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互联网的核心价值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0 16:24:3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互联网的核心价值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互联网的核心价值

篇(1)

其二,互联网是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最大变量”。当下,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娱乐的新空间,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如何抢占互联网的高地,把握青少年网络学习、生活、交流的主阵地,占领青少年价值观培育的新高地,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巨大难题。强调:“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西方一直将思想特别活跃的青少年看作是争夺党心民心“软战争”较量的重点,这对我们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互联网现在已经成为“最大变量”,如果稍有不慎,我们就会失去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动权,失去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制高点。所以,加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是当下青少年工作最为严峻的挑战,如果广大的教师、家长不能及时跟进青少年的网络生活,不能有“新的制胜武器”,就难以占据主动。

其三,网络是一个影响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复杂环境。随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新兴媒体、各种终端APP的开发和运用越来越快速和便捷,青少年不仅可以通过这些新媒体顺利获取各种新闻资讯,还可以方便地进行网上学习、网上购物和网上娱乐。但是,在我们身边,不乏青少年因为网络游戏成瘾导致的心理障碍、人格分裂、价值观扭曲,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不乏有青少年因为不当的网恋、网贷,导致自杀或他杀;也不乏有青少年在网上涉黄、涉毒、涉赌,这些都说明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成为促进青少年身心成长的工具,也可以成为影响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毒素”。因此,必须加以正视和引领,给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青少年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加强互联网环境下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和培育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网络本身产生了海量数据。利用特定的算法对这些海量信息进行分析,揭示其中隐藏的规律和趋势,是大数据技术的价值所在。大数据技术为解决现代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性和良好的契机。为此,我们应该根据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积极利用最新的大数据思维和手段,促进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

其一,迎接大数据新曙光,发掘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蓝海”。大数据被誉为信息时代的“蓝海”“未来社会的石油”“赢得新世纪的曙光”。美、日、英等国近年来纷纷推出大数据国家战略,以期掌握未来国际竞争制胜的“杀手锏”。我国对此也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大数据国家战略,这就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契机。指出:“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为此,要将大数据的理论和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到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之中,以增强新形势下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成效。

篇(2)

[3]CNNIC.微博持续回暖 网民渗透率已达34%[EB/OL].http://

.cn/i/2016-08-03/doc-ifxunyxy6449780.shtml.

[4].在全国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1-19(1).

篇(3)

[3]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础构建核心价值观[EB/OL].人民网,(2013-01-14)[2016-07-20]..

篇(4)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a)-0150-02

当代青年的思想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对于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阶段,增强对青年价值观念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要响应号召,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教学活动。在互联网网络信息化时代中,网络新媒体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产生很大影响,在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培养时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展开教学活动。

1 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来展开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

新媒体主要是指将计算机技术与数字信息技术作为基础,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来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型媒体介质。新媒体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群众接收信息和知识更加便捷和快速,俨然成为现阶段发展最快和影响力最大的媒体介质。相对于传统媒体介质而言,新媒体通过利用现代化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来完成信息传播以及信息交互,具有主体自主性和参与性,信息资源实时性和全球性以及内容交互性等基本特点,正是因为这些特点使得新媒体更加普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念教学时可以通过新媒体展开教育工作,不仅能够有效拓宽了传播空间和范围,还突破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限制,通过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来展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向心力以及凝聚力。

2 新媒体发展给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带来了挑战

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展开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念教育教学时不仅有着积极作用,同时还给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挑战,其中主要表现在新媒体传播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以及身心发展都造成很大影响,新媒体发展给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

2.1 导致大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等方面都优于发展中国家,是互联网世界中的网络舆情主导者,通过利用已掌握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把控互联网信息走向以及网络舆情方向,并借助于互联网信息传播平台来传播自身的政治主张以及思想价值观念,并向发展中国家渗透自身的意识形态。对于正处于意识形态形成时期的大学生来说,由于自我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网络世界中难以筛选正确的信息,更会受到各国不同文化形态以及思想观念的影响,导致大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理想信仰等。

2.2 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主体道德观念能够发挥着导向和激励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评价,而道德评价在人际关系维护和社会秩序稳定以及道德氛围等方面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网络虚拟世界中,在使用新媒体时用户不受到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道德约束和限制,因此,网络上的许多言论与行为都无法得到有效监控,互联网网络上道德缺失的问题屡见不鲜。许多网络用户滥用自由权利,在网络上“出口成章”和造谣诽谤等现象非常普遍,再加上互联网网络言论没有得到有效监管,因此,个人主义以及极端主义不断泛滥,对于处于关键时期的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容易导致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畸形,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

2.3 致使大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体系

互联网网络世界中各种内容信息量相对较多,同时信息内容良莠不齐,难以正确分辨出信息的真假,此外网络信息内容缺少监督和管理,各种低级庸俗的信息以及视频泛滥,而极端主义和个人主义极其泛滥,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造成了很大影响。同时在互联网网络中,部分人推崇西方发达国家的奢侈和过度娱乐理念,导致大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一些大学生还受到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的影响,逐渐丧失社会主义中的勤俭朴素精神以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价值观念。

3 如何利用新媒体来展开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

互联网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给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念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还给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挑战,因此,充分结合新媒体传播优势来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念教育是值得高校深思的问题。

3.1 充分掌握意识形态培养的主导权利

伴随着互联网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化发展进程不断深入,当代大学生是在网络环境下逐渐成长起来的,从小就开始接触互联网电子设备和移动手机,并从网络电子信息设备中获得知识。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等院校可以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信息传播优势来开展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工作。一是由于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着教学技术落后和教学理念落后等现象,传统校园网络平台建设水平相对落后,因此,高校应当要充分掌握新媒体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建立起新型的校园全媒体教育教学网络服务平台。二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结合,通过整合校园媒体教学资源来促进全媒体融合的快速发展。三是通过建立主流媒体平台,诸如:网络贴吧和QQ空间以及网络论坛等,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来搭建媒体服务平台。

3.2 利用新媒体优势进行核心价值观念的隐性化教育

所谓隐性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教育者根据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来营造出一定的教学氛围,并积极引导学生去感受以及实践,从而使得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其中隐性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教育目的隐蔽性、过程愉悦性、教育效能渗透性。现阶段来说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教育教学场所主要是传统课堂,当然传统课堂中的正面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长期使用正面灌输的教学方式难免会导致学生出现排斥情绪。再加上当代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式都是显性教学,长期使用灌输式的显性教育方式导致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教育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展开教学,从而减少学生的厌倦情绪。由于当代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因此,通过新媒体传播技术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能够达到良好效果。例如:建立良好的校园网络社区,引导学生在校园网络社区中积极讨论社会热点新闻事件。并通过正面宣传和反面点评等多种方式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接受到社会主义核心思想价值观念的隐性教育。同时还可以结合互联网隐匿性与互动性的基本特点,让学生在校园网络社区中发表自身的真实想法,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的真实想法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思想价值观念的教育。同时还要利用新媒体工具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来制定针对性的服务,从而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达到良好教育教学效果,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帮助。

3.3 增强对网络安全防护的重视

曾经说过,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是紧密相连的,信息化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现代化的l展,如果互联网网络不安全就有可能对社会稳定和谐造成影响。“棱镜门”事件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提升抗病毒和反黑客以及防入侵等技术,增强对网络安全防护的重视,才能有效提高网络安全防护的基本水平。一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来建立起网络环境评价体系,增强对网络信息内容的防护和识别,对于违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极端信息进行屏蔽,及时清除有害信息,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二是发挥社会民众的力量,互联网网络环境和网络主体的自主自律行为有着很大关联。互联网行业自律组织积极对互联网发展进行深入探索,响应政府网络安全防护的号召,积极主动配合政府开展行业监督管理工作,推动着网络文化建设的发展。在2004年在北京成立的首都互联网协议,严格约束和管理互联网网络企业的行为,在2014年年初腾讯公司自主发出《向网络诈骗黑色产业链宣战》倡导书,并向网络诈骗黑色产业链进行宣战。腾讯公司作为网络营销者行业自律规范倡导书具有引导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各行各业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因此,积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思想价值观念的导向作用,宣传科学正向的思想和能量,引导网络积极主动的抵制不良言论和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出良好的网络环境。

4 结语

在互联网网络信息化和新媒体时代中,如何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来展开社会主义核心思想价值观念的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是当前高校应当思考的话题,结合新兴媒体传播介质的优势和技术,并结合社会正能量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宣传工作,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思想价值观念教育有着重大帮助。新兴媒体传播介质的发展不仅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传播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还带来的挑战,因此,高校在应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要充分结合新媒体优势展开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0-2435-03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运营商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并使其成为真正的巨型企业,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在对互联网发展现状与典型互联网成功企业的商业模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网络与企业生态系统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互联网运营商的商业模式,进而把相关分析和结论延伸到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中,对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文选取了Google和Apple这两个既具有典型互联网代表性又拥有截然不同商业模式的互联网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求通过深入的对比分析,更好的探究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核心特点。

该文的第一章首先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概念进行了剖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互联网商业模式的范式分析模型;第二章是对Google商业模式的深入分析;第三章对Apple的iphone商业模式进行了分析,并与Google商业模式进行了对比;第四章基于前两张章分析结论对互联网商业模式共有的核心特点进行分析;第五章为该文结论。

1商业模式范式分析模型

1.1商业模式综述

商业模式在当代企业竞争中作用日趋显著,理论界对商业模式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企业管理与市场竞争研究的热点。目前相关研究对商业模式尚未有统一的明确定义,但有一些影响力较大的概念阐述,该文对近年来的主要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把其中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分成体系论、价值论、盈利论和整合论四类。

在体系论中,认为商业模式应包含战略目标、价值主张、收入来源、关键成功因素和核心竞争力这几大要素[1];在价值论中,商业模式则包含定价模式、收入模式、渠道模式、商业流程模式、基于互联网的商业关系、组织架构以及价值主张这几大要素;盈利论认为商业模式是解决应为顾客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应为哪些顾客提供价值、如何为该价值定价、谁应为该价值付费、为提供该价值应该采取什么战略、如何提供该价值、怎样保持优势的一揽子方案[2];整合论则认为商业模式应包含产品、顾客界面、基础设施管理和财务四大要素。

除此以外,Osterwalder与Pigneur提出商业模式是企业战略在概念上和框架结构上的实现,并为企业过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3];欧洲Teleno研发小组提出商业模式时特定的汇集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最终传递给客户增值的商品或服务的业务流程与其核心环节的抽象。

综合上述对商业模式的分析和定义,该文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以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与企业价值的一个完整的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商业模式包含了企业战略、盈利模式、成本战略、人才战略、内部运营管控,其有效性、价值实现能力和生命周期受到外部相关产业环境、用户需求发展与内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1.2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发展背景

前文分析中可知,企业商业模式的实现必须考虑外部环境、需求发展与内部能力的协调,因此,对互联网典型企业的商业模式分析首先需要对互联网时代环境,经济环境,竞争模式和用户需求发展进行分析,才能从根本上明晰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产生的基础和发展方向,为该文构造商业模式分析模型提供依据。

互联网时代社会经济出现了重大变革,可归结到如下几方面:

1)全球一体化:网络信息交互带来的生产的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消费分工全球化,其本质是信息、物资及人力等各种资源的迁移成本迅速降低,逐渐实现一个扁平的地球。

2)知识革命:互联网促使知识的加速传播,加速了知识的更新速度,使知识爆炸与经济发展直接联接,改变了传统的竞争和发 展模式。

3)错位竞争:企业竞争已不仅是对传统资源占有的竞争,由于信息资源的开放和知识革命,小企业、甚至个人在某种程度上拥有了和大企业竞争的能力。

4)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反,网络经济极其重要的特征是边际效益递增,其单产品生产营销成本随着用户规模增长不发生变化甚至快速降低,经济价值则呈几何级数增加。

下面对当今时代和文化发展环境下的用户需求特点进行分析:

1)时代特性:当今时代特性崇尚个性化和多元化,与网络时代的联接的有机性和节点的离散性相契合。

2)矛盾的需求:信息需求的开放性与个人信息的隐私性并重,对主流价值的认同与批判并举,对围墙花园存在的矛盾心理。

3)长尾理论:人们的选择越多,自由就越多;人们选择的成本则越低,自由就越容易。当长尾理论与互联网相结合之后,实现了以最小的选择成本,提供最多的选择机会。由此互联网客户需求中长尾部分的至关重要。

结合上述分析,互联网时代的成功商业模式首先需要适应网络经济特点,理解网络时代用户需求的特点;能够利用互联网,吸引用户,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能够利用互联网,提升用户价值实现水平,并同时降低实现用户需求的成本。其次,成功的商业模式在独特价值实现的基础上,必须难以模仿。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单纯依靠技术领先和资源优势已无法确保此点,竞争的形式已经从单纯的新产品、新技术及其后的价值链竞争,发展到了价值网络的竞争,价值网络也是扁平化趋势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立一个有竞争力的价值网络,对竞争对手来说往往是难以复制的,从而能够较长的保持竞争优势。

1.3商业模式范式分析模型

结合前文的分析思路,该文建立了如图1的商业模式范式分析模型:

图1商业模式范式分析模型

该文建立的分析模型基于研究目标的商业模式的直观现象与内在价值实现,从价值实现和系统体系两个维度进而拓展到内部性、外部性、结构性和整体性4个分析角度,深入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核心进行分析,进而对其商业模式“范式”分析结论进行评价。

内部性:基于核心竞争力分析方法,研究对象独特的价值创造模式;

外部性:基于价值网络的竞争,与企业生态系统定位实现全价值网络(链)的竞争优势与最优价值实现;

结构性:特有的价值创造模块和资源的独特组织结构,从而实现难以复制性以建立竞争优势;

整体性:实现价值网络建立整体竞争优势,使某个商业模式与企业整体理念与发展策略有机结合。

后面章节中对Google和Apple商业模式分析将基于此模型展开。

2 Google商业模式

2.1商业模式分析

目前Google的核心价值模式是:搜索+信息应用+广告,其关键是让用户的网络应用更多的通过Google实现。

下面将应用商业模式分析模型对Google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

内部性分析:在核心竞争力方面,Google有着具有技术领先的谷歌算法,降低了用户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的成本,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服务。Google品牌是网络开放和网络技术的代名词,用户对Google“不作恶”的企业理念高度认同,从而有着极高的忠诚度。Google始终坚持与用户搜索内容直接相关纯文字广告,同时广告的精确投放不依赖于用户的个人信息,而只依赖于用户输入的搜索关键词,实现了信息开放需求与个人隐私保护的平衡;广告竞价不仅看广告商的出价,也同步考虑其广告每次用户点击带来的盈利,从泛化广告到精准营销,兼顾了顾客与广告商的利益最优化,这也体现了知识产生知识的特点。

外部性分析:Google通过组建联盟和商业收购,打造其庞大的价值网络,外部通过Adwords和Adsense拓展其广告联盟,以android为核心建立手机开放联盟;内部基于明晰的发展思路与战略发展规划,积极收购公司发展所需要的相关企业与专利,为Google打造全方位的用户需求实现能力,奠定了基础。Google通过庞大的用户群、领先的技术以及低成本的服务实现确立了其在价值网络的主导地位和生态系统的优势定位。

结构性分析:Google信息服务从互联网信息开始,逐步拓展到书籍信息、视频信息、社会交往、地图信息等,结构完整、步骤明确的践行这“组织起世界上所有信息”的愿景。从搜索引擎开始,发展到Google地图、Gmail、Youtube,云计算、android、GoogleApps,让用户的全部需求能够通过网络实现。Google在技术层面通过先进的算法和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支持,让其他竞争者暂时望尘莫及。Google搜索,Google地图,Google Apps,Google云计算,在保持其技术领先性的同时通过信息服务形成的有机的整体,从而确保了 Google在企业生态系统中的优势定位。

整体性分析:从单纯的网络信息搜索,向全面的信息服务发展,提供包括信息、广告、书籍、地图、图片、视频、社交、电邮、办公等;从“点击一下就可以离开”到“欢迎进入星球Google”;所有的服务都整合到Google的网页,用户只需要登录Google就能够迅速的得到所要的服务。随着iGoogle的发展,用户可以按自己的需要打造最舒适的需求获取环境。通过云计算技术把数万至数十万台廉价CPU和硬盘组成服务器,协调全球的服务器成为“一台机器”并行处理计算需求,配合以高速光纤连接和互联网接入、以及廉价的电力和制冷,打造高效的“信息核电厂”,使得Google完成一项运算成本仅为普通公司的十分之一。Google把服务内涵、服务方式、服务提供、技术及支撑通过统一的价值观与理念凝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形成了难以复制的强大竞争力。

2.2 Google商业模式“范式”分析结论

Google通过“开放”与“不作恶”的理念宣传,顺应了用户在网络时代对信息获取和信息服务提供的期待,从而得到全球众多用户的支持,其价值观为用户所肯定。在最优信息获取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应用的不断丰富及网络技术的进步,引导用户需求通过网络远端实现,减少用户对本地硬件软件的依赖,彻底改变现有的互联网商业模式。

基于Google的技术优势构建以Google为核心的价值网络,打造了一个综合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借助其价值网络提供全方位功能实现能力,从而确保难以复制的强大竞争力,让用户的所用需求都可以通过Google服务得以实现。

3Apple商业模式

3.1商业模式分析

Apple公司核心业务是电子科技产品,目前全球电脑市场占有率为3.8%,凭借iphone手机的巨大成功,苹果公司市值在2011年8月10日已超过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因此,该文将主要对iphone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iphone核心价值创造逻辑:终端+内容+通信费分成,其关键是培育并掌控独特价值取向的用户群。通过应用商业模式分析模型对其商业模式的分析结果如下。

内部性分析:Apple在美国电子产品市场一直占有相当数量的用户群,其工业设计与审美品位为用户广泛认可,Apple致力于生产工业化时代的艺术性产品的理念使其拥有很高的用户忠诚度。同时Apple作为美国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其总裁Jobs的个人影响力与个人魅力也起到了重要作用。Apple强大的设计能力、品牌优势、最新技术集成及用户超强体验保证了iphone的强大竞争力。

外部性分析:iphone通过终端供应、内容应用供应及系统平台三位一体,确立其价值网络的整体竞争优势;与运营商合作扩展渠道,进一步完善其价值网络,同时依靠品牌吸引力及App Store模式确保其在价值网络中的主导地位。在美国,Apple能部分掌握手机用户的数据库信息,iPhone使得独立ISP得以绕过运营商提供服务,削弱运营商对服务提供商的控制,直接提升了iphone在价值网络中的地位;其safari浏览器可以使所有的互联网内容搬到iphone上,削弱了运营商对内容提供商的控制;在现有的价值网络和生态系统中,Apple具有极大的控制力,占据了生态优势位。

结构性分析:Apple把原有iTunes成功的应用方式和服务模式移植到iphone上,通过App store持续提供基于iphone的各种应用于服务,因此不断产生新的利润点。从某种意义上看,App store是iTunes的演进和升级。Apple整体品牌吸引力及用户关注度其他终端厂商远远不及,其打造的简约的精英文化品位深入人心,这使得iphone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因此,iphone通过把产品、服务、应用和文化的有机结合,形成了难以复制的强大竞争力。

整体性分析:iphone出售只是客户价值实现的起点,其后整个价值网络启动,不断实现新的客户价值。Apple的整体战略是构建以MAC电脑为核心的“数字家庭”,通过多元化的产品策略来实现,iphone是iPod的手机化、MAC的移动化,是Apple在特定产业环境下的战略延伸;iphone商业模式的创新不是对Apple整体战略的颠覆,而是其企业长期战略的局部实现方式;事实上,iphone的推出刺激了Mac电脑的增长,光环作用体现了多个业务之间的正反馈。

3.2商业模式“范式”分析结论

Apple从理解用户需求到引导用户需求,从iTunes到App Store,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客户小众需求实现的创新模式,开拓了App 2.0时代,有效的降低了成本。终端+服务+应用+丰富周边产品,同时满足了用户品味和个性化两方面的需求,也间接的突破了围墙花园的弱点。苹果通过产品和服务打造的精英文化征服了客户,使得苹果的封闭被用户理解为品位的象征,也让竞争对手难以效仿。

从MAC PC到ipod到iphone到ipad,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构建了Apple主导的价值网络,形成了全面的竞争优势;苹果的商业模式围绕着一个长远的战略形成一个整体,从过去的“数字家庭”逐步扩展到“数字生活”。

4范式对比与解析

而Google和Apple在互联网企业中分别是封闭和开放的代表,也体现了对围墙花园观念的不同理解和实践,通过对Google和Apple的商业模式研究,及在模型应用分析的基础上,本节将对二者折射出的互联网典型商业模式“范式”进行统一分析,相关分析归结到以下几个方面。

1、切入点:必须在用户的网络生活中有合适的切入点,即某种用户需求的最佳实现方式,可以是服务,亦可以是产品从而快速形成巨大的用户规模,如Google的信息搜索,Apple的iphone手机等。

2、独特的价值创造方式:在切入点的基础上,要建立创新的价值创造模式,且其价值实现要兼顾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从而建立为用户所接受的创新的盈利模式,如苹果的App store应用分成,Google的广告竞价。

3、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必须能够在企业所选切人点与价值创造中体现,且具有难以复制性;如Google的搜索技术与信息服务,Apple的工业设计与电子应用。核心竞争力往往是企业文化、品牌、技术、服务等构成的有机整体,能保证企业所用商业模式不易被竞争对手复制。

4、构建价值网络:企业要尽可能的联合第三方伙伴构建自己的价值网络,在扩大竞争优势的同时,扩大切入点维度上的服务广度与深度,以最终包含用户所需全部需求为目标,不断扩展。Google和Apple作为围墙花园的不同理念的代表,其践行的方式也有所不同,Google希望能够成为用户获取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唯一途径;Apple则希望能够在花园中满足用户所有的服务需求,并激励用户自给自足。

5结论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商业模式价值实现和系统体系两个维度及内部性、外部性、结构性和整体性4个分析角度的商业模式分析模型。并把模型分析应用到对Google和Apple的主要商业模式分析中,并进一步引申到切入点、价值创造方式、核心竞争力与构建价值网络这四个关键点上,从而为相关企业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参考文献:

篇(6)

“在‘互联网+’时代,银行需要一个更快、更灵活、更有创造力的核心系统”,神州数码融信首席行业专家崔蕾在现场表示。以此为目标,并在充分理解行业融合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神州数码融信对银行的核心业务进行了创新性重构,采用分布式技术,实现像乐高积木一样可自由组合的系统模式,构建出双核功能(未来更可以是多核功能)的新一代分布式银行核心系统。它灵活的搭配、组装可适应不同银行的发展需求,真正引领互联网时代飞速变化的金融创新。

新一代分布式银行核心系统的亮点可以概括为轻、微、主动和融合。轻,即系统结构由原来系统间的深耦合,转变为不同模块、不同服务搭配产生新系统,而实现这一亮点的前提条件是每个模块的功能边界足够清晰。微是微服务,它以不同方式独立组合或交叉部署,形成丰富、具有创新性的金融服务,并将极大释放整个系统性能。主动,意味着系统能够对客户静态信息(包括客户和账户信息)和动态信息(主要是交易相关信息)进行感知,主动识别和判断客户的潜在需求,并主动向客户提供可能的金融服务。融合,即通过统一账户模型贯穿整个账户体系和各系统模块,所有模块间可以实现相应功能互融互通。

加速银行互联网发展

篇(7)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互联网不仅在人民的生活中应用日益广泛,而且在企业应用中也越来越普及和深入。互联网思维的运用改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规则,为传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机遇。互联网时代下的用户思维就是以互联网为平台,以用户思维为核心的企业生产和经营运用模式,为此,企业要树立用户思维理念,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利用科技创新增加产品的价值,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价值,得到其满意和青睐。另一方面,加强营销手段创新,实施动态的适应用户需求,赋予用户极大自和主动性,使用户参与到产品价值创新中,形成经营用户理念。同时,也要结合自身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打造自身品牌,时刻保持危机意识,确保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的区别

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互联网思维是人脑根据互联网特性对信息的处理方式、方法,它是一种思考工具;而互联网是人们进行信息获得、传递、交互、存储的一种工具,它是一种信息工具。不能说使用了这个工具,就具备了互联网思维,具备了互联网思维的也不一定就在使用此工具。从事互联网的企业未必就具备了互联网思维,而在传统企业里不能说就没有互联网思维。

二、互联网思维的特点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主要有以下六点:1、用户思维:互联网思维中最核心首要的,就是用户思维。用户思维,是指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文化,进行深刻理解和满足用户需求,才能生产出适合用户的产品。2、简约思维:互联网时代,信息快速传播,用户缺乏耐心,企业就要在短时间内抓住用户需求,使用简约思维。3、极致思维:就是把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超越用户预期。4、迭代思维: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经过不断地改进和优化,在持续迭代中完善产品。5、流量思维:流量意味着数量,“目光聚集之处,金钱必将追随”,流量即销量,通过流量载体获得利润。6、社会化思维;社会化商业的核心是网,网是利用关系链和传播链进行营销和传递信息的媒体。

不难看出:互联网思维特点内容中用户思维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和核心。企业利用关系链和传播链媒体进行营销,通过树立用户思维、强调倾听消费者心声,加强与消费者的交流,以打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疆界;通过简约思维,强调从产品到服务,力求专注与简单;通过迭代思维,突出快速响应、及时满足消费者多变需求而快速开发;加强与用户对接,注重提供满意服务和非凡用户体验;利用社会化思维,以社交媒体为平台,进行透明而直观呈现等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实施,把企业打造成一个开放的、多方共赢互利的生态圈。

三、互联网时代下用户思维在企业的运用

互联网时代下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将用户思维渗透到生产、营销、管理、商业模式等环节中,因为企业生产、营销、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利润;为企业的利润买单的是用户消费者。即:企业生产和营销的核心是全心全意地为用户消费服务的,可以说企业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研究如何让用户买单,不仅要让用户买单,还要让用户买后感觉舒心,而且使用产品后留下美好印象产生依恋,甚至向亲戚朋友赞赏或推荐。企业营销时的互联网思维,体现用户服务和体验,以达到最优的用户服务质量及满足用户不同需求为目的,使产品多元化,依靠强大的互联网平台支持,消费信息趋于对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力出现了转变,用户形成,用户变被动为主动,可随时通过互联网了解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或服务,从而使企业在价值链各个环节形成以用户思维为理念。同时,企业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号召广大职工不断探索和深度理解用户的需求和服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让大家认识到:只有用户认同,企业才有合同。企业的产品才会转为商品,产生利润。可见:企业的目的是赢得用户和“满足”用户,且建立与用户牢固的关系,是企业经营的使命和宗旨。

(一)建立互联网平台

互联网思维是企业通过互联网产业平台来实现和满足用户思维的目的,利用跨越各种实体设备的网络将互联网产业与“用户为中心”的理念结合并融合到各类实体产业中去。把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做到最佳,利于企业在互联网平台进行技术创新,社会化思维对企业组织和设计新产品发挥作用。互联网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便于企业用户思维文化转达企业职工中,同时,通过互联网平台可汇集用户需求和建议反馈到企业生产环节中,利于产品研发和更新,从而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

(二)用户思维在企业营销中应用

用户是企业产品的消费者。企业要树立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关系营销”观念,就要与用户形成更亲密的关系。珍惜每一次交易,至诚用户。企业要建立关系营销用户数据库。对目光长远、转换成本高的用户,实行专人负责制,制定联络沟通计划,彼此畅通信息,互通有无,满足用户所求。让用户意识到:保持关系双方受益,中断关系双方受损。

1、用户至上

企业始终把用户放在首位,要把“以用户为中心”的观念,落实到经营销售全过程。在建立与用户良好的关系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和用户满意度来生产产品,还要组织用户参与产品的设计和体验,深入了解用户的真实想法和内在需求,不断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以前企业强调的“用户是上帝”已被互联网思维的“谁用我的产品,谁就是上帝”所代替。因此,企业只有符合用户优质产品和服务质量,才能达到用户的满足。

2、体验为伴

以前传统的经营模式是销售者和用户是信息不对称的,买的没有卖的精明。互联网信息的快速发展,用户消费观念的不断提高,销售模式要跟上时展的潮流,就必须创新。目前,很多的用户在买产品之前都会在网上做一个价格比较。可见,现在的主动权都掌握在了用户手上,用户的体验是企业产品销售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企业秉持体验为准为上,在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赢得用户的支持,创造产品良好的口碑。如今,大部分用户喜欢体验感受,比如,苹果公司每次在出售新手机之前,先让用户体验,使得新手机拥有更多的用户。

(三)用户思维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

生产过程中的用户思维主要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够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产品的系统思维,整个系统包括的内容非常多,如人力资源、销售方式、资金、原材料、品牌和知识产权、创新力等,能够形成为用户提供他人无法仿制而必须购买的产品和服务,使其具有不能被人复制的特点。就是为用户创造独一无二的满意产品,提供有超值或科技含量很高的技术服务。可见,创新生产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企业只有创新并生产出更好的产品和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才能长足发展。企业思维的创新在价值上体现在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企业思维的创新是整个企业价值形成的关键因素。

四、企业如何落实互联网时代下用户思维

(一)时刻具有危机意识

企业要想发挥互联网用户思维,就必须时刻具有危机意识。第一,通常企业在发展壮大之后,容易骄傲,从而使得企业人员不思进取、出现停滞不前等问题;第二,当今社会时刻都在变化着,日新月异,市场竞争也变得愈演愈烈,所以一个企业短暂的成功并不代表着永远成功。因此,企业要想稳定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居安思危。要对市场做一个整体的调查,并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不断的更新自身经营模式。比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成功企业不仅是领导居安思危,而且所有的员工都充满了危机意识,能够时刻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针对自身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并制定应对措施,创新企业用户思维系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对于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拥有了创新精神,才会促使企业整体发展。欲想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就得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想别人想不到的方法,要体现在技术、营销模式以及用户模式的创新。为此,企业工作人员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创新不仅体现在产品、服务和技术方面,还要体现在商业模式上,不盲信过去的经验,大胆创新,确保更多的用户消费,推动企业长久发展。

(三)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品牌

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品牌,是互联网思维下商业模式的重要策略,企业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和口碑,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要大量的宣传自身产品,结合实际情况,打造自身产品的卖点。要重视媒体作用,通过媒体营销让产品成为市场的焦点,提高产品的社会知名度。另外,还要进行产品升级,不断优化产品品牌,让用户看到自己拥有的产品在不断更新,提高整体产品价值,保证自身产品的品牌知名度。

篇(8)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营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亡,无论是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微企业,甚至是个体户,只有将自身的产品营销出去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小微企业而言,竞争力明显弱于大中型企业,网络营销的出现为小微企业的营销带来了转机,但是由于受到自身意识以及资金、技术等问题的限制,小微企业的网络营销仍然明显滞后于大中型企业。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使得小微企业的网络营销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为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各小微企业要充分把握住这一次机会,结合“互联网+”的核心营销理念,主动调整网络营销策略,为做大做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微企业的定义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曾经指出小微企业主要是指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家庭作坊式企业,在有的文件中也指出小微企业主要是指小型微型企业或者小型微利企业。2013年1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根据企业的行业类别员工总数、资产总额、销售利润等对小微企业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如表1-1所示。当前,我国的小微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80%以上,解决了大量的社会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但是管理不规范、竞争力薄弱、营销技巧缺失、融资困难等问题依然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阻碍。

二、“互联网+”时代核心营销理念

(一)“互联网+”时代营销的核心是价值观营销。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价值定位,产品就是企业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营销方法则是企业价值观的实现系统,只有赢取众多志同道合的客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运作,这也是“互联网+”时代营销的基本逻辑。在传统的营销体系中,企业对于消费者的定位大多都是高消费、高学历以及高素质,而在“互联网+”时代,价值观则成为企业营销的关键,收入、学历及素质的高低并不会过多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只要有鲜明的价值观就会有一批忠实的粉丝,消费者借钱也会购买产品,相反的如果没有鲜明的价值观,企业就不会有忠实的消费者粉丝,客户就不会喜欢企业背后的价值观,有钱也不会购买产品。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营销的核心就是价值观营销。

(二)“互联网+”时代营销的关键是消费者的信任。在“互联网+”时代,产品五花八门,宣传途径多种多样,品牌宣传效应越来越低,客户的忠诚度也越来越低,客户的信任和忠诚成为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取得消费者信任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网络营销中,免费大行其道,很多企业都以免费作为博取大家眼球的重要手段,但是在“互联网+”的新时代,仅靠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无法取得品牌建设的成功。品牌的成功关键还在于消费者的信任和信心,这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网络口碑和长远发展,取得消费者的信任之后消费者就会自然而然的成为品牌的代言者,为企业无偿进行宣传和推广。

三、“互联网+”时代小微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

(一)强化小微企业的网络营销意识。“互联网+”营销不是传统的营销,而是借助于现有的网络营销平全颠覆传统的价值需求和价值创造技术的营销方式。因此,小微企业要想在“互联网+”背景下要取得网络营销的成功,首要的就是要树立网络营销意识,离开网络营销,“互联网+”营销也不能成为现实。小微企业的管理层和工作人员要主动强化自身网络营销意识,要意识到网络营销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机遇,要加大对网络推广和网站建设方面的投资,聘请专人优化网站,优化产品,这样做的效果往往好于广告投入效益。

(二)注重客户的维护与互动,提高产品的评价。在“互联网+”时代,取得客户的信任成为营销取得成功的关键,加强与客户的互动,主动维护与客户的关系,用事实说服客户,不断提高客户对于产品的评价成为重要的网络营销手段。因此,小微企业在网络营销的过程中,要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定期与客户进行联系,主动回访客户或者回馈客户,取得客户的好感和信任。

(三)明确客户群体和价值定位,创新营销策略。小微企业要取得长远的发展,至关重要的就是要明确自身的价值定位,不能随波逐流,盲目追随市场。在网络营销上,小微企业要结合自身特色和价值定位进行网站建设和网络推广,在网站上要对企业的文化、价值理念、规模大小、成长历程等进行简述,对于企业的产品要以图片、文字、视频等信息进行描述和展示,要充分展现企业的营销理念和经营宗旨。

(四)创新网络营销方式,确保网络营销效果。很多小微企业片面地认为网络营销就是简单的优化搜索引擎,或者通过聊天软件与客户进行交流,没有意识到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营销还应该包括网络宣传、资源整合、网络调研等,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对于网络营销的要求。因此,小微企业要不断创新营销方式,要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优势,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博客、qq、邮箱、网站链接等方式,拓宽营销渠道和范围,保障网络营销的宣传和推广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结语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下,小微企业要主动调整网络营销策略,以鲜明的价值定位,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多样化的营销方式取得新时代网络营销革命的胜利。

篇(9)

互联网时代实际上是现阶段随着不断推广互联网技术,以此在社会上形成的一体化互联互通结构,能够促进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以及沟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多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发展模式。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说,互联网时代属于新型的一种员工、客户、企业的关系,特别是依据互联网能够在网络中建立很多人和人的系统关系,并且利用合理数据来展现上述关系。不断流行以及应用大数据可以适当更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力资源是说人,主要核心实际上就是人,属于一种具备最大价值的战略资源,实际应用中管理这种资源可以完全展现人的作用和意义,充分体现人的自身能力和作用。基于此,实际管理人力资源的时候数据是不可或缺的。基于互联网的基础上,人力资源能够被变为系统数据,系统数据可以把复杂的人力资源利用数字化形式进行展示,可以提高人们理解人力资源的能力,极大程度上促进人力资源的应用。

二、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

(一)客户是员工,员工是客户

客户和员工是没有边界的,可以为企业共同创造价值。例如,小米品牌传播以及产品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就是小米粉丝军团,依据品牌传播也在不断传播品牌和创新产品,在客户中延伸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产品链。此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人力资源的B2E模式,也就是业务经理和员工参与设计、研究、体验人力资源服务和产品。以前经常提起企业HR需要成为企业战略伙伴和业务伙伴。但是随着不断发展互联网时代,在企业人力资源设计、研究的时候需要业务经理以及员工的参与,因此,客户和员工的价值是没有边界的。

(二)基于数据的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数据进行决策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就是不断积聚、积累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联系形成的数据,以此为非程序化以及程序化决策人力资源提供科学基础和依据。此时需要企业不断对现场工作、员工互动、员工人格数据进行收集,情感化收集员工数据。基于此企业能够依据员工数据来合理选择人员,了解以及掌握企业员工期望以及价值,以此建立合理的酬薪决策,寻找最佳效能匹配能力系统和职位系统,从而达到提高科学分配人才的能力,打破劳资关系的临界点,以便于降低企业矛盾与内耗、成本。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需要计量专家,甚至还需要数学家。随着发展到数据化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以后,促使能够建立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业,为企业挖掘客户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相关数据,此时人力资源不仅需要了解相关技术,还需要能够分析企业经营,掌握正确性,在冰冷、枯燥的数据中发现人类诉求,可以在小样本中获得大趋势,为进一步实施人事决策奠定基础。人力资源未来发展中不再仅仅依靠技术,更加重视内容。未来人力资源发展中,大数据分析模型以及解决方式是必然趋势。

(三)小人物,大贡献

互联网属于人的革命,主要就是体现人的能力以及人价值的革命。随着流程化、客户化、扁平化组织,不断放大组织中人价值效益以及创造能力。之所以说小人物,大贡献,主要就是可以发现激发点,员工个人能够依据数据化组织平台来不断放大人力资源的实际作用,例如微信。企业组织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种生态系统。在上述系统中,人人都是中心但又不是核心,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不但需要重视核心人才,也应该重视非核心人才,在某种条件下可以对非核心人才和核心人才进行互动。

(四)情感链接、无限沟通,增加人才价值体验

互联网发展以后促使存在接近于零的人和人沟通成本和距离,信息的透明和信息的对称能够更加自由展现人员自身价值诉求以及情感变化,并且能够建立达成共识的意见。因此,企业在设计和研究人力资源产品的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人员价值诉求以及情感需要,并且不断提高人力资源产品体验价值。提高人员体验并不是需要更多资金,需要设计更加注重感情、更有个性、更细致的人力资源产品,因此,人力资源未来发展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不仅是人性大师,也是数字大师,不但应该重视数据,也应该充分理解人。

(五)跨界思维,管理人力资源,网状化价值创造

跨越边界管理人力资源,尽可能做细做精,建立网状人力资源管理价值链,向上分析的时候,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能够整体对接企业所有业务;向下分析的时候,需要时刻重视企业员工实际规范需求。向外分析的时候,应该打破传统方法,及时交换外界和组织信息。向内分析的时候,应该保证能够更加独特化、精细化、专场化数据信息。向右向左分析的时候,保证能够合理支撑业务需求,尽可能扮演好相关角色。

(六)建立共赢生态系统,实施人力资本合伙人制度

企业发展过程中合理应用人力资本,应该首先实施投资,并且在企业智慧决策以及分配剩余价值的时候融入人力资本。不少企业在尽心人力资源决策的时候不在依靠成本,应该更加重视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因此,在人员利益的基础上建立人力资源策略来建立劳资体系以及利益价值生态和平台,实施人力资本合伙人制度,达到共享利益的目的。以此应该建立跨边界整合人力资源的框架,依据外包方式来进行日常人力资源工作。例如,华为企业取消了酬薪经理、考评经济等岗位,建立小组长,也就是所说的去职位化,然后建立微认可、微创新、微团队、为招聘的管理方式。

(七)去中心化与员工主动经营与管理

篇(10)

我从报告中提炼出了一些有趣的新名词和观点,简要解读:

1)“Internet+”。中文翻译为“互联网+”,“+”后面是什么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华为提出,互联网的核心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连接”,成为电力一样的基础设施。这意味着,互联网的革命会像电力革命一样伟大。电力革命几乎奠定了整个现代工业和人类现代生活的基础。那么互联网的革命呢?可能其影响真的不会次于电力革命。

2)互联网正在由改变价值传递环节进入价值创造环节。以往我们谈及互联网,就会狭隘的默认为,互联网就是社交、电子商务、游戏,尤其是电子商务,它用互联网的方式大同了传统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但今天不一样了,互联网正在直接进入价值创造(更为直接的是产品创造)的过程中。最为典型的是产品研发设计过程中的众包模式,以汽车制造为例,我曾经写过的《汽车制造颠覆者》中德国StreetScooter就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他们让所有供应商都利用互联网平台,参与到了最后产品的设计流程中来,这对传统汽车制造商是怎样的打击啊?以往都是这些汽车品牌商们说了算的,供应商只有按要求供货的份。

3)经营信息和数据对于企业发展无比重要。这是对大数据力量的充分支持。在互联网环境下,一方面获取信息变得无比容易,但另一方面,你可能获得的数据可能永远只是沧海一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对于企业来说,掌握足够大量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将直接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正确与否。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信息化的另一面是“信息垄断”,也就是更高规格的“信息不对称”。如果你还没有把自己掌握的各种信息数据当回事,或者还没有开始注重数据积累,那就要小心了,直觉能帮你做出多少正确的判断?真的很难说。

4)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这与华为倡导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似乎不谋而合。但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围绕客户需求做创新的思维要求更高——从需求收集、产品构思到产品设计、研发、测试、生产、营销和服务等,要的是全程参与、全程互动。拥有开放式创新的思维在互联网时代尤其重要,这个时代不相信“一个诸葛亮”,更相信“三个臭皮匠”。感觉跟不上节拍了吗?那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5)未来,如果你不是一家互联网“高科技企业”,就没有生存空间。观点很明确,未来必须全民“高科技”,否则就是死路一条。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今天你可以不用电吗?如果不行,那么明天,你就不可以不用互联网。

互联网对于我们的经济和生活的颠覆性改变不言自明。但是以我个人比较保守的观点认为,互联网的作用无须被过于放大——它是一个工具,一个基础设施,它该改变什么,让它改变好了。再给你一个选择,空气、面包和互联网,你选择什么?答案就像寓言故事里一样简单:你愿意守住一座金山,还是一块农田?对于企业,敞开胸怀拥抱网络时代,但同时把握好自己的节奏和生存之本。

以下是该趋势报告的全文:

用趋势赢未来,数字化重构新商业

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半个多世纪以来,精彩纷呈的ICT技术,汇聚成了波澜壮阔的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带入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天,人类社会已经步入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但,这仅仅是一个起点,我们正在迎来信息社会的下一波浪潮。信息社会不可阻挡。

“Internet+”驱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引领下一波信息化浪潮

今天,我们已经处在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中,也处于各种各样信息的包围中,但,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基本上还是平行的,或者说耦合得还不够紧密。信息时代,对任何传统企业和传统产业,“Internet+”都会成为创新焦点,或者说传统企业和传统产业要借助Internet来实现重构,驱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不仅仅是基础设施,更是全新的思维模式。

互联网的核心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连接”,成为电力一样的基础设施,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和降低了成本。但是,互联网的价值远不止于此,更大的变革和深远影响来自思维方式的改变和变革,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其核心是以“全连接和零距离”来重构我们的思维模式,人和人之间、企业和客户之间、商业伙伴之间,都是全连接和零距离的。

因此,企业的思维模式、商业模式、营销模式、研发模式、运营模式、服务模式等,都必须以互联网的时代特征为出发点进行重构,不是仅仅把互联网作为工具叠加在传统模式之上,其中,思维模式的重构是第一位的,因为思维模式是行动的指南。

从价值传递环节向价值创造环节渗透,互联网将深度改造传统产业。

商业过程纷繁复杂,概括起来包括价值创造和价值传递两大环节。在价值传递环节,主要是我们常说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则打通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互联网已经全面渗透并改造了价值传递环节,实现了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减少甚至消灭了中间环节,重构了商业链条。

当前,互联网开始向价值创造环节进行渗透,特别是向产品研发和制造等领域渗透。而且这种渗透是全方位的,包括技术的渗透,如特斯拉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重新定义汽车;也包括研发模式的改变,如用户参与的研发、众包模式的研发等等。制造领域也在发生同样的事情,继蒸汽机、电力、IT技术之后,互联网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结合,互联网正在引领工业4.0的发展,实现大规模制造的高效率和手工作坊个性化的融合,这将是又一次工业革命。互联网和ICT技术向价值创造领域的渗透,就是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才刚刚开始。

信息和数据经营成为核心竞争力,互联网将形成更高层次的信息垄断和不对称。

互联网使得信息的传播和获取非常便捷,打破了传统企业垄断知识和信息的局面,靠垄断信息获得高价值的企业和产业,将难以为继。但,这只是硬币的一面,硬币的另一面是又在更高层次上形成了新的垄断和不对称,互联网巨头通过汇集海量的用户信息和交易信息,借助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充分发掘用户的行为信息,形成了新的信息垄断,对其他的企业和服务商形成新的不对称,从而形成了新的、更高层次的垄断。信息社会,信息成为比基础设施更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信息和数据的经营已经并将继续成为更加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权力向用户转移,用户的全流程参与,汇集用户的智慧构建新的制高点。

互联网打破信息不对称,使得信息更加透明化,用户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在新的形势下,要求企业在更高层面上来实现“以客户为中心”,不是简单地听取客户需求、解决客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客户参与到商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从需求收集、产品构思到产品设计、研发、测试、生产、营销和服务等,汇集用户的智慧,企业才能和用户共同赢得未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用户思维,产品设计、极致用户体验和口碑传播等,都离不开用户的参与。但用户参与并不是简单的建设社区和论坛,而需要整个企业的管理模式、研发模式、技术架构等都适应这种新的模式。

借助ICT技术实现颠覆性创新,重新定义市场,ICT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信息时代,企业ICT系统已经不仅仅是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支撑系统,更是面向客户的业务系统、生产系统,从“管理数字化、IT资产化”向“产品数字化、数据资产化”的方向发展。借助ICT系统实现颠覆性创新,从而重新定义市场,ICT正在成为企业业务发展的引擎和核心竞争力。这样的例子很多,大到汽车制造,小到路边快餐店,都可以借助ICT技术和互联网重新定义市场。未来的企业,无论从事的什么行业,也无论企业的规模大小,首先是一个“高科技企业”,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业务升华和改造的企业,在信息时代是没有生存空间的,如同今天用马车和高铁来竞争一样。

数字社会将迎来新一波发展浪潮,这个浪潮的标志是互联网从商业的价值传递环节向价值创造环节渗透,数字社会和物理社会走向更加深入的融合,“Internet+”成为传统行业创新的焦点,也是传统产业数字化重构的起点。

数字化重构,用趋势建立优势,赢得信息时代的未来

面对不可阻挡的信息社会,顺应行业的大势,以互联网思维,借助先进的ICT技术,以“Internet+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重构,用未来的趋势建立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成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而且,这种重构是全面的、深刻的变革,并不是简单地把互联网作为工具使用。

思维重构:以互联网时代的全连接、零距离等为出发点,建立新的商业思维。

当互联网随处可得时,互联网化就成为了最根本的商业思维。因此,互联网必须是一种内生的商业思维,以互联网的全连接和零距离的基本特征为起点,重构商业模式、营销模式、服务模式等外在形态,并以此驱动管理模式、研发模式、运作模式等内在形态的重构,从而重构整个企业的观念、组织和流程。

思维模式的转变,对于处在新旧时代转换过程中的行业和企业管理者是极其痛苦的,但恐怕别无选择,因为当新时代来临时,生存状况与生存质量往往不取决于是否转变,而是取决于转变得有多快。

业务重构:没有云服务就没有未来,云服务是企业在信息时代的基本经营模式;借助云计算商业模式的变革,抓住ICT走向云服务的战略机遇,再造一个电信业。

云服务首先是一种商业模式和商业思维,不同企业的业务范围不同,云服务的表现形式也不同,有的是提品销售,有的提供售后服务,有的提供在线的信息服务,有的提供在线游戏,有的提供电子商务和网络银行……;但是,云服务的根本是超越产品经营本身,在更高层面上经营用户以及用户的数据,这是云服务的本质。没有云服务,就失去了经营用户的基础,无论是什么企业、生产什么产品,云服务都是未来的基础,耐克的例子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这样的趋势,给电信业带来了巨大战略机遇,因为企业云服务所需要的ICT基础设施,也自然就成为了最基础的云服务。回顾100年前,1900-1930年是企业拆除自己发电机、购买电厂的电力的30年,同时,企业开始建立打孔机和制表机等IT系统的前身。我们判断,未来的30年,是企业拆除自己数据中心、购买ICT云服务的30年,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借助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变革,企业ICT走向公有云,给电信业带来了数以万亿美元的战略机遇,是再造一个电信业的基础。

运营重构:互联网化运营,实现All Online,On-Demand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从内部管控模式转变成外部用户服务的模式。

互联网的全连接和零距离,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了信息不对称,使权力向用户转移,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企业的运营必须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实现互联网化的运营。首先是给用户以自由,让用户基于On-Demand的方式获得服务,自由是用户最高也是最基本的需求;其次,支撑用户On-Demand的基础是企业走向Online模式,但是,Online不仅仅只是客户界面的Online,更重要的是以面向客户的Online牵引企业内部运作的所有环节走向All Online,以及建立在All Online基础上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因此,面向互联网时代的运营重构,并不是简单地提供一个在线客服和在线销售,而是面向用户On-Demand需求的整个流程再造,其根本的变革是从内部管控的流程模式转变成外部用户服务的流程模式。

ICT基础设施重构:建立以数据中心为中心的ICT基础架构,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发掘“数字石油”的价值。

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其他企业,ICT基础设施都是支撑业务转型和数字化重构的基础。在信息时代,信息和数据的经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数据分析能力成为关键,为企业带来新的智能和智慧。基于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做到深入的洞察客户、精确的产品研发、精准的市场营销、精确的企业管理、科学的管理决策、节能环保等等。企业数据成为新时期的石油,即数字石油,而数据挖掘和数据治理能力则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所有商业活动都将数字化,而信息的存储、处理和交换,业务的处理和商业的交易等都是发生在数据中心内,因此,数据中心成为ICT基础设施的核心,成为“数字时代的电话交换机”。构建以数据中心为中心的网络架构和ICT基础架构,是信息时代的基本要求。

技术重构:软件定义和Scale Out计算模式,重新定义IT和网络的架构,引领下一波技术变革的潮流。

篇(11)

制造业服务化是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价值链延伸为基础的“产品+服务”的新型制造模式。近些年来,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或制造业振兴计划,如美国的“制造业回归”、德国的“工业4.0”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推进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和服务化发展。我国制造业面临“大而不强”、部分核心和P键技术尚需突破、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靠近等挑战,有必要充分认识制造业服务化的本质,探索“互联网+”制造业服务化路径及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全球竞争优势。

一、认识制造业服务化的本质

竞争优势,归根结底取决于企业为客户创造的价值(波特,1985)。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客户之所以购买其产品而不是选择另一家企业的同类产品,看中的是产品为客户带来的价值。制造业服务化正是基于客户价值创造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过程,而客户价值来源于对客户需求的满足和创造。

1.创造显性客户价值。显性的客户价值来自于满足客户可见的、已经察觉的需求。如面向最终消费者的制造产品满足客户的直接消费需求,机器设备作为生产工具使用满足客户进一步价值创造的需要,这些都是客户购买产品时直观的、有明确目的性的需求。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与消费升级的重要时期,需求的潜力领域在于:一是休闲娱乐旅游方面,包括对秀美环境的需求,是在人们生存和工作之外第一步需要升级的领域;二是信息交往,是顺应信息技术发展的生活方式转变,人作为社会人在交往、沟通等心理需求的延伸;三是健康养老方面,在我国逐渐步入老年社会的现实下,医药健康养老相关需求成为重要的潜力需求领域;四是子女教育成长,中国人传统家庭观念和文化传统保证了这一需求的长盛不衰;五是国家安全,这是其他一切需求的保障,更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六是其他特殊的需求,如高端化、个性化的需求,是快速富裕人群的需求,也是对消费需求的一种引领,表现为跟随和模仿时尚、高端化等特征。最终消费需求的升级也带动生产这些产品的制造设备需求升级。此外,客户的需求不仅来自于国内,也来自于国外。从建立全球竞争优势的角度,制造企业的客户价值创造还应该着眼于全球市场。

2.创造隐性客户价值。隐性客户价值来源于客户潜在的、未曾觉察或意识到的需求。引领创新的制造企业就是基于对这些潜藏而未被察觉的客户需求,创造出超越客户感知和预期的产品和服务。制造业产品,除了满足客户基本的功能需求外,能否带来其他的附加价值,如新颖的外观、激发探索欲、特殊的商业模式等,对创造客户需求具有意想不到的作用。美国学者亚德里安和卡尔(2013)认为,优秀的企业满足需求,伟大的企业创造需求。瞄准客户的隐性需求创造价值,并不是说显性价值不重要。新的价值是在显性价值基础上的附加,是制造企业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如苹果公司的iPhone产品,除了满足客户电话、网上交流等早已发现的需求外,还具有不断更新、能够让消费者充满期待的、新奇的应用程序及设计,这种期待和能够带来再创造乐趣的功能本身就具有吸引消费者的魔力,正是这种令人着迷的客户价值创新能力带来了苹果公司的成功。

隐性需求在创造出来之后,就成为了显性需求。一些已被满足的需求在一段时间后还可能发生变化,如同样是吃的需求,原来是吃饱维持生存的需求,现在则开始追求绿色、健康、营养的搭配等功能。正是这样的变化,才使需求创造的动力之源从不衰竭,才能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客户价值创造空间。制造企业在不断满足变化的需求过程中,那些具有先发优势或难以复制的技术诀窍、商业模式等的企业,一般更容易构建竞争优势。

二、“互联网+”制造业服务化的路径分析

为满足客户的显性和隐性需求,制造业服务化把制造和服务融合,以一种全新的制造形态来提供客户价值。“互联网+”制造业服务化,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为基础,形成了“制造+服务”并行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1.“互联网+”研发设计。从改善客户体验、增加客户黏性的角度,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对客户行为习惯和需求变化趋势进行跟踪分析,用于产品设计的改进和研发中。互联网联通一切的特性,为加强与潜在客户沟通链接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可以通过互联网集聚更多可利用的研发设计资源,实现网上征集创意、网上发包、网上论证。“互联网+”研发设计在产品制造过程开始之前就体现客户的诉求,因此是持续服务客户创造价值的一个具有前瞻性的环节。

2.“互联网+”个性定制。适应客户需求多样化及快速变化的趋势,个性化制造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就要求制造过程智能化。智能化制造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人与智能机器的结合,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在制造过程中的作用,在解决一些较为复杂和不确定的问题时,智能化制造具有更大的适应性、精准性和更高的生产率。智能化制造要根据客户的需求而改变,这显然不仅是在制造环节就可以做到的,服务意识和行动应该贯串到整个价值链中。同时,定制化、订单式生产需要大量的辅助决策程序及柔性化的硬件设施,对客户产品的制造过程本身就包括一揽子由产品和服务统一到一起的软硬件组合,仅靠制造或仅靠服务都是片面的,都不能为客户创造最大化的产品使用价值空间。

3.“互联网+”生态体系。围绕制造业核心产品,拓展纵向和横向的产业链条,形成一个共荣共生、类似生态系统的关系。在这方面,一些具有新商业模式、新型业态的企业围绕其核心应用平台,致力于拓展产品和服务的生态体系,已经取得明显效果。如国外的苹果、谷歌,分别以其核心的IOS系统和Android系统为基础,不断拓展新的软硬件产品和服务,并且随着其产品的不断升级和新的APP的推出,带动整个产业链条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衍生出许多新的行业和业态。“互联网+”生态系统为所有生态链上的供应商和消费者提供了获得价值创造的机会,也为制造业核心产品不断创新进化带来长久的动力。

4.“互联网+”价值创新。传统的售后服务只包括最终消费品的退换、保修和中间制造设备的运维服务,而“互联网+”售后的价值创新还可以为客户使用产品提供持续的价值创造。这主要包括,第一,通过对前期产品客户使用情况的收集和分析,提前预知客户使用中可能遇上的问题和麻烦,在产品的设计与研发中附加解决方案,使产品在使用中的价值增加。第二,通过客户关系管理平台连接,可以获得客户使用情况的大数据,在智能分析客户使用习惯及产品本身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频率等因素后,通过服务的推送等方式提前告知客户在关键的节点对产品使用的注意事项和预设应对措施;或提供随时服务、个性化的自服务模式等,使客户的产品使用更加顺畅。第三,通过互联网形成的网络平台和产品生态系统,提供关于相关产品需求及供给的信息、相关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以及为更好地发挥设备效果而对原有产品的售后升级改造、增加新的功能等,都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增值服务的活动,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将增强制造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三、推进“互联网+”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1.把提升制造业的核心能力作为“互联网+”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基础。在“互联网+”和制造业服务化的关系中,制造能力是基础,产品制造是主体,服务化的发展是为了提高制造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优势。“互联网+”也不是传统的销售网络化,而是互联网技术应用和制造的融合,是以客户为中心提供更有效率的制造、更好的a品体验。我国制造业在部分高精尖产品和装备上的核心技术、制造能力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一些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和具有前沿性的高新制造技术,是不能从国外购买的,因此,制造业本身能力的发展决不能放松。同时,着眼于价值创造,制造企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变革机会,搜寻和挖掘产品和服务的客户需求潜力领域,创造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2.加强“互联网+”制造业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政府要从战略层面上加强互联网及制造服务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在“互联网+”背景下,要充分动员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力量,在推进移动互联网设施建设、打造制造企业集群、产业园区建设、产学研结合的机制建设、动员社会资本投入等方面出台相关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激励措施。

3.推动制造企业基于“互联网+”的价值创新。“互联网+”制造业服务化,旨在利用互联网快捷通联的特点,将互联网功能融合进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流程中,提供当前不具备、但能更好地实现客户愿望的产品选择。因此,这种价值创造实质上是客户价值创新的过程。在现实中,制造企业更多的是渐变型价值创新,通过客户价值的逐渐累积建立竞争优势。而颠覆型的创新往往会由量变到质变,或通过一些非常偶然的机会发生。我国正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在推进制造业产品、技术和工艺等创新的同时,也要将服务创新的内容纳入创新支持体系中,通过“互联网+”战略推动制造业“产品+服务”的组合创新,建立以客户为中心、融合“互联网+”制造业服务化的新生产方式、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

4.加强制造业人力资本投入。基础制造能力的提高、制造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力量,没有人力资本的保障是难以成功的。人力资本的投资动力,从企业来说,来自于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需求;从国家层面,则来自于提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要求。从构建制造业国家竞争优势的角度,加强人力资本投入,一是国家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应该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来考量,对暂时不能创造商业利益的基础研究、冷门研究要在投入上予以保障。二是加强高等教育机构在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人才培养,通过设置专门的奖学金、联合培养等方式培养制造业专业技术人才。三是对高技能工人培养的投入,培养技术精良的“工匠”,宣扬“工匠精神”,给予应有的激励。四是建立人才引进、成长和使用的激励机制,可利用市场经济提供的方法,给予股权激励,也可设置特殊贡献奖励和专门的创新创业奖励,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创业环境。

参考文献:

[1](加)瓦科拉夫.斯米尔.美国制造:国家繁荣为什么离不开制造业[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美)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卡尔・韦伯.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3](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