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冷链物流市场研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生鲜电商物流存在的问题
生鲜电商倒逼冷链物流的发展,而冷链物流是生鲜电商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自建冷链物流还是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生鲜电商的发展必定离不开冷链物流。因此,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生鲜电商的更好发展。
(一)成本高,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生鲜品冷链物流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物流设施投入也大。我国物流成本一般为总成本的30%~40%,生鲜产品则占60%左右,甚至更多,而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中国冷链物流报告显示,生鲜食品在流通中的损耗率比发达国家的5倍还要多。
(二)配送难度大,服务质量差
生鲜品自身特点对运输、配送要求极高,电商消费者单笔订单小,区域分布发散,这对生鲜品的配送和服务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亚马逊中国和京东商城,既有自己的物流配送生鲜,也有第三方物流,如用自建物流,亚马逊生鲜物流需1~3天,京东需1~2天,如采用第三方物流,还需要跟商家协调确定配送时间,但顾客迟迟收不到产品,则服务质量就差。
(三)包装不合理,标准化低
生鲜电商物流包装存在很多问题,如产品损坏、过度包装、产品标准化低造成物流与包装标准不统一等。据统计,网购产品周转搬运次数一般大于5次,不同程度破损现象经常发生,导致部分客户直接拒收或退货,其次,包装体积、用料、装潢等超出包装的实际需要。据统计,我国每年固体废弃物超过6亿吨,其中包装废弃物占了1/3,且回收率不足40%。
三、生鲜电商物流的对策研究
随着人们对生鲜品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生鲜电商这一电商领域最后的“蓝海”,他们也将各种特色服务融合到生鲜电商。对于消费者而言,生鲜除了价格因素外,还有产品的新鲜程度和配送程度。因此,谁赢了物流,谁就是这一领域的赢家。
(一)加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建设,做好“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程度高,标准化操作,配送网络更为健全、广泛,服务水平更高,不仅可以节约物流成本还可以提供增值服务。众所周知,打造生鲜电商品牌化运营的本来生活,在物流领域经年累月进行深耕,就是因为其专注于“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才能使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声名远扬。改善“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物流资源整合利用,可有效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包括选择合适的配送方式:智能快递柜、便利店模式、私人收货柜、人工值守点、送货上门等,都有利于实现合理化的配送。
(二)基础设施和相关物流技术的应用
重点加强产地、批发市场等物流节点的冷藏设施建设,争取实现冷链物流的全产业链快速、高效的流通,尽量消除断“链”现象,通过改造、更新冷藏设备,发展多种运输设施。鼓励在大中城市附近建设一批具有中转和分发功能的配送中心,形成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引进或自主创新加大信息技术在生鲜电商物流中的应用,实现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监管,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易腐产品的物流损耗,保证食品安全,提高服务和产品质量。
(三)合理选用运输包装,加大回收力度,使其标准化
根据产品强度等特性对产品进行分级,针对电商物流开发新型、合理的包装结构,加大可重复使用的小型集合包装或送货装备。只要包装设计合理、措施得当,电商物流的包装完全可以重复利用。此外,行政管理部门应该组织开展相关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行业标准,加大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监管力度,使其逐渐成为标准化行业。
相关数据显示,20xx年国内农产品电商接近4000家,其中仅有1%能够盈利,7%有巨额亏损,88%略亏,4%盈亏持平。这意味着,绝大部分生鲜电商都处于亏损状态中。
冷链物流方面,20xx年冷库总量达到3320万吨,折合830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36。9% ;冷链物流百强企业冷链业务收入达到150亿元, 同比增长 36。4%;20xx 年新增冷藏车2。07 万辆,总保有量接近8万辆;冷链需求市场规模达到 11200 万吨。
20xx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分析
行业热点:
1。 百度等投资方2。2亿美元投资中粮我买网,进军生鲜电商行业;
2。 “神盾”转型,上线“神盾快送”,打造同城配送生态系统,攻克冷链配送难关;
3。 20xx年,多家垂直、O2O、定制生鲜电商获巨额投资;
4。 京东生鲜冷链物流全面开放,推动生鲜电商发展。
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产业链分析
在生鲜电商产业链中,农民和大宗食品供应商共同构成产业链供应上游;生鲜电商起到中转站的传递作用;负责接收或挖掘消费者需求;仓库和冷链共同组成物流配送部分;消费者则可以直接购买或者按照自己需求进行食品定制构成整个链条中的需求方。
20xx中国生鲜电商市场现状概览
1。 市场仍未形成行业霸主,各方仍在积极探索,地方生鲜活跃,因其运输成本更低,且更容易培养本地客户消费习惯以及建立信任;
2。 大量实体店品牌加入生鲜电商,如光明菜管家,中粮我买网,沃尔玛;
3。 冷链问题市场状况良莠不齐、成本问题、物流成本高居不下;
4。 我国生鲜市场规模近万亿元,目前渗透率尚不足1%。目前生鲜电商市场规模较小,市场潜力巨大;
5。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中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只有不到50多家实现盈利,大部分生鲜电商或者巨额亏损,或者暂处亏损状态。
受众年龄分布较年轻,高学历高收入白领居多
数据显示,中国生鲜电商消费者男女比例持平,分别占50。6%和49。4%;年龄集中分布在26到35岁这一区间。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生鲜电商的主要受众群是年轻人:一是由于年轻人更易于接受新事物;二是年轻人特别是上班族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更符合生鲜电商“快捷”、“足不出户”等卖点。
数据显示,76。9%的生鲜电商用户为本科学历;企业白领占生鲜电商用户中的56%;月收入在3500到10000元之间的用户更青睐使用生鲜电商。这意味着高学历,收入相对偏高的白领是线上生鲜品的主要消费群体。
用户使用习惯未形成,市场潜力巨大
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生鲜电商用户使用频率为每月1~3次。分析师认为,生鲜电商用户使用习惯尚未形成,生鲜电商市场潜力巨大,是电商市场中一块肥肉。
数据显示,生鲜电商使用满意度各项指标调查当中,绝大多数用户并未对其生鲜电商使用体验表现出明显的不满情绪。这表明生鲜电商所品、质量和服务基本能达到消费者的期望。
物流、产品、价格等因素受重视
数据显示,价格、便利性以及品类丰富度是驱动消费者通过线上平台购买生鲜品的3个主要因素,分别占61。7%,42。6%和36。2%。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生鲜电商送货上门提高了采购便利性,同时线上平台也一定程度打破了空间的界限,提高了商品种类的丰富度。再者,数据显示亲朋好友的推介也是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分析师认为这意味着网络口碑对生鲜电商开拓市场和赢取用户也起到一定作用。
数据显示,物流服务及时性、产品新鲜度以及价格优势是用户在选择使用生鲜电商品牌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物流及时性和产品新鲜度也恰好是生鲜电商能否在竞争中脱引而出并赢取用户信任的关键因素。
多购买海鲜、水果,超四成用户偏好使用综合类生鲜电商平台
数据显示,海鲜和水果是生鲜用户的主要购买品类。多数生鲜电商平台打破了地域的空间限制,这使得用户可以购买到非本地的生鲜品。水果是生鲜电商的主要争夺点,各大生鲜平台或创业者都将水果作为重要品类。另外,进口品也是用户青睐的线上购买品类,绝大部分消费者会在线上购买进口食品,这与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繁有一定关联。
数据显示,42。5%的用户偏好使用综合类生鲜电商平台购买生鲜品,如天猫喵生鲜,京东生鲜,亚马逊生鲜馆等。进一步的调查显示,用户习惯、品类丰富度是用户选择综合类平台的主要因素,分别占80。2%和75。0%。另外,平台信誉保证和支付系统也有助于赢取用户信任以及提高网购过程中的便利性,属于积极影响因素。
京东生鲜品牌知名度最高,时间、价格及品质是制约电商发展因素
数据显示,在生鲜品牌认知度调查中,京东生鲜、天猫喵生鲜和中粮我买网是知名度最高的品牌。从整体情况来看,综合类生鲜电商平台的品牌认知度最高,这和这类平台早年积累的庞大用户群以及消费者忠诚度有关;其次是依托物流的顺丰优选;再次是垂直类平台,其中大部分是知名线下实体转线上平台的企业,如中粮我买;最后才是社区O2O平台。
分析师认为,上述格局的形成是由于综合类电商早年累积的庞大的用户群、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完善的配套物流、支付系统;垂直类和依托物流类的代表企业也具备企业知名度高、信誉好和庞大的用户基础等特点;而社区O2O生鲜电商多为创业企业,在知名度和争夺市场方面处于劣势。
数据显示,送货时间长、价格贵以及生鲜品不新鲜是用户使用生鲜电商过程中产生不满情绪的三个主要方面,而这也是生鲜电商最难解决的3个问题。在生鲜品质量调查当中,近一半的被调查者反映其遇到过商品变质问题,可见生鲜品新鲜问题普遍存在,而这一问题也是制约生鲜电商成本的最重要的因素。
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困境
1、 物流配送问题亟待解决:仓库存储成本高、冷链运输成本高、配送时间长;
2、 产品新鲜度:食品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使得生鲜电商成本居高不下;
3、 高损耗高成本:生鲜电商中间环节繁多,直接导致了高成本,这些成本将直接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4、 同质化竞争激烈:大玩家逐步找到定位、小玩家举步维艰;
5、 盈利状况堪忧:高成本和相对较低的市场接纳度导致生鲜电商盈利状况令人担忧;
6、产品标准化程度低:购买过程中无法看到实物,消费者在综合平台购物时无法有效甄别优劣。
中国生鲜电商发展趋势总览,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S(社交)L(本地)M(移动)特征,发展潜力巨大。夺冷运者的天下,谁能降低物流成本并形成同城配送生态体系,谁将夺得先机。社区O2O发展势头迅猛,微商微店价格相对透明成为生鲜电商新领地。通过创新服务增强用户黏度以及提高用户参与度,如青年菜君的食谱搭配。充分整合资源,形成背靠实体超市的轻模式。C2B定制模式彰显居民个性化需求,将成为新模式。互联网+传统电商,主打物流存储“轻模式”。个性化体验的C2B模式典例分析——预售模式。
代表商家:许鲜
模式:提前订货,隔天送达
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不提供物流配送到家,实行客户到配送点取货机制,即门店自提
主要针对人群:本地在校学生(特别是高小学生)和白领等上班族
优劣势分析
优势:减少库存,降低损耗,降低配送成本;即时送达
劣势:“用户门店自提货品”机制会影响用户体验,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降低用户好感度
个性化体验的C2B模式典例分析2——随定随到
代表商家:爱鲜蜂,鲜果送
模式:随要随定,及时送达
物流配送:在数小时内送货上门,退换货方便。部分企业自建物流系统,部分则采用众包微物流配送
主要适用范围及人群:本地社区O2O生鲜商;以本地顾客为主
优劣势分析
优势:用户体验好,充分关注用户需求和售后服务
劣势:物流成本较为高昂,如何降低成本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创新服务——增强用户黏度和参与度
代表商家:青年菜君
简介:提供半成品净菜(即已搭配好的生鲜食材),致力解决用户晚餐需求,减少买菜烦恼
SWOT分析
优势:减少用户买菜烦恼,由于用户晚餐是刚性需求,青年菜君主打“刚需、高频、高性价比”,避免同质竞争
劣势:半成品菜保鲜问题和物流配送成本问题难以解决
机会:目前市场上结合“帮助用户解决菜品搭配问题”、“传授烹调方法”和“半成品菜品配送”的同类型企业不多
挑战:青年菜君市场定位模糊,且并未打开用户群形成口碑效应
背靠超市的发展轻模式——摆脱仓库和冷链烦恼
代表商家:Dmall 多点
运营模式:S2C模式(service to consuming),线上服务引导线下消费,Dmall相当于超市的线上平台。 依托于传统超市的商品和干线冷链、提供用户交易和落地配送平。省去仓储和物流,运营资金,聚焦于业务
物流配送:自建物流体系快速送货上门,保证食品新鲜度
主要适用范围及人群:基于本地O2O生活领域
引言
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生活消费方式变化、对食品安全重视、物流企业规模化经营,冷链物流快速发展,但是冷链物流仍是物流行业的“老大难”,对冷链技术、运输实力、运输效率要求极高。冷链物流是垂直细分行业,控制温度、降低成本、信息技术创新与监管到位是冷链物流管理的核心和难点,这也使得冷链物流相对其他行业对物流管理依赖性更强。“互联网+”冷链物流管理将互联网介入物流管理,采用云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解决冷链物流问题,将这一领域创新、升级为行业生态链条上最具有价值的一环,带来冷链行业全新的革命。
1.“互联网+”冷链物流的概念
冷链物流是指从初始供应商提供冷链商品,中间经历了采购、运输、配送三个环节,最后到达消费者的供应链系统。冷链物流商品主要有:初级农产品(果蔬、禽肉、蛋、水产品,冷冻食品)、加工食品(速冻食品如冷冻禽肉等包装食品、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等)和特殊商品(药品等)。不同于传统常温保存的物流,冷链商品易腐烂变质,冷链物流货损高、成本高、管理监管难,这就要求从生产到流通都要精确低温调整控制,保证商品质量,低损耗、少污染,因此冷链物流具有高水平、高投入、高效率“三高”特征。高水平是指对冷链技术要求高;高投入是指对资本、设施设备要求高,高成本投入是保证冷链物流的基本条件;高效率是指有效衔接、整合冷链,快速稳定实现消费。冷链物流管理是把冷链物流的上游(采购环节)、中间(运输环节)和下游(配送环节)各个环节紧密对接和整合,形成供应链体系(图1)。如果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上游冷链商品采购环境和物流运输疏于管理,整个流程信息不畅,信任缺失,反应迟钝,下游销售终端的消费者无法有效参与。一旦某个环节出现“断链”,都可能导致高昂成本。“互联网+”冷链物流是以消费者需求为经营导向,生产地通过互联网终端将冷链商品的相关信息录入形成相关文件,提供给供应商。供应商采集冷链上的各种商品信息,包括:冷链商品数量、成长或生产记录、成熟或者完成时间、产地地址、货主、货主联系方式等,供应商获取相应信息并经过筛选加工处理后,将它输入至互联网电商平台,客户根据自己需求在互联网电商平台搜索、筛选所需商品信息,然后向对应的冷链商家发出需求订单,供应商将根据获得的需求信息去生产地采购产品,产品集中、初加工处理后,供应商和采购商的信息需要及时互通,促进供需双方达成交易。“互联网+”冷链物流管理是整合“线上线下”管理,即线下的冷链物流管理同线上的互联网电商平台相结合,对冷链物流管理信息集中整合,提高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信息传递速度,连接与协同运输链条上各方利益,形成专业化物流解决方案.
2、我国“互联网+”冷链物流现状
据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2015年中国数字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食品网购需求量大幅增长,其中购买最频繁的是常温和生鲜食品,购买频次34次/年,远高于服饰类22次/年。中国报告网显示,2011-2015年我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分别为10.5亿元、40.5亿元、130.2亿元、289.8亿元、542.0亿元,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50.0%、285.7%、221.5%、122.6%、87.0%,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快速发展(图2)。根据宇博智业的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预测,未来我国冷链设备需求年均增长15-20%。智研咨询的《2016-2022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研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预计2017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规模将达到19515万吨,2017-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5.02%,2021年需求规模将达到47672万吨。“互联网+”冷链物流管理促进生产商与客户交流,弥补了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盈利能力。山东省搭建能覆盖全省物流企业云平台,企业在平台上免费注册,实现省平台、合作企业之间的业务数据信息共享,但这只是区域性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由于我国“互联网+”冷链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实力薄弱、经销规模小,服务标准不统一,难以实现综合性、全过程、集成化的网络物流服务体系,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不到总体需求的5%。2015年末,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网购苹果进行了抽样调查,从20家网站随机购买39斤样品,经检测39斤苹果中11件不符合标准,不符合率为28.2%。可见我国“互联网+”冷链物流企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很难保质保鲜的将冷链商品配送到消费者,实现“互联网+”冷链物流行业的规模经济与专业化发展。
3、我国“互联网+”冷链物流存在问题与难点
3.1政府重视不够
政府关注度不足,国家投入小,致使我国“互联网+”冷链物流全程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缺乏资金,创新条件不足,技术落后,电子数据交换、远程控制平台、自动识别射频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项目化管理软件、云物流等冷链技术没有普及应用,信息化设备配备较低。
3.2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漏洞
信息不对称、信息漏洞是导致冷链物流管理成本高的首要因素。美国农业部与国家农业书馆联合开发的AGNET是全球最大的农业互联网系统,覆盖美国、加拿大等9个国家,连通美国农业部、州农业署、大学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实现冷链上下游互联网信息共享,促进了美国农业经济发展。而我国冷链物流管理供应商与采购商不重视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搜索、筛选所需商品信息,基本靠物流经理协调、管理数条运输线路,电话、邮件是货物在途的主要追踪方式,商品质量、温度等信息内容少,时滞效应造成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信息不对称。同时供应商采集各种采购商发出的商品需求信息,存在信息漏洞。采购商发出的采购信息不能被供应商及时获取而产生时间成本。
3.3流通环节冗长、运输成本高
运输成本高是制约冷链物流管理的关键。“互联网+”冷链物流的主体是冷链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从生产者通过批发商或者直销,将产品配送至超市连锁店、中小商店、餐饮企业等,直接到达消费者,流通环节少、效率高,一体化程度高(图3)。英国C.R.England运输公司拥有先进辅助设备,包括电子数据交换、卡车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电脑及远程控制平台、项目化管理软件及自主开发的TENFOLD编程语言软件,为每个车辆配备全球定位系统、网络跟踪设备和网络账单功能,按照客户指定时间送抵,提高公司营运效率,规避因不能按时送递货物承担赔偿风险。而我国冷链供应链传导机制从生产商获取采购信息到消费者消费,中间经历五到六个环节,冗长、复杂的冷链环节增加装卸成本、运输成本,增加人、财、物的损耗。又由于跨区域的长途运输条件限制,冷链商品的特殊性导致中转或延长销售的时间极短,只能近距离销售,部分冷链商品不得不处理掉,造成了物资成本提高。
3.4配送效率低,控制协调难度大
由于信息化软件应用不广泛,配送管理依赖人力控制、协调各个业务流程,受主观因素产生的不确定性影响,使得配送过程更为复杂,引起物流监管成本高、监管难度大和监管不到位,出现受控性薄弱,处理问题时效性差,不能及时有效地完成配送。同时,配送路线过于辗转、配送方式不合理造成大量隐性费用。从配送中心到销售商,冷链物流采用多种混合冷链商品使用一辆车到多家店的配送方式,增加了冷链商品的在途时间,延长到货时间。如在途温度较高,温控不当,会损毁商品质量,加快腐烂变质,也增加了不必要的开支,比如燃油费用和维修费用等。
3.5温控监管难
在途温度实时监控难,导致高额成本。若途中出现温控问题,难以及时止损,大多数发现时已是究责阶段,给运输各方带来纠纷隐患。温度监控对于冷链商品至关重要,把控冷藏温度主要依托商品的生产地、运输、仓储、外界监管四个环节。一是生产地需要及时控制和监管冷链商品温度。在生产地对冷链商品添加标签,及时预冷,保质时间是阻碍冷链物流管理的一大因素。二是运输过程要保证车厢温度的监管和调控。运输车辆的位置、车厢的温度信息和商品的信息要及时传递。美国、加拿大广泛使用三段式冷藏运输车,具有自动温度检测、相关温控设备与记录、强制供电驱动、卫星追踪与监控的功能等。而我国GPS定位装置安装费用较高,运输车辆的位置难以有效确定,运输途中车厢的温度信息难以及时传递给供应商,使得客户对商品的运输信息和商品质量不能及时跟踪,造成信用缺失。三是仓储技术落后,跟进获取冷藏车和仓库信息增加大量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德国采用自动化冷库技术,包括储藏技术自动化、高密度动力存储HDDS、电子数据交换及仓库管理系统WMS,其储藏保鲜期比普通冷藏延长1~2倍。气调冷藏是最先进、可应用的果蔬农产品储藏技术,德国使用气调冷藏技术保存苹果的比率达到苹果总量的50%~70%。四是外界监管力度不够。造成冷链物流管理“老大难”的外部因素是冷链物流管理信息不透明。冷链商品的属性以及整个流通过程的信息不透明,消费者不能有效参与全程的温控监管过程,对冷链商品的安全保险性无法确认,致使消费者对冷链商品的安全保鲜信任缺失,后续消费很难持续。
3.6管理人才缺乏
互联网与冷链物流管理技术结合、创新、应用是开展“互联网+”冷链物流的重要保障。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采用学徒方式,缺乏“互联网+”冷链物流技术专业系统培训,缺乏掌握新兴物流信息技术,具备数据挖掘与物流系统优化决策能力的管理人才,很难实现信息化管理,物流技术创新。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进入2.0时代,我国更缺乏将互联网与冷链物流管理技术结合的复合型国际人才。
4、解决“互联网+”冷链物流管理问题、难点的对策
4.1以立法形式制定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
首先,政府应制定冷链物流宏观政策,指导其发展。如日本制定《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物流效率化法》等。其次,实施专业市场准入制度和认证体系制度,促使冷链物流向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如加拿大农业规范(GoodAgriculturalPractices,GAP)、兽医规范(GoodVeterinarianPractice,GVP)、生产规范(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GMP)、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ISO)、食品安全监管局制定的食品安全监督计划,采用危害分析邻界控制点分析体系(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HACCP)等。最后,建设冷链物流运输过程的标准体系,完善物流全程管理,规范上下游衔接,促进我国冷链物流业向规范化、产业化发展。如美国政府强制性规定:鸡蛋在生产后36个小时内必须冷藏,储存和运输期间的温度保持在7℃、A级奶制品储存温度不得高于7℃等。
4.2政府应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机制和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的机制,为“互联网+”与冷链物流管理的结合提供资金支持,以贴息贷款等方式减轻企业前期建设冷库、购买冷藏车辆、专用冷藏车与货架及精密检测仪器等的资金投入负担。加强冷冻运输工具资金的投入,加强冷冻运输工具的开发生产,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
4.3建立全国性的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信息传递便捷性带来区域弱化,借鉴山东省搭建能覆盖全省物流企业云平台,建立全国性的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企业在平台上免费注册,实现全国平台、合作企业之间的业务数据信息共享;开发管理软件,健全客户服务、市场供求、库储、运输、交易等信息收集、处理和的软件系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提高冷链物流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缩减人、财、物成本。
4.4提升互联网技术,降低运输高成本
互联网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为冷链物流体系搭建被互联网覆盖的供应链网络,将运输链上各方利益紧密相连,同时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还可以统一计划和分派运输订单,实现即时追踪,让冷链运输高效可控,降低冷链物流运输的高成本。互联网技术包括供应链管理系统、智能运输系统、自动识别射频技术(RFID)等。供应链管理系统是指为了应对冷链反应不足、信息漏洞而产生的能够降低冷链运输成本,并将冷链有效衔接的管理系统,解决环节冗长问题,有效缩短冷链运行时间。智能运输系统是指为了解决冷链商品在运输途中存在的信息不足、道路迷失等问题,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程序运算,有效整合车辆和用户信息,利用全球定位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NSS)道路地图规划路线等,从而减少运输成本的运输系统。自动识别射频技术是指为了降低运输过程中温控风险导致运输成本的一项技术,明确信息追溯问题和责任界定问题。另外,ERP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IS等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运输的低成本,提高“互联网+”冷链物流管理效率。
4.5利用互联网实现协调优化配送
一是利用互联网改变配送方式。把一辆车到多个店面,转变为多辆车到多个店面的配送方式。二是通过互联网整合店面的最近区域配送中心,配送路线,降低辗转成本,使冷链商品在最短时间内到达销售者手中。三利用互联网进行针对性的监控,实时采集配送信息,增强物流执行的控制力,及时决策、处理相关问题,最大化实现协调优化,减少主观决策。
4.6利用互联网实现综合性、全过程监管
“互联网+”冷链物流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冷链物流管理的监管问题。首先,在上游环节,在生产地给冷链商品附上条形码等电子标签,因为电子标签携带着冷链商品各种相关信息,包括冷链商品产地,适宜的温控等。在初始预冷环节,预冷设备可以利用互联网自动读取商品信息,根据其具体的适宜温度进行预冷操作。经过预冷阶段后,冷链商品被转到冷藏车,同时冷藏车能够自动识别商品品类并进行自动调节车厢温度。然后,车载终端获取商品信息和车厢温度信息,并上传到物流公司和互联网平台,通过对二者信息的匹配处理,判定货物的温度环境是否达到标准,从而实现物流公司对车辆信息的监控。物流公司也可以给消费者提供实时商品温度信息查询服务,使消费者即时了解冷链商品安全保鲜性,实现综合性、全过程监管。
4.7加大企业和高校冷链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
培养“互联网+”物流企业管理人员掌握新兴物流信息技术,具备数据挖掘与物流系统优化决策能力,提高管理精细化和协同水平,实现物流产业各个环节信息共享和协同运作。另外,培养“互联网+”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具有国际观和服务观,拥有国际物流系统化运作专业知识,包括海外物流、跨境物流、国际贸易以及海外市场法律、仓储管理模式应用等,提升资源管控和利用率,将客户企业全球外包和内向物流模块,与本土仓储和配送系统整合,实现供应链上游端和下游端衔接,高效配置资源。
5、小结
随着生活消费方式变化,人们对冷链物流商品需求激增,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快速发展,但是我国“互联网+”冷链物流企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很难保质保鲜的将冷链商品配送到消费者。“互联网+”冷链物流管理通过互联网管理和信息技术创新,可以解决“互联网+”冷链物流存在的难点和问题,为冷链物流搭建互联网全覆盖的供应链和价值链,将运输链上各点形成协同连接的各方,发挥其优越性,使这一体系的生产者、销售企业、冷链物流运输公司、电商平台、消费者都成为直接或间接的受益人。
参考文献:
[1]陈镜羽,黄辉.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现状与发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6):179-183.
[2]陶毅.“互联网+”情境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创新科技,2016(6):46-47.
[3]王青燕.国外冷链物流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时代经贸,2016(21):51-53.
[4]王永钊.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服务优化研究[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5(1):49-51.
一、“互联网+物流”企业的类型
物流产业历来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之一。国家发改委的《2015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指出,2015年中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8万亿元,占GDP比率为16%,而发达国家普遍低于10%。
中国有3000万货车司机,90%以上都是个体司机,承担着全国超过70%的货运量,与810万家运输经营业户往往局限于面对面的熟人交易模式,从而激化了货找不到车,车找不到货的矛盾。这导致了全国货车的空载率在40%左右,成为汽车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车辆空驶率偏高,对环境、能耗、交通基础设施等的负面影响巨大。造成运输行业大量空驶、迂回等资源浪费问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
如此大且亟待改善的市场,冠以“互联网撬动传统行业”概念。“互联网+物流”引来无数创业者和投资人的青睐。2014年至今,已陆续出现过200多家物流货运O2O企业,其中不乏获得上亿、千万美元投资者。
目前市场上“互联网+物流”企业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
1.物流信息管理
风行于社会化物流中的层层转包模式使货物在货主交付承运方之后,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不为货主掌控,物流信息管理难上加难。如今,货主的无数次呼喊“我的货到底到哪了?!”在互联网时代终于有了回应,物流信息管理平台顺势而起,在物流信息平台式的创业者中,代表性企业是社区型运输协同管理平台oTMS。
2.车货匹配
中国2000多万货车,每天平均有效行驶历程仅300公里,车辆停车配货的间隔时间长达72小时。这组物流人耳熟能详的数据背后,是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无效益的尾气排放,以及被彻底拉低了的中国物流整体能力。于是,致力于以互联网为桥梁,撮合运力和货物匹配,提升物流运输的资源配置的车货匹配成为互联网改造物流行业的新尝试。尽管车货匹配的商业模式尚未成熟,也面临着诸如车多货少、信用制度不够完善等现实问题,但货运物流的低效确实是钢性的存在,所以车货匹配的前景值得期待。
在车货匹配领域,不乏表现亮眼的创业者。货车帮、天地汇、运满满、1号货的等专注于车货匹配的平台,主要聚焦于为车主和货主提供便利和快捷的对接平台,从而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车货匹配的成本。
3.同城货运
“最后一公里”问题是物流行业必然要面对的课题。对于在收发货物的时效性和便捷性上有需求的企业,互联网将怎样帮助它们把“最后一公里”顺畅地走完?那就是当干线物流、专线物流将货物送达目的地城市之后,同城货运平台会借助互联网平台整合、调度运力资源,优化送货线路,为企业用户提供同城快速直送服务。
目前,市场上已有多家同城货运平台在运作,并衍生出了不尽相同的模式。例如,速派得的整车+零担的同城快运模式、万家物流的零担共配模式、云鸟的临时车队模式、兰犀牛和58货运的专车模式等等。
4.冷链物流
在2015年,生鲜电商异军突起,红透半边天。但是,在生鲜电商忙的热火朝天的背后,“高冷”的冷链物流着实是难点。生鲜的用户需求是即时、碎片化、高频的,因此,怎样能将尚在保质期的生鲜产品在合适的时间送达消费者,对生鲜电商的冷链物流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在涉足冷链物流的企业中,京东的模式和淘宝的喵生鲜或许有一定代表性。
5.众包物流
在物流行业,用互联网平台将闲散人群整合调用,以顺带稍送货物的模式蔚然成风。众包物流有利用弹性的人力分配帮助货主节省成本的优势。但不可否认,众包物流也面临诸多需要破解的难题,例如,配送人员的资质认证、筛选、管理等都需要企业建立流程化的管理,以确保货物配送的安全性等。
京东众包通过在其平台上招揽有空闲时间的人员“顺路捎带,随手赚钱”,成为京东的兼职快递员,来实现京东的众包物流模式。人人快递的模式与京东类似。
二、剖析车货匹配类“互联网+物流企业”目前的难题
1.根深蒂固的物流行业规则,物流公司层层外包
传统的物流行业,是基于层层外包的物流公司而建立起来的巨大王国。工厂考虑到出货量大、货物单位价值高、寻找零散车源成本高等因素,会直接联系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型物流公司进行整体外包;随后,大型物流公司会把货物分包给不同的干线物流公司;干线物流公司再分包给各家支线物流公司;最后,支线物流公司再把货物交给私人车主。层层外包,带来的是利润的急剧压缩,由于长时间的运营定式,工厂主也对新的模式起一定戒心。所以物流企业会先将货分给挂靠车辆或熟悉的车辆后,再将未找到托运方的货运信息发送到“物流QQ货车帮”等APP上。
市场上存在车比货多的情况,对于信息平台而言,真实有效的货源信息尤为重要,只有它可以吸引车主。而货运O2O获取货源信息量有限,有时要到货场抄中介的信息,甚至将中介直接引到平台上。
2.货主对陌生车辆的不信任态度依旧持续
长时间的物流运输模式,让原本不熟的车主和货主之间的黏性大大增强,无论是业务量,还是信任度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货运APP进入市场的一大核心目的,是想打破现有的市场规则,建立一套全新的众包模式,让每辆车都能拉到不同的货。滴滴出行可以让车源变得规范,即便每次叫的车不一样,我们还是放心乘坐;但货主没办法每次都跟着司机跑货,就会出现各种担心。
另一方面,平台也要严防虚假信息的进入。试想司机驱车前往货源地,发现信息是假的,如果平台对这种情况没有作为,只能眼看着司机用户流失。
目前来看,很多APP对于货主的注册都很谨慎,需要人工审核才有资格使用发货功能,有的平台还要求上传营业执照。
3.标准化建设
货运与打车不同,货物非标准化、车型非标准化、载重非标准化、装卸非标准化、价格非标准化、结款方式非标准化……它的信任成本更高,流程更复杂。
货运O2O信息平台难以建设标准,比如价格、整车or零担、支付方式,基本还需要和司机私下商谈。
4.能否整合资源
中国大部分的货车都是私有的,其挂靠的中小型运输企业也非常分散,满地都是物流公司,可谓一盘散沙。
而物流讲究规模效应,规模越大、网络越密,运营成本越低。货运O2O平台要想做大必须整合上游资源,这也符合O2O的商业逻辑。但货运不是烧钱补贴就能推广出去的,真正帮助司机拉到货、提升效率更为重要。司机都是单独或者小团体行动,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也不高,如何才能将其聚拢?
另外,目前平台想方设法引入中介,但货源信息到平台上必然导致中介利润下降,从内心来讲他们一定是抵制平台的。整合中介资源也是一件难事。
5.如何抢占市场,培养用户使用习惯
当年滴滴和快滴为抢占网约车市场相互厮杀,烧钱补贴。现在车货匹配类APP也遇到同样的处境。以当前发展较为迅速的三款APP为例。
(1)货车帮的货车综合服务平台模式。货车帮通过互联网手段连接司机与货主,在卡车后服务市场发力深耕,以此体现自身价值获取经济利益,就目前已知货车帮已涉足车货匹配、智慧物流园区运营、物流智能硬件开发、物流金融以及其他相关的公路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建设的相关业务。
(2)运满满的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运满满希冀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一个综合的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构建公路物流行业的信用数据库,通过信用管理实现增值服务,例如金融、卡车后服务市场等。
(3)福佑卡车――货运届的UBER+淘宝。福佑卡车相对来讲与上述两者有所区别,福佑卡车通过对接货运经纪人(即常说的信息中介)来掌控车辆,进而直接对接货主,成为了销售运力的集成供应商,以此来实现提高物流效率发挥自身的价值。
从上述三者的商业模式来看,可以说本质是相同的,都是通过车货匹配聚集基础资源(即车与货),然后再植入增值服务(金融、卡车后服务、商业服务等),即使最初的商业模式有所差别,但在竞争中,商业模式也逐渐趋于一致了,互相竞争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吸取经验的过程。但谁也没想到,在竞争的第一步(汇聚车源、货源)会如此之难,大家只能选取捷径――烧钱补贴。
参考文献:
[1]王有朝.为什么车货匹配是一个死胡同[OL].物流时代,2015(03)
2015年12月9日,一场主题为“强转型、耕细分、系客户、享未来”的陕汽重卡2016商务年会在西安召开,由此拉开了2016年陕汽“转型”的序幕。“转型”成为此次年会的重中之重,在现场被多次提及。
大落与大涨
2015年,重卡市场遭遇寒冬,前11个月整体行业同比下滑近27%,而在寒冬中首当其冲感受严寒的则是自卸卡车市场与天然气卡车市场。
首先,中国GDP增速减缓,房地产依然没有快速恢复的迹象,建筑工程的减少直接导致自卸卡车销量一路下滑,我国自卸卡车市场占比由2013年的33.7%降至2014年的28.6%,2015年的19.4%。其次,燃气、油价不稳定,始终在一定程度上左右重卡市场。油价的不断走低,导致天然气重卡成本优势被大大减弱,天然气重卡市场占比直线下降,从2014年的5.8%下降至2015年的2.4%。
而自卸卡车和天然气卡车市场恰恰是陕汽的强项,曾经位居该细分市场前列。无疑,2015年陕汽感受了比行业更为严寒的冬天。
甚至以销售陕汽自卸卡车为主的西部市场,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挑战。抱有自卸卡车市场回暖幻想,心存侥幸的等待,只能是自欺欺人,事实证明固守与等待会将自己推向悬崖。
怎么办?从事了几十年销售的周银朝坦言:“2015年的日子不好过。”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行业整体下滑的大背景下,有些细分市场却在快速增长。从2013年至2015年,牵引车与载货车的市场占比分别为:36.4%,38.3%,48.4%;18.6%,20.5%,23.4%。为此,陕汽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调整产品结构,在2015年7月25日适时推出全系列陕汽载货车,补齐短板,迅速转变,树立新的市场目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勇猛的战士,没有子弹,也无法打出一场漂亮的胜仗。
陕汽推出的全系列载货车新品,就是陕汽销售队伍最具杀伤力的子弹。陕汽X3000无论在节油,品质,还是服务方面的表现均开创了行业先河。因此,2015年的陕汽在严寒中收获了自己的温暖:2015年上市的陕汽德龙X3000全年销售5000多辆,牵引车销量10000多辆,同期上涨7.7%;载货车销售4000多辆,同期上涨300%。
寒冬中的暖春
销量是市场的风向标,上涨与下跌切实关系着经销商钱包的厚薄。转型与不转型在2015年的差距显得更加明显,为了引起人们的警示,陕汽商务年会上用微话剧将经销商的这种冰火现实演绎的淋漓尽致。
有的经销商认为自卸车的春天还会到来,依然生活在热销的回忆里,不愿意面对现实的结果是:年底以70%的跌幅收场。有的经销商紧跟陕汽步伐,迅速转型,积极开拓载货车市场,不仅没有寒冬,还超额完成任务,在寒冬中捡到一个大元宝。这就是周银朝的“不转型就转行”的内因,看似狠话,实是督促经销商快快转型,迅速抢占物流车市场,转冬为春。因为,2015对于有的人来说是暗淡萧条,而对于有的人来说却焕发着勃勃生机。
山东临沂新纪元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陈佰坤就属于紧跟陕汽转型的成功代表,他不仅完成年初与陕汽签订的全年任务,还超出任务额一倍多。他对《汽车观察》说:“2015年陕汽推出的X3000载货车让我迎来了暖春,也让我尝到了转型的甜头。我的客户大多从临沂到北上广等大城市运输蔬菜,他们要求载货车跑的快,车辆在全国各地都能享受及时方便的售后服务。2016年,随着陕汽售后服务体系的强大,以及黄金版X3000的问世,我对全年销量再创新高依然信心十足。”
据陈佰坤介绍,随着80后、90后载货车用户的增多,他们选车的第一要素变为车辆外形与驾驶舒适度,其次是大马力。他说:“运输蔬菜的用户希望快捷准时的将菜运到大城市,如果爬坡慢,影响运输时间,将大大影响他们的收入,所以临沂的用户都特别喜欢大马力载货车,而X3000恰恰满足了他们的各种需求,赢得了好口碑。”
陕汽控股董事长袁宏明强调,“企业必须具备敏锐的目光、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加上高效的售后服务团队,才能够将企业做大做强。”
以牵引车为主的物流用车市场的高需求,陕汽敏锐的发现了这个潜力市场。2015年,面对市场需求的改变,陕汽重卡“强转型”将旗下车企进行了细分,目前拥有30多个针对市场而细分的车型,分别针对自卸、牵引、载货、冷链、危运等行业,重点针对高效物流运输推出不同车型并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
“陕汽做载货车能行!我们能做好!而且做的很好!”周银朝在商务年会上用气势告诉渠道商需要紧跟市场,快速转型。
更细更专
陕汽控股董事长袁宏明指出,我国的重卡市场趋于理性化,行业进入稳定需求期,未来重卡行业每年将维持50万至60万辆的总需求。他预计,“2015年我国重卡行业总销量约为54万至55万辆,2016年的总销量也将不会有太大变化。”
延续袁宏明的判断,2014年,2015年,2016年,或者更远的几年,中国的重卡市场将进入平稳期。
“商用车的政策法规将越来越严格;重卡细分市场将越来越细化;大客户集团化模式将越来越普遍;重卡用户年龄将越来越年轻化;个性化车辆需求将越来越明显。”周银朝用几个越来越将新时期下的重卡市场新变化进行了总结。
新时期,新需求,新变化。在风云变幻的重卡市场里,陕汽认为,未来的重卡产品必须精、专、细。周银朝认为,“谁将物流市场研究的透彻、细致,谁将客户需求研究的深入,谁将占领这个市场。”
不仅陕汽看到以牵引车为主的物流运输车成为未来的主流车型,东风、重汽、一汽解放等重卡企业也同样看到了这个机会。已经占据该细分市场优势的想继续保持自己的份额,没有进入该细分市场的想抢夺新的市场占比,陕汽的转型之路16年将怎么走?
对于转型,一线经销商陈佰坤的感触最深,“从2013年开始,陕汽开始不断转型,无论是市场反应速度,产品研发模式,还是人的思维理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坚定了我跟着陕汽走的决心。”
商务年会上,陕汽目标清晰:2016年,陕汽将根据市场环境需求,将重点方向放在物流运输车上。通过对市场脉搏的紧紧把控,通过市场分析,以及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大,今后陕汽将从消费物流以及专用车上面发力,主推针对港口、冷链、快递、农副产品、危运以及大件运输等车辆。
据了解,陕汽将针对不同的细分用户推出L3000、M3000、H3000、X3000,从车型上来分分别是“小、中、重、大”,分别应对15-25吨、25-50吨、25-55吨、25-55吨市场。从2016年开始,陕汽的产品线分类将非常清晰,德龙L3000,主打小马力市场,比如港口牵引车等;M3000,主打窄体和轻量化市场;F3000主打重载市场;X3000,则主打高速标载市场。而在商务年会上推出的陕汽德龙黄金版X3000,则是主打高端物流用车市场。黄金版全系车型动力覆盖480马力到550马力区间,通过合理的动力链让车辆可以在1.5%坡度巡航速度可达到80公里/小时。
先发制人
“2016年将会对重卡销售提出更严酷的竞争,市场拼杀的将更惨烈!”周银朝这样对《汽车观察》说。
继成为重卡行业里第一个召开商务年会的企业之后,陕汽又成为第一个迅速行动的重卡企业。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12月9日召开商务年会之后,陕汽迅速行动起来,从12月23日开始,相继在沪宁、山东、长沙、安徽、石家庄、广州等区域召开了2016年渠道动员会,为赢得2016年第一季度的开门红打气助威。
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皮鲁克斯有一句名言:“先人一步者,总能获得主动,占领有利地位。”陕汽在其他企业还在开商务年会的时候,已经快速将2016年的工作早早的进行了部署。陕汽想抢占第一季度的销量冠军吗?
周银朝对《汽车观察》谦虚的说:“笨鸟先飞!”
陕汽销售公司市场总监刘鑫给《汽车观察》的答复是:“由于春节假期因素,一季度的销量应该不到全年销量的四分之一,但是我们认为一年中开好头很重要,开局好则全年好。打仗,士气、氛围、信心是首要。”
无疑,陕汽不缺士气、氛围、信心。陕重汽副总经理周银朝提出2016年全年销售重卡7.2万辆的目标,其中X3000销量需达10000辆以上;牵引车销量36500台,同期上涨35%。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类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曝光,广大消费者对于绿色、安全农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一方面,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极度敏感,一旦农产品质量被曝出问题,对农产品的销售乃至整个产业链都产生严重的打击。例如,受“速生鸡”事件影响,2013年春节期间全国范围内肉鸡价格较往年明显下降。浙江温岭草鸡批发价从往年的14元•kg-1下降到10.4元•kg-1,仅温岭草鸡合作社一家就亏损达500万元。另一方面,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价格不敏感。据万泰认证公司统计结果,尽管我国有机农产品价格远高于普通农产品的2~6倍,但是消费市场前景仍相当可观。
1.2农产品开始步入网销时代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持续升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果农、菜农或农产品经纪人开始将农产品放到各类网店出售。在浙江省遂昌县,目前已有2000多家网店出售当地生产的菌菇等农产品,2012年销售额超1.5亿元。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浙江80%以上的特色精品农产品产销主体看好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近60%的主体正在或计划涉足农产品电子商务。目前,浙江农产品网络销售主要有3种模式:一是藤桥模式,即产销主体利用知名网销平台直接销售农产品;二是农民巴巴模式,即销售主体自建网销平台销售各类农产品;三是遂昌模式,即农民网商通过第三方如网商协会等,在知名网销平台搭建的地方销售平台抱团销售当地农产品。
1.3消费者偏好悄然发生改变
人们消费农产品的观念和偏好不断发生变化,这不仅体现在消费结构方面的变化,而且还体现在对产品形态的需求和消费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调查发现,当前农产品消费呈现3个新的偏好:一是偏好原生态消费,“土”“野”农产品如土蜂蜜、山茶原油等更加受到欢迎;二是偏好休闲消费,2013年春节期间浙江传统食品青鱼干销售低迷,而作为休闲食品新开发的小包装醉鱼干销售却异常火爆;三是偏好体验消费,近年来农业休闲观光的发展和乡村旅游景点的开发,使通过农业休闲和观光旅游带动本地农产品消费成为农产品销售的一条捷径。
1.4礼品消费份额呈缩减态势
在全球市场需求复苏缓慢、欧债危机深入演化的大背景下,国内外向型经济受到牵连,并在短期内难以全面改善,浙江很多企业采取了节约成本的方式应对,再加上我国政府机关廉政建设和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产品作为礼品的销售空间受到挤压。据统计,浙江约有1/4的产销主体通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礼品订购渠道销售农产品的份额超过30%,近1/10的主体礼品销售份额超过50%,这部分主体面临着产品结构、营销策略调整的迫切要求和严峻挑战。可以预计,礼品份额的缩减将使农产品消费进一步回归市场理性。此外,特色精品农产品节庆购销井喷之势也将得到缓解,节前消费强劲、节后迅速回落的态势将逐步改变。
2特色精品农业经营的主要问题
2.1市场变化难以预测,产品价格波动巨大
由于特色精品农业经济效益较高,近年来全国各地发展速度加快。而目前农业生产“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突出,从而造成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对于普通生产经营主体来说,很难及时、准确把握市场变化规律。如芦笋是浙江省平湖市近年来发展的一项特色新兴产业,前几年芦笋产量供不应求,市场价格也节节攀升,农户的种植热情越来越高,目前全市芦笋种植面积已达293.3hm2,而上海、江苏等省市,以及浙江省内的湖州、温岭、嵊州、建德等地也开始大面积种植芦笋。随着各地芦笋的大量上市,2013年春季芦笋价格一路下滑,售价从2012年同期的10元•kg-1跌破成本价7元•kg-1,大量种植户面临亏本的危险。从调查结果来看,“市场需求波动大,难以预测”已成为当前浙江特色精品农业经营的最大问题。
2.2销售渠道相对单一,产业市场风险较大
目前,浙江特色精品农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仍然是实体店零售、卖给下一级中间商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订购这3大传统形式,近年来除了网店销售渠道发展迅猛外,其他一些新型渠道还有待于进一步开拓。高端产品、节庆产品等依赖于特定销售渠道的情况仍然比较突出,加大了产业发展的市场风险。据调查,2013年以来,由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订购大量减少,高端产品如浙江的乌牛早茶叶、铁皮石斛、冬笋、山茶油、生态甲鱼、鹅肝等,以及节庆产品如年宵花、青鱼干等销量大幅下滑,近1/2的产销主体受到了明显影响,几乎波及到全省各个主导产业类型。
2.3产销衔接依然不紧,销售组织成本较高
近年来,浙江在开展“农超对接”、创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目前产销衔接仍然不够紧密,农产品销售组织成本较高。销售主体通常对本地的优质农产品情况较为熟悉,但对本区域以外的优质农产品却苦于没有很好的途径了解和联系,影响了销售经营主体的做大做强,也阻碍了特色精品农产品在区域外的市场拓展。问卷调查显示,目前“质优稳定的货源难以保证”已经成为特色精品农产品在组织销售环节存在的最大问题。
2.4品牌知名度普遍不高,难以开拓新的市场
在调查的特色精品农产品产销主体中,注册并使用了自有品牌的比例高达90%以上。这一结果反映出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浙江省特色精品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各类主体的品牌意识得到增强,但也暴露出特色精品农业发展存在品牌数量过多、规模偏小的问题,广大主体对品牌化的认识还停留在注册品牌层面。品牌“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现象较为突出,难以形成组团出击、集中打响品牌的合力,导致在全国范围内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普遍不高。以浙江山茶油品牌“括苍”为例,该品牌在原产地台州地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卖到省城杭州就只能给祐康公司的“优谷大地”贴牌,在省外市场更是鲜有知晓。
2.5物流体系尚不健全,流通成本依然较大
目前,浙江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尚未健全,全省范围或更广范围的物流配送能力尚显不足,物流网络体系效率不高,导致农产品物流过程中损耗较大,增加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农产品物流环节多,增加了农产品运输路线、装卸搬运和包装次数,加大了物流损耗和物流成本,降低了物流效益。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仍不健全,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所能提供的信息类别和质量不能满足需要,在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上各节点间缺乏信息交换与协同平台。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缓慢,约有80%的水果、蔬菜、肉类和水产以传统的车厢(常温和保温车)进行运输。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专业的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还很少,且规模普遍都很小,物流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特色精品农业发展的转型思路
在信息化带来人们生产生活方式重大变革及我国经济、社会、政治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当前浙江特色精品农业发展必须实现从理念到实践、从生产到经营的一系列转型。
3.1调整发展理念,实现礼品到大众消费品的转型
新的市场形势赋予了特色精品农业发展新的内涵,当前,应在准确把握新内涵的基础上,调整浙江特色精品农业的发展理念,使特色精品农业发展走上回归之路。农产品特色精品不等于礼品、贡品和奢侈品,发展特色精品农业不能脱离大众消费。从长远来看,礼品只能占较小份额,特色精品农产品更多的是要面向大众消费者,走市场化之路才有生命力。因此,发展特色精品农业必须准确把握市场信息,迎合市场消费需求,适应大众消费变化,根据市场需求来引导生产、加工、销售。特色精品农业是集精品生产、名品销售、极品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发展特色精品农业不仅仅是指特色精品农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出高品质、高营养、高安全、高科技、高创意、高效益的精品农产品。在各种技术手段使“生产什么不再成为问题”的情况下,发展特色精品农业,更重要的是强化品牌建设和现代流通。此外,提供强大的消费服务如提供营养菜单、烹调食谱等,以及满足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如开发研制半成品菜等,也应逐渐纳入特色精品农业的发展内涵。
3.2调整产品生产,实现“以产定销”到“以销定产”的转型
立足于精品农产品也是“大众消费品”的定位,精品农产品开发应认真研究大众消费的变化,从市场需求出发调整产品生产,实现“以产定销”到“以销定产”的转型。调整产品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和标准化生产,深入推进“三品”认证工作。适应于产品省外、国外市场的开拓,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调整产品生产,例如龙游富硒大米应随着外地市场的开发,调整籼米与粳米的生产比例。调整产品供应时间。适应于传统节庆消费回落的态势,适当压缩节庆生产比例,例如调减春节期间鸡、鸭、鱼等年货的上市,并在节后保持正常的供应量。采用技术手段延长产出期,缓解时令产品集中上市,保证较长时间的供应。开发各类休闲食品。干果、水果可以开发成休闲食品,畜产品、水产品甚至食用菌、蔬菜等也可以开发为休闲食品,特别是开发小规格、系列化的休闲食品。调整产品包装。例如,适应于大众消费需求,将礼品包装变成简包装;适应于网销要求,将蜂蜜、油脂类的包装由玻璃瓶变成塑料瓶;适应于旅游产品开发,产品包装应当融入当地文化元素等。
3.3调整产品营销,实现传统营销到现代营销的转型
随着特色精品农产品的市场定位的变化,其营销思路也应及时调整。扩大销售市场。为应对当前礼品销售份额的大幅减少,以及今后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加快开拓区外、省外乃至国外销售市场成为浙江特色精品农产品营销的当务之急。应加强前期市场研究,先从经济发达、文化同源的长三角地区入手,针对省内外、国内外不同市场的消费文化、消费规模和消费能力,匹配不同的产品组合及营销策略。拓宽销售渠道。产品销售“渠道为王”,应在发展传统渠道的同时,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农超对接、农产品连锁超市等新型渠道,特别是在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的势头下,抢占先机,重点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创新营销手段。不断创新产品概念,加强体验消费,如将特色精品农业与旅游、农业休闲观光相结合,利用旅游、农业休闲观光销售特色精品农产品,并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深度开发旅游农产品。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全国各地的农展会平台进行集中推介,提高浙江特色精品农产品在消费者中的感知度和认可度。
4特色精品农业转型发展的对策措施
4.1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为重点,加快健全符合实际的农业标准体系,继续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扩大标准化技术应用面,促进农产品按标生产、按标上市、按标流通。健全农产品编码标准,加快建立以产地质量追溯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强化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质量安全职责。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提高农产品检验检测能力,试点将农产品检测作为农业龙头企业产品上市的准入条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强化“三品一标”农产品监管,强化监管岗位责任。对农产品检测不合格的生产主体和经营主体实行“黑名单”制度,取消其申报省、市、县各级农业部门各种形式的扶持项目的资格。
4.2加大浙江土特农产品宣传力度
加强主动宣传。除了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外,还要积极主动策划宣传,制定浙江省名特优农产品推荐目录,在重点推广城市召开产品推介会、开展市民试吃活动等。组织抱团宣传。争取政府财政支持,以行业抱团或地区抱团的形式,对浙江特色精品农产品进行整体营销。依靠文化宣传。加强与文化、旅游管理等部门的合作,在对外输出浙江文化和旅游产品的同时,带动特色精品农产品的输出。如参与央视烹饪类栏目制作,从教会怎么吃甲鱼开始,启动甲鱼等水产品的北方市场销售;或通过拍摄诸如“舌尖上的浙江”之类的纪录片,对浙江特色农产品进行软宣传。重视网络宣传。利用“网络无处不在”的力量,加快建设浙江特色农产品宣传和营销的省级平台。
4.3培育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
把握当前浙江农业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契机,推动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农产品网络营销全新模式,迎接农产品E时代的到来。积极推进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建设。利用地域优势,争取与淘宝网等知名网购平台合作共建网络销售平台,合力打造特色精品农产品销售的“浙江馆”。制定农产品网络销售人员培训计划。针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专门人才缺乏的问题,结合农产品网络营销特点,开展专业化新型人才教育培养,定期组织生产经营主体、返乡青年、大学生“村官”等进行农产品网络营销技术的教育培训。加强农产品网络销售线下安全品质管理。应研究建设农产品网络营销标准化体系,探索并完善电商+政府+协会+网商的模式,积极消除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安全隐患。
4.4推动特色农产品行业协会建设
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行业协会建设,通过行业协会,解决单个主体难以完成或完成成本过高,而又具有公共性的问题。行业协会主要功能定位:市场信息服务,对市场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与,开展市场研究和预警;产销衔接服务,通过协会活动,加强产销主体之间的联系,降低产品供销组织成本;培训交流服务,开展技术培训,帮助会员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新工艺;生产要素服务,如争取银行授信贷款,帮助会员解决融资难题,开展省内外劳动力经纪,满足农业生产环节的劳动力需求等;市场拓展服务,组织举办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扩大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参考国外经验,行业协会建设应从官办或半官办行业协会起步,待产业发展时机成熟,再从政府管理部门中剥离。
4.5加强特色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
继续培育农产品品牌。鼓励企业深入、持续、有效地进行品牌宣传和营销工作,培育一批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实现从商标到品牌的转变。大力整合农产品品牌。针对企业自主品牌众多但影响力普遍不高的问题,督促地方政府部门把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公共工程,以地理标志认定为依托,充分挖掘特色农产品的独特价值及当地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塑造品牌形象和产品故事,形成以区域公共品牌为统领、带动企业自主品牌创建的“众星捧月”式的品牌格局。依法保护农产品品牌。安排专门机构从事区域公共农产品品牌的创建、管理、维护和发展工作,通过制定区域品牌保护法规,加强品牌和标识使用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毁牌行为,促进品牌农业健康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却日益突出。食品的安全性是食品进入市场流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保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食品行业发展以及食品行业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食品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受到关注。食品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内容。从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和采购,到生产、加工、流通、配送和销售,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到食品安全,食品供应链作为食品安全与监督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安全影响因素的重要载体。随着国际食品贸易的迅速发展,食品安全保障已成为跨企业、跨国界的问题,对食品供应链实施全面的管理和控制至关重要。
一、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
(1)农业资源环境的污染影响食品安全,农业资源环境包括土壤、大气、水资源等;
(2)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化学有害物质的使用和药物的残留对食品安全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化学有害物质包括农药、工业化肥、各种生长激素等,这些化学物质的残留量过高对食品安全有着很大的危害;
(3)食品生产过程中为了食品的保鲜而过量使用的添加剂对食品安全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如防腐剂的违规使用,对食品安全的危害很大;
(4)相关食源性疾病带来的食品安全影响,如疯牛病,禽流感等会随着最终食品而对人类健康产生危险;
(5)高新科技制造的新原料给食品带来的安全影响,如利用高科技生产转基因食品对食品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
(6)国家法律缺乏和市场监管力度不够而带来的食品安全威胁,如违法生产经营、食品假冒伪劣等对消费者身体产生重要的影响;
(7)食品安全的控制由于科学的进步而带来的新挑战,对食品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食品供应链管理
1、食品供应链的管理特点
一般而言,食品及农产品中很大一部分属于快速消费品,这使得食品供应链与其他行业供应链差别迥异,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具体表现在:
(1)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外包比例较大。因为食品及农产品,尤其是属于快销性质的产品往往产品单值低,厂商为降低物流成本,一般会外包相关业务而不会自建系统提高成本。
(2)供应链长且复杂。从养殖和种植一直到形成最终消费,食品以其供应链长为首要特征,要覆盖种植养殖、屠宰、生产和流通,以及餐饮管理等五个环节,并由此带来其复杂性。以美国生产和销售软饮料为例,其供应链与香料的萃取加工链、玉米甜料加工链、甜菜和甘蔗糖加工链、二氧化碳气体加工、水果栽培加工、化合防腐剂生产、净化水生产、铝听和钢罐加工、纸箱加工、饮料生产、运输、储存和分销、市场研究、营销与促销、零售等等有关,说明软饮料供应链管理者在实施供应链管理中必须洽谈、执行和处理的各种供应链关系及配送服务是非常复杂的。
(3)供应链产品消费周期短。食品及农产品(尤其是属于快速消费品部分)从生产、加工、销售到最后的消费为保证新鲜度抢占市场,在时间上要求非常高,但同时又需要经过多环节操作。在多个环节中,每个环节都必须仔细谨慎才能做到最后消费产品的质量安全,这就要求食品供应链设计运作时必须力求高效同时各个环节都必须有效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4)对冷链物流技术依赖性较强。食品冷链以保证易腐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不仅有对冷链运输系统的技术要求、还有对冷库等储存场所的冷控技术要求,从而才能最终确保消费食品的产品品质与质量安全。
2、我国食品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2.1实行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从“苏丹红”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除了对重大的自然灾害、事故建立预警系统以外,也需要在环境健康,特别是针对科技发明的环境健康方面,建立新的预警机制,从检测技术、标准制定等基础工作做起,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共享体系,加强宏观管理的宏观预警和风险评估的微观预警体系建设,做到防患于未然以更好地应对种种食品安全危机。只要认为是潜在的人类健康危害因素,就可以采取以预警原则为基础的保护措施,而不必等具体科学数据评估结论出来,更不用等到危害的事实和严重性安全明朗化后采取。
2.2提高食品链上企业成熟度
这种成熟度主要体现在我国食品工业企业的工业化水平、国际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上。小作坊式的食品生产方式不适合食品工业的发展,也无法实现有效的食品供应链管理,必须提高食品工业企业的工业化水平;食品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要求食品工业企业必须提高国际化水平,融入国际食品供应链管理体系之中;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则是关键中的关键,是能够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2.3食品供应链高效管理
加强食品供应链设施建设以完善物流服务体系推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可以对食品等商品实现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管理,还可以对食品进行再加工处理,保证食品质量的卫生和标准,充分发挥现代流通方式在实施可追溯中的作用,更好地保证食品安全;积极建立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导的社会化、专业化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示范者和中小物流企业资源的整合者;在物流上配备低温冷链系统,建立食品冷藏供应链,将易腐、生鲜食品从产地收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各个环节都处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之中。以保证食品的质量,防止食品的变质和污染。
三、防止食品供应链安全问题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食品跟踪制度。检验部门要对参与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的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密切的监控跟踪,建立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可相互追查的制度和产品生产经营记录制度。同时,要建立完善的产品安全档案管理制度,准确地记录并保存生产环节中的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信息。对于消费者的投诉和食品污染事故,检验机关要积极调查,并要求相关企业积极配合,对于食品信息进行披露,不得隐瞒,尽快给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和措施。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问题的食品,对于尚未流通的要给予销毁,而已流入市场中的要及时召回,避免给消费者造成更大的损失。
2.供应链上的企业要加强纵向协作。食品供应链中紧密的纵向协作包括生产销售信息的及时反馈,产品的及时召回等,它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这就要求供应链上的各企业加快食品供应链信息化建设,完善食品供应链体系,通过公共的信息平台相互交流信息,通过物质与信息的流通来实现其利益。在发现安全问题后,要及时通知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共同应对所产生的食品供应链危机。以有实力的食品加工企业为核心,作为这个联盟的主导者;努力在上游培育组织化的食品生产机构,建立原材料的供应基地;在下游形成稳定的分销渠道,有固定的流通商和零售商;而这个伙伴联盟要通过契约关系来维持,契约要对食品质量做严格规定,并明确归属各方的责任与利益。这种紧密的伙伴联盟将会受到共同利益的有力约束,从而建立有效的保障措施并进行信息共享,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3.鼓励消费者和协会参与对食品供应链安全的监督中。长期以来,在整个食品供应链中制造商存在着独大的结构,导致公民和社会团体的力量薄弱,然而只是单纯的依靠企业自律和政府的监督,无法完全保证食品供应链的安全。因而,要充分利用第三方主体的监督作用,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同时,培养公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企业的社会道德素养。为减少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
RFID技术实施进程的第二阶段为成长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突破应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加快相关技术标准及行业应用标准制定,基本形成中国RFID标准体系,拓展应用领域。
第三阶段为成熟期,目标是形成国际同期先进水平的技术体系,实现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与其它技术的融合。2012年,RFID在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共性基础技术和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发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如:无源超高频(UHF)RFID芯片、微型近程RFID标签研究和标签封装设备关键技术研究,以及RFID与其它技术的集成与融合研究。
无源超高频智能RFID芯片
2012年10月8日,香港科技大学了全球首枚具有环境温度感知功能的无源超高频智能RFID芯片。该芯片集成了温度传感器,除了具备超高频RFID的通信与数据录入功能外,还能自主感知环境温度,可以在负40℃至负60℃的冷链环境中工作。含有该芯片的标签可以贴在牛奶、肉制品等产品上,从而使每个单品的温度曲线一目了然。
RFID烫印标签技术
2012年6月,加拿大的微电子开发者Terepac报告称,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开始制造全世界最小的近程通讯(NFC)RFID标签――TereTag。这个无源13.56兆赫兹标签将比现有市场上其它近程通讯标签更小,更便宜。因此,它几乎可以嵌入任何纸质的标签、产品或物品,还可以被手机里的近程通讯读写器访问。
将标签缩小以嵌入纸质是一个不错的途径,但需要高超的技术。然而,国内的武汉威杜信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却另辟蹊径,成功研发出“RFID烫印标签技术”。通过采用该技术可直接将标签制作在产品包装或产品上,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电子标签的大范围推广。据审核,该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易于包装印刷一体化操作、成本低廉和无污染等特点,并于2012年8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了发明专利。
RFID全自动封装生产线
传统电子标签采用手工制作,主要采用不干胶粘贴的形式,存在生产效率低,厚度大、成本高、防盗性差问题,特别是有源标签,因为出厂时间不同,会产生电源使用寿命参差不齐的问题。这也是业界标签封装设备关键技术研究一直困扰的问题。
2012年,由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研发的“RFID全自动封装生产线”在广东的成功实现成果转化,成为国内首套“RFID全自动封装生产线”;目前,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已为广东省封装行业的龙头企业定制多台RFID封装设备,这对推动构建物联网自主创新产业链意义重大。
二、应用领域拓展
在国家鼓励和支持优先应用的领域,如公共安全、生产管理与控制、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交通管理、军事应用、重大工程与活动等,RFID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取得了不少经验,在其它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据ABI市场研究机构报告称,政府部门、零售、运输和物流领域将成为RFID产品的最大市场,约占其未来5年总收入的60%。
在医疗卫生领域,RFID在构建电子医疗体系,完善诊疗流程和运营管理,以及对药品的保存和追踪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012年10月份,国家卫生部已编制完成并上报卫生领域RFID(射频识别)与物联网发展规划,规划将明确未来卫生领域物联网发展资金投入和总体规模。
交通和物流领域均通过RFID技术准确跟踪邮件,以掌握运输过程中的详细信息。此外,非接触电子车票也已经成为智能公交系统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RFID在零售业中,不但能让店铺的运营更加有序,而且还能使订单处理流程变得更加智能。此外,它还能通过提品信息和智能营销等方式出现在客户服务领域。
政府部门是另一个极具潜力的领域,非接触式/RFID技术在各类文件和凭据中使用得越来越多,并且在资产跟踪、车队管理、人员定位和安全等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三、市场规模扩大
RFID的市场一直在快速成长,标签销售总量不断上升,从RFID被研制出现到2012年年初,过去65年的RFID标签销售总量为151亿,见证了RFID市场的成长壮大。
总体市场增长快
在2012年第三届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上的《2011-2012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称,预计2012年全球射频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将达200多亿美元。
另有一家市场咨询公司IDTechEx则认为,2012年整个RFID市场规模将达到76.7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17%。主要领域包括RFID卡、标签、读写器以及软件和相关服务等。IDTechEx认为,在许多应用领域,RFID订单上升了10%,在某些领域甚至更多。在零售方面,RFID在服装标签方面呈现了迅速增长,2012年这一领域需要10亿个RFID标签,并且预计2013年将需要13.5亿个标签。2012年还需要5亿个用于公共交通票证的RFID标签。对比2011年的29.3亿张标签,2012年将会销售掉39.8亿张标签。无源超高频RFID标签将在未来几年贡献大部分增长。
虽然两个不同机构的数据存在不小的差距,但即使是76.7亿美元的规模,也足以说明RFID的市场非常具有吸引力。
长三角、珠三角产业链趋于成熟
2012年5月,第六届中国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发展国际研讨会透露,上海RFID产业规模已位居国内第一,2012年RFID业务销售规模达到52.4亿元,占全国总体规模的1/3,预计到2015年销售规模将突破258亿元。
而深圳市射频识别产业标准联盟的统计信息则显示,珠三角地区尤其是深圳,集中了我国近六成的射频识别生产、研发企业。深圳现有射频识别企业334家,产品包含芯片开发、加工设备、软件平台和培训等多个方面,产品应用覆盖领域广。汇聚了远望谷、先施科技、国民技术、惠田实业以及华为、中兴等一批国频识别中坚企业。
中图分类号:F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038-02
一、蚌埠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一)蚌埠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条件及现状
从经济因素来看,蚌埠市经济发展迅速,物流需求规模总量大;从区位条件来看,多种交通方式组合成的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为蚌埠市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发达的水路、完善的铁路、便利的公路,三者组成的多体系、多方位的交通运输保障,加上相配套的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当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从信息技术来看:蚌埠市信息通信设施发达,是皖北地区的邮电通讯指挥调度中心,也是全省国际和国内邮政及长途通讯枢纽之一。从政策因素来看,蚌埠具有多重政府政策指导。
从2009年至今,蚌埠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迅猛。2009年规划初期时,全市仅有物流运输企业近200家,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但是到了2011年,仅用了3年时间,全市物流运输企业就达到了450家,企业规模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其次,2009年时蚌埠只是初步形成货物配送市场,2013年时却发展成为连锁配送物流、冷链钢材物流、医药物流等多业态物流体系。另外,第三方物流市场也获得积极的发展,物流园区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规模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蚌埠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问题
但是,蚌埠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主要总结为以下两点:
一是物流业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为低级的层次,物流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业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就是政府还没有完成物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就是企业的设备老旧、技术水平低,不注重设备的更新与升级,缺乏吸引人才的工作待遇和环境,而且企业缺乏对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视,人才资源储备基础薄弱。
二是实现物流企业间物流数据共享仍存在障碍。工商企业、物流企业、市场间缺乏有效的物流信息平台,或者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物流平台的信息无法实现实时地交换,难以形成数据共享和实时在线交换,物流市场处于散乱状态,致使货运信息不畅,车辆空驶率高、待运率高、运输效率低。
总结上述两点问题的原因,无外乎是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较差。由此可见,蚌埠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主要受到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的影响。
(三)蚌埠市现代物流业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根据前人的研究,影响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一国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社会经济发展的物流需求、对外贸易物流需求、政策因素、行政因素等。该部分主要通过分析影响蚌埠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其中两个因素:一国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从蚌埠市这个典型的局部来推导安徽全省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影响因素,并且给予相应的政策建议。这是因为:第一,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是影响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各类产业发展的前提。而一国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对于现代物流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十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应该 “更多依靠科技进步”,而且国外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业也是依托于先进的物流网络建立起来的。第二,在上文中通过定性分析蚌埠市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蚌埠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主要受到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的影响的结论。
根据已有研究结论,本文以货物周转量作为物流量代表蚌埠市物流业发展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以Y表示。同时,本文认为邮电业务总量在一定程度上分别代表了一国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以及发展水平,因此把邮电业务总量作为技术影响因素,以X1表示;以X2表示基础设施建设支出额。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蚌埠市相关统计资料,利用统计软件spss得到的二元回归方程为:Y=1.667*X1+2.484*X2-524.68。
回归结果表明,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与一国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支出都呈正相关。由回归系数可知,在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国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每提高一个单位,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就将平均提高1.667个单位;而在一国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不变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每增加1个单位,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就将平均提高2.484个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是影响现代物流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
二、安徽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一)安徽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安徽省物流业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的调查数据,“2010年,安徽省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为22.8亿吨和7 153.68亿吨公里,分别比2000年增长4.1倍和5.6倍,年均增长17.7%和20.8%。2011年,安徽省物流业实现增加值由2007年的535.6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760亿元,年均增长10.4%。”
(二)安徽省在打造现代物流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虽然从蚌埠地区以及安徽省全省的现代物流业发展状况来看,整体形势一片大好,但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除了上述那些外,还有以下几点:
一是企业现代物流观念薄弱。物流企业服务功能种类单一,服务水平和素质有待提高。在服务的种类上,大部分物流企业的功能还只是提供货物配送、仓储服务等初级服务,而更高层次的服务功能,如物流方案设计和全程物流服务等则难以展开服务。总而言之,物流业还没有实现从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转变为物流问题策略提供商的角色,物流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另外,不同物流企业的服务标准不同,各企业提供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各个服务商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无法统一全行业的标准和打造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物流业。
二是物流管理不规范,物流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物流人才储备基础薄弱,从业人员科学文化素质平均水平不高,物流管理制度的制定缺乏专门的研究人员。一方面,企业不注重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导致后备人才数量较少,专业人才的补充较为困难,从而影响和制约了物流产业的长久发展;另一方面,物流管理制度更新速度缓慢,无法跟上蒸蒸日上的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步伐,造成物流市场处于散乱状态。由于物流业是一个复合型产业,涉及到铁路、民航、海关等多个部门,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主管部门进行宏观管理和协调,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多方面的掣肘,影响了物流业的发展速度。
三是物流企业的信息平台之间没有实现信息的实时交流和共享。市场参与者固步自封,不敢实现信息的充分交流,创造共赢的局面,导致资源的浪费、物流业的低效率、成本的增加等各种不利于物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因素。
四是物流业整体行业水平不高,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完善的现代物流仍有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人才储备等方面。
三、促进蚌埠市和安徽省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大力扶持物流明星企业的发展,加快物流行业技术改造的步伐,促进行业服务水平的提升,引导物流企业从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向物流策略提供商的角色转变;大力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储备。
(二)加大对于物流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对于全省范围内物流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打造现代物流业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降低物流行业贷款的门槛,放宽融资的渠道,积极引进外资、民间资本投资物流产业,保障物流业平稳快速发展。
(三)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组织和协调,强化政策支持,制订专项规划,共同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四)政府人员和企业人员要转变观念。政府工作人员要积极转变“重生产轻物流”、“仓库+车队”等同于现代物流的观念,加强自我的学习,加深对于现代物流业的理解;企业工作人员要积极转变旧有的物流业观念,积极学习现代物流业观念,从而转变企业管理与经营的思路,开拓自己的经营渠道与经营范围,努力打造一条有效、高效、多方位的现代物流业。
(五)建立一个从政府到物流企业的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加强政府与企业的联系,及时了解企业发展的实际所需,减少企业的发展阻力,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建立自己的行业服务标准和管理协会,加快物流业制度的建设,完善各方面的制度管理,促进物流企业更快更加合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郁玉兵,曾有挥,曾言红.安徽省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物流科技,2008,(1).
[2] 森尼尔・乔普瑞.供应链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 董宇鸿.影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因素与对策研究[J].市场研究,2003,(11):7-8.
[4] 牟维.影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理论前沿,2006,(1):32-33.
[5] 吴彩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蚌埠现代物流业[J].蚌埠党校学报,2011,(1):24-26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抓好农产品的营销。农产品营销是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重要保证,也是确保农业生产者通过流通环节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因此,抓农产品营销与抓农业生产一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政府的重要公共职能。各级政府及农业等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好这一职能,通过营销组织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注重产品研发、生产、定价、宣传推广、售后服务等工作,并在各个环节收集反馈相关信息。要加强农产品市场及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策法制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营销环境。要及时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按需开发和组织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不断优化对营销的公共服务。
二、努力从宏观上实现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基本平衡
各级政府抓农产品营销工作,首先要从宏观上确保农产品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基本平衡,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的基本前提。各级农业等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各类农产品国内外市场消费需求、生产状况的调查、分析和预测、预警,并建立基本数据库,定期。对粮食、生猪等涉及国计民生的消费品,要确保必要的、合适的种养面积或数量,确保市场供给和价格稳定。必要时可通过政策激励手段引导农民增加或减少某种农产品的生产,确保市场供需平衡。对产量有大小年等现象,价格、数量波动较大的农产品,也应加强宏观调控,既保障市场供给,又确保农民增收。
三、大力培育农产品现代营销主体
(一)培育壮大农产品流通企业。落实国家和省支持农业产业化、流通现代化以及“双百市场”工程的政策措施,重点扶持发展与农民建立稳定产销协作关系的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产品具有竞争力的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探索“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批发市场”一条龙流通模式。加强对农产品行业协会的管理和指导,充分发挥其在农产品营销、行业自律、风险共担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健康发展。
(二)积极发展多元化营销主体。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中介流通组织。鼓励工商企业特别是超市等经营居民日用消费品的企业参与农产品流通和市场建设,培育大型涉农商贸集团,提高农产品销售比重。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千镇连锁超市”等收购农产品,支持供销社、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营销网络和物流设施优势,发展配送、连锁经营等农产品流通业,使之成为农产品营销的重要力量。
(三)大力培养农产品营销人才。将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等农产品营销人员纳入“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帮助他们掌握市场营销基础知识和技能。采取专业培训、挂职锻炼等多种途径,培养一批农产品营销和管理服务人员,特别是外向型销售人才,逐步建立一支熟悉农产品产销、了解WTO规则和相关国家农产品质量标准、具有现代营销理念的农产品销售与管理服务队伍。
四、积极发展现代农产品流通业
(一)积极推广新型交易方式。顺应现代流通业发展趋势,积极推广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展示订货、合同交易、拍卖、经纪人、代储代销等新型交易方式,实现市场交易方式的多元化和现代化。引导产品相对单一的市场积极发展网上交易,建立集电子认证证书应用、网上交易、电子银行结算、第三方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模式。
(二)加快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在重点建设200家农产品连锁经营示范企业、20家大中型农产品流通企业、20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100个示范性农产品推广(配送、展示)中心的同时,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配送公司、物流中心,发展农产品配送业务。在鼓励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发展直营连锁的同时,以品牌、商号、管理、技术为纽带,规范发展特许经营;鼓励连锁企业采取联合重组、战略重组、集中采购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提高运行效率。对农产品连锁经营,可实行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和经营审批手续。
四、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
(一)加强品牌创新。引导企业加强对自身商标、商号等知识产品的保护和推广,支持企业和组织申报驰名商标、知名商号、中华老字号、名牌农产品以及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培育100个以上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整合品牌资源,尽可能把相同品质或地域的农产品整合起来创品牌,着力培育公共品牌。对农产品出口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和相关国际认证等所支付的认证费和注册费,除享受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补助外,再由省外贸出口发展基金给予一定的补助。
(二)推进品牌经营。鼓励企业增加自主品牌商品的比重,开展品牌经营,提高农产品品牌化水平。鼓励行业协会推行统一商标、标准、质量、包装“四统一”管理,培育和推广品牌。加强品牌、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不法行为,改善竞争环境。
五、不断优化农产品营销公共服务
(一)加快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在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分析、和预警的同时,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查询系统建设,力争用2—3年的时间,使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和国家、行业、地方质量标准等相关信息进入质量安全信息查询系统。充分发挥“农民信箱”的产销对接作用,适时组织开展信息、产销对接和产品推介活动,使“农民信箱”成为传递农产品产销信息、引导生产的重要平台。
(二)继续开展农产品推广活动。省重点支持农业博览会、(上海)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等综合性农业会展,支持“绿茶”、“柑桔”、“竹子”、“精品水产”等农产品推介活动。积极鼓励企业参加境外农产品站展览展销和产销对接,对其摊位费、公共布展费给予一定的补助。用于境外宣传推广农产品的相关费用,除享受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补助外,省财政再给予一定的补助。
(三)优化农产品出口服务。简化出口农产品检验程序,积极推行绿色通道、快速核放和出口免检制度,加快出口验放速度。针对农产品进口国要求,对自有生产基地的出口农产品,在企业具备自检自控能力又具有良好诚信的情况下,以抽查检测为主,并对抽查检测合格率高的企业逐步减少抽查频率,降低检验检疫费用。鼓励企业申请农产品出口免验资格。规范各类检验检疫以及运输、港口等收费,认真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减免农产品出口检验检疫收费政策,对自营出口额较大企业的检验检疫费用,可由同级财政补贴。对农产品出口实行“大通关”制度,做到属地验收、关口验放。鲜活农产品进出口实行快速通关。
六、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一)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特别是出口农产品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与国际接轨。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森林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积极推广“市场+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完善并推广应用农产品质量标准,引导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标准建设基地、组织生产。对在省内建立的符合农产品出口标准的生产基地,由省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省财政给予专项资金奖励。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出口农产品检验检疫服务体系,支持企业加强自控自检能力建设,对重点农产品出口企业及为大宗农产品出口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协(商)会等进口农产品专用检验检测设备,由同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农产品批发市场和200个摊位以上的农贸市场要配置食用农产品安全快速定性检测设施,每日开展定性检测。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严格农产品质量信息管理。强化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引导督促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经营档案制度、标识制度和质量自控体系。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建立经营者档案,场内经营者建立进货台帐、进货验货和进货索证等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动物和动物产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七、努力营造良好的农产品营销环境
(一)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强农产品流通网点的规划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合旅游等产业发展,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县级农产品展示和配送中心,力争本辖区80%以上的特色农产品品种进入中心展示、销售。结合农业主导产业,加强产地市场建设。积极推进大中城市销区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到年,全省力争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辐射能力强、年成交额5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形成“绿色、高效、现代”的新型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二)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改善设施。对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用地(如植物组织培养、仓储、冷库、农机具存放用房等),在不破坏土地耕作层,并确保土地可以复垦的前提下,可作为临时用地办理;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农产品加工用地,在上级下达的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中优先安排。深入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改造为主、新建为辅”的原则,加快仓储加工、物流配送、信息网络、检验检测、公共卫生、消防安全等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功能,改善交易环境。重点产区农产品批发市场要进一步完善分级包装加工整理、检验检测、冷藏保鲜等设施建设,发展产地加工整理、预冷保鲜和农产品冷链物流。
(三)确保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坚决取消农产品跨区域流通的非法限制,促进农产品顺利流通。各地要建立完善粮油、猪肉等主要农产品储备制度和稳定市场供应的应急预案,加强产销区域合作,健全应急调运机制,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供应不断档、不脱销,维护市场价格稳定。
(四)积极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坚持走多元化的外向型发展道路,稳定和扩大日、韩、美、东盟等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欧盟、中东、独联体等新兴市场,努力发展拉美、非洲和大洋洲市场,分散出口市场风险。鼓励农产品出口企业开展农产品海外市场研究、营销策划、产品推介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到境外建立基地、设立贸易窗口或办事处。省进出口公平贸易专项资金要优先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诉讼及相关培训工作。
(五)落实农产品出口税收扶持政策。对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出口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实行“免抵退”政策。各级政府不得限制农产品的正常出口。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所需国产设备的投资,按税法规定可享受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有关优惠政策。鼓励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为出口企业收购用于加工出口的农产品原料,收购原料视同农产品出口企业直接向农民收购的农产品,允许抵扣增值税;经主管国税部门批准后,农业龙头企业的农产品收购发票可在本省范围内跨地区使用,并简化操作手续。
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3)08-0077-15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一个从沿海到内地、由南向北、自东向西、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区域格局和市场竞争格局。伴随对外开放而来的经济规模及其扩张速度、内外部体制改革推动中国释放出举世瞩目的经济活力。2013年1月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告称,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核实为47.3万亿元。十年来(2002~2011)经济实现年均增长10.7%,经济总量继2010年以来继续位居世界第二位,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1.7%,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如此巨大的经济体量和强劲的增长速度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目前全球500强企业几乎悉数进入中国市场并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早在2008年,仅占全国企业数3%的外商投资企业就已经创造全国29.7%的工业产值、21%的税收、55.3%的出口,直接吸纳就业4500万人。然而,2008年下半年以来欧美经济以及全球经济受到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继发于欧洲的债务危机的严重冲击,日益市场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的中国市场也不例外。在各国普遍推出大规模市场需求刺激计划应对金融危机却屡遭挫折、难以复苏以及普遍关注环境社会问题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远目标尤受关注。值此时机,志在长远发展的在华跨国企业开始回应中国市场新形势和新诉求,重新反思和评估自身母国优势和战略在华的有效性,并采用新的思路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强资源协调。
一、中国市场新形势
(一)更加苛刻的市场竞争要求
伴随着我国巨大市场潜力的逐渐释放,我国的市场竞争要求却更加苛刻。在海外市场上,我国的商品出口面临层出不穷的非关税壁垒的限制。不管其中带有多少政治上的博弈和考虑,技术标准、环境标准和劳工标准方面的广泛应用凸显出国际市场需求的苛刻性。在国内,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低水平的市场供求平衡日益难以维持下去。建国50多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却增长40多倍。根据国家环保局的统计,我国环境污染损失约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近年来全国范围日益突出的雾霾天气、不断爆发的水资源污染问题等等时刻敲打着既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及相应的企业发展模式。
由此,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不得不逐渐从经济增长转变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上来。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自主创新以及新型城镇化等策略的提出就反映了这种重要的趋势。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生产和食品安全、通过并购促进产业整合更加受到中国市场的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环境日益改善,产品服务质量的监测技术手段不断改进,反垄断法已经颁布实施,新的《劳动合同法》增添了以前相关法律所没有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内容。
另外,中国具有悠久、深邃、独特而又丰富的文化积淀和传承,开发中国市场吸引力必然面临不少文化层面“软性陷阱”的重重挑战。我国人均GDP从2002年的1135美元增长到2011年5432美元。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达到51.3%,2002~2011年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2倍,2011京、沪、粤、浙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而且随着全国更加统一的13亿人口大市场的逐渐形成,未来10~20年内还将出现大量富裕人口,其生活水平和品位的提高将为世界提供巨大的却又要求更高的商机。这些高端消费者一边对品牌的选择有了更多、更成熟的主张和意识,另一方面其不少财富却来得过于容易、灰彩较重,难免不被社会上升到道德层面去加以审视、议论甚至批判。这反映出我国国内市场竞争要求更加挑剔和苛刻的趋势,高度重视和回应这种趋势的企业才可能持续受到市场的青睐。
(二)来自本土竞争的现实挑战
来自国际同行的外来竞争日益加剧。通过30多年的外资引进,我国已经多年成为全球第二大、新兴市场第一大外商直接投资东道国。到2009年,中国连续18年成为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2年10月24日的全球投资监测报告披露,2012上半年中国吸收外资超过美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外商投资目的地。近几年来中国每年新批准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都在四万个左右,在华跨国企业必然面临国际同行日益增强的竞争压力。
来自本土企业的竞争也在加剧。在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眼中,应对本地竞争者似乎根本不成问题。例如,麦肯锡公司2009年6月下旬进行的一个全球性调查表明,世界跨国公司中77%的高管认为,中国企业竞争力主要源于低生产成本,并且相当大比例的跨国公司认为中国企业还是“一个无力的竞争对手”。如今善于学习和自主创新的本地竞争者逐渐从弱势地位发展到足以挑战外来跨国企业。中国科技部已经提出在201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达到GDP的2.2%,到2020年实现占GDP2.5%的目标。据中国科技部2012年10月15日公布的数据,2011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8610亿元人民币,增幅21.9%,与科技投人大幅增加相对应的中国科研产出亦大幅增长,其中仅发明专利授权量一项就达到17.2万件,增长27.4%,居世界第三位。2011年2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也表示,中国目前已跃居世界第四大国际专利申请国。其中中兴通讯、华为公司分别位居国际专利申请总量第二位和第四位。除此之外,我国的rr产业、啤酒行业、移动电话制造业以及洗涤剂生产业等领域的外来跨国企业也不得不正视来自本土竞争者的现实挑战。市场调研公司Dell,Oro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09年第三季度止,华为在全球移动设备市场的份额已经从2008年同期的11%上升到了20%左右,成为电信市场第二大移动设备商。渠道方面,在华跨国企业还不得不与全国性的渠道商(苏宁、国美等)、渠道下沉的大型制造商以及扎根当地灵活性强的区域性连锁企业等多方力量竞争。
(三)对外开放政策大幅度调整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扩张以及对外开放的深入,对外开放政策将面临大幅度调整。首先,引进外资弥补发展资金和发展技术缺口的理论基础已经消失。30年来我国国内储蓄和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早在2007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就达17.3万亿元,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高达2.399万亿美元。而随着国内大量本土企业日益壮大以及金融危机过程中西方跨国企业诸多问题的出现,国内对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的做法也日益谨慎。其次,利用外资的一些问题日益引人关注(钟伟,2002)。例如,外资过于集中在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过度依赖外资——西方跨国企业控制着家电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核心技术,外资企业完成我国88%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74%的机电产品出口。大型跨国企业在华全面展开系统化投资,针对我国行业、地区龙头企业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的并购投资日益频繁,针对中国企业的“专利斩首”频频出现,市场垄断、产业安全以及品牌保护、人员安置等问题突出。一些跨国企业还将污染严重、资源消耗多的企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进中国,在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建材、造纸和化工六大高耗能产业投资的比重持续增长,成为中国污染问题的一大诱因。另外,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行贿事件不断曝光,也日益引起我国上下的关注。在该背景下,绿色经济、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外资政策将转向如何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由此,提高外资质量和转变发展方式将成为今后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向(崔凡,2007)。我国将进一步推动利用外资从“量”到“质”的根本转变,将利用外资的重点从弥补资金、外汇切实转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上来。更加注重市场公平、国家经济安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能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同时,对“走出去”的关注度与政策支持力度也将与日俱增。这对那些不符合政策导向的外资企业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四)国际市场持续萧条带来挑战
国际市场持续萧条给在华外向型跨国公司带来严峻的挑战。早在1987~2006年间我国对外贸易就高速扩张,商品出口、服务出口、商品进口、服务进口分别年均扩张18%、17%、17%、22%,贸易依存度已经高达70%以上。而且外资企业进出口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增长的重要带动因素。例如,1986~2007年,外资企业进出口额占当年贸易总额的比重从4.0%增加到57.7%。其中外资企业出口额比重由5.8%提高到57.1%。2007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进出口总额的50%以上都由外资企业创造。2009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当年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但六成来自外资控股企业。而且中国出口的机电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大多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所生产。但是就在2008年11月、12月,由于欧美国际市场的萧条,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中国进出口连续两月同比下降,在华外资企业的国际贸易也面临出口增长停滞、部分企业关闭甚至破产的考验。直到2011年9月初,欧美经济不仅迟迟没有复苏,而且仍然面临二次衰退的巨大挑战,全球经济还面临震动状态下的滞胀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和企业都将逐渐改变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做法,将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多转向内需市场的开发。随着我国区域性发展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颁布实施,在华跨国企业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消费政策日趋完善、居民消费能力逐步提升,在华跨国企业面临更加庞大的市场潜力。事实也表明,从2003年到2007年,我国最终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从35.3%提升到39.4%。2011年和2012年前9个月,内需的拉动作用已经超过105%,其中消费拉动的作用已超过投资(消费占55%,投资占50.5%)。面对这种转变所需要的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蜂拥而入的跨国企业必须在嵌入当地的本土化市场洞察力、预见力、创新力等方面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
二、跨国企业在华面临“价值陷阱”
不少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总是对通过向华转移母国既有的竞争优势获取巨额收益寄予厚望,但是又不得不承认,在中国市场新形势下这种厚望面临着尴尬的“价值陷阱”。
(一)转移母国优势被寄予厚望
初期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无不具有可资利用、当地企业非常稀缺的明显的母国优势。这些母国优势主要体现两个方面:关于特定产业的技术、诀窍、创新能力和理解能力:确保一条强大有效的一体化的价值链管理能力——例如,营销、品牌塑造、财务管理和信息技术管理。母国优势反映了特定区位(母国)的比较优势。区位优势意味着在某些全球最佳地点从事某项价值创造和实现活动而拥有明显的经济优势。例如,在日本的汽车和家用电器生产,在美国的化工、医药、生物制药、金融服务、信息技术产业。同时,一些最出色的产品来自最出色的企业才干。例如丰田汽车生产能力——出色的生产和原材料管理保证了高品质、优质设计和低廉的价格,P&G的开发和营销知名消费产品的能力。当然,这些出色的才干及其创造的产品可替代性越低,全球扩展的获益潜力也就越大。转移母国优势中的核心能力是跨国企业获取全球扩展收益的重要手段(Bartlett and Ghoshal,1998)。中国市场及其变革确实也为此提供了大量商机。许多跨国企业紧盯中国市场,期望通过激进的资源承诺取得在市场份额、销售收入和利润方面的爆炸性增长。普华永道2013年对全球各大洲不同国家及企业227位CEO的调查显示,中国仍是全球投资的首要目的地。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受访跨国企业中70%以上计划在未来5年内增加其在华的投资规模。例如,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决定从2012到2015年将在中国陆续投放10款以上的新车型和全新改款车型,到2015年销量要较2011年翻番。在奥美,中国客户带来收入已占45%-55%,中国现在是奥美在美国、英国之后全球排名第三大的市场。在陶氏,2011年中国区收入占到陶氏全球收入的7%,中国是仅次于美国本土和德国的全球第三大市场,计划通过加大投资将陶氏中国市场收入从2011年的45亿美元提升到2015年的70~80亿美元。
(二)“价值陷阱”致使厚望落空
在面临越来越多本土国内外竞争、更加苛刻的市场竞争要求、外资外贸政策大幅度调整以及国际市场持续萧条、内需市场更加重要的背景下,很多跨国企业如同沙漠里失望的寻宝者,明知下面蕴藏着巨大宝藏,耗费了大量的金钱和人力却收获寥寥。这就是很多跨国企业在华遭受到的“价值陷阱”。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很多公司的初期成功往往建立在母国和中国大城市最富裕消费者的基础之上,随后它们指望拷贝同样的模式普遍适用于中国这样的新的地区、新的消费人群(普拉哈拉德等,2004)。中国固然是一个充满潜力并富有活力的市场,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契合中国市场的特定需求,其中的陷阱也会很多。例如百思买、万得城等外资家电零售商在华通过现金买断获得整个卖场的主导权(并控制售后服务的定价权和收益权)的模式就面临“水土不服”的困境。这样一来,企业投入资源的期望与实际获得的收益严重不配。例如,根据《环球企业家》2003年4月30日的分析,大多数跨国企业从中国获得的收益占其全球收益的比重还仅仅在1%~5%之间,远远低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的地位和它们自己对这个市场的期望。
(三)突破“价值陷阱”障碍重重
生存合法性是任何公司能够长期获取利润的根本前提,而本土化经营才是谋取合法性生存的基本手段。通过本地化经营建设本土化的竞争优势和能力才是发挥和增强母国优势突破“价值陷阱”的根本途径。不少在华跨国企业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但是要想真正在华建立当地化的竞争能力和优势方面却面临不少障碍。
1.总体市场尚不成熟。尽管中国经济增长在快速推进,但是总体上还有许多市场尚不成熟。我国30多年来的改革基本方向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目前来看,“效率优先”成绩非常出色,但是在眼下外需不振、内需待发的情况下我国在确保对经济持续增长十分重要的适度均等的收入分配及促进消费贡献方面却面临巨大挑战。2012年推出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报告称中国已成全球贫富两极分化最严重国家之一,全国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7.3倍上升到目前的23倍,行业差距达到8倍,地域差距近3倍。整体来看,企业收入分配中给予劳方的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例如,根据国家发改委的一份调查报告,从1997~2007年,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之比从53.4%降至39.7%。于是很多“穷忙族”为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但是并没有相应比例地享受到工业化、城镇化、改革开放的成果。从增长速度上看,1978-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但是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仅年均实际增长7.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仅年均分别增长6.3%和5.9%。
由此,仍然多达10亿多的中国消费者只有基本需求支付能力,而且地区间消费者对产品存在多态需求,对于企业类消费者而言也是如此。一个庞大的、定价格外低廉而质量却可以接受的中低端市场不容小觑(Orit Gadiesh、Till Vestring.2006)。目前的经济减速、物价上涨以及打击腐败更是对此推波助澜。这个“够用就好”(Good-Enough)的市场冲击着跨国企业原本想将中国作为低成本加工中心或者向中国不断走向富裕的消费者销售优质产品和服务的想法。这样一来,在华跨国企业不但要抵御快速变化的强劲的跨国竞争对手的规模和技术优势,还要同没有多大名气的中国本地企业进行价格和成本竞争。
2,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主义。2013年1月22日在上海举办的“长三角区域化-的新红利2013企业与政府对话会”上,与会不少人士提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红利”将成为推动该地区及城市群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早在2008年,我国中央政府和江浙沪地方政府就开始通过合作交流政策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目前,覆盖该地区的地方政府协调机制已经建立,一体化的高密度的快捷交通网络正在形成,工商行政领域统一的市场准入正在实施,统一的环境管理体系正在形成。尽管地区性的经济一体化似乎是如火如荼,但是因为诸如体制性的原因,依然存在的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主义做法使得开发尚不成熟的中国市场困难重重。例如,长三角一体化的实质性推进就还存在相当多的障碍。在既有政绩考核体制下地方利益难以协调;缺乏统一规划和法规;缺乏实质意义上的统一行政协调;地理距离依然存在;长三角区域内各省(市)发展条件还很不平衡等。随着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三角区域规划》,江苏无锡、上海、浙江嘉兴之间就在物联网问题上出现近距离激烈竞争。这将给上海服务业向周边扩张和提升辐射力带来极大挑战。
其实即使是在上海市内,竞争性的区域规划也遍地开花,区域合作也面临困难。例如。近年来随着上海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生产业功能区建设,中心城区发展服务经济的意识不断增强,借势发展各种商业商务集聚区的热情高涨,中心城区商务区出现多元化发展布局态势。然而,各区县仍按“摊大饼”的传统理念对区域内商务区进行外延拓展,导致整个中心城区商务区体系缺乏层次性,相互间缺乏有效互动,并出现了形态相似、功能雷同和同质竞争等问题。
于是,这些障碍会使得大幅度沉淀资源的在华跨国企业难以通过协调获取规模经济和分摊高昂的固定成本。尽管中国政府前几年已经针对大陆市场经济秩序进行过专项治理和整顿,地方官员的交换也有望对此有所裨益,但是如果没有专门性的经济法规的制约,单靠行政性的措施和对策难以根本性地解决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问题。
3.仍显低效的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取得明显进步,但是地区间的效率差异仍然很大,效率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瓶颈。主要表现在:不少地区缺乏发挥先进的营销和品牌塑造技能必不可少的高质量专业的本土市场研究机构;缺乏用以高效送达高品质产品、服务并且教育当地消费者理解产品、服务中的价值内涵的强大的分销渠道;缺乏高效确保关键投入所需要的强大的当地供应商;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建设快速但是管理滞后,物流成本高企,交通拥堵令人犯愁;不断膨胀、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因为地方保护主义和“最后一公里”而“肠梗阻”重重;效率低下的司法体系(政府干预、缺乏独立性);不完善的金融系统(间接融资比重长期畸高、直接融资体系仍很落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财务信息系统不完善:落后的内部控制系统和制度;以及亟需健全的社会诚信体系等。以交通运输设施为例,除了民用航空航线里程年均增长10%(其中国际航线年均增长10.7%),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1985-2007年均增长12.2%,1978~2007年铁路营业里程仅年均增长1.4%,公路里程年均增长仅4.9%,管道输油(气)里程仅年均增长6.7%,远滞后于国民经济的扩张速度。中国欧盟商会2011年商业信息调查报告也声称,22%的在华欧盟企业正考虑将投资转向中国以外的市场,其中监管存在不确定性、追求成本更低及更有吸引力的新兴市场就是重要的具体原因。另外,不少跨国企业都认为提高透明度对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至关重要,不过近年来中国监管机构和政府的态度正在积极改变。
4.灵活性缺乏与成本上升。缺乏经营灵活性和成本上升同跨国企业全球一体化的竞争标准、高声誉度以及本地成本大幅度上升有很大关联。例如在总体监管环境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公司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执行更高的国际经营标准的公司短期内将导致相对于当地竞争对手的巨大劣势。针对中国的业务往往采取双重(母公司总部和地区总部)汇报系统,但是在快速变革的中国市场上却更需要迅速及时的决策,显然,全球一体化经营以及子公司之间、母子公司之间的严格协调会阻碍决策的效率。例如,与灵活快速的本土企业相比,许多跨国企业的汇报层级至少要比对手多两层,而市场销售力量却远远弱于本土公司,很难到达省级中心城市以下的地区。
在本地成本方面,人口红利减少、土地租金上涨尤为关键。国家统计局2013年2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绝对减少。截至2012年9月底,全国有18个省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9.4%,20个省份2012年度工资指导线,基准线普遍在14%左右。然而,2011年波士顿咨询集团就报告称,预计到2015年中美制造的产品的净劳动力成本水平将持平。而安永2012年9月25号《势在必行:提高中国生产率》报告也指出,中国生产率增长正趋于下降,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从2001年至2007年的4.7%下降到2008年到2010年的2.8%。在土地租金方面,主要因为消费额增速比租金上涨的速度要慢,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零售商正计划放缓扩张步伐,家得宝打算关闭在中国的大型仓储超市,而乐购则将关掉4家业绩欠佳的门店。
三、跨国企业在华资源配置的优化与协调
尽管跨国企业突破在华“价值陷阱”障碍重重,但在我国调整收入分配强化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统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以及加强企业社会责任规制等措施作用下,在华跨国企业开始更加主动和乐观地未雨绸缪,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战略远见,明确中国市场新诉求并在资源配置和资源协调思路和对策方面做出重大调整以培养出能尽快跳出“价值陷阱”并持续获利所需的敏捷、强悍、效率与耐心。
(一)明确中国市场新诉求
对于在华跨国企业而言,快速、大幅度变革的中国市场蕴藏着很多商业机会,但是诸多跨国企业却遭受难以突破的“价值陷阱”。这意味着在华跨国企业必须非常了解中国市场的最新进程、高度重视中国市场对自身的新诉求并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和提高管理水平才有可能获取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回报。
尤其关键的是,在华跨国企业为了在中国新市场格局下更有效地生存和发展,开始转变竞争逻辑,将能力竞争尤其是本土化能力的竞争放在胜于市场份额竞争的地位之上,从通过价格竞争扩张市场份额转变到通过差异化增强获取溢价的能力(孙本芝,2004)。也就是说,即使是具有很强母国优势的跨国企业,也开始从利用母国优势转变到开发新优势(from advantages exploiting to advantages exploring),深刻理解当地投入市场、商品市场以及基础设施欠缺带来的制度“真空”。保持持续创新建设边际性的本土化能力以补充和利用现有的能力基础,这包括降低成本、提高收入和对冲风险的能力。例如Convergys公司能够将在北美、欧洲的计费、匹配融合项目成功地推展到中国之外整个亚太地区,但是因为成本结构的巨大差异,对于中国市场这种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同样,百思买买断经营在本土服务消费文化欠缺以及缺乏门店数量支撑的情况下很难促进销售和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为此,在华外资企业需要配置更多的研发资源打造适合中国的商业模式。
当然对于外来跨国企业而言,这本身还是面临很大劣势,因为很难甚至不可能购买到对当地消费者的理解,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经常互动(当地嵌入)也不是简单的市场交易的过程,而是要准备耗费大量的时间。这种嵌入在于端正对中国市场的态度、注重自身文化价值观的输出、品牌文化的传播以及品牌形象的塑造,而不在于热衷产品和技术层面的竞争以及对所谓的“理想生活生产方式”的程式化说教。
(二)推进资源配置的优化与协调
早在2008年3月,上海美国商会联合博思艾伦咨询公司对66家在华经营的外商独资和外商合资制造型企业的《2007~2008年中国制造业竞争力》调查报告就显示,将中国作为其全球供应链中一环的外资公司远比那些将中国视为廉价劳动力市场和资源市场的公司成功得多。报告建议在华外资制造企业超越以上传统观点。重新定位“中国制造”在全球制造网络中的角色。深刻认识到中国正逐渐成为产品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孕育基地之一。由此,在华跨国公司开始高度重视回应中国市场新诉求,以优化资源配置为基础、加强资源协调为导向,在研发、企业、品牌和管理等方面夯实本土化的资源和实力,力求尽早摆脱在华“价值陷阱”带来的困境。
1.优化资源配置为基础。
(1)实行“两条腿”走路。以前,跨国企业眼中的中国不是用于采购的制造基地就是用于开发的销售市场,如今这策略有所调整。一方面,纵向投资方面生产基地规模国际化以充分发挥中国市场的供应潜力。例如,中国是GE医疗设备集团全球第三大市场和最重要的制造基地,7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它们投资2600万美元兴建一个新的工业园,并将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再提高两倍。另一方面,将采购和销售相结合,发挥横向投资效应。例如,IBM在过去50多年时间里一直在亚洲采购物资,但采购主要满足的是其硬件制造业务的需求;现在该公司希望扩大在亚洲的采购范围,增加对软件产品及其规模居全球第一的服务部门的供应。有研究发现(李平,2008),在华同时进行采购及销售的外资公司平均利润率为29.6%,远高于仅在华采购或者仅向华销售的外资公司平均利润率(17.8%)。
(2)实施“大脑”工程。两条腿走路需要更多来自总部及其延伸的资源支持。随着规模扩大和投资重心的转移,跨国企业纷纷在华设立地区总部,协调、整合和管理在华业务。地区总部是母国总部在海外延伸,也应是所在地区的“大脑”。《财富》杂志的一项早期调查显示,92%的跨国企业计划在华设立地区总部。截至2012年10月底,上海已累计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97家、投资性公司261家和研发中心350家。
同时,跨国企业地区总部的职能定位也在转换。过去绝大多数跨国企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只是扮演政府关系、法律和投资服务等角色,现在需要承担起开发市场和在华采购两项战略任务。一些跨国企业的中国区总裁已经开始召集跨部门会议,参与业务部门的战略制订、人事安排甚至并购行动。例如英特尔总部专门成立了一个中国工作委员会,全球CEO可能一年要来两次,听取业绩汇报。借助地区总部,在沪跨国企业日益走出褊狭的技术竞争和小区域竞争,意图通过网络化协调形成跨地区的产业链(网)竞争优势。
(3)扩张市场范围。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正在改变。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以及人才培养、生态环境保护等都取得很大进展,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长期形成的“东快西慢”的区域增长格局已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东部省份经济多以一位数增长、中西部省份两位数增长的新现象。于是。在华跨国企业的经营已经从第一阶段的投资为主转变到以市场为主(王钦,2003)。在以市场为主的阶段,跨国企业还在不断下沉市场重心以扩张市场覆盖范围。体现在:从高端“利基市场”到中低端主流市场;从发达的沿海地带到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布局相关新兴产业);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大城市到二线、三线城市。例如,日本政府2009年11月在《通商白皮书》中提出要改变依赖向欧美出口的贸易结构,强调要开拓面向中国中等收入阶层的市场。宝马公司开始在华推出终端的A、B型轿车。制造业吸收外资向中西部转移成大势所趋。2011年2月17日商务部在例行会上称,1月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5.1亿美元,同比增长81.1%,增速远高于东中部地区。对要素成本敏感的外资生产经营活动纷纷向中西部转移。服务业吸收外资的规模快速扩大。2011年1月我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6.9亿美元,同比增长31.8%,占同期全国总量的46.8%。二、三线城市备受青睐。美国商会2010年4月上旬在北京年度商务环境调查显示,近80%的美国在华企业计划在2010年增加对中国市场投资,大部分在华美企已把目光锁定中国二、三线城市。28%的美国企业计划在2010年完成在华拓展两个或两个以上城市的目标。2010年11月奥美整合行销传播集团与西南地区整合营销机构成都阿佩克思“联姻”,携手设立合资公司,成都成为奥美进军二三线城市的首站。显然,外资企业在华市场的下沉将给本土的中端品牌带来双重挤压,例如李宁、安踏、匹克、中国动向、特步等本土运动品牌在国际运动大牌耐克和阿迪达斯的这种挤压下存货高企、举步维艰。根据2012年年报统计,这五大国产运动品牌关店总数接近5000家。
(4)创新组织管理。主要体现在一些跨国企业开始打破复杂矩阵管理系统束缚。建立以中国市场为主的目标管理系统和跨部门协调机制以增强在华业务反应的速度和有效性。例如,三星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对中国市场的多样性还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各事业部纷纷在中国建厂,设立了遍及中国的销售网络,产品范围包罗万象,然而几乎整个90年代,三星在中国的业务均出现巨额亏损。亚洲金融危机后。三星逐步认识到公司的资源有限,确立了效率化、集中化原则。公司开始加强三星投资中国总部的地位,关停并转一批工厂,从“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竞争力、在华投放一流产品,正确规划、细分市场,树立数字品牌新形象”等方面人手,使三星重获生机,1999年以来三星在华所有12个法人都实现扭亏。到2012年,三星电子大中华区销售额达到143亿美元,同比增长51%,三星电子在手机、显示器、平板电脑、电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一,冰箱、多功能打印机等产品进入前三名。其中,在中国市场售出3006万部智能手机,销量增长近2倍,市场份额较2011年提高5.3个百分点至17.7%,首次登上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榜首。2011年4月,奥美集团宣布在奥美纽约总部成立中国业务部,并任命《中国日报》美国公司前副总裁和前总经理曹青出任奥美中国业务部副总裁。本田今后将变革事业运营体制,进一步扎根中国。本田将专门针对中国研发车型,并探讨成立本田中国设计中心。
(5)推进人员本土化。外资背景、彻底本土化成为越来越多跨国企业在华成功获取当地知识的关键。其中研发和管理人员本土化主要源于本土存在大量廉价而能干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我国接受过高等教育(大专以上)的人口绝对数位居世界首位。中国、美国和欧盟三巨头各约占全球研究人员数量的20%,远远超过了日本的10%、俄罗斯的7%和印度的2.2%(周立群、李伟华、李京晓,2012)。研发人员本土化方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只有200多家。根据2006年12月11日北京社科院的《2006~2007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截至2005年,跨国企业在京设立的各种形式的研发中心有239家。累计已有170家跨国企业研发中心落户上海。而到2009年下半年就已超过1000家。研发人员本土化不仅利于降低成本,还有利于增强产品和服务满足当地消费者需求的可能性和提升进入市场的速度,又有助于跨国企业与中国同行和政府官员建立关系。例如,卡特彼勒早在2003年就在徐州建立设计中心用于产品改进。2005年就在青岛建立研发中心用于在中国的产品和流程开发。为给在华及亚太地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公司还将加强在华研发力量,建立卓越技术中心,提高技术支持力度。
管理人员本土化方面。打造本土化的领导管理团队是在华跨国企业本土化的重要内涵。例如在英特尔(中国),除了总裁之外,几乎百分之百本土化。GE公司9000多名员工中,只有20多个西方人。管理人员本土化不仅有利于降低成本,还有利于提升本土管理的有效性和水平,从而利于改善与当地政府及其社区的关系。如今,在华跨国企业从产品概念、包装设计到营销策划针对中国消费者采取越来越多本土化的“亲善”举动,从而将自己从某种外部嵌入元素,转变成为嵌入本地并与本地社会系统高度共振的融合力量(往往需要经常放弃自己的经典和核心做法)。比如,2010年新茶上市的时候,星巴克就开始卖起包括碧螺春在内的九款原叶茶品。可口可乐开始采用穿肚兜的中国娃娃做外瓶包装,宝洁频频举牌争夺央视标王,吉列效仿蒙牛冠名电视平民选秀活动。
2.加强资源协调为导向。
(1)驱动产业整合。驱动产业整合的直接初衷主要在于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本土化的经营成本。这反映在两个方面。在内部驱动方面已经出现独资化浪潮。早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特别是在近年内,在华跨国企业的直接投资就体现出合资企业独资化、新增投资独资化的新动向(薛求知、侯仕军,2005)。例如,早在2001年,中国宝洁就在与广州肥皂厂的合资中就频频增资扩股,显示出独资化的倾向。2011年8月下旬,一汽大众开始大规模地清理北上广深等30多个城市的二级经销商网络,计划筹建自己的物流和销售渠道,这可能意味着跨国车企在华发展进入全面收权的阶段,中方企业正有逐渐沦为跨国车企代工厂的境地。
在外部驱动方面,主要通过收购国有企业促进中国的产业整合。例如,杜邦同时有6到7个本土团队在全国寻找谈判合适的收购目标。根据瑞银华宝的数据,在2003年总额为510亿美元的对华投资中,用于购买中国国内资产的外资就占到1/5。在外部收购方面,跨国企业往往非常强调三个“必须”的硬性标准即“必须控股、必须是龙头企业、必须年投资收益率达到15%以上”,这给我国的反垄断工作提出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湛柏明,2004)。同时,并购总会承袭以前遗留下来的流程、员工观念和制造方法,混乱无序的竞争和业务环境,工厂里的浪费现象,低效率的分销网络,缺乏严格管理的采购流程,毫无新意的市场研究等都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改善。
(2)完善分销渠道。在中国零售业放松管制的情况下,一些跨国企业开始通过新建或者并购直接介入分销和零售领域完善自己的分销渠道以提高市场沟通和反应的有效性。例如,佳能早在2002年底开始调查整个中国的道路特别是高速公路状况,并在全国选择大约40个配送地,增设仓库和配送中心。2011年年底,百胜与中石化签署全国合作框架协议,百胜将通过中石化位于全国的3万多座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物业开设餐厅,预计5年内,餐厅数量将达到50家。2012年5月9日,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与苏宁电器在南京签署全国策略联盟合作协议,百胜集团将在苏宁遍布全国的商业物业内开设肯德基等品牌餐厅,并制定未来5年开设150家的战略目标,联手打造“购物一餐饮生活圈”商业模式。一些著名的跨国食品饮料企业也在积极介入中国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意在大力延伸市场辐射范围。
(3)强化知识产权。强化知识产权源于中国本土企业强大的制造和学习能力给在华老牌跨国企业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彩电、手机、电脑和电信设备等领域涌现出更多令跨国企业坐卧不安的竞争对手。跨国企业一方面向中国等地转移生产和研发资源,另一方面加强专利布局和营造控制地位。一些跨国企业通过抢注加快在华专利布局,通用电气、松下和IBM等企业建立起专门的知识产权维护机构。针对中国日益崛起产业的著名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屡见不鲜。再一方面,将竞争的焦点从制造和技术环节提升到专利、品牌等知识产权领域,采取“专利屠宰运动”赢取改变竞争模式的领先地位。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美国优势企业(联盟)针对中国企业启动了一系列以专利、商业秘密法律诉讼为主要形式的“专利屠宰”运动。例如,根据《知识产权报》2009年9月1日的报道,联想2009年1月1日至7月20日卷入9起美国专利诉讼,占其历史上在美卷入全部专利案件的36%:华为公司2009年1月1日至7月15日卷入2起美国专利诉讼,占华为历史上在美卷入全部专利案件的66%;中兴通讯2009年1月1日至7月15日卷入3起美国专利诉讼,占其历史上在美卷入全部专利案件的75%。
(4)聚焦降低成本。聚焦成本降低以适应我国总体人均国民收入仍然难以支付高额溢价以及欧美市场萧条的现实。例如,按照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徐一帆2006年10月9日所提供的数据,2005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1703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1/25,日本的1/21,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位居全球110位。尽管低工资水平和机制会带来成本优势,但是又不可避免地会压制自己和行业未来的市场空间。同时,社会进步背景下廉价劳动力的持续性面临挑战,富士康事件以及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困扰就是例证。如今即使是在作为世界廉价优质劳力最大供应地的中国,各省市也开始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而且国内外工会机构开始联手在国际范围内向跨国企业争取权益以“削弱跨国公司对全球的压榨”。
因此,在新形势下一些跨国企业开始采取新的成本逻辑聚焦于大幅度降低成本,主要体现在转向通过加强资源协调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尤其是近年来低端制造业加速向外转移。例如2012年由广东转移到中国境外的投资项目以纺织服装和鞋帽等劳动密集型项目为主。耐克等国际大企业也将部分代工业务从中国转移至东南亚等地。
另外,受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冲击的欧美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国内产业结构、探索实体经济重振之路,尤其是鼓励高端制造业留在国内或者从国外回流。例如,福特汽车公司就宣布准备在美国本土制造某些汽车零部件,在此之前他们则首选中国建新厂。上海美国商会2013年2月底的调查报告就指出,约有15%的美国企业称已经撤离或计划撤离在华生产。在母国货币走软、在华成本上升、欧洲企业越发关注品质并希望缩短供应链等因素的影响下,英国对离岸外包的兴趣也在降低,英国食品生产商Symington's 2013年就计划将面条生产基地从广州迁回英国本土。
(5)管理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成为本土优秀企业公民已经成为诸多知名跨国企业在华塑造最佳雇主和市场品牌以及获取商业利益的重要手段。早在2008年2月,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和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就一项调查称,近年来中国公众更为重视跨国公司实质性、长效性竞争力(亲和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回馈社会的行为),日益反感跨国企业实施垄断、转移污染、肆意扩招或者裁员的行为。为反映和开发各种社会问题对企业的重要价值,一些跨国企业通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将社会问题纳入企业战略之中。他们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不再是规避政府管制和社会批评的“救命稻草”,而成为一项塑造责任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行为。这种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不仅仅涉及减少排放或者投资于当地社区项目。还涉及将企业社会责任整合进入企业核心业务及其战略。例如,陶氏化学公司先后于2005年及2006年启动与国家环保总局以及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为期3年的合作项目,分别致力于支持在中国推广与发展清洁生产以及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水平,两个项目在经济和环境方面都已取得极大效益。为展示其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承诺,陶氏化学还在中国启动了其全球范围内的“人元素”品牌战略,旨在通过提高人们对于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关注。
(侯仕军电子邮箱:)
参考文献:
崔凡.2007.利用横向外资提高外资质量[J].国际贸易(1).
李平.2008.重新定位“中国制造”[J].21世纪商业评论(5).
普拉哈拉德等.2004.别了,公司帝国主义[J].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6).
孙本芝.2004.从OIL模式看大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的调整及我国的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1).
王钦.2003.跨国公司在华市场战略变迁——基于价值链的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6).
薛求知,侯仕军。2005.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形式的新动向研究[J].国际商务(6).
湛柏明.2004.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发展的新趋势、深远影响与对策[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7).
钟伟.2002.利用外资变革前瞻:环境、途径和热点[J].国际经济合作(3).
周立群,李伟华,李京晓.2012.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的特征与对策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