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生态旅游的概念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8 16:39:5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态旅游的概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生态旅游的概念

篇(1)

1.绿色旅游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深入化的发展阶段,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日益严重。这样给自然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此时人们开始认识到破坏自然的危害性以及和自然和平共处的重要性。因此“绿色革命”1的提法随之出现了,所谓的绿色革命就是希望能够建立一种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和平共处的“绿色文明”2,。而“绿色旅游”的概念也由此提出,绿色旅游是一种提倡绿色消费理念、倡导绿色消费行为、坚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种旅游方式。

绿色旅游的概念有广义旅游与狭义旅游的概念之分。狭义的是指远离喧嚣和污染、亲近大自然、获得健康的精神乐趣的一种时尚旅游,这种时尚旅游是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为前提的,狭义的绿色旅游通常指的是乡村旅游,也就是发生偏远地区的一种旅游活动。广义的绿色旅游是指旅游业提供的在能够亲近环境的同时还能具有环保功能的各种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总称。

绿色旅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是用一种对社会和环境负责任的态度,在科学合理开发资源的同时并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它概念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的概念有相似之处,绿色旅游是用一种绿色的概念融入进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了人与周围自然环境和平共处的一种思想和理念。因此,绿色旅游也即是说包括旅游经营者、旅游管理者、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的参与的各个环节都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以实现旅游的健康、绿色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了解绿色旅游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绿色旅游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绿色旅游是一种在整个旅游活动中都要贯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第二,绿色旅游充分体现了人类与周围自然环境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一种思想;第三,绿色旅游是一种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2.生态旅游

Ceballos Lascurain(1983年)最早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Ceballos Lascurain的观点认为:“生态旅游就是旅游者到干扰和污染相对其他地方较少、较低的自然地区,专门为了了解、欣赏和学习这些地方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当地存在的文化而进行的一种旅游活动。”在Ceballos Lascurain提出生态旅游概念以后,国内外很多学者和专家就生态旅游的概念做了不同的表达和阐述,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还没有达到一个统一的认知。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对生态旅游做了界定:生态旅游是指具有保护自然环境与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一种旅游活动。生态游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生态游还有一种得到广泛认同和应用的定义:旅游活动要尽可能的降低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在确保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的同时要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旅游活动。

3.低碳旅游

2009年5月份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一份《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报告首次提出了“低碳旅游”的概念。《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显示如下数据:旅游业的碳排放量占世界总碳排放量的百分之五,旅游业中的运输业的碳排放量占到百分之二,另外百分之三的碳排放量是纯旅游业产生的。2009年11月份在深圳举办的“2009旅游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低碳旅游”作为一个概念明确被提出。

随着低碳旅游的概念提出,国内外很多学者和专家对低碳旅游的概念内涵做了相关的阐述,比如:蔡萌、汪宇明(2010年)认为低,低碳旅游就是通过采用采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倡导低碳消费方式等手段,为了使旅游者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质量,并确保旅游业的三大经济效益的一种全新的、可持续的、绿色的旅游发展模式。魏小安则认为,低碳旅游即是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尽可能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种旅游方式。

总结一下旅游业界对低碳旅游概念的相关表述,本文将低碳旅游的概念定义为:

低碳旅游,即是一种降低碳排放量的旅游,是在旅游活动中计算碳排放量并且采取行动降低碳排放量的旅游,是一种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环保旅游。

4.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概念辨析

从近些年旅游业的发展和研究倾向可以看出,旅游业界共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旅游的研究与探讨。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探讨和研究都在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低碳旅游也是如此,它和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的主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这并不代表低碳旅游和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的概念内涵是一样的,我们不能把三者混为一谈,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概念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1)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三者有着许多相同点,通过对三者概念相同之处的研究,一是有利于我们把研究成果加以深化发展,二是有利于促进三者的研究上相互借鉴经验。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相同之处表现为:

第一,指导思想相同。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都是在可持续思想的指导下而产生的旅游发展模式。

第二,对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的要求相同。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都要求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要有极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环保理念的指导下作出环境保护的行动。

第三,本质和目标相同。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都是环境保护的旅游,都是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

(2)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三者概念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象与范围不同。从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概念上看,绿色游与生态游都是有载体的旅游方式,要么是以自然资源为载体,要么是以特定的文化资源为载体,而低碳旅游则不同,低碳旅游没有特定的资源类型的限制,任何类型的旅游资源都可以进行低碳化建设。因此,低碳旅游的概念要比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概念范围宽泛。很多学者和专家都探讨过生态旅游是绿色旅游的一种,由此可见,在范围上来说低碳旅游包括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而生态旅游又是绿色旅游的一种。

第二,是否可以量化不同。低碳旅游是一种计算碳排放量的旅游,是一种可以量化的旅游,而绿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却不可以量化,这是一个较大的不同之处。

通过计算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采取措施降低碳排放量的旅游即是低碳旅游,低碳旅游为旅游业实现低碳化发展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而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只是作为一种旅游发展模式的界定,绿色旅游在旅游发展模式界定的同时也提供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和可以量化的措施。显然,低碳旅游才能承担旅游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托,也可以说低碳旅游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佳定位模式和发展模式。(作者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注解

①绿色革命是指在环境学科、生态学科等基本学科理论的指导下,人类适应并与环境和谐发展所创造的一切文化和活动。

②绿色文明是一种能够使人类持续感觉到幸福感的文明。

参考文献

篇(2)

一、生态旅游的起源

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0亿年,有一位学者提出将漫长的数亿年地质年代压缩成百年的设想。在虚拟的地球百年中,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不到1天,大约开始于5分钟前的工业革命,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在个人和社会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人们的旅游意识开始觉醒,旅游类型呈现多样化,由单一的观光旅游逐渐发展为度假、公务、专项旅游等。工业革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地球产生了前所未有、不可恢复的破坏。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深入,世界各地接连发生种种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1930年的马斯河谷事件,1948年的多诺拉事件,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1961年四日市哮喘事件,近年来北京雾霾事件等。噪音、水、大气、土壤等污染让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不是最佳活动区域。越来越多的人们逃离城市,选择去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充满文化底蕴的地方去放松心情。这样大型的社会活动严重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甚至对其造成不可逆的有害影响。旅游资源受到破坏,旅游质量下降。在传统旅游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背道相驰的时候,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K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在1983年首次提出生态旅游(Ecotourism)。生态旅游的提出立即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响应。但是,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很模糊,旅游供应商在市场营销中不断推出各种生态旅游活动,但多数结果都是“非生态化”。那么到底什么是生态旅游呢?

二、 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

生态旅游发展至今,已然成为一个人们口中的时尚名词、市场营销的法宝、投资商的生财利器。而作为生态旅游目的地,多数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家园建设与文化生态保护失去话语权。生态旅游概念的泛化使得它从理想的云端跌落下来。生态旅游是一门交叉学科,要了解它的概念,首先要理解清楚什么是生态,什么是旅游。

(一)生态的概念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指住所或栖息地。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最早提出生态学的概念。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越来越广。人们常用其修饰美好、健康的事物。生态即指自然生态,也指文化生态。

(二)旅游的概念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或商务目的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出现,旅游发展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目前,旅游已融入到全球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之中,融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之中,成为人人享有的权利。旅游可以拉动目的地的经济增长,促进社会消费,推动就业,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的本质归根到底是一种经济行为。所以对任何一种类型的旅游研究都不能偏离经济本质。

(三)中外生态旅游的概念的发展

生态旅游思路的提出距今有40余年,一些国际性组织和机构的积极参与使得生态旅游广为推崇。经过多年研究,国际上初步形成了生态旅游的3大核心理念:保护、负责任和维护社区利益。1995年1月,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召开了第一届“中国生态旅游研讨会”,首次倡导在中国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确定为“99生态环境游”,将生态旅游在中国推向。

国际、国内从事生态旅游的研究机构较多,各机构的学术背景差异较大,因而在阐述生态旅游概念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类概念认为生态旅游的核心就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资源的保护,这类观点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背道而驰;有类概念认为生态旅游概念核心是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旅游是一个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旅游者从客源地到目的地,均可以直接或间接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益。这类概念使得生态旅游无异于大众化旅游,不利于专项研究。有概念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回归大自然,这类观点将生态旅游的概念范围扩大到所有的户外旅游,给旅游者及市场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

生态旅游概念繁杂主要原因就是生态旅游概念标准的多样性。有国内学者通过对中外当代近10-15年内40个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概念分析,提取了8个指标规则反映生态旅游概念的共性。这8个指标分别为:遵循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做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与体验、文化。

篇(3)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篇(4)

一、引言

随着传统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和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热潮的兴起,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乡村生态旅游这一新型旅游活动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乡村生态旅游是依托其保存较好的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淳厚完美的民族习俗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旅游类型。然而,基于一些旅游经营者在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和价值、乡村生态旅游的实现手段与措施等问题上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惑,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还不尽如人意。近来,随着一些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乡村低碳旅游示范点的涌现,乡村生态旅游的内容得到了丰富,并且为探索如何解答上述困惑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因此,在低碳旅游背景下深入理解乡村生态旅游内涵及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这一课题,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但是,尽管低碳旅游在乡村生态旅游实践中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从已有的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相关文献来看,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开发意义、规划设计、开发成效等方面,而有关如何实现低碳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相结合方面的研究还鲜有涉及,也就无法有效地探寻低碳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结合途径和行动建议。鉴于此,本文试图从低碳旅游角度入手,通过分析现阶段乡村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低碳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有效结合的对策建议。

二、低碳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内在契合性分析

1、低碳旅游。“低碳旅游”源于国际社会对于旅游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并在此过程中得到提炼和界定。在低碳旅游的概念研究方面,国外对低碳旅游相关概念研究尚不系统,主要成果集中在旅游业碳排放量的定量化研究结论、旅游业碳减排的应对策略等。国内对低碳旅游相关概念的研究,则主要基于“低碳经济”对“低碳旅游”的影响,一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界定“低碳旅游”的概念。从宏观角度出发,蔡萌、汪宇明提出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此外,刘啸和江丽芳、王晓云等也都提出了基于不同宏观层面的低碳旅游概念。从微观角度出发,王辉、宋丽、郭玲玲认为低碳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树立“低碳”意识,将各种旅游消费行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尽量减少碳排放量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郑琦提出低碳旅游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行动指南的绿色旅行消费活动等。尽管这些概念分别从不同研究需要出发,对低碳旅游的内涵进行定义,由此导致定义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在实现低碳旅游的手段措施、期望目标等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共识,普遍认为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更少的旅游发展碳排放量来实现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它强调的是作为旅游对于低碳经济的回应,低碳旅游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低碳技术的运用、碳汇机制的推行和低碳旅游消费方式的倡导,以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相结合来实现旅游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

2、乡村生态旅游。我国现代乡村生态旅游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对乡村生态旅游还没有一个明确和普遍接受的定义,多数学者基于自身研究的需要,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进行阐述,导致实践中不可避免出现对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的滥用、误用以及泛化。但在乡村生态旅游性质、目标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即从乡村旅游自身发展历程来看,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环境破坏、文化扭曲等不良后果后进行的自我调整、升级,是一种改变了以往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转而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为目的的新型乡村旅游形式。乡村生态旅游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强调,体现了当前国际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采取节能减排和碳总量双约束指标控制的时代精神。乡村生态旅游的实质是在传统乡村旅游中融入了生态文明理念,其核心理念是保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因此,低碳旅游倡导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特性与乡村生态旅游追求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在内涵上是共通一致的。正是由于乡村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存在着这种内在的契合性,乡村生态旅游作为生态旅游在乡村发展的形式、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方面有着明显的先天优势。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过程中,低碳旅游概念的引入将不仅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对于推动低碳教育、传播低碳理念和展示我国在低碳行动方面的努力有着极强的示范效应和窗口效应。

三、低碳旅游: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拓展

低碳旅游这一概念的提出,作为一种可量化、具有很强操作性的旅游形式,为乡村生态发展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帮助乡村生态旅游进一步廓清了其对象、方式和发展方向。

1、拓展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对象。乡村生态旅游的对象,在已有的定义中,一般局限于一些保存较好的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淳厚完美的民族习俗。而低碳旅游是以能耗少、污染小为标准来衡量旅游对象,换言之,凡是具备能耗少、污染小特征的旅游对象都可以作为低碳旅游对象。

2、明确了乡村生态旅游的方式。乡村生态旅游强调具体的乡村生态旅游实现方式,就旅游“六要素”而言,就要求有相应的乡村旅游食、住、行、游、购、娱的生态方式,但什么样的具体方式才是生态方式,迄今为止尚未明确。而低碳旅游强调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来促进人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旅游企业推进节能环保,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用旅游业生态和节能新材料应用,将太阳能、生物能等清洁新能源应用到旅游业中,实施旅游生态补偿和生态保育建设以增长碳汇,发展旅游资源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等,以切实提高旅游业科学发展、生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带有很强行动指向性的具体措施与对策,就明确为乡村生态旅游的实现方式指明了一个具体的发展方向。

3、指明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乡村生态旅游追求的目标是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注重保护当地乡村生态环境,但是如何衡量乡村生态好坏,在实践中往往缺乏可操作性的标准。而低碳旅游把衡量生态好坏的标准确定在碳排量这一技术指标上,通过低碳这一量化目标将旅游业所担负的生态社会责任分解到旅游全过程中,通过每一个旅游要素来体现节能减排,以具体指标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生态社会的内涵。这就为衡量乡村生态好坏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进一步廓清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

四、低碳旅游: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创新

在低碳技术的广泛渗透、碳汇机制的普遍推进及低碳生活方式的广泛倡导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将低碳旅游概念引入到乡村生态旅游,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需要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从发展趋势上看,应建立起在碳交易制度基础上乡村生态旅游向低碳发展的利益引导、保证、约束机制,将发展低碳乡村生态旅游所增加的内部成本外部化,将由乡村生态旅游企业承担的个别成本转为由全社会来分担。以保证乡村生态旅游的低碳发展方向。

1、引导机制。一个有效的导向制度将起到明确的行动引导、示范效应。在发展低碳乡村生态旅游之初,对于乡村旅游企业,要运用财政、税收、经济补偿等方式区别对待,对于高效能、高排放、高污染的旅游企业实行关停;对利用低碳或零排放的企业,采用可再生能源的旅游企业,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应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或生态补偿。

2、保证机制。保证机制主要是从制度标准层面对乡村生态旅游向低碳方向发展确定一个可供操作性的指标体系。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低碳旅游产品、服务、管理的相关质量标准,使旅游业开发、经营、消费、管理达到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同时协调旅游、环保、能源、交通、财政、税收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与服务职能,共同推进乡村生态旅游低碳化、循环化。

3、约束机制。事后的碳排放量审计核算机制,是保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政府公共部门、旅游企业行为符合低碳发展要求、落实节能减排责任的有效约束。一方面,从政府宏观管理层面来看,要在探索建立科学的低碳乡村生态旅游统计核算体系基础上,通过设计一个合理的指标框架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碳排放量进行准确计算,对乡村生态旅游业生态目标和阶段性减排任务进行科学评估,借此强化监督政府及其公共职能部门在旅游环境规划科学性、旅游管理程序的合法性等方面的有效性,促使政府及其公共职能部门发展地方旅游业的行为举措更加理性科学、更加环保低碳。另一方面,从企业微观管理层面来看,要建立乡村生态旅游企业绿色审计体系,对旅游企业实行以碳排放量为核心指标的资源、环境价值核算,将因乡村生态旅游对环境产生的负外部性通过行政或经济途径纳入到旅游企业运营成本之中,将旅游企业具体经营活动低碳化纳入到可控性、可调性的范畴。

五、结束语

低碳旅游逐渐成为当前国际旅游的新时尚与新热点。低碳旅游概念的提出,不仅大大丰富和拓宽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对象,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而且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低碳旅游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有效地将低碳旅游概念应用于乡村生态旅游将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但总体而言,倡导乡村生态旅游低碳发展方式,选择一些条件适宜地区构建低碳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示范区,不啻为实现乡村生态旅游向低碳旅游发展方式转型的一种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嘉学、谢洪忠: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初步探讨[J].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2A).

[2] 杨桂花:民族生态旅游接待村多维价值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3(4).

[3] 江晓云: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临桂东宅江瑶寨为例[J].经济地理,2004(4).

[4] 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

篇(5)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篇(6)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

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超级秘书网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篇(7)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篇(8)

“生态旅游”一词于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H.Ceballos Lascurain首次在文献中使用,其原意是指在强调某种教育目的基础上到那些相对受到较少干扰和污染的区域进行的自然旅行,提出的目的在于通过生态方式的旅游促进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此后,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时至今日,“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仍没有统一。纵观林林总总的生态旅游概念,不难发现,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深化过程。

二、对目前生态旅游概念的新思考

综合专家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认识生态旅游,才能更加科学、完整地把握生态旅游的本质。生态旅游是应旅游业和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生态旅游应着力解决传统旅游无法解决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衰退问题,生态旅游的实质就是追求三者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

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惜以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满足需要和获取利益,忽视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强调以环境效益为前提目标,以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以社会效益为最终目标,力求达到三者结合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以实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以界定,从宏观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管理系统,以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系统论思想为基础实现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从微观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通过开发、保护和消费等活动实现政府、开发商、旅游者及社区居民等相关主体行为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生态旅游概念的动态发展性,从发展的角度看,现阶段生态旅游概念正处于以旅游产品开发为其主要形式,并向生态管理系统过渡的时期,追求生态管理系统的整体发展是未来生态旅游概念的实质性发展方向。

在实践中,应将二者统一起来,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规划,科学设计生态旅游产品,完善监控体系,保护生态旅游的资源环境基础,在取得环境效益的前提下,为旅游者提供真正的生态旅游经历,取得旅游经济效益,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最终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

三、生态旅游概念体系的构建

生态旅游由理论基础体系、相关主体行为体系、目标体系(见下页图1)三个基本体系构成。

(一)理论基础体系

生态旅游是建立在对生态资源利用的基础上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所以,对生态资源的管理首先要遵循生态原则和科学性;生态旅游的功能是要实现旅游地的持续协调发展,所以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生态旅游是一个生态管理系统,涉及到多个主体要素、多方面关系的协调均衡,这就需要系统论贯穿于开发管理全过程,实现系统整体的稳定持续发展。这三个理论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于生态旅游,伴随着生态旅游开发、管理、发展的全过程。

(二)相关主体行为体系

对生态旅游的概念的理解还要把握住其行为主体“人”的要素,它不仅要求有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生态旅游者和社区居民,也要求懂环保、懂旅游的开发经营管理者和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政府。在开发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在尽量减少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条件下,实现各行为主体的综合效益最优化。

(三)目标体系

生态旅游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们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保护,取得生态效益;生态旅游虽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但也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旅游还通过对资源的保护和对居民生产、消费观念的转变来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旅游的根本目标在于整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篇(9)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153-02

1 研究背景

旅游业可能是当今潜在影响最大而且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由社会和自然科学家倡导的“生态旅游”可能是有效保护目的地社会和自然世界免遭破坏的一种有效方法。我国的生态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4年开始正式出现“如何开展生态旅游”的研究,方兴未艾的生态旅游直至2000年研究开始多起来。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有效方式之一,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因此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数据来源

国内权威的旅游学术期刊数量不多,《旅游学刊》是国内创刊最早的旅游类学术期刊,亦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旅游学术期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我国旅游研究的基本情况、反映了中国旅游研究的水平和发展动向。本文的检索范围是2002年1月1日至2012年5月1日的《旅游学刊》,使用的检索工具是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题名”作为检索项,“生态旅游”作为关键词,得到文献36篇,因本文是研究国内的生态旅游,所以排除研究国外的文章4篇,筛选后剩余有效文献32篇。本文主要对这32篇文献进行分析讨论。

3 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的内容分类

笔者对得到的32篇有效文献按研究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出对生态旅游的基础性研究、发展研究、相关评价体系研究三个方面的比例,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生态旅游发展方面研究最多,其次是基础性研究,而对生态旅游相关评价体系的研究却很少。

3.1 生态旅游基础性研究

生态旅游基础性研究主要指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特征、学科融合等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上至今还没有达成共识,致使生态问题的研究出现“宽”“泛”“乱”“浅”的局面。2007年,吴楚材、吴章文等估计国内学者提出的概念也有近100种。[1]但至今还没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统一的定义,这些概念的表述或层次不同,或出发点不同,或范围不同,或陈述的角度不同,或要达到的目标不同。业界基本认为生态旅游是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同时,有学者提出“对生态旅游的严格定义需要使用一些可测量的参数去界定什么是生态旅游。”

3.2 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生态旅游发展研究主要是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经营管理、现今的开发模式、面临的问题以及基于生态旅游原理各个领域的发展现状、生态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等。目前来看,生态旅游已经发展到“瓶颈”境地。2005年,李天元认为,所谓生态旅游市场其实只是整体旅游市场当中的一个亚类或细分市场。[2]对于如何估价我国旅游业生态旅游市场的现状和潜力(包括入境生态旅游市场和国内生态旅游市场),到目前为止,似乎尚未见到这方面的统计和调研。例如,2004年,杨桂华认为,在生态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责任关系上,将生态旅游者与生态旅游目的地置于同一协调的系统,构建生态旅游的双向责任模式。[3]

3.3 生态旅游相关评价体系研究

生态旅游相关评价体系研究包含生态旅游区分区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承载力评价、开发潜力评价、评价因素等,目前的研究不成体系、不够完善、不够科学或者建立的标准体系无法实际开展。2006年,刘静艳以生态系统平衡理论为基础,建立和分析生态旅游系统共生界面的结构关系和行为模式,揭示各利益相关者矛盾运动和利益冲突的焦点,在游戏规则框架下规范各参与主体的角色扮演行为是非常必要的。2007年,徐红罡、杨彦锋认为,标准的权威性极端重要,现有的生态旅游认证项目在我国的实施普遍面临旅游消费市场认知度不高和权威性不足的问题。现今,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制定的《国际生态旅游标准》,其中的生态旅游认证体系已在世界局部地域采纳。

4 现有研究的不足

4.1 研究广泛,内容失衡

从检索到的文献去分析,无论从研究内容还是研究的数量来看,学术界和业界对生态旅游的关注越来越大,尤其是在2000年以后研究的文献成果数量大增,研究的内容也涉及到生态旅游的各个方面,如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生态旅游资源的归类评价、生态旅游的开发经营、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建立、对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阐述过多,而对其他基础性、专业性的问题,如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认证指标体系、生态资源等级评估等鲜有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2002年,赵新民认为目前就是对生态旅游认识不清、不深。具体讲,什么旅游产品是属于生态旅游的范围?哪些资源现在可以开发,哪些资源目前还不宜开发?对能够开发的资源,应开发到什么程度等等。对这些问题未能澄清,导致了我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4.2 研究方法,定性偏多

从筛选得到的文献来看,专家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偏向定性研究,通过定量的研究少之又少。定性描述占76%,数理统计占18%,采用模型构造和3S(RS、GPS、GIS)技术的仅占6%。如2004年全华分析出,生态旅游发展过程方面,研究方法会定性研究-定位研究-实验研究-定量研究-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历史过程。

4.3 指标体系,建立困难

认证标准是生态旅游认证项目的灵魂,目前流行的认证标准主要有两大类,即基于表现的标准和基于过程的标准。由于制定这两类标准时所采用的形式不同,从而导致了两种标准评估模式在成本、效果以及标识授予方面的差异。对此,无论是业界还是学术界一直是存在争议的。如,2007年徐红罡指出,需要发挥对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引导与规范的功能,这决定了不能盲目采用舶来发达国家的标准。只有将环境作为生态旅游的研究对象,将环境资源作为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从旅游动机、旅游目的、旅游市场出发进行研究,才能将生态旅游落到实处,才能在市场上具有可操作性,也才能使生态旅游真正实现可持续的目标。

5 未来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未来生态旅游的发展仍旧是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要点。目前,我国国内生态旅游发展与国外相比较为落后,也没有生态旅游示范点和能实际操作的认证体系。所以,对生态旅游定义、认证体系、生态旅游资源等级分类标准、生态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应该是今后生态旅游发展的主攻方向。

参考文献

篇(10)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既是旅游活动,也是一种旅游形式,是现代经济产物下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是大家追求的先进旅游发展模式。从旅游业的整体情况来看,旅游消费对象从完全生态区扩展到了社会文化区,旅游地环境从原生态发展到人工创造环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进行生态旅游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部分是为了领略当地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了解异域历史文化和风俗,也有专门进行自然遗迹的考查和欣赏,部分是为了充实自己的社会文化见闻和生态知识,也有少部分人是为了到处走走,提高身体素质。与传统旅游不同的是,生态旅游的核心是环境的保护和自然和谐。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各有己见,本文在综合大部分定义后,得出以下几点关键点:

(一)是从旅游需求角度来看

生态旅游是一项专门性且针对性较强的旅游产品,能够亲近大自然,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者不能破坏旅游地环境。

(二)是从旅游开发营销者以及旅游地居民的角度来看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不仅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现新加入对生态环境的考虑,将旅游业发展与当地经济以及环境保护相结合,共同协调发展,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进。

(三)从旅游供给方和旅游需求方两者角度来看

生态旅游是一种先进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其立足点在自然环境的资源利用,同时强调环境保护意识的树立,是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和资源开发模式。综上所述,不管生态旅游是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旅游活动还是一种强化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旅游教育活动,或者是有助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方式,其核心在于旅游对象不能遭到破坏,重视生态教育,从而实现当地经济文化的长远发展。进行生态旅游的前提是保护生态平衡,在生态环境得到充分保证后,合理取得经济收益,而且要保障旅游地居民在旅游业中分享经济效益。

二、绿色营销的定义与特点

(一)绿色营销的定义

绿色营销又被称为生态营销或者环保营销,绿色营销与生态旅游一样都是为了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近年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就是环境问题,工业化的加快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在追求环保的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加倾向于有利于环保的产品,所以企业在技术上经营上都尽可能满足人们环保的需求。此外,国际上也在推行绿色贸易,内因和外因一起使得企业改变了其传统的营销方式。而且,近年来国家要求可持续发展,传统的营销方式和营销观念已不再适用,所以绿色营销就应运而生。

(二)绿色营销的特点

绿色营销具有营销目标得到充分发展、营销服务对象有所扩大、“顾客”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和“需要”的含义得到发展等特点。在传统的营销理念指导下,企业的营销活动都是为了吸引消费者并刺激其消费而展开的,但是,当前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因此他们在消费时也实行的是可持续消费。绿色营销理念要求在尽量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质量并适当地减少其消费数量,这是出于降低资源消耗的考虑。绿色营销的目的是尽量减少消费的物质占有量,营销的目标也从传统的最大限度刺激消费转为追求可持续发展。绿色营销理念指导下的营销服务对象也得到了扩大,“社会责任”观念被引入了绿色营销,而且这个“社会”的概念也较以前有所扩大。在传统的社会营销观念中,其“社会”更多的是强调人文社会环境,但是在绿色营销的概念中,“社会”更加强调的是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并将其作为企业营销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在绿色营销理念的要求下,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时,既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必须符合环保的相应要求。特别是在当消费者需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矛盾时,企业不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合理需求。由此可见,绿色营销中“社会”这一概念的范围得到了扩大。在绿色营销理念中,“顾客”的性质也有所改变,因为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企业将人仅仅视为消费者,所以他们的营销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在绿色营销理念中,顾客不仅仅是单纯的消费者,而是一个有着多种多样需求的“人”,绿色营销不仅仅要满足顾客的物质需求,还要更多地满足其精神上的需求。最后,在绿色营销中,“需要”的概念也有所变化,它不再是传统营销所满足顾客的物质上的需求,但是绿色营销所要满足的是顾客的一系列需求,这些需求甚至可能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就需要企业在绿色营销理念的指导下权衡并优化处理。

三、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绿色需求不足,绿色概念泛化

我国的生态旅游绿色消费市场的规模往往是不够大的,而旅游产品的生产又是一旅游市场为导向的,要促进我国的旅游企业生产绿色化,就必须要使消费者有足够的绿色需求。但就目前我国的情况而言,大部分的旅游消费者其购买力还是偏低的,而且其环保意识也还不够强烈,再加之大部分的旅游消费者对于绿色营销的概念还不是很了解,所以在目前我国的旅游消费者中,接受和消费绿色产品都十分有限。由于我国的旅游市场中的绿色营销需求不足,所以绿色消费的市场规模也就相应的很小,没有需求和市场,旅游企业也就缺乏实施绿色营销的积极性。而且另一方面,许多旅游企业仅仅是从经济利益和企业销售目标来进行考虑,为了卖产品而营销,由此许多旅游产品都被挂上了“生态”“绿色”和“环保”等帽子,这就使得许多旅游消费者在选择和购买旅游产品时,往往挑的眼花缭乱,甚至被一些并非绿色产品的商品所迷惑而上当受骗,最终失去对绿色旅游产品的购买欲望和消费信心。比如他们发现其所购买的旅游产品并非真正绿色时,就会有心理落差,甚至对旅游企业产生不满,这就使得绿色营销无法很好的开展。

(二)旅游产品和市场不细致

在近年来我国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所以对市场进行细致的划分往往就成了企业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细分后的结构也是企业开展市场营销的一个基础。每一个企业对于其最具吸引力的目标市场都应该有一个清楚地认识,只有了解了其目标市场,才能取得最好的营销效果。旅游行业也不例外,生态旅游作为近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概念,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到一定阶段后所表现出来的旅游行为。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旅游企业往往对于绿色需求市场的划分不够细致,所以其旅游产品往往就缺乏针对性和个性,没有鲜明的特征。同时,我国旅游业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许多旅游企业的承担能力也是有限的,再加上对于绿色意识的缺乏,就使得大部分旅游企业并不愿意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来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层次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单调降低了对旅游消费者的吸引力,从而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三)绿色营销素质缺乏

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仅是针对旅游者而言,不仅仅要求其有较高的素质和责任感,而且对于旅游的规划者、经营者和开发者也有着一定的要求,相应的旅游工作者也应是懂得环保懂得旅游的人。所以在绿色旅游、绿色营销中,相应的工作者更应该有较高的素质。但在目前我国的旅游企业中,许多工作人员往往都是缺乏环保意识的,对于生态旅游产品的概念和特性也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我国的生态旅游绿色营销往往定位都是不准确的,也不能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四、生态旅游绿色营销的产品策略

要研究生态旅游绿色营销的产品策略,必须首先对于生态旅游产品的构成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分析,只有把握住生态旅游产品的内涵,才能对生态旅游绿色营销的产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对生态旅游产品进行绿色营销。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时构成旅游产品的三个层次,任何的旅游产品和服务都不能单独地用于满足某一种需求,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所以,对于生态旅游绿色营销产品的这三个层次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一)突出绿色形象

在生态旅游中,核心产品层次是产品概念中最基本的一个层次,这个层次所提供给消费者的是最基本直接使用价值,因此这个产品层次集中体现了消费者所需要的功能。旅游消费者在购买旅游产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其旅游的需求,而生态旅游产品除满足旅游消费者最基本的需求的基础上,还应符合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要求,应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所以对于生态旅游产品,不仅要有优良的品质,还要增加其绿色的形象,通过这些生态旅游产品向人们传达环保的理念及其重要性。生态旅游的绿色营销应该注重绿色形象的设计。因为在传统的营销手段中,为了促进人们的购买欲望,往往是言过其实的,而且其形象也往往是具有煽动性的。但是对于生态旅游来说,其最大的特点即是具有理性和主动性,旅游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在于消费者自身,因此,在设计旅游产品的外包装形象和形式时,也应当从旅游者的真实需求出发,结合绿色旅游的宗旨和理念,创新产品的形象设计,为旅游者提供新颖的创新性旅游产品,带给旅游者全新的体验。同时,在对生态旅游绿色形象进行定位和设计时,还应当结合旅游产品未来的市场目标,以及未来市场需求的变化轨迹等,只有这样,设计出的旅游产品形象才能引起游客的共鸣,进而唤起游客们对于绿色旅游和旅游消费理念的感知,从而激发其购买欲望。此外,旅游形象包括的范围很广,囊括的内容也很多,比如说旅游景区地名、广告标识语、景区交通工具乃至于垃圾箱的外观,都是旅游形象设计的内容。除了旅游形象设计应以绿色为核心理念之外,其视觉设计也应该以绿色环保为核心,使得生态旅游形象在理念设计和视觉设计上相统一。因此在对生态旅游形象的视觉设计上,可充分利用旅游地的环境特点,再结合旅游地名称、旅游标志、宣传标志等具体的生态旅游形象内容,充分地向人们展示旅游地景观并对其进行绿色的引导和教育。除了生态旅游形象设计这些静态的内容,绿色营销还应包括动态的识别形式,即行为识别系统,所谓行为识别系统,指的是对于旅游地居民生态旅游意识教育、培养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从而促使当地的居民为旅游企业进行绿色宣传,对前来游玩的游客进行一个正确的引导,特别是对于旅游工作者的教育,更具有价值,因为他们在推广生态旅游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加强绿色设计和研发

生态旅游产品既有形式产品又有理念产品,形式产品主要包括品质、形态、商标等内容,是旅游产品的实物或者劳务的外观。在我国的旅游消费市场上,生态旅游产品必须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只有具有使用价值的生态旅游产品才能更好的吸引游客,并且对向游客传达绿色的理念。因此在对生态旅游产品进行设计时,就应该遵从绿色的设计理念。旅游企业应当加大对绿色产品的研究力度,以设计为源头,从头贯彻和落实绿色设计。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一方面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们的意识还不够,而生态旅游产品就要改变人们传统的理念,引导人们对环保的重视。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在生态旅游产品进行设计时,就应符合绿色产品的要求,而且不仅仅局限于设计,在这些生态旅游产品进入市场以后,仍然应该发挥其作用,即向人们传达绿色的理念,帮助人们树立绿色的消费观。绿色旅游产品的设计是要以满足不同的游客的需求为原则,所以,在绿色旅游产品设计的时候,要对不同游客的需求和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加以权衡,既要满足游客的合理需求,又不能破坏旅游地的生态环境。所以在对生态旅游产品进行设计时,既要满足游客的求知欲,又要能够起到教育作用,既要物尽其用,又要避免浪费。

(三)重视绿色延伸服务

对于生态旅游产品的绿色营销不仅仅在于将这些生态旅游产品卖出,而在于游客购买后的体验还有售后的相关延伸服务。一方面,生态旅游产品的价格往往较高,所以对于其对应服务加以提高可以使消费者更乐于接受,使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且,旅游企业只有不断地向旅游消费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和产品,才能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生态旅游产品的绿色营销应该包括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和售后服务。售前服务是指旅游企业在游客购买生态旅游产品之前,对其目标生态旅游产品加以详尽的介绍,这些介绍不仅是以售出该产品为目的的,而更应该注重产品内涵的传达,使得游客正确理解这些生态旅游产品。售中服务则是要在游客购买时充分尊重游客的意愿,并热情地为游客服务。售后服务则是在售出这些生态旅游产品之 后,旅游企业还应当在游客对这些生态旅游产品使用时加以引导,对于游客有疑问的地方,要热情地加以解释。此外,还应该对游客进行跟踪调查,充分了解其使用感受,以便于旅游企业对其产品加以改进,以使得生态旅游产品更加完善,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感。

篇(11)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6-0140-03

生态旅游(Ecotourism)自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Ceballos-La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至今,其定义和旅游对象以及实现过程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在生态旅游实践中,它主要强调的是一种理念:保护、负责任和维护社区利益,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可以在实践中操作和运用的独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由于“生态旅游”一词在旅游行业滥用,使大家感到生态旅游是一个很虚的东西,难以落到实处,旅游者对生态旅游产品也无所适从。在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的呼声下,低碳旅游概念诞生了。业内专家学者认为,低碳旅游的提出,是发展生态旅游理念的一种实际行动响应,是将生态旅游发展的理念转化为一种具体可操作的旅游发展方式。

一、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实践与理念出现偏差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生态旅游的概念开始传入我国,并很快引起了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关注,尤其是一些经营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旅游产品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更是对生态旅游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其中,不少人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走向自然、使用自然资源上,一些旅游经营者缺乏环境意识和专业能力,急功近利,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帜只为获取高额利润,很多地方用发展大众旅游的思路来发展生态旅游,在一些自然保护区违反有关管理条例,在缓冲区甚至核心区内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正是这种对生态旅游发展缺乏规范和标准,造成了很多地方的环境破坏,出现了“生态旅游”成为“生态杀手”的现象。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应该说与我国目前没有从综合管理的角度提出一个统一的生态旅游认证标准、建立一套完善的生态旅游认证指标体系,使旅游企业在生态旅游项目开发与生态旅游区的建设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规范和完善的评价体系实现其对自然和社会负责的承诺是有直接关系的。

目前,我国很多学者对生态旅游的检验标准、生态旅游景区的评价指标及判别标准、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所带来的影响(包括环境、经济、文化、社区、伦理、资源等方面的内容)有过研究和探讨,但在这些研究中尚未出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也没有加入对生态旅游真实性判断的研究。国内生态旅游的研究无论是资源价值的评价还是区域开发对环境影响方面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属性探索和开发研究的初期概念辩争阶段,缺乏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成功模式和案例。

二、低碳旅游:实现生态旅游的一种可量化路径

(一)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诠释

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但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的理解存在不同观点。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为:生态旅游是对未受干扰的自然区域进行的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游览,目的是享受和欣赏自然,促进环境保护,旅游者带来的负面影响小,但又能给当地居民提供社会经济效益。它强调的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知识,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维护社区经济利益。但对于游客来说,游客的活动范围以及活动形式要达到一个怎样的度才不会对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破坏,应该说我国的景区管理者目前还没有给游客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操作和衡量的标准,所以说,生态旅游更多是在理念上对游客的一种指导。低碳旅游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刘啸认为,低碳旅游是以低碳经济理念为基础,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绿色旅游。它的内涵是:运用低碳技术和推行碳汇机制来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低碳旅游贯穿于整个旅游过程,强调旅游活动中食、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的低碳化,通过对各个环节碳排放量的计算,让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可以非常清楚地明白自己采取怎样的旅游方式能够减少碳的排放,不会涉及像生态旅游一样有关于对旅游资源、对象和过程的争议,而且突破生态旅游中的旅游规模的限制。低碳旅游不仅是一种理念,更重要是一种措施,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诠释了生态旅游内涵。

(二)对生态旅游发展目标的诠释

低碳旅游和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方式,都属于可持续旅游的范畴,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以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但低碳旅游却是一个综合概念,它是对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的一种行动响应,是将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念转化为一种可操作的旅游发展方式。生态旅游着眼于“生态”,即“自然旅游”,强调旅游发展中“资源的原真性”,倡导通过更少的人为干扰来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低碳旅游则着眼于“低碳”,强调“运用低碳技术”和“倡导低碳消费方式”,强调旅游各个环节运用低碳技术,建设低碳旅游吸引物,建构低碳旅游社区,营造低碳旅游体验环境。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是在生态文明理念导向下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提倡通过各种低碳技术的革新和旅游消费方式的转变来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从这点来看,低碳旅游比生态旅游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生态旅游则更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更多层面上是一种理念,表达人类对旅游发展的一种价值取向的追求。因而,低碳旅游是通过在旅游各个环节减少碳的排放量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最终达到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低碳旅游的实现途径

(一)政府层面的实现途径

1 制定、出台一套完整的低碳旅游节能减排政策体系。实现低碳旅游必须依靠政府部门,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划、法规、政策等措施,为发展低碳旅游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和内在机制。我国旅游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的难点问题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但更多的是内部原因,即政策制定的滞后。所以,目前当务之急是由政府牵头制定一套完整的我国旅游业减排的政策框架,并提出具体的战略措施。旅游业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应用需要政府相关平台支持和机制保障。例如:建设低碳旅游国家工程实验室或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研发基地、低碳交通工具研发及控污减排等关键技术;建立节能减排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与成果转化体系;国外在低碳技术的应用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因而,可以通过建立国际合作平台,通过技术转移和市场化运作进行转让,共享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

2 在行业内全面推行低碳旅游企业标准认证制度。国外非政府组织发达,各类环保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参与了许多可持续旅游发展项目。我国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低碳旅游企业标准认证制定工作必须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由旅游行业相关部门以及主要旅游专业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制定低碳旅游企业标准。通过建立完善的低碳旅游企业标准认证体系并在行业内全面推行,有助于真正理解低碳旅游的内涵,能为旅游企业在开发与经营管理过程中提供依据和标准,同时,也使旅游企业有动力和压力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减少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防止对低碳旅游概念的滥用,进而规范旅游市场。另外,通过建立旅游行业“碳身份标识”系统,制定科学、完善、操作性强的评定标准,对旅游业相关的交通运输、住宿餐饮、休闲娱乐、旅游商品、旅游产品(旅游景区、景点、旅游线路等)进行严格评定分级,通过标识符号等进行直观标识,以便旅游者辨识其节能环保水平,使旅游者更方便、准确地对低碳旅游产品的进行识别,同时也能唤起旅游者对其旅游活动和消费行为的审视。通过现代数字化网络,建立旅游行业“碳身份”信息库,扩大“碳身份标识”系统的社会影响力。

(二)旅游企业层面的实现途径

1 应用、推广低碳技术,提供低碳旅游产品。旅游业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交通、住宿以及主题公园等旅游活动。目前旅游业节能减排工程着重在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相关旅游活动及相关设备制造等耗能环节上。旅游企业应加强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改造和创新上。旅游企业通过形成低碳联盟,推广、交流节能减排技术,提供低碳旅游产品,倡导低碳旅游方式。例如:在低碳旅游景区要创建循环型景区,严格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旅游开发和管理、旅游活动的开展,以达到“合理开采、高效利用、最低能消耗和最低污染”的目的。酒店业应在建筑节能、酒店节水、新能源利用方面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降低能源消耗,达到绿色饭店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