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民生银行发展前景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9 17:11:1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民生银行发展前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民生银行发展前景

篇(1)

业内人士认为,安邦规模庞大、实力雄厚,其金融控股集团的战略方向非常明确,而控股银行是其中重要的步骤之一。而对民生银行而言,利益和话语权格局可能要被改写。

安邦图谋控股民生

此番增持后,安邦保险已是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这也是今年以来,安邦保险对民生银行的第五次增持。此前的1月19日和1月20日、1月21日,安邦保险分别以9.191元、9.367元、9.723元的每股均价,买入民生银行A股1.64亿股和2.52亿股、1.98亿股。

民生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安邦增持民生银行股份一事一切都以公告为准。

安邦的金控梦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除了频频举牌民生之外,安邦也正在一步步拿下招行。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安邦保险2014年12月31日以均价16.271元增持了招商银行A股1.78434亿股,至此,安邦持股总数达27.046亿股,持股比例占招行总股本的10.73%、占招行A股的13.11%。据招行2015年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A股股东第一位的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持股占比12.54%。安邦正在向招行第一大股东―招商局的地位逼近。

与此同时,安邦保险正式通过保监会批复拿到了基金牌照。保监会批复同意安邦保险旗下子公司安邦人寿出资5亿元设立安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资额占比100%。这也是国内的第三家保险系基金公司。而保险公司全资设立基金公司的,目前则仅有安邦一家。至此,以注册资本扩充619亿元居中国内地保险公司第一位的安邦集团,其金融版图已囊括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银行、金融租赁和证券公司。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安邦不仅大比例增持招商银行、金融街等上市公司股票,还与生命人寿公开争夺金地集团的控股权,更是连续增持,成为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

高登资本(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付立春表示,安邦规模庞大、实力雄厚,其金融控股集团的战略方向非常明确,而控股银行是其中重要的步骤之一。银行与保险、证券等其他金融业务将产生更明显的协同效应,尤其是在网络和客户的共享上。“选择民生银行作为对象,是比较合适的。首先,民生银行是一家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规模属于中型,安邦不会选择小的城商行,这样整合的成本比较高;其次,民生的股东多是民营企业,且股权分散,也有利于收购。”付立春说。

老股东阻击能力有限

面对一个多月来安邦不断增持,民生银行内部一度陷入动荡和不安。

从股权结构看,民生银行重要的特征就是长期的股权分散,即便是多年来的第一大股东新希望集团,其单一持股甚至从未超过10%。从民生银行去年前三季度股东持股占比来看,第一大股东新希望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6万股,占流通股4.7%。而其他大股东的持股比例都介于1.98%到4.06%之间,均相差无几。本质上来说,从银行治理结构讲,民生银行的股东一直在避免一家 独大。

若要阻击“野蛮人”举牌威胁,原股东要么花巨资买股权,要么拉帮结派。有分析认为,民生银行原股东阻击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安邦保险才能坐上第一大股东的“龙椅”。

事实上,在安邦多次增持民生银行期间,其他股东股权变动频繁,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泛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卢志强都分多次减持民生银行A股,分别套现8.2亿元、2.8亿元。新希望也没有与安邦相争的意思。2014年12月26日,就在民生银行公告安邦收购其股权至股本占比14.06%的第二天,民生银行副董事长、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以每股均价10.8元,减持1.854亿股民生银行A股,套现约20亿元。截至目前,安邦的表决权持股已是刘永好的好几倍,更遥遥领先于中国人寿、史玉柱等股东。

与此同时,安邦在民生银行的持股已达20%的警戒线,大大超过其他股东持股比例,而且目前还看不出安邦有打算收手的迹象。“安邦的强势无疑会给其他股东带来压力,一股独大会侵害其他股东的利益。”有业内人士分析,那也意味着民生银行利益和话语权格局可能要被改写。

民生银行发展模式或变

避开股东们短期可见的浮盈或收益不谈,民生银行未来的发展路数,或许才是大股东们真正关心的。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安邦一旦强势控股民生银行,将对民生银行的业务发展产生重大 影响。

付立春分析称,短期来看,安邦能给民生银行带来更多的资金,对民生银行是正向影响。但股东的变化可能会带来经营管理层的变动,长期来看,安邦控股民生银行后,民生银行会朝什么方向发展,还要看安邦未来的策略。

目前,安邦副总裁姚大锋已入驻民生银行董事会。民生银行在与安邦沟通过程中已明确表示,希望安邦只做相对大股东,顶多持股20%,并在董事会拥有一席,且可担任副董事长。

篇(2)

尽管民生银行现任董事长洪崎、创始董事刘永好、股东史玉柱,对于安邦保险集团的进入,皆公开表明欢迎。但面对股东们和管理层多年来精心构建的均衡被意外打破,银行未来命运徒增变数,民生银行董事会和管理层一度陷入紧张和不安。

“大家都在揣摩安邦的到来对银行是提升,还是有其他目的?”一位民生银行董事向《财经》记者表示,有的董事甚至担心,民生银行存在成为新的大股东“提款机”的风险。

顾名思义,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邦保险集团),本应是一家以保险为主业的金融集团,但现实中,经历了近五年在金融等跨行业的强势扩张后,保险业的资产仅占安邦保险集团总资产的三分之一。真正令市场侧目的,是其彪悍而隐秘的投资风格。

业界普遍认为,安邦的进入,并非“对民生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看好”如此简单的官方表述。

一位接近安邦保险集团的高层人士对《财经》记者透露,安邦保险集团有意进一步增持民生银行股票,并逐步控制董事会和管理层,实现会计并表管理,民生银行将成为安邦保险集团的子公司,作为安邦探索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核心平台。

安邦的潜在计划,正是深耕民生银行多年的股东们和管理层的忧虑所在。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民生银行,600016.SH/01988.HK)成立于1996年,由59家股东(48家为民营背景)发起成立,注册资本13.8亿元,它的诞生宣告了中国民营银行的起步。近20年走来,民生银行已经由一家成立之初存款40亿元、净利润1.5亿元的小银行,一跃成为总资产近4万亿元、年度净利润约400亿元的全国性商业银行,2014年跻身全球50大银行之列。

民生银行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期股权分散,即便是多年来的第一大股东新希望集团,其单一持股甚至从未超过10%。“从银行治理结构讲,民生银行的股东一直在避免一股独大,因为一股独大可能出现不尊重其他投资人利益的情况,大股东站在自己的角度做自己的事情。”民生董事会有关人士表示,过去董事会中常有争吵,但多年磨练下来,大家一直在推动公司治理,最近一两年终于开始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局面,大家多能建设性顾全大局,为民生持续发展而尽力。

如今,安邦的到来,有可能意味着一切将发生变化。

除了要面对猝不及防的股东更迭,摆在民生银行面前的,还要尽快挽回前期业务快速扩张所积聚的风险。民生银行近些年极力推进“两小业务”(小微企业贷款、小区金融),由于过于激进而陷入僵局,2012年、2013年小微贷款余额几乎以年均40%的增速在扩张,而宏观经济下行引致风险陡然上升。尽管其公司数据显示,2014年三季度不良贷款率为1.04%,但接近民生银行高层人士透露,其中约有1%的水分,民生银行当期实际的不良率当在2.04%左右。

如果继续走下去,民生银行将面临更大的资产质量危机。据民生银行内部权威人士透露,一个定名为“凤凰项目”的转型计划即将启动,计划在三年内,完成全面转型。但在民生民生对外正式宣传口径里,“凤凰项目”尚未提及。

恰在转型关键期,安邦不请自来。安邦会强势打破现有平衡局面,还是顺应原有的游戏规则,民生银行原有的董事会和管理层都在观望。“进来一个新股东也挺好,做个大股东也无所谓,但如果想独吞肯定不行。”民生银行董事会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如果安邦想独自掌控民生,或将遭遇部分老股东的联合抵制。 强势举牌

“真不知道持股多少才是安邦的最后目标!”当安邦在A股二级市场数次举牌收购民生银行股票至持股10%,从而晋升为第一大股东时,民生银行的多位管理层人士在私下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焦虑。

事后证明,安邦并不满足于简单地成为第一大股东。港交所1月19日交易数据显示,安邦保险集团持有民生银行A股股票达到49.96亿股,A股流通股占比已达18.35%。

业界人士预计,目前安邦保险集团对民生银行的实际持股和委托表决比例有可能已接近20%。相关信息或许要等到今年三四月间,民生银行披露2014年报时才能完全揭晓。

令业界感叹的是,对所有这一切,民生银行的现有股东们、董事会、管理层事前全然不觉,事后似乎也一时束手无策。

一位民生银行董事描述:“安邦一开始是敲门,后来是推门,现在看是踢门。”这种强势的进入风格让原股东们生畏。

民生银行公告显示,截至去年11月28日、12月17日和25日,安邦连续增持民生银行股份,持股成本分别在8元、9元和10元上下。安邦通过旗下“安邦人寿-传统产品”、“安邦财险-传统产品”、“安邦保险集团-资本金账户”、“安邦保险集团-传统保险产品”、“和谐健康保险-万能产品”等数个账户,先后买入民生银行A股、H股普通股股票共计约47.87亿股。据悉,这些股票均为安邦在二级市场买入,并无现有股东的协议转让。

据测算,安邦前述多次举牌累计支付资金总额约为400亿元。算上安邦2014年年末增持的招商银行、金融街、金地集团等,安邦动用的资金超过千亿元,这对安邦并非小数。

对此,安邦表示,增持民生银行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和保险资金,不存在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借贷和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的情形。

一位对安邦资金有调研的保险人士表示,2013年以来,依靠预期高收益率产品和强大的银保销售渠道,安邦的保费收入大幅增长,其中安邦主做银保投资型业务,增幅出乎市场预期。值得注意的是,安邦人寿2013年年报显示,其99%以上的保费收入来自银保趸交产品,未来三年仍继续以银保渠道业务为主。趸交产品的优势在于来钱快,可以迅速揽得大笔现金流。

此外,2014年以来安邦保险集团曾多次增资,4月,安邦保险集团大股东增资180亿元,12月再度增资319亿元,注册资本位居全国保险行业之首,达到619亿元。让市场颇为疑惑的是,增资资金到底从何而来?

民生银行内部人士分析认为,安邦动用的收购资金并非正常的利润积累,也不全是长期限的保险资金,而有可能是一些类似高收益的短期理财资金,这对民生银行的长远发展,会产生一定风险。在其看来,安邦所动用的资金性质决定了经不起市场的大幅波动,因为可能会输不起,“没有谁能和市场博弈,此时大股东可能就不是银行的守护者了”。

一个有利于安邦的市场因素则是,2014年12月以来,A股市场持续走高,虽有小幅波动,但涨势至今不改。按安邦在去年11月、12月多次增持民生银行时的股价平均估算,如今安邦持有的民生银行股份已经有了一定的账面浮盈。

一些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安邦的这种增长模式如果持久,必须同时做到三点:有可持续的资本金以保证偿付能力、业务规模要能够迅速做到很大、投资收益一定要比较高。这种模式关键在于要做一年到两年的短期杠杆,如果运作太长,则未来的政策和行业风险很难估计。 股比20%底线

无论民生银行老股东和董事们如何心态复杂,安邦保险集团的进入已是事实,多年不变的分散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董事会改组不得不开始。

今年1月15日,民生银行公告称,增补董事姚大峰为民生银行战略发展与投资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姚大峰现任安邦保险集团副总裁、安邦人寿董事长以及安邦养老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此前曾在中国银行浙江分行工作20余年,有着丰富的银行工作经验,是目前安邦保险集团委派到民生银行的唯一一名董事。

从公开场合看,民生银行现有股东和管理层对安邦的进入持欢迎姿态,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在最近一次股东大会上表示:“今后金融机构一定是走向混业经营,与作为保险公司的大股东安邦合作免不了。”原大股东刘永好也公开表示:“谁给民生银行带来价值就拥护谁,安邦可能对民生银行的存款和业务发展带来很多积极影响。”

然而,这种欢迎态度皆以安邦不控股民生银行为前提。据《财经》记者了解,民生银行在与安邦沟通过程中已明确表示,希望安邦只做相对大股东,顶多持股20%,并在董事会拥有一席,且可担任副董事长。

从民生银行角度,对于安邦保险集团控股的拒斥,自有其逻辑和历史渊源。

相比中国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徒有虚名的董事会,民生银行因其民营资本属性,更强调股东利益的维护,因此,多年来形成了分散的股权结构,这令董事会的组成和权力运行,成为股东们最为关注甚至极为纠结的大事。

“从银行治理结构讲,原来民生银行的股东都担心一股独大,一股独大可能出现不尊重其他投资人利益的情况,大股东站在自己的角度做自己的事情。”上述董事会成员表示。但股权分散也会带来一大风险即内部人控制,可能出现管理层对个别股东的利益输送,以及各种斗争和纷扰。

历史上,民生银行董事会各种力量的制衡博弈复杂,每每有意外之举。

2006年董文标担任董事长,正式掌控民生银行。上任之初便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董事长一职一般只能连任两届,一届三年。

“这是董文标很了不起的一点,他定立了规矩,当时我们认为,董文标自己革自己的命。”上述董事至今仍然对董文标这一做法称赞不已。

现实分散的股权,仍然使股东们心存内部人控制的隐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董文标个人威望的树立,也令各方产生纠结。

“任期快到的时候,一方面董文标自己很纠结,追随他的人也很纠结,这时候大家都已经把董文标称为老板,这也就有点不正常了。”该人士回忆。

有一点很明确,民生银行的股东们大都希望完善民生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避免出现内部人控制,防止出现“放羊的人最后把羊吃了”的局面。2014年8月,董文标离任,恰是重新平衡董事会与管理层、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的一个良机。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几个月后,安邦强势闯入。

相较于安邦所带来的巨大不安,民生银行内部甚至有人认为,或许正是董文标的离职,给了安邦发力的契机。“毕竟,无论是业界资历还是高层人脉上,董文标都还是很有能量的人。他如果还在职,安邦不敢这样闯入。”

最让民生原股东和管理层担心的是,民生银行最终会否沦为安邦进行更大规模扩张的“提款机”。

此次安邦收购民生银行股权,累计支付资金总额约为400亿元。依照保监会相关规定,保险公司投资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0%。按照安邦保险集团所公布的7000亿元总资产核算,其投资资产规模最高超过2000亿元。

有业界人士对此表示质疑,在安邦保险集团的总资产中银行类资产占据了大部分。

截至2013年底,安邦保险集团总资产约5800亿,其中成都农商行以4293.16亿的资产规模占据了近七成。因此,安邦实际是借助并表农商行扩充了资产规模,从而增加了进行其他股权投资的实力。如果安邦保险集团未来把民生银行实现并表,将会新增近4万亿元的资产规模,进一步获得1.2万亿元的投资资产规模,一位银行人士打了一个极端的比方,它甚至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持股而控制工商银行(601398.SH/1398.HK)。截至2015年1月23日,工商银行的股票总市值尚不到2万亿元。

随着安邦频频实施跨领域并购,保险界对其存在的一些传闻也随之扩散到银行业:安邦的治理结构和行动策略自成一体,并不总按常理出牌。这对于其掌控和治理一家银行,恐怕会隐含潜在风险。民生银行一些股东担心,民生银行一旦被安邦实际控制,很有可能沦为关联交易的受害方。

对于民生银行董事会和管理层来说,安邦是否会止步于20%股权,目前还是一个巨大的悬念。 安邦图谋

2014年,安邦保险集团以7000亿元总资产位列中国第四大保险集团公司,旗下拥有安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邦人寿)、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邦财险)、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谐健康保险)、安邦美容险、和谐保险销售公司以及瑞和保险经纪公司等保险全牌照。

近三年来,安邦保险集团纵横捭阖,从2011年取得成都农商行控股权开始,相继揽得银行、金融租赁、证券等数张金融牌照。多年来,安邦保险集团掌门人、年近50岁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小晖的出身颇为引人关注,被外媒描述为以无情的商业风格和强大的政治后台闻名。

在民生银行股权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中,安邦声称对民生银行股权的收购是“出于对民生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一位接近安邦保险集团的高层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成为股权意义上的大股东仅仅是第一步,未来安邦或将进一步增持民生银行,并谋求更多的董事会席位,实现对民生银行董事会的控制和管理层的任命,在财务层面实现对民生银行的会计并表,为“银保深度合作”铺平道路。

接近民生银行董事会的人士表示,私下接触中,吴小晖甚至非正式表达过担任民生银行负责人的意愿。

回顾安邦近些年的并购事件,不难发现,控股并谋求实际控制权,是其一贯的诉求。这一点从安邦并购成都农商行的操作中,可见一斑。

2011年9月,安邦保险集团斥资50亿元收购成都农商行35%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当年12月便实施了大规模高层人事调整,行长、财务总监、董秘等被集体更换,人动甚至波及中层以及基层员工,一度引发了其他股东和员工极大不满。当时安邦称,希望通过银行、保险的整合与合作,打开西南保险市场。最终,安邦实现对成都农商行的实际控制,将其1000多亿元银行资产并表集团资产。三年后,该行资产已扩展至4200多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不排除安邦也试图在民生银行复制成都农商银行的做法。不过,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则,安邦要想实现并表还需要跨越几道坎。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第八条规定,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或者以下表决权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实现合并报表:通过与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协议,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根据公司章程或者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者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或者类似机构占多数表决权。

对此,前述民生银行董事认为,民生银行股权分散,如果安邦想实际控制民生银行,只要分裂董事会便可达到目的。而事实上,民生银行原有股东们也并非完全一条战线,历史上股东们本就存在某些不和谐,在内部,近期也有“一些暗流涌动”。

目前民生银行董事会一共有18个董事席位,包括9个股权董事席位、6个独立董事席位和3个执行董事。9个股权董事中,除了新希望拥有2席外,其余分散在7个股东。目前安邦只占据一个董事席位,即便安邦与三位管理层非执行董事达成默契,也还需要争取股权董事的支持。

由于股权分散,安邦保险集团要掌控民生银行,至少要联手多家股东才能达到目的。知情人士表示,民生银行的股权结构远比表面上看起来复杂得多。虽然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合起来占有不到50%的股份,但余下未披露股东的股权关系更为错综复杂。想依靠20%的股权对民生银行实际控制,显然过于乐观。

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其董事长、行长的任命需经银监会核准,并报国务院批准。安邦想像对待成都农商行那样,完全按自己意愿对民生管理层进行换血,进而实现绝对控制,绝非易事。

一位民生银行高管表示,“监管层不会无所作为,坐视股东胡来。”一位股东代表亦称,老股东们对民生银行很有感情,也不会完全任由新来者妄为。

虽然民生银行历史上的股权之争频频发生,但却从未像安邦此次来得如此突然而强势。

2006年经叔平卸任,刘永好落选董事,董文标继任董事长,民生银行发展迎来黄金十年。期间民生银行股权之争依然暗潮涌动,并呈现加剧迹象。民生银行股东曾拒绝某外资银行入股19.9%的要求,也拒绝了GE金融公司在合作汽车金融业务后可优先认购民生银行股权的要求。此外,游走于资本市场的“明天系“也曾尝试控股民生银行,民生银行成为各路资本觊觎逐鹿的目标。

此外,民生银行其他股东,比如复星集团,也一直在寻找最佳时机,试图增资控股。就在去年,中民投酝酿成立之初,中民投也曾考虑控股民生银行,但是由于民生银行现有股东的极力反对,最终未能如愿。

一位接近安邦保险集团的高层人士坦言,安邦保险集团有别于一般意义的保险集团,而是“金融财团”,这与过去进军金融业的产业资本的风格和路数确实存在不同。

若按照安邦保险集团计划的控股、并表、更换管理层的构想,未来民生银行将逐步植入安邦的基因,逐步嫁接安邦的战略,其发展轨迹或将被改写。民生银行股权分散恰恰为新股东提供了机会。“只要分裂董事会,拉拢一部分股东,就能达到控制的目的,做任何事情就怕不遵守规则的。”接近民生银行高层的分析人士直言。

2014年12月26日,就在民生银行公告安邦收购其股权至股本占比14.06%的第二天,民生银行副董事长、原第一大股东、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以每股均价10.8元,减持1.854亿股民生银行A股,套现约20亿元。减持后新希望持有民生银行A股股票占A股流通股的比例,由8.38%下降至7.69%。

对此,上述民生银行高层人士分析,“刘永好的减持是因为当时民生银行的股价很好,卖两亿,赚点钱,等价格下来了,可以再补回来。”

一位新希望高层人士表示,新希望以前是第一大股东,市场都很关注其动向,减持较为敏感,如今成为第二大股东后,“适当动一动,比以前灵活很多”。但他也表示,对于安邦进入后民生银行的前景,确实感到忧虑。

除了刘永好,期间民生银行其他股东股权变动频繁。数据显示11月12日-12月15日,不足两个月间,郭广昌分九次接连减持其持有的民生银行A股2.4亿股,套现约11.59亿元。期间郭又增持H股1.5亿股,持股数达到8.2亿股,此番操作后,郭广昌净减持9000万股。

此外,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之一卢志强,于12月3日、4日两个交易日共减持民生银行A股3222万股。

今年4月,民生银行董事会将迎来换届,各界预期现任管理层将留任,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是安邦或许会谋求更多的董事会席位,民生银行董事会新一轮明争暗斗才刚刚开始。 凤凰涅

处于股权之争漩涡中的民生银行,正面临着更急迫的任务――战略转型。这是继2009年民生银行将发展战略选定小微企业金融后的再一次自我革新。

当年在确定深耕“小微金融”战略后,民生银行表现出巨大的决心。该行管理层人士回忆,在西安召开的全体动员大会上,民生银行明确了小微贷款创新机制,即拒绝抵押物崇拜,以互联互保、信用贷款方式拓展小微贷款。群情激昂中,700多个支行行长,一批批上台,纷纷表态小微贷款要做到100亿元。而事实上,当年央行给民生银行的新增贷款额度不过1600亿元。

数据显示,2011年底,民生银行小微贷款存量为2300多亿元,此后两年间,几乎以年均近40%的规模增长,2013年年末,存量超过4000亿元。

但是此后,小微贷款余额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小微贷款存量仍然为4000多亿元,今年基本没有净增量,“不是不想做,而是风险太大,实在不敢继续做了”。

对此,民生银行行长助理林云山道出了实情。他在2014年半年业绩会上说:一方面是民生银行小微业务周期到了一定期限,出现不良是必然。另一方面,除整体经济形势下行的宏观经济因素外,民生银行早期在客户定位上相对比较粗放,在目前经济形势波动影响下受到一定冲击。

小微业务急踩刹车,坏账风险集中爆发,其商业模式和风险控制遇到了空前压力和挑战,民生银行2014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全行不良贷款率为1.04%,相对于不良率低点2012年一季度的0.67%,上升了0.37个百分点。接近民生银行高层的人士透露,“其中还有1%的水分”,也就是说,民生银行的实际贷款不良率应在2.04%左右。

民生银行一位高层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遗留问题比较严重,但好在风险尚在可控范围。毕竟,民生银行2014年的净利润近450亿元,增长约5%,拨备覆盖率在180%以上,可覆盖风险。但现在要拿时间换空间,决策层已明确,民生银行必须全面转型。”

据了解,洪崎亲自主导与麦肯锡咨询公司合作,制定了一份全面转型计划――“凤凰项目”。这份转型计划的核心是民生银行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并实现转型和突围。

该计划设定了三年转型期,以消化前期小微业务遗留的坏账包袱,实现银行业务流程再造。

目前,“凤凰项目”已完成编制,并于近日在高管层面进行沟通和传达,将于2月初正式启动实施。民生银行既定的“民营企业银行、小微企业银行、高端客户银行”三大战略届时势必随之调整。

其中,小微金融首当其冲。过去由于支行长期专注小微企业,公司业务逐渐上收至总行事业部,支行公司业务基本停止。据悉,未来调整的基本思路是,保持存量,更为注重成本控制、风险管理。在拓展客户结构层面,支行逐渐改变过去过于侧重小微企业,而是要探索大、中、小客户的均衡发展,改变目前抓小客户,大客户扔在一边的情况。

“事业部制”和“小区金融”也曾经是民生银行谋划转型的另外两张王牌,如今也同样面临着调整和纠偏。2007年底,民生银行在公司金融重点行业、重点产品领域推行事业部制改革,建立了垂直化、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提升了组织运行质量和效率,运行八年来,虽然几经调整,但问题依然不少。

“事业部制”的最大缺陷在于事业部变成了“事业部的事业部”,而不是民生银行的事业部。民生银行一位董事表示,事业部要考虑未来行业调整方向,更注重从自己的客户基础角度出发,由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变,更多地涉足投行业务。近日,民生银行在香港组建成立民生商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该行在境外的证券业务板块。

此外,民生银行2013年7月启动小区金融战略,社区网点在全国遍地开花,甚至提出了三年内建设1万家小区银行的愿景。截至去年末,民生银行已设立近5000家社区网点,生意却意外冷清,一年多来仅带来存款200多亿元,远逊于预期。前述民生银行董事认为,小区金融的问题和小微金融战略多少有些类似,其问题的关键在于,银行不应该站在资源拥有者的角度跑马圈地,要更多地从客户实际需要的角度出发,设计和开发相对应产品。

一位接近民生银行决策层的人士评价称,民生银行新一届管理层是务实而理性的,并没有彻底和否定过去的战略,但他们对事业部制、小微金融、小区金融战略的失误和缺陷毫不回避,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检讨,如今他们的转型思路前所未有地清晰。

篇(3)

2013年以来,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及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批准,对我国商业银行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挑战。我国银行业必须从战略高度认清转型的紧迫性,转变经营理念和业务模式,重塑核心竞争力,以期寻求到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未来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两大方面的战略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零售业务的比重将逐渐增加,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中间业务发展前景广阔,金融创新伴随其中,必将带来一场新的业务变革。

一、战略转型的趋势分析

(一)持续大力发展零售业务

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曾表示:“不做批发业务现在没饭吃,不做零售业务将来没饭吃。”同时,明确表示必须着手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实现收入多元化,改变传统的业务结构和盈利模式,并树立正确的风险资本观。纵览国际银行业的发展,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居民财富积累的提升,零售银行业务正在成为当今商业银行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利润增长的后备引擎。国外银行的零售业务一般平均占整体业务的40%之多,而著名的国际大银行如花旗、汇丰、富国银行等,零售业务的利润贡献都在50%以上,比如美国的富国银行,他们完整地经历了由传统公司业务向零售业务的转变,所以现在零售业务在总收入中的占比逐年增加,这是提前布局的结果。从战略转型的角度看,过去30年中,美欧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从传统的储蓄存款转变为个人短期批发融资,正是充分意识到零售业务的发展前景和必然趋势后,在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下,对自身业务重点的战略调整。诚然,在转型初期,美欧商业银行也经历了艰难痛苦的过渡期,但沿着顺势而为的正确路线走下来,还是创造了现在骄人的业绩。随着国内金融监管和市场环境的改变,中国商业银行纷纷着力于零售业务的大力发展,加快了调整的速度。作为国内转型最为成功的股份制零售银行——招商银行,目前储蓄存款在全行自营存款中的占比接近40%,个人消费信贷在全行自营贷款中的占比超过20%,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超过60%,零售银行在全行业务中的比重不断增大,核心竞争力明显,未来可持续增长态势强劲。而招行实现这些亮丽业绩主要依靠的是“较早启动的先发优势以及先进管理机制下的零售战略执行力。”同时,零售银行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产品,招行紧紧抓住了这一点,就好比开餐厅,一定要有独特的招牌菜。目前,招行“一卡通”、信用卡、财富账户等产品都独具特色,在同业中获得了较好的竞争态势。

就整个国内银行业而言,商业银行在财富业务、信用卡、借记卡、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代销产品等多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金融服务不断创新,新产品层出不穷。零售业务领域正在成为各家银行的必争之地,未来发展的前沿阵地。

(二)经营服务重点转向小微企业

无论是迫于金融脱媒加速的市场压力,还是监管部门的政策驱动,长期来看,商业银行的业务重点必将逐渐从大中型国有企业转向小微企业。各家银行已充分认识到,小企业和小客户是个大市场,随着大企业从资本市场获取直接融资能力越来越强,商业银行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向小微企业市场。同时,中央政府也在大力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继续落实财政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

在针对向小微企业服务的转型改革中,美国富国银行被银行业内人士反复提及,因为在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问题上该行有很多过人之处。作为美国小企业贷款排名首位的银行,富国银行拥有全美第一的网上银行服务体系,1年能受理200万笔小企业贷款。其中,2/3通过系统自动审批,仅有1/3需人工审批,因此该行在全行业中操作成本最低。从富国银行的经验来看,低操作成本、高效率和切合实际的大胆创新将是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上突破瓶颈的关键所在。在国内,提到小微企业服务,民生银行的“商贷通”可谓是业界的一个典范。该行的小微贷款为小微企业提供单笔不超过500万元、平均150万元左右的贷款,主要采取抵押和强担保方式,新增客户多围绕商圈和产业链进行开发,散单占比较少。近两年,民生银行小微金融服务实现了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抓手是“小微金融提升版2.0”,它使民生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提升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在小微金融服务模式和组织架构上,民生银行以小微专业支行和小微企业城市商业合作社为两大支撑点,实现传统零售银行和产业链金融“两翼”突破,深度开发的战略目标。同时,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表示:“未来5年,小微金融服务将占民生银行业务的半壁江山。届时,民生银行将真正成为‘小微企业的银行’。”

(三)向互联网金融领域逐步深化

当今,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传统的融资渠道,在和各合作方的合作中多数时处于优势地位。以银行和券商、基金及保险的合作为例,券商、基金、保险所发产品,要支付给银行渠道较高的管理费用,部分小型基金尤其是其发行的股票型产品基本上是在为银行渠道“打工”。2012年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推动,部分涉及金融领域的互联网企业,由于其拥有大量用户同时具备商业运作平台,部分用户寻求的金融功能已经开始通过自身的牌照解决。已经出现一种趋势,就是类似支付宝这样的平台,他们大量的中小客户最终只在自身互联网链条内进行封闭运行,基本不需要银行的介入。如果他们逐步获得相关牌照,这些互联网企业链条上的中小商家、年轻用户从消费到理财都会在这一个体系内循环,基本脱离了银行渠道。其中,面对普通民众的大众化标准化服务,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可以叫“屌丝金融”,会受到互联网技术进步的深刻影响。

而商业银行做深做透互联网金融要着眼于利用网络平台,充分整合支付、融资、财富管理、移动金融等业务板块。同时,进行深层次的经营模式变革,第一是数据分析挖掘的变革。因为互联网时代是数据为王的时代,商业银行必须提高自己的数据采集、挖掘分析的能力。而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通过良好的数据挖掘才能更好地支持精准营销、支持管理决策及支持风险管控。第二是营销服务模式的变革。可以利用微信营销,利用微信做客户服务,其中,招行等多家银行已经进行了广泛的尝试。

二、战略转型的路径分析

(一)战略布局

目前,我国金融业处于分业经营的状态,而近年来,银行综合经营的步伐明显加快,各家备战综合经营可谓争先恐后,除了保险、证券外,银行已基本涉足了基金、金融租赁、私募、信托等非银行业务领域。商业银行看到,应对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化带来的传统存贷市场变化,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的压力,只有积极发展综合经营,全面调整金融结构,改变增长方式才是发展之路。

在专业化经营战略方面,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树立具有差异化的特色服务,例如,招商银行的综合零售业务、兴业银行的同业业务、民生银行的小微金融等,都已经成为业内的亮点。

(二)经营模式

随着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要尽快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加快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转型。随着新资本协议的实施,过去商业银行那种拼资本消耗、扩张贷款规模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将难以持续。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向创新金融服务、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经营模式转变。同时,银行的资本充足达标主要依赖内部积累,资本的使用效率决定了银行的盈利能力。

(三)组织架构

在广泛借鉴国外优秀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基础上,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其中,民生银行的事业部制已取得了成功,平安银行的事业部制改革也已经启动。而平安银行针对传统模式进行了充分的改良,设立了交通金融事业部等3个行业事业部,信用卡及消费金融事业部、私人银行事业部等11个产品事业部,以及平台事业部——公司网络金融事业,力求以客户为中心,整合银行内部的产品、服务和营销资源,对全产业链上的客户提供融资融智、撮合、线上电商等专业化的服务,塑造“综合金融”与“互联网金融”两大特色,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而谈到银行前后台的模式转变上,将向“大运营、大后台”的方式演变,将围绕建设现代商业银行运营体系理念,整合业务运营有效资源,构建覆盖全产品全业务,集交易处理、账务核算、风险控制、客户服务及业务支持于一体的大后台格局。实现运营管理由注重业务操作、风险控制向服务保障和营销产品的根本转变。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有效控制操作风险和节约运营成本。

(四)客户结构

在当前的大形势下,银行的客户目标必然从以大客户、大项目为主的对公客户结构转变为小企业和微型企业为主的零售客户结构,将目标转移到创新型成长企业,关注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同时,进行营销流程和风险流程改造,建立专门的营销团队,设立新的企业评分、信用评级系统等。

在客户分类上,主要借助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来吸收沉淀存款。同时,在零售业务方面,强调对私人银行客户、贵宾客户、女性客户和老年客户的金融服务,加大对存款的吸收沉淀。

(五)产品创新

首先,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决定了客户分层管理和细分成为产品创新的重要基础。在零售业务方面,国内商业银行纷纷针对高净值客户开立私人银行或财富管理中心,提供专属高收益理财产品,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推动个人财富管理业务。

其次,中小企业金融和银行卡等创新产品支撑银行业务的进一步增长。信贷和银行卡业务是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和中间业务收入提升的重要支点,也是产品创新最为活跃的业务板块。

最后,产品的创新与互联网金融在业务领域的融合,具体体现在支付创新、移动应用创新数及数据挖掘创新,以移动网络金融服务能力的革新带动大众需求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魏苗.利率市场化与中国银行业的战略转型[J].上海金融,2012年12期.

[2]李瑞红.借鉴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经验 加快我国农信社战略转型[J].浙江金融,2012年5期.

篇(4)

却在接受采访时吐槽 “银行是一只贪得无厌的老虎。”

员工对其既有“盲目”崇拜,也有高压力“民不聊生”的抱怨。

谈起勤奋的工作经历,他笑称最初是中专生,总感觉饭碗不牢。

【 印象】

他被称为中国最幽默的银行行长,认为搞银行和捡破烂是一个道理,得知道分类,得分清哪是瓶子,哪是铁。

他全力以赴,曾直言为什么我能当行长,你不能,因为我七点上班,你九点。

他坚持认为自己永远也不会得“老年痴呆症”,因为“我始终在动脑子”。

他说自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不用司机,不用秘书,不会花钱,不懂享受。

【饥饿的童年】

对于童年时期,董文标曾经这样回忆:“我们那个年代家里兄弟姊妹多,我家兄妹五人,我排行老三,家庭也都是粗放式抚养,而我父母都很忙,也没时间过多照顾我们。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记忆中,永远抹不去的就是饿,所以到现在像我们这样的人就是不会花钱,现在收入高了些,但我还是不会花钱。

我父亲是个很本分的教师,在叶县很有名,他胆小怕事,但是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我举个小例子,现在想起来我们都永远做不到。

当时我父亲从一中调走,交接时要把办公室的东西交给总务处。当时一把铁锁忘了交,放到纸箱里带回来了。回去以后他跟我说,哎呀,我交东西时慌张着锁忘了交,现在再给人家送去吧,也不太好,让别人以为我想昧的。他就让我趁下班过去从门下塞进去。

【不同行业跨界经历】

董文标没有显赫的出身和背景,33岁时才正式进入银行业,并在不同行业间“跨界”好几次。和许多同龄人一样,他经历了上山下乡。1975年,董文标高中毕业后到农村插队。

1978年参加高考,进入河南省银行学校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先后到陕西财经学院和厦门大学财经系学习。

董文标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自己高考时被开封师范学院录取,因为父母都是教师,不愿意自己再做教师,就调到了河南省银行学校。结果兜了一圈,还是做了老师。1988年,河南省银行学校升格为学院后,董文标出任副院长。

【设立郑商所是给郑州办的最大一件事】

1991年,董文标调入交通银行郑州分行,任行长。谈起在郑州的求学经历与工作,董文标表示在郑州,他见到了更大的天地。“当时要成立郑州商品交易所,郑州的所有银行行长都被叫到一起谈这个事,几乎所有银行行长都对这事不感兴趣,他们都说没规模没钱,弄不了。他们觉得期货风险太大,但他们不知道,这只是打造一个期货平台,而不是做期货。当时我是郑州交行行长,就把这个事接下来了。郑州交行给郑商所注入了第一批资金。”“郑商所给郑州带来了极大的繁荣。促成郑商所的设立,我觉得这是我给郑州办得最大的一件事。”

【加入民生银行】

1995年,时任工商联主席的经叔平牵头成立民生银行,当时还任海通证券董事长的董文标成为筹备组副组长,1996年1月12日,中国第一家以民营资本为主体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横空出世,董文标任副行长。

董文标回忆道,当年的办公场地就是一间房,晚上就睡办公室,各方面待遇无法与别人相比。由于民生银行实行的是聘用制,到了民生银行,什么级别也没有,截断后路。就像突然扔到海里游泳, 离开海岸两三百米后, 会感到一片苍茫, 心里一点数也没有。

【压力山大的第三任行长】

2000年,43岁的董文标正式成为民生银行第三任行长。当时,同前两任六旬上下的行长相比,董文标难免显得“稚嫩”,董事会看中的是“他比较年轻”和“资历更市场化”。

实际上,这是民生银行成立4年来的第三位行长。民生银行早期内部最突出的矛盾就是董事长和行长的失和。前两任行长均未做满3年一届的第一个任期即告离职。

一位曾在民生银行老员工表示,那时董文标的压力应该非常大。

【上市是契机】

当时,由于民生银行股权结构非常分散,导致股东之间、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以及管理层内部一直伴随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和权力博弈。

1999~2000年,1年多时间里,民生银行进行了频繁的股权转让,排行前3位的股东变成了新希望、东方集团和泛海集团,持股比例均超过9%,股权实现相对集中。

时势造英雄,三大股东相互制约,使善于“借势”的董文标有了足够的施展空间。

【第一次转型:调整市场定位】

民生银行成立之初,关于其定位一直争论不休。很多银行高层认为小银行会比较有发展前景。所以,民生银行成立之初,以“民营、中小、高科技”为战略定位,以支持民营企业为己任。

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民营、中小、高科技企业”规模小、实力弱,银行为它们提供金融服务并非易事,需要具备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出色的风险管理,这是民生银行所不具备的,也是民生银行在初期发展速度慢、不良贷款高的重要原因。

董文标在担任行长之后,从民生银行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出发,把市场定位转向国企、优势行业和大客户,与四大行进行同质化竞争。在这轮竞争中,民生银行的体制优势很快显现出来,它在这个规模巨大而风险相对较小的市场分到了不菲的蛋糕。

【首推独立评审制度】

当时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6%以上,为了从体制上消除不良贷款产生的土壤,董文标在中国银行业首家推行“独立评审”制度。2001年,民生银行所有行政高管都从审贷委员会退出,审贷委员会成为了一个由专业人士组成的专业委员会,完全独立,从分行到总行所有工作人员都由总行垂直管理。2003年,民生银行正式向9家分行派驻了独立评审机构,进一步扩大了总行派驻独立评审机构的范围,并通过标准化的管理程序和授信政策传导机制提高了独立审查制度的透明度。未派驻机构的高风险业务,一律上收总行。在把这个风险长城打造好的前提下,董文标开始将民生银行驶入快车道,也正好赶上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开动脑筋办银行】

董文标2006年任民生银行董事长后,做出了一个看似微小的“举动”,但意义却颇为重大,这就是将以前董事会的“举手表决”改为“无记名投票”。

董文标解释说,中国是一个讲人情、讲面子的社会,鉴于这种国情实际,如果当场举手表决,在某种程度上会有碍于董事意愿的真实表达,而改为投票,就可以使董事意愿的表达更流畅。

董文标要求民生银行全行“开动脑筋办银行”:认为创新不能走老路,不能拘泥于形式,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进行商业化运作。”

【大刀阔斧改革民生银行业组织结构】

2003年开始,民生银行着手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加大对零售业务的支持力度,总行个人业务部和7家主要分行的个人业务部统一更名为零售银行部。

2005年,民生银行开始酝酿公司业务组织架构改革,实行公司业务的集中经营。

2007年,董文标亲自坐镇,宣布成立首批事业部,一场自下而上的体制变革攻坚战由此启动,民生银行成为了中国银行业率先实施事业部制的银行。

【空中楼阁的商业模式】

民生银行在2005年和2006年时发展速度已经达到极限,那时达到事业的董文标,却勇于承认这种商业模式存在非常严重的缺陷。

让董文标记忆尤为深刻的是,当时民生银行7000亿贷款,只有1200个企业客户,风险尤为集中;且在极端时,超过64%的贷款为中长期贷款,这对中小银行而言尤为致命,董文标称之为空中楼阁;

这一商业模式,也导致各项经营指标,比如资产回报率、收入成本比等在同业中都处于落后位置。

【转型:小微企业单独分离】

信贷过度向垄断行业和大企业集中形成的风险也在与日俱增。而放眼中国的民营经济,却显然已今非昔比,地位和成熟度已空前提高。

董文标观察到,不少商业银行也在纷纷扩大零售业务,也在采取诸多措施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但据了解,它们一般还是停留在“中小企业”的泛指定义上,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下,年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实际上还未真正进入它们的视野。本来最需要资金扶持的小微企业,并没有享受到本应受到的政策支持。

民生银行是第一家把小微企业从中小企业中单独分离出来的银行。

【小微企业蓝海】

2008年,董文标在调研中发现,小型和微型企业,“比小企业还小的个体工商户和私人企业主可能更需要银行的支持,所以他提出了‘小微企业’的概念。”2009年之后,董文标高调宣布,民生银行“民营”归来,重新把民营企业作为最主要的客户对象。民生银行几年来的发展最终证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够实现“低风险和低成本”,是一片广阔的金融蓝海。“做民营企业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高端客户的银行”是民生银行三大战略定位,广义上,小微企业也属于民营企业的范畴。很多人理解这一战略定位是民生银行成立之初的“为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服务”的市场定位的回归。在董文标的带领下,民生银行再一次历史性地调整自己的市场定位,重新回到自己真正的使命上来。

【“民不聊生”银行】

在董文标带领下,民生银行有了被称为“风平浪静”的6年,增长速度领先同业。但同时也因为作风激进,业务考核压力大,民生银行私下里被人戏称为“民不聊生银行”。

直到今天,同事们对董文标的感情依然比较复杂。一位员工表示,他绝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经常加班,弄得大家都无法回家。董文标自己也承认是个急性子,“走路都是一般人跟不上的,个子不高,走路快。我办事比较急,但待人比较温和。” 2006年,董文标从经叔平手中接任董事长一职。至此,民生银行进入“董文标时代”。

【我能当行长你们不能,关键在我投入】

对于曾经经历过的坎坷不顺不为人知的故事,董文标也只是摆摆手:“血与火,成长都要经历。”

“为什么我能当行长你们不能,关键在我投入”董文标这样形容自己的付出,“我曾经讲过,从做行长开始,我每天早上7点上班,他们9点上班。对很多人来说,一年可以做到,两年可以做到,但是能坚持10年都做到吗?如果做到了,一天多工作2个小时,10年是多少呢?”

【民生人】

10年前,董文标曾这样教育年轻行员:“你们看看经老(经叔平,中国民生银行前名誉董事长,已逝),那么大年纪的人了,总是西服革履,皮鞋擦得锃亮,精神抖擞。做民生人就要永远有这样一种精神状态。”10年后,55岁的董文标保持着他当年要求年轻行员的状态。

银行家大多以专业和高深为能事,但善于用自己的语言讲自己的话已是业内公认的董文标风格。也渐渐地,董文标获得了这些大佬们的真正认可,成为了民生银行董事会的核心。

民生银行的许多活动,它的股东董事们,比如张宏伟、卢志强、史玉柱等都积极参加,史玉柱甚至毫不掩饰地在微博上表达对民生银行未来的信心以及对民生银行管理层的钦佩。

【员工“盲目”崇拜】

虽然在改革探索的过程中,董文标也在持续的修正或微调既有的战略,但实践证明,董文标也尤为自信没有犯过方向性错误,这让众多民生银行一线人员的对董文标几乎有种“盲目”的崇拜或依赖。

“在业务的推进过程中,失望和希望交织,失望的时候就会想,董事长战略从来没有错过,这时我们又充满希望。”民生银行一名基层员工曾如此说。

【再见,董文标】

2014年8月19日,民生银行公告称18日收到董事长董文标的辞职函。他的离去似乎标志着民生银行一个时代的终结。一个企业对一个人的依赖程度,在民生银行显得前所未有之高,甚至有人担心,如果他退休,民生银行是否还能保持这些年来的改革力度和创新力度。有人这样评价他,一次、两次做了该做的,或许只是侥幸,但持续多年战略的成功,紧跟市场甚至引领市场,便是智慧。

【57岁“再就业”】

2014年4月,中民投创立伊始,董文标出任董事长。

“为什么要做中民投?因为中国到了目前这个阶段,经济转型,需要有一家民营背景,能联合更多民营企业的力量,做产融结合,用金融手段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帮助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挖掘行业价值。”董文标这样阐述中民投的理念。

中民投5月9日在上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00亿元,实际到位近350亿元,有59个股东。

篇(5)

在2013年6月5日~6月15日期间,通过3G门户财经和科技频道网站进行在线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中国手机上网的15岁以上常住居民,不包括在金融、银行等相关领域工作的人群,而得出的《2013年手机银行调查报告》。报告中,对手机银行使用人群的特征、使用行为的趋势变化、手机银行功能分群、深度用户分析、推广方式分析和对手机银行的期望等情况的结论,有助于指导手机银行服务进一步完善。

手机银行使用人群分布向中年和高收入群体扩散

《2013年手机银行调查报告》是一个系统报告,在2011年2月开始研究结果,对2013年的结论与以往研究结果做纵向比较,手机银行已经拥有成熟、稳定的使用群体,手机银行业务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维持在52%左右。同时,手机银行业务正显著地向收入高、购买力强的中年人群扩散。用户婚姻状况也显示,已婚和同居人群比例之和超过了50%,原因是中年用户的增加以及年轻单身用户在几年之间开始成家立业。在收入方面,个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手机银行用户的比例为23.2%,高于2011年2月调查发现的15.4%。手机银行用户的成熟和用户结构的优化,预示着此业务良好的发展前景。

手机银行用户覆盖率国有银行占先,常用基础功能使用最多

从用户对手机银行的选择上看,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以超过三成用户使用率排名领先,位列第一梯队。在手机银行众多功能中,用户最经常使用的是手机银行账户查询与管理功能,使用比例达76.3%;其次是缴费功能、转账汇款和资金归集功能,分别为50.1%和43.8%。在开通手机银行业务的原因中,70.6%的用户选择了方便随时查询账户,超过五成用户因为快速转账、手续费更低,相比之下因为银行礼品而开通手机银行的用户仅占7.3%。由此可见,用户开通手机银行的最初动机仍然是功能导向的。

安全、易操作、易开通影响用户综合满意度

用户对正在使用的手机银行较为满意。超过四成的用户认为手机银行业务很好很强大,功能丰富,使用也方便。但同时,56.8%的用户希望手机银行有更多的安全措施;51.8%的人希望界面设计更好,操作起来更快捷、更容易;37.8%的用户希望开通手机银行不要这么麻烦。由此可见,安全、易操作、易开通是手机银行亟需改进的三大方面。而对手机银行转账功能创新中,超过六成用户对手机号转账有兴趣,此外具有移动互联网特色的摇一摇、二维码功能也得到较多关注。

本次调查的一大亮点是,将每周使用手机银行次数在4次及以上的用户视为深度用户,他们占到总体的16.4%。这一群体是手机银行业务的深度用户,也是各大银行手机银行业务的核心使用人群。在职业分布上,三资/民营/私营企业中的高级主管、三资/民营/私营企业职员、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者中的深度用户所占比例显著偏高。有52.0%的深度用户使用iPhone版手机银行,32.0%的深度用户在两年前即开通了手机银行。深度用户更倾向于使用转账汇款和资金归集、理财、本地生活服务和银行服务信息查询功能,他们希望手机银行的功能更丰富、更实用、更符合自己的个性化需求。深度用户的期待也将成为各大手机银行提升、完善自身服务的依据。

【样本案例】

民生银行手机银行瞄准“双小”人群

在《2013年手机银行调查报告》中,民生银行在综合满意度调查中排名第一,收获用户口碑的原因何在?

在民生银行电子银行部,《成功营销》记者见到了该行专门负责电子银行市场营销的总经理助理刘伟,在采访中他不时冒出几个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并伴以爽朗笑声,颠覆了记者对于银行白领的传统印象,更像是互联网公司负责人,他对此表示赞同,说“民生银行电子银行就是要用互联网思维做大做强”。

保持对互联网的敏锐

民生银行手机银行界面有一种清新简约的设计感,将常用的功能用形象的图标展示在主界面,容易查找,操作流畅。刘伟现场展示了民生银行手机银行,将经常转账的联系人设置可爱的卡通头像,仔细一看竟然是按照办公室某个正在忙碌的工作人员的形象设计的,要给谁转账,只要点选相应的卡通头像即可实时划转款项,手续费全免。

在功能创新上,民生银行打造了手机银行网点排号、跨行账户管理、手机号跨行转账、二维码收付、信用卡跨行自动还款等多个行业领先特色功能;提供许多快速入门的资讯服务,即使用户不登录民生手机银行,也可享受网点查询、理财超市、基金超市、手机证券等各类金融资讯服务;方便客户便捷生成“我的缴费单”、充值号码管理等个人信息维护的项目,尽量减少用户使用步骤;手机银行订电影票、飞机票,缴纳通信费、水费、有线电视费等200余项公共服务费,购买游戏点卡,民生银行特惠商户等便民服务直指本地O2O服务。

据介绍,目前民生银行手机银行的研发团队就超过了100人,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多次表示:“全行要抓住机遇、强势出击、迅速占领手机银行市场”。民生银行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研发、运营和推广手机银行。

刘伟表示,民生银行确立了大力发展手机银行战略,紧密跟踪、调研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最新技术研发出更人性化、实用的手机银行功能,满足用户越来越多样个性化的移动金融需求。除了不断创新手机银行产品和服务外,民生银行还将以开放的心态,以互联网思路做手机银行,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第三方公司等机构的合作,研发出适合更多老百姓需要的金融服务产品。

关注百姓需求

篇(6)

相信绝大多数的地球人都不会怀疑处于世界金融资本之巅的代表者是

J.P摩根。在1898年J.P摩根承销美国政府2亿美元债券,并在1899年认购英国18亿美元国债后,J.P摩根便一夜间荣升为世界头号金融大亨。J.P摩根强大的个体金融力量的背后是股强大的美国力量。

金融资本让美国甚为得意,美元之所以拥有世界发言权,不仅仅是因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更重要的是因为美国有全球最强有力的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所形成的金融力量,最为突出的表现就在于其对国际金融体系和各商业银行的巨大影响力上。

话说至此,我们可以试着回忆一下金融资本枯燥的含义。金融资本是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生成的支配着工业、控制着银行业、主宰着国家经济命脉的一种高级资本形式。正是这种高级资本形式,一直在悄无声息间左右着世界经济秩序。

在这个全球的市场里,金融资本的触角已经无处不在。在这个由一小撮人唱主角的世界金融市场中,表面上看似是一堆一堆的机构们在做戏,而事实则是机构背后的那些实际控制人在作梗。中国金融市场似乎也逃不过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这种既有逻辑,并且这种既有逻辑特别适合形容正叱咤风云的那些民营金融资本。

在2005年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投资于银行、证券、保险和各种金融中介服务机构,这一政策从国家层面对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放松了政策限制。这就意味着民营资本可以更广泛地投资于金融领域,不必再像以往一样受政策限制玩球游戏或者为投资付出过多不必要的投资成本。

按照世贸组织的游戏规则,中国金融领域向国际市场开放是必然。如银行业,2006年12月10日是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日。在开放日至今的一年多时间里,外资银行们纷纷抢滩布局中国市场,甚至部分中国农村地区也没被他们放过。在这一年,包括民营金融资本在内的整个中国金融市场的格局,就是在中外资本的激烈的竞争中得以重新改写的。

在实业领域谋得多桶金后的企业家们,在抢得市场先机后,纷纷挟巨资潜行于金融业。德隆系是中国最早、最大的完全市场化了的金融控股集团,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金融生态体系。但德隆系的故事早已成过眼云烟。在那场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热潮中,有的已经落败仓惶而逃,而有的依然屹立于市场之巅。

早在2003年,数据显示,中国的民营资本就控制着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的14.6%,占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比例不低于7.4%;对证券公司的控制程度远远超过13%;控制着中国一半的金融租赁公司。对这些民营企业而言,在经过实业企业积累资本后再进入金融行业,无疑是个极有远见的明智选择。前几年的大熊市令一些资本大鳄轰然坍塌,可以说,能够熬过漫漫熊市得以新生的那些企业、企业家都是经过寒冬而修炼成的金融精灵。

这些金融家族对旗下金融机构的控制力相对较强,他们多通过家族企业直接控制的公司控股,或者以该家族相关联公司控股。自然而然,他们相当重视对旗下金融机构的控制力。

在今天,我们一直在思考着中国金融新秩序。在这个新秩序中,民营资本的金融故事无疑极富吸引力。在中国这些民营金融家族中,或许有您熟知的,或许也有您无暇顾及的。希望系、东方系、万向系、银泰系......等金融家族系,《亚洲财富论坛》将在 近期为您逐月呈现这些金融家族如何搅动一方池水。

首期为您解读希望系。

希望系的金融棋局

非 野

在外界看来,刘氏家族的发展似乎是顺风顺水,若要谈及转折莫过于四兄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重新规划集团业务并各管一方。对刘永好及其掌握的新希望集团而言,真正的大转折或许始于刘永好谋划进入金融行业的那一天

建立希望系的刘氏家族是个传奇家族。而这个家族中最传奇的人则是刘永好,正是此人一手缔造了刘氏家族的金融版图。

人们早已熟悉刘氏家族的创业期成员刘氏四兄弟是如何将手表、自行车等值钱家当卖掉,换得些许真金白银作为原始资金创业的故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最初的养鹌鹑开始,刘永好与其兄弟们便在中国民营经济中崭露头角。养鹌鹑之后,刘永好又改行做饲料,一举坐上中国饲料行业头把交椅。

1996年,刘永好组建了新希望集团。目前该集团拥有三万五千名员工,产业涉及饲料、乳业及肉食品加工、基础化工、商贸物流、房地产、金融投资、国际贸易等领域。新希望集团连续三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其业务范围包括饲料、饲养、屠宰、肉食品加工、乳品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农牧业产业链。数据显示,新希望集团的主营业务是饲料加工业,年产饲料600万吨,实现总收入200亿元,总资产超过100亿元。目前这家企业集团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饲料企业之一,中国西部最大的乳制品、肉食品企业,同时在房地产开发和化工产业也有相当的规模。在国内和东南亚共拥有170家各种类型企业。

在外界看来,刘氏家族的发展似乎顺风顺水,若要谈及转折莫过于四兄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重新规划集团业务并各管一方。对刘永好及其掌握的新希望集团而言,真正的大转折或许始于刘永好谋划进入金融行业的那一天。过去在实业界所积累的资本似乎都是为了进入金融领域而准备的。

新希望集团的金融业务主要由旗下控股子公司新希望投资有限公司打理,此公司注册地在上海,成立于2002年11月,其中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投资了4500万美元,约占19.9%股份。新希望投资公司是中国民生银行(600016)的主要发起者和第一大股东、民生保险的主要发起股东之一、福建联华信托投资公司的大股东,并且新希望集团旗下公司还参股两家基金管理公司。不知不觉间,刘永好已悄然谋划好了一张金融版图。

试水金融发起民生银行

围棋讲究前瞻性、讲究落子生根,悔棋是大忌;每走一步便要想到后几步甚至后几十步,以期能对全局做出最有把握的选择。围棋要求参与博弈双方在战术上要精益求精,每一招棋都要慎思笃行、周密考虑,并且还要计算准确。都说商场如战场,在某些时刻商场的血雨腥风甚至比战场来得还要猛烈些。在商场中稍不留意就会落得满盘皆输。

带头发起成立民生银行,刘永好走了其进入金融领域的第一步棋。

1993年,正值“小平南巡”讲话的第二年。全国上下如沐春风,嗅觉敏锐的企业家们闻到了商机。正是这一年,已在国内业界有一定名气的刘永好与41位政协委员一同提案,希望成立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家发起并参与投资、主要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银行。在提案递交两年之后,中国民生银行宣布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由民营资本控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至此,中国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领域终于都有了民营资本的身影。时任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先生任民生银行董事长,刘永好成为副董事长。

据民生银行2006年年报显示,至2006年底民生银行资产总额达70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29亿元,增幅26%;存款总额达583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45亿元,增幅为19%;净利润38.32亿元,比上年增长43%。记者截稿时,民生银行2007年年报并未出来,从这一年中报来看,2007年上半年,民生银行资产总额达到852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70.13亿元,增幅17.52%;存款总额为6418.3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85.15亿元,增幅为10.03%;2007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8.21亿元,比上年增加11.20亿元,增幅65.81%。

在民生银行2007年的定向增发中,“希望系”再斥资37亿认购了4.1亿股,其中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新希望认购1.1亿,其关联公司四川南方希望实业公司认购3亿股。目前,“希望系”持有民生银行8.8亿股,占民生银行总股本的8.8%。完成增发后,“希望系”将合计持有民生银行增发后股本的逾10.5%。有人曾做过统计,刘永好的金融财富在2005年为18亿元,2006年达30亿元,到今年因为其持有的民生银行股份市值上涨超200%,使财富迅速膨胀到230亿元。

民生银行每年赢利达数十亿元,其出色的运营表现大大超出原始投资者们的预期,更让一些银行垂涎三尺。当初股东们的原始投资,均已经膨胀了数十倍。耀眼的盈利数据吸引了业界无数目光,这些数据光环也曾一度给刘永好制造出一系列麻烦,由于大股东的地位让人羡慕,在忙于新希望的金融规划的同时,刘永好又要想办法力保其大股东的地位。从民生银行成立至今,副董事长的位置一直是刘永好担任,但在种种原因的挤压下,如今这一位置已经易主。尽管目前新希望集团旗下的新希望投资公司仍然是民生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但似乎刘永好已经难以挤进董事会。面对自己一手组织、筹划起来的民生银行,这位当年的缔造者之一会作何感想?

或许在董事会谋得一官半职能更加近距离地体察民生银行的管理细节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但是,控制多少股权就掌握了多少话语权,从这一层面来看董事会的席位已经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刘永好曾说:“很多人对我说过这句话:银行是要依靠的,但必须记住的是,当你有钱的时候它会帮助你;当你困难时它是最早离开你的人,还可能在旁边踹你一脚。”要棋子还是要整个棋局?刘永好似乎早已有了定论。

布局保险、信托、基金

多年前,记得有一位围棋大师曾说,下围棋要有大局观念;要懂得如何运筹帷幄、调兵遣将、声东击西、均衡发展、取长补短。在掌握长远利益的同时,不可小视眼前利益,又不可将眼光拘泥于局部的短期利益。布局并非是要设下一个陷阱,但可以是一个陷阱。听完大师的话,我曾感慨这哪里是在下围棋,似乎比诸葛亮的三十六计还要三十六计。

刘永好的金融布局,始于银行,弥散于保险、信托、基金领域。

刘永好曾对外界表示:“由于在民生银行的成功投资,同时通过参与民生银行董事会的各项重大决策,我们增强了对金融领域风险和投资回报的认识,也增强了我们对投资金融业的兴趣与信心。近年来,我们一直十分关注金融业的发展,并努力捕捉其中的投资机遇。”

福建联华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就是刘永好投资金融领域的另外一枚重要棋子。民营资本进入信托业重组,刘永好又悄然间成为第一人。

2000年国内信托行业正处于大整顿阶段,当时央行曾公布了《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其整顿的基本原则是一个省只保留一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并且这些保留下来的信托公司大多还是国有控股,新资金的加入对他们而言并没有多大吸引力。但是,一省留一家的原则使信托公司似乎成了一种稀缺的壳资源。

福建联华信托根据福建省信托机构整顿方案,通过整合福建省原信托公司的资产,引进四川南方希望实业有限公司、四川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等省外民营企业成立的股份制企业。福建联华信托共有七家股东,民营企业占60%以上股权。新希望以41%的股份成为福建联华信托的第一大股东。

信托公司是金融市场中唯一一个可以在实业、货币资本领域翻江倒海的金融机构,从管理层的相关政策中,我们可以窥视到信托业的发展前景将无可限量。银监会曾在信托新规中表示,将鼓励获准换牌信托公司在业务创新、组织管理等方面主动提出试点方案,开展私人股权投资信托、资产证券化、受托境外理财、房地产投资信托等创新类业务。并且管理层会为涉足相关业务的信托公司发放新证,一些信托公司除了传统领域投资外,已经涉足私人股权投资、房地产投资、QDII等领域。一些走在前面的信托公司已经在以信托公司为基础,逐步向其他金融领域渗透。从布局信托公司这一招棋来看,刘永好无疑布了一招妙棋,或者说是一招定乾坤的好棋。

除布局信托棋子外的另外三枚棋子则是一家保险公司、两家基金公司。

民生人寿由全国工商联牵头发起,成立于2002年,拥有21个股东,实收资本金27亿元。希望系的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和新希望分别持股民生人寿9%、7.2%的股权。

在基金管理公司方面,东方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之一南方新希望出资1800万,占注册资本的18%,与另外三家公司并列为第二大股东。对金鹰基金管理公司,南方新希望则出资2000万元占注册资本20%,也是并列第二大股东。

布局保险、基金公司的妙处自然不必多说,已介入银行、保险、基金、信托领域,刘永好已布下金融领域的半壁江山。

新希望的财技面临考验

围棋终究还是游戏,但竞技有输赢,游戏也论成败,如同黑白棋子的对立。不管是商场还是战场,总有一个游戏规则在左右着游戏各方,胜与败是最终的结果。但游戏各方的最终目的不是输掉整个游戏,他们参与游戏的目的是要赢整盘棋,而不是陪对手去游戏整个过程。

如果将新希望置于这一盘围棋中,新希望目前应该略占上风。但这就会决定最终的结果了吗?漫漫的金融之路似乎才初现端倪。

刘永好曾向媒体表示:“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参股后,新希望投资公司将成为一家多元化的金融控股公司,并计划在三年内赴海外资本市场上市。”

显然,刘永好已有意把资本运作的触角从国内市场伸向整个国际市场,并且这一计划早已运筹帷幄于该投资公司设立之时,他的心中早已有了腹稿。

要问中国的民营企业已经发展得足够大了吗,也许这一问题可以得到肯定回答。但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在金融领域已经发展得足够大了吗,结果有待于进一步认真揣测。一直以来,有些做实业起家的民营企业家们认为做实业使其更踏实、更稳定、甚至更有安全感,而玩金融则让他们感觉迷惘、找不着北,能够成立自己的金融投资公司、并亲自挑大梁的并不多见,甚至是凤毛麟角。

篇(7)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一、关于余额宝

截止至2014年2月底,目前余额宝用户总量达到8100万人。当前余额宝共有5千亿的存款,这些金额相当于一个股份制银行在一年内存款的总额,根据2014年2月28日美元与人民币之间汇率的兑换比例,折合813.7亿美元,这一总额已经超过了当前全世界第七基金,经过了半年时间一跃成为全球第七大基金产品。而从货币基金的规模来分析,余额宝的净资产已经成为了全世界货币基金的第三名。

通过对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其年华收益率是不断下滑的,在2014年1月1日到12日过程中,余额宝达到了最高峰,已经达到了6.7%。但紧接着在以后的三个月一直处于下滑阶段,到3月2日已经跌倒了5.97%。虽然余额宝年化收益率一直处于下滑状态但不会跌破5%。

二、余额宝的生存空间

(一)余额宝的优势。针对于余额宝的优势来说,在余额宝为上市之前,支付宝作为快捷方式的核心一直是网上交易的重要支付方式,并且支付宝限制客户来购买基金。总之,余额宝是市场在积极探索的背景下以互联网为基础而创造出一种高效且廉价的盈利能力,进而为支付宝客户构建了一条便捷的理财模式。以吸收小额闲散沉淀资金为主,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从客户需求角度看。余额宝拥有广大支付宝用户群,实现完全零成本在线操作,简单便捷,以客户为中心,人性化的收益披露,收益当天结转,高度透明,解决支付宝沉淀资金问题为用户带来收益。

(二)余额宝的劣势。流动性风险。余额宝的高流动性存在着流动风险,以女性用户为主的单一性别结构容易在节假日和网络购物促销遭受扎堆赎回基金。同时只有天弘增利宝这一个产品也使得余额宝收益大大受限。赎回高峰期面临的赎回速度过慢的情况与余额宝的“随时赎回”并不相符,如果为应对此类风险而在节假日预留大量现金又将导致收益率降低。

收益风险。虽然货币基金的风险性低,但是并不表示百分之百的盈利。货币基金可以依靠兑现浮盈来提高收益率。同时其现金级流动性也伴随着保本优势的脆弱性。

规模风险。截至2014年2月,余额宝已成为全球第七大基金和第三大货币基金。任何经济产品都有最优经济规模,截止2014年2月底,余额宝的经济规模已经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对于以吸纳小额闲散沉淀资金为主的余额宝来说,过大的规模可能导致管理不力。

(三)金融市场对余额宝的应对措施。

1.互联网金融“羊群效应”的扩散导致类余额宝产品大量增加。

1)余额宝的出现给予银行的理财产品必然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对此我国广发银行率先与易方达基金合作后推出一种类似余额宝的信用理财工具,其原理的广发银行的用户可以通过这类业务去透支消费,同时也可以采用申购货币基金的方式进行收益。在此之后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同时开通了现金宝等业务员,而中国银行的“活期宝”与平安银行的“溢财通”也广受客户的喜欢,导致金融理财竞争激烈。

2)第三方销售机构目前已有数米基金、活期通、长量钱包等产品。

1.由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盈利宝”推出后,不但可以进行储蓄和理财,更重要的是还具有贷款与电子账单等服务,更重要的是其收益情况高于活期存款的很多倍。

2.商业银行开始对余额宝快捷转入的总额进行限制,在2014年2月28号发生快捷支付被盗现象后,商业银行立即将每日从储蓄卡中转入到余额宝的总额下调到5千元,并且每月的限额也控制在5万元,紧接着农业银行也将没有总额的限制到1万元,而工商银行将余额宝的转入下调到十万元。

3.各大行加大理财产品的开发力度。首先,民生银行采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避免了营业网点的劣势,主要是在零售业务的领域实现了创新,加强电商公司、电信运营商与基金公司的合作后,成立了二级部的,并且还加强了手机银行、微信银行与网站渠道的建设。同时,交通银行、浦东银行、中国银行等也都加大了余额宝产品的开发力度,最终达到提升产品流动性的目标。

4.五大行将储蓄利率上调至央行设定的政策上限,以期留住储户资金。2014年3月1日,央行活期存款利率为0.35%相比高达6%的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对于小额闲散资金丝毫不具有吸引力。余额宝出现不到半年时间五大银行就宣布调高存款利率10%达到央行法定利率上浮最高值。

三、总结:余额宝的出现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影响

1.推进利率市场化,消弭利率差。余额宝出现不到半年时间五大银行就宣布调高存款利率10%达到央行法定利率上浮最高值。照这样的情形发展下去,央行调整利率决定机制的进程必然要加快,减少对银行的政策限制,才能充分发挥其相对优势,降低存款流失速率甚至赢回客户和资金。第三方支付机构也无法再从政策限制所产生的利率差中谋取商机。周小川:存款利率放开在计划之中,很可能在最近一两年内就能够实现。

促进银行业的充分竞争,调整银行业资本构成。一方面,余额宝弥补了传统金融中小额业务边际成本高的短板;另一方面,它的销售额在短期内的迅猛增长以及某种程度上对银行存款的挤占,加大了银行的危机意识,使竞争更加充分,储户从中获利。同时余额宝效应对市场对固定思维甚至对制度和政策的冲击,都让政府意识到,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大市场的自至关重要,过度保护只能导致被动和反应迟滞。只有接受市场的自然走向,放松金融管制,尝试银行业对民营资本真正开放,才能满足市场需求,焕发银行业的生机与活力。

2.为基金行业的全面改革做铺垫。余额宝问世半年的资金存储量为1853亿元,真正打破了传统的以银行为主导的营销模式,将网络渠道和传统基金产业结合在了一起。货币基金销量的迅猛增长为整个行业提供了一个创新发展的契机,包括吸引人才,降低交易成本,增强流动性,甚至逐步改善基金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总之,通过对互联网基金的发展情况以及余额宝的收益利率进行分析,认为互联网基金之所以没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中欧基金公司董事长唐步就此话题曾说,其主要原因是互联网的渠道就像鸡肋,不但成本没有优势,并且效果也没有银行实现的效果好,因此互联网基金并没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然而截止至2014年2月底,余额宝规模约为5000亿人民币,支付宝与余额宝通过实际行动将基金类存款业务全部囊括到互联网的金融范围内,保证通过多渠道相互促进,达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目标。

篇(8)

“移动互联网支付被认为是撬动O2O和移动互联网的核心要素。”艾瑞咨询集团研究院院长曹军波说道,“中国网络支付最早是由于网络购物带起来的,网络购物里70%左右的交易都来自于网络支付。随着B2C占比不断提升,电商支付渗透率会逐步下滑,因为B2C多了,货到付款的比例也会越来越多。”

支付空间在向传统领域进行拓展,是目前很多企业在着力突破的,包括保险、教育、零售、旅游,供应链等。有了移动支付之后,是真正把线上和线下打通。目前基于移动支付的形式有刷卡支付、综合的支付平台、移动手机账单和固定商户预付费卡,这些都已在业内展开了普遍而积极的尝试。

曹军波表示,移动支付促进新产业业态出现,腾讯微信是目前大家都很关注的。微信其实在大力推动的是线下商户,有很多认证商户在推优惠券和用户卡,而这些很像团购,但与团购最大的区别在于可以和微信打通,用户可以开通便捷支付工具,通过二维码来关注线下企业,同时进行支付,这是和团购最大的不同。

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手机网上购物用户达3747万人,相比2011年下半年的2347万,半年规模增长59O7%,成为增长最快的手机应用。手机在线支付应用也得到较快发展,2012年上半年用户为4440万人,相比2011年下半年的3058万人,半年用户规模增长45.2%,增速远远超过整体网上支付。2012年期待使用网上银行直接支付和手机上网支付的网民比例分别为42.4%和32.3%,手机上网支付的用户比例与网上银行直接支付的差距大幅缩小。2012年期待使用手机近端刷卡支付等更便捷的创新移动支付方式的网民比例大幅增长,达到26.2%。业内对移动支付市场非常期待,也因其涉及产业链众多,可以在移动支付市场普及,民众享受支付便捷时,使更多相关企业受益。

四大行网银交易提升

易观智库数据表明,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网上银行市场交易规模为262.21万亿元,环比增长10.5%,同比增长31.4%。

第三季度整体市场活跃程度提升,网银的促销优惠力度强于上季度,从营销活动的类型来看,降低手续费、赠送礼品以及与网商合作优惠促销为主要的活动内容。另外,部分银行将企业网银作为推广的另一重点,企业网银推广力度有所加强,通过降低交易手续费实现营销目的。但促销优惠活动仅能在短期内起到作用,在该季度内,鲜有新产品的。

易观国际分析师阳骁认为,在中国互联网支付处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企业产生业务重合,由于第三方支付市场化程度高,新产品上线迅速,用户体验较好,而银行在网银用户体验方面投入相对不足,在重合业务部分的竞争力下降。为更好应对市场竞争,网上银行便民生活服务平台成为提升网银用户体验的新途径。除了银行本身的促销活动之外,网上零售市场的火热为网上银行交易规模的提升注入一针强心剂。

趋势一,网上银行市场格局保持稳定。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分别以38.1%、15.0%、13.5%暂居市场前三名。而工行、建行、农行网银交易额占市场整体交易额的66.6%,市场集中度略有提升。

趋势二,网上银行市场促销力度显著加强。中国工商银行联合网商开展一系列的网购特惠季活动,活动品类包括旅游、手机、摄影器材、奢侈品等。招商银行在该季度开展针对于网银生活缴费的促销活动,用户通过网银进行生活缴费将获得优惠并且有机会参与抽奖。同期,中国建设银行正式推出“悦生活”生活缴费平台,缴费业务涵盖医疗、理财、教育等多个领域。建行、招行此举意义在于通过促销活动培养用户使用网银进行缴费的习惯。

增值服务成发展趋势

易观智库研究发现,目前中国网民实现互联网接入方式呈现全新局面,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相比之下台式电脑为3.80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面对这种变化,银行也开始重视这一庞大用户群体,通过移动银行服务抓住这部分客户已经成为趋势,手机银行服务越来越成为各银行未来发展战略的核心。

目前,四大国有银行、各股份银行以及一些城市商业银行都已开通手机银行服务,针对智能手机用户推出客户端,在我国主要银行中83%的银行都推出了自己的手机银行客户端。以浦发银行为例,自2011年11月浦发手机银行客户端上线苹果软件商店以来,总客户端下载已数超过100万,单月交易金额更已突破10亿元,并且均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手机银行在灵活性和及时性上拥有传统银行以及一般网上银行难以比拟的优势,用户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随身的享受移动银行带来的便利金融服务。

现阶段手机银行主要的服务可以概括为两种,常规金融服务和增值服务。常规金融服务包括账户管理、自助转账、信用卡管理、自助缴费等;增值服务包括金融行情、网点地图、理财计算、特惠快讯和商户、投资资讯、财富内参、商旅预订、手机充值、网点排队信息等。除了常规的金融服务外,各银行都针对用户习惯推出各种生活服务的功能,以此更大限度提升用户便利性,增强用户粘性和忠诚度。以民生银行为例,民生银行为了缓解银行排队情况推出了手机银行网点排号功能。通过手机定位功能,客户除了能查询到所在位置附近或指定区域的银行网点,还可通过手机在线申请排号。同时,手机银行还可实时显示银行排队情况,客户通过手机申请排号后,可随时获知银行排队人数,避免太早到达在银行等待或太晚到达出现过号的情况。

手机银行提供的主要增长服务在目前市场上主要手机银行客户端中的占比情况,可以发现不少移动银行注重贴近用户生活的应用,其中网点地图、自助缴费以及市场资讯以相同的占比成为各家银行为提高用户体验而提供的增值服务。对于常规金融服务,由于其在传统银行业务基础上发展而来,服务差异性不明显,所以各主要银行希望通过增值服务提升差异性。

客户端下载招行居首

根据易观智库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0月,银行移动金融服务客户端市场格局稳定,五大国有银行iphone移动金融客户端下载量排名靠前,与银行规模基本一致;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两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iphone移动金融客户端下载量表现突出,分别占据第一和第六位。

易观智库研究发现,近两年随着3G网络和智能终端的发展,各银行纷纷推出了移动金融服务客户端产品,除了手机银行客户端外,一些银行还针对信用卡优惠信息、生活服务、投资理财等方面推出相应的客户端产品。例如招行推出了招商智睿期货、招商智远理财、招商卡会、招商银行掌上生活;民生推出的民生信用卡,工行的北京快逸生活等也都收到用户青睐。

上榜9家银行中除招商和民生两家银行外,各家银行移动客户端下载量基本与其规模相符,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凭借其庞大的用户规模和业务规模牢牢占据了前五名的四个位置。招商银行以58.8万的下载量名列第一,而民生银行今年推出iPhone移动金融客户端便创造了下载量37万的成绩。

易观智库研究认为,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客户端的突出表现主要基于以下原因:招商银行由于独特的业务结构和用户结构,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银行业互联网化建设,在移动金融业务上针对期货、理财、卡惠、生活等各个领域均推出了相应的客户端产品。近几年民生银行创新能力突出,其创新性和业务的灵活性受到业界关注。民生银行的移动银行客户端虽然推出时间较短,但是无论设计风格、功能、操作体验都简便易用,符合广大移动互联网用户需求,获得广大用户支持。

移动金融服务客户端下载量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各家银行在移动金融方面的服务现状,招商、民生银行凭借其在移动金融业务上的创新和优质的服务质量,在移动金融终端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App应用可能更主流

招商银行在每个用户接触的页面都进行了设置,无论是App还是网页都有。支付宝在各个领域各个碎片都要占领,因为是特别大众的产品。“入口在哪里,支付就在哪里。”支付宝商户事业部总经理王丽娟说道,“我们不是找入口,而是找哪个地方人家已经在那儿,有支付的需求,我就到就好了,其实我是做支付平台的,我的职责不是找入口也不是找应用,而是真正地发展到哪里,我就在那里等着它,把支付很自然切入进去,这就是支付宝的定位和职责。”

她认为,相比Web支付,终端App应用模式可能会更主流。“目前来看,移动支付会是小额支付的定位,可能为什么很多人说它是零钱包,它就是定位一千元以下的小额的支付,对于安全的级别比较低,完全不用考虑把支付变得那么复杂。”她说道。

支付安全手机剧卡

移动支付下的新兴安全快捷支付,将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商、终端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紧密联系,配套的信息安全、大数据管理等热点问题的探讨,使支付更安全,更快捷,更好地服务于未来智慧新生活。

有报道称快钱正在通过快刷积极布局移动支付市场。快钱“快刷”已经覆盖到包括机票、旅游、保险、直销和物流等在内的10多个行业,商户数量粗算已有1000家以上。而且,有消息称快钱正在开发一款类似于手机钱包的产品。该款产品除了具备优惠券管理等时下热门的功能外,还可以进行订单推送、订单合并支付等功能,并有望形成整体移动支付行业解决方案。

易观智库研究发现,近两年随着以手机刷卡器为典型产品的美国Square刷卡器产品在本土取得快速发展以后,中国的支付企业也开始在移动支付领域进行相应的产品布局。所以,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厂商如快钱、拉卡拉、乐刷、盒子支付等相继推出了手机音频刷卡器支付产品。

篇(9)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7-0065-02

一、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与发达国家国际保理业务的比较。欧美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保理服务体系,例如完备的法律基础,相当数量的客户群体,多层次的保理服务机构等。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保理业务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首先,保理模式不同。国际保理可以采取单保理或双保理模式进行,其中,双保理模式是国际标准模式,涉及四个当事人:出口商、进口商、出口保理商、进口保理商,这种保理模式已经得到发达国家的一致认可。由于我国保理业务机构还不够完善,为了规避风险,国内大多数银行采用单保理模式。其次,保理业务内容不同。在欧美发达国家,保理业务品种十分丰富,可以分为:无追索权保理业务、追索权保理业务、发票贴现、债款回收、出口保理、进口保理等项目。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服务项目主要集中在为客户提供融资和账款托收方面。最后,业务范围不同,我国保理业务主要是国际保理业务,并且仅限于国际出口保理业务,有一定的局限性。

2.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发展迅速,发展前景广阔。虽然国内保理业务和欧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000年之前,国内只有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两家商业银行开办了国际保理业务,且业务规模较小。2000年以后,很多家商业银行开始办理保理业务,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近20家银行开办保理业务,其中有18家银行加入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以民生银行为例,去年,民生银行推出了应收账款、进口贸易链融资、保函服务增值等多种解决方案及结构性贸易融资等五大综合解决方案,满足了客户多元化贸易融资及服务需求。2009年末,该行金融业客户数为9 439家,国际双保理业务13 027笔,位居国内同业第一,全年国际保理业务量3.69亿美元。在第42届国际保理商联合年会上,民生银行荣获全球最佳出口保理商服务质量进步奖第二名,获得国际同业的肯定。

3.金融危机为商业银行发展国际保理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贸易市场买方格局进一步加强,更多的进口商为了缓解自身资金周转的压力,减轻结算成本,坚持采用赊销承兑交单等信用贸易结算方式,延长还款期,加重了出口企业面临进口商时承担的信用风险和汇率风险。金融危机后,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的贸易形势和巨大的市场压力。在这种情形下,国际保理业务为出口企业承担财务风险,保障出口企业可以100%收汇,商业银行作为保理商可以提供资信调查、账务管理和追收账款等服务,节约了出口商的管理成本。另外,根据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统计,2009年,我国保理业务成交额达673亿欧元,比2003年增长646.6亿欧元,占全球保理业务成交额比重由2003年的0.35%提高至2009年创纪录的5.24%,由此可见,后危机时期,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前景广阔。

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发展遇到的困难

1.缺乏完善的国际保理业务法律体系。目前,我国没有设立有关国际保理的部门系统,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法规尚未确立,有关部门规章层面的管理条例处于不健全的状态。我国在进行保理业务操作时,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两部法律,同时还有国际保理商联合会的《国际保理惯例规则》以及《国际保理服务公约》等国际统一规则,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在商业银行进行保理业务办理时只能起到指导建议的作用,不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发生出口商与进口商之间的贸易纠纷,我国出口商和保理银行缺少必要的法律依据,容易在贸易纠纷中处于劣势的地位。因此,法律体系的不完善也是阻碍我国保理业务顺利开展的原因之一。

2.出口企业对使用国际保理业务的积极性不高。我国目前从事出口贸易的企业大都以中小企业为主,主要集中在江南沿海一带,以出口服装、手工艺品、纺织品、电子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些中小企业在贸易结算时更倾向采用传统的信用证结算方式,他们对国际保理业务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清晰的认识。因此,我国出口企业使用国际保理业务的积极性不高。

3.手续费过高。国际保理业务收取的手续费比传统的信用证贸易结算方式高,限制了出口商的选择。根据我国进行的市场调查来看,商业银行收取的手续费约占货款的1%~3%左右,手续费包括账户管理费、资信调查费、额度核定费等,保理费用大概是信用证业务费用的10倍左右,如此高额的保理手续费,只能让中小出口企业望而却步。

4.我国缺乏完整的征信系统。在进行保理业务操作之前,银行作为保理商首先需要收集和获取客户较为准确的信息,然后对客户进行有效的信用评估,最后做好保理业务的风险防范工作。由于我国社会整体信用水平较低,缺乏完整的、权威的征信系统,因此,增加了商业银行进行保理业务时的风险,间接地阻碍了我国保理业务的发展。

5.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具有一定风险。2009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给全球金融业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来自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消息显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倒闭银行的数量大幅上升,2007年美国银行的倒闭数量仅为3家,2008年增至25家,截至2009年8月,倒闭的银行总数已达64家。除了美国本土雷曼兄弟的倒闭,富通、苏格兰皇家银行陷入困境,摩根士丹利、瑞银、花旗的实力大大削弱了之外,欧洲主要银行和保险公司几乎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保理业务面临的风险也是不容小觑的。我国商业银行海外设立的分行、行和联行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不利于我国银行在办理国际保理业务时对国外客户情况的调查,这样导致了我国银行保理业务风险的增加。

6.我国商业银行没有设立专门从事国际保理业务的机构,同时也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目前,在国内银行中,只有中国银行在总行结算部设立了专门负责保理业务的机构,而其他商业银行均未设立专门负责保理业务的部门。与此同时,由于我国保理业起步较晚,银行派职员到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又是有限的,而国际保理业务又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需要具备国际结算、贸易融资、应收账款管理、催收、信用担保等业务能力。

7.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能提供的服务项目有限。国际保理业务均采用双保理业务模式,这种业务模式得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广泛认可。目前,我国保理业务的运作模式以单保理为主,这种业务模式存在的弊端在于出口保理商与进口保理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且出口保理商不能通过进口保理商对债权人核准的信用额度来弥补自己可能承担的业务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对策

1.商业银行可以设立专业的保理公司来提供保理服务。在欧美发达国家,市场机制比较成熟,从事保理业务的机构不仅有银行和专业的保理公司,还包括银行设立的保理公司和非银行保理公司,例如日本瑞璤银行旗下的瑞璤保理公司,法国巴黎银行旗下的巴黎银行保理公司。我国保理业务的运营模式较为单一,大都采用银行内成立保理部门,或团队模式进行保理业务操作。目前,我国大中型银行具备综合经营的能力,运作子公司的经验也十分丰富,已经有多家商业银行设立了子公司,例如保险、信托、基金管理公司、租赁公司。针对国内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商业银行可以选择设立子公司的模式来运营保理业务,这样可以为银行带来更多的利润,有利于银行和保理业的共同发展。专业的保理公司可以按照提供服务的内容逐项或合并收取服务佣金,通常是发票金额的0.5%~2%,并且在提供融资时还需收取融资的利息。因此,保理公司在分享市场发展收益的同时,也给母银行带来更多的利润。此外,专业的保理公司可以将风险控制在公司范围之内,避免将风险带给银行。保理公司可以建立符合保理业务特点的风险控制体系,采取积极的业务发展策略,这与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管理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商业银行采用保理公司的模式有利于保理专业服务团队的建设。专业的保理公司打破传统银行线条式的管理模式,打造专业化团队和全方位服务平台,更专业地满足客户的需要。

2.商业银行应注重国际保理业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国际保理业务产品的创新。国际保理业务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展对保理业务专业人员的培养,例如商业银行可以将员工送到国外进行培训,学习国外先进的保理业务管理模式,考取FCI的资格证书,提高自身团队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可以尝试提高保理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吸引人才关注国际保理业务这项工作,可以将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委员会作为一个交流的媒介,定期组织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磋商交流。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强化贸易金融产品的创新,积极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贸易金融综合解决方案。以招商银行上海分行为例,2010年在充分了解到上海航运企业金融业务需求的基础上,推出了隐蔽性国际保理业务,即指银行为船舶出口企业办理保理业务后,不立即将应收账款债权转让事宜通知债务人(船东),对于银行通过支付承购款(或提供融资)方式购进的应收账款,银行有权在保理期间届满而未能收回或其他特定情形下,要求出口商承担回购责任。

3.商业银行面临严峻的国际金融市场,需要建立健全风险控制系统。国际保理业务主要包括三种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同时也是商业银行进行风险预测和控制的关键。商业银行之间可以相互合作交流和信息共享,建立完整可靠的企业资信管理系统,加强对进出口企业的资信管理,完善银行内部的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评价体系,制定专门的国际保理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商业银行可以加入国际保理商联合会,利用组织内部的信用评级,不仅会选到资信好的会员作为进口保理商,而且降低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可以加强对信用评级工具的研发和应用,以更有利于对出口商的贸易背景、评估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前景的调查。

参考文献:

[1] 于立新.现代国际保理通论[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篇(10)

亚洲金融合作联盟的含义

亚洲金融合作联盟(英文名称为Asia Financial Cooperation Association, 缩写为AFCA)是一个由中国民生银行、包商银行和哈尔滨银行发起倡议创立,是亚洲国家的中小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的区域性金融合作组织。联盟以“抱团发展、创造多赢、共同超越”为宗旨,以“自愿、公平、独立”为合作原则,以“由小到大,由松散到紧密”为合作方式,致力于为联盟成员提供合作平台,促进联盟成员合规经营,帮助联盟成员突破发展瓶颈,为经济、金融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目前,参与亚洲金融合作联盟的中小金融机构共包括33家。

中国民生银行行长洪崎表示,“亚洲金融合作联盟是为了联盟成员之间实现共同发展,是一个非常全面的战略合作,成员单位之间共同承担风险、共同享受成果、共同超越自身。”他还表示,联盟成员的合作不仅仅是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还可包括证券、金融租赁和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他同时希望有更多的成员,包括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合作,并在联盟成员遇到困难时,大家能相互搀扶,共同发展。

成立亚洲金融合作联盟的原因

近年来,历经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走弱,加之利率市场化的潜在冲击,商业银行在2012年着手“深挖洞、广积粮”,建立亚洲金融联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对国际、国内经营环境的变化。

于外,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改变了金融机构的生存环境。经济一体化一方面扩大了全球市场,另一方面也使得危机呈现加速放大效应。2008年以来的危机不断传播,从地产危机到金融危机,从金融危机到财政危机,下一步甚至可能从财政危机演变到货币危机。当前美国经济增长乏力,欧洲则陷于债务危机,危机改变了世界,触动了变革。亚洲不能独善其身,中国也不再长袖善舞。

于内,中国正经历着艰难的经济转型期,金融机构的发展面临重重挑战。激烈的竞争、严格的监管、低迷的经济都将极大地影响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生存环境。何况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经历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重大市场挑战,科技系统等问题也时刻困扰着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在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变局即将来临之前,中小金融机构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亚洲金融合作联盟的诞生就可谓恰逢其时。

事实上,无论是较小的资产规模和较弱的传统信贷业务竞争力,还是相对落后的中间业务发展、资金转移定价能力、利率风险管理能力,都决定了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中小金融机构可能面临更大的负面影响。显然,合作是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自身、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表示,成立亚洲金融合作联盟主要是基于欧盟和自身发展的启示。“正是有了欧盟,欧盟成员才在世界上有发言权,才有竞争力。对我们大多数中小金融机构来说,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合作组织,中小金融机构就没有什么话语权,抗御风险的能力将大打折扣,我们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都会受到制约。”他同时表示,“在中国民生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尤其在规模比较小、增长速度比较快的时候遇到过很多困难,我们深深感觉到,如果当时有一个这样的合作组织,我们就不会显得那么无助。”

“成立联盟应该说是为成员单位搭建起信息交流的平台,搭建起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我们将通过联盟间的合作,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把自身做强,在做强的基础上做大,继而使联盟能在中国乃至世界金融环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晋商银行董事长上官永清如是说。

联盟宗旨

“抱团发展、创造多赢、共同超越”作为亚洲金融合作联盟的宗旨有其特殊的内涵。董文标解释,“‘抱团发展’既是基于中国市场经济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比如说利率市场化、竞争的日趋激烈、市场风险越来越大,这些都要求我们抱团;同时又是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身要求。因为只有抱团,只有创造一个全新的机构、一个全新的局面,才能在大风大浪面前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创造多赢’的内容繁多,主要表现有:建立一个风险基金,使大家都感觉到后边有一座泰山,很安全很可靠;打通我们的柜台,疏通我们的渠道,使我们更流畅,更完美;建立一个共享的信息平台,使我们在信息年代能掌握更多信息,了解更多情况,在我们整个投资和决策中间,更有准确性,更少犯错误;建立一个共同的科技平台,通过集中采购,其价格就会降下来,同时只有我们有强大的科技团队,才能不断地对科技平台进行升级,迅速升级,才能真正创造我们的未来。‘共同超越’,就是只要通过我们这样的合作,就能产生出很多思想火花,而这些思想火花的碰撞就一定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包商银行董事长李镇西表示,“发展也需要抱团,合作就是要抱团。”哈尔滨银行行长高淑珍认为,“抱团发展首先体现在每个联盟单位主动寻求发展的愿望。因为主动去跟别人合作,去跟别人共同分享发展的经验,这本身就是一种获取发展的机会。这样就能够应对未来金融市场的变化,包括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所以我们只有主动的去合作,去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才能够应对市场格局不断变化的挑战。”

合作领域

亚洲金融合作联盟将在多个领域开展新的合作。初期合作将在战略研究、风险管理、科技系统、运营管理四个管理领域以及金融市场、信用卡和私人银行三个业务领域展开。

管理领域的合作

第一,在战略研究方面,近期将以“小微金融可持续发展策略”、“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战略”两个课题为基础,提出适用性、前瞻性建议,在成员间共享,并在银行组织体系、管理模式、管理工具等方面进行广泛交流;中长期将专注于中小商业银行的管理咨询,为成员单位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发挥联盟组织公共平台作用,并逐步提供发展战略规划、战略绩效管理、客户战略管理等深层次战略咨询服务。

第二,在风险管理方面,当务之急是成立风险合作协调小组,全面负责风险合作的日常工作,统筹协调合作事宜,并通过刊物、培训等方式,强化成员间在风险管理上的统一理念。成员间在联盟的框架下扩大相互授信风险敞口额度,尽快建立协议框架下的风险合作基金,打通危机状态下的快速融资通道,初步建立风险合作基金的危机响应机制,同时通过建立“不良资产周转池”,以打包转让、拍卖、资产证券化等市场运作方式,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风险管理中新资本协议的实施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在数据采集和系统推广上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重要的是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如果没有联盟成员的经验和数据支持,一般的银行很难满足协议实施的要求。

从中长期看,实现风险合作基金的公司化运作,完善流动性安排的风险应急能力,扩展基金在风险转移、资本支持等方面的功能;实现资产管理公司的公司化运作,加强不良资产的处置功能,进一步扩展其优化风险资产配置的功能,是联盟风险合作的终极目标。

第三,在科技系统方面,尽快建立集中采购联盟,建立共同灾备中心,降低科技开发和运维成本是联盟成员最紧迫的需求。同时联盟成员可以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发科技系统、互联互通搭建统一支付平台、共享中国民生银行核心系统等方式,密切科技领域的合作。从中长期看,成立合资科技公司、共同制定科技规范和标准、成立科技联盟论坛、实施后台集中运营等,都是实现深层次科技合作的重要手段。

第四,在运营管理方面,近期目标是在成员间建立“柜面通”系统平台,实现各成员间个人账户通存通兑、公共事业代收代缴费、对公账户通存以及信用卡还款业务的互联互通,并就运营流程再造、运营风险管理、运营管理专业培训、运营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咨询交流,在集中采购、风险信息运营案例等方面内容实现共享。中长期目标是建立“后台运营作业平台”,丰富银行产品,实现成员单位开发共享,在条件成熟时,通过成立“运营作业公司”,以公司化运作方式,对成员的后台运营作业进行作业外包;共同建立统一支付平台,实现流程、作业、通道、服务、管理、风险控制工具的全方位统一。

中国民生银行副行长赵品璋表示,在条件具备时,可以建立统一的“后台集中作业平台”,以后台“运营作业外包”或“运营作业公司化”模式实现集约经营目标。

业务领域的合作

首先,金融市场业务的合作,短期内可以通过互相增加授信、银行间市场债券承销、债券交易、资金融通、理财业务的交流沟通,成员间结售汇业务合作和市场信息的互通等多种方式搭建成员间稳固的金融市场业务合作平台。从中长期看,通过合作共同创新金融产品、开发金融工具、制定市场标准、培育金融市场人才方能扩大联盟在金融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次,在信用卡业务上,中国民生银行将不遗余力地向联盟成员提供智力支持,共建还款渠道,并基于中国民生银行现有的信用卡品种,通过打上联盟和合作银行的标志,达到联名发卡的效果,一方面可以解决成员单位无法发行双币卡的当前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扩大联盟及发卡银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可继续深入探讨发行联名卡或者成立合资信用卡公司的方式,加深双方在信用卡业务方面的合作。

第三,在私人银行业务上,中国民生银行将依托产品优势,打造私人银行特色产品的共享机制,利用联盟成员的销售渠道,建立销售一体化平台,实现交叉销售和特色销售。中长期,联盟成员可在非金融渠道、培训和人才交流方面实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交流。

董文标表示,“通过创立联盟风险基金,打通柜台,疏通渠道,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使投资和决策更有准确性;通过合作的力量更好地化解经营风险、更好的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共同超越。”

服务小微,实现共赢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此联盟的银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小微企业贷款领域都颇有建树,如中国民生银行、包商银行和哈尔滨银行。在小微贷款业务方面,联盟银行之间也开展了多项合作。比如,各银行将从重点关注的中小金融机构及小微金融发展战略等具体课题研究入手,联合研究、共同小微企业主信心指数。这些合作及其分享最终必将带来成员单位的共赢。

以小微企业金融业务为例,联盟成员间将通过建立培训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提升整个组织的微型金融服务水平。针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计划提供智力咨询类型的服务和支持,在行业分析、信息交流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积极合作为小微企业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具体来说,小微企业是联盟成员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高淑珍表示,“联盟在小微金融领域开展合作主要是为了金融战略发展领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技术的分享。”她同时表示,“中小银行通过联盟相互获取各自优势的技术理念和发展经验,能够使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实现本地化、客户化,能够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

针对“同行是冤家”问题,即对联盟大多数成员来说,如何避免大家共同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争抢同一类客户的矛盾。洪崎表示,“竞争的层面存在,但是合作的层面更多。对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我们有我们的经验,也有我们的一些心得。各家商业银行在做小微企业金融业务时也有他们的经验,有他们的理解,我们愿意把我们的经验技术都奉献出来。”

李镇西表示,“小微企业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前景不仅广阔,而且需要做的工作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都做不完。”他还表示,“成立联盟,我们可以共享各自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来把小微企业这个市场做好。参加联盟,就是要认认真真地向中国民生银行和其他成员单位学习。事实上,各家金融机构合作的定位是不一样的,方式也不一样。同时,不仅模式不同,而且市场定位有大有小。联盟成员之间不仅不是竞争对手,更应该是合作的伙伴。”

联盟组织制度

一个新的组织机构的运行要尽快进入有效运行状态,同其他组织机构一样必须有制度、章程作保障。4月24日下午,33家亚洲金融合作联盟成员的董事长、行长们对《亚洲金融合作联盟章程》进行了激烈、认真的讨论。确定亚洲金融合作联盟将由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监事会和秘书处组成,理事会是联盟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联盟成员组成。董文标表示,“理事会最大的任务就是保护成员单位的利益,实现成员利益的最大化。”

理事会下设常务理事会,是联盟最高权力机构的执行机构,在理事会闭会期间领导联盟开展日常工作,对理事会负责。常务理事会秘书处是联盟日常办事机构,负责联盟日常运作和财务管理,推进联盟成员各项业务合作,并对联盟成员合作协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理事会下设监事会,对联盟的运作、财务等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理事会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聘任顾问或设立顾问委员会。

联盟采取准入制度,所有合法合规经营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均可自愿申请加盟。具体由多家联盟成员推荐,经过理事会审议通过后,即可加盟。联盟成员的退出采取自愿原则,但当联盟成员出现长期不参加联盟活动、不缴纳会费等情况,亦可启动退出程序。

建立广泛合作机制

33家中小金融机构走到一起,成立亚洲金融合作联盟,为的是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让中小金融机构能更有序的保持自身发展、更好地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更全面地给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成为中国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护航舰。

面对如何建立灵活有效的风险协调和分担机制的大框架方面,赵品璋表示,只要条件具备,联盟将建立风险合作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快联盟成员的不良资产处置,实现机构资产的优化,提高资本充足率。

篇(11)

1民营银行概念及特征

1.1民营银行概念

我国对民营银行的界定主要有三个角度:第一种是界定产权角度,民营银行就是民间资本占主要地位的银行;第二种是资产结构角度,民营银行指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等服务的银行;第三种是公司治理结构角度,民营银行是采用市场化经营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

1.2民营银行特征

民营银行的建立旨在打破中国商业银行业单元国有垄断,实现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同国有银行比较,民营银行具有两个突出特征:

一是自主性,民营银行完全自主决定其经营管理权,包括人事管理等不会受到任何政府部门的干涉和控制;

二是私营性,民营银行的产权结构主要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为主,并且以此尽可能最大限度防止政府干预。

2民营银行现状

1996年民生银行的成立标志我国首家民营银行的诞生。多年来我国银行业市场一直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民营银行的资本规模在整个银行业体系中所占比例极小。2012年以后民营银行才迎来“井喷”发展。2013年7月提出“推动尝试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2014年两会表示年内启动由民间资本依法设立民营银行的新一轮金融改革措施。2015年两会提出“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开放政策。2015年首批5家民营银行全部相继开业。

目前,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大背景下,民营银行的发展探索阶段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黄金发展时期。

2.1民营银行面临的挑战

2.1.1金融制度不完善

2015年《存款保险条例》公布并于5月1日施行,该机制有助于银行抵御利率市场变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银行退出机制,因此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很低;银行利率的市场化程度较低,金融市场调控效率低,不能及时且准确反映出资金供求情况等有效信息,这使得各金融机构资金流动不稳定。国家政策对民营资本进入银行尚缺乏一套系统而完备的审核体制,监管金融机构体制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常使银行陷入“一放就乱、一打就死”怪圈,制度的不完善制约银行业发展,也决定民营银行未来的命运。

2.1.2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多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业内占据主导地位,积累了丰富的财力、物力等资源,垄断着金融市场。银行业内存在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外资银行等对于民营银行已构成压力。而互联网正逐步向金融渗透,腾讯,阿里巴巴等参与民营银行投资,强大的大数据支持下民营银行间也竞争激烈。随着改革深化,银行业内的竞争必然会日趋激烈。

2.1.3信用劣势制约

公众意识中,民营银行在局部地区的探索试点中,其初期规模较小,安全系数低,当将其与当地城市商业银行、农信社等比较,广大储户自然更愿选取资金实力,人力资源强大的资信度高的银行。对于银行,银行的受信业务先于授信业务,信用是生存之本,信用的建立是民营银行吸收存款、扩大资产规模的必要前提。而民营银行的信用劣势导致其在吸收公众存款时难度较大,使得民营银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2民营银行面临的机遇

2.2.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发展民营银行打破国有银行“一统天下”的格局,开创了国有金融与民营金融、外资金融机构竞争共存的新局面。民营银行能提升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迫使国有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为金融业引入真正的市场竞争机制。纵观众多利好,随着党的“十”的顺利召开,“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的方针第1次写进了党的报告,这表明发展民营银行绝非口号,其包含有深刻的社会经济内涵。发展民营银行基于当前银行业良好发展的基础,同时它是我国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机制,实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为民间资本有序进入银行业金融机构创造了积极条件。

2.2.2发展民营银行是时代的呼唤

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亟待解决,大部分中小微企业因不能满足传统银行设立的信贷条件,企业资金不足。随着经济发展,民间资金存量增加,目前投资产品种类有限,导致各种高风险的民间集资滋长。创建民营银行可带来“鲶鱼效应”,倒逼传统银行改革,激发市场活力,降低融资成本,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互联网+”理念和大数据支持,使民营银行清晰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动因,积极沟通客户从而满足客户需要。民营银行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抢占空白市场。当下,民营银行拥有良好发展空间,泰隆银行的成功也为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思路。发展民营银行的客观需要和广阔发展空间,以及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发展民营银行实为时代呼唤。

3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前景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处于金融体制改革重要时期,仅2015年重大金融改革举措就频频推出――民营银行发展“不设限额”,五家民营银行开始营业,存款保险条例实施等。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明显提速,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已扩大至基准利率的1.5倍,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大额存单正式发行,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不断健全。总之,新常态下发展民营银行充满机遇与挑战,其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金融改革的前景良好,同时需要做好迎接各种困难的长期准备,各层面人士共同协作,包括顶层制度设计,正确领导以及法律体系有效保障,从而迎来中国民营银行新的的发展春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