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语文教育的特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 自动主义兴起的背景
清末起赫尔巴特流派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理念及"五段教学法"传入中国并逐渐流行。由此,传统教学模式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学",逐渐变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
但到民国初年,赫尔巴特流派教学法的缺点与不足开始大量暴露,并受到广泛批评。寥世承说:"课室内死气沉沉,除了教师讲解的声音,学生呆望的态度,绝少变化的气象,生动的精神。"[1](P50)说:"教书,并不是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要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2](P109)
这时,杜威"儿童本位"、"兴趣主义"等一系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传入我国,极大地影响了语文教学并掀起了研究新教学方法的热潮。这个时期影响较大的教学方法有自学辅导法、分团教学法、设计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法提倡在教授时,以儿童自己的活动为中心,教师立于旁观地位只尽辅导之责,这些方法被统称为'自动主义教育法'。"[3](P14)
自动主义在民国教育中风行一时,深深影响语文教学发展,其特点主要如下:
第一,教材变革。
首先,教材的语体改变。自动主义的提倡者认为作为思想感情的载体,白话接近口语,比文言更利于学生的自我表达及自动学习。1920年教育部通令规定,凡国民学校都废止所用文言文教材,代之以现代语体文,至1922年止,停止使用一切文言文教科书。至此,白话文教材及国语教学在学校教学中的位置得以确立。
其次,教材体例内容改变。教材中大量有利于学生接受的内容如儿童文学、儿歌、插图等开始出现,教材选材则多为生活日用的实物、场景、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勤学作人的道理等。设计主义教材还主张打破教科书固有体系,完全按学生认知习惯与生活问题为中心编排相互"联络"而"分科"教材。
最后,教材性质有利于学生自学。教学实践中,人们把语文教材逐渐定性为一个帮助学生学会阅读的工具,而不仅仅是阅读的对象并增加补充教材,扩充阅读书目。主张"指定分量,由学生自修",扬州中学的语文课开有略读课,并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专书"来扩充他们的阅读量。这些观念、做法发展到后来便有了叶圣陶的"教材只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等名言。
第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自学。
在语文教学中产生了大量有关自动主义的教学方法,比如自学辅导主义教学法、设计主义教学法、分组教学法、"创造教育"教学法,还有黎锦熙的"自动主义的形式教段"教学等。这些有关自动主义的探讨极大地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当今的课堂改革留下了宝贵的资源财富。如在语文课文的诵读中,"受儿童本位和自动主义的影响,此时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鼓励学生大胆朗读,而后教师和其他学生再给予指正和补充的教学方法。这使儿童面对新的材料时能够积极去探究,用自己的理解和思想去解读……避免了原来教学中学生不动脑思考,只是等待教师的讲解或标准答案的弊端。"[4](P14)
第三,课堂模式发生变革。
道尔顿制是美国学者柏克赫斯特在1920年创立的一种个性化学习策略,它的核心是学生通过与教师签定学习"工约"(学生一个阶段内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附有学生自学辅导建议)来进行自动学习。教室被改为实验室,供学生自修及讨论用。学生将各科工约完成后,经检查合格,换取下一阶段的工约。学生什么时候学完全部课程,就什么时候毕业,既没有入学时间的限制,也无升留级制度。1923年自动主义在中国达到,1923至1924年全国行此制之学校达百校,它极大地冲击了班级授课的教学模式,为解决传统教学的单纯灌输、被动接受问题做了有益的尝试,但也出现了部分学生怠于学习、成绩下降、费时费力等问题。
第四,辉煌与遗憾并存。
民国自动主义语文教育密切联系世界教育发展潮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自求知识,独立研究,自由活动,完成人格的成长,为解决学生被动式学习的缺点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时代局限,总体来看它在民国的推广范围及成就是有限的,留下了不少遗憾。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经济及师资条件有限。自动主义教学法的推行及试验离不开相应的物质基础及师资。但当时中国当时的图书及学习资源有限且师资队伍奇缺,不利于学生的自学,也无法承担个性化教学过程中赋予教师的沉重任务。以扬州中学为例,当生源增加,教师数量不足时,学生阅读指导便由专书便成文章,这显然不利于自动主义教学的推广。
其次,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学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从小就养成了被动式学习的习惯,一旦被放开手脚不知该如何学习。不少学生因年龄小,自制力差,在自动主义的学习中变得偷懒,影响了自己的成绩,如"道尔顿制"竟被师生们形容为"逃而遁之"。
最后,民国纷乱的政治及社会环境影响。民国时代社会混乱,教育经费短缺,北洋军阀及政府的又力图控制学校教育,再然后又面临日寇入侵,这种险恶的环境显然也不利于自动主义教育的推广。
但是,虽然自动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畅,它在国外却继续成长,以致不少中国学生到西方留学时很不适应。如导演李杨的留学一开始就很不顺利,"他外头一天上课,老师拿了一张纸,让学生们读上面开列的二十几本书,几星期之后要出个论文。他感觉那二十多本德文书自己根本读不了,论文也不会写。"[4](P126)在科隆电影学院读书时,"有一天他找到导师抗议,因为同班同学太能侃了,课堂上这个讲讲那个讲讲,他什么也没有听到。他对老师说,我不远万里从中国来,是想听您讲课,不想听他们的。"[4](P127)很显然这是自动主义在国外蓬勃发展后所造成的中外差距。
三 自动主义教学法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示
民国自动主义教育来改善今天的语文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其启示主要如下:
第一,将教材与课外书籍相结合。当今语文教育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阅读量的不足。单单依靠课内有限的阅读篇目想提高语文能力效果无异于缘木求鱼。今天的中国物质条件无疑比民国要好上很多,我们可以仿效国外教育的形式,加强包括中小学在内的各级学校图书馆及信息化资源建设来给学生阅读量的扩大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
第二,将课堂教育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民国语文教育的实践证明课堂教育仍是当今教育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但是我们可以以一种有机的形式将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只有让学生感到他们所学的知识有用,才能极大地发挥学生学习创造的积极性。
第三,将学生中心论与教师中心论有机结合。无论是片面地强调以学生中心还是教师中心都有缺陷,前者易受学生懒惰等习惯的影响,后者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教学中要把两者结合,既严格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打造充满趣味而实用的语文课堂,推动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教师指导之间达到一定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廖世承.最近三十五年来之中国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2]单中惠.教育小语:100位中外教育家的智慧感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孙梦岚.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探微[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1、教师善于启发诱导是学生会学的前提,是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基础。语文学科教学,教师的讲解引导作用异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上,在教材内容特点上、在教学方法上、在教学媒体运用上,在课堂教学结构上都必须有通盘考虑,真正将教师传授的知识化为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是学生乐学的保证,也是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的途径。语文学科以美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课文中曲折动人的故事,优美动人的描写,简洁有力的议论,饶有趣味的说明,巧妙的比喻,精警的哲理语句,都富有美学价值。
(来源:文章屋网 )
许多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都感觉很累。上完一节课,总是觉得讲得不够细、不够完整,生怕漏掉知识点,在考试中失分。其实,一单元、一册书中的课文内容,虽然不同,但却有着极多的共同点,而这些共同点恰恰也是教学重点。为什么我们口干舌燥的讲,学生却充耳不闻呢?原因是在教学中他们的角色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只是旁听者,一副事不关己、心不在焉的心态,又怎么能学好语文?这就造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启而不发的状况普遍存在。而作为最能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学生提问”环节,更是经常冷场或者是表面热热闹闹,可实际上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少之又少。这样,不仅影响了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久而久之,还会使学生养成懒惰的习惯。因此,我决定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充分研究了课堂内容的基础上,我根据课文体裁制定了预习提纲,每个同学都可以针对其中一项或几项内容发表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看法,而我却和其他同学一起来进行提问和学习。开始时举手的还是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中等生和暂差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都不高,甚至还有些学生表现出了厌烦感,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始终无法提高。于是,我只能在个别课堂上采取“填鸭式”的教学形式。一次,我偶然看见两个孩子玩“一休提问”的游戏。看着两个孩子兴高采烈的样子,我灵机一动,能不能把这种游戏形式引入课堂中呢?于是,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时,我布置了一个新的游戏环节“出个问题难倒你。”要求:每个学生都可以提出一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可以是有关课文中的词语、句型、情感、写作方法……等反复方方面面。如果你的问题能难倒全班同学,就可以得到一个“优”字奖励,并成为当天的“聪明之星”。在新的课堂中,气氛异常热烈。平时很少举手的暂差生也都举手提问了。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同学们为了难倒对方,而不被对方难倒,在每一节课前都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的问题更具有深度和广度。因而,学生真正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因为课堂教学为多人共同所准备,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探究、团结合作,因而,无论是在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上,都非教师一人授课时所能比。当然,兴趣开发容易,维持较难,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快乐小问号”、“聪明智多星”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2.开展多种多样的游戏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那么为什么不能把学习变成孩子感兴趣的游戏呢,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呢?带着这种想法,我在每天课堂上都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小游戏环节,如“成语接龙”、“三分钟硝烟奖”、“越辨越清”、“巧猜字谜”、“巧连词句”……等活动。常常是下课铃响,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课下对诗声、争论声不绝于耳。虽然难免有时争得是面红耳赤,但绝不会有污言秽语或手脚相加,这可是参加活动的首要条件。有时,课下孩子们游戏中的惩罚方法也变成了背古诗、说成语。这样,孩子们的学习有老师要求学,变成学生主动学、追着学。为了能压倒别的同学,通常教师还未开讲,课文早已被同学们拿来当成游戏的工具。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正是在一点一滴中渐渐地提高,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每个学生都希望进步,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认同,都有一颗争强好胜之心,都有集体荣誉感,在这次活动中,我还通过挑起各组之间的竞争,激发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同时公布各组所背课文的数目,及其他暂时落后组所需努力的目标,让他们明白自己组并没有差多远。而差生也被气氛所感染,不愿意拉本组的后腿,被其他同学埋怨,自然热情高涨。而各组之间的挑战维护了竞争的公平,也正是这种公平才使竞争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教师应是学生潜能的激发者,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学习的监工。只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给班级带来生命力,才能使学习成绩稳步提高。这大概就是“好学不如乐学'的道理吧!”
3.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学习资源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教育课程,我们身边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资源,如能善加利用,便能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之效。于是,我便尝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语文学习资源,带着批评的眼光去挑生活中的错别字,“牙尖嘴利”地去生活中咬文嚼字:帮同学修改话语中的错音病句;用彩虹般的语言去歌颂生活中的好人、好事与美景;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去编一段顺口溜,开自己或别人的一个小玩笑;或者抓住别人的特点,取一个并无恶意的“外号”;去市场记录妈妈和小贩还价的语言……。今年暑假,学校还同意让我的带领同学们,组成一个生物兴趣小组,去调查学校北面府君山的生物种类。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转眼间十天过去了。我们在同事和家长的帮助下采集、制作了上千件标本,其中还有大量中草药材。除了将完整的一套送给学校,我们也保存了好多精美的标本和图片,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同学们还写出了大量优美的文章和详实的调查报告。这样一来,他们在生活中把语文“玩”的得心应手,让学语文变得轻松愉快。孩子们学得有兴趣,也把老师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4.为同学们搭建展示平台
一、保证语言的规范性和标准性
小学生在刚进入学校的时候,会把教师看作是无所不能的人,他们在这一阶段对老师说的话唯命是从。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他们认为老师是知识的化身,老师所做所说的都是对的,因此可能会在经年累月的学习过程中受到老师的影响。教师并不是完美无缺点的,在进行教学时可能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些错误如果被学生学习到了就会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以为优秀的教师应该在言传身教的同时充分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并且在自身的专业素质方面下功夫,尤其是在教授语文课程时,需要制定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在教学时一定要坚持语言的规范性和正确性,尽量使用标准的书面语言不要出现方言等。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模仿能力都特别强,因此老师需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好榜样,正确的书写和使用规范语言。
二、保证语言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无论是他们的知识量和语言储备量都远远不及高年级学生,因此,对于很多事物甚至不能清楚的表达,在进行语文学习时由于认识的汉字较少在理解时可能也会产生一些误解和偏差。这也就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难题,并且要求老师积极开动脑筋解决这样的情况。在进行教学时,如果遇到了一些学生比较陌生甚至从未接触过的事物,老师可以将其用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图片具有易于理解和形象的特点,即使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接触过,但是凭借图片也能在头脑中对其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此外,经过研究表明,在进行语文学习时将书本中的文字和图片相结合会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给学生讲解“瀑布”这一词汇,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肯定都没有接触过也没有亲眼看过,那么这样陌生的词汇教师就可以采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逐个解释。相信对于这样新奇的东西,学生也很容易接受和被激发学习兴趣的。
语言教育包含着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言交际等能力,而小学语文教育可以说是思想的启蒙阶段,是个体语言发展中的黄金期,也是学生认知能力初步形成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内,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都是迅速的。若是能把握好这一时机,在适当刺激学生语言兴趣的前提下给予他们足够的、全面的指导,便可以帮助学生在语言发展中取得较大进步。
一、规范性与科学性的语言
小学生都好奇着周围的事物,他们不仅赋有潜在创造力,还有着探索和尝试的欲望,他们思维灵活而不喜欢受习惯约束。所以小学教师要加强对幼儿的思维训练,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展。
在小学语言发展的众多影响因素中,语文教师语言的影响效果是最直接的。首先语文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与生活中使用的普通话要标准、清晰,并多多在语言规范性和准确性上下功夫;其次,要注重流畅的表达语句,不能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再者,准确地把词汇各要素搭配在一起,尽量不犯错。总之,语文教师应该在孩子面前扮演好语言标准示范的角色。
二、生动性的语言
生动性,具体到小学语文课堂,就是语文教师通过趣味的语言来表达,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而其中一个比较常用的方法便是体态语言。小学生的世界都是具有灵性的,就像雨儿在哭、太阳在笑一样,每一个童话故事、每一首儿歌也都是有生命力和情感的,所以孩子们会为小蝌蚪找妈妈,也想和蝴蝶一起翩翩起舞。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把握,发挥体态语对学生的强烈感染作用。比如,教师要想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就可以借助微笑来增加亲师感;需要鼓励孩子时,可以通过轻抚头部的方式;面对犯错的学生,可以通过眼神或手势加以暗示。
三、简单直接的语言
直接、简单的语言表达是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更高要求。具体地说,其一,就是尽量把与成人对话的语言方式扔掉,学会用孩子的方式说话;其二,多使用短句和单句,并尽可能采用实词;其三,表达要避免抽象,做到具体和清晰,符合孩子的思维习惯,以学生听课不费力为原则,这样才能顺利开展语言教育。
四、情感性的语言
首先,情感是小学生行为和思想的内部因素,它直接对小学语文教与学的效果产生影响,如果教师自身带着情绪为学生上课,用有色眼镜看待蓄水,就不易与学生亲近,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愉悦的学习情绪和积极的学习情感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精神振奋,还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反之,则容易引起否定的学习态度,并产生消极心理,如不满、厌恶、轻蔑以及烦闷等,最终造成学生反感语文的学习。
其次,情感是非智力因素中地位和作用都比较重要的因素,它作为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手段,直接对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智力发展产生目的。因此,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对于语言的学习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对情感教学合理利用,在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基础上,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也就是把偏爱转向博爱,耐心地了解学生心中所想,做到对学生用心的爱、用心地教。学生们在情感的作用下会对学习投入更多的精力,并在语文教师爱的影响下越来越喜爱英语,这种正能量会帮助学生慢慢提高语文的学习效果,从而促进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最后,和谐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外部环境。小学语文教学是课堂教与学的过程,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所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情感以及认知过程的就是师生关系。监督、权威的教师形象无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将尊重、亲切、信任、鼓励、的情感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教师用良好的形象把信息通过表情、言行传递给学生,不仅可以创造和谐的语言学习气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多媒体语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语言越来越成为教师们的教学手段之一,成为帮助渲染教学气氛的重要因素。教师应灵活地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借用教学媒体设备,比如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等,再加上利用简单的手势语言和语言口语表达来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在一个有利于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中,把枯燥、单调的课程内容与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情景结合起来,使得语文的教学过程生动有趣。
总之,语言作为一门艺术,它的魅力是无穷的。要想使语言的魅力充分发挥出来,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对规范化语言加以掌握,还要注重教学的激励性和趣味性。最终帮助孩子们在语言教育的陪伴下健康快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芳.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 淄博师专学报,2011,02
笔者认为,语文素养只是听说读写话语文章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素养或者说能力。它在听读行为中是听读话语文章表层意义的能力,即初通文意的能力;在说写行为中是把内心的形式不规范的只有自己明白的思想文化知识外化为规范的别人能顺利明白或欣然接受的话语文章的能力。语文素养中也有思想文化知识,但语文素养中的思想文化知识同其他学科培养的系统、明确而容易集中唤醒的思想文化知识素养有本质区别。如果不首先把这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涵弄明白,语文教学就会走向茫然。也正是由于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缺乏辩证的科学的认识,因此造成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
传统语文教材的选文是用“文质兼美”标准选出来的名家名篇,但并不一定适合学生为大量积累和学会熟练运用语言文字而进行诵读和写读的需要,相反,倒是更适合以教师讲析为主的讲读教学的需要。而讲读教学在语文课程中却是违背学习书面母语规律的高耗低效的落后方法,它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书面母语的能力,也不利于发挥选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因为把汉语等同于话语文章,就意味着教师应该也必须用讲读和做题的方法更全面、省时地帮助学生把握教材的思想内容、精神情感、表现形式和写作技巧等等。因此语文教学就成为纯技术性的工具性的教学,成为各种考试的工具,语文老师也成了传授“解牛”技术的庖丁。
现行语文教学理论把中小学生不需要也不可能全部详尽和熟练掌握的并非最基础甚至很不基础的无限的文篇文段和文句,等同于中小学生必须也能够熟练掌握的最为基础的有限的常用母语,因而始终既弄不清语文课程究竟必须教什么和怎么教,也弄不清语文考试究竟必须考什么和怎么考。因此,有人认为语文考试考出来的大多不是成熟的语文能力,也不是有价值的思维能力。在这里,语言学习作为一种现实需要已站到前台,而精神教化作为一种远程目标已退居二线。
(一)目的的教育性
乐学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而不是在望文生义的刻意取乐中让学生无所收获。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正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育人,旨在将刻板的、僵化的、模式的教学变革到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上来。中职语文实施乐学教学就是要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打破学生以往应试教育被冷落的精神枷锁,解放学生的思想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重新归位寻求自身的发展之路,树立正确的情感和人生价值观,为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养成必备的素质。
(二)内容的新颖性
实施乐学教学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新颖度,也就是说教学内容的“陌生化”要能恰到好处。中职语文文本上的许多内容在学生看来是无色彩的、枯燥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能依据信息论观点,筛选教育素材并优化教育内容,去除学生生疏、厌恶的信息,保留学生能咀嚼、品味的信息,或是把需要的无魅力的文本知识有机转化为学生容易感知的有生命的符号,或加以挖掘和补充与教学目的相联的新内容,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相对而言,中职语文教材入选了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这些文本内容生动、形象,能够给学生以新鲜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形式的动态性
乐学教学更多的是呼唤动态的教学形式,强调形式的灵活多变,不断扬弃革新,积极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规避单一刺激的乏味和长时注意的疲劳,使学生能一直保持一种比较轻松的学习状态,保证学习效果。可以说中职语文教学更有利于采用动态的教学形式,听、说、读、写不拘一格,这种动态的乐学教学是静态教学形式的有机补充,没有形式上的动静结合,课堂就可能是一潭死水,教学效果往往处于低效区。
(四)过程的情感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情感的弥散可以深深地感染和影响学生,实施乐学教学无疑要求教师得善于把握情感诱导的“基因”,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的整个过程。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情绪呈明显的正相关。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入情”也就有了兴趣,中职语文文本中有不少的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在实施乐学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这些因素,学生学习起来就会乐而不倦。
二、中职语文乐学教学的实施原则
(一)主导与主体相默契原则
在中职语文乐学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导的教师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应该积极互动,形成默契。一方面不能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教师的主导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引导、指导学生学习;另一方面也不应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性而削弱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中职语文乐学教学讲究寓教于乐,而这种乐主要来自于学生主体获取学习成功的内在体验中,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体感、体悟和体用,因而主导与主体相默契在本质上是要求教师的乐教与学生的乐学实现有机交融。
(二)科学与艺术相统一原则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在中职语文乐学教学中既要体现内容上的科学性,又要凸现形式上的艺术性,二者并不相悖,可以相得益彰。”中职语文教学内容本身就是科学,中职语文乐学教学无疑要遵循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而中职语文学习规律性的掌握,可以通过将多种生动形象的艺术手法,如幽默化、问题化、情境化等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愉快地进行认知和把握。
(三)适时与适度相结合原则
一方面,教师在实施中职语文乐学教学过程中要能抓住适合教学需要的最佳时机,使学生保持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思维运转积极。开课前创设乐学情境,一开始就可把学生引入乐学的氛围中;课中主要是适时调剂,增加兴奋点,防止课堂中途冷场与学生的思维受抑;结课前主要是能让学生不断回味,为后续语文学习提供持久的乐学动力。当然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教师可随时根据教情和学情掀起一个又一个乐学。另一方面在中职语文乐学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适度,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口味使其“乐”个不停,或是插入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乐料,让学生在嘻嘻哈哈中学不到东西,那不是乐学,也不能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因而在中职语文乐学教学中要坚持适时与适度的原则。
(四)学习与生活相渗透原则
语文教学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其教学目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陶冶情操。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特别是针对这样一群天真的孩子,教师要用自己的语言艺术启蒙学生文学修养意识,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教师语言的规范性
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语言种类也很多,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语言习惯受父母及生活环境影响重大,所以在他们内心深处,已经在上学之前有一种语言的定式和习惯,这种定式和习惯也表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规范学生说普通话、语言规范化的需要。同时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是教师教学能力、文学修养、个人魅力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和敬佩之情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规范化,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说普通话,用
自己规范化的语言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语言表现更要规范化。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正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刻,是学生语言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教学规范化的语言至关重要。
二、教师语言要具备科学性的特点
教师的教学活动首先是一门科学,其次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要增加学生语文知识的储备、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传情达意的能力,所以教学语言要具有科学性。科学性的突出标志就是语言的准确、情感色彩体现强烈。语言的科学性是建立在教师高度的文学修养基础上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用语言去阐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述要科学而准确,易于被学生理解。科学的教学语言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也能传递出教师要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性还要求教师不能说废话、病句,提出问题要准确,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教师的每一句话都要对学生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而且要简约精练,不能冗长,更不能让人感到费解和模糊,这样的语言对教学是无益的。如果一名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说出的语言很难让学生理解,那么他说得越多可能对教学影响越坏。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在多,而在精,简洁明了的语言也是教师智慧的象征。
三、教师教学语言要具有感染性
语文学习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作者为我们描述和叙述的故事场景、人物命运都是学生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可以借助教材内容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要表达的情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用教材内容感染学生,帮助学生进行一次有目的的情感旅行。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助力,提高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评价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常用绘声绘色来形容,这是对一个人语言运用能力的褒奖。而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更要具有这样的功力,让学生喜欢听老师的讲解,喜欢教师的语言。学生在老师富有情感色彩的讲述中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品的内涵,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语言是教学的工具之一,富有感染性的教学语言是有力的教学武器,可以吸引学生不断地思考,跟进教师的讲解进度,和老师的思维同步进行。
四、教师教学语言要具有趣味性
学生天性喜欢有趣的事物,他们的兴奋点和笑点都非常低,
一句有趣的语言,就可以逗得他们大笑,而在笑声中,学生得到了快乐,身心得到了放松。趣味性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点,没有趣味的教学活动便无法保证教学效率。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保证教学效率就要让自己的语言富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用有声的语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往往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所以教师要具有幽默感,善于将乏味的事物用有趣的语言表述出来。因此,教师要具有一颗童心,用儿童的思维和视角去看待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在这样的心态下,老师的教学语言才会富有童趣。趣味性是小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因素,因为趣味可以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克服他们这个年龄段有意注意时间短的心理特点,保持一个比较长久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以便提高教学
效率。
真正对语文科学化提出反思的是韩军老师。他的出发点就是从对语文学科的课程特点来反思语文教学的弊端。他以为人文性与语文的科学性相对立,语文是人文性的课程,语文教学不应该像其它科学课程一样去施教,而应该充分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的特点。韩军老师的论述无疑是振聋发聩的,给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思维。但是,后来,人们对韩军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他们以为语文课程既然是人文性的课程,那么语文教学就应该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其实,语文课程确实具有人文性,但是,具有人文性并不意味着就是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为语文教学的任务。韩军老师张扬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目的是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的特点。不能以科学的方式去教语文,而应该重视人文的因素。但是,后来人们在对人文性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许多教师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为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语文教材的编排也是以人文性内容为单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不进行严格的语言的学习,而是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重在对教材人文精神的发挥与拓展。课堂内容看起来丰富多彩,但是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却起不到根本的作用。
其实,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核心就是语言素养。新课标把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纠正这种教学中的混乱局面。那么语文教学回到语言的路上,是不是回到过去的老路上去,就要像过去一样进行语言训练呢?显然不是。的确,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使用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学习语言需要同思维能力一起进行培养。而思维的对象是外在的客观世界,人在面对外在客观世界的时候,是需要心灵化的。对外在的客观事物的认识带有主观认识的特点,这种主观认识就使得语文教学具有了一定的人文色彩。学习语言既有对语言的学习,更主要的是对语言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认识,只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语言才能学到手。那种单纯的从语言到语言的学习方法是不会学好语言的,也是背离语言的特点的。
因此,学习语言就需要调动学生的全部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生命体验去感悟语言,理解语言,感悟作者使用语言的匠心。文本是作者对生活的反映,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情感体验和生命体验。要真正理解语言,理解文本,就需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凸显学生在语言学习和文本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生活中,学生就在语言的海洋中遨游,但是,学生使用语言却非常困难,这种困难并不仅仅是语言上的障碍,更多地是认识上的障碍,也就是说,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深,不透,理解的不深刻,他们在对事物的反应过程中就不会深刻。因此,语文教学我们不仅仅去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主要的是透过语言培养学生感受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而且将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所得,有所获。
教育之本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是以学生的思维为本,认识为本。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要研究如何教,更主要的是要研究让学生如何学。当前,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如何学,却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郭思乐教授说要在语文教学中放牧学生的生命,关键是如何放牧。放牧生命,就是说要让学生的心灵充分的融入到文本之中,去感悟文本,体验文本内在的东西。达到学生与作者的同频共振的效应。
一、个性在释放,行为缺规范
培养孩子的个性,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做事能力,同时也能释放孩子的天性。在课堂上,老师开始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的活跃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然而,小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于中学生来说较差,让学生不受约束地自由发言就容易出现课堂失控的糟糕情况,导致教学效率下降,因此,老师在给孩子空间的同时,一定要作出规定,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培养其自控能力。
二、重视局部知识,轻视整体感悟
小学语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对字词的认识和掌握,却没有教会学生从整体感悟字词句的具体含义。有的老师为了达到所谓的教学目的,让学生死记硬背,只从文章的局部选取片段,直接脱离文中所给的环境或语境进行教学,轻视了对文章整体感悟的教学。小学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有所知的前提下,让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老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有主次之分,这样才能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提升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理解和感悟的能力。
三、必要的诵读,必需的理解
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可知,儿童的记忆力较强,理解力相对较差。因此,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应该循序渐进,老师应该让学生多记多写,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乐理的丰富,再让学生慢慢消化理解。而诵读也符合这一教学规律,老师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该引导学生在多诵读的前提下对诵读的内容进行揣摩理解,以达到教学目的。
四、照本宣科的应试教育
当前,语文教学的最大误区在于:有些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使用应付考试的教学方法,规矩老套的教学模式从开始教育工作后就一成不变,对所有的文章都采用让学生认识字词、理清文章段落层次、找出优美段落句子分析、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陈旧套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看到文章不是想着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文章的意义是什么、从文章中学到了什么,而是一套枯燥无聊的重复学习模式,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根本得不到提高,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致力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以快乐端正的学习态度掌握学习和人生中的知识。
五、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资源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教学形态的转变,不仅改变了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它给现代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万事开头难,在对多媒体介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教师对多媒体课件以及传统课件的主次关系没有分清,多媒体课件的确方便,有显著的优势,但是它在教学中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并非主要的教学手段。其次,很多老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一切都按事先准备的课件来讲解,这就使课堂缺乏了灵活变动性,并且整堂课都用来展示课件所呈现的完美、新奇的效果却没有老师自己的引导,难以跟学生进行互动,课堂的主角俨然成了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提倡和推广,但老师要注意合理科学地使用多媒体课件,使其与传统教学相得益彰。
六、板书的缺失
随着多媒体的广泛推广和使用,板书逐渐被忽视。由于多媒体直观、方便、具体形象,有些老师完全用它取代了板书,尽管多媒体拥有生动形象、直观性强的特点,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教学,板书不应该被忽视,它是文字语言的再现,在教学过程中能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老师所教的内容。如果老师要教学生一个生字,那么老师在黑板上反复板书,比直接在多媒体幻灯上展示的教学成果要显著很多,因为前者是在传授书写的过程,而后者则直接呈现了结果,前者显然更适应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因此,板书不能被遗忘在教学流程中,它能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取知识并牢牢掌握,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字书写能力以及语言掌握能力。
七、不可或缺的课外读物
学生在语文上学习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步之劳,滴水穿石,铁杵成针,我们做任何事要想成功,都必须坚持并往正确的方向坚持。很多语文老师只通过课本来拔高学生的理解和阅读能力,却没有想到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只有大量的阅读书籍,学生才能更好更快地吸收知识。大量阅读不仅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及表达能力,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正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阅读分为无声阅读和出声朗读两种,笔者提倡让学生阅览和诵读并重,眼、耳、手、脑等感官互相协作,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老师要多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当然对书籍的种类也要有规定,必须是健康、向上的刊种,有的老师规定不能看与学习无关的书籍是没有必要的,阅读课外刊物也是在学习。
八、实践才能出真知
语文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要想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光靠课本上的语言描述和老师的口头传授是难以达到目标的。定期进行实践活动,不仅能满足小孩子好动、好奇的天性,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刻感知课本里可能难以理解或想象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让学生有丰富的生活体验,这样才能掌握语言文字背后所潜藏的思想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到有关亲情的文章,就让学生回家帮助父母做家务;学到描写烈士的文章,可以带领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这样的实践活动,对于塑造学生人格等方面都具有非凡意义。
九、总结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强调将“学”与“习”相结合,让学生养成学到新知识都要进行温习的学习习惯,同时要尊重每个学生遇到不同问题的差异性以及学生的个人感受。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小学生在成人的第一步健康发展,它应当富有活力且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不断调节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边霞.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一、什么是探究性教学
所谓探究性教学,又被称作发现法、研究法,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一些概念和原理时,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把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用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应用知识、发展自身能力的学习活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的作用,以现行的教材为主要内容指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讨论,让学生以周边的世界为学习的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见解和质疑的机会。探究性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分享和交流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是把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探讨,把知识的灌输变为思想的沟通,把学生单向的吸收转化为多方面交流的教学活动。
二、中职语文探究性教学的特点
1.人文性
它是以教化学生为目的,涵盖了素质教育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造性、审美性”等方面的内容。语文教学的长远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美好丰富的情感为目标。
近年来,中职学生学习的现状极不乐观: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态度不端正、自控能力差、课堂秩序混乱,一线教师对此感触颇深。这些学生在初中甚至在小学时就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差生”,他们的基础知识相当匮乏,自控能力也较差,对学习几乎没有兴趣,上中职学校是父母的选择,他们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来到学校的。他们没有长远的目标,学习信心不足,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将来都不会成为栋梁之才。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在授课过程中紧密联系“人文性”,体现其人文优势,弥补人文关怀的匮乏。
(1)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由语文课程的“导演”变成“群众”与学生共同参与到学习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尊重,学习方法得到了赏识,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人”。
(2)用心挖掘文本魅力,使语文课的人文性得到充分体现
自传散文《再塑生命的人》,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在异常艰难的环境中不畏艰险,永不放弃的毅力,让学生感悟“关爱充满感激的思想感情”。现代散文《洛阳诗韵》中对洛阳古、美、绝、奇的描述,无一不彰显出语文的魅力。挖掘文本魅力充分运用教育功效,做好学生的引导者,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把学生带进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宫殿中去,用精美的语言吸引学生,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勤奋拼搏,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
(3)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想充分体现中职语文的人文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学习和生活中尊重学生的需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发挥教师的主导者地位和引导者的作用,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而并非知识的灌输者。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营造出和谐、民主、富于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
2.实用性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是具有基础工具性质的课程,它既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中职语文教学应体现出职业特点,突出实用性。首先,教师在考查学生知识技能上要注重他们的运用,而并非考查学生掌握数量多少,关键是要看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能解决多少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目标定位要准确,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停留在表面而要深入实际,要让学生看到语文学习在自己的实际生活和将来事业发展中的实际价值。其次,语文课程的开设也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服务的。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能够让学生读到很多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还要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最后,要明确语文课程的开设应该是为学生的终身化学习服务的。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字、词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为今后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步入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好基础。需要注意的是,语文课程的开设要紧密联系学生所学专业,做到“松弛有度”。加强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能够让学生在校园内就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进而使中职语文课的教学更加具有开放性,能够更好地突出职业学生的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以上方法把语文课程的实用性淋漓尽致地彰显出来。
3.审美性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性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以追求真、善、美为最终的目标。当前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教育行业的研究热点,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知识、心理健康、审美和身体都要全面的发展。所以,在中职语文课堂上要以探究性教学为平台,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文学作为传播思想的载体,人们欣赏它是因为它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学生乐于在和谐、轻松、美好的学习氛围中实现情感互动。中职语文课程理应侧重于人文性和审美性教育,学生只有在掌握了语言交际的工具后,才能很自然地过渡到对真、善、美的认识层面,才能为今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其次,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帮助学生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在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提高他们的修养。作为“美”的传播者――语文教师要彻底转变思想,要树立大语文观,重视其审美性,加强教师的高度责任感,改革教学模式,提升中职学生的人文修养,为社会培养出品质高尚、理想远大、有高雅情趣的人才,保证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