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农业发展的影响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9 17:11:0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业发展的影响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业发展的影响

篇(1)

1现代农业的概念

何为现代农业?本质上说就是利用先进的科技,现代化的技术,现代化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对农业的生产、管理、到销售过程进行优化,让农业能够不再局限于传统农业,使农业发展符合现代化的发展需求。现代农业之所以称之为现代农业,与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密不可分的。众所周知,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将现代化的科技引入农业。高科技的应用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当今互联网、人工智能、信息化等飞速发展的时代,高科技的应用备受注目。如今,农业信息化、智能化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话题。如何能够让高科技引领农业的发展为各国所关注。在这种条件下,智慧农业的发展无疑给农业带来了新的推动力量,其所涉及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都与当今的科技发展热潮息息相关。智慧农业的到来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农业将来更进一步的科技化推进做好了准备。

2智慧农业的概念

所谓智慧农业,指的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科技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通过设置的各种传感器和网络对农作的生长周期进行测控,通过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并对农业作业进行指导,以最高效的资源利用、最低的成本消耗、最低的环境污染、最低的风险使农业得到最好的发展。智慧农业给现代农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推动现代农业更进一步发展,其高科技的利用,科学化的管理,科学化的分析指导无疑都将农业现代化的因素融入到了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之中。智能农业的发展将现代化的成分带入农业之中,推进了农业的更新变革,推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3智慧农业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3.1智慧农业推动高科技发展,推进新技术运用于农业

科技的兴起带动智慧农业的发展。智慧农业中所运用的高科技种类非常多,如电子传感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都是当今时代迅速发展起来高新技术,智慧农业是将这些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的农业之中,使传统农业的作业方式得到更新。它改变了以往劳动作业中繁杂的人力劳动以及经验判断,采用更加科学的实时监测与实时状况分析,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了更好的判断,能够随时随地补充农作物所需的养分,给以农作物生长过程最好的照料。通过传感技术的应用,更丰富了农业作业的检测力度。大数据的收集,改善了农田作业制度,将高科技的数据化管理应用于农业,推动农业管理模式的科技化。物联网的建立使得农业的产业模式更加丰富,加深了农业的产业链,提高了农业产出效率。这些新科技的推广应用无不推动农业进一步向高层次发展。而这些应用的推进同时也扩展了高科技的应用范围,使这些高科技又在不断的实践中更新,进一退推动其在农业中的作用。智慧农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农业作业方式的改变,更是农业的技术革新,智慧农业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2智慧农业推动农业作业的手段变化,使农业作业管理

更加现代化、科学化智慧农业给农业带来的不仅仅是高科技的应用,技术的革新,更使的农业的管理方式更加科学。智慧农业对农业的管理模式更加先进。智慧农业是通过传感器反馈,然后经过大数据处理得到的农业实时数据,这一点在老的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上实现了非常强的突破。老的传统农业对农业的管理实际上是一种人为管理,主要通过勘查、观测,做出经验性的判断然后对农业进行管理,缺乏实际评测的准确性,往往在管理中人为因素比较强。而智慧农业一改以前的管理模式,通过高科技的手段对农作物生长时的土壤酸碱度、空气温度、湿度及作物的缺水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确保了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每时每刻的问题的发现,对于各指标不足的情况可以及时调控,同时对于作物的管理也免去了很多人力。在管理模式上,更多的是以数据分析为主,通过传感器得到的数据,对作物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对作物阶段性的成长数据反馈到数据库,经过一系列审核,评测之后,有专家综合各种数据资料对作物整体作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解析,进一步指导农民农业的作业方向,从而使农业作业更具科学性与预见性。这种管理模式摆脱了以往对农业生产的经验判断,管理更加科学、准确,减少了不必要的劳动,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农业管理更加现代化。

3.3智慧农业要求农民的作业更加科学化,职业技能更加专业化

智慧农业发展带动了高科技发展,使得农业的管理模式更加现代化,更要求农民的职业素养能够达到更高的要求。首先,智慧农业中运用的高科技比较多,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含量较高,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从业者有更高的知识含量。对于高科技产品的操作必须能够熟悉善用,能够对农业作业的各项数据的进行读取分析。其次,农业从业者要善用网络,获取各种信息,对农业操作、农业作业进行把控。再次,农业从业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农业知识与技能,以及符合农业智能化的管理手段。只有具备了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专业素质才能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所以,智慧农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农业的技术发展,更要求农业从业者的素质得到提高,符合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条件。总体来说,智慧农业的应用是对农业现代化的一种推进。智慧农业将高科技应用于农业当中,将传统农业进行转变,使农业的生产、作业、管理更加现代化,使得农业更符合时代的发展特征。以科技的进步来拉动农业的发展,让新的技术融入到农业的生产过程之中,同时也让从业者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更加专业化、高素质化。不管从生产、管理、还是人的素质都得到进一步改善,也使得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能够更加顺利,农业的生产效率更高。智慧农业的出现实实在在的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因智慧农业的到来更加迅捷。

4智慧农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启示

4.1推动农业智能化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

智慧农业的发展无疑是一场农业的高科技革命,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智慧农业的发展更将现代化的技术融入农业,我们应当推动农业的智慧化发展,以此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通过智能农业的高科技应用,来带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使我国农业的发展更符合时代特征,让农业更快地实现现代化。

4.2加强政府支持力度,推动智能农业发展

智能农业发展能带动农业的现代化。各级政府应结合国家农业发展规划,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智慧农业发展规划,通过加强引导,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有实力的农业企业、金融机构等参与到智能农业的发展中来。同时,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通过规划、激励与引导是智慧农业融入农业的发展之中,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篇(2)

从世界城市发展的经验看,城镇化率在30%-70%之间,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黄金时期。1996年我国城镇化率为30.48%,第一次跨入黄金时期的门槛。2011年我国一半以上人口为城镇化人口(51.3%),2014年这一比率继续提升至54.77%,显然,当前和未来若干年内,我国依然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未来10年是我国城镇化发展重点转向“人的城镇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13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提出“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人的城镇化,研究新型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年3月,我国颁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央政府决策和国家规划将引领亿万农民融入城市生活,拉开“人的城镇化”征程的序幕。这意味着未来10年我国城镇化发展重点将转向“人的城镇化”。制订我国农业发展战略需要顶层设计,这种设计不能脱离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必须深刻认识“人的城镇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机制,主动适应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新形势,稳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人的城镇化”将怎样影响我国农业发展

1.什么是“人的城镇化”所谓“人的城镇化”是指以人为本,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常住居民中户籍人口的比率,促进转移到城镇的人口享受到与原住市民一样的公共服务,深度融入到城镇生产生活和城镇文明中。

2.“人的城镇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从理论上讲,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农业发展将受到两大主要影响,即“人的城镇化”对农业发展表现出促进和制约两个方面的作用。(1)“人的城镇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归纳为六大贡献:一是就业贡献。“人的城镇化”将创造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吸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转移,拉动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二是规模贡献。随着“人的城镇化”进程加速,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未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相对于细碎的耕地表现出稀缺性,这将使耕地向少数人手里集中,为农业实现规模化、机械化和专业化生产创造必要外部条件。三是技术贡献。城市非农产业迅速发展,可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必要技术支撑和社会化服务。第二产业可提供农用机械设备等硬件技术支持,第三产业则为农业实现现代化提供技术、信息及丰富多样的社会化服务。四是资金贡献。“人的城镇化”将形成大量反哺农业的资金,从而对农业发展形成有力的资金支持。五是市场贡献。随着农产品消费群体的数量与规模越来越大,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档次也在不断提高,这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具有广度和深度的市场空间。六是结构贡献。“人的城镇化”提高了城镇居民人口规模,也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随之居民的农产品消费需求将逐步升级,将更加注重消费健康、营养的高附加值农产品,这为我国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了导向,并将拉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高级化。(2)警惕城镇化快速推进对农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其负面影响,可以归纳为两大主要制约:一是要素制约。“人的城镇化”将会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往往这部分农业转移人口是农村中的高素质劳动力,也是经济实力和资金财产积累比较丰厚的群体,因此,在没有做好统筹协调的情境下,“人的城镇化”也会在人力资源和资金投入两个方面对农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二是农产品供求均衡制约。“人的城镇化”带来人的聚集和消费能力的积聚,而且城市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越是大城市越具有人口凝聚力,因此我国居民将越来越向大中城市集中。一般而言,大中城市居民的消费模式和消费水平相对比较高级,比较注重农产品消费的品质要求,而且居民消费存在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示范效应表明,高收入水平居民的消费模式对较低收入水平居民的消费有引领示范作用,较低收入水平居民将以高收入者的消费模式为标杆和发展目标;棘轮效应表明,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模式升级后往往不容易回退,具有不可逆性,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在如上三大效应的作用下,我国农产品消费容易向高品质、高级化方向升级,而农业生产又面临高素质要素流失的制约,容易出现国内农产品供给升级不足,无法满足国内居民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的局面,从而出现国内农产品供求均衡失常,引致我国大量进口国外农产品,对国内农业发展形成进一步的不利冲击。

三、我国农业发展如何适应城镇化的新形势

1.推动农业生产模式和经营制度的改革创新一是充分发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优势,加快土地确权,促进土地适度集中,加强耕地产权保护和用途保护,在促进“人的城镇化”的同时,减缓土地的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园区化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村组+农户”、“公司+村组+合作社+农户”,以及家庭农场、企业化大农场大牧场等产业组织创新,推动农业部门和其他产业的融合,促进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满足城镇化带来的农产品数量增长和品质提升需求。三是建立利于吸纳城镇优势因素的制度和通道,鼓励城镇居民带着资金、技术和新想法返回农村创新创业,推动城乡资源的自由交换和优化配置,克服“人的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要素制约。

篇(3)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首要任务,尽管与大型水利设施相比,小型水利设施大多规模较小、形态也各不相同,分布比较广泛,但对农村粮食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大部分都是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洪灾、旱灾比较频繁,年均洪涝干旱灾害面积达3333.33多万hm2,占耕地面积的近30%。在某种程度上,旱灾的破坏性超过水灾,粮食生产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如果没有农村水利设施作保障,粮食生产将十分不稳定。然而,相关调研显示,目前全国仍有一半以上的耕地缺乏灌溉设施,灌区普遍存在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抗御旱涝灾害能力较低成为影响农业稳定发展的最大软肋,对农村粮食生产带来极大威胁,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刻不容缓。因此,中央决定需大力发展农村水利事业,夯实水利基础,其中建设重点就是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彻底改变农村靠天吃饭的现状。

1.2农田水利建设是扩大土地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为了保障我国经济生活发展的需要,需要大量的耕地,不仅在数量上要达到一定标准,耕地质量同样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目前我国人均耕地明显不足,大量粮食需要通过进口来保障国内生产生活的需要,世界粮农组织在研究报告中称,我国需要人均有433.33m2的水浇地才能保证正常的粮食供给,国务院也明确规定12000万hm2基本农田红线制度。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大量土地变更为建设用地,农村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在此情况下,如何提高农村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成为三农发展的重要工作,而这离不开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农村有大量的荒山、荒地可以用来开发建设成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反过来,建成的水利工程设施可以促使更多的非耕地转化为耕地。另外,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可以改善原来的耕地条件,提高耕地产量,尤其原来缺水的盐碱地等,通过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可以改善生产条件、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

1.3农田水利建设是应用农业科技的前提条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田水利建设同农业生产的关系紧密不可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农田水利建设的跟进,而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又能够促进农业生产中技术的应用,两者之间的良性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农田水利技术进步力度显著加大,培育现代农产品品种、喷灌、滴灌和管灌等先进适用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这一切的前提是发展农村水利设施,由于新技术相比原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新种子和新肥料对用水的及时性和水质有较强的依赖性、敏感度,新技术的使用效果只有灌溉效率充分的情况下表现较为明显,否则施肥效果减弱会影响农业生产产量,防虫效果减弱会影响抵御病虫害的能力,灌溉效率不足也会影响植物正常的光合作用,因此,在全国广泛引进先进灌排技术的同时,良好的灌溉系统是引进新技术的基础,也为引入新技术提供了可能性。

篇(4)

金融是经济的命脉,是发展农业必不可少的后盾,新疆农业所依托的外部环境建设、龙头企业原料收购、农户临时性生产资金需求等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为此,新疆金融系统一直将支持农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特色农业的信贷投入,全区农业贷款无论在贷款覆盖面还是贷款量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有效缓解了农业“贷款难”问题。我们必须切实把握新疆农牧业现代化的有利契机,根据当前金融支农的实际情况,努力探索金融支持新疆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但同时,在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却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影响了新疆农业发展进程。

1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1.1农业经济弱质性与信贷资金趋利性的矛盾。

新疆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这使农业产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而新疆地区农产品供求弹性小又使农业面临相当大的市场风险,农业企业的高风险、低回报让金融机构望而却步。在充分考虑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原则下,金融机构必然对农业融资审慎,在明知农业发展需要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信贷资金也会加剧流向非农业领域去寻求自己更有把握的利益,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疆农业发展的信贷投入,影响到金融服务农业发展的水平和效果。

1.2金融创新和服务滞后,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新疆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大客户、大项目集中,很多县域机构受授权限制只能办理小额质押、个人消费、票据贴现等低风险金融业务。金融机构仍以传统的存、贷、汇业务为主,金融创新和服务滞后,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1.3农业保险体系缺位。

农业保险是稳定农业生产、保障经营者利益的有力手段,便于其获得贷款,引导农业金融资本的流入。但由于农业保险回报率低,又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法律法规依据,实行商业化经营的保险公司都不愿意开办农业保险,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融机构对农业、农村企业风险程度的评估,成为“惜贷”的重要因素,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紧张状况。

2金融机构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完善和提高金融机制、金融服务等相关体系建设。

2.1完善正规农村金融供给机制。

通过运用差额准备制度,对上存资金比例过高的金融机构可以提高超额准备金比例,并下调超额准备金率。对很少甚至不发放农业贷款的金融机构基层网点有计划、分步骤地撤出农村市场,将腾出的网点设施和市场份额转让给其他地方金融机构。将部分财政支农资金以利息补偿和风险补偿的形式,用于对农村金融机构在支农信贷经营中的损失补贴,发挥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乘数效用。

    2.2改进服务手段,丰富金融支农服务工具和扩大服务范围。

(1)立足于大农业和大农场,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把新疆地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县域中小企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县域特色资源开发、农户生产消费信贷等领域作为重点,开展差异化经营,加快产品创新和流程再造,培育独特的竞争优势,扎实推进信贷业务的发展。加大对兵团级和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棉花、粮食、林果和畜牧四大基地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整合研发适合“三农”和县域特点、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金融产品。比如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季节性收购资金贷款、“绿色家园”贷款、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和金融超市等特色产品和服务。通过创新和推广实用型的信贷产品,吸引高端客户群体,占领有效信贷市场。

(2)围绕“三农”进行服务创新,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和提高服务质量。拓展农村的住房贷款、生活消费品贷款、教育消费贷款等农村消费信贷业务,提供“一品一策”、“一家一户”式的金融服务。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发展代收、代付、汇兑结算、投资、理财、技术咨询、金融委托等中间业务和网上银行、银行卡业务,开办支农金融超市,推行“一站式”服务和“一条龙”操作,让现代金融走进广阔农村,让广大农民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让金融在开拓出广阔市场的同时支持农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3建立农村信用制度,完善农业担保体系。

加强信用村镇、信用社区建设,建立市场主体尤其是个人信用登记、咨询和评定机制,优化农村金融生态。建立农业担保体系,解决农业企业贷款难、担保难、抵押难的问题。担保机构与再担保机构之间约定风险承担比例。信用担保机构可以选择协作银行并进行授信管理,与协作银行明确保证责任形式、担保资金的放大倍数、担保范围、责任分担比例等内容后,由担保机构将担保资金存入协作银行,在企业向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时,由银行自主决定是否发放担保贷款,贷款损失按责任分摊比例分担。

2.4建立风险防范保障体系。

加大政府补贴力度,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可以由中央和自治区地方财政根据疆内各地农业风险状况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从财政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份额用于投保农业的保费补贴,并加大减免涉农、支农税费的力度,为各家从事农业保险的机构分散风险,同时财政设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对遭遇巨灾损失的农业保险公司提供一定程度的补偿。

参考文献:

篇(5)

1引言

宜城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城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秋季短,冬夏季长。年降水量在800~1000mm,年平均气温15~16℃。主要生产棉花,花生,油菜,水稻,西瓜,小麦等农作物。气候是自然环境的重要部分,气候有变化一定会回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经济造成影响。当前全球变暖,极端气候现象增多,襄阳市宜城市的气候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地的农作物品种变异,生长缓慢,产量降低,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2气候改变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1气候变化影响土壤等要素的理化特征和农作物生长特性

阳光、水分、土壤、热量是农业生产的前提要素。由于气候变化都会导致这些条件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四要素的理化特征。阳光、水分和热量影响着土壤有机质含量,温度或高或低和降水量减少都会影响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制约土壤资源的生产力。某一区域内适合生产哪种农作物与本地的气候因素紧密联系着。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特性、种类等。气温逐渐上升则会影响农作物的生产季节,如,本市中属于热敏感的农作物小麦、玉米和水稻,由于气温升高,直接导致了产量的减少。

2.2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病虫害、干旱水涝等自然灾害

气候发生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会引发大范围的农业病虫害。特别是暖冬季节,全球温度变暖,非常有助于农作物病虫害过冬繁殖,使得病虫害能安全过冬的数量增多,死亡率减少,从而农作物被病虫害危害的区域范围增大,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收成。气温变暖,引发了众多生物物种之间的竞争关系变化,同时也扰乱了往常的自然环境下食物链的竞争关系和种群之间的关系,病虫害没有了天地的捕捉,使得病虫大量繁殖和生长,出现了病虫害流行。

2.3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产量,减少农民收入、阻碍农业经济发展

气候变化将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处于低纬度区域的作物产量减少更加明显,中高纬区域的作物产量不受影响反而增多,宜城市大部分都是岗地,属于低纬度区域,受灾现象更加明显。由于农作物产量减少,农民的收入也跟着减少,导致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就会降低,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3改善农业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3.1增强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减少农业损失

宜城市人民政府应统计近几年气候变化的数据,从中分析气候变化的特点,合理的制作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方案。另外,还要加强关于农业方面的自然灾害管理工作,要经常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掌握最新的气象报告,并将气象信息及时告知相关单位和个体,使农民和工作人员能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3.2选择优良农作物品种,增强农作物抵御不利环境的能力

由于气候的不断变化,有些地区的农作物已经不适合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农作物减产的现象,可以适当的选择优良、适应气候变化生长的农作物品种进行繁殖生产,从而增强农作物抵御不利环境的能力。通过从别的地方引进新品种是一个不错的有效途径。

3.3加大农田水利技术设施建设,改善给水排水功能

由于宜城市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部分工程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立起来的,工程起点相对低,很多水利设施已经无法正常使用,特别是水涝时期排水的功能不足。因此要强化农田水利设施,改善积水排水的功能。特别是要加强设施的防渗功能,优化灌渠的给水功能,降低灌渠漏水和渗水,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从而使提高农业对气候灾害的抵御水平和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结合实际,重视科学、给水排水灵活,节水灌溉,积极开发自动化、智能化的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并能研发出更多能与气候变化相适应的农业生产新型工艺设施,从而不断的强化抵御气候灾害的工程设施。

4结束语

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两者的关系既是相互影响也是相互制约的。掌握气候的变化情况,可以有效控制农业生产的质量。我们在应对气候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下,要积极的采取措施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灾害。通过增强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选择优良农作物品种、加大农田水利技术设施建设,将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视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未来气候变化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正确面对气候变化,及时研究应对方法,让农业生产在适应气候的变化中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建军,蒋远胜.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受灾面积的影响分析-基于1951-2009年的数据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11(03):56-59.

篇(6)

1.制定有关农民教育的法律、法规,完善农民培训制度体系美国是一个十分注重法制的国家,拥有非常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农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根本,美国政府要求农业的管理要依据法律,按规则办事。美国在有关农民教育方面的法律主要有: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莫雷尔法》,规定按照各州在国会中人数的多少分配给各州不同数量的国有土地,将土地出售或者投资所得收入至少5年内建立一所“农工学院”,即专门讲授有关农业知识的学院。农工学院培养了许多农业方面的人才,后来发展成为美国职业技术学院。1887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哈奇法案》是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法案,该法案为保证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农业研究机构,在每个农工学院建立一所农业试验站,研究农业相关的领域。1914年国会通过的《史密斯—利费法》,这部法案要求每个州建立一个从事农业推广的机构,负责向农民提供教育和培训,该法案可以将科研成果迅速推广到农民那里,使农民快速应用科研成果。完善的农民培训制度体系便于将推广工作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而且可以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在一起,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又能迅速将最新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农民中间。

2.建立健全有关农民教育培训的研究机构美国农业部下属的研究教育和经济司是主管农业科研和教育的核心部门,有农业研究服务中心,合作研究、教育和推广服务中心,经济研究服务中心,国家农业统计服务中心4个中心,分别负责各种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保证了农业科研、教育和管理的结构健全,分工明确。通过法案先后建立的农工学院、农业试验站和农业推广站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农业教育、研究与推广工作形成完善的三位一体的体系,使农民快速获得先进的科技知识。与此同时,在民间有众多的培训组织共同推动农民教育与农村经济。例如,在农村中学成立的未来农民协会,鼓励学生加入农民协会,帮助学生学习农业知识,提高劳动技能,从事农业实践。并设置了丰厚的奖学金,鼓励学生进入大学深造。再如政府每年举办的农业博览会,在展会上介绍新的产品,宣传农业知识,并展开了多种多样的活动提高全民对农业问题的重视,使全社会尊重广大农民的劳动果实。

3.加大对农业、农民、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目前,美国财政每年有大约600亿美元的经费用于农民人力资本的投入,而且对农民人力资本的投入还在不断增加。仅看农业科研以及推广支出,1915年该项支出总计约0.141亿美元,到1970年增加到8255亿美元,仅仅55年的时间增加了将近58倍。可见,美国对农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视。相比而言,中国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财政支出比较少,农民教育培训的经费更是十分有限。这也是制约农民教育的重要问题。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中国政府应该重视农民教育问题,将“科教兴国”真正实施到农民教育问题上来,提高该项的财政支持,保证农民的教育培训能够有效实施。

二、美国农业人力资本投资对美国农业的影响

美国对农业人力资本投资总体上讲是十分成功的,而且对促进美国农业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幅提高了美国农民整体受教育水平和教育技能根据美国农业部1970—1990年对美国25岁以上农民受教育情况的调查资料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毕业的农民由1970年的5.3%增长到1990年的10.8%,提高幅度1倍以上。而未接受过高中教育的农民占比从56.1%下降到32.9%,降低了23.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美国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有显著的提高。

2.提高了美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在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3.1%,而提供的谷物数量却占据世界总量的20%左右。因为对农业人力资本的大量投入使得美国农民教育水平得到巨大提升,有效提高了美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据有关资料显示,农业劳动耗时从1940年约为10665亿h到2000年不到2471亿h,60年的时间下降幅度达到76.8%。其中,种植业下降了157亿h,畜牧业则显著的从10460亿h下降到2421亿h。值得一提的是,农业劳动所耗人时的下降并没有降低人均供养人数,反而劳动力人均供养人数这一指标又显著增长。1940年美国农业劳动力人均供养人数为10.7人,到2000年这一指标增长到124人。

3.提高了美国农业的科学化和机械化水平美国农民教育中注重对农民进行机械化、化学化工和生物技术的教育和培养,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美国农业现代化起到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曾经有专家提出,美国在19世纪30~80年代的农业产量增加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对农业科学的研究和对农业人力资本的大量投入。与此同时,农业技术的推广也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并从中获益。

4.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源于对农民人力资本的投入,促使了美国农民素质的提高,农业科学水平以及农村经济更是取得巨大发展,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收入增加使农民有多余的钱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农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更加支持政府的政策,在农业推广方面更加的积极和主动。为了使农村电力使用更加普遍,大量的推广人员深入农村向广大农民宣传家庭电力的使用,美国政府也专门发放贷款,使得农村电力普及得很快。

三、美国农业人力资本投资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利用农业人力资本投资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美国农业文明的进步,这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无疑是一种榜样,其发展的经验对中国农业发展有许多有益的启迪,值得中国借鉴。

1.进一步提高中国农业战略地位,完善中国农民教育体系和法律制度从美国的农民教育经验来看,完善的农民教育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为提高农民素质和教育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和发展的基础,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美国各州在1908—1913年的措施为例,美国政府要求各州都制订农民培训计划,要求对各州自行制订计划对农民进行教育和培训,这些计划对各州农业课程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大作用。后来,在1917年,又要求联邦政府提供资金设立统一标准的教学大纲,使得农民教育培训标准一致且发展迅速。同时,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的农民教育、农业科研与推广相脱离的体制,严重影响了农民快速应用农业科技成果。虽然近年来改革一直在进行,而且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是整体看问题并没有解决,农业科教体系仍然需要作出根本性的改变。只有把“农业养国”的思想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地位,“科教兴国”思想在农业发展上用制度建立保障,那么中国农业才能更加快速、高质量地发展。

2.加强财政对农业投入力度,增加中国农民教育和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的大国。虽然从改革开放以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不断增加,但是无论从总量上还是人均水平上,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公共教育经费支出最少的国家之一。与美国相比,中国的教育总量投资只有其1/150。这其中农民教育经费更是少得令人担忧。加大财政对农业投入力度,保障农民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推广的经费投入关系到中国农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农民人力资本教育培训不应仅靠政府拨款,还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筹措经费的方式,促进农民教育培训的迅速发展。

3.加强中国农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训人员整体素质农民培训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美国为了保证农民培训的质量,对培训农民的教师素质要求极其严格。首先,还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对农民教育培训机构进行考核。考评合格的培训机构才能够获得政府补贴,而考评不合格的培训机构将被取消培训资格。毫无疑问,这是保证农民教育培训质量的一个有效的手段,很值得中国学习。其次,中国还应该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稳定农业教育师资队伍,保证为农民教育的教师人员数量。同时,为教师提供进入高校或者科研机构进修的机会,提高教学的水平,进修过的教师不但能够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还能够将理论讲授给农民,提高广大农民的知识水平。再次,鼓励农民中的佼佼者自觉投身到农民教育工作当中去,将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以及学有所成的知识传授给同为农民的左邻右舍,起到良好的沟通媒介作用,农民之间的沟通往往比没有实践经验的老师讲课更有作用。最后,还应该聘请各高校的老师以及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广大农民进行培训,更好地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

篇(7)

中图分类号: G237.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5.052

传播、推广最新的农业科学知识和科技信息是农业科技期刊的首要任务。农业科技期刊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学术类期刊,一是技术类期刊。其中学术类期刊的作者和读者群主要是大专院校师生及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技术类期刊则侧重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读者主要是农技站技术人员及普通农民。地方农业期刊大多属于后者,在新的发展形式下,地方农业期刊要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和全面振兴农村经济服务。

1 地方农业期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1.1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宣传农业发展动态

根据国情制定的各阶段农业发展政策需要不同的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以便农民能够及时、准确快速地了解国家政策,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农业类期刊尤其是地方技术推广型农业期刊代表了一定时期农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代表了农业技术发展的最新方向。作为传统的宣传媒体,地方农业期刊与农民、农技推广人员紧密联系,宣传报道当地推进自主创新、促进本地农业经济健康、繁荣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同时也搭建了地方农业与全国农业沟通交流的桥梁[1]。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时期,地方农业期刊在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各种政策、信息的同时,也转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观念,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1.2 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地方农业期刊作为农技推广的重要刊物,为农业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为农民和农技推广人员提供了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当地技术推广管理部门水平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加强了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

1.3 繁荣农村文化、经济事业,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地方农业科技期刊作为农技推广交流的平台,与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加强农技推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农业科技期刊作为农业技术宣传、引导、交流的平台,与广大农民、农技推广人员密切相关,向农民及涉农企业提供农技咨询服务的同时,提高了农民的专业技能,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积极有效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2 地方农业期刊面临的制约因素

2.1 作者、读者群体受限,期刊评定处于劣势

地方农业期刊主要以技术推广为主,作者和读者群主要是普通农民和农技推广人员,这就决定了地方农业期刊所刊发的文章以技术应用为主,实验研究为辅,试验研究类的学术类文章更多地集中在影响因子高的学术型期刊中,这就导致地方农业期刊在学术期刊的评定中处于劣质。

2.2 地方农业期刊受体制影响处于边缘化境地

地方农业期刊大多数隶属于地方科研院所、各大高校、以非独立法人编辑部的形式存在于事业单位中,属于单位的附属部门。受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实行企业化管理,期刊编辑部的编辑在项目申报和职称晋升中不受重视,处于被边缘化境地,大多单位新进人员不愿意到期刊编辑部工作,人才难以引进、办刊经费不足、稿源减少是大多数农业类期刊不得不面对的问题[2]。

3 发展地方农业期刊的有效应对措施

3.1 稳定人才队伍,突出特色,提高期刊核心竞争力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期刊编辑部首先要做好与主办单位的沟通,积极为编辑部争取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其次,地方农业期刊应针对地方自然资源、地理环境突出优势,开办相关的特色栏目,对地方特色农业进行针对性的报道,同时采用灵活择稿策略,实验研究的学术类稿件与技术推广普及性稿件兼收并蓄,增大对生产技术类稿件的选用量,扩大与农业相关学科的联系,突出自己的特色[3];最后,应细分读者市场,吸引特定的读者群和培养稳定的作者群,同时要找准期刊定位,及时调整办刊思路,加强各地农业期刊相互间的交流、沟通,取长补短,提高期刊核心竞争力。

3.2 创新经营模式,实现期刊的稳定发展

地方农业期刊要创新自己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探索刊群联合经营模式,组建出版集团或期刊联盟[4],优化资源配置,节约管理成本,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有效地开发利用社会资源,扩展发行渠道,实现期刊快速稳定发展。

办好地方农业期刊,要把握农业科研与生产的内在联系,立足服务基层,服务生产。根据自身的读者定位、内容定位,不断拓展报道领域;根据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技成果转化推广的需要,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打造地方特色农业,建立长远的品牌目标,在竞争中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照云,赵瑞雪.农业科技期刊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现代化农业,2008,353:31-34.

[2]周少霞,蒋巧媛,陈海林.地方农业科技期刊构建稳定作者群的有效途径[J].广西农业科学,2008,23(05):106-108.

篇(8)

1.1宣传发动绿色农机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刊登播放绿色农机知识、农机使用新技术以及发展和使用绿色农机的重大意义,结合发放农机购置补贴、科技下乡等活动,通过发放明白纸、召开现场会等方式,进一步宣传发动,让农民增强使用“绿色农机”的意识,引导农民购买质优价廉、性能优良的名优农机产品,逐渐淘汰高油耗、低效率、高污染、高噪音的农机具,大力推行“绿色农机”生产方式,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将新技术、新机具自觉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1.2推广催动绿色农机发展

根据《张掖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市农机局积极捕捉绿色农机信息,转变发展理念,制定了《张掖市绿色农机发展实施意见》,通过农机使用技术进课堂、进村社、入田间等形式,引导农民购买节能环保、安全可靠、技术成熟的农机具。长期聘请农机生产厂家技术骨干进行授课,使广大农机手熟练掌握新技术、新机具的使用方法、结构原理、机械保养与维修、故障排除等技能,真正将一些低油耗、高性能、低成本、高效率的新技术新机具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充分调动广大农机手使用绿色农机的热情。

1.3典型带动绿色农机发展

在工作中重点建示范点,抓农机示范乡镇、示范村及示范户的建设工作,用现场示范做给群众看,带着机手干,形成了争取项目现场示范机具推广的推广模式,每年我们重点在54个农机技术集成示范点,现场宣传、示范,大力促进了农民的办点积极性。并且每年都有各级农机部门或农机大户牵头组队,有计划、有组织的外出作业,既发展了农机作业队、农机协会等松散型、季节性的合作经济组织,又壮大了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的经济实力。

1.4政策扶持绿色农机发展

农机推广工作离不开政府行为,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只有领导重视、政策启动,才能使推广工作顺利开展。近年来,我市连续争取实施了金张掖制种玉米和保护性耕作多项等发展规划。

1.5监查保障绿色农机发展

保障农业机械安全高效投入农业生产,保持农业机械良好的技术状态,是发展绿色农机的有效措施。一是积极推进科学的技术鉴定和检测技术,采取农机、工商部门通过联合执法的形式,对全市无证经营、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实行重拳出击,对于典型违法案例进行媒体曝光和警示,确保市场流通机具和维修网点优质运行。二是组织农机监理人员和农机维修技术人员,开展以拖拉机、联合收获机为主的大型机械的油耗、技术状态检查,及时报废超期服役、技术状态差的机具。三是加强对农机具维修保养,让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旋耕机、播种机等机械均处于良好技术状态,降低耗油量,减少废气排放,高效投入农田作业和道路运输作业。

2存在的问题

一是装备结构不合理,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小多大少的合理局面;二是高科技和信息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低;三是设备更新起步工作滞后,农机具超期服役,工作中能耗大;四是是行业管理水平有待于改进;五是机具重复购置,利用率不高;六是农机使用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推广缓慢。

3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3.1大力推广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化技术

全面推广机械化深松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高效植保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重点推广节能降耗技术、残膜捡拾、膜下滴灌技术。

3.2加大设施农业技术集成力度

采用智能化、自动化的作业方式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发展高效节本农业的有效途径。为此,要不断加大农机化的创新力度,加强农机化发展前沿技术的考察学习,围绕绿色农机推广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发展要求的新技术,新机具,突出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的推广。

3.3出台政策加大报废农机产品的淘汰力度

政府应尽快制定农机报废标准,出台操作性强的农机报废制度,支持农业机械以旧换新,逐步减少和淘汰超期服役、能耗高、污染重、效率低的老旧农业机械。重点发展节能、节水、节肥和降低农业成本、保护环境、增加产量的农业机械产品。

3.4加大科研推广队伍建设、积极培育农机使用人才

一是采取措施努力打造不断捕捉新信息获取新知识的科技团队;二是培养专业知识丰富,能与农民密切接触、动手操作能力强、解决农民生产实际问题的推广团队;三是培养一大批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能手、以农机大户和专业合组织带头人为重点,开展农机化使用人才培养,将其培养为新型职业农民。

篇(9)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244-01

新疆的水资源总量为545.95亿m3,占全国水资源量的1.9%,耕地平均水资源量8 220 m3/hm2,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属水资源严重紧缺省区。要解决新疆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就必须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单方水的生产效率,节水扩灌,提高作物单产。

兵团农牧团场位于新疆各绿洲的边缘,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尤为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起,兵团开始广泛推广应用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据新疆兵团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新疆兵团农业有效灌溉面积达108.538万hm2,其中高新节水灌溉面积77.004万hm2,超过有效灌溉面积的70%。通过实施节水灌溉,年节水超10亿m3,不仅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了作物的单产,而且增加了可耕地的面积。但是节水农业的发展对农田防护林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1 节水农业发展对农田防护林产生的不利影响

1.1 节水农业蓬勃发展,引发农田防护林灌水困难

兵团全面推行节水灌溉,虽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灌溉模式,但却使传统的农田防护林网在灌水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根据以往的规划,农田防护林网大都依靠支渠、农渠进行灌溉,但实行节水农业灌溉后,由于无人进行管理,导致大部分支渠、农渠无法使用。因此,农田防护林只能依赖农田的管网实施节水灌溉,以保证植物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但是很多农田在进行节水改造时,并未给原有防护林配套相应的灌溉设施,从而导致部分农田防护林出现灌水困难。

1.2 水费增加,团场负担加重

由于兵团大部分农田防护林是公有的,原来渠道边的林带灌溉利用渠道的渗漏即可满足,其他防护林可以采取由团场承担水费的方式用渠道进行灌水,实施节水后,团区内的防护林均需要付费灌溉,且节水管道灌水的价格也比渠灌费用有所增加。

1.3 灌溉方式变化,管理难度加大

原来每个连队配备1~2名护林员即可完成防护林的灌水,实施节水后,渠灌、节水管道灌须同时进行,而且每条林带都必须进行人工灌水,管理的难度加大,工作量大大地增加,即便这样,那些原有渠道灌溉设施报废,而没有配备节水灌溉设施的防护林带,就将面临无法灌水的困难境地。

2 对策与措施

2.1 加强宣传,健全规划,革新灌水方式

农田防护林体系是新疆农业生产的基本屏障,其维系着绿洲的生存和发展,应通过广播、报刊、电视等媒体加强宣传,使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干部及农牧民群众认识到农田防护林的重要性,使他们认识到农田防护林体系在防灾减灾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从而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配合和广泛参与。

在做总体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原有和新增农田防护林的灌水问题,为农田防护林设计单独的供水管或可以共用的出水管,以保障农田防护林的灌溉。

2.2 积极推进林权改革,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农田防护林经营管护向良性循环发展

根据“林跟水走,树权随地,谁造谁有,谁管护谁受益的政策”的林权改革办法,采取以户为主经营,减负放权,增加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活力和动力;对于公益地段的防护林则采取单位或农户承包的办法,发给林权证,使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1]。农田防护林的管理则应灵活多样,如农区内部的农田防护林管理可由团场与职工签订长期的管护协议,由公管转变为由职工私管;沙漠前沿的大型防风基干林则由团场进行公管;对于有预期木材收益的林带,可通过拍卖的形式由团场转让给职工,并鼓励职工自己营造农田防护林,成林后的收益按一定比例与团场进行分成。

在做农田防护林的规划时,应根据沟、渠、田、林、路配套的原则,在做好清障除杂、保证专地专用的基础上,划出并保留一定宽幅的树冠地带,本着让利于民、积极鼓励的原则,通过胁地带不纳入职工承包责任田等优惠政策措施,平衡协调好各方利益,解决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2]。

总而言之,采取以上措施对农田防护林进行管理,可调动团场职工参与农田防护林网建设的积极性,确保其生态效益的稳定发挥,团场的分成部分可作为防风固沙基干林的抚育管护费用,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3-4]。

3 参考文献

[1] 马利强,王志刚,郝玉光,等.农田防护林持续发展问题及政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433-14434.

篇(10)

农业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更是受到科技创新的巨大影响。通过科技创新,发展农业技术,不仅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实现了生产模式的创新。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然而,目前虽然我国有大量的农业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却少之又少。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提高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因此,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应将当前工作的重心放在农业技术推广上来。这也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大趋势。

1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以小型私人企业或者农户个体为主,这是当前我国农业结构的主要形式。农业生产规模不大,大型的农业主体也为数不多,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科研成果一般具有公益性质,作为公共物品而存在。科研成果超过了农户和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可以承受的范围。因此,为了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需要政府的扶持,利用国家财政资源。

2 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科研成果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

毫无疑问,农业新成果的开发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现实而深远的意义。目前,我国的农业研究同实际生产需求没有很好地结合,追求高、精、尖,往往脱离了生产实际,因此很难在实际生产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率。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农业科研人员,应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提高科研水平,提升自身的综合技能和专业素质为己任,加强同农业生产的结合,使科研成果能够更快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业的发展和进步。

2.2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结构单一

同以往的增长模式不同,当前的农业生产趋于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企业和农户对于农业技术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目前,技术推广人员有着较为单一的知识结构,这在大部分企业中是普遍的现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种现象无疑是不利于企业发展和创新的,使企业在市场中难以站稳脚跟。企业的领导阶层中农业技能水平较高,然而占人数绝大多数的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却较低,导致这种不均衡的现象存在于企业的内部,企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2.3 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脱节

广大的农户是农业技术的主要服务对象,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农业技术,农户的积极性都普遍不高,进而对农业技术的推广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农户的文化水平的局限,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些因素都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户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到新技术上。此外,在开展农业技术创新时,缺乏相关的市场调查,导致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往往脱离生产实际,在农业生产中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4 资金不足

虽然各种法律法规对于保障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有着明确的规定,并且投入的资金也日益增多。然而,农业技术推广所需的经费依然严重不足,必然会引发各类问题,并阻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2.5 基础设施不健全

信息和技术是农业生产中尤为重要的生产力因素,然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缓慢,经费不足,导致设施严重落后,因此无法应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对于目前农民面对的服务困难、信息匮乏、技术短缺等问题,无法有效地解决,更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

2.6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不高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需要服务于基层,一般来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工资待遇较低,工作条件也不好。因此,很难留住人才,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数量日益减少,到其他的岗位工作。而具有高职称和高学历的人T也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导致人员队伍的素质整体不高。

3 农业技术推广发展建议

3.1 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经济投入

各个县市应该积极配合国家关于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政策,加大对工业技术推广的投资,保证农业技术推广的经济来源。对于有限的资金,各县市级政府应加以充分的利用,并且调查和审核资金的具体落实情况,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资金。始终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有效利用资金,如果实际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调整资金投入的比重,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建设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应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制度,使各部门的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切实做好前期的市场调查工作,与时俱进,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在互相监督中,共同发展,在农业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新突破。

3.3 构建农业技术推广运营新模式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同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因此,构建新的农业技术推广运营模式势在必行。应切实了解农户的实际需求,着眼于市场。通过新型合作社为辅,政府投资为主的方式,积极扩大农业技术推广的范围。除此之外,还应给予农业企业的投资开发以适当的优惠政策,增加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贷款,开发和利用民间资本,进而形成多样的金融投资模式。

3.4 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科技兴农战略主要是将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渐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质量。并逐渐形成产学结合的推广机制,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农业生产中,并加强此过程的交流与指导工作。成立专门的农业技术指导小组,将现有的农业技术资源进行整合,定期一些农业科技新成果,并积极将其推广到农业生产中,将科技成果落实到实际生产上。

3.5 发展农业技术服务组织

如果有多种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将会形成现代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企业更多地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农民技术协会、种养大户也将成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多支持这些组织和企业的发展,鼓励它们采用多种形式向农民推广技术,对农民进行培训。

4 结束语

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应意识到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并不断加大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力度,政府部门应将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在此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并将资金落实到实际生产中,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总之,应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重视起来,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晶,肖海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4(1):41-45.

[2]王新波.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J].法制与经济,2014(12):115-117.

篇(11)

中图分类号:S1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4005003

1 引言

施用有机肥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传统方法,但由于为了追求产量和效益的最大化,导致化肥用量迅速增加,有机肥的使用比重不断下降。有关研究表明:有机肥料中的钾和磷等营养成分对我国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事实表明,单纯的使用尿素等氮肥,由于挥发、淋失、反硝化、径流等原因,氮素的利用率大大减少,只有30%~50%,而且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采用生物有机肥可提高氮素的植物利用率,与单独使用无机肥相比,生物有机肥不会因施入土壤中产生有污染的不溶性化合物,其中有机酸可与钙、镁、铁、铝等金属元素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减少磷的固定和铁、铝的毒害,明显提高磷的利用率。

2 生物有机肥的发展现状

生物有机肥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生物有机肥W(生物有机质)≥35%,W(N+P2O5+K2O)≥6%,才符合商品有机肥产品质量标准。生物有机肥的原料经过生物反应器连续数天高温腐熟,有害杂菌、害虫基本被杀灭,肥料的卫生标准明显高于农家肥。利用微生物发酵制成的生物有机肥无恶臭,发酵过程中的热量可使有机原料水分大量蒸发,减少能耗,降低成本。与普通的农家肥相比,生物有机肥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微生物的活动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促进作物生长;生物有机肥发酵时间短,腐熟彻底,养分损失少,肥效相对较快;生物有机肥经过有益微生物的作用,基本消灭了畜禽粪便中原有的对作物生长有害的病虫危害,经过发酵,不会造成因农家肥腐熟不彻底用量稍大就出现烧苗、烧根等现象。

生物有机肥在无菌条件下生产各种菌剂,固体有机物料可以在全封闭或半封闭的反应器中进行发酵、腐熟、脱水、除臭,粉碎后按不同需求加入不同的菌剂生产不同用途的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所用的微生物菌种主要包括。

(1)适用于原料降解腐熟去臭,如纤维分解菌、半纤维分解菌,尤其是木质素分解菌以及高温发酵菌等。

(2)丝状真菌、芽孢菌、酵母菌、醋酸菌、木腐菌以及放线菌等。

(3)添加植物营养型的菌,关键是每种生物有机肥具有各种特效,可以抗线虫病害、抗土传病、去重金属毒害,具有高铁载体等。

尽管生物有机肥在常规菌肥基础上,增加有机物或者在微生物加入条件下加大有机物质的比重,突出微生物和有机质的作用,但它不能完全替代化肥或者有机肥,只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肥效、减少流失的辅助作用[1]。生物有机肥与某些化肥混合后肥效会降低,硝酸铵等硝态氮肥在生物有机肥发酵过程中,由于反硝化作用,容易引起氮素损失;发酵的生物有机肥氮素都已经转化为铵态氮,不能与碳酸氢铵等碱性肥料和硝酸钠等生理碱性肥料混合,会造成氨挥发损失,影响生物有机肥和化肥的肥效,导致作物因养分不足而减产。

3 生物有机肥的应用

3.1 提供作物全面营养

生物有机肥是一种完全肥料,它不仅含有大量元素和许多微量元素,而且还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激素和多种土壤有益微生物,在其正常分解过程中,平稳地供应植物各种养分,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如猪粪含有全氮2.91%,全磷1.33%,全钾1.00%,有机质77%;鸡粪中含有全氮2.82%,全磷1.22%,全钾1.40%,有机质68.3%[2]。

3.2 改良土壤物理性状

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和调节pH值,使土壤保持充分的水分和透气性,通过吸附和代换能力可以净化土壤中的部分重金属元素,降解农药残留,显著提高土壤理化指标和生物活性,有效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气性,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达到免耕的作用,有利于作物生长[3]。

3.3 提高土壤生物活性

长期向土壤中施用有机肥料可使土壤生物量提高[4],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明显增加,其中氨化细菌、硝化细菌、磷细菌、自生固氮菌等增加显著[5]。

3.4 提高作物品质

生物有机肥可广泛地适用于各类土壤结构的农田,作为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大豆等大田作物和果树、蔬菜等底肥和追肥,同时也是无土栽培、花卉、草地、温室大棚、立体种植、漂浮种植的良好基质。有试验证明,生物有机肥使马铃薯长势好、出苗整齐、叶片数增加[6],坐果率高、收期长,作物茎粗、叶大、果大色鲜、自然味道口感好,保鲜期长,不再施用单一化肥和复合肥,品质达到有机食品标准,如与化肥配合施用可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出产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增施生物有机肥可以降低硝酸盐积累[7],有机肥之所以能提高作物产品品质,主要是其含有较多的磷和钾,有利于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磷钾代谢[8]。

4 生物有机肥种类

4.1 污泥堆肥

污泥堆肥是利用污泥中好氧微生物进行好氧发酵分解的过程,使污泥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类腐殖酸。堆肥污泥混合原料主要控制因素包括50%堆料的含水率、通风系统、温度、pH值为5~9,C/N25~35∶1,有机物含量20%~80%,粒度12~60mm,调理剂。因此,在堆肥过程中如何根据污泥的特性和当地条件对堆肥所需的各种物料包括调理剂(锯末、秸秆、树叶、粪便等)和膨胀剂(木屑、秸秆、花生壳、粉煤灰等)以及重金属钝化剂(粉煤灰、过磷酸钙、含钙镁钢渣粉等)进行配比及筛选适当的特异种属的微生物菌种进行高温动态发酵是关键所在。

4.2 生物有机复合肥

生物有机复合肥是根据根际土壤微生态和植物营养学原理,以优质肥料型有机质为载体,再配以少量的有机养分及微量元素合理组合,采用现代先进工艺设备及生物发酵工程技术加工而成的具有无污染、无公害,适于生产绿色食品原料的新型肥料。这种肥料可以作为农作物肥料,又可向土壤提供有益微生物优势种群,达到肥田壮苗、促生长防病虫害及高产优质的目的。

生物有机复合肥可以提高化肥的肥效,如过磷酸钙等容易被土壤固定而失效,与生物有机肥混合后,减少养分的固定,同时化肥也可被生物有机肥吸收保蓄;减少化肥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单独施用大量化肥或施肥不均匀时,不利于作物生长,如过多的酸性化肥作种肥时,会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化肥只能为作物提供一种或几种养分,长期使用,作物会产生缺素症状,生物有机肥养分全面,肥效长,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和有机质,增强土壤中酶活性,有利于养分转化。

5 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

5.1 生物有机肥生产原料

根据生物有机肥配方和工艺要求,生物有机肥的原料主要以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为主,包括一些农副产品加工厂的有机废渣、城市生活垃圾等,无机质选用一些天然矿物质等,微生物选用以EM为主的有效微生物菌群。原料在加工处理过程中全部采用物理方法、活化造粒和微生物分解技术,实现配方科学、工艺合理。在生产配料中,要考虑到大量元素和中量元素和有益微生物菌群,保证营养全面、易吸收,有效微生物种类丰富、量大、不拮抗。但随着饲料添加剂的滥用,畜禽粪便中的重金属残留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减轻有机肥料中的重金属毒性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5.2 堆肥和污泥生物有机肥工艺

生物有机肥工艺主要是确定优化适宜的调理剂、堆料配比以及适当比例的回流腐熟污泥等控制参数。在高温动态发酵式堆肥阶段,依照无害化堆肥温度-时间标准,运用自控通风控制技术,确定使物料在堆肥过程中的最适宜工艺气量;污泥堆肥过程异种属微生物的种类提纯及其优化组合,可选用固氮菌、解钾细菌、解磷细菌以及回流堆肥中的高温快速发酵的微生物菌群。

微生物发酵剂和固体发酵设备的研发和广泛应用,推动我国生物有机肥的产业化发展,不但为农业供给优质的无公害肥料,而且还为城市垃圾、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提供有力途径。果树类作物和园林、花卉及特种经济作物使用有机肥料生产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可以改善品质、提高产量、增加收入且效果显著。发展生物有机肥生产工业化,在有效利用有机资源的同时,可以治理和避免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快速发展我国生物有机肥的产量和质量对于满足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优质农产品生产需求,是目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张 辉.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效应的初步研究[J].土壤肥料,1997(4):11~14.

[2] 刘更另.中国有机肥料[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3] 孙洪德,肖延华.试论有机肥料的增产作用[J].吉林农业科学,1995(2):59~61.

[4] Witter.A M,Martnsson F V,Garica size or the soil microbialbilmass in along term experimentas affected by different Nfertilizers and organicmanures[J].Soil Biol Biochem,1993(25):659~669.

[5] Ndayeyamiye,D Cote.Effect of longterm pig slurry and solid cattlemanure application on soi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ds[J].Canada Jourmalor soilscience.1989,69(1):39~47.

[6] 王慧中.有机菌肥在马铃薯上的应用[J]江西农业学报,2002,14(1):41~43.

[7] 李登武.施钾和AM真菌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2,30(5):63~68.

[8] 曾广骥.有机肥提高作物产品品质作用初探[J].黑龙江农林科技,1990(2):10~15.

The Effects of Bio-organic Fertilizer 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Zhang Xuefeng1,Hu Bin2

(1.Green Food Development Center of 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 110032,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