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统计学差异性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8 16:39:5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统计学差异性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统计学差异性分析

篇(1)

近年来,大学生成绩性别差异日益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笔者通过选择测度学生成绩性别差异方法,运用SPSS软件对X大学软件学院2012届年至2014届本科生成绩、奖学金评定与学业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客观反映X大学软件学院学生成绩性别差异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新方向。

一、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数据来自X大学教务处所提供的软件学院2012届至2014届学生大学四年学业成绩,包括:课程成绩、奖学金名单和学业完成情况。课程成绩包括:初次考试成绩与补考成绩;奖学金分为:国家奖学金、一等、二等、三等和单项;学业完成情况分为:延迟留级、取消毕业证和取消学位证。将学生学业成绩、奖学金名单与学业完成情况进行分类归纳,用SPSS与EXCEL统计分析完成。

二、统计分析

1.学业成绩性别差异统计分析

2012届学生在军事理论与体育2课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绩比女生高,但军事理论在男女生整体成绩差异上不显著且男生成绩且方差大,而体育2男女生整体成绩方差显著且女生成绩方差大;在体育1、基础程序设计、高级语言、思想道德修养、体育3、语文、数据库开发、网络设计与开发、数据系统、人机互换、实训、职业素养与毕业论文设计课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绩比女生低方差大,但成绩整体差异不显著;在线性代数、中国近代史纲要与高数1等41门课程上,女生整体成绩比男生高而显著且方差小;随着课程数目与难度的增加,男女生成绩差距进一步增加。2013届学生在体育1课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绩比女生高且方差小,但整体成绩差异不显著;在军事理论、形势政策1、基础程序设计、程序基础设计实验、高级语言、思想道德修养、形势政策2、体育3、语文、数据库开发、网络设计与开发、人机互换、实训与毕业论文设计课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绩比女生低且方差大,但成绩整体差异不显著;在线性代数、中国近代史纲要与高数1等43门课程上,女生整体成绩比男生高而显著且方差小;随着课程数目与难度的增加,男女生成绩差距进一步增加。2014届学生在体育1与体育2课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绩比女生高且方差小,但在体育1整体成绩差异显著,而体育2整体成绩差异不显著;在形势政策1、程序基础设计实验、数据库开发、网络设计与开发、人机互换与毕业论文设计课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绩比女学生低且方差大,但成绩整体差异不显著;在线性代数、中国近代史纲要与高数1等43门课程上,女生整体成绩比男生高而显著且方差小;随着课程数目与难度的增加,男女生成绩差距进一步增加。

从挂科情况来看, 在这三届学生四年考试中男女生初次考试不及格人数与门数,以及补考成绩不及格人数与门数,男生均比女生要多,而且两者均在大学

二年级达到最大值,说明大学二年级课程数目与难度增加,男生与女生均在学习上遇到一定的难度,但是男生的难度显得更大,适应性更差。详细情况见下表1。

表1 学生考试挂科表

2.奖学金性别差异统计分析

从奖学金评定结果来看,在这三届学生三年奖学金评定名单中,国家奖学金一直被女生垄断,男女生获得者数量比为0:9,而且在每届中比例保持稳定0:1;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与单项奖学金获得者中也是女生占绝大多数,且每届男女生对应等级奖学金获奖比例随年级增加而减少,即出现奖学金偏向女生的固化现象,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学生奖学金评定表

3.学业完成性别差异统计分析

从学业完成情况来看, 这三届学生延迟留级学生、取消学位证学生与取消毕业证中男生人数均比女生多,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男女生在延迟留级、取消学位证与取消毕业证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情况见下表3。

表3 学业完成情况表

三、结论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可以得出:虽然X大学软件学院作为典型的工科学院,学院男生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在学业成绩上几乎全面败于女生,从学业成绩、挂科情况、奖学金与学业完成等角度来看,男生都比女生要差。对于此种现象,可能存在以下解释:

女生学习努力程度与责任心均比男生强,女生好静,男生好动,在大学自主支配时间后,女生会像高中那样把时间更多投入到学习中去,而男生不再像高中那样努力学习,且女生更喜欢接群学习,如:舍友或朋友一起学习,而男生很少会接群学习;男生不太担心毕业和工作,没有足够重视学习,而女生在社会就业中受到歧视,努力在学校获得更好的成绩与奖励,以期在将来考研或工作中增强自己的竞争力;男生家庭经济相对宽裕,父母投入较多,对奖学金不太感兴趣,而且学校奖学金额度不大,特别是三等奖学金与单项奖学金对男生吸引力不足;辅导员日常工作不到位,居然有男生连续几个学期挂科4门课以上,却没有给予必要帮助或与家长沟通;课程开设不合理,在前五个学期开设的课程过多过难,教学模式陈旧僵化,很难激起男生学习兴趣,外加社团活动、学校比赛、选修与辅修等任务,而男生处理多任务的能力比女生差。因此,要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并优化考试内容,培养男生学习兴趣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辅导员对男生学习及生活的关注与帮助,科学安排每学期的教学科目与数量,提高奖学金金额以激励男生学习,从而在根本上缩小或消除男女生学习成绩的巨大差距。

参考文献:

[1] 曹星,岳昌君.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性别差异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10,31(1):68-72.

[2] 陈太博,毕新华. 大学生男女群体学业成绩差异研究[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2):103-106.

[3] 郭丛斌,曾满超,丁小浩. 中国高校理工类学生教育及就业状况的性别差异[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11):89-101.

[4] 李文道,孙云晓,赵霞. 中国大学生国家奖学金获奖者的性别差异研究[J]. 青年研究,2009(6):39-45.

作者简介: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270-02

《医学统计学》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该课程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医学科研和实际工作中。学好《医学统计学》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解决与统计学有关问题的技能等帮助极大。但该课程中公式多、理解难,统计方法介绍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因此学生常感觉“学,而不会”。实践性教学是《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巩固理论教学知识,同时能提高统计方法应用技能的有效教学安排。因此,积极探索《医学统计学》实践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课题组在预防医学本科生中开展了《医学统计学》网络辅助实践性教学的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实践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实践教学基本要求,统计软件(如SPSS)的操作要领,以及实践学习报告撰写要求,等给学生作简洁明了的讲授,时间为40分钟;然后,教师布置案例讨论题,案例涉及内容基本覆盖讲授理论课时的教学内容,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讨论中要求学生利用教师制作的网络课程或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互联网获取优秀的《医学统计学》网络课程授课视频和课件,对课堂上讲述的内容进行再学习,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对案例分析的理解程度,针对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薄弱环节,自主探索、寻求、交流问题的答案或解决的办法,包括利用统计软件对案例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做出推断结论。学生完成案例讨论练习后,教师对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作点评并给出解决问题思路和方法或问题的参考答案(60~80分钟)。最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3~5题统计学方法运用的案例应用分析题。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相关教学网站反复学习作业涉及的教学内容和课件,同时还可能通过微博、微信、QQ等互联网交流平台,随时随地与其他同学、老师、统计学爱好者等交流自己观点和见解,以便有效高质量地完成实践学习报告的撰写和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网络辅助实践性教学模式的认知评价情况,为更好地提高《医学统计学》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信息。

一、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本研究于2015年以右江民族医学院2012级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班全体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调查46人,其中男生17人,占36.96%,女生29人,占63.04%。

2.调查方法。先行访谈并参考相关文献设计调查问卷,在《卫生统计学》基础统计学方法实践性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学生匿名独立完成,并当场收回。调查内容主要除学生性别、年级、专业等一般情况外,主要是对《卫生统计学》网络辅助实践性教学模式认知和评价等。

3.统计方法。采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逻辑性检查、纠错和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

1.对网络辅助实践性教学模式的认知情况。46名调查对象中,绝大多数学生对网络辅助实践性教学模式的优点是非常认可的,其中认为该教学模式学习交流的互动性和广泛性好占97.8%,其次是认为教学模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占91.3%。但认为该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认为网络教学内容良莠不齐,筛选并内化花时间占95.6%,见表1。

2.对网络辅助实践性教学模式的评价情况。46名调查对象中,认为网络辅助实践性教学模式对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巩固统计方法理论的理解和提高统计方法的应用能力三个方面比较有帮助和非常有帮助的选择率较高,分别为86.9%、82.6%和85.6%;对提高统计学课程重要性和实用性的认识、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统计软件的操作和运用能力四个方面比较有帮助和非常有帮助的选择率也分别达76.1%、69.6%、76.1%和71.8。但认为对提高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和兴趣比较有帮助和非常有帮助的选择率仅为56.5%,见表2。

三、讨论

网络辅助教学借助互联网有关功能和交流平台所建设的教学、交流讨论等各种应用子系统和工具,实现对传统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多媒体讲授或加课堂讨论)和传统实践教学模式(教师指出实践要求、学生课堂完成作业或讨论、或再加撰写实践报告)等教学方法、方式和环节进行支持或辅助,其能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教学形式上的跨时空性打破了上课时间、地点的限制,促进了学生对教学内容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也促进了教学手段的更新,为《医学统计学》提供了多渠道、多视野、多层次的教学和学习环境[1-3]。研究表明,网络辅助教学使教材展示丰富生动,对教学过程进行连续的跟踪与管理,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的有力工具[4]。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医学统计学》实践教学中采取网络辅助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较高,对其优点有较好的认识,如认为该教学模式学习交流的互动性和广泛性好占97.8%;同时也能较好认识到网络辅助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如认为网络教学内容良莠不齐,筛选并内化花时间占95.6%。大部分学生认为网络辅助实践性教学模式对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比较甚至非常有帮助的,选择率最高(86.9%)。这与有关研究结果一致[5]。同时,也认为该模式对巩固统计方法理论的理解和提高统计方法的应用能力等方面都是比较甚至非常有帮助的。但有56.5%的学生认为该模式对提高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和兴趣有帮助甚至无帮助,这可能与学生参与科研和社会实际工作较少,于是将统计学知识运用少,未能充分体会到作为一门工具的重要程度有关,也可能与教师组织教学的水平不高或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或资源质量不高有关。

四、建议和结语

大数据时代已来临,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和变革意义以及目前统计学专业教学的现状[6],医学统计学的教学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在发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优势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的优点来组织教学工作,以满足有不同需求和兴趣的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需要。但针对网络教学内容良莠不齐,筛选并内化花时间等问题,我们必须优化网络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专业学术信息新颖的高质量医学统计学知识,才能实现高质量合格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闻歆,单子鹏.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下“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66-69.

[2]史云燕.微博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软件,2012,33(5):116-118.

[3]平智广,刘莉,王爱英,等.微博在卫生统计学辅助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4,31(4):729-730.

篇(3)

尿道下裂是因前尿道发育不良而致尿道开口达不到正常位置的畸形 [1]。雄性小鼠胚胎发育后期产生睾酮(T),T在5a-还原酶作用下转化成双氢睾酮(DHT),DHT和雄激素受体(AR)结合诱导外生殖器、尿道、和前列腺的发育[2]。尿道下裂的发生和胚胎期睾酮水平的高低有直接关系。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取40只仔鼠,从正常对照组(A)选取雄性仔鼠10只,大豆异黄酮低(B)、中剂量组(C)各选取非尿道下裂雄性仔鼠10只,大豆异黄酮高剂量组(D)选取先天性尿道下裂雄性仔鼠10只。

1.2 睾酮、雌二醇的测定

取圆底聚苯乙烯试管若干,用记号笔编号NSB,S0~S6和待测样品1~40。数据采用联机处理,由自动放免测量仪自动处理得出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各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

2 结果

从本实验A、B、C、D各组仔鼠血清睾酮含量看,D组与其余三组比较差异性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大豆异黄酮剂量的增加,睾酮水平逐渐降低,而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说明随着剂量增加大豆异黄酮改变雄性动物的性激素水平、影响雄性动物的性分化作用越来越明显。而血清雌二醇含量比较,四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雄性小鼠胚胎发育后期Leydig细胞产生雄性激素睾酮,T在5a-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成双氢睾酮(DHT),DHT和雄激素受体(AR)结合诱导外生殖器、尿道、前列腺的发育[3]。因此尿道下裂的发生和胚胎期睾酮水平的高低有直接关系,其生物学作用通过AR介导,调控转录活化和基因表达,促进性分化和性发育。胚胎期Lyedig细胞对睾酮的生物合成及其基因表达水平和活性高低有直接影响[4]。

雄性动物leydig细胞合成T有两个高峰,第一高峰对雄性生殖器官及尿道的发育非常重要[5]。大剂量雌激素进入胎儿体内,可与雄激素发生拮抗和抑制睾酮的合成。其主要途径:①通过母体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抑制LH/HCG与LH受体结合[6]。②雌激素影响T合成酶。Parte P[7]等发现以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为主,而T是由胆固醇在P450scc等酶作用下合成的,因此合成酶的减少,导致T下降。③大剂量雌激素对胎儿leydig细胞直接损害[8]。④大剂量雌激素能降低类固醇合成因子l(SF-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 [9]。sF-1下降致P45oscc下降,T合成也下降。大剂量雌激素导致胚胎期接触雌激素后尿道下裂、隐睾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本实验研究表明随着剂量的增加,大豆异黄酮改变雄性动物的性激素水平、影响雄性动物的性分化作用越来越明显,高剂量大豆异黄酮组睾酮含量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目前对植物雌激素(GEN)促癌的机制还不清楚。本实验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低、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雌二醇含量无明显的差异性,三组之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大豆异黄酮剂量的增加E2水平升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对肿瘤的效应同时存在促进和抑制两方面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Baskin LS.Hypospadias and urethral development.Urol,2006,163(3):951-956.

[2] Celayir S, Elicevik M,et al. Expression of estrogen and androgen receptors in children with hypospadias:preliminary report.Arch Androl,2007,53(2):83-85.

[3] Kim KS,Liu W, et al. Expression of the androgen receptor in the developing human fetal penis and urethra[J].Cell Tissue Res,2005,307(2):145-153.

[4] Omura,T. Gene regulation of steroidogenesis. Steroid Biochem, 2005,53(1):19-25.

[5] Mark RF,Fobert GH. Gestational exposure of male mice to diethylstilbestrol causes long-term effects on the testis, and testicular gene expression. Endocrineology, 2006,143(8):3044- 359.

[6] Fisher JS. Environmental anti-androgens and male reproductive hea1th. Reproduction, 2004,127(3):305-315.

篇(4)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449-02

1947 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 而且还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1] ”。1990 年WHO提出了“健康老龄化”,1993 年第15 届国际老年学会提出了“科学为健康老龄化服务”[2]的人口老龄化应对目标。国内外对老年人生命质量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以SF-36量表为测量工具,在山东省选择7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生命质量状况的调查,以了解其生命质量的总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制度安排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山东省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70岁及以上老年人。采用分层方法把山东省的老年人划分为沿海、中部、西部3种地区类型,每个类型随机抽取3个地级市,在被抽取的地级市中以市(县)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

1.2 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表(养老方式、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过去从事的职业、目前的收入来源、生活状况等)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分为居家养老卷与机构养老卷,调查者是通过专门培训的研究生及本科生采用统一导语入户对老年人进行调查,能独立填写问卷的由其独立填写,对于没有阅读能力或不能填写问卷的老年人,由调查人员朗读问卷内容,请其作答,由调查人员代为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590份,回收有效问卷558份,回收率94.6%。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Epidata3.1数据库双机录入,SPSS16.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对一般人口学特征等进行统计描述;单因素分析应用?2检验,多因素分析应用有序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人口社会学特征的描述分析

居家养老老人324人,机构养老老人234人,共558人,其中男288人(51.6%),女270人(48.4%)。年龄70~79岁393人(70.4%),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165人(29.6%)。婚姻状况:有配偶234人(41.9%),丧偶306人(54.8%),离异4人(0.8%),未婚14人(2.5%)。文化程度:未受过教育269人(48.2%),小学174人(31.2),初中48人(8.6%),高中、中专及技校36人(6.5%),大专及以上31人(5.5%)。居家养老老人和机构养老老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过去从事的职业、婚姻状况、生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总体健康状况自评及相关因素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将老年人的总体健康状况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1=差、2=一般、3=好、4=很好、5=非常好”。总体健康状况自评的居家养老老人与机构养老老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在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在性别分布上无差异。“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与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2.3总体健康状况自评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结果及分析

单因素分析仅对总体健康状况自评的差异性进行检验,而没有对影响因素进行归因分析,因此需要进一步做多因素分析。以总体健康状况自评为因变量,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中的有序分类变量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纳入模型中的自变量有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目前婚姻状况、职业、养老方式以及生活状况7个自变量。模型检验及回归结果如下。

2.3.1 模型检验

表2为对模型中是否所有自变量偏回归系数全为0进行似然比检验,结果P

2.3.2 方程中的有效变量及参数检验

在纳入模型的7个变量中有年龄、养老方式及生活状况3个自变量对总体健康状况自评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年龄与总体健康状况评价的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年龄”因素在老年人对生命质量总体满意度评价的回归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老人的年龄越大,对生命质量的总体满意度越低,本结论与景睿、刘晓东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在于,年龄越高,身体机能越低,日常活动能力下降。同时对死亡的恐惧加大,故自我健康的评价较低。可见,年龄是健康状况的风险因素,不仅表现在日常活动能力,而且投射出心理状况的变化。

3.2 经济条件对总体健康状况评价具有积极作用。“生活状况与当地一般家庭的比较”对70岁及以上老人总体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中,生活状况“很富裕”“比较富裕”“一般”的老年人,对生命质量的总体满意度更高。原因可能出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活状况水平高,老年人就可能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和余地,不为经济所累,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生活比较自由[4]。二是生活状况较好的老年人有更好的条件享受医疗保健,更多地参加社交活动,在心理上能够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因此对生命质量的总体满意度会较高。

3.3 居家养老老人的健康自评好于机构养老老人。 “养老方式” 因素在老人对生命质量总体满意度评价的的回归分析中,居家养老模式下的老人对自我生命质量评价的总体满意度高于机构养老老人。首先,老年人观念相对保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居家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在这种环境中老年人往往具有更高的归宿感。其次,老年人年龄大,易产生孤独感与陌生感。居家养老模式能使老年人更容易获得子女以及邻里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的家庭和社会支持,从而减少孤独感与陌生感[5],因此对生命质量的总体满意度高。

3.4 受教育程度与总体健康状况自评之间的差异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在描述性分析的差异性检验中,受教育程度在总体健康状况自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老年人对生命质量的总体满意度高于教育程度较低的老年人。然而在“受教育程度”对总体满意度自评的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可能的原因在于混杂因素的影响,此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Velarde-Jurado E et al.Salud Publica Mex,2002,44:349-361.

[2] 李秀燕, 郭继志. 老年人生命质量评价的现状及展望[J]. 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2003,20(4):154-158.

[3] 景睿,刘晓冬等.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8 ,8(28)

[4] 林江,杨继峰,刘强. 健康状态认知理论的概述[R]. 广西中医学院院报 2010,13(1):74-75

[5] 王生锋,齐玉梅.中等城市社区人群生命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调查[J].山西医药杂志,2008-10,10(37).

作者简介:

篇(5)

[中图分类号] R73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036-01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发生于宫颈浸润癌前的一种病变,包括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随着CIN病变发展的高危因素上升,如HPV高危型病毒感染及合并HIV病毒感染、机体免疫机能改变,早婚、多个等,宫颈癌及癌前病变CIN发生率上升和日益年轻化[1]。本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C-fos、 Bax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Bcl-2、C-fos、 Bax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发生发展、诊断与预后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2月~2010年10月长沙医学院附属石门医院所检正常宫颈鳞状上皮15例,宫颈CIN1级23例,宫颈CIN2-3级27例,宫颈浸润性鳞癌57例标本进行免疫标记。

1.2 标本经4%甲醛固定,常规HE染色 免疫组化采用SP法,常规设置阴阳性对照。Bcl-2、C-fos、 Bax抗体及SP试剂盒均购自上海太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结果判断 Bcl-2阳性定位于细胞浆或胞膜,呈棕黄色颗粒,C-fos阳性定位于胞核,呈深棕黄色颗粒;Bax蛋白阳性定位于胞浆,呈棕黄色或者棕褐色;以上标记物阳性判定标准均为阳性细胞>10%记为(+),阳性细胞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采用检x2 检验。相关性分析用Spearmen相关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结果 Bcl-2、C-fos和Bax蛋白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宫颈CIN1-2级、宫颈CIN3级、宫颈鳞癌阳性表达率见表。

2.2 本组Bcl-2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与宫颈CIN1级表达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5),宫颈CIN2-3级与宫颈鳞癌中表达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5),而在宫颈CIN3级及宫颈鳞癌组和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及宫颈CIN1级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宫颈CIN2-3级与宫颈鳞癌中表达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5),而在宫颈CIN2-3级及宫颈鳞癌组和正常宫颈上皮及宫颈CIN1级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

3 讨论

bcl-2 是一种癌基因,首先在B细胞相关的恶性肿瘤中发现,该肿瘤细胞18号染色体上的Bcl-2易位到14号染色体上,与免疫球蛋白的重链基因串联,形成融合基因,从而使Bcl-2基因在B细胞内异常表达。bcl-2基因在肿瘤发生中发挥作用不是通过加速细胞有丝分裂,而是延长其生长期,目前主要用于滤泡淋巴瘤的诊断,各种恶性肿瘤细胞的凋亡研究,BCL2作为细胞凋亡抑制因子,可以抑制或者阻断多种因素引起的细胞凋亡,而导致肿瘤的发生[2],是目前公认的抗凋亡基因。C-fos 是核内癌基因,它定位于14号染色体上(14q),包括5个外显子,其中3末端非编码区的缺失可使C-fos 激活,C-fos是由380个氨基酸组成,编码为55KD的核内蛋白质。在细胞正常生长情况下,如果C-fos基因过量表达,可破坏细胞生长、浸润剂转移的调节,当受到非某些因素影响后,某结构表达异常,从而被激活,此时C-fos具有肿瘤转化活性;Bax蛋白是与Bcl-2同源的一种水溶性相关蛋白,是bcl-2基因家族中细胞凋亡促进基因,bcl-2与Bax有45%同源性,是能对抗Bcl-2的生物学活性,促进细胞凋亡,Bax的过度表达可拮抗Bcl-2的保护效应而使细胞趋于凋亡,Bax与Bcl-2可形成异源二聚体或者自身形成同二聚体,异源二聚体形成的调节时细胞凋亡调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认为Bcl-2家族凋亡诱导基因Bax等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等的相对表达水平决定了细胞对凋亡信号的反应性。当Bcl-2超标达,它与Bax形成异源二聚体,凋亡被抑制。当Bax在细胞内超表达,细胞对死亡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细胞免遭凋亡,Bcl-2与Bax的比例决定细胞凋亡程度[3,4]。本组122例病例免疫标记Bcl-2、C-fos和Bax,发现Bcl-2和C-fos在正常宫颈上皮、宫颈CIN1级表达与宫颈CIN2-3级和宫颈鳞癌组表达阳性率明显逐渐增加,并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

参考文献

[1] 林志新.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现状[J].广西医学,2003,25(9):1961-1964.

[2] 狄方,王念黎.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在乳腺细针吸取细胞学鉴别诊断中的意义[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35(12):738-743.

篇(6)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28-02

近些年来,由于多种原因人工终止妊娠的比例逐渐增高,为更好的减轻患者的痛苦,临床上广泛采用在无痛麻醉下进行人工流产手术[1]。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无痛人流术患者20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无痛人流的患者202例,其中已婚女性125例,未婚女性77例,年龄19―31岁,平均年龄(22.5±36.5)岁,由于多种原因在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下,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随机分为两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等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

1.2方法

1.2.1芬太尼联合丙泊酚

甲组患者100例,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建立畅通的静脉通道后静脉注射芬太尼1-1.5μg/kg,静脉注射2mg/kg丙泊酚用来麻醉和维持麻醉效果,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治疗和处理。

1.2.2氯胺酮联合丙泊酚

乙组患者102例,采用丙泊酚联合氯胺酮进行麻醉;首先建立畅通的静脉通道后,静脉注射氯胺酮100μg/kg,起效后静脉滴注2mg/kg丙泊酚,后开始手术治疗。

1.3统计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AS8.0统计软件,以 ±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数据录入计算机 ,选用 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X?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2 结果

乙组患者术后麻醉诱导时间、麻醉用药总量、自行离开手术台时间、自行离开医院时间、自觉疼痛、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比例,均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无痛人流手术,其具有操作简单、术后不良反应少、无操作疼痛感,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欢迎。无痛人流手术不但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配合度、降低子宫穿孔和宫内残留等情况发生。

氯胺酮有镇痛作用,尤其复合丙泊酚麻醉可起到加强丙泊酚镇痛的不足,且抵消其循环、呼吸抑制等不良作用,小剂量氯胺酮也不增加氯胺酮自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不延长人流患者的观察时间[2]。

芬太尼具有呼吸抑制的作用所以在进行无痛人流的手术中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会显著增加延长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增加患者离开医院时间、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等情况。需给氧气吸入数分钟后可自行改善大多不需另外给药处理,但在门诊手术麻醉条件下应充分做好相关准备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应是必不可少,必要时还需适当输液给药处理方能保证门诊无痛人流术的安全和麻醉质量[3]。

本文中对在我院进行无痛人流手术患者20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进行无痛人流的麻醉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缩短诱导时间;降低麻醉用药总量、缩短患者自行离开手术台和自行离开医院的时间,安全性较高,适宜依据患者情况应用。

参考文献:

篇(7)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人体感染嗜心性病毒,引起心肌非特异间质性炎症1。为探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相关问题,笔者对本院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了护理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9.1~2010.1期间收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85例(观察组),其中男43例,女42例,年龄4~53岁,中位年龄28.5±20.1岁。其中发生休克9例、室性心动过速25例,21例并发急性左心衰竭,Ⅱ°~Ⅲ°房室传导阻滞(AVB)32例,含Ⅲ°AVB合并休克及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15例。2007.1~2008.1期间的67例患者(对照组),其中男33例,女34例,年龄6~55岁,中位年龄30.5±22.4岁。其中发生休克9例、室性心动过速25例,21例并发急性左心衰竭,Ⅱ°~Ⅲ°房室传导阻滞(AVB)32例,含Ⅲ°AVB合并休克及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15例。

1.2 方法 观察组:使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对症给予心电、体温与呼吸频率监护,同时给予综合护理;严格执行床边心电监护、彩色超声心动态检查和胸片检查;定时抽测心肌酶谱。对照组:给予常规抢救护理。

1.3 护理评价指标 护患关系信任度评价标准:采用冈谷惠子的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评价不同护理方法组患者对护士信任程度,评分为4个等级:1分=不同意,2分=部分同意,3分=基本同意,4分=完全同意[5]。计算两组评分均值,进行比较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行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性,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方法对并发症缓解时间的影响对比 如表1所示,综合护理组患者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及、ST-T改变时间和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t=1.962, P<0.05,提示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不同护理方法对并发症缓解时间的影响(x±s,d)

注:t=1.962, P<0.05,提示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同护理方法护患关系信任度对比 如表2所示,实施综合护理后信任度明显提高,组间比较,两组在安心感、对护理技术的确信、对治疗的信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信任度评分均值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t=1.962,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表 2 护患关系信任度平均表

注:t=1.962, P<0.05,提示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常并发多种综合症,病情发展迅速。需要护理人员细心观察和注意患者病情并进行综合护理。护理人员应随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以便了解有无呼吸困难发生。血压是反应心肌炎病情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血压监测应作为体征监测的重点,以便及时发现患者心功能变化,防止心源性休克的发生3。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多并发心力衰竭,护理方法是使患者取半卧位,根据医嘱及时给予利尿剂、强心剂、血管活性剂和镇静剂等,记录患者体液出入量、用药时间和滴速,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心力衰竭的改善。心律失常也是急性重症心肌炎的并发症之一,本组患者中6例Ⅲ°AVB患者安装了临时起搏器,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及生命体征;为防止导管脱位,需加强基础护理,防止患者因剧烈咳嗽、便秘或动作幅度过大导致导管移位,同时还需严格无菌化操作,预防切口感染4。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变化较快,对患者肌体危害严重,尤其是发生心力衰竭、休克等并发症时,患者及家属往往容易出现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这些负面心理状态会成为抢救和护理工作的阻碍。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娴熟的护理技术,细心、耐心、爱心的态度面对患者;使患者和家属建立对抢救和治疗的信心,从而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的肌体痛苦较大,舒适的基础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症状。护理人员应严格控制探视数量,为患者创造安静、温暖、通风良好、整洁舒适的病区环境;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和排便。

参考文献

篇(8)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72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04-02

血常规检验也称为血细胞检测,主要是对患者血液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以及血红蛋白(HGB)等数据进行有效检测[1]。血常规检测不仅仅是各种血液疾病的诊断依据,也为其他系统疾病就诊提供了重要信息,因此血常规检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注意事项影响到患者疾病诊断的准确度与可靠性。我院对100例血常规标本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质量控制方法,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100例新鲜血细胞标本的集中性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检测方法 100例患者的血常规标本均在检测仪器(sysmex l000i全血细胞分析仪)处于正常状态下检测。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则需要复检,血细胞计数异常WBC(30-200)×109/L,Hb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l5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 结 果

21 对比检测仪器与显微镜检测结果 见表1。

3 讨 论

血常规检测属于临床医学检测中最重要工作之一,合格的血常规标本是获得准确检测结果的前提条件,对检测结果进行正确性分析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血常规检测是各种血液疾病以及各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因此检测可靠度将影响到患者就诊的准确性。临床调查得出血液分析仪器对血液细胞质量或者形态不能提供有效信息,关于血细胞形态学改变需要借助于血涂片显微镜进行检测,可以提高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得出显微镜复检结果75%未见异常与仪器相一致,但红细胞的形态异常率14%,白血病细胞率2%和仪器检测结果的5%、0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由于血常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比较多,在检测试验的前中后规范其操作过程与质量控制,尤其是血涂片镜检,将实验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与可靠性,为临床疾病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篇(9)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168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55-02

血糖升高是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检测血糖并及时给予控制,对降低糖尿病及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重要的意义。快速血糖仪检测及生化分析仪检测为临床主要的检测血糖方法。但是临床研究显示两种检测方法存在差异[1],本文分别应用快速血糖仪及生化分析仪对我院内科住院的血糖进行观察,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于我院内科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间住院的患者中抽取100例。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31-82岁,平均(56.42±9.64)岁;因心血管疾病入院29例,呼吸道疾病入院26例,消化道疾病入院25例,内分泌疾病入院16例,其他内科疾病4例。

1.2仪器及试剂快速血糖仪应用强生血糖测试仪,选用强生原装试纸。生化分析仪应用HITACHI7180生化分析仪,试剂为北京利德曼生产。所有仪器均1周进行一次校准。

1.3观察方法抽取患者晨起空腹及早餐后2小时的肘静脉血,立即送至化验室,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生化分析仪检测。分别在两次抽取肘静脉血后,立即应用快速血糖仪进行指尖血糖测定。

1.4观察指标

1.4.1血糖相关性分析分别对两种检测方法所测得的空腹血糖及早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相关性分析。

1.4.2血糖差异性比较分别对两种检测方法所检测的空腹血糖及早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性。

1.4.3差异影响因素分析分别选取性别、年龄、血糖值作为分析因素,对导致血糖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

1.5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9.0软件,所得血糖数据均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分别应用直线相关分析、t检验及多元回归分析进行比较分析。

2结果

2.1血糖相关性分析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的空腹血糖及早餐后2小时血糖均存在正向直线相关关系,见表1。

2.2血糖差异性比较经快速血糖仪测量的空腹血糖及早餐后2小时血糖分别明显低于生化分析仪所测结果(P

2.3差异影响因素分析血糖值为导致两种检测方法测量空腹血糖及早餐后2小时血糖出现差异的影响因素,见表3。

3讨论

血糖为血液中可溶于水的葡萄糖含量的浓度水平。而血液中所存在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多种物质的含水量不同,其含葡萄糖的含量也并不相同,因此当选取不同血液成分进行血糖检测时,所得的血糖值也存在差异。因血液中红细胞的含水量较少,故测量含有大量红细胞的全血中血糖值较不含红细胞的血清或血浆低。而快速血糖仪是测定指尖全血中葡萄糖浓度,因其为全血,故其中含有大量红细胞。而生化分析测定血糖时,抽取的血液标本须先经离心去红细胞处理。因此快速血糖仪测定的血糖值较生化分析仪低[2-4]。虽然生化分析仪测定的血糖结果相对于快速血糖仪更准确[5],但是应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糖检测较为复杂,需要专用的检验设备,并需要专业的检验人员操作,不适于患者日常监测血糖使用。而快速血糖仪携带方便,患者及家属在经过简单培训后即可自行操作,更适用于患者家中日常检测使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快速血糖仪测量的空腹血糖及早餐后2小时血糖分别明显低于生化分析仪所测结果(P

参考文献

[1]熊军,龙聪,郭辉.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结果的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21(8):2649-2650.

[2]魏广丽,李桂珍,倪云.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的对比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1):3461.

篇(10)

高中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重要的学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且更有效地解决科学的问题。本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情况与其数学成绩相关性分析。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使教师在实际数学教学工作中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次调查研究中,共发放500份问卷,收回问卷485份,收回率为97%。利用SPSS专业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结果做了如下几方面的统计分析。

一、形象思维能力与数学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在该项研究中,我们利用每个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测评得分与其数学平均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所调查的全体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与数学平均成绩相关性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学生的形象思难能力与数学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827,相关性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P=0.000

二、不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差异性分析

通过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差异性比较,可以反映出形象思维能力是否随着受教育的程度提升而升高。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所调查高一与高二学生思维能力的差异性比较独立样本检验

由表2可以看出方差齐性检验的显著性水平P=0.788>0.05,F检验不显著,即认为高一与高二学生思维能力的波动没有显著性差异。另外,根据“假设方差相等”一栏的检验结果可知检验统计量t=-6.878,其对应的显著性水平P=0.000

三、不同性别形象思维能力差异性的统计分析

接下来我们研究,在相同的教育程度下,男生与女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别。我们对所调查的男生与女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测评得分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所调查男生与女生形象思维能力差异性比较独立样本检验

表3可知,方差齐性检验的显著性水平P=0.919>0.05,F检验不显著,即认为男生与女生思维能力的波动没有显著性差异。所以检验结果应查看“假设方差相等”一栏,得知检验统计量t=0.844,其对应的显著性水平P=0.400>0.05。因此,可以认为男生与女生形象思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即性别不是影响形象思维的主要因素。

四、对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高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其数学成绩成高度正相关。并且注意到高二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高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高,说明形象思维能力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培养,但是两个年级的测评得分都不是太高。这就表明在形象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数学知识水平,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另外,统计分析结果还表明,男女生在形象思维能力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个测试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女生空间想象能力较欠缺的说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存在男女生性别上的歧视,同时要关注男女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

基于以上分析,接下来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提出培养策略。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而合理的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关键。因此,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多媒体、实际案例等资源与学生的学习情境做到良好交互,需要精心设计。比如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案例的嵌套,以及利用一些数学软件使抽象问题形象化的设计等都需要精心安排。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形象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成功的关键所在,而合理的考核制度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保障。只有合理的考核制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思考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提供保障。因此要规范课堂及课后作业的考核机制,课堂上尽量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以便使学生开动脑筋,为形象思维提供条件。期末考试也要尽量避免对复杂公式的计算及抽象理论的证明等内容的考查,而是以考查学生对统计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及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

参考文献:

[1]李士芳.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3):69-71.

[2]朱星宇,陈勇强.SPSS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篇(11)

    【关键词】 癌症患者;cyclind1;p16;p27;病情预测

     恶性肿瘤的形成是多步骤、多基因改变的积累过程,涉及到多种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单一的一种指标已不能确切的判断肿瘤的发生发展,对多基因的综合研究势必能更准确的反映肿瘤的生长和机体的整体状况[1]。本研究试图从细胞周期的失控调节方面,寻找能较准确预测肿瘤病人病期及判断预后情况的指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2008年~2009年间入住我科治疗的86例经病理诊断的癌症患者,其中52例为经标准抗肿瘤治疗4个周期以上缓解后一直稳定1年未见癌转移的患者,男25例,女27例,中位年龄60岁(41~76岁);另34例为进展期的癌症患者,其中男23例,女11例,中位年龄62岁(30~82岁)。所有患者均排除影响外周血淋巴细胞水平的疾病(如炎症、过敏、自身免疫疾病等)。

    1.2 分组:稳定组:经标准治疗至少4个周期的癌症患者,病情持续稳定1年未发生转移。按实体瘤疗效评定<肿块变化达cr、pr、sd者;和/或无肿块,肿瘤标志物持续阴性达1年以上者>。

    进展组:初次发病;或出现新的转移灶;和/或有可观察肿块增大>25%,肿瘤标志物任何一项增高(+++)以上并持续3个月以上者。

    1.3 主要试剂和仪器:鼠抗人cyclind1、p16、p27单克隆抗体(1:100)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异硫氰酸荧光素(f1tc)羊抗鼠igg(1:400)购自北京华美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流式细胞仪为美国bd公司facs420型。

    1.4 实验方法。

    1.4.1 取样。稳定组在治疗4个周期后经影像学和实体瘤疗效评价达稳定时,抽血;进展组经影像学和实体瘤疗效评价为进展时,抽血。在清晨、空腹、静卧条件下,取外周血2ml,注入盛有0.01ml0.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抗凝剂的试管中混匀.

    1.4.2 实验步骤。取抗凝外周血2ml,用国产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人抗凝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用pbs洗涤,洗涤后用70%乙醇固定过夜。离心去除乙醇,用pbs洗涤,调节细胞浓度为1×106/ml。穿透,加入一抗(使用鼠抗人cyclind1、p16、p27单克隆抗体)、二抗(fttc-igg抗体),加入1mlpbs缓冲液,并设同型阴性对照.样品放在0~4℃环境中.准备上机检测。l5mw氩离子激光.激光波长488nm。用cellguest软件自动取每个样品×104个细胞并分析结果,记录样品的荧光指数(fi值)。

    1.5 统计方法。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正态及方差齐性检验,结果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年龄、性别及cyclind1、p16、p27中与预测疾病病情相关的因素。

    2 结果

    2.1 稳定组和进展组年龄、性别差异的比较分析。分别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卡方检验对52例稳定及34例进展的癌症患者进行年龄、性别的比较,分析年龄、性别因素对癌症患者疾病的影响,见表1。

    注:分组中,0为稳定组,1为进展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不同分组性别的比较

    注: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的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因素在稳定组和进展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稳定组和进展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yclind1、p16、p27表达水平的比较分析观察稳定组和进展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yclind1、p16、p27的表达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中各指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注:分组中,0为稳定组,1为进展组。“*”表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的结果示:外周血淋巴细胞cyclind1、p16的表达在稳定组和进展组之间均存在差异性(p<0.05),进展组显著高于稳定组;p27的表达在稳定组和进展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 

    2.3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yclind1、p16、p2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yclind1、p16、p27各指标的相关性,见表4。

 

    注:“*”表示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

    表4的结果示:外周血淋巴细胞cyclind1、p16之间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3(p<0.05),p16与p27、cyclind1与p27之间目前的数据尚不能认为两指标有相关性(p>0.05)。

  2.4 疾病病情认知的多因素分析。对以上判断疾病病情有意义的单因素进一步做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最能预测疾病病情的因素,见表5

   表5的结果示:cyclind1进入回归方程,cyclind1对疾病病情的判断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16对疾病病情的判断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对细胞周期调控认识的不断深入,出现了“癌症可能是一类细胞周期疾病(cellcycledisease)”的观点[2]。近来的研究已表明,细胞周期调节失控是肿瘤发生、发展中重要的分子事件[3]。

    任何因素导致细胞周期中的正负调节因子: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cki)失去平衡,出现cyclin过表达或cki失表达、失活均可能引起细胞增殖失控产生肿瘤。cyclind1是细胞周期蛋白中一种重要的正性调节因子,与cdks结合促进细胞从g1期进入s期,而p16、p27是ckis家族中重要的负性调节因子,主要阻抑细胞于g1期,防止细胞冲破g1s限制点过度增值,阻止肿瘤形成[4]。

    近年来,大量研究者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各个角度进行研究,众多学者发现外周血循环肿瘤标志物及免疫系统相关抗原的分子生物学检测能够较好并较早的反映机体肿瘤组织的生物学行为[5~8],鉴于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检测受到标本的限制,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易抽取、患者易接受及检测方便和可动态观察等优越性,本文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抗原的变化角度,探讨抗原的变化与肿瘤临床生物学进展的关系。

    在人类的甲状腺癌、乳腺癌、食管癌以及直肠癌中均发现cyclind1基因扩增和蛋白过度表达,提示cyclind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异常与肿瘤的发生相关[9,10]。本研究显示52例稳定及34例进展期的癌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yclind1蛋白进展组明显高于稳定组(p<0.05),提示cyclind1蛋白增高时,可能预示肿瘤患者的病情进展,肿瘤生长较快。

    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都可以见到p16蛋白失表达[11],但p16异常的发生率在不同组织起源的肿瘤中差异较大。有学者认为p16变异在胃癌中频发,也有学者认为并不常见,另有学者却认为p16在胃癌中的表达反而增高[12]。本研究显示52例稳定及34例进展期的癌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16蛋白进展组明显高于稳定组(p<0.05),提示p16蛋白增高时,亦预示肿瘤患者病情进展,肿瘤将较快生长。  文献报道p27蛋白可以抑制细胞生长、并诱导凋亡[13];p27蛋白表达水平在多种肿瘤中明显下降;p27表达水平是胃癌、大肠癌、直肠癌的独立预后指标。本研究结果检测了血液中淋巴细胞p27的表达情况,进展期和稳定期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能由于病例数较少,或是组织来源的差异性,本指标对癌情的检测目前没有明确的临床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本文表2中对cyclind1、p16、p27三个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淋巴细胞p16、cyclind1之间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3(p<0.05),p16与p27、cyclind1与p27之间目前的数据尚不能认为两指标有相关性(p>0.05),提示肿瘤细胞中cyclind1过表达时,p16也将升高,这可能与p16将竞争性结合cdk4/6,阻止肿瘤细胞的过增长,但表1结果,cyclind1、p16的过表达,均提示机体的病情可能恶化,并没有出现cyclind1、p16并行增高时机体处于稳定的状态,这可能与二者的升高程度或其对疾病的影响程度有进一步的关系。

    为了探讨各因素反应疾病病情的具体作用和程度,本文对判断疾病病情有意义的单因素cyclind1、p16进一步做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对判断疾病病情作用较大的因素。结果显示:cyclind1对病情的预测有统计学意义,而p16对疾病病情的判断无统计学意义,即考察因素中,cyclind1指标反映疾病进展的情况优于对p16指标的考察,cyclind1增高时,伴或不伴p16的增高,均提示患者病情进展的可能性较大。

    综上,癌症患者病情进展时cyclind1、p16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高,但cyclind1的增高最有参考价值,cyclind1增高提示近期肿瘤细胞分裂增殖较快,癌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可能性大。

参考文献

[1] 孙咏红,姜春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d1、p27、p1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硕士学位论文,2007,1~29

[2] 曾益新.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51~152

[3] 南克俊,景钊.p27与消化道肿瘤及其应用前景.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4,31(1):63

[4] 周琨,金东岭,田珂,时志民. 胃癌中p16, p27kip1和cdk4表达的比较及其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2005,13(5):624~626

[5] 刘波,金秀国,刘晓光,王惠军. 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细胞毒性t细胞的相关性分析[j].检验医学2008,23(5):472~474

[6] 任晓辉,裴毅.胃肠道癌术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16、cyclind1异常表达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 2009,6(12):12~14

[7] 吴天鹏,张孝斌,熊治国等,膀胱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16和cyclind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肿瘤防治研究[j],2003,30(5):380~381

[8] 沈宗丽,周振英,朱月清,吴晓柳. 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53 高表达的临床意义[j].肿瘤学杂志2002,8(2):92~93

[9] bilalovic n,vranic s,basic h,et a1.immuno his to chemieal evaluation of cyclind1 in breast cancer [j].croat med j,2005,46(3):382~384

[10] 疏楠,等. p16、cdk4、cyclind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9,31(4):25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