安排,教师只有充分认真准备,教学才会收到预期效果,在外科护理学的各章节教学中,应仔细剖析每章节内容,尤其是基本的概念及重难点等,将中医护理理论方面的知识有机融入其中,并尽量用最准确文字进行层次归纳整理,从生理解剖至健康教育、由浅入深、从理论至实践,逐层展开,让有关的中、西医理论点充分展示,并且条理清楚。
2.2中医护理理论知识的贯穿应用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评估是项连续系统的资料记录过程,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将西医学中的交谈法、观察法与护理检查等和中医护理中的望闻问切四诊相结合,对外科护理学中的各章节进行护理评估,让护理资料收集更为客观全面。同时,可用中医学里的护理知识对外科护理进行内容补充,尤其是中医里的辨证护理及整体护理观念,可与现代护理观念相融合,便于护理诊断的确定。在护理计划当中,可把中医护理基本原则有效融入到护理计划中,其实中医西医的护理诊断排序原则大致相同,都是根据首中次优来设置先后顺序,把中医的急护其标,缓护其本,标本兼治等原则有效融入外科护理讲解中,对于患者现存生理心理及社会问题进行启发,采用中西医中的有效护理措施,并运用中医护理方法对护理措施进行充实。同时,依据外科疾病特征,将中医特色和现代护理理论的优势进行结合,如饮食调护中,可突出辨证膳食护理,尽量做到药食相辅,病食相宜,以提升疗效。
2.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贯穿中医护理理论
在《外科护理学》的护理教学中,其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及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师对学生的护理认识起引导作用,教师可将中医里的整体观念与人本思想贯穿到外科护理工作中,将传统中医护理理念与外科护理理论进行结合,以培养学生在护理工作中的分析解决能力。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方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可运用情景模拟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及角色扮演等教学法,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护理知识,教学中,也可原文引用,激发学生对中医理论学习的兴趣,如说明饮食护理方面的重要性时,可引用中医著作《素问•热论》中的原句进行说明。又如讲解脑卒中的护理知识时,可运用典型病例的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具体的病理,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对病例中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在讨论当中,能使学生的总结、分析归纳及语言表达等能力达到综合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2.4在实践教学中融入中医护理理论
外科护理学的见习与课堂教授大致是同步开展的,我校的见习医院师资力量是较为雄厚的,也是经国家相关教育部门进行过教学评估的,其临床实践也更为规范,在各科室当中,均有教学秘书、专职教师来带教,学校教师依据见习疾病特征与护理原则,对教学内容、目标与方法进行合理设计,尤其是在实践过程中,要合理贯穿中医护理方面的理论,如乳痈疾病,学生对病患实施评估、健康教育及查体的时候,教师要给予指导,尤其是中医里的四诊八纲理论,教师要适当给予启发,利用不同方法进行不同病情的辨证护理,把课堂理论知识应用至临床实践当中,以强化学生的护理知识,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给毕业生奠定良好基础。在学生毕业实习时,也强化中医护理方面的知识,为外科护理教学提供中医护理时间方面的可能,当学生在西医医院进行实习时,可侧重外科疾病手术前的准备与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并参与重症、急病患者的监测工作,积极参与腹腔引流管及胸腔闭引流管等管道护理工作。当在中医医院进行实践时,要突出中医方面的护理特点,如对于晚期的肿瘤患者,可用水针治疗法,这比镇痛剂注射效果好;对于肩周炎患者,可采取中药熏蒸的治疗法,让中医护理法在临床上充分发挥优势,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实践结束的时候,让学生用中医理论思维书写份外科护理病历,以巩固学生的护理知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2-0207-02
恶性肿瘤最痛苦的是疼痛,早在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卷四,治卒心腹坚方。第二十六中说:“治卒暴症,腹中有物如石,痛如刺,昼夜啼呼,不治之百日死。”将这种起病较急的腹内块,名为卒暴症。并通过检查观察认为这种卒暴之块,坚硬如石,且疼痛非常剧烈,患者不能忍受,昼夜啼哭,预后较差,一般在百日之内即死亡。因此,竭力控制疼痛,是医护人员治疗癌痛重要措施之一。利用中医的优势,毛刺法可有效提升和弥补疼痛的护理效果。
中医护理: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对疼痛的护理有其独特的方法。
1辨证施护
癌症的辨证,在辨别脏腑定位上,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部位的经络循行及其所属的脏腑功能、体征等特点来定位。在辨别病情的性质上,要区别是阴证、阳证,在表、在里,在气、 在血,虚证、实证。辨证施护贯穿在癌痛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因证型较多,现将四证分述如下:
一是邪气阻滞经脉,气血瘀滞不通,这就是中医所说的“不通则痛”。二是“气血两虚”,不能温煦濡养经脉、脏腑等,也就是所说的“不养则痛”。如:
1.1 气滞血瘀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瘀血内阻,不通则痛。机体的气血阴阳失于平衡,以致气血郁结,肿大成积,久之发为癌肿。可选用活血化瘀,消肿软坚的护理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2 痰湿中阻
上蒙清窍,清阳不升而致头痛昏蒙,痰湿为机体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痰湿积聚是肿瘤发病的基本病理之一。可选用除湿化痰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减轻疼痛不适的症状,而且可对一些肿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1.3 郁热化火
忧思郁怒,五志过急则化火。阳盛则热,热甚则腐。故出现热证及分泌恶臭浊之脓液,郁热多与气血痰湿搏结而致癌痛。可选用清热解毒、清热泻火等护理措施。
1.4 气血两虚
气血生化无源,气虚不能率血上行,血虚不能上荣脑髓,脉络空虚而引头痛。脑瘤患者存在着全身和局部的免疫功能障碍,在护理时尤其要注意,对患者的防护。来减少因免疫障碍而带来的疼痛。
2针灸治疗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随着针灸申遗成功,针灸学将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因针灸具有很多优点,使用工具简单,携带方便,费用低廉,治疗的适应症很多,对不同的癌痛,运用毛刺法,止痛效果显著。治疗时采用主穴加备用穴+阿是穴。每天针1~3次,10天1疗程,休息2~3天,再进行第二疗程。
毛刺法:手法:重度刺出血、中度刺微出血、轻度刺不出血。
肺癌:主穴:内关、孔最;备用穴:膻中、手三里、肺俞、风门;阿是穴:按疼痛点。中度手法。
胃(结 直)癌:主穴:足三里、三阴交;备用穴:上巨虚、下巨虚、手三里、中脘 、天枢;阿是穴:按疼痛点。中度手法。
肝癌:主穴:足三里、期门;备用穴:胆囊穴、中都、太冲、章门、阴陵泉 、三阴交;阿是穴:按疼痛点。中度手法。
食管癌:主穴:膻中、天突;备用穴:上脘、中脘;阿是穴:按疼痛点。中度手法。
胰腺癌:主穴:上巨虚、足三里;备用穴:阳陵泉、三阴交;阿是穴:按疼痛点。中度手法。
3癌痛的护理
首先要做好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增强战胜癌症的信心,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患者机体内在的抗癌能力,并积极配合治疗,以求迅速控制疼痛的发展。其次是不论用什么治疗方法,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不要伤“正”。《素问•天元正纪大论》说:“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说明了大积大聚之病,使用祛邪之剂,只能衰其大半而不可过,过则伤正,反而造成患者死亡,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也应本此原则去做。
在饮食上,应食用易于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特别在癌症晚期,患者气血两亏,更应增加血肉有情之品。如鳖、龟、鸭、鲫鱼、鸡蛋、牛奶,以及新鲜水果、蔬菜等,以养正气,增强抗癌能力。
4体会
中医护理以整体观念作为护理的指导思想,辨证施护,配合中医护理技术中的毛刺法,有效缓解和减轻了癌症患者的疼痛。中医护理技术控制癌痛既无药物的依赖性、 成瘾性、无戒断性,应用方便,对人体无伤害,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中西医;护理;糖尿病;高血压;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3(a)-0009-02
Observation on Clinical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Nursing for 9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XU Ran
Third Department of Healthcare, Jinan Central Hospital, Jinan, Shandong Province, 25001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nursing for senil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Methods 96 cases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admitted and treated from Febr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8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nursing, whil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dopted th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nursing, and the nursing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Nursing; diabetes; Hypertension; Clinical effect
糖尿病是R床上发病率高的慢性疾病,对全身各系统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如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现象频频发生,不仅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而且会造成患者严重的心理负担[1]。因此,针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显得十分重要。基于此,为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该院以9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对象,分别给予常规西医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护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9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与高血压诊断标准,同意参与该次研究,且签署有知情同意书。参照组,17例男性,31例女性,年龄为63~79岁,(70.4±5.08)岁为平均年龄。干预组,21例男性,27例女性,年龄为61~83岁,(71.9±4.98)岁为平均年龄。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仅行西医常规护理,干预组,则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具体而言,如下所示:(1)情志护理:中医认为,消渴症并眩晕症与肝阳上亢及肝火伤阴存在一定关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属于慢性病,需长期用药治疗,由于长时间治疗,易导致患者产生不良情绪,例如,恐惧、抑郁、焦虑等,情绪激动状态下,大大增加了中风的几率。因此,护理中,护士应保持耐心、热情的态度,了解患者生活及思想状况,以患者实际心理需求为依据,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轻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2)辩证护理:针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中医并没有确定的命名,一般情况下,以患者主要症候为指标,进行分类。①肝阳上亢型,患者以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舌红苔黄等为主要表现,常伴随有头晕目眩现象,对于该类患者,护士应坚持平肝潜阳的护理原则,叮嘱患者饮食清淡,不得摄取辛辣、生冷及刺激性食物,多吃紫菜、香菇、山楂、芹菜等。同时,可用莲心、钩藤泡水,代替茶饮。另外,以三阴交穴、肾俞穴以及肝俞穴为准,给予针灸治疗。②阴阳两虚型,患者以心悸气短、头晕头痛、腰膝酸软、肢体畏寒等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伴有失眠、夜尿增多等症状,护理中,护士应坚持滋阴补阳的护理原则,遵循补养气血、健脾和胃的饮食原则,多摄取黑芝麻、甲鱼、红枣、山药、胡桃肉等,以关元、风池、三阴交、脾俞等穴位为准,进行针灸治疗。③痰浊上蒙型,患者以呕吐痰涎、视物旋转、胸闷、舌白腻等为主要表现,护理中,护士应坚持燥湿化浊的基本原则,日常饮食,叮嘱患者以清淡、祛痰、利湿为主,控制肥甘、油腻性食物摄取量,多吃薏苡仁、萝卜、冬瓜以及雪梨等,以内关、丰隆、中脘穴、风池等穴位为准,进行针灸治疗,可达到健脾利湿的效果。④肝火上炎型,患者多表现为头晕头痛、面红目赤、胸闷、口苦咽干等,护理时,护士应坚持清肝泻火的基本原则,叮嘱患者饮食清淡,多摄取富含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严禁辛辣及刺激性食物,多吃苦瓜、海带、葛根、绿豆等,可用决明子、大黄、泡水,代替茶饮,取耳针、少海以及曲池,给予降血压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状态以及整体质量[2]。
1.4 统计方法
在Excel表格中,录入该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用百分比(%)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予以χ2检验,用(x±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予以t检验,P
2 结果
对比分析患者生活质量,干预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高血糖为显著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中,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是造成糖尿病的关键因素[3]。临床上,Ⅰ型糖尿病,以“三多一少”症状为主要表现,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若出现酮症或酮症酸中毒,以上症状更加明显。2型糖尿病,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肥胖,发病前,患者多表现为肥胖,若诊治不及时,体重会呈下降趋势[4]。高血压(hypertension),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显著特征,可伴随有器官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其中,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5]。近些年,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加之人们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有所改变,导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病率逐渐上升,据WHO相关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压的几率为20%~40%[1]。因此,临床医师与患者十分关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诊治。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不仅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而且易导致患者产生消极情绪,而科学合理的护理,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①通过情志护理,可缓解患者消极情绪,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加治疗依从性,积极接受治疗。②经由中医辨证护理,针对疾病不同类型,给予具有目的性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完善临床护理,提高临床护理整体水平。该次研究中,以9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对象,采用数字抽签的方式,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各48例。其中,常规西医护理用于参照组,中西医结合护理用于干预组。结果,干预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护理用于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夯だ碇校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冉.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89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5):110-111.
[2] 梁伟艳.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23):133-134.
[3] 刘晨琛.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4):11-12.
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主要疾病之一。脑梗死后遗留功能障碍,会给患者及其家人甚至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一旦出现脑梗死务必积极治疗,改善脑循环,防止脑水肿,控制并发症[1]。临床上除了及时积极治疗外,护理工作的落实到位与否也影响着患者的疗效以及预后。对2008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2例脑梗死患者予以中医护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本院2008年1月-2011年5月的患者,共计112例。男80例,女42例;年龄最小58岁,最大98岁,平均年龄70.94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个月,平均19天。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均予以CT或者MRI确诊为脑梗死,临床表现主要有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均为首次发病,无任何神经功能障碍疾病,排除其他疾病。
1.2护理方法
①一般护理常规,主要是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判断患者的气血盈亏以及皮肤护理。②饮食护理。③心理护理。④情志护理。⑤功能康复护理。
1.3疗效观察
生活质最评定参考Spitzer指数[2],即患者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生括感受、家庭支持五项,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2 治疗结果
从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最评定分析,护理后患者在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生括感受、家庭支持有明显的差异性,护理前的总积分为5.62±1.48,护理后为6.92±0.92,与护理前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最评定情况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
3 讨论
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依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性进行不同的方法治疗或者护理。中医以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悲伤肺,临床上常见的是患者因为疾病而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了患者的愈后,所以,积极开导患者,与患者做好沟通工作,安慰患者,针对性的疏导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使其更加配合护理工作,从而达到使患者町以保持平静、愉悦的精神状态,进而助五脏之气更加畅和调适、真气从之[3]。加强对患者的神志、舌苔、脉象、二便情况的观察,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康复情况以及一定程度上判断患者的脏腑情况。加强会患者的皮肤护理,防止出现褥疮,对于患者的骨突部位加强翻身等防止出现压床疮。中医学认为脑梗死的发生多是阳气不足或阳气运行不畅而造成,且早上与中午是生长阶段,而下午和晚上是收藏阶段[4],所以,要指导患者的起居生活,养成早起而早睡的习惯。在疾病的急性期时可配合清内热、化痰湿、散瘀血的食物,而在恢复期则可给予清热育阴及健脾和胃之品,主要是指导患者多食用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清淡、少油腻、易消化为基本原则。另外,需要指导患者加强功能康复训练,通过按、拿、搓、摇等方法刺激关节进行运动,另外给予屈伸肘关节、练习手指伸屈、分开、并拢以及反复伸屈髋关节、膝关节和足关节,刺激各个穴位,条畅气机。因为中医以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按照脏腑辨证的观点,四肢关节与患者的脏腑有密切的联系。脑是主运动的支配的,加强运动有利于脑部疾病的治愈或者好转。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老年脑梗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明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以及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曹玉凤.脑梗死患者的中医护理观察与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5):98.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增加,心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2]。如果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了解患者的疾病特点,有针对性地辅以中医护理,将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临床治疗,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复发率[3]。本研究主要对心血管患者治疗过程中辅以中医辩证施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7月接待的160例心血管内科病患,体重5723~8537 kg,平均为6397kg;年龄29~72岁,平均为498岁;其中冠心病为65例,高血压为45例,风湿性心脏病为18例,心力衰竭为22例。本研究中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及教育情况等一般资料经过了统计学分析之后并没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既以卧床休息为主,待患者病情减轻逐步增加活动量,同时观察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等严重威胁心血管患者健康的因素,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肥胖、酗酒、吸烟、缺乏运动、易怒及精神高度紧张等因素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以及接受能力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宣传教育计划,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并定期地进行随访,并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
122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①气滞血瘀型。此型患者多因情志不遂而诱发,因此应加强情志护理。发病初期要绝对卧床休息,谢绝探视,保证充足睡眠,以减少气血的耗伤,要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中药宜热服,饮食以清淡为主,晚餐不可过量。②阴寒凝滞型。护理以辛温通阳,开痹散寒为主。注意防寒保暖,忌食瓜果等寒凉之物,可适当食用桂圆、莲子,银耳等补气养阴之物,切忌生冷,中药宜热服,胸闷痛时可口服冠心苏合丸或予沉香,肉桂粉调服。针刺止痛时要用温针法或艾条灸。③痰浊内阻型。护理以通阳泄浊,豁痰开结为主。病房不宜潮湿,应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伴有咳痰者应定时翻身拍背,以利痰液排出,饮食忌辛辣甜甘油腻,可采取适当运动,以提高患者脏腑功能。④气阴两虚型。护理以补气养阴,静心凝气为主,叮嘱患者多做休息,切勿操劳,患者大多伴有焦虑、忧郁故应注重心理护理,饮食宜清淡,可适当食用红枣、山药、百合等补气养阴之品,条件允许可选西洋参煎汤代茶饮。⑤阳气虚衰型。护理补益阳气为主,注意防寒保暖,病房宜阳光充足,伴有下肢水肿者,可采取平躺,下肢抬高10℃~15℃,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可适当食用牛肉汤、羊肉汤等补益阳气之品。
2结果
通过观察组组与对照组相关资料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对比之后,相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为表1所示。
3讨论
中医护理与中医学一样具有悠久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发展,中医学也有了发展,尤以内、外、妇科疾病的辨证施治和施护发展为快,如对瘀血积痰患者已有了先精心护理,关心患者情志后以药治疗的记载。说明心理护理为中医护理的重要手段。目前护理改革实施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也同样在中医护理临床全面实施。中医护理程序的诊治、辨证、护理原则三项内容与现代护理学中“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计划”存在某些一致性[3]。此迅速发展的中医护理初步形成了以辨证施护为基本原则的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学科。
中医辩证施护是根据辨证的结果搜集整理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由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容易受病情、情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利于医疗及恢复。本研究通过在临床治疗中对心血管病患者辅以中医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患者在心功能、心绞痛、心理状态、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在临床中,应针对患者不同的症状,分析患者的病情、心理病机,有针对性地设计中医护理方案[5]。医护人员应严格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护理,随时关注患者的身心变化情况,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耐心地传授给患者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知识,以减轻患者的忧虑和恐惧,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态等,特别是通过因病异护,饮食调护,针对每位患者的个性特点实施情志护理、卫生宣教、出院指导、疗效显著,对预后起着关键作用[6]。
参考文献
[1]裘秀月,肖雯晖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社区护理应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04):293294.
[2]田芳,张静,李荣,等对心血管病患者实旌中医护理的尝试.四川中医,2008,20(5):59.
[3]范巧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症病人早期下床活动的中医护理.河北中医,2006(6):18.
[中圈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2(c)-134-02
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力资源在企业中有新的发展,并对我国企业事业的繁荣起到推动作用。由于中医护理行业的特殊性,其人力资源的管理处于落后地位。随着医院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行,中医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将越来越重要。科学、规范、系统的适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立成为当务之急,中医护理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仅从中医护理行业如何构建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进行探讨。
1 构建中医护理行业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已在国际著名大公司和我国的一些企业取得成功经验,而将人力资源中的人才资本、人力资本、个性资本、智慧资本等的概念引入医疗界,对中医护理行业尤为重要。中医在我国“十一・五”计划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只有加强品牌建设并注重发展祖国医学,树立医院的品牌意识以及“以人为本,诚信服务,精益求精,满意放心”的医院质量方针,在技术、服务的管理上形成特色,加强以患者满意度、忠诚度、医院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中心的医院建设。打造社会及患者一致认可的品牌,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突出中医特色,加强中西医结合科室建设,培养一支继承型、中西医结合型、外向型的高级护理专业队伍,才能拓宽中医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交流与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2 构建中医护理行业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策略
2.1更新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改善基本医疗服务、促进居民健康为核心,科学策划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彻始终,促进医院全面、和谐的发展。让中医护理人员从思想观念上得到转变,关心医院的建设、同甘共苦、分享医院发展带来的好处。在工作上要以患者为中心,真诚服务社会,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平等相处、平衡相关利益,提倡团队精神,为医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2.2法规建设
建立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是构成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前提。采用科学的机制,选拔有德、才、能力的专业人员来从事医院管理,制订一套规则来保障医院中医护理管理职业团队的正常运作,防止。《护士法》的公布实施就为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起到保障作用。
2.3组织建设
根据组织规模的大小,设立相应的人力资源部,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医护理管理组织的建立应以人力资源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为依据:①任务与目标原则;②专业分工和协作原则;③有效管理幅度原则;④策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⑤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原则。只有满足上述原则,才能使管理机制发挥管理效能。
2.4建立运行机制
组织的运行需要一套相应的人力资源考核标准来进行严格考核,并有一套具有激励作用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方法,健全对人力资源效益进行评估的程序,运用计算机和新技术来帮助中医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
2.5工作内容
2.5.1充分理解组织的战略规划及目标,设计出对医院的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计划,并逐步实施。
2.5.2完成招聘、培训、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考核、薪酬制订等日常工作。根据我院护理部编写的《在职护士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应招聘正规护校毕业的护士为医院护理队伍补充新的力量。其工作的第一年为见习期,有专门的目标和具体要求,并对此进行考核,同时参加全国《护土资格考试》取得护士资格证书。对在职2-6年、毕业5年以上的护士,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根据这些目标、具体做法及指标,不断提高我院护士队伍的专业素质;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运用不同的检测手段,可以从护士队伍中选出有能力的、上进心及责任心强的人员从事相关的管理工作;根据医院的总体战略发展目标,培养出医院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员工薪酬激励措施的实施,可以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护理人员进行绩效管理,能促进护理人员个人职业发展与组织相适应,从而才能留住人才、稳定护理队伍,使中医护理事业得到持续发展。
2.5.3以科学的态度、求实的精神,将护理人员个人发展目标与医院发展目标相结合,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个人能力。让护理工作人员明确在医院中必须努力和发展方向,即同医院发展战略目标一致,才能使其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中医护理行业作出贡献,不断自觉努力地更新知识,在管理、教学、科研中发挥骨干作用,形成学习新业务、新技术的风气。
2.5.4建立一支有向心力、凝聚力、团队协作良好,不断开拓进取、积极奋发向上的队伍,根据不同需要对老、中、青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2.6参与决策
广泛收集决策参考信息,不仅要收集本部门的信息还需要收集其他相关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归类整理,以保证信息的适用性;再则,决策时,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对涉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种种情况,争取决策者的认同和支持,多听各方面的意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把人才培养放在最重要的战略位置,不断完善继续教育体系,严格执行在职人员的专业学历及专业素质再提高,使护理人员的学历比例趋于合理,注意“将帅型”人才的培养和中青年骨干的培训,提高其参与决策的能力。
2.7协助实施
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的匹配,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动力机制,促进组织战略的实施,力求全员的参与和支持,及时调整战术,确保组织战略的实现。因此,中医护理行业的职能部门应加强人力资源的宏观管理与微观放开,充分发挥卫生人力资源的能动性,运用不同绩效考核的方法为中医护理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提供客观的依据。
2.8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促进中医护理行业知识的不断充实
现在的医院都与西医建设相结合,作为祖国医学的护理行业要吸收西医的长处,并运用到实践中。即加强“三基理论”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将人的精神变化归纳为五志:怒、喜、思、悲、恐;之后人们又把五志衍化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仅是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并不构成致病因素,但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则可以引起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紊乱、脏腑经络失常而发生疾病,遵循“三分治疗,七分休养”的治病原则,有利于促进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因此,对护理工作人员的中医理论和相关操作也要进行系统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训,使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审视自己的工作流程,制订科学的工作计划,提高自己工作、学习的效率。
1.1对象
2012年12月,选择我院产科46名医护人员为观察对象,其中医生15名,护士31名;年龄22-43岁;文化程度为中专9名,大专11名,本科26名;初级职称25名,中级17名,高级4名。
作者简介:陈哲(1971— ),女,副主任护师,学士。
1.2方法
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根据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规定,现场观察医护人员进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时洗手执行情况并记录,为期1个月,每日早上7∶[KG-*2]30—9∶[KG-*2]30。同时,采用自制的洗手不依从原因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46份,回收46份,回收率为100.00%,对有效问卷结果进行分析。
2结果
2.1不同岗位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
2.3影响医护人员洗手执行情况的原因
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洗手是影响洗手率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医护人员认为操作时患者给医护人员带来的危险不大,第三是担心反复洗手会伤害皮肤(表3)。
3讨论
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由于医院感染造成的损失达10亿元[1]。医院感染病例多数为接触性感染,其中有直接或间接经医护人员的手传播病原体而造成的医院感染占30.2%[2]。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可降低50%的医院感染率[3],故必须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
本调查结果显示,我院产科医护人员洗手依从率为62.2%,与朱明惠[4]报道的65.7%基本一致,但比宋丽红等[5]报道的30.2%高。护士的洗手依从性明显高于医生,原因可能为护理人员接触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的机会较多,手卫生意识相对强些。产科医护人员在进行各种诊疗及护理操作后的洗手执行情况比操作前好,并且接触血液、体液及分泌物等污染物后洗手率为100.0%,说明医护人员只重视操作后洗手,自我保护意识强,但却忽视了操作前洗手。调查中发现,产科医护人员工作繁忙,往往抽不出时间洗手,是影响洗手依从性的主要因素。还有的医护人员担心经常洗手会使手部皮肤粗糙,甚至部分医护人员怕麻烦认为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说明对清洁和消毒的指征缺乏正确的认识,更没有认识到手卫生是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建议加强预防医院感染的知识培训工作,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与素质教育,使医护人员在各种诊疗护理操作中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执行手卫生,恪守医德基本原则,强化慎独精神及自身责任感[6]。同时,将手卫生纳入年终目标考核管理,进行督察检查,提高洗手依从性。另外,完善洗手卫生设置,改善洗手卫生条件,提供快捷的干手设施。快速消毒剂既能节省时间,携带方便,又对皮肤刺激小,可将快速消毒剂挂在病例车、治疗车和护理车上,这样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操作前后及连续性操作时就很容易完成消毒的要求,能有效提高洗手的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4参考文献
[1]郭芝恩.神经内科实习护生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3):148-149.
[2]巩玉秀,李六亿,张朝阳.国内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16(9):522-525.
[3]沈春丽.护理人员洗手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04,18(10):1718-1719.
[4]朱明惠.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状况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28(5):1407.
中图分类号:R255.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1-0097-03
侗允橇俅渤<病、疑难病,起病缓慢,反复迁延不愈。护理工作对于患者康复和病情缓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护理方法,通过生活起居、饮食、情志、给药等护理措施及特色护理技术,能减轻侗曰颊叩墓亟谥渍汀⑻弁矗促进关节活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生活起居护理
生活起居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所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则筋强肉健,苛疾不犯。起居不慎,寒温不适,生活失节,易使腠理失密,卫外不固,则外邪乘虚而入。因此对侗曰颊叩幕だ淼弊裱生活起居护理的基本原则,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和功能锻炼。
现代研究表明[1~2],侗猿<证候类型为风寒湿痹型,约90%的患者对气候变化敏感,天气变化时症状加重,尤其是雨前疼痛加重明显。这就要求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掌握四时气候的变化规律,指导患者起居要顺应四时变化,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做到春季“夜卧早起”;夏季“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在季节变换时,尤其是阴雨天气时适时添加衣被,注意防寒保暖。《灵枢》说:“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人气始生;日中为夏,人气始长;日入为秋,人气始衰;夜半为冬,人气入脏。”人体阴阳的这种自然消长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对侗曰颊叩娜占淦鹁踊だ恚应根据阴阳昼夜消长的变化规律,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嘱患者早晚注意关节处的保暖,观察晨僵持续的时间、程度及受累关节,必要时配戴手套、护膝、袜套、护腕等,加强夜间护理力度,做好安全评估和管理。流行病学显示[3~4],空气污染和潮湿环境能造成侗苑⒉。故还应重视病房及居住环境对疾病的影响,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室内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但勿坐卧当风;尽量避免住在底层,室内要有阳光照射;适当晒太阳,以助阳气运行,避风寒侵袭。
中医传统健身方法如导引、太极拳、五禽戏等,可以活动筋骨、流通气血,可指导患者进行此类活动,但锻炼时需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同时要避免小关节长时间负重,避免不良姿势,减少弯腰、爬高、蹲起等动作。
2饮食护理
中医学认为“医食同源”,食物也具有性味,掌握和使用食物来治疗和预防疾病,是中医独特的饮食护理[5]。合理的饮食调理,不但能为治疗创造有利条件,而且对于康复期患者的恢复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6]。《难经》谓:“四季脾旺不受邪,脾气充足,邪不易侵”。李东垣也云:“脾病,体重节痛,为痛痹,为诸湿痹”,表明脾虚为侗灾虏因之一。郜亚茹、胡攸水[7-8]等的观点也与此一致。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应注重对患者脾胃的顾护和饮食调护的作用。
侗远嘁蚋惺芊纭⒑、湿、热邪所致,饮食应以祛风除湿、辛温散寒、清热利湿为总则。早期邪停于肌表,不可妄用滋腻补益之品,应以清淡为主。痹久经络滞塞,需配伍行气活血之品。气血亏虚为侗缘母本原因[9],可选择具有补气血、益肝肾、祛风湿之功的食品。指导患者饮食调护时要根据“证”的阴阳、虚实、寒热,结合食物本身的四性五味,按照饮食配膳宜忌,分别给予不同的饮食方,做到辨证施食[10~12]。风湿热痹者应指导患者选用清凉解热的食物,如生梨、苦瓜、冬瓜等,给予具有清利湿热、健脾除痹的食疗方,如桂花苡米粥(先煮苡米30 g,米烂熟后放入少许淀粉,再加适量砂糖、桂花),忌湿热食物,以免助火伤阴。痛痹者可选用温经散寒之品,如桂圆、牛肉、羊肉及其骨头汤等,以及“附片蒸羊肉”(将羊肉500 g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熟,捞出,切成2.5 cm见方的肉块,与制附片10 g同放入大碗中,并放料酒、熟猪油、葱节、姜片、肉清汤,隔水蒸3 h)等药膳。着痹者可选用除湿通络之品,如冬瓜、丝瓜等,可食用木瓜薏仁粥(木瓜10 g,薏苡仁30 g洗净后,倒入小锅内,加冷水一大碗,先浸泡片刻,再用小火慢炖至薏苡仁酥烂)。行痹者可选用祛风通络之物,如豆鼓、蚕蛹、蛋类等。酒为“百药之长”,其性温热,辛苦而甘,有行气活血、舒筋通络、祛风散寒等作用[13],故可常饮药酒,如五加皮酒、木瓜酒等。
还应指导患者忌生冷、辛辣刺激食物,海鲜等腥膻发物;少食肥腻之品。侗远嗲ㄑ幽延,反复发作,故食疗宜长期坚持,不可求旦夕之功,所选食疗亦应性味平和,不伤正,不碍胃,以利长期服用。
3情志护理
侗晕慢性、致残性疾病,患者常不能承担最基本的日常活动,如步行、更衣、入学、工作、娱乐和社会交往等,且常因病情反反复复,治疗效果不理想等原因,易出现消极、悲观、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自杀倾向[14]。《素问・汤液醪醴论》曰:“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表明人的情绪与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情志护理,对侗缘目蹈淳哂兄匾意义。现代研究也表明临床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对临床治疗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15]。
护理人员在进行情志护理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于新入院的患者应热情接待,主动介绍病区环境、相关规章制度和同病区病房的病友,以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以中医的“喜胜忧”为指导思想,通过喜而抑制患者的忧郁[16],鼓励患者与他人交流,把生活中愉悦的事情分享给大家;引导患者听风趣幽默的故事、笑话,让其心中喜悦,克服焦虑抑郁的情绪。但在应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情志刺激强度;对于病情处于急性期、性情急躁、急于求愈的患者,必须加以理解和宽慰,耐心说明本病的反复性,若有条件,亦可请病情已稳定的病友现身说法;鼓励患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宜的音乐和书籍以舒神静性,颐养身心,也可指导患者每天静坐或者静卧一段时间,想象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达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境界。在住院期间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发现不良心理问题时可参考说理开导法,与患者展开深入的沟通,启发患者自我分析来解除或缓解其心理压力。也可使用释疑解惑法,耐心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用药情况等知识,减轻患者消极的情绪,让患者能够注意自己调护;同时告知家属多与患者沟通,以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特殊情况下还可实施顺情从欲法和宣泄解郁法,鼓励其通过发泄、哭诉等方法宣泄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痛苦。总之,在为侗曰颊呓行情志护理时,应本着以诚挚体贴、因人施护和避免刺激为基本原则,以保持患者情绪乐观为目的,同时注意避免七情过极而加重病情。
4给药护理
《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指出此病是由于风寒湿邪凝滞脉道,痹阻筋脉所致。故常用温经散寒,祛风止痛的药物治疗侗浴A俅渤S么ㄎ凇⒉菸凇⒏阶拥却笮链笕戎药,以及全蝎、蜈蚣、地龙等[17]虫类药物,此类药其效峻烈,且均具有毒性,服用时易发生中毒[18]。雷公藤目前作为我国侗灾瘟频某S靡┪铮不良反应甚多,尤以消化道症状最明显[19]。
正确的给药护理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和中毒的发生。给药护理在侗曰だ碇杏任重要。首先,要做好用药安全宣教工作,指导内服中药患者使用传统的煎药工具:砂罐;有毒中药宜先用文火煎约2 h[10];不论饭前饭后服药都应略有间隔,以免影响疗效;教育患者遵医嘱用药,切勿擅自行事。其次,上述药物在临床治疗时以外用为主[20],在使用药物前需认真检查患者皮肤情况,在保证皮肤完好无损、清洁干燥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再次,要注意用药后的“观察”,此为给药护理的重点。护理人员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服药后的效果,如甘草附子汤(《伤寒论》)“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为妙”。二要密切观察患者给药后的反应。由于患者体质和病情的差异,部分患者用药后会出现过敏反应,如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皮疹、甚至过敏性休克等。在给患者用药时,特别是第一次用药者,不论是内服还是外用,都必须询问患者是否是过敏体质,如对酒精过敏者就应避免使用酒制中药,对虫类蛋白过敏者必须禁用虫类药物[21]。若所给药物中含有草乌、川乌、附子、雷公藤,以及虫类药等有毒中药,则更应加强给药后的观察。一旦服药后出现口唇、舌及肢体麻木,胸闷,呼吸困难,头晕,心慌,咽喉、食管、胃部烧灼感等中毒症状[22]或外用药局部出现灼热、发红、瘙痒、刺痛等症状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其进行及时的处理,做到安全用药、祛邪不伤正。
5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具有器具简单、操作方便、经济适用、患者易接受等特点,疗效也很显著,如穴位贴敷、艾灸、火罐、穴位按摩等,可改善侗曰颊叩墓亟谥淄础⒊拷┑戎⒆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大量临床研究表明[23~25],中药外治法对于侗灾⒆吹幕航饬菩确切。但在实施特色护理技术时,不能忽视操作注意事项。首先护士操作前应做好评估工作,认真评估患者体质、生理情况、疾病情况和操作局部皮肤状况,以及是否有此项操作的禁忌症。其次,在为患者进行操作时要协助其取舒适,充分暴露操作部位,注意为患者保暖,保护患者隐私。再次,因患者多发于中老年人[26],其皮肤触觉和温度觉感受阈值升高,且皮肤敏感脆弱[27],故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的操作,如中药熏蒸、熏洗、热奄包等,应注意防止灼伤、烫伤。最后,根据季节、患者的证候分型、患者的耐热程度合理设置药物温度,控制治疗时间。此外,操作过程中及操作结束后需观察患者局部情况、全身情况和耐受程度,如出现不良反应,则应及时处理。
6小结
侗韵嗟庇谙执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不明,目前尚缺乏根治方法,临床治疗多以缓解症状为主。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患者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又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导致肌肉、关节、经络痹阻所致,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28]。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在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同时,实施中医护理,可帮助患者较快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及满意度。201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了《侗裕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试行)》,随及得到广泛应用,对规范和推广中医护理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在临床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整体观念,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确定正确的护理原则,对患者实施护理。要以辨证施护为主要方法,根据护理对象不同的病证制订出不同的护理措施,有针对性地从生活起居、饮食、情志、给药和特色护理技术进行护理。同时,要关注患者对护理措施的评价,及时改进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以期不断完善和丰富侗缘闹幸交だ矸桨浮
参考文献:
[1]钱富艳,杨瑞宇,李兆福,等.类风湿关节炎1444例回顾性分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4):16-19.
[2]杨华艳,杨卫彬,王彤.气象因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6):433-435.
[3]Farhat SC,Silva CA,Orione MA etal.Pollution in autoimmune rheumatic diseases;A review.Autoimmun Rev.2011,11(1);14-21.
[4]孙建.河南省漯河地区中老年人群类风湿关节炎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D].郑州:郑州大学,2013.
[5]张宁,卢敏,戴竟.慢性肾衰患者的起居饮食护理体会[J].中医学报,2014,29(29):551-552.
[6]曹莎丽,刘宇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饮食护理[J].河北中医,2005,27(2):140.
[7]郜亚茹,曹炜,王清林,等.从脾胃论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与防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1):88-90.
[8]胡攸水,王涛,李兴梅,等.浅谈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J].甘肃中医,2009,22(3):13-14.
[9]黄颖.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4):36-37.
[10]陈祖琨.中医临床护理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220-222.
[11]徐桂华,张先庚.中医临床护理学(中医特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81-283.
[1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等20 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的通知,2014.
[13]陈祖琨,汪晓洁.哈尼族单验方[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3:10.
[14]Susan J Bartlett.风湿病综合治疗[M].沈阳:辽宁科学出版社,2008:8.
[15]凌云,刘文伟,黄一鲜,等.中医体质辨识原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饮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32(1):160-162.
[16]杨坤.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渍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效果的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7]刘端勇,曾鸿鹄,赵海梅,等.选择虫类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思路[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5):1227-1229.
[18]赵存方,张岩岩,刘丽红,等.类风湿性关节炎药源性胃黏膜损伤与中药防治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10):81-83.
[19]张贺,王芳,葛平,等.雷公藤不良反应及其配伍减毒增效研究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8):126-129.
[20]钱丽萍,戴桂兰,阙慧卿,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外用制剂的研究概况[J].海峡医药,2010,22(8):140-143.
[21]刘端勇,赵海梅,程绍民,等.不同方法炮制虫类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启示[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9):2241-2242.
[22]陈荣昌,孙桂波,张强,等.附子毒性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3):1126.
[23]陈雪莲,郑红霞,戴杏娟.中药贴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7):628-629.
[24]朱惠琴,李梅,李兰.中药塌渍治疗82例旭痹中医护理观察[J].护理研究,2014,22(2):123.
[25]潘华,方陶.中药内服加外熏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J].光明中医,2011,26(6):1132-1133.
疼痛是骨伤科患者临床常见不适症状,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无法正常进行患肢锻炼,对术后康复构成不利影响[1]。特别是骨伤科患者术后在组织损伤与修复过程中会有疼痛的复杂反应,已经被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2]。本文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0例骨伤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中医护理与疼痛护理相结合的干预措施,比较术后3d疼痛程度,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300例骨伤科患者,其中男178例,女122例,年龄18~75岁,平均(41.2±4.4)岁。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必要时,遵医嘱予以止痛药治疗严密观察药物效果,并记录。
1.2.2观察组 除给予一般术后常规护理,还进行中医疼痛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2.1中医护理 ①中医护理技术:⑴耳穴压丸:中医认为,"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直接或间接地与耳发生联系,通过耳豆刺激耳穴,以达到镇痛的目的。按耳穴压丸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根据骨伤科病情,选取相应部位、肾上腺、肾、神门、内分泌、皮质下穴位。指导患者正确按压方法,力量。按压3~5次/d,1~2min/次。耳豆一般留3~5d,两耳交替,15d为1疗程;⑵穴位按摩:由术者运用各种手法于患者体表穴位上,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的功效,从而减轻疼痛。按穴位按摩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根据骨伤科病情,选取相应部位阿是穴,临床常用的神门、外关、足三里、承山、三阴交、复溜、列缺、委中、商丘等穴位。根据患者发病部位、年龄、及耐受性,选取3~4个按摩的穴位,用适宜手法和刺激强度,进行按摩。手法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用力均匀,轻重适宜;由慢至快,再由快至慢。时间为15~30min;⑶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制成艾条,点燃后在患处烧灼熏烤的一种疗法,借其温热性和药物的作用以温通经络、消肿散结,以达到镇痛的目的。按灸法中医护理操作,根据患者受伤部位予以灸法,距皮肤2~3cm,一般灸5~15min;⑷中药熏药:将中草药煎汤,趁热在患处皮肤进行熏蒸,以达到疏筋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按中药熏药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根据患者骨折部位进行熏蒸,时间为20~30min;②物理疗法: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冷敷法、中频脉冲电治疗、红外线照射、红光治疗,从而缓解患者疼痛。
1.2.2.2疼痛护理 ①疼痛的健康教育:⑴提供安静、舒适、光线、温湿度适宜的病房环境,指导患者通过分散注意力来缓解疼痛,如听音乐等。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⑵告知患者疼痛的定义以及疼痛评估的具体方法即视觉模拟评分法:将疼痛程度用0~10个等级依次表示,0级表示没有疼痛,10级表示最剧烈的疼痛。指导患者正确描述疼痛,并交由患者选择疼痛分值;⑶转变陈旧观念:为避免患者出现难以忍受疼痛时才服用止痛药以及担心术后使用止痛药成瘾的心理误区。根据WHO三阶梯止痛基本原则即口服给药,按时给药。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积极使用止痛药物及采用中医护理治疗能够缓解疼痛;②患者疼痛进入数字化信息管理。护士通过每日对患者疼痛的评估,及时准确地将疼痛评分录入护理工作站,让医生能够通过数字化信息平台随时掌握患者疼痛的动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让患者得到有效的镇痛治疗;③止痛药的护理。疼痛一般发生在术后1~3d,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吸收状态和代谢速度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在第一次用药完成后,认真观察药物反应,以确定合理的用药剂量[3];④制定功能锻炼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督促患者早期功能恢复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3疗效评价标准 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术后疼痛进行评估。将疼痛分成0~10个等级,数值小表明疼痛轻,数值越大,则表明疼痛强度大。按照疼痛对应的等级将疼痛程度分为:没有疼痛(0级),轻度疼痛(1~3级),中度疼痛(4~6级),重度疼痛(7~10级)。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3d内的疼痛程度,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术治疗是骨伤科患者治疗的一种必不可缺的手段,但疼痛是术后患者常出现的症状。疼痛时机体本能保护的反射机制,具有防御和保护性的功能。然而术后的疼痛一般都是强烈的急性疼痛,属于恶性刺激,会使机体发生病理反应,比如血压升高、免疫力降低、耗氧量增加、代谢紊乱等,会对机体的很多个系统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影响骨折的恢复和手术后的生活质量[4]。同时疼痛与手术本身造成的创伤、骨折创伤有关,还与患者的心理因素有关[5]。所以做好疼痛护理干预,促进患者生理与心理康复是医护人员的责任。本研究结果表明,术后3d内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低,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中医疼痛护理干预对骨伤科患者术后疼痛收到了良好效果。对患者术后身体恢复、心理、生理状态调整创造有利条件,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我们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江,左俊英,程茂金.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与健康教育[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11,10(5):519.
[2]王海燕,马玉萍,周海慧.疼痛护理在124例骨科患者中的应用[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1):5831-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