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世界经济研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297-02
引言
世界经济专业属于理论经济学的分支,最早由中国人民大学设立,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为更好的了解世界经济形势,国内很多院校都开设了世界经济专业,近年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量在世界经济领域有所专长的人才。但对国内七所重点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研结果显示,世界经济硕士培养中还存在专学不分、实践不足、课程设置趋同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更加合理地对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培养,使之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一、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
1.研究方向。基于对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七所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研,我们看到,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按照世界经济学科的知识结构大致分为:世界经济理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与投资、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世界经济运行与国别经济研究等;个别高校如南京大学基本按照地理区域将研究方向分为美国与欧盟经济研究、东亚经济研究、区域一体化研究。整体来看,研究方向的相似度较高,以宏观经济研究为主。另外,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采用导师负责制,授课模式以集体授课为主,学制一般为二至三年。
2.培养目标。七所高校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虽然表述不一,但十分清晰明确,概括起来就是要培育了解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历史和现状的、能够洞察国际经济发展变化规律、具有较强的分析和研究中外现代经济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具体又包括两类:一是对中国经济运行、国家经济政策和世界发展状况十分熟悉,能够运用各种经济学原理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二是熟练把握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等各种世界经济理论基础,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学术研究的学术型人才。
3.培养模式。培养模式是根据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需要,为受教育者构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以及实现其结构的总体运行方式,反映的是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最优化设计以及诸因素的最佳组合。目前大多数高校普遍采取“学位课程+学位论文”的方式,学位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达到所要求的学分并经中期分流考核合格后,即可在导师指导下进入学位论文的撰写阶段。
二、当前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研究方向不够细化。从目前的世界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没有所谓“最优模式”,各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和发展阶段,由于所面临的全球经济形势不同,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方针也不同,因此我们在研究世界经济领域问题时,应该既研究具有普遍规律的宏观问题,又探讨特定时期和特定国家的具体问题,中国现有世界经济专业的培养方向大多比较宽泛且偏于宏观,明显不够细化,因而针对性不强。
2.培养模式较为单一。虽然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较为明确,分为“理论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类,但是在实际培养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应用”这样一种倾向,因此这种单一的“学位课程+学位论文”的培养模式对多方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当然,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培养过程中也比较注重校外实践这个环节,包括聘请校外导师、开展学术研讨会等形式,但是大部分由于各种资源的制约,在实际运用中并不理想,与预期目标尚存在一定差距。
3.课程设置理论联系实际不足。课程设置是根据研究方向来制定的,由于中国高校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方向相对宏观,所以从课程设置来看,都是比较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体系。但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形势瞬息万变,世界经济格局进入调整期,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又使得所有的经济体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体系在实践面前显得有些“滞后”,一些新的社会、政治、经济现象需要通过更具有时效性的课程设置和更灵活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研究。
三、完善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具体表现
(一)居民收入和消费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
我国总体经济趋势还处在中高速增长阶段,但增长的速度已经趋于缓慢。同时,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还出现了经济结构失衡的现象。近十年的相关经济资料显示,我国居民收入提高速度低于人均GDP的增速,居民收入占我国GDP的比重也呈现下行趋势。反观我国的国有企业和我国的政府,这两者的收入却超过GDP的增速,这就说明“钱不能为民所用”,国家在进步而人民的生活水平却在退步,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结构,也不利于缓解国家内部的矛盾。
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的同时,居民的消费占GDP的比重也在下降。之前的经济危机加上持续走高的房价和物价,致使居民消费水平增长,而当这一风波过后,人民的生活又恢复正常,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则呈现下降趋势。正如《2012年中国薪酬报告》所指出,2011年中国居民收入同比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比同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低0.7个百分点。2012年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增长了22.5%,企业收入增长了18.5%,都大大超过中国居民收入增长9.6%的水平。
(二)诸多产业投资过度,造成产能过剩
产业过度投资也可以理解为产业盲目投资,盲目投资产业直接造成我国的产能过剩。这不仅不会带来经济增长,还会浪费我国的自然资源,破坏我国的环境。就目前而言,我国还是有很多产业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我国的钢铁产业,国内的实际产量明显大于需求产量,即使能够向国外出口,也不能完全消耗所生产的钢铁量;而我国的水泥产业产能过剩更是高得离谱,大约有将近3亿吨的水泥富足量。2012年钢铁业的产能已经高达9亿吨,仍然在建的还有1亿吨以上,而国内目前能够消化的最多7亿吨。与此同时,国家为了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速度,将更多的资金投向新能源开发,这也会造成更大的产能过剩。盲目投资会给我国带来极大的经济压力,政府只注重开始而忽视了过程,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我国的经济结构失衡。
(三)巨额经营项目盈余及其低效利用
由于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国家开始制定多种政策刺激国内民众消费,以此调整现有的经济结构,拉动中国的经济增长。现阶段,政府应该解决巨额经营项目的相关问题。我国在2009年经济危机时,外贸出口量超乎想象的跌落,并在2010年10月份出现了首次贸易赤字。这说明了我国的经济结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对于巨额经营项目的利用效率极低。
(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资源超限开发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均环境资源却相对紧缺,而我国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2010年全国流经城市的河流中,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3亿农民无法喝到安全的饮用水,75%以上的湖泊出现了富营养化问题,很多民众都不能保证自己正常的生活,这种牺牲环境换来经济增长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二、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滞后
重视投资、轻视消费、重视增长、忽略过程,这样的增长方式会造成经济结构失衡,同时也会破坏地方的环境。政府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忽略了中部、西部城市的开发,以局部带动整体的发展方法也显示了我国的经济战略调整滞后。
(二)相关部门市场化改革滞后
我国的四大国有银行是我国的经济主体,但是由于国有银行内部体制的原因,其面对经济变化所提出的改革政策仍是处于落后阶段,而且其解决问题方式也过于单一。而我国的自然资源部门的改革也相对落后,政府的政策支持,导致了我国的廉价自然资源被浪费,在破坏环境的同时却没有回收相应的成本。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8月19日,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人类花光了2014年地球整年的生态“预算”。从这天起,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开始“透支”,“支出”超过地球在本年度生物承载力总“供给”。
(三)经济发展制度体制改革滞后
城乡经济体制不健全也是导致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一大原因,城市凭借其工业及居民消费引领城市经济发展,而农村还是依靠传统的经济收入引导经济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越大,我国的经济结构失衡程度就越大。
(四)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力度不够
产业创新力度不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转型。目前,我国应该将创新利用在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减少经济发展中的能耗上,但还是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相关的人才去监督上述过程。
三、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对策研究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需要大量的时间及多方面的协调配合,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经济结构失衡问题。
(一)实施长短结合的政策组合
我国的经济体制创新能力太差,导致居民的收入水平不均衡,致使我国的很多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出现了不和谐的基调。结合相关问题,我国应该实施长短结合的经济政策。在短期方面,应该稳定现有的局势,避免国内矛盾进一步被扩大,同时还要保持我国的经济增长;在长期方面,国家应该不断完善现有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在现有的体制上进行创新,应该结合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制定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这样有利于平衡我国现有的经济结构,也能让市场经济在我国发光发热。
(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既然引入了市场经济,我国就应该将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最大化地发挥。经济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对于我国的过剩产业,应该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利用法律、国家政策等手段对其进行调整。因此,要想解决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就要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完善国有企业的企业制度;同时还应统一全国的市场,避免地方垄断。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法律对地方市场的保护力度,建立统一的市场经营规则。
(三)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指导,构建战略动态调整机制
对于现阶段的经济结构失衡现象,政府更应该借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意见,以此建立更为完善的动态调整机制。十八届山中全会的精神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必须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坚持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凝聚深化改革的共识、注重深化改革的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各项改革。因此,政府应该处理好自身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而不是让政府掌控经济发展动向,同时政府还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制定相关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对经济的动态调整。
(四)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政府应该放宽对中小企业的经济限制政策,鼓励我国的中小企业进行自主发展,同时还应该让国家的银行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资金限制政策,让企业能够有充足的资金面对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政府还应该转变自己的工作职能,市场体制能够解决的问题就让市场去解决,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主要起引导和调节的作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五)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创新体制与环境
经济发展需要我国政府推进体制改革和政策改革,企业改组难、申请资金难、企业金融风险大,这些阻碍企业发展的种种原因都与体制和环境有关。这需要政府多出台经济鼓励政策,简化不利于企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以此创造和谐的环境。
(六)促进投资体制改革,积极发挥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和政府的有效管理作用
改革现有的投资体制,让我国的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加强我国政府的有效管理。政府可以完善现有的项目审批制度,落实以企业投资为主体,赋予企业更多的投资权力;政府还可以鼓励社会团体进行投资,放宽社会资本投资的领域,这样有利于我国的市场体制发挥作用。除此之外,我国政府还应该规范现有的投资行为,规范现有的投资项目决策机制,规范投资资金的管理机制,优化现有的投资结构,让政府和市场发挥各自的作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不应该一味地追求高速的经济增长,而是应该调整现有的经济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的作用,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经济充满活力,才能让国家更为强大,人民生活更为富足。
(一)产业结构的内部构造及其共同演化趋势
相关的理论成果按石川秀(1992)的归纳,主要包括由欧美学者从广义的两种方法出发提出的两类不同理论模型。一种方法是使用若干国家间的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从统计分析上确认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之间的某些普遍联系;另一种方法是集中研究初始条件与经济制度相似的一批国家的历史经验,探索能够说明其结构变化过程的一些特殊理论。(注: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四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65-567页。)在这两种方法基础上提出的两类模型都以单个国家为分析单位和对象,着重点在一国内的产业结构变动(注:对此,库兹涅茨曾有明确的说明。参见: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3-15页。)。影响一国结构变动的某些因素作为外部环境,即仅存在外界环境因素对国内结构变动的影响,而不存在反向作用。尽管这两类理论模型迄今仍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但始终没有突破单一国家的研究视角。
科林·克拉克(1940)首先从第一种方法出发作了开拓性研究,该研究成果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其理论模型采用费希尔(1939)最先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研究了人均国民收入变动和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趋向的内在关联。在此之前,霍夫曼(1931)则对工业结构演变规律和发展阶段作了开创性研究,提出了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在工业化进程中是持续下降的所谓“霍夫曼定理”。
克拉克和霍夫曼的最初研究,开创了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先河,但理论模型过于简单和不够成熟。为此,西蒙·库兹涅茨(1966、1971)和霍利斯·钱纳里等(1975、1986)在不断改进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发展了的理论模型。
西蒙·库兹涅茨从经济增长总量出发,对50多个国家的截面数据和长期历史数据作了统计回归,考察了结构变动在不同总量增长时点上的状态。此后,霍利斯·钱纳里等则更多地采用投入——产出方法、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和经济计量模型,将分析样本进一步扩展到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形成了用途较为广泛的结构转变分析方法。综合起来他们的主要工作包括:1、用劳动力和产值指标等,对人均收入和三次产业变动间关系作了彻底的考察和验证;2、深入到工业和服务业内部,对其结构变动作了细致分析;3、研究了影响结构变动的三组因素,即国内需求、对外贸易和生产技术水平及其变量;4、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结构变动差异的分析中,初步提出了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的国际性传播;5、通过结构转变不同阶段中不同部门和因素对增长贡献相对重要性的研究,对结构转变作了动态分析;6、通过若干国家多部门模型的比较研究,概括出外向型、中间型和内向型三种发展模式,考察了战略、政策等因素和结构转变之间的联系等。
从广义第一种方法出发的理论研究,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中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标准形式”。同时,也出现了从广义第二种方法出发的一些产业结构变动的特殊理论。其中,阿瑟·刘易斯(1954)的二元结构模型和W·W·罗斯托提出的经济成长阶段和主导产业理论最具影响力。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通过三个基本假定和把发展中国家经济划分为两大部门,研究了二元结构转变为一元结构的进程和途径。该模型在形式上虽表现为劳动力的流动,但实际上是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的假设,涉及到整个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的转变,因而是把模型建立在更接近于现实的假设基础上的一种努力。罗斯托则以非总量的部门分析方法,试图把握住在经济成长中所依赖的一些特殊部门所起作用的动态力量。为此,不仅按技术标准提出经济成长的六阶段论,而且对推动阶段演进起决定作用的主导部门及其更替所具有的特性、以及在产业间的扩散效应作了规范解释。此外,罗斯托曾提出一些发人深思的命题。例如,已从另外角度意识到并主张,研究单位应由国家改为相互关联的贸易地区,并放到世界经济整体中去加以考察。(注:G·M迈耶:《发展经济学的先驱》,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40页。)
欧美学者提出的两类理论模型,尽管各自理论研究的思路和侧重的角度不同,但他们研究的基本倾向和主线从总体上看是一致的,都以“国家”为分析单位,着重点在一国内的产业结构变动,都以若干国家为分析样本,通过国别间比较研究,考察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标准形式和共同演化趋势。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两类模型在实际应用时可以互补、而非对立物。
(二)产业结构变动与周边国家或世界相关联
欧美学者的产业结构研究及提出的理论模型具有一般意义,形成该研究领域的主流。但作为应用经济理论,各国在实践中会形成各具特色的理论概括。战后以来,一些日本学者除了对欧美学者提出的有关理论模型作出修正和补充(盐野谷裕一,1966)以外,立足日本国情,逐步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产业结构理论。
筱原三代平(1955)提出了“动态比较费用论”,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后起国的幼稚产业经过扶持,其产品的比较成本是可以转化的,原来处于劣势的产品有可能转化为优势产品,即形成动态比较优势。由于该理论毕竟与国际贸易理论密切相关,因而只能成为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起点。特别是在实践中,具体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的?一些日本学者提出各种理论假设和模型,(注:例如,佐贯利雄(1981)曾提出“战略产业领先增长论”等,参见:佐贯利雄:《产业结构》,日本经济新闻社1981年版,第25页。)其中最著名的是赤松要等人提出的产业发展“雁行形态论”。
赤松要(1936、1957、1965)在战前研究日本棉纺工业史后提出“雁行形态论”最初的基本模型,战后与小岛清(1973)等人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该理论假说,用三个相联系的模型阐明其完整内容。模型1(基本型):后起国特定产业的生命周期一般由三个阶段构成。即:进口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出口(后又扩展为五阶段,加上“成熟”和“返进口”两个阶段);模型2(变型Ⅰ):国内各产业生命周期均经过上述各阶段,但次序由消费资料生产转向生产资料生产,或由轻工业转向重化工业,进而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模型3(变型Ⅱ):随比较优势动态变化,通过直接投资等方式在国际间出现产业转移,东亚的后起国追赶先行国进程具有“雁行模式”的特征。但“雁行模式”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当条件发生变化时,该模式也将转换。即这一模式可以说明过去,不一定能说明将来;可以适用于东亚中小国家和地区,但不一定适用于发展中大国。(注:汪斌:《东亚国际分工的发展与21世纪的新产业发展模式》,《亚太经济》,1998年第7期。)
关满博(1993)提出产业的“技术群体结构”概念和构建了一个三角型模型,并用该模型分别对日本与东亚各国和地区的产业技术结构作了比较研究。核心思想是:日本应放弃从明治维新后经百余年奋斗形成的“齐全型产业结构”,必须促使东亚形成网络型国际分工,而日本只有在参与东亚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中对其产业进行调整才能保持领先地位。
日本学者的产业结构研究,实际上触及到东亚区域产业结构循环演进问题,并已明确意识到一国产业结构变动与所在国际区域的周边国家或世界相关联,但仍以单个国家为立足点,仅涉及国际区域的一个特例,没有上升到一般理论。
(三)产业结构的国际性波及和结构关联机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集团化的浪潮势不可挡,国际间产业结构变动的相互波及和关联日趋密切,特别是同区域内各国产业结构在运行中通过贸易和投资等方式相互间资源配置重组和整合的步伐加快。因此,学术界在对产业结构研究中,也逐步将国际间产业关联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探索。
关于产业结构的国际性波及和关联机制的研究,主要从理论与实证研究两条线展开。前者从本国和周边国家产业结构变动的联系,以及从世界产业结构大系统内各次产业的变动趋向,研究本国应有的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北村好子,1995)。后者采用一定的定量分析技术进行度量,主要可分为两类:1.用贸易结合度和相互依存度系数等进行定量分析(渡@①利夫1991);2.将国际投入产出模型作为分析工具。例如,依据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研制的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AIDXT 1975、1985、1990)分析东亚各国和地区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状况(佐野敬夫等1998)。迄今为止,各种结构联结模型主要通过贸易联接完成的。虽然注意到不同国家产业结构相互间的关联,但主要考虑产业结构演进的国际性波及由一国向另一国的单向传导。因而仍是立足单一国家视角来考察各国产业结构间关联。
二、立足全球视角研究当代产业结构的思考
欧美和日本的学者对产业结构的研究,包括近年对产业结构的国际性波及和关联互动的探讨,反映了学术界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轨迹。但本文认为,这些研究都还没有脱离原有的思维框架和传统的视角。
首先,现有的产业结构研究对处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经济的本质性、飞跃性的变化缺乏深刻的认识。这种本质性变化表现为全球经济的“板块结构”已成为可感知的一个个群体,形成以一定的大致毗邻成片的地域范围为基础,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一个个巨大的跨国经济实体。因为,世界经济的现实运行主体,在局部区域已是二元的,即民族国家经济体和国际区域经济体并存。整体上由原来倚重自然资源和制造业的国别型世界经济正在向倚重信息资源和服务业的全球和区域型世界经济过渡。这种本质性的变化源于国与国之间产业结构演进中相互联接关系的演变。与历史对比,联接关系的变化不仅体现在联接强度上大大增强和联接形式的多样化,还在于联接拓扑结构的日趋复杂化。联接关系的变化导致作为研究对象的边界不断扩张。因此,单纯从国别视角的产业结构研究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经济系统的时代特征,客观上要求立足全球视角,从新的切入点来研究当代产业结构。
其次,目前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仍没脱离传统经济学中线性的、平面的思维方式。或是将世界产业结构大系统直接作为对象,从一开始就研究大系统内各次产业的变化及趋势。由于缺少一个中间环节,因而无法将现实大系统作为一个多元、多层次、多侧面、复杂的立体结构来深入地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或是立足于单个国家层面,考察与周边国家的结构互动关系,但通常将其他国家等同于环境处理,最终停留于浅层次的对策研究,缺少综合性、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和定量化分析。此外,部分研究成果虽已触及到国与国产业结构间的联接关系,采用各种定量分析技术进行验证,但在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下往往集中于贸易联接机制的分析。在现实中,除了贸易联接机制外,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国际金融和经济周期等作为联接机制,各自通过错综复杂的渠道发生着各具特点的联接作用。特别是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联接作用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均已超过贸易的联接作用,成为各国产业结构相互关联的核心驱动力量。因此,各国产业结构间多种形式的关联渠道理应纳入研究的视野。
我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虽然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动不仅与域内周边国家的结构变动联为一体、互动演进,而且也和域外各国的产业结构处于相互波及、互动演化中,但由于与全球化并行的区域化浪潮和世界经济结构呈“板块”状格局等,各种联接机制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内部化趋向,因而往往使处在同一区域的各国产业结构间存在着更为紧密的相互依存、互相联接的关系。因此,立足全球视角,运用整体主义的系统研究方法,将国际区域产业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一个突破口。从该切入点入手,概括而言,在一般理论的研究框架上至少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的定义、特征和封闭条件假设下的理论与度量方法研究。确立新的切入点或对象后首先对其定义及特征作出界定,是研究的基础。立足全球视角,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可定义为:地域空间上相邻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国家产业结构体的集合。它既是一个整体性概念,也是一个集合概念,至少具有相对性或非完整性、开放性、自组织性和整体性这四大基本特征。现实中的国际区域产业结构既是一个开放系统,又是全球产业结构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可运用抽象法暂且将其作为一个封闭系统来处理。通过构建封闭式的理论模型来研究国际区域内务国(地区)产业结构相互关联成整体的成长及其内在运行机理。包括其整体性成长的实质、动因、机制和整体内部的矛盾性等。度量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必须采用新的分析工具,目前,可用国际投入产出模型或计量经济模型作为分析技术的出发点,但需在贸易联接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它重要联接机制的度量方法和模型。
2.国际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关联机制分类及其动态变化研究。现实中的全球产业结构大系统,是由各个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子系统,通过多种形式的关联渠道及其关联机制,在相互波及、互相联接中构成的。因此,理论研究需将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由封闭系统转向开放系统,对结构关联机制分类及动态变化进行考察,这是立足全球视角的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关键。需要对各种联接机制从国际区域间立体、多向幅射和多边反馈角度,分门别类地研究其各自的联接特点和传导规律,这是结构关联机制在空间上的变化。同时,全球产业结构大系统的复杂性往往表现为系统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结构间关联强度和关联模式也同样处于动态演变中,在一定的发展阶段甚至出现跳跃式突变状态,这是结构关联机制在时间上的变化。此外,在现实中,由于形成产业结构间互动关系的联接机制较多,因而渠道复杂,各种联接机制交互作用,形成了非常复杂的机制体系。鉴于跨国公司在当代世界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在研究形成国际区域间结构互动关系的各种联接机制及其相互关系时,需要对其加以充分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3.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及演化模式的比较研究。在全球产业结构大系统中,存在着各具特征的不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子系统,作为一个个相对的整体,需分类研究并揭示各自的演化模式。这里的演化模式是指,特定国际区域内各国产业结构在相互关联中体现的整体演进的形式或表现出具有某种共性的演进方式。鉴于各区域产业结构整体演进方式的复杂性,可选择若干典型国际区域(如东亚、北美和西欧),采用静态和动态的具体分析方法,对某国际区域产业结构整体存在的稳定性特征和变动性特征及变动趋向作出细致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概括。然后把静态和动态分析分别得出的结论联系起来,研究其相互关系,综合归纳出不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体系各自相异的演化模式及其特征。
4.结构变动与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动往往与国际分工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事实上,在世界产业结构大系统中,某国际区域内各国产业结构是在参与区域国际分工中才相互联接形成整体性演进,各区域产业结构在整体性演进中表现出不同的演化模式,实际上反映了全球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各区域分工子体系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当代全球国际分工体系并非是一个平面结构,而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交叉叠加的复杂的立体结构,需要对此作出系统、全面的研究。以往的产业结构研究由于没有深入到全球产业结构大系统内部不同的层次和侧面,因而相联系的国际分工研究缺少系统性和综合性。各种研究往往关注不同的侧面,其成果可以解释全球分工体系中的某一层次或侧面,然而适用范围不广,自然也难以真正认识本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准确位置。
5.产业政策相互作用机制和国际协调型产业政策研究。以往的产业政策一般以本国产业为对象,通常更多地考虑对本国结构调整及预期,而没有顾及国外政府可能做出的反应与调整对本国产业结构运行和政策执行结果的反向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产业结构的互联、互动强化,直接导致了一国产业政策对内作用弱化,对外作用强化的质变,使产业政策以国际产业政策方式实施,其核心在于协调。事实上,当今某些国际区域经济的整合程度已相当高,因而政策更由本国独立制定,并以本国产业为主要对象,但其政策制定基础和政策实施效果的地域空间范围,已超出本国地理边界,外延扩大到与本国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国际区域或周边国家。目前,虽对制定国际产业政策进行了初步探讨(齐东平,2000),但对各国产业政策相互作用机制还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因此,需深入研究多国、特别是同区域内各国产业政策相互作用机制的特点、规律和动态博弈过程,以及全球化时代国际协调型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式。
(一)城市街道景观概述
街道是城市的骨架,所谓城市结构主要是依靠街道组织体现出来,人们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街道。历史上街道承担着交通与生活的双重功能,在社会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应让城市街道空间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生活。景观泛指地表自然景色。城市街道景观则涵盖城市街道景色和人造的景色。观光的游客沿着街道观察了城市、认识了城市,居民习惯性的感受街道以及景观环境,人们对城市直接感受来自街道及景观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二)广州同泰路街道景观设计的意义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对人的“城市感知”意象要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并且应该是“可识别的”,能够启发人们强有力“意象”的能力。即一个城市的空间景观要素应该是有特色、有结构联系的秩序性关系,有特定的含义。根据他的主要观点,将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道路、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在城市景观中的主导性。街道成为了公共开放空间和人际交流的场所。城市街道功能不应该只局限于交通,现代的都市付于它更多的作用。“交流”功能提到了重要地位,成为了公共开放空间和人际交流的场所,生活在周围的人们乐于停留和休息的城市开放空间。随着现代人们开始对生活空间质量给予了关注以及国内对于城市街道的逐步重视,城市街道的景观设计成为现在国内城市设计的热点。
二、亚运期间广州同泰路街道景观设计的现状
地形地貌:本项目改造的道路将升级为城市主要干道,双向4车道,宽26-80米。两侧原为广州市区北面风景秀丽的林海群山,是调节广州地区自然气候的天然“氧吧”,被誉为广州“市肺”;白云山北面的南湖水秀山青,是国家级风景区。②道路交通:道路两侧大多为行道树绿化,主要的居住小区设有小区巴士,因此公共汽车站并不密集,但这边乘坐出租车非常方便。主车道旁边是宽约为2米的人行道,人行道上种有大树冠行道树,在炎炎夏日里可以给行人提供舒适的步行空间。人行道与两旁建筑之间也设计出灌木花卉等等不同样式的隔离绿化带,营造出宜人的建筑前空间,亦可兼做路人的休憩空间。道路沿线也规律地设有垃圾桶、电话亭和公共汽车站等公共设施。③人文景观:该路段以绿化为主,文化景观主要设有一些宾馆入口,该入口处空间内凹,形成一个自然的入口广场,宾馆园区内的绿化景观自然渗透到道路上,由城市道路至山体形成了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的道路交通体系。该宾馆的入口牌坊是具有突出岭南特色的牌坊,绿色琉璃瓦小坡顶与周围的绿翠山林融为一体,达到与大自然和谐统一。
三、广州同泰路街道景观设计的特点与设计思路
(一)亚运特色文化理念及岭南地域性特点
2010年十六届广州亚运会的口号是“激情盛会,和谐亚洲”,这个理念既把握了时代,又体现了亚运会的宗旨和广州人的热情,同时表达了亚洲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激情”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广州的热情。广州从来都是一个非常包容的城市,用我们的热情来迎接来自亚洲各地的朋友来参加2010年亚运会;二是体现了时代的特点。亚洲经济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各国经济往来、科技交流也是非常频繁,我们处于一个很好的、令人开心的时代,人的开心就会表现为激情。“和谐”弘扬奥运匹克和亚运精神,促进亚洲各国的团结、友谊和交流,致力于构件和谐亚洲。
(二)设计思路
1.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①主题:整个公园方案以“生命”为主题,是街区中段两侧较为开阔的主题公园。以“山”、“海”、“风”、“日”、“历史”五种不同的内容展开。广州有“五羊衔谷”的城市传说,五羊成为了广州最知名的一个标志,从文化角度考虑国外认为“5”有超凡、完美之意。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大量使用“5”,如阴阳五行学说,亚运会的吉祥物也是五只可爱的卡通羊,“5”也是奥运五环旗帜的数字。五种主题内容,以当地岭南园林文化作为基础,结合广州亚运背景,采用现代构成的设计方式,依照与人关联的不同层面创造出个性化的空间。这个空间既是历史,现在,更是未来,以一种生命的延续生生不息。②基面:方案中以几何形体规划平面形式。水体、绿化、铺地以现代的几何图形组成,并结合传统的岭南园艺形式。在不同区域分出“流动区”和“停留区”,分别采用不同肌理的广场铺面,运用几何的图案进行统一设计,营造出传统与现代协调自然的街道空间。特别是水体与绿化设计充分尊重当地的地域文化、气候,例如园区树木以棕榈、木棉花等本地植物,利用原有植被和当地石材。③细部设施:公园中以红色动感的曲线完成亚运标志的整套设计,此处景观以亚运会运动项目标志为原型,做成雕塑小品,以不同的高度,规格的置于绿地当中,形成亚运会空中立体景观。主题的小品同样也是以几何圈形的造型小品,与平面几何形式以及铺地分割相一致。同时,竖立的框架成为视觉上的指示作用。红色的中国鼓得展示区,组成大型的扇形雕塑,暗喻着铿锵有力的生命跳动的声音。
2.公共设施设计分析
构成城市街道景观的功能和要素的广场、公园之外,同时能体现出城市品位的就是街道的公共设施。如候车亭、电话亭等市政设施,花坛、雕塑等景观设施,道路牌等导视设施,这些对于街道个性的塑造,空间的丰富与氛围的营造起着极为重要作用。①候车亭:街道设施的设计与配置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候车亭的设计中考虑了人的使用方便和舒适感。在沿街全线设计了系列候车亭,该亭只针对于亚运专线车与巴士,功能包括广告灯箱、垃圾桶、座椅、导视等多种,样式上采用现代感的风格,玻璃顶棚配以颇具质感的铝合金材质。尤其在车站的背景以粗率简练的墙壁为特色,风格与毗邻的街区与环境相呼应。设计为A、B、C、D四类站点形式,A类为高楼大厦前的玻璃材质,B类为原始岭南骑楼前的鹅卵石材质,C类为居民区前的面砖材质,D类为工厂前的混凝土材质。组合方式上根据客流量、车流量,周边环境及发展规划来设计,由模块化的1、2、3个站点的形式进行调整。②公用电话导视亭:电话与触屏系统的结合,也是街道中新颖、便利的公共设施。同时在设计中电话导视亭也传递着亚运文化精神,是亚运图案在公共设施中展现。五羊的亚运会徽与“潮流”火炬都体现出传统的装饰手法,装饰纹样中是水的和谐与火的激情。在电话导视亭的外轮廓上采用这种镂空、透雕的面材,以点、线、面系列构成形式加以装饰,色彩上则采用亚运团中花木棉的独特红色,内部采用金黄色,整体风格与本届亚运装饰手法高度统一。
四、广州街道景观在亚运特色下的作用
1966年,英国城市学家彼得·霍尔(Peter Hall)最早在《世界城市》一书中提出了衡量世界城市的7条标准。199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萨斯基娅·萨森教授提出以主要生产业的集中程度划分世界城市。1997年美国城市史专家卡尔·艾博特(Carl·Abbott)提出了国际城市分为国际生产、通路和交易事务型城市三类评价指标。目前,国内外对世界城市尚没有一个权威的统一概念和衡量标准。一般认为世界城市的标准主要体现在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职能效应两个方面。从量化的标准看,基本上可以分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水平、控制力和影响力、国际交往水平等四个方面。伦敦、纽约、巴黎和东京是公认的四大世界级城市,其具体特征表现在国际社会、经济、文化或政治层面对全球事务产生巨大影响的城市。
当金融危机的风暴席卷全球之际,中国成为全球稳定经济社会、推动金融改革的重要力量。作为国家首都的北京,在成功承办2008年奥运会之后,迈入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为顺应我国国情国力变化的国际地位提高的客观要求,继续提升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层次,2009年北京市政府为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战略任务适时提出了分三阶段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第一阶段,全面推进首都各项工作,努力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构架;第二阶段,到2020年左右,力争全面实现现代化,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国际城市的地位;第三阶段,到2050年左右,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世界城市”作为北京建设的远景目标定位,是首善之区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更是北京顺应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后的新选择。
世界城市是城市发展基础上逐步演化出来的国际化水平的高端标志。从本质上讲,世界城市是全球战略性资源、战略性产业和战略性通道的控制中心,是世界文明融合与交流的多元文化中心,也是城市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统一体。建设成为世界城市,不但要着力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还要着眼于完善城市硬件条件,提高北京在政治、文化等软实力方面的全球辐射力和影响力。软实力涉及国际语言环境、国际机制、对外政策、价值观和文明程度等诸多方面。其中,国际语言环境是世界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建设国际化语言环境不仅有利于增进地区或国际间的交流和了解,增进互信,提高国际影响力,还有利于营造和谐、健康的经济投资环境,进而为提高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服务。
“城市的国际语言环境”是一个城市使用母语以外的语言进行交流的广度、深度和频度,是城市语言环境的国际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的尺度和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人类相互沟通、进行交际活动的有效工具,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的话语权的前提。打造世界城市必然离不开语言作为沟通不同群体的桥梁。营造国际语言环境,不仅仅在于多少人会讲通用外语,关键是实现跨文化交流。语言是文化的外化,语言环境实际上是文化环境,是中外文明相互融合和多元文化彼此交流的平台。只有营造通用的国际化语言环境,人际关系才能更和谐、和睦、融洽,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良好国际形象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必然成为北京着眼“世界城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依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北京市外事工作发展规划(2009年—2013年)》,北京市政府外事办在2011年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会议,正式了《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规划(2011年—2015年)》。《规划(2011年—2015年)》为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导与支持,为进一步做好北京的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规划(2011年—2015年)》明确提出到2015年,实现市民外语应用能力、对外交流水平大幅提高,国际化意识大幅增强,城市国际交往能力显著增强,国际合作水平显著提升,适宜外国友人在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外语公共服务网络逐步完善的总体目标。
过去的十多年来,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市民讲外语活动自2002年启动以来,从312万人发展到2008年的550万,2006年,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被国际奥委会列入人文奥运遗产。此外,为迎接北京奥运会,截至2008年,全市累计新设和更换英语标识牌82.57万块,1300余家餐饮、饭店企业的英文菜单得到规范。自此,全市公共场所标识英文译法标准体系基本建立。目前,北京已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文化影响力,奠定了打造世界城市的一定的基础。但从国际化程度来看,区域性国际事务协调中心的功能并不凸显,北京的常驻外国机构与外国人口并不多,以外语与国际友人进行友好交流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仍亟待提高。
营造国际语言环境不但是提升城市软环境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世界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其发展必将贯穿和服务于首都现代化、国际化的全过程。因此,要提高北京市民的外语应用能力、对外交流水平,增强国际化意识,营造适宜外国友人在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人文环境,除了有必需的政策支持之外,还应加大宣传力度,让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营造国际化语言环境不仅要继续借助广播、电视、报纸、书籍等传统媒体加大双语新闻的报道力度,还要拓展新媒体功能,借助手机、互联网等为双语知识的获取搭建平台,提供双语信息服务的职能,进而增强首都北京的国际交往能力,提高国际合作水平。
营造良好的国际语言环境,提高城市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离不开人和物两个方面。“人的因素”主要是指城市不同人群对外语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水平。提高城市不同人群整体外语水平和综合素质,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吸纳一批素质高、外语技能强,热衷社会公益事业的人士加入到“首都国际语言环境改善工作志愿者”队伍中,以便提高外语服务的能力和持久性。第二,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社会外语培训和活动。为市民搭建更多元化的外语学习途径和对外交流平台,提高普通市民的日常外语交流能力,提高市民的对外交流能力和整体素质。第三,积极在学校教育中推行双语教学改革及多语种教学试验。增强师资力量,更新教学理念,有计划有步骤地施行从小学到大学阶段的系统外语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将学习语言知识与涉外礼仪和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第四,以交通、公安、旅游、邮政、银行、卫生等领域为突破口,建立外语服务标准,提升窗口服务业的外语服务水平。第五,培养一批能够与外国专家和专业机构直接交流的政府工作人员,提高政府涉外服务和涉外管理工作水平,提高对外公务交往水平。
“物的因素”主要是指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中外语的应用范围和规范程度。首先,继续推进医疗、景区、地铁等公共场所英语标识的普及化和规范化,提升首都的国际化程度。其次,规范全市组织机构、职务职称及餐饮、宾馆饭店、文化娱乐场所菜单的英文译法。再次,建立多语言的电话、网络咨询服务系统,第一时间将城市法规政策、经济文化动态、生活服务信息等最新资讯以多种语言的形式到互联网等媒体上,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完善语言自助服务设施,打造语言生活的无障碍城市。最后,建设世界一流的旅游中心,在外国游客聚集的景区提供免费的双语咨询服务和包含景点介绍、地图、时刻表等在内的多语种印刷品。条件成熟的旅游名胜景区可提供多语种自助导游服务,满足来自不同国度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北京着眼世界城市建设,即要建成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宜居之都。国际城市建设和首都和谐社会发展是今后很长时期的城市发展需要,也是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的服务宗旨和根本目的。创建良好的国际语言环境,增强人们的国际化意识,提高市民整体外语应用能力和对外交流水平是提升城市现代化文明程度、国际化和综合宜居水平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建设符合世界城市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语言环境是北京市的一项创举,是北京结合我国国情,分析自身特点和需求开展的一项致力于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建设语言友好城市的系统工程。以增强国际交往功能为主线,以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为重点的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必将全面提高首都的影响力、竞争力、辐射力,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政府外办.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规划(2011年-2015年).2011-4-11.
[2]赵会民.创造国际语言环境.人民日报,2010-05-13.
0.引言
近几年,我国的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形式中出现了一种比较特殊的隧道布置形式,并有效的应用到了福建京福高速公路一、二期以及作者本人目前所在的包茂高速平寨1、2号隧道施工工程当中。这一新型的隧道形式即为小净距隧道。随着小净距隧道的日益发展和修建,各个有关的施工、设计和科研企业都开始对小净距隧道的有关技术核心进行比较系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通过对研究成果的及时总结和分析,充分的结合施工工程中经验教训,使小净距隧道的理论逐渐的充实起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小净距隧道实践高于理论的局面。但是,很多小净距隧道的技术仍处在实践检验和理论摸索的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和认识,所以,小净距隧道净距研究及施工技术仍有待于提高。
1.小净距隧道存在的问题
(1)规范规定:所谓小净距隧道就是小于分离式隧道的最小净距要求的隧道。小净距隧道的定义有助于区别分连拱隧道和分离式隧道,并对隧道形式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但仍为达到实际工程的需求。净间距为20 m和2 m的隧道都属于小净距隧道,但是不同净间距的隧道对中间岩柱的加固和双洞施工的影响程度明显相差较大。因此,必须要细化小净距隧道的研究工作,围绕小净距隧道的施工技术理论和设计施工的关键工艺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从而,使其达到实际工程的需要。
(2)主要按照分离式隧道的判断标准对小净距隧道的围岩稳定进行判断,通过现场监测在结合工程实际来综合决定小净距隧道是否能够适用,最后针对小净距隧道的特点和优势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2.小净距隧道净距研究
随着小净距隧道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什么净距下能够达到安全和经济的最优化。进行合理净距研究的实质是解决相近洞室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程度问题,其中起到决定性的因素有支护因素、围岩级别、地质因素和施工因素等。其中围岩级别是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国内外从围岩分级的角度对已有的净距值进行了规定,围岩可以通过支护措施进行加固,从而有利于净距的深度优化,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方法的不同对隧道间的相互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此外,施工水平对净距取值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所以,根据不同的支护措施、地质条件、埋深、围岩级别、施工方法,必须通过全面的分析之后确定合理净距。就现阶段而言,小净距隧道的合理净距研究还不够成熟,仍需进行深度的研究和探讨,根据研究的结果对小净距隧道的合理净距制定判断的标准,以此为前提综合考虑实际情况,从而能够寻求一个最优的净距范围。
3.施工技术应用
尽管小净距隧道还在发展阶段仍不成熟,施工技术和设计理论有待提高。但是把已经成功的工程和国内外的理论相结合,小净距隧道的设计施工技术已有一些研究成果。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探讨知道:中间岩柱的稳定性是小净距双洞隧道的施工关键,直接关系到隧道的施工成败[2];除了考虑到隧道开挖所带来的应力重分布造成的静力影响之外,还要考虑利用钻爆法在岩石中进行施工所导致的振动效应。
3.1 开挖
开挖主要包括开挖的先后次序、开挖的方法以及断面开挖滞后距离等问题。在选择隧道的开挖方法时,必须要保障工程的安全,然后再综合考虑施工能力、围岩情况、工序转换和施工设备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现有小净距隧道的施工方法主要有五种方法:单(双)侧壁导坑法、台阶法、CD法、CRD法、全断面、预留光爆层法。经统计各施工方法的使用情况如图1。
图 1 小净距隧道开挖工法的应用
侧壁导坑法主要适用于围体破碎和节理发育的Ⅳ级、Ⅴ级围岩,将开挖断面分成几个部分,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开挖的跨度,并且对导坑进行先行施工也有助于加固中间岩柱,在小净距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应用较为广范;台阶法因为工序易组织、使用设备简单、费用较低所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既可以和侧壁导坑法配合使用,进行Ⅲ级、Ⅳ级围岩先行洞的开挖,还可以和预留光爆层法配合用;CD法和CRD法的中心隔墙能够起到稳定地面支撑的作用,预防地面的沉降。主要应用在Ⅴ级、Ⅵ级的软弱围岩中和需要预防地面发生沉降的城市;全断垣残面法对围岩比较完整、劝较强自稳能力的Ⅰ级、Ⅱ级围岩比较实用,其特点是施工速度较快。
3.2 加固中间岩柱
中间岩柱体受到双向爆破振动的影响较大,受力也比较复杂,并且岩柱体在相邻的隧道进行开挖时,对围岩和掌子面的稳定性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施工时,如何保障中间岩柱保持稳定,是小净距隧道施工和设计的核心技术。加固中间岩柱的措施主要有:长锚杆、注浆预加固和对拉锚杆加固。综合分析岩柱厚度、围岩类别和爆破影响等各影响因素来选择具体的加固办法。注浆预加固是采用比较广泛的方法,不仅能够单独的应用在较大的间距隧道,加固中间岩柱,还能够和对拉锚杆、长锚杆相结合,来加固近距离的小净距隧道中间岩柱。一般情况下,对拉锚杆适用在6m以下厚度的中间岩柱。
3.3 监控量测
因为双洞间相互作用,围岩的受力较为复杂,在小净距隧道的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监控量测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检测先行洞结构的安全性,还可以评价加固措施有效性和后行洞施工的妥当性。因此,根据小净距隧道的特点,除了对规范要求的必测项目认真监控量测以外[3],还应监控测量中间岩柱的支护内力、内部位移、、围岩松弛范围和后行洞的爆破振动速度。尤其是在正在运营的隧道周围开挖新的隧道,因为处于运营状态的很多隧道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问题,所以要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就必须要采用监控量测手段。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猛,在城市交通中,地下隧道的应用也更加广泛。由此可见,小净距隧道的建设很可能成为我国隧道的主要组成部分。虽然,小净距隧道这一新型的隧道形式在施工方法和设计等很多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也有许多等待攻克困难。只有针对小净距隧道的自身特点,充分的结合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不断的创新和突破,才能逐渐的使我国的公路隧道净距研究和施工技术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刘贵平.城市轨道交通小净距隧道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2012(06):97-98.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生物实验室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说在微生物研究、遗传工程、生物实验以及相关的医学制药等工程中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由于生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生物实验室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一般来看,在一些科研实力比较强的医药单位广泛的将生物实验室作为进行脑外、心外、器官移植等大型手术的地方,有一些医药科研机构以及制药厂也设置了有关的生物实验室癞进行一些相关的生物类实验。
一、生物实验室洁净控制的相关技术指标的设计
对生物实验室的具体技术指标来讲国家相关部门有具体的规定,对于不同的实验室级别有不同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表1。
(一)换气量和气流的设计
从保证洁净的程度来看,在有关的气流方式中单向流被认为是最为安全的,也是洁净实验室最为理想的送风方式。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由于生物实验室达不到每小时换气20次的要求,所以生物实验室不属于循环式的大风量洁净室。并且在生物实验的系统控制中,不太容易将风速控制在0.1m/s的条件下,对于湿度、温度的均匀分布要求要不容易达到。
在一些实践中证明:洁净室的回风口一般的设置高度是距离地面50cm~60cm的墙角位置,送风口采用的是散流器送风口,这样的设计具有比较好的气流组织效果。
(二)对于洁净室各区域压差的设计
合理对各个实验区域的压差进行控制,能够有效地防止空气在洁净度不同的实验室区域之间进行流动,这样也能够对实验室各个区域不同洁净度要求得以满足。合理地利用各区域压差的不同,能够有效地防止实验室污染的传播,有效地防止危险因素向外扩散,房间一般要采用的是负压运行,这样不仅能够保证生物的安全,还能防止来自外部的感染。
对于生物实验室进行压差设计这个过程比较的复杂,并且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设计方式,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于实验室压差一般都保持在10Pa~30Pa的范围内,应该通过在形成压差的区域内设置相关的压力传感器来实现对压差的控制,对实验室排风以及送风进行管控,确保实验区域之间的压差达到设定值。
(三)对于空调净化的设计
一般为了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在生物实验室内一般都设置相关的空调净化系统,通过空调净化系统的作用还能够对实验室的相关湿度、温度等要求进行调节,由于大多数的北方地区空气比较干燥,可以在相应地空调系统中放入加湿器或者其他的加湿装置进行调节。
空气净化系统一般包括高、中、低3个效果,过滤器还要采用的框架结构主要是金属结构,因为这样进行消毒操作的时候比较方便。对于生物实验室来说,不仅要根据内部的排风状况选择过滤系统,还要根据空气的危害程度选择一定的设备对排出的空气进行净化,确保排出的气体安全无害。
二、控制系统的组成
实验室的空气净化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主要包括温、湿度以及压力控制系统、空气净化系统两个部分。温、湿度以及压力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进行测量相关数据的传感器、执行器,另外还有扩展部分以及单片微处理机等;空气净化装置主要的包括高中低等过滤器,并且对于实验室排出来的气体还要进行进一步地处理,比如说进行臭氧消毒或者是紫外线消毒等。
对于整个实验室系统的监控主要是单片微处理机,它包括多路数据的采集电路、LED、CPU以及相关的模数转换电路等几个部分。如果发生过滤装置的堵塞现象系统就会报警并且提示更换。
三、生物实验室的洁净环境控制原理
在生物实验室的洁净环境控制系统中设置了相关的压力、温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可以能够将收集到的信号进行转化,将数据信号转化为0~10V的模拟量信号。还可以将这些信号输入到多路开关电路进行传感器信号输入工作的闭合和管壁,并且能够通过AD转换电路将信号输入单片机。按照有关的对于洁净间的设定来调节湿度、温度以及压力。还能够按照一定的要求对回风阀门以及送风阀门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调节,保持关于洁净室的固定在30Pa的压力差,并且还可以对温、湿度进行调节,使其保持在生物实验室洁净环境控制系统要求的范围以内。
对于空调机组来讲,如果出现新风的温度低于5℃的情况,系统内部设置有新风温度传感器就可以使加热系统开始工作,将相关的预热器阀门打开,通过预热器可以将新风温度提高至5℃~10℃之间,如果出现新风温度在全部的预热器都已经打开的情况下温度仍然低于5℃,这样是为了防止将预热器冻坏可以进行关闭或者降低空调机组的新风阀门,直至对于新风的温度预热回归正常值。
如果在夏季或者一些在对新风的检测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情况出现,制冷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就开始工作,相关的冷气阀门可以对混合气流进行降温,至能够满足生物试验室工艺要求的数值。
实验室湿度传感器对空间湿度进行检测,根据实验室的工艺要求对加湿器进行控制,维持实验室湿度,在洁净间的相关湿度传感器主要是用作湿度监控的辅助系统。
为了尽量的降低耗能,对于实验室的空调机组选用的风机主要采用的是变频机组进行送风,自动的根据实验室的使用期以及非试用期对使用期的送风量进行调整,保证实验室5Pa~10Pa的微正压,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能耗。
四、对生物感染实验室的控制
在生物感染实验室中进行的主要是有害病毒的实验场所,在这样的实验室进行实验不仅要保证外界空气对实验室的污染,还要注意实验室有毒物质对于外界的感染,所以对于进入实验室的空气应该进行的是包括粗中效过滤在内的两级过滤,对于排除实验室的空气应该进行的是包括中高效过滤在内的两级过滤,并且还要利用以及空气消毒系统进行辅助,必须要保证从实验室排除的空气不能被感染。
与其他实验室不同的是感染实验室主要采用的是直流或者全新风系统,每小时的换气次数在10次左右,在新风进入实验室之前应该经过交换器进行有关的加热或者冷却,然后经过两级的过滤送入实验室,排出的空气主要是经过下部的排风口进行排出,经过过滤以及回收一定的热、冷能量后在进行排出。
结语
对于生物洁净实验室的控制系统来讲,主要有两种的控制形式,也就是说在实验室的洁净间应该保持正压;相反的另一种就是在相关的感染室应该保持负压状态,对于实验室的温、湿度以及压力的控制运用单片机就可以进行控制,利用空调风机的运转对实验室的空气压力进行调节,保障实验室环境不被污染,经过实践证明,在该系统中的指标都能达到有关的技术要求,还具有很多的优点,比如说抗干扰的能力比较强、运行时比较稳定、自动化的程度比较高等,对于生物实验室的洁净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来讲是一种很好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 水平井测井解释技术的现状
水平井技术自诞生以来就迅速在石油行业得到大规模普及,经过一系列的发展,水平井的解释技术也相应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国各大油田公司的水平井解释技术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一些科研院所也正在进行三维各向异性地层模型中的感应、声波、密度和中子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并且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如储层评价等在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随着水平井在油田勘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数据采集技术水平、发展和完善水平井测井方法及提高水平井测井解释技术水平是石油行业急需解决的难题。
2 水平井测井解释面临的问题分析
水平井不同于直井,水平井近水平穿越地层,且井眼周围的介质不成径向对称,井下流动状态和直井极不相同,这些特点造成了测井仪器在井中的性能指标下降、响应机理发生变化、测井解释模型也随着仪器的转动而发生变化,这些不利因素加大了数据采集及处理的难度,同时给测井解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水平井的测井过程中需要根据水平井测井环境与直井之间的差别,充分考虑到井眼附近地层的几何形状、测量方位、重力引起的仪器偏心、井眼底部聚集的岩屑、异常侵入剖面以及地层各向异性的影响,来区别对待对水平井测井分析。
3 水平井测井仪器技术分析
水平井的测井仪器分为两大类:径向平均测量类仪器和定向聚焦类测量仪器。
径向平均测量取的是垂直于井眼并从井眼向外呈放射形的平面上的平均读数,用于垂直井中能很好地反映地层真实情况,而用于水平井却不能准确反映地层的实际特征。例如感应测井、侧向测井、自然伽玛测井、自然电位、电极电阻率测井、声波测井等均属于径向平均测井类的仪器。
定向聚焦测量类仪器从特定的一侧井眼读数,比如密度测量仪是从井眼一侧读数。而地层倾角仪则是从井眼的四个不同的方位读数,可以提供井眼上下及两侧的电阻率信息,其探测深度类似于球形聚焦测井仪,用地层倾角仪器很容易识别与井眼相交的地层界线。在对水平井的测井中,定向聚焦测量仪能够比径向测量仪更清楚地识别地层界面。另外,在测井时由于很多仪器是专门为探测垂直井地层设计的,所以在水平井测井解释时必须分析其测井响应与垂直井测井响应的差异性。
4 水平井测井解释技术研究
水平井测井解释是指综合应用地质、测井、油藏和软件等方面的知识及技术解决油田生产实践的过程。水平井测井解释技术的主要任务包括水平井井简轨迹及地层剖面咨询和地层评价等,其处理原则是先把水平井的测井资料转化为井眼轨迹信息和储层特性参数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绘制出井眼轨迹图和垂深的测井组合图,并在此基础上以直井的解释为参考进行地层定量评价。
4.1 水平井咨询
根据测井资料解决水平井钻井、地质及采油工程师等提出的问题,以此来指导水平井的钻进及检查钻进效果,对地层评价具有指导作用。对水平井的咨询可以帮助和指导钻井工程师及时修正实际井眼轨迹和设计井眼轨迹,以及在完钻后可检验水平井的实际效果,最终能检验水平井井跟轨迹的地质设计是否正确。
4.2 地层评价
地层评价的主要任务是认清目的储集层的岩性、物性和含油性及其沿井筒的变化。水平井地层评价的工作重点是找到相应的储集层,并分析该储层平面上的展布及物性变化情况,据此绘制出的垂深和斜深的组合成果图能够将斜井跟周围的直井进行对比,以分析出储层层段的垂直厚度和斜厚度,从而对水平井作出更全面及准确的地质评价。
4.3 井眼轨迹与油藏的关系
经上述分析可知,水平井的测井解释技术涉及到了水平井井眼轨迹和油藏的空间关系问题,这种关系包括以下几方面:井眼轨迹与以油藏为核心的地层之间的关系、井眼轨迹与储层流体分布之间的空间关系、井眼轨迹与油藏储层物性空间分布的关系。
井眼轨迹是利用井径、井斜角和井斜方位数据计算井轴上每一点的相关空间坐标数据,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空间坐标转换及演算绘制出的井身结构的二维平面和三维立体图,此图能够反映出井深钻进深度、斜井段、造斜点和水平段的空间方位等。在对水平井的资料解释中,借助实际垂直深度曲线可以方便地对水平井和周围直井进行更准确的评价。
4.4 水平井测井解释技术的研究思路
水平井测井解释技术的研究思路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熟悉地质数据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油藏相关资料;在构造背景上标出井口位置及平面投影;选定参考井并在构造图上表明其位置;对参考井进行地层构造倾角处理以备参考。
(2)测井数据校直处理。利用测井资料绘制出井眼轨迹图,同时以计算出的垂直深度作为新的深度系统,对每条曲线进行重新等距采样,利用得出的新的数据文件绘制出测井组合成果图。
(3)加强水平井的地质设计研究。综合利用地质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充分把握油层的空间展布和物性的三维变化情况,使水平井轨迹位于油层的最佳位置,使水平井资料解释转变成近似均质的厚层时的资料处理程度。这样可以极大地简化解释的复杂性及技术上的难度,则目前用于常规直井的解释技术就可以很好地用来解释水平井。
5 总结
由于目前水平井解释技术发展的局限性,用于垂直井的固有的解释技术在水平井的解释中仍然占很大比例,所以说对水平井的解释技术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综合化和系统化研究。对于水平井测井解释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需要针对水平井测井解释中存在的问题发展新的水平井解释技术,并开展复杂条件下各种测井方法的高效数据模拟研究及反演技术研究,最终形成一套以水平井井眼轨迹与油藏的空间关系为核心的测井解释评价技术。全面解决水平井钻井中的实际技术难题,进一步提高水平井开发效率,为油藏的合理开发提供全新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周灿灿,王昌学,水平井测井解释技术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1)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048-01
由于目前水平井解释技术发展的局限性,用于垂直井的固有的解释技术在水平井的解释中仍然占很大比例,所以说对水平井的解释技术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综合化和系统化研究。对于水平井测井解释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需要针对水平井测井解释中存在的问题发展新的水平井解释技术,并开展复杂条件下各种测井方法的高效数据模拟研究及反演技术研究,最终形成一套以水平井井眼轨迹与油藏的空间关系为核心的测井解释评价技术。全面解决水平井钻井中的实际技术难题,进一步提高水平井开发效率,为油藏的合理开发提供全新的技术支持。
1.水平井测井解释技术的现状
水平井技术自诞生以来就迅速在石油行业得到大规模普及,经过一系列的发展,水平井的解释技术也相应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国各大油田公司的水平井解释技术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一些科研院所也正在进行三维各向异性地层模型中的感应、声波、密度和中子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并且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如储层评价等在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随着水平井在油田勘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数据采集技术水平、发展和完善水平井测井方法及提高水平井测井解释技术水平是石油行业急需解决的难题。
2.水平井测井解释面临的问题分析
水平井不同于直井,水平井近水平穿越地层,且井眼周围的介质不成径向对称,井下流动状态和直井极不相同,这些特点造成了测井仪器在井中的性能指标下降、响应机理发生变化、测井解释模型也随着仪器的转动而发生变化,这些不利因素加大了数据采集及处理的难度,同时给测井解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水平井的测井过程中需要根据水平井测井环境与直井之间的差别,充分考虑到井眼附近地层的几何形状、测量方位、重力引起的仪器偏心、井眼底部聚集的岩屑、异常侵入剖面以及地层各向异性的影响,来区别对待对水平井测井分析。
3.水平井测井仪器技术分析
水平井的测井仪器分为两大类:径向平均测量类仪器和定向聚焦类测量仪器。径向平均测量取的是垂直于井眼并从井眼向外呈放射形的平面上的平均读数,用于垂直井中能很好地反映地层真实情况,而用于水平井却不能准确反映地层的实际特征。例如感应测井、侧向测井、自然伽玛测井、自然电位、电极电阻率测井、声波测井等均属于径向平均测井类的仪器。
定向聚焦测量类仪器从特定的一侧井眼读数,比如密度测量仪是从井眼一侧读数。而地层倾角仪则是从井眼的四个不同的方位读数,可以提供井眼上下及两侧的电阻率信息,其探测深度类似于球形聚焦测井仪,用地层倾角仪器很容易识别与井眼相交的地层界线。在对水平井的测井中,定向聚焦测量仪能够比径向测量仪更清楚地识别地层界面。另外,在测井时由于很多仪器是专门为探测垂直井地层设计的,所以在水平井测井解释时必须分析其测井响应与垂直井测井响应的差异性。
4.水平井测井解释技术研究
水平井测井解释是指综合应用地质、测井、油藏和软件等方面的知识及技术解决油田生产实践的过程。水平井测井解释技术的主要任务包括水平井井简轨迹及地层剖面咨询和地层评价等,其处理原则是先把水平井的测井资料转化为井眼轨迹信息和储层特性参数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绘制出井眼轨迹图和垂深的测井组合图,并在此基础上以直井的解释为参考进行地层定量评价。
4.1 水平井咨询
根据测井资料解决水平井钻井、地质及采油工程师等提出的问题,以此来指导水平井的钻进及检查钻进效果,对地层评价具有指导作用。对水平井的咨询可以帮助和指导钻井工程师及时修正实际井眼轨迹和设计井眼轨迹,以及在完钻后可检验水平井的实际效果,最终能检验水平井井跟轨迹的地质设计是否正确。
4.2 地层评价
地层评价的主要任务是认清目的储集层的岩性、物性和含油性及其沿井筒的变化。水平井地层评价的工作重点是找到相应的储集层,并分析该储层平面上的展布及物性变化情况,据此绘制出的垂深和斜深的组合成果图能够将斜井跟周围的直井进行对比,以分析出储层层段的垂直厚度和斜厚度,从而对水平井作出更全面及准确的地质评价。
4.3 井眼轨迹与油藏的关系
经上述分析可知,水平井的测井解释技术涉及到了水平井井眼轨迹和油藏的空间关系问题,这种关系包括以下几方面:井眼轨迹与以油藏为核心的地层之间的关系、井眼轨迹与储层流体分布之间的空间关系、井眼轨迹与油藏储层物性空间分布的关系。
井眼轨迹是利用井径、井斜角和井斜方位数据计算井轴上每一点的相关空间坐标数据,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空间坐标转换及演算绘制出的井身结构的二维平面和三维立体图,此图能够反映出井深钻进深度、斜井段、造斜点和水平段的空间方位等。在对水平井的资料解释中,借助实际垂直深度曲线可以方便地对水平井和周围直井进行更准确的评价。
5.水平井解释技术发展的方向
(1)学习并借鉴国外先进的水平井解释技术。根据中国自身的特点,研发适合中国特色的水平井解释技术。这就要求作业者必须要特别熟悉地质数据体系,也就是说在作业者在进行测井解释前,一定要先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彻底地弄明白,水平井在油藏构造上的位置以及熟悉油藏构造和储层的分布规律。这些规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先充分了解并阅读油藏分布的相关资料;二是在构造的背景上标出来井的位置以及平面投影等书面形式。
(2)不断发现并善于总结,依据水平井解释技术出现的不足,对症下药,让新的水平井解释技术必须跟上时代,与时俱进。
(3)熟悉地质数据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油藏相关资料;在构造背景上标出井口位置及平面投影;选定参考井并在构造图上表明其位置;对参考井进行地层构造倾角处理以备参考。
(4)测井数据校直处理。利用测井资料绘制出井眼轨迹图,同时以计算出的垂直深度作为新的深度系统,对每条曲线进行重新等距采样,利用得出的新的数据文件绘制出测井组合成果图。
(5)加强水平井的地质设计研究。综合利用地质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充分把握油层的空间展布和物性的三维变化情况,使水平井轨迹位于油层的最佳位置,使水平井资料解释转变成近似均质的厚层时的资料处理程度。这样可以极大地简化解释的复杂性及技术上的难度,则目前用于常规直井的解释技术就可以很好地用来解释水平井。
6.结论与认识
我们必须要积极参与各种复杂状态下,找寻各种测井的方法,比如,高效数值,模拟研究等,然后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总结得失成败,推陈出新。进行综合研究,找到最佳切实可行的方案。把握好中国的水平井解释技术的脉搏和发展方向,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竞技羽毛球 格局 演变
一、世界羽坛竞技格局的转变
羽毛球运动自19世纪70年代在英国兴起。20世纪40年代,英国的羽毛球霸主地位受到冲击,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为首的亚洲国家开始异军突起,开启了亚洲羽毛球的新航标,马来西亚、印尼、日本开始轮番统治国际羽坛,竞技优势开始向亚洲转移[1];20世纪80年代初期,羽毛球各项技战术革新之后,比赛节奏明显加快,进入了羽毛球发展的巅峰期;21世纪以来,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全面兴起,2012年奥运会囊括羽毛球所有单项冠军,中国羽毛球进入全盛时代。
二、世界羽毛球竞技实力情况分析
(一)1992-2012年历届奥运会羽毛球奖牌情况分析
1992年羽毛球正式入选奥运会项目,奥运会成为羽毛球项目最高荣誉的象征,1992-2012年六届奥运会作为参考对象,由此推断近几十年来羽毛球在各洲发展的历史状况。
亚洲国家夺得29枚金牌中的28枚,仅有1枚奥运金牌被欧洲选手获得,在银牌、铜牌方面,亚洲国家也占据绝对性优势,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国家的竞技水平还不能与亚欧国家抗衡,各洲在总体的竞技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距。亚洲国家一枝独秀,远远超过其他各洲,从长远角度考虑,不利于羽毛球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同时也与奥运会的初衷渐行渐远。
(二)1992-2012年三大杯赛及世锦赛成绩分析
汤姆斯杯、尤伯杯、苏迪曼杯分别代表羽毛球男团、女团以及混合团体的最高荣誉,用于衡量一个国家团体竞技实力。在1992-2012年团体赛中,仅有7次亚军被欧洲国家夺得,剩余的都被亚洲国家包揽。美洲、非洲、大洋洲国家则没有染指任何冠亚军。
在1992-2012年的历届世锦赛中,中国、印尼、韩国、丹麦、马来西亚几乎包揽了所有单项的前三名,欧洲仅有丹麦在某些项目具有冲击奖牌的实力,而其他各洲寥寥无几。
三、新的奥运周期世界羽坛竞技格局
2012年奥运会中国羽毛球实现五金包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然而新的奥运周期里继续保持强势地位显而心有余力不足[2]。各国对于中国的统治地位虎视眈眈,全力阻击中国羽毛球的奥运新征程,中国羽毛球在各个单项上已没有绝对的优势。世界羽坛的竞技格局开始转变,中国的优势地位逐渐受到了日本、韩国以及印尼的冲击,在诸多项目中差距逐渐被缩小甚至有赶超的趋势。
(一)国羽三大杯赛、世锦赛战绩分析
新的奥运周期里,中国羽球军团在苏迪曼杯团体赛事上继续着连冠的步伐,尤伯杯冠军有惊无险地收入囊中,汤姆斯杯男团惨负日本,无缘决赛。尽管男单、女双在世锦赛连续3年都获得冠军,但是起伏不定的状态存在诸多隐患。混双虽然实现卫冕,但随着张楠兼项男双,赵云蕾兼项女双,对两人的体能要求提出了挑战。男双自“风云组合”解体便后继无人;女单方面,中国连续三年无缘冠军,2015年世锦赛更是被挡在四强之外,女单当年笑傲群雄的风采已不复存在。
(二)以日本为主导的群雄并起
日本羽毛球崛起的背后是有迹可循的,自2010年汤尤杯进入4强,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双获得银牌,同年日本混合团体获得世青赛亚军,桃田贤斗获得男单冠军。2012-2014年奥原希望、山口茜分别获得世青赛女单冠军,以及2013年亚锦赛女单冠军大崛彩高桥沙也加等选手也大放异彩,日本羽毛球后备人才呈现“井喷效应”。2014年日本羽毛球在团体赛事上绽放光芒,男团击败马来西亚捧起汤姆斯杯,女团饮恨惜败中国,但同样创造历史。2015年世锦赛男单选手桃田贤斗获得季军,同年国际羽联巡回赛总决赛日本桃田贤斗和奥原希望分别问鼎男女单冠军;女双高桥礼华/松友美佐纪排名世界第一,在与奥运冠军田卿/赵云蕾的对抗中几乎平分秋色,女双霸主地位受到冲击。男双远藤大由/早川贤一同样出色,混双方面处于比较劣势的局面。各国年轻后备人才异军突起,男单方面,桃田贤斗,阿萨尔森,乔纳坦等,女单方面,马琳、因达农、奥原希望、山口茜等;男双方面,韩国和印尼的男双具有强大的统治力;女双方面,高桥礼华/松友美佐纪、马斯瓦里/波莉等;混双印尼的阿迈德/纳西尔、乔丹/苏桑托同样是强大的劲敌。
四、结语
世界羽坛竞技格局的演变绝非朝夕之间,竞技格局重心依旧在亚洲,但亚洲国家之间的竞争风起云涌,中国的优势地位逐步被削弱,竞技格局重心慢慢过渡为中国辐射向日本、韩国、印尼等亚洲国家,群雄并起、针锋相对。尽管代表欧洲羽毛球最高水平的丹麦实力不凡,但是寡不敌众,世界羽坛的竞技格局整体趋势依旧形成亚洲国家为主体,欧洲为辅助,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国家影响力微乎极微。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a single tower bridge and double cable plane structure, the bridge static load test taken in load control section of the bridge strain and important parts of the deformation, the control section stress and strain of size and distribution, measurement load bridge deformation, and master the bridge spans the working state of the structure and carrying capacity.
Keywords: bridge detection; The static load test; Strain; de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广东某斜拉桥主桥全长326m,为独塔双索面结构,梁塔墩固结,跨径布置为180m(主跨)+101m(边跨)+45m(边跨压重段)。索塔由直塔柱和斜塔柱组成,塔间无上横梁。直塔高119.09m,为空心薄壁钢筋混凝土环向预应力结构;斜塔与直塔间设3cm厚离缝,通过预应力束连接。主梁采用双向预应力混凝土π型梁,全桥共设斜拉索108根,按扇形布置,塔上索间距1.8m,主跨与边跨上索间距6.0m,压重段索间距3.6m。主桥下部结构采用大体积水中承台及实心墩身结构,桥梁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
2. 桥梁静载设计
2.1 试验模型
为检验该桥现阶段的通行能力,根据该桥结构特点,采取以下静载试验测试:(1)各控制截面在试验荷载下的最大应变(应力),从而判断该桥梁结构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荷载要求;(2)各控制截面在试验荷载下的最大挠度,从而判断该桥梁结构实际刚度是否满足设计荷载要求;(3)裂缝开展情况,混凝土裂缝是结构抗裂性的一个重要指标;(4)塔顶的最大位移,以判断塔的整体刚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对该桥建模计算,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了空间梁格单元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采用动态规划加载法计算得出此桥在计算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包络图,该桥在设计公路-Ⅰ级荷载的作用下,主跨主梁1#梁格的截面最大正弯矩为1.30E+07N•m,Z14#墩处1#梁格的最大负弯矩为-1.25E+07N•m,斜拉索有最大的活载应力46.9MPa。
图1某桥主桥计算模型
2.2 加载工况的设计
试验加载位置与加载工况的确定主要根据设计荷载在控制截面上产生的最不利弯矩效应值,按0.8~1.05 的效率系数等效换算而得。依据本桥的受力特性及现场勘查,和本桥的主梁的弯矩计算包络图和拉索索力计算图,可确定本桥的检测断面,具体检测断面图如图2所示。共设计7种加载工况,校验系数及工况情况如表1所示。
图2测点布置图
表1 加载工况表
试验工况 截面编号 试验目的 校验系数
工况1 Ⅰ-Ⅰ 使主跨1#梁格最大正弯矩达到加载效率; 0.97
工况2 Ⅱ-Ⅱ 使边跨1#梁格最大挠度达到加载效率; 1.00
工况3 Ⅲ-Ⅲ 使主跨1#梁格最大负弯矩达到加载效率; 0.85
工况4 Ⅳ-Ⅳ 使边跨1#梁格最大负弯矩达到加载效率; 0.89
工况5 / 使塔顶位移达到最大理论计算值; 0.93
工况6 / 使检测区段内拉索的活载中载拉应力最大值达到加载效率; 0.92
工况7 / 使检测区段内拉索的活载偏载拉应力最大值达到加载效率; 1.01
2.3 测点布置
(1)变形测点:考虑全桥在加载情况下挠度变化的规律,在桥面两侧设置纵向测点;为考察主跨在荷载作用下横向变化的情况,在主跨设置横向挠度测点。全桥测点分A、B、C三条线,主跨B线主跨设置24个挠度测点,间距12m;在边跨压重段设置5个挠度测点,间距11.25m;A线设置9个挠度测点,间距36m;主跨C线设置5个横向挠度测点,间距5.5m;在边跨压重段设置3个挠度测点,间距22.5m,一共设置43个变形测点。在主塔下游顶部设置1个塔顶位移测点。
(2)应变测点:在每个应变测试截面布置17个应变测点,在主塔根部设置6个应变测点,间距2.0m。
(3)索力测点:在拉索工况测试中,对全桥拉索进行检测。
3. 试验结果分析方法
试验结束后,根据试验结果来进行分析评价,是静载试验的关键内容,结果分析方法的正确是对桥梁检测结果正确评价的核心,结合实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桥梁静载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评定。
(1)校验系数。校验系数ζ是评定结构工作状况,确定桥梁承载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实测结构校验系数ζ是试验的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应变或挠度之比:ζ=S实测/S理论,它反映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根据《试验方法》,ζ应满足0.7<ζ≤1.05。
(2)相对残余变位(或应变)。正常运营的桥梁应无残余挠度,突然出现残余挠度,说明该桥受到严重损伤或某处截面进入弹塑性。测点在控制荷载工况作用下的相对残余变位越小,说明结构越接近弹性工作状况。对于新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一般要求其值不大于20%。当相对残余变位大于20%时,应在评定时,酌情降低桥梁的承载能力。
(3)抗裂性。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已有裂缝宽度及长度不应超过《试验方法》所规定的允许值。
4.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1)结构挠度结果分析。各工况挠度校验系数值在0.78~0.84之间, 满足《试验方法》的要求。在试验荷载作用下,该检测跨的实测最大挠度值满足《公路斜拉桥设计细则》(JTG/T D65-01-2007)中关于斜拉桥竖向挠度允许限值 =360mm的要求。
(2)应力(应变)结果分析。各工况应变校验系数值在0.77~0.82之间, 满足《试验方法》的要求。
(3)残余应变和变形。各工况下相对残余应变系数最大值为4%,相对残余挠度系数最大值为3%,均满足《试验方法》的要求,整体结构处于弹性工作范围。
(4) 抗裂性。在检测过程中未发现主梁各控制截面有明显新增裂缝产生;0#块原有的裂缝在荷载作用下无明显开展。
5. 结语
从静载试验结果可见,桥梁结构各测点变形及应变校验系数和相对残余变形均在《试验方法》所规定的正常范围内,桥梁弹性恢复能力较好,其刚度和强度均满足公路-Ⅰ级汽车荷载等级的使用要求。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主梁各控制截面有明显新增裂缝;桥梁原有的裂缝在荷载作用下无明显开展。该桥态,静力性能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世杰.大型桥梁静载试验中的测量技术及应用[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28(07):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