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劳动教育研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前言
当前劳动教育与人事管理面临着这样的形势:一是人口和劳动力流动日益频繁,跨地区业务办理需求愈发迫切。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城和跨地区就业的限制,完善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的政策措施,探索解决人员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接续问题的有效办法。二是社会各界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劳动教育与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
2.1形势分析
劳动教育与人事管理要与这些要求相适应,为跨地区的人员流动、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社会保险待遇享受及跨地区的管理服务提供技术支持;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了解劳动保障的各项政策和办事程序,为他们提供方便的网上直接办理各项劳动保障事务的服务;通过网络架起劳动保障部门与广大劳动者之间联系的桥梁,及时地了解社情民意,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主动应对安全的挑战,在化建设中同步实现安全。在此形势下,加强信息化建设与劳动教育与人事管理的互动研究是必要的。
2.2劳动教育与人事管理工作需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要求劳动教育与人事管理保障化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民服务”这一理念。三是安全变得愈发重要。劳动保障系统管理着数以万亿计的资金和数以亿计的人员,牵涉到每一个劳动者和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出不得半点问题。同时,随着公共服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系统的用户范围将急剧扩大,通过互联网的访问和传递将逐步增多,系统面临的风险逐步增大。
2.3劳动教育与人事管理保障化建设必须适应劳动保障事业的不断发展
需要将系统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劳动保障各项业务;将系统的覆盖人群从城镇参保人员和就业职工扩展到进城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村参保人员等,部分地区的覆盖人群还要从从业人员逐步扩展到全体城镇居民,甚至全体城乡居民;通过系统整合,实现各项劳动保障业务之间、劳动保障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业务之间的协同办理,为建立劳动保障工作长效机制提供技术支撑。社会经济和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对劳动保障化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也为劳动保障化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两个问题的化也关乎国计民生。
3对策分析
3.1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与人事管理保障制度及运行机制
逐步实现就业比较充分,分配格局比较合理,劳动关系基本和谐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管理服务规范高效的发展目标。劳动保障化建设要适应劳动保障事业的不断发展,努力满足事业发展中的新要求。这就迫切需要将系统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劳动保障各项业务;将系统的覆盖人群从城镇参保人员和就业职工扩展到进城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村参保人员等,部分地区的覆盖人群还要从从业人员逐步扩展到全体城镇居民,甚至全体城乡居民;通过系统整合,实现各项劳动保障业务之间、劳动保障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业务之间的协同办理,为建立劳动保障工作长效机制提供技术支撑。
3.2技术与劳动保障业务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劳动保障化水平
通过形成财政投入为主体的经费保证机制、实施三项重点行动计划、理顺化工作机制、健全劳动保障化标准和规范体系、建立和完善化规章制度、加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对化建设的宣传等措施,重点完成金保工程一期建设,开展金保工程二期建设,强化数据中心建设,实现全网整合,突出公共服务功能,切实提高各项劳动保障业务化水平。社保的网络是面向多种不同应用的网络,需要无故障,无中断地运行;社保的网络要能够面向未来,能够应对未来的应用的增加,有很强的扩容能力;社保数据的长期保存需要建设稳定的数据中心,还要抵御病毒和黑客,并建立灾难备份的机制等。随着劳动保障系统建设的日趋完善以及基础数据的积累,宏观决策问题显得更加重要。
3.3利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技术支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宏观决策
通过统计分析和查询手段实现预警功能。劳动保障工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势必要求劳动保障化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民服务”这一理念。通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了解劳动保障的各项政策和办事程序,为他们提供方便的网上直接办理各项劳动保障事务的服务,通过网络架起劳动保障部门与广大劳动者之间联系的桥梁,及时地了解社情民意,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参考文献:
[1]毛丛群,赵新龙.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权利体系探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1.
[2]陈焱光.农民基本权利保障与新农村建设[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01.
[3]曹绪红.发展权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J].农业经济.2009,12.
[4]姜璐.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浅析[J].商品与质量.2012年S5期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创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与实践”(主持人:董刚;项目编号DJA100316);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互动机制研究”(主持人:陈保荣;项目编号GZYJH2011008)。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2-0019-04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历经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11年底,全国共有高职(专科)院校1280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数2409所的一半还多,职业院校全日制在校生约700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三分之一。30多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了成千上万名毕业生,为国家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他们遍布在我国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不仅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也得到社会认同,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生力军。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市场是高职教育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我国的高职教育由于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最初的办学定位是“自费走读、不包分配、择优录用、短期学制”,这种定位与当时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比较接近,一开始就得到市场的认同和欢迎。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教育不仅得到市场经济的认同,而且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2004年6月17-19日,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七部门联合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讲话,陈至立在讲话中强调: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加快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部长周济也在会上发表了“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主旨讲话。会议要求,职业教育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应当完成三个转变:一是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二是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三是从以专业学科为本位向以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可见我国的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劳动力市场与高职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
(一)高职教育针对企业生产管理一线进行人才培养促进劳动力市场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43-02
一、调查目的
在初中阶段,劳动与技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为了解目前石家庄市初中实施这门课程的情况、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进行了本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包括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部分。采取随机抽样法,对石家庄市的中学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教师调查选取了20所学校,学生选取了20所学校,调查发出问卷75份,其中,学生卷40份,回收30份,回收率为75%。教师卷35份,回收有效问卷份30份,回收率为85.7%。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基本信息。本次调查中,男女比例为1:5,女教师的人数比较多。教师的年龄在26~34岁的占40%,35~45岁的占40%,46岁以上占20%,教师的教龄在10年以上的为60%,所教的年级包括了三个年级,其中初一20%,初二60%,初三20%。学生中初三年级为50%,初二年级为40%,初一为10%,也涵盖了初中各个年级。
2.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教师方面:在本次调查中关于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只有20%的老师知道,20%的不清楚,多达60%的老师不知道。并且80%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专门的培训。说明劳动与技术教育没能得到重视,教师都无法清楚地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内容,所以根本也就不会重视这门课程的开设。学生方面:50%的学生不知道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活动包括的内容,20%的学生错误地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只是班团活动,剩下的30%的学生虽然对此有一些了解,但是也没有正确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四部分内容,更不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
3.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开展情况。
(1)课程的设置。在教师调查中显示60%的学校开设了劳动与技术教育这门课程,但是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80%的学校都没有设立劳动与技术教育这门课,只有20%的学校选择有这门课程。结果表明学校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计划和实施是脱节的。教师调查中,60%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学校中,67%的学校不具备条件,基本没有办法开设。并且开设学校的课表上规定每周一节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但是67%的学校基本不占用课时,而是在课外进行。
(2)课程内容的选择。《综合实践指导纲要(试行)》规定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为7个部分:①劳动实践活动;②技能练习活动;③工艺制作活动;④简易设计活动;⑤技术试验活动;⑥发明创造活动;⑦职业体验活动。在调查中发现,开设了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学校上课的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67%的学校是劳动实践活动和工艺制作活动,33%的学校开设了简易设计活动。其他的内容在本次调查的开设的学校中没有涉及。可见课程的内容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单一,不能根据以上规定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
(3)课程评价方面。参与评价的人员主要有教师、学生、家长等,有的只是教师为评价的主体,有的是学生为评价的主体,有的是教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主体,有的还包括家长。总而言之评价的主体单一,不能很好地把各个主体结合起来进行多方面的评价。评价的主要形式,在调查中发现学校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依据单一,评价的方式33%是书面考试,33%是档案袋评价,34%是学生自评。
(4)师资水平。调查发现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所任教的老师67%都是其他学科的老师,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严重影响这门课程的开展。这门课程的开展对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既要有专业的知识又要热爱这门课程。但是目前绝大部分学校的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师经常是让教副科的、年龄大身体不好的教师来教,教师整体素质普遍不高。
(5)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开展需要专门的费用,然而调查显示67%的学校经费不足,而且在教师的调查中,90%的教师认为无法开设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经费不足,这也是制约这门课程开展的一个硬性条件。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这门课程便无法顺利开展。
三、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石家庄市的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开设并不理想,存在很多问题,如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不足,课程的内容单一,评价体系不健全,师资不足等。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觉得有必要解决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发挥其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以下是笔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建议。
四、实施的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切实认识到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只有通过理论学习加上实习才能树立劳动观点,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素养,成为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学校教育不仅是为上级学校输送人才,还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知识和技能结构,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改变那种应试教育“纸上谈兵”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意识。
2.改变单一的课程内容。课程的内容要涉及到技术基础、家政、职业引导等方面。所以,课程内容要涉及到规定的每个方面。首先,课程的场所不能只是局限在学校内,要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要与课外活动、校外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然后,实践活动课程内各领域学习活动要相互结合。劳动与技术教育不能独立地进行,要和其他活动相互促进。最后,劳动与技术教育内的内容如技术基础、家政、职业引导也要相互渗透和融合,要把劳动教育贯穿到技术基础、家政和职业引导的学习过程之中。
3.完善评价体系。评价要注重过程性。在构建学校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评价办法时,要遵循发展为本的原则,评价既要注重结果又要注重过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的评价办法作为评价的主要手段。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都是学生评价的参与者。在评价中学生自我评价是很重要的,自我评价的过程既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学习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同,评价方式应当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产品展示、开展心得体会考核、专题活动交流、自我评价、作品评定、日常观察等形式。
4.加强师资建设。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知识和实践、智力和能力的综合教育,因此要求所任课的教师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专业的素养。首先,所任教的教师是要受过专门的培训的,对劳动与技术教育这门课程的特点、内容、教学方法等要熟知,要有相当丰富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的阅历。然后,挑选的教师要喜欢并且热爱这门课程,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地投身教学之中。
5.加大经费的投入。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所需要的设备、设施和场地不能满足的话,劳动与技术教育便无法顺利地开展,效果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学校要对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投入足够的资金,设立教学专用教室并添置必要的设备,条件允许的话要建立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基地,这样,才能在硬件上保障劳动与技术教育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z].2008.
[2]乐素芬.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的劳动与技术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7,(08):46-47.
[3]叶德芙.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3):145.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3-0188-02
河南省约有72%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30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供求明显偏紧。青壮年是外出农民工的主体。在全部外出从业的农民工中,40岁以下的占外出务工人员的63%。虽然总体上青壮年劳动力仍存在过剩现象,但经过常年的持续转移,越来越多地区的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正被吸纳殆尽。而且,在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有约77.6%的人员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农村劳动力中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供给已严重不足。农村劳动力正从长期供过于求转向总量过剩、结构短缺。
一 劳动力转移分析
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总量的不断增长,劳动适龄人口比例逐年增加。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青壮年劳动力是转移的主体。通过招工渠道转移的劳动力,年龄均在18~40岁之间;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均是一些接受新事物快、意识强、有一定特长、年轻有文化的人,他们或有组织,或自发地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有的搞农产品加工及运销,有的搞餐饮商贸服务,有的搞建筑装璜,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转到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或板材加工企业及其他行业打工。
第二,“吃技术饭”的务工人员体现出就业愿望提高、就业质量提高、就业收入提高的三高特征。尤其是一些青壮年劳动力,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学习和掌握一些劳动技能的难度较小,生活质量相对较高,城市对他们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但这部分务工人员所占比例较小。
第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初次转移后,由于缺乏技术和劳动技能,单纯依靠出卖劳动力。不仅劳动强度大、收入低,而且有时在用工单位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使他们吸取了深刻的教训,迫切需要掌握相应的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来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第四,大部分务工人员没有一技之长,年龄偏大,缺乏技术和劳动技能。这些务工人员认为自己年龄偏大,视力下降,文化程度低,过了学习的阶段,上有老,下有小,不愿意接受职业培训、新知识,年年靠出卖劳动力挣钱。
第五,一部分农民有强烈的“宁愿穷守土,不愿富离家”的传统思想。农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观念依然浓厚,认为“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恋土恋家,对转移有所顾虑,不思进取,怕冒风险。
二 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对策研究
外出务工人员多为青壮年,体力强,适应能力强,但由于其总体较低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导致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多为建筑业等单纯体力劳动行业,劳动强度大,报酬相对较低。如何让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拥有一技之长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以政府及职业院校为主导,实行校企合作、城乡统筹,同时职业教育者不以盈利为目的,充分考察市场劳动力需求,合理地设置专业,分层次设置,保证务工人员更好地接受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灵活的培训。以政府及职业院校主导有以下几点优势:
1.政府始终处于领导和主导地位
政府通过立法、制订规章制度和行政措施,对职业院校技能培训的发展起关键作用。行业主管部门对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培训进行协调和业务指导。细化地区政府统筹管理的职能,让地区政府依法履行改革与发展职业院校技能培训的责任,发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
2.专业覆盖面广
河南现有的职业院校的专业有建筑、电气自动化、数控、食品、机械、会计、商务、外语等,几乎覆盖了所有行业。利用现有的职业院校进行培训,不以盈利为目的,针对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基础的学习者传授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技能,让每个培训的务工人员都真正受益,真正学到技能,实现劳动力有序的、大范围的转移。
3.教师资源丰富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水平提升,成为衡量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质量和效益的核心指标。河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已达52.6%。专业教师在企业锻炼,带工作任务,奔赴工厂和车间、公司和企业,开展暑假顶岗实践,他们从企业带回的经验,又大量地、生动地应用于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中,使下企业的最终受益者是务工人员。
用最短的时间对务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而工厂师傅对本岗位的技术一般都保密,也是职业习惯,不轻易传给学徒。职业院校教师出于职责,会将自己知道的相关技能全部传授给务工人员,用最短的时间对务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三 小结
职业院校的教育是融知识和能力为一体的教育,并且理论知识占的比重要小于能力培养。职业院校能够充分考察市场劳动力需求,合理地设置专业,有针对性地、灵活地、快速地进行技能培训,以保证务工人员更好地接受教育,保证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参考文献
[1]李姣姣、张纪伟.基于劳动力转移视角下的农村人力资本状况研究——以河南省淮阳县某村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6)
[2]罗芳.劳动力转移与农户家庭时间配置的理论分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3]杨宏伟.劳动力转移中的制约因素及破解策略[J].云南农业,2011(6)
[4]秧虹.如何做好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J].大众科技,2011(6)
国内近年来有关老子思想研究的专著明显增多(文章由网提供),老子思想研究出现了重要创新和突破。例如陈鼓应陆续出版了《老子注译及评介》、《老子评传》、《老子今注今译》、《庄子今注今译》、《黄帝四经今注今译》等著作,并且创办了《道家文化研究》学刊。他在《老庄新论》中,将其过去数十年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汇总。书中提出老、庄所创始的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主干,从形上学、认识论、方法论等哲学的主要方面来看,道家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所占的比重都远远超过儒家,这些方面普遍为学界所忽视。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概念和范畴,如“无、有”、“道、器”、“变、常”等,都始创于老、庄。老子与孔子的师友关系,先秦典籍多有记载,从史实来看,老子是中国哲学之父,老子思想在先秦思想史上起着主导作用。从中国政治史或伦理学史来看,“儒道互补”和“以道补儒”是可以成立的,但从哲学史看,“以道补儒”的观点是不准确的。这些研究有力地澄清了长期困扰人们的学术问题,将老子思想重新给予中肯的评价,为道家思想的深入研究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刘笑敢的《老子古今》不仅对五种版本《老子》进行了对勘与析评,揭示了版本歧变和文本趋同、古本原貌与理想文本的辩证关系,同时也深入阐发了天道、人道、辅万物之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等概念和命题的历史意涵与现代形式,并对老子思想与马斯洛、霍布斯等人学说的关系作了中西比较研究,进一步扫清了老子思想研究中有关版本分歧、诠释取向等障碍问题。熊春锦提出老子思想构筑的哲学体系,是“大唯物主义和唯德主义辩证法”,老子的道德理论是社会发展学说,分为道治、德治、仁治、义治、礼治、愚智之治六个阶段。老子思想同时也是个体道德发展学说,老子剖析性命双重结构内“德”的变化,将“德”作为精神食粮而展开,揭示了生命规律和生命复德归道的路径。老子的“德”
是从道“0”诞生的初始能量物质,是“一炁含三”生化、长养万物的无相物质,具备“无相”与“有相”、能量与品格的双重物质结构特征。这些观点突破了以往的一些成见,启发了很多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樊浩提出从《道德经》到《德道经》的文本结构的改变,至关重要的是对“道—德”关系把握方式的重大调整。老子思想对中国道德哲学的最大贡献,不是“道”或“德”概念本身,而是毕业二者合一的“德—道”理型,这才是中国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中,将老子的道德的自成目的性、创造性、“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等思想融入其理论建构之中,揭示道德与伦理的区别,论证“生活是一种自身具有目的性的存在方式……对幸福的追问就可以转换成对获得幸福的方式的追问……幸福不是由利而是由道而德(得)”,堪称当代中国学者对老子思想创新应用的典范之一。
在此背景下,新时期的老子教育思想研究也逐渐走向深入,开始在中国教育学理论的本土建构方面展现出潜力。例如,在课程与教学论方面,杨启亮指出:道家教育把完满性人格目标中的真善美一毕业以贯之地融入自然生命之体的“生”的流程,创造着真正身心统一的教育。老子的“益损”学说,为解决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提供了启示:仅拥有广博的学习积累是不够的,要不断地悬置和减损具体学问,寻求自然无为的“道”,然后才可能有“无为而无不为”的创新境界。在德育方面,谭维智提出老、庄持有与儒家截然不同的观点,知识并不能作为道德存在的根据。自然科学知识学习是一种逐渐积累、不断毕业加的过程,它遵循的是“学”的规律;道德修养则要通过非知识化的路径进行。老、庄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减法原理,即符合自然的道德教育应该沿着相反的方向进行,清除文明对于人的心灵的污染,复现人的素朴本性。鲁洁提出:“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要引导人走上‘成人之道’。中国古代道家经典中的‘道’意味着一种本然性的存在方式。在《道德经》中‘道’就是天地万物的本体,它是有所积聚而形成的,是积万物之理而成就的。‘德’则是道所体现的人之内在本性。”冯文全和冯碧瑛提出,孔子德育思想的诸多主张借鉴了老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他们在求真务实、立定中道、仁慈谦卑、重视道德主体的自我教育等方面多有共通之处。
(二)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及就业指导课程的任课教师大都是非法学专业出身,专业化水平不高。教师对劳动法律知识的研究和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等方面还有许多局限性。有的教师上课时照本宣科,不能把劳动法律知识系统地、深刻地传授给学生;有的教师由于缺乏法律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如何培养大学生劳动法律维权意识及能力更是无从着手,极大地影响了劳动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我国劳动法治进程的基本要求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证。我国目前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增加了劳资矛盾。《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为保护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劳动者劳动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的欠缺,许多用人单位公然实施违法用工行为,甚至在有些领域成为一种常态,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现实生活中未能真正实现。法律意识是决定法律制度能否得到有效运作的内在动因。在建立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之后,法治精神能不能得到弘扬,人的素质是最关键的。我国每年有几百万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大学生作为劳动者的主力军,应该成为实践法律的楷模。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宣传劳动法律;通过大学生的劳动维权意识和行为,使违法的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既维护了自身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和扼制。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规范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双方才可能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制教育直接影响我国劳动法治的进程。
(二)是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的重要切入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学生能否在就业及工作过程中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是检验大学生在校期间法制教育效果的重要依据。高校法制教育可以从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入手,引导学生提高法律认知水平,关注公民权利,强化法律意识,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三)是维护学生自身权益,提高综合就业能力的现实需要当前大学生普遍劳动法律知识匮乏,法律维权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对平等就业权如何保障,创业优惠政策如何落实,订立劳动合同注意的问题,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争议发生后如何处理等问题知之甚少。在法律实践中,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求职及履职过程中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大学生劳动法制意识现状及劳动维权水平决定了必须加强在校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劳动法制教育,使学生提高法律维权意识及能力,有效降低就业风险,避免权利侵害,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
三、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劳动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劳动法律教育只有反映最新的劳动法律规范的内容,才具有实践指导意义。2008年以来,我国陆续制定颁布实施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多部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并成为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制教育,应当加大劳动法制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比重,同时以劳动法律制度及劳动关系现状为依据,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优化教学内容。应保证劳动法制教育涵盖学生在校期间勤工助学、实习实践劳动权益保障、就业权益保障、劳动合同订立、履行中的权益保障及相应法律救济途径等内容,提高劳动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实际需求劳动法制教育涉及的内容较多,与大学生在校期间及毕业后的劳动权益息息相关。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制教育,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全程指导。这就要求劳动法制教育教学模式不能仅限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就业指导两门公共课程的教学,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可以开设大学生劳动维权、大学生创业讲堂、以案学法等以劳动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劳动法制教育,弥补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
中图分类号:D9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102-02
《2011-201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型与HR外包调研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显示,到2013年我国劳动力用工的“人口红利”将彻底消失,HR转型势在必行。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法的传统应用形式将直接受到严峻的挑战。如何使大学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新情况,既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案例教学课程需要处理的难题,又是高校案例教学法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本课题组正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HR转型条件下对高校毕业生素质的基本要求
(一)团队合作意识
上述报告中的结论表明,所有的用人单位关注其招聘的高校毕业生最重要的因素是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这也是用人单位中高级人员高稀缺性的能力。职工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大中型企业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避免人才频繁跳槽的有效手段。
(二)自主学习能力
所谓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劳动者本人主要通过个人的努力,利用各种条件和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以便个人获取所需要知识的能力。
当今的社会是学习型社会,一个用人单位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单位员工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能力是职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其所在的单位或团队,来解决和处理用人单位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它是职工把自己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表现,是用人单位办事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也是很多用人单位为何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选择班干部或者学生会干部的主要原因。
二、传统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双师型教师的缺乏
我国高校大多是理论型研究学校,一直以来各高校均重视学生的理论教学,轻视学生的实践教学。在这种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日益严重,高校也成为脱离社会的象牙塔,尤其是高职高专学校,许多都是从中专、中技学校升格而来。这些学校在案例教学法应用中的普遍问题都是缺乏双师型教师,学校的案例教学实践课大多流于形式,有的学校根本就不开设这门课。
(二)典型案例教材不足
要把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法教好,没有高质量的、适合教学对象的案例教材是行不通的。可现实中能够适应该课程教学的典型教材严重不足,无法满足高校教学的需要。传统的案例教学方式基本上都是上课教师临时在网上或报刊上寻找一些案例来讲授,这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诸多问题:时效性差、适应性不强、脱离学生的实际等,上课的效果无法达到理想的目标。
(三)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不高
传统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老师把案例内容告诉学生,让学生在课堂讨论并回答老师的问题,然后教师点评。这种形式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基本上会让成绩好的或者表现积极的学生回答,其他同学根本就没有机会参加讨论,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不高,这无疑会影响到案例研讨的实际效果。
(四)缺乏相应的管理与激励机制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需要任课教师提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更需要学生的广泛参与,这会明显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对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要求也很高。
一方面,由于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的总课时不多,教学任务较重,让教师花大量的学时用于案例教学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我国的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与老师的上课多少、上课的质量高低不直接挂钩,其看中的仅仅是教师的科研实力――主持过多少个国家级或者省部级课题、发表过多少篇高水平的论文、做过多少个有价值的咨询项目等;加上各高校对案例教学课大多没有相应的激励与保障机制等,导致案例教学课名存实亡,更无法培养出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材生。
三、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形式改革分析与探讨
针对上述传统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存在着诸多弊端,对其进行改革是大势所趋。本课题组的成员经过长期探索,总结出下列多种有益的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新形式:
(一)模拟法庭
首先任课老师要把经典案例选好,提前一周把案例和具体要求布置给学生;其次,要选择当前社会中有重大影响、有教育意义、适合教学的热点案例;再次,把各种角色让学生们分配好;最后,对没有直接参与模拟法庭的其他学生,都要给他们分配任务――提问。
在活动过程中,任课的老师要根据每个同学的表现及回答问题的质量高低逐一地给他们打分,计入平时考核的成绩。
(二)社区法律问题调研
高校学生一般都注重理论学习,忽视和缺乏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深入调查研究。本课题组为了弥补学生们这方面的缺陷,专门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的多家大型社区中心联系,与它们共同合作,给学生们提供了许多法律问题调研的机会与场所,让学生们真正地融入社会,了解现实,学有所用。在调研之前,首先要确定好每小组的调研主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调查,在回来后要把调研问题的解决方案拿出来,每小组代表都要向全体同学汇报,接受其他同学的询问,让同学们对这些方案的利弊进行研讨、相互评比打分。
(三)现场法庭旁听
大学生对法庭庭审比较陌生和好奇,我院社会与公共管理系在本课题组成员的参与下,每年都定期组织学生到安徽省合肥市中级法院与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去开展现场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案件的法庭旁听活动,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劳动法是如何实施的,使学生们真正懂得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重要性。旁听后,要求所有同学写出参加法庭旁听的感受,并对该案件的审判过程、形式及判决结果做出自己的客观评价,找出理论与司法实践的差距,并着力进行弥补。
(四)参加实习实训基地锻炼
为了落实高职高专的实践教学任务,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本课题组在学院与系部的支持下,先后与安徽省高级法院、合肥市中级法院、合肥市包河区法院、合肥市蜀山区法院、合肥市包河区司法局等多家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专门组织学生定期到上述单位进行实习实践锻炼。在实习结束后,要求所有参加实习实训的同学搜集整理出各自在岗位中遇到的实际案例,并向老师与同学们进行汇报。
(五)课堂案例研讨
为克服传统的案例教学法的诸多弊端、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的积极性,本课题组的老师开发了课堂案例研讨的教学法形式。在教学某一章节前,老师通知学生们,让他们自己准备案例研讨的内容,形式不限,任课老师通过初步审查后,由班委组织完成该案例的研讨任务,老师参加到学生的分组研讨活动中。在整个活动结束前,任课教师要对该研讨活动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其不足部分,表扬其优点,以便学生们能再接再厉,不断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四、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改革带来的重大突破
通过对前述多种形式的应用,本课题组给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带来诸多突破:
(一)极大地增进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与能力
经过模拟法庭、课堂案例研讨等教学形式的训炼,学生们深切认识到离开团队合作,他们很多事情都无法完成,在工作和学习中,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需要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共同配合。这样,学生们的团队意识与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课题组所采纳的每一项案例教学应用形式,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搜集、整理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对策,或者对其他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无不需要每个学生自己去开动脑筋来进行主动学习。
(三)较好地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社区法制调研、参加实习实训基地锻炼活动、课堂案例研讨等形式涉及到诸多法律问题都需要学生来解决,他们在处理上述问题时,都要借助不同的渠道,想尽所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更能很好地提升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有机的结合。
(四)有效地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制度的深度改革
(Hubei Radio and Television Information Network Co.,Ltd., Wuhan Hubei 430000, China)
【Abstract】This research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in china: large-scale, low levels of education, Low income, discussed the follow aspect of HD interactive television platforms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network operators in china: the feasibility,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resources system, the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of teaching system, and the business model of education servi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D interactive television platforms of cable TV operator is an excellent carrier for old age distance education; the system development has good technical feasibility;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benefits of education services, the business model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compensation for disadvantaged, take an important role in public service.
【Key words】Radio and Television Network; Interactive television;T-Learning;Old age
0 前言
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党和政府提出了“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奋斗目标。目前我国老年教育状况欠佳,虽然近几年兴办的社区大学(学院、学校)承担了老年教育的部分任务,但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1]。现代远程教育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育成本。国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加强数字文化教育产品开发和公共信息资源深化利用,构建便捷、安全、低成本的数字内容服务体系。” 面向老年群体的远程教育需要结合中国老龄社会的特点:老年人口规模大、受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低、社会保障低等。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国老年远程教育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低重心”的特点,要求教育服务覆盖面广、可及性强、内容丰富、成本低、形式简单灵活易于接受[2]。“低重心”特点是我国老年远程教育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也是发展互联网老年远程教育的瓶颈。因此,探索老年远程教育模式创新,创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操作便捷、喜闻乐见的老年教育模式迫在眉睫。
1 可行性分析
广电高清互动电视是远程教育服务的良好载体。广电高清互动电视是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的产物,采用IP+QAM方式,可提供电视、宽带、高清视频点播以及综合业务。近年来,广电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三网融合下的互动业务前景越来越清晰。与报纸、单向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相比,广电双向网更适合承载老年体育远程教育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5]:(1)可及度广。电视是老年人“第一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这五种媒体中,电视媒体是老年人接触和使用最多的。近年来,依靠国家政策支持,广电双向网改造工程进展迅速,2013年底,中国有线双向网络覆盖用户市场规模达到14500万户,预计2014年将达到16250万户。(2)受众信息技术水平要求低。较互联网等新媒体,只需要具备简单的数字电视操作技术,符合老年生理及认知特性。(3)教学内容与模式灵活。广电互动电视可提供对象化、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对学习者的信息技术水平要求较低。(4)教学效果佳。广电双向网采用IP+QAM方式带宽,接入方式可以让VOD、互联网宽带接入互不干扰,提供8~20MB/s的高清视频服务。对于体育教育等注重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呈现效果的远程教育科目,可取得较为优异教学效果。(5)教学成本与保护知识产权。有线电视双向网播存网络体系结构,以及广电运营商经济、文化二元体特性,使其在教学成本、内容播控、版权等方面有显著优势。
目前国内电视节目中,老年电视节目只占了少数一部分,内容来源有限,形式长久单一。对象化的老年电视媒体内容是日益发展的老龄化社会产物,把握三网融合、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的发展契机,研发老年体育教育相关增值业务,可填补我国电视媒体在社会老龄化进程中的功能缺位。
2 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平台设计需要综合运用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电视工程学、教育学等学科的有关原理与研究成果,运用多学科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分析、解决研究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研究思路是以互动电视平台为研究基础,采用用户调研、收视数据收集分析的方法,梳理归纳互动电视老年用户普遍的收视行为特征、教学内容选择偏好等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老年用户认知特点、教育学理论,完成内容产品设计、内容编排、功能开发等工作。
2.1 教学内容资源体系的构建
可根据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健康需求、兴趣需求,结合老年体育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衡量广电高清互动电视网络平台特征,构建教学理论模型,确立教学模式,研究制定教学策略,规划设计教育资源库内容。教学内容资源体系的构建应当依据以下原则:
(1)突出互动性,增强老年人参与性。高互动性是互动电视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大特征。健身服务的形式设计应突出交互性,增强老年人参与性,使老年人群接受电视媒体内容的形式由“按时服务”转变为“按需服务”。基于老年观众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城市健身资源,把健身服务和户内、户外活动结合起来,走近老年人,把服务带到身边。
(2)突出针对性,增强内容对象化力度。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并且在内容制作中得以充分体现。在教学服务的内容形式的确立方面,要充分考虑到现有资源、老年群体偏好,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调整,确立内容与形式。充分考虑同一区域老年人群个体差异:内容的制作应该在广泛受众调查的基础上,突出个体差异,注重内容设计的分众化、碎片化,避免形式与内容的枯燥与单一化,依据需求进行分类设计。
2.2 教育平台的研发及部署
老年体育远程教育系统的研发是建立在以开放应用为核心的广电双向网业务技术平台之上,对现有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广电高清互动电视业务平台可提供类似于应用商店(App Store)业务模式的技术支持,并提供统一的API/SDK接口,开放给第三方应用开发人员进行各类业务的开发,满足应用下载和加载、多应用的平滑调用、多应用的生命周期管理等要求。广电高清互动电视平台的老年体育远程教育服务涉及到的系统开发与部署重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VOD服务系统开发与部署:实现视频点播,教学的主要模式,技术成熟。
(2)应用服务系统开发部署:通过相关API,开发部署应用教育服务应用程序。
(3)EPG系统开发与部署:依据老年人认知特征,确定设计原则,配置相关导视系统参数,完成操作界面与现有门户界面的整合。EPG老年用户界面开发,是系统可用性的关键。
(4)AAA系统、BOSS系统开发与部署:完成用户认证、鉴权、计费系统配置。基于现有认证、计费系统开发与部署。
图1 教学视频点播流程概要图
3 教育服务的运营
当前,教育服务存在政府提供效率比较低、优质教育服务不足,提供不均衡,市场提供竞争力不足,片面追求经济效率等问题。老年群体更是具有受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低、社会保障低的特点。远程教育的公共支持服务观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公平观,是教育公平理论的理想栽体[6]。依据弱势补偿原则,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处理好事业与产业、公益与效益、立场与市场、运作与运营之问的辩证关系,在公益性事业机制、公司化运行机制的运行模式中,寻求正确的发展道路,建立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平等提供的教育服务运营制度,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共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4 结论
4.1 广电高清互动电视平台是老年远程教育服务的优良载体,具有可及度广、对受众信息技术水平要求低、教学内容与模式灵活、教学成本低的特点。开展基于广电高清互动电视平台是老年远程教育服务,可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我国电视媒体在社会老龄化进程中的功能缺位。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实践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如何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观,把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整合起来实施?我们试根据家乡慈溪传统产业――草编工艺为校本资源,编写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编织》,其中一个教材内容就是“悠悠草编情”。教材将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活动全面整合。使学生在单纯的劳技课编织教育走向对“慈溪长河草编工艺、草编工艺的发展、草编从传统的草帽编织走向了多元工艺品编织、草编成为当地比较重要的经济来源”等角度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一、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中,把单纯的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
教学活动要追求什么目的,达到什么样的结果,都会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和制约,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统领下,选择合理、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以期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记得几年前把草编工艺编入校本课程时,是以劳动技术教育界定的。重在让学生学习简单的草编工艺,了解家乡草编的历史。因此,我们确定的“悠悠草编情”教学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家乡草编的历史,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欣赏草编工艺品,激起动手的愿望。
(3)通过学习,学会简单的草编编织方法,会编织简单的草编工艺品。
最近两年,随着综合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倡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确定自己感兴趣的小主题开展实践研究。为此,我们的对校本教材“悠悠草编情”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也随之向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的方向发展。我们确定的目标是:
(1)了解家乡草编的历史,激发学生研究草编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够围绕草编主题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尝试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分类、分析、筛选、整理的意识和能力。
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从目标的确定中校本教材“悠悠草编情”的教学已经指向了综合实践发展了。
二、在教学过程的落实中,把单纯的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
传统的劳技教育以讲授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情感为主要目标的。课的结构为:“讲解―示范―模仿一练习”把单纯的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除了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情感外,还有研究性学习的教育,学会如何收集、处理、应用信息,培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的意识。课的结构一般模式为:“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_确立主题―制订计划―方法指导一活动实施―展示交流―评价反思―拓展延伸”。
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前的“悠悠草编情”教学简案:
(一)激趣课题
1.欣赏各种草编工艺品
你们知道这些都是用什么编的吗?
2.揭题:“悠悠草编情”
(二)讲解示范
1.介绍家乡慈溪的草编历史
2.出示简单的草编工艺
师:你是不是也想做―个呢?
(三)小试牛刀
(四)分工合作,动手制作
(五)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六)课堂小结和课后延伸
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后的“悠悠草编情”教学简案:
第一阶段:主题确定
1.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欣赏各种草编工艺品。
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提出问题,讨论交流
关于草编,大家想研究哪些问题,想了解哪些内容,想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呢?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筛选问题,确立小主题
4确定课题,成立研究小组
第二阶段:制定并修改课题计划
附:课题研究计划样张:
第三阶段:资料收集整理及实践阶段
1.汇报交流
2.指导分类,明白类别
3.整理筛选,方法指导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汇报阶段
相比之下,前者从劳技教育观,把草编视作一门技能课程,通过逐一讲解、示范,让学生模仿、练习,学会简单的草编制作。而后者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观引领下,突破了单一的技能课程的束缚,增加了学习、探究方法的教育,在情景的创设中激发学生研究草编的兴趣,开展有关草编的历史、草编的设计、草编的创新、草编的流程等课题的调查研究,初步学会收集资料、整理筛选资料。
三、在成果展示和评价中,把单纯的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
科学评价手段是诱发学生创造热情,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催化剂。为此,在以前的课堂上,我们的评价主要以学生作品为主,展示的也主要是学生通过合作制作的草编工艺品,主要考虑学生的在设计和制作中的创新性。我们经常设立了“小能手奖”“小创新奖”“美工奖”等奖项,为学生的创新制作提供展示的舞台。
劳动技术教育和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两大指定领域,把单纯的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让原本单纯以劳技教育为主的《草编》校本课程注入新的教学元素,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并加以实施,极大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培养了学生的多种技能。
参考文献:
案例教学法在技工学校中的应用,能够使学生清晰的认识到抽象的法律概念,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劳动法案例教学模式概述
案例教学法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运用该方法对案例进行解剖,能够将深奥的理论变得更加简单,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主动的融入到学习中来。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实力的重要形式,改变了传统理论教学中存在的轻实践重理论现象,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劳动法案例教学能将单向的知识传递转变为双向的交流,促进知识的有效反馈。
二、技工学校劳动法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教学素材。当前,我国的劳动法教学缺乏有价值的教学素材,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由于劳动关系契约化时间相对较短,由于经验不足,导致劳动判例的个性化不明显,存在诸多问题,当前我国的司法判决书内容过于简练,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缺乏正当性的阐述,导致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会出现机械而又俗套的判决。
(二)教师和学生在案例教学中两级化严重。当前的劳动法案例教学主要以课堂讨论为主,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承担着案例筛选和问题提出的职责,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在我国的案例法教学中,讨论会占用学生大量的课堂时间,无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造成该种原因主要是由于受我国教育体制影响较大,我国的技校学生大多都是初中、高中升入过来的,对劳动法内容不理解,并且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案例法教学的内容,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与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不相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批判创新意识无法得到培养。
(三)教学内容不规范。当前案例教学法要想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需要结合技校当前的发展情况,依据自身的条件和认识程度进行探索,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缺乏统一化的标准,没有统一化的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导致各项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我们在课堂引用的案例通常是通过启动仲裁或者诉讼救济的形式,使案例获得裁决,来以判例的形式展现出来。当前在我国的技校中也缺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课程的建设,甚至有些学校减少开设相关课程的课时,导致技工学校的实践教学无法顺利开展,不能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因此需要教师制定合理化的纲要和标准,确保案例教学法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三、技工学校劳动法案例教学模式的反思
(一)确保案例认知与选定的合理性
案例教学法的开展受案例的数量和质量影响较大,要想确保案例法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案例范围,对案例做好认识和界定。其中,狭义的案例主要是指存在权益纠纷的案例,需要对案例与判例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将判例归纳为案例的范围内,将其作为案例教学素材来使用,充分的展现出案例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为了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需要对案例教学的范围进行拓展,将其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对案例进行合理的搜寻和筛选,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运用劳动法理念和知识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强化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合理选择劳动法案例教学对象
要想确保案例教学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正确选择教学对象,解决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现出案例教学法的个性化教学风格,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W,确保案例教学法的合理性。由于技工学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大多是从事实践性的工作,在就业选择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劳动法,甚至劳动法使用不当会造成劳动纠纷事件的产生,掌握劳动法,有助于强化学生择业和维权权利,充分发挥了案例法教学的重要作用。因此,应该选择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劳动法案例教学对象,将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贯穿于案例法教学的整个过程,对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准确把握劳动案例法教学内容
第一,对劳动关系进行定位,案例教学的主要任务分为应否适用劳动法和如何适用劳动法两种。其中应否适用主要是指对劳动关系进行判定和定位,如果将其作为一种劳务关系,需要确保在劳动法规定的范围内去实施,防止由于法律适用不当造成的法律制度混淆。但是如果作为劳动关系,则需要对适用民法进行调整,需要正确适用法律规则,对社会关系进行准确定位。第二,对适用管制规范和自治规范进行合理调整。劳动法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脱离于司法框架而使用,确保劳动法在工时、工资和安全卫生方面的基准化,使劳动法向着公法化方向发展。需要将劳动契约中只能适用于劳动规范的行为进行调整,确保契约规定和选择行为是在劳动者自愿的情况下实现的。
四、结语
案例法教学是当前技工学校实践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促进了案例教学法的改革,克服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案例教学法的弊端。在技工学校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对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确保多种案例教学法的正确合理运用,确保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孔令仙,刘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法案例教学理念的改革[J].鸡西大学学报,2013,(11).
Key words:Rural labor force;Educational training;The situation and requirement;Shicheng County
农村人口作为中国人口基数较大的群体,其发展极大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经济技术发展现代化进程。农村劳动力作为城市建设的主人公之一,其就业特征却显示层次偏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因此,有必要对其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解决就业困难。文章选取了赣州市石城县农村劳动力作为调查样本,通过假期社会实践,深入部分乡镇,采用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47份,问卷回收率为87%。以切实掌握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状况及需求,探讨提高农村教育培训工作的长效性。
1 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状况
1.1 受教育水平 由表1得知,该地农村劳动力还有2%的文盲,且受到过13a以上学校教育的人仅占3%;另外,分别有45%和33%的人接受过1~6a的小学教育和7~9a的初中教育,即绝大部分人仅接受过完整或不完整的义务教育。显然,该地农村劳动力总体受教育时间偏短,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难以适应农村经济技术现代化发展对其素质的要求。
1.2 年龄结构 在被调查的农村劳动力中,年龄小于20岁和大于61岁的农村劳动力分别为5%和11%;21~30岁的占18%;31~40岁的占21%;41~50岁的占27%;51~60岁的占18%。由以上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年龄集中在31~50岁左右,也即中年人占多数。因此,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并充分考虑到这个年龄段农村劳动力的教育需求,把他们作为教育培训的主要对象。
1.3 家庭人均年收入情况 调查样本可知,有近38%的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5 000元,14%的家庭处于5 001~10 000元,25%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区间为10 001~20 000元,还有约23%的家庭人均年收入高于25 001元。而江西2015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为11 139元,二者数据相比较可得:该地农村劳动力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与江西省平均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1](见图1)。
1.4 家庭负担情况 表2中,负担人数比指家庭劳动力与家庭常住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人数指该地在各个比例区间内的具体个数。通过对表2的分析,有46%的劳动力需要负担1.1~2个人的经济支出,还有33%的劳动力需要负担2.1~3人经济支出,更有甚者,有的劳动力需要负担5人左右的经济支出(占8%)。由此可见,该地农村劳动力的家庭生活负担较大,经济工作压力较大。
1.5 对农业科技掌握水平 农民对农业科技掌握水平如何?表3数据显示,约60%的农村劳动力对如何“选择优良品种”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了解,而在对如何“正确使用农药”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71%的人对此有一些了解,还有近29%的人表示完全不了解。结合图1可推测,人均年收入相对较低的家庭其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务农。在此情况下,若他们还未能掌握更科学先进的农业技术,必将会对其收入总额造成极大影响。
另外,在对处理禽畜疫病的调查当中,有84%的农村劳动力选择了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如捕杀、隔离、消毒、报告、请专家诊治等)进行处理,相比之下,还有近14%的劳动力认为应该通过封闭消息、立即出售及自己食用等方法进行处理。大部分人掌握了对禽畜疫病的处理方法。
2 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需求 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需求的调研结果显示(见表4)。(1)关于培训目的:60%的人将增加经济收入列为其参加教育培训的目的之一,另外,还有44%想要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他们自身的技能。(2)培训类型:绝大部分的人希望受到职业技能类(47%)与实用技术类(27%)的培训。(3)培训层次:一事一训作为短期培训的一种形式,与短期培训一起构成该地农村劳动力最期待的培训层次,总占比达77%。(4)培训时间:该地农村劳动力更加倾向于短期或超短期教育培训,愿意在7d以内培训的劳动力比例高达79%,另外可以接受在15d以内的也有16%。(5)培训费用:该地农村劳动力并不太愿意为了教育培训支付相对较高的费用,如选择为教育培训支付50元以内的占比高达82%。(6)培训方式:关于培训方式的选择,近半数的人选择面对面授课的方式(占52%),还有26%和33%的人分别选择了现场实习和多媒体教授方式。
综上所述,该地农村劳动力对学历或证书的培训需求要远远低于他们对增加收入以及技能方面的培训需求,并且,他们倾向于选择短期且低成本的教育培训。因此,政府及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应当对症下药,针对当地农村劳动力的实际需求来开展教育培训活动。
2.2 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发现,影响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原因有很多(见表5),由于不同需求不一样,造成原因也不一样,但结合访谈分析,笔者认为主要影响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大类:
2.2.1 培训资源方面 这部分内容主要涵盖学校和培训内容两大类。30%的该地劳动力认为影响其接受教育培训的原因是当地学校数额少,20%的受访者认为培训内容不恰当。首先,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大本营,然而在该地有如此大比例的人反映影响其接受教育培训的原因是由于当地缺少学校,说明当地政府对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视稍显不足亦或是教育投入不够,突显为以下两点:第一,是对教育培训活动创新不足,如培训形式未实现数字化及信息化;培训手段不够多样化;第二,对教育培训宣传力度不足,无法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加入教育培训活动过程里,进而导致部分农村劳动力有意愿接受教育培训但却缺少设施,难以接受较为系统的学习。其次,若相关教育培训的组织者未就培训内容征询广泛农村劳动力的意见,或者未能贴近其生活实际,那么就会出现农村劳动力参加教育培训的兴致不高的现象,这将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2.2.2 教育培训管理方面 通过对调研数据整理、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管理相对迟滞,如在培训资金投入上,政府投放金额有限,而农村劳动力人口基数较大,因此,农村劳动力个人分得的教育培训补贴较少,相对的其个人所要承担教育培训费用就更多,进而影响他们参加教育培训的动力;由于资金投入相对匮乏,致使教育培训资源配置(如地点建设、设备配置)难以满足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需求。在培训质量上,培训内容设置难以贴近农村劳动力的现实工作需求[2];培训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培训对象选择有偏差,农村劳动力最需要接受教育培训的群体主要是有一定文化基础但无法继续升学的年轻人以及知识技能相对较低的中年人,教育培训过程中,相关部门无法根据目标群体的特征进行针对性培训。另外,农村劳动力的闲暇时间是保证参培率的重要前提,尽管大部分教育机构已经在培训时间的安排上错开了农忙时节,但闲时培训时间仍过长,不符合农村劳动力预期。教育培训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而多数农村劳动力并不能完全满足教育培训在时间上的要求,从而降低农村劳动力的参培积极性和主动性。
2.2.3 农民自身情况 这部分内容涵盖教育培训费用、时间以及参培观念。其中,29%的人认为培训费用是影响其参加教育培训的因素之一,还有37%的人因时间限制而无法参加教育培训。首先,该地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一方面由于经济收入较低,难以支付较高的教育培训费用;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培训投入的回报期较长,再加上农村劳动力自身相对落后的经济和封建的小农文化思想观念的限制,封闭了农村劳动力获得最新农业科技及就业信息的渠道,使得他们不了解市场对知识技能的最新需求,导致他们不愿增加教育投入,进而缺乏对教育培训的实际需求。
务农是该地农村劳动力获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务农占据了他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特别是在每年的农忙时节,若在农忙时节安排教育培训,这将直接导致他们因农忙而放弃参加。一定的文化素质是接受教育培训的基础,然而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受其自身较低的文化基础的影响,严重降低了他们对接受现代化教育培训的接受能力,也让他们未能充分认识到教育培训对促进自身知识技能发展和提高经济收入的重要性。作为最需要受教育培训的两大主体,有一定文化基础却无法继续升学的年轻人还未有经济能力来支付教育培训费用,而知识技能相对较低的中年人因为家庭负担较重在面对较高的教育培训费用时,难免有心无力。因此,教育培训费用给培训主体带来的经济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培训需求绵软。
3 对促进石城县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