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大学生家庭情况自述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8 16:40:0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生家庭情况自述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大学生家庭情况自述

篇(1)

大学生幸福感就是大学生人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与体验,它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其生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影响到大学生成才,因此,国内的许多学者十分关注大学生幸福感问题。比如,苗元江的研究认为大学生是以积极情绪为主导的,最满意的指标是道德、健康与家庭[1];何英、李景华的研究结果表明,二、三年级大学生幸福感水平最高[2-3];严标宾的研究认为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幸福感存在着高度的相关[4];张雯、郑日昌的研究也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显著相关[5];等等。这些有意义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由于高校的大学生群体构成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自信与脆弱、独立与依赖、热情与冷漠、开朗与孤独等心理特点成了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主旋律,一方面,他们生活衣食无忧,具有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他们对幸福的理解与感受超越了传统的认知观念,已经呈现多元化与独特性的发展趋势,这种多元化与独特性的发展趋势使得一些大学生身在福中不知福,从而导致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研究大学生幸福感问题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辽东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苗元江的《主观幸福感量表》,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辽东学院的306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旨在通过该项研究,及时了解与掌握辽东学院大学生的幸福感状况,为学校领导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研究设计

1.1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1.1.1研究对象

以辽东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本专科大学生360人为研究对象,共计发放问卷360份,收回346份,其中有效问卷共计306份,有效率为85%。

1.1.2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苗元江博士的《综合幸福问卷》(MHQ),该问卷分为A、B、C三个部分,包括生活满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生命活力、健康关注、自我价值、有好关系、利他行为、人格成长以及自述幸福感等10个维度。其中, A、B两部分采用7级平分;C部分采用9级平分。总分越高,大学生幸福感水平就越高,反之亦反。

1.2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1.2.1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主要是采用苗元江博士的《综合幸福问卷》(MHQ)对辽东学院大学生进行幸福感状况测量,以此测量结果为依据来分析与研究辽东学院大学生幸福感的现状。

(2)数据统计分析法

主要是运用数学的方法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平均数、百分率以及标准差等具体的数学研究方法。

1.2.2数据处理

本论文的所有数据均利用计算机设备,采用spss/pc+12.0软件进行自动处理。

2.研究结果

2.1丹东地区大学生幸福感整体现状

对辽东学院306名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总分及10个维度上的得分情况进行平均数与标准差统计,其结果如表1所示。

2.2大学生幸福感人口学比较研究

2.2.1低高年级大学生幸福感状况比较

对辽东学院306名低年级与高年级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10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比较,如表2所示。

2.2.2文科与理科大学生幸福感状况比较

对辽东学院306名文科与理科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10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比较,如表3所示。

2.2.3城乡大学生幸福感状况比较

对辽东学院306名城乡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10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情况比较,如表4所示。

3.讨论与分析

3.1辽东学院大学生幸福感现状分析

3.1.1辽东学院大学生幸福感现状总体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辽东学院大学生幸福感指数处于中等水平(见表1)。由于本研究采用维度计分,没有合成总分,因此,采用自述幸福感维度作为衡量大学生整体幸福感水平。本研究测评的分数全距在1-9分之间,平均分5.85,标准差1.65(N=306)。总的看来,本研究显示大学生整体幸福感状况良好,自述幸福感位于中点(包括中点)以上者占87.65%。

3.1.2辽东学院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人口学分析

在本研究中,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人口学因素主要包括年级、专业、城乡、差别以及独子与非独子等4个因素,从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这4个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人口学因素。

从年级比较看,大学低年级的正性情感高于负性情感,而健康、利他以及自我价值好于高年级;其他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见表2)。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大学生刚刚从高中进入大学,由于高校十分注重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再加上因高考而使身心健康状态没有完全康复,因而大学生都十分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由于刚刚步入校园,实现了人生的梦想,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憧憬与向往,其幸福程度是最高的。对于高年级来说,已经习惯了大学的“三点一线”的生活,经历了无数的成功与失败,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激情,因此,幸福感的指数较之低年级,没有明显的变化。

从专业比较看,理科大学生在健康、利他、自我价值以及自述幸福感方面得分略高于文科生,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不一致,造成上述结果可能与所选样本的性质有关(见表3)。另外,从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看,文科大学生了解社会多于理科大学生,对社会认识的程度也比较深刻,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较大,而理科大学生正好相反,因而幸福感的指数就高。

从城乡比较看,城市大学生在正性情绪、自我价值、自述幸福感等方面得分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而农村大学生只是在利他方面得分高于城市大学生(见表4)。作者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家长的整体教育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因而,城市大学生更容易体验到幸福。而农村大学生,因经济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在校生活困难,为解决生计,不得不走出校园勤工俭学,因而农村大学生很难体验到幸福,但是,由于劳动人民乐于助人的淳朴本性并没有改变,因而农村大学生的利他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城市大学生。

3.2辽东学院大学生幸福感存在问题分析

(1)大学生幸福感缺乏

目前,“90后”大学生以及成为高校的主体,他们的思想与心理已经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他们思想活跃与敏锐,但不具有合作意识;接受新知较快,但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理想与信念淡薄,抗挫折能力低;等等。从大学生所表现出的这些特点可以看出大学生体验不到幸福。辽东学院的大学生是大学生总体的一部分,也同样存在着上述问题。

(2)大学生幸福感的认识误区

通过个别访谈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现实生活比较满意,其幸福观也是积极向上的,但也有一部分同学陷入了幸福观的误区。其中,问题最严重的是幸福观的拜金主义倾向。他们常常认为,钱是万能的,有钱就会幸福。因此,有许多大学生在思想上崇尚金钱,在行为上追求物质享受,过分强调感官快乐。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在总体上,辽东学院大学生的幸福感指数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从年级比较看,大学低年级的正性情感高于负性情感,而健康、利他以及自我价值好于高年级,其他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从专业比较看,理科大学生在健康、利他、自我价值以及自述幸福感方面得分略高于文科生;从城乡比较看,城市大学生在正性情绪、自我价值、自述幸福感等方面得分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而农村大学生只是在利他方面得分高于城市大学生。

4.2建议

4.2.1开展幸福观教育

幸福观是人对幸福有关问题的基本看法,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就有什么样的追求与行为准则,因此,幸福观教育是当前德育的基本内容。通过幸福观教育,是大学生真正懂得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体验到幸福,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4.2.2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是社会规则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统一思维,而决定这种思维的根基在于民族传统文化。因此,在高校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4.2.3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渠道

大学生的幸福感归结起来就是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时得到的幸福;学会做人,学会了怎么样与社会接触,学会了怎么样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为自己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而不断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带来的幸福感。因此,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幸福感的最佳途径。

4.2.4加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

主观幸福感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是建立在快乐的基础上,因而应培养大学生能够体验到快乐的心态。一般来说,大学生能否体验到快乐与客观的环境、事物的认知相关联。大学生体验不到幸福,主要是由父母的爱太多,自己的生活太一帆风顺所致。如果大学生能多尝试挫折与失败,在去体验成功就会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因此,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苗元江,余嘉元.大学生幸福感研究与思考[J].青年研究,2003(1):8-10.

[2]何瑛.主观幸福感概述[J].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9,(4).

篇(2)

2 矫正

经一系列精神分析手法,在解除来访者戒备心理的情况下,进一步了解到邵某以前的一些特殊行为:邵某有着长久的习惯,尤其是当学习、交际、就业遇到挫折而感觉焦虑、抑郁时,常常产生冲动,这种情况往往一周要出现4、5次。自述其在后不良心理症状明显消失,自我感到满足。时间一长,遂养成以方式发泄并达到心理调节的目的。问及是否有梦遗的现象,自述自染上习惯后就没有出现过梦遗现象。

经过解释、心理疏导及讲解当代大学生的普遍现象,来访者心理已感觉舒畅了许多。同时向他提供了一系列常见的心理宣泄及调节方法与途径。一月后随访,自述频率较以前已大大减少。

3 讨论

当代青少年现象已很普遍,调查显示[1]大学男生的发生率为65.7%。近年来的研究[2-3]认为,可以满足个体的生理欲望,而不危害社会,从而减少青少年性犯罪。但是,的危害也是不可忽视的,除了可能直接造成生殖器的损伤[4-5]外,对青少年来说更主要的是心理上的伤害。由于个体不能正确认识行为,往往在事后产生负罪心理,由此影响其人格、心理的健全发展,表现为自责、自卑、自闭、抑郁,并影响到个体正常的学习、交际。

本例中,英语四级与个体学位证发放挂钩,是导致其产生高度焦虑的重要外部原因。而焦虑的个体[6]容易出现一些消极的应付行为,个体消极的应付方式是其产生不良心理调节的内部因素。个体长期采用方式进行消极的心理调节,结果可能形成了条件反射,如不及时矫正,则可能发展成更为频繁的焦虑-条件反射,成为一种病态无法自控的生理-心理调节行为,对个体的身体、心理及生活都将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在进行心理疏导、认知疗法后,该生的心理忧虑消失,心理调节方式转为健康和积极,发生率下降,有效制止了不良调节方式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玉玲,李淑萍,赵晓进. 大学生性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J]. 青年研究,2000(8):33-34.

2 孙言. 的是非曲直评说[J]. 江苏卫生保健,2004,(6):38.

3 陶林. [J]. 中国性科学,2000,9,(3):41-44.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9-0260-03

一、对象与方法

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成为当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无节制使用这一现象随之显现,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人们开始对这一现象加以重视并开始研究。最早关注的是美国心理学家,他们将其命名为“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IA)或“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或“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周倩(2001)将国际卫生组织对于成瘾的定义加以修改,将网络成瘾定义为:由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研究发现,网络成瘾高发人群多处在20—30岁,受到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其中,大学生尤为网络成瘾易感人群,因此,探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所在具有一定的价值。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除了个体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内外因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多数网络成瘾行为产生多与其家庭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主要探讨父母交往方式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试图从这两者关系中找出戒除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途径之一,为网络成瘾问题的早期干预及家庭、学校、社会多方位教育相结合提供理论依据。

(一)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取了500名4所本科院校、1所专科学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放的问卷包括:Kimberly Young的网络成瘾判断、因特网瘾程度自测调查、网络游戏与学习的问卷调查、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自制问卷各500份,总计2 500份,其中,基本情况调查表问卷466份,有效率93.2%;Kimberly Young的网络成瘾判断462分,有效率92.4%;因特网瘾程度自测调查459份,有效率91.8%;网络游戏与学习的问卷调查454份,有效率90.8%;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456份,有效率91.2%。

问卷统计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二)研究工具

1.网络成瘾诊断问卷

网络成瘾诊断测量一是采用美国匹兹堡大学的Kimberly Young(1998)在总结网络成瘾在线调查和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参照DSM-IV中赌博成瘾的标准编制出“网络成瘾判断标准量表”,共8项,只要符合其中5项即可判定为成瘾。

同时还采用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程度自测调查(Internet Addiction Test)。该量表由20道题目组成。使用5级自评形式,赋值1—5分。根据Young的标准,总分判定测试者是否网络成瘾及其程度,得分越高网络成瘾的可能性越高:20—49分判定为网络使用正常,50—79分判定为网络成瘾倾向或轻度上网成瘾者,80—100分判定为(重度)网络成瘾。

2.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采用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s等人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岳冬梅修订)。采用4级评分,内容包括父亲教养方式的6个方面: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保护、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共58个条;母亲教养方式包括5个方面: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共57个条。

(三)统计方法

问卷统计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二、结果

(一)基本情况调查表结果

基本情况调查表包括参与调研学生年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专业、初次使用电脑的时间及初次使用电脑作为娱乐工具的时间等内容。

表1中显示参与本次调研的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分布情况:最小的16岁,最大的22岁,平均年龄为19.71。

表2主要反应以下基本状况:本次调研中参与的大学生性别状况为男生59人,女生207人。其中独生子女380人,占总数的81.55%。生源来源情况分为农村、城镇和城市,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来源于城镇或城市,两者合计占82.40%。

1.Kimberly Young的网络成瘾判断结果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Kimberly Young(1998)在总结网络成瘾在线调查和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参照DSM-IV中赌博成瘾的标准编制出“网络成瘾判断标准”,共8项,只要符合其中5项即可判定为成瘾。问卷中自述成瘾人数47人,占总数的10.17%,其中,自述成瘾学生中,男生37人,占8.01%;女生10人,占2.16%。见表3。可见,性别对网络成瘾具有明显影响,男生更容易网络成瘾,应更加引起注意。这与男女生的个性差异有一定相关性。相对而言,女生自律性较强,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容易与人相处,在合作和适应能力上都要比男生要强。男生则比较好强固执,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

2.网络成瘾程度自测调查结果

采用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程度自测调查(Internet Addiction Test)。该量表由20道题目组成。使用5级自评形式,赋值1-5分。根据Young的标准,总分判定测试者是否网络成瘾及其程度,得分越高网络成瘾的可能性越高:20-49分判定为网络使用正常,50-79分判定为网络成瘾倾向,80-100分判定为网络成瘾。调研中,自述分值在80-100之间的占4.14%,50-79分即有一定网络成瘾倾向占33.55%。见表4:

(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结果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调查结果数据中,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与非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比较,在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被试、过度保护方面没有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等方面达到了极其显著(P < 0.001)或显著(P

三、讨论

网络成瘾导致正常社会基本功能的缺失,严重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及正常人际交往关系发展,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对戒除网瘾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次调研的大学生主要年龄介于16—22岁之间,平均年龄19.71岁,这一时期正处于成人感产生、独立性增强,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的时期;同时,进入大学后,也容易对过往认识发生变化,因而表现出不安、烦躁等心理特征的时期。正是这种矛盾的心理,需要父母充分了解子女的心理特点,加以适当的引导。

除上述的调查,笔者还对多名网络成瘾的同学进行访谈,发现这些学生的家长在对子女的管教模式上,均呈现出缺乏肯定,过度严厉、指责等。甚至在整个中学阶段对子女的学习、生活及行为等各方面都加以严格控制,要求子女几乎将所有时间投入学习、考试,很少或没有娱乐可言。正是这种模式,学生没有形成自主管理时间的观念和习惯,基本上是按照家长的指令行事,而不允许有自己的观点,没有养成自主管理的能力。另一方面,现实中父母较多的批评和指责、较少的的表扬和鼓励,导致子女自信缺失,而网络世界却起到了补偿的作用,也是导致他们沉缅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见,父母不良教养方式,导致子女在应对问题的方式上可能偏离正常模式而出现问题。

在中国传统的教养方式中,父母大多注重用严厉的管教方式培养子女的顺从,倾向按照父母自身甚至是(外)祖父母的意愿来培养和教育子子女本身的意愿,给予子女关爱更多的是以物质形式而非精神方面的满足。对子女表达情感的态度上也显得较为含蓄,甚至有的父母不习惯向子女表达。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看到优点则认为是应该的,而更多的是关注缺点,一味地批评指责,把自己的意愿作为衡量子女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这种教养方式的结果使得部分子女在情感上与父母疏离。他们因无法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无法认识到这就是父母表达和爱的方式,而导致与父母的疏离,从而从其他途径寻求精神寄托。这样就出现寄情网络、借助网络来弥补他们认为的现实中不曾获得的情感、关爱等,以获得心理满足,导致最终沉湎网络难以自拔。

当前大学生80%以上的是独生子女,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在父母及祖辈呵护、娇惯下成长,未经挫折与磨练,意志力差。很多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就是在学校取得好成绩而对其他方面不作要求。访谈中,笔者还发现,在谈及父母给予自身关怀或奖励时,很多家长均以物质或金钱的方式进行而不注重子女的心理需求,或家庭关系中原本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夫妻不睦、家庭失和、代沟而导致的亲子关系冷漠或冲突等,很多人往往在现实中遇到挫折却又无法正视或感到空虚无聊、无所事事,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情感的依靠和寄托转而采取回避的应对方式,导致他们只能通过其他方式寻求心理慰籍,而网络成为其中的平台之一。

调查结果数据显示,网络成瘾倾向者与非网络成瘾倾向者在父母的教养方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网络成瘾倾向组在父母教养方式上显示出了更高的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少得到父母的理解、支持和温暖,父母的教养方式粗暴,惩罚过多,子女的正当表现和要求较少得到父母的认同和满足。父母对他们的管教严格、惩罚严厉,对他们的要求拒绝频繁,操纵、控制的倾向较为明显。表明父母对子女的这种不良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网络成瘾倾向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说明在网络成瘾问题上,父母应负一定责任。

父母的情感温暖、关心爱护是每个孩子成长所必需的。家庭的温暖关爱,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降低焦虑感和挫折感。当子女们在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父母在精神上给予支持、处理方法上给予指导,使子女能正视这些困难和挫折而不是回避,最终才能塑造健康的行为习惯和方式,人格才能健全,身心才能健康。同时,给子女以合理的期望,而非过多施压,多与子女交流,沟通感情,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对网络成瘾大学生,笔者希望父母能改善、调整并放弃不当的教养方式,给予家庭温暖来帮助孩子戒除网瘾,回归现实。

参考文献:

[1] 陈侠,黄希庭,白钢.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55-359.

[2] Davis RA.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es(PIU).Computer and Human Behavior, 2001, 17(2):187-195.

[3] Goldberg I.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EB/OL] ., 1995.

[4] 徐耀聪,余雯雯,王立新.国内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成因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7,(1-2):243-247.

篇(4)

大学生是我国的宝贵人才,但我们每年却有这么多的大学生自杀或想过要自杀,这确实是一件让全国人民担忧的事情。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很多,这里面既有大学生认知、心理、性格等内部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外部原因,其中,我国生命教育的不完善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现阶段,我国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学校教育中生命目标的游离

从生命的角度透视,教育应该首先关怀人的生命,关注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完善。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并实现生命的意义。因此,教育本该是生命的教育。但是,由于我国受功利主义教育思潮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学生生活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而学生的人格、人性、意志、道德、审美能力、心理素质等生命特征都没能放置于一个合理的地位。当然,教育上的功利主义是全世界的通病。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调查后指出:“知识被分割成支离破碎,系科的划分过于狭窄,过分强调职业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指出:“为了训练的目的,一个人的理智的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的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为了科学研究和专门化的需要,对许多青年人原来应该进行的充分而全面的培养被弄得残缺不全。”

二、教育脱离生活世界

著名哲学家胡塞儿认为,科学是“从几何的观点和从感性可见的和可数学化的东西的观点出发考虑世界,抽象掉了作为过着的人的生活的人的主体,抽象掉了一切精神的东西。” 而“现存生活世界的存在意义是主体的构造,是经验的、前科学的生活的成果。世界的意义和世界存有的认定是在这种生活中自我形成的。” 现在教育的弊端就在于,教育与具体的、真实的生活相分割,“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相互隔绝。

对现代教育而言,学生成长获得意义的家园被抽象、孤立、单调、机械的“科学世界”所占有,教育过程那种丰富的社会历史性被冷冰冰的知识授受和机械的理智训练所代替。大学教育是以专业性、理论性教学为主要特点的,它依然沿用了中、小学的教育模式,多数情况下仍然以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主要取向,忘却、消解、异化、远离了生命的“生活世界”,退出了个体喜怒哀乐的生命体验。更可悲的是,教育陷入功利主义的怪圈,只知道什么知识能够获得最大的利益就教什么,什么课最热门就开什么课;教育灌输给学生空洞的政治理论、理想化的道德标准、统一的素质要求,却没有对个体当下生活的关注。学校教育远离了学生的需求,也远离了“生活世界”。高校这种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异化教育,导致学生生命情感发育不足,表现为很多学生既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也不关心他人的生命;精神上空虚,常常怀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陷入精神迷惘和困境焦虑中,终使其与教育本真与应然价值背道而驰。

篇(5)

【中图分类号】R 179R 153.2R 5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6-0502-03

Weight Control Behavior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Middle SchoolStudents in Guangzhou/DENG Xiao-juan, XU Liang, YOU Tian-hui, et al.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 Guangzhou(51018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weight control behav iors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to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bases forpreventing health-risk behaviors.MethodsQuestionnaire surv ey was conducted among a cluster strati fied sample of 4 542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grade on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and grade two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Information of family background was col lected by parent-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ResultsThe prev alence rates of ove rweight and obesity were 12.8% and 5.0% for boys, and the prevalence were 6.6% a nd 2.7% for girls. The self-reported rate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ere 23.9%a nd 39.0% among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8.9% of male st udent and 17.8% of female students among those who were neither overweight nor o bese tried to lose weight in the past month and the prevalence rate of anemia wa s 4.4% and 7.0% respectively.About 30.7% of male students and 45 .8% of female students among those who were overweight or obese reported had inc orrect weight-losing behaviors.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ge nder, weight, parental weig ht and mother's education background were correlated to the behaviors of weightlosing.ConclusionThere are certain proportion of students wh ohave incorrect weight control behaviors. 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health educa tion in school.

【Key words】 Obesity;Anemia;Attitude to health;Dangerous behav ior;Factor analysis,statistical;Students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人生发育的第2个高峰期,他们的身体素质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1]。在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时发现,我国城乡学生超重和肥胖的比例逐年增加 [2-3],有关学生超重和肥胖的成因以及肥胖对学生未来健康的影响研究较多,学 生对肥胖的看法、减肥行为、影响减肥行为的因素、减肥行为的后果等也有报道[4-5 ]。为进一步加以研究,笔者对广州市青少年学生的减肥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 广州市学生减肥行为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学生的健康教育和社区干预工作提供依 据。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广州市4所中学,在被抽取的学校初一至高二年级中随 机抽取2个班级,以被抽取班级的全体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表4 542份,回收有效问 卷3 875份,有效率为85.3% 。其中男生1 818名,女生2 057名。年龄10~18岁,平均(14.4 7±1.68)岁。汉族学生3 767名,占97.2%;其他民族占2.8%。

1.2 内容和方法 参考美国2005年青少年行为危险因素系统问卷(YRBSS) ,制订广州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经预试后用于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 特征、运动及体力活动史、饮食史及饮食习惯、吸烟史、饮酒史等;同时,为学生家长设计 家长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家长的行为特征、家庭经济收入和父母职业等。由经过统 一培训的校医作为调查员,学生问卷由学校校医发放到班级,由学生采取无记名方式当堂填 写后收回;父母问卷由学生带回家,由父母填写后收回。

1.3 体格检查 全体学生在调查期间进行体格检查。体检工作由广州市教育 局学生体检中心完成。体检的方法和仪器采用《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手册》规定 的标准统一进行。获得学生身高、体重、血压、肺活量、血红蛋白(采用WHO推荐的氰化高 铁血红蛋白测定法)数据资料。

1.4 诊断标准

1.4.1 体质健康诊断标准 以国际科学学会中国肥胖工作组推荐的《中国学 龄儿童BMI超重、肥胖筛查分类标准》进行学生超重和肥胖的判定,以体重低于10百分位为 消瘦。

1.4.2 贫血诊断标准 按照WHO 1998年推荐的贫血筛检标准进行贫血诊断( 以血红蛋白值10~12岁组

1.4.3 体力活动等量能量消耗值 采用标准代谢等量值(standard metabol ic equivalent,MET)估计,即将学生自述不同强度的运动种类和运动时间转化为相当于平 均每天标准代谢量时间。6 MET-h/d的体力活动为强运动量[6]。

1.4.4 减肥行为分析 减肥行为包括学生回答在过去1个月内采用运动、控 制食物中的脂肪、禁食或节食、无医生指导服用减肥药物、通过呕吐和泻药来达到减重或避 免增重目的的行为,其中后3种减肥行为称不良减肥行为。

1.5 数据录入和分析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经逻辑校对 后进行统计分析。将无减肥行为的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减肥行为与性别 、体重、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现在和20岁时的体重、家庭收入、出生体重、看电视时间和 体力活动等量能量消耗值的关系。

2结果

2.1 营养状况评价 不同年龄、性别学生的样本量和BMI值见表1。男、女生 的超重率分别为12.8% 和6.6%,肥胖率分别为5.0%和2.7%,消瘦检出率分别为9.6%和9.5%。

2.2 减肥行为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见表2。

2.3 减肥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 见表3。将自述采取过任何减肥行为者设为 减肥组,对照组为无减肥行为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的OR值是男 生的1.32倍;超重和肥胖者的OR值是正常体重者的5.29倍;母亲文化程度和父母体重对 子女的减肥行为有影响;而家庭经济收入、出生体重以及看电视时间和体力活动等量能量消 耗值与减肥行为无相关。

3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自身的外表形态十分敏感,尤其是女生。而主观感觉是否肥胖是学生 采取减肥行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减肥目的是为了控制体重,达到形体美的目的[7] 。学生中采取不良减肥方式者占有一定的比例,这部分学生已经或潜在地出现健康问题, 如调查发现,在不肥胖的学生中,自述过去1个月内采取过任何一种减肥方式的男生贫血检 出率为4.4%,女生为7.0%。减肥行为在中学生中存在普遍性,这一问题值得学校和有关 部门的重视。

注:家庭收入以每月总收入低于1 000元为低,1 000~5 000元为中, 高于或等于5 000元为高;Q1为25百分位,Q2为25~50百分位,Q3为50~75百分位,Q 4为75~100百分位。

在减肥行为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发现,除了本身的体重越重越易采取减肥行 为外,女生较男生更易选择减肥行为,这一结果与上海市和广州市相关的调查结果一致;而 女生 的超重和肥胖程度较男生低,说明女生是干预的重点对象。分析减肥行为与家庭因素的关系 发现,父母现在的体重与减肥行为相关,特别是母亲现在的体重以及20岁时的体重都会影响 子女的减肥行为,即母亲体重越重,子女采取减肥行为的危险性越高,可能与遗传有关;其 次可能为子女对肥胖父母的外表形象不满意,因而更关注自己的外表形象。在父母文化程度 的相关分析时发现,母亲大学及以上文化,其子女的减肥行为OR值是小学文化程度者的 1.49倍;与父亲的文化程度无相关性。说明母亲的文化程度影响子女行为的决定。家庭经济 状况、学生的静坐和运动量与减肥行为无相关性。

预防和控制不良减肥行为是十分有意义的。应让学生明白什么情况下需要减肥以控制体重, 且正确选择减肥方法。除学校外,家庭也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8], 家长不但会影响子女的审美导向,还会影响其膳食结构和运动及消费方式。因此,家长应配 合学校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4参考文献

[1]陈炳卿.营养与食品卫生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8-139.

[2]季成叶,孙军玲.中国学生超重肥胖流行现状与15 a流行趋势.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36(2):194-197.

[3]广州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组.广州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广州:广东省 语言音像出版社,2000:53-134.

[4]周志衡,王家骥,李亮昌.广州市中小学生减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实用预防医 学,2004,11(6):1 079-1 081.

[5]张洪波,陶芳标,曾广玉.合肥市青少年减肥行为及其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研究.中国 学校卫生,2000,21(5):348-349.

[6]AINSWORTH BE,HASKELL WL,WHITT MC,et pendium of physical activities: An update of activity codes and MET intensities.Med Sci Sports Exerc,2000,32:498 -516.

[7]毛丽梅,张玲,胡修穗,等.女大学生饮食行为、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医 学与社会,2004,17(6):4-6.

篇(6)

每年毕业生参加就业前,我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都会接待不少就业前焦虑的学生来访。今天来到中心的是一名大三的学生齐某,男,21岁,身高1.75米。独生子。家在农村,父亲是一名农村干部,母亲在家务农。家庭经济收入普通。据了解,该生无重大身体疾病历史,家族无精神病史。

齐某从小爱运动,身体强壮,性格开朗活泼,喜欢打篮球,受到老师和朋友的喜爱。因为是家里的独子,父亲又是当地的干部,有一定的优越感,比较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父亲从小对儿子要求很严格。家庭氛围融洽。在大学里很努力,虽然学习成绩算不上特别突出,但其他方面发展比较均衡,现在是院学生会的干部,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大学生,辅导员、室友对自己评价都不错。齐某在一个多月前,参加了学院举行的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本来对自己很有信心的。可在双选会上,看到很多企业提出的招聘要求都比较高,自己“深思熟虑”、“精挑细选”了几家单位,投出了自己的简历,但都没有得到回应。齐某是独自主动来咨询的。穿着一套篮球服,头发理的很短,显得精神奕奕。进门时很有礼貌,主动选择座位就坐。坐下后双手紧握,有时会玩弄左手手腕上所系带的小红绳。谈话时语速较快,逻辑思维清晰,描述细节清楚,愿意配合咨询师的一切要求。对咨询期望程度较高。在咨询过程中,齐某精神状态良好。说话很有条理,表情也比较轻松。特别是在讲述童年趣事、大学生活时,表现的十分放松。对目前自己的感情状况也很满意。但一开始谈起他近期的情绪变化以及就业问题时,情绪就比较低落,有点不知所措的感觉,并不断的抖动自己的脚尖,语速加快,能明显察觉到他情绪的变化。

据齐某自述,他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不高。白天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上课时经常走神。老师一提醒又能集中注意力。最近也不想去做自己学生会的工作,工作中老和其他同学发生冲突,觉得“心里像有把无名火”。为避免影响工作,已经转交给其他同学处理。有女朋友陪伴或者和朋友打篮球时还能比较开心,但一个人时就什么也不想做。食欲有所下降,偶尔会出现消化不良、胃痛的情况。咨询师评估和诊断后认为齐某知、情、意与外界环境相一致,自知力完整,能主动前来咨询并配合咨询师的一切要求。躯体未见异常,情绪反应强度不大,社会功能虽受到一定影响,但并未泛化。人格无明显异常。所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咨询师向齐某解释和分析,他目前的情况属于焦虑情绪。其原因可能来自父母或环境的影响,也可能来自自身。咨询师准备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治疗。在第三次咨询时咨询师采用了再现情境,让齐某再现参加双选会面试被拒绝以及被父亲批评时的情境,找出当时内心想法及情绪的变化情况,越细越好。随后采用RET表格的形式让他明白自己的思维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以及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让他了解到紧张焦虑不是由负性事件引起,而是由不合理信念所致。同时写出自己的情绪、行为困扰结果(C)和诱发事件(A)。并对其作初步分析,找出不合理的地方。齐某在经过反复思考后,写下以下内容:诱发事件A——面试被拒绝,被父亲批评。不合理性信念B——一般的不合理信念:我应该找到好的工作;我不能让父亲失望;具体的不合理信念——没有英语等级证书我就找不到工作;我的其他成绩都一文不值;我不能找到工作,真丢父亲的脸。情绪及行为上的后果C——情绪表现:紧张,焦虑;行为表现:失眠,食欲差,注意力不集中等。咨询师再通过提问和分析,让他回忆和审查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及性格的形成。齐某表示通过这样的方法,他的心情放松了不少,并表示将对下一步的咨询工作积极配合。

第四次咨询在前一次咨询的基础之上,咨询师进一步帮助齐某分清什么是理性的信念,什么是非理性的信念,并用理性的信念取代非理性的信念。通过与其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让来访者进一步领悟到其不合理的思维,并代之以合理的思维方式。来访者意识到,只有消除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能消除或者减轻目前的情况。咨询结束后一周,齐某再次返回咨询室告诉咨询师,自己的焦虑情绪已经得到极大的缓解,睡眠状况好转,上课也能集中精神了,并已经回到学生会继续工作。他还打算近期与辅导员和父亲好好的谈一下,让他们帮助自己分析分析,以便找准自己的就业目标。

篇(7)

自杀是当今社会人类的十大死亡原因之一,并已经跃居于20至30岁年轻人死亡原因的首位。尤其令人震惊的是,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大学生的自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有研究资料表明,在当代大学生中存有自杀观念的占有一定比例,其中15%的人自述“近一年中有过自杀想法”,1.9%的人尝试过自杀。惊人的数据说明大学生的自杀问题已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学生安全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要点问题。

一、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生理、心理及病理学基础

大学生是高智商、高情商的青年群体,从其身心特点来看,虽然身体发育已经进入相对成熟阶段,但由于他们的经历不充分,情绪意志不稳定,心理发育尚不成熟,与成年人相比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甚至精神障碍从而导致自杀行为的发生。特别在进入大学后,置身新的生活环境、面临新的学习任务,当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依赖和独立产生矛盾或在人际关系、恋爱婚姻、职业选择等方面遭遇障碍时,各种心身矛盾和心理欲求会使其体验到失望、痛苦、悲伤、悔恨、激愤等负性情绪和严重的挫败感。尤其现阶段的在读大学生大多都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他们的成长期,望子成龙的心态让大多数家长更多的注重智力教育而忽视对子女人格、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心理问题乃至心理障碍表现得更为突出。表现出忧郁、孤僻、自卑、任性、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不良习性。这类大学生往往将自己隔离于他人和社会之外,对人际关系淡漠,甚至惧怕;对社会怀有一种离心力,缺乏获得安慰、同情的环境和宣泄转移的条件。因此,在遭到挫折和打击时,不良情绪常常郁结于胸。还有的同学,因受到学习成绩落后、失恋、生活受挫、家庭中出现重大事件等消极因素刺激后,由于心理上无力承受而产生严重的抑郁;或因生理有缺陷、才貌不佳、才不如人而导致自卑。处在这种心境下的大学生个体,在外界刺激的诱导下容易导致自杀。

从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病理学基础来看,主要是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发生。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轻度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孤独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研究显示,引发自杀的第一诱因是严重的抑郁症,我国年轻人尤其是拥有大学学位的人在抑郁症患者当中占有极高的比例。美国学者巴鲁芬(Barruelough)于1974年报告了他的研究结果:100名自杀者中,发现93%患有心理疾病,其中,抑郁症占64%,精神分裂症占10%。

抑郁症的早期,大多是渐进而隐伏的。患者变得闷闷不乐,少语。自觉思想迟钝,易疲劳,易激动,好流泪。有些病人开始有躯体症状,可表现为食欲减退、口干、便秘,语调低沉、言语行动迟钝缓慢,并可伴体重减轻、睡眠障碍,各种躯体不适感,如:心悸、胸闷、心慌、恶心、呕吐等。心理方面主要表现是寡言少语,情绪低落,悲观绝望,在抑郁心境作用下,可对生活丧失信心,对前途悲观失望,丧失兴趣及平日的爱好,懒于学习和工作,遇事总是往坏处想,整日忧心忡忡,体验不到乐趣。同时,常伴有自我否定,夸大自己的缺点,时常自叹,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责,易伤感流泪或愁容满面。严重者会出现不语、不动、不食,甚至出现妄想,出现自杀意念及行为。哈佛大学精神病研究者阿瑟•克莱因曼认为,年轻人缺乏应对困难的经验,容易患抑郁症并由此引发更严重的心理危机。

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的排名位居第一,已经超过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及呼吸系统疾病。令人担忧的是,我国精神病患者已达1600万人,接受治疗的人数却只占全部病人的20%。除了经济原因外,很多精神病患者和家属没有认识到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害处,或者害怕受到世俗偏见的歧视,讳疾忌医。

二、导致大学生自杀的社会因素分析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这些压力如果处理不当,则易导致身心疾病或心理障碍。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导致大学生在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人际关系、就业求职等领域的冲突和压力不断加大。巨大的压力之下,学子们心理健康问题也明显增多。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的报告显示,有超过百分之十六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并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上升。现阶段,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业上的压力。学业上的压力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大学与高中阶段在学习方法与培养目标上有很大差异,有些大学生由于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不会合理的安排时间,常感到学业压力很大,甚至心力交瘁。为此,有些同学整日忧心忡忡,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长期过度的紧张情绪很容易使人焦虑、抑郁,如果不能及时释放压力,就可能导致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的出现。

2.情感上的困惑。有些大学生由于不能正确对待感情问题,当恋爱受挫出现感情危机时,容易产生孤独感、无助感,甚至会产生性压抑或者想入非非,从而导致心理障碍。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

3.经济上的压力。目前,中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5%~7%是特困生。调查表明,70%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困扰,而贫困生们并不懂得该如何去化解。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同学或家庭出现一些变故的同学,常感到捉襟见肘,经济压力很大,在这种压力之下,轻者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的心理,有的甚至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4.就业上的压力。过去,我国的大学生一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就业率几乎是100%。而如今,高等教育在大幅度扩招,大学生队伍日渐庞大,而工作岗位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没有随之大幅增长,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而随之社会上对大学生的评价及其待遇、地位也都较以前有所下降,大学生也开始面对就业的艰辛。这种现实的就业压力与持有过高期望值的就业愿望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不安感和恐惧感,对自己的未来悲观失望,有的甚至失去自信出现忧郁、焦虑、自卑的心理症状。

大学生面临的“压力”是多方面的。“压力”与“焦虑”是一对孪生兄弟,巨大的压力会使人感到情绪焦虑、紧张恐惧、身心疲惫。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会使人体验不到生活、学习中的快乐,郁郁寡欢,对生活失去兴趣与信心,悲观、失望、甚至绝望,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调适,对研究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严重的会导致心理崩溃甚至自杀。

三、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对策研究

大学生自杀现状令人担忧,但大学生自杀是可以预防的,而且经过不断探索,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对大学生自杀的预防和干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总体上这方面的工作还比较薄弱,有不少学校心理咨询以及心理状况预警、援助体系尚未建立完善,甚至少数学校对此放任自流。因此,构建自杀预防机制及有针对性地化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治疗心理疾病,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当务之急,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1.加强大学生对压力和挫折的承受力教育。如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较好的生活环境使他们缺乏实际生活的磨难,对社会的适应力及对挫折的承受力普遍较差。因此,现阶段结合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时代特点,加大力度进行压力与挫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此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人生路上遇到的挫折和压力。教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学会与人沟通。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提高压力与挫折的承受能力。

2.对大学生心理障碍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精神障碍是造成大学生个体自杀的内在原因之一。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重症抑郁障碍的自杀危险率为12%~19%,平均为15%。因此,强化对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控制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重要措施。

首先,通过SCL-90对学生进行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对筛查或心理咨询中发现的高危人群,即有心理障碍或自杀倾向的学生,由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重点预防。如:加强自杀预防知识的普及教育;进行行为观测和心理检测;开设“生命热线”、心理咨询中心等。一旦发现其心理异常,必须及时加以疏导防治。对发现有精神疾病倾向者,应配合家长及时请专业医生进行鉴别诊断,确诊后的抑郁症、分裂症、强迫症等精神疾病,必须积极进行医学、药物治疗,使自杀事件防患于未然。

3.构建快捷、可行的危机干预机制。根据易激发自杀意念产生的各个环节设定排解方案,实施心理干预。通常情况下,欲自杀者从产生自杀意念到行为实施都有一个心理过程和一个时间过程,因此,构建快捷、可行的危机干预机制,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帮助自杀者打消念头,使其重新回归社会。实践证明,很多情况下自杀只是心理失调而一时冲动的行为,只要发现及时,方式恰当,危机干预可将自杀冲动遏止在萌芽之中。

参考文献:

篇(8)

一、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及其发展

我国历来有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的传统,古代对学生的资助大多实行“教养合一”的模式;在近代,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和民国时期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等官方文件都对贫困学生的资助进行了相应的要求。解放后,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我国高校目前建立的学生资助体系包括助学金制度、奖学金制度、学生贷款制度、勤工俭学制度以及其他配套制度,其中助学金制度是贫困生资助的主要方式。建国初期,为解决一部分贫困大学生的上学问题,在1952年,建立了人民助学金制度;在1953年至1965年,国家对高校的助学金制度进行了调整,主要涉及助学金的享受范围、享受比例以及享受标准;在1966年至1982年,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助学金制度处于停滞的状态。在1983年至1992年,人民助学金历经改革甚至取消,1993年起,我国逐渐恢复了高校助学金制度,2007年,国家助学金产生,我国各高校已经初步建立了“奖、贷、助、补、减”以及“绿色通道”多位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正处于不断完善中。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资助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主要倾向于“奖”、“贷”两种方式,其他四种方式受资助的名额与金额都较小。由于助学金的名额少,并不是所有的贫困生都能获得资助;由于上述六种资助方式都属于常规性资助,对于学生出现的临时困难情况则不能够及时解决,会影响到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2、贫困生心理影响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

在贫困生资助中,现有资助方式多以无偿给予的方式进行,没有规定贫困生接受资助的相应义务,学生接受资助较为被动。这种资助方式会强化贫困生的弱势意识,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无偿发放式的资助可能导致贫困生只知索取而不懂感恩,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形成精神贫困。

3、贫困生之间日益分化

现有资助体系中,由于资助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贫困生都能够享受上述六种资助,比如奖学金的评选,就要求学生成绩进入全班前30%,有些高校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获得一次助学金的资助,这都限制了部分绝对贫困的学生获得更多资助的权力;相应地,学习好且贫困的学生在校期间得到的资助要比学习差且贫困的学生多很多。

4、助学金的评定难以完全公平

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的名额少,且对学习成绩、综合成绩有严格的限制,奖励面小,更多的贫困生将目光聚集在助学金上。国家助学金通常为2000元/生/年,受助面较大,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不能同时获得。每到助学金评选之时,班上学生会明争暗斗,拉帮结派,忽视同学情谊。由于助学金的评选原则、评选方式具有很大的弹性,每个班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与标准,在评选中难以确保公平;比如有些班级是班级成员投票选出贫困生,结果选出来的是人缘好的学生而不是真正的贫困生。

5、高校间贫困生资助力度不一

我国高校主管单位多样,高校类型、层次多样,这导致各高校获得的投资难以均等,往往高校的社会声望、主管单位层级越高,获得的投资也越高,以湖北高校为例,部属高校本科生生均教育财政拨款8200元,省属高校生均教育财政拨款2000元。财政投入的差异导致地方院校的贫困生能够得到的资助更少。

6、贫困生认定困难

贫困生要获得资助,被认定为贫困生是基本的前提,但这往往是最困难的。多数高校以学生入学时上报的家庭经济情况作为贫困生认定的基本条件;但这往往涉及几个问题:学生入学时是否如实上报家庭收入、学生是否真正了解自己的家庭收入、同样的经济收入在全国各省市是否是同样的贫困。很明显,上述几个条件都存在若干变量,以学生自述的家庭条件为依据评选奖学金,会出现偏差。另外,对贫困生的认定标准难以量化,贫困生的认定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随意性,学生对于认定结果的认同率不高。

三、规范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对策建议

1、设立多种形式的奖助学金,加大学生资助力度

高校现阶段发放的奖学金、助学金大多来源于财政拨款,社会渠道对学生的资助相对较少,高校应该准确把握相关政策,发挥自身与地方的紧密联系,争取社会资金,设立更多的奖学金、助学金。

2、完善贫困生贷款制度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商业银行出资的信用贷款,以学生个人信用为保障,学生一般在生源地贷款。国家要加大对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防范银行风险,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获得贷款的资助。

3、规范勤工俭学活动

高校勤工俭学岗位及名额的分配要优先特困学生,要有意识地拓宽学生的视野;高校要加大勤工助学资金支持,提高贫困生待遇,保障校内勤工俭学学生的权益。

4、规范各项资助工作

高校助学金的评选要形成统一的制度与规范,合理地制定评选规则,评选过程要尽可能地民主、公平、公开、公正。

5、增强资助的育人功能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要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客观对待自己的处境;高校及社会要积极关注贫困生的心理活动,通过各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通过心理建档、关注高危群体等方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积极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刘华.我国高校助学金制度的产生与变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 郭昕.我国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3] 赵姝.我国高校助学金制度的初步探索[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篇(9)

中国正处于一个快速转型时期,伴随时代的变革,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等都悄然发生改变,对高校学生群体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都产生相应的影响,学生问题也逐渐呈现多样性和时代性的特点。高校学生问题中出现的新问题是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一个新的挑战。

一、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能

当前高校辅导员的主要职能是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群体的管理工作。实际上,辅导员往往陷入琐碎的工作中,与“育人”的目标渐行渐远;再者,辅导员作为行政人员,在实际工作的执行中更偏向用权力达到管理的目的,很难使学生真正信服。

二、社会工作理念

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①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社会工作的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高校社会工作的发展更是阻力重重,但是学校社会工作的一些理念可以引入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中。引用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的理念,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可帮助其自我发展。

三、社会工作在高校辅导员中的介入

1.社会工作方法在高校中的应用

社区工作是指通过发动、组织社区的居民参与集体行动,发现社区内的需求及问题,从而为社区居民争取各种资源,争取有计划地预防和解决各类问题。与高校学生紧密联系的社区就是大学宿舍,在宿舍内组织好学生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个保障。

小组工作是将有共同目标的组员聚集在一起,通过组员的分享,实现相互支持、相互成长,从中寻求榜样等。高校新生成长小组、高校发展性小组、贫困生小组等都可以实现小组工作的应用。

个案工作是根据案主的具体情况,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面对面辅导。个案工作相比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对案主的了解更深入,使得社会工作更有针对性。

2.个案工作介入高校辅导员工作

笔者以在高校任职辅导员期间的一则个案为例,分析个案工作在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应用。

(1)个案背景资料简述

刘某某,女,河北美术学院大一新生。自述其家在河北衡水的一个农村,家里有六口人。奶奶常年疾病缠身,家中有一个智障的叔叔,父母身体状况差,哥哥是无业游民。在刘某某考上大学之后,无形中使家庭经济更拮据。

在开学时,刘某某只交了一部分学费,在11月份时,仍然欠着学校7000元的学费。笔者在11月份找其谈话中谈及学费一事,明显感觉到刘某某的焦虑。刘某某谈到其哥哥今年28岁但是未婚,在农村已经算大龄了,其父母现在将哥哥结婚的事情看得无比重要,家里所有的事情都以哥哥结婚的事为重心。在今年9月开学时,因为学费高昂,其父母甚至产生让其退学的想法,在刘同学的口中,父母都是比较封建的,她父母认为女孩子没有必要上那么多学,最终因为刘同学的坚持,争取到这样一个上学的机会。

在谈话中,刘同学提到自己为剩余的这部分学费没有交时常感到焦虑,觉得每天都有什么事情压在心里。另外,宿舍的女孩子家庭条件都比较好,在平常她们叫自己外出逛街的时候,自己从来不敢和她们一块出去,因为自己的生活费有限没有更多的钱逛街用。在平常的时候,自己每顿饭都有预算,有时不是很饿就少吃一顿。

(2)介入的具体目标

通过个案访谈,缓解个案案主因为家庭困难带来的焦虑情绪,树立案主的自信心,帮助案主找到经济来源,缓解经济压力。

(3)个案的具体介入

第一,案主个人系统的介入。笔者在了解刘某某的具体情况后,针对其开展了三次访谈,通过访谈深入了解案主的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第一次访谈主要探讨的一些轻松的话题,让学生对笔者产生信任感。在后两次的访谈中,基于了解到的刘同学的情况,笔者首先做的是缓解刘同学的焦虑情绪,减轻其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给其造成的自卑感,其次基于案主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第二,案主的社会系统的介入。家庭系统的介入。因为刘某某的家庭在衡水距离学院较远,要实现面对面谈话比较困难,所以笔者通过电话与刘某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在沟通中,主要表达了刘同学在学校表现得很优秀,再者她能考上本学校是很不容易的,以后加上学校助学金各项帮助,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家庭负担,希望家长给予刘同学更多的精神支持。

第三,学校系统的介入――争取资源的支持。刘某某想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找兼职,但是因为没有相应的信息来源,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身边有不少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校外都找到兼职,但是因为自己胆子不是很大,没有勇气独自打工。考虑到刘同学的具体情况,笔者发掘自己身边的资源,在学校食堂给其找了一份兼职的工作,除了能解决其吃饭问题外,还能每月争取一点额外费用,关键是考虑到刘的性格在学校这个环境中兼职能够给予其安全感。因为在学校食堂打工的有不少也是家庭相对比较困难的,在刘同学打工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更多和自己家庭环境相似的人,因为拥有共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遭遇,他们更能够相互沟通交流。刘同学或者也可以从中寻找到自己的榜样,更好地实现自我的发展,这些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远比单纯的说教更容易让他们接受。

(4)个案评估

通过个案的介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案主的焦虑情绪,让其更积极地学习、生活,在食堂的兼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经济困扰。

(5)介入反思

在了解到刘某某的家庭情况后,笔者曾问过她为什么没有申请助学金,刘某某说因为所有的贫困申请书都要交到班长手中,但是自己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家的具体情况后以异样的眼光来看自己,所以放弃了申请助学金的机会。

通过这则个案让笔者反思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自己作为辅导员应该及时、深入、多方面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争取做到让真正贫困的学生拿到资助,同时还应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其认识到拿助学金并不是“低人一等”。

四、结语

随着大学生时代性问题的出现,将“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引入高校社会工作中是很有必要的,这样能帮助辅导员更好地服务学生。但是由于高校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起步比较晚,还需要在本土高校的特点上不断改进和发展。

注释:

①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8.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8.31.

[2]张雄.个案社会工作[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105.

篇(10)

在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 处于学校和社会的过度阶段。他们或多或少地容易出现强迫、焦虑、抑郁、自卑之类的情绪,心理学上把这类情绪称之为负性情绪[1]。鉴于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对个体身心健康,以及对他人、组织和社会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干预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念”这个概念最初源于佛教禅修,是从坐禅、冥想、参悟等发展而来,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方法。卡巴金(J.Kabat-Zinn)将其定义为是一种精神训练的方法。所谓正念疗法,就是以“正念”为基础的心理疗法。正念疗法的具体方法采取的是团体训练课程的形式。每个进入正念课程的参与者都需要参加一个为期8周的团体训练班,每周一次,每次2.5至3小时。练习的内容是禅定等正念训练。

在近20年来受到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2]。大量研究表明,基于正念的心理疗法对压力相关障碍[3]、焦虑障碍[4]、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5]等干预有效。目前,国外使用正念疗法对负性情绪干预的研究报告不少[6-9],国内仅有两篇相关文章发表[10-11]。

本研究通过招募被试的形式,以受负性情绪困扰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8周的正念认知治疗,初步探索此疗法对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启发。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来自昆明某高校的在读大学生。通过校园张贴海报、校园BBS上帖子进行招募,先后招募到15名患者,共入组6名,其中男生4名,女生2名;年龄18~24岁,平均20.7岁;大一新生4名,二年级2名。入组条件:(1)YBOCS得分≥10分;(2)自述为强迫、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给生活带来了困扰;(3)无物质滥用或依赖;(4)无精神病性症状。(4)了解团体设置后能坚持参加8周。

(二)工具

1.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ale-Brow Obsse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 [12]对患被试的强迫观念、强迫行为进行每周评估。

该量表共10个项目,其中1~5项为强迫思维,6~10项为强迫行为。每个项目采用0(无强迫思维行为)~4(极重)点计分。

2.五因素正念度量表(Five Facet M indfulness Questionnaire,FFM Q)[13]对患者进行治疗前、治疗后和追踪期测量。该量表共39个条目,分为5个分量表:观察、描述、正念行动、不判断、不反应。每个条目采用1(一点也不符合)~5(总是很符合)点计分。

3.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14]共20个条目,以1“完全没有”至4“持续存在”4点计分,总分越高,焦虑程度越高。SAS的Cronbach's系数为0.931。

4.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15]共20个条目,以1“完全没有”至4“持续存在”4点计分,总分越高,抑郁水平越高。

(三)方法

1.研究方法

经被试知情同意,治疗平均次数为8次,治疗次数结合被试的实际进展情况略有调整。治疗频率为每周1次,每次约60Min。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1次追踪测评。

2.干预方法

干预持续8周,每周2 h,由1名多年练习正念的指导教师带领,地点在昆明某高校的咨询室。

治疗分3个阶段,第1阶段(第1次)为心理教育,第2阶段(第2~4次)为正念练习阶段,第3阶段(第5~8次) 运用所学应对未来的心境。每次会谈都从填写YBOCS开始,然后回顾上周的家庭作业,了解练习的感受,解答练习中的疑问,接着是正式的治疗,最后和患者共同讨论确定下周的家庭作业。

第1周主要为针对负性情绪和正念训练的心理教育,通过葡萄干练习导入正念的概念。

第2~4周学习正念练习,其方法参照《改善情绪的正念疗法》,练习内容依次为躯体扫描、正念观呼吸、正念观察想法。强调被试练习中要一刻接着一刻客观观察体会自己的想法、思维、冲动和情绪等内心活动过程,学习只是将它们视为内心的事件,体会这些心理现象自行变化的属性;另外一方面强调将精力投入到此时此刻、有建设性的事务而非病理的行为上来。每次的第1个小时进行正念训练,第2个小时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分别为“活在当下”,“允许\顺其自然”以及“想法不是事实”,指导教师带领被试主动导引出困扰过自己的情绪问题,然后使用正念技术进行应对,从而产生对自身问题新的体验和认识。请被试在接下来的一周完成家庭作业,包括每天30 min的正念训练,。

第5~8次,运用所学应对未来的心境,目的在于启发被试在未来遇到情绪困扰时,可以采取让自己有控制感、成就感的行动。

最终目标是让被试认识特别是能够体验到,这些负性的想法、情绪、冲动都存在着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变化过程,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阻止它们的出现。通过这个治疗过程,一方面增加患者对负性想法和情绪的容忍力,一方面降低患者实施消极行为的冲动,最终放弃消极行为,将精力投入到正常事务上来。

(四)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4.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采用Wilcoxon配对样本检验比较被试在不同时点各量表的得分差异。

二、结果

(一)干预前后各量表得分比较 6名被试参加训练的平均次数为6.5次。由表1可见,YBOCS,SAS,得分干预后低于干预前,而FFMQ得分干预后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二)对访谈稿进行类属分析后,抽取出的5个主题分别为正念训练的收获、对小组氛围的感受、对训练课程的意见及建议、练习的阻碍、对正念的认识。所有被试都认为从训练中得到了收获,在课程结束后1周进行访谈时,大部分表示还在坚持使用3 min呼吸空间帮助自己面对负性情绪,收获体现如下:(1)学到负性情绪方面的知识;(2)教师的话有启发;(3)让自己平静,调节情绪的方式;(4)正念能力提高;(5)接纳;(6)放松。

对于训练的设置,有3名被试觉得第1次训练中没有说明这种训练和他们的负性情绪有什么关系,有点疑惑。对被试练习最大的阻碍是时间和空间,4名被试表示练习的时间太长,因此需要对被试说明为什么要练习这么长的时间;2名被试表示在宿舍里练习怕打扰到别的同学或觉得不好意思。

三、讨论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8周正念认知疗法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被试的情绪,显著提升被试的正念能力,并且训练效果在3个月后得以维持。初步揭示出以正念认知疗法对这6名被试的心理治疗的有效性。

本研究中,训练认真、家庭作业完成较好的被试的YBOCS得分下降程度较大。因此,正念认知疗法的疗效可能与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有关。有研究表明,坚持练习正念的大学生可以有效降低其抑郁情绪、特质焦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16]。此外,经过8周的正念训练,被试的正念能力显著提高,与Collard等[17]的研究结果一致。

由于大部分被试不是严格按照强迫症、抑郁症诊断标准采选,所以总体上被试的强迫症状严重程度较低,也不足以引起较高的抑郁水平。所以,被试的SDS得分干预前后变化幅度不大。

本研究通过对访谈稿进行分析,发现正念认知疗法对负性情绪起作用的方式在本研究中集中体现为3个方面:(1)接纳的态度减少了压力,减轻了负性情绪;(2) 增强了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而不被负性情绪吸引影响;(3)正念本身能带来一些行为的调整和改变,那些在正念量表上得分更高的人会显著的对不适应行为与情绪进行调整。

本研究干预的被试数量少,案例主要来自大学生,负性情绪症状相对中等偏轻。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使用大样本随机对照实验设计来进一步检验以正念认知疗法的有效性及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慧敏,李金虹,大学生负性情绪的积极意义[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19(5):67-68.

[2]辛德尔・西格尔,马克・威廉姆斯,约翰・蒂斯代尔,著.抑郁症的内观认知疗法[M].刘兴华,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34.

[3]SUSAN MO,SONJAV B.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Behav Modific,2005,29(1):95-129.

[4]SUSAN MO,LIZABETH R,DAVID HB.Integrating acceptance and mindfulness into existing cognitive-behavioral treatment for GAD:A case study[J].Cogn Behav Pract,2003,10(3):222-230.

[5]LINDA EC,MICHAEL S,KAMALA DP,et al.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in relation to quality of life,mood,symptoms of stress and levels of cortisol,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DHEAS)and melatonin in breast and prostate cancer outpatients[J].Psychoneuro-endocrinology,2004,29(4):448-474.

[6]SAPANA RP,JAMES C.Adapting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A case report [J].Cogn Behav Pract,2007,14(4):375-380.

[7]WILKINSON-TOUGH M,BOCCI L,THORNE K,et al.Is mindful-ness-based therapy an effective intervention for obsessive-intrusive thoughts:A case series[J].Clin Psychol Psychother,2010,17(3): 250-268.

[8]HANSTEDE M,GIDRON Y,NYKLICEK I.The effects of a mind-fulness intervention on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in a non-clini-cal student population[J].J Nerv Mental Disease,2008,196(10):776-779.

[9]HAMILTON F.The use of mindfulness in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Suggestions for its applic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existing treat-ment[J].Clin Psychol Psychother,2008,15(1):53-59.

[10]刘兴华,韩开雷,徐慰.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症患者的效果[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12):915-920.

[11]樊瑞娟1,李波2 团体正念认知疗法对大学生强迫症状干预效果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9): 1065―1068.

[12]张一,孟凡强,崔玉华,等.修改耶鲁-布朗强迫量表的临床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5):205-207.

篇(11)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尤其是实行招生并轨学生交费上学的十余年来,缴费上大学的观念已基本形成,与此同时产生的高校中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更好地研究和解决贫困生资助工作问题是当前面临的十分紧迫而重要的现实课题。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及其建立的意义

高校贫困生是个相对概念。一般来讲,高校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上学期间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较困难的学生。这些费用包括学费、生活费、住宿费、书费等基本费用。在具体的资助工作中,通常把家庭人均收入较少,有一定数额债务,只能缴纳部分学杂费,基本生活费接近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学生定为“贫困生”,而把家庭经济收八没有任何来源,基本上靠借债上学,无力缴纳学杂费,在校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学生称为“特困生”。

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及其相关配套措施的落实,多种形式并存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已经在高等教育阶段初步建立起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资助形式有效解决了高校贫困生的上大学问题。具体情况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大学后。可通过“绿色通道”及时报到,入校注册后核实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资助帮扶。在资助体系中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各高校的春秋季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岗位等形式的帮扶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除此以外,国家还积极倡导、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面向高校设立奖助学金,一道帮扶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立及有效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是切实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和持续发展,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以及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贫困生资格认定缺乏有效的认定机制。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是高效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基础,这一基础工作的水平和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效果。现行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认定。多以学生自述为主,或由学生家庭所在的街道或乡镇民政部门等开具的证明材料。一方面高校贫困生认定的量化标准的缺乏、区域经济收入水平的差异、学生对家庭收入量化认识的模糊及其个人诚信度等因素的存在,给资格认定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另一方面,由于街道或乡镇民政部门等所提供的证明材料的可靠程度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公正性,导致的结果是部分非贫困生获得了贫困生资格,而部分真正贫困的学生却得不到应由的帮助,造成了资助工作中“贫困生不贫困”的情况存在,影响了资助工作的公平性。

贫困生资助工作缺乏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高校贫困生是一个需要给予特殊关注的群体,因为经济上的贫困,他们肩负着家庭甚至几代人的希望;因为贫困。他们的求学之路比常人艰辛;因为贫困,他们的内心常常比较脆弱。在实际的贫困生资助工作中,重物质轻精神的情况比较典型,人文关怀、个人尊严、感情需要和心理抚慰很难得到尊重和满足。爱心企业资助大都需要举行捐赠仪式,树立和宣传企业形象。为保障资助工作的公正性,贫困生的信息在一定范围内的公示通常的做法。保证了资助工作的有效监督。这些工作形式的出发点和目的无可非议,但使贫困生心理上承受着巨大压力,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资助工作的实效性也大打折扣。

贫困生资助工作时段过于集中。导致难以解决突发事件造成的贫困问题。由于政策因素,每年的贫困生资助工作主要集中在固定的时段,而且刚性的政策要求必须按时、按量、足额下发。一方面,这种方式使国家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得以有效落实;另一方面,却对于阶段外时段因病、因灾或家庭突发变故等原因造成的贫困生问题关注较少。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每年都与一些学生因病、因灾或家庭突发变故形成的新增贫困大学生群体,而由于资助时段过于集中的原因,不能满足贫困生资助工作现实的资助需求。

贫困生资助工作重给予性扶持轻主体性激励。在目前的贫困生资助基本上都是无偿给予的,过多的给予性扶持会使部分学生和家长在思想上走八了误区,一味依赖学校和社会的资助,完全把希望寄托在资助上,“等、靠、要”的思想严重。这种情况的出现还会引起一些学生的攀比心理的滋生,出现不贫装贫的现象。因为一些学生看到某些贫困学生不努力,学校活动也不积极参加,也没有为学校和班级做出多少贡献,但一纸贫困申请就可以得到资助,其数目比自己通过努力学习和优良表现而得到的奖学金还要多,很可能产生心理的不平衡,不贫装贫现象就会滋长。这从每学年学生报到时交学费的情况就能够非常明显地看到。一些本来自己能够交学费的家庭根本就不带学费到学校,一些本可以通过亲戚朋友筹集学费的家庭也不再努力筹集,更有甚者,一些学生从家里带来了学费到校,但就是不按时交纳学费,而是采取观望的态度,影响了资助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问题的对策

建立、健全的贫困生资格认定的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牵头制定、出台认定高校贫困生的统一标准体系:工作中强化诚信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关爱、友善、礼让的传统美德和优良品质,使“应受助者得助”。要建立专门的大学生资助工作中心。做到人员到位、制度到位、职责明确,严格工作程序,从贫困生的申请、审核、公示、建档、跟踪调查、违纪查处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督和管理,消除人为因素和主观操作的影响,随时取消弄虚作假学生的资助资格,并予以校规校级的惩处;采取定期资格复查的办法对全部的贫困生进行资格复查,并不定期地随机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形式进行核实,确保贫困生资格认定的客观、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