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股票投资的风险性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0 16:24:4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股票投资的风险性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股票投资的风险性

篇(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动了股票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 以后,外资的进入刺激了我国股票投资的增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刺激了股票投资市场的活跃。⑴股票市场是一种将股票作为交易对象的市场,法人或者自然人对股票进行买入和卖出,从中获取差价或者红利、股息等投资行为,是股票市场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当前,股票市场发展并不成熟,大量投资风险存在于股票投资市场上,严重威胁着股票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因此,加强对股票市场投资风险的研究,可以正确的指导投资者的投资,规范股票投资市场,有效规避投资风险,为有关部门提供股票市场管理依据。本文分析了股票投资市场的风险性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一、股票市场的风险性特点

(一)股票市场的风险分类

根据风险的不同,可以将股票市场的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所谓的系统性风险,主要是指因为某种因素的影响和变化,导致股票资本市场中的某一种商品或者市场整体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而且这种不良的后果不能通过技术手段消除,并且会导致多个其他市场的连锁反应,导致股票市场陷入经营困境,投资者也会因此遭受利益的损失的风险。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也称不可分散风险,其对市场上所有的股票都会产生影响,包括经济风险、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政治风险、购买力风险、政策风险等,是单一证券所无法拒的风险,不能通过投资组合分散。⑵

所谓的费系统性风险也成特有风险,主要是因为市场的参与主体的市场行为导致的,其影响的是某一种具体的证券,并不会导致整个投资市场的系统性波动。主要包括上市公司风险、交易中介风险、投资者风险和监管方风险等,可以通过投资组合将其分散。⑶

图1 股票投资市场分类简图

(二)股票投资市场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股票投资市场存在大量的问题,导致投资市场的风险性居高不下,主要的股票投资市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股权结构的不合理。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的上市公司的法人结构并不合理,上市公司的股价远远高于非流通股票的价格,经营管理层并不是以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正是由于这种股票价格差别的存在,导致股票市场上出现很多的投机投资者,增加了股票投资市场的系统性风险;⑷其次,利润操纵问题。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某种经营目的,往往会通过更改会计账目来提高自己的业绩,进而提高自己的股票价格,这种利润操作行为导致股票价格虚高,增加了投资者投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引起股票市场风险;再次,信息披露问题。作为一种信息产品,股票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加高,投资者往往是通过自己获得的股票价格、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以及政策变化等信息决定自己的投资行为,因此,理性的投资是建立在完全信息披露的基础上的,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股票信息并不被所有投资者掌握,导致投资盲目性的出现,引起市场投资风险;最后,政策风险严重,我国曾长期处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刺激了投资市场,使市场的自由度增加,但是,我国宏观经济很大程度受到了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政策的调整往往会引起股票市场大幅的波动,因此造成的风险也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表2 股票投资市场存在的问题

二、股票市场投资风险规避对策

(一)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

创建新的上市公司治理原则和标准,真正实现上市公司的经营转制,才能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上市公司在决策激励机制以及分配制度等方面按真正的股份公司体制运作,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股份公司制度的优点。也只有通过这种创新才能保证中国股票市场平稳、健康的发展。⑸

(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应该加强我国股票市场的法制建设,完善相关的投资法律法规,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在股票投资法律法规和制度制定时,努力与国际有关条款相吻合,这样一来企业在发行上市和公司监督方面都能够遵循先关准则,规范投资市场,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市场的安全稳定。⑹

(三)强化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制度对规范股票投资市场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强化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信息披露的动态监管机制,加强资本市场的会计审计制度的落实,规范上市公司组织结构,以此来消除利润操纵行为的发生,加强对企业所募集资金使用和投向的监督。

三、结语

股票市场投资风险影响着股票市场的稳定以及投资者的收益,因此,必须对股票投资市场进行合理的规范,确保市场的稳定运行,保护投资者的收益,为股票投资市场建立一个稳定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谢罗奇,戴永平.防范资本市场风险完善我资本市场监管体制研究[J].经济纵横,2007(6).

2、陈永生.陈晓鹏.论新经济下的中国股票市场[J]山东经济,2002(1).

3、张同信.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冷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12(9).

4、王 益.中国资本市场的全面分析(上)[J]. 管理现代化,2011(7).

篇(2)

1、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于2011年7月至8月间在全国范围内哉沟牡谝淮渭彝ソ鹑谌牖У餮邢钅俊Q本规模多达8438个家庭,收集主要包括住房资产和金融财富、负债和信贷约束、收入、消费、社会保障与保险、代际转移支付、人口特征和就业以及支付习惯等有关家庭金融微观层次的相关信息。

2、指标选取

本文采用两个因变量指标来度量家庭对风险性金融资产的参与情况:(1)是否持有股票账户,用虚拟变量形式,现在持有股票账户则为1,否则为0。(2)股票持有比例(股票资产/总金融资产),代表家庭参与股市的深度。

本文主要关注的自变量为房产,度量房产的两个指标分别为:(1)房产投资比例即房产的市场价值占总资产的比例。(2)房产数量。

本文的研究假设:一房产投资比例(房产价值/总资产)越大,股市参与度越低;反之,则越高。二房产数量越多,股市参与度月低反之,则高。

其他的控制变量有:(1)收入、财富,并分别对收入和家庭净资产取对数处理。(2)家庭规模,以家庭实际人口数为指标来度量家庭规模。(3)年龄,引入年龄、年龄的平方。

3、分析方法

根据前人学者的研究方法,对家庭股市参与行为的实证分两个阶段,首先决策是否持有股票账户,选用probit模型其次考虑如何在股票与其他资产之间分配,即股票投资比例的选择,选用tobit模型。

4、分析结果与解释

4.1房产投资对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

城镇probit模型结果显示:以房产价值与总资产的比重为度量指标的房产投资对家庭股市参与行为有负影响,这与本文前面所提出的假设一致。房产投资比例越高,家庭参与股市概率越低,说明房产投资对家庭参与股市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但是这种影响不显著。

收入、财富、年龄、家庭规模等对家庭是否参与股市有显著影响。家庭财富对参与股市有正向影响,财富的对数对参与股市有正向向显著性影响,说明随着家庭财富的增长,家庭参与股市的概率增加。股市参与具有显著的年龄效应,变量年龄的系数为正,年龄的平方系数为负,说明我国股市参与在家庭年龄段上呈“倒U”,随着年龄的增加股市参与率先增加后减小。家庭规模对股市参与率有显著地负影响,家庭人口越多参与股市的概率越小。

城镇tobit模型结果显示:以房产价值/总资产为度量指标的房产投资对家庭股市参与的深度有正影响但并不显著。

收入、财富、年龄对家庭参与股市深度有显著影响。财富对股市参与深度有正向影响,说明股票投资比例随着家庭财富增加而提高。股市参与深度呈现“倒U”型的年龄效应,随着家庭户主年龄的增加,股票投资的比例先增加后又降低。家庭规模对股票持有比例有负影响,家庭人口越多持有股票越少但不显著。

农村probit模型结果显示:以房产价值与总资产的比重为度量指标的房产投资对家庭股市参与行为有负影响,这与本文前面所提出的假设一致。房产投资比例越高,家庭参与股市概率越低,说明房产投资对家庭参与股市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但是这种影响不显著。

收入的对数、财富等对家庭是否参与股市的决策有显著影响。年龄和家庭规模的影响不显著。家庭收入和财富对参与股市有负向影响,收入和财富的对数对参与股市有正向向显著性影响。财富积累用于日常生活、子女上学,养老等,不愿意冒风险投资。当财富积累增加,基本生活满足后将闲置资金用于投资。年龄和家庭规模分别有不显著的负影响和倒“U”型影响。

农村tobit模型结果显示:以房产价值/总资产为度量指标的房产投资对家庭股市参与的深度有负影响,但并不显著。

收入、财富的对数对家庭参与股市深度有显著影响。财富对股市参与深度有正向影响,说明股票投资比例随着家庭财富增加而提高。股市参与深度呈现“倒U”型的年龄效应,随着家庭户主年龄的增加,股票投资的比例先增加后又降低。家庭规模对股票持有比例有负影响,家庭人口越多持有股票越少但不显著。

综上,无论在城镇、农村还是全国范围内,房产投资能够解释家庭是否参与股市,房产投资比例(住房资产/总资产)越大,对股市参与的挤出效应越强烈,但影响并不显著。而房产投资对家庭股市参与深度即股票价值占总金融资产比重的影响存在城乡差异,全国范围和城镇,房产投资对家庭股市参与深度有正影响,而农村则是负影响。但是正负影响都不显著。

4.2房产数量对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

城镇probit模型是结果显示:房产数量对家庭股市参与度有负影响,房产数量越多家庭参与股市概率越低,但是这种影响不显著。

城镇tobit模型结果显示:房产数量对家庭股市参与的深度有负影响但并不显著。财富、年龄、家庭规模的影响与上述一致。

篇(3)

【课标要求】

解析银行存贷行为,比较债券、股票的异同,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

【学情分析】

学生对投资理财比较感兴趣,同时具有较强的获取和整合资源的能力,适合采取课下分组,合作探究。学生通过阅读书本、查找资料等方式整理储蓄、股票和债券的基本知识,为制定合理的理财方案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年龄段的模拟理财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

2.通过分年龄段的模拟理财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投资理财与风险防范的意识。

3.通过模拟理财活动和对股票、债券等相关知识的讲解,培养学生积极投资的观念。

【能力目标】

1.通过模拟理财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比较、发现储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的异同。

2.通过对学生理财方案的评析,引导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做出合理的投资理财选择,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

【知识目标】学生在整理资料及参与模拟理财活动中:

1.了解储蓄存款含义、分类、利息的计算,储蓄具有稳健、低风险的特点。

2.了解股票含义、股票投资收入的构成、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及股市的风险性。

3.了解债券的含义、知道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三种债券的异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储蓄、股票、债券等投资理财方式的回报方式及特点。

【教学难点】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及股市的风险性。

四、教学方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建立模拟任务、体验式教学、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习方法】基于任务的学习方式( projectbased learning)。在教师建立的模拟任务中,学生自主查阅、整合教材知识,合作探究,学会在变动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课前准备

发放任务条、并以PPT的形式公布各组任务条内容,明确各组任务。具体如下:

A组:假定你们是中国工商银行海淀支行储蓄部的工作人员。请依据书本第45-47页相关内容,介绍储蓄业务的优点及获利方式,推荐储蓄业务,以争取潜在的客户资源。

B组:假定你们是中信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请依据书本P48-P49有关股票相关内容,介绍股票投资的优点及获利方式,推荐股票业务,以争取潜在的客户资源。

C组:假定你们是中国工商银行海淀支行承销债券的工作人员。请依据书本P49-P50相关内容,介绍债券投资的优点及获利方式,推荐债券投资,以争取潜在的客户资源。

D组:你们年轻有为,年龄25-30岁,现持币30万待投资。请在了解储蓄、股票、债券等理财方式之后,权衡利弊,在充分考虑自身需要及条件的基础之上,审慎制定投资方案,并说明理由。

E组:你们人在中年,年龄40 45岁,现持币30万待投资。请在了解储蓄、股票、债券等理财方式之后,权衡利弊,在充分考虑自身需要及条件的基础之上,审慎制定投资方案,并说明理由。

F组:你们一生辛勤奋斗,年龄65-70岁,现持币30万待投资。请在了解储蓄、股票、债券等理财方式之后,权衡利弊,在充分考虑自身需要及条件的基础之上,审慎制定投资方案,并说明理由。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任务,指导学生搜索、整合资料,形成科学性与可读性兼备的课堂探究展示成果,并将其转化为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PPT出示“努力跑赢CPI”、“理财是个问题”两张漫画图片。

2.设问: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百姓有了投资理财的需求。与此同时,企业的快步发展也急需扩大融资渠道。在此背景下,投资理财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成为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一项发展技能。那可以通过哪些投资理财的方式让我们手中的钱保值增值呢?回忆一下,在你的家庭生活中,父母是怎么做的?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答出储蓄、炒股、投资房地产、购买基金等。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对本课所要介绍的储蓄、股票、债券等理财方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教师活动】(过渡)刚刚同学们提到父母有很多不错的投资理财方式。过去同学们是无财可理,那如果现在你的手中有了30万,面对种类繁多的理财项目,你会怎样选择,你会制定什么样的理财方案呢,这个理财方案又是不是合理的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模拟理财活动体验一下。

环节二:建立模拟任务激发学习动力

【教师活动】

提活动要求:(1)按课前确定的分组开展活动。(2)按任务条指定角色完成相应任务。

【学生活动】

1.ABC三组同学按任务条指令,准备介绍储蓄存款、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的相关资料,课上派代表分享。

2.DEF三组同学在听完ABC组发言后,按任务条提示,集体讨论并制定理财方案,并派代表公布方案及理由。

【设计意图】1.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赋予学生具体的身份角色,建立具有可控制的挑战性的模拟理财任务,激发学生探究动力。2.该活动中,无论是ABC组模拟理财师,还是DEF组模拟投资者,都要求学生深入了解储蓄、股票、债券等投资理财方式的优劣点,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3.对模拟投资者在年龄上做有区分度的划分,培养学生在变动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学生在准备过程中所形成的集体探究成果将会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为之后的教学讨论环节做准备。

环节三:小组合作展示 突破教学重点

【学生活动】

1.A组代表以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介绍储蓄类型、利息计算及其稳健的特点。

2.B组代表从股神巴菲特的股市收益谈起,介绍股票的基本常识,股票高收益的投资特点及健全股票市场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3.C组代表介绍债券的分类,从收益和风险两个角度介绍不同类型债券的特点,从稳健安全投资的角度重点介绍了国债。

4.DEF组代表公布他们在了解各种理财方式后制定的理财方案。

5.全班共同讨论DEF三组理财方案是否合理。

【教师活动】

1.在各组代表介绍之后,简单归纳并板书各理财方式的收益方式及特点。

2.针对学生发言中偏重于各理财方式的优点,教师在细节处继续追问,引导学生思考各种理财方式的不足。

3.组织全班讨论DEF组理财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1.引导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深入了解并掌握有关储蓄、股票、债券的基础知识,突破教学重点。2.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每一种投资方式。3.通过制定不同年龄段的理财方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不同条件下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化了知识的运用,并在评价他人理财方案是否合理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环节四:引导深入探究突破教学难点

【教师活动】

1.(过渡)在大家制定的理财方案中,我们看到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因为面对的生活情境不同、需求不同、心理状态不同,做出了不同的理财方案,反观现实生活也是如此。值得肯定的是大家没有盲目地追求收益,制定了多元组合式的理财方案。刚刚三组投资者都提到了股票投资的风险性,那股票投资的风险性到底在哪呢?

2.通过对茅台股价持续下跌、银行上调储蓄利率及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的分析讲解,使学生了解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具体操作如下:

(1) PPT出示材料:酒鬼酒被爆塑化剂超标2.6倍,受此事件影响,整个白酒行业萎靡不振。中央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之后,天价的茅台从云端跌落,却仍滞销,公司业绩大滑坡。

(2)设问1:你估计茅台股价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明确答案:受国家政策、舆论导向、公司经营状况影响,人们的预期股息下降,减少对股票的购买,引起股价下降。

设问2:如果你手中正好持有贵州茅台的股票,你们打算怎么办,可以退给公司吗?

明确答案:股东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出资,可以等待公司破产清算,或者是通过股票交易转手给他人。为了方便股票交易,出现了证券交易所,我国现有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如果一家公司的股票能够在股票交易所交易,我们就称其为上市公司。在我国,上市需要经过证监会的批准。

(3)PPT出示材料:自央行允许金融机构将一年期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0%后,四大国有银行将一年期利率上调8%,北京、上海地区各商业银行也陆续跟进,上调其存款利率。

设问3:此番银行上调利率,你估计会对股价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

明确答案:利率上升之后,一部分资金从股市转而投向银行储蓄,造成股票价格的普遍下降。所以,利率的变化会影响到股票的价格。从之前的这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关于股票价格的一个一般性规律: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正相关,与银行利率反相关。

(4)小结:从这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关于股票价格的一般性规律: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正相关,与银行利率反相关。此外,2013年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发生之后,投资者人气涣散,纷纷抛售,四个交易日内,股价从停牌时的12. 12元下跌到9. 84元累计市值损失达77.9亿。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众心理及很多不可控因素也会影响到股价变动。除上述一些原因,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标普指数、日本的日经指数,我国香港地区恒生指数的变化等也会对我国A股市场产生影响。总之,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太多了,因此,股票价格的波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说炒股是一种风险较高的投资方式,入市需谨慎。201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经济学家的研究也从侧面证明了,要精确预测短期内的股市走向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却可以预测更长期的走势,例如在未来三年至五年内的走势。从这个角度说,股票投资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理财方式。而且尽管股市风险很大,但如前所说,股票市场的发展对于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活动】1.阅读材料,在老师层层设问下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1.通过对新闻热点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理解股票投资的风险性,增强了教学深度;由此引申出股票流通、上市公司、证监会等内容,扩大了教学的广度。2.借助201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一方面说明股票投资的风险性,另一方面明确健全股市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做到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

【小结】今天我们通过一组模拟活动,深入了解了投资理财。经济学是关于如何力求经济的学问,即“花最少的钱干最多的事”。对于投资者来说,就是要以最令人满足或能获得最大收益的方式来使用我们手中掌握的经济资源。

世界是复杂的,现象是多样的。选择何种理财方式,既要考虑不同理财方式的特点,又要考虑自身的实际,合理规避风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而针对投资风险的另一种理财方式——商业保险,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讨论。

专家点评(杨灵,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篇(4)

2、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1)可以广泛地动员,积聚和集中社会的闲散资金,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服务,扩大生产建设规模,推动经济的发展,并收到“利用内资不借内债”的效果。

(2)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促进资金的横向融通和经济的横向联系,提高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益。

(3)可以为改革完善我国的企业组织形式探索一条新路子,有利于不断完善我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企业,个人企业,三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组织形式,更好地发挥股份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4)可以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特别是股份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利于理顺产权关系,使政府和企业能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用其权,各得其利。

(5)可以扩大我国利用外资的渠道和方式,增强对外的吸纳能力,有利于更多地利用外资和提高利用外资的经济效益,收到“用外资而不借外债”的效果。

3、市场影响:

篇(5)

    股票指数期货是一种把股票与期货两种产品属性结合在一起的新型投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有20年的发展历史。投资者不妨把它理解成股票指数的一种新的交易方式。举例来说,当前我国股票市场的普通投资者可以卖买指数现货产品,即上证50ETF,一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开放性基金,它复制了上证50指数。投资者买入一份ETF,表示你就拥有了一份由50只股票按一定比例构成的组合。它是指数的一种现货交易方式。在当前我国股票市场交易制度下,假设投资者要买入10万元的ETF,就必须交付10万元资金,并且不能卖空。而如果市场上有上证50指数期货交易,投资者可以以指数期货金额的一定比例,如10%的保证金,买入一个月后到期同样标的的指数期货。也就是说投资者用了1万元,在一个月内就拥有了与10万元买入相同数量ETF同样的效果。既做到了投资股票,又享受了期货交易成本低的好处。

    对于股票投资者而言,要投资股指期货产品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第一,区分两类品种不同的交易与结算机制。两类品种交易机制的最大不同是,股指期货采用了保证金交易,并且做多与做空同样方便。而股票是全额交易,只能做多不能做空。在结算机制上,股指期货采用每日无负债结算方式,而股票是采用T+1交收。

篇(6)

1.问题的提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的趋势,截止到2011年底,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52797.47亿元,是2000年初60241.8亿元的5.86倍。在此期间不同时段的增速存在较大差异:2000年至2006年的年均增速为16%,2007年增速仅为6.8%,而2008年增速突升至26.3%。在储蓄率增速大幅增减变换的同时,股市也处于剧烈的波动之中,上证综指从2005年的最低998.23上涨到2006年的2675.47点,继而在2007年10月16日涨至最高点6124点,又在2008年10月末收盘为1728.79点,之后多年徘徊于2000多点。我国学者早期的研究文献表明2000年左右股市与储蓄间不存在或仅有很弱的联动性,但随着经济总水平及股市发展,二者间的关系也可能发生变化。关于二者是否存在联动性,从不同角度出发、运用不同方法的研究得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大致可以分为负相关、正相关及不存在联动性三大类。

何德旭,高伟凯,王轶强(2002)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规模和流动性与居民储蓄具有相关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储蓄量的变化;股市的流动性对居民储蓄有明显分流作用,股市交易的活跃程度和股指的涨跌直接影响着投资者以及潜在投资者的储蓄行为。顾晓安,郝广青(2009)利用交叉相关系数对2005-2008年间数据的分析表明,在股市复苏和高涨时,居民储蓄流入股票市场,而在股市下跌时,居民储蓄回流。也有研究认为居民储蓄与股市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李成,王焱(2007)、曾之明,岳意定(2009)、张磊(2010)等的实证结果都表明我国股市交易与居民储蓄存在联动效应,即股市交易会影响居民储蓄的变动,同时居民储蓄的增长也会引起股市交易额的增长。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它们不存在联动性。Bonser·Neal和Dewenter(1999)检验16个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市场与私人储蓄率之间的关系,发现正在发展和深化中的股票市场与高储蓄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陈玉珍、路正南(2005)对1994-2003年我国居民储蓄和股市交易额的实证研究表明股市交易额影响居民储蓄的变动,但居民储蓄的增长却没有引起股市交易额的增长。刘帅帅(2011)的研究表明居民活期储蓄和股票投资之间的影响幅度还有限。

本文将对2000年初至2011年底的居民储蓄余额和上证综合指数的月度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建立VAR模型,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随后建立脉冲响应函数,进行方差分解分析,以探究二者之间关系的状况。

2.储蓄与股市联动:基于投资者行为视角的分析

投资者的资产选择行为决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是:财富收入、预期收益、风险和流动性。当财富一定时,资产选择受到另外三个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收益和风险。预期收益分为固定性预期收益和变动性预期收益,选择哪一种收益预期资产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决定预期收益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利率。利率上升,储蓄可能增加;利率下降,投资者将更偏好股市。风险是对投资安全性的度量,储蓄的风险较低,而股票是典型的风险资产,风险厌恶的投资者更倾向于储蓄,反之则会偏向于股票投资。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进行收益-风险权衡,从而在不同类型的资产中做出选择。

截止2010年末,我国股票投资者开户数达15454.02万户,其中个人投资者为15393.48万户,占99.61%,机构投资者60.54万户,仅占0.39%。何勇,陈湛均(2005)认为中国股票投资者在投资决策的选择上存在严重的“政策依赖性偏差”,在市场行为操作方式上表现出“过度自信”、“过度恐惧”与“过度交易”等。杨洪瑞,程素婷,万翠英(2006)认为与机构投资者相比,个人投资者往往更加频繁的交易,投资者均优先考虑收益性,其次考虑风险性,最后考虑证券的流动性。机构投资者相对更加理性。李天择(2008)认为投资者行为不单易受其本身的心理认知差异的影响,还易受到外界环境噪音的干扰,倾向于短期炒作,追涨杀跌,跟风现象严重。

篇(7)

    (1)直接性。在直接融资中,资金的需求者直接从资金的供应者手中获得资金,并在资金的供应者和资金的需求者之间建立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

    (2)分散性。直接融资是在无数个企业相互之间、政府与企业和个人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或者企业与个人之间进行的,因此融资活动分散于各种场合,具有一定的分散性。

    (3)信誉上的差异性较大。由于直接融资是在企业和企业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或者企业与个人之间进行的,而不同的企业或者个人,其信誉好坏有较大的差异,债权人往往难以全面、深入了解债务人的信誉状况,从而带来融资信誉的较大差异和风险性。

    (4)部分不可逆性。例如,在直接融资中,通过发行股票所取得的资金,是不需要返还的。投资者无权中途要求退回股金,而只能到市场上去出售股票,股票只能够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互相转让。

    (5)相对较强的自主性。在直接融资中,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融资者可以自己决定融资的对象和数量。例如在商业信用中,赊买和赊卖者可以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决定赊买或者赊卖的品种、数量和对象;在股票融资中,股票投资者可以随时决定买卖股票的品种和数量等。

篇(8)

股票代表的是企业的资产和业务发展状况,买股票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买企业的股份,也就是对企业进行的资金投入,是对剩余资金的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投资。在投资前,股民都会对企业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这样才能避免高买低卖的赔钱投资。

一、企业会计披露对股市的影响

由于我国企业表现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立的状态,使得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无法享受到同等的企业信息资源,作为上市企业的投资者之一的股民,主要依赖上市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获得股市投资信息及决策。但由于很多方面原因,上市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可靠性、充分性都大打折扣,无法成为投资者决策的可靠依赖性条件。比如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的失真,使股票投资者无法真实的分析企业的经营状态及企业的正确的发展趋势,使依靠企业披露会计信息做决策的投资者风险性增大,易动摇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会计信息失真的因素很多,有一些企业甚至会故意隐瞒、漏报公司会计信息。在保护企业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却损害了投资者利益,使依赖企业会计信息做投资决策的股民利益受损。如一企业,在上市前通过调整财务报表虚报企业净利润,将前一年的销售利润转移到下一年,在企业销售“利润截期”上做文章,制造盈利假象,使投资者难以掌握实际的企业状态,造成股票投资的失利。还有企业会计信息的滞后披露等现象,都严重影响了股市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切身利益。消弱和扭曲了股市对企业的资源调配功能和资金筹集作用。如企业亏损发生时,企业会计信息的滞后就会导致投资者以为企业仍在盈利的假象,造成投资者风险投资增高,一旦企业亏损严重,该企业的股票就面临大幅度的下跌,使该企业股票投资者受损。可见上市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对于股票投资者的决策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但我国股票市场法制建设的不完善等因素致使上市企业公布的会计信息的可利用性不高。而股市又是一个风起云涌投资场所,股民可供参考的投资信息及其有限。一不小心也会“一日破产”的,所以说投资要谨慎,决不可盲目。广泛收集材料,利用会计学方式分析预测,提出合理的、理性的投资意见,再结合实际状况进行投资,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小。

二、利用会计学知识对上市企业进行分析

在现实的股票投资实践中,一般的股民往往会有以下经历。“熊市”出现时,市场冷淡,股市萧条。“牛皮靠稳”时,股票出现大幅度上涨趋势,股民观望,行动的人很少。“牛市”形成后,股市就被炒作的热火朝天,但大多数股民利润不多,股票实际的综合指数在下跌。在整个股票市场形成了一种高买低卖的形式。股票市场向来都是高风险、难掌控,收获和损失很难评估和预算的,怎样才能看清股票的长期价值,避免对股市的盲目投资的。

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获得和掌握的是关于上市企业的一切信息,特别是企业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企业发展前景趋向信息,管理人员和股东的相关信息及企业背景信息。首先,股票既然是上市企业股份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且代表的是企业的资产和业务发展动向。那么首要的问题就是深入了解上市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上市企业在国家经济大环境下的可能发展趋向。这种分析不是简单的人云亦云,也不是只关注上市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的情况得到的。应该广泛收集材料,以上市企业的财务报告等资料作为基础,用不同的会计分析法去评判、分析和研究。第二,用会计的知识对上市企业的偿还能力进行分析。任何企业的运营都离不开资金的流动和支持,企业必须有充足的资金资源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增长的发展,企业的股票才能稳定上涨。对于上市企业的偿还能力分析主要是对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关系分析。尽可能正确的掌握企业的短缺偿还能力和长期偿还能力。把企业的经营状况、所属行业支持点等因素结合起来,对企业的流动资产趋向及资产负债率、资产报酬等指示客观看待,多方面认识和分析。第三,对上市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分析。主要是对股权资本和债券资本的构成及比例关系的分析,这点直接影响着上市企业的盈利状况和长期偿还能力。第四,对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分析。企业的经营效率是企业经营能力的体现,企业经营能力强,其营业周期、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流动资产的周转率等方面就比较稳定,反之就会很糟糕,甚至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盈利是企业经营能力、生产销售活动、财务管理水平等方面成绩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运营的最终目标,上市企业的盈亏直接关系着该企业股票的涨幅。因此投资者对企业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第五,对企业的分红方案的分析。企业经营状况好,盈利稳定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连续的、稳定的现金分红。客观上,企业如处于高速成长期间对资金的需求就会很大,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现金分红的状况。但是,现金分红是企业股东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现金流量充足的体现。对该企业的股票价值起到一定的决定性关系,因此也是我们分析的重点之一。

总之,在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企业的偿还能力、盈利能力等各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所以我们要将各部分结合起来对企业的发展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估。使我们对企业的发展趋向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使我们对股票市场的投资有更多的保证,减少股市投资风险。

三、小结

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首先我们对于投资就要有一个客观的、理性的认识,绝不可以偏概全,认为是投资就会有回报。其次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股市投资的利弊和风险性,在投资前要积极、广泛的收集企业的会计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筛选、判别、分析,使我们对企业的发展趋势的判断更趋于理性化,更具有正确性,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股市投资的理性投资和盈利性目的。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即使是最全面的,最真实的分析和判定也有一定的误差,利用会计学知识对于股票的短期的、长期的价值的判断也不能保证其绝对盈利性,由于各种因素所造成的不可预知的风险概率还是存在的。因此对于股市投资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积极筹划、理性投资、淡然结果。以一颗平常心化解股市的风起云涌。

参考文献:

篇(9)

我们这次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概念,那就是根据自己的阶段性理财目标,比如退休金在哪一年准备好多少金额,然后配置一些在时间上、投资风格上与自己需求相符的“生命周期基金”(Life Cycle Fund)。

生命周期基金属于动态管理

当初,生命周期基金名字的来源,就是由于它提供的资产配置组合能根据投资者在生命中的不同阶段的需求而进行变化,属于一种动态的配置过程。起初该类产品是一种专门为投资人提供退休金规划的理财工具,如今则已扩展至子女教育金、购房等长期资金规划运用上。

这种基金一般会设定一个目标日期,其资产配置将随个人理财目标日期的到来而调整,越接近目标日期,高风险资产配置越低,低风险性资产越高,非常符合普通个人投资者储备养老金过程中风险承受能力下降、投资期限缩短的特点。这类基金名称多以目标日期直接命名,例如“目标2010”、“目标2025”等。投资人投资起来非常简单,仅需依据自己的退休时间,即可选择合适的基金。

三只生命周期基金之异同

目前我国市场上也有三只生命周期基金―分别是汇丰晋信“2016生命周期基金”、汇丰晋信“2026生命周期基金”、大成“2020生命周期基金”。

这三只生命周期基金都属于“目标日期型”基金,大家通过其名称,就能清楚地看到,这三只基金分别适合打算在2016年、2020年或2026年左右退休的人群。

理论上,该三只生命周期基金虽然都是随着生命的轨迹不断降低投资风险,但最初的起步却大不相同,每一阶段降低风险的幅度也各有千秋。

最先成立的汇丰晋信2016生命周期基金,2006年5月成立以来就以混合型的身份进入市场,根据该产品契约,其每年的股票投资比例上限都有所变化,至2016年6月1日以后,股票的投资比例最多不超过5%,业绩比较标准也调整为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完全转化为债券型基金进行操作。

2006年9月成立的大成2020生命周期基金,相对来说更为激进,初次进入市场,股票投资比例上限可以达到95%,而且有四年多的时间可以维持这种方式的操作风格,至生命周期结束以后,也可以有至多20%的股票投资比例。

以上两只基金对每个阶段投资的股票比例没有下限控制,固定收益类投资比例都可以达到100%,这就给了这两只基金比较大的仓位调动空间,在市场行情很差时,尽量降低风险。

而2008年7月份成立的汇丰晋信2026生命周期基金,对股票投资比例的上下限都作了规定,该基金成立初为股票型基金,然后逐渐调高固定收益类投资比例,至2026年9月1日以后,股票投资比例上限为20%。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这三只基金的表现又大不相同。

根据“好基汇基金体检中心”的统计,大成2020生命周期基金从2007年二季度的94%左右的股票仓位调整为2007年三季度的54%,下调幅度高达40%,第四季度增仓至93%左右,虽然表现活跃,但择时上经常会踏错行情。

汇丰晋信“2016”则随着股票投资上限不断减小的契约规定,并结合了市场行情的变化,2008年以来将股票投资比例控制在20%至40%之间,表现更为稳健。

成立时间较长的“大成2020”和“汇丰晋信2016”生命周期基金,对股票投资下限都没有规定,但在市场大幅下跌时都并没有大幅下调股票持仓,特别是在2008年的熊市中,没有很好地利用“没有股票投资下限”这一规则。

2008年7月份成立的汇丰晋信“2026生命周期基金”从2009年以来将股票仓位控制在80%以上,跟大成“2020生命周期”一样,属于“高收益,高风险”,相比之下,汇丰晋信“2016”表现更为稳健。

挑选适合自己的生命周期基金

其实,从现有的这三只生命周期基金来看,我们发现,无论是在目标投资期限、动态资产配置调整周期、还是在每个周期内的资产配置比例上,大家都有较大的差异。这其实也给我们引发了一个思考,就是个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生命周期基金?

一个是考察基金的目标日期。一般情况下,只有在目标日期以前,基金的风险收益水平才会不断调整;在目标日期以后,风险收益水平则相对固定,投资者需要注意基金的目标日期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例如,汇丰晋信2016因为其偏低的风险特征,就比较适合现年50岁左右,再有六七年就要退休的人士。而大成2020和汇丰晋信2026更适合30多岁的投资人,现在能分享股票市场的高风险和高收益,然后逐渐降低投资风险,保固成本和前期收益。

篇(10)

从当前来讲,这种说法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这种观点是短视的,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保险资金渠道放开后的巨大潜力。以保险资金进入基金投资为例,5年多来,基金成为保险资金除银行存款、债券之外第三大投资渠道,投资额度从最初不超过保险公司总资产的5%扩大到目前的15%,保险资金对基金的投资份额不断提高,保险资金投资基金约占基金资产的1/4,占保险总资产约6%,保险业已经成为证券投资基金最大的投资者,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保险业虽然经历了连续多年的超常规发展,但保险的密度和深度依然不高,未来若干年内,保险市场仍然是我们最具成长力的行业,因此,进入股市的资金也会随之增加。从国际经验看,保险资金与证券投资基金一样,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保险公司未来势必扮演资本市场重要的主导力量。

现在市场最关心的是,保险资金是不是马上进入股市、“养命钱”会不会赔在股市、保险资金会有什么样的投资理念?我个人认为,第一,中国A股市场经过4年熊市的洗礼,股市风险已经在较大程度上被释放,一些上市公司已经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可以这么认为,在沪市综合指数1300点以下批准保险资金入市,不仅仅是一种政策姿态,也是给保险资金历史性投资机会,是保险公司战略性建仓的良机;第二,监管部门对保险资金投资股市的安全采取了有力的风险监控措施,比如实行托管制度,进行比例限制,制订投资禁止制度等,对各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内部规章制度也有明确要求。当然,保险资金将面临着与过去不同的市场,有一个适应过程。只要股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深层次矛盾获得解决,建立正常的资本市场预期机制,保险资金会加大在股市的投资力度,取得长期稳定回报;第三,在投资理念方面,不同的保险资金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的要求。从共同点看,保险资金会追求稳定收益,关注有持续增长能力的蓝筹股,分散投资,均衡配置资产;从不同点看,寿险资金可能会更多要求资产负债匹配,非寿险资金强调资金的流动性,投资型产品则对价值投资要求高。

二、与基金的合作多于竞争

有些投资者担心,保险资金一旦直接入市,是否会从证券投资基金上进行较大比例的赎回?笔者认为,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从2004年的情况看,保险公司一方面在积极准备直接进入股市,另一方面对基金投资是在增加,截至2004年12月底,保险资金投资基金为67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5%。

保险公司直接入市后,为什么还会投资基金呢?我个人认为,主要基于以下原因:第一,从保险公司自身资产组合管理角度来看,在权益投资里面,必然会选择一些具有成长性和分红能力的基金进行投资,通过分红实现投资收益,而且开放式基金分红收入可以免税,而投资股票分红是不确定的。因此,保险资产的投资组合中,必然少不了基金品种。第二,从保险资产的流动性管理角度看也需要投资基金。比如保险公司从开放式基金申购或赎回2个亿,都非常方便,但是如果2个亿要在股市上买入或卖出,不仅需要较多时间,而且可能还会受到法规限制。第三,从保险资产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基金的投资组合能为保险资产过滤一道风险。从今年开放式基金的整体表现来看要优于大盘,投资开放式基金实际上能够为保险资金降低风险。因此,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后,与基金业将是合作多于竞争。

当然,保险资金入市,会与其他机构投资者一起,正确引导市场投资理念。在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一般都倾向于选择流通性好有持续分红能力的大盘蓝筹股。但保险资金也会根据不同资金的特点逐步形成自己的投资理念,比如说寿险资金首先是应该满足资产与负债匹配管理的需要,财产险资金则相对而言可长可短,灵活掌握。至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是相对于短期投机而言,并无时间限制,不同性质的保险资金对投资期限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从目前中国股市的实际状况看,我个人认为,保险资金会从一级市场申购新股和购买可转化公司债券开始,因为这些投资品种风险相对较小。这应该是保险公司投资和基金投资不尽相同的地方。

三、改变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格局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同时也给基金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带来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格局的根本变化。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它将要求基金投资更加专业,要求基金公司针对保险资金的特点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甚至不排除保险公司未来参股、控股基金管理公司。

我们知道,目前基金管理公司主发起人全部是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在过去的近15年中,证券公司等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量,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类新兴主体的弱点也是明显的:资本金过小,没有融资渠道,缺乏自律文化,违规问题突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到今天,客观上需要像银行保险这类主力机构加入到机构投资者行业里,为资本市场长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

中国资本市场所以长期不稳定,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机构投资者,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我们可以计算一下:中国A股市场流通市值约12000亿元,真正合规的资金也就证券投资基金3000亿元。目前证券公司累计亏损2200亿元,其资本金仅有约1100亿元。而美国资本市场之所以经得起股市大起大落的考验,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有大的机构投资者。根据美联储统计,1999年美国保险资金(包括保险公司、养老金及退休金)总额约12万亿美元,占美国货币及资本市场资产总额的比例高达34.7%,是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

就中国资本市场而言,新的机构投资者和新的资金从哪里来?必须需要“银行号”和“保险号”基金管理公司启航,才能完成资本市场资金结构的根本改善,实现金融资源的最佳组合。国务院的“九条意见”特别强调鼓励合规资金入市,鼓励保险公司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要求抓紧落实“九条意见”,《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也公布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保险行业未来也会参股、控股或发起设立基金公司,保险集团公司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大型机构投资者参与基金公司投资,有利于为资本市场引进长期资金,有利于丰富发展基金产品,有利于基金业的发展和证券市场的稳定,实现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

四、有利于保险业的发展和创新

中国保险业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重传统保险业务,轻保险资产管理业务。从国际上看,保险业资产规模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第三方资产管理。国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的资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可投资的保险资金;二是通过法律规定,只能由保险公司销售,具有保本性质、账户独立、面向个人投资者的独立基金;三是第三方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资金。其中包括一般互惠基金和定向募集的专户管理基金。许多保险公司管理的资产相当多的一部分来自第三方资金。

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和资产管理市场规模的扩大,保险机构管理的资产规模也越来越庞大。大多数保险公司或者收购、或者建立自己的基金管理公司。荷兰国际集团的资产管理公司在全球排名第10,为全欧第5大金融保险集团。它的经营范围:共同基金、机构资产管理、专业商业/产业投资、房地产投资等方面。截至2000年底,ING资产管理旗下管理的总资产达到5030亿欧元,其中约有71%属于代客管理的资产。2002年12月27日,荷兰国际集团(ING)的全资子公司荷兰投资入股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1亿元人民币的注册资本中持股30%。

美国保德信集团作为著名的保险集团,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人寿保险、养老保险,还提供资产管理、基金、房地产投资等各项业务。保德信集团主要通过旗下两个基金管理公司从事基金业务,根据公司2003年年报披露的数据,保德信集团资产管理公司的基金业务规模812亿美元,盈利为4.81亿美元。该公司与我国光大证券合资建立了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公司。

中国保险业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毕竟处于初级阶段,整体规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比重还较小。2003年底我国银行、证券和保险业总资产分别为27.66、4.98和0.91万亿元,保险总资产仅占我国金融业总资产的2.7%;保险深度也仅为3.3%,大大低于7.8%的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和投资意愿中,购买保险的比例仍然偏低。如央行2003年4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储户选择“更多消费”的比例为33.1%;选择“更多储蓄”的占比35.8%;选择“购买国债”的占比13.5%;选择“购买股票”的占比6%;选择“购买保险”的占比9.7%。居民选择购买保险和投资的意愿依然偏低。

目前我国居民储蓄约11万亿元,随着城乡居民保险意识和投资意识的提高,储蓄资金分流进入保险领域或其他投资领域的速度将加快。这些金融资产有两种可能的渠道进入保险资产管理领域,一是随保险意识的提高直接分流进入保险领域,再进入保险资产管理行业;二是随投资意识的增强分流进入国债、股票等投资领域。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后,有利于保险公司产品创新,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发行与保险连结的基金产品等方式分享分流的储蓄资金,从而扩大受托管理的资产规模,做大中国保险业。(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梅君博士)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提要:

直接入市是各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共同经验和重要方式,但各国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存在很大差异。从结构看,寿险与财险、单独账户与一般账户由于资金性质存在很大差异,其股票投资比例也截然不同。各国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经验对中国启示有二:允许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是在新的竞争条件下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二是为有效控制风险,中国保险公司应根据保险负债性质严格控制权益投资的最高限额。

直接入市是各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重要方式,研究各国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差异及原因,分析各国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经验、教训对中国保险业的资金运用及保险资金的直接入市都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一、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国际比较

(一)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整体性比较

1、横向比较:国别差异及原因分析

2000年主要国家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比重基本都在10%以上(随着2000年以来美、欧股市的回调,近两年,这一比例有明显下降,如英国目前比重仅40%左右)。但各国股票投资的比例存在很大差异:英国比重最高,达到近60%,美国、法国、德国、荷兰比重接近,都在30%左右,而瑞士、日本、意大利比重较低,分别仅有18%、16.6%、11%。

为什么各国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保险产品结构、金融市场结构的原因,又有金融体制、监管制度、会计制度差异等方面的原因。如英国和美国都同为资本市场十分发达、经济金融体制十分接近的国家,但两国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重却存在很大差异,英国的比例几乎是美国的2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这主要是因为:

一是两国保险负债结构的差异。英国投资连接险十分发达,2001年英国投资连接险资产总额达到了6000亿欧元左右,占到了整个西欧投资连接险的57%,占本国总保费收入比重也达到了40%以上。而美国年金类产品十分发达,且近年来在总的保费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目前达到了40%以上(根据资产负债要求,年金产品几乎全部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而投资性保险只是在1990年以后,随着美国股市的不断上升才有了很快发展,从而导致股票投资在整个保险资产配置中的比重有了快速上升。

二是金融市场结构的差异。英国是传统的金融中心,股票市场发达。而美国虽然股票市场也很发达,但债券市场更具比较优势。美国债券市场特别是公司债市场特别发达且具有流动性好、期限结构齐全、收益率稳定且相对较高的特点(2003年底美国债券市场规模达到21.9万亿美元,是股票市场的1.6倍,而整个欧洲债券市场规模仅9.8万亿美元,且市场分割、流动性差)。因此,美国保险公司将绝大部分资产投资到了债券特别是公司债,而英国则将较大比例资产投资到了股票。

三是监管制度的差异。英国是保险资金运用最为自由、宽松的国家,监管当局对保险资金运用几乎没有任何限制。而美国对保险投资特别是风险性投资监管十分严格的国家,各州不仅对保险公司股票投资进行十分严格的、直接比例限制(对单独账户不限制),还通过RBC监管等方式对风险性投资进行间接限制(股票的风险资本因子为15%,政府债券为0)。

2、纵向比较:历史变动及原因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变动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美、欧国家保险资金的股票投资比例在1999年以前快速上升,但在1999年之后却显著下降。如美国在1992年时该比例仅11.6%,但到2000年时就迅速增加到了30%,此后快速回落,目前仅24%左右。二是与其他各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日本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比例1990年以来一直呈显著下降趋势,1992年时比重为21.5%,到1998年时仅为14.9%。

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欧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会出现如此变动呢?为什么日本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变动会呈现出与美、欧各国截然不同的变动趋势呢?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股市表现是最主要的原因。

20世纪90年代,美、欧主要股市出现了长达10年的大牛市,道琼斯指数、伦敦金融时报指数、巴黎CAC指数大幅度上涨。但2000年以后,随着美国网络股泡沫破灭,美、欧主要股市出现了明显回落,各主要指数回落幅度都在20%以上,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比重在快速增加后有所回落。

美、欧股市的戏剧性变化推动了保险公司产品结构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美、欧投资性保险产品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远高于传统保险产品5%左右的增长速度,在保险公司产品结构中的比重从10%左右快速上升到了30%左右。单独账户中的投资性保险资金主要投资于股票(比重基本都在70%以上)。2000年之后,随着美、欧股市的大幅回落,投资型保险产品发展及其股票市值都有显著回落。

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变动情况却与同期欧、美有所不同。日经指数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泡沫经济顶峰时达到了36000点以上的高点,但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股市急剧下跌并陷入了长期、持续的低迷之中,目前一直在1万点左右徘徊。与此相应,日本保险公司也不断降低其股票投资比重而增加风险性较低的债券资产比重。

(二)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结构性比较

1、寿险与财险的直接入市比例比较

对海外保险行业直接入市进行结构性分析可以发现:寿险与财险直接入市的比例存在很大差异,即使是同一保险集团,其寿险与财险直接入市比例都存在很大差异,寿险资金直接入市的比例显著低于财险。

为什么同一国家甚至同一保险集团的寿险和财险直接入市比例会出现如此显著的差异呢?保险负债性质的差异是最主要的原因。一般而言,寿险具有投资期限长、具有最低收益保证要求的特点,从而对投资的安全性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实行比较严格的资产负债管理,因而主要投资于收益稳定、风险相对较小的固定收益类资产,而对股票等风险性资产的投资则比较谨慎。而财险大都是1年以内的短期资金且一般没有最低收益保证,因而一般要求要有较高的收益和较好的流动性,从而对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重相对较高。

2、一般账户与单独账户直接入市比较

对海外保险公司一般账户与单独账户资产配置结构对比可以发现:二者在直接入市比例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以美国寿险业为例,美国寿险单独账户中股票投资比重很高,且随着20世纪90年代美国股市的不断上涨而不断上升,目前这一比例达到了近80%。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以寿险一般账户股票投资比重很低,仅5%左右,且近年来比重还略有下降。

为什么同一保险公司的一般账户与单独账户在资产配置及直接入市比例方面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呢?保险负债性质的差异是最主要的原因。这是因为:单独账户资金主要来源于变动年金、变额万能险、投资连接险等投资性保险产品,投保人一般追求较高的资本利得和投资收益,而愿意承担较大风险。因而其主要投资于流动性较强、风险、收益都较高的股票投资。而一般账户资金主要来源于一般寿险、健康险和年金产品,其不仅具有保险保障功能,而且一般还要求有最低收益保证,从而对投资的安全性要求很高,因而在投资策略上一般采取比较保守的投资策略和严格的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严格控制权益资产的投资比重并随账户资金来源的结构性变动做相应调整。

二、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国际比较对中国的启示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国际比较对中国主要有如下启示:

启示之一:允许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是在新的竞争条件下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如前所析,虽然各国保险资金在直接入市的比例存在很大差异,但直接入市是各国保险资金投资的共同经验。即使在基金业十分发达的美国,也主要是中小型保险公司采取委托管理方式进行股票投资,而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一般都主要通过自己的资产管理部门或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直接股票投资。

中国保险业正处于发展的起飞阶段,保险资金正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加速积聚。据粗略估计,到2010年,中国保险资金可运用余额将达到4万亿元。保险资金的加速积聚对中国保险业日益提出了专业化资产管理,实现保险资金保值、增值的迫切要求。另外,随着居民投资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理财产品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保险业日益面临着来自基金、证券、银行、信托等其他金融产品的竞争。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不断兑现,中国的保险市场、金融市场将陆续全面对外开放,国外保险金融机构将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参与市场竞争。届时,中国保险业将直面来自全球的实力强大、金融服务全面的国际综合性保险集团、金融集团的全面竞争和冲击。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新阶段和面临的日益复杂、激烈的新的竞争条件对中国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允许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不仅进一步拓宽了中国保险企业的投资渠道,增强保险企业资产配置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而且还将强有力地促进中国保险企业资产管理经验的快速积累、专业性资产管理人才的加快培养和资产管理能力的显著提高。

启示之二:为有效控制风险,中国保险公司应根据保险负债性质严格控制权益投资的最高限额

前述对各国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和寿险与财险、传统保险与投资性保险直接入市比例差异的分析表明:保险负债性质差异是影响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例的重要原因。对于保障性产品应实行严格的资产负债管理,严格控制其权益投资的比例限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整体投资风险。

在这方面,美国寿险业的经验值得借鉴。美国寿险业对于不同负债来源采取了严格的账户分类管理,一般寿险、健康险和企业年金资金进入一般账户,投资性寿险资金进入单独账户。对于寿险一般账户,美国则采取严格的资产负债管理,将绝大多数资金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对于权益类投资则进行严格的比例控制。即使在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10年大牛市,美国一般账户对股票投资比重并未相应增加,相反还随着寿险公司负债中年金比例不断增加而将股票投资比重由1992年时的5.02%进一步降低到了2002年的3.46%(年金几乎全部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

中国保险业在进行资产管理和直接入市时应充分借鉴国际保险企业的经验和教训,加快树立“资产负债管理”理念,努力塑造保险资产负债管理文化,在对不同账户的资金性质、风险-收益要求、投资期限的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不同保险负债的资产配置策略。当前,中国绝大多数保险产品为保障型产品,因此,中国保险公司在进行直接股票投资时,不仅应区分寿险与财产险、传统险与分红险、投资连接险,对其分别设定不同的权益投资比例,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一般寿险、分红险等保障型产品应严格控制其权益投资的最高比例。(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廖发达博士)

策划人手记

崭新格局下的理性思考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是近期金融业界的焦点话题,三大金融监管部门为健全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体系,完善稳健运行机制作出了重要的制度安排。目前,于2004年10月颁布的我国《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配套文件已全部出台,相关制度安排和机制建设也已基本形成。

由过去的间接入市,到现在的直接入市,这意味着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所有通道从政策上已经完全打开。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是市场化、国际化大趋势带来的新生事物,在入市之初,可能对股票市场影响不大,但若干年后,这一事件无疑将对中国股票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本版特邀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的两位博士撰文,从国内市场前瞻和国际经验比较两个不同角度,对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展开深入的理论分析。在此,我们也欢迎更多的业内专家和实务操作者参与探讨,共同关注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记录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进程

2004年2月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意见》提出,要鼓励合规资金入市,支持保险资金以多种方式直接投资资本市场,这标志着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政策坚冰开始融化。

2月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在中国保险业创新与发展论坛上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就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两方面而言,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股市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

4月保监会公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使保险公司搭建资金管理运用平台有章可循。

5月保监会出台《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指引(试行)》。《指引》对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建立运营规范、管理高效的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体系,制定完善的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制度提出了具体要求。

6月22日首发的我国第一部保险行业发展蓝皮书——《中国保险业发展改革报告》认为,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资本市场的时机和条件基本成熟,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时间,取决于研究分析、认识判断风险及风险控制的各方面技术基础能否到位。

6月23日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明确表示,要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积极探索与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相适应的监管方式和手段,建立动态的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监控模式。要全面推行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建立投资决策、投资交易和资金托管三分离的防火墙制度。保监会与有关部委和监管部门要加强交流合作,加大监控力度,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

7月31日保监会通知,允许保险公司投资可转债,可转债投资规模计入企业债券投资余额内,合计不得超过保险公司上月总资产的20%。这标志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已近在咫尺。

8月20日中国保监会资金运用部主任曾于瑾表示,目前关于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技术准备已经基本完成,正在完成有关法律程序,中国保监会正与有关金融监管机构协同推动此事。

9月12日中国证监会基金部主任孙杰表示,贯彻落实“国九条”六小组之一的发展鼓励合规资金入市专题工作小组将提出鼓励长期资金的概念,支持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篇(11)

股票投资是一种具有不小风险性的投资方式,在可能获取丰厚投资收益的同时,也有出现惨重亏损的可能。但如何有效控制股票投资风险一直是个老生常谈却又令广大投资者挠头的难题。令人欣喜的是,随着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两项金融理财产品将于2010年4月推出试点,广大股票投资者也将多一种有力的风险规避工具,利用得当将有可能大大降低投资风险。

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这两个金融产品丰富了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交易的品种。股指期货实际上是一种现金管理的工具,也是一种规避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的工具。主要体现在它可以做套期保值,也可以做套利交易。或者是一种资产管理或资产控制的工具。

一般情况下,股票投资的风险可以分两种:一是个股风险,二是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股票市场中所有股票都将面对的风险。这种风险是由宏观性因素决定的,如经济政策、经济周期、政治因素、自然灾害等等。它作用的时间长,涉及面广,往往使整个股市发生剧烈的价格波动。通常情况下,这种市场风险普通投资者很难事先预计,也难以通过分散投资的方法加以规避。在以往,投资者想要回避市场风险唯一能做的就是持币观望。但结果却往往失去了买入机遇。但现如今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后,面对市场风险,我们将不再只能持币观望,而是可以大胆买入看中的股票,同时利用卖出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来有效规避大盘下跌的风险。

众所周知,期货市场具备两大功能,风险规避和套期保值。套期保值正是实现风险规避的具体操作方式。所谓套期保值是指:利用股指期货与股票指数之间价格变动的趋于一致性,在两个市场上同时一边买入另一边卖出同等价值的股票及期货,从而规避价格出现不利波动的风险。

举例而言:假设一个投资者持有市值10万元的股票。从历史经验看,如果这些个股不发生异常情况,它们通常与大盘变动的关系是1比2,即大盘上涨或下跌20%,该股票只上涨或下跌10%。那么如果投资者担心后市大盘下跌,他可以选择在期货市场上卖出价值10万×1/2=5万元的期货合约。如果后市大盘果然大幅下跌了20%。则他在股票上将亏损10万×10%=1万元,而在期货市场上他将盈利5×20%=1万元。盈亏相抵,从而实现了规避大盘下跌风险的目的。当然,如果后市大盘不是下跌,而是上涨了20%。那么投资者在股票上的10%,一万元的收益,也将被期货上20%、同样是一万元的亏损所吞噬。

再如,有一家白糖生产企业,担心明年白糖的价格会下跌,但是现在糖还没有生产出来,厂家为了使它明年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按照今年的价格卖出,就可以将生产的白糖做一个期货卖出,哪怕明年的白糖价格真的下跌,但是厂家在期货市场里它也可以亏赚相抵,做到一个价格的稳定。

与股指期货同期推出的融资融券业务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概念:融资和融券。融资就是投资者向证券公司借钱做股票投资,融券就是向证券公司借入证券,高位卖出。

融资融券的客户群要求也非常高,融资融券本身是一种信用交易,必须要有抵押品才能融资融券。而且必须要开户满一定的时间额才可以融到资。它针对的是一些比较大型的客户群。

投资者的新选择

目前,昆明多家证券公司都在对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推出做相应的准备,以取得从事这两项业务的资格。从证券公司来说,每家证券公司都必须配备不少于两名专业的股指期货业务人员。包括营业部的负责人在内的相关人员都必须参加证券业协会组织的股指期货专项培训,并考试合格通过,才可以实际开展这项业务。其营业部也要通过现场检查验收,符合规定的标准才可以开展这项业务。严格管理的目的在于可以保证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两项产品平稳推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