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健康数字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0 16:24:3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健康数字教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健康数字教育

篇(1)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4-0380-03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教育;综合预防;学生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引起的以免疫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种传染病。AIDS已广泛分布于全球五大洲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控制AIDS最有效的方法是预防,健康教育是预防AIDS的最有效手段[2]。据有关研究报道,在全世界范围内的HIV感染者中50%以上为15~24岁的青少年,而我国HIV感染者中青少年就占了80%[3],且多数生活在云南、四川、广西、新疆等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4]。当今在校大学生年龄一般都在17~24岁,成为我国主要的健康教育对象[5-6]。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预防AIDS健康教育具有明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1 艾滋病流行的现状及其严峻性

《2007年世界艾滋病报告》[7]指出,截至2007年11月20日,全球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已超过3 300万,其中15岁以下人群约为250万。我国卫生部也于2007年11月29日公布《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8],截至2007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223 501例,其中AIDS病人62 838例,死亡报告22 205人。2007年,国家卫生部、UNAIDS、WHO联合对我国AIDS疫情进行了新的评估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07年底我国现有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约70万,全人群感染率为0.05%, 其中AIDS病人8.5万, 2007年新发HIV感染者5万,因AIDS死亡2万。目前我国的AIDS疫情处于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呈高流行的态势,性传播与吸毒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有关资料显示[9],我国少数民族HIV感染者所占比例高于汉族的原因:一是少数民族地区吸毒有较长的历史背景;二是AIDS高发的少数民族地区多位于交易的主要通道,比较容易获得;三是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特别是缺乏专为少数民族制作的健康教育材料;四是尽管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状况有较大改变,但由于发展不平衡,使部分地区文化、生活、卫生条件的改善仍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据文献[10]报道,目前少数民族HIV感染者所占比例仍在明显增加,真实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流行的严峻性。

2 大学生群体面临着AIDS风险

大学生由于对性健康知识的缺乏、无保护措施的、开始的低龄化、有增多趋势等问题均可能形成伤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AIDS风险。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引导,就有可能感染AIDS。这些问题已引起了各级政府和高校卫生防疫部门的高度重视。

2.1 大学生缺乏性健康知识 高校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在他们中公开谈性和开展全面的性健康教育仍然存在阻力,学生普遍缺乏足够的性与生殖健康的科学知识、正确态度和相应的防御技能。虽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学实施以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为主要内容的青春期教育,但内容不够系统和全面,主要是侧重于生理解剖知识教育,缺乏心理、伦理方面的辅导和预防意外妊娠以及生殖保健服务的知识和信息的教育,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也忽略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需求,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参与性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忽视了性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当今青少年性成熟提前、大学生增加以及全球性病、艾滋病严重流行等客观现实下,性健康教育和艾滋病知识的缺乏,使青少年特别是使大学生暴露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之中 。

2.2 民族地区高校与其他高校大学生性观念和性病预防意识上的差距 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值青春发育后期,性机能的日益成熟与性冲动的强烈刺激让性成为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桂西北民族地区高校1 897名学生性观念与的调查发现,有49.4%的在校大学生正在谈恋爱,27.4%发生过边缘(包括拥抱、接吻、抚),14.5%发生过婚前,初次时使用安全套占9.9%[11]。这一调查结果与柳晓琳等[12]的调查报道较为一致,与徐永芳等[13]的调查结果差距较大,反映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在性观念和预防性病、艾滋病意识观念上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差距。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群体面临着AIDS的风险更加严峻。

2.3 大学生普遍缺乏对HIV/AIDS的正确了解 在对待AIDS的基本知识方面, 很多大学生不够了解。某高校不同学历师生AIDS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发现,19.81%不知道AIDS的三大传播途径,40.01%认为蚊虫叮咬可传播AIDS, 38.76%对HIV/AIDS十分恐惧[14]。另一项调查显示,75.5%的医学大学生认为蚊虫叮咬可传播AIDS, 25.5%的大学生认为可感染AIDS;48.0%和18.5%的大学生认为可通过注射疫苗和口服预防性药物能预防AIDS;70.8%的学生认为对HIV感染者应集中管理;58.0%的学生担心以后与HIV感染者在一起传染AIDS,部分学生表示不愿意和HIV感染者一起工作学习,同时还有 93.3%的学生希望通过学校教育进一步获得AIDS相关知识[15]。说明高校学生对AIDS有着许多错误的认识,从而导致对AIDS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加大高校AIDS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力度,是为减少大学生传染AIDS风险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

3 高校AIDS预防机制

3.1 国家政策支持 自1985年我国首次报告AIDS病例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AIDS的防治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其中对高校最具有指导意义的是1998年国务院专门下发的《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16],对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各高校都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筹规划。2004年国家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17]又进一步强调了各级大中专院校建立健全艾滋病预防机制的重要性。2006年初国务院又重新制定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18],进一步部署各级学校加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具体工作指标、行动措施与保障措施,为不断完善高校AIDS预防机制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3.2 建立高校AIDS预防机制 一是成立以学校领导为组长、以包括卫生防疫部门在内的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高校艾滋病预防与控制领导小组”,负责制订本校“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长期规划”,审定学校卫生防疫部门制定的“年度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计划”;二是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依靠社会各界的支持,调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把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纳入日常的教育教学计划中,确保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长期科学化、规范化进行;三是加强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持联系,使高校艾滋病预防工作长期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时刻掌握校内艾滋病疫情,严格疫情报告制度。

4 高校AIDS预防措施

4.1 加强AIDS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 首先是要加强健康教育师资业务知识的培训,因为教师的性知识、态度、观念和性道德都直接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目前,许多预防AIDS健康教育教师本身就不了解AIDS防治的基本知识,难以胜任预防AIDS健康教育的教学任务。有调查显示,84.1%的教师希望在教师培训中学习有关预防AIDS方面的知识 , 79.3%的教师认为健康教育是目前预防AIDS最有效方法[11]。其次是要组织有关人员和学生代表深入到民族地区高校所在的服务区域,认真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与生活习惯,重点探讨全国其他地方少有或桂西北独有的民族(如仫佬族、白裤瑶族、毛南族等)生活习俗与HIV感染的关系,从中寻找民族地区高校预防AIDS的途径和办法,编写适合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大纲和教育内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地区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4.2 有计划地举行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面向全体师生举办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内容主要包括AIDS在全球及我国的流行现状、趋势及其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国家相关预防与控制政策; 在高校开展预防AIDS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及可行性探讨; AIDS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对待HIV/AIDS的态度、预防措施等。同时对工会、团委、学生会等相关部门提出要求,将AIDS健康教育与青春期性教育结合起来,把青春期性教育作为AIDS教育的前提,针对在学生中存在的现实性,加强性道德教育,开展安全教育、男性责任感教育、女性自尊自重自爱教育。通过这些讲座以及各种教育活动,使大学生进一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3 发挥大众媒体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大众媒体一直都是在我国青少年中进行AIDS预防宣传教育的主要载体,除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黑版报等传统媒体外,因特网在教育中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有调查显示,20世纪90年代初,大学生性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医学卫生书籍、报刊杂志及文艺书籍等,其中医学卫生书籍占50.6%,报刊杂志占28.6%,文艺书籍占10.3%,影视占0.5%[19]。Kate[20]的研究发现,20世纪末在校大学生从因特网上获得性知识的比例已明显升高。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与管理,充实预防AIDS健康教育的内容,坚持对大学生进行性知识和预防AIDS知识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另外,通过网络、电视讲座、健康热线、宣传册、宣传报、健康教育处方、世界AIDS日等一系列宣传活动,对大学生预防AIDS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4 发挥在校大学生生力军作用 由于高校学生生源广泛,动员和组织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期间,回到家庭所在地开展预防AIDS宣传的社会实践活动,使这项活动面向基层,走进千家万户,是一种投入小、社会效益大的公益。在大学生中持之以恒地开展AIDS健康教育,能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为我国防控AIDS的流行作出积极的贡献。 另外,在校内开展探讨性与生殖健康问题和预防AIDS健康教育活动中,实施以学生参与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方式:一是学生以自由发言、提出问题、分析案例、解决问题为主线,开展自我教育和同伴教育活动;二是以校团委、学生会牵头,举办与预防AIDS相关的专题班会、专题版报、专题知识竞赛等参与性强的教育形式,既有利于对上述专题讲座知识的巩固,又能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与增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意识,促进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预防AIDS的良好习惯。

4.5 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防艾工作 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预防AIDS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一个有助于巩固知识和技能的环境,社会和家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学校开展预防AIDS专题教育可以对增强学生的知识、态度等起到显著的作用。有调查显示[21],学生同家长或家庭中其他成员谈过AIDS问题的比例为46.0% ,同朋友谈论的比例为48.7%。因此,构建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同时参与的预防AIDS健康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6 预防AIDS健康教育效果评估可采用双向方式 在开展健康教育前后分别对每一届大学生进行AIDS相关知识、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对 HIV/AIDS的态度、预防知识及性观念等方面的问卷调查,是对高校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学生在预防AIDS知识获取和态度转变等方面的检验,同时也是对整个健康教育大纲和教育内容以及健康教育师资教育能力等方面的评估,是对高校健康教育模式有效性的检验。因此,健康教育的评价结果,是为进一步修正高校健康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AIDS预防机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综上所述,AIDS的流行特点和易感青少年群体的分布状况,决定了高校控制AIDS流行的关键在于预防。而目前高校在AIDS的三大传播途径中,性接触这一传播途径的预防极为重要。因此,高校构建和完善AIDS预防机制,大力开展预防AIDS健康教育活动势在必行。

5 参考文献

[1] 周正任. 医学微生物学. 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23-327.

[2] 汪华,主编. 艾滋病防治实用手册.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文献出版社, 2004:1-4.

[3]任学锋, 余冬宝, 主编. 艾滋病防治媒体报道参考手册.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5:28.

[4] 荼高强,徐徐. 论艾滋病病人的人权保护.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7,13(3):297-298.

[5] 王立秋. 全球艾滋病流行进展.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2, 8(1) : 3.

[6] 李光明.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22(6):116-118.

[7] 国际艾滋病规划署(UNAIDS). 2007年世界艾滋病报告.2007-11-20.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2007-11-29.

[9] 何慧, 主编. 极乐的暗礁―20世纪无药可救的艾滋病.重庆: 重庆出版社,2000.

[10]田应娟. 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对艾滋病歧视的调查分析.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7,13(2):173-174.

[11]熊翠欢. 河池学院大学生性观念和的调查. 中国校医,2008,22(2):193-194.

[12]柳晓琳,王琴.关于在大学生中开展预防性病和艾滋病健康教育探讨.锦州医学院学报,2000,21(5):69-70.

[13]徐永芳, 周吉, 莫秀娟,等. 广西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974-975.

[14]熊翠欢. 高校不同学历师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比较.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6:990-992.

[15]高秋菊,薛春洪,刘 辉, 等.某军医学院学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4,25(1):79-80.

[16]廖文科. 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中国学校卫生,2002, 23(1):4-5.

[17]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的意见. 2004-5-29.

[18]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2006年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稳步推进.中国艾滋病性病,2007,13(2):99-100.

[19]刘达临,主编.中国当代性文化―中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报告.上海:三联书店,1995.

篇(2)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12月以术后560例患者及家属为健康教育对象,他(她)们均应用PCA进行止痛,其中男225例,女235例,年龄19~76岁。

方法:

⑴首先给患者要说明使用镇痛泵不会影响切口愈合、影响排气、不影响活动,以消除其顾虑。可将正在使用镇痛泵的患者介绍给术前患者,患者间的信息交流往往是最简单又有效的宣教方式。向患者及家属展示PCA样品,同时向患者详细介绍PCEA治疗的好处,教会患者正确使用PCEA的要领,尤其使用过程应做到妥善同定装置,保持给药途径通畅,避免拉扯硬膜外导管,引起导管滑脱或导管断留在硬膜外腔内。给患者及家属讲解PCA的构造、性能、止痛原理、使用方法,药物的名称、剂量、作用原理。经常检查装置各连接处有无松动,避免药泵与导管连接处滑脱,使药物渗漏,影响镇痛效果。感觉疼痛时,可按压自控键1~2次。应对术后PCA患者加强沟通指导,特别是要让患者及家属知道按键给药的最佳时间。当患者意识到将发生疼痛或刚刚感觉疼痛时,即可按压按钮给药。不要等到疼痛剧烈时才给药,这样才能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同时也可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⑵在健康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对患者支持系统的利用,即对患者宣教的同时,对其家属进行宣教[2]。镇痛泵使用过程要防止硬膜外导管滑脱,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针对硬膜外导管易于滑脱的现象,手术结束返回病房后在硬膜外穿刺点处加用3M透明敷贴固定,连接管用透气胶布间断固定,并每日更换,变换卧位前妥善放置镇痛泵,避免导管受牵拉,如有松动,重新同定。应用镇痛泵影响自主排尿功能,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可使排尿反射受抑制产生尿潴留,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可有效解除尿潴留。指导家属2~3次/日用温开水清洗尿道口及会,保持尿道口及会清洁,并间断间歇夹管,每3~4小时开放1次,训练膀胱反射功能。

⑶告知患者疼痛受社会心理因素影响,例如个体的情绪、人格因素、对疼痛的敏感程度及耐受力、既往疼痛经验、注意力集中与分散、环境变化、社会文化背景、性别、年龄等因素都会影响个体对疼痛的感受。再说,术后疼痛与手术种类、手术创伤程度和部位有很大关系。上腹部手术疼痛一般较剧烈。术后疼痛的发生、程度及持续时间与麻醉方法、用药种类及剂量也有关。术后疼痛以切口疼痛为主,深呼吸、咳嗽、变换等活动使切口受到牵拉引起疼痛加重。虽然镇痛泵有很常用,给药准确性高,血药浓度维持恒定,起效快,术后镇痛效果好。但是在更换时应动作缓慢、轻柔,深呼吸、咳嗽时,还会有疼痛,需要用手保护切口,减轻疼痛,自主按压按钮给药的次数也不可过多,因为泵内镇痛药也会有不良反应。

⑷让患者了解有关镇痛药的不良反应,PCA镇痛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吗啡作用于延髓呕吐中枢,是导致患者恶心呕吐的主要原因。患者出现烦躁、焦虑和恐惧等心理改变,严重呕吐可增加腹压引起伤口出血、加剧疼痛、影响食欲。发生呕吐时应嘱患者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同时遵医嘱给予胃复安10mg肌肉注射,必要时停用PCA治疗。另外,吗啡还可引起嗜睡、头晕、皮肤瘙痒、腹胀、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3],如患者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及时处理。布比卡因阻滞神经后可引起血管扩张导致低血压,头晕,嗜睡等。因此,应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清楚。短时间内不得连续多次按压自控键,止痛效果不好时,应向医生及护士反应,采取其他止痛措施。镇痛泵内药物可使患者皮肤感觉迟钝,出现压疮或烫伤,应勤变换,尽量避免使用热水袋,如需使用,应避免热水袋与皮肤直接接触。

结果

560例应用术后自控镇痛泵患者经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增强了自控镇痛效果。

讨论

目前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的需求亦不断提高,疼痛的护理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为了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增强患者的舒适度,我们及时正确给患者以健康教育,效果比较好,提高了患者使用镇痛泵自控镇痛的质量。促进了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篇(3)

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接收的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78例,年龄28~47岁,平均年龄(37.5±9.5)岁。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腹部疼痛、子宫出血、腰酸背痛或不孕等症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两组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具体包括:①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患者入院后均需进行系统检查,护理人员根据其检查结果和病情询问记录,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制定与之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②心理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耐心与其沟通并创建友谊关系,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认真回答患者的每个问题,并对其讲解此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和手术技术等,排除其内心疑虑;不断鼓励患者要保持良好心情,增强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2]。③术前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手术前3d应以热量高、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保持良好睡眠,术前一定要洗澡并将污垢洗干净,避免手术时因污垢造成伤口的感染。④术后及并发症健康教育。手术结束后,患者的饮食需以流食为主;以半卧位为宜,可在2d后自己取适宜卧位;并告知家属定时给患者进行四肢按摩,被动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减少静脉栓塞的发生;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需提醒并教会患者家属对患者腹部进行轻柔或按摩,促进患者的排尿量并以此来减少患者发生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3]。

1.3观察指标

两组均根据WHO制定的生存质量标准对患者进行心理和社会关系评分,并进行观察和对比;同时对比两组的满意度,自设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生存指标对比

对照组干预前心理评分(34±5)分,社会关系评分(37±8)分;干预后心理评分(52±7)分,社会关系评分(64±9)分。观察组干预前心理评分(35±6)分,社会关系评分(37±9)分;干预后心理评分(61±9)分,社会关系评分(71±10)分。两组干预前各项生存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各项生存指标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各项生存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满意的有18例(46.2%),较满意的有14例(35.9%),不满意的有7例(17.9%),满意度为82.1%;观察组满意的有31例(79.5%),较满意的有7例(17.9%),不满意的有1例(2.6%),满意度为97.4%;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4)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已成为目前眼科治疗近视的主要方法。具有无疼痛,视力恢复快且可预测性,安全性及有效性等特点。在接受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的治疗过程中,由于部分病人缺乏相关知识,心理压力较大,顾虑重重;而部分病人由于手术恢复快且不需住院治疗,而不把手术当回事,因而降底了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提高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江西宜春某医院自2008年7月至2009年10月进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的587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8年7月―2009年10月我科进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587例,男324例,女263例;年龄15-42岁;平均年龄25岁。

1.2方法

术前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手术相关知识、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如常规进行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和眼底检查及视力,眼压,角膜直径,瞳孔直径,进行验光,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检查,排除有无角膜炎症,晶体浑浊,玻璃体浑浊等眼科疾病[1]。术前3天开始滴抗生素眼液(泰利必妥),4次/天。术前一天来医院复光。并将患者资料输入电脑。带软镜接触性的患者,至少提前2周摘掉隐性眼镜;硬性接触镜要摘掉2-3周以上等。同时告知病人术后正确点眼药水的方法、时间及术后注意事项。术后6个月时裸眼视力≥1.0,90.50%(14797眼);裸眼视力≥0.6,96.97%(15810眼)。护理人员主动介绍并回答病人的疑问。印制激光手术相关知识宣传单,在激光中心墙面粘贴激光手术相关知识。利用大厅电视机和录放机放映手术过程。

2健康教育

2.1术前宣教

2.1.1保持身体健康,防止感冒,女性患者避免在月经期间接受手术。术前须做好个人卫生,手术当日不可以用化妆品及有挥发性气味的物品,保持情绪稳定,轻松接受手术;

2.1.2由于眼睛的作用特殊和重要性,大部分患者术前都有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加强沟通和交流,介绍手术流程及如何配合是患者消除顾虑配合好手术。

2.1.3术前当天应由家属陪同,不可自己驾车。

2.1.4术前三天滴用消炎眼药水,每天4次,戴隐形者需停戴隐形眼镜一周以上(如戴硬质隐形眼镜者,则须停戴3周以上)[2],术前一晚应做好光固定训练,注意休息,防止疲劳。

2.1.5注意清洁眼周眼睑和睫毛;手术前一天洗头洗澡,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睡眠;术前适量进餐,避免空腹和过饱;若身体不适应告知医生。

2.1.6教会病人自我放松及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进行心理训练方式;嘱病人练习眼球向下方看,使病人在手术时能更好的配合医生。

2.2术日健康教育

2.2.1患者准备,让病人取平卧位,注意眼有膜平面保持水平,与激光束垂直,因此手术中保持头位的正确,身体自然放松左右手可以轻握放予腹部。

2.2.2嘱患者术中手术眼盯着正前方的固视灯,和眼睛不能随意转动,手术切削前应进行激光训练,使病人了解激光的声响、光亮和告千有切削气味[3],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惊慌。给予病语言上的安抚,并告在病人知觉得高度紧张,可作深呼吸;必要时可轻握病双手,播放轻音乐,以放松其紧张的心理。

2.2.3术中尽量放松,积极配合,尽量缩短手术的操作时间,防止层间发生撒哈拉反应,紧张时瞳孔缩小,主动跟踪苦难,容易发生偏中心切削。

2.2.4术日用透明眼罩盖住双眼,嘱病人尽量闭目休息,不要揉眼和用力挤眼。个别病人出会现磨眼或流泪,嘱病人不要紧张,一般2h~5h自行消退。手术当晚不可自行把眼罩取下,第2天来医院复查再取。当晚睡觉应仰卧。

2.3术后健康教育

2.3.1生活指导(1)术后严禁用手帕,纸巾擦泪水。不能用力挤眼,不能揉擦眼睛,术后勿用力挤眼,1个月内绝对不可大力揉眼,防止角膜瓣移位、损伤及影响视力[4],时间是6个月~1年。(2)一个月内不能游泳,一个月后如果游泳,嘱患者游泳后滴抗生素眼液,防止游泳后引起的眼部炎症。(3)术后注意用眼和眼部卫生,适当用眼,避免长时间看书和电视,使用电脑等。防止污水,洗发水,洗面奶等入眼(4)治疗期间女士避免使用眼部化妆品,勿做面护理。

2.3.2术后用药复查后按医嘱用眼药,用法为:(1)0.1%氟美瞳,第1周每天4次,第2周每天3次,第3周每天2次,第4周每天1次,并根据患者术后复查情况调整用药。(2)3%泰利必妥,每天4次。(3)1%爱丽,每天4~6次[5]。

2.3.3术后随访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年复诊,特殊情况可以缩短和延长随访。

3结果

通过对江西宜春某医院587例实施该手术的患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术前、术中、术后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术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心态稳定,消除了思想顾虑,增强了接受手术治疗的信心。配合较好,避免了许多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陆文秀.准分子激光仪的工作原理,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1.57-58.

[2]李汝秀.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围手术期健康宣教[J].中华现代眼耳鼻喉杂2005,2(10):36.

篇(5)

>> 社区医疗机构开展艾滋病随访治疗模式研究 医疗机构艾滋病预防与关怀综合项目实施经验及取得成果 预防艾滋病的最重要武器-健康教育 艾滋病的社区健康教育 医学生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浅议基层医疗机构之健康教育模式 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视听材料评价 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述 新世纪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中学教师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定性研究 健康教育对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的长期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 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吸毒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干预预防艾滋病的效果 门诊开展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工作的价值探析 艾滋病预防健康宣教分析 试论高师院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模式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研究 预防艾滋病 对大众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探讨 艾滋病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0-11-29.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pdf] ,2012-01-21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年)》概要[J].中国护理管理,2008,8(7):18-19.

[9] 刘凤溯. 艾滋病高危人群预防知识调查[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8):126-127.

[10] 濮存昕. 参加第十四届世界AIDS在会有感.中国性病AIDS防治,2002,8(6):325.

[11] 李朝峰.李顺平,王伟成.济南市部分医务人员AIDS知识、态度、信念、行为调查.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4,10(2):166.

[12] 吕姿之.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13] 吕姿之,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88.29,52-54,73-79.

[14] 徐光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洲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群AIDS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中国健康教育,2004,20(1):47.

篇(6)

【关键词】病人 艾滋病知识 健康教育 评价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它在全世界的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也面临着艾滋病蔓延的严峻形势。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关键在于预防。为了了解病人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笔者对在本院门诊输液室的输液病人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在本院门诊输液室输液时间在2天以上的输液病人154例,其中男96例,女59例。职业:农民22人,工人54人,干部66人,其他12人。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64人,高中及中专45人,初中及以下45人。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4.5岁。

1.2 教育方法

每名输液病人分发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小册子一份,在输液室播放艾滋病健康教育专题录像。

1.3 调查方法

参阅有关文献,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艾滋病的一般知识、传播途径以及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知识来源。健康教育前由被调查者当场填写后收回,发放问卷154份,回收有效问卷154份,回收率100%。指导被调查者在输液过程中观看专题录像,阅读健康教育小册子。第二天确认被调查者认真阅读所分发的健康教育小册子后,让被调查者填写同样的问卷,当场收回, 发放问卷154份,回收有效问卷145份,回收率94.2%。

1.4 统计分析

调查问卷经过编码,数据的审核和管理采用Epi Data3.1软件。数据分析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输液病人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程度

从表1得知,健康教育后病人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掌握普遍比教育前好,经统计学处理,除了对“是否知道艾滋病这种病”、“艾滋病是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以及“共用剃须刀、牙具是否可感染艾滋病病毒”这三项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P

2.2 对待艾滋病的态度

从表2得知,健康教育前绝大多数病人认为有必要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96.8%的病人能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力帮助他们,93.6%的病人不歧视或看不起他们。通过健康教育后病人对艾滋病的正向态度有显著提高(P

表1

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答对率比较

表2  健康教育前后对艾滋病的正确态度比较

3  讨论

大量研究表明,在没有研制出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疫苗以及有效控制传播途径之前,利用各种方式和条件,广泛深入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仍然是人类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手段 [1、2] 。

3.1 医院是病人就诊的机构,是人群重要聚散地,同时也是艾滋病易感人群密集的场所[3],在社会健康教育过程中,医院是社会人群与专业人员一个重要的结合点,医院的角色在无形中成为社会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医务人员不但掌握系统的医药卫生知识,而且了解社会人员的健康需求和心理变化,是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最有权威的人员,病人、家属及社会人群对医务人员的教育深信不疑,易取得明显效果[4]。本次调查选择门诊输液室的输液病人,充分利用病人在输液过程中有充足时间观看艾滋病健康教育专题录像,阅读健康教育小册子,并能与医务人员接触,沟通的特点开展健康教育,病人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通过本次调查显示,在门诊输液室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可取得明显效果。

3.2 表1显示,97.4%的病人知道有艾滋病这种病,88.9%的病人知道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73.3%~89.0%的病人对艾滋病的治疗与预防方面已有一定的了解。说明人群通过各种媒体广告宣传,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主要传播途径(母婴传播、血液传播)知晓率分别达到96.8%和95.5%,但对另一主要传播途径(性传播)知晓率只有86.4%,通过健康教育后知晓率达97.2%,说明我们对性方面的知识宣教比较薄弱,这可能与整个民族的传统观念有关。提示在今后的健康教育中应加强这一方面的宣传教育。表1调查还显示:有11.7%~68.9%的病人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握手、拥抱、游泳、公厕、虫媒等)知识了解不太清楚,甚至十分模糊。通过健康教育后,病人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上升到86.3%~99.6%,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

3.3 表2显示:98.7%的病人都希望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96.8%的病人都愿意尽力帮助他们,这为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础。健康教育前,74.0%的病人能与感染者及其家属共事,呈现比较宽容的态度,这可能与病人所处的环境有关。一是自己正处于非健康状态,需要别人的关心与体贴,所以同样感受到疾病的痛苦;同时,医院的环境也可以使他们产生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同情。调查还显示:有34.5%的病人经过干预后对艾滋病仍存在恐惧心理,这可能是健康教育前他们对日常生活接触(即非传播途径)能否传播艾滋病的知识不太清楚,影响到他们对艾滋病携带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接触和态度,造成误解和不必要的恐惧。虽然接受了健康教育,并且知识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是仍需要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慢慢改变对艾滋病的恐惧,提示艾滋病的健康教育要长期进行,效果会更佳。表2调查还显示:干预前有56.5%的病人认为自己没有得艾滋病的危险,通过健康教育后,仍有49.0%的病人认为自己没有得艾滋病的危险,教育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相当一部分病人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提示在今后的健康教育中,要加强病人防护意识的健康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

4 小结

健康教育是一项投入少,收益大的工作,是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的必行之路。从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来看, 以分发健康教育材料与播放健康教育专题录像片相结合的方法能明显提高病人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医务人员可以通过这种渠道在医院进行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减少艾滋病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参 考 文 献

[1] 李映红,周阳.社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J].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7, 4:79-81.

[2] Hy mans. Effects .of.HIV intervension[R].The X Ⅱinternational AIDS conference weat 78.Durban south Africa.2009,9-14.

篇(7)

健康教育路径是将临床路径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借鉴于健康教育的实施[1]。健康教育的临床路径使护理人员依据路径对患者进行入院到出院的系统、动态、连续而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促进护理工作的完整性[2]。我科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法对子宫全切除手术患者实施系统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1~12月行子宫全切除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病程、经济状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即由与责任护士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口头讲解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以手术时间为横轴,以术前指导、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功能锻炼、出院指导为纵轴制定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路径表。

1.2.2 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 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发放健康教育路径表,讲解路径表的有关内容和作用。责任护士和当班护士每日按照路径表内容进行健康教育,责任护士及时对患者进行评估、教育、评价,护士长督促检查健康教育实施结果,并给予指导。患者出院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以保证健康教育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1.3 统计学方法 spss10.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见表2。

3 讨论

3.1 健康教育路径使患者能主动的配合护士 通过发放健康教育路径表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意识和能力,促使患者主动参与护理过程。使各项护理工作能得以顺利进行。

3.2 健康教育路径能提高医院的满意度 健康教育路径以患者住院时间为序,将健康教育贯穿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做到定质、定量、定人、定时,有效的控制质量环节。随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及时为患者解决问题。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信任度,从而提高了医院的满意度。

3.3 健康教育路径能提升护士的健康教育水平 通过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能指导护士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工作,护士在工作中知道哪方面怎么做、做什么,工作有了依据。从而提升了护士的健康教育水平。

大量资料显示,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能使患者主动配合护士,提高医院的满意度,提升护士的健康教育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临床路径是为服务对象提供最佳护理质量的一种管理模式[3],但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健康教育的宣教方式,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加以调整和补充。

参 考 文 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80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2.023

跟腱是小腿后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肌腱向下合并成粗而十分坚强的肌腱。起于胫骨后面的比目鱼肌、股骨内外髁的腓肠肌止于跟骨结节后方[1]。其长度约为17厘米左右,连接小腿肌群及跟骨,是人体最强有力的肌腱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趾屈踝关节,维持踝关节的平衡及跑、跳、行走等技能。人体在运动时肌肉收缩会牵拉跟腱,资料显示,一般肌腱大约可以承受45~98 N/mm2大小的力,通常肌肉收缩对肌腱所造成的拉力绝大部分都小于这个范围,但在高强度应力负荷下,突然的暴力作用会使其断裂。跟腱断裂(rupture of Achilles tendon)的科技名词定义:是以跟腱局部明显肿胀,疼痛,跖屈无力,不能踮脚站立,跛行,局部凹陷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的组织、实施者。他的社会劳动按照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劳动的分析,属于从事精神生产的复杂劳动。这种复杂劳动从形式上看,绝大部分是由示范动作、保护帮助、组织训练等体力劳动构成[2]。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是以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运用示范、保护和帮助等教法手段使教学任务达成。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师用自己的身体直观的具体表达某一技能动作形象、技术结构的一种方法。因为示范动作的规范性是学生建立正确动作表象形成技能的基础,因此,教师非常重视自己的示范效果,通常在学生面前会举心尽力地进行动作的展现,由于受教学过程、教学环境和即时身体状况等不确定因素影响,教师因示范而受伤的案例屡见发生,笔者就是其中的一例,现将亲历受伤――医治――康复过程作为一个案例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

1伤者基本情况与受伤经历

伤者性别:女;年龄:45岁;职业:某大学体育教师;受伤时间:06年4月19日。

受伤过程:体育篮球课上,给学生做“三步”上篮示范动作,下篮转身运球疾跑时,右脚下一滑,只听“膨”的一声(如同宽皮带断的声音),伤者凭借经验即刻坐于地面,查看受伤部位,局部塌陷明显,受伤部位感觉木痛厉害,根据运动医学知识判断“跟腱断裂”!应急处理:第一时间将伤脚浸入冷水20-30分钟,根据现实条件用冰镇矿泉水2瓶敷于伤处,搭乘校车到达医院就诊。临床诊断:医生查看受伤部位;结论:“跟腱完全断裂”;建议:住院手术治疗。

2 治疗过程

入院,医生采用物理疗法,根据“血得热而活,得寒则凝”的基本医疗原理,用冰袋敷于伤处,既可止痛又可止血,缓解伤情的发展,减轻局部肿胀,为次日手术做铺垫。经过术前的各种常规检查:受伤部位无明显水肿,符合手术基本条件,次日上午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医师的临床反馈:位于跟腱附着点上方4~8cm处,呈绳头断状完全断裂,针对跟腱断伤情况,进行了断面搭接与肌腱修补。切口长12cm,缝合19针,长腿石膏固定(从足部至大腿根),膝关节屈曲约45°、踝关节于稍跖屈位,伤腿适宜架高搭放,一周左右据伤口愈合程度由隔针拆线渐进至完全拆线,4周后由长腿石膏更换为小腿石膏,仍保持踝关节轻度跖屈。再固定4周后去除石膏,允许负重行走,开始进行改善步态和小腿肌力的理疗。

3术后“功能”自我康复

体育教师是受过一定专业教育的群体,其知识结构、运动技术水平相对高于普通人群,当遇到运动损伤时,能运用习得的解剖、生理、运动医学等相关理论知识预判伤情,合理地应急处理,但在伤后的功能恢复条件上,与专业运动员有专业的理疗师和专门的康复器械相比,属大众化基础,对于运动损伤后的康复,是以大众通识条件下自我认知、感悟、康复训练为过程。跟腱断裂“功能”恢复期主要是指:术后伤口完全愈合,取下固定石膏以后阶段。此阶段受伤部位的主要特征是――脚踝下屈、伤口紧皱、关节僵硬、跟腱因手术搭接后短且坚硬、较长时间的石膏固定,肌肉萎缩,局部肿胀,走路瘸行等。根据以上术后病体特征,以专业医生的建议为参照,以体育教师习得的专业性知识为基础,以网络、图书为媒介,广泛查阅、分析相关资料,结合伤者的本体感觉,以大众通识条件为锻炼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进行自我实践,并在计划的实施中进行相应的调适。

3.1克服心理障碍,树立康复信心

伤者经历了手术的皮肉之苦和生活不能自理挫折过程,尤其当石膏完全取下,看到伤腿肌肉严重萎缩与正常腿外观形态产生巨大反差时,心里承受的苦涩难表,具有肢体残疾了的痛苦感。心情躁动,以为自己再也回不到过去,要远离自己热爱的事业,体育从此与之交臂,成为现实的“瘸子”等等....伤者的这些心理反应,是对伤情最后的恢复结果不明而产生的心理焦虑。对于任何伤病者来说,面对已然的现实,用最大的努力成就理想的结果是最智慧的。为使伤者对康复训练树立信心,首先,请伤者认同的专业医师对其伤情有针对性地从医学视角进行透彻的病理分析,使其了解跟腱断裂的成因,掌握术后配合治疗和有效的功能训练的方法。其次,用较多运动中跟腱断裂后功能完全恢复的案例来证明此伤的可恢复性,使伤者消除心里的惬意、揣测、紧张感。借用医生的疏导,提高伤者对康复过程、方法、结果的基本认同,建立康复信心。

3.2大众通识条件下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训练计划

跟腱完全断裂手术修复要经过:缝合、修复、 跟腱表面附着的腱周组织的修复三个阶段。术后再次断裂也有发生,跟腱断裂的功能恢复期主要是指术后伤口完全愈合,取下固定石膏以后的阶段。此阶段受伤部位的主要特征是脚踝下屈、伤口紧缩、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由于跟腱术中搭接,腱长缩短,走路瘸行等。康复训练时必须遵循跟腱愈合的病理生理机制,既要防止对未愈合的组织施加过度负荷,又要预防制动、废用对已愈合组织的负面影响。根据局部断裂组织学愈合时间的不同,训练计划安排应循序渐进,在大众通识条件下,可借助社会自然因素(居住地环境的自然条件“公园、小区周边的公建健康设施”等)和家庭的自然生活条件(基本的生活用具“桌、椅、柜”、等,常用的理疗设备“频谱仪”、“电热洗脚浴盆”等)做为基本的康复条件进行可操作的自我康复训练。一搬多采用按摩、热敷、电疗、主动和被动拉伸活动、行走练习、肌力练习等康复手段[3]。在康复的不同时期,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功能恢复练习。

康复训练初期――以静态的适应性活动为主。

方法:借家里的“沙发、椅子”坐立,一手掐压受伤部位,起一个辅助固定作用,控制活动范围渐进延伸,另一手扶脚轻轻地上、下、左、右、转动踝关节,通过背屈、直屈、内外侧翻动,慢拉脚的内外侧韧带,提高关节的灵活性;一手掌心向下扶压伤腿的近踝关节处,另一手扶握足底上推,两手同时有控制地用力慢拉跟腱,使其适应受力;借助拐杖,脚适应性地触地行走,逐渐受力,在动、静态中反复练习;借“床、长沙发、地毯”仰卧,双腿直膝或屈膝收、举腿练习,提高腿部、腰腹的肌肉力量。

康复训练中期――以加大伤脚的受力负荷,静、动态练习为主。

方法:借公园(家)的长椅坐立,两腿伸直,两手体后扶垫,脚尖慢用力向上屈、伸踝,拉伸跟腱,提高肌肉、韧带的主动收缩能力;坐公园(家)的椅子上,两脚落地,大、小腿夹角90度,两手用力弹性按压受伤脚的大腿,使悬着的伤脚脚跟与地面接近,拉长搭接的跟腱,灵活踝关节;一手扶公园的“力木、树”或家里的“柜子”等固定的可扶着的地方,伤脚前弓步立,另一手扶前腿,身体重心悠着前移,使脚踝受力,逐渐缩小腿与脚背的夹角,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拉伸跟腱;两手扶公园里的“树、杠、椅背”、或家里的“墙、柜、椅子”等,两脚并拢,身体伸直,脚与墙相应距离,做双、单腿的屈膝蹬伸,主要拉长跟腱,提高伤脚的承受力和踝关节的灵活性。根据练习程度,脚与墙的距离可增远;两脚左右开立,两手背后,身体重心向伤脚弹性前压,慢慢向下做连续蹲起动作,扩大踝关节前、后的活动范围,深拉跟腱,增强伤踝的受力能力,提高腿部力量;两手扶树、墙的提踵练习,增强脚踝的承重耐力,提高协同肌力。

康复训练后期――以提高肌肉耐力,动态练习为主,提高动作的抗障性。

方法:多到室外走动,在行走的过程中,提高跟腱用力的协调性,恢复伤脚的动作功能;多做上、下楼梯运动,提高伤脚的支撑力和腿部力量,使动作日趋协调;公园、小区内慢速跑和单换高抬腿走,提高伤腿的支撑能力和股四头肌的抬腿力量;通过慢跑和身体相关组织活动充分以后,两腿做弓步行走,伤脚脚背与小腿的夹角可视跟腱的可承受能力调整施力,利于拉长跟腱,交换腿前行时能提高伤脚的后蹬力量,减轻“瘸行”程度;公园(家)里,两腿并直,体前屈压腿,拉伸腿后韧带促进跟腱牵拉,提高柔韧性;多做室外坡路的走或慢跑,通过改变蹬地的角度,提高伤脚的蹬地力量和用力协调性;两腿一定距离手扶树(墙),后腿蹬直做弓步交换提拉练习,提高支撑蹬地能力;公园(小区)内,行进间两换高踢腿,提高跟腱的支撑受力;双脚有控制地向前轻跳、交换跳等,提高伤脚的受力能力。

3.3自我康复训练计划的实施

早日回归工作,恢复正常的功能与步态是伤者自觉、主动、积极地康复训练的主要动因。有了主观因素的存在,行动就会更主动、更积极。做到:每天早、晚训练两次,按各阶段的训练内容和脚伤的本体感觉,采取循环练习,动、静结合的方法,选定练习内容,确定练习次数、训练组数,动作幅度等,每次训练一个半小时,天天坚持,风雨不误。除此,更注重训练后的机体恢复。从事运动的人都知道训练后的恢复与再次训练的关系。当年的“马家军”运动员能做到每天承载一个马拉松的运动量,经国内、外专家研究认为:能做到这一点,主要就是“马家军”解决了运动后的恢复问题,不难看出运动后的恢复是保证再次训练效果的基础。因此,每次康复训练后,都配合频谱电疗、按摩等物理疗法,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缓解练习疲劳,保持练习频度,提高恢复效果。经过历时四个半月的努力训练,收到很好效果。九月回归工作岗位,能履行体育课基本职责。但此时由于伤腿经过较长时间的石膏固定,外部形态、肌肉力量、受伤部位的活动范围等与受伤前仍有明显差异,如见到的肌肉萎缩、肌肉力量减弱等现象。资料显示,这些经过锻炼均可复原。因为肌肉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运动训练能刺激肌肉,使蛋白质的合成代谢更加旺盛,从而为肌肉生长提供物质保证。肌肉的不断增长,需要靠长期不间断训练的积累,肌肉的粗细又决定肌肉力量的大小。因此,练习的持久性是获得肌肉力量和肌纤维增粗的重要环节。

在“跟腱断裂”术后自我康复训练过程中,应遵循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锻炼原则,切不可急于求成、超负荷、超幅度,以防二次受伤;应重视心态调适,对动作规范性的要求应由弱化到强化逐渐使功能恢复趋于常态;功能恢复练习以全身协同练习为好(因为,任何一个运动都不是单一的,是全身协调作用的结果),重视身体发展的全面性;练习内容应动、静结合,合理搭配,只有做到“持之以恒”方见成效。

总之,体育运动的技术性对人体的承载能力要求很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受即时的教学环境、条件、身体状况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示范动作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是各种运动损伤的起因。“跟腱断裂”是体育教师伤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笔者亲历受伤在自我功能恢复的训练过程中收获了经验。对一个“跟腱完全断裂”的伤者来说,自受伤到康复回归体育教学岗位,历时4个多月,无论从恢复的时间上还是伤脚的功能康复上都收到良好效果,“跟腱断裂”术后的自我康复方法,值得同行伤者借鉴。

参考文献:

[1] 赵勇刚. 外科学[M]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8.12 :562.

篇(9)

[中图分类号] R977.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339-0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胰岛素制剂及其应用技术均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胰岛素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大部分患者在胰岛素的使用上存在着误区,如:不配合治疗,怕成瘾,有的患者还认为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最后方法,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使用,还有的病人怕痛、怕麻烦,不愿注射胰岛素。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在注射胰岛素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漏洞,有许多细节需要完善,我科对住院及门诊有胰岛素应用指征的病人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胰岛素应用的必要性,胰岛素的正确储存和注射方法等方面进行全程化、无缝隙指导,使其解除顾虑,愉快接受并正确地进行胰岛素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教育内容报道如下。

1 胰岛素应用的必要性 1型糖尿病为胰岛素分泌的绝对缺乏,患者需外源性胰岛素控制血糖,并依赖胰岛素生存。2型糖尿病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均存在。尽管胰岛素抵抗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但随着病程进展,胰岛素分泌不足成为主要矛盾,最终大部分患者也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治疗来控制血糖,因此,胰岛素治疗几乎是所有类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1]。

2 胰岛素相关知识

2.1 胰岛素是什么 胰岛素是由胰腺的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于糖尿病的治疗,能增强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对蛋白质及脂质代谢有促进合成的作用。

2.2 胰岛素的保存 胰岛素作为一种生物制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妥善保存。已经开封、正在使用的胰岛素须注明开瓶日期,放在常温下(20-25℃)阴凉、干燥处即可,常温下使用不能超过30天。对整天揣在身上的注射笔而言,胰岛素最好在一周内用完。忌冷冻,日晒,及剧烈摇晃, 没有开封的胰岛素制剂可以放置在冰箱冷藏室门的位置,温度在4-10℃之间,这样可以减少冰箱内气流对胰岛素的影响。

2.3 胰岛素的剂型、注射时间 胰岛素使用的时间根据其剂型不同而有所不同,超短效胰岛素(如诺和锐)应餐前即刻注射,短效胰岛素(如诺和灵R)及预混胰岛素(如诺和灵30R)应于餐前30分钟注射,中效胰岛素(如诺和灵N)则应在晚餐前30分钟或睡前注射,而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则于早晨(如8am)或晚上(如8pm)固定时间注射。

2.4 使用胰岛素可能出现的副作用[3]

2.4.1 全身反应 低血糖反应、过敏反应、胰岛素性水肿、屈光不正、高胰岛素血症、肥胖、产生抗体而形成胰岛素抗药性,而低血糖反应是胰岛素的主要不良反应。

2.4.2 局部反应 ①注射部位皮肤红肿、发热、发痒、皮下有硬结;②皮下脂肪萎缩或皮下脂肪纤维化增生。

3 胰岛素注射用具 胰岛素注射用具除了传统的注射器外,还有泵式、笔式及喷射式等注射器。其中笔式注射器具有操作简单、调节剂量精确、疼痛感小、体积小携带方便等特点,临床常用,主要有:诺和灵笔、优伴笔、秀霖笔,东宝电子笔等,是糖尿病人理想的注射用具。

4 胰岛素注射针头的使用时限 胰岛素笔注射针头提倡一次一换,但是目前很少有人能做到。出于对经济承受能力的考虑,对于每日注射3-4次胰岛素的患者,可以每三到五天更换一次针头,对于每日注射1-2次的患者,可以一周更换一次针头。如果感到针刺非常疼痛或者肉眼可见针头弯曲、变钝,须及时更换。每次更换笔芯时,最好同时更换针头,排空笔芯内的气体,以确保下次注射时剂量准确。胰岛素笔及针头专人专用,注射器在不使用时一定要盖上针帽。不要用酒精擦拭针头[1]。以免针头硅表层遭破坏,失去注射时减轻疼痛的作用。胰岛素针头长期使用的危害有[2]:针头折断,针头堵塞,针头较钝导致注射疼痛,针头污染造成注射部位感染等。

5 注射方法

5.1 注射前必须做好物品准备 包括笔记本、酒精消毒液、棉棒、将备有足够注射剂量胰岛的胰岛素笔从冰箱中取出,在室温中放置一段时间,使其温度接近室温,注射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的患者,需准备好进餐食物。

5.2 洗净双手

5.3 步骤 检查胰岛素的有效期,明确应该注射多少单位胰岛素,调整笔式胰岛素所需注射剂量。确定胰岛素笔中是否有足够的药液。胰岛素剂型繁多,对于注射两种以上胰岛素剂型的患者来说,注射前一定要检查所用胰岛素剂型是否正确,以免用错加重病情。对于使用瓶装胰岛素的患者,有时需将短效胰岛素和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混合使用,一定要先抽短效胰岛素,后抽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如果违反了这个原则,就可能使中效或长效胰岛素进入短效胰岛素药瓶,从而导致整瓶短效胰岛素的性质发生改变。步骤是:先将注射器针头插入中效或长效胰岛素瓶内,注入相当于所需胰岛素用量的空气后拔针,注意此时针头不能接触胰岛素药液。然后按上述胰岛素抽取的步骤抽取准确量的短效胰岛素,拔除针头。轻晃中效或长效胰岛素瓶将其混匀,瓶口向下,插入已抽取短效胰岛素的注射器针头,轻拉针芯,即可见胰岛素进入针管内,直至所需刻度后,拔出注射器。

5.4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胰岛素必须注入皮下,各部位轮换注射,不要在痣、瘢痕组织和皮肤隆起处注射,可以选择双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大腿前外侧,腹壁及臀部,(腹部在脐周5cm以外,向下呈扇形,较隆突部位)。要有计划地轮流注射胰岛素,不要在同一点上反复注射,两次注射部位需间隔2.5厘米以上,相当于两个手指的宽度,以免皮下出现硬结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不能频繁更换注射部位,因为腹部、上臂、大腿对胰岛素吸收速率不一样,腹部最快,臀部最慢,变换过多导致血糖波动较大。由于大腿及上臂参与运动的机会远多于腹部,而运动则会让胰岛素的吸收加快,从而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因此对于有饭后散步习惯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好在肚脐周围注射胰岛素。

5.5 正确的消毒方法 在注射前,应用碘酒或酒精消毒注射部位,消毒液也可用安尔碘等,对于有碘过敏史的患者,可以直接用酒精消毒,消毒范围是注射部位周围5厘米范围内,由中心向外以顺时针方向进行消毒,不得重复消毒过的部位。

5.6 在注射前要先上下轻轻摇晃胰岛素笔 中、长效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使用前需充分使药液均匀,避免沉淀。长效基础胰岛素-来得时,是澄清的溶液,注射前无需混匀,可直接注射,非常方便。

5.7 待酒精自然挥发干后再注射 消毒皮肤的酒精没干就注射,酒精会从针眼带到皮下,引起疼痛。

5.8 方法 用一只手轻轻捏起注射部位2-3厘米宽的皮肤,另一手握胰岛素笔,将针头以45°-90°快速刺入注射部位皮下组织,推注药液。对于过于消瘦的患者,可以选择比较短的针头,注射时,除了绷紧皮肤外,注射角度应适当减小。

5.9 注射完毕后 不要立即拔针,保持按压姿势停留6-10秒,放松按压手指后再停留2-3秒,然后与进针相反的方向迅速拔针,不要改变方向,用无菌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5-8秒,不要揉。记录注射部位、时间及剂量。注射后立即拔针,容易在针头上残留一小滴液滴,使进入体内的胰岛素剂量不足或造成药物浪费。

5.10 整个注射过程保持肌肉放松 对于注射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的患者,须准备好饭菜之后,再注射胰岛素,这样可以避免某些危险情况的发生。出门要携带救助卡,患者如出现虚汗、无力、心慌、饥饿感或烦躁等情况时,要考虑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有条件的患者可以测血糖加以证实,然后进食含糖食物,如糖块、果汁、面包、饼干等,必要时静脉推注50%葡萄糖。为了避免胰岛素所引起的低血糖反应,必须保持每天定时、定量进餐的生活习惯,保持正常、规律的活动及情绪稳定。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37.

篇(10)

一、创设环境,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环境作为一种无声的刺激,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去为幼儿创设,激发幼儿去感知、去发现,从而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

1.创造充满家乡民间艺术的物质环境

在各班的教室内、通道上孩子们和老师们一起布置出具有安康民间艺术特色的主题墙、艺术长廊,悬挂或陈列着孩子亲手设计制作的《汉剧脸谱》《安康根雕》《安康奇石》作品展、美术长廊《带你游安康》是孩子们稚嫩的画笔下安康的风景名胜,让幼儿在充满家乡民间艺术的氛围中感受民间艺术的美。给幼儿园增添了浓郁的家乡风情,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深刻感受家乡民间艺术的神奇魅力。

2.创设与民间艺术有关的区域活动角

各班教师努力为幼儿提供多种开放的、丰富的、多功能、多层次的工具材料,通过多种形式让让幼儿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主动参加活动。如,大一班的“创意场”里提供了染纸、编中国结、盘扣、剪纸、织网等民间手工艺方面的材料;大二班的民俗文化村中的安康美食城、紫阳茶馆、特产店、工艺品店、农家小院等;大三班的“安康民间小戏台”中有汉剧脸谱、头饰、戏服、小场子表演道具、彩莲船、跑毛驴等等。同时,我们还大胆地探索在同年龄段中进行跨班的互动活动,避免各班创设相同区域,延长各区域活动的生命力,同时也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感受不同安康民间艺术的魅力。

二、开展“民间艺术”主题活动,积极探索、丰富艺术教育内涵

篇(1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40-50岁的生育年龄的妇女,35岁以上妇女约有20%子宫内有肌瘤存在。按肌瘤所在部位不同分为宫体肌瘤和宫颈肌瘤,按肌瘤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可分为粘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常见的表现有子宫出血、疼痛、腹部包块、邻近器官的压迫症状、白带增多、贫血和心脏功能障碍等。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常在妇科普查时才发现患有子宫肌瘤。很多女性认为子宫肌瘤是不需要治疗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肌瘤自然会消失,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子宫肌瘤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不仅会给女性身体带来很大痛苦,而且还有引起恶变的可能,所以子宫肌瘤要治,而且要早治。祛除子宫肌瘤最好的办法就是子宫肌瘤切除手术。

1 术前健康教育

1.1 疾病简介 向病人介绍子宫肌瘤发病机制、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法,告诉病人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针对发生部位不同,手术方法也不同,但对于肌瘤小于孕2个月大小的、症状轻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方法分为腹式子宫全切除和次全切除术、肌瘤摘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依病人具体情况而定。

1.2 心理指导 需要手术的病人大多数有精神负担,表现对手术的恐惧,对疾病知识缺乏,担心是否发生变性及手术后女性特征丧失;其次,也有对经济的顾虑,往往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精神萎靡不振。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通过与病人的交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沟通,不断进行心理安慰、鼓励,并与其丈夫共同讨论,告诉他们手术的方式及治疗效果及术后性生活不受影响的信息,使其消除顾虑,增强治疗的信心。用治愈的病例现身说教,消除其不良心理情绪,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作好各项术前准备工作,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手术。

1.3 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工作 术前准备:包括皮肤、肠道、阴道准备及留置尿管。①备皮范围:上到剑突下,下至两大腿上1/3处,两侧达腋中线,外皮肤。②肠道准备:术前晚及手术日晨,用1%-2%肥皂水灌肠。近年来采用甘露醇进行术前肠道准备,效果较好。术前夜将20%甘露醇500ml稀释至1500ml左右口服。因甘露醇为高渗性药物,口服后可吸收肠壁水分,促进肠蠕动,起到有效腹泻,达到清洁肠道效果,但心、肾功能不全者禁用。③阴道准备:术前3日,每日给予阴道冲洗一次,子宫全切者用2%龙胆紫涂宫颈及阴道后穹隆,为术中作标志及起到消毒作用。④常规留置导尿,以免术中误伤膀胱。⑤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饮水,对睡眠不佳者,可遵医嘱术前夜给安定20毫克肌肉注射,以利患者充分休息。

2 术后健康教育

2.1 用药指导 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2 病情观察 ①监测生命体征:每15-30min巡视病房一次。每4h测量生命体征一次,待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一日测量2次。②观察术区敷料有无渗出及阴道流血情况。术后给予腹部压沙袋6h,以减少出血。③观察疼痛性质、程度,根据病情给予止痛剂。

2.3 与活动指导 ①硬膜外麻醉术后6h内,给予去枕平卧位,6h后为半卧位,有利于盆腔引流,使感染局限化;②鼓励病人在床上翻身及活动四肢等,防止肠粘连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③24h后鼓励病人离床活动,先在床上坐起,无不适后下床活动。

2.4 饮食指导 ①未排气前,进无糖、奶流质食物,少量饮橘子汁以促进排气,避免腹胀发生。②排气后第一日进流质饮食,第二日进半流质饮食,第三日改为普食,避免进食含糖高食物,防止腹胀发生。③以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食物为宜,以保证机体正常需要,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和组织修复能力。

2.5 出院指导 ①保守治疗者,每3-6个月随访一次,观察肌瘤是否增大及是否发生变性。②子宫全切除术者,一般需要休息3个月;子宫次全切除术、肌瘤剔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一般需要休息1个月。③术后2周内严密观察阴道流血量,一般不超过月经量,如超过月经量应及时来院检查,查明出血原因。④子宫全切除术后3个月内禁止盆浴及性生活;子宫次全切除及阴式手术1个月内禁止盆浴及性生活,以免影响组织愈合,避免重体力劳动。⑤加强营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饮食为主。饮食中应有粗纤维素,防止发生便秘。⑥保证按时复诊,术后1个月来门诊复查。⑦保持外阴清洁,及时更换内衣裤及卫生护垫。

3 并发症的护理

3.1 腹胀 早期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如勤翻身,床上坐起,以后逐渐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如术后第3天仍未排气,可针刺足三里,也可肌注新斯的明015-1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