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8 16:40:1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

篇(1)

0 引言

民居,血缘家族的居住环境,百姓的生死之所,由于中西血缘家族文化及其生活观念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民居文化的不同特性。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外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同样也造就了具有西方特色的民居文化。

在我国,“民居”一词最早来自《周礼》,原文是“辩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疏曰“既知十二土之所宜,以相视民居,使之得所。”民居是相对于皇居而言的,统指皇室以外庶民百姓的住宅,其中包括达官贵人的府第园宅。

民居是世界传统建筑的宝贵遗产,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集于一身,决定了它自然纯朴,设计灵活、经济实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及强烈的民间审美特色等特点。它的诞生与发展,是与自然地理、气候、地形地貌、资源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习俗等复杂多变的综合因素密切相关的。

1 民俗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也是国家、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民间传承的世界,并与民居有着紧密的联系。广义的讲,民居本身也可以算作民俗的一部分。

中国 我国民俗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物质基础。远古时期的民俗主要是神话、宗教、巫术及图腾崇拜的等民间信仰。卜居相宅,就是在吸取了巫术以及阴阳、五行、八卦等理论后,逐渐形成的民间风水理论和营造方法。在民间的建造学全过程中,也体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如破土动工要“择吉日”、“祭天神”;上梁日要请四邻同来祈愿,还要祭公鸡“以除鬼之气”。民居内还常设有“跳板”、“石敢当”、“照妖镜”等专门的避邪物。

古埃及 在尼罗河两岸的繁衍生息的埃及人,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在阻断了与外界联系的同时也获得了天然的屏障和丰富的资源,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明,如:古埃及的文字、创世说、历法和占星术等。相比较古埃及的神话和宗教,其民居文化更反映出对自身安全保卫和私密性功能的考虑。

古希腊 爱琴海孕育了古希腊灿烂的文明,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人们将全部的建筑热情倾注在神庙等大型公共建筑的身上,公共活动的需要是公共建筑大量兴建的重要原因。现存的建筑物遗址,如神庙、剧场、竞技场都深深地反映了古希腊人的艺术趣味。虽然对一般的居民住宅没有加以重视,但追求实用功能的努力是一贯的,表现出了古希腊人的天性。

古罗马 古罗马人广泛吸收四邻各族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古代希腊人的卓越文化成就的基础上,根据本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西方的居住建筑在古罗马时期也得到了较大的飞跃。对家神的崇拜和对家族先祖的崇拜常常在民居中表现出来。

相比较古希腊时期,古罗马人在自己的住宅中除了更注重私密性的保护外,人们还按照自己的偏好和经济状况,对住宅内部不同作用的房间进行个性化的装饰。

2 等级思想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中国 中华民族号称礼乐之邦,是与礼乐秩序的长期教化分不开的。“礼的本质是上下尊卑的伦理秩序,而乐的精神则是调和各种等级类别之间的关系”儒家的理论核心是人治,不是神治,因此强调规范人的观念行为,包括与日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民宅环境格局。礼乐文化正是适应这种社会政治的儒家理论的精华所在。北京的四合院以外在形式体现这种关系的典范。

古埃及 古埃及同样也较为注重主次、长幼和轴线的等级思想。而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院落式布局比较符合古代埃及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基本上成为住宅设计的一种通用形式。

古希腊 古希腊的民居中对等级制度的体现相对较少(奴隶和奴隶主的住宅除外)。如在五世纪中叶,希波丹姆的米列都城规划,目的是为给每个公民以平行的居住条件。在以后扩建的其他街坊中,每个住宅都有相同的基地面积和房屋。

古罗马 古罗马的富人常居住在城郊,躲避城市的喧嚣和拥挤。多数拥有别墅和府第,并且在平面设计中设有中轴线和庭院,结构紧凑。多层式的公寓是为解决人口剧增,住房紧缺而创造的,为大多数的一般公民所居住。受古希腊的影响,民居中的等级制度体现也很微弱,而更直接的是和居民的财富挂钩。

3 地域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中国 民居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人们常以最廉价的一次性投入、最直观的思维方法和最简单的施工过程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室高足以壁湿润,边足以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墨子》)是当时人们对所居的理解。民居内的空间、结构、部件,大多源于实用。

古埃及 在古埃及,由于尼罗河三角洲较为干旱炎热,人们在屋顶上设立纳凉露台,利用屋顶高差开窗通风,这些手法都是因地制宜、顺其自然的优秀创造,并对西方炎热干旱地区的住宅有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 希腊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民居普遍采用柱廊,院内常设有喷泉、水池、雕像,载有花木等。房间内常有壁画和彩色镶嵌,环境舒适宜人。

古罗马 同属地中海气候的罗马,四季鲜明,天气温暖。当地建筑材料多为砖和混凝土。受气候和地理位置及原材料的等诸多方面的地域因素,古罗马拱结构技术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民居类型较多,如别墅、府第、多层公寓等。

4 中西方传统建筑民居文化的表现——以庭院为例

中国的庭院是大家族聚居在一起,在主轴线旁再分处次轴线,成为多组院落的并列组合。

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它由四周房屋围成的院子为基本单位,数个大小形状不同的院子组合起来,成为一座住宅。一般为三进院,进门为一小天井,正对门楼设一影壁,上书吉祥文字,穿过隔墙上的门洞,才到轴线上的第一院落。四合院住宅对外不开窗,较为封闭。因此满足了封建社会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礼治要求,也给使用者创造了一个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

西方住宅为了充分利用庭院空间,常常围绕庭院增建层楼,以增加使用面积。在古埃及,入门穿过过道便是一个庭院,院的四周有柱廊,庭院实际上是家庭活动的中心,而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院落式布局比较符合古代埃及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古希腊的庭院多被营造成“园”的形态,多采用内向式院落布置,中央常设置水池。开敞明亮以及更多的“园”的特征使得古希腊庭院更具有农业文明的特色。古罗马将中庭式和庭院式住宅逐渐融合,形成了类似两进四合院的形式。前面是比较封闭的中庭,后面是古希腊的庭院。

我国天井多源于庭院的缩小,是群体建筑和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受城市布局的影响。这点和希腊的庭院有着相似的地方,但希腊的庭院更强调“园”的特征,以及“与自然频繁接触”的哲学观念。古希腊的民居中更体现了理智、规整、。而古罗马的中庭则是单体建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带有明显的游牧民族的特色。古罗马的民居自由,因地制宜,更能让人感到一种年轻的活力。古埃及的庭院住宅较少,而更多的是则更体现出一种宁静和质朴。

5 小结

中西民居文化都源自人类对定居生活的需要。作为居住空间,无论古今中外,都有一定得私密性,所以,空间的内向和含蓄是一般居民的共性。但这种私密和内向程度是有差别的。中国和西方相比,必更是封闭的。这种封闭性,尤以北方民居为典型。这一方面是因为北方天寒、多风沙,如北京四合院那样四周院墙不设一窗,仅东南隅辟一门以供出入,是出于抵抗自然力侵害之故;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正统的儒家观念、内敛性格由其根深蒂固。西方人的血缘家庭观念一般比中国人淡薄的多,家庭中的父亲及祖先不是一家精神上的偶像,子辈也不是父辈的附庸,家庭成员之间推崇的是人格的平等与个性的自由。所以,这表现在建筑门类文化上,住宅的文化自然就不偏于内敛、封闭而强调外向开放。所以,西方的居民往往不设围墙,要求明亮,通敞。当然,中国民居的庭院主要是一个家庭活动的场所,并非那种密不透气的封闭。中国民居所追求的,是一种“无庭不成居”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陆元鼎.民居史论与文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

[2]王瑛.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3]张彤.整体地区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4]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5]乔治·麦克林.传统与超越.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6]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12月.

[7]刘红星.先秦和古希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7月.

[8]钱承旦.欧洲文明:民族的融合与冲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

篇(2)

0引言

民居,血缘家族的居住环境,百姓的生死之所,由于中西血缘家族文化及其生活观念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民居文化的不同特性。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外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同样也造就了具有西方特色的民居文化。

在我国,“民居”一词最早来自《周礼》,原文是“辩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疏曰“既知十二土之所宜,以相视民居,使之得所。”民居是相对于皇居而言的,统指皇室以外庶民百姓的住宅,其中包括达官贵人的府第园宅。

民居是世界传统建筑的宝贵遗产,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集于一身,决定了它自然纯朴,设计灵活、经济实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及强烈的民间审美特色等特点。它的诞生与发展,是与自然地理、气候、地形地貌、资源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习俗等复杂多变的综合因素密切相关的。

1民俗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也是国家、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民间传承的世界,并与民居有着紧密的联系。广义的讲,民居本身也可以算作民俗的一部分。

中国我国民俗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物质基础。远古时期的民俗主要是神话、宗教、巫术及图腾崇拜的等民间信仰。卜居相宅,就是在吸取了巫术以及阴阳、五行、八卦等理论后,逐渐形成的民间风水理论和营造方法。在民间的建造学全过程中,也体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如破土动工要“择吉日”、“祭天神”;上梁日要请四邻同来祈愿,还要祭公鸡“以除鬼之气”。民居内还常设有“跳板”、“石敢当”、“照妖镜”等专门的避邪物。

古埃及在尼罗河两岸的繁衍生息的埃及人,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在阻断了与外界联系的同时也获得了天然的屏障和丰富的资源,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明,如:古埃及的文字、创世说、历法和占星术等。相比较古埃及的神话和宗教,其民居文化更反映出对自身安全保卫和私密的考虑。

古希腊爱琴海孕育了古希腊灿烂的文明,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人们将全部的建筑热情倾注在神庙等大型公共建筑的身上,公共活动的需要是公共建筑大量兴建的重要原因。现存的建筑物遗址,如神庙、剧场、竞技场都深深地反映了古希腊人的艺术趣味。虽然对一般的居民住宅没有加以重视,但追求实用功能的努力是一贯的,表现出了古希腊人的天性。

古罗马古罗马人广泛吸收四邻各族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古代希腊人的卓越文化成就的基础上,根据本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西方的居住建筑在古罗马时期也得到了较大的飞跃。对家神的崇拜和对家族先祖的崇拜常常在民居中表现出来。

相比较古希腊时期,古罗马人在自己的住宅中除了更注重私密性的保护外,人们还按照自己的偏好和经济状况,对住宅内部不同作用的房间进行个性化的装饰。

2等级思想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中国中华民族号称礼乐之邦,是与礼乐秩序的长期教化分不开的。“礼的本质是上下尊卑的伦理秩序,而乐的精神则是调和各种等级类别之间的关系”儒家的理论核心是人治,不是神治,因此强调规范人的观念行为,包括与日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民宅环境格局。礼乐文化正是适应这种社会政治的儒家理论的精华所在。北京的四合院以外在形式体现这种关系的典范。

古埃及古埃及同样也较为注重主次、长幼和轴线的等级思想。而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院落式布局比较符合古代埃及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基本上成为住宅设计的一种通用形式。

古希腊古希腊的民居中对等级制度的体现相对较少(奴隶和奴隶主的住宅除外)。如在五世纪中叶,希波丹姆的米列都城规划,目的是为给每个公民以平行的居住条件。在以后扩建的其他街坊中,每个住宅都有相同的基地面积和房屋。

古罗马古罗马的富人常居住在城郊,躲避城市的喧嚣和拥挤。多数拥有别墅和府第,并且在平面设计中设有中轴线和庭院,结构紧凑。多层式的公寓是为解决人口剧增,住房紧缺而创造的,为大多数的一般公民所居住。受古希腊的影响,民居中的等级制度体现也很微弱,而更直接的是和居民的财富挂钩。

3地域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中国民居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人们常以最廉价的一次性投入、最直观的思维方法和最简单的施工过程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室高足以壁湿润,边足以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墨子》)是当时人们对所居的理解。民居内的空间、结构、部件,大多源于实用。

古埃及在古埃及,由于尼罗河三角洲较为干旱炎热,人们在屋顶上设立纳凉露台,利用屋顶高差开窗通风,这些手法都是因地制宜、顺其自然的优秀创造,并对西方炎热干旱地区的住宅有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希腊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民居普遍采用柱廊,院内常设有喷泉、水池、雕像,载有花木等。房间内常有壁画和彩色镶嵌,环境舒适宜人。

古罗马同属地中海气候的罗马,四季鲜明,天气温暖。当地建筑材料多为砖和混凝土。受气候和地理位置及原材料的等诸多方面的地域因素,古罗马拱结构技术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民居类型较多,如别墅、府第、多层公寓等。

4中西方传统建筑民居文化的表现——以庭院为例

中国的庭院是大家族聚居在一起,在主轴线旁再分处次轴线,成为多组院落的并列组合。

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它由四周房屋围成的院子为基本单位,数个大小形状不同的院子组合起来,成为一座住宅。一般为三进院,进门为一小天井,正对门楼设一影壁,上书吉祥文字,穿过隔墙上的门洞,才到轴线上的第一院落。四合院住宅对外不开窗,较为封闭。因此满足了封建社会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礼治要求,也给使用者创造了一个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

西方住宅为了充分利用庭院空间,常常围绕庭院增建层楼,以增加使用面积。在古埃及,入门穿过过道便是一个庭院,院的四周有柱廊,庭院实际上是家庭活动的中心,而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院落式布局比较符合古代埃及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古希腊的庭院多被营造成“园”的形态,多采用内向式院落布置,中央常设置水池。开敞明亮以及更多的“园”的特征使得古希腊庭院更具有农业文明的特色。古罗马将中庭式和庭院式住宅逐渐融合,形成了类似两进四合院的形式。前面是比较封闭的中庭,后面是古希腊的庭院。

我国天井多源于庭院的缩小,是群体建筑和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受城市布局的影响。这点和希腊的庭院有着相似的地方,但希腊的庭院更强调“园”的特征,以及“与自然频繁接触”的哲学观念。古希腊的民居中更体现了理智、规整、。而古罗马的中庭则是单体建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带有明显的游牧民族的特色。古罗马的民居自由,因地制宜,更能让人感到一种年轻的活力。古埃及的庭院住宅较少,而更多的是则更体现出一种宁静和质朴。超级秘书网

5小结

中西民居文化都源自人类对定居生活的需要。作为居住空间,无论古今中外,都有一定得私密性,所以,空间的内向和含蓄是一般居民的共性。但这种私密和内向程度是有差别的。中国和西方相比,必更是封闭的。这种封闭性,尤以北方民居为典型。这一方面是因为北方天寒、多风沙,如北京四合院那样四周院墙不设一窗,仅东南隅辟一门以供出入,是出于抵抗自然力侵害之故;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正统的儒家观念、内敛性格由其根深蒂固。西方人的血缘家庭观念一般比中国人淡薄的多,家庭中的父亲及祖先不是一家精神上的偶像,子辈也不是父辈的附庸,家庭成员之间推崇的是人格的平等与个性的自由。所以,这表现在建筑门类文化上,住宅的文化自然就不偏于内敛、封闭而强调外向开放。所以,西方的居民往往不设围墙,要求明亮,通敞。当然,中国民居的庭院主要是一个家庭活动的场所,并非那种密不透气的封闭。中国民居所追求的,是一种“无庭不成居”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陆元鼎.民居史论与文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

[2]王瑛.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3]张彤.整体地区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4]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5]乔治·麦克林.传统与超越.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6]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12月.

[7]刘红星.先秦和古希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7月.

[8]钱承旦.欧洲文明:民族的融合与冲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

篇(3)

在我国,“民居”一词最早来自《周礼》,原文是“辩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疏曰“既知十二土之所宜,以相视民居,使之得所。”民居是相对于皇居而言的,统指皇室以外庶民百姓的住宅,其中包括达官贵人的府第园宅。

民居是世界传统建筑的宝贵遗产,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集于一身,决定了它自然纯朴,设计灵活、经济实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及强烈的民间审美特色等特点。它的诞生与发展,是与自然地理、气候、地形地貌、资源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习俗等复杂多变的综合因素密切相关的。

一、民俗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也是国家、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民间传承的世界,并与民居有着紧密的联系。广义的讲,民居本身也可以算作民俗的一部分。

中国我国民俗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物质基础。远古时期的民俗主要是神话、宗教、巫术及图腾崇拜的等民间信仰。卜居相宅,就是在吸取了巫术以及阴阳、五行、八卦等理论后,逐渐形成的民间风水理论和营造方法。在民间的建造学全过程中,也体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如破土动工要“择吉日”、“祭天神”;上梁日要请四邻同来祈愿,还要祭公鸡“以除鬼之气”。民居内还常设有“跳板”、“石敢当”、“照妖镜”等专门的避邪物。

古埃及在尼罗河两岸的繁衍生息的埃及人,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在阻断了与外界联系的同时也获得了天然的屏障和丰富的资源,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明,如:古埃及的文字、创世说、历法和占星术等。相比较古埃及的神话和宗教,其民居文化更反映出对自身安全保卫和私密的考虑。

古希腊爱琴海孕育了古希腊灿烂的文明,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人们将全部的建筑热情倾注在神庙等大型公共建筑的身上,公共活动的需要是公共建筑大量兴建的重要原因。现存的建筑物遗址,如神庙、剧场、竞技场都深深地反映了古希腊人的艺术趣味。虽然对一般的居民住宅没有加以重视,但追求实用功能的努力是一贯的,表现出了古希腊人的天性。

古罗马古罗马人广泛吸收四邻各族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古代希腊人的卓越文化成就的基础上,根据本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西方的居住建筑在古罗马时期也得到了较大的飞跃。对家神的崇拜和对家族先祖的崇拜常常在民居中表现出来。

相比较古希腊时期,古罗马人在自己的住宅中除了更注重私密性的保护外,人们还按照自己的偏好和经济状况,对住宅内部不同作用的房间进行个性化的装饰。

二、等级思想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中国中华民族号称礼乐之邦,是与礼乐秩序的长期教化分不开的。“礼的本质是上下尊卑的伦理秩序,而乐的精神则是调和各种等级类别之间的关系”儒家的理论核心是人治,不是神治,因此强调规范人的观念行为,包括与日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民宅环境格局。礼乐文化正是适应这种社会政治的儒家理论的精华所在。北京的四合院以外在形式体现这种关系的典范。

古埃及古埃及同样也较为注重主次、长幼和轴线的等级思想。而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院落式布局比较符合古代埃及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基本上成为住宅设计的一种通用形式。

古希腊古希腊的民居中对等级制度的体现相对较少(奴隶和奴隶主的住宅除外)。如在五世纪中叶,希波丹姆的米列都城规划,目的是为给每个公民以平行的居住条件。在以后扩建的其他街坊中,每个住宅都有相同的基地面积和房屋。

古罗马古罗马的富人常居住在城郊,躲避城市的喧嚣和拥挤。多数拥有别墅和府第,并且在平面设计中设有中轴线和庭院,结构紧凑。多层式的公寓是为解决人口剧增,住房紧缺而创造的,为大多数的一般公民所居住。受古希腊的影响,民居中的等级制度体现也很微弱,而更直接的是和居民的财富挂钩。

三、地域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中国民居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人们常以最廉价的一次性投入、最直观的思维方法和最简单的施工过程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室高足以壁湿润,边足以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墨子》)是当时人们对所居的理解。民居内的空间、结构、部件,大多源于实用。

古埃及在古埃及,由于尼罗河三角洲较为干旱炎热,人们在屋顶上设立纳凉露台,利用屋顶高差开窗通风,这些手法都是因地制宜、顺其自然的优秀创造,并对西方炎热干旱地区的住宅有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希腊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民居普遍采用柱廊,院内常设有喷泉、水池、雕像,载有花木等。房间内常有壁画和彩色镶嵌,环境舒适宜人。

古罗马同属地中海气候的罗马,四季鲜明,天气温暖。当地建筑材料多为砖和混凝土。受气候和地理位置及原材料的等诸多方面的地域因素,古罗马拱结构技术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民居类型较多,如别墅、府第、多层公寓等。

四、中西方传统建筑民居文化的表现——以庭院为例

中国的庭院是大家族聚居在一起,在主轴线旁再分处次轴线,成为多组院落的并列组合。

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它由四周房屋围成的院子为基本单位,数个大小形状不同的院子组合起来,成为一座住宅。一般为三进院,进门为一小天井,正对门楼设一影壁,上书吉祥文字,穿过隔墙上的门洞,才到轴线上的第一院落。四合院住宅对外不开窗,较为封闭。因此满足了封建社会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礼治要求,也给使用者创造了一个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

西方住宅为了充分利用庭院空间,常常围绕庭院增建层楼,以增加使用面积。在古埃及,入门穿过过道便是一个庭院,院的四周有柱廊,庭院实际上是家庭活动的中心,而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院落式布局比较符合古代埃及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古希腊的庭院多被营造成“园”的形态,多采用内向式院落布置,中央常设置水池。开敞明亮以及更多的“园”的特征使得古希腊庭院更具有农业文明的特色。古罗马将中庭式和庭院式住宅逐渐融合,形成了类似两进四合院的形式。前面是比较封闭的中庭,后面是古希腊的庭院。

我国天井多源于庭院的缩小,是群体建筑和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受城市布局的影响。这点和希腊的庭院有着相似的地方,但希腊的庭院更强调“园”的特征,以及“与自然频繁接触”的哲学观念。古希腊的民居中更体现了理智、规整、。而古罗马的中庭则是单体建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带有明显的游牧民族的特色。古罗马的民居自由,因地制宜,更能让人感到一种年轻的活力。古埃及的庭院住宅较少,而更多的是则更体现出一种宁静和质朴。

五、小结新晨

中西民居文化都源自人类对定居生活的需要。作为居住空间,无论古今中外,都有一定得私密性,所以,空间的内向和含蓄是一般居民的共性。但这种私密和内向程度是有差别的。中国和西方相比,必更是封闭的。这种封闭性,尤以北方民居为典型。这一方面是因为北方天寒、多风沙,如北京四合院那样四周院墙不设一窗,仅东南隅辟一门以供出入,是出于抵抗自然力侵害之故;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正统的儒家观念、内敛性格由其根深蒂固。西方人的血缘家庭观念一般比中国人淡薄的多,家庭中的父亲及祖先不是一家精神上的偶像,子辈也不是父辈的附庸,家庭成员之间推崇的是人格的平等与个性的自由。所以,这表现在建筑门类文化上,住宅的文化自然就不偏于内敛、封闭而强调外向开放。所以,西方的居民往往不设围墙,要求明亮,通敞。当然,中国民居的庭院主要是一个家庭活动的场所,并非那种密不透气的封闭。中国民居所追求的,是一种“无庭不成居”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陆元鼎。民居史论与文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

[2]王瑛。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3]张彤。整体地区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4]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5]乔治·麦克林。传统与超越。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6]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12月。

[7]刘红星。先秦和古希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7月。

[8]钱承旦。欧洲文明:民族的融合与冲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

篇(4)

一、“中世纪”概念的由来

中世纪是西方历史上的一个时代,由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 计算 ,直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为止。

“中世纪”一词最早出现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公元15—16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语言学家、历史学家比昂多等人首先提出并使用的。他们认为在罗马帝国衰亡直至自己所处的时代之间存在一个中间世纪,即“中世纪”。17世纪末,德国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凯列尔在其所著的《通史》中,首次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三个时期。从18世纪末开始,“中世纪”的概念便被西方学术界长期沿用下来。

二、西方中世纪的文化成就

1.缔造了一种系统的特色鲜明的、不同于古希腊古罗马、也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大众的、日常的精神生活方式

在中世纪,文化普及文本《圣经》被大量转抄复制传播,其通俗的教义家喻户晓。教会僧侣制度遍及每一个社会角落,每个教区设置了专职布道的神职人员,为社区为大众提供了简洁的“文化认同”或“价值认同”观念,为人们辨别真假、善恶、美丑提供了简单易行的规范或标准,成为平等、民主、法制的观念来源之一。简便的宗教仪式和宗教节日以及星罗棋布的教堂,使信仰成为世俗日常活动和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使人与人之间的经验和思想交流成为常规;促进了公共理性的 发展 ,而传统的血缘同族同乡等宗法关系被日益淡化。以共同信仰为纽带的宗教团体活动成为西方慈善事业的开端和基础,这是西方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应急机制的雏形。

2.开创了大众 教育

西方大规模的普及性、基础性和义务性教育是从基督教会创办的学校开始的。在文化和教育的普及方面,基督教的贡献远远超过古希腊古罗马的成就。中世纪的教育成就主要表现在大学的建立。全欧洲几乎所有古老的大学都是在中世纪建立的。英国历史学家科林•琼斯说:“大学是‘12世纪文艺复兴’最杰出产物,包括了 艺术 、建筑、宗教的复兴和本土文学以及求知教育”。

3.革新了审美和艺术的观念及其创作方法,创造了新的工艺和艺术风格、建筑工艺、绘画和雕塑、 音乐 、文学等

在文学和艺术方面,中世纪不仅出现了一系列英雄文学和骑士文学的光辉篇章,而且创造出了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哥特式建筑,它使中世纪人们的精神文化理念,在视觉形象艺术领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表达。基督教文化的繁荣把中世纪的精神推到了顶峰,使其成为西方文化史上一个卓越而独特的阶段。

三、对西方中世纪文化的评价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如果从对于西方文化传统的保持和发扬来看,中世纪是人类 历史 上最落后、最封建的基督教时代。因为那个时代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造成文化、科技、生产力 发展 停滞,西方文化在方方面面成为“神学的婢女”。此时,基督教禁锢着 科学 、 政治 、 经济 和文化的发展,西方近 现代 文化就是在与封建的基督教文化斗争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中世纪,科学与宗教呈现出了激烈的冲突,几乎科学的每一个进步都受到了基督教的阻挠。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等都经过了与基督教的殊死搏斗,大批的科学家受到了天主教宗教裁判所的制裁和惩罚。如伽利略被长期监禁,布鲁诺被活活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所以中世纪在西方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西方文明史上发展最缓慢的时期。

由于基督教教会在中世纪占据统治地位,以神学为衡量文化的最高标准,所以把基督教之前的古希腊文化看成是异教文化,贬低古希腊文明与基督教立为国教之前的整个西方文明的成就。这样就中断了西方文化传统,用来自东方的一神教宗教取代了古希腊文明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与民主传统。正如恩格斯所说: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 哲学 、政治和 法律 一扫而光,以便一切都从头做起。它从没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文明的历史进程被中断,文化停滞,以宗教专制取代了民主制度,以宗教文化取代了人文主义思想与科学,这些方面都说明西方中世纪的文化是野蛮的、倒退的。

篇(5)

希腊神话是欧洲文学的重要源头,它的无数因子一直活跃在世界文学的伟大传统之中。每当我们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发现它们的时候,我们总能体会到世界文学大师对希腊神话的理解与暗示,这种理解与暗示形成了《外国文学》课程学习中神奇的灵感沟通,令我们在刹那间体会到人类初民时代超越时空的智慧,体会到世界文学大师的睿智与热情,从而使我们对文学对生活的感悟与认识有所升华。在《外国文学》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是能够着意发掘文学经典中的希腊神话因子,通过生动形象的原初故事引导出文本背后的深层意蕴,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在文本之间的互文性中融会贯通地体会到外国文学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课外自主学习的动力。

一、从赫耳墨斯的原文名字到神话因子的文化蕴涵辐射

赫耳墨斯在希腊神话中的地位当然不如威严的宙斯、雄健的波塞冬或多情的阿芙洛狄忒,他是奥林匹斯十二位大神中的最后一位。然而,这一形象却蕴含着很大的信息量,并且总能引起专业研究人员的兴趣。在《外国文学》双语教学中,教师使用原语进行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更为轻易地把握这位希腊神的信息辐射。

教师首先展示赫耳墨斯的造型图像,并提示他的英文名字是“Hermes”。这位希腊神的帽子和靴子上都有翅膀,暗示在古希腊人心目中他行走如飞的特点。他手持金杖,上有两蛇盘绕,身背一个袋子,里面显然装的是钱币。在展示这个图像时要特意提醒学生注意赫耳墨斯的袋子:他竟然需要一个装钱的袋子。

然后,教师可以用中文(或英语)介绍赫耳墨斯的几件事:他尚为婴儿时便偷了阿波罗的50头神牛;他杀了一头牛和一只乌龟,用牛筋和龟壳做成了世界上第一架竖琴,琴声引得追赃的阿波罗情愿放弃神牛换竖琴,(提示学生:这可理解为人类商品生产与交换的最早记录之一)。接着,我们再提出一则伊索寓言,一个学生们儿时便听过的故事——“赫耳墨斯与樵夫”:他将金、银、铁三把斧子赠予樵夫以嘉奖其诚实,而用金斧直接砍死了冒领的贪婪者。赫耳墨斯是神使和商业神,我们在此可以提出一个有关赫耳墨斯的悖论:他自己偷人家的牛,却要求所有人诚信;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诚信是商业神的法律,因而也是商业活动的基本原则。

通过上述提示,学生已经能够认识到赫耳墨斯神话蕴含的哲理性,认识到这是古希腊人对商业活动原则的最初描述。进一步的讲解则必须再次关注赫耳墨斯的英文名字。教师在讲台上即时联网,用谷歌或雅虎搜索Hermes,立刻会发现,这是一个法国高档奢侈品的牌子,即“爱玛仕”,产品主要是高档女用包。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爱玛仕”是Hermes的法语音译,法语中字母“H”不发音;然后提问学生,这个品牌的包包取名“Hermes”有什么用意呢?这时有的学生就能做出这样的回答,“商业神”就是管财的神,我国民间称之财神。财神的钱袋子当然是富有的象征。

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从语源学上来讲,“诠译学”(hermeneutics)一词便来自赫耳墨斯神的名字。古希腊语中“hermeneus”意为“译介人”,这在古希腊神话时代也确实是赫耳墨斯的职能之一,因为他是神使,他要传达奥林匹斯诸神的旨意、引导亡灵走进冥界……另外,赫耳墨斯的名字也有路标的意思。在古希腊“Herma”是一些方形的石柱,柱头雕刻着赫耳墨斯的头像,柱身上还有明显的雄性特征:“这些石柱被放在路边或房子前面,或许标志着通往带来好运或全面提高的路。”[1]如此一来,我们通过英语语汇顺藤摸瓜,就能从西方现代生活和西方文学中发掘出更多的希腊神话因子,无疑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由此可见,高校《外国文学》双语教学的目标,不在于外语水平有多高、发音有多正宗,而在于让学生抓住原文中的重要元素进行自主研究与探索。这在古希腊文学教学中尤其重要,因为它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欧洲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希腊人的很多文化成就诸如史诗、抒情诗、悲剧、喜剧、哲学、历史和演说等都开西方文化中同类成就的先河。”[2]

二、《浮士德》的神话因子引发教学的哲理性思维

希腊神话在欧洲文化中影响深广,因而也是许多诗人作家喜欢使用的题材,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这些诗人作家无疑是他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最杰出的描绘者和思想者,因此,世界文学的经典作品在使用希腊神话因子时往往显示出伟大思想家的独具匠心。我们以歌德《浮士德》中所使用的一则神话因子为例,即在浮士德移山填海、建造人间共和国的伟大行动中,被魔鬼靡非斯特吓死的一对老夫妇的名字。他们是巴乌希斯,“希腊神话中弗里及恩的老农妇”[3];菲力门,她的丈夫。《浮士德》中充满了宏大的意象,从现代的宫廷到古希腊美女海伦,人物形象玲琅满目,但是在一个小小的细节上,歌德有必要告诉人们那无足轻重的老夫妇姓甚名谁吗?《浮士德》的译者在注释中说,这只是“借用其名”,甚至歌德自己也在1831年对爱克曼说过,“我的菲力门和巴乌希斯与古代那对著名的夫妇并无关系”。

尽管译本给我们的解释已经十分清楚:这两个名字无足轻重,但我们还是让学生用英文查一下“Baucis”和“Philemon”这两名字,结果发现它们出现在奥维德的《变形记》中。根据奥维德的故事,鲍西斯和法利蒙是一对善良的老夫妇,大神朱辟特和他的使者墨丘利(即希腊神话中的宙斯和赫耳墨斯)扮作两个流浪汉来到他们所在的村子。无人认得两位神祇,因而他俩受到了冷遇和奚落。不过,鲍西斯和法利蒙这一对老夫妇收留了他们,并且倾其所有来招待两个“流浪汉”。大神很感动,说“向我表达你们最大的愿望吧”!这两个老人却什么回报也不要,他们只要在这破屋子里相守相依。于是大神将他们的破屋子变为自己的神殿,让两个老人做神殿的祭司。

大神宙斯肯定了老夫妇的房屋,浮士德的魔鬼却为拆屋吓死了老夫妇,那么歌德在这里蕴含了什么样的思考呢?沿着这个思路,学生们会提出:房屋既然为神所肯定,便相当于自然界,因为按神学的思维,大自然就是神创造的,那么,拆他们的屋子等于毁掉自然。当然从这种思维方式来看,随意毁掉自然就是不应该的,就算是浮士德怀有建设美好人间共和国的理想,也不能以牺牲自然为代价。这么一来,这种思维就接近了我们当前的保护环境与生态意识了。学生们不禁疑问,两百多年前的歌德能有这种先见之明吗?

歌德是否有这种先见之明,要看他的言论和当时的启蒙运动背景。歌德的言论须慢慢查证,但启蒙运动的背景,学生们是熟悉的。学生们都记得在这之前的课堂上学习过伏尔泰的《老实人》,作品末尾的话表明了伏尔泰对启蒙理想的态度——“种我们的园地要紧”,换言之,伏尔泰把建设理想社会的启蒙思想理解为与上帝创造伊甸园那样伟大,而种自己的园子则意味着按人自己的理想重新改造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相比之下,歌德与伏尔泰的观点有相似之处,虽然他的浮士德要“移山填海”建造人间共和国,但他在鲍西斯和法利蒙两个人物身上寄寓的,却是对启蒙运动用人类的理想改造世界这一思路的怀疑与保留态度。歌德之后的人类,特别是工业化以后,其所作所为在很大程度上映印了歌德的这一忧虑:人类过度开采资源,无节制地向空气中、朝海洋里排放污染物,核能的开发甚至蓄积了能将地球毁灭数十次的能量,而这样的核武器也许就掌握在一个好勇斗狠者的手里。对照歌德的这一预言性表述,或许我们会想到人类本不该那样无度地擅改自然,更不该以魔鬼作手段来进行这种改造。

三、从狄金森的银莲花探索希腊神话的情感思辨

希腊神话的爱神是课堂教学上永不衰竭的话题,每次都能引起学生热烈的反响,而美国女诗人艾密丽·狄金森的诗歌却总让学生迷惑。她的诗不是生机勃勃的热烈情感,而是死亡主题的永恒展现,她很少像雪莱那样直接描述爱的魅力,却表现出生死两隔的爱情无奈。这种爱情的表述最突出地体现在她的诗歌第31首,从通行的译诗角度来读,它的确是“爱的无奈”:

但愿我是,你的夏季,

当夏季的日子插翅飞去!

我依旧是你耳边的音乐,

当夜莺和黄鹂精疲力竭。

为你开花,逃出墓地,

让我的花开得成行成列!

请采撷我吧——秋牡丹,

你的花——永远是你的!

(江枫 译)

译诗明白晓畅,准确地传达了狄金森诗歌语言的风格,“夏季”的去声系列押韵也的确传达了原诗的悲切情感。诗的意象充满了一种感伤,夏季的消失,夜莺黄鹂的疲惫,而花开的意象也是与墓地联系在一起,显然是一种消失的爱情的追忆,这样的情感似乎也并不显得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我们若是读原文,情境就要曲折得多:

Summer for thee, grant I may be

When Summer days are flown!

Thy music still, when Whipporwill

And Oriole——are done!

For thee to bloom, I'll skip the tomb

And row my blossoms o'er!

Pray gather me——

Anemone——Thy flower——forevermore!

诗的第一个词“summer”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首脍炙人口的爱尔兰民谣“The Last Rose of Summer”,这首歌随着一部德国影片《英俊少年》流传甚广,在教学中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有效的,能够调动学生的记忆与感受力。在此,“悲切”化为一种感伤的美,直到读出“When summer days are flown”。

然后是“夜莺”二句,从译文也只能联想到“夜里唱着优美歌声的小鸟”,而从原文角度,我们立刻发现狄金森在这里使用的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英文单词“nightingale”。这个单词的注释通常是“A nightingale is a small brown bird. The male, which can be heard at night, sings beautifully”,翻译过来即为“夜莺是一种棕色的小鸟,雄鸟夜间鸣叫,声音美丽”,与中文理解差不多。然而,狄金森在这里使用的却是“whippoorwill”,它的意思是“A whippoorwill is a North American bird that is active at night and has a call that sounds like ‘whip poor will’”,也就是说,“whippoorwill”是一种北美的鸟,叫声听起来像“鞭打可怜的愿望”。无疑,相较于中文的“夜莺”而言,原文“whippoorwill”这个意象是痛感的,与“夏日消失”的意象联系起来,构成了全诗的基调:当一切美好的东西消失以后,我从死亡中走出来陪伴你!这会使人联想到,是什么样的爱情能如此至死不渝?

四、结语

双语教学的特点是引入外语作为学习工具,其主旨在于从原文术语和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中掌握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形成研究并探索外国文学的能力。这种学习过程,从理论上说是不能完全用汉语可以代替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模式对非英语言专业的学生来说,困难是很大的,严重的时候甚至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我们在《外国文学》双语教学实践中,要更多地发掘文学形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探索兴趣,而希腊神话因子的运用无疑是一条十分有效的路径。

参考文献:

[1]李明.欧洲神话的世界范围[M].北京:三联书店,2010:61.

[2]徐晓旭.古希腊语与古希腊文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4):81.

[3]歌德.浮士德[M].樊修章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3:589.

篇(6)

一般来说,文学史类教材以历史叙述统摄作品分析,目的在于记叙和描摹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重在描述文学思潮和流派的更迭演进,作品则被作为证明时代精神、思潮表现、民族特性和作家创作倾向的实例。但无论是有效地把握文学史脉络,还是认识和评价作家作品,都必须以作品的解读为前提。文学作品是支撑文学史的基石,而作品的意义也是在不断地创造性解读批评中获得增值。所以,文学史的主体是作品,对文学史的把握离不开作品的解读。而要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也需要将其置于特定的文学史背景中。

《西方文学名著导引》一书即是将文学史的阐释与作品的解读完美结合的一部人文素质教育类教材。这里的“西方文学”,指的是以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为价值核心的西方文化体系内相关国家的文学,主要是欧美文学。该书全面系统地描述了西方文学的发展轨迹,揭示出它的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并阐释其在世界文学中的影响和地位。在简要介绍各时期的文学思潮与流派,清晰地勾勒出西方文学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从西方文学发展的丰硕成果中撷取部分杰作作为研读赏析的对象,重点介绍经典性作家与作品,以“重读经典”的理念、生动活泼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加以介绍和分析,使学习者在了解西方文学的概貌,掌握分析西方文学经典作品的基本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的同时,开阔视野,能够此较深入地理解外国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接受西方人文精神的熏陶。

《导引》立足于西方历史文化与文学的大背景,描述了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阐释不同历史阶段、不同风格和不同流派作家的历史文化成因,对各个时期主要的社会历史状况和精神文化氛围(主要的哲学和文化思想)、文学思潮和流派的生成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揭示其与该时期产生经典作品的内在联系。教材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古希腊罗马文学与希伯来文学、中世纪文学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与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每章的开头部分即第一节为概述,简要介绍该时期的文化特征、文学思潮与流派作家,注重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描写出思潮流派的纷繁迭出,彼此衔接,逐浪走高的历史面貌,其发展的阶段性表述脉络清晰,为其后的作品分析提供了时代语境。比如第一章在概述古希腊文学的产生和审美特点的时候,首先描述了古希腊独特的地理位置,并指出正是“这种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造就了古希腊人自由奔放、富于想象力、充满原始、崇尚智慧和力量的民族性格,也培育了希腊人追求现世生命价值、强调个体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念”[1]。在这样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中,产生了神话、史诗和悲剧等古希腊特有的文学形式。接着,作者分别对这三种文学形式的产生、特点作出阐释,并以每种文学形式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为例加以分析,使得这些特征更加鲜明地显示出来。

《导引》注重经典作品的思想内容阐释与艺术特色分析并重,不是对作品作简单的社会历史分析,而是综合社会学、文化学、神话学、伦理学、阐释学等方法,吸收叙事学、接受美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的研究成果,在作品分析论述的方法上力求创新。作者力图走进文本存在的独立空间,着重分析解读具体作品,让读者在获得对文学经典的直观感受和感性认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将作品与所归属的思潮流派的一般特点相印证,建立起一个文学发展的时间序列,从而体现出作品之间的共性和内在联系。同时,通过对文本的阐释,从中折射出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使学习者既可以在阅读中感受到作品产生之初的独特语境,又可以窥探其对当今社会生活的启示意义。每章从第二节开始为作品分析部分,由“作家生平与创作简介”和“作品赏析”两项内容构成,以便于读者具体、确切和有条理地掌握作品、走进作品所营造的艺术世界之中。“作家生平与创作简介”部分简要叙述作者的生活背景、成长道路,以精炼的文字概括作者的创作风格、艺术个性和总体创作成就。“作品赏析”部分先提纲挈领、生动传神地介绍所选作品的基本内容或主要情节的抒情线索、来龙去脉等,然后围绕作品的社会影响、历史价值、人物形象、主题意蕴和艺术特点等对诸多西方文学名著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透析,体现了学科知识体系的稳定性,反映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与独到的阐释视角。在对西方文学经典作品进行具体的解读和赏析时,注意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以人文精神贯穿对作品的分析。欧美各国因其文化传统的相似性,其文学的发展演变也具有同一性和相关性。西方文学深层的贯穿始终的一条人文线索,就是对人性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对人的自我灵魂的经久不息的拷问。因此,全书以人文精神为贯穿始终的线索,表现了西方文学人性探索的基本价值核心。比如在对但丁《神曲》中“只有信仰和爱才能导向光明之境”这一观点进行分析时,作者写道:“正是代表这种爱的贝亚特丽齐引导但丁接近了上帝。在此,人间的情爱被罩上了宗教的神圣光晕,而宗教式的圣母玛丽亚那苍白的脸又因世俗情爱的渗入而呈现出生命的血色。正是在这样的描写中,古希腊人所追求的世俗得到了升华,而基督教对人性的压抑却被人世间美丽的情爱所消弭。”[1]这里,作者对人的自我力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又如在分析海明威《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与海和鱼的搏斗的情节时,作者认为,它“不仅表现了桑提亚哥作为个体的人的力量的强大,尤其突出的是表现了他对人的信念的执著,表现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精神探索的不屈不挠”[1]。

第二,实现了对作品的当代意义的深入挖掘和阐发。经典作品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因为它所涉及的现象和提出的问题、描述的状况对今天的社会还有启发和警示作用。因此,该书强调在作品分析中阐发其当代意义,以拉近西方文学经典作品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比如,在阐释古希腊神话的现代意义时,以“野性之美与文明之昧”为题,提出了“人的自由是相对的和有限的,人之所以为人,必须与文明相伴;人成其为人,必须有文明的规约,而不是追求绝对的、放纵的自由”[1]的观点,指出人的自由的相对性的道理,对当下社会中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等关系的合理化处理有所启发。又如对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红与黑》主人公于连的性格分析,既肯定其个人奋斗者形象所“表现的反压迫、求自由,坚定地追寻自我生命价值的精神,体现了人的一种普遍的生存需求,因而具有积极意义”,又指出“他的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思想和行为表现,则成了这一形象历来难以为读者完全肯定和接受的根本原因”。[1]由此引发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个体生存与社会力量之间的复杂关系。

《导引》一书的主编蒋承勇教授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在其研究方向——西方文学思潮与作家作品的评析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特别是关于19世纪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西方文学人文传统和一些经典作家作品的研究方面有诸多填补空白的成就,在国内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文学理论家徐岱对蒋承勇在西方文学与文化的研究业绩的评价是:“不仅在当代我国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以及相关的文学批评与教育界属于突出的成果,同样也对别的学科具有参考价值。”[2]

总之,《导引》既客观地呈现出西方文学千姿百态的景象,又科学地揭示了西方文学发展演变的轨迹与基本规律,并深入探讨了西方文学的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以引领学生遵循着人文精神的线索,走进西方文学名著的世界中,去聆听名家对自我灵魂的拷问之声。

篇(7)

“中世纪”一词最早出现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公元15—16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语言学家、历史学家比昂多等人首先提出并使用的。他们认为在罗马帝国衰亡直至自己所处的时代之间存在一个中间世纪,即“中世纪”。17世纪末,德国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凯列尔在其所著的《通史》中,首次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三个时期。从18世纪末开始,“中世纪”的概念便被西方学术界长期沿用下来。

二、西方中世纪的文化成就

1.缔造了一种系统的特色鲜明的、不同于古希腊古罗马、也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大众的、日常的精神生活方式

在中世纪,文化普及文本《圣经》被大量转抄复制传播,其通俗的教义家喻户晓。教会僧侣制度遍及每一个社会角落,每个教区设置了专职布道的神职人员,为社区为大众提供了简洁的“文化认同”或“价值认同”观念,为人们辨别真假、善恶、美丑提供了简单易行的规范或标准,成为平等、民主、法制的观念来源之一。简便的宗教仪式和宗教节日以及星罗棋布的教堂,使信仰成为世俗日常活动和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使人与人之间的经验和思想交流成为常规;促进了公共理性的发展,而传统的血缘同族同乡等宗法关系被日益淡化。以共同信仰为纽带的宗教团体活动成为西方慈善事业的开端和基础,这是西方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应急机制的雏形。

2.开创了大众教育

西方大规模的普及性、基础性和义务性教育是从基督教会创办的学校开始的。在文化和教育的普及方面,基督教的贡献远远超过古希腊古罗马的成就。中世纪的教育成就主要表现在大学的建立。全欧洲几乎所有古老的大学都是在中世纪建立的。英国历史学家科林•琼斯说:“大学是‘12世纪文艺复兴’最杰出产物,包括了艺术、建筑、宗教的复兴和本土文学以及求知教育”。

3.革新了审美和艺术的观念及其创作方法,创造了新的工艺和艺术风格、建筑工艺、绘画和雕塑、音乐、文学等

在文学和艺术方面,中世纪不仅出现了一系列英雄文学和骑士文学的光辉篇章,而且创造出了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哥特式建筑,它使中世纪人们的精神文化理念,在视觉形象艺术领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表达。基督教文化的繁荣把中世纪的精神推到了顶峰,使其成为西方文化史上一个卓越而独特的阶段。

三、对西方中世纪文化的评价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如果从对于西方文化传统的保持和发扬来看,中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落后、最封建的基督教时代。因为那个时代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造成文化、科技、生产力发展停滞,西方文化在方方面面成为“神学的婢女”。此时,基督教禁锢着科学、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西方近现代文化就是在与封建的基督教文化斗争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中世纪,科学与宗教呈现出了激烈的冲突,几乎科学的每一个进步都受到了基督教的阻挠。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等都经过了与基督教的殊死搏斗,大批的科学家受到了天主教宗教裁判所的制裁和惩罚。如伽利略被长期监禁,布鲁诺被活活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所以中世纪在西方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西方文明史上发展最缓慢的时期。

由于基督教教会在中世纪占据统治地位,以神学为衡量文化的最高标准,所以把基督教之前的古希腊文化看成是异教文化,贬低古希腊文明与基督教立为国教之前的整个西方文明的成就。这样就中断了西方文化传统,用来自东方的一神教宗教取代了古希腊文明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与民主传统。正如恩格斯所说: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都从头做起。它从没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文明的历史进程被中断,文化停滞,以宗教专制取代了民主制度,以宗教文化取代了人文主义思想与科学,这些方面都说明西方中世纪的文化是野蛮的、倒退的。

然而,在西方的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对文化的发展同样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影响。人们总是在强调资本主义文化是在批判封建的基督教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忽视了人类任何民族的文化发展都是连续的而不是间断的,近代资本主义文化的生成有赖于对基督教文化的批判,但是同时基督教文化也为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文化背景。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马克思与恩格斯曾多次高度赞扬中世纪特别是中世纪后期的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运动。我们不能否认,中世纪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基督教在中世纪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历了理性化的过程与宗教改革,最终使基督教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世界性宗教,它对于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有一定的作用。中世纪西方国家的社会政治从最初的政教合一统治,逐步演绎出政教分离、封建民族国家的建立,最终较早地结束了专制制度与封建社会,进入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大约从14世纪起,西欧国家农业与工商业普遍进步,经济发展迅速,取代原地中海地区成为新的文化中心。由于西欧国家靠近大西洋,所以被称之为大西洋文化。

也正是在中世纪后期,西方国家才成为了与东方的中国、印度一样拥有一定的社会生产能力与国民经济财富积累的地区。当然,由于具有这种地位与经济实力,才可能出现骑士与破落贵族进行的。也正是在新经济发展的需求下,15世纪后期西班牙葡萄牙首先开始海上探险,导致地理大发现。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社会条件,在思想文化领域才能出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代表工商业阶层与城市市民意志的各种思潮才可能得以兴起。

总之,西方中世纪文化是西方文化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与古希腊罗马文化一起,共同构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源头。西方的中世纪固有其黑暗的一面,但是在黑暗中却埋下了人类文化未来发芽的种子。当必要的条件出现时,这颗文化的种子就能冲破黑暗,成长生根发芽。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西方中世纪文化,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来全面考察这段特殊时代的特殊文化。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都把中世纪称为“黑暗的中世纪”,认为这是一个思想文化衰落的时代,中世纪几乎成了蒙昧、落后、倒退的代名词。事实上,中世纪文化是西方文化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只有深刻剖析中世纪文化的特点与历史进程,才能全面地、辩证地看待西方中世纪文化的历史功过。

【关键词】西方中世纪文化功过

参考文献:

[1]科林•琼斯.剑桥插图法国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2]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穆尔.基督教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篇(8)

一、古希腊哲学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

古希腊哲学发展时代有如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众多哲学流派、哲学家真可谓是数不胜数。不过在芸芸众家之中公认的为古希腊哲学开创盛局及奠定基础的莫过于被称为“古希腊三杰”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1.助产术的正义。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带回人间”的哲学家。在苏格拉底之前的许多年,众多哲学家们都把研究方向聚焦在世界的本源问题上。例如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源,但是他并没有去解释清楚为什么水会变成万物。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毁灭后复归于它,这是命运规定了的,因为万物按照时间的秩序,为它们彼此间的不正义而互相补偿。”[1]翻译过来就是万物的本源不是具有固定性质的东西,而是“阿派朗”(无限定,即无固定限界、形式和性质的物质)。一切事物都有开端,“阿派朗”在运动中分裂出冷和热、干和湿等对立面,产生万物,万物从它产生,又复归于它。苏格拉底非常厌烦对这些问题所进行的形而上学争论,对国家对人民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国家和人民的现实命运才是哲学家们所应该关注的重大问题。他开始转向主要研究人类自身的现实问题,即人类的伦理道德问题,譬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胆怯;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假;什么是智慧,知识如何得来;什么是国家,具备什么样品质的人才可以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哲学家必须是热爱智慧的人,而并不只是具有智慧的人。哲学家应该像助产婆一样帮助人们去获取知识进而形成对各种事物和问题的独到立场、观点和看法,形成自己的独特思想,能够辨别人类自身的是非对错等伦理道德问题,最终去恶扬善,弘扬正义善良的价值观。

2.理想国的平等。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和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既继承了老师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回人间”基本路径,又开创了自己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为包括亚里士多德在内的众多后继者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他认为哲学所要研究的自然界和宇宙是具有普适性的在里面,有形的东西虽然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东西的“形式”或者“理念”确实永远不会改变的。在《理想国》[2]里面著名的洞穴比喻中,普通人只能看到阳光照耀下的影子东西,而哲学家却能看到以外的事物,包括太阳在内,太阳还是正义和真理的象征。正如柏拉图式的爱情一样,他的所谓理想国也是乌托邦式理想化的平等。在由哲学家统治的理想国里面,虽然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级,男人和女人之间有着同样的性别平等权利,每个人都应该各司其职,而且敢于为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而斗争。即使在他认为低一级的“宪法国家”里,男女之间也是平等的。柏拉图式理想化的平等虽然脱离实际,但是却成为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推崇的自由平等的雏形之一。

3.理性化的自由。亚里士多德师于柏拉图但是又不苟同于他的老师。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这里无意娓娓道来。他的哲学主张主要是反对柏拉图唯心主义的理念论,认为构成物质的形式和质料是和谐统一的,人类知识的来源感觉,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获取丰富的感觉材料,这是西方经验主义哲学的原点之一。在政治立场上,虽然他主张国家、城邦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但是两者之间可以实现利益的均衡,另外后者还是有属于自己的权利,不应出身、财产、地位、能力等差异而出现不平等的现象,除了执行特殊任务的人之外,这就是公平的正义和交换的正义的均衡正义原则。个人如何实行自身的自由呢?最好的路径是通过教育,即实现人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且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在高年级阶段要加强文法、修辞、诗歌、文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学科的修养,最终提高理性的能力。

二、近代西方哲学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

西方近代哲学孕育发展的时代背景是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基础之上的。科学哲学家们在对世界本源以及知识来源的探索研究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人文主义,再到经验论和唯理论的路线之争,最后是德国的古典哲学。

1.人文主义的自由。15~17世纪初是西方文明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经历了近千年暗无天日的教会统治的中世纪之后,进入人的自我觉醒、自我解放的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思想上开始逐渐摆脱宗教世界的束缚,从空动的彼岸世界重新回归尘世。一些人文主义者例如但丁、培根、彼得拉克、达?芬奇、伽利略等开始把研究中心转移向现实的人和自然,以人为中心,人是最完美的,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反对“三位一体”的天父、天子、天国和灵魂不朽之说,反对禁欲主义,注重享受现实生活;反对占统治地位的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科学思想体系,主张用经验观察的科学方法代替经院哲学的形而上学推演方法。文艺复兴运动从思想上促进了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但是所推崇的对金钱和物质享受的追求和放任身体的使资产阶级开始走向腐朽和没落。

2.经验论的平等。17世纪初至18世纪末,文艺复兴过去之后,西方近代哲学进入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论战,争论的焦点集中在知识是通过后天的感觉经验获得的还是依靠人们的理性掌握。

作为经验论代表人物之一的英国科学哲学家F.培根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多样性和能动性,通过科学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就可以有效地掌握自然界的知识,人类就可以征服世界。另外一位也是英国的哲学家洛克认为人生下来思想认识上绝对是一块“白板”,通过后天与外界事物的接触和学习,就会在白板上留下痕迹。经验论者的立场和观点进一步打破了宗教思想的权威和束缚,使人们获得了思想上的解放和自由,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生下来就是平等的,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奋斗就可能获得现实的幸福。

3.唯理论的公平。与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来自英国不同,唯理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既出现在欧洲大陆,也包括英国的,以B.斯宾诺莎、笛卡尔、G.W.莱布尼茨、巴克莱和休谟等为代表。

以B.斯宾诺莎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的唯理论认为,对象虽然在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只靠人的感觉经验是靠不住的,自由人的理性才可以把握住。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论断,即“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如果我不存在,那么我不在思考”,他还认为人的理性是与生俱来、第一性的,只有理性才是真实可靠的。莱布尼茨认为一切观念即使都是与生俱来的,但只是潜存在人们思想中,必须经过后天的加工才能显现出来。以巴克莱和休谟则更为直接,他们认为万事万物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巴克莱断言世界上只存在与感知相连的精神实体和知觉;休谟干脆把经验都认为是知觉的一部分。

理性是一个人实现自由、平等的基础,一个没有理性或失去理性的人是算不上真正的自由的。唯理论者们虽然从根本上排斥感性经验,但是能够把理性抬到天赋的、第一性的高度有助于人们进一步努力去提高自身的理性修养,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

4.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是康德和黑格尔,他们的哲学思想基本还是属于唯理论的范畴。在康德的三大批判之一――《实践理性批判》[3]中,认为“实践理性”是实践的主体,即人的根本意志,“批判”的根本目的在于去思考道德行为的本质和原则。人的理性是天赋的,人的知识来源于感官,但需要通过理性的转换。康德认为不是事物影响人,而是人去影响事物,人比事物更加重要,“人为自然界立法”,人只有遵守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就会获得自由。康德哲学突出强调了人的主体地位、人格和尊严,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延续。

篇(9)

一、中世纪美术与宗教神权思想

“中世纪”一词最早出现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中世纪”主要指从4―5世纪古希腊罗马的文化衰落到15世纪古典文化复兴这一段大约1000年左右的时间。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巨大的财富。神权在这个时期超过了王权。中世纪的美术主要以圣像和神迹故事的变化为对象,其中以壁画、镶嵌画、雕刻、抄本彩饰画、陈设美术等实用的品种为主。而有关绘画理论的记载除个别涉及技法的文字外,其他很少见到。

二、中世纪神权活动对美术理论的影响

1.偶像销毁运动

早期基督教在群众中传布之始,一直伴随着美术形象的宣传。画家们经常参照或借用古代希腊及其他民族神话中的形象,以解说基督教义。教会用的历书和祈祷书上,也常把季节、月份以至道德、戒律等抽象概念“拟人化”。由于教派斗争以及东方伊斯兰教观念的影响,拜占庭王朝不准供奉圣像。利奥三世(Leo,717―740年在位)730年下昭禁止圣像的存在。形成基督教史上有像的争论,争论迅速地分化成了两种相反的意识形态--偶像崇拜者和偶像破坏者。图像和图像所代表的东西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讨论的主题。偶像破坏者认为耶稣的画像只能描绘他人性的一面而不能描绘其神性的一面。在教堂里不准设置画像。在这个时期里,希阿多什大帝在东罗马发动了镇压“”运动,摧毁了东部境内的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塑和绘画,古代罗马流传的典籍也遭到严重破坏,8世纪到9世纪历时100多年的“销毁偶像运动”对绘画和雕塑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因为教堂设置图像不是供人崇拜的,而是用以启迪无知人的心灵的。

2.经院哲学

中古时期经院哲学的基本内容就是神学思想,基本任务是以形式逻辑来进一步论证基督教教义和信条使之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更好地为封建统治服务。经院哲学认为上帝将自然界和人类分成不同的等级,最低一级是无生命界,其上是植物界,再上是动物界,再按等级阶梯上升到人、圣徒、天使,最上面的是上帝。经院哲学中教会认为新柏拉图主义的泛神论与正统的基督教教义相抵触,将它们视为异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得到了重视,教会便强化了亚里士多德哲学与基督教教义相吻合的一面,使得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成了官方哲学。在教会分成东西两派的时候,东部教会受希腊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大,西部教会受拉丁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大。中世纪的文化还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哥特人和日耳曼人的入侵虽然破坏了古典文明,但也给基督教文化带来了新的成分,哥特人好动的本性、独立自主和尊重妇女的生活态度、丰富的想象力等特点对中世纪的文化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在中世纪,自然的、表现人的美术被抑制,自然的人不再出现在美术中,美术的主体变成对上帝的歌颂,用教皇格里高里一世的话说图像可以启迪无知人的心灵。在这个时期中,对自然和人体的模仿被中断而对上帝的模仿成为主体。中世纪在音乐、建筑、骑士文学、英雄史诗等方面有很高的美术成就。绘画雕塑中的圣像和神迹故事所追求的崇高感和神秘感,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三、中世纪美术理论代表人物

1.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城。他主要接受的是亚里士多德的整一性和西赛罗关于美的定义的观点,认为美是一种和谐。他著作最重要的是《忏悔录》(396―401)和《上帝之城》(413―426)。在《忏悔录》中,他指责荷马和维吉尔编造荒诞不经的迷人故事,把神写成元恶不作的人,“使人荒无度”。他也谴责了自己早年的美学观是世俗的犯罪的。在总体上他持反美术的态度,对圣像画的作用也予以否定。他提出:一、美的本源。他认为上帝是“真理”、“全善”、“至美”,是“万有的创造者”,创造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千奇万妙,即美的事物。二、美的创造。他认为上帝用“道”创造万物,不是出于需要,而是出于永恒的智能和意志。三、美的性质。他认为美在和谐整一,这体现了上帝的纯一性。四、美的认识。他认为上帝是“万羡之美”,是“普照一切人世之人的真光”。只有进入心灵深处,用“灵魂的眼睛”瞻望“创造了我”的“永定之光”,才能认识至美的本质。

2.托马斯・阿奎那

托马斯・阿奎那把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和自然主义与基督教的启示和信仰结合起来,形成了托马斯主义,主要著作《反异教大全》(1259---1264)和《神学大全》(1266―1273)最为重要。阿奎那从其经院神学的立场出发,认为美术家的创作过程和上帝的创造过程相似,美术家的创作是受上帝创造自然过程的启示产生的。上帝创造万物,万物是上帝的美术,包含着一定的形式与活动。美术家既然属上帝造物的范畴,美术作品也就符合上帝造物的启示。同时美术家模仿自然实际上也就是模仿上帝。他说:人的心灵着手创造某种东西之前,也须受到神的心灵的启发,也须学习自然的过程,以求与之相一致。上帝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美术的本源。

托马斯・阿奎那对美术的认识有以下要点:1.美术本质。美术是制造者有关制造物的思想。美术的形式从美术家的心灵中流出,注入在材料之中,从而构成美术作品。2.模仿自然。他说:“亚里士多德教导我们,美术所以模仿自然,其根据在于万物的起源是互相关联的。”美术作品起源于人的心灵,自然万物起源于上帝的心灵,而心灵又是上帝的创造物。因此,美术的过程必须模仿自然的过程,美术是仿照自然的产品。3.美术真实。美术家心灵里有关美术品的思想观念和图形样式对美术品的关系等同于范本与摹本的关系。当美术品与美术家的匠心相符时,便称之为真实。

篇(10)

绘画在印象中是一种方式,一种记录自己的生活,周遭的事物,传达各种各样的感情的方式。其实绘画是一门很有学问的学科,它有无限的魅力,引人去探索和研究。绘画既要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去粗取精,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绘画这种表现是通过它独有的语言实现的,那就是绘画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把握绘画语言比传授绘画艺术作品所涉及的有关知识更重要。油画是一种以油画颜料为主要媒介的绘画种类。在绘画过程中,绘画语言是举足轻重的。它包含了画面的整体结构构成,色彩的构成,点线面的分布,画面的虚实,颜料的厚薄,用笔的粗细和摆风,等等。这些绘画语言都让画面变得更加丰富生动,有内容,值得考究。

油画语言中,如点、线、面、色彩、构图和画面中的各个形象,都能将绘画作品表现得更加生动有活力。它通过独特的表现方式让人产生一种视觉美的享受,从中得到启发与乐趣。油画语言应该属于绘画语言,它们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区别就是绘画指所有绘画,油画就单单指油画。油画语言是绘画语言中占比较大比例的一个门类,与其他绘画语言是相通的。油画语言是画家借以表达和传递感情的工具,它通过视觉形象的表达发挥传递情感和话语的作用,强调个人的感觉状态与时代文化的衔接,具有时代性、精神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并向观众展示自身的内涵。

研究油画语言的目的是了解更多的绘画语言构成元素和结构,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让更多的人了解绘画语言的内容,更好更充分地掌握原理,付诸实践,从而提升自己。研究绘画语言的本身就是研究艺术本体。它是一条通向理解艺术作品的道路,通过对油画作品的绘画语言的研究与分析,解释构成元素及构成方法的组织结构,它会呈现艺术本身的视觉魅力。努力钻研,提升专业水平,让画面更加生动有内涵,使欣赏者能感受到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面对一幅油画作品,吸引我们视线的是画面的内容和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跟观者交流。正如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可以是含蓄的,也可以是直接的。处在不同时代,不同的地域的画家个性可能有相通之处,但是他们个性体验生存的环境肯定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时代,肯定会呈现不同的个性。同样是语言,艺术作品需要以不同的表达方式跟参观者交流,艺术家要用自己独特的个性语言表达绘画的主题。言说表达的方式就是语言,绘画的表现语言就是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是一种表达方式。画家独特的表达方式就是油画语言的个性表现,每一位成功的画家都会有他独特的个性表达。

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国外对油画的研究就已经基本成形,早期的古典油画便是由此时开始兴起。文艺复兴时期,那些形态优雅、大方、和谐、神圣、美丽的古典油画,成为那个时期的辉煌艺术成就,而这些与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古希腊有句名言:“我们是爱美的人。”充分体现他们追求的是朝气蓬勃、有血有肉、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的理想美。从古希腊著名作品《断臂的维纳斯》中,不难看出古希腊艺术家对美的诠释,也是古典美的一个典范。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给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文艺复兴的巨匠米开朗基罗深受启发,临摹和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如“大卫的全身雕像”,延续了古希腊古典美的风范,达·芬奇、拉斐尔等大师将古典主义精神与自己的绘画技巧、艺术经历、表现技法相结合,经过不断的艺术实践探索并最终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语言,为推动油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后,印象派推广和发扬激昂的浪漫色彩主义与自然色彩写实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代表浪漫色彩主义的德拉克洛瓦和代表自然色彩写实主义的库贝尔柯罗。德拉克洛瓦的浪漫色彩主义注重的是色彩,追求个性的解放与独立,释放人心中压抑的想法,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而库贝尔柯罗的自然色彩写实主义则为法国画坛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由此,西方印象派艺术家吸收了这些优秀的艺术成果,将其解释结构构成元素与组织结构,掌握运用,加入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技法和技巧,转化成自己独有的油画语言,推动油画语言迈向了更新的世界,使油画语言逐渐成熟,为世人所了解,为油画语言的创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我国,主要还是以中国传统的“写意”精神为主。“意象”是一种依靠人独特的内心的审美观的写照,是在想象与情感的共同作用下把主体性的审美意象与形象的外在特征共同融合而成的审美心象,这种意象观在中国古代文学、哲学、艺术等不同领域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文人画的三大类别,即山水、人物、花鸟这三大传统工艺画科的发展进程中,意象始终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魏晋时期的“象外之象,象外有意”的观点被后来的中国画家作为艺术追求的最高理想,而佛教和道教的哲学思想更是把意境说推向。油画在中国逐渐开始广泛传播。

油画中的图式本就是艺术风格形成的一种反映,由作画者成熟的视觉心理投射于自己长久关注的对象,并且提高独特的艺术语言形式加以外化,形成特定的视觉符号,诸如黄阿忠笔下诗意的风景和静物,这里存在具象情调化、意象形式化和幻象变体化的多种交汇,形成了艺术家从语言本体深入到人文精神的塑造,为我们呈现出了学院派艺术的实力和经验。中国当前的架上油画的发展,正面临特殊的文化语境的转换,艺术市场的运作,前卫艺术的冲击,以及多媒体的科技手段,对于架上绘画的视觉语言深化形成了多种实践和探索的参照。这方面,中国当前的学院派画家们展现了有关油画艺术在中国发展的新迹象。

许多有为的艺术家已经在多方面展现学院派艺术新的探索和发展势头,他们的作品便是其中一个个生动的缩影。中国油画的发展已经从架上语言的纯粹自律性探索拓展为更深广的人文精神的思考。

油画进入中国,经历了漫长的了解、借鉴和改造的过程,经历几代人的努力和多年的酝酿,形成了一种新的绘画样式,那就是“意象油画”。它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无论是在文学、戏曲,还是绘画、书法甚至是饮食上都有它独特的位置。由此,我国的油画艺术在风格上更加多样化。

绘画语言本身就是一个艺术本体,它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广泛。绘画语言是作者的创作手段。油画语言主要是表现在绘画过程中,挫、拍、揉、线、扫、跺、拉、擦、抑、砌、划、点、刮、涂、摆、擦,技法工具的不同,在画布上的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

对油画语言的研究主要途径是尝试多种的艺术实践练习,试图找寻创新突破点。在这一过程中会不断形成思维障碍,主要因素是眼界局限、惯性思维等,此时便需要通过一些艺术实践拓展思维。打开局面,尽可能多地尝试,在大量可能的面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可能。经过提炼、挖掘、深入和完善,找到问题的最好答案,要在这一探究过程中找到自己,找到内心深处的兴趣和感受,使作品更加具有活力、趣味性和视觉冲击。尽可能多地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油画的创作最开始以速写、小色稿等方法切入思维,在一些常规的基础上,尝试利用各种不同的绘画材料和绘画工具进行实践探索,研究画面构成的因素及各种绘画材料和工具带来的不同的肌理效果,做一些点、线、面的实验创作,将他们尽可能适当安排在画面分布上。不断吸取优秀的艺术成果,并吸收融合,掌握精髓,领会意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喜怒哀乐,爱恨褒贬。

篇(11)

2.通过纵向(例如归纳古埃及的文字、历法、建筑等方面的成就)和横向(例如归纳整理古代亚非建筑方面的突出成就)两方面的学习,掌握古代亚非文化的成就和影响,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引导学生对比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文化的成就初步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3.通过对古代亚非文字、天文、建筑等方面的成就的讲述,使学生懂得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亚非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和智慧的结晶。这些成就产生于生产劳动的实践中。也充分说明亚非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地位:

亚非文化是古代奴隶制文明的重要标志,它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产生,对整个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重点:

古代东方文字及影响:

古代埃及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基础,它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古代东方文字的产生是亚洲文明的标志之一。

古代埃及的太阳历:

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这种历法以后几经修改,成为现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的历法。

教法建议

关于文字:

教师在授课中要突出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腓尼基字母文字的特点,明确古代文字对后来世界文字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特别是腓尼基文字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关于历法:

结合教材的内容,教师应进一步指出当今世界上的历法可以分为三种:太阳历、太阴历和阴阳合历。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古代的授时历,分析它属于哪一种历法。

关于中国文化:

要明确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同时期的各项成就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中西比较的能力。把中国放在世界范围中去观察,进一步加深理解。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劣势又是什么?

教法指导

基于第4课内容生动、有趣、史料丰富,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文(学生阅读兴致高、效果好)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完成“古代亚非文化成就简表”。以此提高学生的速读和速记能力;因教材对文化的介绍是按类划分的(横向划分),所以教师要求学生按同家(或地区)的顺序(纵向归纳)回答在各个领域中的成就,以此训练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在学生答出一个国家成就的前提下,教师对每一项成就适当进行补充、说明,解释或进一步提问,以此加强重点,解决难点在简表完成之后,依类别(横向)提出一系列问题或要求以此检查学生阅读的深度、观察力,培养其表达能力;然后引导学生回顾古代中国的文化成就,使“古代亚非文化”内容趋于完整同时也达到锻炼学生横向联系、比较(就中国史与世界史而言)能力的目的;最后进行课堂小结、通过以上步骤,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顺利地完成对本课内容的学习重点印象深,难点理解得透),也培养他们综合归纳、比较、分析,纵横联系的能力,再做课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就会迎刃而解,实现当堂学习、当堂巩固的目标。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和难点

重点: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太阳历;阿拉伯数字。

难点:阿拉伯数字的优点;古埃及木乃伊

教法设计:讲述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灿烂辉煌的古代亚非文化

前面两节课我们介绍了亚非的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既然称之为文明古国,它们在文化上有哪些成就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灿烂的亚非文化。

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古代埃及:象形文字

提问。为什么叫象形文字?(因为它用图形表示事物)、后来象形文字进一步发展,它不仅表示一定的概念.还具有表音作用并出现音节字,在此基础上音节字有一小部分简化成字母符号,共有24个。因此,这种文字为以后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说明象形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是有影响的。

2、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提问为什么叫楔形文字?它是什么人创造的?(学生答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小尖棒在潮湿的泥版上压出字迹,笔道的形状很象楔子、)教师指导学生看图片《楔形文字》,说明;换形文字起源于象形文字,为了书写方便,人们逐渐对一个物体不全部画出,而是画出最能表现其特征的部分,于是原来的图画逐渐变为直线的图形。

3、腓尼基人:字母文字

字母文字前面我讲过,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一直没有发展成字母文章,但后来出现了24个单辅音的符号,类似字母。引导学生回忆腓尼基人居住的地理位置(地中海东岸,离古埃及较近),腓尼基人在埃及文字和两亚文字的影响下创立了22个拼音字母。古希腊人又在腓尼基字母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形成后来罗马及其周围地区拉丁人使用的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拉丁字母是现在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此外印度字母、阿拉伯字母等也由腓尼基字母辗转发展而成。

二、天文和历法

1.古代埃及:太阳历

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水开始上涨的这一天恰巧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出现在地平线的日子,而天狼星出现的周期约365天,因此他们就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种历法也称为太阳历,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后来太阳历传入欧洲,经过不断改进,演变成今天世界上通用的公历。

2.两河流域:太阴历和星期制度

注意区别大阴历和太阳历内容的异同和产生地区的不同,不要混为一谈。所谓''''星期",就是星的日期,即七个星种各主管一天.后来,随着科学的进步,去掉加在星期上的迷信色彩。星期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三、古代建筑的奇迹

1.古代埃及:金字塔和卡尔那克神庙

关于金字塔,我们已在第2课介绍了,这里主要来看一下卡尔纳克神庙。卡尔纳克神庙就是阿蒙神庙。因位于卡尔纳克村而得名。阿蒙也就是大阳神。埃及国王认为目已是太阳神的儿子,每次对外战争的胜利都认为是太神保佑的结果,战争结束后就把大批战利品献给阿蒙神庙。经过几百年,阿蒙神庙终于形成一组庞大的古庙建筑群。

2.两河流域:"空中花园"

请同学们看图画《巴比伦空中花园》,空中花园是新巴比伦时期建造的。我们学过的是古巴比伦王国。后人称巴比伦空中花园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的建立,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可惜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了新巴比伦,空中花园也随之被毁,变为废墟,因此这里只是一幅想象图。

四、阿拉伯数字和古埃“木乃伊”

1.数学成就

恩格斯曾说“和其它一切科学一样,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是从丈量土地和测量容积,从计算时间和制造器皿产生的。随着劳动生产的需要.古埃及人摸索出计算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甚至圆的面积的方法,当时他们还推找出圆周率为3.16。

古代巴比伦人认为整个天穹每24小时一次回转,每小时60分钟。我们不能不惊叹他们的才智。这种昼夜和时间的划分,以及六十进位法,也一直沿用至今。

“阿拉伯数字”。

提问;"阿拉伯数字"是指哪些数字符号?(学生答包括零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印度人还发明了现在一般通用十进位法?quot;0"的应用,使十进位法臻于完善,意义重大。既然这些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却为什么叫''''阿拉伯数字"?

这些数字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因此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教师进一步说明由于采用十进位法,加上阿拉伯数字笔划简单,书写方便;一目了然,很快流传世界各地成为今天通用的数字。这种约定俗成的叫法也算是历史上的一种误会吧。当然阿拉伯人为这种数字的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以后的学习,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阿拉伯人的确是东西方交流的使者。

2.古埃及"木乃伊"

"木乃伊"是希腊语译含意为"被保存下来的尸体。"古代埃及人相信人死后还要在冥世中生活.古埃及人认为人们在世时干坏事他的心就变小、减轻,死后要受到审判和惩罚,只要保住肉体,灵魂就能依附肉体万世长存。"木乃伊"是经过防腐处理的干尸。制作木乃伊最好的办法是"先用钩子把死者脑浆从鼻孔中取出再把一些药水灌进去清洗其它部分,接着在尸体腹部割一切口,把内脏全部取出,用和有香料的酒冲洗腹腔,然后用桂皮、乳香等香料把它填满,最后按原样缝好。把尸体浸在小苏打、盐水或其它防腐液中,溶去油脂,泡掉表皮,经70天后把尸体取出冲洗、晾干用麻布紧裹,外涂树胶,以免尸体接触空气,这样制成的木乃伊可以保存几千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埃及人的防腐技术相当高超。

五、史诗和神话

1.古代印度:《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著名长诗,起源于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摩诃婆罗多》梵语意为"伟大的婆罗多族"。全诗长约20行,讲的是婆罗多族国王的两支后裔的一场大战。最后化战争和平,化仇恨为友谊。这部长诗生动描绘了广阔的古代战争场面和社会生活,被马克思喻为印度的〈〈伊利亚特〉〉。《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实际上反映了古代印度在国家形成时期雅利安人之间进行战争和向南亚次大陆东、南发展的历史情况。史诗中既包含着大量的神话传说和英雄的颂歌,也保存了古印度的丰富的宗教和哲学、科学知识。

2.两河领域:;"诺亚方舟"的故事。

通过阅读,同学们已了解了"诺亚方舟''''的故事。后来人们就用鸽子和橄榄枝来象征和平。而这个故事则被收入基督教的《圣经》之,。广为流传。现在联合国徽记也画着两根金色的橄榄枝。

引导学生回顾古代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在以上各领域都取得了哪些成就?

文字:甲骨文

天文和历法:夏历,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

数学:已经知道勾股定理

医学:已经有医学分科:扁鹊的"四诊法"沿用至今

神话:"精卫填海"、"女娲补天"

课堂总结:

通过了解亚非古代文化的过程,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科学知识产生于生产斗争的需要和实践,古代亚非在文字、天文、历法、建筑、数学、医学和诗史等方面的杰出成就是奴隶和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和智慧的结晶,它标志着古代亚非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