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7 16:29:2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

篇(1)

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显示,92例患者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为93.9%。

结论:虽然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缺乏特异性,在诊断过程中会出现漏诊或误诊,但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中仍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超声诊断妇科急腹症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472-02

妇科急腹症(Gynecological acute abdomen)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起病比较急,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患者预后及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1]。随着科学技术与医疗设备的进步,超声已经可以在人体的各个器官上应用,为诊断和鉴别疾病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将研究超声诊断在妇科急腹症中的临床效果,详情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抽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妇科急腹症患者98例,年龄19~70岁不等,平均年龄60.5岁。全部患者都具备腹胀、腹痛等临床表现,部分患者伴有发热或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

1.2一般方法。仪器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型号为PHILIPS—HD11XE),将探头频率设置成3.5~7.0MHz,腹部超声检查时,若患者膀胱充盈,可直接进行检查,若患者膀胱不充盈,可采用阴式探头检查,也可将0.9%氯化钠溶液注入患者膀胱,使其达到充盈的状态,再进行检查。超声检查患者阴道时,应保证患者排空膀胱,全面观察患者隐窝、腹盆腔间隙、卵巢、输卵管以及子宫,观察患者子宫内膜有无蜕膜反应,确定患者宫腔是否存在节育环与妊囊,做好相关记录。

1.3常见妇科急腹症分析。

1.3.1异位妊娠。妇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就是异位妊娠,相关数据显示,95%的异位妊娠发生在输卵管,采用超声诊断时,可见蜕膜反应,既“假孕囊”,孕囊破裂者,可见盆腔及盆腔隐窝存在液性暗区;若患者孕囊未破裂,超声检查可有环状回声,内有胎心搏动及胚芽[2]。

1.3.2卵巢囊肿蒂扭转。卵巢囊肿蒂扭转在青年妇女或中年妇女中比较常见,囊肿扭转后,患者动脉供血不足,阻碍静脉回流,致使囊肿水肿,严重时可能会出血坏死。患者临床表现一般为下腹痛,超声检查时,可见患者盆腔内存在较少的液性暗区,右侧附件区存在混合性或囊性包块,形态不规则,壁厚,周边无明显血流,囊内透声差[3]。

1.3.3黄体囊肿破裂。黄体囊肿破裂常发生在患者月经后期,超声检查时,可见患者子宫周围或者附件区存在非匀质包块,包块周围一般有不规则液性区。

1.3.4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常发于患者月经后期,此类患者一般存在痛经史,当囊内压力过高或积血过多时就会发生自发破裂,引起腹痛,超声检查时可见子宫直肠窝液性暗区,若患者囊未破裂,在附件区见液性包块、透声差,包膜厚[4]。

1.3.5急性盆腔炎。下腹痛是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此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患病初期,声像图无特殊表现,当形成盆腔脓肿时,可见患者囊内存在回声光斑点,此外,可见患者盆腔存在囊性包块,形状及其边界不规则[5]。

1.3.6不全流产。一般发生在妊娠10周以后,胎盘已经形成或者正在发育,发病时患者腹部剧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超声检查时胎心搏动消失、胎儿肢体活动消失、宫颈口微开、已排出部分妊娠物、患者妊娠囊形态不正常。

2结果

超声诊断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为异位妊娠;18例患者为不全流产;6例患者为黄体囊肿破裂;4例患者为卵巢囊肿蒂扭转,4例患者为子宫内膜异位症。98例患者中,6例患者漏诊或误诊,其中1例为巧克力囊肿破裂,1例患者为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患者为盆腔炎,1例患者为卵巢黄体破裂,2例患者为异位妊娠,本次超声检查诊断的总符合率为93.3%。

3讨论

妇科急腹症一般是由宫腔周围脏器疾病或盆腔内疾病引起的,腹痛是妇科急腹症的主要临床表现,病情发展迅速,需要为患者进行紧急手术治疗。子宫穿孔、子宫肌瘤蒂扭转、子宫内膜异位、卵巢囊肿蒂扭转、黄体囊肿破裂、不全流产、异位妊娠等都需要为患者进行急腹症手术。超声检查虽然具备一病多图、一图多病的特性,因此,在诊断中可能出现误诊或者漏诊,但是其图像具有直观性,能直接确定患者子宫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是否异常。

本研究中,为98例手术病理确诊的妇科急腹症患者进行了超声检查,诊断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为异位妊娠;18例患者为不全流产;6例患者为黄体囊肿破裂;4例患者为卵巢囊肿蒂扭转,4例患者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98例患者中,6例患者漏诊或误诊,92例患者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为93.9%。虽然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缺乏特异性,在诊断过程中会出现误诊或漏诊,但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中的诊断价值值得肯定,进一步提高诊断率,分析并鉴别疾病,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总结并分析患者出现腹痛的时间,必要时为患者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具有直观性,对于急性妇科病症,采用超声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将临床与超声图像结合在一起,作为妇科急腹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雷小庆,谭辉绒.分析超声诊断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1,30(28):182

[2]于绍梅.超声在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中的应用(附21例报告)[J].贵州医药.2011(7):649-650

篇(2)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19-0026-03

超声医学已经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普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提高,其应用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扩大。传统的二维超声成像系统所提供的是人体某一部位的众多断面的二维图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新型压电材料等高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临床医疗需求不断增加,三维超声成像等医学超声成像新技术便应运而生。三维超声成像的优势在于具有空间关系明确、直观、立体感强的特点,此外尚能显示二维超声无法看到的病变的整体形态,提供了比二维超声更丰富的诊断信息[2],弥补了二维超声检查的不足,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

1 三维超声成像概念、发展历程与成像原理、成像过程

三维超声成像[3]即通称的立体图像,二维成像是二度空间成像,三维是三度空间成像,可见真实再现人体解剖结构。三维超声成像经历了从静态三维—动态三维—实时三维的发展历程。三维超声成像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将连续采集到的动态二维切面图像经过计算机的一系列处理,并按照一定顺序排列重新组成组织器官的三维图像。三维成像过程主要包括:原始图像的采集与处理;三维图像的重建与显示;三维图像的分割与理解;图像三维的显示。原始图像的采集是三维成像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2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种类与显示方法

三维超声成像(3D)本质上只有两大类[4],即三维重建成像与实时三维成像。三维重建是静态成像,也可以三维重建成像后,以高帧频回放,显示为动态三维图像。实时三维成像是直接的三维成像,是超声技术领域的新突破。实时三维成像不需要通过电脑软件实现三维重建,是三维成像技术的方向。三维超声成像的显示方法分为:①表层显示方法:只显示器官的外壳(外形、表面轮廓),不能显示其内部结构的复杂层次;②容积显示方法:与表层显示方法不同,可显示被检测器官的内部结构,此法比表层显示方法更为实用。有的学者把三维超声成像显示方式分为表面成像、透明成像、结构成像[5]。理想的表面成像所呈现的视野被称为“外科视野”,不仅可以显示胎儿心脏的大体结构,也可以显示卵圆孔瓣等较精细的结构[6]。

3 三维超声成像的操作程序

首先是进行常规的二维超声断面图像采集,以心脏超声三维成像为例,探头固定在胸壁后,以固定处为轴心,用手动或机械驱动,探头顺时针向旋转180°,每2°~5°获取一帧图像,二维断面图采集传输至专用的三维成像仪,把所采集的二维断面图进行三维图像重建。采集的二维断面图帧频数越多,三维重建图像的质量就越好。实时三维成像只需把探头置于检查区即可自动成像。

4 三维超声成像在心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①了解心脏各结构的形态、轮廓、位置、解剖径线大小、立体方位、走向、活动状态以及各结构的连接关系等。②检查瓣膜病变性质,尤其是对瓣膜穿孔、瓣膜裂、瓣膜脱垂、腱索断裂、瓣膜口狭窄及关闭不全的瓣膜及瓣膜口的解剖学细节等,三维超声的观察更清晰、详细、准确。③检查间隔缺损,可以准确显示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的形状、轮廓、位置、大小及根据其位置判断其解剖分型。④检查心腔内肿瘤、心耳血栓,观察这些肿物的形状、轮廓、位置、大小、体积、活动情况等。研究显示,三维超声检查无论在肿块大小、位置和起因方面较二维超声检查更精确[7]。⑤检查室壁活动,对节段性室壁活动异常可以更准确定性和定位。⑥心功能测量,可以测量心室容积,计算每搏量、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室壁后径等,因是立体图像的测量,比二维图像的准确性更高。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可从心尖观察整个右室,直接计算右心室容量及搏出量,因此被认为是测量右室容积、评价右室功能的理想方法[8]。⑦模拟外科手术的手术方式,在三维图像上演示手术应如何进行。

由于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能显示心血管结构的立体解剖信息及其在不同心动时相中的活动状况,能剖切出常规二维超声受声窗限制所无法扫描出的切面,能显示出各结构与病变的毗邻位置与空间关系,对于病变的定性与定量诊断具有重要价值[6],故可对心脏各结构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形态改变作出客观、细致、全面的评估。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是目前为止最先进的心脏超声检查技术[9],在许多情况下能弥补经胸超声的不足,提供更多更确切的诊断依据。

篇(3)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08年9月收治腹腔脏器损伤患者101例,其中男80例,女21例,年龄3~67岁。均有腹部外伤史,多表现为剧烈腹痛、压痛,受伤后就诊时间40分钟~24小时。其中肝脏破裂38例,脾脏破裂45例,肾脏挫裂伤12例(其中1例未明确诊断,另1例误诊为脾破裂),膀胱破裂2例,卵巢破裂1例(未明确诊断),胃肠、肠系膜损伤3例(误诊脾脏破裂2例,1例未明确诊断)。这些病例均伴有腹腔积血,经过手术证实。采用GE-2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常规扫查肝脏、胆囊、脾脏、胰腺、肾脏、膀胱、胃肠、子宫、卵巢,重点探查脏器被膜是否完整,实质内部回声有无异常,及被膜下有无血肿及周围有无积液,肝肾间隙、脾肾间隙、双髂窝及下腹肠间、盆腔有无游离积液。

结果分析

101例经过超声检查,均伴有腹腔积液,其中96例是实质脏器挫裂伤,包括肝脏挫裂伤38例,脾脏破裂伤45例,肾脏挫裂伤12例(其中1例肾脏被膜下血肿),膀胱破裂2例,卵巢破裂1例,3例为胃肠、肠系膜破裂,其中3例超声误诊为脾破裂,另外3例未作出明确诊断,均伴有腹腔积液,后经手术证实。

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特征:单纯包膜下积血,包膜完整,脏器实质无明显变化,包膜下与脏器间见不均质的月牙状无回声,边界较清晰,血液凝固时呈低弱回声,少数内部可见散在分布点状强回声并有漂浮现象,无腹腔积液。经保守治疗,超声动态观察,临床治愈出院。

脏器中央性破裂,包膜连续性完整,实质内部不均匀,呈不规则回声增强区,边界不清,无腹腔积液。该类患者经保守治疗,超声动态观察,临床治愈出院。

脏器真性破裂,包膜回声连续性中断,脏器内部损伤,依受损时间先后,新鲜血肿是无回声的,几小时后因为纤维蛋白和红细胞聚集而表现出片状不均质回声增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几天后随着病情发展血肿液化,实质损伤区内部伴有的形态不规则的混合性回声区或极低回声区,此时血肿会增大,数月后血肿可呈囊性,其中出现线状回声,纤维瘢痕或小囊腔样改变会存在很长时间,边界不清,晚期内部呈无回声,形态不规则,界限清晰,伴有腹腔积液。肝脏右叶膈顶部破裂可伴有胸腔积液,脾脏是腹腔内最容易受外伤而破裂的脏器,特别是病理性肿大的脾脏,更容易破裂。脾破裂在闭合性钝性腹部损伤中,其发生率占各种腹部损伤的多数,包膜下血肿表现为脾脏外包膜下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有时位于脾脏和左侧膈肌之间的肝脏左叶,如呈低回声可类似血肿。包膜外血肿表现为突破脾包膜的低回声区。如果有血凝块形成则回声变高,脾破裂时因出血而呈不规则低回声区,罕见表现为局灶性的低回声病变。破裂口常类似于正常脾组织,通常难以显示。急性血肿表现为边界不清或清楚的新月形强回声区,当时可增大,随后回声减低呈现囊性,血肿的大小提示脾脏失血的多少,愈合后,脾脏破裂区纤维化呈较强回声。脾破裂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超声对外伤的检出敏感性为946%,特异性为951%,精确性为941%。胰腺损伤最易漏诊,胰腺轻度挫伤,腺体增大,回声减低,较严重挫伤腺体轮廓不规则,腺体呈不均匀回声,伴腹膜后积血,后期常伴有假性囊肿形成。肾脏损伤,血肿可发生于肾被膜下、肾内、肾周肾被膜外。被膜下血肿,血液可扩散于肾周或聚集于某一区域(局灶性血肿)从而挤压肾皮质,血肿可纤维化并压迫肾脏,进而导致高血压。轻者实质局部增厚,呈不均匀强回声,严重破裂,肾脏失去正常形态,肾实质内部回声明显不均匀,形态不规则,同时伴有血尿。卵巢破裂较少见,一般很难做出诊断,只能根据腹腔积血部位初步判断。

空腔脏器破裂,常有间接征象,多为定性诊断,定位不明确。因空腔脏器损伤时,多造成胃肠气体进入腹腔,造成膈下游离气体强反射回声,掩盖了对肝、脾的探查或造成肝、脾体积缩小,声像图主要表现为腹腔内可见混合性液性暗区,液体内见点状回声,部分患者可见游离气体回声,存在于膈下。部分肠损伤处肠管收缩,肠壁增厚,近端肠管扩张,腹腔内见游离气体回声及浑浊液体回声,并根据患者的腹膜炎体征,超声可做出提示性诊断。膀胱损伤,局部膀胱壁表面不光滑,参差不齐,层次结构模糊,表面附着不规则云絮状低回声,伴有血尿。

对于不能确诊而高度怀疑小肠破裂的病人,需进行严密观察,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当机立断进行剖腹探查:①腹部压痛、持续性或进行性加重伴腹胀、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②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及板状腹,腹膜刺激征进行性加重或范围渐扩大;③胃肠道出血;④持续性低血压,不能用腹部以外损伤的原因解释;⑤直肠指检发现前壁压痛或波动感或指套染血。在手术中,探查明确的小肠破裂也不能满足于“一孔之见”。有时可能发生多处肠破裂或合并肠系膜撕裂伤。超声检查结合临床病史综合分析,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早期诊断、治疗方式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讨 论

超声对腹腔实质脏器损伤诊断率很高,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大部分脏器破裂都是通过超声作出明确诊断,并能及时手术,挽救生命。但超声对腹腔内空腔脏器破裂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减少空腔脏器破裂漏诊和误诊的发生,并提高空腔脏器破裂的定位的诊断率,在工作中,对于外伤患者,我们应仔细检查是否有局限性积液,特别那些有明显压痛的部位,或大网膜迁移包裹及肠管有无局限性扩张,肠壁有无增厚,肠壁有无回声减低,胃肠蠕动是否有减弱等,下腹、盆腔是否有游离积液、膈下是否有游离积气。经过仔细观察后,再根据其他检查,综合分析,作出超声诊断,以提高诊断率。

参考文献

1 王志斌,房世保(译).腹部超声诊断.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

2 张玉珍,张荣,黄先红,姚云仙,南方.外伤性腹腔脏器破裂的超声特征及临床表现,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6(5):235-237.

篇(4)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0.039

胆胰疾病是胆系疾病及胰腺疾病的统称, 其发病率高, 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需尽早进行临床检查, 以明确病情, 采用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加快机体康复[1]。对于疑似胆胰疾病患者, 超声内镜检查可以准确地诊断疾病, 减少误诊率与漏诊率, 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6年4月 95例疑似胆胰疾病患者, 随机分为A组(33例)、B组(31例)和C组(31例)。A组行超声内镜检查, B组行CT检查, C组行B超检查。行超声内镜检查的A组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较高,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4月本院门诊收治的疑似胆胰疾病患者95例, 随机分为A组(33例)、B组(31例)和C组(31例)。A组男19例, 女14例;年龄31~76岁, 平均年龄(51.92±8.03)岁。B组男18例, 女13例;年龄32~77岁, 平均年龄(52.16±8.37)岁。C组男20例, 女11例;年龄30~75岁, 平均年龄(51.55±7.82)岁。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A组进行超声内镜检查, 即应用FG-36UX型超声内镜, 参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频率, 病灶不同, 频率也有所不同, 常用的频率为5~10 MHz, 同时应用全身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前需静脉注射山莨菪碱与安定注射液10 mg, 检查方法与常规内镜检查相同, 检查结束后引导患者休息1~2 h。B组进行CT检查, C组进行B超检查。三组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比较三组患者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

2 结果

A组33例患者中, 诊断为胆囊结石5例, 胆管癌4例, 胆囊息肉5例, 胆管炎性狭窄1例, 胆总管结石4例, 胰腺癌4例, 慢性胰腺炎6例, 胰腺囊肿2例, 胰岛细胞瘤1例, 未检出1例, 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符合32例, 符合率为96.97%。B组31例中患者, 诊断为胆囊结石4例, 胆管癌3例, 胆囊息肉2例, 胆管炎性狭窄1例, 胆总管结石3例, 胰腺癌3例, 慢性胰腺炎5例, 胰腺囊肿1例, 胰岛细胞瘤1例, 未检出8例, 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符合17例, 符合率为54.84%。C组31例中患者, 诊断为胆囊结石3例, 胆管癌3例, 胆囊息肉1例, 胆管炎性狭窄1例, 胆总管结石3例, 胰腺癌3例, 慢性胰腺炎2例, 胰腺囊肿1例, 胰岛细胞瘤1例, 未检出13例, 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符合10例, 符合率为32.26%。A组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明显高于B组与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胆胰疾病临床诊断中, B超检查与CT检查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两者均能诊断一些重要的胆胰疾病, 但易使胆总管成像或胰腺成像出现模糊不清的现象, 临床诊断准确率不高[2]。近年来, 随着我国影像学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 传统的B超检查及CT检查在胆胰疾病临床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 超声内镜检查逐渐取代B超检查与CT检查, 成为胆胰疾病患者首选的诊断方法[3]。

超声内镜主要指将高频超声探头装在内镜顶端, 在临床检查过程中不仅可以利用内镜对相关病变进行严密的观察, 而且可以利用高频超声探头对相关部位及毗邻的脏器进行全面地扫描, 其充分发挥了内镜及超声的双重作用, 因此可以获取更清晰、更全面的超声图像信息, 提高胆胰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4]。国外文献报道, B超检查可以诊断肿瘤直径>3 cm的疾病, 其阳性率>90%, 但在肿瘤95%, 而且其对肿瘤

综上所述, 在胆胰疾病临床诊断中应用超声内镜检查方法, 可以提高患者诊断的准确率, 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葛振远.超声内镜联合CA242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评估.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 18(1):115-116.

[2] 王邦茂, 方维丽.超声内镜在胰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4, 34(9):856-858.

[3] 方军, 冷芳, 徐玲燕, 等.超声内镜在胆道及胰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江西医药, 2015, 50(12):1505-1507.

篇(5)

【摘 要】目的:探究超声高频探头在腹部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文章以急性阑尾炎为例做详细论述。方法:选取我院2011 年7 月至2014 年7 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共计428 例进行分析,比较超声低频探头检查与超声高频探头检查的诊断疗效。结果:超声高频检查急性阑尾炎患者人数为396 例,超声高频检查误诊病患为18 例,超声高频检查漏诊人数为14 例。结论:使用超声高频探头进行急性阑尾炎检查诊断,效率较高,具备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 超声高频探头;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应用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在过去的临床诊疗中通常参照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体征检查等方式来确诊。近年来,超声检查与各种仪器检查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腹部疾病诊断中,极大的提高了急性阑尾炎检查效率,特别是超声高频探头超声检查的应用,更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1]。本研究以超声高频探头检查为例,配合低频探头检查,获得了较为显著的诊断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 年7 月至2014 年7 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共计428 例进行分析,其中,男性病患人数为287 例,女性病患人数为141 例,年龄在5~68 岁之间,病患平均年龄为37.5 岁,对病患进行超声检查,除去52 例阑尾脓肿病患,其它患者均通过病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得到证实。

1.2 方法

用于诊断的超声检查设备型号为飞利浦iu22、GE L7、ALOKa F75 超声检测仪,腹部凸阵探头频率为3.5MHz,高频线阵探头频率为7.5 MHz。在检查时需告诉病患仰卧,假如病患疼的中心点为右下腹麦氏点,则可做纵切面、横切面、斜切面进行扫描检查,必要时检查人员可适当增加压力,使得肠管内气体移开,进而获得更为清晰直观的检测图像【2】。在检查时,可先使用低频探头进行大致扫面,后使用超声高频探头详细检查阑尾的形状、大小、组织回声、腹腔情况等。

2 结果

我院2011 年7 月至2014 年7 月我院收治的428 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利用超声高频探头检查出急性阑尾炎患者396例,急性阑尾炎误诊患者人数为18 例,其中有5 例十二指肠穿孔患者,3 例盆腔炎患者,4 例阑尾类癌患者,2 例克罗恩病患者,4例肠梗阻患者,漏诊患者人数为14 例。对超声低频探头与超声高频探头诊断例数对比情况详见表1。

3 讨论

阑尾位于盲肠后内侧壁处,形状似蚯蚓。在阑尾没有发生病变的情况下,超声检查没有任何显示,但当阑尾发炎,浆膜层充血后会出现水肿情况,腔内或多或少的会有坏死物,导致阑尾肿大,内分泌潴留物会形成梗阻,表现为囊性管装结构,这时采用超声高频探头检查臆测便出,病情越严重,检查形成的图像显示率越清晰,尤其是化脓型肠胃炎、穿孔型肠胃炎等,这些症状都具有十分明显的病理特征。

通过分析428 例病患的超声图像可以得知: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特点是粘膜下层较薄,阑尾变粗,横断面表现为“同心圆”特征,纵断面表现为指状,超声回音低无蠕动现象。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特点是粘膜下层变厚,阑尾肿大,表现为更为显著的“同心圆”特征,阑尾官腔内径明显增加,出现大量的坏死组织,并有炎性液体渗出,腔内出现粪石回声。

(3)穿孔性阑尾炎特点为图像显示杂乱,阑尾无明显管状结构,回声强弱不均多为混合声,位置固定。阑尾周围肠管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水肿状,盆腔、肠道间有积液出现。

(4)阑尾周围化脓性穿孔特点是图像上基本显示不出阑尾形状,阑尾区域可以看到不规则不均质的光团,有液体,有明显的边界。

超声高频探头在急性阑尾炎专断中准确率较高,但也难免出现漏诊、误诊情况,例如:阑尾类癌、克罗恩病等,阑尾类癌基本到晚期后才会有明显的包块存在,在本文的研究中便出现了4例阑尾类癌患者,2 例克罗恩病患者。肠梗阻、盆腔炎等也是较为常见的病症,在本文的研究中也出现了4 例肠梗阻患者,5 例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这是因只看到患者右下腹中有局限性积液,并未对盆腔做扫描而导致的误诊。肠道内气体干扰、肥胖等也是造成阑尾炎误诊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通过对比超声低频探头与超声高频探头诊断可以发现后者具备如下优势:

(1)能够十分清晰的分辨出浅表细微结构,特别是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诊断.

(2)使用超声高频探头可以清楚的分辨出阑尾与周围肠管。

(3)可以清晰的显示出阑尾根部、盲肠连接出特征,便于提高回肠局部性水肿与阑尾炎的辨识度。

(4)超声高频探头可以清晰的显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系统,提高诊断率。

篇(6)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妇产科;临床;诊断效果

前言 妇产科疾病种类比较多,这些疾病有的发病比较突然,对患者的伤害也比较大,临床上医护人员若不能及时诊断,积极抢救,可能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比较快捷、简便,准确率高等优势,而得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为了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妇产科临床急症中的诊断效果,为临床治疗妇产科疾病提供依据。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妇产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妇产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均为女性,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名。患者的年龄在19-54岁之间,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2.4岁。所有患者因急性腹痛或阴道流血、流液就诊,均进行超声检查。这些患者的年龄、病情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患者检查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黑白B超进行检查,实验组患者采用这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检查,实验组患者采用飞利浦 HD11彩色超声机。经腹壁扫查使用凸阵式探头,频率3.5MHz。经阴道扫查时使用专用的阴道探头,频率7.0MHz。患者在进行超声检查时,保持患者膀胱充盈,观察患者子宫的大小、形态,回声,宫腔有无积液和孕囊,双附件区有无肿块,肿块形态、大小、性质,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对病变处配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

2.结果

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妇产科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黑白B超进行检查,实验组患者采用这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检查,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诊断率和误诊率。其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以上表格我们可以清楚知道,本次实验组,实验组患者确准率为95%,而对照组患者确诊率为80%;实验组中有2例患者误诊,误诊率为5%,对照组患者误诊率达到20%,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3.讨论

急腹症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疾病之一。这些疾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诱因也比较多,临床上这种疾病起病比较急、病情变化比较快、变化多且病情重,需早期诊断和紧急处理,一旦延误诊断或治疗不当,后果严重。因此,对于妇科疾病的治疗及时、正确的诊断是成功的关键。

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主要用B超进行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是今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技术,它与黑白B超声检查技术在临床上的共同特点,彩色多普勒超声使用时没有放射线,比较安全、可靠,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适合临床的推广使用。但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检查费用要高于普通二维超声检查,其分辨率也明显增强,对于临床妇科等急诊疾病提供了重要治疗诊断依据。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黑白B超进行检查,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实验组患者的诊断率为95%,而对照组患者诊断率仅为80%,实验组有2例患者误诊,误诊率为5%,对照组患者误诊率为20%,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妇科疾病以及其他疾病有的其特有的优势。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临床上如妇科急诊疾病比较简便、直观、安全,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准确作出诊断,并及时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视为急诊科患者临床上的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篇(7)

超声是诊断妇科疾病最常用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可重复性好等特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异位妊娠,常规二维超声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随着实时三维超声(四维超声)的发展,其可任意旋转、移动,图像立体、直观、实时、信息量大,弥补了二维超声的不足,有效提高了诊断率[1]。为探讨四维超声在异位妊娠罕见部位中的诊断价值,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0例异位妊娠的影像学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患者,全部为已婚妇女,经腹部或经阴道超声检查怀疑输卵管间质部 妊娠的患者。年龄21~38岁,平均28.7±6.9岁。经产妇115例,未产妇85例;停经33~65 d。临床ibao现:尿妊娠试验阳性或弱阳性。35例因停经、不同程度的腹痛及阴道不规则流血就诊,5例行早期常规超声检查发现。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二维或三维超声检查,使用PHILLIPS 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3.5MHz,阴道探头频率5~9MHz,扫描角度为120°。检查前向患者解释超声检查的必要性和操作方法,经阴道超声检查者需排空膀胱后取截石位。取仰卧位,先行二维超声检查,从左到右,从前向后摆动探头,全面观察子宫底轮廓(位置、大小,形态)、宫腔内膜情、内膜及两侧附件是否正常,横切面仔细观察子宫底部形态回声,宫腔内有无孕囊结构、血管搏动及子宫直肠窝积液情况[2]。了解子宫与附件包块的位置。在子宫矢状面清晰显示宫颈及内膜后固定探头,对病灶区进行三维成像,旋转X、Y或Z轴至图像满意后,观察宫腔形态,存储数据。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 软件进行数理统计,用频数表示计数资料,统计方法以卡方检验,P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结果分析

40例疑似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有28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四维超声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诊断率为70.0%(28/40)显著高于二维超声诊断的45.0%(18/40)(P

表1 40例异位妊娠患者超声诊断结果分析

2.2 异位妊娠影像学特点

⑴未破裂型:子宫大小正常或稍大,宫腔内未见妊娠囊,左侧或右侧附件区可见大小为3~10mm的圆形环状中等回声,其内未小囊状液性暗区,部分液性暗区内科见卵黄囊及胎心搏动。妊娠囊结构与宫腔不相通,围绕的肌层菲薄或不完全,妊娠囊周围见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⑵破裂型:宫腔内未见明显孕囊回声,妊娠囊结构难以辨清,双侧卵巢形态大小正常。盆腔和腹腔可见不同深度的液性暗区,双侧附件区及盆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肿块内可见或不可见血流信号,根据破裂时间和部位的不同差异较大[3]。

2.3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四维超声特点

四维超声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可显示较为典型的影像学特点:子宫不对称增大,子宫冠状切面显示妊娠囊或肿块自宫角部一侧向外凸出,内部有孕囊结构,宫腔形态完整,孕囊与宫腔不相同,与内膜不相关,娠囊或肿块与宫腔之间可见较厚肌壁分隔,孕囊或孕囊样不均质包块外周尤其是外上方被覆的肌层较薄且不完整, 部分不利可见孕囊内胎芽或原始心管搏动。孕囊周边可探及丰富的血流信号,包块位于子宫角外侧。四维超声更加立体、置管,能够清晰显示孕囊或孕囊样不均质包括与宫腔的关系及周边血流情况。

3 讨论

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体腔以外部位的妊娠,病情较为危机,死亡率较高。近年来,随着盆腔手术及妇科感染性疾病的增加,导致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对改善异位妊娠患者的结局具有重要意义。但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表现不仅相同,部分患者无明显停经史,诊断起来较为困难。传统二维超声在妇科疾病诊断中应用较为广泛,但其对于原子宫畸形患者合并妊娠时,定位困难,易误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近年来实时三维超声技术日臻成熟,逐渐从产科领域发展待妇科领域,实时三维超声可在较短时间内准确获得冠状面上的回声信息,冠状面显像更为直观、立体,空间关系明确,可清晰显示完整的宫腔形态、病灶周周肌壁情况以及病灶部位与间质部的关系,显示卵巢囊肿的内壁、隔膜情况及内部结构,肿瘤的整体情况及其与周围脏器的空间关系,为准确定位孕囊位置提供直观、可靠的诊断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四维超声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诊断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P

参考文献

[1]栗河舟,张红彬,李洁,等.实时三维经阴道彩超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8):47-79.

[2]胡蓉,向红.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2):314-317.

篇(8)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125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96-02

目前针对牙髓病、牙根尖周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属根管治疗法[1]。此种治疗方法主要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旨在简化牙科手术的技术操作程序,拓展患者患牙的保存范围[2]。现今已广泛应用于牙科手术治疗的各个方面,包括在牙科诊断、一般性的根管治疗、根管再治疗等方面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为探讨显微超声技术在根管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我院在对90例患者的100颗患牙126个根管再治疗中,以显微超声技术作为处理方式,利用显微镜照明与其放大技术,配合超声根管再治疗的相关专业器具对患者实行了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口腔科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90例患者的100颗患牙126个根管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区间位于14到81岁之间,均龄(42.3±3.2)岁,90例患者的100颗患牙实施显微超声根管治疗的具体原因如下:其中根管钙化患牙48颗,根管数59,取塑化物患牙21颗,根管数量32,器械分离患牙10颗,根管11,寻遗漏根管11颗,根管数量12,去根管桩患牙2颗,根管2个,根管内台阶患牙8颗,根管数量10个。

1.2 一般方法。90例患者在实施临床治疗前均向其告之手术操作的技术要点,明确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均在获取患者同意后行显微超声根管治疗。在治疗前期对每位患者牙尖进行影像拍摄,并观察其牙齿根管与根尖周区域的情况。在行患牙隔离前期,对患者冠部行预备措施。对每位患者实行局部麻醉,于显微镜下观察其患牙情况,并将根管口探针探入其根口检查根管情况。针对根管钙化物去除患者,去除其根管周围的钙化物质,据患者牙齿颜色的变化定位其根管口,以超声尖探入处理,祛除口腔根管处的钙化组织。针对塑化后根管再通患者,从患者根管实际情况出发,对于根管塑化较为完全的患牙,利用超声工作尖祛除其根管冠区域塑化物质。针对根管内台阶纠正患者,则需利用超声工作尖将其根管处原有的钙化物质祛除,以显微光线导入,拍摄光片影像,明确台阶位置,并纠正根管走向。针对根管内分离患牙,则需在定位X线片的指导下,确定器械与根管的具体长度,并使用超声尖清除前方障碍物,祛除在断针附近的牙本质。寻找遗漏根管则主要依赖在手术前期光片的指示,判定可能遗漏的对象,备好髓腔,在超声显微仪器的指导下定位根管的位置,暴露其根管口。待到工作尖松动周围黏合固定后,震动松根管桩,去除根管桩。

2 结果

本组选取的90例患者的100颗患牙中,有82颗患牙成功实行根管再治疗,成功率为82.0%,126个根管中有105个成功治疗,成功率达83.3%,如表1。

表1 100颗患牙根管再治疗的成功情况[牙数(根管数)]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牙髓病的治疗技术也在迅速更新。当前广大医院内部已可在牙科手术的同时,实现显微镜方法与直线照明,能够将传统技术无法除去的牙齿根管内的封闭物质去除,可将传统技术不能发掘的根管清晰显示,进一步提高了患者根管再治疗的手术成功性[3]。目前,显微超声技术已经在牙髓病的诊断过程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运用。显微超声技术主要由手术照明与其方法系统构成,其显微放大率可达到40倍,对主治医师观察患者的口腔髓腔的情况及其根管附近的状况有明显的有利性,规避了传统裸眼手术的缺陷性。在患者根管再治疗应用显微超声技术,医师能够在高倍显微镜的指导下,利用精度较强的超声工作尖精确切入患者的牙髓区,取出患者根管内的填充物,将钙化组织祛除,将原修复体准确去除,在防止根管侧穿、过多切割患者牙体组织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总之,将显微超声技术应用于根管再治疗中,能够准确指导医师实施牙科手术,结合超声仪器,有效提高了治疗的质量,克服了传统治疗存在的缺陷,提升了根管再治疗的成功率,适合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048-02

急腹症是临床妇产科急诊中一种常见病症,临床表现以腹痛、全腹压痛、反跳痛等为主,一旦发病病情急剧,且进展速度较快、多变而复杂,除此之外,妇产科急腹症具有较大的临床差异性,不同的患者表现可能不同,如不及时确诊发病的原因,以此为根据采取具体的治疗手段,甚至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1]。所以说,运用准确而快速的临床诊断手段能够缩短治疗前的等待时间,这对于患者的预后及康复具有重要意义。超声检查技术自开展以来,已在临床影像学诊断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不仅操作简便、成本较低,而且创伤性较低,不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为了探讨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现随机选取8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做回顾性研究,具体方法及结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来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急腹症患者80例作回顾性研究,患者的年龄在21~49岁,平均年龄(30.4±7.0)岁,全部患者在入院前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症状,其腹痛情况有:急性腹痛36例(45.0%),慢性腹痛突然加剧者13例(16.3%),呕吐11例(13.8%),阴道出血20例(25.0%)。所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检查方法 采用GE Voluson E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经阴道腔内探头频率为5.0~7. 5MHz,经腹部选用凸阵探头频率为3.5 MHz。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经阴道或经腹部或两者联合检查。经腹部检查前患者多饮水以保持膀胱充盈状态,检查时沿患者耻骨联合到脐下范围行纵、横、斜切面多方位扫查。经阴道检查的病人排空膀胱后,取截石位,取阴道探头套上,伸入患者阴道内,在宫颈及后穹窿处行横、纵及斜切等切面的常规扫查。检查患者的子宫、子宫内膜、双侧附件、盆腔等位置是否有异常包块、液性暗区或异常回声区,并对包块的大小、位置、边界、形态、回声、与周围组织关系等特点进行观察测量并分析,如有盆、腹腔积液,应探测积液的范围,部分病例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抽取积液送检,对积液的性质进行诊断。

1.3评价标准 在患者治疗、手术或行病理检查后与患者的超声诊断进行对比,记录超声检查的误诊、漏诊数,计算超声检查的准确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

2结果

经手术或临床病理确诊的病人有异位妊娠21例,急性盆腔炎19例,卵巢囊肿合并感染11例,卵巢囊肿蒂扭转8例,黄体囊肿破裂11例,胎盘早剥10例,经超声诊断异位妊娠19例,急性盆腔炎19例,卵巢囊肿合并感染10例,卵巢囊肿蒂扭转8例,黄体破裂11例,胎盘早剥9例,其总体准确率为95.0%,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妇产科急腹症发病急骤,主要包括异位妊娠、卵巢囊肿感染或蒂扭转、急性盆腔炎、黄体囊肿破裂、流产等,发病后由于病情发展较快,需要尽快确诊争取更多的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因此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与患者的预后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其应用技术不断革新,图像的应用价值也在不断提升,并且具有成本较低、对患者无创、操作简便等优点。本研究中,对妇产科80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后发现,运用超声检查,其总体准确率达到95.0%,存在极少部分漏诊或误诊的病例主要原因为病例声图像的不典型而忽视了疾病的诊断。

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临床表现以停经、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患者子宫大小可正常,子宫腔内未见妊娠囊回声,少部分患者宫腔内见一不规则液性暗区,周边没有强回声环,即假孕囊回声,子宫内膜大部分病例为增厚的,少部分为正常厚度内膜,子宫旁或宫底可表现为混合回声肿块,未破裂前在附着区胎囊表现完整,可见胎心搏动。附着区有异常回声包块则提示异位妊娠破裂或流产[2],盆腔内可见积液回声;盆腔炎指的是女性内生殖器与其周围组织出现的炎症,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等,一般早期超声检查无异常表现,但当出现输卵管脓肿和炎性包块时,附件区图像可显示囊性包块,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并且囊肿内出现较多的强光点样回声,急性期患者可有发热、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伴随症状;黄体破裂的患者,其子宫的大小、形态等基本正常,卵巢包膜不连续,边界不清,卵巢内部存在囊性暗区或不规则或成皱缩状,盆、腹腔有不同程度的游离液性暗区出现,相邻的肠管会出现蠕动增强的现象。黄体囊肿破裂易与异位妊娠混淆,尿HCG有助于鉴别;卵巢囊肿合并感染时其超声多表现为子宫后方或两侧有圆形或不规则的无回声区,有较厚的囊壁,毛糙且内透声差,内部有少量光点回声,其图像类型与月经周期有关[3]。卵巢囊肿蒂扭转时其超声可出现附件区包块,呈囊性、囊实性,完全扭转的时候因出血坏死囊性肿块内无回声区可出现有光团、光斑,形状不规则,囊肿增大后因水肿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囊肿壁会增厚,发生不完全扭转时,回声复杂且乱,有强有弱[4,5]。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产前出血的主要原因,诊断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安全,声像图显示胎盘与子宫壁间出现液性暗区或不均质回声光团,界限不清,部分病例胎盘增厚,或局部向羊膜腔突起,当血液进入羊水时,可见羊水内有光点或光团回声。

综上所述,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在诊断时采用超声技术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操作简单易行、且可反复重复检查疾病的进展,为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非常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夏玉光. 超声诊断急腹症的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S2):51-51.

[2]王秀玲,库尔米拉.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在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5):51-52.

[3]Alexandra Alexopoulou,Larisa Vasilieva,Danai Agiasote

篇(10)

急性右下腹痛是外科急腹症,临床常以急性阑尾炎为主要诊断,但有部分病例临床鉴别比较困难。现将我院44例右下腹痛的患者,超声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44例病例中,急性阑尾炎7例,符合5例;坏疽性阑尾炎5例、阑尾周围脓肿7例均符合。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超声表现为呈盲端囊袋的阑尾轻度肿胀,浆膜回声不光滑,管壁层次欠清晰呈强回声,内部回声呈弱回声。坏疽性阑尾炎时可见阑尾肿胀粗大,末端钝园,肠壁增厚,层次不清,内部低回声不均匀,腔内为强回声,横切面呈强弱相间的环状回声或靶环样,当内膜的黏膜与黏膜下层的强回声局部连续中断,提示有穿孔。

妇产科疾病12例,超声符合10例,符合率90%,5例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符合4例;右侧卵巢囊肿破裂或蒂扭转4例、黄体破裂2例及盆腔脓肿1例均符合。输卵管妊娠超声表现为子宫增大,内膜呈蜕膜样变,附件区不规则型混合型包块回声,伴腹腔不等量的游离液性暗区。

泌尿系疾病8例,符合8例,其中右侧输尿管末端及中下段结石7例,右侧输尿管囊肿并发感染1例。输尿管结石超声表现为输尿管末端内可见强回声团伴声影,结石以上输尿管扩张积液。

肠道疾病5例,符合2例,为肠梗阻。感染性肠炎1例、肠系膜淋巴结炎1例及肠道蛔虫1例,超声均未提示。

篇(11)

白内障是世界首位致盲眼病,世界范围内51%的盲人是因白内障致盲。白内障是在各种原因作用下,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浑浊[1]。此时由于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挠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该病多年于中老年人,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越高。药物治疗白内障没有确切的疗效,现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手术已成为治疗白内障有效的治疗手段。现代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为目前常规手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乳化仪器及设备的问世,超声乳化术成为白内障的新型手术[2]。现跟大家一起回顾下,我院开张超声乳化术在治疗白内障方面的成就。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入选实验患者的诊断符合白内障的诊断。选取2010年4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3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151例和对照组150例。治疗组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86例,年龄在43~65岁,其中单眼发病者95例,双眼发病者56例;对照组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83例,年龄在45~67岁,其中单眼发病者97例,双眼发病者5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变部位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组采用超声乳化术并植入人工晶体治疗。眼部麻醉后,使用超声乳化仪,通过3~5mm大小的角膜或巩膜切口,应用超声波将晶状体核粉碎,使其乳糜状,然后连同皮质一起吸出。术毕保留晶状体后囊膜,置入人工晶体。对照组组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麻醉后,做以穹窿部为基础的结膜瓣,在角膜上方约1mm处的巩膜长约3.2mm反眉状隧道式切口,将穿刺刀刺入前房内,注入黏弹剂,连续环形撕囊,行水分离,使核完全脱离去前房,将切口扩大5~10mm。注水圈匙将核托出,吸出皮质,植入人工晶体。两组均以7d为1个周期,治疗1个周期。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0.5视力恢复情况,比较术后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视力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后7d及术后1m恢复率接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m治疗组的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两组患者手术伤口恢复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者手术伤口恢复时间在7~14d,对照组患者手术伤口恢复时间1~3个月。治疗组伤口恢复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

2.3术后并发症比较 治疗组有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角膜水肿、前房积血),占总人数的3.31%;对照组有25例发生并发症(角膜水肿,前房积血),占总人数的16.66%。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白内障是一种进行性眼晶状体浑浊病变,白内障发病因素包括吸烟、饮食、类固醇激素、长期暴露与日光以及遗传等[3]。临床表现为视力模糊、怕光、看事物颜色较暗或黄色,甚至复视及看事物变形等。治疗白内障首选手术。白内障手术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由于最初手术技术的不成熟及器械的粗糙,以致许多患者失明[4]。如今,随着科技力量的不断强大,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白内障手术由白内障摘除术进化到超声乳化术。超声乳化技术是显微镜手术的重大成就,自1967年美国的KELMAN医生发明了第一台超声乳化仪并用于临床,之后,经过众多科学家的不断研究、改进,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先进并成熟的手术方式[5]。

本研究中治疗组151例患者采用超声乳化术并至如人工晶体治疗白内障,而对照组采用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伤口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术后视力明显比对照组恢复好,伤口恢复比较快,并发症发生率也叫少。此外,超声乳化术刀口3~5mm明显比白内障摘除术刀口5~10mm小,术中控制度较好,安全稳定。

综上,超声乳化术在治疗白内障方面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好,伤口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的优点。我们应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并普及该技术。

参考文献:

[1]刘奕志.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发展及现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0,31(6):731-735.

[2]赵镇芳,段香星,宋亚玲,等.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8):1407-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