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茶文化的价值观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价值观的定义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①。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使得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因此,对于中、西方人这两个群体,价值观存在一定差异就显得理所当然。
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产生
有人认为中西方价值观主要受环境、历史进程、思维方式三种因素的影响。历史进程的不同造就了中西方人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不同的环境下萌生了不同的哲学思想,他们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而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纵观中西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历史悠久,其中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历史直接影响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就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大幅度提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也逐渐遍及整个西方社会。西方人崇尚个体,向往自由平等。这种历史环境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个体意识产生很大差异。
历史发展不同,导致整个社会环境的不同,因而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就存在差异。
三、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一)价值观核心差异
西方哲学观自古倾向于把人与大自然对立起来,即天人相分,强调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所以西方重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自我表现。他们认为一个人有时达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而是自己懒惰,缺乏斗争精神。因此,西方价值观强调以个人为主体和中心,也就是有突出的“利己”思想。这种思维方式以实现个人利益、维护个人尊严等作为出发点,支配各种社会人际关系的调节,进行价值评价,并产生相应的行为方式和态度。
中国传统哲学观是“天人合一”,指的是人对大自然的顺从和崇拜,并与大自然和谐统一。中国自古就有“以类合之,天人合一也”,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必然导致集体主义取向,他人利益取向。而人们宁可牺牲个人利益,也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事情常常克己守道,先人后己。同时人们做事情,不愿得罪人,表里不一。因此,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民族价值观,尤以儒家文化为典型,倡导的是“利他”精神,强调民族内的统一性,并在很大程度上以此判定人的行为的好与坏。
(二)价值观目标差异
强调个人至上的西方国家表现出直接、果断和有野心。美国人从小就被教育要自信、独立、做事干净利落,缺乏自信心或进攻性的人是很难被社会接受的。因此,西方人的价值目标是重功利,追求个人的幸福,重视道德的功利性,把道德作为实现利益的工具,以获得个人利益为最终目标。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表现,西方价值观追求的是自由、人权和平等。
中国人向来推崇的是做事“三思而后行”,考虑问题一定要周全,要做到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尤其是将有野心视为不良行为。因此,中国人往往以道义为重,将个人荣辱得失放在次位,为了保全道义,必须压抑个体的自然欲求、功利欲望。
(三)价值观实现的差异
天人合一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不是与自然抗争。中庸之道使人们安分守己,强调温和、渐进,顺其自然。在封闭的大陆文化中,人们安居乐业,知足常乐。当今的改革开放也是以安定团结为前提的。由此可看出中国人倾向于在稳中求发展。
而西方人则强调“人定胜天”,在西方人的价值观实现过程当中,往往具有很强的冒险精神、独立和竞争的意识。因此,在科学研究及改革创新方面,西方人较中国人取得了更多成就。
四、中西方价值观不同的表现
(一)语言表达
口语交际方面,西方人简单且直接,中国人含蓄而排外。中国历史中长期受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束缚,另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反映在语言表达方面就是“谦虚谨慎”。举个例子来说,若有人赞扬:“你工作做得很好!”西方人的反应必定是:“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谢!)而中国人的反应就是:“哪里!哪里!”西方人希望自己的个性得到社会的承认,而中国人即使对别人的称赞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口头上不敢流露,生怕被冠以自满的帽子。
书面语交际方面,西方语言重结构、形式,常常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句式比较严谨,以形统意;汉语的句子对形式要求得不那么严格,但用词严谨且具有丰富的含蓄性。中国传统思想习惯从整体上把握对象。反映在语言上就必然带有很大模糊性和多样性。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逻辑事理顺序,功能意义,以神统形。
(二)人际交往
在交际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也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中国人在人际关系中较重感情,而西方人则偏向于实际。西方人也受历史背景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外露、直率、独立、自由、有冒险精神、崇尚平等的民族性格。在人际关系中,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得到机会,即是父母和子女都可以直呼其名,相互竞争。西方人很少考虑感情方面的因素,他们常常是公事公办,不讲情面。受孔子思想影响,中国人在人际交往方面注重仁礼一体。“仁”是做人的标准,讲的是人我关系,意在告诉人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礼”是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它规定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行为,从而使社会达到和谐。“仁”主张的人际关系既有家庭成员之间的亲亲,又有不同等级之间的尊尊,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带有宗法性质的亲亲尊尊的人际关系。
五、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主要由中西方人的思想观念决定,而其的思想观念与其历史和环境有关。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导致中西方人所处环境存在差异、人生经历也不类同,导致思想观念传承的不同。不同的文化下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中国人自古受封建统治的影响,往往对个人利益看得较轻;而对西方人而言,由于他们在历史上多次成功封建统治,因此西方人更加看重自由和人权,也更加关注个人利益与得失。
注释:
①明虹.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与比较.中美英语教学,2007(3):71.
参考文献:
[1]于桂敏,白玫,苏畅.中西方价值观差异透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1-13.
[2]许果,梅林.论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6).
一、价值取向差异
所谓价值取向,就是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式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它决定和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由于中国和日本的社会性质不同,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价值取向也完全迥异。中国由于过去特殊的历史原因,丢失了很多民族特有的价值取向,而随着改革开放,吸收西方文化后诞生了一种融合的价值取向。一方面,西方的文明进步史观被导入中国以后,中国人在全面接触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后对新鲜事物有了很强的学习欲,个性开放程度也比计划经济时代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人的性格中掺杂着传统思想和西方社会的价值观,从而造成了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的不稳定。如改革开放后的'出国热','股票热',在这一系列的积极因素背后,同样也包含着盲目。而这些盲目地追求、不强的判断力,可以说是中国人价值取向里消极的方面。与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变化相对比,日本的大和民族是一个很坚忍的民族,这一点促成了他们在科技、艺术较多领域的繁盛。但也同时造成了他们民族性格里的残暴气质,二战时成为法西斯三国之一即是最明显的证明。二战后的日本百废待举,在很长的美国管辖时间里,他们遭受着文化侵略,但同时这样的文化清洗也使之脱胎换骨。日本的文化,由于战后的历史,使其在本身的资本主义背景下得到了更强有力的血液,甚至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兼并下走出了自己独特的道路。日本的“独特性”曾经是“落后”的代名词。但是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随着日本经济开始高速增长,日本的经济成就被欧美学者视为经济“奇迹”。日本的“独特性”开始成为“先进性”的代名词。这种“独特性”是值得中国人借鉴和学习的。
二、民族意识差异
“对民族差异进行系统研究,既需要有某种硬心肠,也需要有某种宽容。人们迫切要求他报告的是,这些公认的行为和判断是如何形成日本人观察现存事物的镜片的。他们必须阐述日本人的观点如何影响他们观察人生的焦距和观点。他还必须努力使那些用完全不同的焦距来观察人生的美国人也能听得明白。我确实发现,一旦我们弄清了西方人的观念与他们的人生观不相符合,掌握了一些他们所使用的范畴和符号时,西方人眼中经常看到的日本人行为中的许多矛盾就不再是矛盾了。他们的体系是独特的,既不是佛教的,也不是儒教的,而是日本式-----包括日本的长处和缺点。”《菊与刀》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这也和各民族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息息相关。日本这个岛国,就自然条件而说,没有任何优越性可言,相反,洪水、海啸、地震、火山使日本人随时面临命悬一线,而正是这贫瘠狭小的土地,使日本人形成了亲自然的特别感情,在他们的文学艺术中,尤其是像俳句一类日本传统文艺中,往往充满了对自然界的深情陶醉。他们崇尚和顺从自然界的本来面貌,但变化莫测的列岛环境也使他们充满了危机意识,使他们对温和平静的天气、肥沃富饶的土地有天生的渴求和向往。日本人对自然的态度,不是知性的,而是情感的,不是科学的,而是直观的。相比日本,中国拥有相对稳定平和的自然环境,仅有泛滥的黄河成为中国历朝历代的楚痛。南北的不同自然环境形成的不同文化相互融合,也使中国人创造了世界首屈一指的灿烂文明,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就地理环境而言,日本的地理条件使日本人很难逾越大洋上的惊涛骇浪,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日本民族养成了无以伦比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但在这种强烈的团体意识中,也包含着与大陆隔绝的悲哀的无奈的孤独感。正因为这种悲凉的孤独感,使日本人对外来的事物充满了新奇感和吸收的热情。日本人没有中国人地大物国养尊处优的心理,也没有中国人过分自诩本国灿烂文明而产生的笼统排外的意识,他们理智地积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他们能够维护民族独立与吸收异质文化较好的结合起来,爱国精神与文化的开放精神得到统一。与日本人比较,中国人则容易偏向一边,或强调爱国精神,民族精神而忽视甚至排斥文化的开放,或一味的强调开放而削弱甚至丢弃民族精神。历史经验证明,只有民族精神与开放精神统一,才能真正求得国家的富强。但是,日本人的民族本位意识是有消极面的。这种自然意识和忠君爱国等传统观念结合,在一定条件下会造成对外扩张的侵略心理,可以说日本人的民族观是一把双刃剑。相对日本,中国人更提倡的是一种知足的精神、宽阔的胸襟和给与的善良,这也是华夏民族最传统的美德,这也是日本人所不具备或者说是最欠缺的。
三、思维方式差异
本尼迪特在《菊与刀》将日本文化定义为“耻感文化”,主要强调了日本人思维模式中所重视的“知耻是德行之本”的观念。相对于西方人内省的“罪感文化”而言,日本文化史一种注重外在约束的“耻感文化”。而日本人的“耻感文化”由于受到了“武士道”精神的强烈影响,表现得非常的极端。也就是说,如日本人那样“悉心观察别人行动中的一切暗示,并且强烈地感到别人是在评论自己”的那种敏感,是极其罕见的。而这与武士道精神如出一辙,在武士眼中,与荣誉相比,生命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对武士来说,对生命的执著追求是最耻辱的事情,也是怯弱的表现。日本文化是一种负责的文化,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是最耻辱的,是无法苟活于世上的。所以很多的日本人,在自己没有尽到责任时,往往在内心的压力驱使下而自杀。而与日本的“耻感文化”相对比,中国文化可以定义为“忍文化”,它是一种韧性极强的文化,你既可以说是一种软弱,也可以说是一种坚强。我们从中国人崇拜的对象就可以看出,一曰韩信,一曰勾践,韩信忍胯下之辱而终以封王拜将,勾践卧薪尝胆而以三千越甲吞吴。但中国文化的优点是“忍”,缺点也是“忍”,中国文化是一种包容的文化,创新的文化,能够自我更新的文化。中华民族能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与中国人思维模式里的“忍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而无论是日本的“耻文化”,还是中国的“忍文化”,都不是已成不变的,它是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改革开始的进展,中国的年轻人的竞争意识在不断地增强,而日本由于生活的富足也会出现一些不思进取的人。因此我们了解中日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也应该与时俱进。
综上所述,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了解了中日两个民族在价值观上的细微差别对于提高中日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日本人的言行,在交际过程中,充分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习惯,以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中日文化各有所长,可以兼容的方面很多,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吸收日本文化的文明成果,来繁荣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 施晖 《中日两国语言行动的比较研究》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3.2
2 (美)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 商务印书馆 2002.10
1.引言
顾嘉祖(2000)曾指出:“语言与文化处于文化深层结构的底部,是构成民族心理积淀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属于某种文化的人们,对自己的文化都会怀有明显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对自己文化的行为准则持认可态度,并可能视异文化的行为习惯为“无礼”。这经常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或交际失败。本文从对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对比入手,探讨了价值观差异对中美交际中称呼语、恭维语、道歉语及隐私观方面的影响。
2.中美文化价值观特征
根据Hofstede(1980)的研究,大多数亚洲文化群体的价值观属于集体主义,而西方文化群体大多属于个人主义。Samovar(2000)指出“集体主义即高度强调群体的想法、需要和目标,重视集体的共同准则和义务,重视成员间的合作。个人主义则主张个人目标、权利和需求高于群体的目标、权利和需求,强调竞争,崇尚个人的成功。”
中美两种文化群体正是这两种价值观的典型代表。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今天,中国人始终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不突出个人和个性,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或团体利益相矛盾时,往往要放弃个人利益。中国人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儒家学说。儒家提倡“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许多世纪来它已渗透到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与西方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而美国人则恰恰相反,他们认为权利和机会均等,人人都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但必须付出努力。英语中也不乏这种体现美国人个人主义精神的语句。例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Pull yourself up by your own boots straps” “Do your own thing”等等。美国人价值观的形成同样与它的历史紧密相关。新教传统是美国传统文化哲学和价值观的根本源泉。新教的核心是上帝为中心,在上帝的意志下,个人有其尊严。因此个人尊严被视为“最为根本的终极的一项伦理原则”。
3.中美价值观对言语交际的影响
3.1 称呼语
称呼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由于时间取向的不同,中美文化群体对待“老”一词的态度差别很大。在汉语中“老师”表达了学生对师长的尊敬,而并没有“衰老”的意味。“老李” “老奶奶”等词语也满含着礼貌之意。而如果我们称呼一位老年的美国妇女为“old granny ”(老奶奶),一定会令她十分不悦。另外,受权力距离的影响,中国人习惯在称呼地位、职位比自己高的人时,在其姓后加上职务,如“李经理”“张校长”等。这是由中国人对于社会阶层的看重决定的。而美国人在与不同年龄、地位的交往时常常直呼对方名字,这正是他们崇尚的“Everyone is created equal”的生动体现。
3.2 恭维语
当人们与他人建立一种友好的人际关系时,使用恭维语是一种最直接的方式。中美文化群体在这方面的差异很大。例如,当称赞家庭成员时,一位中国母亲常常这样赞扬朋友的儿子:“你儿子真可爱!”而一位美国母亲可能会直接对自己的儿子说:“You are so lovely, darling!”(“孩子,你真可爱!”)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中美文化群体对“自我”的理解不同。对于中国人,家庭从某种程度上是个体的延伸,或属于个体;而对于美国人,家庭是由多个独立的个体组成的。为避免“自我赞扬”,中国人很少当众赞扬自己的家庭成员。由于对待恭维语的态度不同,美国人的恭维语使用频率比中国人要高得多,并且人们很喜欢接受诸如“Your have done a good job”, “Your sweater seems nice”这类话语。而中国人受儒家“谦卑”思想的熏陶,把“谦虚”作为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当个体在群体中过于突出时会感觉不适应,因此常常会拒绝接受别人的赞扬。
3.3 道歉语
“道歉语”在美国人的生活中似乎必不可少。只要发生了打扰或给别人带来不便的情况,美国人就可以在任何时间、对任何人使用“道歉语”,而不必考虑故意与否。因此,“I'm sorry.”是常挂嘴边的语句。而中国人的“道歉语”使用率要低得多,特别当对方是熟人时,更是基本不用。这种差异也是两种价值观差异的体现。Wierzbicka (1985)指出“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应该受到他人的尊重。因此当自己的行为侵犯或打扰到别人时,理应道歉。”而中国人更强调间接交际、留面子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往往尽量避免出现与他人的对抗,即使对抗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我们也很少正式地道歉。
3.4 隐私观
受价值观的影响,中美文化群体对待隐私的态度存在很大差异。诸如婚姻状况、工资、年龄、住址及职业等中国人认为比较普通的话题,对于美国人来说却是应避讳的个人隐私。因为在美国文化中,每个人都有保护隐私和行动自由的权利,他们尊重他人的隐私,同时也希望自己得到尊重。“隐私”对于他们并不意味着“孤立”,而是一种对个体权利的保护。由于受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中国人的隐私观涵盖的内容要窄得多,我们在考虑个人利益之前常会考虑到群体利益,因此会认为以上话题根本未触及个人隐私。
4.结语
在诸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中,价值观差异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中美价值观差异对交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而,了解这种差异是促进交际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Hofstede, Geert H. 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M]. Beverly Hill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1980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3-0090-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45
[本刊网址]http://
引 言
在当下语境之中,求职者想要在跨国企业获取工作,简历作为求职者的敲门砖,必然成为关注的焦点。大多数学者在研究中英简历差异时将侧重点放在了翻译层面,仅部分学者对简历内容的差异做了简易的总结,本文运用Hasan的语类结构浅势理论作为分析方法,将中英两种简历内容的成分进行对比,并且从文化价值取向的角度对差异进行解释,找出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
一、语类结构潜势理论概述
哈桑(Hasan)于1985年首次提出了语类结构潜势理论(Generic Structure Potential,GSP)她认为某一特定语类在原则上都有自己生成语篇的固定潜势,也就是说每个语类都有结构浅势,有必选成分和可选成分,必选成分决定类型,可选成分决定语篇的多样性。需要说明的是,语类结构在本文中是语篇的意义结构而不是形式结构,语类结构潜势是在同一语类中语篇结构的潜势。也就是说,属于同一语类的语篇结构应是从这个语类潜势中进行选择的结果。
哈桑认为语篇的独特性是由情景语境的三个变量决定的,即语场(field),语旨(tenor),语式(mode)。语场指实际发生的事情,语言发生的环境,包括谈话话题,谈话者及其他参与者所参加的整个活动;语旨指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包括参与者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角色。语式指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情景语境的这三个组成部分决定语言意义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情景语境三个变量的综合就是一个语境配置(Contextual Configuration),决定了一个语类的结构潜势(Generic Structure Potential--GSP),即一个“语类”。语类结构潜势是一个语类中所有语篇产生的源泉和系统,它包括必要成分、可选成分。必要成分及其顺序决定语类。也就是说具有相同必要成分的语篇属于同一个语类。可选成分属于同一语类的语篇变异现象。根据上面对哈桑的GSP理论的总结,可知语境配置可预测语类的必要成分和可选成分,因而可预测语类结构潜势。
二、中英文简历的语类分析
在分析中英文简历语类之前,首先要确定语料搜集的范围和简历的情境构成。其次分别找出中、英文两种简历中出现的成分,通过成分出现的概率,可判断出哪些成分为必要成分,哪些成分为可选成分。
(一)语料搜集
简历(resume),顾名思义,就是对个人学历,经历,以及其他有关情况所作的简明扼要的书面介绍。它是有针对性、规范化、逻辑化的书面表达。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随机抽取的50份以中文为母语的求职者完成的中文简历和50份以英文为母语的求职者完成的英文简历。简历所涉及的行业较为广泛,包括银行、教育、法律、政府、媒体等,在简历搜集过程中作者发现,不分国界,凡相对正式的部门例如政府、学校、医院等均不接受个人设计的简历,而是要求统一填写规定的应聘简历,因此在搜集的中英共100份简历当中,也可划分为50份个人简历和50份应聘简历。
(二)简历的情景构成
语场:求职者向招聘者介绍自身情况。
语旨:参与者角色:求职者与招聘人员;社会地位:阶级性。
语式:渠道:书面符号,媒介:书面媒介。
简历的目的:通过求职者向招聘单位提供个人信息的简要介绍来获取相应职位的面试机会,并且最终获得工作机会。
(三)中英文简历的语类结构潜势
通过对中英文两种简历语类的必要成分和可选成分的分析确认,文章总结出中英文两种简历的语类结构潜势。
1.中文简历语篇中的必要成分和可选成分的分析和确认
一般来说,中文简历包括下列成分,这些成分可以根据Hasan的语类结构潜势理论归纳为必要成分和可选成分
1.求职者姓名:姓名、曾用名。2.个人自然属性:性别、出生年月、身高等。3.个人社会属:民族、政治面貌、婚姻状况等。4.联系方式: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5.教育或培训经历:学历、所学专业、培训经历等。6.工作经历:工作经历、担任职务、职位等。7.求职意象:求职意象、月薪要求等。8.个人概述:自我简介、自我评价。9.兴趣爱好:兴趣爱好、特长。10.执照或技能: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等。1 1.奖惩情况:奖惩情况。12.发展方向:发展方向、事业规划。13.家庭背景: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等。14.分割符号:表格分隔、强调符号等。
依据Hasan的语类结构潜势得出简历的必要成分和可选成分如图2。
通过图1可以看出求职者姓名、个人自然属性、个人社会属性、联系方式、教育或培训经历、工作经历、分割符这7项成分在50份中文简历中出现的频率为100%,因此可确认以上7项成分为中文简历语篇中的必要成分。语篇除必要成分外,按照出现概率的百分比,可依次将其他出现的成分排列为:求职意向>执照或技能>个人概述>奖惩情况>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发展方向>座右铭。
2.英文简历语篇中的必要成分和可选成分的分析
1.求职者全名:姓名、曾用名。2.联络方式:手机号码、长期地址、邮箱等。3.执照或技能:驾驶证、语言水平、计算机水平等。4.教育或培训经历:学校名称、专业、实习经历等。5.社会工作经历:实习经历、职位、人事部门电话、监管人姓名电话等。6.美国合法工作许可:合法年龄确认、社会安全号码等。7.职业见证人:电话、邮箱、关系等8.求职意向:求职意象、月薪要求等。9.奖惩情况:奖励情况。10.参加活动或加入团体:组织会员、联盟成员。11.服兵役情况:服兵役。12.个人概述:个人资质概述。13.分隔符:分隔符,重点符号等。依据Hasan的语类结构潜势得出英文简历的必要成分和可选成分如图2:
通过图2可以看出,求职者姓名、联系方式、教育或培训经历、社会工作经历、分割符这5项成分在50份简历中出现的频率为100%,因此可确认以上5项成分为英文简历语篇中的必要成分。语篇除必要成分外,按照出现频率的百分比,可选成分依次排列为:求职意向>执照或技能>合法工作许可>职业见证人>个人资质概述>服兵役情况>组织成员>奖惩情况。
三、中英文简历语类结构总结
以上研究表明,中英文两种简历的必要成分和可选成分都存在着共性与差异性。
两者必要成分的共性总结。两者的必要成分都包含求职者姓名、联系方式、教育或培训经历、工作经历、分割符5项成分。通过简历的情景构成分析,编写简历的目的是求职者为了向招聘单位简要的介绍个人信息,首先求职者姓名作为个人的称号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教育和培训经历是招聘单位衡量应聘者资质的最客观、最直接的方法,工作经历作为招聘负责人重视的内容,在简历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体现了个人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再次,当求职者符合招聘要求时,招聘负责人则会对求职者进行告知,以此体现联系方式存在的必然性。对于分隔符和强调成分的必要性,由于简历是对个人情况的高度概括,求职者为使招聘者迅速而准确的找到所需信息,需要强化每一个小标题,因此借助分隔或强调符号来实现。
两者必要成分存在的差异性总结。中文简历包含求职者的个人属性和社会属性,而英文简历并不包含这两项成分,差异存在的原因在下文进行解释。
两者可选成分的共性总结。可选成分是否在中英文简历中出现是根据求职者的实际经历来确定的。经历包括求职者是否拥有某种技能,是否获得过执照、奖励,是否参加过活动或社团,是否服过兵役。除此之外,可选成分的出现还受求职者的个人意图及求职意向的影响。例如兴趣爱好、座右铭这一类体现求职者的性格特征和工作态度的成分;以及个人概述、资格总结这一类体现求职者对自身优势评价总结的成分。如果以上成分有助于求职者获取所谋求的职位,增加应聘机会,那么这类可选成分就会出现。
两者可选成分的差异性总结。由于不同的招聘单位对简历的内容有不同的要求,导致了可选成分存在的明显的差异。在50份中文简历中,家庭背景这一成分出现概率为48%;在50份英文简历中,职业见证人成分出现概率为38%。这部分存在的差异,在下文价值观取向的角度进行解释。
四、中英简历的价值取向分析
通过上文的归纳总结,针对中英文两种简历存在的差异,文章通过价值取向的三个不同视角分别进行分析。
(一)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视角下的分析
20世纪60年代末,荷兰学者吉尔特霍夫斯泰德进行了文化价值观调查,在75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内地的个人主义指数排名为56-61,表明中国大陆倾向于集体主义的文化,而美国排名为第1位,是典型的个人主义的文化。个人主义倾向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松散,对自身和小家庭保护意识较强;而集体主义倾向的社会则十分注重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而对自身的利益保护相对较弱。个人主义文化强调所有的个人都具有相同和平等的权利和责任,推崇自我独立、相互尊重和个人隐私,并且强调对隐私的合理合法化;而集体主义文化的隐私意识却相对淡薄,保护个人隐私的要求也并不强烈。因此在中英文简历语篇必要成分对比中得出,中国求职者将个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与个人工作能力并无直接关系的两项视为求职简历中的必要成分。而在英文简历中这两项内容在50份英文简历中均未出现。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集体主义,集体的利益永远大于个人的利益,家庭作为一个小的集体,他的集体成员即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很强的依赖性。集体主义的家庭观强调集体认同、内部团结、情感依赖和资源共享。因此在集体主义文化的国家,了解求职者的家庭成员可判断求职者的社会地位。在50份中文简历中,家庭背景一项出现的概率为48%,其内容包含直系亲属的姓名、关系、工作单位以及职务地位。招聘单位通过此项内容对求职者进行进一步了解。个人主义文化的美国形成的家庭观强调独立、自由、平等,也就是说每个家庭成员都是以个体为中心,每个个体重视自身的需要和价值,与家庭相对独立,在美国受到强烈个人主义价值驱使,求职者更为独立,极少将个人家庭成员与自身发展建立联系,因此家庭背景对于个人求职并没有直接和广泛的影响,英文简历中也并没有出现家庭背景这一可选项。
(二)高低情境文化视角下的分析
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根据人们在沟通过程中信息传递与接受的准确性和清晰性提出了高情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和低情境文化(low-context culture)分析构架。1976年,爱德华霍尔总结了高情境文化的特点是:不重视外显性的口语讯息;重要信息通常表现在时空、情况与关系等情境性线索;高度强调和谐;注重建立社会信任;并具有模棱两可的语言与偏好沉默的倾向。低情境文化的特点是:不重视沟通的情境脉络;重要信息通常表现在外显性的口语表达。在50份英文简历中,职业见证人一项出现概率为38%,求职者列出了除亲属以外的前雇主、导师或同事等人的联系方式,并且在表格内说明可以直接联系以上人员证实个人的工作表现和工作能力。通过这样外显性、直白的信息传递来获取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属于低情景文化的主要特点。而在中文简历中并没有出现此项内容,招聘人更偏向通过时空、情况与关系等情景性线索来判断求职者,这体现了高情境文化维护和谐、注重倍任、保护面子的一个方面。低情境文化的优点是以理性来实现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而高情景文化的优点则有利于建立雇主与雇员的信任和管理过程中的融洽。
(三)权力距离视角下的分析
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是霍夫斯泰德提出的另一文化纬度,它是用来表示人们对组织中权力分配不平等情况的接受程度,权力距离有大小之分,它的大小可以按指数来表示,中国大陆的权力距离指数为80,在74个国家排12-14位,属于权力指数较高的位置。而美国权力指数位40,排行较低,属于低权力距离的国家。在分析简历时作者发现,凡是涉及到有关职称、头衔时中英文简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中文简历中,求职者都将职位的头衔如志愿者协会秘书处处长、校广播台台长等按照时间顺序直接罗列出来,以强调求职者的个人能力,并且拉开了较大的权力距离,建立了气场,这正是权力距离大的文化的特色:即权利所有者应该最大程度地表现权力。在潜意识中,掌权者无需将工作内容一一汇报说明。而在英文简历中,美国求职者所编写的简历除了填写出任职位的头衔之外,全部都详细写明了自己所负责的具体工作内容,例如美国社会室内设计师( ASID)学生分会主席,工作内容包含配合(co -manage)学生成员项目筹资,指导项目负责人,协调(co-coor-dinate)具有50个成员的每月例会和其他项目,为下一年度的活动设定计划。在权力距离小的国家,掌权者是尽量将等级差别减少到最低的程度,在他们的意识中设立等级只是为了便利而建立不同的职位角色而已,他们的权力是时刻接受善意判断的制约,因此美国求职者在编写简历中涉及到头衔时都将其权力所牵涉到的工作一一列出,以取得他人得信任。
结语
通过在Hasan的语类结构潜势理论视角下对中英两种简历的语类分析,尤其是对其必要成分和可选成分,及其文化价值取向差异的缘起进行分析,发现东西方的价值观也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且有着相互融合的趋势。目前东方传统的一些价值观正在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冲击,求职者的个人简历也将无法避免受到影响,今后求职者如何能够编写一份更好的个人简历,招聘单位如何能够更有效的通过简历了解求职者,通过从价值观取向的角度分析希望可以得到一份答案。
参考文献:
[1]蔡芳.中西方隐私观探析[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7(2):22-23.
[2]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贾琳.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英文简历的语类分析[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8.
[4]江玲玲.从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观看中西方家庭人际关系[J].青年文学家,2010(4):258.
奥沙利铂(L-OHP)是第三代铂类广谱抗癌药物,国际通用名为草酸铂,是胃肠道癌常用药物,是结直肠癌的首选药物之一。其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周围神经毒性反应[1]。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反应临床上表现为急性和慢性两种[2] ,急性反应的发生率为85~95%,慢性反应的发生率为15%[3]。急性神经毒性反应常发生在用药的过程中或者用药后几天到几周的时间里,出现外周感觉神经异常,表现为指趾端或口唇周麻木,感觉迟钝,遇寒冷或冷刺激症状加重。奥沙利铂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预防尚无特效方法。如何防治奥沙利铂化疗致神经毒性反应是肿瘤科医护人员关注的课题。相关资料表明,奥沙利铂急性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与受冷有关[4]。基于相关文献的启示,我院将2012年11月~2013年2月,2013年11月~2014年2月住院的胃肠道癌行奥沙利铂化疗患者,采用艾灸联合热水袋局部加温防治冬季奥沙利铂化疗致急性神经毒性反应3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 2 月,2013年11月~2014年2月在安康市中医医院住院的胃肠道癌行奥沙利铂化疗患者70例。70例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22~68岁。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经细胞学或病理学确诊为胃癌或结直肠癌。患者的机能状况卡氏(KPS)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6个月以上,无重要脏器功能严重受损,化疗方案FOLFOX(L-OHP+CF+5-FU)。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原有糖尿病可能引起末梢感觉异常的患者,原有脑血管意外神经系统疾病,曾接受过可能引起周围神经毒性的其他化疗药物的患者。艾灸部位有皮肤创伤,溃疡,感染的患者,对艾灸不配合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将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性质,治疗方案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予FOLFOX(L-OHP+CF+5-FU) 化疗方案。两组患者静脉化疗前,由主管护士向患者介绍化疗的目的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用热水袋予手足局部加温保暖,告知患者保暖的重要性,避免冷刺激,不吃冷食不饮冷水,不接触冷物,出门戴口罩,手套,避免吸冷空气吹冷风。教会患者观察和判断局部常见异常情况,如发现局部疼痛或麻木等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1.2.2 干预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给予热水袋手足局部加温保暖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疗法。选穴,上肢穴位:八邪,合谷,阳溪,外关,手三里,曲池;下肢穴位:八风,冲阳,丰隆,阳陵泉,足三里,犊鼻;双侧取穴。从化疗前一天开始,每次每穴以回旋灸的方法灸5~10min ,2次/d。10d为1疗程,共6个疗程。对照组患者给予热水袋手足局部加温保暖。
1.2.3 观察方法 治疗过程中每日评估并记录两组患者口周肢端感觉及其他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程度以及持续时间,了解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2.4.判定标准 本研究采用奥沙利铂化专用感觉神经毒性分级评价的Levi标准[5]来判断:0度为无任何不良反应;Ⅰ度为感觉异常或感觉迟钝(遇冷引起) 1w内完全消退;Ⅱ度为感觉异常或感觉迟钝,21d内完全消退;Ⅲ度感觉异常或感觉迟钝,21d内不能完全消退;Ⅳ度为感觉异常或感觉迟钝,伴有功能障碍。
1.2.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见表1。
注:P
3 讨论
3.1 奥沙利铂化疗致急性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机制 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急性神经毒性现代医学目前认为有电压门控性Na+通道障碍引起,慢性神经毒性目前可能的机制为轴突神经病变和脊神经根神经结损伤[6]。奥沙利铂化疗致急性神经毒性反应多以麻木症状为主。中医认为手足麻木属于血痹范畴, 中医学者认为人体正气不足导致肿瘤发生,化疗药物乃大毒之品进一步损伤机体,损伤气血,而致气血温煦不足,推动无力,血行不畅,缓慢涩滞,形成淤血,淤阻血行,阳气不能达四末,四末失养,阴血内虚不能充盈血脉,故遇寒则营血凝滞,故见指趾末端麻木,感觉减退,口腔,咽喉部位感觉迟钝[7]。
3.2 艾灸联合热水袋局部加温防治冬季奥沙利铂化疗致急性神经毒性反应的机理 奥沙利铂化疗致急性神经毒性反应多以麻木症状为主。中医学者认为手足麻木属于血痹范畴,其病机为气血两虚,气滞血瘀,营卫失调,而致经脉失养,络脉淤阻。治疗以温通气血,通经活络,活血化瘀,调理营卫为治疗法则。处局部组织代谢,降低患处周围神经的兴奋性。杨华元[8]的研究还认为,艾灸艾灸治疗是借艾条燃后烟火的热力透入肌肤,通过穴位经络的作用,进而温通气血,温经散寒,通经活络,补气活血,活血化瘀发挥治疗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的作用机制是温热效应,光的辐射效应,艾的药性以及艾燃烧产物和气味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艾燃烧时产生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宜于机体的红外线,其辐射能谱为0.8~5.6um, 属于近红外波段[8]。燃烧艾绒时的辐射能谱不仅具有热辐射--远红外辐射,而且还具有光辐射--近红外辐射,艾灸的能谱近红外辐射占主要部分,且峰谱在1.5um附近[9]。根据物理学原理,一般远红外线能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较浅的部位,靠传导而扩散热量,而近红外线较远红外线波长短,能量强,可直接渗透到深层组织,穿透机体的深度可达10mm左右,并通过毛细血管网传到更广泛的部位,而为人体所吸收[8],加强患时的红外线辐射,既可为机体的细胞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必要的能量,也为能量缺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并有利于生物大分子氢键偶极子产生受激共振,从而产生"得气感",同时又可借助反馈调节机制,纠正病理状态下的能量信息代谢的紊乱,调控机体免疫功能。本研究取穴,所选穴位多属上下肢阳明经穴位,阳明经多血多气,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上肢穴位中:八邪主治手足麻木,外关为八脉交会穴,可治上肢痿痹不遂。下肢穴位中:八风主治足肿痛,趾痛,阳陵泉为八会穴之筋会,可疏通经筋,主治下肢痿痹及麻木。
人体穴位既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艾灸是中医传统的外治方法,通过艾灸的温热效应,光的辐射效应,艾的药性以及艾燃烧产物和气味,穴位与经络对机体的调整作用,达到预防和治疗冬季奥沙利铂化疗致急性神经毒性反应的作用。
4结论
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奥沙利铂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预防尚无特效方法。我院在2012年开展"以患者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优质护理服务中,我们将中医护理特色技术运用于冬季奥沙利铂化疗致急性神经毒性反应的预防中。将中医护理技术贯穿于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全程护理中。观察发现,在操作过程中,通过与患者的语言沟通,患者心情舒畅,感觉舒适,增强了患者治病的信心,乐意配合治疗。调查发现,采用艾灸疗法,增加了护士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时间,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本组资料显示,两组患者急性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有明显差异。本研究证明,艾灸联合热水袋局部加温预防冬季奥沙利铂化疗致急性神经毒性反应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预防冬季奥沙利铂化疗致急性神经毒性反应的中医护理手段。传统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数千年,但与现代护理学相结合却不过几十年历史。艾条取材方便,操作简单,不论住院,门诊治疗期间都可以运用,患者出院后也可以在家中应用,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患者容易接受,方便患者自我护理。将艾灸联合热水袋局部加温防治冬季奥沙利铂化疗致急性神经毒性反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不但能解决实际问题,还能使中医药在护理工作中焕发生机,推动中医护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金姣. 奥沙利铂化疗所致毒性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0,8(5c):1322-1323.
[2]高燕菁.运用心理学知识强化药物咨询效果[J] .首都医药,2004,24(1):34.
[3]李晋宝,赵泉,党宏伟. 奥沙利铂的不良反应48例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0,31(20:98-99.
[4] 严娜萍.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初次化疗3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42.
[5] Gamelin E, Gamelin L,Bossi L,et al.Clinical aspects and molecular basis of oxaliplatin neurotoxicity:Current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preventive measures[J].Semin Oncol,2002,29:21.
[6] 李凤君.奥沙利铂致外周神经毒性反应防治进展[J]. 护理研究,2012,2(C):481-483.
学校是培养新一代人才的摇篮,而其校园文化是只有在学校这种环境中才存在的特色文化,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专门以全体师生为中心制定的相关规章、活动实践乃至其所承载的精神财富。而茶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瑰宝,通过茶这一载体进行各种文化的传播,不但可以促进我国茶企向世界各国销售茶产品,而且可以促进我国茶文化及其它传统文化的传播。茶文化的内容丰富,涉及了艺术审美、社交礼仪、哲学宗教等多个方面,而且在思想上融合了儒、道、释三家的思想精华,集各家文化的深刻内涵于一体,不但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展现了我国饮茶之文人雅士的道德风范,起到了重要的文化传播及发扬传统、修养身心的作用。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而在学校课程中合理的开展心理教育课程是现阶段我国开展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心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的各项技能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心理教育的独特内涵与茶文化精神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共通性,尤其是其功能意义,因此,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充分的应用茶文化进行教学具有重大价值。本文通过对茶文化的整体及内涵概述,茶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保持的影响及心理健康课程中融入茶文化的价值功能做了清晰系统的分析探索。
1中国茶文化概述
茶文化是由我国古代人民以茶为载体,融合多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历经千年发展积淀而衍生出的,具有一系列的丰富内容,但仍是以茶为核心。我国古代具有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而茶文化的繁荣发展正是以此为基础的,以至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高品质的物质及精神生活都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对于茶文化的追求也成为了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追求的重要体现。从文化的视角来看,茶文化是与茶相关的、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出来的、系统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统一,是“中介文化”的所属范畴之一,并且在历经了千年的历史积淀之后,其内容与内涵的整个体系更加趋向于健全与完善。茶文化的文化内容主要涉及到了茶的发展历史、生长环境、地域风俗、茶业发展科技乃至茶的种类、茶具、茶艺、茶诗、茶画、茶舞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再由茶这一具体物质发展延伸至人们的社会生活及思想精神,如茶德、茶道等,但总体上来讲,茶文化在结构体系上共分为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三个层次。从行为文化的角度来看,在茶叶的生产、制作与消费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形成了多种约定俗成的茶事活动,通过茶礼茶俗及茶艺表演等形式进行演绎。我国在古代即已经形成了敬茶的习俗,茶被应用于多种礼仪风俗中,如客来敬茶、以茶敬佛、婚礼敬茶、以茶祭祀等,而且不同的民族、地区、社会地位及不同的茶叶种类等有着不同的茶礼习惯,各有各的特色。除此之外,还有心态文化,这主要表现在茶客饮茶品茗的身心意境、审美意趣及价值观念等几方面,是在长期的茶事活动中逐渐的积累表现出来的,从而体现出茶叶的生产过程及茶区茶农们的生活常态,将茶艺文化与人生哲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促使茶文化上升到精神思想哲学的高度,进而形成了茶道等精神文化,同时这也是茶文化的核心精髓所在。
2中国茶文化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影响
2.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处世态度,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我们知道茶文化的精髓核心是茶德、茶道精神,而这种思想精神的表现又与茶人的思想精神息息相关,茶人精神是指茶人所具备的面貌、风范、气质与素质所塑造的茶人形象,其最朴素的精神表达是从茶树的风格品性中引申出来的人的社会精神,即“无私奉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为人类谋福”。对于高校环境中学习的学生来说,从丰富的优秀茶文化中汲取其蕴含的营养,并充分的吸收应用,学习茶事活动及茶艺心态所代表的茶人精神,从而掌握正确的为人处世方向与原则,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发展。所以,在高校的心理健康课程中应用茶文化,以茶文化作为心理素质培养的载体,通过学生对茶道精神的深刻领会体悟,对学生进行思想心理方面的健康保持及强化,从而帮助学生定期的自省,以良好的心态认识自己,以平稳和悦的心态调整自己的社会人际关系,平和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
2.2帮助学生更好地修身养性
茶文化与人类的精神理想追求息息相关,其本质就是从泡茶、品茶过程中领会其所蕴含的各种文化韵味。在这种文化本质的促使下,人们通常可以通过细微的视觉、听觉、味觉等来感受茶道精神,从而对未知的事物进行有效的细致探索,使学生能够在茶文化引导的心理教育中达到自我认知层面上的自我超越。茶道精神蕴含了我国传统美德中的仁义与诚信,而这两种美德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是学生素质修养表现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学生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将茶文化引入高校的心理教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品茶与学习两者互促,领悟深厚的茶道精神,培养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更加注重人与人交往的仁义与诚信,改变自己原有的性格中的劣势,重新在修身养性中塑造自己的人格,以乐观积极的心态为社会、为人民服务,利人利己。
2.3提升整体素质,实现全面综合发展
学生的高校学习时期是学生的“三观”正确保证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各方面技能素质都在逐渐的成长完善,所以,将茶文化融入于高校教育课程具有重要的影响。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沉淀之后,已经具有了比较完善健全的文化体系,且其精神内涵意蕴博大精深,对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十分有效。此外,茶文化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中,包容了美学艺术、礼仪风俗、哲学思想等理论精髓。学生在心理教育课程中接触茶文化,不但可以体会到华夏千年丰富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还可以从中学习为人处世的原则、理念,改善自己的心理、言行与价值观,了解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发展特色,以茶道精神对学生未来走入社会的发展方向进行有效指导,并结合自己的发展目标,以修身养性的方式升华自我。
3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的价值研究
3.1思想引导价值———行为规范的丰富
茶文化对于茶客的行为、礼仪及社交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其价值观念也是淡泊悠远、积极向上,是目前浮躁喧嚣社会的有效补充。教学活动尽管是以完成教学目标为目的的,但如果一味的追求目的,则会对学生的思想心理上形成急功近利的局部价值观念引导,不利于其长远发展,而通过融入茶文化,使学生的心态保持积极、清新的状态,乐观豁达地看待将来会遇到的社会问题,从根本上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念,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帮助完成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3.2文化学习价值———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茶文化作为一个完善的知识文化体系,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内容,在之前传统的心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的依赖于心理教材,仅仅是传授理论内容,不仅增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而且很难帮助学生理解心理课程的内涵与魅力,从而促使学生的心理课程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强。将茶文化与心理思想课程的教学知识有效的结合,不但直接丰富了学生所学习的课程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中国茶文化历经千年的发展渊源与知识体系,加深高校学生对于心理知识内容的印象,以其特有的文化学习价值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3.3人才培养价值———理性、健全价值观念的形成
目前的心理课程教学中,教师通常以知识内容的讲解作为教学重点,而相对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心理,忽略了学生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甚至是某些如利益导向等的片面错误的观念,从而无法有效的帮助学生改善自己的价值观念,培养与同学、集体、社会中的情感友谊。茶文化的精神蕴含包括了修身养性、与人为善和淡泊宁静等思想价值内涵,而这正是学生的人生成长所具有一定程度缺失的理念。所以,通过高效心理教育课程对于茶文化的合理借鉴,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理性、健全的价值观念体系,从而达到心理思想教育的教学目的,最终培养出适合我国未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结语茶文化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涉及到了多种多样的文化知识领域,包含了宁静致远、仁义诚信、社交礼仪等多方面的哲学思想及处世原则,将其应用于心理教育课程,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极为有益,可以帮助他们保持正确的自我认知方向,从而实现综合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桂华,高旭晖,金哲.茶文化与大学和谐校园的建设[J].中国茶叶加工,2010(3):46-48.
[2]张学连.浅谈茶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开展[J].科技文汇,2009(15):58-58.
[3]黄晓琴,张丽霞,向勤锃,试论《茶文化学》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茶叶加工,2010(1):40-42.
[4]兰岚.中国礼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J].长春大学学报,2014(10):1431-1434.
关键词:
中西茶文化;英语;跨文化;作用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让中西方文化之间拥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作为中西方文化中较具代表性的茶文化在跨文化交际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也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中西方茶文化虽然同根同源,但是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也造成了很多的文化冲突和误解,如何在文化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培养英语跨文化应用能力;如何通过中西茶文化学习为契机,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西方文化习俗,提高文化适应能力,促进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质量,现已成为当代文化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1从跨文化角度看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中西方由于地理、历史及人文环境的不同,在茶文化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可以归纳为语言交际及非语言交际两个方面:
1.1中西茶文化语言交际差异
中西方茶文化重要的交际手段就是两者的语言形式,茶叶相关的语言内容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尤其折射了茶文化在不同语境中的文化底蕴和发展情况。总的来说中西茶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首先,我国茶文化语言交际范围较广,涉及士农工商各个阶层或各个文化领域,而西方茶文化的语言交际范围较窄,并且数量较少。我国茶饮及茶文化有数千年发展历史,而西方茶文化虽然源于我国,但只是随着16世纪中西方茶叶贸易的发展流传至欧洲各地,直到17世纪在英国及法国贵族或统治阶层的推动下,舶来的茶文化才与西方语言逐渐结合,因而具有典型的阶级特性。例如西方茶文化词汇中“皇家茶”、“伯爵茶”等贵族型词汇比比皆是,直到19世纪后期茶文化才走入寻常百姓家,但与我国相比语言应用范围较窄。其次,茶文化语言交际在我国文化中以质朴和简单为主,而在西方文化中相关语言应用多发生了阶级性或暗示性的“喻义”或“转义”现象,茶文化语言交际的内涵与西方社会发展结合较为紧密。尤其西方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物质文化的推动,让茶文化语言在交际中成为特色文化内容,甚至某些词汇摆脱了东方文化内涵。
1.2中西方茶文化中非语言交际差异
从跨文化角度看,中西方茶文化除了语言交际方面差异外,更存在着明显的物质、行为、价值观方面的差异。首先,中国茶文化中茶叶主要由绿茶、红茶、白茶、青茶、黑茶、黄茶六大茶类构成,尤其推崇非发酵性绿茶为主,在茶具上以瓷为主,包括:茶壶、茶杯、茶托、水方、水盂、各式茶具,形式多样。而西方茶叶以红茶为主,种类较少,茶具以维多利亚贵族特点为主,崇尚华贵瓷器活银质茶具,包括:茶虑、茶碟、点心盘、餐巾等凸显物质条件奢华要求。其次,中西方茶文化在品饮方式上,中国注重茶的单纯,以清饮为主,而西方为增加口感和个性,以“混饮”为主,同时在饮茶时间上,中国并无固定时间要求,而西方对饮茶做了“早茶、午茶、下午茶、晚茶”的规定,并其饮茶成为重要的餐饮内容和社交方式。最后,在精神层面上,我国茶文化以“儒、道、佛”等哲学思想为思想精华,茶文化的内涵被提升到道德等价值观层面,“天人合一”等思想成为我国茶文化精神主旨,但是西方茶文化突出“实用主义、物质主义”等阶级思想为主,以茶凸显统治阶级的财富和生活方式,彰显贵族特性和品味。
2中西茶文化差异对跨文化教学的影响和作用
2.1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就是培养能够适应中西方文化交流,熟练掌握和应用西方语言技能的文化参与者。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学习对于我国文化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者来说,为他们认识西方茶文化及创建茶文化交流氛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让我国文化学习者在我国文化内了解西方茶文化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事实上,在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学习中,学生不仅感受到茶文化带来的茶叶相关语言交际差异带来的冲击,更在茶文化的理解上受到多元的挑战,对中西方思维习惯、价值观念、文化习俗等中西方茶文化内容进行适当的、客观的反思。因此,通过中西茶文化之间的对比,学生能以茶文化在中西方语言、物质、行为、精神层面的差异为契机,接受、理解、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进而在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中重新认识西方社会,正确认识文化现象和语言应用的价值,促进跨文化意义的提高。
2.2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错误
中西方茶文化差异为英语跨文化学习者来说,不仅提供了语言学习的多元素材,而且让英语学习者以更有趣、快捷、形象的方式适应西方茶文化等抽象文化内容。中西方茶文化差异让英语学习者在文化比较中,形成对中西方文化正确客观的认知和理解,并对以西方文化审视我国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形成对中西方跨文化的深刻理解。当然,茶文化在中西方文化中涉及内容多种多样,涉及的文化冲突也非常普遍,难以避免,但是通过两种茶文化与英语学习的结合,可以让英语学习者认识到中西文化冲突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通过茶及茶文化的对比,尽量减少文化冲突,并对中西方文化冲突做出应有心理预警和准备。
2.3形成英语跨文化教学体系
中西方茶文化在语言、茶叶种类、茶具、饮用方式、价值观念上的种种差异,已经让茶文化成为凝聚了文化和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在英语跨文化学习中,中西茶文化无时不刻的渗透着西方文化重要内容,尤其对于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中西文化差异对比可减少语言学习的心理负担,增加对英语学习兴趣。同时茶文化在中西方之间的比较,让英语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容易确定跨文化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茶及茶文化导入设计安排英语文化学习内容,将文化学习内容具体化到各种茶文化的实际案例中,进而实现英语学习与文化学习的双管齐下。
3以中西茶文化差异促进英语跨文化教学的途径
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内容五花八门,不能简单的在英语课堂上生搬硬套,必须着眼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的,对现有英语文化学习进行改革,要想让茶文化对比进入课堂,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切实提高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发展。
3.1以中西茶文化差异,确定教学内容
如上所述,中西方茶文化内容涉及语言、茶叶、茶具、茶饮、价值观等各个层面的内容,如果直接生搬硬套,很难形成系统化的跨文化学习体系,同时茶文化信息量过大,可能会影响英语认知层面教学的质量,所以必须确定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学习的具体内容,对中西方茶文化及跨文化教学的方向予以明确。首先,立足中西方茶文化语言对比,茶叶物质、茶叶行为、茶文化精神为辅助的理念。英语跨文化学习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跨文化能力,语言能力是其学习的主要目标,所以以中西方茶文化差异为教学内容时,必须强调中西茶相关语言应用差异,同时用茶叶对比、饮用方式、茶文化作为语言学习或调解英语学习的辅内容。其次,确定中西方茶文化差异与英语跨文化教学的结合方式。中西方茶文化之间存在很多差异,但是在英语跨文化教学中不能随机参考,必须树立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目的,从课程导入到课程内容都要认真、科学的分析,找到合理的结合方式。
3.2以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创新教学方法
要想通过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对比和分析,提高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和意识,就必须要在实际教学方法上将茶文化对比融入其中,主要包括:首先,中西茶文化注释法。茶文化对于学生来说属于较为陌生的文化范畴,在英语跨文化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西方茶文化属性及学生文化程度,对中西方茶文化涉及的语言及文化知识进行注释,尤其特殊词汇和行为进行跨文化性对比。如“中国清茶、英国混茶”或“redtea”和“blacktea”进行适当注释。其次,中西茶文化实践教学法。中西茶文化虽然为英语跨文化教学提供了素材,但是如果只局限于茶相关资料对比,很难强化中西文化差异和学生的理解。因此,必须开展中西茶文化差异的跨文化实践训练,在茶饮及茶叶相关活动中对茶叶语言、词汇、茶会、茶俗等内容进行训练,组织学生参与到茶文化的氛围中,并对中西茶文化感受进行分析和讨论,进而促进对中西文化的理解。最后,中西茶文化的多媒体对比法。茶文化在我国和西方虽然属于传统文化,要想在当代英语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必须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结合,适应学生的现代心理特性及文化需求,让传统茶文化彰显时代色彩。
4结语
中西方茶文化虽然同根同源,但是却在语言、茶叶、饮用方式、茶俗、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文化差异中蕴含着丰富的跨文化交际元素,因此对当代英语跨文化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我们必须在跨文化教学的实践中,正视中西方茶文化与英语语言、跨文化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以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差异为契机,探索如何以文化现象推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护和传承中西茶文化的精华,又为我国跨文化交际实用型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作者:王云羡 胡玉辉 单位: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包括人生的目的,怎样做人以及怎样实现个人价值等方面的看法。这种价值观,是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中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它既反映出了人的本质,又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与社会诸方面的关系。具体地说,包括了人与自我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的思想,与生产生活实践相依托,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人文和历史相伴随,贯穿于茶文化发展的历程,形成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分析和研究中国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思想,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理解茶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中国茶道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与茶文化精神是一致的。就其要义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德——摆正人与自我关系的准则
重德,是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中最基本的内容。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而茶德的树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显现,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时又是茶人所确立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首先,茶性蕴含着茶德。茶品即人品。茶品是指人们在对茶的认识中提炼出来的象征性品貌,陆羽在《茶经》一之源开宗明义地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被称为嘉木,是因为茶的生长、体型、特色和内质等具有刚强、质朴、清纯和幽静的本性。茶树生长在山野的烂石、砾壤或黄土中,仍不失坚强、幽深;茶叶凝聚阳光雨露的精华,其“性洁不可污”;茶汤晶莹清澈,清香怡人,给人以智慧和幽雅的韵致。茶性与茶品相联系,无喧嚣之形,也无激扬之态,茶性与茶品这些自然的本质特征渗透到人们生活领域,表现在人对生活的一种理解,一种静观,一种品鉴,一种回味;延伸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则是一种境界,一种理念,一种智慧,一种品格。因此,重德观念的形成,源于茶的自然本性。
其次,茶德是茶道的灵魂。在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人们对茶德早已确认,并崇尚备至。陆羽在《茶经》提出的“精行俭德”,说明茶的美好品质应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这是最早确立的茶德标准,也是中国茶道的精神所在。到了后来,唐代刘贞亮对茶德的阐述则更为具体: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行,以茶可行道。在当代,王泽农,庄晚芳等茶学专家,对茶德都作了深刻的注解。王泽农先生认为,茶道的本质精髓应该是“德”,德是天地的属性,天性、人性、茶性乃共性所在也。庄晚芳先生提出了“廉美和敬”为核心内容的茶德,他认为“廉俭”可以“育德”,以一杯清茶来推行清廉与勤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茶德的树立和推崇,不仅为中国茶道形成奠定了基础、丰富了内容,而且也为茶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明确了方向。
第三,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如前所述,中国茶道,很大程度上是在树立茶德的基础上创立的。尽管目前人们对茶道的论述,各执己见。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茶道讲求的是精神内涵。中国茶文化继承了儒、佛、道的精义,把饮茶等茶事活动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茶的品饮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洗礼和人格上的澡雪,这就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中国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茶人精神推动了茶道的发展。被人们尊为茶圣的陆羽,幼为弃儿,长于佛门,一生不仕,致力于茶事研究,他常脚着芒鞋,独行野中,采茶觅泉,品茶鉴水,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对理想的追求,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为推动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陆羽的一生,不羡官爵,不慕名利,甘愿荒餐野宿,栉风沐雨,始终生活在人民大众之中,他这种牺牲自我,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以及勇于吃苦、善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既是茶人精神的充分体现,也是中国茶道关于人的人生价值思想的完美表达。
二、尚和——协调人与他人关系的宗旨
茶道中“和”的基本涵义包括和谐、和敬、和美、平和等等,其中主要是和谐。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茶文化关于“和”的内涵既包含儒、佛、道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人们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同时也是评价人伦关系和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
第一,“和”是中国茶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茶道是在吸收儒、释、道三教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三教对“和”的阐释各不相同,但“和”则是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儒家推崇的是中庸之道,《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指出了“和”与“中”的关系,“和”包含中,“持中”就能“和”。因而儒家提倡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必须节制而不放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亲和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礼之用、和为贵”。佛教中的“和”提倡“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并强调“言色相和”,这是一种舍弃根本的“和”。特别是在茶道中的“茶禅一味”强调,人如果要脱离苦海,就须六根清净,明心见性。禅茶是僧侣们通过品茶品味人生,这是“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道家追求“天人合一”,“致清导和”“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和”表达了人们崇尚自然、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的理念。总之,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哲学思想贯穿于茶道之中,既是自然规律与人文精神的契合,也是茶的本性的体现,同时也是特定时代的文人雅士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如儒家基于治世的机缘,佛家则是缘于淡泊出世的操节,道家又赖于尊人贵生的精神等。
第二,“和”是人们认识茶性、了解自然的态度和方法。茶,得天地之精华,钟山川之灵秀,具有“清和”的本性,这一点,已被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认识。陆羽在《茶经》中关于煮茶风炉的制作所提出的“坎上巽下离于中”与“体均五行去百疾”,是依据“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提出来的。陆羽把茶性与自然规律结合起来,表达了“和”的思想与方法。煮茶时,风炉置在地上,为土;炉内燃烧木炭,为木、为火;炉上安锅,为金;锅内有煮茶之水,为水。煮茶实际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平衡的过程,煮出的茶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另外陆羽还对采茶的时间、煮茶的火候、茶汤的浓淡、水质的优劣、茶具的精简以及品茶环境的自然等论述,无一不体现出“和美”的自然法则。
第三,“和”是规范人伦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价值尺度。中国茶文化对于“和”精神,主要表现在客来敬茶,以礼待人,和诚处世,互敬互重,互助互勉等。通过饮茶、敬茶,形成了茶礼、茶艺、茶会、茶宴、茶俗以及茶文学等多种茶的表现形式,而实质内容则是以茶示礼、以茶联谊、以茶传情,而达到的目的则是以茶健身,以茶养性,以茶表德。
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既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礼节。人们通过敬茶、饮茶、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这种习俗和礼节在人们生活中积淀,凝炼和阐发,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在人伦关系与人际行为上,就是以和谐、和睦、和平为基本原则,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平衡。如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遇到矛盾时,求大同、存小异,这是一种“和”;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平等、公开、公正的原则,也是一种“和”;对待纷繁、浮躁的世俗生活,要求平心静气,则是另一种“和”。
总之,茶文化崇尚以“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对于建立团结和睦、和诚相处、和谐一致的人伦和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崇俭——处理个人与民族及国家关系的基础
崇俭,就是倡导勤俭、朴实、清廉的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道德风尚。以茶崇俭、以俭育德,既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义,也是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重要思想内容。
茶在守操、养廉、雅志、励节等方面的作用被历代茶人所崇尚。陆羽在《茶经》中追述了自神农至唐代诸多有关饮茶的名人轶事,其中不乏以茶崇俭的例子。如齐国的宰相晏婴以茶为廉,他吃的是糙米饭,除少量荤菜,只有茶而已。晋代的陆纳以茶待客,反对铺张,不让他人沾污了自己俭朴的清名。桓温以茶示俭,宴客只用七盘茶和果来招待。齐武帝在遗诏中说他死后,只要供上茶与饼果,而不用牺牲,并要求天下人无论贵贱,都按照这种方式去做。如果说这些以茶崇俭的例子只是对廉俭之风的追求,那么陆羽崇俭的思想,则更多地表达了自己匡时济世的政治向往和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
陆羽对煮茶的锅,要求用生铁制成,如果用瓷、石则不耐用,如果用银制,则“涉于侈丽”,这种观念仍然是崇俭。而他在风炉上铸上“伊公羹、陆氏茶”和“圣唐灭胡明年铸”的字样,是陆羽用自己的茶比伊尹治理国家所调之羹,来说明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至于风炉的铸造时间,标明是在唐代平息安史之乱第二年铸造的,表明了陆羽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同时也寄托了茶人积极入世,以身许国的高尚情怀。
陆羽一生勤奋好学,俭朴处世,他不求仕进,不成家,却成就了《茶经》。他虽身为闲云野鹤的隐士,但却处江湖之远亦忧其民。在安史之乱时,他写的《四悲诗》,就是对人民的痛苦有所感触,用悲愤的泪水写成的。
以茶崇俭,以俭育德,茶是人们寄托感情的媒介,也是历代茶人爱国忧民的情结的载体。“啜苦励志,咽甘报国”代表了茶人以爱国主义为人生价值的崇高品格。
四、贵真——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
贵真,就是讲求人与自然的亲和,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既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也是传统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茶人对人生价值的最终追求。
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庄子曾经说:“真者所以受于天,自然不可易,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解释了真的本质,即“真”与“天”、“自然”是一致的,是不可改变的。所谓“天道自然”,“天人合一”,是古代先哲们解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观念。中国传统茶文化讲究的真,包括了茶的自然本性之真、品茶的环境之真和人的性情之真。
第一,茶的自然本性之真。茶叶是天涵地载人育的灵芽,其天然性质为清纯、淡雅、质朴。陆羽《茶经》指出,“茶之性俭”,“茶之为用,味至寒”。唐代裴汶在《茶述》中说:“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的诗中写下:“洁性不可污,为饮涤烦尘”的名句。由此可见,人们对茶的发现、利用和享受,既有感观上的真香、真味,也有精神上的真性、真趣。茶,由最初的药用到生活中的享用,由提神醒脑的天然功用到致清导和的精神作用,由自然的茶品到社会的人品,这种渐进的认识、升化过程,不仅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而且也反映出了人与自然高度契合、和谐统一的过程,同时也彰显出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
第二,品茶的环境之真。人们品茶,还须要有适宜的环境、氛围和时间,“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矣。”天趣则是指自然天成的环境。《徐文长秘集》称“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永昼清谈、宜寒宵兀坐、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绿藓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表明了品茶需要野、幽、清、净的自然环境。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提出了品茶的适宜时候:“心手闲适,披咏疲倦,意绪纷乱,听歌拍曲。歌罢曲终,杜门避事。鼓琴看画,夜深共话。明窗净几,佳客小姬。访友初归,风日晴和。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酒阑人散。儿辈斋馆,清幽寺观,名泉怪石”等,此外,历代文人雅士选择茶境时,离不开松、竹、梅、兰与琴、棋、书、画等,这些即是人与自然沟通时,对“真”的追求,也是人文精神与自然精神交相涵摄时,对美的感悟。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高端人才的高等院校正面临着不断增大的压力。一方面,旧的教育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另一方面,新的就业环境迫使高等院校必须及时地做出战略调整,让毕业生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茶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同样面临着重重挑战,在新时代,将茶文化的发展与高校的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必将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实现两者的创新式发展。
1茶文化的现代特征
我国的茶文化历久弥新、源远流长,就整个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它根植于我国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农业文明之中,在官本位思想、儒家思想以及佛教道教等传统思想的综合影响下,形成了敬畏自然、重视传统伦理道德,讲求“天人合一”的茶文化的思想内核。这种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延续千年,虽然期间茶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重点发生过变化,但这一核心价值理念一直相对稳定,并且影响非常深远。从开始,我国进入了近代历史,当国门被外国列强用枪炮打开之后,中国的科学、教育、文化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当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茶文化也不例外。在这一百多年的近代历史进程中,中国逐步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从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宗法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我国的茶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同样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深刻变革了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茶叶的生产、加工和消费形式,人们对于茶文化的态度也有了一定偏移。早在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我国就已经开始了茶叶生产的机械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壮大,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近年来,我国茶叶产业不断纵深发展,产业链条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和扩张。茶叶的综合利用渗透到了化工、医疗、食品等多个领域数百种商品之中,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正在改变着茶文化的核心价值内涵。可以说,现代茶文化的价值内涵更加追求人的主导性,偏重于人对茶文化的享受,相关的礼法观念却相对弱化。基于特定的文化背景,现代人对茶文化的新价值内涵正在加速接受,并从中获得了更多的物质文化享受。尽管如此,传统茶文化与道家、儒家、佛教思想紧密相连的特征依然明显,并没有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而消失殆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我国传统茶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仍然眷恋着“忠孝礼义廉耻”等传统价值观念,与茶文化的传统核心内涵相契合。值得注意的是,茶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并非简单的时间概念,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而且各个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差距非常之大。在一些西部欠发达地区,传统的茶文化依然非常稳定地存在着,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茶文化有着较大的区别。其实,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很多领域都有着与茶文化相似的发展路径,因此,研究我国的茶文化发展对于探究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规律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2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深入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不断深化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加大了对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探索力度,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例如,在高校的公共课或者选修课中加入了曲艺、象棋、书法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内容,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具备了更高的文化内涵,可谓是一举两得。素质教育是合乎发展规律的,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加有利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国的素质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比如,我国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开展的面太窄,很多情况下仅局限于本专业,其本质上还是服务于专业教学。有些地方虽然在跨专业等方面做了些尝试,例如多开设公共课、给专业相近的学生联合授课、打破专业限制等,但是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还是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过深,没能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内涵,没有从本质上意识到素质教育是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全方位地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各种途径最大限度地提升其社会实践能力,最终培养出适合时展需要的优秀人才。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高等院校素质教育有着类似的发展历程,都经受着新时代中多元化因素的影响。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和高校的素质教育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优势互补。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亟需得到创新发展来实现自我救赎,获得更多年轻人的接受认可;另一方面,高等院校里聚集了大量中国最优秀的青年人才,他们具有知识、能力朝气和活力,对传统事物和新鲜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如果通过一定方式和途径让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中传播和推广,以广大青年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必将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并培养出足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接班人。
3茶文化对高校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3.1有利于综合学科体系建设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人的起居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影响力。目前,茶文化已经走出国门,走上了国际舞台,在很多国家都得到了推广,这一方面见证了我国国家软实力的增强,另一方面也证明了茶文化历久弥新,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特征。在国外,很多具有国家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都被纳入了当地高等教育的范畴,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这对我国高等教育具有启示性,将茶文化引入我国高等教育的体系之中,给学生全方位的茶文化教育,增强其对茶文化的了解和感悟,不但有利于克服我国高等教育过于注重专业性教学的弊端,而且有利于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中综合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3.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茶艺分为六大要素,即人、茶、水、器、艺、境。在这六大构成要素中,人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发挥着核心作用。人既是茶艺活动的掌控者,也是茶艺意境的创造者。茶艺需要上好的茶叶、水、器皿,同时更需要茶艺师的心灵手巧才能贡献出极致的茶艺精髓。茶艺的内涵博大精深,是一个综合性的美学体系,其中吸收了很多种不同的文化因素,例如佛教、道教、儒教等,仁爱等传统文化精髓也融入其中。茶艺讲究天人合一,要求茶艺师心无旁骛、心如止水,实现人与物的完美融合。茶艺中蕴含着很多人生哲理,只有在细细的品味中才可以感悟。当代大学生正在处于人生的转折时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正逐步形成,然而,社会上种种不良思想和风气极大地影响着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如果不及时制止和调整,必将影响其一生。茶艺展示的是一种平和的人生境界,研习茶艺可以让学生变得更加理性和淡然,提升自我感悟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另外,茶文化展现了一种人生艺术,在繁忙的工作学习之后,通过茶道规则沏一壶好茶慢慢品位,在品茶的过程中思考和感悟,无形中便提升了人生修养,让心灵得到净化。
3.3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在这种大背景下,茶文化休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中国人对茶情有独钟,对茶文化更是偏爱有加,茶文化休闲产业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相对于庞大的市场需求,我国的茶艺人才存在着严重短缺的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茶文化休闲产业的长远发展。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大量的高校毕业生长期处于失业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对高等教育发展也十分不利。就业难具有警示作用,倒逼着当代高校必须做出调整和改革,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实用性强的知识和技能。在高校开展茶文化教育无疑是一种顺应时展的明智选择,有助于培养专业的茶艺师,迎合市场需求。而且,茶艺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还是中国茶文化的传承者,承担着将茶文化创新发展的使命和责任。
4茶文化与高校素质教育的良性互动
茶文化与高校素质教育是一种互为促进的关系,一方面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研习茶文化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素养和内涵,有利于其正确价值观念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具有极强的学习领悟和创新能力,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在高校开展茶文化教育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茶文化的传承者和接班人。在高校开展茶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和校方的大力支持,在政策、资金、人才、制度、硬件等方面给予足够的保障,逐步将茶文化纳入综合学科体系中来,并在全国高校进行推广,形成具有特色的茶文化教育体系。茶文化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单纯依靠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校方应当创造条件与企业等社会经营主体进行合作,让学生走出去,到茶艺社等社会舞台上磨砺和锻炼。在亲身的实践中深刻掌握和领悟茶艺的精髓。总之,只有实现创新,才能让古老的茶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文化光辉,更加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让茶文化与当代主流文化完美融合,实现新形势下的传承和发展。
作者:孙丽花 单位:河北省泊头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彩云之南――云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它也是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的主要l源地。在这里,数十个民族共同繁衍生息,孕育了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中国茶文化。在这里,普洱茶文化独树一帜,是云南茶文化的重要标志,因为它已经上升到了生命哲学义理的高度,将普世和谐之美散播到世界各处。
1 普洱茶文化背景下的和谐世界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4700年前的神农时代,所以它的文化底蕴深厚,能够代表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与人生观。从狭义角度讲,茶文化代表了人类的精神财富,中国人讲究茶的人文文化与茶艺精神,为其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功能,因此茶文化也见证了中国不同时代的不同社会文明发展形式。普洱茶文化就代表了云南各民族人民在发现、种植、利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饮用茶这一系列生产生活过程,这足以证明茶文化已经存在于云南地方文化、思想观念、生活习俗、以及文化艺术的血液流淌中,成为澜沧江流域千年以来的文化及精神文明载体,象征着民族文化孕育于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传承景象。所以可以将普洱茶文化视为是云南人民的精神寄托,它已经深入骨髓,成为地方建设和谐的基本象征。
在2002年的第七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就谈到“如果这世界上有什么东西能促进人与人间的关系,那就是茶。因为茶香甘醇,带给人悠远意境,它象征着中庸与和平。”中庸与和平也正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之道,因此中国人借助茶文化与世界互动交流,这是再好不过的媒介了。当然也要看到,在当下物欲横流、人类通过科技力量征服掌控自然的巨大支配欲望释放背景下,现代文明所创造得更多物质内容也正在蚕食人们的原始思想,它所生成的各种异己力量也正在不断摧残着人们的心灵,导致了人的异化。在这种危机背景下,人类急需找回人类文明与生态文明的交互共融思路,解决内外危机交集所带来的矛盾发展现状,为人类未来文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新基础。在中国,澜沧江流域下的云南民族文化就希望以普洱茶文化为核心,寻求茶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融合,在该片土壤中生根发芽并结出硕果,为和谐世界创造打下良好基础,可以将其视为是一种民族意识、气质与品格的水融,这里不但包含了云南各个民族的传统思想观念、伦理道德,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反映了当代人的人生信仰与思想境界,这与国家的科学发展观理念相互统一一致。
客观来讲,普洱茶文化对于社会和谐发展是具有重要价值意义的,而且这一价值也在日益凸显。这主要是因为现代人在现代化科学技术、信息文化及喧嚣城市氛围中生活,它违背了人类与自然本应一体的和谐生态本质,所以现如今更多人开始不自觉的寻求再次亲近自然本源与文化生态的机会,寻求那种与自然相融的和谐性空间,所以普洱茶正起到了此作用,它在文化价值上对应契合了现代人的现实发展需求,蕴含了更多和谐自然、质朴简约的人文精神,从侧面促进了人们社会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的有效发展。当然,中国也依靠普洱茶文化实现了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文化经贸往来,这对于人类发展,创建和谐世界是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与意义的[1]。
2 普洱茶文化的和谐价值
普洱茶的文化和谐价值体现在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普洱茶拥有千百年文化底蕴,惠泽天下众生,无论是皇权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曾经得到其润泽。现如今,普洱茶更是人们之间互通友谊,表达真情的“和谐饮品”,所以普洱茶这种从人类个体发展人性、人文交际的和谐功能价值是其它文化产物所不能取代的,它为人们所带来的是风清正气、民心和谐的社会风气,也非常利于营造出那种振作向上、洗心涤厌的和谐氛围,这对人与社会之间的长久交流是非常利好的。
普洱茶是宝贵的世界茶文化自然遗产,它被人们称之为活着的世界茶树基因库,这就说明人类已经将其视为是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最好沟通纽带,强调它的原始自然价值,包括它为人类所带来的有益特性。我国作为普洱茶的重要起源中心与原产地,希望借助普洱茶的推广来带动国家环保生态产品的全面普及,也倡导现代化农业生产要走绿色路线,为人类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在如此背景下,普洱茶就象征了健康与财富,人们对它深怀感恩之心,将其视作大自然的慷慨恩赐,将普洱茶树供奉为神灵并虔诚守护。现如今,在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的少数民族人民依然还保留着祭祀茶祖、茶神与茶魂树的古老习俗,他们将其视为是对古老祖先的精心守护与崇拜[2]。
3 普洱茶文化的社会和谐价值体现
2016年7月~9月期间,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普洱岁月、茶马春秋――普洱茶马文化风情展》,这一主题活动展示了从我国清代到民国时期近300件茶马文化实物与珍贵图片,特别是以普洱茶“茗香随风”为主题的中国普洱茶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展示更吸引了各方注目,它将普洱茶从古至今的千年文化都展示在人们眼前,强调云南普洱作为世界茶源、茶马古道的重要标记,是中华民族一笔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在这里,普洱茶文化也与公众生活紧密相连,进入平民百姓视野,鼓励人们以茶示礼、以茶会友,展示了它之于国际、之于社会、之于人民的和谐之美[3]。
总结:品茗普洱茶文化,温润心灵,共建和谐人文社会,这也是普洱茶文化之于人类发展建设的重要功能。现如今,中国也在通过建设云南“绿色经济强省”与“民族文化大省”来丰富茶马古道内容,向世界普及普洱茶文化,希望通过普洱茶文化所承载的悠久历史与和谐文化精髓来构建强大的文化联谊体系,使普洱茶文化成为天下人的共同精神文明财富,将它的和谐价值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陆云.论普洱茶文化的“和谐”之美[J].大理学院学报,2013(8):59-62.
关键词:茶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深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一个老生常谈、历久弥新的课题。从不同的视角切入到如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可以获得一些不同的经验和认知,例如从组织行为学、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技术等不同的渠道切入到这个过程中就会获得一种不同的教育实践导向,但是,本质上都因循着教育规律发展的基本路径。“茶文化”某种程度上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伦理体系的一种智慧结晶和生活浓缩,代表了农耕文明时代我国社会道德在人们日常生活世界的一种具体表征。在当前这样一个大众化、全球化、虚拟化环境相互交织的背景下,回归传统、重温国学、回到经典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尝试,基于茶文化这个国学传统的视角,有助于我们体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真、善、美和创新的全新内涵。
1茶文化的德育教化价值挖掘
作为一种文化实践,茶文化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神农尝百草时期,古蜀茶作为我国最早的茶叶,集中代表了上古时期古巴川地区的人们在饮食方面的讲究和追求。随着战争、文化传承的加深,道家思想、儒家思想、禅宗思想将“茶文化”赋予了形而上的学术认知理念,至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为止,我国茶文化正式从一种形而下的实践,经过文字的描述和体系化的理论建构成为了一种体系化的学说。无论是从茶文化的“本性”来讲,还是从茶文化的“表达之道”、茶文化的“道德寄托”来讲,茶文化都具有很强的德育教化功能与价值。
1.1价值观方面:取德尚义,臻于至善
茶文化作为儒家、道家、禅宗等思想互相交融的一种复合型文化产物,集中承载了这些思想流派的核心价值观。例如儒家倡导的“义利观”、“君子观”、“和谐观”和道家倡导的“道法自然”、“淡泊宁静”、“无为而治”以及禅宗的“导人向善”等都是在认识“价值”方面给人们释放一种积极的“德义观”。正如荀子所讲,“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河在涅,与之俱黑”,象征君子正者自正、清者自清,将君子应然的一种基本生活态度和立场作为茶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2世界观方面:善礼与互让
在多种思想流派互相交融、激荡的背景下,茶文化吸收了儒家思想倡导的“情景合一”、“中庸之道”、“内自省也”、“和谐交往”、“君子和而不同”等对待客观世界的基本态度,同时也继承了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五行阴阳协调”的理念,这些体现在社会交际方面就是一种“社会尊礼”,是“礼义”在交际层面的表达。例如茶文化中的“茶道”、“茶戏”等都将互尊互让、和谐对话、包容性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交礼仪,所谓“客来不敬茶,不是好人家”就是指的一种“尊礼”状态,传承了儒家思想中的“有客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的世界观和社交观。在茶道中,“倒茶要到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更是将这种尊礼和互让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对于当前以独生子女构成的大学生主体来讲,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
1.3人生观: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结合起来
德育教育的基本构成是德性,代表了一种伦理和教条体系,是人们在交往当中应当遵循的一些起码的规范,属于韦伯所讲的“价值理性”的范畴。相比较于西方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教育观念和人生观念趋向于“工具理性”(一种物质享受、工具主义的导向)这种状态,我国的传统伦理教条都采取一种明显的大陆国家导向的“价值理性”,同时将工具理性置于价值理性的框架性约束当中。比如说在看待“茶”的价值功能方面,我国茶文化持有的基本立场是要重视茶的物质功效(比如养生保健、生津解渴等),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要超越这种工具理性去自觉地寻求一种修身养性、尊礼互让的道德实践,将茶文化作为一种修行模式来看待,而不仅仅是将茶作为一种饮料看待。对于当前大学生们基于市场经济形成的一些短期物质享乐主义来讲,茶文化这种教化功能值得我们挖掘。
2茶文化切合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的几个主要面向简单地来讲,茶文化指的是我国基于种茶、饮茶等过程形成的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体系化认知的一种伦理体系、物质财富和交往规范的总和。重德、尚和、崇俭、贵真是我国茶文化在教育教化功能方面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当前我们所处的环境来讲,重用茶文化、弘扬茶文化、创新德育教育与当前的社会格局是紧密相关的。
2.1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化”命题是马克思的发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大众化”的主要实现形式是灌输式教育和单向传播教育,因循的基本思路是“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这样的“灌输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化”体现在教育内容上就是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要能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在这方面我国茶文化的大众化途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茶文化中能够体现出我国国民性的一点就是其“大众化”,无论是基于经济交往还是战乱洗礼、文化交流,茶文化之所以广泛地成为一个从上到下全社会阶层都持欢迎态度的文化,根本原因在于其尚和、修身养性、怡情的重要社会价值。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道理真的是科学的,即便是不去灌输传播,人们也会主动地、内在地去追求它,这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德育大众化”过程。
2.2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当前学术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还存在着广泛的争议和分歧,但是“生活化”的一种主要内涵就是倡导德育工作要广泛地借助于生活世界开展教育创新,而不是理论导向、应试导向、课堂教学导向、校园导向,因为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已经逐步地被“新媒体”这种工具分割为无数个碎片化的生活情境,我们要密切地关注到这一点。在这方面茶文化对人们的生活细节具有明显的渗透作用,因为茶文化本身就是生活化的、本身就是生活的一个部分。积极挖掘茶文化的德育教育功能值得我们把握。
2.3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化
实践哲学认为,教育工作的实践应当被放在第一位,理论是灰白的,而实践之树常青。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地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模式、教育技术等方面推向“大众化”、“生活化”的过程本质上也是一个“实践化”的过程。这种实践教育哲学因循的基本逻辑是“以学养人”,而不是纯粹的“以理服人”,也就是说这种实践化的教育转向开启了一个“知识被信仰”而不是“被消费”、“被考试”的一种新的阶段。由于茶文化经过深刻的历史实践已经深刻地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细节中,它背后的一些伦理教条也借助于这些实践在人们的脑海中得到了巩固,因此,我们的德育工作如果能够和茶文化结下某种关联,十分有利于提升教育的效果。
3基于茶文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建议
传统茶文化塑造出来的“和”、“义”、“德”之国民性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我国得到了恒久的传承,体现出了一种伦理教育体系的延续。德育工作的创新离不开大众化、生活化和实践化的支撑,以茶文化为视角我们可以尝试采取这样几点教育创新策略:
3.1生活化教育策略生活化
教育所超越的是“应试教育”,其精髓在于倡导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生活化素材、生活化情境、生活化载体等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此,我们建议可以在课堂教育中增设“茶道与德育”模块的主题,可以分茶系、茶的品种按照学生小组开展茶道表演比赛,重点考核学生在茶道表演中的团队协作、礼仪风貌、道德表现力等,借助于这些学生参与的活动丰富教育内涵。
3.2自我教育策略
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下,德育教育的创新面临着“学生回应力不足”的问题,教师的单向灌输制约了学生的发问精神、参与精神和创新精神。在一种茶文化的视角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尊礼”、茶道交往等都是在“自我教育”中完成的,并不是一种外在强制性灌输的产物。德育工作吸收这种理念可以采取“学生自我对自我的教育”、“学生之间与学生之间的教育”、“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教育”的学生自我教育策略。例如可以在高年级同学中选拔德能勤绩廉优秀的学生充当低年级学生的兼职辅导员,从学习、生活、就业、婚恋、网络、心理素质等方面对其进行辅导,拓宽教育的渠道。
3.3交互主体性教育策略
交互主体性指的是两个主体之间基于平等交往形成的一种对等关系,这种交互主体性贯彻了儒家思想的“和而不同”、“中庸之道”理念,具体到德育教育工作中这种交互性可以体现在德育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可以体现在学生和学生之间,指的是教学过程的对话、沟通、提问、质疑,通过这种交互的过程实现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索和正确认知。在此,可以在各种形式的德育教育工作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案设计等都由学生来完成,教师主要负责知识指导、资源保障和评委点评,让学生走向讲台和舞台的中央,给学生一个发挥自身优势的话语权机会。
参考文献
[1]邹跃光,余玉荣.试论中国茶文化的德育功能[J].农业考古,2006(6):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