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茶叶的专业知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是检察官的职业道德。立法是公正的尺度,审判是公正的艺术,而检察官则是公正的守护者和实现者。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的目的是实现全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对于检察官而言,职业的特殊要求需要检察官首要的品质是公正和公平,这既是执法的技术要求,也是一种道德要求。鉴于检察人员可能发生偏离公正执法对于法律监督权威的损害远远大于执法技术上的失误,因此维护公平正义首先应被视为一种对检察人员职业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同时,由于检察人员的活动依法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法律对其身份具有保障权,执法的公正与否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其“良心”保证的。因此,相对于外在的监督与制约,职业道德和检察职业自律是更为重要和有效的保障机制,在这方面最基本的要求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依法办事”,要培养检察人员对于宪法和法律的信仰和尊崇感,不受任何外在的压力和干扰左右的、对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严格遵守。
公正和正义的检察职业道德,不能仅仅停留在抽象理念的层次和或者沦为空洞的口号,而应当具有现实可行性,形成具体的行为规范,建立起内部的监督和自律机制,并能在检察人员违反这些道德规范的时候,有效地发动责任追究和制裁机制,这种机制的完善程度决定着检察人员的逐步成熟和社会威望,这也是从内部控制检察官偏离公正的最重要的防线。
二是检察人员的职业技能。包括法律的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对法律规范的理解与解释能力、法律意识、掌握证据的和事实的能力、思辨、辩论和撰写理论调研和法律文书的能力等等。这方面的职业素质决定着法律监督各项活动的实体和程序过程及其结果的质量与效率,直接关乎着检察机关的外在形象也即执法水平。这些职业素质不同于文化素养,并非能够通过书本和一朝一夕即可掌握的,它的掌握和提高主要依赖于实践经验的长期积累和长时间的磨练,因此高素质的检察人员其职历的长短和年龄本身就成为其素质的一个显著标志,这也说明一个成熟的检察官的成长之所以需要较长时间的原因所在。这就需要我们在遴选和培养检察官时必须充分考虑检察人员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注重对检察官多个岗位的使用和锻炼,应当看到多种业务经历对检察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形成具有的实践意义,也更加有利于检察官职业素质的形成和完善。
三是检察官的学养。这几年随着各种学历教育和培训,包括新录用人员的更新换代,检察队伍的知识层次和学历结构有了根本的变化,但知识仅是理解的基础,并不一定转化为能力和智慧。需要指出的是,一个人的学问及养成,并不仅仅意味着学历,甚至主要不是指学历,因为一个检察官的学养不仅包括法律方面的素养,即对法律规范的理解和法律意识,更重要的是指他们在处理法律监督事务中所必需的社会常识,即对社会生活、生活价值和生活利益等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尤其对于基础的检察官而言,一定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还意味着对当地社会及其一般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的了解,这些都是处理法律监督事务所必需的。检察官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就必须注重学养,还在于:社会公正不单单是法律的范畴,同时也是哲学伦理学的范畴;一名成熟的检察官必须认识到,公正并非法律应当保护和促进的唯一价值,公正本身是个需要多元价值体系维护的世界。检察官在维护社会公正时,有时需要在现实社会价值体系中做出选择与平衡,要在法律公正和社会公正之间实现一个功利性的最佳结合,通俗地讲,我们在法律监督活动中要遵循严格依法办事,但还要将三个有利于融会贯通。事实上,这是一个具有十分深刻内涵的法哲学命题,包含着丰富的理性、经验、政治性、历史性和现实性的要求。要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与选择,则是一名检察官最难以逾越的坎,也是一个检察官努力的最佳境界。法律监督者仅有公正的愿望是绝对不够的,必须掌握公正的学问,称职的检察官必须集公正的意识、品质和深厚的法学和社会知识修养于一身。
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迅速发展决定了检察业务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多。交换的标准与分配的比例,刑法的适用和补偿的确定等,相当一部分要通过监督活动去确认和实现,而由于社会总是在发展,社会生活总是具体的、复杂的,法律是先定的概括的,人的认识是多样的、受局限的,而审查和判断又必须是明确的、肯定的。因而检察官在处理具体案件时,必须既全面掌握相关的知识,同时又必须兼顾相关的价值。比如,是首先考虑社会秩序安定的需要,还是社会公正的需要,抑或是社会效益的效益?在这三者之间协调,既要根据社会现实的需要突出某种价值,又要不忽视或损伤另外的价值,因此就所需的相关知识而言,从价值选择平衡上就决定了一个优秀的检察官应当是伦理学家、政治学家;任何一部法律都涉及众多技术问题,如概念的理解、原则的贯通、条款的应用、法律文书中对法律和事实的说理和阐述,那么优秀的检察官又必须是逻辑学家、语言学家;法律监督活动也并不是简单的找法过程和制作下达法律文书的过程,它同时是向诉讼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宣传法律和法制的活动,因此优秀的检察官又必须是心理学家和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的法律宣传家。检察官的学识还要求他们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社会的发展中保持审慎稳健的而非激进的立场和态度,才能起到平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高素质检察官的培养与其他纯技术的专家产生有所不同,其能力并不是与学历的高低成正比的。
基于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总体发展形势来
看,首先在量上取得了巨大优势。当前,我国有中等职业学校(含高职院校)12 000 多所,在校生超过2 100万人,专任教师达88万余人。[1]但我国的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与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教师理念有待进一步更新,教师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欠缺。因此,本次调研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包含了解教师专业发展认知情况,教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态度,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等,通过了解教师内心的真实想法,反映出其专业发展需求,从而对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网络调查法并辅之以访谈的方式进行,对全国15个省份的多所中职学校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 670份。调研对象主要以之前参加过国培的老师为主,进行跟踪调查培训效果。调研前期,根据教师职称和年龄结构的不同,采取电话约访形式,初步了解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在培训上的需求以及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认知情况。在掌握教师基本情况后,进行问卷整体结构的设计,并在部分老师试测基础上调整问卷结构,最终完善问卷。新修订的问卷包括教师职称、学历、毕业院校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等级等四个维度。经过试测和多次修改,最终确定问卷题目共 46 道,其中填空题 7 道,排序题 6 道,单选题 33道,题型丰富,题量适中,能较好地反映出调查对象的意见与看法。本文中呈现的分析数据图表均来自问卷星软件自动生成。数据来源广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从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来看,职称是中级及以上的占 61.95%,学历是本科的占 70.98%,研究生学历占27.76%,拥有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级是高级及以上者占54.62%。可见,约有一半以上的调研对象专业化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熟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比较符合研究要求,对统计结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调研及分析
(一)教师能力需求调研
1. 在教师专业能力方面,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最为重要。教师专业发展即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技能、丰富专业情意等方面的专业成长过程,是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达成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调查数据,专业能力需求排在第一位的是专业知识,所占平均分值为6.94;第二位是专业技能(6.72),第三位是课程与教学知识(5.14),第四位是学生管理(4.39),而行企业知识和企业实践经历得分相对较低(4.03和3.90)。由此可见,大多数中职教师认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最为重要,希望通过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促进职校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2. 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师德和专业理
念所占比重最大。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知,就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而言,师德和专业理念占据首位,平均得分为5.98,其次是涉及具体实施层面的教学方法(4.90)、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4.57),而教学评价(3.66)和管理学生(3.63)等环节得分较低。教师的专业发展包含外部环境动力和内部动力,师德和专业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力之一。2013年,教育部颁布《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该标准体系将教师的师德和专业理念作为考察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维度之一。可知,教师的师德和专业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与灵魂。其次,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特殊教育,要求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教育实践能力,因此,教学实践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应用是否恰当。
(二)教师专业发展认知情况调研
1.制约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多。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生源的不断增多,中职教师师资队伍发展得以不断壮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众多阻碍教师发展的因素。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可知,教师反应工作量大而工资待遇低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平均得分是7,第二位是中职学生难教难管(6.63),第三位是中职教师这个职业缺乏荣誉感(6.05)。此外,还有反应中职学校教师评职称评的比较慢(4.47),学校内部人员非教学人员冗余(4.37)等,可见,影响中职教师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在于学校各领导部门缺乏有效管理机制,从教师自身层面来看,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动力不足,对中职教师这个岗位尚缺乏认同。
2.教师对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识有待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中职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专业标准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认识的基本准则。深刻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内涵,对于中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起着特别重要的指导作用。据调查数据显示,62.39%的教师表示知道该文件的颁布,而有37.61%的被调查教师称不知道该文件的颁布。由此可见,部分地区或学校没有把国家颁布的政策文件及时下达给一线老师,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缺乏对政策文件的关注,不清楚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没有以此为基准进行规范教育教学工作。因此,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3. 在提高专业能力途径方面,主要以平时自学、教学中反思和参与培训为主。寻找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教师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参照调研情况,将中职教师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主要途径总结为以下五项:(1)依靠平时自学和教学中不断反思;(2)参与各种培训;(3)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企业或社会实践;(4)依靠学校调研活动或参与专业建设;(5)参与各种竞赛或比赛。调研结果表明,有44.33%的人表示依靠平时自学和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来提高;其次,参与各种培训的老师有 183 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7.31%。而依靠学校教研活动或参与专业建设等途径的人数只有36人,占总人数的5.37%。可见,绝大多数教师主要依靠结合教学实践反思挖掘自身不足,积极参与培训等途径提高专业能力,教师们有一个积极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但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和学校教研活动途径比例较低,可见,学校在组织教师培训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完善,而且教师参与专业建设程度不高,教学自主性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4. 教师对双师型的认定态度积极。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特殊要求,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但目前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依旧匮乏,与地方颁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件中2020年要求达到的50%的标准相差甚远。通过调查,了解教师对双师型教师的态度,将有利于中职教师认清自我定位,提高内驱力,以便优化调整专任教师的结构比例。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教师表示赞成该双师型教师评定方法,只有不到20%的少部分教师态度比较冷漠,认为无所谓(11%)或反对(5%)该做法。可见,大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双师型教师对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并能够按照国家政策文件的要求,严格规范自己的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工作。
(三)教师学历提高需求途径调研
1.在职教师参加研究生教育需求及方向。中职硕士学位工作自2000年开始试办以来,至今已有十余年时历程。中职硕士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及未来一定时期提高中职师资队伍学历水平和业务能力水平的有效形式。[2]一方面,为顺应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来看,迫切需要中职硕士学位培养这一推动力量;另一方面,中职学校教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的不合理与双师型教师匮乏等现状都对中职教师要求攻读硕士学位提出了迫切要求。在被调查教师中,有 306 人占总人数的45.67%的教师表示愿意选择所学或所教专业的专业硕士,如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等就读。44.63%的老师支持就读即将试行的在教育硕士下增设的职业技术教育硕士。只有不到10%的教师选择面向普通中小学的教育硕士或其他。可见,大多数老师希望接受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并对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的开设持积极态度。
2.职教硕士应重点突出教育学与专业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内容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4年中国杭州召开的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国际会议上提出职业技术教育硕士,这是针对职业教育设置的一种新型学位制度。从2016年开始,国家学位办在教育硕士下增设和试行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毕业时授予教育硕士学位。合理的教学内容的设置能够使该硕士类型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通过调研了解到,一半左右的教师认为,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教育应重点突出教育学与专业结合的专业教学方法,其次,33.43%的教师认为,所教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要重点突出,其他老师认为,应重视以心理学为基础的学生管理和指导以及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由此可见,大多数老师认为,职业技术教育硕士应该依托教育学专业理论,探究教育学如何与专业结合,提高专业课的教学效率,是攻读硕士学位应该有针对性提高的重要一点。此外,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是教师们学历和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因此,也很重视对自己所教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拔高。
(四)对教师聘任制度的看法及态度调研
1.中职学校聘任教师有必要建立严格的管理体制。教师资格制度是实施教师职务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的前提。但随着教育形势的改变,现有的教师资格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3]因此,教育部率先对普通教育的教师资格制度作出了改革,重新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对中小学新进教师实行国标、省考、省用、校聘管理体制。那么中等职业学校是否也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呢?调查发现,有超过 60%的教师支持这一做法,认为中职教师在聘任教师时,有必要对教师准入严格把关。只有20%左右的老师持消极态度,认为中职学校没必要引用这一套管理体制。还有11.91%的老师保持中立态度,认为无所谓。
2.大多数老师支持新进教师要有企业实践经验。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教育,培养目标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要求相对较高。教育部规定学校新招聘的专业教师若没有企业实践经历,要求必须有至少半年的时间到企业实践后才能上岗,针对这一政策的可行性,我们做了相关调研。数据发现,调查教师中 90%左右的教师表示支持这一政策,只有不到4%的教师认为没必要。由此说明,多数教师比较认同企业实践经验有助于专业教师能力的提升。3.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原因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老师认同去企业参与实践,一方面能够接触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以便培养出的学生更好与社会接轨;另一方面,将自身的技术研发成果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去,发挥实用价值。因此,教育部在2006年出台文件规定,专业教师必须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两个月,但现在许多学校落实不到位,我们对该问题进行了调研。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1)企业不接收或到了企业也没有实践岗位;(2)教学任务重,没有时间;(3)学校缺乏相关的激励政策;(4)到企业实践所需费用落实不了。由此可见,学校和企业的有效合作是教师深入企业实践的前提保障。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其目标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4]接收教师进入企业内部,意味着他们要提供实训场地,投入人力物力对教师进行培训,而由于校企合作尚未形成有效机制,企业参与教师培养的动力不足,并非将企业本质文化和先进技术展现给外人,导致教师即使进入企业也学不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中职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加上中职生难管难教,教师按照教学进度计划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就已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除此之外,抽不出完整时间去企业实践,这些都是制约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结论与建议
1.教师培训要突出企业实践。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职教育;问卷调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
Key word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questionnaire survey;food nutrition and detection specialty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5-0205-03
0 引言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潮流,其中大学生创业更是受到政府、社会的鼓励。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简称“高职食检专业”下同)自从1999年开办以来,经过十多年建设,目前已建成国家示范性专业,总体而言学生找工作不难,但就业质量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1]。在校期间开展有效的创业教育,将有助于本专业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本问卷调查选取本校高职食检专业学生(大一、大二、大三、近五年毕业的)作为调查对象,收回有效问卷232份,并与若干学生进行访谈调查。本研究设计的调查问卷共有15个问题,主要围绕学生创业现状、创业教育开展现状、创业教育措施等方面进行开展。
1 创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由表1可知,高职食检专业学生对于创业的理解较为全面,82.8%的学生认可创业是开创一份自己的事业,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创业[2]。通过创业教育(尤其是创业实践),有助于W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方向,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例如在找工作时,可以从个人事业发展、个人创业角度出发进行选择,更加清楚自己需要怎样的工作,而不会单纯追求待遇或所谓轻松工作。当然也有60.8%的学生认为创业是开办企业(公司),毕竟以往人们狭义的创业主要是指开办公司,为消费者提品或服务,并创造工作岗位,能为他人提供就业岗位,这种观念也造成部分学生和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误解,认为在校期间学生不大可能开办真实企业(公司),所以这种创业教育价值不大。
调查发现,有83.2%的学生表示有或曾经有创业意向,而只有16.8%的学生表示没有想过创业,这说明创业的想法在大学生心中是普遍存在的,大部分大学生并不希望过平庸的生活,希望能有自己的一番事业,但现实障碍也是存在的,往往会残酷击碎很多大学生的创业想法。因此,如何保护大学生的创业想法,值得学校、教师去思考。
由表2可知,62.1%的学生选择创业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自己的老板,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这是人的本性。也有59.1%的学生认为创业可以赚到更多钱,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而单纯在企业打工的收入是不高的[3]。在交谈中了解到,部分毕业生,尤其是女生,希望能找到专业相关的、收入较高、工作轻松的工作,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难以实现。其实不论今后是创业还是就业,都需要在工作中有创业意识,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提高工作能力,积极进取,而不能满足于按时上下班,满足于稳定。
由表3可知,高达80.6%的学生选择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创业。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专业后,有的发现自己兴趣不大,专业学习效果也必然差强人意。如果在校期间能接受有效的创业教育,大学生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同时可以看出,只有35.8%的学生认为创业应放在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领域,这一方面说明目前的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不好,学生未能充分意识到只有结合专业才能使自己的未来创业更有特色和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提示在校期间,专业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思考如何在专业领域找到感兴趣的创业方向,实现专业特色与兴趣的结合,提高创业成功概率,例如成立针对特定检测项目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营养咨询或营养配餐机构、食检耗材电商平台、企业产品地区等。
其实今后创业和职业发展应尽量与专业结合,才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不断积累,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意识到学好专业的必要性。毕竟在创业教育中,学生可以吸纳前人在专业领域的经验和体会,体验前人所遇到的专业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过程,促使学生在职业发展中,能紧紧抓住职业发展方向,扬长避短。在校期间的创业教育应加强与专业结合,融入专业教学中,寓教于创,使得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相互促进,解决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问题,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创业教育无处不在,才能有的放矢[4]。
由表4可知,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障碍很多,尤其是90.5%的学生选择个人能力,如经验不够,缺乏指导,缺乏社会关系,同时有83.6%的学生选择资金不足,没有好的创业方向,这两方面都是创业者普遍面临的障碍[3]。这些障碍说明创业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创业教育应针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而不要强制要求所有学生参与,尊重学生的意愿。
2 创业教育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调查发现,17.3%的学生认为在校期间的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今后职业发展是不可缺少的,78.4%的学生认可有一定帮助作用,只有4.3%的学生认为没有作用,还是多花点时间学好专业技能。其实在校期间的创业教育,不是让学生都去开公司、做买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在学习分享他人创业经历和开展创业实践中,让学生更加明确各自的专业发展方向,更加懂得为何学习专业,需要学习哪些专业知识,进而对今后找工作、明确职业发展有指导作用。高职食检专业主要学习理化、微生物、仪器检验项目操作,依据相关检验标准,对产品合格与否进行判断,强调检验技能操作的规范性、严谨性,容易使学生思维机械、缺乏创新创业意识,限制了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1]。
在学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的调查问题中,71.6%的学生选择“一般”,18.1%的学生选择“不重视”,这表明学校和专业现有的创业教育开展效果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创业教育仍未受到足够重视和强化(尤其是部分系领导、教研室主任重视不够),不能引领专业的改革;创业教育未能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未探索出适合不同学生需求的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师资建设、经费投入未得到有效保障。
由表5可知,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业教育应着重培养的能力,75.9%的学生认为主要是培养创业意识,如何激发创新、寻找商机等,从而通过创业教育帮助学生启迪思维、开拓视野,以更好、更快地确定职业方向,这是在校期间开展创业教育真正能做到的,更符合高职食检专业学生实际需求的,也是切实可行。而培养学生开办企业、财务管理、产品开发等能力,则是在校期间难以真正开展的。在创业教育中,因材施教,开设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创业教育模块,实现普遍创业意识教育与部分学生接受更高水平的创业实践相结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也可以避免引起部分创业兴趣不大学生的抵制和反感。
■
由表6可知,受调查对象中,77.6%的学生认为应加强社会实践,建立校企联合的创业基地,73.3%的学生希望为大学生提供到企业、公司实践与锻炼的机会,说明高职食检专业学生更愿意接受实践类型的创业教育,毕竟实践出真知,这不是单纯开设创业课程或开展创业大赛所能比拟的。在校期间的创业教育形式应多采取高职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新方式和新措施,尤其是偏向实践、体验类型,能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而不是在课堂内被动接受创业理论。
3 食检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措施
调查发现,42.2%的学生认为大一适合开展创业教育,40.1%的学生认为大二更适合,而只有较少的学生(17.7%)选择大三开始创业。针对各个阶段,可以采取不同的创业教育形式,分层递进,例如在大一阶段,可以组织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来校交流、组织学生去相关企业参观见习,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大二阶段,一方面将专业课程前移到大二完成(如第四学期就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尽早让学生学完专业课程,尽早对专业有所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在专业课程中穿插创业教育内容、聘请成功创业者来校讲座交流、组织学生去企事业单位实习等,有助于学生初步确定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而在大三阶段,应探索施行分级教育和弹性学分制度,即在第五学期给学生选择机会,即根据兴趣、能力,其中喜欢检验专业工作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学习检验技能高级课程、去专业对口的检验类单位实习,而喜欢创业、经商的学生,可以接受高级创业技能学习(如创业商机选择、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等)、进行创业实践,而非一刀切要求学生都接受相同的课程和实习。
在本次调查中,几乎所有学生(97.8%)都认为在课程教学中有必要融入适当的创业教育,可以拓展视野、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例如在食品加工技术课程中,可以融入食品加工创新创业案例,播放食品创业人物故事视频,与食品加工工艺巧妙结合,可以更好帮助学生理解食品加工技术操作及其应用实例。同时很多食品加工工艺由于缺乏机器设备现场展示、演示,学生很难理解,而辅助食品加工创新创业案例和视频,学生可以很容易理解,恍然大悟,也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5]。当然食品创业案例和视频要和专业内容相适应,同时要精选、精简,时间要控制,否则一节课单纯讲解案例和播放视频,而没有讲解专业知识,只会本末倒置。此外,有针对性开设食品加工创新创业实训环节,依托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销、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使学生能开展食品产品开发、前店后厂式创业等实践活动[6-8]。
由表7可知,72.0%的学生选择聘请成功创业者,64.2%的学生选择聘请已经毕业的校友(尤其是已经开展创业的),认为他们适合讲授创业教育内容。尤其是已经开展创业的的校友,这些人与在校学生有着更多的共同经历,是让人更容易接近的榜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只有31.0%的学生选择学校就业指导人员进行创业教育,这与当前主要由学校就业指导人员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现状形成很大反差,学生普遍认为学校就业指导人员讲授创业教育时,缺乏专业背景,内容往往偏向理论,加之本身缺乏创业经历,感觉是纸上谈兵,所以虽然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但实际效果不佳,甚至部分学生认为浪费时间,还不如腾出时间,学习检验专业技能操作。
调查也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专业教师不适合讲授创业教育内容,究其原因是专业教师也普遍缺乏创业经历,没有掌握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的方式方法。因此,专业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经历、所授课程特点,摸索总结适合自己课程的创业教育方式方法,尤其是形成有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实训环节,必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4 总结
通过对本校高职食检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可以确定大部分学生认为在校期间的创业教育尚未得到有效开展,造成学生创业意识不强、创业能力缺失。在校期间的创业教育主要目的不是鼓励学生开办企业,而更多是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通过榜样力量,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指导方向、提供帮助。在校期间的创业教育应采取多样化、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尤其是偏向实践、体验型的创业实践活动,也认为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有必要增加创业教育环节,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也有必要融入相关创业教育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魏强华,姚勇芳,邓桂兰.高职食品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探讨[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4-46.
[2]倪赤丹,苏敏.高校学生创业意识的实证研究――基于对广东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调查的实证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9(2):164-167.
[3]王静.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基于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调查[J].人口与经济,2011(1):27-32,45.
[4]刘小廷.论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基于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视角[J].创新创业,2014(2):19-22,38.
[5]魏强华.食品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收集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21,29.
广告设计教育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广告业的繁荣,其发展的速度与规模的增长却十分惊人。根据近几年的高校招生情况可以看出,高职广告设计专业招生规模远远超过本科和中职招生的规模,但其中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新设广告设计专业的,并且班级的规模比较大,实践教学设施难以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学生参与实践能力训练的机会不多,导致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2.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目前从事高职院校广告设计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是从美术教师转过来的,其教学理念与方式与设计教育存在一定的偏差。即使是从设计院校毕业的教师也很少有广告行业的工作经历,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对广告行业实际缺乏较深入的了解,难以及时地把一些新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设计实训难以给予科学、正确的指导,甚至会产生误导。
3.实践教学内容难以跟市场接轨
由于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本身具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使得实践教学在整个广告设计专业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及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由于种种原因,实践教学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尽管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开始对现行的广告设计专业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实施模块式教学,设立了公共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理论课程模块、专业实践课程模块等,但在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学条件与设施的限制,课程教学比较偏重理论的讲授,普遍对一些实践课程、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不太重视或者是没有条件实施。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没有及时地根据行业发展需求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在学校掌握的操作技能难以适应岗位的要求。如广告策划、CI设计、广告媒体分析等课程的实践教学,因缺乏相关项目支持,没有相应的实践教学环境与条件,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一个完整的广告策划活动中去,对广告业务的洽谈、策划、设计、制作等工作流程缺乏直接参与性,没有对不同广告媒体深入了解的机会,在设计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其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就可想而知了。
更为严重的是作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课程,如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课程,在学生实践技能与职业能力培养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毕业设计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三年第二学期,学生忙于找实习或工作单位,对毕业设计课程没有投入什么精力,对指导老师布置的设计任务敷衍了事。另外,广告设计专业的毕业实习不宜集中进行,实习单位基本上是由学生自行联系,因而实习点非常分散,学校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对实习进行监管,毕业实习内容缺乏系统性安排,毕业实习课程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基本上是流于形式。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广告设计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一的广告服务企业已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只有不断地拓展服务领域才能在市场上立足,这对广告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涉及设计学、营销学、广告文学、广告心理学等多种学科。如果不及时地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无法满足专业工作岗位的需要。
4.实践教学模式、方法比较陈旧
高职广告设计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基本上是照搬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在实践训练教学中基本上是按照“经典案例欣赏——任课教师布置训练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定设计项目——设计作品点评”的形式进行。
这种单一陈旧的实践教学模式容易产生很多弊端。首先,由于学生的设计项目是自定的或假设的,既不存在要与客户交流沟通的问题,也没有什么针对性,更没有具体要求的限制,因此在设计训练中的随意性很大,甚至有的学生对设计训练采取应付的态度,达不到实践训练的目标。而与客户交流沟通的能力恰恰是一个广告设计师必备的基本能力,在这种实践教学中却完全被忽视了。其次,学生在进行项目设计训练中基本上是采取单干的方式进行,难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最后,对于学生的实践训练成果的评价重结果轻过程,评价结果基本上是任课教师凭个人的喜好说了算,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
答:读者您好!现就您提出的问题,答复如下:
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广西开展经常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实施办法〉的通知》(桂职改字〔1993〕1号)在推荐、评审、晋升的原则中规定:
1.推荐、评审、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主要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和专业技术水平的评价、认定,不受岗位和名额限制。
2.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条件评价、认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根据岗位设置、工作需要和个人德才表现择优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评定资格与聘任职务分开进行,即实行评聘分开的“双轨制”。
……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022-03
实践育人是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它代表教育管理机构和教育者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师资教学水平中发挥实效作用。教学过程中的理论知识要通过实践得以验证,它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高职高专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是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服务区域发展,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勇于开拓创新意志,具备就业创业能力,肩负社会责任感,理论基础牢固、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音乐人才。根据这一培养目标和音乐专业特点,实践教学模式、方法、形式在高职高专音乐专业教学过程中必然占据重要位置。如何在教学中真正实施实践育人是当下教育者面临思考的问题。本调查研究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指导性建议。
一、研究对象和调查方法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定,让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顺利、有效地实施实践育人,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本研究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的教育与表演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情况,在校学生课程学习、实习实训的状况进行分析。
本研究采用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座谈会调查、全面调查、跟踪调查、个案调查、现状调查、原因调查的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查阅、现状调查的方式,了解当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专业开设课程中实践环节占有比例、教师教学中实践性内容占有比例、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性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情况。通过全面调查和原因调查的方法,掌握目前实训与实践基地的建设情况。采用问卷调查、跟踪调查、访问调查及个案调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创业状况。采用座谈会调查的方式了解教师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的情况。
二、调查方式与资料整理
本研究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调查:一是从现有的资料中入手,整理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二是通过测试、问卷、观察、访谈的方式,有目的地设计有关问题,以集中测试的形式,统一发放问卷,立即收卷,在整理谈话记录中,有条理地归纳数据。应用SPSS软件对实践育人状况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实施实践育人各个环节中相互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做出分析,建议可行性的方案。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当前高职高专音乐专业课程学时设置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音乐教育专业必修课程进行统计、制表、分析(见表1),发现音乐表演专业选修课程共计20门,包含实践学时的仅有6门,总学时占有率为 27.7%,14门课程设置有理论学时,总学时占有率为72.3%,根据音乐表演专业设置的定位,为基础音乐教育、基层群众文化单位、大众音乐文化传播等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基础音乐人才。因此,所开设的课程中应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如理论课程“中学音乐教学法”、“民族民间音乐”、“乐队编配”、“艺术概论”、“中外声乐作品赏析”、“电脑音乐制作”、“声乐基础理论”、“多媒体课件制作”、“论文写作”、“意大利语音”、“声乐教育理论”、“中小学声乐教学”、“中外歌剧欣赏”、“西方现代音乐概述”,教育者在完成理论知识的传递的同时,通过课程实践学时,让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实践中,让学生顺利完成知识转化为能力。如“电脑音乐制作”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电脑操作的要领,灵活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学习与操作同步,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各种五线谱、简谱的制作,简单歌曲伴奏与乐曲音乐的制作。再如技能技巧课程“电子琴”、“手风琴”、“牧童笛和少先队鼓”、“键盘和声与即兴伴奏”、“流行音乐演唱”,更应该增加实践学时,让学生以独唱、独奏、独舞、重唱、重奏的形式在课堂中增加表演、实践的机会,为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音乐教学能力进行铺垫。
(二)高职高专音乐技能大赛反映学生“实践能力”缺失的现象。通过观察法分析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选派参加第五届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大赛键盘乐器演奏赛项的比赛经过与结果(见表2),我们发现参赛选手的音乐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是影响选手最终排名获奖的关键。赛事考查选手在乐曲演奏、听音测试、伴奏编配排演方面的能力,这三个模块与学生平常学习的专业课程息息相关,包括“钢琴”、“钢琴综合赏析与教学”、“中外音乐史及欣赏”、“视唱练耳”、“乐理”、“键盘和声”、“钢琴即兴伴奏”、“声乐”。获得第一名的选手,在每一个分赛项中都保持排名前二的水平,而获得第十名和第十一名的选手,虽然乐曲演奏成绩排名在第五名和第八名,但是在听音测试、伴奏编配排演的分赛项中成绩靠后,影响了最终名次。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重视学生的专业演奏技能而忽略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该加大实践力度,通过实践途径增强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三)高职高专实践演出师生参与度存在“低下”现象。通过相关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绘制了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3下半年音乐厅使用的情况(见表3),音乐系在校学生人数为511人,现有专业教师人数为47人,根据以下数据我们得出学生参加音乐会的比例为71.4%,学生观摩音乐会的比例为272%,教师参与指导音乐会的比例为78.7%。举办音乐会是实施实践育人活动的形式之一,通过音乐会,让学生在舞台上充分展现自己的音乐专业水平,经过反复的舞台实践,让学生克服表演中“怯场”的心理,增强自信心,促进学生之间协同创新的意识,因此,指导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会演出,让学生参与率达到100%,教育管理者应该支持专业教师辅导学生举办各种音乐会,让指导教师参与率达到100%。
(四)高职高专音乐专业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滞后”现象。具体如下:
1.校内实训、实践基地。通过实地调查、数据筹集和整理,制作了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校内实训室一览表(见表4),分析该表,钢琴实训室有122间,生均占有率是23.9%,平均两个学生占有一台钢琴练习,电子琴实训室有一间,配备30台电子琴,平均四个选修学生占有一台电子琴练习,舞蹈实训室4间,满足了舞蹈小组课的授课与练习,民乐实训室33间,为学生学习民族乐器提供充分的保障,综合演艺厅为各种音乐会及舞台实践提供硬件设施与平台。然而,这些实训室的硬件设施较为落后,都是建设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实训中长期使用这些设备,造成磨损和消耗,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原有的实训设备早已不适应现在的教学,比如综合演艺厅的三角钢琴,原来配备的是YAMAHA,经过15年的消耗,已经是伤痕累累,在硬件设备落后的情况下实施“实践育人”,势必影响其效果。
2.校外实训、实践基地。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外建立了实训、实践基地(见表5),包括文艺团体和学校。建立校外实训、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实训、实践的机会,解除了学生实习困难的忧虑,为学生搭建了实现“知识转化”的平台,同时解决学生创业、就业难的问题。从表5中分析,校外实训基地建立的量过少,只能为少数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实训的科目涉及的专业范围较窄,学生实践不能完全实现专业全面化。
(五)高职高专音乐专业学生创业、就业能力“薄弱”现象。学生创业、就业的情况,我们采取了跟踪调查法和寄发调查问卷的方式,着重从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继续学习能力等14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有目的地选择各类用人单位进行调查,主动与单位领导、业务主管人员联系,以问卷形式请用人单位填写介绍毕业生基本情况,以访问调查的方式、座谈会方式详细了解各单位毕业生情况,以个案调查的方式选择部分毕业生进行谈,了解其在用人单位表现情况,以及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走访了58个用人单位,共发放《用人单位对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届毕业生质量评价表》280多份,共收回了262份。分析评价表的数据,82.32%的用人单位对学校的毕业生在思想素质方面感到比较满意,18.32%的用人单位对一些毕业生频繁变换工作岗位持不太敬业的态度。25.33%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持不满意态度,认为他们在工作岗位适应力上表现出工作效率低、独立处理工作问题能力差、缺乏协同创新的钻研拼搏精神。用人单位提出的建议,反映了高职高专音乐专业学生创业、就业能力“薄弱”。
(六)高职高专音乐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单一”现象。高职高专音乐专业以实践育人理念建立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彰显音乐专业特色,开展多元化、全方位的教育实践活动,实施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工作实践能力。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专业的专职教师,同时具备“高校教师资格证”和职业工作证(演员证、编导证、灯光音响工程师证)的人员寥寥无几,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具备双证的教师占有率为25.3%,出现了教师队伍建设“单一”的现象。
四、建议
(一)深刻理解实践育人的哲理深邃。实践育人代表一种教育理念,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掌握知识与能力,教育者通过实践途径,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能力培养,实践不是教学过程中的环节和组成,它是教育本质的特征,教育必须在实践中进行。实践育人代表创新的教育思维方式,它立足于受教育者参与的实践活动,探究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而实践育人的教育思维方式必须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实践育人代表一种教育模式,教学中各种理论知识的掌握需要运用实践平台得以检验,让主体与客体的教学关系得到融合,让教学中理论与实际得到统一,让理论知识与行动实践同步进行,实现“知行合一”,推行校地和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二)创新“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种先进教学理念的展开和应用,需要借助于教学模式来实施,它是教学结构与过程的相对定型化,是反映客体认知事物需遵循客观规律,是联接教育活动中理论与实践相交替与融合的桥梁。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高职高专音乐专业教学应该结合市场人才需求,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知识+能力”、“演学结合”、“理论+实践”、“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在创新“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高职高专音乐专业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将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对接,把工作过程及要领融入教学中,创设让学生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环境,以提高学生实践技术的能力、教学中组织学生到一线工作岗位,深入观摩、学习工作内容,总结工作案例,展开案例实践教学活动。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实施互动式、研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采用微课、慕课、网络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
(四)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是高职高专音乐专业顺利开展“实践育人”的有力保障,我们应该以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把用人单位请入学校,建立校企共存、产教融合的实践实训基地,积极与用人单位深入合作,结合音乐专业特点和行业发展,共同建立校外实践实训基地,解决学生实习困难的问题,通过“顶岗实习”、“创岗实习”减轻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强化校企协作,推动校企共同招生、共同培养的一体化育人方式。
(五)建设“双师型”的教师教学团队。教学质量的优劣是学校办学前景的关键,人才培养是否合格关系到学科专业结构的存亡,优质的教师教学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高职高专音乐专业实施“实践育人”,必须建立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选派教师深入行业进行短期实践与锻炼、参加行业培训与资格考核,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占有率,常年外聘专业教授、行家,通过专题讲座、课堂教学、实习指导、实践指导的形式使教学活动变得多样化。
【参考文献】
[1]卢婷婷. 高职高专钢琴教学改革探微[J].广西教育,2014(9)
[2]王军,覃海英,张群生,周运金.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自我评价调查研究[J]. 广西教育,2014(9)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248-03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是福建省闽东唯一的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招生资格的公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院坐落在海西环三滨海中心开放城市的福建省福安市区,福安为全国茶叶产量第三的县(县级市),坦洋工夫等名茶驰名中外。作为闽东地区唯一的高职院校,承担着为茶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和为企业提供社会服务的责任。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设置于2006年,一直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前身为宁德市农业学校茶业专业,由茶界泰斗著名茶叶专家张天福创办于1934年,庄晚芳、李联际、庄灿彰等曾任专业课教师。茶业专业创办以来,培养大批茶叶技术人才,成为福建省茶业界的中坚骨干力量。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服务能力专业,秉承中国茶界泰斗张天福老校长提出的“实事求是、身体力行”的办学精神,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育人思想,坚持厂校一体、工学结合的“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产学研结合、强化技能培养”的教学特色和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促使每位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理念。在高职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科技服务以及学生就业创业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改革方案,并成功付诸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彰显了“校企共建、科教并举、打造茶产业特色专业”的高职茶专业的教育办学特色,创出了一条较成功的高职茶专业教育改革道路,在全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水平,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专业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1.改革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职教育的基本规律,围绕“高等性、技术性、职业性、社会性、区域性”这一高职教育特征,以更新教育理念先行,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课程改革建设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加大投入,建设和优化教学资源,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特色专业和专业特色,办出水平,为海西经济区建设和环三都澳区域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2)基本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培养茶叶生产、加工、品质检验、贸易、茶文化传播的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现代茶业(生态茶园建设,茶叶加工及综合利用)为依据,以茶业领域实际需要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学结合为手段,以教学、生产、技术研发、示范推广相结合为载体,以服务为宗旨,融“教、学、做”为一体,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形成在全国独具福建地方特色的专业。
2.改革的措施。(1)建立人才培养模式。教改过程紧贴生产实际,根据茶叶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采用多样化的结合模式,时间序列上,阶段性与全程性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空间序列上,校内与校外结合;数量序列上,由少渐多,由单项到综合。建立“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课证融合,逐轮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2)专业与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综合技能。为提高专业教育教学质量,茶叶专业教研室开展了《高职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改革试验研究》和《(茶树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改革》等教改课题的研究。课程建设与茶业经济职业标准对接,创新课程体系与教材;以教学做一体为突破口,探索工学结合模式与机制;强化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主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项目式教学法在职业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并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基于工作过程开发制订了《宁德职业技术学院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标准》,加强实践教学。
二、改革实践及取得的成果
通过几年建设,取得的很大成果,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
1.专业建设成果显著。全面修订和完善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本专业职业能力标准为主线,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优化的原则,打破原有课程设置,设计综合化改革课程和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构建核心课程和综合实训为主体特征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茶叶病虫害防治》、《植物与植物生理》、《茶叶加工》3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其中《茶叶病虫害防治》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被省教育厅批准为2013年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2011年至2012年与福建隽永天香茶业有限公司、武夷山市幔亭岩茶研究所等企业合作开发编写并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福建省高职高专农林牧渔大类十二五规划富有地方特色的教材《无公害茶园建设管理技术》、《茶叶加工与审评技术》、《茶叶加工与审评技术实训指导》和校本教材《茶树病虫害实验实训指导书》、《茶叶市场营销技术》等6本。2012年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获批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并于2013年12月顺利通过两部验收,2013年6月茶叶生产加工实训基地获批为福建省高职教育生产性实训基地并于同年获批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13年6月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被评为省级高职教育示范专业。4年来共为企业培养了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100多人,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为社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28期,受训学员2185人次,为茶业行业、企业培训茶叶加工工、评茶员、茶艺师等工种18期,考核鉴定516人;2013、2014年举办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学历教育(茶叶)大专班,招收学员219人。2013年6月成功协办第五届海峡两岸茶业发展研讨会,明显提升了我院在大陆和台湾地区的知名度,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
2.“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成效。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现拥有一支结构配置合理、素质高、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教师20人,其中专任教师12人,兼职教师8人;高级职称教师14人占70%,中级职称教师6人占30%,其中副教授7人,硕士2人,8人担任茶叶相关工种的考评员,5人兼任企业顾问;双师素质教师达80%以上。同时聘有校外兼职教师8人。已形成层次结构基本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科研力量较强,副教授、讲师、高级农艺师、技师、实验师相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茶叶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学院首批优秀教学团队。教师主持或参与立项教学科研项目10项,20余篇,其中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隽永天香茶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生态茶园套种绿肥与病虫持续调控技术的研究与示范》项目2012年9月通过省级专家评审验收;《高职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课题于2012年7月通过专家评审,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于2013年获第五届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人工调控白茶萎凋室温湿度试验研究》,2012年4月通过专家评审,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茶树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改革》课题获学院首届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本成果获得学院首届教学成果一等奖。一位教师2011年获福建省第七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3年获第三届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奖和宁德市“十佳教师”称号;2013年两位教师获学院首届教学名师奖。建成了一支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强、专兼职比例适当的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
3.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我院09、10、11、12、13级中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就业率分别达到94.12%、97.37%、96%、100%;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的毕业生100%获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2013年学生参加福建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了中华茶艺技能大赛3人3项三等奖的可喜成绩。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社会声誉不断提升。
4.提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水准。充实完善本专业实验室、实训室的同时,重建一个按茶叶企业QS认证标准的,融多茶类(绿茶、青茶、红茶、白茶等)加工为于一体,集科研、教学相结合的面积为600m2的茶叶教学实训中心;并在校外建立13个专业实训基地。一是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参与课程设计等;二是老师与企业师傅共同指导学生顶岗实训;三是校企形成质量契约关系,实质性开展“订单”培养;四是校企合作搞科研和示范推广、研发新产品,学院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培训企业员工。通过这四方面的合作,走出一条“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育人服务双赢”的校企合作新路子。
三、创新与特色
1.创新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课证融合、逐轮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学员制+学徒制”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共育,推行“学员制+学徒制”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课证融合,逐轮递进”的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与茶业经济职业标准对接,创新课程体系与教材;以教学做一体为突破口,探索工学结合模式与机制;强化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以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核心主线构建“理论课体系+实践课体系+素质教育体系”相互交融的课程教学体系,并创立以“专业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与考核标准”为基础的实践课体系。使理论课体系和实践课体系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打破“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这一传统课程观。
艾滋病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瘟疫,它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医务工作者面临更多的HIV/AIDS 职业暴露[1]。护理专业学生是一特殊群体,掌握艾滋病知识既是自身的需要,也是未来工作的需要。在我国,护理人员的针刺伤发生率为80.6%,被污染针头刺伤的占60% [2]。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有:防护意识薄弱,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操作行为不规范,针刺废弃物处理不当等;而且不同工作部门因工作强度和劳动强度不同,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比例也明显不同。张洪[3]的一项调查显示:22%~77% 的护士不知道皮肤沾染艾滋病患者的血液或体液后应如何正确处理,职业暴露后应在多长时间内预防性用药。本研究旨在以知-信-行模式( KAB) 为理论基础,了解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为今后在护理专业学生中普及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以有效控制艾滋病在护理职业行为中的传播及蔓延提供科学依据。
对象和方法
1.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护理高职学生中抽取2010级新生共366人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调查问卷是由WHO的评估青少年艾滋病危险行为的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KABP)问卷修订而成[4]。本研究结合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专家组评定,结合护理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反复修订和完善调查表,确保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问卷包括五个部分:一般资料、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问卷、艾滋病态度问卷。艾滋病知识问卷:共22个条目,包括调查对象对艾滋病基本知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非传播途径、艾滋病的职业防护知识。艾滋病态度问卷:共8个条目,包括调查对象对有关艾滋病及相关职业防护知识的态度。本研究在正式调查前选择了50名研究对象测试了本问卷的信度。其信度系数(Cronbach’s a系数)为:总问卷a=0.80,知识问卷a=0.71,态度问卷a=0.85。
(2) 调查方法
1)培训前调查:
选择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教师及研究者本人共4人为调查员,调查前进行统一培训。2011年3月到各班进行有关艾滋病知识、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基线调查。
2)健康教育讲座:
根据培训前调查的结果制订适合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需求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于2011年3月至2011年7月进行为期3个月共计3次艾滋病基本知识及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的专题讲座。
3)效果评价
2011年7月,到各班进行有关艾滋病知识、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后测,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
(3)资料分析
讨论
1.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
调查对象主要为市州县会计局、审计局与注册会计师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大中型企业(上市与非上市、国有与股份)、行政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的负责人及财会人员,大学会计教师,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他会计中介服务机构的注册会计师及从业人员,行业主管部门的财务负责人。
调查对象共30人。从职称情况看,教授、副教授5人,占16.67%;高级会计师5人,占16.67%;高级经济师2人,占6.67%;高级审计师3人,占10%;注册会计师5人,占16.67%;会计师5人,占16.66%;助理会计师5人,占16.66%。
从调查对象的工作岗位看,会计理论工作者5人,占16.67%;外资企业会计人员3人,占16.67%;行业主管部门财务负责人3人,占10%;单位负责人2人,占6.66%;大中型企业会计人员3人,占10%;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3人,占10%;财政与审计部门的会计管理工作人员3人,占10%;会计师事务所及会计咨询公司做从业人员3人,占10%;小型企业财会人员5人,占16.66%。
所有调查对象均为本科以上学历,从事会计及与会计有关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具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关于第一个问题,多数调查对象认为,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会计准则与制度知识、财务会计知识、成本会计知识、管理会计知识、税务知识、审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国际会计知识、经济法律法规知识、国际贸易知识等。
如荆州市审计局汤从华高级审计师认为,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除传统内容外,应考虑增加与投资有关的证券业、保险业、期货业相关的知识内容,包括WTO在内的国际经济交往方面的知识内容(如国际结算知识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方面的知识内容。
关于第二个问题,多数调查对象认为,会计人员应该具备会计操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提高能力、市场开发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职业分析与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用写作能力和管理咨询服务能力等。
如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的沈烈教授认为,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会计实务操作能力、职业判断和分析能力、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沟通及交流和书写能力、会计设计能力、参与管理和决策的能力,其中,沟通及交流和书写能力、会计设计能力、参与管理和决策的能力,是对中高级会计人员必备的能力要求。
第二步,在第一步调查的基础,将上述两个问题合并为一个调查项目――“您认为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可选多项)”,并提供了18个选项(具体选项见下表),供调查对象进行多项选择。其调查对象为湖北省市州及县市区企业、事业和行政机关单位的313名财会人员。从其职称构成情况看,高级职称占0.9%,中级职称占31.9%,初级职称占67.2%。
现将第二步调查结果整理如下表:
调查结果表明,50%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会计准则与制度、会计操作、法律法规、税务、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1/4或接近1/4的调查对象认为,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除“会计准则与制度、会计操作、法律法规、税务、财务管理”外,“审计、管理会计、自我提高、人际沟通”等专业知识与技能,也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
从上可知,会计人员将掌握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知识摆在首位,一方面,由于新的会计准则与制度不断出台,基层会计人员对新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掌握程度不高,急切需要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表明会计人员遵循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意识不断增强,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在会计实务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此外,调查对象将法律法规及税务知识,排在财务管理知识之前,说明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在增强,税务与会计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且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别越来越大;相反,财务与会计的分歧越来越明显,财务管理的职能正在走向独立,财务与会计的分离势在必行。
两步调查结果相比,在会计专业技能的认同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一步调查对象比较重视的专业技能,如职业分析与判断、语言表达和信息处理等,在第二步调查中,没有获得较高的认同。笔者认为,并非上述各项知识与技能不重要。一方面,“会计准则与制度、会计操作、法律法规、税务、财务管理、审计、管理会计、自我提高和人际沟通”等知识与技能仍然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由于第二步调查对象主要是从事具体财会工作的人员,他们的工作岗位与所处的管理层面而使其认识水平受限。从两步调查对象的职称结构看,第一步调查对象中,中高级职称人员占83.34%;而第二步调查对象中,中高级职称人员仅占32.8%。正因为第二步调查对象的经历、资历与第一步调查对象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职业分析与判断、语言表达和信息处理”尚未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会计理论界与会计实务界高层管理者的认识比较接近,而这两者与处在第一线的会计人员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上述第二步调查结果,与荆新教授所在会计专业“毕业生能力需求和现状统计表”中,将“日常会计操作”列为会计人员最应具备的素质或技能,基本吻合;与秦玉熙教授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来自基层单位会计的报告》中,将“税收”知识列为会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不含会计)的首位,将“财税金融”知识列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也是基本一致的。
教育心理学认为,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技能,按其性质和特点,可分为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两大类;按其形成途径,可分为一般技能与专门技能两种。一般技能是指在一般活动中形成的心智与动作技能,如一般的观察、倾听、理解、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技能;专门技能是指在某些专业和特殊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心智与动作技能,如阅读、作文和计算技能等等。会计人员不仅应具备一般技能,还应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专门技能。综合以上分析,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如下:
1.语言表达技能。即用口头语、书面语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思传达给他人的技能。这是作为一个现代人最起码的技能要求。正如老舍先生所说,一个人表达不了自己所想表达的东西那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会计人员要能用口头语、书面语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通过语言交流,尤其是应用频率较高的口头语言传递信息、布置汇报工作、提供咨询;运用书面语言撰写各种常用的应用文。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广泛,不仅要具备汉语表达技能,还应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外语表达技能。
2.人际沟通技能。即融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关系的技能。会计工作者不仅参与会计管理活动,处理会计事务,而且要与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员接触、交往,协调由经济活动所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便更有效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
3.信息处理技能。即运用计算机收集、存贮、加工和传递各种信息的技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计算机操作技能。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和计算机在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运用计算机处理各种事务、从事会计管理的技能,已成为会计人员基本的技能要求。
4.会计操作技能。即填制凭证、登记帐簿、计算成本、编制报表、会计分析、会计检查、会计预测和会计决策等方面的技能,这是对会计专业人员最基本的技能要求。
5.组织与管理技能。即对经济活动中的人、财、物进行安排、调度,使之得到合理利用,充分发挥效率的技能。会计专业人才不仅是会计管理活动的参与者,而且又是会计管理活动的组织者,具备一定的组织与管理技能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条件。
6.职业判断技能。即对会计专业中不确定的、复杂的或新出现的情况,能够凭自己的知识,做出分析、判断、顺应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技能。正如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所言,管理者“要具备凭现状以判断未来趋势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企业所带来的效益,现在可能是零,将来可能是无限的”。
上述6项技能,从技能要求的层面来看,语言表达、人际沟通、会计操作和信息处理技能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础技能;组织管理与职业判断技能则属于发展技能;会计操作技能既是会计专业的专门技能,又是会计专业的核心技能。
会计专业的人员基本技能的构成应当呈宝塔型,基础技能扎实、专门技能应当过硬、发展技能应当突出。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11--0043---05
一 问题的提出
2003年4月,《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颁布,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始全面实施,至2010年9月,全国先后有30个省级单位进入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验。信息技术教师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者与课程的发展息息相关。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观、课程观,是信息技术课程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
教师的专业知识有多种来源。职前教育和在职期间的经历是两个主要的方面,每个方面又可以划分出更为具体的来源。比如,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同事间的日常交流、在职培训、自学专业书刊等,这些都属于在职期间的经历,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哪些来源相对比较重要呢?新加坡学者Fan对芝加哥地区中学数学教师的研究发现:教师教学知识的最主要的来源是“自身教学经验与教学反思”和“同事间的日常交流”;在职培训和有组织的专业活动是比较重要的来源;而相比之下,作为学生的经验、职前培训、自学专业书刊则是最不重要的来源。
近年来,在国内也有这方面的调查研究,这些研究大多发现教师的自身经验与反思、同事交流是教学知识的重要来源,而职前培训的作用不太重要。已有研究对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首先,已有研究涉及的学科主要是数学、英语和语文,研究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学科,还有待验证。其次已有研究限定于教学知识领域内,而教学知识仅是教师专业知识的一部分,将研究范围从教学知识拓展为教师专业知识也是必要的。另外,已有研究大多把职前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而实际上,职前教育还可分为教育类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见习与实习等来源,职前教育这一变量有必要具体化。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将问题聚焦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调查不同来源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所起的作用。
二 研究设计与实施
1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
关于教师专业知识的分类,美国教育家、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Lee S.Shulman)的研究影响较大,他将教师专业知识分为七类,即(1)学科内容知识;(2)一般教学知识;(3)课程知识;(4)学科教学知识;(5)有关学生及其特征的知识;(6)教育情境的知识;(7)有关教育的目的目标、价值、哲学与历史渊源的知识。后来许多研究者在其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知识分类观。本研究借鉴马云鹏教授提出的专业知识基本框架,即教育理论知识、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课程知识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法知识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要素。在本研究中,教育理论知识指教师具有的教育基本原理、一般教学法、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学科知识指教师具有的关于高中信息技术的概念、事实、原理、方法等的知识,亦即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密切相关的知识。课程知识指教师具有的关于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学习内容、知识体系的知识,具体表现为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教材的把握。学科教学法知识是教师利用教学法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接受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知识。
借鉴范良火对教学知识来源的分类,同时结合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培养的实际,本研究将专业知识来源划分为14项:A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课;B教育类课程(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c学科教法课;D教育见习与实习;E微格教学(包括教师技能培训);F入职后的学历补偿教育(如自考、函授、继续教育);G在职专业培训,H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I教学观摩活动;J和同事的日常交流;K自学专业书刊(与特定专业知识相关的书刊,不只限于本专业);L浏览网络获得相关知识(电子书籍);M虚拟学习共同体的交流(博客,QQ群等);N技术实践(如机房管理等)。其中A-E为职前来源,F-N为在职来源。A、C-N作为学科知识的来源;B-M作为教育理论知识、课程知识和学科教学法知识的来源。
2 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问卷,分别调查了四种专业知识的来源。在各部分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特定的专业知识进行解释,使调查对象明确每种专业知识的含义。然后以等级量表形式呈现各种专业知识来源,并对个别来源做必要的解释说明,请被调查者对每种来源对特定专业知识发展的有用性进行评价,评价等级从“非常有用”到“没有用”共4级,考虑到有的调查对象可能没有某种来源方面的经历,所以在4级之外增加了“无此经历”项,并明确要求被调查者做出唯一选择。
本研究调研范围为东北地区两个省会城市,调研对象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共发放问卷95份,100%回收,剔除回答不认真和缺失值过多的问卷,有效问卷共92份,占回收问卷的97%。利用SPSS 17.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录入时对不同的评价等级赋值,从“非常有用”到“无此经历”依次赋值4至0。使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通过各来源的参数估计值和显著系数推断各来源对特定专业知识发展的重要程度。
三 研究结果
1 不同来源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发展贡献的描述性分析
利用SPSS 17.0软件对问卷中信息技术教师发展四种专业知识的不同来源进行处理。输入时,对于“很有用”赋值4分,“有用”赋值3分,“不很有用”赋值2分,“没有用”赋值1分,“无此经历”赋值0分,并计算教师对每种来源评价的平均值。其贡献程度的平均值如图1―图4所示。依据教师所作评价的平均值可以看出:
第一:教师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发展他们的专业知识,但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存在共同性。
第二:“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教学观摩活动”、“浏览网络获得相关知识”是教师获得专业知识的四个最为重要的途径。这与范良火等前人研究相比在信息技术教师中“浏览网络获得相关知识”和“教学观摩活动”同样也是其获得专业知识的重要的途径。
2 不同来源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发展贡献的回归分析
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的不同来源应用logistic模型与“在职专业培训”进行回归分析,其结果如表1所示。
在学科知识获取中,与“在职专业培训”相比较,“技术实践”、“浏览网络获得相关知识”、“自身教学经验与反思”、“教学观摩活动”、“和同事的日常交流”在统计检验0.01水平上,具有非常显著地的重要性;而“自学专业书刊”、“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课程”则具有较大的重要性,“虚拟学习共同体的交流”、“教育见习实习”与“在职专业培训”具有较相同的重要性;而“学科教法课”、“微格教学”的重要性则显著地小于“在职专业培训”;“入职后的学历补偿教育”则在统计检验0.05水平上具有显著的不重要性。
在教育理论知识获取中,与“在职专业培训”相比较,“自身教学经验与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教学观摩活动”“自学专业书刊”在统计检验0.05水平上具有显著的重要性;“虚拟学习共同体的交流”“教育见习实习”与“在职专业培训”具有相同的重要性;而“教育类课程”、“入职后的学历补偿教育”、“微格教学”、“学科教法课”的重要性则显著地小于“在职专业培训”。
在信息技术教师的课程知识获取中,与“在职专业培训”相比较,“自身教学经验与反思”、“浏览网络获得知识”“教学观摩活动”、“和同事的日常交流”分别在统计检验0.01和0.05水平上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课程知识发展具有非常显著地的重要性;而“虚拟学习共同体的交流”、“自学专业书刊”和“在职专业培训”具有相同的重要性;而“教育见习实习”、“入职后的学历补偿教育”的重要性则显著地小于“在职专业培训”;“微格教学”、“教育类课程”、“学科教法课”的重要性不仅显著地小于“在职专业培训”且在统计检验0.05水平上具有显著地不重要性。
在信息技术教师学科教学法知识获取中,与“在职专业培训”相比较,“浏览网络获得相关知识”、“自身教学经验与反思”、“教学观摩活动”、“和同事的日常交流”分别在统计检验0.05水平上具有非常显著地重要性;而“虚拟学习共同体的交流”、“自学专业书刊”和“在职专业培训”具有相同的重要性;而“教育见习实习”的重要性则显著地小于“在职专业培训”;而“学科教法课”、“入职后的学历补偿教育”、“微格教学”、“教育类课程”的重要性不仅显著地小于“在职专业培训”且在统计检验0.05水平上具有显著的不重要性。
3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来源重要性比较分析
为全面地显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各种专业知识来源对其专业发展的作用,对上述分析的不同知识来源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总结,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
(1)“自身教学经验与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浏览网络获得相关专业知识”、“教学观摩活动”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获取专业知识非常重要的来源。
(2)“自学专业书刊(纸质)”、“虚拟学习共同体的交流”和“在职专业培训”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获取专业知识比较重要的来源。
(3)“教育见习和实习”是信息技术教师获取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比较重要的来源,而对于其他专业知识来说并不是十分重要的来源。
(4)“技术实践”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获取学科知识最重要的来源。“计算机、信息技术等专业课”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学科知识比较重要的来源。
(5)“微格教学”、“学科教法课”及“入职后的学历补偿教育”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四种知识发展的重要性均不大。
四 结论与建议
1 技术实践的重要性
与其他已有学科相比,技术实践是信息技术教师知识发展重要的来源之一。信息技术教师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教师,其主要职责除了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还包括技术作品制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层面的应用指导和学校信息化教育系统的技术维护,其技术实践性比其他学科更强。这种技术实践有助于教师建立高水平的自我效能信念,减少信息技术教学的焦虑,形成更为积极的信息技术教学态度,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科知识增长。
2 浏览网络获得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在当今网络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大都能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运用网络来获得专业知识发展。在教师的访谈中,教师们纷纷表示对于解决不了的专业问题一般都是先在网上查找或交流,希望借助网络来解决。其次就是网络电子书籍的阅读,网络书籍因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已经成为促进各类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教师们纷纷进行网络专业书籍的在线阅读,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3 教师实践与反思以及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而言,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以及与同事的交流是其专业知识发展非常重要的来源,这与以往数学、英语等学科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对于信息技术这一特殊学科来说,除了物理环境下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来自虚拟学习共同体即网络环境下教师的交流。随着Web 2.0、Web3.0的出现,博客、Wiki、虚拟学习共同体等都成为促进信息技术教师合作交流、实践反思的有力工具。进一步推测,这一结论可能也适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师,但这一推测还需要专门的研究来验证。信息技术教师利用自身的学科特长进行网络教研,通过网络教研,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或自己认为成功的教案、案例、课件、经验等发帖到论坛与专家、同行一起共同思考、讨论、吸收、分享,使教研活动能够介入教学全过程,贯穿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等环节。信息技术教师还通过教育博客,发表自己的教育实践后的教学感想,进行有效的交流反思,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群策群力,聚合更多人的智慧,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
4 教育见习和实习的重要性
教育见习和实习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发展都比较重要,是职前教育经历中作用最明显的来源。以往研究大多发现职前教育不太重要,但从本研究来看,这一结论过于简单化,不够全面,对于教育见习和实习而言是“不公平”的。这表明,对“职前教育”中的具体来源进行专门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具体、全面地判断“职前教育”的作用。笔者在前期对师范生专业知识状况的调研中发现职前信息技术教师即大四的师范生在经历了教育见习实习后学科教学知识及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状况都明显优于未经历教育见习实习的大三师范生,可见应加大职前信息技术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学时、学分,促进职前信息技术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学科教法课应与基础教育联系更紧密从而更好地促进职前信息技术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等课程知识的发展。
5 在职专业培训的重要性
“在职专业培训”对于信息技术教师四种专业知识的发展都比较重要。在职培训是在职教师继续学习的一个平台,是提高教师素质,塑造新型教师的重要途径。由于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更新较快,教师在职前教育阶段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可能已经不能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需要。因此,需要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定期在职培训,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体系,改进他们的技能水平。而在本研究中在职培训对于教师专业知识的促进作用并未如预想的那样重要,可能是由于在职培训的内容多以宏观教育理论为主,且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体需求差异较大,因此需要在制定培训内容时,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2-0247-0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不同社会、文化、以及不同地区的人们生存及工作的空间界限也日益模糊。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举办奥运会之后,中外交流的需求更是日益增强,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为此,英语教学也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与发展,关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社会语言学家认为,成功的交际除了依靠良好的语言基础以外,还必须正确理解蕴含在该语言结构中的文化因素和有关的文化背景。因此,笔者选择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知识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以了解当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调查试卷的设计
(一)调查目的
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英、美等国家文化知识的调查,是为了了解其对英、美等国家文化知识的熟识情况,并试图从测试结果的数据整理、归纳、分析中发现一些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调查对象
研究者随机抽取了辽宁省三所大学的非英语专业的本科学生作为样本,进行了测试调查。其中,男生147人,占样本总数的49%,女生153人,占样本总数的51%;各年级所占比例均衡,成绩也基本成正态分布。本次测试调查共发放试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
(三)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分为:1.英语国家基本知识;2.社会价值观;3.时间观念及时间价值取向;4.社交规约;5.会话原则;6.言语行为;7.非言语行为。从以上七个方面考察当前大学生对英语国家(主要是英、美等国家)文化知识的熟识情况。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对英美等国家文化知识测试成绩与英语成绩的对比
学生对英、美等国家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而且文化知识测试成绩普遍低于其英语成绩,而平时的英语考试往往以语言知识测试为主。由此可知,相对于语言知识而言,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相关文化知识存在缺失。这应引起相关英语教师的注意。
(二)英美国家基本知识
本部分测试的英语国家基本知识都是比较基本的、常见的知识,但全部正确的只占40.7%。由此看来,学生对英语国家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其中,关于耶稣和自由女神像两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知识题,正确率较高,分别为85%和67.3%。而关于英国本土构成的问题,只有44%的学生答对,正确率明显偏低。
(三)社会价值观
从文化相对论的角度来看,本部分测试题都是一种相对的观点:即使你认为如此,西方人并非认为如此;而如果双方都将自己的观点带入跨文化交际,其结果可想而知。从整体上看,只有22.7%的学生能正确对待不同文化的社会价值观。而且,从对汉语与中国人的评价两题的调查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学生对本民族的评价较高,对异国的社会价值观有明显的民族主义倾向。
(四)时间观念及时间价值取向
本部分的三个题目与时间观念或时间取向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主要考察大学生在当今这个开放的社会中对西方时间观念或价值取向的了解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6.7%的学生时间观念与价值取向与英语国家的比较一致。其中,54%的学生认为,只能偶尔违反传统,60.7%的学生认为应该对老人格外尊重,55.3%的学生对于迟到只是感到有点儿不安;而西方人却认为可以随时违反传统,对老人应适当尊重,英美人士对于迟到则会感到十分不安。这显示出中西方对于时间观念及时间价值取向的差异,而且在当今开放的中国,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并未意识到这种差异。
(五)社交规约
本部分调查显示:只有18.7%的学生判断与西方社会的社交规约一致。80%的学生认为,与人谈话时应尽量避免争论;35%的学生认为,与客人告别时应将其送至门外;62.7%的学生认为,打电话时应先询问对方的名字,这些都属于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常用的社交规约,而不属于西方社交规约。显然,中西方的社交规约存在着巨大差异。有些学生会无意识地将中国文化的社交规约“负迁移”到英语文化的社交规约中,这样在与英语人士进行交际时,就很可能引起不快或误解:他们会认为喜欢争论的英语人士过于咄咄逼人,不够友善;会觉得“不愿”迈出家门一步送客的英语人士不够热情;至于应答电话,如果拿起电话就问是谁,而不是先说自己或单位的名字,英语人士就会觉得对方很粗鲁,不懂礼貌。
(六)会话原则
从这部分调查的整体情况来看,只有20.7%的学生的判断与英美国家的会话原则一致。显然,大部分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会话原则并不清楚。在课堂上回答美籍教师的问题时或接受英国朋友的礼物时,竟然分别有高达72%和41.3%的学生采用了不符合英美文化的会话原则。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回答问题时不起立或当面打开礼物是不礼貌的。这是中国文化中的会话原则。但英美人士却认为,课堂上,学生不必起立回答问题;如果学生站起来,反倒会很为难,使交际不够畅快。同样,若不当面打开礼物,可能是对方不够喜欢,从而成为进一步交际的障碍。
(七)言语行为
这部分测试结果相对来说好一些,50.7%的学生能够全部作出正确的选择。其中,63.3%能正确地与英语人士打招呼,并意识到“teacher”是一种职业,而不是称谓;分别有59.3%和55%的学生能恰当地谢绝和称赞。由此可见,随着接触西方文化的增多,学生的日常语言应用能力正逐步提高。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仍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对英语日常言语行为的理解明显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
(八)非言语行为
学生在非言语交际行为方面的失误比较严重,只有28%的学生能够理解全部测试项目。45%的学生认为,当坐着与美国人士谈话时,绝对不可以翘二郎腿;58.3%的学生不知道正确使用手势语招呼英国朋友;81.3%的学生能正确地理解美国人耸肩的意思。其实,在美国人看来,只要不是很正式或庄重的场合,一般都可以翘二郎腿。这是一种随便、轻松的表露。在英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而严重地忽略了非言语行为。所以,常常会闹出一些笑话和不愉快。实际上,“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的交际作用更大”。
四、结论
由此次调查的结果可知,相对于语言知识而言,学生对相关国家文化知识的熟识程度不高,文化差异的意识比较淡薄,文化差异的敏感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毫无疑问,这势必将大大影响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有:
第一,对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了解程度不高。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是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而是一个漫长的异文化知识的积累与运用的过程。
第二,受“民族中心主义”影响。“民族中心主义”指的是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优于其他民族。从调查可以看出,“民族中心主义”在学生中普遍存在。这对跨文化交际的负面影响很大,是对跨文化交际影响较大的和最直接的一种心理因素。
第三,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研究认为,第一语言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起着巨大的干扰作用,这种干扰又称负向迁移。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语系,存在很大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而学生由于缺乏对英语国家文化、交际知识的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经验,所以,他们倾向于借鉴母语学习经验去分析、看待英语的语言现象、文化现象,在跨文化交际时就会不自觉地将汉语的文化习惯和文化模式套用到跨文化交际的场景中去,导致母语文化的负向迁移。通过调查数据来看,母语负向迁移对学生的影响比较严重,这也是学生不能正确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