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德育教育方式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营造美的氛围,用美感染美
我们把孩子最好的表现拍下来,站队进校园、站队进教室、安静过走廊、认真做值日、用心上好课、好好做游戏……把它们展示在教学楼的正厅,告诉孩子这就是“遵规守纪之美”,这就是“课堂之美”,这就是“校园之美”“安全之美“”活动之美”……教学楼前的芙蓉树,花开时节很美,可到了秋天,落叶不断。我们做了关于“落叶”的宣传板,贴上孩子们在操场上捡树叶的照片,贴上漂亮的树叶画。孩子们开心地围着看,他们在思考,也在行动。操场上,依然落叶飘舞,但落叶很美,孩子们很美。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纯洁、美丽的心灵,只要我们用心呵护、耐心浇灌。
三、拓宽美的渠道,感受无处不在之美
为了拓宽孩子美的视角,感受无处不在之美,十一期间,学校将美与作品征集相结合,鼓励孩子去发现、去寻找、去记录。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精心设计了宣传海报,也在广播里做了专题宣传指导,告诉孩子如何去寻找美,详细地讲解如何将自己的发现变为作品。十一之后,学生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汇集上来,有照片、有文章、有故事、有手抄报、有手绘画、有美景、有美人、有美事,也有美食……每一幅作品都那么赏心悦目。当50幅精美的作品展示在正厅的时候,每个孩子的心灵都被影响和触动,也勾起了孩子更多的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四、让美丽之花在校园蓬勃绽放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资源有效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密切交往,作为现代条件下认知和改造世界的新型生产力,它既为加强和改进各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也为我们德育工作带来强劲的动力和挑战。笔者认为:差距和潜力同在,压力和动力并存。我们要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来应对眼前发生的这一切,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因噎废食,同样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善于将其投放到发展和创新的潮流中去荡涤洗尘、千锤百炼,努力求取化恶为善、化劣为优、化短为长的良好教化。笔者试结合德育工作的实践,对此作一些抛砖引玉式的粗浅阐述。
一、关于目前初中生德育基本情况的简要分析
2011年5月,为完成“促进网络资源下的青少年成长”的课题方面研究,笔者曾经参加了对某地区8所校园的1600名初中生关于德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活动。从结论性调研数据中显示,有超过55%的初中生能够运用网络技术来辅助学习,但与此同时也有35%的初中生因为沉湎于网络游戏和聊天而对学习造成影响,近13%的初中生有过视频聊天记录,从而热衷于网络交友,更有5%的初中生时常阅读各类低级趣味的网络小说,上过黄色网站,个别学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由此看出,网络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了解更多课外知识方面确实功不可没,但也带来了我们不愿看到的负面影响。鉴于此,笔者认为,如何适应科技网络下的传播方式,迎合信息时代要求去努力创新工作机制,则应成为开展德育教化的当务之急。
在网络技术日益渗透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它与传统德育模式产生的撞击自然会越发强烈起来,这种前所未有的阵阵冲击,势必促使两者之间的不可调和性更为突出。
1.传统德育模式下的青少年学生一直充当被动接受的“客体”身份,如今社会教育途径的多元化和网络资源的“不可控制性”,帮助他们逐步实现了德育教化的“反客为主”。这就使得学校德育的调控能力因鞭长莫及而渐渐力不从心。
2.网络资源下的德育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开放性越来越突出,这与目前仍然以“禁、堵”为主要方式的学校封闭教育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后者的教化导向已经显得今非昔比。
3.网络资源加快了德育的个性化发展,尽管学校德育也进行了面广量大的灌输与强化,但两者由于缺乏相应的认同基础而相去甚远。由此大大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功能性。
二、当前初中生心理品德方面呈现的基本特征
网络社会的最为显著特点是“数字化生存”方式。鱼目混珠的网络情境对于个性品质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来说,除了新鲜刺激就是强烈震荡,从而使得他们在品德心理方面呈现出以下特征:
1.在品德认知方面显得既开阔又偏激。网络社会给予的充分自由和完全开放,让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视野大为开阔,但扑面而来的各类信息却又使得他们难辨真伪、无所适从。由于广大青少年社会阅历浅、自控力差,加上他们又处于生理发育的青春期和心理发育的逆反心理期,再加上人性共有的“由好学坏易,由坏学好难”,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青少年在品德认知方面会产生偏颇和差错,进而容易进入思想偏激的误区。
2.在品德情感方面既丰富又冷漠。用一个不很恰当的比喻来说,青少年学生的情感世界比较活跃和敏感,但其情绪化现象比较严重,就好比随风而倒的“墙头草”一样难以稳定起来。在丰富多彩但不可触摸的网络虚拟情境感染下,因为无法能够真正充实自己的情感世界,无法获得随心所欲的现实利益,他们往往由此而走向自私冷漠的相反方面,甚至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3.在品德意志方面既磨砺又放纵。网络世界的包容性和共存性特征,使得多元化价值的各种社会现象能够“来者不拒、网内共存并且随君所爱、信手拈来”。,这既能为青少年提供品德意志的磨砺良机,又容易让他们在充满“诱惑和陷阱”的糖衣炮弹面前而失足立场。
4.在品德行为方面既自主又异化。有人说:在网络王国里,每一个人都是它至高无上的主人、国王和主宰。在这一片天地之间,无论你做出什么样的行为,都能获得网络技术的公平支撑。这对于缺失自由而渴望独立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诱惑和强烈的满足。然而,缺少监督和约束的“自由”太过骄纵,“唯我独尊”的权威过于享受,势必会陷入“爬高跌重”的深渊。表现在青少年身上的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等现象,与品行异化之间都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三、针对当前初中德育现状应该作出的基本对策
鉴于上述种种分析,笔者认为,引导初中生把合理运用和严行律己相结合,以适应和应对科技网络带给自己的挑战是最佳对策。
1.优化整合德育内容,积极形成主流导向。既然网络是个大舞台,我们就要用先进和高尚的文化去占领这个平台,并引领学生学习并从中受益。通过对初中生加强文化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自身综合素养,提升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有效提升网络选样能力和自律水平。此外,通过优秀青少年“读书报国”“行善积德”“见义勇为”等先进事迹的正面教育,为他们树立“学有榜样、赶有方向”的形象。
2.努力转变德育观念,全面拓展教化时空。网络技术把人类社会带进了科技发展的时代轨道,虽然它也稍带了一些有悖德育意愿的元素,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就此强行禁止初中生从此远离或脱离网络技术,这不仅是筑堤堵洪的愚蠢做法,也是绝对不现实的。传统的教育方法,相对而言空洞、刻板和教条,老师作为道德圣人高高在上,学生大多时候只能被动的顶礼膜拜。即使有时有所谓的交流,也是在有限的框框内。如果运用网络技术,时间空间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延伸。选用德育教化方式也会丰富多彩。让学生荡涤自身污垢,弘扬自身美得,真正做到完善其身。
3.规范网络资源环境,着力构建支持系统。开展对青少年的德育教化是一项社会化系统工程,它必须得到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的全面重视、协调配合和“综合治理”,这样才能赢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三者之间往往各行其是,相互协作的机会不多、力度不大,甚至出现相互矛盾和抵触消除的现象。笔者认为,社会层面上,国家主管部门应该加强网络监管机制,加大对一些提供不健康和低级趣味内容网站打击力度,建立一些适合于青少年上网查询的绿色网站。学校和班级层面,可以建立富有自己特色的网站,内容丰富多彩,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力求做到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同时也通过这个平台,采用BBS、贴吧等多种形式把家庭和学校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更加便捷地与学校和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有关情况。学校也反过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引导家长监督管理好孩子在校外的学习。这样才能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模式,真正形成一股强大的德育教育合力。
总之,网络是一个敞开的德育大课堂。面对新形势和新情况,我们要增强阵地意识和创新意识,加强学习,引导学生了解网络、善用网络,把网络这门现代技术变成他们自身成长过程中一个真正有用的工具。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正经历着深层次的变革,新形势要求卫生教育者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养成紧密结合起来,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培养学生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以培养“作风严谨、操作规范、尊重科学、医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新型高素质卫生人才。为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实用性人才,这要求卫生职业教育德育工作者不断创新的教育模式,以发展的高标准应对现实的严要求。
1 中等卫生学校学生的特点:学生年龄小。综合素质不高。
学生在校年龄多为15岁—18岁,他们一方面思想活跃,渴望成才,但也韧性不足,遇到困难、挫折容易消沉泄气;同时缺乏辩证的思想方法,往往主观、偏激,容易被误导,既有表现自己才华和知识的强烈愿望,又受鄙薄职业教育观念的影响,承受着应试教育失败、对个人发展前景迷茫的心理压力等。
他们多是中考落榜生,这部分学生多存在厌学情绪,难教、难管、违纪率高,多数的学生不是因为对专业感兴趣或有明确的职业理想,而是在家长考虑了社会就业形势、个人就业能力甚至人际关系网等各种因素后为子女选择的学校和专业,因而他们缺乏学习兴趣、动力、压力。
2 德育教育思维创新:树立主体性的德育观和健康积极的人才观。
医学是一门神圣而又高风险的特殊职业,要使上述年龄普遍偏小,同时综合素质急需提高的学生毕业后能顺应岗位需要,做一位爱岗敬业、医德高尚、医技高超的医务人员,这就对卫生学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授人以技,同时还要授人以德。德高方能服人。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要从根本上改变德育教育模式。
改革开放使人“主体性”的思想得以确立。对学生而言即要求德育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而是以学生情感发展和精神成长为本,明确“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即主体性的德育观,它以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它要求我们在学生道德个体性培养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将一种主观愿望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自我要求,形成内在的道德认知和自觉的道德行为。
3 德育教育内容创新:以培养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为本。
新时期我国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医患之间矛盾被媒体最大化,这就要求德育工作必须重视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能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及他人负责;能面对现实,正视挫折,并能从挫折中崛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相信他人、相信组织和社会,遇到困难不退却,对前途充满信心,始终保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工作,消除和预防矛盾、痛苦、抑郁和悲伤等消极的心理状态,唤醒、保持和调动学生的信心、热情、乐观向上、宽容大度和持之以恒的心理状态,这有助于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繁杂、苛刻的医疗工作。
4 德育教育方法创新。
4.1 说理教育法:即教师借助语言和事实启发、引导医护生自觉地接受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提高道德认知水平、指导道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在说理过程中,应注意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愉快、民主氛围,这样有助于淡化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痕迹,防止居高临下。此外还应注重情理交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注重说理的逻辑,做到有理有据。同时注意说理形式多样化,说理可以采取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
4.2 讨论法:即教师组织和指导医护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道德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教育意义在于经医护生集体讨论的道德准则有助于医护生个体态度的改变,且讨论的过程也会影响医护生的道德发展,并收到提升医护生道德判断能力的效果。但应注意在开展课堂讨论时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愉快、民主的课堂氛围,确保医护生在课堂讨论中有自由思考的空间,并能主动而又真实地表达他们的观点。还应根据医护生道德发展阶段特点,启发其积极思考,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4.3 实际锻炼法:医学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它的教学活动与专业课实验、实习及实际操作同实践技能活动紧密相连,因此其德育教学就不仅仅局限于几十平方米的教室,课堂的外延更加宽泛了,既可能是实验室,又可能是实习基地,也可能是临床医院的病区、病房,还可能是医疗卫生服务的社区。基于这一特殊性,故其德育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实际锻炼法。实际锻炼法是一种组织受教育者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接受锻炼、训练,从而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教学方法。在德育教育方面,实际锻炼的主要功能在于通过组织医护生参加社区医疗服务和到医院见习、实习等实践活动,帮助他们把医学伦理道德知识、观点、信念、情感转化为道德践行,增强道德意志,丰富道德情感,不断提高道德认识。
总之,中等卫生学校的德育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教书育人的阵地,适时地结合教学内容把德育渗透到本门课教学中,使我们的教育做到既教育人,又发展人,坚持德育观念、内容、手段的不断创新,以培养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型卫生专业技术人才。
随着“校校通”工程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逐步推广,网络和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数字故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通过将文字、图像、声音、音乐等多媒体素材的有机整合,讲述真实性、情感性、意外性的可视化故事,为学生提供一种高质量的学习体验。笔者认为,将数字故事与中小学德育教育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德育的教育质量和效益。
一、数字故事的简介
数字故事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达纳?温斯洛?阿奇利作为数字故事的首创者,用电脑把自己的老照片配合讲述制作成了一部自传体小电影,得到了好评[1]。后来,随着数字故事的成型和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到数字故事的学习和制作中,并将这种方法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
数字故事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
1.确定主题、编写故事
在制作数字故事的过程中,主题的选择非常重要。这个主题要源于生活,在真实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升华,再配合具有意外性的欧亨利式结尾,带给观众心灵的震撼,引起观众的共鸣。
2.设计故事模板
故事模板能够形象直观地显示出作品完成后的可视化效果,就像是一个可视化“地图”,指引故事创作者去组织故事开头至结尾所能看到和听到的素材,为编辑数字故事起指导作用,方便作者直观性地思考和安排各种素材[2]。
3.收集、编辑、合成素材资源
根据故事的结构安排和内容要求,选择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图片、文字、视频、音频,并用PowerPoint、绘声绘影、Move Maker等软件将各类多媒体素材加以整合,形成完整的数字化故事。
二、数字故事与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结合点
(一)中小学德育工作本身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因此,必须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然而,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远离学生实际,针对性不强,“假、大、空、远”现象严重;德育途径单一,方法简单,存在“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明、硬办法不行”的无奈[3]。如何拓宽学校德育途径,改进学校德育方法,成为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数字故事让学生成为德育学习的主人
中小学德育教育要求结合学生年龄小、思想单纯的特点,展开形式活泼、生动形象的德育活动,让学生理解深层次的思想教育内涵。此外,《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总论)》中指出:“青少年思想品德必须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要求德育教育必须集合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内容的情境中。
数字故事的制作特点恰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探究,并通过数字化故事叙述的方式来展现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自己对问题的看法[4]。数字故事通过确定主题、设计模板、搜集多媒体素材、制作作品等一系列的过程,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和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让学生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心将内容抽象、理论深奥的知识点转化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可视化故事,培养学生创意、表达、艺术、逻辑等综合素养。
(三)数字故事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情感
数字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简洁的文字、契合主题的图片和声音,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和对生活的思考。如数字故事《逃生者》,讲述了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选择自杀性的跳楼方式;《我不愿当老师》告诉我们作为教师的辛酸以及他们甘愿为学生奉献的精神;《老师,我可以不爱吗?》带给我们一个孩子因为不想看到母亲在恶劣的天气下工作,向老师提出不爱秋天和冬天的故事。这些故事虽小,却具备极高的故事性、艺术性、技术性和创新性,深深感动着每一位观众。由此可见,制作符合德育教育主题的数字故事,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促进师生思想深度交流,将知识技能教育与情感态度教育相融合,使学生从数字故事的启迪中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设计案例
本文以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马路不是游戏——遵守交通法规靠自觉》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来探索数字故事在中小学德育教育中的运用模式。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环境:网络教室,要求每台计算机安装PowerPoint等软件,并能链接互联网。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师:大家小时候一定都学过一句童谣:“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那大家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生:(自由回答)
师:大家回答的非常正确,这句童谣就是告诉我们要从小养成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法规。
2.展示违反交通规则和交通事故的图片
师:交通猛于虎,之所以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是因为一旦出现交通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下面大家来看一组图片,并告诉老师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观看图片并谈观后感)
3.播放数字故事案例
师: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此时此刻同学们又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生:(观看屏幕并交流感想)
4.小组合作,制作数字故事
师:大家都基本了解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和意义,现在老师要把同学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制作一个有关交通安全的数字故事。
生:各小组确定主题、编写故事、设计故事模板、分配任务、搜集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技术指导,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完成多媒体素材的选择和编辑工作。
四、总结
数字故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不仅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延伸,更体现了它的“综合性、跨学科性”[5]。数字故事与学科教学相整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作一个好的数字故事,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功底和艺术审美能力,还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数字故事”教学软件制作能力和多媒体素材的编辑处理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和信息素养,有意识地制作和推广数字故事,让数字故事真正成为中小学德育教育强有力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孙卫华、郑红艳:《数字故事在美国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第2期。
[2] 李颂:《数字故事:一种新学习和表达方式——以“上海市女教师故事大赛”为例》,《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3月,第44-46页。
在全媒体背景下,各种无线终端的应用加强了信息的流通,这给很多未经过过滤的不良信息进入学生的生活和学开方便之门。在受到很多不良信息的影响下,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以及当前对学生影响较大的“读书无用论”等思想观会严重扭曲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及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在全媒体背景下,如何加强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探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家校合作教育和全媒体概述
1.全媒体时代。全媒体的概念来源于生活服务领域,最终应用于大众传媒领域。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全媒体时代的形成是当前我国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很多现代通讯手段得到普遍应用[1]。比如手机、电脑、平板终端等等让每一个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并且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实现新的传播。全媒体尤其是当前QQ、微信、微博等等很多通讯交流手段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如果不加以规范和正确的引导,一些消极、低俗的信息就是左右学生的思想,让的德育价值观念得到正确的培养,限制了学生的良好的发展。
2.家校合作。所谓的家校合作就是学校和家庭组织成一张教育网,两者之间相互沟通,实现信息的对称,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了解,从而把握学生的动态,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作用下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在中职学校的德育中,学校和家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教师并不能清楚地指导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因此开展的德育教育不够全面;而家长也不知道学生在学校的具体情况,因此不能够很好地辅助学校进行德育教育。在全媒体背景下,全媒体为家校开展德育教育合作教学提供了方便,但是在全媒体背景下,学生也会受到很多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造成了学生价值观念的扭曲。因此,在全媒体背景下,家庭和学校要形成合力,利用全媒体的优势不断为学生构建健康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全媒体时代重视家校合作的德育教育方式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家庭是最完备的教育模式,将家庭和学校形成一对教育者,对学生的教育进行无缝接入,实现学生德育教育的最优化。在当前全媒体背景下,基于全媒体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更加优化了家校合作教育模式。
1.家长参与学校德育教育决策,实现家庭和学校德育优势的互补。在家庭和学校之间,由于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得两者对学生的把握不全面,因此开展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而且在传统教育中,由于很多因素,使得家校合作教育效率不高,效果不好[2]。但是在全媒体背景下,学校和家长之间可以建立的共同渠道和交流途径也就越来越丰富,比如可以建立家长和学校之间的QQ群、微信群,在进行德育教育决策讨论的时候,家长可以充分参与到其中,根据自己在家庭中学生的德育问题发表意见,这样提出的问题更具有建设性,从而实现双方的信息对称,让中职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所开展的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措施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2.利用全媒体建立灵活多样的联系方式,共同抵制影响德育教育的负面因素。在全面背景下,学生也必然生活在全媒体的环境中。特别是当前我国手机普及、网络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学生在全媒体中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多学生会受到来自于一些不良网站以及不良言论的影响,导致学生的思想健康受到影响,阻碍了中职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3]。基于这种状况。学校和家长也应该充分利用全媒体之便,建立灵活多样的联系方式,多角度、多侧面渗透,让学校和家长之间共同抵制影响德育教育的负面因素。比如在一些家庭教育中,由于家长本身的素质较低,意识不到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教育途径,给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通过全媒体构建联系平台之后,学校就应该定期地这一部分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让家长及时地反应自己学生的德育状况,并且引导家长进行正确的教育方式。再如家长发现学生在家庭中出现一些失范行为,就可以及时地向学校反应,学校就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德育教育措施,实现教学的时效性,将负面信息对学生的德育影响降到最低,实现全媒体背景下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
3.利用全媒体吸纳家长教育资源,实现德育教育的进一步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家长也是一中重要的教育资源,不管是高素质的家长还是素质较低的家长,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都能够找到学生德育问题的原因,进而通过对着中问题的分析,实现学生德育教育的进一步优化[4]。在全媒体背景下,中职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建立“家长志愿者协调委员会”让家长也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并且发挥重要作用。明确该委员会的主要作用就是征询教师的教学意见以及明确学校的教学资源,从而从多个方面构建好的教学资源,比如教育场地,教育者等满足中职德育教育的需要,优化全媒体背景下中职德育教育。
结语
总的来说,全媒体背景下的德育教育工作,就要充分联合家庭,充分运用家庭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到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在全媒体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增强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秀红.网络环境下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改革和创新[J/OL].学周刊,2016(25).
[2].专题策划夯实德育基础促进职教腾飞[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09:5.
(一)培养学生乐观察、勤思考的科学精神
如在讲授“万有引力定律”时,应介绍“牛顿与苹果”的故事: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忽然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落在他的身边。牛顿看见了,觉得很奇怪,他想“这个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那一定是因为它太熟了。”他自言自语地说。“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上落下,却不向天上飞去,也不向左或向右抛开呢?”牛顿发现了这个问题,便钻心去研究。后来,他终于发现了苹果向下落的秘密: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宇宙万物之间都存在着引力。引力遵循的规律即为万有引力定律。正因为牛顿一生都乐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所以,他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领域都有突出贡献。
(二)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科学精神
在讲天然放射现象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波兰著名物理学家玛丽・居里和皮埃尔・居里发现钋和镭的故事。他们从实验的经验中知道,所属奥地利管辖的圣・约阿希母斯塔尔炼油厂冶炼后的废渣铀沥青矿里,一定含有镭元素。他们通过努力,无偿地得到了这些废渣,但把它运到巴黎却颇费周折。他们既没有合适的实验场地和设备,也没有足够的资金,理化学校校长为他们提供了一间废弃不用的木棚。木棚顶有很大的天窗,但有数处破裂,下雨就会漏雨。木棚内夏天潮湿闷热,冬天寒气逼人。冬天虽然可以生炉子取暖,但也只有火炉子附近才有稍许暖气。他们所需的一切仪器设备都须自己花钱购买。木棚里仅有一张陈旧的松木桌子,几个炉台和几个汽灯。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极富刺激性的毒气,他们只好把这类工作移到门外院子里去做。尽管如此,室内外仍烟雾缭绕,毒气弥漫。在如此糟糕的环境下,居里夫人有时需用一根与他体重相同的铁棒搅拌沸腾着的沥青油矿,累的精疲力竭。由于居里夫妇从事实验研究非常辛苦,所以随便应付饥饿屡见不鲜。处理完了一吨铀沥青矿渣后,才得到了确定的结果:原来在含镭最富有的矿石中,一吨所含有的镭还不到几分克。通过介绍上述科学史,让学生明白不论做什么事情要想成功,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
(三)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如在讲“光的干涉、衍射现象”一课时,可以向学生介绍19世纪法国工程师奥古斯汀・菲涅耳。1814年菲涅耳开始研究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他做了一系列光的衍射实验:小孔衍射、狭缝衍射、锐利的直边衍射等,并对小孔衍射现象做了认真的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非常吻合,因此,使得法国科学院论文评比委员会的相信光的微粒说的许多持怀疑态度的专家、学者不得不心服口服。评比委员会成员泊松看了菲涅耳的计算后发现,根据这些计算会得出在一个图片的阴影中应当出现一个亮点。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人观察到这个现象。泊松提出这个问题想以此来驳倒菲涅耳的波动说。菲涅耳面临这一严峻考验,他的理论正确与否,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菲涅耳依据理论要求进一步开展实验,结果真的观察到了亮点,这充分证明了菲涅耳波动理论的正确性。通过介绍这些科学史,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研究学问要事实求是、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二、传授物理知识与培养学生反对邪恶、追求正义以及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相结合
(一)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培养学生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思想品格。如:1910年玛丽・居里和法国化学家德别爱尔诺一起分析纯镭元素,并确定了它的原子量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她还测出许多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整理出放射性元素衰变的系统关系,由于这些重大成就,又获得了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由此她成为第一个在不同学科内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也是全世界为数极少的几位两次荣获诺贝尔奖中的唯一女性。她荣获重奖后,把奖金全部捐献给一些科学团体、实验室或用它来接济穷学生。通过对这些科学史的介绍,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
(二)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是为了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如在讲原子弹和氢弹一课时,可以向学生介绍爱因斯坦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爱因斯坦劝说美国总统罗斯福抢在纳粹德国前研制原子弹,当研制成功后,他又从人类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和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一起,联决反对使用原子弹。通过介绍这些科学史,让学生了解爱因斯坦反对邪恶,追求正义的人文主义态度和精神。
1.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有待改善
高等教育一直要求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在大学教育中,学校教育基本关注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品德的养成,二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校力图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但是在具体培养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重心还是要落在学生才能的培养上,因为这是由供需和考察条件决定的。社会在接纳毕业生时,为适应单位的发展,必然要优先看学生的能力,而对学生品德的考察还是不完整、片面的,以至于很多学生毕业后才被发现有性格孤僻、偏激等心理障碍,遇事没有坚定的信仰作为支撑,容易冲动。因此,高等教育有必要改善这种现状,加强德育工作。
2.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国防思维的重要性
笔者认为,黄岩岛事件、风波这些事件既是危机也是机遇,在这些事件中,学生是最容易受到感染和影响的。高校教育管理者应当抓住时机进行必要的、正确的思想引导,把无序的爱国热情引领到有序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去,利用好机会推进学习、工作,避免出现“亲者痛、仇者快”的不良后果。
笔者认为,相比如何临时应对事件而言,更重要的是思考危机过后应怎样进一步推进工作。加强国防教育,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教师自身努力提升水平,管理者努力办学。
二、国防教育是高教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从军训看逐渐流于形式的国防教育
长期以来,军训作为高校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是高校迎接学生的第一面旗。军训让经历过的学生体会到纪律、集体的概念。但是,笔者认为,仅靠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很难让学生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有真正的国防意识、爱国意识。并且,相对于几年的高等教育过程,如此短暂的十天半月的军训,实际的影响也确实有限。
国防教育不应仅仅是军训,军训也只是漫长高校生活中加强集体荣誉感、培养爱国情操的一种短期方式。国防教育并非鼓励学生奔向疆场,国防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危机感、荣誉感、责任感。只要让这种危机感、荣誉感、责任感渗入高等教育,对于渐渐改变浮躁的社会心态就会多一份力量。
2.师资是推进国防德育的关键
德育不仅对于学生,对于高校管理者、高校教师也同样如此。面对网络时代海量的信息冲击,坚定信心信仰、坚持职业操守,以一颗爱国的心进行工作学习,对于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因此,对于高等教育管理者、教师来说,一样也需要定期进行国防教育。平时在学校内营造积极向上、爱国爱家的气氛,是高等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言传不如身教,教师有高尚的道德、坚定的信仰,学生们才能满怀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心境,不断攀登,提升自身能力。
三、比较中日德育的差别
日本人充满纪律性与服从性举世皆知,其创造性则从铺天盖地的高科技产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国内通过关系解决问题的现实,山寨、抄袭、知识产权保护等现状,不禁让我们对国内德育的效果产生忧虑。
近日来的各种冲突,让笔者不禁要比较双方德育教育的差别。有学者提出,很多日本人认为日本没有德育教育。这自然是不确切的说法,日本也有道德教育的课程,但是采取的是隐性的思想渗透方式。与日本看不见的道德教育相比,中国是看得见的道德教育。
在日本,中小学就要求文学性的教材要挖掘道德教育价值;数理学科则要通过归纳推理等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态度,提高道德判断的能力。这些具体内容在日本是否落实暂且不论,但在我们的中小学课堂中,这些要求确实不太多见。
在我国,国内的道德教育如同上文提到的军训一样,大多具有短期性性,期望一次留下深刻印象。在课堂上灌输并要求学生记住内容,而在生活学习高度自主化的高校中,学生对于思想道德课程的重视可想而知。
四、改善高教德育工作的几条建议
1.在思想政治课程之外开拓德育课程的范围
高校学生在脱离了应试教育的压力后,在高校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在中学时期加强了。因此,除了规范的、明确的、有计划安排的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传授道德知识的显性教育外,学校还应采取非正式化的、潜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传授。比如,借助其他学科渗透道德教育。
2.高校教师的培训是改善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日本中小学所推行的隐性教育,即在日常课程中让学生学习到专业知识的同时,由教师潜移默化地传播道德规范。笔者认为,这同样适用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人认为,高校学生多数已经成年,对说教式的道德灌输接受力很弱,甚至有抵触。笔者认为,同样的内容以不同的方式传输,将获得完全不同的效果。
因此,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显著提高了,对教师的培训也相应复杂。笔者认为,在国防视角下看此问题,应本着拿来主义的精神,取其长处。对于高校来说,首先,可以通过组织高校骨干教师赴先进国家学习,并以点带面,将教育精神代代相传。其次,将学习取得的成果落实为党务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先以单个学院为试点,成熟后推广全校。再次,将学生对教师的德育考评加入教师绩效评价制度,最终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
3.家庭与学校结合推进德育工作
高校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后,很多学生出现了道德滑坡问题,除了向父母要钱,很少跟家里通话。这固然有地域的隔离、进入新环境产生的迷惑感等因素,但是家庭与学校的沟通不畅,也会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不良影响。现在高校的辅导员制度,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是,一个辅导员需要解决几百个学生的沟通问题,任务未免过于繁重。因此,笔者建议以学校、院系团委为抓手,通过各系、班的团委来加强学生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分担辅导员的工作量,最终能更加精细化地工作,完成基层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任恒,杜宴会,边宝团.论大学生德育教育低下的原因及对策[J].科教纵横,2008,(9).
[2]李振铎.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的师资队伍建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5,(1).
[3]余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J].法制与社会,2009,(3).
作者简介:吴晓华(1980-),女,福建仙游人,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轨道系,讲师。(北京 100096)
中途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202-02
高等教育以传授知识为手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但是由于一直以来应试教育主导着教育市场,致使知识传授过程中德育方面所占比重相当小,因而难以实现教育目的。这种忽视德育教育的做法已经造成人才培养的偏失,例如,复旦大学在读研究生黄洋,被同寝室某同学在寝室饮水机投毒而中毒身亡。案件的出现让我们再一次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新的忧虑。让人痛心的是,很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德育的教育不够,甚至严重缺乏。相比知识的教育,社会适应教育更加重要,我们应该做到以德为先,全面培养适合社会发展要求、利于国家建设的合格人才。
一、任课教师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的德育教育不应该只是班主任的职责,必须由各个任课教师共同协作。课堂的德育是素质教学的重要一环,但是部分任课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上还存在一些观念的误区,认为课堂教学就是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己任的教学,德育仅仅是校方和班主任的事情,超出了他们的职责范围。
早在1806年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就指出:“没有无教育的教学,也没有无教学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说是德育工作最有效最经常的途径。任课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都应该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真正担负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任课教师实施德育教育的方法
1.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形象的德育功能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教师的形象具有教育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学什么、怎样学都有赖于教师的指导。而这种指导成功与否又与教师自身形象即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和具有渊博学识的形象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在学识、思想、仪表、操行等方面都能显示出较为完美的形象,就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非语言行为的作用,顺利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真正做到“教师以身示范,学生将以师为范”,师德优良也将会造就学生完美的人格、健全的个性、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
2.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实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本着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教师应善于并勇于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在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基础上,从专业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地进行德育渗透,润物无声地融入学科课堂。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点。要想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教师必须找准“德育”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灵活地把握教学环节和学习方式,巧妙挖掘德育素材,适时渗透德育因素,实施德育的育人功能。
在有些学科教材中,德育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点,把德育教育和智力教育有机地结合。例如笔者在讲解“电工技术”课程中分析电路的两大依据(元件约束和结构约束)时,做了以下德育教育:先讲理论概念,并通过举例分析知识点。元件约束指电路元件的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元件约束只与元件的特性有关,而与元件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无关。结构约束指电路由电路元件连接而成,电路中同一结点上的支路电流要受到相互约束,同一回路上的支路电压也要受到相互约束。结构约束只与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有关,而与元件特性无关。然后由理论知识引申德育教育:电路中的各个元件就好比是班上的每个学生,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独特的个性,只与其本身有关,而与其他同学无关,学生的个性就相当于电路的元件约束。班级就好比一个电路,每个同学聚在同一个班级,行为就不能随意发挥,而要受到班级的规章制度的制约,班级的班规就相当于电路的结构约束。通过这种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教学方式,不仅教育了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和班规的重要性,而且也能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达到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2)根据讲授的教学内容,补充和完善教学的德育内容。任何一门课程,都包含着德育教育的素材。任课教师如果能将课程中内容与德育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就不仅更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而且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和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和思维方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在“电工技术”课程中,欧姆定律看似简单,却耗尽了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十余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欧姆顶着被蔑视和不认可的压力,一边教书,一边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各种仪器设备,执着地探索着。直到1841年,他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科普利奖时,德国科学界对他的研究成果才给予承认。任课教师讲解欧姆定律时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坚持不懈、勇于探索、自强不息的精神。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只要做到理论性与政治性、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就可以将教学中的德育很好地体现出来。
(3)利用实践教学环节,渗透德育教育。有些学科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实践教学也是实施学科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它为实施学科德育提供了特有的环境和难得的条件。
在实践课上,学生的自由度更大些,在纪律上更难管理与把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制定严格的机房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帮助学生养成爱护实验设备、遵守实验纪律的好习惯。在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可能发生的问题多种多样,如自制力不强的学生玩手机,看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书,学习偷懒的学生复制抄袭作业等。教师应当针对每一个发生了或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时把握德育契机,充分发挥教育机智,适时地进行引导,实施德育,力求实现最好的德育功效。同时在学生的动手实验过程中,善于鼓励和表扬,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索、一丝不苟、办事严谨的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德育和智育有机结合。
3.注重情感交流,促进学生道德成长
教学决不是单纯地把教师头脑中的思想、技能搬到学生头脑中去的机械过程,而是师生情感和思想双向交流沟通的过程。教师只有对学生投入具有“爱心、关心、诚心、细心、耐心和信心”的情感,学生才会对教师回报情感,从而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从而达到良好的智育和德育的双丰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乏学生因为喜欢老师而对老师所教的这门课发生兴趣的例子。
三、结束语
课堂教学应该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又积极渗透德育教育,充分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只要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认识到自己是文化的传播者,是学生的引导者,应当跟上时代的发展,转变观念,创新教育模式,就必定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苑.专业教学中德育渗透正在进行时[J].中国科技创新,2008,
根据我院内涵发展需要及我系学生管理发展的特色要求,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初步探讨方案如下;
一、确定活动总体思路及目标
活动的开展将按照“一个宗旨,二个主体,三个结合”的指导思想稳步推进,即通过以专任老师和学生干部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和发起者,带动全系其他学生的广泛参与,让这些素质教学活动与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与课堂的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与平时的学生实践活动相结合,最终形成一个服务学生、成就学生的良好局面。
二、活动的表现形式
(一)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系部每月安排一位老师开展一次德育相关的活动,每位老师每学年至少开展二次的专门德育教育活动。活动形式不限,只需选出主题(主体和内容必须与学生的德育教育有关)后组织各班学生开展活动,通过这样的交流方式,一方面逐步提升教师的师德素质,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并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在具体课堂方面,要求每位专业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围绕专业教学,尽量设计一个有关德育的小插叙,贴近学生实际,开展3-5分钟的德育教育。 3-5分钟德育教育的形式(可以是故事、PPT、FLSH等等)和时间(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由各个专业教师自己决定。要求每位专业老师每星期至少在课堂中为学生开展一次德育教育。利用课堂,潜移默化为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其明白德育的重要性,进一步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同时也是提高老师的创新能力和授课质量。
(二)讲座、报告、演讲是课堂德育教学的有利延伸和必要补充
没学期让德育教育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如10月份开展“中国梦、励志、修身、博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11月份开展“德育”和“安全”为主题的辩论赛;12月份开展“诚信”考试的签名活动等,这些活动是我们德育教育的延生。
(三)丰富多彩,具有品位及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是系列德育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根据我系日常工作要求,每学年都有以下特色主题教育活动:12月感恩教育主题;3月清明、诚信教育主题以及开展学生干部素质培训系列活动;4月安全文化月校园安全主题;5月心理健康主题;9月职业道德主题;10月面试的礼仪主题;11月份就业政策、创业主题等。这些活动是我们实行德育及学风教育的有效载体。
(四)社会实践是学生体验生活、深化知识、培养能力、锻炼成长、提高德育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
1.如“告别陋习,修身正德”文明监查活动
以《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思想道德和文明行为规范》为指导,深入开展不文明行为监察活动。通过设置“文明监督员”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校园不文明行为、班级不文明行为、宿舍不文明行为、网络不文明行为加以制止和规劝、教育,并组织学生讨论身边的不文明现象以及讨论解决方案,营造出“告别陋习,修身正德”的浓厚氛围,加强大学生行为规范道德教育,促进大学生文明习惯道德养成。
2.“爱护环境,低碳环保,厉行节约”理念宣传活动
各班级以旧物改造比赛、图片展,班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爱护环境,厉行节约” 理念宣传活动,加深广大学生对低碳的了解,倡导学生加入低碳活动,培养学生节约一度电、一滴水的良好道德品质。使学生理解低碳要从生活的小事入手,爱护寝室、爱护校园环境,将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落实到道德品质养成的实际行动中去。
音乐是打开人类心灵大门的钥匙,欣赏音乐时人们可以获得“情感与情感的碰撞”。优美的音乐可以使学生个性得到释放,得到美的享受,进而培养出学生正确的辨别能力与是非观念。在德育方面,音乐教学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那么怎么通过形式多样的高中音乐教学实现其德育教育功能呢? 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来谈谈我对此的几点认识。
一、学科解读
音乐学科设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音乐学科教育教学的目标又是什么?只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一定的音乐知识吗?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每一位音乐教育者不仅要对本学科的学科内涵进行思考。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概念是指各种泛化的媒介资源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输及影响,在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其审美意识和思想情操得以陶冶和锻炼;狭义的概念是指以高中音乐教学大纲为要求,对大学生重点进行音乐基础理论和视唱练耳、声乐、器乐等技能学习,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和相关技能,培育全面的艺术和道德兼备的人才。
二、问题凸显
(一)教学实际展现
高中音乐虽然也是高中学段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之一,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并没有得到该有的重视。在我国的重点高中学校和偏远的高中学校,呈现出音乐课程设置与年级增长而减少的趋势,用数理化等课程替代音乐教学的现状较为普遍,这对于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极为不利,学生在承担过重学科负担之下,无法进行全面的、客观的成长教育,这是不适宜的,也不符合教育改革体制所期望的全面、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二)教学问题展现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通过笔者的分析与总结,可以对其进行简单的归类。不难发现,当前我国的高中音乐教育主要呈现出三个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其一,高中阶段的音乐课程学习完全成为了学科课程的点缀和辅助品,音乐课程训练根本就没有与学生的思想教育相联系;其二,高中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还欠缺。音乐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美学教育的关注度不够,并没有在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人生价值的指引;其三,应试教育的中国教学现状也制约了高中音乐的全面功能的实现,尤其对高中生的美学与德育功能方面的教学,根本无法得以实施。
三、方法解析
(一)树立融入观念
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发展,这里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与理论的发展,还应该有情感与品德的发展。高中的学科课程之中,对学生智力学习和知识的传授是教学重点,但是,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成长过程中,高中生的思想品德构建也是重要的关键性时期,德育与智育发展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一种春风细雨式的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它不同于学科课程中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启迪和智力的拓展,也是学生的个性德育形成的过程。高中音乐则正是德育形成的重要而特殊的手段,音乐以其特殊的表达方式,以强烈的韵律、节奏等展现出对学生的内心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完成由音乐的语言方式向德育语言的特殊转换,使学生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渗透入德育的思想和意识。
(二)激发学生的情感
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情感”,德育教育离不开学生的“情感”,德育教育在某些方面的展现就是情感的教育。可以说,对学生德育的教学首先要建立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培养之上,要以音乐蕴涵的丰富情感为引,牵动学生的内心情绪,用音乐丰富的旋律表现向学生讲述情与美的观念,从而培养高中生的道德情感。如:音乐鉴赏中对《少女的祈祷》乐曲中,在美妙的音乐旋律的感受中,高中生可以感受到这首乐曲中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在与音乐共振的过程中,体会到强烈的道德共鸣。
(三)思维发展为主
音乐的学习同样需要不断的思考,当学生感知知识之后,会产生情感的共鸣,那么,在获得情感之后,又会怎样呢?学生在具备初期的道德情感体验之后,还要具备相应的道德思维能力,能够在音乐鉴赏与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对真假美丑、善与恶的是非明辨能力,从而增强对自己性格品质的操控能力和反思能力。就戏剧而言,无论喜剧还是悲剧,都是对人和事的模仿,意在表达善恶倾向、美丑偏好,通过剧中的台词转换为乐词,并将辅以强烈的韵律,可以赋予音乐以极为丰富的道德内涵。如:音乐鉴赏《国之瑰宝―――京剧》,学生在变幻的戏剧情节中感受到强烈的是非对错、美丑善恶,通过对相关京剧经典曲目的知识性了解,增强对生活中道德的评价能力,实现道德思维由音乐向生活德育的迁移。
《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有一句至理名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长期以来在我国的传统教育观念中是间接的教育方式为主,忽略了“躬行”的应用。
从现实情况来看,尽管它伴随新课程改革过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但普及力度和范围仍然存在限制。从教学过程上来看,交还给学生的课堂往往导致效率低下,达不到教学目标,最终所有的结果仍旧停留在了形式上。从执行效果上看,学校与教育者存在完成任务交差的心态,从而使体验式教育并未得到真正施行。[1]
一、体验式教育在德育教育的应用困境
1.教育環境的结构性矛盾
(1)当前教育体制的固化。当下教育目标的制定与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是相符合的,教育为了培养人才,对于我国“中国梦”的实现来说是巨大的助力。整体上来看,体验式教育作为一种打破常规的新式教育,在时间和理念上都面临着固化的教育体制这座难以移开的“大山”。[2]
(2)教育培养机制的不完善。当下中国人才培育机制尚不完善,而留学归国人数虽然相较往年有所增长,但大批的人才流失仍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这种人才流失的现象也反映出了国内教育培养机制相较于国外顶尖大学来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差距。
(3)传统教育理念的排斥。“知识改变命运”本是一句极具振奋性的名言,但经济社会注重开放下的环境,原本的励志名言也变成了“知识就是金钱”的功利化宣言。体验式教育打破了单向传导的通道,为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双方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可能性。这对于传统教育理念从根本上的观念排斥是无法缓和的。[3]
2.教育主体的客观限制
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教师、家庭自身的观念固存则会阻碍新兴教育理念的施行,甚至最终成为难解之题。
首先,家庭教育作为教育行为中的奠基阶段。部分家庭出现单向的溺爱性的方式,并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体验式教育对于强调孩子主动性的特点而言,自然便与这种家庭教育难以调和。
其次,学校教育的环境固化使得学校教育以完成教学指标和科研指标为主,忽视了学生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首要地位。这种问题下的学校教育无法接受体验式教育这种新的教育理念的普及。
最后,与受教育主体接触最多的教师而言,教育体制的固化导致的无可奈何。对于体验式教育这种新的教育方式,教师只能选择被迫放弃。
显然,教育主体的本身因其面临的客观条件的作用与自身观念的约束无法接纳体验式教育的进入,这种内在性的冲突亟待解决。
3.受教育主体自身的内部矛盾
大学生的年龄层也决定了这是一群还在摸索自我成长模式,成熟解决问题方式的群体,在处理一些问题上面难免会出现不成熟的表现。
同时,青年自身的内部矛盾还体现在现实过严峻,而理想不切实际的差异化。教育本身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递时,对其素质培育的缺乏在大学生毕业求职这一时刻便得到了最大的实践证明。
体验式教育旨在发挥大学生的勇于探索的长处,让其在实践时间中,挑战自我,探索未知,从而不断成长,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成长模式。
二、体验式教育在德育教育中应用困境的对策
1.实行教育试点,为体验式教育提供事实辩护
体验式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提高对于体验式教育的接纳度,可以首先在相关区域开展试点。通过对试点结果的分析,形成事实依据,为体验式教育在德育教育的应用上提供事实性辩护。试点的成功也会为体验式教育的普及提供有力的佐证。
2.通过将体验教育课程纳入必修课程
中国人讲:“推己及人”,“感同身受”。在课程中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体验方案,并放手让其自主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突发状况,在这一过程中使每一个体验式教育都成为独一无二的案例,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实践体验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在自主体验和实践中有无形的进步。[4]
3.有专人对体验式课程进行指导和监督
在体验教育这门课程中设立辅导教师一职。部分体验式课程会借助一定的活动甚至仪器来进行,部分体验会让学生转变身份,比如蒙上双眼造成看不见,戴上耳塞造成听不见,这样的感官体验,除了学生要小心配合体验步骤以外,辅导老师也要提高警惕,随时注意观察教室内学生的动态。有专人进行指导和监督,大大提高了这门课的质量。
4.扩大体验课程的范围
将体验的范围扩大,不局限于支教等广为人知的扶贫帮困项目,鼓励开展生命体验、生涯体验、亲情、友情体验、痛苦体验等。通过实践范围的扩大,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现实经验和感悟,对学生自身全方位的成长和自我评估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从当下现代教育发展的进程来看,体验式教育的相关问题仍会是学界探讨的重要领域。从宏观上看,体验式教育作为现代教育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方面的分析将更好促进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构建。从中观上看,发现并解决体验式教育困境对于其自身更好地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人才上有重要作用。从微观上看,将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人本主义的学习观与体验式教育自身特质相结合,能帮助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更好的开展教育工作。当然,完善教育体系任重而道远,只有从多个角度,多个学科领域出发,才能探寻出真正走出教育困境的根本途径,以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靳江丽.体验: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李丽.体验式德育的现实问题与改进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