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232-02
随着我国政府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产学研合作已成为我国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通过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对比分析,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对于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1.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美国在世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走在前列。美国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以市场为先导,依托市场经济环境,政府宏观调控,学校主动参与的合作机制。合作教育的层次形式多样,初级学院制以满足社区需要为原则,涉及专业范围广,多为两年制教学。四年制院校多采用分段式,学生在学期间完成两年或者三个学期的生产实践工作。在合作教育过程中,实践结束后学生要向学校提交详细的实践总结报告,接收单位要向学校提交学生实习表现的鉴定意见。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目标始终与社会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和高度一致,不断推动美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完善[1]。
2.英国的“三阶段”模式。英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把学习分为三个阶段,也称“三明治”模式。该模式对人才进行分阶段培养:学生首先进入企业实践,通过实践学生对未来从事的专业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和体验,经过一年的实践体验再回到学校完成理论学习,然后学生再进入企业进行工作实践,也被概括为“1+2+1”培养模式[2]。“三明治”模式在英国较为普遍,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给予保证[3]。企业与学校共同建立合作办学制度,为学校提供教学实训场地和设备,并参与学校管理职务。该模式的优点是重视学生独立动手的能力,重视学生实训,实行现代学徒制度,为学生提供了适当的理论知识实践机会,增强了学生自身的职业竞争力[4]。
3.日本的“官产学”教育模式。日本的产学研教育模式是以政府推动为主导力量,又称为“官产学”模式。主要有内地留学、委托研究员和“科学城”模式。内地留学模式要求大学教师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到国内大学、研究机构或企业脱产进行与专业相关的研究或提高实践技能。这样可以加强不同领域的沟通交流,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充实新知识以提高科研和教学效果。委托研究员模式是让研究机构或企业的研究人员或技术人员到大学或大学设立的研究所,进行研究生层次的进修学习,以提高自身研究能力,以便在企业未来发展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科学城”模式是日本政府实施的在中等城市附近建设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和大学密集的新城区,并以此来集聚大量企业,使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迅速实现产业化。企业为学校科研提供经费,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而学术研究也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学校参考企业的需求设立专业,以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目前,各国都在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由于产学研合作教育能够整合学校和社会两种环境下的教育资源,使其在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中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
二、国内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自上世纪90年代才得到迅速发展,产学研合作经历了一个由点到面、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合作模式也随着不同时期而变化。
1.产学研共建型合作教育模式。产学研共建型合作教育模式是由高校、科研机构提供人才、技术等科技资源;企业提供资金、场地、生产及营销,联合组建开发中心、中试基地,共同实现科技开发和成果产业化的合作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使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实现了互利双赢,可以充分发挥产学研参与各方的优势,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政府主导的合作开发模式。政府主导的合作开发模式是指由政府拨出大量科研经费,为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并需要尽快解决的技术难题,或是企业认为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引导企业和高校及科研院所参与的合作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高校和科研机构是科学研究的主导力量,企业则是承担部分研究经费,提供试验基地,科研成果可以在企业直接实现的产业化和商品化。
3.学研主体模式。高校和科研机构凭借自身的技术成果和人才的优势,直接参与高新技术项目的开发和技术创新,在政府的扶植下,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导,通过创办经济实体或创建平台企业以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在上述主要的几种合作模式中,一方面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学生能够直接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利用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建立的良好关系,学校可派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践。
三、国外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我国高校产学研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纵观国外产学研合作的成功模式,笔者认为我国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应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产学研合作要可持续地运转和发展,离不开配套的法律和政策来规范和推动。目前我国虽然出台了一些关于产学研合作的法规和政策,但还不够系统和完善,且缺乏有效的推动力。应尽快建立并完善支持和保护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配套法规和政策,向发达国家学习,成立专门的指导委员会,配套资金支持、政策引导,形成产学研的良性互动。
2.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不仅要在政策和法律上规范和引导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对产学研教育应从由形式上的扶持转为内涵上的帮扶,扩大学校在市场中的活动空间,增大学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运行中的自。政府也可考虑设立专项资助基金,扶持和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
3.高校要提高自我适应能力。市场经济的发展已将高等教育与就业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面对市场需求,受教育者对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校管理体制不能对社会和学生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因此,学校应改革内部管理体制,进一步强调以市场为导向,提高适应市场需求的自我调节能力,克服内部管理部门间的功能,使教学管理、就业指导等环节与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间形成有机联系,为产学研合作模式创造更大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徐平.美国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8):1-4.
[2]陆丽君.英国职业教育模式及⑹[J].宁波大学学报,2010,32(4):66-69.
[3]谢龙.不同模式下产学研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
[4]曾嵘.面向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Talents-Cultivated Pattern by Industry-University-Reserch Cooperation between Interior and Abroad
XIA Guang-jun1,XU Hong-yan1*,SHEN Peng-fei2
(1.Agricultural College of Yanbian University,Yanji,Jilin 133000,China;
一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传统精英教育观念的制约
我国是一个以精英教育为传统理念的国家,受以往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的产学研教育也力主采用精英教育模式,以培养精英为崇高使命。虽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不断推动,我国也开始努力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然而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却又阻碍着我国教育的进步和腾飞,影响了人才培养规格多样化的发展,制约了我国多类型,多层次,全方位人才模式的培养,从而限制了人才培养策略的有效实施。
2人才培养模式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对于科技和知识的依赖程度也日趋加深。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较之发达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国国情的限制,很多企业对劳动力的管理只是基于传统模式,很难根据实际需求对劳动力进行合理高效的使用。这一方面限制了企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吸收,另一方面也削弱了企业对于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说,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所起的影响是极为不利的。
3课程设置不合理,品牌专业打造意识较弱
地方高校在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方面,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没有立足于本校的基础,有针对性的开设专业,打造品牌专业。这不利于培养专业人才,往往使得培养的人才的专业能力过于相近或者毫无特色可言,与用人单位的人才缺口不相匹配,造成人才闲置或人才外流,这与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宗旨是不相吻合的。
4教学督导制度不够健全
很多高校在实行产学研之后,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训环节有所增加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着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不够全面、不够科学等问题。由于企业对学校督导工作的参与较少,尤其是在实习等环节缺乏有效的教学督查,对于教学过程督查不到位,从而使得学校的教学质量较低,教学管理不到位,实习监管不严,出现了诸多不良现象,课程仅仅局限于特定的显性课程,对于隐性课程缺乏及时有效的督导,从而使得培养的学生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地方高校应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制度。
5教学方法单一,偏重于理论教学
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部分高校在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上教学方法单一,缺少行之有效的举措;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学理念陈旧,缺乏创新。我们需要的是一大批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所培养的新人,需要的是一大批动手能力强,实践能力突出的优质人才。教学方法单一,则很难培养出顺应社会发展的新型社会所需人才。
6高校教师思想观念更新较慢,功利性思想严重
目前,高校的教师大多把精力投放到教学上,把自己的思想封闭于固定有限的空间,既不太重视关注市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忽视了和社会的交往。多数教师功利化思想比较严重,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不纯,往往是为了评定职称,应付年度考核而进行的,而不是为了切实解决行业存在的实实在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这一方面对教师的教育理念产生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间接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原来的内部动机转变为外部动机。
二解决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对策
各高校想要调整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全面有序发展,应从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出发,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产学研合作道路,而不是照搬、模仿重点大学或其他学校的结合模式,切实采取有效举措来整合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其在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主要应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入手来进行分析。
1积极更新教育理念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普及,精英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脱离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宗旨应该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只是某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已经越来越不顺应我们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和社会所需的人才结构人才规模也是格格不入的。身为高校的教师,应该积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全面育人观,坚定自己的教育信仰,尊重每一个学生,爱护每一名学生,真的以育人为乐趣。
2政府应加大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扶持
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并不完全成熟的条件下,政府的引导扶持,对其良性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应该对产学研教育由形式上的扶持转为内涵上的帮扶,保障学校在市场中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增大学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运行中的自,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等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创造更为便利和良好的条件。
3优化学科设置,打造特色专业
我国的各地高校应该着力于对行业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调查,着眼于本学校的固有特色和基础,有意识、有针对性的设置本校的专业课程。例如设计培养方案,我们首先应该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以体现不同种类,不同类型专业的特点;其次,以加强基础为目标,尽可能设置有效夯实基础的课程;再次,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在课程的设置以及专业的打造方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真正的突出本校的亮点,实现产学研教育培养人才的宗旨。
4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制度
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学督导机制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督导的监督、检查、评估和咨询作用,满足院校全面监控教学过程,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的需要。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制订教学督导章程,明确它的性质、任务、职责;二是根据教学督导章程的要求,设置教学督导机构,确定它在院校的地位,聘请高素质的教学督导员;三是学习和掌握国家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熟悉教学规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知道本院校的专业设置、实践训练体系,培养和提高教学督导员综合素质;四是根据本院校教学实际,制订学期教学督导计划,确定督导重点,引进和运用全面质量管理先进理念,运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对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监控,强化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主动性与开创性,提高教学效绩。
5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
不同领域或者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往往要借助于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教师可依据具体的可操作目标来选择和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不应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方法。尤其是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相关高校,教师更应该积极主动大胆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不应墨守陈规,闭门造车。在教学环节上,应该强化实践教学,不应该仅仅偏重于理论的传授,应该理论与实践并重,不断的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增加校外实训和实习环节,切实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目前许多高校教师为了评职称、加薪而科研,而非为了科研而科研,功利化思想严重,这对人才的培样是有不利影响的。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学校应该对教师悉心关怀学生及有高度敬业精神加以表扬并传承,有效的培训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特别是在创新精神和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二是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学习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引导教师正确应对教学和社会发展新形势、从容解答新问题。三是加强校本培训,通过结合学校实际和教师教学实践的个案研究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四是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通过科研引领教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让教师尽快走出低谷。
总之,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我国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结合,逐步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的重要举措。各高校应该立足经济的发展,着重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突破,有组织地进行科研,切实增强高校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把握机遇,赢得发展主动权,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丽华.政府主导产学研合作的思路与对策浅析[J].老区建设,2009(12):13-14.
[2]袁赞礼,林建成.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述评[J].生产力研究,2010(11):237-242.
[3]仲伟俊,梅姝娥,谢园园.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8):174-181.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106-02
高等教育事业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科研、文化等方面在西部地区也形成了一定的优势,然而我们也不容忽视他的一些自身固有的缺陷,例如西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他的外部环境相当不匹配,还有由于历史原因,西部高等教育起步晚,起点低,发育不够充分,导致在发展中面临着许多严峻的考验。西部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模小,适应不了西部大开发的需要,近两年高校实施了扩大招生的政策,随着国家赋予各省在高等学校招生方面的自变大,一些西部高校,本身基础条件就欠缺,实力有待提高,对其扩招方面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制约其发展。其次,由于西部各个省份本身就具有不好的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是因为缺乏经费来源,不能更好地支持高等教育的进步,久而久之,因为我国东部地区拥有稳固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强有力的办学实力,使其快速的发展起来,很大程度的超越了西部,西部由于自身原因与问题,制约了其本身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因高等教育发展在西部地区中所遇到的一系列的问题,导致西部高校没能够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战略性的作用,所以西部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西部地区的人才状况应受到人事部门和各级组织的重视,而且要创造条件并采取积极措施发挥西部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一、产学研合作下西部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合作意识,学生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合作成员间的合作意识相对比较淡薄,而且对其认识也不够充分。在西部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中,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对产学研合作的意识不够足以重视,彼此间的合作也不频繁,缺乏紧迫感。学生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当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认识世界的理论型人才是一方面,另一重要方面是需要更多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并可以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现在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重点大学为突出,总是倾向于对学术研究与理论知识进行传播,使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方面欠缺,不能够适应当下竞争残酷的市场,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对于人才的需要,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实战型应用人才,理论联系实践才能更好的被社会所需要。
2.偏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带来的影响一直以来被视为产学研合作教育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的社会效益往往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对于我国西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来说,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培养人才。不只是西部地区甚至从我国现在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来看,过分地把经济效益看的太重,往往忽视了教育创新这一重要方面,没有形成通过教育创新带动科研创新、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促进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发展的良性局面。国家应该在宪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中加入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通过法律的形式更好的保证素质教育的依法实施和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素质教育作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并且使其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3.企业的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如今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的投入也在不断的加大,使科研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并且科研成果也在不断的创造,取得了一定可观的数量,从而对技术创新这一方面起到了不容小视的作用。西部地区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政府,而又很难从企业得到充足的科研经费,更缺少金融机构的支持。这就与我国其他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差距,科研经费的充足与否严重影响着人才培养的实施。
4.西部人才结构不均衡,缺乏优秀高层次人才。西部地区各类专业人才仅占全国总量的20.4%,且大多分布在中心城市的高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西部地区专业技术人员中,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研究人员仅占15.4%和8.8%,只有东部地区所占比例的一半多一点。要想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优化的环境是关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再加上受地理、历史和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人才环境相对较差,致使很多高层次优秀人才选择了离开西部,造成如今的局面。西部地区本来就缺乏人才,这一西部地区高校人才流失的趋势无疑会使西部更雪上加霜,促使高层次人才匮乏的局面更为严重。
二、完善西部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的措施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西部高校要想培养出创新型人才,那么就要对观念的转变和认识的提高给予充分的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成功与否,在于合作各成员间的互相集合参与程度,要有积极的态度。归根到底,一切的问题根源来自于合作各方对于在产学研合作教育背景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意识观念意义不够了解与重视,不能全面的认识其内涵。观念的转变和认识的提高,对于培养出更优秀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具有一定的意义。
2.高校增强与产业的合作,形成良性互动的促进机制。西部高校要采取更全面的教育模式,积极主动的在行业和企业中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活动的支持。对于课堂教学的安排要适度,不要一味的追求书本知识,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提升自身能力,当然还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把学习、思考、实践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等等。与此同时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也能更好地促进培养出社会和行业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真正意义上的实现高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完美结合。
3.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西部高校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首要任务就是要对教学进行改革,对于课程结构体系要进行重新的编排与整改,理论联系实际,把书本上的知识巧妙地转化到实践中去,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对知识更好地消化与吸收。与此同时还要多开设些水平较高的综合课程和新兴课,拓宽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发散他们的思维方式,见识世界的快速发展与变化,顺应时展,使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完美的结合与互补。高校只有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才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4.政府发挥职能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众所周知,产学研合作教育中政府的职能是不容小视的,如何来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就要靠政府充分发挥他的宏观调控职能,在其的影响下,更大力度地提倡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一方面,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对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政策进行分析,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政策措施来促使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更加顺利,以达到加大总体投资的效果。另一方面,政府应提高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多种渠道来对资金进行筹措,设立相应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专项基金,并对资金走向建立相对应的跟踪制度。其实,我国的一些对于产学研合作的相应政策法规也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与制定,来更好地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例如,在税收政策方面,政府可以对产学研合作教育项目给予优惠;在资金来源渠道,政府方面应宣传和鼓励社会各方进行捐资助学、社会赠与、税前列支等。
参考文献:
1.胡冰玉.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回顾与展望.文教资料,2010(23)
2.常云平.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与人才市场建设.2005
3.谢明慧等.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制约因素及保障机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
一、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背景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就是指通过在产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相互协作,发挥各自的功能平台和特色资源,打造一支强大的集科研、开发、生产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系统。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一个广泛、重要而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它不仅有利于高校利用产业界和科技机构的培养平台和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效果,更能为产业界培养满足其创新发展的高水平人才。世界上第一个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国家是美国,正是极大地受益于产学研的密切合作成果,美国得以大大地促进和加快了其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并形成了以硅谷为代表的典型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模式。除美国外,在政府的积极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其它发达国家如英国、德国、日本等,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纷纷通过行业的整合,以产学研一体化促进了产业创新人才的培育,以创新型人才有效地促进这些国家诸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的成长和发展。
当今时代,经济实力的竞争能力状况如何,已很大程序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水平。在企业成长发展和全球企业竞争中,企业的知识技术因素和高新技术成果,所发挥的决定性影响已经越来越显要。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设,根本上又取决于是否具有一支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如何加强产学研三方的合作关系,共享人才培养资源,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满足产业发展和企业增长的需求,以人才的创新性成果和创新造生产力推动区域、产业及国家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已成为当前摆在产学研各方面的重要战略课题。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已经制定了强有力重大战略措施,引导产学研各方开展人才的合作培养,长远影响非常深远。2012年5月7日,国家正式启动了旨在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2011计划”,这项战略举措的目的就在于致力于实现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一体化合作,突破高校现有人才过程中所面临的制约因素,激发合作各方的创新要素活力,从而提升协同创新能力。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1]。
事实上,产学研究一体化合作人才培养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在于通过三方紧密合作的实现,可以对现有产业创新人才培养资源的整合利用,以实现人才培养与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各方的合作共赢。以强化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合作为契机,努力探寻产业创新人才资源的最佳配置机制,将有助于改变国我长期存在、很难解决的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从而营造良好的产业与企业发展人才环境与氛围,有利于国家创新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研究产学研一体化产业人才培养中行为选择影响因素与对策,无疑具有急迫性、现实性和应用价值。
二、影响产学研合作成效的现实问题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实际成效并不显著。总体上看,还没有形成典型的合作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成果,主要存在着以下现实问题:
一是出于自身利益的保护性抑制,产学研各方,特别是企业和科技机构对于人才合作培养模式、资源整合能力、商业机密如何保护仍存在疑问,同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对于人才合作培养有不同理解,推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工作难度比较大;
二是企业往往对培养出的人才的适用性与配置的可用性并没有乐观愿望。他们对收益问题比较敏感,担心参与人才培养后,一方面要给企业带来额外的付出与代价,另外一方面对是否能得到回报并没有信心,即怀疑培养出的优秀人才是否能为企业所用,是否能为企业做出创新性的贡献并具有良好的忠诚度,这就导致三方在合作的持续性以及深度与广度上遇到的阻力大;
三是缺乏推动人才合作培养的有效措施。各方对于人才合作培养的资源投入、评价标准、协调方式、激励机制、风险分担方式等仍有待探索,同时还缺乏鼓励合作的具体支持政策,目前尚没有一个有效的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共享机制,没有一整套严密、完整的规则来保证其有效实施。
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我国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合作培养进程,基于我国的现实状况,其本质原因在于:
其一,经过多年的发展,一般来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拥有各自的特色资源,这些资源是其生存和发展所依重的一部分,也是维持其地位的物质条件。但不可否认的是,出于竞争和发展的需要,除非受到外力的压迫,轻易是不会将这些资源开放出来的。
其二,不同层次与水平的学校,不同规模与实力的企业,不同领域与能力的科研机构,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经营实力,在合作中,都存在着不断协商、相互选择、动态变化的情形,在合作中,有些处于强势地位(凭借声誉、资金或技术优势等),有些扮演着被动的角色,合作资源存在显著的不均衡。
其三,我国当前实施的产学研人才合作培养,在各方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破除合作壁垒和促进合作共赢方面,都有赖于促进各方合作机制的有效性。
三、产学研人才合作培养中的行为选择分析
在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型人才合作露头活动中,产学研各方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一种博弈关系。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不同的战略选择与发展动机,影响着我国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核心能力与位次,以及产业技术吸收与创新能力的强弱。一般说来,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各方的资源与优势互补状况与合作成效密切相关。相关方都想共享自身并不占优势或不愿巨额投资的其它方的优势资源,但另一方面,具有优势资源的合作方并不愿主动将自己的资源让其它潜在合作方共享,因为担心这会导致自身竞争优势的消减。本文拟应用最优反应动态模型和复制动态模型,对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型人才合作中的资源共享行为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产学研各方在合作过程中,既想节约投资参与合作培养,又有担心付出与回报不相称的代价导致丧失自身竞争优势的本能,在这种两难的境地中双方实现有限理性的合作。
根据产学研人才合作培养中各方的声誉、资金实力或技术优势等能力状况,我们可以将合作中的强势方视为具有决定性创新人才合作意愿与创新能力相对较强、速度反应快的群体,具有“最优反应动态”机制;合作中的弱势方为不具有决定性人才合作意愿与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速度反应慢的群体,具有“复制动态”机制。弱势方在人才培养合作机制、模式演进与创新进程中,因其本身的观念意识、创新基础、发展规模、综合能力等特点,在合作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共享强势方的人才培养资源与平台,以实现自身规模的壮大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产学研人才合作培养的特点,借鉴复制进化的博弈模型[2],我们可以对产学研合作中的各方选择行为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
假定博弈方1是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中的强势主体;博弈方2是共建共享的弱势主体。博弈方1有基于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优势资源整合“积极型”选择(合作策略),也有基于狭义自身优势与利益保护的“消极型”选择(不合作策略);博弈方2有基于共享其它方优势资源、节省投资的“共享发展型”选择(合作策略),也有基于自身独立投资人才培养建设以实现创新发展的“自主型”选择(不合作策略)。
2.促进产学研各方的差异化选择竞争
实施产学研合作,也要促进相关参与方(潜在合作方)间的公平竞争,即需要在遵循自愿、公平、诚实的基础上,以市场导向和选择来实现相互合作。竞争和合作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在选择产学研合作方时,有竞争必然也应有合作。科学地实现产学研一体人才合作培养不仅不会阻碍与削弱企业竞争发展环境,反而能营造企业间良好的竞争与合作环境,最大限度地节约企业与社会资源,从而加快产业和企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引导合作各方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根据自身优势和地区特点,调整制订好相应的发展战略,发挥好各自的比较优势,通过市场化导向的自由选择,在关乎国计民生及企业竞争力的新技术、新业务发展上,注重加大投入相应创新人才的提前培养,将有助于形成产学研各自的竞争优势。
3.尽可能地实现产学研人才培养的合作共赢
努力增大资源弱势方合作利益的同时,努力促进弱势方的技术进步、服务改进与人才培育创新,提升其内涵式竞争能力。未来的发展,无论是产学研的哪一方,都客观上面临着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与能力发挥问题。在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大的创新环境中,给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更高层次的挑战,产学研的合作有助于改变传统的人才培育观念、流程、机制与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是合作的比例下限,否则不会实现产学研合作的共赢结果。当然,假设其它条件不变,可以通过降低的取值以降低双方合作的初始起点,这可以通过增大及减少值实现,实质上都要求减少双方的非合作收益而努力增大双方的合作收益。博弈理论对于产学研各方之间合作问题最常提供的方法,就是长期互动与合作,这种长期交往使它们之间能够增进互信,减少“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与“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进而建立相互间就合作事宜的互动模式与心理上的互相期望。建立公平合理互信互利制度,实现各方的共赢。
4.注重政府政策措施的科学引导
创新人才的培育,是一项关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协作培养既要出于各方自愿,又离不开一定的监督和强制规范。美国以及其它发达国家的产学研合作经验表明,正是因为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并在政策措施上以具体的方式,促进和鼓励了产学研各方合作的主动性与持续性[4]。在采取扶持措施时,国外政府机构一般基于以下两个指导原则:保障公共利益和维护公平竞争。对于我国来讲,应当借鉴国外有效的作法,通过建立有效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人才合作培养机制,明确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人才合作培养中的责任与利益,以政策导向降低不合作方的收益c、增大合作方的收益b,有利于促进初始较低的合作比例向稳定状态复制转变。
5.探索有效的创新人才合作培养模式
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有代表性的产学研创新人才合作培养典型模式,因此密切结合各领域各地区发展状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略以推进产学研之间的深入持续合作是必行之道。同时还应当看到,我国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是一个超越行业和领域的社会性问题,它涉及教育事业、学科建设、产业经济、企业竞争、科技进步、科研创新、资源配置、体制改革、国家战略等诸多课题,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要求在国家科教兴国的历史性时期,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必须从战略层面上重视并实现相应的建设目标。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合作培养是一种整合资源、提高效率的发展必然,而且亦必然是由低级到高级,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循序渐进过程。借鉴先进经验,从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培养方案、培养流程、培养机制等方面,再到培养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对象的遴选、考核、评价等方面,从技术标准与规范制定与有效支撑等方面,探索创新我国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无疑有助于加快我国教育与科研事业改革以及产业升级、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
6.实现与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协调发展
在产学研一体化协作进程中引入“利益相关者”机制,努力协调利益相关者各方的关系,采取原则性加灵活性的原则,防范和减少合作纠纷。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注重与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协调发展,通过各方的合作共赢努力减少对国家公共教育资源的依赖占用。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以具备条件的重要行业、重点领域为突破,统筹推进产学研的协作,合理确定合作的方式与切入路径,避免流于形式与短期效应,努力引导形成科学的投入、收益、风险、评估等长效机制。
五、结束语
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具有公共性、基础性和长期性的技术经济特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与高等院校直接相关,也与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自身发展密不可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传统的模式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各自为阵地相对封闭式地培养,对于单个个体来讲资源利用的社会效率总是有限的。加快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型人才合作培养,是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创新型人才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在有望解决传统高等人才教育的培养脱节、投资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的同时,必将促进高等教育模式改革与转型,有利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全面推行产学研的一体化合作也是针对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提升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的鼓励性政策要求。
我国对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已进行了许多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合作方式和做法。虽仍然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和制约因素,但只要继续探索形成科学的合作机制与跃迁路径,加速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共享进程,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郝孟佳.“2011计划”实施 加速建立能冲击世界一流的新优势[N].人民网,2013-4-20.
[2]方大春,曾垂勇.后发地区人力资本提升学习的博奕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9(9).
[3]李盛竹.科研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0(10).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6?0036?03
我国的创新人才培养主要由高校承担。然而,高校教师的优势主要在于理论研究,对产业、企业、大型工程的实际科技需求了解不够,因此高校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前学界纷纷提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办学理念,即由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同培养人才,发挥各自优势,使人才培养能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1]但是,目前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规模较小,没有达到社会期望的规模水平。其根本原因在于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活动具有外部性,参与人才培养的企业、科研院所并不能得到其人才培养的全部收益。[2]本文首先分析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产生的原因,其次分析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的影响及其因素,最后提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的矫正措施。
一、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产生的原因
外部性是指某个体(个人或者企业等)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带来危害或利益,而该个体又没有为这一后果支付赔偿或得到报酬,前者称为负外部性,后者称为正外部性。[3]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参与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活动,并给社会上其他单位带来人才收益,而自己却不能由此得到任何经济补偿。[4]显然,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外部性属于正外部性。其原因主要由以下三方面联合产生:
(一)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
为了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企业、科研院所至少需要在三方面加强投入。第一,实验方面的投入。实验是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企业、科研院所购买先进的实验设备,投入必要的实验耗材,设备的折旧与日常实验耗材的消耗构成了企业、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成本。第二,高水平技术人员的指导投入。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利用企业、科研院所技术人员了解实际技术需求的优势,因此,高水平技术人员的指导能够有效解决学生面临的技术难点与重点,融会贯通理论与实践技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是,高水平技术人员往往是企业、科研院所花费重金聘请的,承担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技术服务方面的任务较重,高水平技术人员对学生的指导投入构成企业、科研院所的机会成本。第三,技术研发的失败成本。企业、科研院所一般会把学生安排在相应的技术项目小组中,项目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又相对独立开发其中的一个子项目,学生由于缺乏经验,技术水平也有限,可能在其负责的子项目
[收稿日期] 2013-11-04;[修回日期] 2013-11-28
[基金项目] 2012年常州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动力机制与路径研究”(GJY2012001);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产学研用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动力模型及在苏南地区的应用”(2011JSJG106)
[作者简介] 姜鸿(1970-),男,湖北黄梅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政策;刘德光(1979-),男,山东青岛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张韬(1986-),男,贵州贵阳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公共财政.
开发中存在失败,增加了企业、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本,学生却在此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吸取了经验。
(二)人才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当今企业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技术、品牌的竞争,品牌的树立依赖以技术为核心的产品质量,而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关键在于人才。因此,人才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人才。企业获得人才的途径主要有三个。第一,从学校招聘毕业生。其优点是毕业生数量较大,人才使用成本较低,但大学毕业生往往缺乏经验,知识结构不一定能满足企业的要求,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第二,从社会招聘人才。其优点是这些人员有相关工作经验,马上能为企业带来效益,但是关键人才很难从其他企业挖来,人才使用成本也较高。第三,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这种途径综合了前两种途径的优点,学生在校期间就接受学校和企业的联合教育,既能学习理论知识,又能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一旦毕业后就能很快在企业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也就是企业、科研院所愿意扩大投入,与高校一起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动力。
(三)人才具有流动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具有流动性,任何单位都没有限制人才自由选择工作单位的权利,单位只能通过工资待遇、工作条件、事业前景、个人感情等留住人才。因此,企业、科研院所与高校合作培养的人才,毕业以后并不一定能留在原培养单位工作,这些人才可以自由选择其他单位,甚至有可能到原培养单位的竞争对手那里工作,而原培养单位并不能从其他单位索回人才培养费用或得到其他形式的补偿。因此,企业、科研院所从合作培养人才中得到的私人收益小于该活动的社会收益。
二、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的影响及其因素
由于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存在外部性,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就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看不见的手”在外部性面前失去了作用。
(一)外部性导致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规模偏小
假定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活动的私人收益为GP、私人成本为CP,该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收益为GS、社会成本为CS。由于存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外部性,所以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即GP
从最优决策的角度来看,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活动中,企业人才培养收益最大化的决策原则是私人人才培养边际收益MRP与人才培养边际成本MC相等,即:MRP=MC。而社会人才培养收益最大化的决策原则是社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MRS与人才培养边际成本MC相等,即:MRS=MC。如图1所示,企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MRP与社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MRS均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由于存在正外部性,MRP在MRS的下方。人才培养边际成本MC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根据企业和社会的最优决策原则,人才培养的均衡点分别为A点和C点,最优人才培养规模分别为QP和QS。因此,从整个社会来看,最优的人才培养规模是QS,而实际上由市场机制决定的企业最优的人才培养规模仅为QP,二者的关系是QP
图1 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的影响
(二)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的影响因素
从图1中可以看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1.私人人才培养边际收益MRP与社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MRS之间的差距
私人人才培养边际收益MRP与社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MRS二者差距越大,意味着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创新人才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越大,自己获取的人才培养收益相对越小,越不利于调动企业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在图1中表现为MRS曲线位置越高,与MRP曲线之间的距离越大,C点就越往右上方移动,对应的QS就越大,QS与QP之间的差距也就越大。
2.人才培养边际成本曲线MC的弯曲度
假定曲线MC按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加大弯曲度,并假定MC与MRP的交点A不变,则C点向左上方移动,对应的QS变小,QS与QP之间的差距也变小。基本的解释是人才培养边际成本MC的弯曲度越大,表明每新增一个人才,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成本就越高,在边际收益不变的情况下,人才培养的均衡规模就越小。
三、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的矫正措施
图1表明,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外部性使得社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大于企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从而导致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的人才规模低于社会要求的水平。因此,矫正外部性的基本原则是使企业收益与社会收益一致,主要措施有政府补贴、合并企业或建立企业联盟以及明晰企业的用人权。
(一)政府补贴
外部性的存在使得企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与社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不一致,因此解决外部性可以通过政府补贴的方法来解决。[5]补贴的幅度应等于社会人才培养收益与企业人才培养收益之差。[6]如图1所示,企业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人才培养数量QP不需要政府提供任何补贴,但是对于QS-QP的人才培养数量,政府需要补贴,否则企业就不愿意扩大培养规模,从而达不到社会要求的最优人才培养规模。补贴幅度为ABCD区域表示的面积,其中,ABC区域表示的面积为弥补企业因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招致的损失,ACD区域表示的面积为企业因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带来的额外收益。
政府补贴有两种发放方式,第一种是直接发放给参与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企业、科研院所,第二种是直接发放给学生,再由学生支付给提供合作人才培养的企业、科研院所。[7]第一种方式的优点是直接发放给合作培养人才的单位,学校容易组织与实施,但其缺点是学生缺少选择培养单位的自由,培养单位有可能不认真履行人才培养的责任。第二种方式的优点是学生有选择培养单位的自由,可以促使培养单位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其缺点是国内知名单位很少与高校合作提供有偿人才培养服务,学校很难推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活动。为了避免拿到补贴的学生并不真正到单位接收培养,一般补贴采用教育代金券的形式,即政府根据一定的制度,把一定数额的教育补贴以有价证券的方式发给学生,学生不能持教育代金券从政府或他人那里兑换现金。学生以教育代金券支付培养费用,合作培养人才的单位再把所收集的教育代金券向政府兑换现金,从而获取政府支付的人才培养补贴。
(二)合并企业或建立企业联盟
在存在外部性的条件下,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之所以达不到最优效率配置,是因为市场机制的独立、分散决策不能把外部性考虑进去。如果一个行业企业集中度较高,企业较少,把行业内的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或建立企业联盟,则此时的外部性就消失了,即被“内部化”了。合并后的单个企业或企业联盟为了自己的利益,将使自己的人才培养规模确定在其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上。而由于此时不存在外部性,所以合并企业或企业联盟的成本与收益就等于社会的成本与收益,于是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相对于合并企业,企业联盟显得松散,但相对于无任何联盟协议的企业,企业联盟又很容易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达成协议,从而消除外部性。例如,在某企业的私人成本CP大于私人收益GP而小于社会收益GS的情况下,联盟内的企业可以达成资金补偿协议,实现帕累托改进。因为该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活动的损失为CP -GP,联盟内其他企业由此而得到的收益为GS -GP。由于GS -GP大于CP -GP,所以联盟协议可以规定:从联盟内其他企业得到的人才收益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培养人才企业的损失,结果是使社会上其他企业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任何企业的状况变坏。
(三)明晰企业的用人权
根据科思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最初的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效果都是有效率的。科思定理表明,外部性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财产权不明确。如果财产权是完全明确的并得到充分保障,则有些外部性就可能不会发生。虽然人才不属于财产权的范畴,但企业对人才的用人权却与物品的财产权有类似的功能,人才的用人权在体育界被大量运用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由于一支球队对其球员拥有用人权,并且球员的转会需要支付转会费,所以一个球队就愿意花费巨资培养自己的球员。如果球队没有用人权,显然球队对球员的培养也会产生很强的外部性,球队也就不可能大力培养球员。同样的道理,企业在与高校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时,如果能够与被培养的学生达成一份就业协议(企业的用人权),即学生毕业后为该企业服务一定年限,如果违反该协议,学生需要支付相应的培养费用。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外部性就被大大降低,企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与社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就接近一致,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规模也就接近社会要求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六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及其动力机制的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1(3):77-79.
[2] 赵秀华.职业教育的外部性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11-16.
[3] 倪清燃.从教育的外部性角度谈政府对教育的补贴问题[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33-35.
[4] 李卫东.高等教育的外部性与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9(8):22-25.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51-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提升高职学校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是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很好的平台和基础。由于市场营销专业注重素质培养、实践性强的特点,很多高职院校开始探索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培养高端技能型营销人才。
一、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通过知网(CNKI)以“高职;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市场营销专业”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从1993年到2013年共有3267篇文章。从的时间上来看,2009年2012年数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详见下表)。
这表明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近几年有大量的探索和实践。这些探索和实践主要集中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1”人才培养模式、“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特点就是学校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做”未来的员工。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在学校和企业分别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毕业后就可以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代表性。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华润万家苏州有限公司合作,在营销专业设立“华润班”, 华润公司向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提供营销专业人才需求信息, 参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参与对营销专业班的教育教学, 为营销专业班学生实习、技能训练提供方便, 并优先安排营销专业学生实习和就业。
(二)“2+1”人才培养模式
“2+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学生在三年学习中间,两年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学习,一年时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特点是企业和学校紧密联系,共同培养人才。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高校单一办学主体的情况,使办学主体呈现双元化或多元化 ,企业不是协助学校培养人才,而是直接参与其中。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学生销售公司的形式进行了“2+1”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
(三)“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典型的高职“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 两个部分,在整个学业阶段将这两个部分交替进行。
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计划和课堂学习的情况下,进行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的交替循环,同时按照生产实践环节的要求,可以由学生自主联系实践单位,学生生产实习期间学校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巡查,与合作单位进行沟通,了解学习生产实习情况,从而保证了学生学习、实践效果。
淄博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将“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如下表所示)。
第一阶段安排在第一学年。在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学生在校内学习实训。第二阶段安排在第二学年,将营销专业学生分为四批赴企业进行每批三个月的实习。具体安排是第一批安排在7月16日―10月15日;第二批安排在10月16日―次年1月14日;第三批安排在1月15日―4月15日;第四批安排在4月16日―7月15日,这样保证全年学生在企业实习不断岗,学生在3个月的实习后带着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继续学习。第三阶段安排在第三学年,其中第五学期是学习,第六学期是顶岗实习加毕业设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无论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1”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都还有进一步挖掘和探索的空间。这些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都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一)企业的参与还不够充分
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取决于企业和学校双方的密切合作。企业仅仅参与人才培养是不够的,应该让合作的企业认识到,与高职院校展开产学研深度合作,可以让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些利益包括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品质的改善、经营成本的下降、销售的收入增加等等。
(二)产学研合作不协调
产学研合作不协调指的是在人才培养中产学结合做到了,而产学研结合还不够。既然是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仅仅注重产学结合是不够的,应该在高职营销人才培养方面加上研这一块。
(三)重技能轻素质的情况仍然存在
如果说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话,学生仅仅掌握操作技能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无论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1”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培养是没有问题的,可是高素质的养成比较困难。
(四)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与否也取决于教师方面。这方面的问题有二,一是能否确保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真正懂企业。二是能否确保企业的兼职教师真正懂教育。
(五)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挖掘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多种,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应该结合各自区域、院校乃至专业的特点积极探索和挖掘更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文列举出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入、全面合作
在营销领域高职院校与企业展开深入、全面合作,不再是仅仅培养企业的销售人员,应该在市场调研、营销策划、价格的制定和调整、销售渠道的建立和调整、促销乃至销售效果的评价等等方面充分合作。这种合作培养出来的营销人才不仅职业技能非常全面,而且职业素养也会很高。
(二)产学研合作要协调
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体现产中学、学中研。产中学指的是学生在生产中学习,工学结合;学中研指的是学生在企业教师和学校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研究营销理论与实践中的创新与改进。
(三)重视“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营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该具备坚实的营销理论基础、过硬的综合职业素质、很强的专业技能、熟练的岗位操作能力。应该在高职营销人才培养中体现这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特点。
(四)进一步提高师资力量
积极探索提高师资力量的途径,可以让企业人员长期兼职专业教师的同时,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长期兼职企业。这样可以解决企业人员不懂教育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专业教师不熟悉企业的问题。
(五)积极挖掘各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潜力
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除了目前被采用比较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1”人才培养模式、“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以外,还有全方位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训―科研―就业”模式、“双定生”模式、校企双向介入合作教育模式、结合当地经济全面合作模式、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办学模式等,应该进一步结合专业的特点挖掘各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潜力。
参考文献:
[1]张西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2+1”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基于学生销售公司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 2011.7
[2]程恒堂.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大众商务,2009.9
[3]曲岚,姜国玉.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产学研一体的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时空,2011
[4]庞洪芬,牛大山.市场营销专业产学研结合问题及途径探讨[J],教育新观察,2009.2
[5]王春兰.市场营销专业实行产学研结合的途径与实践[J],科技成果纵横,2007.6
国际金融危机使各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世界范围内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利于更好地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撑。高职院校“政校企行合作,产学研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创新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理论,丰富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也在构建具有现代意义与普适性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政校企行合作,产学研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内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同一类型的人才可以有不同的培养模式,但具体到某一种模式,必然有其独特的构架。近年,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地方办学、专科层次、高职类型与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科学定位,积极创新,确立了“立足地方、面向市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努力构建“政校企行合作,产学研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较好地实现了学校办学与政府、企业、行业及兄弟院校之间的合作;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以学为核心,以学定技,以教促学,提升了学习与生产实践、学习与科研、学习与创造发明、学习与创业的结合度,增强了学院专业设置和地方产业发展的融合度,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中,要着力处理好8对重要关系:政府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学校与行业组织,学校与学校,学习与生产实践,学习与科研,学习与创造发明,学习与创业。可以说,“政校企行合作”是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和内容,“产学研创结合”是其实现的形式和载体,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了政府、企业、行业、院校之间的密切合作,把政府、企业、行业、学生满意与否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高低和高职院校办学发展成效好坏的标准。确立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能够较好地理清自身的办学定位、廓清办学理念,明确自身在产业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实现政府、企业、行业及高职院校在现代职教体系中的通力合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水平。
二、高职院校“政校企行合作,产学研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
1.加强政校合作,提高政府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政府既是高职院校的举办者和管理者,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参与者,在“政校企行合作”中,政府是最为关键的角色。世界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政府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要通过营造制度环境、成立组织机构、建立协调与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并相互促进的管理体制,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促进地方支柱产业发展。在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只有政府强力支持与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和产业的紧密融合,并切实推动“产学研创结合”的健康发展。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快速推进,特别是鹤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鹤壁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构建新兴产业基础,构建新型城市骨架,实现率先崛起,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先行先试中走在前列”的总体部署和战略目标。作为地方高职院校,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鹤壁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抓住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通过多方争取,实现学院办学战略性调整,由原来的三个校区整合为占地近1300亩的新校区,实现了办学资源的最优化,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针对当前鹤壁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学院主动服务,加速融入,专业设置主动适应地方产业结构的发展需要。近年,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围绕鹤壁市全力抓好煤电化材一体化、食品工业、汽车及零部件、光伏新能源、陶瓷、光电子、金属镁精深加工等战略支撑产业和新兴先导产业,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强化“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的意识,狠抓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技能实训,持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围绕鹤壁市主导产业对接专业,与市科技局合作,高质量完成“鹤壁市金属镁产业技术路线图”和“食品加工技术路线图”等服务鹤壁市经济社会重大项目;与市建设局合作,围绕鹤壁城市建设大力培养建筑设计人才。学院作为鹤壁市岗位技能培训、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和农民工转移培训基地,每年承担着3800多人次的企事业单位在岗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1200多人次下岗工人再就业的培训任务及2400多人次的农民工培训;作为鹤壁市师资培训基地,学院每年为鹤壁市培训中小学校长、教师1000余人次。同时,学院还积极承接各种社会短期培训任务,每年培训社会人员10000多人次,较好地服务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加强校企(行)合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校企(行)合作人才培养强调学校与企业互动,学习与生产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受到企业的欢迎。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非常重视与企业、行业的合作,突出工学结合。在学院建设的9大专业群中,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与北京、上海、广州、郑州等30多家三甲医院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毕业生无论在实习单位还是在工作单位均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以鹤壁市的战略支撑产业和新兴先导产业为背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已与中国石化——河南煤化一体化项目、华晨汽车等企业、行业建立了深度合作、互惠共赢的密切关系,形成了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共同开展技术研发的良性机制,较好构建了人才培养的“多赢”目标。
学院始终坚持开放带动战略,大力实施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学院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2007年6月,在鹤壁市政府的主持下,学院与当地50多家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及食品、电子等行业协会共同组建了鹤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密切和深化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关系。2009年年初,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又牵头组建了河南省豫北高等职业教育集团,该集团联合豫北地区6市9所高校,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276家。集团先后成立了机电、电子信息、医药卫生、食品、化工材料等9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在逐步筹建技术研发、技能训练、教育培训、信息共享等6大中心,在专业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就业创业等10个方面开展广泛合作与交流,把集团打造成为凸现“三个基地、两个中心”功能的职教集团,即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基地、师资培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及行业终身教育基地、豫北高职专业建设标准和职业院校核心课程标准的研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学院还积极实施盟院合作、校企共建模式。与中兴公司合作创办中兴通信NC学院,与鹤壁食品工业协会联合建立食品行业培训基地,与中国有色金属协会镁业分会联合建立鹤壁维恩克镁业学院等。通过大力实施校企、校行合作,狠抓专业基本技能和岗位职业技能训练,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得到大力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技能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得到极大的加强。学院在全国、全省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连续多年取得优异成绩,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特别是在2012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院一举荣获两个赛项的一等奖,其中“数控机床装调、维修与升级改造”赛项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荣获一等奖,“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以全国第二的成绩荣获一等奖。
3.加强校际合作,提升优势互补、借力发展的水平
“政校企行合作,产学研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上,必须始终坚持开放带动,强化校际互动,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合作。近年,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在实施校际合作战略上迈出了坚实步伐。2007年9月,学院牵头组织濮阳、周口、济源、信阳等地市的6所高职院校成立河南省地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联盟,成为全省首家联合性、地方性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组织,在全省高校中开启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校际合作先例。2011年5月,在十周年校庆之际,学院成功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等全国知名高职院校签署合作办学协议。2012年2月,学院与南充职业技术学院、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不同区域高职院校共同签订职业院校联盟合作协议书,合作各方就专业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实现了深度合作。2012年9月,与韩国保健大学就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校际合作,使学院拓宽了视野,丰富了内涵,实现了借力发展。
4.加强产学研创结合,积极促进知识与技能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职业教育是强化创新、创业的教育。高职院校在承担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主要职能的同时,还应加强科技研发、技术攻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走“产学研创结合”之路,通过产学研创结合,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学术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豫北高职教育集团平台,发起并创立由学校、企业、行业等参与的“产学研创”创新联盟,整合区域内产业资源和院校、企业研发机构的科技人力资源,进行协同研发和产业化攻关、成果转化,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了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贡献率。在专业教育的后期,定向引入企业的专门产品和技术,作为提升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措施。专业教师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根据企业技术需要,帮助企业加强技术攻关。目前,学院教师已完成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省科技厅和市科技局攻关项目60余项,较好地解决了一些企业的技术困难,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三、高职院校“政校企行合作,产学研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价值
高职院校“政校企行合作,产学研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了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共同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型平台,该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地方产业需求、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定向的人才培养原则,夯实服务的基础能力、拓宽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的方式和社会服务形式,促进了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提高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德清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98-01
我国现在对动画制作、动画软件开发、动画游戏营销及动画产品设计等动漫产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产学研合作式培养动画人才,成为目前有效培养动画人才的方式之一。产学研合作培养能够促进动漫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提高动漫产业人才质量。目前,动漫产业是生机勃发的朝阳产业,对人才需求量大,而我国许多高校开设动漫专业的时间比较短,教学方式沿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学生毕业之后难以适应实际工作需求,导致毕业生就业率低。基于此,应实行产学研合作培养的教学理念,企业与高校间加强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方法,以促进毕业生能够更加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一、我国动漫产业现状
近年来,动漫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中央以及地方政府都相继出台扶持动漫产业的政策,动漫产业取得较快发展,产值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国产动画片的产量持续上升。动漫产业的发展不仅对我国的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就业问题。
二、动漫产业的发展前景
动漫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1],内容扩展能力强,想象力丰富,能够有效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满足其精神需求。相较于文字作品,动漫更加灵动,更受青少年的青睐。我国青少年人口众多,动漫产业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动漫产业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动漫作品,其周边产品的市场也很广阔,例如服饰、纪念品、公仔、明信片等,带动多个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动漫产业人才产学研合作培养方法
(一)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动漫产业人才
企业与高校合作教学,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以专业的动漫从业人员指导学生,培养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保障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动漫产业的发展需求。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式:1.高校与企业合办动漫专业的模式。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培养全方位发展的动漫产业人才,使高校培养的动漫人才能够适应动漫企业的发展。2.高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动漫实践基地[2]。通过建立实践基地,高校学生可以在毕业之前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去,把课堂知识应用于实践,又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到课堂上没有的知识,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企业,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
(二)分段式动漫人才培养
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人员,通过阶段式进行教学,结合理论与实践共同完成教学,称为分段式人才培养。我国高校的动漫专业大多是新办的专业,高校的师资力量本身极度匮乏,特别是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更是少之又少。面对这一情况,许多高校选择外聘教师,但是兼职教师时间不定,高校的设备不完善,使得学生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难以统一。采用分段式动漫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师资、设备等问题,其主要有三种教学模式:1.“2+2”教学模式。学生进入学校后,学习两年的理论知识,后两年到企业进行实践,利用企业的专业资源,开展实训活动。2.“2+1+1”教学模式。前两年进行基础学习,第三年到企业进行产学研结合的学习动漫编程,第四年由企业进行专项的项目培训。3.“3+1+1”教学模式。学生在完成3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后,顶岗实习1年,实习1年后回到学校,进行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同时完成毕业设计。
(三)订单式动漫人才培养
高校针对企业的岗位任职要求,进行针对性教学,与企业签订协议,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就业。前两年由学校和企业的老师共同完成教学,第三年学生进入“订单”企业进行项目实训。“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对于动漫企业来说是人才储备,对于高校而言,保障毕业生就业率[3]。“订单式”的培养模式能达到企业、高校和学生间的“三赢”,满足了企业需求,促进高校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动漫专业应该依据实际情况,结合办学特色、师资力量,教学硬件设备的水平,选择合适的产学研合作培养方法,增强与企业间的合作,利用产学研合作培养方式,培养企业所需的动漫产业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当前我国科技翻译工作在规模、范围、难度、复杂程度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技翻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将面临更为艰巨复杂的任务。首先,跨国公司常直接在我国设立分公司、子公司等,其中的供应、生产、销售等涉及众多的当地公司,因此我国许多行业领域的公司都与跨国公司产生联系。因此,科技翻译的需求变得多样化且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了。其次,随着经济技术实力不断增强,我国将大规模输出技术和资本,汉译外的工作量将迅速增长且更易发生问题。因此,科技翻译工作的专业难度增加。再次,大量的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分公司、子公司等,随之必然带来了西方价值观。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我国也受到西方价值观的较大冲击和影响,科技翻译工作日益复杂化。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催生了翻译产业,随之也出现了诸多问题:1)科技翻译工作总体水平不高,高水准的专业科技翻译人才匮乏,低劣的翻译产品随处可见;2)缺乏能够胜任的师资,科技翻译急需高素质专业化的翻译教学队伍;3)科技翻译服务机构缺乏规范化管理,科技翻译体系的结构布局远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4)社会对于科技翻译工作尤其是科技翻译在技术引进中“一字千金”的价值和作用,缺乏全面的认识。很多人将其视为一种简单技能,认为只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就可以胜任。针对目前这种状况,我们首先必须正确认识科技翻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提升科技翻译人员的社会地位及建立科技翻译人员的激励机制;政府要重视对科技翻译工作的管理与扶持,将科技翻译归入经济范畴,加强科技翻译组织机构建设;大力提高科技翻译人员的业务水平,积极探索科技翻译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途径;建立科技翻译学科体系,重视科技翻译教学,加紧科技翻译人才培养。
二、科技翻译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框架
随着我省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活动丰富多彩,而与地方经济特色相匹配的、能够胜任这种沟通任务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科技翻译人才严重不足。培养合格的科技翻译人才,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型科技翻译人才的需求,成为相关教育机构和用人单位的当务之急。将校企合作模式植入高校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生教育,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翻译教学、构建应用型科技翻译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翻译教学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构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与以企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应用翻译研究模式,在此基础上实现科技翻译产学研合作联盟。在行业管理方面,本联盟中的翻译协会应发挥指导作用,为校企合作搭建桥梁,商讨校企合作、翻译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实习基地及兼职教师的资质认定等等,促进科技翻译产学研合作进程。
1.校企合作教育模块的应用。河南高校与省科技情报所、翻译企业及大型企业的翻译部门等合作,以本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作为翻译硕士(MTI)专业教育的方向,把培养掌握传统优势及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如化工、有色、钢铁、纺织,以及电子、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专业技术的高级口笔译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具体措施:1)建立校企合作教育机构,初步拟定培养方案;2)充分利用校外优质资源,聘用特定专业领域的翻译专家,建设“双师型”导师队伍;3)MTI中心分设校企合作管理小组,以保证特色专业课程的有效实施;4)遴选省内外知名翻译企业和具有专业特色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国际会议翻译实践;5)MTI中心与翻译企业共建网站及专业技术术语库,实现资源共享;6)设立翻译奖助金,资助翻译人才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也扩大了企业知名度,提升了企业公关形象。
2.企业/市场发展研究模块的应用。积极实施“立足地方发展需求,以教学孵化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的发展战略[1]85,首先必须做实“研”,才能实现“学”和“产”的无缝对接。高校应当结合翻译教学和实践,与翻译企业或研究机构开展应用翻译研究,有助于推进翻译学科建设、科研成果转化等,不仅充实了翻译教学理论,还可为翻译产业发展和市场服务提供理论指导。可研究内容如下:1)就目前已开展的校企合作进行跟踪研究,积极探讨应用型翻译教学模式的效果;2)开展翻译教研项目合作研究,校企共同研究翻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翻译企业和译员的工作效率;3)围绕我省翻译企业管理、质量监控等开展研究,为增强翻译企业竞争力及促进翻译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三、科技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
在招生就业、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配置及实习基地等几大方面,该模式都凸显了紧贴河南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产学研密切合作的特色。
1.招生就业。MTI高校可以签约为有关企业和单位“订单式”培养翻译人才,既为企业提供合格人才,又节省了岗前培训的时间和成本,更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2.教学目标。校企合作教育培养科技翻译人才模式的教学目标以《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所描述的培养目标为基础,强调培养学生的兴趣、技能、专业素养等素质,将培养翻译技术专家作为培养目标;
3.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是MTI教育的重要环节。根据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邀请企业界精英和业界专家共同参与MTI课程设计,使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更适应市场需求,确保MTI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MTI教育应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专业技术知识课程和职业素养教育等等。校企合作单位共拟可开设的MTI专业学位课程,主要有“技术写作与翻译”、“专业知识课”等。1)技术写作与翻译课程:技术写作不仅要传递原文技术信息,还要在翻译之后,根据受众需求和文本用途加以修改。其主要内容包括:技术写作概述、技术文本写作与翻译、文本编译与处理。本课程采用专利技术文本、科技论文、工程技术文本等编写翻译案例教材。由合作单位向学生提供翻译任务,其结果由教师和译文用户共同评价;2)专业知识课程:主要包括英汉语言文化比较、汉语阅读等,也包括凸显河南经济发展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特定行业知识,还包括科技翻译人才必须掌握的翻译项目管理及职业伦理等内容。该课程为选修课,其授课形式将采取“教师课堂讲授+专家专题讲座”联合模式,即将专业知识与翻译知识相结合,这是校企合作教育的又一特点。重视翻译实践,把学生带入企业或工作现场体认具体事物。拟定翻译实践融入本省特色大中型企业,如河南煤化集团、安阳钢铁集团、河南大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河南华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这些企业的翻译部门也是很好的翻译实习基地;
作者简介:宋之帅(1980-),男,山东滨州人,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田合雷(1977-),男,安徽淮南人,合肥工业大学团委,讲师。(安徽 合肥 230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社科联资助项目(项目编号:A2011054)、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JG2010Y3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17-02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具有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发明新事物和开创新领域能力或潜质的人才。[1]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家创新体系作为理论概念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力量。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是包含政府部门、大学、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内的产学研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对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一、产学研合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趋势
产学研合作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体现了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普遍规律,是当代各国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基本途径。各国实现国家创新基本选择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如美国的科技工业园区模式、英国的剑桥模式、德国的Fraunhofer联合体模式、日本国立大学模式等。虽然具体形式不同,而政府导向与市场推动形成产学研合作在运行中的良性机制,已成为各国科技与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2]
产学研合作是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潮流。产学研合作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直接面向社会实践和科研创新,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产学研合作中,学校将根据社会的需求来设置专业,选择人才培养规格,优化课程结构,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并突出应用性,这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外,学校与企业的结合充分调动了地方、部门和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这样一来,学校与企业双方就会把智力投资和人才使用效益统一起来并达到一致,这将更有效地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同时也能促进对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国际公认的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佳教育途径,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对加快人才培养的要求,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3]
产学研合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当然选择。产学研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院校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对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显著的作用。产学研合作办学培养的人才具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和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创新思维的方法、创造性的实践能力和求实的科学精神。[1]产学研合作办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企业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科研及成果推广示范的实践基地,同时促进学校科研成果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通过产学研合作办学的链条带动了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共同为社会创造知识价值、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实现校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二、产学研合作的主要运行模式——以安徽省为例
实践表明,开展产学研合作,把高等学校中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引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能有效地培养应用人才,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4]安徽省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有产学研合作,近年来发展较快,尤其是高校产学研合作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从“十一五规划”开始,安徽省把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作为导向,把培养创新能力、支撑核心企业作为主线,不断提升产学研合作层次,探索并建立产学研有效的合作机制,着力加快建设产学研合作实体,更加积极地服务于合肥、芜湖、蚌埠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进而全面增强了安徽省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下面以安徽省为例,重点研究产学研合作的主要运行模式。
1.政府推动型产学研合作模式
政府推动型产学研合作模式,是指由政府搭台、财政出资、引资,经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高风险、高投入且符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项目,目的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5]政府定期或不定期主办大学与区域企业科技供需交易会,大学把科技成果向企业,企业则将所需科研项目与大学交流,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近年来,安徽省围绕合肥、芜湖、蚌埠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充分利用展会对接和网络视频,精心打造了引技、引智、引资的产学研合作综合性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和高等院校的共同参与,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2.大学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中,大学既是科学技术成果的创造者,也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产品进而形成产业化的创造者。大学不仅仅是科研的主体,同时也是生产的主体。这种模式实施起来的做法多种多样。例如高校办企业,即所谓的内部一体化模式。这种模式的具体做法是高校依靠自己的科研成果,综合学校内部技术和人才来创建企业,同时相关的科技人员进入该企业,从而形成产学研合作关系。该企业为高校所有,其在进行生产经营的同时也需要承担学生实习、指导学生科研等培养人才的任务。还有一种大多数地方院校采用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此外,大学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模式还包括在校内建立工程类教学实验中心、中试基地、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或科技园(如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3]大量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方面最为直接、有效。
3.科研院所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
科研院所一般是指为解决某些方面的科学及实践问题而开展研究的科学院、研究院、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科研院所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独立法人实体,凭借其具有竞争性的科研能力来实现其科学技术的产品化、商品化以及产业化。事实上,科研院所是科学技术成果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科学技术转化为产品并进而形成产业化的创造者。这种模式的特征、功能、结构和表现形式等各个方面都与大学主导型模式有很大的相似性。不同之处在于,该模式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科研院所,其将以创办经济实体的方式集“科、工、贸”为一体并以此来达到产学研合作一体化。
4.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
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是由企业将科技活动与经济活动有机结合,自主进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产业创新和新产品的市场营销等全部过程,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这时企业既是生产的主体又是研究的主体。企业通过创造科学技术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该模式也可以由企业创造条件,高校、科研院所提供创新成果,这种成果的形成往往需要高校和企业联合攻关才能完成。
5.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型合作模式
该模式是为了实现将科技转化为成果。在这种模式中,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各自拥有原来的体制,充分利用各自占据优势的要素,通过分工协作来共同实现一项技术创新。目前这种模式正成为技术创新,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创新的主流模式。该模式将大学和企业的科研人员一起吸纳到联合型合作一体化组织,共同承担企业科技研发创新的任务。以下是一些较为典型的实例:合肥工业大学与江淮汽车集团、奇瑞汽车公司等建立的联合研发机制,与江淮汽车集团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研究院。在安徽省,这种模式虽然也在不断推广,但由于知识产权及其收益分配机制不够完善等原因,其发育尚不成熟、不充分,有待进一步发展提高。
三、产学研模式下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的若干实践
笔者所在的合肥工业大学始终坚持科学研究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注重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和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大力倡导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深化研究生培养合作机制,拓展研究生培养基地,积极推进学校科研工作更加贴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一线,为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改革传统工程教育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机制
中国工程院在2007年启动“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重大咨询项目,报告指出: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工程性与创新性缺位,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主要表现为:在教育观念上,创新教育的思想尚未贯穿培养的过程;在课程设置上,重专业、轻实践,与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相差甚远;在实践训练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双师型教师匮乏,难以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针对传统工程教育模式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瓶颈”,合肥工业大学在大力推进产学研的过程中先后与安徽省16个市及省国土资源厅等行业主管部门、年销售额30亿元以上大型企业建立了三个层面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凭借合作优势构筑工业化或准工业化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为研究生参与工程实践营造最为直接和真实的训练环境。
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适应学科与社会发展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合肥工业大学依托重点科研机构,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对研究生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尝试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的培养模式,构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新体系。将研究生课题研究与学位论文挂钩。按照研究生能力强弱,分别进入科研课题组,结合科研或工程实际问题开展课题研究。研究生的指导亦推行双导师制。由于指导针对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比较好,学生受到了科研人员良好的科学素质的熏陶,创新意识进一步被发掘,创新与实践能力明显增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升华,实现了校企双方的优势互补。[6]
3.依托工科专业优势,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合肥工业大学以国家、地方、企业的需求为导向,集中开展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努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可持续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任务、工程项目的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建设了汽车工程研究院、光电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产生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影响、对行业和企业有带动作用的创新成果。学校与合肥锻压、蚌埠丰原、江淮集团、奇瑞汽车等企业联合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专项”、“支撑计划”、“973”、“863”在内的多项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真正成为了安徽社会经济发展的“智囊团”、“思想库”,为服务安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4.产学研合作教育,拓宽创新人才培养渠道
合肥工业大学注重在既有科研实力又有先进生产能力的企业中培养研究生,先后与在江淮集团、中国第一拖拉机厂等企业签订了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协议。学校还利用产学研用合作优势,模拟企业生产实际,建立校内准工业化的生产线和创新实验室(中心)、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啤酒生产线等一批校内准工业化的生产线和实验室(中心),为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保障。为加强工业人才的创新教育,合肥工业大学还根据行业需求开展不同形式的“订单式”培养,与江淮汽车集团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首批选拔了23名二年级的硕士生提前进入江淮汽车集团工作。此外,为了使研究生在学期间能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并在实践中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近年来,合肥工业大学积极推进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加强和各地市间的交流和合作,先后在合肥、宁波、扬州等地协议建立了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探索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新模式,努力使研究生社会实践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李大胜,等.产学研合作办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07,
(5):60-62.
[2]丁厚德.产学研合作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国策[J].清华大学学报,1998,13(3):50-54.
[3]郭斌.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黑龙江教育,2008,(4):29-31.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63-0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党的十报告也进一步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1]。这一论述,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社会、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建立起高等教育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是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如何将产、学、研结合在一起培养创新性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不少高校为培养创新性人才,也相继建立起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非常重视产学研结合,政府大力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联合研发,共同培养人才,为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服务。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1.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脱离。我国高校人才济济,有大量的专家学者,但高校仍沿袭着旧的教学体制,强调教书育人,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要目的。不少高校的教师对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热情不高,未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材知识结构陈旧,注重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时代脱节,“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也间接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
2.企业合作的热情不高。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理念陈旧,导致大多数企业注重短期效应,更倾向于投资“短、平、快”的项目,一旦投入资金,立即希望产出效益,而不愿意投入基础研究,考虑长远利益,管理者不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而高校更具备基础学科研究的优势。企业尚未看到合作教育带来的明显效益,对产学研结合认识不足,把对学生的培训视为额外负担。
3.产学研合作模式单一。不少高校在建立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时,未能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没有积极地与相关企业进行深入的联系和广泛的合作,认真思考及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现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过于单一,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未能发挥出产学研合作教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优势。
4.创新型人才严重缺乏。在当前急功近利的社会大环境中,产学研办学模式并未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受到传统文化体制的影响,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将教学和科研对立起来,不能很好地通过科研来引导教学。学生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重视创新意识的树立,往往造成一大批“高分低能”的毕业生。
二、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目前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必须认清问题的根本,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导向建立起更完善的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更快发展,提高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力,促进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
1.促进高校教学改革。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高校应适时定期地调整教学计划,向学生传授最新的实用知识,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研发单位实习,推荐学生去相关岗位接受培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使教学与生产实践相辅相成[3]。同样高校也要重视教师的定期“充电”,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市场发展需要。通过教学改革,才能将理论知识和创新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出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性人才。
2.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目前,我国高校的产学研结合不能立即与国际接轨,制约因素还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我国不少高校已经与企业建立起一定的联系,但未能真正利于企业在工程训练方面的纽带作用,绝大部分工程训练都是在校内完成的。要让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必须借助于企业这个实践平台。高校仍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企业可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与高校共建研究所,教师与企业的科研人员一起参加研发,也可以在企业内部办职业技术学院,让高校教师去任教,改变当前企业单纯生产的现状,让高校同企业建立起深入的合作关系。
3.学生参与科研项目。高校教师除了从事教学工作,还承担了一定的科研项目。有很大一部分的科研任务是来自于企事业单位的需求,科研项目可以说是产学研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科研项目研究,培养起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通过科研这个平台,建立起与企业的联系,培养独立思维能力,巩固理论知识,并锻炼了将理论转化成实践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树立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4.发展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大学科技园是以研究型大学或大学群为依托,将大学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他社会资源优势相结合,是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为社会服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4]。国家应进一步发展大学科技园的支撑服务体系,落实对大学科技园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力量,推动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加速科技成果向社会生产力的转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要根据国家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政策作为依据,制订与之相配套的可行的规定办法和实施细则。严格按照预期目的和相应的措施实施,并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评价体制。充分发挥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发展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互利互惠的良性合作机制,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就能得到全面实施,确保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宋之帅,田合雷,盛义保.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34):17-18.
[2]李伟铭,黎春燕.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05):35-37.
[3]薛二勇.协同创新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