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博物馆规划设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沿黄半岛景观带是以北环路、太阳路(州风景区园内东西干道)、黄河大堤、州大道、南环路为纽带,串联沿线分布的黄河公园、虢国博物馆、州公园、天鹅湖湿地公园、文体中心、商务中心区、文化公园、百货楼中心商业区等景观节点而形成的城市景观带,长约15公里,穿越上村、向阳、南关等7个村庄,覆盖城区大部分生态区。
二、功能定位
利用便捷的交通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把城市各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景观距离拉近、连成一片,充分展示中心城市的优美生态环境、深厚文化底蕴和沿黄湿地景观风貌,彰显“城在水中、园在城中、景在园中、人在景中”的沿黄城市独特魅力,把沿黄半岛景观带打造成为集生态、文化、旅游等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观光带。
三、建设任务及实施步骤
(一)建设任务
1.“两路、两园、一馆”建设,即打通北环路、改造提升南环路;新建黄河公园、扩建文化公园;建设虢国博物馆二期工程。
2.改造提升州公园、天鹅湖湿地公园;
3.改造提升沿黄半岛景观带沿线的其它景观。
(二)实施步骤
沿黄半岛景观带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分步实施。
1.年底前,完成沿黄半岛景观带重要景观节点的规划、设计等相关内容以及征地、拆迁等基础工作;启动“两路”(南环路、北环路)建设。
2.年,建成“两路”;完成“两园”(黄河公园、文化公园)主体工程;完成州公园、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和景观带沿线其它景观的改造提升;启动虢国博物馆二期工程。
3.年底前,完成虢国博物馆二期工程及沿黄半岛景观带所有扫尾工程。
四、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领导
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以市委书记为政委,市长为指挥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为常务副指挥长,分管副市长为副指挥长,市政府有关部门、县和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沿黄半岛景观带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道路和文化公园建设办公室、虢国博物馆二期建设办公室、黄河公园建设办公室等3个办公室,分别负责各自项目建设工作。
(二)明确责任分工
沿黄半岛景观带建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加快项目建设和审批办理进度,共同推进工程建设。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分工如下:
1.市住房城建局负责打通北环路、改造提升南环路和扩建文化公园。
2.市林业园林局负责新建黄河公园,改造提升州公园、天鹅湖湿地公园。
3.市文化新闻出版局负责虢国博物馆二期工程建设。
4.市发展改革委负责项目审批工作。
5.市财政局负责按时拨付财政支持资金。
6.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办理项目土地审批。
7.市环保局负责办理项目环评审批。
8.市规划城管执法局负责办理项目规划审批。
9.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州大道、迎宾大道及209国道城区段沿线景观的改造提升。
10.市旅游局负责改造提升沿线旅游景点。
11.市黄河河务局负责办理涉及黄河沿岸建设的相关审批手续。
12.县和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辖区内的征地拆迁和维稳工作。
13.其他各成员单位要对照目标任务,积极配合,齐抓共管,推动项目加快实施。
(三)抓好规划设计
1.沿黄半岛景观带规划设计。以彰显特色、提升品位、建设标志性景观、打造城市新形象为目标,邀请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单位重点做好沿黄半岛景观带上重要景观节点的规划设计,规划设计要充分结合我市实际,彰显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沿黄山水园林城市的鲜明特色。
2.各个景观节点的规划设计。沿黄半岛景观带建设指挥部各办公室要按照整体规划设计,坚持以人为本、植物造景的理念,综合考虑地貌、车流、人流和基础服务设施等因素,做好各个景观节点工程规划设计工作。
(四)资金保障
1.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扶持资金;
2.市财政安排部分项目启动资金;
3.市城建投资公司对“两路”、“两园”沿线土地采取资源配置、项目平衡等方法融资解决部分建设资金;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概况
甘霖镇小黄山文化公园商贸综合体概念性规划设计规划总面积约84公顷,其中河道12公顷。规划博物馆及其周边景观用地约3公顷,入口广场景观9公顷,滨河景观绿化6公顷,住宅及商业用地50公顷,其他用地4公顷。博物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二、规划理念——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对个性追求的尊重、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对自然生态的尊重是这个时代人们所普遍认同的价值观。那么作为时代文明指针的文化类项目,毫无疑问,成了这个时代精神的缔造者和倡导者。因此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历史、传承文脉、富有个性”是当今城市的内涵所在。其外延是由一系列建筑语汇的组合所表达的富有感染力的城市环境空间。由此我们提出本案的规划理念——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
现代骨:规划体现现代社会、现代城市的精神面貌,体现城市经济科技的先进思想。
传统魂:设计体现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体现小黄山遗址的历史与文化。
自然衣:设计体现空间与环境的有机关系,体现建筑与自然的有机关系。
三、规划设计原则及出发点
1、生态共享原则:充分考虑城市气候,并评估周边地区环境特征,实现人与自然、项目和区域的和谐共生。2、弹性布局原则:有一个弹性的规划布局,能适应综合的发展,灵活应对项目的发展变化,便于逐步实施。3、历史文化原则:尊重城市的历史文脉和小黄山历史文化,规划一个有精神气质的大文化公园场所。3、以人为本原则:应探讨高科技从业人员的思维特质,创造适宜工作,生活的环境。4、符合规范原则:既要最大限度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又符合规划要点和消防等规范要求,各项设计指标符合国家强制性规范要求。5、造型设计:充分考虑沿湖景观,注重项目形象的展示。
四、规划布局及景观、建筑设计要点
方案设计力求贯彻规划理念及建筑的个性色彩,遵循“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设计思想,将本公园项目打造成一个“人本”思想浓郁的、舒适健康的、生态而绿意盎然的、良好归属感的、品质优良的城市空间呼吸环境,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展现城市形象,进一步扩大社会知名度。将本地块作为一个由同质人群、绿色环境和建筑组成的生存共同体,既有机结合、共生共荣,具有协调和同质性、多样性和选择性,以此来规划构筑本地块的空间结构和建筑布局。突出外部空间及环境的整体设计及安排空间及景观序列,使其丰富生动、错落有致。规划立足于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以及城市法规的相关规定,充分体现新世纪现代城市居住与生活休闲的高品味形象。在解决实用问题的同时,发挥设计师的创造才能,面向未来,实现具有健全的生态系统和良好的环境质量,创造具有优美环境、舒适、功能良好的厂区,具体原则如下:通过该地块的开发,将其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集生活居住、商业服务、文化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多层次的现代化文化商业综合体。加强住宅区的城市设计,力求塑造一个兼有标准高、功能多、环境美三个特点。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现应付对市场变化的可操作性。充分考虑功能分类、建筑与景观的空间关系,对空间布局、交通组织等进行统筹设计。
本案设计中,把博物馆用地规划在用地中湖的西南角,与入口景观广场相连,与湖泊取得和谐共生的关系,而通过人流的引导,到博物馆用地也达到了空间的,并且此区域可以作为本项目的画龙点睛之笔成为城市的亮点,代表了城市名片。住宅区域规划高低错落,形成富有变化的天际轮廓线和城市空间景观层次。沿河设计4层住宅,中部以6层为主,后排设计高层,从实现角度可以达到湖泊的最大利用率。中间区域也穿插些许高层,使得建筑具有跳跃性,形成城市良好的氛围。道路交通组织上,只在住宅区内设计机动车道,沿河设置隐形的机动车道,满足消防的同时并不破坏景观。
2、上海鲜花港。
上海鲜花港位于美丽的东海之滨,北邻国际航空港,南邻洋山深水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自2002年9月至今,一个占地面积为100万平方米的上海鲜花港崛起在浦东国际航空港与洋山深水港之间的东海之畔。
Abstract: Foshan Nanhai Museum Design uphold the gist of diversity, ecology, open subject, in the grasp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ilding was sublimated, show the spirit of the "urban living room" fully.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museums,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博物馆背景
南海区原博物馆由于2006年8月4日,受台风“派比安”影响,西樵山发生泥石流灾害,南海博物馆所在的西樵山蟠龙洞景区灾情严重。经佛山市地质局勘探,认为该地存在严重地质安全隐患,不适宜在原址重建博物馆。南海区政府根据地质专家意见,作出了南海博物馆的馆址永久封闭,新馆择地重建的决定。经多方调研,实地勘察,专家论证,区政府决定在西樵山南麓选址重建南海博物馆新馆。
二、南海博物馆的规划设计
博物馆新馆址仍然选在西樵山,西樵山是南粤四大名山之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距今五六千年前南海先民创造的“西樵山文化”早已闻名海内外,成为南海文化的代名词,被誉为“珠江文明的灯塔”。各个历史时期先民们在西樵山留下的文物古迹不计其数,区博物馆的职责就是保护和利用好祖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南海博物馆建在西樵山,有利于保护和利用好西樵山历史文化遗产。
建筑设计从西樵山最具代表性的石燕岩、滴水岩等古采石遗址中吸取灵感,将建筑体量纵横交错,层叠搭砌,形成了堆砌的石块、层叠的山石意象,隐喻了南海古老的采石文化,引发人们对南海历史的追忆,产生了强烈的本土文化认同感。整个博物馆雕塑般的建筑体量,有如山脚下生长出的岩石,形成山体的自然延续。
南海博物馆设在西樵山,有利于大力发展西樵山旅游事业。要做大做强南海和西樵山的旅游业,无论是今天还是将来都需要南海博物馆作为宣传南海和西樵山灿烂历史文化的窗口和平台,这也是南海区委、区政府将南海博物馆迁建至西樵山南麓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依托历史文化遗址和风景名胜区建园林化博物馆是当今博物馆选址趋势之一。西樵山不仅自然风景优美,而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理想的建馆之地。在西樵山南麓建一座具有古朴岭南古建筑风格与优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南海博物馆新馆,将为国家风景名胜区西樵山增色添彩。此外,南海博物馆新馆将能满足游客休闲、娱乐、增长知识的需求,能增大博物馆的观众流量,能更好地履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公众服务的职能。
三、博物馆概况
1、新南海博物馆的迁建选址在西樵的南部,黄大仙圣境园以东,登山大道与环山路交汇处。建成后的南海博物馆将成为收藏展示南海历史文物、研究南海历史文化的中心,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也将为西樵山的旅游观光增加一个新的景点。2008年,南海区政府召开“南海博物馆新馆建设工作会议”,决定在西樵山南入口处东侧建设南海区博物馆新馆。新馆占地面积约38879.3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609.7平方米。如图:
图1南海博物馆入口透视图
2、博物馆岭南文化的呈现
南海博物馆落成,馆藏文化依旧以展示南海数千年文明历程为己任。“南海博物馆和西樵山都是南海文明的集中展示地。
“西樵山给南海博物馆以历史的厚重,南海博物馆则为西樵山打造岭南文化高地提供了非常理想的载体。一个地区的博物馆和这个地区的文化历史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一个浓缩了的历史文明,因此南海博物馆本身注定也是岭南文化的一部分。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三大园林代表之一,建筑体量的纵横交错,相互层叠、搭砌,使得建筑在地面层产生了许多变化丰富的架空庭园,形成了大量室内外交错的灰空间。不同的庭园之间以及庭园与外部自然环境之间通过这些架空空间相互联系、渗透,景观视线若隐若现,营造出生动的庭园深深、别有洞天的中国岭南园林意境,用现代的园林设计手法再现了石燕岩、石祠堂等西樵山古园林景区的空间体验。
岭南庭园与现代建筑空间都是强调这种多空间的体验,通过将多空间构成整体网络,体现出场所意义所在。同时建筑的这种首层架空,也使得大自然的风、水、树、石都穿透建筑得以延续,建筑对自然山地风貌的尊重,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得以充分的体现。
用南海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江爵盛的话来说:“西樵山广府文化厚重,南海博物馆对它来说是绝佳的配套设施,两者是统一和谐的共同体。”他表示,博物馆不一定非要选在城市的政治经济中心,哪里能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哪里就是它最好的选址。
去年,南海区政府立足本土,制定了《“狮舞岭南・龙腾南海”文化发展行动计划》,其中,以西樵山为龙头的西部片区,要打造成“文翰樵山岭南旅游文化高地”。“南海博物馆最终落在西樵山,这是打造西樵山岭南文化高地的神来之笔。如图:
图2南海区博物馆设计效果图
图3 南海博物馆设计效果图
3、建设精神内涵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有“美石为玉”之说,在《说文解字》中注释曰:“玉者,石之美者,”意即:玉是石之精华,石之佼者。在建筑设计中借鉴美玉这一美好的传统文化观念来提升南海区博物馆的精神内涵。将入口大厅设计为一个优美的半透明玻璃体,半悬于空中,有如一块美玉镶嵌在石块中。石代表着南海悠远的历史,而玉则正象征了南海美好的未来,由石到玉的转变、升华,也正昭示着南海人发展奋斗的历程,寄予了对南海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希望。
一、遗址的定义
关于遗址如何定义,Angkor认为遗址是人类历史上的杰作,在建设发展、艺术和景观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的遗迹。Peter Howard认为遗址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建筑等物质形体几乎破坏殆尽,且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遗迹。赵宇鸣认为“遗址”是考古学概念,一般而言,“遗址”是指古代人类通过有意识的生产、生活活动而遗留下来的、各种建筑活动的基址。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原因,我国古代人们的建筑活动主要是土木建筑结构,经过千百年来的自然变迁,历史上的土木建筑结构只有它的基址部分得以保留下来,考古学的概念中称其为“遗址”,如城市废墟、宫殿址、村址、居址、作坊址、建筑物基址等。国际上通用的是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遗址的定义,将文化遗产分为三类,遗址是其中之一,是指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类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二、遗址博物馆的概念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遗址博物馆就是在遗址空间的基础上建立的,并以它所在的遗址及遗址内的遗物和遗迹作为其藏品结构和陈列展览的核心和基础的博物馆。建造遗址博物馆的目的是保护文化遗产,并向人们展示。梁乔认为遗址距离人们的现实生活常常是遥远的、生疏的,需要一定的展示空间和手段使人们对遗址有所认知,博物馆展示空间形象与意境的构建是和遗址的历史环境、文化氛围息息相关的。人们通过对特定历史意境的感受而逐步认知遗址。
目前国内已建造了许多遗址博物馆,例如: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北京琉璃河燕都遗址博物馆和山东临淄齐故城遗址博物馆等。
三、遗址公园的概念
公园,古代是指官家的园林,而现代一般是指政府修建并经营的作为自然观赏区和供公众的休息游玩的公共区域。具有着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作用。
遗址公园既是“遗址的”,又是“公园的”,即利用遗址这一珍贵历史文物资源而规划设计的,将遗址保护与景观设计相结合,运用保护、修复、创新等一系列手法,对历史的人文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再生,既充分挖掘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城市文脉的延续性,又满足现代文化生活的需要,体现新时代的景观设计思路。遗址公园是目前国内最普遍的一种整体遗址保护模式,不仅使遗址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而且通过公园的建设也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是弘扬古文明、展示优秀历史文化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遗址公园模式是针对遗址保护与利用提出的一种方法。是将遗址保护与公园设计相结合,运用保护、修复、展示等一系列手法,对有效保护下来的遗址进行重新整合、再生,将已发掘或未发掘的遗址完整保存在公园的范围内,是目前国内外对遗址进行保护、发掘、研究、展示的较好模式。遗址公园理念的核心是现场保存展示,即以遗址及其周围环境为保存展示的主要内容,使游客在身临其境时达到有所观,有所感,有所体验,有所领悟,达到重温历史、增长知识、荡涤心灵的目的。
四、遗址博物馆和遗址公园差异
在上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遗址、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的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对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两种遗址保护与利用模式进行了比较。(具体见表1)
表1 遗址博物馆和遗址公园差异
五、结束语
遗址博物馆与遗址公园作为两种不同的遗址保护模式,它们修建的目的同样都是为了保护遗址,并向人们展示,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这两种遗址保护模式的选择,应视遗址本身的情况而定,选择合适的模式,或者将两种模式相结合进行保护利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沈阳市长白岛内河南岸,地理位置优越,周边城市配套设施完整成熟。拟在现有1号博物馆的用地东侧再建一座建筑面积约为15000平方米的2号博物馆。在详细分析城市规划意图后,我们了解到长白岛内河南岸未来很有条件发展为一组城市建筑序列,即沿着河岸有多座功能各异但又互相联系的建筑单体,他们共同形成一个建筑群体序列布置在河岸边,我们设计的出发点就从此而出,力求将新建筑和谐地融入整体环境中去。
原1号博物馆主要采用圆形构图,将两个半圆形错动形成柔和的城市界面,与弯曲的河岸做出呼应。本项目2号博物馆用地紧邻原有建筑,用地面积为11000平方米,基地面积紧促,功能分为展览区、行政办公区、后勤库房区、餐饮区、设备用房等,并要求适当考虑游览休闲功能。
二.构思理念
1.“天圆地方 ”
“天圆地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本项目在方与圆之间的几何形态对话中,表达了一种流转方圆的诗意空间。设计初期我们对现有的周边城市肌理的进行梳理,长白岛现状大部分为顺应道路走向的百米高层社区,很少有大体量的公共建筑和异性标志物,本项目无论从承担的功能需求还是所处的自然环境看都需要在形式上与它们区分开来,但又要和谐的融入到整个城市环境中去。1号博物馆使用了圆形母题, 2号馆整体的方形构图与原1号博物馆的圆形外观遥相呼应,方圆互补,用简洁明了的建筑语言形成内河沿岸建筑群序列的延续和个体标志性的强化,概念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方圆”概念。2号馆总平面为70x70米的正方形,考虑到河岸曲线和1号馆的弧线界面,我们在正方形的东西山墙上做了微弧线的体量切削,使这个大体量的建筑更融合在不太宽敞的场地中。在方案深化中,正方形的规矩形状也为结构柱网、房间布展带来很大的便利,比起圆形平面有更高的使用效率,一些小的办公空间和库房也可以很好的利用规矩的柱网找到合适的区域,节约工程造价,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2.“外实内虚”
“外实内虚”一直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哲学思想,比如故宫的总平布局,大量的地方民居的私家庭院,都是在一个坚硬的“外壳”下包裹着一个虚的、柔软的丰富的内部空间,这种布局方式正好与博物馆功能有微妙的联系之处。作为城市博物馆收藏了很多具有价值的展品和文物,建筑的安全性非常重要,需要有一个给人稳定可靠形象的“外壳”。而馆场内部除了展览研究等严肃的场所,也需要有休闲放松的公共空间,这又需要有一个丰富的“内院”。“外实内虚”在这个项目有很好的体现:正方形的四个边界面向城市是以“实”为主的立面,中部曲线的中庭采用玻璃幕墙这种“虚”的形式,这种形式也与内部功能相对应。
3. “艺术的河流”
作为艺术博物馆,基地位置又紧邻水面,让人不禁联想到“艺术的河流”的意向。本项目建筑与景观整体规划设计,并对1号馆的室外环境做了整合设计。将室外绿地、景观墙、车位、广场等环境元素都设计成流畅舒展的线条,进一步柔化了新建博物馆的大体量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压迫感。
建筑本身利用行政办公区和展览区两大功能分区的独立性,将形体分为不对称的两大部分,并在空中通过连廊连接。这样从博物馆南侧的城市道路到北侧的河面直接就形成了一个通透的室外中庭,内部界面选用透明的玻璃幕墙,区别与外墙的直线,内部庭院采用曲线连接,意向“河流”的形态,也形成了视线的通达,曲与直之间形成了虚实对比。
三.建筑设计
1.弹性空间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和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和展示,所以博物馆最重要的本质功能是内部展示空间。一座新博物馆的建成可能只需要短短几年时间,但是在未来几十年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预知的要承担各种内容的展览活动,所以博物馆内部空间必须要提供一个可以依据展览内容变化而变化的弹性空间,是一个综合空间,彼此又要有强烈的关联性。我们将设计任务书中大小不同的展厅像抽屉一样叠在一起,形成跌落的有不同净高的展厅。展厅基本为无柱的方整大空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用软隔断和灯光等室内布展措施进行自由分割和组合。
2.人性化设计
博物馆作为对大众开放的公共建筑,应该充分考虑到各种人群的使用,体系人性化设计的原则。老人、孩子、残障人士都应该是我们设计的考虑重点。本设计大胆采用150mm的室内外高差,各出入口都采用1:20的无障碍坡道设计,有别于传统博物馆在主入口设置高高的台阶以显示庄重严肃的形象。另外馆内还设有无障碍卫生间和母婴室,亲人化的设计,吸引大众都可以轻易走进来,为市民传播艺术文化。
3. 现代演绎
中式传统理念需要有现代建筑手法进行演绎,本设计将传统理念与时代感结合,即有传统的形式又有现代的演绎。
我们在立方体的几何形式基础上进行切削变化:东西山墙的微弧线设计与原博物馆和场地景观形成有机契合;南北向流线型的室外通廊,意寓着“文化艺术的河流”,形成了通透的景观视线。无论是参观者、研究人员、工作人员,还是在馆外空间浏览的游客,他们的活动范围和流线都有详细设计保证不交叉。
建筑立面考虑沈阳冬季气候寒冷的特点,只根据内部功能做简洁的竖向小窗,利于场馆后期运营维护;外墙面材质采用沙白色横向纹理的陶土板,材质细腻、施工简单,凸显现代博物馆建筑的特质;南北向室外通廊采用玻璃幕墙,利于内部中庭采光,并与陶土板形成虚实对比。建筑整体是一个现代简约的“白盒子”,与原1号馆浅黄色的弧线外墙形成对比和呼应,内部功能有满足了丰富的使用要求。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建设与发展,需要新建各种特定需求的博物馆,这种建筑通常对城市形象及人民生活水平有重要影响作用,所以建筑形式比一般功能的建筑要重要,但是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博物馆本质功能的重视,为了夸张的造型,为了建一个地标性建筑,而忽略了内部功能的组织。
本方案力图用最简单明了的建筑语言营造一个适合项目环境,适合大众参与的一个城市博物馆。期望本项目可以在长白岛内河沿岸的建筑群中脱颖而出,成为该地区又一个景观亮点和文化交点,为整个沈阳市增添一抹亮丽的风景!为全民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在形态设计中,我们摒弃“非建筑”的语言和浮华的装饰及所谓的符号,采用最纯粹的方形与圆形来构成建筑的形体,用简练的手法,朴实的外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在形态各异的建筑群中彰显不凡的气质,带来一丝清新的空气。大连现代博物馆的外形采用虚实对比的手法,以方形为母题,列柱围廊式的构成,纯白纯黑的无彩色系,高达22.70m的通天柱廊,使人联想到古代的巨大石阵,蕴含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设计中对每处细部的比例与尺度做了反复推敲,对中心34.45m高的穹顶做了360°的视线分析,以达到理想的观看角度。
建筑本身有其特有的内涵,建筑思潮又千差万别,本文仅是对本工程在设计中的理念和手法做以如实的记录,希望从中探索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作者单位:大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收稿日期:2001年11月
外景
(一)坐西面东的朝向与园林式布局呈现出伊斯兰建筑的传统和回族建筑文化的特征。东方清真寺的坐向,遵循着穆斯林朝拜天房的方向进行定位,将其主体建筑建造在山水映衬、林木环绕的开阔地带和穆斯林社区之中,便于穆斯林聚集活动。中华回乡文化园依然遵循这一理念,进行构思规划布局建造。
(二)园中各单体建筑,依其在景区中的功能,在形体构造和内外装饰上,都选取伊斯兰建筑的优秀造型风范和装饰图案,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采用不同的设计施工手段进行创建,使得主体大门楼、回族博物馆、礼仪大殿、民俗村、演艺大厅、餐饮中心,各单体建筑的体量造型和装饰各具特色,而整体色调又相协调一致,高低错落、奇伟雄浑、纯洁庄重,饱含着伊斯兰风韵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彰显当代中国回族开放的胸怀,充分满足了做为回族伊斯兰文化旅游景区的景观艺术需求。
(三)园区各项特色建筑,运用系统详实的回族伊斯兰历史文化资料、民俗和传奇历史人物史迹资料,进行系统陈列展示展演,充分发挥了单体建筑的实用功能,对回族文化进行收藏集成、弘扬传承。在创办开拓文化产业,将回族文化推向市场的同时,普及了回族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知识,满足了广大民众的文化需求,促进了民族团结。
中华回乡文化园最引人瞩目的,是回族博物馆和金色礼仪大殿。回族博物馆是一座借鉴伊斯兰建筑的优美造型与回族文化传统的特色建筑,是文化办园的支撑和艺术精髓所在。该馆平面呈“回”字形布局,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内置六厅四室:五个陈列展示厅、一个演播厅和保管室、办公室、接待室、研究室。具备收藏保管、陈列展示展演、研究交流、接待参观四大功能,为西部地区文化建设和景点建设,增添了一道瑰丽的风采。
本次园博园采取了“众筹+统筹”的创新方式全面推进设计工作。
1、众筹创新意。在规划阶段通过众筹模式,筹谋筹智,对总体策划、概念规划、主体建筑以及国际园、创意园、全园公共艺术品、主题雕塑、标示标牌、植物景观等专项进行开放式的规划设计,面向全球、采撷智慧、凝聚共识,确保设计水准一流。本次规划阶段的众筹模式措覆盖面之广、力度之大在武汉市乃至湖北省的大型建设项目中是首屈一指的。如在总体概念规划征集时,荟萃了全球景观及城市设计的顶级公司及机构:SWA设计集团、AECOM等。在主体建筑的招标中,更是吸引了雷姆车哈师、扎哈哈迪德、丹尼尔里伯斯金、托马斯赫尔佐格等国际著名建筑师参与,在展园设计中也邀请詹姆斯・科纳、亨利・巴瓦、瓦尔德海姆等景观设计大师。主体场馆的布展也采用众筹模式,邀请了一大批专家学者、行业先锋献计献策。
在将视野投向全球的同时,规划设计工作又俯下身来接地气,深入周边社区,举办“我的园博我的家”系列社接地气,深入周边社区,举办“我的园博我的家”系列社区互动活动,从交通配套、园博园出入口的位置设置、园内景观打造等方面倾听市民意见,践行开门办园理念。
2、统筹集优势。在工程设计阶段,采用统筹模式,集成化设计。在大型市政公用建设项目中首创以景观为龙头、协调统一其他工程设计。依托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成立以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武汉市中信建筑设计院、武汉市政设计院、中冶武汉勘察设计院为组长单位的设计联合体,统筹其余上百家设计院,对场地、建筑、景观、配套四大工程进行整体设计,确保设计系统有序进行。通过统筹设计,集成优化,一方面为政府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避免了重复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前期统筹设计的系统性,加快了后续报批、审查等进程,为实施建设赢得了更多时间周期。
同时,本届园博会首开先河,对城市展园方案进行了统筹管理,通过制定展园导则、引导参展城市展园选址、四次专家方案评审、展园建设专家巡查等方式全程控制展园效果,打造精品展园。在主体场馆的布展上,加强了场馆设计与装修布展设计的统筹,将展期使用及展后利用充分结合起来考虑,避免重复浪费。
二、以“理念创新”精心打造园博特色与亮点
生态与民生是本届园博会的两大聚焦点,这一理念贯穿了申办、设计、建设、运营四大板块。规划设计从灵魂深处自我革命,在设计理念上“让生态当总设计师”,为市民打造绿色福利。在场地设计、海绵园区、材料运用、植物绿化、地域文化等方面做足生态文章。
(一)场地设计创新
1、场地选址:敢为人先
不同于历届园博会选址于好山好水的风水宝地,本届园博会选址于垃圾场和棚户区,致力于改善民生、修复生态,化腐朽为神奇、变废地为宝地,这是对我们这个城市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精神的最好注脚。在修复生态方面,以垃圾填埋场修复治理保障园博会用地,是历届园博会基础上的一次创举,也是垃圾填埋场场地综合利用方面的一大创举。在垃圾处理技术上,将稳定性较好区域定为基本稳定区,采用标准封场技术。而非稳定区,则采用采用好氧修复技术。目前,本届园博会垃圾修复是亚洲单体最大的老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项目,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好氧生态修复项目。
2、节约型园林的实践
场地设计以LID低冲击开发为理念,建设低影响、低维护的节约型园林为目标。通过巧妙游线组织、集约化布局节地;因地制宜地设计地形节材,如北部花谷――泛花海,利用现状沟壑设计为浪漫花谷、不但节约了十几万土方,而且创造出了妙趣横生的游园景观;南部汉口里阳光谷也是独辟蹊径,没有将车库变为传统地下车库,而是设计为坡地景观,将阳光引入出库,不但节约了大量土方,还创造了百松坡这一景观兴奋点;设置系列雨水花园、屋顶雨水收集系统、楚水大水面并加以利用来节水:
3、海绵园区建设
主要依托楚水、杉杉湿地、雨水花园、建设海绵园区,将“渗、滞、蓄、净、用、排”的各项措施贯彻在设计之中,目前,园区雨水大部分没有排入市政管网,全园绿化浇灌用水也没有采用自来水。并创造性地增加了“引”的措施,就是通过金银湖引水工程、楚水净化工程等形成完整的园博园水生态系统,确保系统的先进性、稳定性,打造青山绿水的景观效果。
(二)材料运用创新
选择“低碳”材料替代“高碳”材料来减少园博园建设中的碳成本,例如减少钢材、玻璃、水泥的用量。特别提倡对园林材料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寻求对已成型、已使用材料的改装、重构等创新设计措施,使越来越多的废旧材料得以循环再利用,让他们在园林中焕发新的生机。
1、生态环保材料
①透水混凝土:在北入口、园区部分二、三级园路设计有透水混凝土材质,能让雨水流入地下,减少地表径流,同时有效补充地下水。
②透水砖:园区设计多处园路利用该材料。
③砾石、毛石:利用边角余料垒砌的自然毛石挡墙,花坛及二三级园路铺装。
④环保涂料、环保油漆:在园区服务区建筑立面、墙体应用,在功能房、垃圾处理设备间等立面采取艺术画的彩绘形式装饰墙体,达到美观、环境友好的完美效果。
⑤节能材料:园区设备选用上优先选择低碳环保的节能材料。在亮化工程中选用了节能灯具及太阳能灯具;长江文明馆的玻璃幕墙则选用彩色断热铝合金框中空low-玻璃这种节能材料。
2、废旧材料再利用
①耐火砖:城市发展过程中工厂(例如武钢)拆除烟囱的旧砖在铺装广场及园路上的运用。
②旧瓦:老公园或老建筑(如黄鹤楼)维护、维修遗留下来的旧瓦,我们用来二次利用做出小景墙、铺地使用。
③废陶片:马口窑废弃老陶片做花池及服务区配套建筑外贴面。
④废弃混凝土块:原来张公堤破损混凝土道路碎块作为嵌草绿色园路使用。
⑤旧枕木:随铁路、高铁建设的加快大量的枕木被混凝土替换,替换下来的旧枕木作为园路、人行道铺地。
⑥废桩头:现在很多项目建设都会产生一些废桩头,大部分的桩头在以往的项目中,都是深埋处理,或者外运。本次园博产生的废弃桩头,被设计师经过二次设计,经过简单的处理现在成为园区艺术小品、装饰花坛、园林景观坐凳。而桩头在加工过程中的边角料,稍作整合收集,即可代替自然土方进行地形塑造等回填土工程。
⑦废弃盖板:作为嵌草绿色园路使用。
⑧钢材余料:建设过程中的边角余料钢筋、钢管通过艺术处理为楚水溪流上的景观桥
⑨旧轮胎:花坛、车挡、装置艺术。
3、生活物件的园林化再造
马槽、云盆、石磨盘、竹床、水车等老物件作为园林小景布置于全园多处。
(三)植物设计创新
1、植物布置手法变革
改变原有将景观树放背景林调高林冠线的做法,本次在沿路和视觉焦点布置特大景观树,使得有人在工程完成之初就能体会大树成林的感觉;而在背景林中仅用中等规格树木,强调选苗高度,从而起到拉升林冠线的做法。
2、湖北乡土树种及特色植物的展示种植
在全园大基调为湖北乡土品种的植物设计的背景下,我们在全园以样本苗形式配合科研机构引种湖北特色植物,如四照花、山茱萸、宜昌橙、三峡槭、灯台树、野山杏、野山樱、湖北紫荆、对节白蜡。
3、新优品种的大量使用
全园在乔木、花卉地被类上大量种植中下层新优品种,给予园区于开园之际,有别于其他公园和展会景观设计的品种区别,如娜塔栎、高山栎、巨紫荆、美国红枫、三峡槭、菲油果等。
4、花境位置选择的工程式布置
园区中因受其他条件的影响,不适宜进行绿化乔木种植的区域如:高挡墙区域、高压入地区域、三闸联通等区域,设计将其精细化设计,打造成景点:配置精致的花境也更多的结合原有条件进行了特色化设计,形成如阳光谷、岩石园的岩石花境,位于高压入地区域、三闸联通区域的花谷花境。
(四)“展示创新”结合展后各利用永续发展
自第五届深圳园博会开始,展区用地变为永久绿地,闭园后历届园博园每年巨额的维护费和微薄的收入不成正比。第六届厦门园博会就开始尝试与温泉、航海旅游度假考虑,今天它已成为4A景区,无疑是园博园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尝试。上海世博会后,一股注重室内展示的理念开始显现,在第八届重庆已出现数万平米的综合服务区“巴渝人家”,第九届北京的主题展馆已达数万平米,会后成为酒店用房,而主题展示的中国园林博物馆面积也达6万平米。2014年的青岛世园会也创造性地修建数万平米的植物温室。
第十届武汉园博园由于选址在城中,周边无地可用于开发弥补建设资金不足问题,这一点与第六至第九届比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利用市内办园博的有利条件,结合“公园设计规范”规定,将服务建筑为载体的室内展示和服务发挥到了极致。
联合长江水利委员、武汉大学兴建长江文明馆(室内),展览以“长江之歌文明之旅”为主题,以水孕育人类、人类创造文明、文明融于生态为主线,突出展示生态长江、文化长江、经济长江。该馆不仅填补了中国集中展示、收藏、研究长江流域自然生态的人类文明的博物馆空白,而且也填补了武汉市自然博物馆的空白。该馆的北厅更是以众筹方式精心布置了湖北民俗小馆、生命之洲(胡杨木及乌林等)、紫砂艺术、明清珍宝、西洋银器、矿物晶体、观赏石等二十多个小型博物馆,受到广大市民的热捧。
以汇聚园林、共筑美梦为主题的园林艺术馆更是以威尔逊之路、国际园林、中国园林、插花、工坊、花街、剧场、超市等展示内容向观众诠释了园林城市、园林文化、园林生活的内容。
这些室内展示内容专业、丰富,参与味性强,极大丰富了园博会的展示内涵,成为吸引游客的新亮点,创历届园博之最。
(五)文化引领体验乡愁
本届园博会除加强参展城市的文化引领外,主办城市的建设除讲好生态回归的故事外,加强了文化体验的设计。东部服务区再现了1861年汉口开埠前后百年为脉络,复原晚清明初汉口地区大夹街,汉正街、花楼街、长堤街代表性建筑、文化、商业形态,展现老汉口生活方式,融合文化、创意、休闲、商业多重元素,打造了老字号的聚集地,非遗文化的传习所。
西部服务区以湖北民居为原型,以城市故事为主题向人们展示了湖北民俗文化体验馆、武汉园博综合展览馆、蝴蝶博物馆、万里茶道文化馆等。那里的《童年记忆》、《武汉风味小吃》将人们带到浓浓汗味的氛围中。
北入口杉杉湿地则再现武汉地域植物风情,南入口竹海吟风也让游客领略湖北的特色植物“竹子”的魅力。特别是园内园林两大景区“荆山”和“楚水”更是以湖北特色26个植物群落为基础,以问茶坪、小石潭、香涛峰、鹤岛、杉林溪、千竹溪、海棠溪、棠梨咀、蒲风墩等组成的十八景时而步道曲折、怪石嶙峋,时而花草芬芳、名木峥嵘,楚风汉韵动心摇神,令人醉而忘归。这是园林人对“望得山,看得水,记得住乡愁”的注解。
三、结语
一、中国现代景观设计发展现状
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在不断变化提高,也越来越在意生活环境和生活的品质,这也对当代景观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的园林景观设计既可以从传承发展的角度出发,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去寻求创新发展,也可以借鉴西方景观设计手法来结合自身的特色创造发展,同样也可从山水画艺术中去寻找现代景观设计的契合点,相互作用,创造出具有符合时展而又具有自身民族文化气质的现代景观。园林景观设计是与居民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所见最多的为住宅区景观设计。规划设计什么样的景观,传递什么样的文化价值思想,满足什么样的人群需求,都是我们景观设计者的工作任务和价值体现,要做到真正以人为本任重道远。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受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影响比较重,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大多有别于中国传统的景观设计手法,设计作品多数偏西方设计手法。在内容和形式上依托现代建筑的形式,追求对称几何式的景观设计形式。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装饰材料比较过去而言发生了重要的改变,由传统的土木结构发展为钢筋混凝土、玻璃幕墙结构。在小区建筑中不管是中式或欧式建筑,也与传统的设计方法完全不同。从传统园林建筑中去寻找可用的设计元素作用于今天的设计中,是一种传承的创新。
二、我国现代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一)可持续性和生态发展
老子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哲学观,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活动中,设计应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要素,因地制宜,也是对自然的尊重。充分去挖掘利用当地的景观元素,发挥出新的实用价值和审美功能。结合自然的景观设计应该按生态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以顺应自然的发展而不至于去破坏生态环境。它以就地取材为原则,运用本土植物和乡土材料把景观设计成一个有机体,充分利用自然水和适度依靠人工水结合,以最少的人工成本可持续地运转及生长,创造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二)景观设计逐渐走向社区化
景观将作为城市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未来的景观设计将更加开放与多元化。无论是江南水乡小镇,老北京城的胡同,上海弄堂,还者是意大利中世纪小城,繁华都市巴黎、伦敦、洛杉矶,好的城市景观都是由不同空间交织而成的有机整合,而不是孤立的、隔绝的自我封闭空间。因此,未来的景观设计将是把城市化、社区化的发展,突破住宅小区围墙的范围,建设开发的公共空间环境,突破壁垒。它所追求的是在尊重自然环境条件下创造城市和谐建设发展,实现社区与城市的融合,工作生活与商业发展的融合。从单一的花园式景观发展成社区化加上花园式的环境,倡导人的社会,在自然生活环境组建社交平台,为广大居民提供真实、开放的生活空间,使人们自觉参与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之中。
(三)景观设计的复杂化
由于地域文化差异性明显,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人的审美和追求差异明显。园林景观设计在寻求产品的精品化、个性化的同时,还需面临不同人的需求与不同行业间的协作,不断拓宽设计的深度与广度。在满足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基本设计思路下,也要避免因工业化而导致特色消失、设计雷同,应发掘出特色地域文化,提炼出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形成特色景观元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景观设计所面对的群体越来越广,曾经只为少数富贵阶层服务的景观变为了社会化的商品,成为普通人的生活必需品。由于行业竞争和审美提高的压力,也促使设计师不断去追求设计质量,进行大胆的创新,运用各种相关的新技术不断尝试推陈出新。使用工业化时代所创造发明的新材料与新技术,结合各种不同元素和设计风格,因地制宜,创造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富有时代特征的新景观。
(四)发掘民族文化资源
倡导地域性和多元化的文化包容精神是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坚持的原则,寻找特色文化,保持差异化设计建设,不能抹杀掉地域文化精神。现在城市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对于不同的城市没有新鲜感,到处都是一个模子刻画的,对于游人来说可能只有品尝当地的小吃才能感受下地域文化的差异了。城市园林景观的发展应该坚守地域民族文化精神,就应当承认地域文化差异,倡导个性化的发展。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是对外交流、对内传承文化最好最为直观的载体,对外交流而言要能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新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形式;就自身景观设计发展来说要担负传承优秀文化、展示民族特色形象和气质;针对地方发展要展示出地域环境、人文精神、名族文化。这要求我们的设计要去研究民族化东西,更好的发展乡土化、个性化的当代景观。
三、苏州博物馆对现代景观设计发展的启示
(一)在继承中创新的原则
苏州博物馆设计的“中而新”的理念,即有古典园林的传统元素,也有现代设计的元素与方法。中国古典园林在历史发展中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经济、文化艺术、审美意趣的全部精华,可以说是实物陈列的历史。其传承多年的造园手法在现代设计中依然值得借鉴使用。苏州博物馆中,借拙政园白墙面,结合叠山理水的手法,创造了一幅写意水墨山水画卷,运用到了中国山水画表现手法以及园林意境营造手法,而传达出的又是充满现代意境的园林形式。苏州博物馆一方面在造园设计上注重现代人的行为需求习惯、审美情趣,在继承发扬古典园林艺术的基础上创造符合现代人生活的园林景观形式。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园林景观设计技术,新手法、新材料丰富了景观设计的手段,结合现代设计手法是园林发展的必然。
(二)发展具有自身地域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
西方的园林景观设计追求几何对称的规则,而中国园林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念,这是和地理环境、文化价值、民族传统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差别。今天的中国园林要想在在世界园林上保持自身的特色,必须在运用现代技术的条件下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域差异化特色,不能模式化发展。苏州博物馆就是用现代的技术手段重新诠释了粉墙黛瓦的江南园林特色景观,结合山水画艺术表现手法,继承并发扬中国特色园林文化。结合地域环境因地制宜,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元素,才能避免千城一面的出现,营造出具有中国自己民族风格的现代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20世纪70年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遗址位于市区东部,距市中心约4km,出土文物3000多件,以一具沉睡地下两千多年而保存完好的女尸轰动全世界,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自1974年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陈列展示以来,已接待国内观众2200多万人次,来自五大洲9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参观者约50万人次,各种代表团、访问团和学术团体5000多个。马王堆汉墓是在史无前例的后期被发掘的,特殊的历史原因,出土文物一直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馆,古墓遗址因周边城市建设而逐渐被蚕食、冷落,造成了文物与遗址分离的尴尬局面,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要求相悖。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虽然名扬中外,但遗址保护现状与其应有的环境极不相称,也极不适应较大规模晋谒参观活动的需要,令参观者乘兴而来,留下对“物址分离”的遗憾和实现“物址合一”的期盼。
因此,长沙市人民政府及芙蓉区人民政府组织了马王堆汉墓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并邀请许多专家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论证,本文为笔者主持马王堆汉墓遗址公园概念规划设计的经验和感想。
1 马王堆汉墓遗址保护范围划定
马王堆汉墓遗址1976年公布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但其法律地位从未落实,造成墓堆山麓多处剥土造房,堆体受到蚕食,堆体西南侧距田家炳实验中学围墙直线距离仅56m,突破了核心区60m保护范围。汉墓周边地区建筑繁多,形式多样,建筑密度大,拥挤杂乱,视觉效果差,遗址景观受到严重影响,高层建筑的连片发展,遮挡了墓堆的空间视线。近年来,随着城市空间扩展,汉墓遗址的保护范围又历经多次变更,《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长沙市远大路以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长沙市绿地系统规划》等,都对马王堆遗址保护范围有明确规定,规划文本中保护本体对象名称各异,诸如“马王堆古墓”、“汉墓公园”、“马王堆汉墓”等称呼,给人感觉含混不清。划定的保护范围从5.33hm2到7.23hm2不等,与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有关条款不符。
当务之急应划定遗址保护范围,根据马王堆汉墓遗址保护规划设计条件和有关会议要求、省内知名文物、考古、建筑、规划、旅游、经济和社会学等学科专家组的意见,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要求,湖南省对省级文物单位保护区划定的操作性法规条文的详细规定,将汉墓遗址保护范围划定为:①重点保护区,以3号墓坑四周3m为起点至东60m,南25m,西70m,北70m,保护面积1.94hm2;②一般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外延100m,保护区面积为9.60hm2;③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区范围外距离按空间围合度D:H≥2计取。拟定马王堆汉墓遗址公园规划用地范围,东临万家丽路,南接公园路,西抵田家炳实验中学、湖南省军区南湖老干所,北靠展览馆路,规划用地面积为20hm2(合300亩)。
新增保护用地属计划搬迁的马王堆疗养院,基地内植被良好,绿化覆盖率较高,区内树种多样,主要树种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有樟树、银杏、桂花、雪松、杜英、玉兰、马尾松、罗汉松等,树影婆娑、郁郁葱葱。用地权属关系单一,为遗址保护规划提供方便。
2 规划目标及定位
2.1设计的主要思路和目标
根据对现有矛盾分析,以“尊重历史、保护遗产、延续文化、保护生态”为设计理念,规划采用大遗址的保护形式,建设遗址公园来实现“物址合一”,以汉墓文化为主题进行多方案综合比较,形成最后结论。本次设计目标可归结为4个方面的内容:对公园进行扩建,扩大公园功能,实现“物址合一”;对汉墓遗址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原则和措施;延续历史文化,挖掘西汉“文景之治”时长沙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建设主题文化公园,确保文化遗产在体现历史延续和变迁的真实“原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好基地内现有生态植被,为城市增添活力。
2.2规划定位
规划充分呈现马王堆汉墓遗址公园的“肃穆”、“古朴”、“清幽”、“神秘”感,保护规划结合旅游形象策划,以“汉墓”与“绿园”为两大主题,显现遗址公园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特色的交融与契合。在突出公园历史文化厚重感与沧桑感的同时,注重绿化景观的亲和性,以保护遗址和展示文物为主题,规划定位为湖南省大遗址保护公园,全国汉文化博览基地,千年古尸为标志的世界文化遗产。
3 设计中的讨论:方案比较与方案选择
设计初期,对规划中“物址合一”存在的矛盾做了深入思考,并提出多种解决办法,综合形成了两个设计方案。
方案一避开西北角4幢已建高层居住建筑,遵循我国墓葬制度,借鉴墓葬布局中尽端式,中间式和十字式等特点,为减小拆迁难度,以“取其形,而显其神”为布局原则,将陵墓建筑群中轴对称的格局稍加调整。贯穿两条南北向轴线:一为若隐若现的西轴线,顺着山势蜿蜒,设有御碑亭、墓庐屋、牌坊、神道、石像生、拜台及墓等,灵活运用山地独特风貌,使建筑与场地有机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纪念性环境;另一为沿博物馆的东轴线,博物馆为地下建筑,此轴线实为景观轴,突出汉文化特点,是马王堆汉墓文化的扩展。
方案二采取中国传统陵寝的布局方式,南北正轴,中轴对称。体现“居中为贵”的传统思想。将汉阙(大门),博物馆(地下)、墓表、墓道、石像、墓堆、朱雀池布置在主轴线上,形成庄严肃穆的渐进式空间序列,主轴凸现了中国传统布局中的“紫薇”思想,符合汉朝礼制,突出“汉陵神韵”的主题。主要分为两大功能区,以遗址保护展示为主的遗址保护区和以文化体验休闲为主的文化区。采用宏整、对称、严谨的设计风格,体现中国数千年来“礼制为先”的思想和传统文化中堆墓葬“哀生庄侍”的处理方法。并对传统的陵寝风水布局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拟恢复马王堆陵址的原生态环境景观,将“风水吉位”的地形原形进行修复,恢复左、右护山及南向“朱雀池”,意在将传统的陵寝景观序列进行有机重组。
基于对公园建设过程中拆迁难度的考虑,特别是对基地西北角4栋高层建筑的考虑,经过政府相关人员和专家的决策,决定选用方案一,以下将对方案一的设计做详细的分析。
4 讨论后的设计:马王堆汉墓遗址公园总体布局
4.1主题突出的功能分区
考虑到汉墓遗址公园功能相对复杂,各功能区之间存在相互影响,设计按主题分为
三大功能区。
4.1.1以遗址保护为主的遗址保护区。遗址保护是遗址公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结合现有遗址划定保护区,分级进行保护,采取“十”字式突出遗址的中心地位。墓堆位于基地内制高点,为公园的重要景点,规划将延续马王堆“马鞍”外形,恢复人们的形象记忆,从形态上突出公园主题。同时加强对墓坑的保护,恢复1、2号墓坑,并对墓坑进行展示。
4.1.2以陈列、展示为主的文物展示区。实现“物址合一”为设计的另一目标,需搬回现存于湖南省博物馆的汉墓出土文物,在公园内部进行陈列展示。展示区位于公园东部,以地下博物馆展示汉墓出土文物、地面重现汉代生活文化景观,形成一一对应的参观序列,使得地下展览与地面展示相互结合展现汉文化特色。
4.1.3以研究为主的文物研究区。为了便于研究,公园西北角设置研究区,研究马王堆出土文物,其相对独立和隐蔽,减少外界的干扰。
4.2多样灵活的交通游线
游线设计中,综合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①有序组织,合理分配,做到有入景、展景,有、结尾,让人感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②考虑游人心理特点,景点之间不仅具有时空连续性,且具动观效果。采用“蒙太奇”的设计手法,通过观赏角度的变化来获得不同的观赏效果,形成近景、远景、特景的组合,做到有扬有抑,高低起伏,步移景异,如同“曲曲山回转,峰峰水回流”。
基于基地周边城市道路的考虑,公园在南北各设置一个出入口,园内人车分流,游人从主入口广场经过牌坊,进入神道,参观遗址保护区;之后,下到地下博物馆,进入汉文化展示区,地下参观1―3号厅陈列的汉墓出土文物,其间也可以上到地面参观与相对应的汉代生活场景,最后进入4号厅参观辛追遗体,达到参观,完成园内游览过程,并可根据需要反向参观。
4.3特色鲜明的景观设计
4.3.1体现遗址公园主题的整体景观设计
遗址公园历史文化主题明确,景观设计应紧紧围绕其主题展开。设计并非以规模宏伟,均齐对称的景观来营造陵墓建筑庄重、肃穆的纪念性气氛,而是与山形水势相融,将一系列有所区分的空间互相贯通,每一空间又以碑亭、牌坊及高高在上的墓所环绕和规限,在要点上收紧加高,顺应地势布局,在墓塬遗址南向设一水景,以顺应原风水特点,公园处处反应汉文化主题。
在景观视线上注重突出遗址景观,缩小园内建筑物体量。在距周边居住区和城市干道较近区域种植高大古柏,既阻挡周边嘈杂环境,又寄寓无限哀思。公园四周设置高大的城墙式围墙,阻隔外界喧哗,同时增添马王堆汉墓的神秘感。
4.3.2多样而不失庄严的景观节点设计
4.3.2.1出人口大门设计
北大门为主要人口,左右对称布置汉阙,汉阙是汉代建筑遗留至今仅余的地面实物遗存,其造型仿木构建筑,有台基、墙柱、屋顶三部分。檐部夸张加大,安排多种形式的斗,间插高、低浮雕,形成阙的主要造型部位,上有重檐屋顶、脊饰,下有两间式墙柱。设计中分析了国内现存汉阙的特征,结合长沙本地所出土的汉代建筑明器,以稳重宏伟为特征,体现马王堆汉墓主人的身份与历史地位。
南大门为次人口,左右两部分一主一辅,墙面采用湖南地区本山石砌筑,屋面以汉代建筑出檐深远、坡度平缓为特点,展现汉代遗风。利用木质构架丰富外轮廓层次,增添近人感。设小型入口广场以突出主题,设置天然巨石,篆刻西汉文字,使游人时时刻刻都置身于楚汉文化的环境熏陶中。
4.3.2.2博物馆建筑设计
基于汉代建筑布局特点,为了突出对遗址的保护,博物馆的主要功能空间设于地下,其平面布局以合院式空间组织其展示空间,形成下沉式天井,并与半地下式景观廊结合,使景观廊的一侧为下沉式天井,另一侧为汉代建筑中常用的高台,并在高台上展示与博物馆对应的汉代生活,两者交替进行,节点处形成具有汉阙造型特色的景观屋顶。同时,在北端博物馆四号厅,为加强对负二层辛追遗体的保护,地面设一层。在四号厅入口处设有两排并列的台阶,一侧可直接进入四号厅,另一侧可进入景观廊,既满足了游线的分流,又表现汉代等级制度的建筑文化。
4.3.2.3小品与雕塑
小品与雕塑可组织富有感染力的空间序列,对于创造“圣地感”有重要的意义。其造型表现力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雕塑题材内容确定时,既要尊重科学考古的发现和汉代的史籍记载,也要重视古代神话传说与史前历史的关系。设计中运用小品与雕塑“语言”渲染和烘托“古墓”的精神情感氛围。以“少而精”为设计原则,“少”不仅是以少胜多,更重要的是“留有余地”;“精”则是要求能对马王堆的历史风神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对整体布局、题材内容、体裁风格等进行认真研究,严格选择,立足于高起点、高水准,要能经得起后世千秋万代的评说。设计的主要小品与雕塑有御碑亭、墓庐屋、牌坊、神道、石像生、拜台等。
4.4相关问题的思考――墓坑的保护措施
根据《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及《威尼斯》中对文物保护和修复的精神,规划对墓坑提供两种设计思路。
4.4.1思路一:采用现代技术的膜结构作为三个墓坑的维护体,形式极具现代感,能最大程度避免风吹日晒对墓坑结构的影响。其特点是:帐篷状的“屋顶”与墓坑具有完全不同的时代特征,体现现在与过去的对话,延续历史;采用膜结构、中空玻璃做维护体系,采用钢结构做支撑体系,自重轻,对墓坑周边土壤影响小;拆除方便。
4.4.2思路二:在墓坑上方用混凝土浇注一个与原来的封土外形相似的穹顶,在穹顶上覆土种植绿色植被,恢复其墓冢,保留“马鞍”外形,其特点是:能完整的恢复1、2号墓冢外形,从而恢复马鞍堆的外形特征,延续“马王堆”闻名遐迩的形象记忆;恢复原墓道进入墓室,形成一种神秘、幽深的环境,形成原墓址融洽的氛围;混凝土穹顶的自重大。
5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