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9 17:11:0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

篇(1)

[DOI]10.13939/ki.zgsc.2017.08.110

目前,会展活动在举办的过程中,受到了社会各领域的一致好评。会展活动自身的项目特征明显,对举办城市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各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加快文明城市的发展步伐。由此可见,本文探究会展活动对主办城市的社会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会展活动的基本内涵

1.1基本定义

所谓会展活动,即指MICE,会议、展览、节事及奖励旅游等大型活动的总称。具体指的是,在特定地点和空间中,人们源于某一主题而进行集体性聚集,聚集性活动的举办周期不固定,举办制度性质不绝对,在活动举办过程中,人们根据所显现的信息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会展活动的主要类型为:大中型会议、博览会、竞技运动、庙会运动、展览会、文化活动、展销会、节庆运动等。我国会展活动的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功能丰富[1]。

1.2会展特征

会展活动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设备完备性;另一方面是资源优越性。由于会展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属于新型产业,其对举办城市的经济水平、举办环境、举办场地、举办经验等方面具有相对较高的标准,同时,举办城市不仅要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而且还要具备相对丰富的社会资源,进而能够满足上述会展活动发展条件。

2影响会展活动的因素

2.1内部因素

据有关资料显示,大多数城市所举办的会展活动,不能充分满足会展活动的发展需要,具体表现为:会展活动数量较少,会展规模相对较小。之所以会产生上述原因,主要是举办城市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举办会展活动的经验不足。并且举办城市的人力、物力资源匮乏,不能为会展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可靠支持,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举办城市的发展空间、弱化了举办城市的市场竞争力、缩小了举办城市的发展机会[2]。

2.2外部因素

会展活动能否成功举办,地域因素以及天气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一体化的服务、良好的天气状况等都会对会展活动的成功举办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参展者能够以放松的心态参加会展活动,进而这样的会展活动才能真正走进参展者内心,会展活动的举办才会更有价值。例如,会展活动举办城市――上海,一直是举办城市学习的典范,参展者不仅在上海会展活动中感受到了城市的文化特色,而且参展者被人性化、全面深深吸引。又如,展览会举办城市――广州,它的展览主题是玩具模型,此展览会举办之后,极大地带动了广州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同时,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促进了城市的社会和谐[3]。

3会展活动对主办城市社会影响分析

在会展活动举办的过程中,参展者对民众以及主办城市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同时,坚持一般优势的影响原则,参展者对主办城市的社会影响分析如下。

3.1参展者的影响

3.1.1积极影响

参展者在参加会展活动的过程中,无论是在服饰、食宿上,还是在娱乐、购物上,都会对举办城市的人民群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参展者的社会地位、经济消费水平与普通民众相比较高,并且在参加会展活动时,其形象良好,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举办城市民众的行为习惯、言行举止、生活态度以及消费习惯。当举办城市的民众能够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学习其积极的示范作用,那么举办城市的社会环境会以良性趋势发展,进而有利于举办城市有序、稳健发展。

参展者参加展活动的过程即是对主办城市产生社会影响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主办城市要以参展者的需要为基本准备标准,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各项娱乐活动,主办城市都要为参展者提供相应的物质服务。换言之,主办城市满足参展者需要的同时,其城市的社会文化以及社会环境也在随之发生变化,传统的社会格局自然地被新型物态格局所取代。当参展者对主办城市的社会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及好感时,主办城市会主动对当地文化进行细致挖掘,并将整合后的文化资源为参展者完整提供。

3.1.2消极影响

参展活动举行的同时,部分民众会在忽略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去刻意模仿、盲目跟风,因此,如果这种示范在举办城市民众中所起的作用是消极的,那么举办城市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会受到重重阻力,进而不利于举办城市的内部团结,并且会加剧举办城市的内部矛盾。与此同时,参展者在参加会展活动的短暂时间内,其需求以及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和动态性,进而会不同程度影响主办城市的社会文化观念和社会发展方式,一定程度上为主办城市的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利因素[3]。

3.2主办城市构成要素的影响

主办城市在举办会展活动时,不仅要为参展者提供良好的商务环境,而且还要为参展者提供舒适、放松的休闲环境,主办城市社会环境受参展者影响的同时,还会受到城市内部各构成要素的影响,其构成要素主要指的是:政府、居民以及事业单位。构成要素作为主办城市举办会展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其参与态度、建设性意见以及实际行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文化环境。

3.2.1政府部门

当主办城市号召举办会展活动时,政府部门不仅会积极支持,而且还会为其提供资金、资源以及政策等方面的帮助。例如,广州举办会展活动时,由于展位有限、交通不通畅,政府此时充分发挥自身职能,通过提供大量资金、完善基础设施等方式,为其建立会展中心――琶洲国际。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在主办城市举办会展活动时,积极努力贡献力量,有利于促进主办城市社会环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增加主办城市的社会就业机会,有利于提高主办城市的社会影响力。此外,当会展活动对主办城市的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时,政府也要积极贡献力量,提高重视程度[4]。

3.2.2居民

主办城市举行会展活动的过程中,会相应促进主办城市的社会进步,并且能够增加主办城市的社会收益,其中,会展城市居民是最主要的社会受益者,与此同时,居民也是消极作用的重要承担者。居民不仅没有会展活动选择权、会展活动主办权,而且也不能逃避活动所带来较高的社会成本。

3.3主办机构

主办城市在举办会展活动时,会展主办机构的作用不容忽视,主办机构主要负责技术方面的工作,即在会展活动策划、会展活动营销以及会展活动评估等方面提供技术性支持。主办机构对主办城市社会影响的关注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影响这一因素不在主办机构衡量工作质量的标准之内。其主要衡量标准有:成交额、采购商满意度、参展人数、参展商满意度以及采购商人数等[5]。

4结论

综上所述,会展活动作为信息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在对主办城市产生积极社会影响的同时,还会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因此主办城市要对积极社会影响因素大力发扬,对于消极的社会影响因素,主办城市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合理控制,进而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促进主办城市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鑫,姚占雷,郭金龙.大型会展活动中的事件分析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16):32-36.

[2]刘嘉龙.会展活动策划整合理论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29):260-261,264.

篇(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ee aspects to introduce a moder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first pointed out that the total development of moder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trends, and then describes some of the ways of modern urban design and planning measures and technical means, and finally from the macro level that a modern city. It should be noted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issues.

Keywords: urban planning, eco-city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1.1 城市规划设计人性化的发展方向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是一个舒适、安全而又文明的城市环境。城市规划设计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创造一个舒适生活环境的责任,如何让城市环境更加适应人的需要成为城市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1.2 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城市方向

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思路是把生态观念作为设计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使人与自然相和谐。制定生态城市的规划,需要建立由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要素构成的规划指标体系。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合理的确定城市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生态资源配置布局等等,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发展的要求进行。同时要充分考虑对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的保护。

1.3 城市规划设计中要突出地域特色

不同的自然环境是塑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而社会文化特征正是改造与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依托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特性,寻求地域的特色,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之一。城市规划设计应承继城市当地的历史文脉,突出地方建筑的艺术特色。一个城市的特色是这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形态特征,现代城市要更加注重其自身独有的特色。

1.4 城市规划设计朝着文化城市方向发展

我国有诸多的历史文化古城。对于历史文化古城,规划和设计的重点应在于古城内部旅游产业的选择与协同发展的模式,处理好古城文化遗址保护与环境整治绿化、以及旧城改造和古城文脉复兴的关系。具有文化背景的城市在规划和建设时,要注重协调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关系。

2 现代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方法

2.1 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方法和措施

在具体措施方面,首先要制定科学的生态城市规划,在制定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合理划归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的规模和布局;其次要努力做好生态城市的内容设计,其基本的内容有城市景观的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城市产业应当是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同时要用生态建筑的科学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

2.2 城市规划设计中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城市规划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可持续的城市规划要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作为城市经济结构的主体,必须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得到改造。具体做法是在发挥示范产业的同时,强调和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

(2)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就是运用专业的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其它相关的科学方法与知识,注重城市生态功能的完整化,调节和控制城市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系统的生态关系。

(3)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最终要追求的目的,社会发展过程除了明显的经济增长外,可持续发展城市谋求的是在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以此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

2.3 城市规划设计技术手段的改进

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技术手段也由传统的画图和利用木头、纸板等制作成精细的城市模型,发展为电子沙盘和虚拟城市模型等,特别是随着Internet的普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这些新新技术都对城市规划产生了巨大影响。规划设计人员先后提出了虚拟城市、赛博(Cyber)城市和数字城市等全新的概念,这为实现现代城市规划理念提供了技术支持也奠定了技术基础。虚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

(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指计算机根据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数据,生成交互式三维虚拟的环境,继而实现视觉、听觉、触觉及嗅觉等感觉的形式,这样不仅能使参与者感受到由景物或模型组成的虚拟环境逼真的存在,也能实时准确地响应参与者的操作和行为,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它的优点是既方便设计人员的审查、讨论,又可面向决策者和公众展示规划设计方案,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加以修正。

计算机流体力学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计算机流体力学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建筑区域规划时,是一项必备的技术支持手段,计算流体力学(CFD)是用于模拟现实中流动现象的一种有效工具。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CFD本身理论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及精度的不断提高,CFD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包括建筑规划设计在内的许多流体流动相关领域。CFD的优点是为使规划方案更趋合理,它能够提供大量的附加信息。

3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批准的城市规划应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

经过批准的城市规划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要防止认为地对其修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会因急功近利和部门利益的牵扯而违反规划,应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3.2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完善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的试金石和重要标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按照城市规划配套建设,道路先行,水电气跟上。不能顾此失彼,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配套、完善。

3.3 城市的社会公益设施必须得到有力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开发商投资行为会受利益驱动,造成规划中难以提供完善的社会公益设施,包括城市公园、停车场地、文化体育场所等。这对整个城市的发展造成的不利的影响,需采取有效手段,有力地保障城市社会公益设施依照规划来建设。

4 结语

良好的城市规划在当前和今后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要更加体现人性化、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因素,设计者就应该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科学研究城市发展规模和方向,确定适合城市长远发展的规划和设计,科学指导城市建设逐步实施,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J].科技创新导报,2008(8).

[2] 涂军飞.浅谈城市规划建设新模式 [J].科技创新导报,2008(8).

[3] 赵志庆 ,徐苏宁.城市设计过程理论探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篇(3)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1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1.1 城市规划设计人性化的发展方向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是一个舒适、安全而又文明的城市环境。城市规划设计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创造一个舒适生活环境的责任,如何让城市环境更加适应人的需要成为城市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1.2 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城市方向

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思路是把生态观念作为设计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使人与自然相和谐。制定生态城市的规划,需要建立由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要素构成的规划指标体系。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合理的确定城市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生态资源配置布局等等,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发展的要求进行。同时要充分考虑对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的保护。

1.3 城市规划设计中要突出地域特色

不同的自然环境是塑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而社会文化特征正是改造与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依托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特性,寻求地域的特色,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之一。城市规划设计应承继城市当地的历史文脉,突出地方建筑的艺术特色。一个城市的特色是这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形态特征,现代城市要更加注重其自身独有的特色。

1.4 城市规划设计朝着文化城市方向发展

我国有诸多的历史文化古城。对于历史文化古城,规划和设计的重点应在于古城内部旅游产业的选择与协同发展的模式,处理好古城文化遗址保护与环境整治绿化、以及旧城改造和古城文脉复兴的关系。具有文化背景的城市在规划和建设时,要注重协调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关系。

2 现代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方法

2.1 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方法和措施

在具体措施方面,首先要制定科学的生态城市规划,在制定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合理划归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的规模和布局;其次要努力做好生态城市的内容设计,其基本的内容有城市景观的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城市产业应当是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同时要用生态建筑的科学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

2.2 城市规划设计中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城市规划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可持续的城市规划要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作为城市经济结构的主体,必须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得到改造。具体做法是在发挥示范产业的同时,强调和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

(2)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就是运用专业的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其它相关的科学方法与知识,注重城市生态功能的完整化,调节和控制城市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系统的生态关系。

(3)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最终要追求的目的,社会发展过程除了明显的经济增长外,可持续发展城市谋求的是在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以此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

2.3 城市规划设计技术手段的改进

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技术手段也由传统的画图和利用木头、纸板等制作成精细的城市模型,发展为电子沙盘和虚拟城市模型等,特别是随着Internet的普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这些新新技术都对城市规划产生了巨大影响。规划设计人员先后提出了虚拟城市、赛博(Cyber)城市和数字城市等全新的概念,这为实现现代城市规划理念提供了技术支持也奠定了技术基础。虚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

(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指计算机根据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数据,生成交互式三维虚拟的环境,继而实现视觉、听觉、触觉及嗅觉等感觉的形式,这样不仅能使参与者感受到由景物或模型组成的虚拟环境逼真的存在,也能实时准确地响应参与者的操作和行为,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它的优点是既方便设计人员的审查、讨论,又可面向决策者和公众展示规划设计方案,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加以修正。

计算机流体力学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计算机流体力学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建筑区域规划时,是一项必备的技术支持手段,计算流体力学(CFD)是用于模拟现实中流动现象的一种有效工具。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CFD本身理论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及精度的不断提高,CFD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包括建筑规划设计在内的许多流体流动相关领域。CFD的优点是为使规划方案更趋合理,它能够提供大量的附加信息。

3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批准的城市规划应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

经过批准的城市规划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要防止认为地对其修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会因急功近利和部门利益的牵扯而违反规划,应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3.2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完善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的试金石和重要标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按照城市规划配套建设,道路先行,水电气跟上。不能顾此失彼,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配套、完善。

3.3 城市的社会公益设施必须得到有力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开发商投资行为会受利益驱动,造成规划中难以提供完善的社会公益设施,包括城市公园、停车场地、文化体育场所等。这对整个城市的发展造成的不利的影响,需采取有效手段,有力地保障城市社会公益设施依照规划来建设。

4 结语

良好的城市规划在当前和今后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要更加体现人性化、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因素,设计者就应该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科学研究城市发展规模和方向,确定适合城市长远发展的规划和设计,科学指导城市建设逐步实施,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J].科技创新导报,2008(8).

[2] 涂军飞.浅谈城市规划建设新模式 [J].科技创新导报,2008(8).

篇(4)

引言

目前,衡量城市规划设计先进合理的标准正在发展潜移默化的变化,这其中以自然生态视角下的平衡理念,以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及因地制宜的实用化理念最为突出。很多优秀的城市规划设计也均是从上述视角展开的,体现出了以下几种发展方向。

1 城市规划设计的人性化的方向

城市是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产生的人群聚居空间。人是城市的使用者,也是城市的主体。城市人口的生活、工作、学习和所有社会活动都提托城市而展开。因此,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一定要坚持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个舒适、安全、文明的城市环境。城市规划设计恰恰就担负着创造这样一个舒适生活环境的责任,让城市环境更加适应人的综合需要,不仅是人性化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依据,也是人性化城市规划设计的目的。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总体布局时,城市人性化设计的理念要求无论位于何地无论规模大小,都应该在基本设施与布局上公平均等。从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出发,对环境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其在完成对人的服务的时候,更有利于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在规划设计总体布局时,应当更好地体现出对人的关注和关怀,在各项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上要体现出对弱势群体帮助。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关注好城市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生命线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安全、重大气象灾害预防等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人口生活质量,使之城市发展相适应。人性化的方向在提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显得更加重要,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点关注点。

2 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城市方向

生态城市是一个较新的概念,最早是钱学森教授1992年提出的山水城市构想。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的生态城市规划已经发展成为包括提高经济总量、城市人口的分布、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提高环境质量的综合命题。生态城市规划的关键是把生态观念作为设计思维,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编制生态城市的规划,需要建立健全由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要素构成的规划指标体系。在编制城市生态规划时,需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合理的确定城市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生态资源配置布局等等,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进行。同时要充分考虑对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的保护。在完成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前提上,要认真做好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真正实现城市生态化的宗旨,体现出城市特有的生态环境、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城市风格和城市特点。运用生态建筑原理规划设计居住区的布局,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共同形成的物质生活环境、社会生态系统。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坚持以下几项基本的设计原则,一是要要坚持节能低耗无污染的原则,进行合理的布局;二是要充分利用生态技术对城市生活排泄物和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处理。三是要利用好原有生态基础,在保护的基础上提升生态系统的实践价值。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作为当前最为突出的发展趋势已经得到了很多的应用,从实践经验上看,更好地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是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的的关键所在。

3 城市规划设计的地域特点方向

地域特色是指各地区与其它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及差异化的社会文化特征,既包括自然环境中的日照、湿度、风向、温度、风力、地形、地貌、雨量、土质等自然现象;也包括社会文化特征中的社会体系、生活方式、人口结构、风俗习惯等人文现象。依托社会文化特性、自然地理环境、突出地域特色,也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之一。城市会在城市规划设计者的手中,展现出不同的个性。其中更好地利用城市现有的地域特色,科学分析的城市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条件,区分优劣,博采众长,发展与自身优势条件相适应的特色城市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选择。城市不仅是居住地,更是一个活的文化遗产,如何使其更加和谐,更具生机和活力,并且不同伤害原来的脉络和空间是地域特色城市规划设计的现实命题。对于具有显著地域特色的古城,在规划设计中应当遵循以下策略:一是在保护中寻求发展的策略,规划和设计要放眼全局,协调好改造与保护间的关系。二是在旧城改造中要以城市未来定位与发展最为最终目标,结合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需要,确定地域特色文化、地域特色景观的保护内容。三是要遵循留有调整空间的策略,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古城都经历了多年的积累,是当地人民智慧和汗水的沉淀。然而城市建设是连续的过程,很多规划和设计无法一步到位,在规划和设计中要为未来发展留有空间和具体。总之,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寻找城市自身的优势,发现这些优势,利用这些优势,发展城市的特色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4 结语

本文对城市规划设计方面应该遵循的相关原则和要求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城市规划设计人性化、生态化、特色化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城市规划设计者在实际规划中把握方向,拿出更具特色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孟欣慧.城市绿地中园林建筑及小品规划探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2.

[2]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2008,5.

篇(5)

城市公共空间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变化,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研究和设计实践对象。城市居民作为城市环境的主要元素,是城市公共空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居民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城市文化框架内研究城市空间的环境文化、景观文化、人与环境互动文化,合理规划城市公共空间,有助于打造城市居民与城市景观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态系统。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将城市公共空间呈现为记录城市文化变化的空间,也是城市数字化、智慧化、生态化发展的要求。

1城市公共空间标志性符号彰显了城市的整体文化

1.1城市公共空间聚合了城市文化

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居民共同生活休闲的场所,既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居民福祉的反映,在城市整体文化结构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既是一项物理活动,也是一项文化艺术活动。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不仅要考虑空间环境的物理参数———公共空间的布局、构成、发展规模、自然与人造环境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城市空间对城市居民教育的作用,如特定的空间艺术形象,让城市居民能沉浸在某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语境、营造情绪、唤起情感、设置格式行为并成为城市场景的一部分[1]。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时代、聚落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反映,带有聚落的自然、历史和文化特性,构成了城市的文化代码。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中,嵌入这种文化代码,符合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的心理感知要求,有助于形成共同的生态价值理念。

1.2通过公共空间标志性符号展现城市文化

人们对一个城市文化的认知很大程度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在微旅游成为旅游热点的时代,城市居民和游客正是通过对城市开放的公共空间环境多样化感知认识城市。因为对居民和游客来说,城市的视觉形象是不同的。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代码———标志性符号,人们可通过标志性符号了解城市的人文地理。通过标志性符号可表达城市空间环境所荷载的文化,其所有元素无一例外地都具有这个特征。目前,打造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已成为全球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中,标志性符号被赋予了特殊意义,城市的标志性符号生态化方向有助于解开城市的文化基因密码,人们能通过它了解和认识一个城市的文化。这样的标志性符号是城市居民在社会历史和文化条件下,与城市物质环境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创造的[2]。在城市中,不仅建筑环境、活动空间,还有地域的自然特征———城市中的河流、山脉、森林以及各种可见的现象等,都是人们理解和认识城市的信息载体。

1.3城市标志性符号凝结了城市居民的共同价值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发展及其动态变化,体现了城市空间的特殊性目的性———城市居民的文化需要。城市系统的形成和运作取决于其居民的社会活动。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定的客体感知文化,包括刻板印象、原型、某些价值观、符号和神话[3]。在城市空间结构形式中,城市居民扮演多种角色,如行人、乘客和司机等,并且每个人对每个角色的看法都不同。一个人对城市的感知受其接收到的视觉信息量、运动速度和感官图像的解释的影响。城市空间标志性符号不仅由建筑师创造,而且是在与城市居民的直接对话中产生的,其展现的空间形象表现在其个性和主观性上。如今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标志性符号,常常需要视觉导航作为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互动。创造城市公共空间的标志性符号,使其成为文化交流的标志,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从视觉符号中获得关于城市的各种信息,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点。在城市规划中,公共空间的标志性符号展现的活跃颜色和形状与城市居民相互作用,并产生积极的影响,城市文化元素反映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成为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出发点。

2城市空间规划要尊重历史景观和文化传统

2.1城市空间规划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现代文明的根基体现在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中,良好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现了文化的价值优势。在一定时期,规划结构影响了城市的空间形象,形成特定的城市风格。城市空间内的形式通常不是由单一风格统一起来的,城市的视觉形象揭示了某种主体空间环境的特征。依规进行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时,要突出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充分利用民间装饰和几何形式的元素,构建公共空间的城市视觉和象征体系,纳入社会和谐的价值观。

2.2城市空间规划要尊重城市的历史文化

城市开放公共空间的历史部分,是在不同时代重要的城市规划限制影响下形成的,是连续的历史过程。城市历史环境的脉络不仅直接影响公共空间建筑和艺术外观,而且对功能内容也有直接影响。城市文化遗产———历史建筑、建筑古迹、建筑群、景点的保护是城市空间规划活动的领域之一,是城市的独特文化资源和城市标志性符号,需要在规划时加以保护。保护城市公共空间文化资源的一项特殊任务,是在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公共空间内建立城市规划调节发展的机制。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时,需要弄清楚关于建筑和城市规划环境的价值、城市历史面貌的完整性及历史地点边界定义的必要信息。在城市空间规划活动的各个阶段都要求显示文化遗产对象的区域边界,并把它们融入城市规划活动本身的过程中,使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地区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潜力,成为城市的财富。具有特殊建筑、艺术和城市规划意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城市外观、绿地、街道和广场等,存储有关历史事件和现象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人们了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很有价值。独特的城市标志性符号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结构、视觉外观乃至文化传统方面,决定了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特征。对于城市而言,注重保护公共空间标志性景观特征,应使其绿地与其他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提升到同等水平。城市公共空间标志性符号的审美特征,包括主要景观组成部分,提供了视觉联系的空间领土的表现力和可见性,也是休闲娱乐价值评估的基础。也正是这种自然的标志性符号景观才有助于城市居民认同自身与居住区,形成城市社会文化系统。

3公共空间规划要体现绿色主义文化要求

3.1绿色主义文化是城市生态化的要求

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实现城市绿色化是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主流,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市文化的标志。当前流行的“绿色城市主义”就其表征来说就是一种城市生态文化。绿色城市主义旨在形成零排放和零废物的城市设计,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促进紧凑、节能的城市发展,寻求改变现有的城市设计原则。其主要思想是创造生态一体化和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在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提供和改善环境效益。绿色城市主义是这个时代的流行概念,其目的是改造现有城市,注重调节城市与自然关系的原则。未来,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审视自然、城市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绿色城镇化的制度框架和规划战略,完善人居环境的建设[4]。由于交通技术的发展,使一个完全不同的、分散的绿色城市规划系统成为可能。现代城市交通体系和绿色城市主义概念的结合,为增加全新生态城市设计原则提供了可能性。从全球视野看,城市的生态化趋向对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资源消耗的挑战,具有重要深远的影响。着眼于这种新的变化理念,从生态导向的角度重新思考现有城市公共空间及其基础设施系统,使绿色理念融入城市空间发展中,把城市公共空间打造成为紧凑的、多功能的公共空间,是目前国际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3.2城市公共空间生态化设计要与自然环境相匹配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生态化已成为国内外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主流。国外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实践经验研究表明,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论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方面越来越多的应用,而且在该地区的自然地貌特征方面进行结构化,立法确定定居点的自然框架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在城市聚落边界内,分配景观规划区不仅可确定自然和城市化领土的比例、规范经济活动,还可保护城市文化无形价值的形象。一般而言,城市聚落或其部分的景观规划是在社区或地区景观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其中包含分析地质系统初始空间结构,以此作为某些功能区定位的基础。分析生态环境(森林、田野、湿区、湖泊和河流景观)的状态,厘清受保护领土和个别自然物体的环境联系,能增进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爱态度,积淀成为社会深厚的文化传统。

3.3城市公共空间生态化设计要遵循绿色主义原则

建造城市公共空间内的自然景观,对其进行功能重组,创建公共绿地,利用位置的特殊性增加社会和改造区域的投资吸引力,使城市成为宜居之城,成为人人享有幸福的城市,这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者努力追求的目标。城市绿色化基于在城市空间每个发展阶段,尽量减少使用能源、水和材料,有效减少碳排放,使用生态导向技术设计公共空间建筑物和结构,以天然材料为主,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处理各种废物以获得额外能源。为了使城市更具弹性,在设计城市公共空间时,必须以系统、渐进的方式理解和应用绿色城市主义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在各种城市空间项目的背景和规模情况下都有效。应针对城市不同的公共空间情况制定特定方法,使原则适应特定的气候条件、场地环境、技术可用性、社会条件、项目规模、不同的组织、利益相关者等。只有多方位理解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方法优化过程和对公共空间更广泛的发展背景,才能实现有效的公共空间设计效果。为了城市居民的利益,需要采用整体方法实施这些原则,并使用可用的现代技术。有些原则一开始可能很难实施,但却很重要,具有节约资源、改善生活条件和增进居民之间社会交往机会的潜力。这些原则为实现可持续城市协调增长和资源利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步骤。

4规划要重视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形成方式的规定

4.1城市公共空间规划需要法规来指导

在城市规划实践中,城市历史文化名胜整治法规文件是公共空间规划的基本遵循[6]。法规对采用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保护和维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起到良好的促进发展作用。然而,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仍然存在困难[7]。目前,需要更详细和全面的方法制定相关法规,同时,考虑区域文化和聚居地的独特性。以法规为依托,在现代城市规划实践中,一些历史街区综合改造项目要考虑文化遗产对象边界内的所有空间,必须根据对象的历史和文化特性形成保护方案。同时,在开放公共项目的设计中,形成利用历史环境的具体保护机制。

4.2城市规划法规的制定要考虑城市的人文特点

目前,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方法论、指南和规定,主要基于国家标准、实践规范、卫生规范、规范的典型建筑解决方案,很少考虑城市居民对现代生活理解的特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对建筑物的形态、社会结构、景观领土发展的生态和文化基础的配置,都需要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环境城市规划法规。改善与城市其他部分空间连通性,修复城市的历史环境,建筑遗产对象及对现代社会需求的适应,正在成为城市规划的主要优先事项。在可持续城市发展的背景下,采用全面系统的方法改造开放公共空间,需要制定地方法规或标准,管理和重建个人居住区的开放公共空间,在规定的框架内,保持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原创性的要求。建筑和城市规划法规不仅可具有通用性,考虑到城市建筑环境、建筑物形态、自然和社会的价值及文化特色,还可具有灵活的独特部分。每个城市聚居地在其结构、发展历史、地理和开放公共空间类型方面都独一无二,需要以个性化的方式制定建筑和规划法规,允许对每个公共空间采取实质性的方法保护和保持历史和文化环境的特性。分析城市开放公共空间的现代方法,使其在城市规划法规中制定具有普遍的城市现代公共空间发展趋势成为可能。在规划中,通过开放公共空间环境景观形成文化和体现历史传统,已成为城市规划的基本共识。

篇(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城市人是城市的主体,由于受城市自然、经济及人文环境的影响,城市人形成了有别于乡村人的社会特征,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塑造城市性格与城市文明的重要内容。城市规划师综合性、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又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社会学历来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在研究城市规划时,从人文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来关心都市人群的生存生活方式。

一、城市社会生活

芝加哥学派将城市的人口特征总结为:人口多、密度高、异质性 ,由此推演出城市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城市生活方式的最大不同就是人际关系的变化——亲密程度降低、交往的非人本性和目的取向而专业化、正式的社会控制、社会距离与竞争、居住隔离等方面都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变化。

1.1天生的异质性

城市人的异质性是人类城市集居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 ,也是城市经济与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基本动力。

在农村中,家属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等社会关系支配一切,人们具有强烈的认同感、情感主义和传统主义。而在城市中,生活的主要特点是“分崩离析,肆无忌惮的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 ,甚至相互对立”。

城市总是以惊人的速度在不停地改变,城市人为了能够生存在这瞬间变化的都市空间里,不惜疲于奔命地追赶城市的步伐。在城市的快速变化中,城市人为了保护自己,唯有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麻木地对待周遭的一切。于是,城市人的疏离之感、冷漠之情便由此而生。

1.2高密度聚居

人口密集无疑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

城市化不断发展 ,一些城市的人口密度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城市人口的相对集中以及较高的人口密度 ,虽然有利于城市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但是也会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如住宅紧张、活动空间狭小、交通拥挤等。沃思认为 ,城市居民的高密度聚居无疑会给城市居民带来各种影响。高密度聚居带来的另一种心理影响是对差异的容忍。城市居民间空间距离缩小 ,精神距离却扩大 ,这极易导致如犯罪、自杀、精神失常等异端行为和其他行为发生。[1]

二、城市社会文化

人类的智慧带动了城市的发展 ,加速了现代化的进程;而城市则在物质上带给人们一种享受和满足 ,同时也带给人们一份文化上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感。

2.1城市文化的阅读

自人类历史上城市出现以来 ,城市就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聚集方式和生活方式。按照马克思的论述“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城市是人类最新创造的并依赖其发展生存的文化空间。

理解城市文化,不仅城市的建筑雕塑、园林景观是代表城市文化的标志和象征 ,而且城市本身所涵盖的时间和空间也是现代社会的象征系统。结构主义者雅各布森指出:“人类社会中最社会化、最丰富和最迫切的符号系统显然以视觉和听觉为基础”,毫无疑问 ,城市包含了最丰富的现代性视觉和听觉的符号系统。[2]

2.2城市文化——以广州为例

在城市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 ,人们不仅需要认识到城市的经济、政治意义上的功能 ,更加需要认识到城市的文化意义。就像“食在广州”的说法,足见广州的饮食文化在全国的重要地位。

在广州,早上见面打招呼说的就是“饮咗茶未(喝了茶没有)”,以此作为早安的问候语,可见广州人对饮早茶的偏爱。因此,一直以来,羊城大街小巷的各种茶楼都是广州人款待亲朋好友、合家欢聚的好去处,是一般老百姓泛谈生活、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广州的早茶就是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

文化是深深打在城市上的烙印,久久不会褪色。广州的饮食文化,好象是百年老窖里的古酒,愈久愈香,愈香愈醇,因此,城市文化正日益成为城市竞争中最强有力的品牌。

三、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以广州为规划对象

世界城市规划的实践和理论已经有了久远的历程,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到雅典、马丘比丘,再到如今的生态城市、城市经营等理念……

3.1传统的广州古城

广州始建于周秦。南越、南汉、南明曾立为都 ,负山带海”的生态环境孕育着广州的文明。近年来在中山四路挖掘的南越王宫殿苑囿遗址 ,足以证明秦汉时广州就是一个古代“山水城市”。唐诗人高适用“海对羊城阔 ,山连象郡高”来赞誉广州壮丽 ,广州

城在历史上一直保持着三山、二湖、六脉、八氵豪、十闸 ,街道与建筑随地形而建 ,形成了自己固有的城市风貌。[3]

然而 , 随着广州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增加 ,广州已不可能是原始“山水城市”了 ,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重构新的“山水城市”就成了当前我们的历史责任。

3.2广州规划理念

在规划理念上,广州应该在体现“人文关怀”和“城市个性构建”的基础上,坚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3规划内容

1)搞好园林绿化

有绿才有生态平衡,才有鸟语花香的好风光。广州的白云山、芳村、万亩果园等地就是很好氧源。建议在大广州范围内从生态和社会效益出发营造上千个不同等级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森林公园、主题公园、专业公园、村镇公园、小游园 ……统筹安排、集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和文化康乐于一体。在滨水地带不宜多建高层建筑,两岸应以自然景色为主,使人能与水接触,形成城市公共蓝带绿廊空间。

2)美化人居生态环境

按国外先进规划理念 ,旧广州是综合中心城市 ,应控制人口扩增 ,四周可规划发展和新建众多的大小卫星城 ,每一卫星城应定位定性 ,并各具特色 ,其布列下属乡镇 ,相互间用田野、森林、苗圃分开 ,之间用高速便捷的道路网络相联 ,大广州将是一个系列的、有序的、有机的、多层次的群星灿耀的文明生态城。[4]

在房地产开发时,提倡山水庭苑、花园居住区、生态住宅区等新宅小区、团组庭苑的布局,叠山理水,呈现天然情趣。

3)注重城市文化建设

广州是一个外来人口多,生活方式多元化的城市。城市广场和公共设施是体现城市文化的一个标志,可从门牌、路灯、路标、邮箱、垃圾箱到桥梁、公园、道路以及政府、公司、商店、广场的符号、名称、标志均作为规划中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来设计。

古村落和城中村作为广州传统历史文化古迹,不宜全数消灭。老城以保护为主,在改造中实施现代化,减少人口负担,转化成商业区和旅游区。历史建筑群、古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要重点保护,合理利用。

3.4规划目标

建设生态城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是关系到将来广州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大计。把环境保护放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增加绿地面积,遵照“以人为本,崇尚自然”的原则,把环境建设作为一项可持续发展战略来抓,并把“生态广州”和“文化广州”作为自己城市建设的目标,提升全民的居住环境质量。

五、结束语

城市社会学研究从理论出发,结合我国的社会现实,具体而深入的研究城市社会问题。我们应当放宽对社会学的视野、要在为城市服务的同时,努力发展城市社会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吸收国外先进的规划理念,结合本国实际,解放思想,创建中国的城市社会学。

参考文献:

[1] 张宝义.城市人的社会特性——源自城市社会学的理解和认识[J].广西社会科学,2008,(159):161——165.

篇(7)

建筑计划学是建筑科学与计划科学相交叉而产生的边缘学科。它是为科学的进行建筑设计而进行的各种研究和准备。随着研究领域的逐步深入建筑计划学从调查研究为主要工作方法到以关注环境问题和环境行为为主的研究方向。而城市设计正是关注城市的空间环境的学科,城市设计通过组织承载城市生活的物化环境来塑造城市的意义,通过干预城市空间发展进程的过程来发挥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在这个研究领域有许多相关性。

1,研究领域的相关性

建筑计划学关注的环境行为学研究有着深刻的学术背景,可以说建筑计划学的这一研究领域可以称之为基于环境一行为的建筑科学。首先,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这个词于本世纪50年代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它是以人类行为为课题的科学,一般包括社会学、社会和文化人类学以及心理学、生物学中的行为问题,还涉及到经济学、地理学、法学、精神病学以及政治学;其目的是为更好的理解人的活动、态度和价值观。与建筑环境有关的行为研究侧重关心人类生活的行为方式以及与物质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研究领域有关的学科还有环境心理学、人与环境关系、环境社会学、人类生态学等。在建筑领域的建筑计划学广泛吸收环境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探讨具体的空间行为理论,建立以此为基础的建筑设计方法论。但是,环境、行为的建筑计划学的方法和传统建筑学的方法存在根本的差异,知觉与行为的研究需要运用系统分析、逻辑推理等作为理论的学术依据。并且,行为研究中问题的提出是多方面的,建筑师一般不具备这些知识且不具备这种思维方法。这一切导致环境行为学与建筑学的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从当今西方行为建筑学的研究动向来看,建筑计划学这门学科已经进入具体、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实践并举的阶段。

城市设计注重的是对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艺术处理和人们对它的感知。作为一个明确的设计领域,城市设计处于建筑和城市规划之间。和建筑学科不同,城市设计必须强化推理城市前景的能力,研究多种发展可能性,进而在这种可能性中寻找城市的新思路。这种推理和思考会对建筑设计带来多种的可能性。城市设计应当以培育城市性为目标,这意味着城市设计所提出的城市场所的形式、区域和特征必须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环境行为学作为城市设计研究重要的相关学科,在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设计学科所涉及的环境行为研究也属于建筑计划学的研究范畴,其应用也都是基于建筑计划学的研究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但是,从学科体系的建立来看建筑学与城市设计属于不同的设计层次,设计的阶段、任务和对象不同。

因此,就有必要将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的具体的行为模式相区别,并加以深化。此前,从城市设计的学科角度对城市问题的研究层出不穷,比如:科林・罗与弗莱德・凯特的《拼贴城市》经常使用的“图一底法”是城市形态研究的重要方法;强调公众参与的倡导性城市规划已成为规划创新研究的重要方向;现阶段城市设计师的设计活动也非常关注环境行为学的影响,他们从各种角度探讨环境行为学在城市设计领域的应用。建筑计划学所关心的是人们生活环境质量,尤其是面广量大、为普通人服务的社区住宅环境、城市公共环境和建筑小环境等微观环境。比如: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主要是建筑的环境行为研究。可见,两个研究领域有着层次的不同也有相交叉的共同研究领域。

2,研究理念的共同性

随着环境行为成为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共同关注的对象。以城市的宏观视点和“人”的微观视点都成为两个学科的发展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在考虑设计理念时,主要着眼是现代社会的本质性文化精神。从文化精神内涵上看,现代性的精神维度包括人们所熟悉的理性、启蒙、科学、契约、信任、主体性、个性、自由、自我意识、创造性、社会参与意识、批判精神等;从文化精神的载体上看,现代性的精神维度体现为作为个体的主体意识、公共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系统化的历史观,等等。因此,关注“以人为本”是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的共同研究理念。

2,1公共空间与个体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

个体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的生成和走向自觉,是现代性的本质规定性之一,是全部现代文化精神的基础和载体。换而言之,个性化是理性化的必然内涵。传统的公共空间设计注重的是经验文化模式,空间的生成可以遵循传统、经验、习俗和惯例等。后现代的城市设计尊重场所精神的塑造,和文化环境对历史的反映。而文化哲学认为,只有当个体超越纯粹的自在自发的日常生活的阈限,同科学、技术、理性的自觉的精神再生产或自觉的类本质的对象发生实质性的关联时,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的割裂才实质性的发生,现代意义上的人才真正的产生。因此,可以认为现代性的创造更应关注人的主体性及自我意识,这种个体的状态不是少数社会精英的特殊状态,而是现代社会公民的普遍的生存状态。“人”是现代社会运行的支撑性因素,是现代社会的创新能力的源泉,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现代公共空间的成功塑造必须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和自我意识的满足。

2,2契约、理性的城市公共文化精神的塑造

城市公共空间应该是遵循公共的文化精神,而当主体性、个性、自由、自我意识、创造性、社会参与意识、批判精神等成为现代人的本质的生存方式和规定性的时候,整个社会的普遍心理、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必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经验式、人情式的文化基因让位于自觉的、理性化的人本精神。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文化精神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必须兼顾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如何最大限度的保护现代个体的主体性、个性、自由、自我意识、创造性、社会参与意识、批判精神等文化特质,另一方面是如何保证那些追求自我利益和自我实现最大化的自由个体形成一个合理的合法的共同体。由此而产生的以平等、契约信用等为核心的人本化的、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精神。这种社会文化精神似乎很难以具体的空间形式所体现,因为人本的、理性的并不是具像的事物,但是平等、契约的文化精神都离不开理性、科学的精神。至于普遍的信任和信用精神和机制,更是离不开科学精神和信用理性的支撑。我们可以用人本精神和技术理性来表征现代社会普遍的理性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简单的符号化和风格化的追求并不能体现现代社会的理性精神,也就不具备现代社会的意义。正如西方高技派的建筑风格体现的技术美与高情感可以融入现代社会,体现理性的大众审美,而简单的抄袭正是不谙社会文化背景,一段时间之后始终不能融

入城市文化,并面临被改造的命运。

东西方的文化是不同的,而在全球化的时性化与契约化的公共文化精神是相同的。随着我国民主化的进程,平等、契约与信用的等人本化、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精神代表着公共文化精神的新取向。城市空间的塑造与创新必将建立在对城市公共文化的深层次追求上。

2,3意识形态化与城市性

理性化的现代性文化模式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其无所不包的统摄性。具体说,现代性的文化精神维度不只是表现为个体的主体意识和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精神,它还会进一步整合为一种系统化、自觉的意识形态,一种自觉的、理性化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一种设计和规范人类历史目标的“宏大叙事”,它指的是一个时代和或者一个具体的历史一社会群体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理性化的文化精神从个体的社会的一般的文化模式和价值取向上升为普遍的、总体性的、意识形态化的文化精神,是理性化精神的内在必然性。理性的内在分析和反思本性必然驱使理性不仅规范个体的和群体的行为和活动,而且直接指向社会总体和历史目标。

作为现代性机理与图示的具体化,城市设计与建筑计划学将关注环境行为研究所体现的最高目标,创造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文化。这体现了它们研究理念的必将孕育着更多人类文化的精髓,创造出多彩的建筑与城市空间艺术。

3,研究方向的差异性

尽管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在研究领域和研究理念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是这并不等同于可以将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混为一谈。

人的活动形成了城市的功能和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研究城市必须承认城市具有的文化现象,社会生活是城市环境形成的本源。城市的“环境”突出表现在人们聚居于城市,获得乡村所不具备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体现了城市所包含的物质环境所负载的社会结构、组织制度、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文化意义。从本质上讲,城市环境不仅包含的是物质环境,而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现象。正如F・吉伯特在《市镇设计》一书中对城市的阐述:“城市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设施等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组成。把这些内容和城市美学联系起来就形成了城市设计的环境意义。

篇(8)

党的“十七大”把新型城镇化道路作为一项制度提出来,力图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解决传统城镇化的种种社会问题和矛盾。新型城镇化是“坚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坚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互相协调,坚持实现农村与城市的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坚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质化,以城乡之间和城际之间攫取财富和分享财富的机会平等为标志,逐步达到减缓和解消城乡二元结构达到社会和谐的城市化之路”。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和核心,没有文化支撑的发展是不存在,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不同阶段的城镇化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拥有良好的互动关系。新型城镇化是在当下特有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新的涵义和内容,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因此,它拥有独特的文化基础,并且两者互促共进,最终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

二、新型城镇化文化的特征

分析新型城镇的文化特征,要紧紧抓住新型城镇化提出的新目标和要求。新型城镇化的“新”也主要体现在其新的目标和要求上,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即新的社会发展目标,新的环境保护目标以及新的经济发展目标。笔者也以此为出发点,提炼出新型城镇化表现在文化层面的特点。

1.新型城镇化具有新的社会文化

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和社会和谐发展,这正是其新的社会文化的体现。新型城镇化在社会文化方面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关注即将或者已经转化为市民的农民的身份转变,促使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居民。同时,新型城镇化在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强调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强调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要进一步扩大,使得城市人口、农村人口以及正在市民化的农民共享这些社会保障,保证社会环境的公平性、公正性,最终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

2.新型城镇化具有新的环境文化

传统城镇化存在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因此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城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在新的环保观念的指导下,要求生产方式、消费观念都要改变,生产方式决不能沿用过去那种粗放、破坏环境的方式,强调集约和环保,消费上也要强调节能、减排、低耗、低碳。总之,新型城镇化力图走出一条绿色、低碳,资源节约的城镇化发展道路,积极地保护和管理好生态环境,加强对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维持生态平衡,并且将传统历史文化传承下去。

3.新型城镇化具有新的经济文化

虽然经济的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但新型城镇化并不一味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孤立的发展,而是强调城市产业的发展要与城市功能以及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协调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也就是新型城镇化提出的“产城一体”的要求,实现以城市作为依托和载体,以产业作为支撑的,集约高效、可持续的,经济、生态、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并且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即“四化同步”的基本要求。

三、独特文化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积极作用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和核心,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新型城镇化产生于特有的文化背景,它拥有独特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文化,并且此种充分体现新型城镇化本质的文化对新型城镇化的稳步发展至关重要。

1.新的文化能够为新型城镇化指明发展的方向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观和发展理念和过去不同,在社会、环境和经济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新的文化体现了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和特点,借助文化的认知作用,人们才能正确认识新型城镇化。并且,新的文化是新型城镇化新的目标和要求的体现,为其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告诉我们新型城镇化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发展,要实现什么目标。有了正确的指引,新型城镇才能准确无误地沿着既定的路线前进。

2.新的文化能够为新型城镇化增强凝聚力

文化的凝聚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一个城市的文化体现的就是该城市人民的普遍认知和价值观,人们能够从该城市的文化上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助于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尤其是当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和要求符合大多人的意愿时,此种特有的文化更加容易凝聚各方面的力量,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供保障。

篇(9)

中图分类号:C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54(2010)12-058-03

世界城市评价指标是开展世界城市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国内外代表性学者和著名研究机构关于世界城市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分析,目前有关世界城市研究的指标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反映世界城市一般性特征的识别导向类指标、突出竞争力思想的比较导向类指标、引导世界城市发展方向的规划导向类指标。

一、反映世界城市一般性特征的识别导向类指标

识别导向类指标是基于对已有世界城市共性特征归纳形成的,具有识别特质的指标。世界城市通常具备如下七项特征: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人口规模大、构成多元化;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高端服务业较为发达;具备较高的国际化水平和开放度,并具有较强的世界影响力;具有独特的城市特色与魅力、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城市群的带动效应、核心辐射能力强;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水平。

通过梳理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和机构提及的识别导向类指标,我们看到,尽管不同时期的研究视角在不断转变,识别的内容在不断延伸和扩展,但主要涉及三大领域,一是以经济规模为代表的“发展实力”;二是以人口规模、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为代表的“集聚能力”;三是以国际组织所在地、国际交通枢纽为代表的“交往能力”。

经济实力在世界城市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政治、社会、人文等领域发展是附着在经济实力基础之上的。作为世界城市的伦敦、纽约、东京在崛起历程中均表现出经济体量扩张的先行趋势。

世界城市的“集聚能力”表现在以金融、现代服务业、跨国公司为代表的较强的集聚能力。金融业为跨国界资本的快速流动创造了条件,是世界城市全球经济控制能力和实现国际经济功能的基石。而会计、法律、咨询、国际贸易等各类现代服务业所体现的支配力、控制力也是世界城市竞争力强弱的具体表现。

早期以工业经济、贸易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世界城市对交通顺畅、承载能力强的港口、机场、铁路有着普遍性的要求,是国际交往能力的具体表现。现代的“交往能力”标准不应局限于生产和服务的国际化水平,更应强调人文社会领域的国际化发展方向,包括:拥有一定数量的国际性组织和机构,以提升地缘影响力;承接承办具有一定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会议展览;发挥悠久历史文化的魅力,提升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强化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增加交流规模和频次;加强国际尖端学术研究,在学术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优化工作和居住条件吸引国际人才等方面。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发展实力”、“集聚能力”和“交往能力”是世界城市识别导向研究中具有核心价值的领域,对于开展世界城市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突出竞争力思想的比较导向类指标

比较导向类指标是用于衡量不同城市发展过程中单一或多个领域竞争能力的指标。

1.单一竞争力特征比较的世界城市指标

2009年,美世公司根据城市生活条件开展了“全球城市生活质量”调查。调查涉及影响生活质量的10大类、39个因素,包括政治和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医疗和卫生条件、学校和教育条件、公共服务和交通运输、休闲娱乐、消费品、住房、自然环境。

2009年,《财富》杂志按照各城市拥有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500强企业收入总和”两项指标对全球城市进行比较,并列出排名结果。

美国《幸福》杂志曾在上个世纪90年代评出世界十大贸易城市,主要从人口、生活消费指数、飞往其他城市的直达航线、办公用房每平米年租金、对其它文化开放程度5个指标开展比较研究。

2.多竞争力特征比较的世界城市指标

2008年,由中国社科院倪鹏飞博士和美国巴克内尔大学的彼得・卡尔・克雷索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开展了全球城市竞争力研究。研究小组将城市竞争力定义为城市以更快和更好的方式创造更多财富的能力,并认为竞争力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就是领先的世界城市。2007―2008年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使用了9项指标对全球500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测度,即GDP、人均GDP、每平方公里GDP、劳动生产率、城市拥有的跨国公司数量、专利申请量、价格优势、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

2008年10月,美国《对外政策》杂志按照5个领域设置全球城市比较指标,即商业活动、人力资源、信息交流、文化积累及政治参与,用于对全球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并排序。

2009年,专门研究城市问题的日本“森纪念财团”对地球上更具魅力、更具吸引力、更能吸引企业或个人到这个城市来的“城市综合力”开展了城市间的比较研究。该财团运用了经济、研究与开发、文化与交流、宜居与环境、空间与交通便利等6个方面的69项比较指标开展研究。

2010年,纽约合作组织与普华永道联合了研究报告《机遇之都》,研究涉及10项总体指标,包括智力资本、技术智商和创新、经济影响力、交通和基础设施、宜商环境、成本、可持续性、健康安全和治安、人口结构和宜居性、生活方式资产,并设置了58个具体变量。

3.比较导向类指标的借鉴意义

在不同的研究成果中,比较导向类指标所代表的世界城市的特征各有不同,既有着眼于商业活动、信息交流、政治参与、文化交流等反映城市综合发展的多特征,也有科技、生活质量、贸易、城市财富等单一特征。无论哪一类指标,都是在具有共性特征的世界城市核心功能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的世界城市竞争力要素。它关注世界城市的竞争实力、竞争能力和竞争潜力,强调智力资本、科技研发水平、宜居环境、生活质量、可持续性等领域是未来世界城市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强调了在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提升自身地位需要具备的竞争能力和比较优势。因此,比较导向类指标体现了当前以及未来世界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三、引导世界城市发展方向的规划导向类指标

1.规划导向类指标的基本情况

规划导向类指标是用于指导如何建设世界城市的指标。由于越来越多的城市具有公共政策指导下的规划发展痕迹,城市规划对于未来世界城市发展战略引导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建立和研究规划导向类指标在世界城市研究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东京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提出,到2015年,东京城市的发展目标为:打造一个舒适的东京,实现人员、物品、信息的顺畅流动,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吸引富有个性和能力的人才,社会要充满机遇……围绕规划目标东京还制定了城市发展步骤和具体措施。这些构成了东京保持世界城市地位的规划导向性指标的具体设定。

1995年,伦敦公布“伦敦荣耀计划”,设定了城市重点战略发展框架,以确保伦敦作为欧洲唯一的世界城市地位。它提出了具体任务,包括实现世界级生产力、更强的社会凝聚力、提供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生活设施,并细化为经济增长、技术发展、适用性住房建设、提高空气质量、节约能源和污水管理等具体内容。

纽约在《纽约2030》规划中提出,未来25年纽约将要建设成为一个更大、更加绿色的纽约,要实现包括土地、水、交通、能源、空气、气候变化等6个方面和10项内容的具有纽约特色的世界城市发展目标。

悉尼在《可持续发展的悉尼2030远景规划》征求意见稿中,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指导悉尼未来20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这种可持续不仅包括自然环境的良好发展,还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在内的全部内容。规划确定了悉尼未来发展方向的三大主题:绿色、全球化、相连。在每一主题中,都设定了具体内容,如:新绿色产业带动的经济增长、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减少、形成减少能源使用量的绿色产业结构等内容。规划还对交通设施、基础设施、公共空间、动植物及生态系统的保护、社会文化娱乐设施、创新和新技术、全球知识交换等内容做出了具体规定。

2.规划导向类指标的借鉴意义

在世界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公认的顶级世界城市,还是新兴世界城市,都将打造城市战略规划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目标的具体体现,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目标设定。尽管每个城市的规划框架各不相同,具体内容各有特色,但强化城市竞争力、构建宜居城市、提升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是未来世界城市发展的共性趋势和目标选择,对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据于合理的规划设计,北京作为后发城市,在建设世界城市进程中,需要通过规划引导方式,合理有序地达到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需要遵循世界城市共同的发展方向,以提升城市文明、塑造城市形象、推动人文领域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世界城市的根本,以提高信息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增强城市竞争力、打造综合经济实力作为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引擎,以实现绿色、宜居、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世界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从构建世界城市的指标体系以及城市远景规划来看,规划导向类指标主要用于指导如何建设世界城市。指标涵盖的领域更宽、范围更广、内容更加丰富,不仅在城市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远景发展目标的指标设定,而且更加关注时展的动态趋势和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众多控制因素。因此,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城市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规划导向类指标为不同城市提出了方向性的发展目标要求。这种要求既符合城市发展的自身规律特点,又立足于世界城市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律和变化趋势,代表了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是对世界城市指标研究的进一步延伸。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识别导向类指标、比较导向类指标倾向于对现有世界城市的研究分析,为我们开展世界城市和监测评价体系研究提供公认的核心功能性指标和具有特色的竞争力指标选取的参考价值;而规划导向类指标则更倾向于对未来世界城市的规划和构建,为北京这样的后发世界城市提供可以遵循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因此,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监测评价体系既要包含体现世界城市核心功能的共性指标,也要包含充分体现城市竞争力的指标设置,更要包含引导北京如何建设世界城市方向的、具有北京城市特色的规划导向内容,这是我们开展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监测评价体系研究应该遵循的总体思路。

■ 参考文献

[1] Friedmann.J. 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SAGE, London, Beverly Hills and New Delhi), Vol.17 1986.

[2] Castells. M. The Rise of Network Society, Oxford Blackwell, 1996.

篇(10)

关键词:

城市公共艺术 艺术本质 公共艺术本质 发展 城市艺术

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艺术成为设计艺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但公共艺术如何定位,公共艺术的边界如何厘清,公共艺术如何发展,目前还缺乏确定性。解析城市公共艺术的本质,从艺术的本质属性的规律上探寻城市公共艺术的实践发展路径。

1.艺术的本质

研究城市公共艺术,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辞海》中艺术的定义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作为特征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在英语中艺术(Art)的本意是“人工造作”。按照美的性质,美分为现实美与艺术美两类,从美的性质看,艺术美独立于现实美,独立于自然世界的美,体现于人的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关于艺术的本质,李心峰先生在其文章“再论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看艺术的本质”中这样论述:“艺术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的反映;艺术是一种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种实践形式,是一种精神生产;艺术具有审美特征;艺术具有强烈的情感特征;艺术具有突出的想象的特征”。结合艺术定义及艺术本质的描述,体现出艺术是人类智慧充满想象力的创造物,反映对象是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客观世界,体现人的思想、政治、社会、生活的审美需求,在人的情感体验中得到价值实现,艺术美的本质独立于自然世界体现人自身创造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艺术的本质是关注于人文的物质与精神的审美体验。

2.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解析

公共艺术是公众的艺术或社会的艺术,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并服务于公众,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生活价值。城市是人类社会权力和历史文化形成的一种最大限度的汇合体,具有人类社会的效能和实际意义,集中展现人类文明的全部重要含义,是结合人本身的社会与文化聚落,是最复杂的人文物质与精神体系,是人造物的聚集体,是人与人造物关系的聚集体,这说明城市本身具有艺术的本质属性,它的本质特征体现在物质性、精神性、审美性、情感性、创造性、公共性、生活性、政治性、场所性、发展性,体现在城市的整体环境中。

2.1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物质性

艺术是人类的有意思的全面的生产活动的一种,马克思认为“艺术”是生产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并受生产普遍规律的支配。生产普遍规律支配生产活动离不物质载体,艺术的生产同样离不开物质载体,这说明艺术本质的物质性。城市更突出的体现着其艺术本质的物质性,首先城市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物质体系,这个复杂的物质体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体现着包括审美在内的各种功能诉求。建筑是城市最主要的构成要素,是典型的城市艺术本质物质性的的范例,因为建筑是人们的居住、情感、审美、有机融合的物质载体,黑格尔曾说建筑是艺术史的起点。

2.2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精神性

在城市的人造物环境中客观物质是主观的精神载体,没有物质何谈精神,城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具有不可分性,因为人们在各种生产活动中,都会投入情感,都会依照人的审美经验创造,精神生活是人性的本质需求。城市公共艺术创作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精神财富创造,其价值体现在城市公共艺术的审美体验程中,典型的艺术形式包括城市雕塑、城市壁画、城市媒体、城市地景、城市园艺等。

2.3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审美性

从艺术的本质上讲,美与审美是其本质属性,这种本质属性具有广泛性,广泛于人化物质与精神世界构成的社会中,所以作为集中体现人化的物质与精神的现代城市,其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生活设施等一定具有审美的规定性,审美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属性,城市的各种特质载体都力求以美的规律存在,甚至城市本身可能成为完整的艺术品。例如:云南大理古城的、丽江古城等都呈现完整的艺术性(图1)。城市的艺术美是艺术现实审美属性的具体表现,它既是审美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对象,其规律不仅关注城市内在的本质,还应关注其外在的现象、形式、个性。例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历史博物馆整体景观环境,具有强烈的艺术审美个性。(图2)

2.4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情感性

城市艺术是公众审美的媒介,凝聚着市民的情感,体现着大众的参与性。所谓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里形式。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城市的艺术也无例外,城市作为人与社会的聚集地,其无论居所、环境,作为应用对象,都与人时刻产生情感信息的交流,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审美过程,也贯穿于人们的艺术创造即城市的建设中。这种情感反映在城市艺术的美感中,这种美感是同城市的历史、文化、形象、生态、环境等有机联系在一起,例如广东的岐江公园是一个旧船厂的改造,体现着历史、文化、形象、生态、环境的有机联系,体现着人们的怀旧情感,文化情感,自然情感。(图3)凝聚在环境场所、建筑、交通路径、景观设施、城市媒体的具体应用中。例如:大连星海广场足迹浮雕《路》,由1000个大连市民踩出,体现着近一百年的城市发展历程充分融合市民的城市情感。

2.5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公共性

城市的公共性代表了城市的本质,城市的公共性规定着城市艺术的公共性,城市艺术的公共性是城市艺术的本质特征,是人们对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基本诉求,甚至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人们在广场、公园等场所唱歌跳舞,观赏城市的历史、文化、生态景观,在优美的城市环境中休闲等。人们希望在公共空间的艺术环境中交流,享受公共之美。城市的外在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贯穿于城市环境的时空中,贯穿于人们的情感愉悦中,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无论其应用功能的物权归属如何,都丝毫不影响城市艺术的公共精神的感性表征。例如:城市的建筑一般具有明确的权属性,但其外在的形式、尺度、构造、材质、色彩的艺术属性是公共的,并参与到人们的审美活动中。

2.6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生活性

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他同时反映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在哲学中,艺术本身即表现为经济基础同时也表现为上层建筑。城市的艺术本质的生活性,同样反映着城市作为经济基础的物质性,又同样反映着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性,反映在城市生活之中。生活是指人为生存而进行的一切社会活动,这些社会活动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城市环境;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城市建筑;离不开各种不同的生活工具;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工作对象;离不开各种不同的情感……这些环境、建筑、工具、工作对象、情感……都在城市公共艺术的范畴,这表明城市生活本身对艺术有强烈的诉求,缺少美缺少艺术的城市生活是无法想象的,生活的艺术性是现代城市的本质追求。任何城市公共艺术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建筑、设施、街区、生态。

2.7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场所性

城市艺术是复杂的系统综合,从系统的认识来看,城市艺术具有复杂的层次性,从城市空间构成上看,城市由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构成。场所指城市空间中或大或小的区域,场所性就是指区域的典型特征作为特征组被意向和识别,城市艺术本质的场所性就是指城市区域机理、空间、形式、细部、标志、地形、材料、样式、装饰、色彩、轮廓等的典型特征。例如:上海的新天地,其建筑形式、空间构成、建筑细部装饰、区域功能、机理色彩、环境设施、艺术小品等都具有明确的的典型特征。(图4)城市艺术的场所性是其本质属性,一个城市由不同的相对独立的场所特征构成,这些不同的特征使城市艺术丰富起来,形成层次丰富的审美体验。

2.8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政治性

按照马克思哲学理论,作为上层建筑最高形式的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是肯定的,通过政治,经济基础影响艺术,通过政治,艺术作用于经济基础。城市作为最复杂最系统的社会载体,其艺术本质的政治性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例如由著名建筑大师张金秋先生设计的中华黄帝陵建筑,充分体现了公共艺术的政治性(图5)。②城市公共空间的纪念性景观。例如:美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景观,以v字形的下沉通道,两面黑色的大理石墙面镌刻着死难者的姓名,具有深刻的纪念意义(图5)。③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封建社会的城市规划体现着皇权,现代城市规划体现着民主社会人性的关怀,体现着全面的为社会为市民服务。

2.9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创新性

城市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连接着精神与物质;审美与情感;哲学与科技,其创新首先是艺术观念与方法的创新,其次是结合科学技术的创新,再次艺术本身的改变。艺术观念的创新使公共艺术由纪念性、叙事l生、唯美性、装饰性发展为功能性、多元性、综合性。公共艺术的形式也由原来的雕塑、壁画、发展到城市建筑、城市街区、城市生态、城市设施、城市媒体。创新连接着思想、科技和艺术,创新包括了内涵、形式和应用,创新的成果表现在城市公共艺术的现象中。

3.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的思考

艺术本质的追问是一个直接关系人的存在意义的永无止境的求索过程,不断出发和上路,不断开显新境界,这说明艺术本质的发展性。城市艺术作为艺术的种类,其本质表现为艺术的和规律性。城市艺术的发展性表现为艺术本质规律发展的继承性、时代性、创新性。继承是城市艺术发展的前提,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首先没有继承艺术就失去了发展的坐标,其次艺术植根于人类社会,植根于种族文化,社会、文化的差异性是艺术差异性的基础和前提,差异性和个性又是艺术的生命,没有继承就没有文化的差异性。例如:苏州的水乡古城,北京城的四合院建筑都是文化继承的典型例证。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伊波利特・阿道尔夫・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揭示艺术发展的原因说:“艺术是由时代精神和风俗所决定的。”这说明艺术的发展是与时代联系在一起的,艺术作为上层建筑成为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就有与之相应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创新是城市艺术发展的生命,是其发展的必然。创新使艺术越来越趋向科技化,数字媒体、网络媒体、体验艺术、互动技术、全息技术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城市公共艺术中,例如位于芝加哥千禧公园互动趣味的皇冠喷泉就是信息科技运用于城市公共艺术的典型案例。(图6)

篇(11)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数千年来,受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经济结构、军事活动、自然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城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规划理论和布局模式,城市规划方法和园林艺术还曾深深影响了欧洲和亚洲各国。我国大部分城市都是历史城市发展的结果,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和与之相关联的生活方式共同构成了城市的历史和记忆。

但在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中,大部分城市的历史记忆和传统消逝了。已经传承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城市性格,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形成的城市特色,或大气或婉约或质朴的城市气质,统统都淹没在了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洪潮之中。大片城市历史街巷被改造,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一片片开发区和新城。“千城一面”的现象从大城市蔓延到中小城市。

城市的传统文化保护问题虽然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足够的重视,但在实际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如理念上的偏差等很多问题。

2.现代性与城市特色文化

2.1 现代性的解读

“现代性”与“现代化”是一组相近的概念。在众多有关城市现代性的文献中,有些作者将现代性与现代化的概念混淆,所以作者首先需要辨析“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区别和联系。

(1)现代性

“性”在字典中的基本解释为“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也可作性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

由此可见,“现代性”强调的是现代社会的本质,用来描述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社会状态。它凸显了“现代”与过去的区分和对立,体现了人们主动谋求的一种与过去(传统)决裂、笃信未来的价值观,表现为科学、人道、理性、民主、自由、平等、权利和法制[陈峰. 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J]. 2004 年第28 卷第10 期]。

由于社会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所以现代性不仅意味着当前的一种社会状态,还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相较之前我国注重国家意志、经济追求、工业化追求、政绩追求等等现代化的城市发展状态而言,在今天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现代性所表达的是更加理性化、个体化和多样化的社会。

(2)现代化

“化”在字典中的基本解释为“性质或形态改变,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

“现代化”强调的是人类社会从“过去”到“现代”的一种变化过程。现代化过程产生于一个社会或国家对于它们认为比自身更进步的社会或状态的追求。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或“现代性”不是一个单一的或互不相连的社会现象,而是一个综合、协调的整体,一般认为它包括工业化、世俗化、城市化、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民主化等等。

2.2 现代性的城市文化特征

在人类社会近现代历史演变的历程中,城市无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现代性的特征在城市里表现得特别明显。可以把城市的现代性特征分为有形的物质特征和无形的社会特征。物质特征指区域的空间布局形态、城市的布局、街巷街区、建筑和公共空间、建筑技术等。社会特征指城市的社会联系、市民行为模式、城市经济活动、城市文化、权利机构等。

现代性的城市文化特征同时寓于物质特征和社会特征两个方面。物质特征表现在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城市肌理、城市风貌、建筑风格、建筑材料等方面。社会特征体现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交往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社会特征往往依存于物质特征,人们的行为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物质环境的影响。

现代社会在提升教育、医疗、交通、就业及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生存方式、比邻而居的生活环境,进而改变了世人的审美趣味、文化信仰及价值观念,使得城市特色文化所依存的空间越来越逼仄。

2.3 强调现代性背景下城市特色文化的意义

(1)现代性带来的城市文化特色危机

前文中提到,在今天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现代性所表达的是更加理性化、个体化和多样化的社会。而与这种诉求截然相反的是我们的城市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缺失,“千城一面”的现象普遍存在。

现代性的动力带来的现代化过程又在摧毁着古老的生活场景和方式,上海石库门,北京四合院,已经在渐渐消失。我们失去的绝不仅仅是建筑,更是一个城市的记忆和在未来社会引以为傲的资本。

在全球化趋势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被一遍遍老调重弹,然而工业化和旧的城市化进程让一个又一个城市抛弃了原本的传统和特色。这种既定的损失不可能被恢复,已经完成“旧城改造”和已经建成的城市新区又不断向周边蔓延,城市特色文化的丧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2)现代性与城市特色文化的关系

虽然现代性的多样化诉求和其带来的现代化对传统的破坏力是一种矛盾,但现代性本身和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现代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传统是城市历史积淀的根本。现代化的过程不一定要抛弃传统,文化传统不等于过去,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替代、置换、侵略或胜利,而是在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整合。

(3)城市特色文化的意义

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上明显区别于其它城市的美好特征。城市特色既包括自然环境、人工构成物等物质形态,而且包括观念、行为习惯等人文形态。

我们研究城市特色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时,不能局限于它的美学意义。城市特色,标志着社会能力与水平,体现着城市的社会文化素质与内涵,影响城市人民素质的培养。[魏士衡.漫谈城市特色.城市规划,1990年第6期]

罗丹曾说:“艺术就是情感。”[罗丹艺术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3月]城市作为一个巨大的艺术品,用色彩、空间、线条传递着城市的情感。城市特色作为城市艺术的组成部分,它不但表现为一种物质生产形态,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它以审美的方式掌握世界,以对市民的认知方式、行为习惯,能唤起对家园的热爱,对城市未来的信心。

3.渭南城市特色文化的营造

3.1渭南文化背景

渭南市位于关中平原东部,是西安东出的首个城市,是名副其实的陕西“东大门”。自古以来,渭南都是京畿之地,交通便利,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渭南市隶属关中地区、历史上均为西安、咸阳历代都城的东部门户和京畿之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1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家级12项,数量在全国地级市中居第一。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渭南以“传承华渭文化、筑就人文渭南”为目标,打造“民俗之城、宜居之城”的特色城市品牌。

3.2渭南城市特色文化空间现状

(1)自然资源

渭南主城区南有南源、北有渭河,有较好的自然资源基础,但利用不够。

(2)文化内涵

与渭南厚重的历史文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渭南主城区的地表历史遗存和遗迹少之又少,主城区现存的地表遗迹只有老城区残存的少量城墙夯土,保存较完好的鼓楼,文庙大殿遗址,经开区的白氏陵园(白居易家族陵园)。中心城区和高新区内几乎没有遗址遗存。

(3)开敞空间

主城区建筑密度比较适宜,拥有中心广场、朝阳公园、尤河公园等较多的开敞空间,但没有很好的整合,主题不明,不成体系。

(4)城市标志物

城市门户、道路和城市标志物等体现城市特色的元素没有体现城市的特色。

(5)城市风貌

渭南老城区不注重历史文脉的保护,城市发展的重心西扩,老城区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基础设施建设几乎停滞,环境较差。

中心区和高新区的发展建设也没有意识到营造城市文化,没有城市风貌规划。近年来随着规划思想的转变,意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但也仅仅改了几条路名,建了几个公园,通过雕塑的形式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综上,渭南的特色文化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拥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底蕴,可能提供众多的利用方向;另一方面,城区完全丧失了文化风貌,成为现代性十足的城市,对文化的利用形式还停留在展示的阶段,城市文化底蕴没有融入到城市中。

3.3渭南城市特色文化营造策略

(1)寻找区域内城市特色文化定位

从省内看,渭南隶属于关中,北承陕北,南接陕南,是省域经济文化的融汇之处。同时,渭南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原地区通向陕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又是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渭南特殊的区位条件,决定了其城市特色不仅是个性鲜明,更是多文化的融合。

(2)选择城市文化特色营造路径

渭南虽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迹,但多分布于中心城区以外的市域范围,中心城区历史文化遗址集中于老城区。因此渭南特色文化塑造采用老城区和新城区新老分治的路径。

老城区重点围绕历史文化遗址恢复古城风貌,建立新的并与之相互呼应的物质空间环境。

新城区将渭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资源、历史人物资源融入到现代的城市空间中去,包括物质的展示和非物质的民俗活动。

(3)善于利用城市事件

筹办城市事件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能动性,重塑渭南城市空间和景观环境。这不仅是塑造渭南城市特色文化的过程,也是宣传城市特色的有效途径。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历史典故是塑造城市事件的可用素材。素材选取源于民间和市井,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源于市民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

城市事件策划可分为文化艺术论坛、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展览、手工工艺品牌化经营、举办节庆活动、设立民俗产业园区等几个类别。

(4)分层次塑造特色文化感知空间

以城市标志性景观――城市道路、开敞空间――城市风貌分区三个感知层次,有针对性地塑造特色文化感知空间。城市标志性景观如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城市高速入口、主要入城道路入口等对外交通连接的景观塑造,以及大体山水格局,如南部山体的绿色景观和北部渭河的滨水景观。

(5)城市风貌选择突出地域特色

渭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许多历史名人的故里,其城市风貌的选择应该根植于历史文脉。但由于自周秦到汉唐的2000年间,渭南一直是京畿之地,其文化特色往往由于西安的太过抢眼而被人遗忘或者锦上添花的划给了西安。如果说西安、咸阳是帝王文华,那隶属于东府的渭南更多是民俗文化。目前的城市建设中西安的汉唐、咸阳的秦汉选择的帝王文化、庙堂文化的体现,渭南的城市风貌可以依据历史文脉的特征挖掘东府民居和民俗文化特色。

4.结语

在现代性的城市中,城市需要的是更加个性和多样化的文化面貌。特色文化的营造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城市信心塑造的重要手段,一个城市的特色文化体现着城市的社会文化素质与内涵。城市特色文化的塑造不等同于城市风貌规划,在城市风貌规划之外,应该在更大的尺度上寻找城市与周边城市特色定位的区别,针对城市现状和资源禀赋选择合适的路径,善于利用城市事件塑造和宣传城市品牌,分层次塑造特色文化感知空间。

参考文献:

[1] 陈峰. 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J]. 2004年第10期.

[2] 魏士衡.漫谈城市特色.城市规划[J]. 199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