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多元化经营的背景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7 16:29:1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多元化经营的背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多元化经营的背景

篇(1)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交流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以思想和文化交流为主要目的的英语教学也面临着历史性的变革和转型。语言的教学与文化的教学息息相关。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正确对待不同文化差异,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重视母语文化教学。

一、大学英语母语文化教学缺失现状

“英语教学”不是单向的,不仅包括英语语言教学,还包括汉语语言的教学。既然语言与文化是紧密相关的,那么,英语语言的教学同时也应包括英语文化的教学和汉语文化的教学。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无论是从教师还是学生的层面看,他们更注重英语文化的理解和学习,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表达基本是持有忽视态度,例如,很多学生对西方的“情人节(Saint Valentine’s Day)”、 “圣诞节(Christmas)”、 “万圣节(Halloween)”非常喜欢,甚至还会在这样的盛大节日专门举行不同的聚会,而对中国传统的“七夕节”、“端午节”、“中元节”等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庆祝了。此外,大部分英语教师主要注重对英语文章字、词、句、篇的讲解,而对文章背后掩藏的母语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甚少,更谈不上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中国文化能力和文化素养。总体而言,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教学缺失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大学英语母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英语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注重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同时也要求学生对不同的文化有一定了解,特别是对中国文化传统要熟悉,注重培养学生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由此可见,英语教学将是多元文化的教学,尤其是母语文化的教学将显得尤为重要,没有了母语文化,所谓的英语教学便成为无源之木,毫无意义。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母语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跨文化交流是双向的,首先要求英语学习者对自己本国的文化理解,然后以英语为媒介,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向外国友人传播中国文化。没有母语文化作为基础,跨文化交流无法实现,对外国文化的学习也成为“纸上谈兵”。著名学者胡文仲、高一虹也曾经指出:学了外语就丢了母语,有了外国文化就抛弃了民族文化,那么这些人仍是‘单语人’,这个世界仍然是隔绝的世界,如此,外语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呢?可见,英语学习的目的不是目的语文化的单向导入,而是多元文化的输入和导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此外,母语文化在对外国语文化的学习中可以起到正迁移的作用,促进英语学习者更好的学习和理解目的语文化。

三、多元文化视角下有效促进大学英语母语文化教学的策略思考

1.制定新的英语课程学习方案,实施新的英语教学模式

以往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历来都只是重视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教学和学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被视为评价学生英语能力的主要标准,而对母语文化的系统学习则置之不理,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方面,大多数学校对于母语文化的教育仅仅只有大学语文一门课程,并且在所选的英语教材方面,所涉及到的文章基本都是关于英语国家文化的原著。因此,为了加强对母语文化的学习,首先应该多增设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在选择英语教材时,也可以补充一些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文章,汉语和英语的学习是平等的地位,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母语和母语文化学习的经验,将其发挥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使其两者的学习相得益彰。在教学模式方面,有条件的学校则可以使用外籍教师和中国教师合作教学的方式,这一点在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英语系的口语课程中有所体现。中国教师和外籍教师可以一起备课,合作教学,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英文表达学习,同时加深对英语文化的理解。

2.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重新定位教师的文化身份

当前很多英语教师都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自身的中国文化功底不深。因此在教学生的过程中,也只是注重对英语语言字词句的讲解,而对其背后的文化价值体系避而不谈。所以,作为英语教师,应努力培养自身的母语文化意识,提高文化素养,多出国学习进修,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充分比较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的差异,更准确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做学生的文化引导人,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成为“文化大使”的角色

作为学生,他们除了在英语课堂上要积极配合老师,成为课堂的主体之外,在课后他们也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认真阅读文、史、哲等经典作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通过电影、音乐等多种方式去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努力使自己成为能够胜任向西方传授中国文化的“文化大师”。

四、结语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母语文化教学,努力实现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将母语文化教学渗透进大学英语教学中,是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下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篇(2)

一、关于外汇储备

(一)什么是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并非所有国家的货币都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只有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兑换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才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

(二)外汇储备的作用

1.调节国际收支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

2.干预外汇 市场 、稳定本币汇率

为了保持稳定,本国管理机构可以通过自己手中持有的外汇储备,去进行干预。

3.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 融资 能力

一个国家的偿债能力,很大一部分是体现在他的经济实力上,经济发展是基础。外汇储备是最直接的保证能力的体现 。

4.增强综合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外汇储备代表着我国央行的资产,外汇储备越多,央行资产就越多。我国进行国际事务就越有经济支持。 同时,当国际发生 金融 危机 时,我国就越有能力去面对。

二、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

(一)现状

(二)存在的问题

篇(3)

北京是个名符其实的大城市,外部食品供应的占85%左右,复杂的供应渠道经营的食品生产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将长期存在。要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护公众健康和安全。传统监管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需要,严重阻碍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这个滞后的食品监管模式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也取决于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因此,在行政服务环境需要更为专业的技术和激励机制。

一、食品安全的意义与现状

食品安全与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关,维持着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它与人民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近年来公开曝光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案件层出不穷,成千上万的人成为受害者。1998,山西朔州销售伪劣白酒致死人命事件,广州市白云区白酒类中毒事件发生后,造成数十人中毒,13人死亡。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者无法无天,完全缺乏良知。在过去的几年中,“三聚氰胺”,“瘦肉精”,“毒奶粉事件”更是让人瞠目结舌。目前中国的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剧毒农药的大量使用,兽药添加剂的误用、滥用;各种工业环境污染物的存在;有害元素,微生物和致病菌的污染;在新技术带来的新的生物技术食品;近年来在市场上的甲醛次硫酸氢钠,面粉增白剂,用甲醛浸泡和海鲜,水果和蔬菜中的催熟剂、彭大剂和高毒性农药的使用。食品安全问题似乎越来越严重,归纳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食品安全问题涉及面越来越广。从米、肉、鸡蛋到水产品,水果,酒延伸到干货、乳制品、炒货食品等。二是食品安全的问题和危害程度大,过去只集中在食物中的细菌总数等问题,现在已深入到化肥和农药残留等方面。三是手段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隐蔽,有毒有害食品的伪装技术难以被发现。

在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面前,北京市政府是否应该参与公共权力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如何提高政府介入监管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术界已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宏观调控是比较有效的,但政府微观规制的滞后严重阻碍了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监管改革的创新将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二、对食品安全监管方式的分析与反思

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产生的。宏观调控政策与管理模式虽然拥有现代化管理制度的雏形,但在调控上仍然没有摆脱传统计划经济的模式,主要是基于单一的监管方法。

(一)监管滞后阻碍了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

政府监管的有效性是政府的规制行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水平。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不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阻碍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

1.监管理念落后。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重权力,轻权利”,“重管理,轻服务”,我们应建立和维护食品市场秩序,但缺乏监督和行政部门不作为大量涌现,利润推动地保方护主义,问题即使暴露了,责任部门为了避免连带责任而销声匿迹。

2.监督方式和手段单一。政府没有强化监管手段的强制性,方法相对简单,轻视的社会群体,消费者没有主动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市场的食品安全问题没有得到维护;好的市场是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主体;目前政府的执法经常在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开展“专项整治”和“专项检查”,之后一切还会回到老样子。

3.监督过程不民主。中国是一个行政权力高度发达的社会,行政部门的执法过程一般不向公众开放,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信心取决于控制过程的认知程度和信任程度,要对食品安全问题有充分的理解、认知和信任。这个需求的缺失显示了政府监管的缺失,处理问题的调查讳莫如深。不民主会导致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消费者对有关行政监督行为问题失去热情,因此给执法监管带来困难,失去公众的信任。

(二)当前食品安全监管方式滞后的原因

食品安全监管滞后造成的原因很多,在中国现实条件下政府有其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

1.政府的责任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行政能力。食品安全监管是政府为了维护食品市场秩序,保障公众健康。首先,主观认知困难和监管失败。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中国的实践监督体系还要进行学习和正确的把握,建立起适应中国的现实监督制度,这样能有效地实现预期的监管目标。其次,不一致的政策造成监管模式的选择困难。目前,不仅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在整个法律和监管政策里许多地区仍然缺乏完整性、连续性和一致性,监控系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我国食品安全监督部门的执法机构有许多部门标准。这些标准之间有许多交叉和冲突,一些标准规定的偏差,不仅限制了食品质量,也让监管机构和行政部门无所适从。

2.政府组织有内在的动力。政府机构都有自己的内部组织的目标,内部调整和评估工作人员的绩效标准,市场反馈的信息的可靠性通常很难确定,导致政府部门和官员倾向于内部目标。政府和市场的经济主体都是人,这种自私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必然导致各种不负责任的行为,甚至忽视政府的利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对市场资源的竞争监管机构分布不均匀导致政府监管是不准确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以短期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的指标。一些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追求部门利益,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不寻求更有效的管理方法与效果。监管机构最终将取决于与企业的良好关系,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3.行政垄断,监管不力,监管效率低。政府作为食品安全监管和服务的唯一执行者,具有垄断性。这使得竞争压力小,政府监管缺失,更新规则必须付出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可能面临失败的风险。监管者维持现状不失去原来的位置,必然缺乏创造力,导致供应和社会监督模式的需求之间的平衡损失。在食品安全监管服务上政府垄断,消费者没有选择的余地,最终的结果是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问题没有权利和利益的保证。

4.信息不对称。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来实现监控目的,必须使用监管信息管理。我们必须增加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搜寻的成本,实现有效监管的目标,尽管市场可能在某些方面隐匿,必须付出隐藏的信息的社会成本。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于系统的发展方向,在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食品安全的监管模式从传统规则转变行政组织的运行模式是困难的,传统的监管模式改革的难度比较大。

三、监管方式更新应贯穿服务理念

虽然制度在约束的食品安全监督过程中是主体,但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应该注意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实是贯穿服务理念。

(一)监管理念由治理到服务

北京市政府提出公共服务的管理,我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由传统向现代服务规则改变。在传统的政府管制模式配置和利用社会资源比较多,这个过程的关键点是政府而不是市场,所以在日常行政管理活动中形成了强制性的“说一不二”的管理模式。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市政府部门逐步退出市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已不再是传统的方式,我市管理部门致力于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下,北京市食品工业的所有事务(包括安全监督管理,行政管理机关)将扩展到周边的所有地区,不同地区的行政部门控制和协调管理冲突,维护食品的安全和稳定。市场经济需要的北京政府对食品工业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有效地改变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以服务市场为基本目标,旨在解决“公共利益”问题。食品安全监管和服务应该有自己的特色。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是一个多元化的服务,而不是单一的服务;监管多样化,政府不再是服务的唯一主体,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也可以作为服务提供者;监督方式多样化,相互合作,监管模式不断创新,较少的使用命令、罚款和其他手段。是积极的服务而不是消极的服务,改变监管机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和谐的服务而不是对立,改变传统的“官本位”的管理模式,公民监督政府的服务。

(二)认真对待权利,而且在市场的力量

当前的文化背景下,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关系不再停留在政治层面,即公民不仅是被管理的对象,更多的是政府的服务对象。权力的监督与必须基于公民权力的合法性。假冒伪劣食品甚至有毒的食物充斥市场,损坏食品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公众的生命健康权,而且对合法经营正规厂家的合法权益造成不公平的竞争。这种情况无法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更正,必须由政府出面干预。因此,必须认真对待政府公权利,无论是对公民权利还是食品安全,以及消费者的参与和监督的权利,或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者的权利,我市政府的监督必须予以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四、食品安全监管方式应多元化

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决定了更新管理理念和模式的迫切性。为行政管理的顺利实施,某些强制措施的使用是必要的,但由于其主要形式上简单粗暴,势必造成摩擦和不必要的冲突与对抗。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监管机构与企业不再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关系,应该实施多元化的监管模式而不是强制性的,采用更专业的监督,以实现有序的状态。

(一)多元的监管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分化以及社会利益的多元化,传统的监管方法不是万能的。食品生产和消费日益丰富多样,涉及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和食品相关的各种非政府组织和利益相关者需要一个开放的管理模式。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突破了以往大多数公共服务的垄断,让市民选择服务项目。食品安全和公共服务社会化可以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向公众开放。政府监管机构和食品企业由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的多个非政府组织实施,我市政府是当然的主导力量,而不是因为分散治理和放弃自己的责任。政府的监管应确保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可以考虑将连接到各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的权力集中在一个全面监管食品安全问题独立的系统,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效率;市政府必须保证监管机构独立实施,监管机构和其他行政机构的管理分离,食品安全事故可以很容易地确定责任主体。只要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立法中确立,就很容易解决一系列监管机构的问题,过去的制度和法律授权相分离,会导致执法权限模糊缺乏法律依据而引起冲突。食品安全和经济的监管严格的定义在其监管范围内,我们要改变目前多部门监管的现状,明确权力重叠和遗漏的问题。非政府组织是连接政府监管机构和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桥梁,也可以代表市场的主体,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然而,我们不能忘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我国是一个缺乏志愿者和非营利组织生长土壤的国家,非营利组织与民间组织相比可以超越利益驱动的存在,政府组织应支持这些群体的活动。

通过立法明确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地位,弘扬和培养非政府组织参与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逐步转变为半官方的社会团体或独立和自治的政府与人民的合作伙伴;建立一个非政府组织的监督和约束机制,防止形成利益集团。参与监督非政府组织补充政府监管,防止监管机构将业务转移造成责任缺失。非政府组织监督,激励和自觉参与公共食品安全指导。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公民的生命和健康,考虑到消费者的分散性和弱势地位,政府要确保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参与机制,积极参与政府管制的活动,形成良性互动。

(二)激励式契约监管方式

在激励性规制基本保持原有的监管框架,通过协商鼓励企业提高内部效率的方式。市场的监管机构给予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允许它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和使用所需的监管协议。这种监督的合作不仅可以节约监管的成本,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各阶段的行政管理目标的实现。行政合同是最主要的激励模式实施的监督,食品安全监管也可以采用激励契约监督,监管机构和被监管企业签署了一份合同,同意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生产和营销的监督过程,根据合同实施奖励或者处分,行业监管机构更多的控制生产和销售过程而不针对行为。该方法不仅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更重要的是监管机构能够完成制定的行政目标。实现食品安全监督承包企业还可以给予优惠税收的奖励。

(三)重塑我市监管方式

一般来说,有一例事故或损失发生就会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我市一直注重防止事故的发生;在监测过程中注意监理的实施和调整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因为调控监管过程属于食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早期干预,因此它监理的过程中付出更多的成本,以满足监管的要求。与传统的管理方法相比,现代公共治理模式的监督更多的强调合作。在共识和协商谈判的基础上,监管机构合理使用行政法规。管理条例在形式上具有其合法性,监督机制中的激励增加了监管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和构建监督机制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调查监测结果包括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和根据事故建立评价的结果,事后分析食品安全事故的主要特征,对未来的食品安全监测调整和改革,对监管影响的行为和结果、监管政策和社会改革进行评价。

(四)关注技术性(专业化)监管方式

监督检查是确保食品安全的一个根本方法。食品及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不同于传统的生产模式那样容易识别,现代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很高,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和其他相关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复杂,用肉眼很难区分食品的质量,这样就给监管者增加了监管的难度,迫切需要专业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安全的监管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目前食品的安全监管标准符合中国食品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和“双重标准”(即同样的食品国内的质量普遍较低,出口产品则比较好),总体水平普遍低于国际标准。新的《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性的。食品安全标准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避免遗漏和冲突。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性的法律规范,增加约束条件,有利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

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应对方法

由于食品安全涉及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和消费,任何监管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都很重要。分段监管制度督促有关部门履行职责,以避免监督的盲区。在食品生产经营环节似乎有质量监督,工商,卫生等部门严格执法,但有毒有害食品仍然流进市场。由于职责分工不明确,有些部门是由集团的利益驱动,必然削弱监管部门的监管效率。分段监管体制需要共享食品安全信息的监督系统,建立高效无缝的监管对接。充分挖掘北京市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资源,实现监管职责明确,立法者坚持和完善多监督系统的分段监督,明确监督部门的法律责任。监管当局必须努力工作,认真履行法律职责和权力;监管机构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全面建立360度24小时覆盖各类食品生产的监管系统。

(一)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建立

食品安全标准是科学合理的,对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有直接关系。食品安全管理是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的先决条件。不规范的食品安全标准导致了许多事件: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再到“毒奶粉”等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标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1.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应制定国家标准,方便检查和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

2.建立食品安全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一个长期的动态机制。

3.建立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以人为本。中国食品安全要求的中国特色,食品生产和操作更加人性化,食品安全标准是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4.鼓励企业自律,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追求卓越,见贤思齐,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二)取消食品免检验制度,建立市场水平的检测体系

我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加强食品检验的力度:一是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监督管理部门定期对食品和药品采样检查或不定期地抽查;二是提供部门需要检查食品在执法过程中,委托食品检验机构,支付相关费用。建立大型超市农贸市场的检测系统,提供检测设备和技术。

(三)加强对违法政府官员的法律责任的追究

法治的本质是为了遏制滥用权力。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是食品安全法的行政权力,公共权力监督机制对于消费者和社会公众来说是一种庄严的责任。公民通过对行政权力的监督行使监督和监管的职责和义务。在法律上行政处分的对象是违法的政府官员,也包括对消费者造成损害的企业商家等。

(四)建立和提高责任媒体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的透明度

为了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主体,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严格的检验、工厂检查、标签、不合格产品的召回、卫生防疫人员和其他关键系统。加强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的工作责任和大型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以确保食品的安全。企业责任制度的建立对食品安全管理措施不力和主张非法生产经营企业制定严格的经济处罚措施。督促企业执行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北京市监管中心及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抽样检验和信息的传播,提高不合格食品暴光强度,并督促企业自律管理,食品生产监督部门的运营商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保护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奖励举报线索,并积极支持新闻媒体的监督,认真研究媒体披露,配合食品安全案件公开调查。

(五)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核心意义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

本的科学发展观

我市牢固树立平等规范的发展观促进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实施。发展是目的,标准是前提,法治是基础,和谐是关键。因此国家公共权力的市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必须是完整的,准确把握规范和整个食品行业标准的发展过程,食品工业也必须在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发展。近年来调查和处理了一批食品安全事故的重大案件,消费者得到保护,也促进了食品行业的完整性,对提高食品工业的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打击食品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是民生工程的建设。

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将公布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并着手制定一个新的食品安全标准,首先,要注意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结构合理,各类标准协调逐步与国际接轨。其次,应该科学的关注食品的安全标准。根据世界上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并结合我国的公民的饮食习惯,保持标准的适用性。第三,应注意食品安全标准的动态变化。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国内外技术的发展及时修订和完善。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检测系统,在这方面我国的关注是不够的,为了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北京市各级专业检测机构负责行政机构或委托食品检验,检查人员针对农村定期派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的检查工作,直接从源头上防止食品污染,对食品供应的各个环节全方位监督。食品安全传统的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社会监督的要求,我们分析了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积极探索新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

参 考 文 献

[1]金自宁.公共选择方法论限度探析[M].法律出版社,2006

篇(4)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提高全民族素质,提倡多元化发展,人们对多元化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在全国的高等师范院校中,英语专业教育专业出现得比较早,目前已经有很完善的教学大纲和相对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了,但伴随着英语教育积极改革步伐的推进,传统的教育理念陈旧,模式僵化亟待解决,注重蒙授英语专业文化教学创新。本文指出了目前蒙授英语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对蒙授英语专业教学面临的基本形势进行了必要而阐述,最后针对蒙授英语专业提出了几点合理的建议和措施,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新形势下蒙授英语教学的现状

1.蒙授英语专业学生素质不同,所招的学生学习基础与社会环境不同,学生之间语言素养有差异很大,这种情况给蒙授英语专业教育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压力,也给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带来了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

2.教学管理上,加强文化教学多元。由于蒙授英语的专业特殊性,在中国文化主流教育的基础上,需增加英语国家文化教育,同时不能忽略蒙古族文化的输入,使学生对中西蒙文化的融会贯通,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等。这些都需要学校合理的搭建文化课程平台,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教学管理上也提出了挑战。

3.目前蒙授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创新程度有待提高。由于目前科技的日新月异,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英语学习接受速度快,但计算机网络内语言交际的情景大多是虚拟的,缺乏实际的交际目的和情景。这种授课模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充分体现,教师难以做到因材施教,这需要教师创造良好的英语课堂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式,多方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深入细致的剖析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快速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加强蒙授英语教育专业教学的必要性

1.教学矛盾凸显。对专业蒙授英语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在整体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蒙授英语专业的特殊性,真正适合蒙授英语教材仍显不足,大部分教材由汉语教材翻译而成,内容多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蒙族风俗民情没有在教材中得到体现,学生受到教材限制,不能与实际相结合,学习效果速度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中很重视,并且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c精力,但是学生状态不同,教师客观性不足,不能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影响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有效提升。

2.民族文化逐渐缺失。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家民族文化也开始逐渐大融合,而我国又是多民族国家,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保持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也是我们教育行业的权利和义务,将蒙古族人们长期积累的优秀文化融入到课程中,独立的、系统的传授给学生,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的认知,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有深度的理解母语的悠久历史,结合本专业特点,提升他们的民族素养,培养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感,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

3.跟随主流文化共同发展。中华大地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无限的智慧,主流文化在多元化文化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石,重视主流文化知识学习,让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提高,有利于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了解世界文化的发展。

三、蒙授英语专业文化教学的探索

1.定要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蒙授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既能看、又会说,随着地区素质教育改革脚步的加快,无论高年级学生还是中小学生都重视英语教育培养,因此,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尤为重要。蒙授英语专业设立合理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完善的课程体系,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将心理学与英语教学完美结合在一起,做英语教学的调整,改进英语教学方式及方法,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加强对中西文化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做到融汇贯通,提高学生的在多元文化中的交际能力。

2.加强语言交流运用。英语教学除了要教会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理论之外,还要教会学生们交流的技巧,例如语感的培养,语言的交流等等,这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教育体系,其中语言的运用是关键,教师要将英语交流技巧与英语理论教学、教育方法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的全面的能力,学生要会看,还要会说,充分体现出英语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其次,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关键,可以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走向打下一定的基础。

3.注重教学方式,因材施教。传统的蒙授英语教学只是一味地背诵考试,枯燥乏味,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课件播放教学音频、视频,生动、形象的教学,国际化、标准化、严要求学生的专业学习。其次,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利用学生的不同特点及特长,有区别的进行培养,给有特长的学生创造展示的舞台,促进其能力的提升,带动周围学生的热情。

篇(5)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师发展;挑战;策略

一、多元文化与教育

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下,不同的族群团体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文化,在多元文化社会中,为维持族群间的和谐共存,必须借助教育的力量,肯定多元文化的价值,尊重文化多样下的人权,促进不同文化群体的互相认识、尊重和接纳。

多元文化教育不是分化的教育,也不是少数人的教育,在当代社会具有普世的价值,它使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学生接受到平等的教育,使学生懂得珍惜本群体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懂得欣赏其他群体的文化,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理解。当代教育应建立一个达成协议的平台,以谋求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处。因此,基于多元文化的多元文化教育应运而生。

二、多元文化教育对教师提出挑战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对待多元文化的态度、价值观会通过教学过程和师生间的互动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是多元文化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现实中多元文化教师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

(一)多元文化教育对教师教育观念的挑战

主流文化惯性对教师多元文化教育观念的影响。一直以来,教师承担着社会代表者的角色,这一角色使教师成为主流文化的传播者,不仅必须向学生示明何为符合社会要求的文化而且其自身首先就必须成为这些特定文化的典型,以保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文化引导和熏陶。[1]多元文化教育要求教师应具备多元文化的眼光,认识并尊重不同文化群体的文化,从多元文化和民族的视角来呈现事件、问题和概念,树立多元文化的意识,保持较高的文化敏感性,在确立核心价值观时充分考虑不同文化群体的可接受性,以其容易理解和认可的方式进行教育活动。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存在无意识的价值灌输有悖与多元文化理念。通常情况下,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教学能力的提升,很少能看到学生的文化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和价值取向的影响,这种无意识的影响存有价值灌输之嫌。多元化教育要求教师应保持客观的态度对待工作,尽量避免自身文化观念对学生造成灌输,不应把课堂作为一个宣扬自己价值观的场所,

(二)多元文化教育对教师专业知识技能的挑战

作为多元文化教育的奠基人之一的班克斯认为,合格的多元文化教师应包括以下素养。第一,社会科学知识、教育学知识,关于多样化的民族、种族、文化和社会阶层族群的学生的特征的知识;关于歧视和消除歧视的理论及研究的知识;以及关于教学策略和技巧的知识。第二,清晰的文化认同,对自己族群文化的遗产和经验,以及它们如何与其他民族和文化族群的经验相互作用,具有反省性和清晰性的理解。第三,积极的族群和种群态度,对不同的种群、民族、文化和社会阶层族群具有清晰和积极的态度。第四,教育技巧,做出有效的教育判断;消除歧视和种族间冲突;制定和设计一系列的策略和活动,使来自不同种族、民族、文化和社会阶层族群的学生获得更大的学术成就。[2]由上可知多元文化教育对教师在知识内容、文化认同、态度和教学策略方面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多元文化社会下的教师要学习、发展和掌握这些技能,才能胜任多元文化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三、多元文化教师的培养策略

在当前语境中,我国面临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问题,多元文化在于本土的和外来的、传统的和现代的,而不是将文化视为狭义的族群文化,或某个弱势阶层的文化。在多元文化的社会,教师应当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解决价值选择的迷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突问题,并规避自身价值观念对学生的无意“强制灌输”[3]

(一)树立多元文化的自觉性

若使教师能准确有效的进行文化多元教育,教师首先应确立多元文化的发展理念。培养教师的多元文化意识应鼓励教师直接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使教师注意了解学生所属的文化背景,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差异性,帮助和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其他不同的文化,让教师感受到不同文化各自的价值。

(二)开设多元教育课程提升教师的素质

教师培训为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应与时俱进的增设多元文化的课程。首先,在师资培养的基础课程中增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或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等课程,奠定教师对不同文化及其关系的基本认识。其次,在教育专业课程中增设不同文化心理学和学习风格的知识,使教师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持有的不同学习心理,因材施教的采取与之相符的教学方式,保证教学的公平性。再次,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元文化课堂,使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允许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对同一问题作出不同的解释。[4]

(三)在教学实践中提升多元文化教育技能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发展的成熟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提升教育技能。首先,教师应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需求,认清学生的背景文化对学生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其次,在实践中教师应审视已有的教育信念,思考和反省自己对不同文化的态度,以此为基础考虑到自身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差异性。最后,教师应采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方式施教,摒除价值灌输之嫌。

参考文献

[1]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1997:204.

篇(6)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现状

与民族高校相比,非民族高校以汉族学生为主,少数民族学生在人数上较少。非民族高校也不具备民族高校有的文化和氛围,当少数民族新生进入到非民族高校时,很容易产生冲击感和孤立感,在思想和心理上出现各种波动。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在全方位的主流文化面前,他们会对比自身的母体文化与眼下的主流文化,两者不可避免的冲突造成的一定的压力和不适应感,影响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如何衡量这种冲突及其造成的影响,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在文化冲突中找到适应主流文化的途径,发展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文化认同教育理论,是高校教育中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心理适应问题的理论研究工具

不同的少数民族倾向于发展出自己不同的文化认同态度模式,这种文化认同态度模式对其在新文化背景下的文化适应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所谓“文化适应”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通过相互接触,在心理上和文化上发生变化的一个过程,它是跨文化心理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心理,是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教育的重要途径。

从国内外研究来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文化适应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成为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研究人员对各类型问题的分析,发展了众多的文化适应理论模型,如Berry的“跨文化适应模型”,Ward的“文化适应过程模型”,Danckwortt的“对陌生文化的适应理论”等。其中Berry的理论模型是目前为全世界广泛认可与采纳的理论模型,也得到了更多实证研究的支持,国内有关文化适应的实证研究也大多在此框架内进行。

文化适应模式主要是指群体或个体在新环境中面临文化适应时所采取的策略。Berry认为少数民族个人在新的环境和文化冲击下,有以下两个维度的文化适应问题:(1)是否保留本民族的原有文化特色和民族认同;(2)是否愿意发展与主流文化成员密切的关系,并接受他们的价值观。他认为这两个维度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对某种文化的认同度高,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文化的认同度低。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分析,根据个体对这两个维度问题的积极或消极的回答,该理论认为有四种可能的文化适应策略模式:(1)整合(integration),期望采用新的生活方式,但是不放弃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和认同;(2)同化(assimilation),个体绝大多数的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化,完全融入主流文化;(3)分离(separation),个体希望保留自己原有的认同,限制自己与新文化发展紧密的关系,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之中;(4)边缘化(marginalization),个体既不能认同主流文化也不能完全认同本民族文化,处于两种文化边缘地带。

三、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冲击根源分析

在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精神信仰趋向多元化。已成为人们多元化信仰的选择之一,这种也很明显地表现在大学生群体中,冲击着他们的内心世界,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年人思想未定型,情绪浮躁、易变,追求新鲜刺激,常有反传统的逆反心态,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面对不同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大学生感到疑虑和混乱。当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非民族高校时,面对陌生的群体和与信仰不同的认知方式,其思想必将经历新的思想冲击。

学习和生活上,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该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氛围中,其生活方式难免浸润上本民族鲜明的特色。有研究表明, 生活习俗方面的不适应在进入大学的初期会表现得格外强烈和突出;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而言普遍较为落后,高考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后表现出“一高三低”的特点,即本民族语言水平高,汉语听力、会话及写作能力相对较低、数学成绩低、外语成绩低。在基础课程以及专业学习上与汉族学生仍有一定差距。补考、重修比例远远大于汉族学生。这也是造成他们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人际交往方面的不适应表现在对交往的回避、恐惧, 在交往过程中不自信, 交往的范围狭小以及对别人的言谈举止特别敏感, 容易将人际问题上升到族群问题。

四、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认同策略分析

1.既承认差异又强调共性

一方面,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将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放到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对本民族的深厚情感升华到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 中华民族历史的演进,离不开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在具有强烈认同功能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产生的,并在相互认同中得以繁荣和发展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不断增强了中华文化的活力和影响力。中华文化以汉文化为核心,但是汉文化离不开各少数民族文化的贡献;而汉文化的繁荣发展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又产生了吸引力和凝聚力。

篇(7)

关键词:多元化经营;动因;现状;对策

Key words: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drivers;statu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085-03

0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跨国经营和集团化的深入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企业逐步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开展各种跨行业、跨产品、跨业务的相关多元化或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然而,由于缺乏国际经验,盲目多元化,一味地模仿等原因,许多企业在急速扩张中遭受挫折或破产倒闭,巨人集团的倒塌就是最好的例证。

因此,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如何正确理解企业多元化经营对企业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追溯企业多元化经营产生的原因,结合我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现状,同时对国外企业多元化经营进行比较与分析,为我国企业多元化经营提供建议与对策。

1 企业多元化经营内涵及动因分析

1.1 企业多元化经营内涵分析 所谓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又称多样化战略、多种经营战略或多角化战略,它是指企业在现有业务基础上开展新业务而形成的战略[1]。多元化按照其内容可以划分为相关多元化经营与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相关多元化又可分为同心多元化与水平多元化,非相关多元化又称混合多元化或复合多元化。20世纪60-70年代,随着美国第三次兼并浪潮的兴起,大公司纷纷实施多元化经营。与此同时,美国学者伊戈尔・安索夫(H.lgorAnsoff)将协同理论引入企业管理领域,协同理论成为多元化经营的理论基础和重要依据。

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定义在国内外理论界和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的结论。比较认同的观点是安索夫(Ansoff,1957)最早提出的“新的产品进入新的市场”定义,即现有产品不能满足公司发展或公司受到高利润产品诱惑而进入新的产品领域;另外,彭罗斯(E.Penrose,1959)在《公司成长理论》中指出:任何时候公司在实施多元化时,是在原有产品线基础上,从事新产品生产,并且生产和营销模式不同;哥特(M.Gort,1962)在《美国产业的多元化和一体化》中指出:单个公司服务的市场异性质的增加;同时,钱德勒(A.D.Chandler Jr.)在《战略与结构》中,通过对杜邦公司研究指出:多元化是公司最终产品线的增加。1974年,罗美尔特(Richard P.Rumelt)认为多元化是公司本身具有的性质,通过结合有限多元化的实力、技能或目标,与原有活动相关联的新的活动方式表现出来的战略。国内对于多元化的研究较晚,20世纪90年清华大学尹义省博士在《企业多角化战略与管理》中指出,多角化(多元化)并不是一种经营方式,而是企业的一种成长行为,涉及业务范围的拓展和产业方向的选择。而康荣平、柯银斌在《企业多元化经营》中把多元化定义为:企业不仅在多个行业内从事生产经营,而且向不同的市场提供不同的产品。对产品细分化和多元化加以区别,强调跨产业经营是判别多元化的重要因素。

尽管如此,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是企业寻求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

1.2 企业多元化经营动因分析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必然需要对多元化经营战略进行抉择,然而,企业在做出选择之前,对其动因进行分析很有必要,即要明确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的原因。企业多元化经营动因是由公司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内外部刺激因素或诱因(incentives),以及管理者在不同目标函数下追求多元化的动机(motives)共同构筑的[2]。

目前支持企业多元化经营动因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竞争优势理论、资源利用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等微观经济学理论,以及负债能力理论、内部资本市场理论、资产组合理论等金融学理论,还包括每股盈利观点、税收节约观点等。这里不再一一详细介绍,如表1所示。表1中企业多元化经营动因是以西方国家的制度和行为作为背景。然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国家,其多元化经营动因又具有其自身特色。在新的条件下,促使我国企业多元化经营动因主要包括:① 新兴产业崛起。譬如房地产业,大批企业纷纷进军地产;②国家政策导向和优惠;③追逐高额利润等。

总之,在实施多元化经营之前,必须充分认清企业本身多元化经营的动因,只有这样,我国企业才能从根本上获得长远发展。

2 我国企业多元化经营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企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除了上述多元化动因选择存在不足外,在其他方面也表现出诸多问题,主要包括:

篇(8)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寻求长远发展,实施多元化的经营战略方式,这是企业用于成长或扩张的战略模式。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最早提出者是安索夫,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市场战略专家,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这一概念。之后,在60年代,多元化经营战略广受到各大企业的欢迎,它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一种典型的经营模式,在国外被广泛采用,这其中还包括大型跨国企业,都青睐于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发展方式。最近几年,我国的很多企业也开始尝试采用多元化的经营战略,为企业创造发展空间。但是,单纯效仿国外企业的经营战略形式,并没有给我国企业带来预期的成果;相反,很多企业出现亏损甚至破产倒闭。

一、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概况

多元化是企业为了谋求新的发展空间而选择的一种战略方式,企业在选择多元化战略经营方式的同时,应合理配置资源和增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此为前提,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20世纪50、60年代,在管理科学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反垄断法的出台,美国的多元化经营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之后随着第三次兼并浪潮的出现,多元化的发展进入了顶峰时期。

我国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开始于20世纪末,在20世纪初出现了蔓延的趋势。但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我国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实践,多元化经营战略在我国的发展情况不是很乐观,我国企业在实施多元化战略经营模式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许多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我国很多企业在经历了企业利润降低,发展遇到瓶颈的情况以后,纷纷开始选择最初的经营方式,对核心产业领域进行经营,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同时结合适度的多元化营销策略。

自多元化经营战略实施以来,很多企业都应用多元化经营战略来为企业求得更多的发展空间,我国很多民营企业也不例外。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其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利弊逐渐表现出来。多元化经营战略对民营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二、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优势

多元化经营扩大了企业的发展空间,企业由之前的经营领域跨越到其他很多的经营领域,它有利于提高我国民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使企业内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多元化的经营还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由于在多元化的经营战略下,企业涉足的经营领域很多,当某一领域的经营出现风险造成亏损时,企业可以从其他经营领域得到补偿,这样就能使企业在风险面前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由此看来,多元化经营战略有它自身的优势所在,企业若是拥有发展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客观条件,可以选择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民营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具有的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于整合企业内部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多元化经营战略整合了多个领域的经营项目,将多个产业的经营结合到了一个领域内,实现共同经营,共同管理。这样一来,企业内部的资源可以在各个领域之间自由流动,实现资源共享。此外,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对企业不同的经营领域进行统一管理,节省人力和物力,还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发展的成本,资源配置的效率也提高了。

(二)有效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当面临外部经济负面干扰较大时,多元化经营的民营企业具有较强的抵抗风险的能力。当企业的某一经营领域遭遇风险时,其他的经营领域不受影响,这种经营项目相对分散的经营方式有利于企业规避经营风险,使企业的收益稳定。所以,实施多元化经营模式的民营企业比专营企业具有更强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多元化经营战略不一定能保证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但是它在降低民营企业的经营风险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多元化经营战略对稳定企业的经营利润也发挥着重大作用。

(三)利于发挥企业的品牌效应

企业品牌的建立和维护耗时、耗力及耗资金。我国民营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最初进行专业化经营时所创立的品牌,将这种品牌效应充分应用于多元化经营战略。企业在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过程中,可以将企业的品牌应用到各个经营领域,扩大企业的品牌优势,提高自身竞争力。同时,企业可以凭借着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任度,将经营领域延伸到企业未曾涉足、不太熟悉的行业,抢占市场份额。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品牌效应,企业无需再多花人力和财力进行产品的宣传和推广。

(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来说尤为重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每个民营企业都有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其他企业难以模仿。多元化经营战略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它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将企业现有的核心竞争力延伸到其他新的经营领域中去,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二,将新的经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与现有核心竞争力相融合,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 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弊端

我国民营企业的经营战略由最初的专业化转到多元化时,也会面临新的诸多因素限制,在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市场信息和专业人才等方面可能出现应接不暇的局面。这些问题对民营企业来讲是很大的考验,处理得是否得当,不仅影响企业的经营利润,还可能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使企业的发展面临危机和风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因此,我国民营企业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存在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多元化经营容易造成民营企业资金紧张

多元化经营战略使企业的经营领域得到了扩张,每个领域的发展都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是很大,并且资金和技术有限。企业在实施多元化战略时,扩张的经营领域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并且要不断提高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它的发展。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很多民营企业在进行扩张时带有投机性,并且对扩张项目的选择十分盲目,忽视了新兴行业不仅需要资金投入,同时还需要培养管理人员及技术支持。企业在扩张时若是事先没有做好调研工作,而盲目选择自己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很可能会因为经营不善失去市场竞争力,一旦遭遇市场风险,就会造成资金紧张,产生连锁反应,很可能使原有的竞争力下降,造成多元化发展道路的失败,使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

(二)多元化经营容易导致民营企业发展目标模糊

在实施多元化之前,成功的企业一般都有清晰、明确的主营业务,集中资源,较好地实现发展目标。而企业在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之后,企业的经营领域扩大了,实现了多个领域的共同经营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很难做到主次分明,分别制订不同的发展目标。企业各个领域的主次发展目标不明,发展方向混乱,这最终会使企业丧失自身的优势,经营不善便会导致企业破产。因此,我国民营企业在选择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之前,一定要对企业各个领域制订明确的发展目标,指明发展方向,确保企业的优势领域处于企业发展的主要位置,做到各个领域的发展目标主次分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模式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多元化经营对民营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求更高

民营企业选择多元化经营的目的就是使企业迅速地做大做强,但企业在快速成长和扩张的同时,可能导致管理层的注意力分散。多元化经营战略下的企业经营领域的不断扩张,对民营企业的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熟悉自己所在领域的业务知识,同时还要对新领域的业务知识进行学习,并且还要求企业管理人员有时间和经历去管理新的领域。此外,各领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这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管理难度加大了,复杂性加强了,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了。

(四)多元化经营降低了民营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

篇(9)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122-02

一、多元化经营的界定

多元化经营战略属于开拓发展型战略是企业发展多品种或多种经营的长期谋划,公司多元化战略是公司在现有经营状态下增加市场或行业差异性的产品或产业的一种经营战略和成长方式。多元化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含义,前者指一种企业经营业务分布于多个产业的状态,强调的是一种经营方式;后者指一种进入新的产业的行为,即成长行为。

最早研究多元化主题的是美国学者安索夫(H.I.Ansoff),他于1957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多元化战略》一文中强调多元化是“用新的产品去开发新的市场”。彭罗斯(E.T.Penrose,1959)在其出版的《企业成长理论》中定义多元化是企业在基本保留原有产品生产线的情况下,扩展其生产活动,开展若干新产品(包括中间产品)的生产。并且这些新产品与原有产品在生产和营销中有很大的不同。他认为多元化包括最终产品的增加、垂直一体化的增加以及企业运作的基本领域数量的增加。鲁梅尔特(R.P.Rumelt,1974)指出,多元化战略是通过结合有限的多元化的实力、技能或目标,与原来活动相关联的新的活动方式表现出来的战略。多元化的实质是拓展进入新的领域,强调培植新的竞争优势和现有领域的壮大。

二、债务融资与公司投资行为的关系分析

融资与投资是企业的两项基本财务活动,它们既相互独立,又休戚相关,是企业资金运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因此探讨投融资之间的关系,研究企业财务杠杆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就成为当今研究的主要方面。这一理论最初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和米勒教授提出,他们认为在完美的资本市场中,负债融资与公司的投资行为无关,然而现实中并不存在完善的资本市场,因此,负债融资必然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

负债融资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理论认为,负债融资带来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在假设股东与经理利益一致的前提下,股东、经理为使股东财富最大化,会在投资决策时选择那些能够增加股权价值但会减少整个企业价值的项目,或放弃那些能够增加企业价值但会减少股权价值的项目,从而产生过度投资或是投资不足。如Myers(1977)指出,当公司未来拥有较多投资机会时,如果公司拥有过多的未到期债务,则债权人有可能会分享被投资项目未来获得的大部分收益,以至于股东未能获得最低的正常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尽管项目的净现值为证,但股东仍倾向于放弃它们,此时公司便发生了投资不足问题。另一种理论则认为,负债融资能够抑制股东―经理冲突,即将负债视为一种公司治理工具,即负债的相机治理作用。经理人员为了寻求高于市场水平的薪金和津贴,有着扩大企业规模的冲动。所以,当企业拥有过多的剩余现金流时,经理可能会将其投资到能够扩大企业规模但未必具有良好赢利性的项目,而负债融资能够减少这种股东―经理冲突所导致的过度投资行为。如Jensen(1986)指出,当公司拥有较多自由现金流时,公司管理者易产生将这部分自由现金流投资于一些净现值为负的新项目上的动机,即过度投资行为。

三、多元化公司的债务融资与公司投资行为的关系研究

上述研究都是将公司视为一个无差别的整体,没有考虑公司特征对负债融资与公司投资行为关系的影响,尤其是在多元化经营趋势发展迅猛的背景下,了解多元化经营的投融资政策,探讨多元化经营下债务融资与公司投资行为的关系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多元化经营作为企业的一种典型经营战略,长期以来受到实业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多元化对公司债务融资与公司投资行为间的关系是企业多元化理论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

二战后,西方国家的企业普遍经历了专业化―多元化―归核化的循环过程,到目前全球最大多元化公司通用电气是少数几家成功的多元化企业之一。许多学者对企业多元化经营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主流思想认为企业多元化经营会抑制负债治理作用的发挥,损害企业的价值产生多元化折价(diversification discount)。而与西方实业界和理论界对多元化折价达成共识不同的是,中国的实业领域经历了专业化―多元化―归核化―多元化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许多大中型企业纷纷走上多元化发展之路以把企业做大做强,但这一期间大多数的多元化行为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到了90年代,不少企业经过“收缩战线”、“精简业务”之后,又开始了在新行业的“试水”,多元化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相应的,中国理论界对多元化经营公司负债的治理作用也仍存在广泛争议。

纵观国内外研究文献我们可以发现:从负债总量上来看相比专业化公司,多元化公司表现为更多的投资与更多的负债;从产权性质上来看无论是国有控股还是非国有控股,负债均具有显著的治理效应,但相比于国有控股,非国有控股的治理效应更强,在多元化公司和专业化公司均表现为这一规律。同时与多元化公司相比,专业化公司超额投资与超额杠杆具有更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在多元化企业中,与低成长性机会的部门相比,高成长性机会部门的负债水平对投资支出的负向影响具有更大的显著性水平;同样与核心部门相比,非核心部门的负债水平与投资支出之间具有更加强烈的负向相关关系。这种差异与集中业务型企业有着很大的不同,并且与一般认为多元化企业会给高成长机会的部门和非核心的部门分配一个不成比例的债务负担的观点相一致。

四、对中国多元化经营的启示

结合中国的制度背景和多元化上市公司发展现状,为改进企业融资结构规范多元化公司投融资行为,提高多元化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应该打造核心竞争力稳步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避免盲目多元化经营。多元化公司由于内部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并没有加强负债的治理效用,反而抑制了这一作用的发挥,致使企业的投资效率打了折扣,因此中国企业在实施多元化战略前经营者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发展所处的阶段与自身的竞争能力,企业只能在适当的条件下稳步实施多元化经营,才能实现降低风险提高竞争力的目的。

其次要权衡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合理选择多元化经营的方式与时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多元化经营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但总体来说利大于弊,但这也并不是说只要实施了多元化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这之前首先需要细致分析多元化经营的条件,必须认真分析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市场供求状况,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多元化经营。因此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必须建立在细致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评估自身进行多元化经营的条件是否已满足,特别需要评价的是自身的声誉和品牌、技术和资金等稀缺资源是否足够支持多元化业务的持续发展。

最后应根据市场与企业的发展阶段慎重选择相关多元化与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从事非相关多元化的公司明显多于从事相关多元化的公司,并且与相关多元化公司相比,非相关多元化公司负债具有更好的相机治理作用。因此企业在制定和实施多元化战略时,应慎重选择合适的多元化经营类型,当资源充裕时企业就可能会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向不同业务领域进行扩张;而当资源紧张时企业就可能会采取收缩战略实施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从而降低多元化发展战略程度。

参考文献:

篇(10)

百事可乐在多元化经营上的教训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世纪70年代百事可乐认为,饮料市场相当成熟,很难再从对手可口可乐那里抢占市场,于是从1977年开始,百事可乐集团接连收购了必胜客、塔克一贝尔、肯德基3家快餐店,企图通过快餐店的营销网络,争取百事可乐的潜在消费者。然而百事可乐在快餐市场上遭到了来自麦当劳的激烈竞争,逐渐模糊了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战略目标。越来越多的公司资源和管理层精力被消耗在与麦当劳的竞争之中,百事可乐不得不同时在快餐和饮料两条战线上和两个世界级的强大对手对抗。快餐业务的迅速膨胀,使百事可乐原来的核心业务——可乐生产的比重下降到总业务量的35%,营业收入的1/3。战略目标失控的后果便是,公司饮品在1996年美国市场上的占有率落后于可口可乐11个百分点,是20年来差距最大的一次,同时在除中东以外的全球各市场上均遭惨败。这个例子启示我们,确定并有效的贯彻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是至关重要的,百事可乐遭受挫折正是由于其未能贯彻以饮料为中心、以快餐为辅助的多元化经营战略目标。

二、把握多元化经营的风险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在具体发展阶段和行业背景下的一种选择:或是加速成长、培育新的增长点;或是充分利用资源和优势、突出核心竞争力。这种战略本身并不存在弊端。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中失败了呢?这是因为企业缺乏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从而盲目地耗散了企业的有限资源。进一步说,不同的战略目标意味着不同水平的风险,战略目标的模糊导致许多企业没有充分估计到多元化经营中的风险并对之做好准备。

多元化经营面临5个方面的风险。

1.来自原有经营产业的风险。企业资源总是有限的,多元化经营的技人往往意味着原有经营的产业要受到削弱。这种削弱不仅是资金方面的,管理层注意力的分散也是一个方面,它所带来的后果往往是严重的。然而,原有产业却是多元化经营的基础,新产业在初期需要原产业的支持,若原产业受到迅速的削弱,公司的多元化经营将面临危机。

2.市场整体风险。支持多元化经营的一个流行的说法是,多元化经营通过“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去化解经营风险——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然而,市场经济中的广泛相互关联性决定了多元化经营的各产业仍面临共同的风险。也就是说,“鸡蛋”仍放在一个篮子里,只不过是篮子稍微大了一些罢了。在宏观力量的冲击之下,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资源分散反而加大了风险。一家产品出口公司可通过多元化经营扩大业务规模,然而在面临金融危机冲击的条件下,这家公司却难以在各个经营业务中与最强硬的对手展开竞争,最终落得被各个击破的下场。

3.行业进入风险。行业进入不是一个简单的"买入"过程。企业在进入新产业之后还必须不断地注入后续资源,去学习这个行业并培养自己的员工队伍,塑造企业品牌。另一方面,行业的竞争态势是不断变化的,竞争者的策略也是一个未知数,企业必须相应地不断调整自己经营策略。所以,进入某一行业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很难用通常的投资额等静态指标来衡量行业的进入风险。

4.行业退出风险。企业在多元化投资前往往很少考虑到退出的问题。然而,如果企业深陷一个错误的投资项目却无法做到全身而退,那么很可能导致企业全军覆没。一个设计良好的经营退出渠道能有效地降低多元化经营风险。摩托罗拉当初看好卫星通信业务而发起了"铱星"计划,当最后"铱星"负债数十亿而陨落时,摩托罗拉却因一开始就将"铱星"项目注册为独立的实体而只承受了有限的责任和损失。

5.内部经营整台风险。新投资的产业会通过财务流、物流、决策流、人事流给企业以及企业的既有产业经营带来全面的影响。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业务流程和不同的市场模式,因而对企业的管理机制有不同的要求。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必须把不同行业对其管理机制的要求以某种形式融合在一起。多元化经营多重目标和企业有限资源之间的冲突,使这种管理机制上的融合更为困难,使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战略目标最终趋于内部冲突的妥协。百事可乐的快餐十可乐多元化经营就面临着两个产业在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冲突,最终只好成立两个公司独立经营。当企业通过兼并他人进行多元化经营的时候还会面临一种风险,那就是不同企业文化是否能够成功融合的风险。企业文化的冲突对企业经营往往是致命的。

篇(11)

一、引言

关于多元化经营的含义,在国外以往的研究文献中主要包括市场多元化、产品或行业多元化和资本运营的多元化。目前国内关于多元化经营的实证研究基本针对的是第二种解释,即行业多元化。所谓行业多元化是指一家企业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业从事经营活动,同时向不同的行业市场提品或服务。通常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是基于以下原因: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机会,获取最大利润;充分合理地利用企业资源,发挥企业能力优势;分散企业经营风险,保持企业取得稳定收益;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地成长,摆脱某一种产品市场的有限性对企业发展的限制以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等。从西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实际情况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企业曾热衷于多元化经营,大肆并购与企业主业不相关的业务,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企业在实施多元化战略尤其是不相关多元化战略时因资源配置过于分散、运作费用过大、产业选择误导、人才难以支撑、时机选择难以把握等弊端而陷入了“多元化陷阱”。因此,许多原先实施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大刀阔斧地进行了资产剥离重组,削减规模。同样的情况也在我国出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曾经掀起了多元化经营的热潮,许多企业都热衷于实施多元化经营,从而大举进行相关和非相关的并购重组。但在90年代末,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重视强化主业、削减副业的业务重组,特别是巨人集团、德隆集团和三九集团因多元化失败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现实情况使得人们不得不思考多元化经营到底会对企业绩效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首先从多元化经营的结果,即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开始展开综述,然后再追溯多元化经营的原因,从公司治理的角度,依据理论,对国内外文献关于股权结构与多元化经营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得出相关结论。

二、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理论上讲,多元化经营对公司绩效有利有弊,因此,多元化经营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取决于其收益与成本的综合比较。多元化经营对公司绩效的正面效应体现在:多元化经营能增强企业的战略竞争能力;多元化经营可以创造内部资本市场,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公司价值的减少;也可以通过债务的免税功能来提高公司绩效;也可以导致产业间的协同效应和范围经济;还能够帮助企业寻找到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最优经营领域。负面效应主要有:多元化经营增加控制成本并容易引起过度投资;多元化经营还会带来更多的成本等。国外研究者们使用了不同的多元化衡量指标和绩效衡量指标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实证研究,部分研究表明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不相关或相关不显著(Raverscraft,1983)。但多数的实证研究表明多元化会降低企业绩效(1ang和Stulz,1994;Servaes,1996;Denis等,1997;Claessens等,2000),一些学者还对多元化的折价程度进行了考察:Berger和Ofek(1995)对3600多家美国企业在1986年至1991年间的财务数据进行了分析,其研究发现多元化可以减少公司价值的13%-15%。Lins和Servaes(1999)研究发现,多元化折价比例在日本公司为10%,英国公司为15%。尽管如此,仍然还有部分研究表明多元化程度与企业绩效成倒“U”型关系,或两者表现出正相关关系。

上述实证研究多以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数据为研究依据。而最近一些研究新兴市场的多元化问题的重要文献开始涌现。Lins和Servaes(2002)采用7个亚洲国家和地区(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泰国和中国香港)股市上的1 195家公司作为样本,发现相对单一行业公司,多元化公司价值较低(平均导致7%的价值损失),盈利能力较低。1999年Claessens等采用更大的样本,研究了9个亚洲国家和地区(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泰国、中国台湾和香港)上市公司的多元化行为。也发现多元化对企业价值有负面的影响;与2002年的Lins和Servaes不同,当多元化的企业属于大型产业集团时,多元化对企业价值反而有正面作用,这一特别现象在不发达地区尤为突出。这些研究表明,在新兴市场中多元化有着与美国等成熟市场不同的机理,多元化与企业业绩有着更为复杂的关系。

(二)国文献综述

我国关于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最早从刘力(1997)开始,他以21家纺织行业的企业和29家家用电器行业的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多元化程度与企业的经营绩效和资产负债率之间基本上不存在相关关系。其后,朱江(1999)利用1997年度146家上市公司分行业的财务数据进行研究,也发现多元化经营与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盈余及营业毛利率等业绩指标之间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马洪伟、蓝海林(2001)利用总资产盈利率衡量公司经营业绩,用熵指数衡量公司多元化水平,研究发现,样本公司总体多元化程度与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但企业的非相关多元化程度与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之后,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类似,我国的多数研究也都表明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雷良海、杜小娟(2003)认为随着多元化程度的上升,公司的盈利水平会下降。周晓艳和王凌云(2003)、傅继波和杨朝军(2006)认为,多元化程度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姚俊、吕源、蓝海林(2004)用ROE和ROA衡量公司的绩效,其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多元化程度虽然与ROE无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与ROA显著负相关。石水平、周英顶、黄郡(2006)采用Tobin’Q值来衡量企业的价值,研究得出多元化经营战略与公司的业绩显著负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与公司的价值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认为其原因可能是Tobin’Q值不适应我国的证券市场环境。也有部分学者在采用了Tobin’Q值之后,发现多元化经营能增加企业价值。苏冬蔚(2005)研究了主营业务利润比重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结果发现主营业务利润比重与公司价值呈正相关。姜付秀、刘志彪、陆正飞(2006)研究了多元化与企业价值以及收益波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对企业价值具有正效应,多元化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企业的多元化对企业收益的波动具有负效应,即多元化降低了企业收益的波动程度。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依然存在许多争论。但其中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大多数研究结果,存在一个比较趋同的观点,即多元化经营会降低企业绩效。既然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减少相关,为何我国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都

还正在从事着多元化经营。Hill和Hanson(1991)指出,如果不考虑到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初始动机,多元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难以得到很好的理解。因此,从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初始动机来考察,多元化战略作为公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采取与否必然受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制约,而股权结构又是决定公司治理有效性的最重要因素。因为股权结构决定了公司控制权的分布,决定了股权所有者对管理者实施控制和监管的能力及动机,因而会影响到公司的决策行为。所以,多元化经营会受到股权结构的影响。两者之间关系假设的理论依据是理论。理论认为企业维持价值减少的多元化经营是因为:管理者从多元化经营中获得的私人利益超过他们的私人成本,即使多元化经营会减少股东财富,管理者仍有动机保持或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不过理论也认为,当管理者遇到来自企业内部或外部的监督压力时,有可能减少多元化经营战略。因此,如果股权持有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的监管作用,将降低管理者从个人效用最大化角度出发确定的多元化经营水平。

三、股权结构与多元化经营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从Berle and Means到Jensen and Meckling,都认为公共交易的公司中,管理层一般都致力于寻求个人收益的最大化,而不是与外部股东的目标相一致。诸如,管理层广泛存在的“帝国建造”、声誉和职业生涯的考虑、自我保护、短期主义等,都有可能使公司经理通过趋于公司多元化来实现个人的各种利益目标。具体表现在:通过公司多元化可以提高其报酬、权力和地位;通过专有投资获得的特定管理技术,提升其人力资本期权价值,从而获得更高的“堑壕效应”和未来职业生涯预期;通过多元化分散公司整体风险,来达到削弱个人投资组合的风险。因此,管理者的持股比例越高,其与外部股东的利益越趋于一致,因而其实施多元化的动机就会越小,企业就越不可能进行多元化经营;反之,企业则更容易采用多元化战略。Denis和Satin(1997)利用1984年933家ValueLine公司的横截面数据研究公司多元化程度和股权结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多元化水平与管理者(包括董事和经理人员)持股比例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Andersen ct a1(2000)发现,相对于单一公司来讲,多元化公司经理具有较低的股票所有权。Aggarwal and Samwick(2003)通过模型分析,认为公司多元化折价主要来自于公司经理个人收益的攫取,往往较高的公司多元化程度伴随着较低的股权比例。正因为经理人有着强烈的实施多元化的动机,只有通过内在或外在监督机制的压力,管理者才会减少多元化,因此股权持有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监管作用如何,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多元化决策。国外文献表明,外部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其对管理者的监管力度越强,就越有可能抑制其实施多元化战略;反之,股权越分散,管理者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则公司会更倾向于采用多元化经营。Amihud和1Cv(1981)通过对1961年至1970年间“财富500强”公司的多元化兼并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管理者控制型公司中的管理者比在股东控制型公司中更频繁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股权分散型的公司比股权集中型的公司管理者更倾向于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公司多元化经营战略与股权结构和管理者激励负相关。Liebeskind、Opler(1994)研究发现,公众公司比私人公司有更高的多元化程度,他们认为其中的原因在于私人公司由于较高的股权集中度而减少了成本。Denis和Satin(1997)的研究表明公司多元化水平与外部大股东持股比例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考察公司控股股东股权。Claessens ct a1(1999)和Linsand Servaes(2002)经过实证发现,公司控股股东所有权与公司多元化程度呈现倒“U”型的曲线关系。然而,也有部分文献认为多元化程度与管理层持股比例无关。Sheng-Syan Chen和Kim Wai Ho(2000)对1995年新加坡145个公司的实证分析得到:多元化程度与外部大股东持股比例呈负相关关系但与管理层持股比例无关;多元化的公司比专业化公司具有更低的公司价值,并且管理层持股较低的公司,比那些管理层持股较高的公司实施多元化所带来的损失要严重。Stefan和Markus(2005)通过对159家瑞士公司进行了分析,得出:公司外部股东持股比例能有效地影响多元化经营战略;公司管理者持股比例对多元化水平和多元化价值没有影响。

(二)国文献综述

我国的股权结构较之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完全不同,在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数是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在改制过程中我国的大多数国有企业并未真正实现从国有企业制向公司制的转变,使得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存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二是国有股权比重大。三是股权过于集中。由于大股东之间持股比例的悬殊,第一大股东在公司的股东大会上对公司的重大决策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从而控制了公司的运营。在股市上流通交易的股票所占比重比较小,且股东较为分散。股市作为一种社会监督和激励机制的作用被大大弱化。我国上市公司这种缺乏制衡机制的特殊股权结构导致了严重的委托――问题。针对我国不合理的股权结构所引发的各种问题,我国于2005年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以实现非流通股向流通股的转变。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我国学者关于股权结构与多元化经营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进行得比较晚,所选择的样本主要集中在股改之前2000至2004年间,具有代表性观点有:饶茜、唐柳等(2004)认为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国家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与公司多元化经营程度均呈显著性倒“U”型相关;流通股比例与公司多元化经营程度正相关;并且国有控股型公司比法人控股型公司更倾向于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法人控股型公司与不具有控股股东公司多元化经营程度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周晓燕(2004)选取2000至200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149家上市公司三年间共429个样本,研究得出:国家股、股权集中度和多元化呈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流通A股比例和公司多元化呈“U”型曲线关系;法人股比例和公司多元化关系不显著。王化成、胡国柳(2005)认为股权集中度,包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投资多元化水平显著负相关;国有股比例与企业投资多元化水平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法人股比例与企业投资多元化水平基本无关;流通A股(社会公众股的替代)比例与企业投资多元化水平显著正相关;流通B股对企业投资多元化水平的影响可能是负向的。余鹏翼、李善民和张晓斌(2005)发现管理者(经理和董事)持股比例与公司多元化程度呈“U”型非线性关系。张翼、李习、许德音(2005)认为在国有控制的上市公司中多元化程度与国有股权比例呈“U”型曲线关系,但在非国有控制公司中这种关系并不明确。并且,上市公司中,由地方政府控制和地方国有企业控制的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会显著降低企业绩效,但由中央政府控制和非国有控制的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并没有显著降低企业绩效。倪桂平、张晖(2005)发现多元化与法人股比例成正相关,与国家股比例成负相关,然而,在大型企业中多元化与股权结构的关系并不显著。韩忠雪、朱荣林、王宁(2006)研究发现,国有股权与公司多元化程度呈现负相关关系,法人股与多元化程度呈倒“U”形曲线关系,流通股与多元化程度呈正比例关系;股权集中度、机构持股比例和管理层持股与多元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艾健明(2006)研究发现多元化经营损害公司价值。同时,发现第一大股东对多元化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其持股比例越高,公司多元化程度越低,公司绩效也越好。按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分类控制权结构后的分析结果也显示,与绝对控股情况下的结论恰好相反,相对控股及股权制衡均与公司的多元化程度正相关、与公司绩效负相关。即股权集中有利于降低多元化程度,提升公司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