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风险评估研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我国的农村小额信贷制度1994年实施以来,表现出发展速度快涉及面广、效果好的特点。它解决了农村中低收入群体融资难的问题,减少了城乡贫富差距,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盐城为例,据样本调查显示,2009年盐城市农户资金需求能得到满足的比例为67.5%,中小企业需求能得到满足的比例为52.86%,资金需求满足程度在80%以上的农户和中小企业占比分别为40%和27.14%,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对“三农”的扶持力度非常明显。截至2011年底,盐城已设立农村小额信贷公司20家,全市小额信贷公司累计贷款额已达101亿元。贷款余额31.4亿元,其中涉农户贷款余额26.4亿元,中小企业贷款余额4.98亿元。但是,农村小额信贷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信贷制度不够完善,目前农村信用基础薄弱,农民控制风险能力有限,农户小额信贷无需抵押、担保的业务特点使得信贷机构在贷款过程中面临较大的风险,农户违约现象时有发生,这就严重影响了信贷机构的贷款质量,制约了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防范和规避小额信贷风险,将关系到农村信贷市场秩序以及农户小额信贷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影响到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估计
2.1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指由于外部扰动而引发收益不确定的风险。环境风险主要包含了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两大类。
2.1.1自然风险。农户小额信贷的对象主要是以农业生产收入为主要来源农户,农业生产效益是农户偿债能力的重要保证。我国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抗风险能力差,因此农业和农副业收益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一旦遭遇大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必定受到极大的影响,同时,农业保险市场发育滞后,拖欠贷款也就成为必然。
2.1.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通常是指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因供求关系、品种及质量、价格等市场因素发生变化而给生产者造成损失的危险。市场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市场信息不对称,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善,农业结构调整的难度较大。
2.2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指邮储银行在经营管理上出现的偏差而引发的给贷款造成损失的风险。这种结果主要通过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表现出来:①贷前评估。邮储银行在作出是否贷款的决定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调查走访,询问记录等,若此时邮储银行在管理上出现问题,那一定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的效率。②贷后监督。如果银行在管理上出现不足,将会使得信贷员产生道德风险,放松检查和跟踪服务,放任资金的使用状况并听任有效的项目由于借方能力的不足而失败。③贷款收缴。若资金能顺利收回,信贷员不仅要进行信用记录,还要根据本期合作情况来确定下期该户的授信额度;若资金不能顺利收回,信贷员也需要对此进行及时反馈,并对该户进行相关的催缴工作。
2.3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农户在获得贷款后不努力从事生产或任意改变借款用途、恶意逃废债务所形成的道德风险。主要表现在:①农民信用意识不强。农民缺乏教育,受小额信贷低息以及政策宣传不到位的影响,一部分农户习惯性地认为,小额信贷是扶贫贷款,不要白不要,从而想方设法地争取贷款,到期后却不愿偿还,有的甚至被某些动机不纯的人所玩弄,从而造成投机失败的恶果。②违约惩罚力度低。目前,农村地区信用体制还不健全,这就造成了信用约束力不强的问题。③“羊群效应”明显。农民崇尚示范,易于跟风转,如果有人拖欠贷款,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风险扩散很快,导致拖欠率的提高或者是客户的大量流失。
2.4政策风险
对小额信贷来说,国家某些政策的不到位或是利空消息的出台都会引发其风险问题。政策风险的表现有:①法律规制缺乏。缺乏法律有效规制的信贷机构可能会出于自身发展需要或者其他目的而从事非法筹资业务,发生金融诈骗、非法吸收存款等违法事件。②利率机制失灵。在中国大部分小额信贷实行的是不浮或少浮的优惠利率政策,这种低利率政策,无法弥补小额信贷的高运作成本与管理成本,使小额信贷在贷前就暴露在利率风险下,难以有效的进行成本补偿。③行政干预过度。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中行政干预依然过多,这势必影响到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为了达到阶段性的工作目标,有时会牺牲小额信贷组织的经济利益,造成小额信贷组织经营行为越发偏离市场经济的轨道。
3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评价
3.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上文对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的评估,可以得到准则层的四大风险以及子准则层的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具体层次结构模型如下:(略)。
3.2构造判断矩阵
AHP法采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用b表示对于A言,B对B的相对重要性,利用(将标准值限定在1~9范围内变动的比率标度,具体见表1)来确定b的值。结合走访的邮储银行资深信贷员的评估,得到A—B层次的判断矩阵(以下计算均以此层次为例,其他层次略)如下:(略)。
3.3计算相关参数及一致性检验
相关参数计算如下:计算各行几何平均值:(略)。计算结果表明环境风险所占比例最大,信用风险次之,管理风险第三,政策风险最小。(3)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及一致性检验:(略)。所以A—B层次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检验要求,可以接受。同理可以计算出B1—C,B2—C,B3—C,B4—C层次的相关参数,得到表2的排序结果如下:(略)。判断矩阵B1—C,B2—C,B3—C,B4—C,的CI均小于0.1,可知它们的总排序满足一致性检验要求。由上表可知四大风险中风险权重最高的环境风险,其次是信用风险,再次为管理风险,而它们的子风险最高的分别为自然灾害,农户信用意识,贷款收缴。
4农村小额信贷风险防范
4.1环境风险的防范
环境风险中的自然环境灾害和市场风险是两种自发的又不可控的风险,因此无法通过有效的手段消除,而只能采取分散或补偿措施。对于自然灾害,我们可以采用科学技术和农业保险的手段。政府可以通过科学预测、预报的手段使农户预先了解天气的动态,提前做好可能的应对防护措施,不过这些措施只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对于一些突发的或是重大的自然灾害,可以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如杂交水稻技术、大棚养殖技术、数字化的农机具等,能提高农作物产量或是存活率,从而弥补不利气候条件带来的损失;但是上述手段仍然不能完全降低小额信贷自然风险,无法排除未检测到的自然灾害出现的可能,所以应当结合农业保险来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我国从2007年便开始推行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要“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我国农业保险呈现了高速发展的态势。保险理念现今在城镇中推广的比较广泛,产品也非常丰富,但对农村保险业务而言,发展水平还有待改进和提高,不仅要能大力宣传保险的理念和原理,更要能开发研制出符合农村现状的保险产品。因此要尽快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商业保险体系为主体、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服务体系,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提高农民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对于市场风险,主要是受农产品价格的变动导致农民收益变动的风险,我们可以大胆借鉴其他行业的做法,利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和手段来帮助农户和邮储银行应对风险。邮储银行应当充分利用高素质的信贷人才,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以熟悉市场动态和走势,能够根据现有情况对未来的农产品价格的趋势作出判断,这样可以降低“羊群效应”,邮储银行还可以利用股票等套期保值或农产品期货应对市场价格变动的风险。
4.2管理风险的防范
要想有效地防范管理风险,邮储银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信贷人员在整个贷款业务流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邮储银行要加强信贷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工作,较快提升信贷队伍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农业政策知识和法律知识;还要建立健全系统的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激发信贷人员服务农民的热忱和积极性,并将爱岗敬业、思想品质好的人员充实到信贷队伍中去,使整体队伍素质不断巩固和提高;此外为了更好地促进基层信贷员与高层管理者之间的合作,可以实施工作轮岗制度,通过相互间工作的互换,能够使得彼此明白他人工作的难度,加深对他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其次,深化细化小额信贷“三查”工作用。严格落实小额信贷业务制度要求,把“三查”(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工作深化、细化,切忌重放轻管。贷前调查应即严守业务准入关,实现风险管理前移;贷中审查即规范业务操作流程,严控风险,避免产生法律风险;贷后检查即主动提示风险,减少贷款逾期风险,按照“谁管户、谁检查”则,信贷员要持续监督。最后,转变经营理念,加快农村金融体系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邮储银行需要明确自身市场定位,在其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前提下,不断推进金融创新,不断开发出既能满足客户需要又能有效分散、转移、控制风险的信贷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国外成功的小额信贷经验表明,针对农户数量多,人员分散,数据搜集难,后续工作量大等特点,邮储银行需要迫切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提高其金融管理能力。
4.3信用风险的防范
一、引言
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可预知的、不可控因素引起的不确定的财务状况而导致资产损失的可能性(这里指单风险)。财务风险是商业风险的货币化表现,根据其形成过程可分为:融资风险、投资风险、信用风险。
一般情况下,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包括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偿债能力、发展潜力。将企业短期财务指标与发展潜力指标相结合,从而使企业短期财务指标与发展潜力指数相结合,达到互补的效果。但是,研究表明:基于现金流的财务预警指标,应该集中于两种类型的指标——现金盈利能力和现金增值。这对定量分析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财务风险是复杂的、动态的,基本的财务风险评估指标应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开发能力、现金流动能力,所有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到企业的财务事务。没有足够的利润,企业无法生存;企业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将宣告破产;资产运用的低效率将会影响企业利润;没有利润的增长,企业将不能继续生存。此外,企业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相关定性指标,如专业级别和财务人员的流动性、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等。因为这些因素不仅反映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风险状况,也会影响企业融资活动和企业决策。
由于存在大量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并且这些因素错综复杂,因此只能选择少数主要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并且,有些被选择的评价指标数据是已知的,有些却是未知的。1982年,邓聚龙教授创立的灰色系统理论,是一种研究少数据、贫信息不确定性问题的新方法。灰色系统理论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为此,评估和监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灰色”的信息特点,存在一个灰色系统。
二、灰色系统理论
灰色系统理论是由邓聚龙最初提出(《灰色系统理论教程》1982)。灰色预测模型是灰色系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成功应用于财务、物理控制、工程、经济学等领域。灰色预测模型的优点包括:(1)可用于小样本:低至四个观测值就能估计出一个未知系统的结果;(2)它可用一个一阶微分方程来描述系统。因此,只用少数离散数据就足以描述一个未知的系统。从这点可以看出,灰色预测系统适合在决策者只有有限的历史数据的竞争环境条件下进行预测。灰色系统理论是基于如下假设:系统是不确定的,并且用已知的系统信息无法进行相关分析或建立描述系统的模型。灰色系统把每一个随机变量作为一个灰色数,放入一个给定的值域中。在此值域中,不依赖于统计方法处理这些灰色数,而是直接处理原始数据,找到内在数据规律。灰色系统理论包括以下方面:灰色生成;灰色关联分析;灰色预测;灰色决策;灰色控制。下面介绍灰色关联分析与灰色预测的基本思想,这两种方法直接与本文所研究的问题相关。灰色关联分析是用来在灰色系统中确定两组随机序列关系的分析方法。该分析可能具有与模型识别系统相似的特点。一序列的数据被称为“参考序列”或“比较序列”,其他序列与该参考序列的关系将是要被鉴别的。
对于两个系统之间的因子,在不同时间或对象变化的相关测度被称为关联度。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如果两个因子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即有高度的同步变化,就可以看作这两个因素有高度的相关性;反之则为低相关。因此,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因子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差异程度来衡量因子之间相关度的方法,也就是“灰色关联度”。
灰色关联分析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一)确定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序列和影响系统行为的比较序列
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被称为参考序列,影响系统行为因素组成的数据序列被称为比较序列。
其中,k指第k个评价指标的序列号;i指第i个评价单元的序列号;vik指第i个评价单元中第k个评价指标的内容。用每个指标的最优值v0k作为参考序列x0的集合。将一个具有m个评估单元,n个评估指标的的系统记为矩阵A(0)。
(二)对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进行无纲量化处理
由于各种因素在系统中有不同的意义,数据不一定有相同的量纲,这使得它不方便比较或者难以在比较中得出准确的结论。因此,在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时,一般采用无量纲化处理数据,即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公式为:
(三)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灰色关联系数ik的计算
所谓的关联程度实际上指的是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差异程度。因此,曲线之间大小的差异可以用来作为相关度的测度。参考序列Xi和比较序列X0的相关系数是:
(四)关联度ri的计算
因为相关系数代表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在不同时刻的相关程度,因此它存在不止一个数值,并且由于信息过于分散,很难整体比较,所以,必须使不同时刻的相关系数中心化,即计算出平均值作为定量表示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之间的相关性程度。计算关联度ri的公式是:
(五)对关联度进行排序
因素之间的相关度主要是由关联顺序来描述,而不是关联度的大小。依照关联度ri的大小进行排序,关联度的排序反映了在管理企业时参考序列的优先级。
三、实证分析
因子分析可以解决关联度概念中存在的计算问题。本文以5个医疗行业的创业板上市公司(V1—V5)为例阐述关联模型的应用。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见 表1。该系统包含三个层次的指标,即第一层:目标层,财务风险(A);第二层:元素层,包括利润率(B1)、偿债能力(B2)、经营能力(B3)、成长能力(B4)、现金流动性(B5)和非财务因素(B6);第三层:指标层,包括18个指标(C1—C18)。参考序列为:
四、结论
本文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将它应用到评价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结果基本上符合实际情况,进一步表明灰色系统理论在现实应用中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未来的研究应集中于由灰色关联分析为主要模型,并由DEA模型辅助进行不同指标权重的计算,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更优的相关性计算,更客观评价各种指标次序的优先级。
【参考文献】
[1] Deng J. L. The gray system theory tutorial[M].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0:5-8.
[2] Deng J. L. Introduction to Grey System Theory[J].The Journal of Grey System,1989,1(1):1-24 .
[3] Deng J. L.Properties of Multivariable Grey Model GM (1, N)[J].The Journal of Grey System,1989,1(1):125-141.
[4] Deng J. L.Control Problems of Grey Systems[J].System and Control Letters,1989,1(1):288-294.
[5] Shih, N. Z., and Liou, D. K.An Evaluation Study of Future Indexes Hedging Strategies in Grey System Applied on Volume Weighted Index and Future Index[C].1997 Second 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y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Taiwan),1997:16-33.
[6] Chen, J. Y., and Lin, Y. H.Design of Fuzzy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with Grey Predictor[J].The Journal of Grey System,1996,8(2):147-164 .
[7] Chiao, J. H.,Wang,W. Y., and Lu,M. J.A Study for Applying Grey Forecasting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Product[J]. 1997 Second 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y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Taiwan),1997:202-206.
[8] Homg, C.M., Chiang, C. T., and Lin, S. C.Design ofGrey Prediction Controller Based on Fuzzy Reasoning[C].The Second 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aiwan):n of Four Kinds of Prediction Methods: ARIMA, Fuzzy Time Series, Fuzzy Regression Time Series and Grey Forecasting—An Example of the Production Value Forecast of Machinery Industry in Taiwan, 1997 Second 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y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Taiwan),1997:53-68 .
[9] Huang, Y. P., Huang, C. C., and Hung, C. H.Determination of the Preferred Fuzzy Variables and Applications to the Prediction Control by the Grey Modeling[C].The Second 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aiwan),1994:406-409 .
[10] Deng, J. L.Grey Forecasting and Decision[M].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86.
Comparing on the Tactics of Risk Assessment of Traditional Risk-based Audit and Modern Risk-based Audit
Abstract: Traditional Risk-based Audit and Modern Risk-based Audit are the two phases that Risk-based Audit has evolved. tactics of risk assessment of Traditional Risk-based Audit and Modern Risk-based Audit differ from each other while they still have some similarities. This paper does the Comparion on the Tactics of Risk Assessment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orientation of risk assessment, extent of risk assessment, procedures of risk assessment and methods of risk assessment.
Keywords: Traditional Risk-based Audit Modern Risk-based Audit
Tactics of Risk Assessment Audit risk
一、引言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均以风险评估为起点,同时都将风险与控制方法贯穿运用于审计全过程,使审计过程成为一个不断克服和降低审计风险的过程。因此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两种审计模式在风险评估策略上存在一定的相同之处,但同时更多地体现出了差异。鉴于两种审计模式的风险评估策略较易被混淆,本文拟对两种审计模式的风险评估策略作一比较,对两者差异加以初步探讨。 二、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涵义
(一)传统风险导向审计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也称为控制风险导向审计[1]。审计模式 发展到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标志性事件是AICPA在1983年了第47号《审计准则公告》(SAS No.47)——“审计业务中的审计风险和重要性”,首次提出了审计风险模型。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将风险分析、评价与控制融入传统审计方法(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导向审计)之中,进而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取证模式。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程序并没有脱离制度导向审计模式,但它在制度导向审计模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针对制度导向审计不直接处理审计风险,不能对审计风险进行量化的缺点,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引入审计风险模型,通过该模型将从各种渠道所收集的证据联系了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对审计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将审计资源相对合理的分配到高风险领域。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也称为经营(商业)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1997 年,Bell 和 Frank 发表了名为《通过战略系统的视角对组织进行审计》的研究报告,首次提出了毕马威的BMP 审计模式,这标志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技术方法在系统和战略管理理论基础上的重大创新,它以被审计单位的战略经营风险为导向,通过“战略分析——流程分析——经营业绩评价——财务报表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将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和经营风险联系了起来,从而提出了审计师从源头分析和发现会计报表错报的观念[2]。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针对传统风险导向审
计风险评估不到位,未能有效发现高风险审计领域,造成审计过量或审计不足的缺点,大大加强了风险评估程序,做到了以风险评估中心,真正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
2003年10月国际审计和保证准则委员会(IAASB)了国际审计准则第315号( ISA 315)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下的审计风险模型修改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明确规定了审计工作以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作为新的起点和导向。这就导致了实务中普遍运用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审计风险模型和审计具体风险导向等上和准则规定产生了一定的差异。鉴于这一点,特别指出本文所称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指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实务中运用的以战略经营风险为导向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二、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风险评估策略比较
风险评估是指对审计风险的评估。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于存在重大错报的财务报表未能适当发表意见的风险[3]。风险评估的目标就是确定
高风险环节,从而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重点,并进一步确定如何收集、收集多少和收集何种性质的证据,以便更有效地控制和提高审计效果及审计效率。策略,是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方法。借鉴中注协(1997)对审计策略的定义,笔者将风险评估策略定义为审计人员根据确定的风险评估范围,选择能够达到风险评估目标而应当实施的最有效风险评估程序的基本思路、组织方式和具体方法。在本文中,笔者从风险评估导向、风险评估范围、风险评估程序、以及风险评估具体方法四个方面来比较两种审计模式的风险评估策略。
(一)风险评估导向
虽然国际审计准则规定,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下审计人员首先应当对财务报表整体层次和交易类别、账户余额认定层次的固有风险进行评估,但由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都受内外部环境的,两者很难区分,因此审计人员通常难以对固有风险单独做出准确评估。又鉴于稳健性原则的考虑,实务中审计人员往往将固有风险简单地确定为高水平,从而将风险评估重点锁定在控制风险上。因此在实务中,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实际上是以对控制风险进行的评估为切入点的,所以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是以控制风险为导向的。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强调: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i]主要来源于企业财务报表的错报风险,而企业财务报表的错报风险则主要来源于整个企业的战略管理风险和经营活动风险[4]。所以要充
分理解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就必须从企业的战略分析入手,充分识别企业内、外部风险并理解内外部风险对财务报表认定的影响。因此,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并不直接从对固有风险的评估入手,而是间接地以被审计单位的战略经营风险为导向,通过综合评估战略经营风险从而确定财务报表剩余风险,并进一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时间和程序。因此,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以战略经营风险为导向的。 (二)风险评估范围
在实务中运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时,审计人员往往忽略对固有风险的准确评估,而将固有风险简单地确定为高水平。因此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下审计人员往往不注重从宏观层面上了解企业及其环境(如行业状况、监管环境;企业的性质;企业的目标、战略、以及可能导致会计报表重大错报的相关经营风险;对企业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5],而只关注企业的内部
控制。因此,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下,审计人员实际上只仅仅依赖对控制风险所作的粗放型评估来直接、大致确定检查风险水平。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比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对企业了解得更透。它将被审计单位置于广泛的系统中,认为有效的审计需要对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环境、战略目标和措施、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主要业务活动和关键经营环节以及剩余风险进行深入的了解。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审计风险仍然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要素组成,审计人员也同样要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评估。但是相比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固有风险”的内涵扩大了,除了包括会计报表项目本身的风险外,更多地考虑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而且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企业内部控制已经发展到内部控制框架阶段,并有被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取代的趋势,相比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下的内部控制结构概念,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对控制风险进行评估时考虑的因素则更加全面了。
(三)风险评估程序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风险评估的基本程序可表示为:固有风险评估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结构控制风险初步评估控制测试(可选)控制风险综合评估确定检查风险。审计人员在对固有风险进行评估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管理人员的品行、能力、变动情况和遭受异常压力的情况;客户业务特征;关联方;非常规交易;以前审计结果等。但由于种种原因,实务中审计人员往往忽略对固有风险的准确评估,通常的做法是将固有风险简单地确定为高水平,而将风险评估的重点放在控制风险上。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时,首先从控制环境入手,再对制度和控制程序进行分析。分析控制环境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管理和经营作风;组织机构;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职能;人事政策和程序;确定职权和责任的等。然后审计人员基于当前对内控的了解对控制风险水平进行初步评估(计划估计水平)。如果审计人员将某一控制的控制风险初步评估为最高值,则对该控制不需执行控制测试而直接进入实质性测试阶段;但如果审计人员将某一控制的控制风险评估为低于最高值时,则就需要对该控制执行控制测试,从而来获取证据以支持低于最高值的风险水平。控制测试完成以后,审计人员对被测试控制的控制风险进行再次评估(最终估计水平),并根据最终估计水平来决定相应的检查风险水平。 风险导向审计风险评估的基本程序可用下图表示。如图所示(由于不能粘贴,此处图略),审计人员首先需要对客户的战略进行分析,分析时需要对客户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解,包括客户行业状况、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宏观环境等);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面临的经营风险;对威胁企业战略的风险做出的反应等。对客户的战略进行分析后即可对战略风险做出评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内部控制被分为管理控制(战略控制、高层控制)和流程控制(一般控制、员工控制)[6],在对 客户的战略进行分析时同时要对战略控制进行了解并进行评价。然后审计人员对客户的流程进行分析,分析时可从流程目标、投入、作业、交易类型、威胁流程目标的风险等八个维度来了解流程情况[7]。通过流程分析可
以了解客户创造价值的方式、竞争优势及劣势、威胁,从而来评估流程经营风险。在对客户的流程进行分析时同时要对流程控制进行了解并进行评价。在对战略经营风险和流程经营风险进行评估时特别要注重对舞弊风险的评估。然后在此基础上来对固有风险进行初步评估,在评估时除了要重点考虑经营风险可能引起的重大错报之外,还要考虑其他可能引起重大错报的因素(管理当局遭受的异常压力等)。审计人员在对客户的战略和流程进行分析时已经从企业整体层次对内部控制进行了了解(战略控制和流程控制)并做了评价,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对内部控制的其他方面进行了解并给予评价,特别是要关注有关交易重要类别的控制。基于对内部控制充分的了解,审计人员然后对控制风险进行初步评估。由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都受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审计人员在单独对固有风险、控制风险进行初步评估的基础上还须对两者进行综合评估,即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联合。对联合风险的评估是审计工作的核心,因为接下来其余的审计工作都要围绕联合风险来进行,联合风险的评估结果是审计人员决定实质性程序性质、时间以及范围的基础[8]。然后审计人员对 值得信赖的控制进一步执行控制测试,从而来获取支持其较低控制风险水平的证据。最后根据控制测试结果并结合联合风险评估水平,审计人员对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进行综合评估,从而来确定会计报表剩余风险(即检查风险),并进一步决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以及范围。 (四)风险评估具体方法 风险评估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检查、函证、询问、穿行测试、分析性程序等多种审计取证手法。虽然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客观上要求大量使用分析性程序来进行风险评估,但由于实务中审计人员往往忽略对固有风险的准确评估,因此限制了分析性程序的运用范围。而且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对于信急的再加工重视程度不够,分析性程序主要适用在报表分析上[9]。 而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风险评估以分析性程序为中心,分析性程序成为最重要的程序。而且随着分析性程序功能的不断扩大,分析性程序开始走向多样化,审计人员不仅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同时也对非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由于分析性程序的多样化运用,大量的分析工具以及现代管理方法被运用到分析性程序中去。如在战略分析时审计人员运用了PSET分析和POPTER分析方法;在流程分析时运用到了价值链分析(VCA))和波士顿矩阵(BCG)以及SWOT分析方法;绩效分析时运用到了平衡积分卡(BSC)和标杆管理(Benchmarking)分析技术[10]。将分析工具运用到风险评估中 使得风险因素不再独立,而且风险评估不再是一元评估,而是多元评估,因此风险评估的结果将更加可靠。
三、结论
1. 风险评估导向不同:
虽然国际审计准则规定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应以固有风险为切入点,但在实务中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实际上是以控制风险为导向的;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则是以战略经营风险为导向的。
2. 风险评估范围不同:
审计人员在实务中运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时往往会忽略对固有风险的准确评估,只通过对控制风险所作的粗放型评估来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审计人员除了要对传统的固有风险,即会计报表项目本身的风险进行评估之外,更多地是要考虑企业的经营风险,特别是注重对舞弊风险的评估[11]。同时由于内部控制概念内涵的扩
大,审计人员在对控制风险进行评估时考虑的因素相比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下更加全面了。
3. 风险评估程序不同: 相比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由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增加了对企业战略和经营流程的分析,以及对经营风险的评估,而且最后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联合起来进行评估,因此在评估程序方面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比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更完善。由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风险考虑的更全面了,所以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能够更好的将会计报表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4. 风险评估具体方法重点不一样: 两种审计模式在风险评估时都运用了观察、检查、函证、询问、穿行测试等风险评估方法,但相比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更注重分析性程序的运用,做到了以分析性程序为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认为审计风险应该是广义的,即不仅包括审计过程的缺陷而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不相符而产生损失或责任风险,还包括客户经营失败而导致审计主体遭受损失或不利的可能性。
:
[1] 王泽霞.论风险导向审计创新[J].会计,2004(12): 49-54
[2] 谢荣,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研究与实务发展[J].会计研究,2004(14):47-51
[3] AICPA:professional Standards As of June 1,1992,AU.31
[4] 谢荣,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基本内涵分析[J].审计研究,2004(05):26-30
[5] 陈毓圭.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由来及其发展的认识[J].会计研究,2004(14):58-63
[6] 郑朝晖.战略系统审计:财务数据之合理预期[J/OL].会计视野,2004 [2006-4-17] doc.esnai.com/showdoc.asp?docid=448&uchecked=true
[7] 王义华.BMP审计模式介绍[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06): 69-70
[8] Ernst&Young Global Audit Planning Toolkit 2004[M], 2004: 65-67
一、研究的意义
伴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时代迅速到来。社会信息化给政府事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行政管理的现代化迫在眉睫。电子政务在发达国家取得长足进展,为了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和行政管理水平,我国正在加快对电子政务网的建设。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开放和互联的发展带来信息流动的极大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电子政务系统上所承载的信息的特殊性,在网络开放的条件下,尤其是公共部门电子政务信息与资产,如果受到不法攻击、利用,则有可能给国家带来损失,也可能危及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安全。作为政府信息化工作的基本手段,电子政务网在稳定性、安全性方面,比普通信息网要求更高。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是确定与衡量电子政务安全的重要方式。研究确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及模型,不仅有助于维护政府信息安全,也有助于防止现实与潜在的风险。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当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安全的评估体系与方法。目前主要有风险分析、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安全测评和安全审计等四类。
(一)国外研究现状。在风险评估标准方面,1993年,美、英、德等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与各国国家安全局制定并签署了《信息技术安全通用评估准则》。1997年形成了信息安全通用准则2.0版,1999年形成了CC2.1版,并被当作国际标准(150/IEC15408)。CC分为EALI到EAL7共7个评估等级,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影响深远。之后,风险评估和管理被国际标准组织高度重视,作为防止安全风险的手段,他们更加关注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并体现在相继于1996年和2000年的《信息技术安全管理指南》(150/IECTR13335标准)和《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150/IEC177799)中。与此同时,全球在信息技术应用和研究方面较为发达的国家也纷纷研发符合本国实际的风险管理标准。如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自1990年以来,制定了十几个相关的风险管理标准。进入二十一世纪初,美国又制定了《IT系统风险管理指南》,细致入微地提出风险处理的步骤和方法。2002年与2003年,美国防部相继公布了《信息(安全)保障》指示(8500•l)及更加完备的《信息(安全)保障实现))指令(5500•2),为国家防务系统的安全评估提供了标准和依据。随着信息安全标准的广泛实施,风险评估服务市场应运而生。继政府、社会研究机构之后,市场敏锐的产业界也投入资金出台适应市场需求风险评估评估体系和标准。例如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OCTAVE方法等。在风险评估方法方面,目前许多国内外的学者运用神经网络、灰色理论、层次分析法、贝叶斯网络、模糊数学、决策树法等多种方法,系统研究并制定与开发了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风险评估模型,这些模型与方法虽然具备一定的科学依据,在不用范围和层面的应用中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比如计算复杂,成本高,难以广泛推广。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我国的研究较之国外起步稍晚,尽管信息化浪潮对各国的挑战程度不同,但都深受影响。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信息安全标准和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已广泛开展。但在电子政务网上的应用却是近几年才开始引发政府、公众及研究机构的关注。任何国家政府都十分重视对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宏观管理。但政府依托什么来宏观控制和管理呢?实际上就是信息安全标准。所以在股价战略层面看,用哪个国家的标准,就会带动那个国家的相关产业,关系到该国的经济发展利益。标准的竞争、争夺、保护,也就成为各国信息技术战场的重要领域。但要建立国内通行、国际认可的技术标准,却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组织力量学习、吸收国际标准,并逐步转化了一批国际信息安全基础技术标准,为国家安全技术工作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信息安全技术标准的具体研究应用,首先从最直接的公共安全领域开始的。公安部首先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制定和颁布了信息安全标准。1999年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一1999);2001年援引CC的GB/T18336一2001,作为我国安全产品测评的标准;在此基础上,2003年完成了《风险评估规范第1部分:安全风险评估程序》、《风险评估规范第2部分:安全风险评估操作指南》。同时,公安部以上述国家标准为依据,开展安全产品功能测评工作,以及安全产品的性能评测、安全性评测。在公安部的带动下,我国政府科研计划和各个行业的科技项目中,都列出一些风险评估研究项目,带动行业技术人员和各部门研究人员加入研究行列,并取得一些成果。这些成果又为风险评估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实践的依据。同时,国家测评认证机构也扩展自己的工作范围,开展信息系统的安全评测业务。2002年4月15日,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为进一步推进工作,尽快启动一批信息安全关键性标准的研究工作,委员会制定了《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章程(草案)》,并先后成立了信息安全标准体系与协调工作组(WG1)、内容安全分级及标识工作组(WG2)等10个工作组。经过我国各部门和行业的长期研究和实践,积累了大量的成果和经验,在现实需求下,制定我国自己的风险评估国家标准的条件初步成熟。2004年,国信办启动了我国风险评估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该项工作由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课题组牵头制定工作计划,将我国风险评估国家标准系列分为三个标准,即《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指南》、《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南》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框架》。每个标准的内容和规定各不相同,共同组成国家标准系列。《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指南》主要规定了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过程,其中对本单位管理层的职责予以特别明确,管理层有权根据本单位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的结果,判断信息系统是否运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规定,风险评估包括的特定技术性内容、评估方法和风险判断准则,适用于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进行自我风险评估及机构的评估。《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框架》则规定,风险评估本身特定的概念与流程。
三、研究的难点及趋势
电子政务网的用户与管理层不一定具备计算机专业的技能与知识,其操作行为与管理方式可能造成安全漏洞,容易构成网络安全风险问题。目前存在的风险评估体系难以适应电子政务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因此结合电子政务网性需求,需要设计一种由内部提出的相应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准则,制定风险评估模型。当前存在的难点主要有:一是如何建立风险评估模型体系来解决风险评估中因素众多,关系错综复杂,主观性强等诸多问题,是当前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安全评估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二是评估工作存在评估误差,也是目前研究的难点和不足之处。误差的不可避免性,以及其出现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使得风险评估中风险要素的确定更加复杂,评估本身就具有了不确定性。从未来研究趋势看,一是要不断改进风险评估方法和风险评估模型。有研究者认为,要充分借鉴和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OCTAVE电子政务系统风险评估模型。它可以有效顾及评估中的各项因素,较为简易地获得评估结果,并消除其中存在的主观偏差。二是由静态风险评估转向动态风险评估。动态的风险评估能够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评估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同时可以及时制止风险进一步发生。在动态模型运用中,研究者主要提出了基于主成分的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通过对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进一步改进,实现定性与定量的有效结合。
作者:郭玮 单位:西安邮电大学
参考文献:
[1]陈涛,冯平,朱多刚.基于威胁分析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11,8:94~98
[2]雷战波,胡安阳.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中国信息界,2010,6
[3]余洋.电子政务系统风险评估模型设计与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
[4]周伟良,朱方洲,电子政务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研究[J].电子政务,2007,29:67~68
[5]赵磊.电子政务网络风险评估与安全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1引言
医疗会计报表承载着医院重要的财务与经营信息,是医院会计核算的总结与归纳,能够为医院的整体发展与管理层对管理方法的改善提供重要的依据与信息[1]。对医疗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对于医院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而在医疗会计报表的审计过程中履行实质性的内部测试与控制程序,即实施风险评估,能够有效避免发生法律诉讼与审计失败问题,对于强化审计报表的有效性,是一个十分必要的环节[2]。对于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的研究,国外有学者在研究中提出,影响医疗会计审计风险的因素具体包括被审计的医疗单位管理层的实际道德水平、出具审计报告之后该单位发生财务困难情况的可能性、外部财务报告使用者信任财务报告的程度、该单位实际存在的经营风险以及显著性水平等方面。还有学者基于该研究结果提出一种云计算技术下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国内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分析了影响医疗会计审计风险的因素,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3-4]。由于以上方法存在风险评估准确性较低与风险预警能力较差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对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
2基于大数据的审计风险评估方法
2.1风险评估指标选取
基于大数据技术对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指标进行选取,选取审计风险评估指标时遵循以下原则:可比性、独立性、可操作性、科学性以及全面性[5]。对医疗会计审计风险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以选取医疗会计审计风险因素指标,所选取的一级指标为重大错报风险指标、检查风险指标。根据选取的一级指标对其对应的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进行选取[6-7]。
2.2构建审计风险评估指标模型
根据选取的风险评估指标构建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指标模型[8]。构建的重大错报风险指标所对应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指标模型具体如表1所示。检查风险指标所对应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指标模型具体如表2所示。
3风险评估实例研究
3.1医疗企业概况
利用基于大数据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对某医疗企业实施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实验。该医疗企业的股权结构具体如图1所示。实验医疗企业主要经营以下业务:工业设备及医院设备,液体消毒剂、化学灭菌指示物、清洗消毒液,病房护理器具及设备、超声类设备及仪器、口腔类器具及设备、诊疗室、急救室、手术室器具及设备、X线类设备及仪器、灭菌和消毒器具及设备等,属于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企业定位为医疗医药服务、制药装备服务、医疗器械服务这三个板块。实验医疗企业近几年的固定资产额度与占比情况具体如表7所示。在对该医疗企业实施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分析基于大数据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的风险评估准确性与风险预警能力。为增强实验结果的对比性与可信性,将现有的两种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作为实验中的对比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现有的两种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云计算技术下、基于深度学习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同样获取两种方法的风险评估准确性与风险预警能力实验数据,比较三种实验方法的性能。
3.2研究结果
3.2.1风险评估准确性研究结果测试基于大数据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云计算技术下、基于深度学习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的风险评估准确性数据,获取的实验结果具体如图2所示。根据图2的风险评估准确性实验结果可知,基于大数据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的风险评估准确率最高可达95.36%,一直高于云计算技术下、基于深度学习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的风险评估准确率,实现了风险评估性能的提升。3.2.2风险预警能力研究结果测试基于大数据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与两种对比方法的风险预警能力,实验结果具体如图3所示。图3的风险预警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大数据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的风险预警能力高于云计算技术下、基于深度学习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的风险预警能力,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简介]沈克慧(1972—),女,管理学博士,江西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公司战略、风险预警。(江西南昌 330077)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重点课题“构建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研究”(主持人:高玫,编号:1222)的阶段性成果。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政府在政策制定和社会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机制,其意义在于对政策出台后可能出现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先期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政府进行决策和实施政策的主要依据。通过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政策实施的前置程序,做到重大政策出台前有风险评估、实施后有责任追究,以实现从被动求稳到主动维稳的转变。作为当前一个新的加强社会管理的载体,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还存在若干法律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本文借助于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试图对重大政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系统进行理论研究,期望能为政策决策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提供理论支持。
一、重大政策风险评估系统研究目的、意义和基本程序
(一)重大政策风险评估系统研究目的
当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各地开发力度不断加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被挤压在一个相对有限的时空背景下进行。现代风险已经彻底改变了现在、过去和未来的关系,不再是过去决定现在,而是未来的风险决定我们今天的选择[1]。政府必须不断出台新的政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同时也加大了社会稳定的不确定性。因此重大政策出台,应对其所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适当评估。同时,重大政策在制定过程中人为因素很多,具有难以估计的复杂性,因此在对重大政策研究过程中进行分类应当区分可控和不可控风险,本文研究所探讨的是可控的重大政策风险。
(二)重大政策风险评估系统研究意义
重大政策要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研究,这就需要通过建立一整套科学有序的评估方法,从源头上规避、预防、降低以及控制和应对可能产生的不稳定因素,提高应对社会风险的防范能力。从而及时预警因考虑不周全而侵害部分公民或集团的合法权益,获得群众对重大政策的理解与支持,降低改革中的阻力,确保改革稳定发展。
本文试图运用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建立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构,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使得风险评估法更加直观、更易于操作。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通过事先对重大事项的社会稳定风险程度进行分析预测、研判以及评估,及时发现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问题,及早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防范化解,为确保重大政策顺利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安全保障,保证社会运行在稳定有序的轨道上,进而防止严重危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局面出现。
(三)重大政策风险评估系统研究基本程序
重大政策风险评估系统研究程序是基于管理学中的风险管理理论,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将对重大政策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进行分类、判断以及归类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
2、制定风险评估方案
由评估责任主体(重大决策拟定部门、政策起草部门、项目申报部门、改革牵头部门以及工作实施部门)负责制定评估方案,包括具体组织形式、时间安排、工作方法以及具体措施。
3、广泛征求意见
评估主体按照评估方案,就拟定重大政策进行公告、公示或者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听证会、论证会等多种形式来征求各方意见。并将意见进行归纳、整理作为进行风险评估的第一手资料。
4、风险估测
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邀请主管理部门、执行部门、相关专家等组成风险评估小组,对所收集的风险资料加以分析。同时,根据风险成因、潜在威胁以及如何化解矛盾等问题,进行风险规避。经过严格的审查报批程序和周密的判断以及科学研究论证,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的大小,这是风险的定量过程。
5、风险评价
用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去衡量风险的程度,以便确定风险是否需要处理和处理的程度。衡量是否适应大多数群众的利益需求,是否得到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否可能引发较大的不稳定事件,以及是否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
二、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系统研究
风险研究最早运用于项目工程管理。受20世纪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安全进行评估预警思潮的启发,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逐步形成。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推出了一系列预警系统侦测经济安全,比如美国的“美国商情指数”(哈佛指数)、法国的“景气政策信号制度”、日本的“日本景气警告指数”等。
国内学者对社会稳定风险指标的研究源于198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成立的社会指标预警课题组,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提出包括经济指标、生活质量指标、社会问题指标、主观指标四大类,40多个主客观具体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宋林飞(1989)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分为包括收入稳定性、贫富分化、失业、通货膨胀、腐败、社会治安、突发事件等7大类40多个指标构成的“社会监测与报警指标体系”[2]。朱庆芳(1992)提出由40多个指标构成的“社会综合报警指标体系”。仇立平(2002)负责的上海课题组提出由17个方面7 0多个具体指标构成的“社会稳定指标体系”。阎耀军(2004)提出6大类55个指标构成的预警系统。陈远章(2008)设计了一套涵盖社会公平、社会秩序、社会安全和社会舆情四个方面的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综合国内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得出几点结论。其一,目前在重大政策中有涉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但其研究侧重于经济和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方面影响的研究,对重大政策引发民众冲突的社会风险因素研究方面不够深入和系统(童星,2010),重大政策拟定部门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包括“政策执行偏差”、“合法利益受侵害”、“较大规模的失业”、“社区解体”、“弱势群体对社会问题的态度”四个方面[3]。其二,重大政策社会风险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杨琳等,2010),包括“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应急制度不完善[4]”导致的社会风险发生后恶性循环,引发出更大的社会风险;“技术支撑体系”没有或者较少建立,导致缺乏理论指导和媒体监督,致使相关管理人员不够重视潜在社会风险的发生。其三,指标体系的建立具有广泛和全面的特点。但条目过多,却导致社会监测困难。评价指标体系适用性差,缺乏普遍性,操作实施困难,不具备常规性和抽样性的特点,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归纳已有的研究,笔者认为可以从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和相应的管理状态来建立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见图1)。
(一)建立社会稳定风险因素测量指标
为使社会稳定风险进行综合评估更加直观、更易于操作,应先通过建立社会稳定风险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甄选出来的敏感指标组成的一种测量社会危机现象及其运行过程的指标体系”。一般来说,指标通常是用该地区公众对政治形势、社会发展不平、经济发展速度、社会经济政策等影响和制约个体行为的因素的估计、推测和判断为基础综合编制而成的。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包含“政策执行偏差”、“合法利益受侵害”、“较大规模的失业”、“社区解体”、“弱势群体对社会问题的态度”。这五个定性指标之下,根据陈远章的“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又分别建立了18个社会稳定风险因素测量指标(见表1),着力于从全社会的宏观角度来考察重大政策的存在对社会带来的贡献与影响,从而降低社会风险,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探索重大政策前置评估,进行科学、系统地研究,使其具有有效的操作性,同时,也改变了以往的评估指标不够科学性和系统性,在事实上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建立相应的管理状态测量指标
政府部门相应的管理状态构成,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各级部门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意识,并因为重视民意而及时化解矛盾。这部分内容包括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应急机制、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为二级指标。根据陈伟珂等“执行过程风险指标”建立了6个三级管理状态测量指标(见表2)。
三、建立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模型
通过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将上述的各级指标赋予权重值后起先无量纲化后得到社会稳定风险程度指标,并根据指标大小来进行适度控制。根据图1和表1,建立下列社会风险预警评估模型:
ESRij=X1W1+X2W2+……+XnWn (1)
ESDi=ESR1jW1j (2)
ESRij为二级指标评价值, ESDi为一级指标评价值,X代表无量纲值, W代表社会风险预期各级指标权重,n为各级指标序号。通过上述公式测量出各级指标权重,并予以社会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比风险等级予以相对应的风险识别。
上述指标权重是信息化水平评价的重要指标。为了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和准确性,权重采用既反映决策者主观意志的主观权重,又反映决策客观数据的客观权重的组合权重。各层次的评价指标确定后,采用了在专家咨询法(Delphi),请有关专家对每个定性指标打分,并对不同等级的得分系数求加权平均数。定性指标在不同等级上的分值系数分别为:强1.0、较强0.8、中0.6、较弱0.4、弱0.2。定性指标则是通过对熟悉重大政策对社会风险影响的专家、政府官员等的调查得到的统计结果。在此基础上的层次分析法(AHP),对不同层次的各个指标进行赋权。在建立判断矩阵时运用专家咨询法对进行两量指标进行比较并赋值,权重的确定采用了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思路。通过对每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单因素评价可以得到隶属关系矩阵,它反映了某一、二级指标在各个指标上对各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情况,某一级指标的隶属情况分析就需要对二级指标的单因素评价结果进行综合。
四、应用前景
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建立在与之相类似的科学理论、方法及技术手段基础之上,通过事先对重大事项的社会稳定风险程度进行分析预测、研判评估,及时发现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问题,及早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防范化解,为确保重大事项顺利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安全保障,保证社会运行在稳定与秩序的轨道上,从而防止严重危及社会稳定的局面出现。盲目决策,制定出台的政策、措施不科学、不合理、不符合群众的期待等此类问题,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通过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为决策设置一道“刚性门槛”,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尽可能减少因决策失误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冲击。
[参考文献]
[1] (英)安东尼·吉登斯,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
[2]宋林飞.中国社会风险预警系统设计[J].社会学(人大复印资料)2000,(1).
雷电灾害风险的评价与管理工作,是当前国际减灾防灾管理中较为先进的模式,已经成为灾害科学等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课题。雷电灾害的风险评估是指在一定时限范围内,对风险区遭受到雷击灾害的概率,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其内容主要包括2个层面:一是对发生雷击灾害可能性较大的区域,进行雷击风险的评价;二是对评估区域内发生的雷击灾害进行综合性分析。通过对雷击灾害风险进行识别、估测、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对各种防控风险的方式进行优化组合,就可有效管控雷击灾害带来的损害并且妥善处理损失,以最小的成本来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目标。
2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目的及作用
就减轻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失而言,通常有3种方式:一是加强雷灾天气的预警工作,提醒人们在雷电灾害到来之前做好相关预控措施,例如关闭各种用电设备等;二是防雷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防雷能力;三是强化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的能力。我们国家虽然对雷暴的临近预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依旧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一些特殊的公共行业来说(电力、医疗等),要求在雷暴来临之际关闭所有的电力设备有些不切实际。而目前的技术对雷电灾害救援工作来说也还不够成熟,所以进行防雷建设的就成为最重要工作,防雷措施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物的防雷击能力。雷电风险评估是根据评估目标所在地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雷电灾害特征,分析、评估、计算雷电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程度与危害范围等方面的综合风险,达到优化项目选址、合理功能分区布局、确定防雷类别(等级)和最佳防雷措施,并能实时应急处理雷电灾害事故的目的。雷电风险评估是雷电防护目标实现综合雷电防护的首要程序,为科学设计、经济投资、应急处置雷害提供准确的数据,是实现预防为主,科学防雷理念的必要条件。因此,一方面要加强雷暴灾害的预警工作,另一方面要通过对雷灾风险的研究,确定雷电灾害高发区域的范围,以此来有效地提高防雷资金的可利用效率,合理安排防雷工程的建设,根据雷电灾害风险程度依次确定最佳的防雷计划,对不同目标采用差异化的防护,使防护措施有最高的性价比,防止防雷工程的盲目性建设。
3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雷电灾害带来的风险与其他自然灾害的风险本质相同,都是多种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往往受到某个区域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等因素的影响。在相同的区域内,因雷电造成灾害的风险机制大致相同,孕灾环境也别无二致,因此可以采用相同的风险评估办法,来表示该区域内雷电灾害风险的大小以及对比关系。以历史气象灾害统计的相关数据为依托,采用模糊数学法、灰色系统法等数学方法,对当前的雷灾风险作出预测。当前公认评价较好的自然风险形成机制,主要包含的内容为:在某区域内发生自然灾害的风险,由自然灾害危险性(H)、暴露(E)、承灾体的易损性(V)、防灾减灾能力(C)4个风险因素相互交织而成,表达式为:R=H•E•V•C。但是这些因素比较抽象笼统,因此需要与雷电灾害的形成机制相互结合,再采用多元分析法或者分层分析法等数学方法,对其进行量化,得出该区域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计算公式才可以更加准确、详细地对雷电风险进行预测,而且可操作性更强。
4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表达式
由于文中涉及雷电风险评估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以及建筑物,因此建筑物遭受雷击风险的通用表达式为:此外,若该建筑物使用类似避雷针等预防雷击的装置,那么建筑物遭到雷电打击的风险大小可以依据该装置的避雷效果呈现降低趋势。
5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系统的设计
把建筑物所受到雷击评估的流程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设计成雷电评估数据库,进而建立雷灾风险评估系统。该系统能够对建筑物受到的雷击风电度做出快速的评估,然后依据评估的结果,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有效防治雷击的措施,进而减小损失。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建立雷击灾害风险评估界面,同时要求设计数据处理窗体,存储输入、修改评估参数。2.建立数据库,主要用于保存雷电闪击次数及损害几率等常量,在该系统运行时,能够有效、快速地对建筑物所受到的雷灾风险值进行估算,进而采取适当的防雷保护措施。3.评估系统由很多功能不同的窗体组合在一起,每一个窗体都表示一定的功能块,所以用户可以在相关窗体下执行相应功能模块的操作。评估系统模块组成图如图1所示。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现阶段,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城市建设各个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尤其是桥梁的长度、承受能力等方面,致使其建设开始像复杂化和大跨度方向发展。除此之外,根据交通的建设方向不断发生变化,使桥梁的建设环境更加复杂,同时施工难度也随着增大,施工风险和安全施工也逐渐变多。所以,对桥梁施工风险评估与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多种评估工作和评估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出桥梁施工过程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以便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运用和分析。
一、桥梁施工风险评估的概念
西方经济学研究领域是风险评估的发源地,出现以后已经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一件事情出现危险的概率和造成失败的可能性是风险的含义,然后,另一含义是指事件风险造成的问题和其对周边的影响[1]。现阶段,在桥梁施工领域中,风险的意义是事故发生的概率和造成事故结果的乘积。而工作人员运用的桥梁施工中的风险是指,在建设桥梁的过程中,桥梁可能会产生的破损程度和造成不良结果的可能性。
二、桥梁施工风险评估
桥梁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事故的概率以及还会造成的后果和损失是风险评估和评价。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定性和定向两个方面评价风险,所以首先要对桥梁施工阶段的风险进行定性分析,然后找出其评价方向和关注点,并以此为依据找出定量评价,并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基础,险评估的相关内容总结如下。
(一)风险评估的事故分析
桥梁施工过程中,桥梁事故是其风险主体,风险评估的基础是收集桥梁事故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总结。在施工中可以根据连续桥梁悬臂浇筑的施工特色、文献资料、媒体播报和专家调查研究,并对一系列桥梁施工的事故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分析其事故风险类型[2]。对事故的出现原因和发展方向进行事故致因理论的分析研究中,统计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这些做法奠定了风险评估工作和风险事件的分析的基础。
(二)风险评估的模型分析
因为事故的造成原因和影响因素是很复杂的,所以有关于风险评估的逻辑关系也是很难分析的。风险评估的具体构成有五个方面:基本事件(最简单的原始事件);初始事件(关于正常系统功能的偏离);后果(初始事件发生变化的结果);损失(事故发生后,可能会造成的影响);费用(损失的具体价值)。根据对这个模型的程序进行分析,简单的原始事件可以当作是模型中的基本事件,模型中的初始事件其实是上一次的事故事件,具体模型如下图,在风险评估中,需要对系统可能产生和各组事件和总损失进行考虑。
(三)风险评估的综合分析
在对桥梁施工进行划分是,要运用桥梁施工的风险识别,表上作业法的运用,可以对整个工程施工的风险情况进行识别,找出风险评估的研究主体[3]。如今以悬臂梁浇筑施工为例,分析和说明风险评估,该施工阶段模板施工、钢筋施工和混凝土养生和浇筑是其主要工作。
(四)风险评估的结构分析
桥梁的受力状态可以通过风险评估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构的受力特点可以根据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来保障。在大型的桥梁施工过程中,要想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结构受力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那么可以对工程进行有限元结构分析,支持风险事件的识别工作。例如,预应力筋张拉时底板崩裂的风险事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识别,如果工程的过早脱落底板、预应力偏位和混凝土强度不足等事件,都可能使底板崩裂的现象发生。
(五)风险评估的管理分析
要想将风险的影响降低,风险回避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不用比较其他事件的风险和获利情况,但是这种风险回避的方法,使工程失去了获得大量利益的机会。在风险识别阶段,目标的发现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同时管理者很难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风险的控制,造成财产和人才的大量损失。所以在运用风险回避这个方法之前,需要对风险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的认识。回避风险这种普通的、有效的方法,拥有一定局限性,因为不能一直回避风险,而且在回避风险的过程中,很难防止新的风险产生。
三、桥梁施工风险评估方法
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定法和层次分析法时当前桥梁施工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下面对这三种方法的作用和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4]。
(一)德尔菲
专家给出的意见,被称为德尔菲法,通常情况,通过一个专门的专家,一般有4-8个施工经验非常丰富的专家构成。然后开展专家会议,并在会议中尽可能的对工程施工环境和施工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然后各个专家都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总结,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在进行意见讨论时离散程度过高的情况出现。施工单位通过与专家小组的合作,项目负责人能够在施工中避免很多风险,并且将施工中风险因素的定义类型、风险范围进行总结,作为下一次专家小组讨论的基础[5]。在对各个风险因素进行影响评估时,每个专家都应该提出自己独到的想法,并将有问题的风险因素作为讨论点,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说明,但是这个过程中不能提出对别人的意见,可以运用匿名的方式,在这个环节中,公开讨论的方法也经常被采用。最后将小组内所有专家的意见进行整合和记录,得出对桥梁建设有利的结果。
(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利用数学方法处理模糊性的现象的方式就是模糊数学的概念,主要是指对事件的不确定性,并且从根本上讲,客观事物之间存在差异的不确定性是模糊性的来源[6]。这种模糊性还能运用在数学中,发展模糊数学,其拥有非常严格的理论体系,所以对桥梁施工风险评估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种利用牧户数学的理论体系对桥梁施工建设的多个方向记性综合评价的方式就是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其普遍以模糊集为建立基础,还能够同时满足多个方面,多个等级体系的要求。
(三)层次分析法
AHP是层次分析法的简称,这是根据国外学者根据决策分析的方法,提出的一种用于系统分析的手段。在运用中不断发展,如今层次分析法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政治、技术等方面,并拥有了很好的成效,层次分析法能在对桥梁风险评估和决策的过程中,这种方法能够满足风险决策的施工需求。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程序是,找出施工过程中问题涉及的主要影响条件,然后将这些条件按照一定规律组建成模型形式,然后运用这个模型对在桥梁施工中实际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各个条件的相对重要性。
结束语:
本文对桥梁施工风险评估与方法的研究,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对施工工作产生更多的认识和了解,方便在施工中进行各种问题的处理,并在实践中,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使桥梁施工建设质量能够得到评估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俊松.基于影响分区的大型基坑近接建筑物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2012(6):234-236.
[2]杨独.悬臂浇筑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和风险评估[J].北京交通大学,2010(6):103-104.
[3]付彦超.大型桥梁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研究[J].郑州大学,2012(4):145-146.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风险管理是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必要保证,是运行维护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而风险评估则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首先,风险评估是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需求。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建立过程中的重要评价和决策依据。信息系统安全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安全系统。因此,为了实现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一目标,就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制度和技术保障方法,对电子政务系统风险进行事先防患、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及纠正,以化解因电子政务系统的脆弱性所造成的风险。其次,电子政务系统的脆弱性需要风险评估。电子政务系统软硬件本身存在着很大的脆弱性,一方面表现在设备的自然损耗、制造缺陷和不可预测的自然环境因素,如火灾、水灾、地震、战争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难;另一方面表现在由于技术发展的局限和人类的能力限制,在设计庞大的操作系统、复杂的应用程序之初人们不能认识所有的问题,失误和考虑不周在所难免。再次,安全技术保障手段的欠缺需要风险评估。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安全建设,在整体安全系统、内部网络安全监控与防范、智能与主动性安全防范体系、全面集中安全管理策略平台定制等方面,都有很多不足之处,迫切需要进行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来发现弱点弥补不足。
2 电子政务系统风险评估要素的提取原则和方法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的风险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系统中物理环境、管理体系、主机安全、网络安全和应急体系等方面。要在这么广泛的范围内对一个复杂的系统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就需要对系统有一个非常全面的了解,对系统构架和运行模式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可见,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进行广泛的调研和实践调查,深入系统内部,运用多种科学手段来获得信息。
2.1评估要素的提取原则
评估要素提取是指通过各种方式获取风险评估所需要的信息。评估要素提取是保证风险评估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和前提。评估要素提取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风险评估工作和安全信息管理工作的质量。为了保证所获取信息的质量,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准确性原则。该原则要求所收集到的信息要真实、可靠,这是信息收集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二是全面性原则。该原则要求所搜集到的信息要广泛、全面完整;三是时效性原则。信息的利用价值取决于该信息是否能及时地提供,即具备时性。
2.2 评估要素提取的方法
信息系统风险评估中涉及到的多种因素包括资产、威胁、漏洞和安全措施。信息系统的资产包括数据资产、软件、人员、硬件和服务资产等。资产的价值由固有价值、它所受伤害的近期影响和长期结果所组成。目前使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大多需要对多种形式资产进行综合评估,所获取的信息范围应包含全部的上述内容,只有这样,其结果才是有效全面的。同时,评估时还要考虑:考虑业务中的关键部分,将其重点考虑起来。第二,哪些关于资产的重要决定取决于信息的准确度、完整性或可用性,以及要对那些资产信息加以重点保护。第三必须要考虑安全时间会对业务或者组织的资产产生哪些影响,如信息资产的购买价值,信息资产的损毁对政府形象的负面影响程度,信息资产的损毁程度对政府长期规划和远景发展的影响等等。
2.3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流程及实施
2.3.1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的评估流程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的风险评估是组织机构确定信息安全需求的过程,包括环境特性评估、资产识别与评价、威胁和弱点评估、控制措施评估、风险认定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
2.3.2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实施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的风险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除了应遵循一定的流程外,选择合理的方法也很重要。为了使风险评估全面、准确、真实地反映系统的安全状态,在实施风险评估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评估流程实施过程如信息网络安全技术测评是电子政务系统安全测评的重要手段,许多安全控制项都必须借助于技术手段来实现,但是单独依靠技术测评还不能全面系统的分析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实践经验证明,仅有安全技术防范,而无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是难以保障系统的安全的。因此在测评中我们必须对被测评方制订的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测评。信息安全管理的测评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穿插到技术测评当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测评工程师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为提高测评能力和效率,应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现有的各种安全测试工具,开发安全测试工具、报告生成工具等。信息安全测评机构以及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维护方必须共同努力,为我国的信息化发展保驾护航。
第一,参与系统实践。系统实践是获得信息系统真实可靠信息的最重要手段。系统实践是指深入信息系统内部,亲自参与系统的运行,并运用观察、操作等方法直接从信息系统中了解情况,收集资料和数据的活动。第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是通过问题表的形式,事先将需要了解的问题列举出来,通过让信息系统相关人员回答相关问题而获取信息的一种有效方式。现在的信息获取经常利用这种方式,它具有实施方便,操作方便,所需费用少,分析简洁、明快等特点,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它的灵活性较少,得到的信息有时不太清楚,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信息深度不够等;还需要其他的方式来配合和补充。第三,辅助工具的使用,在信息系统中,网络安全状况、主机安全状况等难以用眼睛观察出来,需要借助优秀的网络和系统检测工具来监测。辅助工具能够发现系统的某些内在的弱点,以及在配置上可能存在的威胁系统安全的错误,这些因素很可能就是破坏目标主机安全性的关键性因素。辅助工具能帮助发现系统中的安全隐患,但并不能完全代替人做所有的工作,而且扫描的结果往往是不全面的。
参考文献
0 引言
电力系统控制中心编制运行规划的根本目的,是针对各种运行工况选择安全、可靠而又经济的运行方式。多年以来,运行中的技术分析通常是基于确定性分析的原则。输电运行规划与输电发展规划相比,其中一个差别是,还需要研究一些关键设备所涉及的两重甚至三重故障停运事件。其部分原因是系统运行必须处理在一些设备因维修退出运行的期间内,另一些设备可能发生失效的情况。此外,在实际系统中多个设备同时发生失效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输电运行方式的概率风险评估应该作为运行规划工作的一部分,其原因如下:
(1)任何系统,即使满足单元件故障准则的要求,也仍然存在更高阶失效事件的运行风险。许多电力中断和大面积停电都是由多重设备同时失效所引起。
(2)通常存在多种满足确定性运行准则的运行方式。这就需要识别其中的最低风险运行方式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这对在放松管理后处于竞争环境下的电力工业尤其重要。
(3)确定性运行准则是以包括计及峰荷和极端运行工况在内的最严重情况作为分析基础,使用确定性方法来覆盖大量多重元件失效事件在计算上是不现实的。风险评估给出由所有可能的失效事件及其发生概率相结合的风险指标,这显然是对确定性运行分析方法的一个有价值的补充。
输电系统的风险评估在一些电力公司的系统发展规划中已有所考虑,但是到目前为止,还很少在运行规划中进行风险评估的应用研究。系统发展规划和运行规划的基本差别是,前者涉及较长时期的系统增强规划(几年至10年以上),而后者则是涉及短期的运行措施(1年以内)。修改运行规程可能是系统发展规划过程中可考虑的一个预选方案。然而,选择这种方案通常需要永久改变运行规程而不是一种短期的运行措施,在运行规划中不考虑增加设备。运行措施包括负荷转移、发电运行方式变更、临时的网络重构以及切换措施等。
1 运行规划中的风险评估
输电系统运行规划的风险评估即需要对伴随有多重元件停运的高阶失效事件,包括它们的后果及其发生概率进行评估。另一方面,运行风险评估的特殊要求是,需要对诸如负荷转移、发电运行方式变更、网络重构以及设备切换等运行措施进行模拟。每一项措施都会引起系统风险的变化(增加或降低)。运行措施属于短期行为,在系统发展规划风险评估中通常不予考虑。
负荷转移仅仅改变负荷位置,而不会改变系统的总负荷水平。负荷转移的同时也可能将一部分风险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值得注意的是,负荷移出区域的风险减少量并不等于负荷移入区域的风险增加量。在某些情况下,通过负荷转移可以减少整个系统的运行风险。在系统发展规划的风险评估中,通常假设每年每一母线的峰荷和负荷曲线都保持不变。虽然在发展规划中也考虑年度峰荷会逐年增加,但这与运行中所考虑的负荷转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系统运行中更改发电运行方式是一个常用的措施。改变发电方式往往是由于系统运行安全性方面的考虑,例如在某些系统状态下必须切机以降低发电出力,或者由于水库调度使时间相关的电源出力受限,以及设备维修需要等。一般来说,因为总负荷不变,系统稳态运行的发电总出力因而也保持不变。更改发电运行方式只是在各个发电机组输出容量之间进行调节。而系统发展规划的风险评估中,则总是假设每一发电机的额定发电容量(最大出力限值)是恒定的。应当注意,风险评估中发电机的降额状态和发电运行方式更改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运行中的网络重构和设备切换,涉及到通过断路器投切操作进行的网络拓扑短期改变。显然,这些运行上的操作将会改变潮流分布因而也会改变系统运行风险。网络重构通常时间较长(几天甚至可能几个月),而切换操作则与系统状态相关,它只持续到失效元件被修复或者系统进人另一个运行工况为止。在系统发展规划的风险评估中不考虑切换操作。网络重构和设备切换的主要作用是,有可能通过将一部分风险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或者从一个电压等级转移到另一个电压等级来减少系统总风险。
2 非同调在输电系统中的风险评估
与网络重构和设备切换相关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在输电系统可靠性研究中所谓的非同调问题。非同调是指,如果增加一个退出运行的元件,系统可靠性至少不会恶化或者甚至可能变得更好。这个现象不会在发电系统风险评估中出现,但是却可能在输电系统风险评估中发生。
非同调现象可以用图1所示的4母线系统来进行解释。在母线1和4的两台发电机向母线2和3的两个负荷供电。每一负荷是50MW+15Mvar。线路1和3的阻抗是0.008+/0.034标幺值,线路2的阻抗是0.001+0.003标幺值,线路4的阻抗是0,005+/0.015标幺值。所有线路的额定容量是55MVA。潮流计算结果表明,在正常系统状态下没有过载。
当线路4失效时,来自发电机G2的功率被中断,两处负荷都由发电机G1提供(参见图2)。在这个故障停运状态下,由于必须要满足基尔霍夫定律而发生的潮流重新分布使线路2出现过载。
为了消除这条线路上的过载,需要在两个母线之间选择削减负荷。然而,如果我们人为断开线路3(参见图3),线路2上的过载将消失。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到每一个人的的日常生活及健康安全,但是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如红心鸭蛋事件、多宝鱼事件,尤其是“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以致一时满城风雨而人心惶惶。此类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仅表明我国食品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亦从侧面反映了制售假冒伪劣食品问题尚未根治,连续不断被曝光的各类食品安全事故也侧面催生了《食品安全法》的颁行。该法的实施不仅标志着实施已近14年的食品卫生法的终结更是显示了中国食品安全监管观念及监管模式的本质转变。新法充分考虑到科技发展对食品行业的未来影响,取消了食品行业的免检制度且规定将制定统一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新法相关法规所提出来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一、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所面临的严峻考验
在广大公众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作用翘首以待之时,我国政府亦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对食品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管并积极推行食品安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致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管工作上,不但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兼以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整个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过程当中更是涉及的卫生与工商以及部门质检等多个部门的进行全方位参与。但是新法出台后接连被曝光的卷土重来的三聚氰胺、阴魂不散的地沟、漂白蘑菇以及染色馒头等事件却让公众不禁对新法的效力大失所望,尤其是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甚至机制产生质疑。以2010年7月的漂白蘑菇事件为例,北京小学生张皓通过科学实验对食用菌进行了荧光增白剂检测,11月底“小学生调查蘑菇九成被漂白”等报道见报,但此报道的数据与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12月1日所通报对北京市场销售食用菌荧光增白物质专项监测情况称样品监测合格率为97.73%的结论相差巨大,该差距引发了广大公众的关注进而成为了社会热点事件。小学生与政府部门调查结果的巨大反差也引发公众质疑,在一家网站发起的关于该事件的投票中,有1100多票选择相信小学生却只有8票投向相信工商局。[1]很多的人基于此提出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应当构建公众参与机制,那么公众是否应当参与食品安全风险的评估呢?又当如何促使公众参与呢?
二、公民参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必要性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对特定食品安全危害可能造成的负面后果进行定性或者定量分析,一般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内容,它是食品安全风险规制的基础,也是科学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前提。[2]从《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可知目前我国现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模式为专家理性模式。基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和依附性,专家理性模式的不足以及法律所赋予公民的参与权以及公众参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优势可知公众参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是完全有必要的。
(一)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和依附性特征
首先,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采用的是基于科学的专家理性模式,而科学本身有具有的不确定性影响着风险评估过程,加之导致不利健康影响的因素又层出不穷,致使许多的风险领域还处于未知状态,且风险评估过程存在大量的数据缺口需要在论证过程中引入假设与推理。因此,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普遍存在着不确定性,以致于该评估事实上并不是纯粹客观、中立的量化推理,即使科学家持理性客观立场,也可能基于资料选取、诠释或推理过程的差异,而得出全然不同的结论。[3]而风险的本质具有主观性的特点,即现代风险并不完全是物质的存在,相当程度上是由社会定义和建构的,因此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具有不确定性。
其次,《食品安全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成立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根据该条文的规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的,该法虽未明确说明该委员会是否属于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下属的机构,与行政部门的关系又是什么,但是各种提交的风险数据或决策建议有受到行政处罚者意向影响的嫌疑又屡为公众所质疑,我国现在担任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机构大多隶属于行政部门,且在经费来源方面几乎完全依靠政府,故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具有依附性。
(二)专家理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模式的不足
客观地说,食品风险评估所要求的专家理性模式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优势,专家相对与普通公众而言,其通常拥有关于某一方面的相对完整、全面和客观的专业知识,且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预见不同方案所导致的不同的结果。然而,专家在实施评估的时候,主要是从统计学的角度或者概率的角度出发,但是食品安全风险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理性存在,也是一种社会的、心理的和文化的建构。以2008年奶粉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为例,根据上海市食品协会的一份调查,“三聚氰胺”事件对上海整个食品行业的影响都很大,一时间闻“奶”色变,包括甜食、休闲食品行业等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很多以奶粉作为原料的甜食、休闲食品品牌深受其害,甚至已经产生了恐慌情绪。这与专家理性模式所隐含的以单一的物质性维度作为判断食品安全风险的否定性后果不太一致,也从侧面验证了专家理性不足与独立性不强的弊端。此外,由于参与评估的食品专家自身某些因素(如成为食品生产商的利益代言人)可能导致评估结果的不准确,而评估机制效力的有效性仅限于专家的评估结果,则有可能致使食品风险可能性的增加,有时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
此种模式要求设立评估专家委员会对食品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决定权彻底交给专家,其中预设了专家的完全理性和绝对“正义”,此种预设在科学程式和经验事实上都是欠妥当的,影响着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效用的发挥,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如实施后我国食品安全事件依然频发。可见我们在肯定食品安全风险专家治理模式的同时,也要注意其中存在的可能缺陷,其中通过适度增加公众参与的相关规定来弥补这种模式不足,以提高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接受性。[4]
(三)公众参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优势
首先,宪法第 41 条明确规定了参与监督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食品安全法》在立法理念上体现宪法的这一原则精神,并在第10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生产经营中违反本法的行为,有权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因此公众具有参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权利。其次,依靠公众参与以及群防群治才能使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愈加完善,事实表明仅依靠专家理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模式下的食品安全环境是不能令广大消费者所满意的,只有广大公众参与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才有可能在源头上从各方面全方位考虑到食品安全的需求。再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需要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只是手段,而通过严格依法监管进而为广大公众提供安全可靠的各类食品才是最终目标。政府每做出一项服务承诺不仅意味着对一定社会公共资源的利用与配置且还意味着就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对公民和社会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但在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由于缺少公众的合理参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政府做出的监管服务承诺没有实际兑现,故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服务承诺,都应该通过建立公民有效参与和社会评议承诺考核制度来保障实现。
此外,基于风险信息的不对称且专家理性与公众的理性的差距,谁又愿意将自己的健康与生命交给一个自己素不相识甚至还可能觉得有点不靠谱的专家呢?而公众参与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利益集团或行政机关风险评估的危险,弥补专家受“从属性偏见”的影响而产生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参与风险评估而正确认识风险可增进公众对于风险评估结果的支持和接受同时亦可防止专家借口专业判断而恣意作为而避免走向所谓的技术统治。
三、促使公民参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建议
随着现代社会行政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公众参与行政是不可避免的话题,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公众所参与更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由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上的科学证明被附加了相应的价值因素,因而专家与民意之间的价值共识也就成了风险沟通中的重要内容,而在我国目前此种内容主要是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进行表述。而通过给予法律保障与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实行分层次公众参与方式并加强相关宣传教育、政府做好公众参与的反馈与提升评估透明度等能够较好的促使公众参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给予相关制度法律保障并多方位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一)立法机构在立法的时候应该列出公众参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规定,充分保证公众参与评估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公众可以获取相关的信息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及表达想法,并相信有关程序会考虑其所提出的意见,可以积极参与提出意见与选择方案,可以评论部分正式方案,能够得到政府的反馈并被通知进程及结果。[5]如食品安全委员会召开正式或非正式的专家咨询与论证会议时,应该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有一定比例的公众代表参加并能够充分代表公众的意愿;再如政府制定相关食品评估的法规的相关信息、文件和发表之时,应当充分考虑公众对该法规制定的时间、事实及现实基础的合理性评价,公众可以任何方式获得政府所依赖的信息。
由于法律法规所明确规定的公众参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渠道极少,公众参与往往面对的是诉求无门的尴尬境地,因此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刻不容缓。如允许公众通过非政府组织在食品风险评估时对政府的决策提出建议,开辟专门的意见收集机构并落实到位;再如允许公众利用媒体与新媒体反应公众的意愿,以厦门的PX事件为例,当地的公众通过短信突破信息限制和封锁进而聚合了公众力量最后使得PX项目改变了选址而取得了突破性的胜利。 (二)实行分层次公众参与方式并加强相关的宣传教育
由于不同的公众主体在参与的主观目的、采用的方式和掌握的技术方法的不同,因而不同的公众主体在参与的程度和深度上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参与的方式不当,有些参与就成了一种形式,甚至成为决策部门欺骗民众民意的手段。而有诚意的既深入的且有效的公众参与是一个信息充分披露、公众完全知情、形成交流互动、公众充分享有并不断扩大参与权利的过程。根据阿恩斯坦的观点,与公众拥有的最终决策权相适应,公众参与呈现出八个阶梯,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为:操纵、训导、告知、咨询、展示、合作、授权以及公众控制。根据具体情况,如以知识为基础或者以技术水准为基础,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公众参与方式,以期达到最好的公众参与效果。
作为有效改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需要政府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加强对公众参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宣传力度,提升公众的参与意识,引导公众有序的参与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工作中来。根据调查显示,日前在我国针对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并不多,主要是一些零散的媒体节目或是相关部门在街头开展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且缺少对与食品相关的从业者的专业教育和培训。要想让公众参与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中,普及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关于这点我们可以借鉴以美国食品安全评估机制中的公众参与模式的宣传,注重对食品行业相关单位及其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并通过培训来强化企业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并将其作为企业自强自律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部分,此外相关食品监管机关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与新闻媒体合作,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公众食品安全的相关信息并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大幅度宣传。
(三)政府应做好公众参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反馈并提升评估的透明度
对公众参与的反馈是获取参与实效和增强公众参与信心的关键。然而政府的政策通常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相关因素起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而公众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参与却往往流于形式并未起到实质性的监管作用甚至沦落为政府的推诿的替罪羊。故建立一个真实有效的食品安全公众参与反馈机制,最主要的是应在公众与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这两者之间搭建一个沟通和反馈的平台进而实现政府监管部门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政府食品安全决策与监管部门应对于公众所反应的食品安全问题要积极应对并深入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要进行严肃对待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及地通报给公众。政府部门对于公众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应当加以重视,对征求的意见进行相关科学的论证,避免敷衍了事,对于不能接受的建议亦应说明理由及时反馈给公众并感谢其热心参与。总之,政府监管部门需要切实遵循服务型政府的办公理念,在公众的心目中树立威信,使公众感觉到被尊重与被重视进而增加公众参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积极性。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专门机构应该制定并公开评估机构的内部管理及公众参与评估运行程序,公布出版的各类风险评估结果以及相应的科学建议,并公开评估过程中的各类会议日程与记录以及科学专家的利益声明等以提升评估的透明度,将整个评估程序置于阳光之下以构建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四、结语
食品是我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食品安全与否关系到整个社会每位公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食品安全不仅仅事关人类的生存问题,更是一个影响到地区、国家乃至世界政治经济的大问题。本文认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能只依靠政府的行政强制管理,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监督,为确保公众自身的利益不受侵害,就必须将公众参与引入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中。通过给予相关制度法律保障并多方位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实行分层次公众参与方式促使公众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中并加强对公众进行相关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而政府应做好公众参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反馈并提升评估的透明度。使得公众参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不再是一纸空文而能落到实处,为塑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提供体制架构支持。
【参考文献】
[1] 戚建刚:《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规制模式之转型》,《法学研究》2011年第1期
[2] 杨小敏:《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模式之改革》,《浙江学刊》2012年第2期
[3] 曾娜:《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问题探讨》,《昆明学院学报》2010年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