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德育最基本的方法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7 16:29:0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德育最基本的方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德育最基本的方法

篇(1)

德育课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学生养成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任何一所学校都必须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具体而言,中职德育工作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加以强化:首先,要根据学校的基本情况明确德育工作的考评标准;其次,在考核评估方法中应突出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的考评指标;同时,德育工作要落到实处,必须在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中体现是否重视和落实学生养成教育。

一、突出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的考评指标

对于奋战在教学一线的中职德育课教师们而言,如何去评价他们的教学工作呢?首先要在理论层面上,看他们是否弄清了德育课的基本性质、目标,是否树立了正确、全面的德育教学理念;其次要在实践层面上,看他们是否把握中职德育课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原则要求,掌握了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同时,还要站在教育哲学的高度,认识德育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发展变化,研究德育教育如何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研究教师自身的教学活动和个性发展。在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方法中还必须凸显教学模式的考察,这不仅要求我们认真考查中职德育课程教学要素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要根据中职德育课程的内在规律建构合理的教学模式。

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未来的教育就是服务,教育机构就是服务机构,教师的工作就是为学生服务。所以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业务上精益求精。这是我们评判德育课是否体现先进教育理念的首要标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自己的教态、教仪,这是能够吸引学生的重要条件。一般而言,中职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标准主要从四个方面出发:首先是课上得好,能吸引人;其次,态度和蔼,有人格魅力;另外教师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必须认真负责,而且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能相互交心。具体而言,所谓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就是指:德育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必须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可以概括为两项具体的任务:

其一,中职德育课的考核评估要根据本课程教学对象确定学科内容的基本要素,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很多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往往安于现状,仅仅满足于既有教材的把握,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由于中职德育课并不过分强调学生对于知识性整体的考察,而重在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当我们探讨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时必须突出中职德育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只有在教学安排和教学处理中做到了有的放矢才算是有强烈现实针对性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其二,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必须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寻找本课程教学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德育课核心要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按照这些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内在联系,把这些要素组合成具有广泛适应性的稳定结构。

因此,所谓好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应该是: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突出中职学生的养成教育与训练,学习方法是教学方法的依据;教学方法是学习方法的示范。因此,当我们试图制定中职德育课的评估细则时就必须从这样原则出发。

二、完善中职德育课考评方式

建立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的科学体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严密的科学性,而科学性的最基本的标志就是它与德育教育的客观事实及其发展规律的符合程度。通过对中职德育课程的认真考察,以及多年来从事德育工作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同时,考虑到中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笔者认为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方法的确定必须从完善中职德育课考评方式入手。德育教学是贯穿各级教育的重要课程组成,无论何种类型的学校都应重视德育教育,中职学校应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子。

具体来说完善中职德育课考评方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树立正确的课程地位观念,理性对待中职德育课在中职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其次,准确界定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同时,在评价中应适当加入实践有效性的考察指标。

中职德育课作为一门学科,有它特定的教学对象和工作方法,要对德育教育做出历史的全面的描述,要揭示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要建立一系列正确而深刻的概念、定义、原则等,并构成严密的逻辑体系。其中包括这门课程的完善知识结构、科学的教学方法。不具有这种要素的完善性和结构的合理性,就不能成为“科学”,尤其不能成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对现象的描述,还是对规律的揭示,或者是对范畴的界定,都是要运用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并能体现最新研究成果,反映中职德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例如,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综合素质的培养等诸多关系到学生个体发展趋势、社会生活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培养都是中职德育教育必须完成的工作。这不仅是因为中职德育教育改革具有高度的理论意义,也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这就要求所有工作在德育工作一线的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编制出切合新一代学生心理诉求的教材体系,彻底改变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凝固的关系。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教学实践都必须反映出这种变革。中职德育课的特点之一是,它既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又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因此,德育课程理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就是它与德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程度。这就提醒我们在自己工作中把德育教育的教学理论转化为具有实践性的应用理论,再把应用理论转化为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经验,并尽可能地概括为运用模式或操作程序,使德育课的教育教学都能走进所有教师的课程,成为他们手中运用自如的工具和武器。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认为德育课考核评估方法必须以是否能够做到有效性为评价的终极指向。中职德育课在现实生活中愈有效,就愈能被广大教师所运用,其现实针对也就愈强。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受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给予他们在教育教学及整个社会生活中获得成功的基本道德素质。

三、强化德育工作与重视养成教育相结合

笔者认为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方法不仅要做到上文提及的完善中职德育考评方式、突出中职教学模式,还应从生活实践出发,将德育课延伸到现实生活的更高层面。一方面,我们要强化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通过各种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实现自我道德品质的提升与完善;另一方面,笔者认为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方式还必须重视养成教育的结合。无论是何种样式的课程设置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培养和发展受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给予他们在教育教学及整个社会生活中获得成功的基本道德素养。因此,德育课效果是否能落到实处,不仅仅停留在课堂范围之内,而应该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纳入到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方法中来。

现代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不断提升,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业务上做到“学术型”教师,而且对于教师在工作上能否把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运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完成学科教学任务,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个总体性的目标服务。

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必须有清晰的教学目标设定,能够运用专业的教学语言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并且做到规范、科学、艺术。规范是教学活动最本质的特点,是对教学语言的最基本的要求。所谓“科学”是指教师讲授的内容必须是科学的,最低的标准是准确无误,并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鲜明的条理性。同时,作为启迪学生心智和道德意识的德育课还必须重视教学的艺术性。具体而言,在德育课的考核评估中是否做到了强化德育与重视养成教育相结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察:

其一,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恰当的分析和评判,并据此针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开展具有一定实效性的教学安排。众所周知,人和外界发生关系时的各种需要所产生的使各种智力因素活动起来的心理力量,叫做动机。各种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需要,产生各种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动机;需要是发展变化的,动机也是发展变化的。学生各种思想的产生,以及他们不同行为的展示也是由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激发的需要产生,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教师展开教学活动时能否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原则,进而帮助学生培养起健全的行为动机将直接影响他们能否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

篇(2)

在教育领域,对于数学教育的目的,普遍存在认识误区:数学教育就是为了获取一定的数学知识,培养一定的数学能力,而没有涉及数学教育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数学教育是一项内容丰富的教育,它不仅仅是对学生数学知识的灌输与数学技能的培养,还应该将德育教育融入数学教育。虽然在现实的数学教育领域,这一教育理念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德育教育在数学教育中的功能与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在数学教育中,只有找到正确的德育教育方法,才能将这一教育理念变成一种现实的教育实践。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数学学科教学,提出一点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希望可以与其他高中数学教师商榷。

一、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数学教育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具体的表现。同样,数学教育也是与时俱进的,是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当然,在当今时代,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密切联系的。爱国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也不是一个虚幻的梦想,而是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之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是爱国主义的最佳体现。在数学教育中,常常涉及一些数据统计,这些数据统计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最基本的数量的概念,另一方面也会让学生通过数据统计与计算,对当前我国的各种社会问题有更加清晰与深刻的认知,从根本上树立起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在现实中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从而为实践爱国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比如,在对我国各种资源数量以及人均消耗量的统计中,可以让学生在明确具体的数理统计方法以及最基本的数据计算之外,更加直观地认识到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问题,从而意识到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还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严峻挑战,要战胜这些困难,需要每一个人在日常的生活中去努力。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根据数学知识的教学内容进行横向与纵向的联系,让数学教育完全浸润在爱国主义教育的氛围中,让数学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饱满。

二、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融入数学教育

数学从来都是与哲学联系在一起的。哲学是以数学这一自然科学学科为基础的,同时,又为数学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从数学的来源上来说,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会遇到各种难题,为数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动力。同时,数学在其不断研究与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证明了真理的具体性与条件性,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现实例证。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数学与哲学是密不可分的。而哲学最基本的教育目标就是对教育对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由此可见,在数学中,时刻渗透着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教育。比如,通过计算,学生可以对时间以及在这一时间段内所完成的工作量有一个非常明晰的认识,而在这一数学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去完成很多的事情,就需要去选择。而对多种事情先后顺序的选择过程,实际上也就价值选择的问题。显然,对自己更有意义的,是需要首先去完成的事情。而当这件事情对自己与对他人、对社会的意义发生冲突与矛盾的时候,就必然会面临一个人生选择的问题,正确衡量自己所面临问题的价值。当然,这一教育效果的实现,需要教师灵活引导,而不是单纯地将教育局限于数学题目的本义上。因此,数学教师的个体素养与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数学教育德育渗透的实现程度。

三、将美育融入数学教育

篇(3)

一、增强教师的学科德育意识

我们说教学具有教育性,学科教学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科德育可以不通过教师的努力,靠“自发渗透”来完成,而是要强调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有强烈的德育意识,通过教学设计和引导,才能达到学科德育的目标。当前在以下一些方面应努力转变观念:

1.转变教育思想,确立学科德育是学校德育主渠道的观点

学校德育的实施,需要建立一整套德育工作操作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信息管理、团队活动、班主任工作和校外教育,也包括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这些渠道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优化德育效果。但一段时期以来,由于我们存在“教学等于智育,活动等于德育”的片面认识,割裂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对学校德育的实践和研究仅限于团队活动、班主任工作、校外教育等方面,而忽略了学校德育的主要渠道——学科渗透德育的实践和研究。离开主渠道抓德育,“就德育论德育”,这就势必削弱了德育的整体功能,影响了学校德育的时效性。

2.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增强“育人”意识

实施学科德育渗透是对重智轻德、重知轻能、中教轻学的应试教育的否定,必然引起教育观念上的深刻变革。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的实质就是教书育人,育人是核心。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要关心教育观念,首先要改变“分科传授知识”的状况,把教学工作提高到全面育人的高度来认识。现代教师不再只是单纯传授知识,为分数而教的“教书匠”,而是全面育人的灵魂工程师。

二、提高教师的"德育渗透"能力

实施学科德育渗透,是"教书育人",还是只教书不育人?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在部分教师中还比较模糊。要达到“育人”目标,教师必须以正确的教育思想做指导,具备过硬的育人基本功,精湛的教学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把渗透列入评课标准,作为教师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这样常抓不懈,方能抓出成效来。作为教师:

1. 包括环节中要突出渗透意识和目标设计

实施渗透是一个细致具体的运作过程,要从备课上精心准备,教学设计,要有双目标意识。(不但要有在双目标、能力目标、还要有德育目标,)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2.德育内容上要把握好学科特点和适度原则

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但因为教材是以知识为体系的,主要是为传授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为目标,所以我们在对学科德育内容的把握上要注意几点:(1)要从文纹理学科档不同特点出发,各有侧重。总的来看,文科教材以形象思维为主,其思想性同它的艺术性、形象性连在一起,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理科教材则以逻辑思维为主,其思想性是以抽象的方式体现在科学性之中,有利于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2)除挖掘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以外,还应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补充教材以外的德育内容,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方面的内容。(3)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有所侧重。

3.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以情育人,自然渗透

学科德育注重认知,也要注重情感;注重外部输入,同时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即内化。因此,学科渗透中情感因素是相当重要的。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教师的喜怒哀乐能使学生产生心理移位,在教学中有这样的实例:相同的教材,教师的情感投入不同,其效果也大不相同。就是用自己真实的情感去创设情境,就容易与学生产生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从而受到良好的德育效果。相反,如果只是干巴巴地照本宣科,那么,无论多么感人的教材也会导致教育和教学的失败。柳斌同志在全国“情景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育人以德是重要的,育人以智也是重要的,但如果离开了育人以情,那么德和智都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在学科渗透德育的方法上虽无固定模式,但应根据学科德育的情感性和渗透性原则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然接受,并且古脑入心。切忌简单化、庸俗化的形式主义。

篇(4)

现代学校教育将教会学生做人作为最首要的教学目标,德育是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而在特殊教育学校,对于教师而言教会学生做人则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最广泛和最亲切的关系,对学生存在着更大的影响,教师一句话在学生心里比家长说百句话更为有效。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德育工作。

一、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言传身教

我校作为一所囊括小学、初中、高中职业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从小学到职高,学生在学校里待的时间较长,与老师的交流也是最多的,许多学生最亲近的朋友便是自己的老师,常常会在潜移默化中对教师的言谈举止加以模仿。因此,教师应该尤其注重自身的榜样作用,从而做好一个指路人。教师成为学生的榜样仅仅是最基本的要求,此外,教师还要主动接近孩子与关心孩子,通过“教师”这个对学生拥有特殊意义的身份,极易与学生实现沟通,最终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抓常规训练,促学生成长

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智障教育中重要内容之一。智障儿童因智力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对个性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无法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是非标准,行为无法受到理性的调节与约束。因此,将日常生活与教育相结合,强化养成方面的教育,只有教给学生正确的行为方式,才能使学生培养出正确的行为习惯。对智障儿童进行思想品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渐进性与层次性,还要注重对学生的言行教育,从最基础的文明言行规范展开训练和灌输。对他们进行文明礼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教育。在方法上,让学生从具体的生活细节入手,使学生树立起时间与集体观念,对学校纪律进行遵守。对于智障学生而言,不通过反复训练,是极难做到的。所以,自开学始,便对学生展开常规教育,诸如如何上课、尊敬师长、按时就寝、回答问题、团结同学、下课等进行明确规定。之后,便可以对学生展开反复训练,对完全符合规范的学生加以表扬,并让其向大家做示范。如果做错了,便让其反复训练重做,直到能够做好为止,千万不可因做错了一次便对其批评,要鼓励他们树立一定能做好的信心,使学生明白可以怎样做,应该怎样做,晓之以理,付之以行。同时,根据智障儿童心理活动缺乏判断能力、认知水平差以及意志薄弱等特点,根据学生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实行“一事一议”,让学生可以区分好与坏以及是与非,从而提升分辨能力。

三、联系实际,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联系班内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学校感恩教育活动期间,在班会课及早读课上主动与学校交流,让每位学生讲一讲父母是怎样关心自己的。一位学生讲到自己的父亲上夜班,每天半夜三四点钟起床上班但从来都没有吵醒过自己的故事,抓住这一契机,我就让他们想一想父母这样辛苦是为什么,并在班中进行讨论,让学生切实体会父母的艰辛,从而使学生从思想上对感恩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在行动上并不马上要求班中学生现在要怎么做,而是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要求他们用行动来感恩父母,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并张贴小红花。

四、以各项活动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品德素质

长期以来,根据学校养成教育并结合“创文明城市”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充分利用好国旗下的讲话、班会课、道德讲堂等校内活动,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主要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了对学生勤俭节约、日常规范以及学习纪律等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方面的教育。

篇(5)

在高校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严重缺乏社会实践等问题,进而阻碍了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进行,其效果比较小。因此,怎样有效开展德育工作,这是当前高校应当尽快解决的一大难题。

一.德育工作在高校的重要地位

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高校德育教育能够指导学校整体工作、学生健康发展,并为其提供保证与动力;同时还能够加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传播、发展先进思想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高综合素质水平人才的重任[1]。

二.影响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因素

(一)教育途径较单一

主要体现在高校德育教育通常仅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的方式进行,不能渗透到其它各学科的教学中去,仍然采用传统的说服教育、榜样示范的手段,很少采用德育实践活动、情感上熏陶等方式。

(二)德育经费与师资力量投入不足

德育资金是开展德育教育的物质保障,师资力量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力量,两者的缺乏一定会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产生负面影响。资金投入不足,会导致很多的德育教育活动不能开展,阻碍了德育教育工作的步伐。德育师资力量不足,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其一是德育师资队伍的素质不高,不能采用有效的方法实施因材施教,甚至出现打骂、体罚的现象,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二是德育师资队伍的数量不足,通常是一人身兼很多班的教学,甚至连专业也不同。

(三)德育工作机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激励、评估、合力机制并不健全,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不足、热情不高,不能对学生的德育进行合理评估,学校与家庭间缺乏沟通,德育步伐不一致,甚至与社会出现脱节的现象,不能协调统一,使德育教育的成效较低。

(四)德育教学忽视差异和形象

大多数学校仍然进行共性教育,忽略了学生生活背景、思维方式、性格等个体的差异。应该大力鼓励教师依据学生的自身特点,采用社会实践、实物图标等多种手段进行有差别的道德教学。

(五)不健康媒体内容产生的负面作用

电视、网络媒体对学生影很大,比如现在流行的各种真人秀类节目,虽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快乐的平台,但是也在无形之中给学生灌输了拜金主义、追求刺激等不良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可能会使学生误入歧途。而网络环境也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面对大量的网络信息,学生们还不能很好地分辨,从而影响他们的道德观念[2]。

三.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实践,让德育工作“活”起来

高校德育工作应当将品德评价、实践锻炼、情感陶冶等方法综合起来,促进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在德育教育中,应当将教育者和学生的单向关系转化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例如对于社会焦点或者较为敏感的话题,应当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从各个角度让学生展开辩论,以便旁观者、参与者均能够从辩论中得到某些启示;促进学生对道德问题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道德思维能力,师生在对话时应当处于平等的状态,以便进行思想的交流;此外,还应当开展实践活动,建立各种的德育教育基地,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的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并利用社会调查、社区访问等形式来加深学生对社会与道德的了解。

(二)通过校园活动,让德育“效”起来

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学生“发奋成才”,教师“爱岗爱生”,科研人员“实事求是”,行政干部“一身正气”,在校园中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同时,根据大学生心理、年龄等的基本特点,开展各种的文化活动,让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起来,在文化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提高德育的艺术性、科学性,并充分体现德育教育的渗透性,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

(三)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与我国的重视显性教育不同,很多国家重视的是“隐性教育”。美、法等国家非常注重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比如在发育教学中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外,还培养学生对民族语言的热爱;生物课程教学中,融入了尊重生命、帮助弱者等等。而我国将德育教育和专业教学分裂开来,严重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效率。所以,应当充分借鉴国外高校德育工作中“渗透作用”等的教学方法。

(四)学校、社会、家庭应当共同努力优化德育环境

周围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人在无意识中接受了教育。所以,高校德育工作应当将依托大学生生活环境,对德育环境(社会、家庭、学校环境)进行优化,让三者建立起统一的教学合力与合作机制。社会德育主要是建设德育的大环境,为大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认知提供良好的氛围;家庭德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修养与行为习惯。家庭、社会、学校这三方德育力量齐抓共管,促进大学生德育的健康发展[3]。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德育工作离不开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离不开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离不开符合时展的德育教育方法与内容,它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应当对德育工作的条件、环境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良好的组织、管理,并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形成合力,一起努力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实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水平的人才。

作者:宋静 单位:南阳医专

参考文献:

篇(6)

①生活教育思想中包含了生活德育的诸多理念。明确提出生活德育的概念,把生活德育作为一种德育模式加以理论和实践操作研究的目前还没有,但是纵观古今中外,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与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在西方,以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实际上是较早的生活教育理论)和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最有影响;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的这些主张给生活德育的研究以很大的启迪。

②道德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道德是通过展现人的生活和在人的交往中形成的。近年来,在德育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已深刻认识到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德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德育需贴近生活,需加强情感性、加强道德主体实践渐渐成为一种研究的趋势。

⑵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联系:借鉴杜威、陶行知等生活教育的思想及道德心理学关于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提出和构建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和操作样式,以制订出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并对其终生有益的切切实实的德育目标,创造性地运用并形成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的具有鲜明现代生活教育特征的生活德育方式,为提高基层学校德育实效,同时丰富德育理念与德育模式服务。

区别:生活德育的研究在目标上强调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和营造道德生活的能力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在方式上强调通过生活实践进行教育,强调学生道德情感、认知、行为发展的整合性;在内容上强调以学生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即强调德育内容的生活性;在评价上强调开放性,即每个人的道德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道德教育不应该以唯一的标准去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总之,生活德育的研究是跳出德育看德育,进行的是理论建构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改变目前德育的单一刻板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个性生活化。同时,研究与实施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而且本课题研究的生活德育模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理论价值: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将努力建构起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模式,能充实和发展当前小学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模式。本课题实施将为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是在充分研究文献、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课题研究的初步方案向南师大及有关教科研部门的专家、教授提请咨询与论证,因此本课题符合当前德育改革的方向,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

2、本课题研究理论假设合理,目标内容清晰,实施的可操作性较强,阶段实施过程与目标都很明确,完成课题的可行性有充分保障。

3、学校九五期间承担省级立项课题“构建现代生活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而且,本课题研究人员配置合理,既有专家与教授的指导,又有出色完成九五课题的校级领导的亲自挂帅,再加上一支“九五”研究中锤炼、勤学肯钻、勇于实践的骨干教师队伍,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较佳的人员保障。

3、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课题界定:

生活德育,即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而进行德育。生活德育强调将道德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儿童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本身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让学生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自主地建构道德经验,提升道德水平。

生活德育研究是在现代生活教育思想和小学生道德形成规律的指导下,在小学教育中构建生活德育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操作方式,通过研究与实施,改革学校德育方式,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学生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并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支撑性理论:

1、生活教育的相关理论。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

2、现代德育价值观。现代德育充分关注生活中的人,关注人和人的生活,道德教育是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服务,引导人去建构个人完满的道德生活,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的生活结构中获得个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目的。正如鲁洁教授在《德育社会学》中所说,德育的终极意义表现在“不仅让人们去遵守某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使社会的发展得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它还要促使人们找回那个已经失落的世界,失落的自己,使人们拥有世界,拥有自己。”

3、主体教育思想。道德是贯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活动。道德作用的发挥及其存在无不以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道德行为的本质是主体性的。先天心理图式的存在决定着即使是0岁的婴儿也不等于道德上的“白板”,他们已经通过社会性遗传,获得了社会性心理文化特征,因此儿童从一开始就是道德生活的主体,而不是道德容器。我们应该把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选择愿望、自主负责性的主体。

4、现代德育实践观。道德的本质在于实践。首先从德育目标看,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培养,也有对学生道德心理、道德行为的锻炼,而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所以德育目标本质上是实践的。其次,学生的道德是在活动和在交往中形成的,活动和交往的本质是实践的,所以德育过程本身应该是一种实践活动。第三,德育实践活动才是检验学生道德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所以,德育应该是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

5、道德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人的品德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和活动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德育离不开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活动的形式及其规律的指导。小学生在道德生活中的主体性尚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状态,尚处于由他律向自律、由模仿向创造、由顺从向选择,以及由潜在的主体向现实主体、由自发主体向自为主体的矛盾转化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儿童这些特点,在德育过程中,充分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教育。

4、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理论假设:道德是在道德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道德形成过程是一个主动、整体建构的过程,也是个性化和社会化统一的过程。本课题期望通过构建和实施生活德育的实践操作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和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研究目标:

①研究形成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操作方式。

②改变教师的德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德育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健康积极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5、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⑴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研究。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思考与梳理,对生活德育的内涵、特质、价值观、学生观、活动观及生活德育的原理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建构起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

篇(7)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方式,心理辅导在德育工作中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1.补偿功能。(1)观念补偿。学校心理辅导教育者的作用使人们认识到,教育者的地位不仅是主导者、权威者和塑造者,更应是协助者和治疗者。因此,它丰富了德育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内涵:第一,教师在德育过程中不仅是组织者和设计者,更应该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和知心朋友;第二,教师不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内在信息的接受者。所以说,德育过程不仅是以掌握道德知识、训练行为习惯为主的过程,还应该是学生内心世界的发泄过程,更是一个注重学生潜能开发、能力培养及其它人格因素发展的研究过程。(2)方法补偿。传统的德育,主要运用说服、榜样、陶冶、评价、实践锻炼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虽然这些方法在德育中不失为重要的方法,但在具体运用时往往过分强调社会要求等外在影响。而在心理辅导中,教育者的地位由主导者、权威者变为协助者和治疗者,因此,教育者要根据精神分析、行为分析和认知分析等理论中的具体方法,如疏泄、自由联想、暗示、系统脱敏、厌恶疗法、辩护训练等来发掘学生的潜意识,注重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不良行为等问题。另外,通过心理辅导中常用的测试、疏泄、自由联想等手段和方法,掌握学生的内在冲突、心理危机、行为障碍及人格特点,有利于分析研究学生人格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可以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3)内容补偿。传统的德育,主要使学生在政治观念、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及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等较高层次上实现正确的价值取向,主要培养学生的政治立场、最基本的和最一般的人格。而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寻找自己人格发展中的优缺点,使学生能够和谐发展,健康地生活。因此,心理辅导是完善人格、发展人格的重要手段,它所实施的内容为德育内容提供了补偿。

2.调节功能。(1)克服意义障碍。由于学生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的存在,使其对道德要求和意义的理解受到阻碍,从而对教育目的的要求、措施手段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消极态度和消极行为,如反抗老师或逃学。学生产生意义障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如果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如压制、惩罚等,可能都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如果采取心理辅导中的一些方法,如疏泄、暗示、角色变换等,效果肯定会好些。(2)矫治轻度的心理问题。目前,许多学生由于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而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如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如果采用心理辅导中的某些行为治疗方法,能帮助他们改善情绪和心理症状。(3)建立良好的心境。心境具有弥散性特点,如心情愉快时感到周围的一切充满生机,抑郁不快时,就可能“见花落泪”“对月伤心”。良好的心境有利于调动人的主动性,提高活动效率。心理辅导能改善学生的不良心境,指导学生用一些适当发泄、转移注意等方法来调节自己的心境。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凤巢乡溪头街小学,浙江温州,325404】

篇(8)

1.问题的提出

聋校是对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实施教育的学校。《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要“以人为本,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宗旨”。根据《方案》精神,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统摄并渗透在全部教育过程中。聋校的各门课程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生活技能的同时,还应依据课程特点,结合学科内容,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法制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等方面的德育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聋校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的研究也就成为聋校各学科教师都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2.聋校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2.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发挥德育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作用,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人数逐年上升,其中聋哑儿童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成为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强聋生思想道德建设是聋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能够将丰富的德育内容渗透在各科教学中,是对聋生进行道德养成教育的最佳途径,具有其他教育途径无法替代的优势。

2.2推动聋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需要。

聋校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实施教育,为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继续接受教育,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为保证聋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育和引导聋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2.3聋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聋生虽然存在听力障碍,但渴望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听力障碍往往会使聋生出现自卑、自私、多疑、分辨是非能力差等性格特征,这无疑会加重他们在日常活动中遭遇困难和挫折的程度,影响自身的发展。学校教育阶段是聋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提高聋生的道德认知能力,为其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基础。

3.聋校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障碍性因素

3.1重智力重技能轻德育的思想。

听力缺陷影响了聋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水平的正常发展,聋生的智力水平往往低于同龄正常儿童少年。聋生家庭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提升聋生的智力水平,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这种导向使聋校课程教学片面强调知识传授和缺陷补偿,出现重智力重技能轻德育的倾向。

3.2任课教师对自身的德育角色认识不足,缺乏德育理论知识的指导。

忽视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就是忽视基本的育人功能。[1]很多教师认为德育是品德课教师的任务,缺乏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对自身德育角色认识不足。另外,师范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时,没有关于德育方法和规律的系统学习,缺乏德育理论知识的指导,不具备德育工作的敏感性和技巧性,不能将课程中的德育资源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

3.3课程教学中忽略聋生的主体地位。

聋校课程教学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忽略聋生的主体地位和内在需求,没有把握聋生的思想脉搏,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教学方式以灌输为主,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德育失去生命的活力,不利于聋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3.4教师自身道德水平滑坡。

教师的道德情操、理想信念在课堂教学中将直接影响到聋生道德标准的确立和世界观的形成。当前开放的社会状态下,多元的价值观念对聋校教师产生了很大冲击,在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下,部分聋校教师的道德状况出现滑坡现象,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标准对聋生产生不良影响。

4.聋校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基本原则

4.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聋生身心发展规律。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聋校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首要原则是立足于学生的特殊生理特征,以聋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聋生的听力障碍往往会造成其思维发展迟缓,智力水平大多低于同龄的儿童少年,思维表现出明显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导致分辨是非能力差,道德判断水平较低。要使道德规范内化为聋生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就要在课程教学中,从聋生的年龄和特殊生理特征出发,立足于聋生的实际生活,挖掘适合聋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易于聋生理解和接受德育内容。

4.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教育聋生树立远大理想。

爱国主义是和谐社会下公民的道德基础和思想基础,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各门课程都蕴藏着丰富的爱国主义资源。通过语文、历史、地理等科目渗透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富饶的物产,激发聋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渗透科技发展史上著名科学家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聋生热爱祖国的道德情感。同时通过了解我国与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差距,激发聋生克服生理缺陷,树立远大理想。通过艺术类科目展示中国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4.3以本学科内容为载体,实现教书与育人的良性互动。

篇(9)

关键词:高职;德育教育;新内涵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0)04-0090-03

一、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

(一)在社会转型期,高职院校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道德困惑,道德素质下降

价值观念多样化使高职院校大学生面临道德价值取向的困惑。一些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模棱两可,个人知行难以统一。调查显示,有近半数的大学生感到“有些事好坏难辨”以致无所适从。不少人一方面对社会上的道德现状表示不满,另一方面又明确表示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需求,将放弃自身道德追求,实用主义态度明显,道德取向也呈现多元化。

主体意识增强导致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社会责任感淡化。调查发现,有60%左右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已经把诸如“为国家作贡献”、“增强事业责任心”等排除在自己的就业和工作动力以外,他们基本上都将与个人利益有关的因素视作就业和工作的主要动力。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意识充分张扬,个人利益备受重视,这本无可非议;但现代社会,也更强调社会责任感、尊重他人和团队合作,高职院校不少大学生对个人和对自我的过分强调,已显得不是十分健康,很容易滑向功利主义,落入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泥潭。

过分现实的效益观念诱发拜金主义倾向。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过分强调报酬高低,敬业精神严重缺失,职业道德水准下降。调查反映,有近六成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把“报酬高低”作为今后择业的最主要条件,一半以上被调查者认为,现在最流行的观念是“一切向钱看”,而认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大学生所占比例却少之又少。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个性问题分析

心理素质薄弱。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相比,甚或与名牌大学的大学生相比,其心理素质存在明显差异。前者高考考场上的失败者居多,多数学生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自卑感较强,一些学生是出于无奈才进入了高职院校的校门。因此,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大学生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强、动力不足,自我定位不准确,对自身的潜力和自我实现意识的认识等相当模糊。

家庭教育缺陷。对一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和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比较发现,从总体上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父母亲文化水平明显不及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父母亲文化水平。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家庭中,父母亲双下岗的比例要明显高于普通高校大学生家庭。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由于父母亲在文化程度、生活环境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不同,因而他们得不到必要的、正确的和更好的家庭教育。

二、明确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目标的立足点

(一)思想上统一认识

确立核心价值观。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中,道德力量正显示出它的核心地位。社会的发展呼唤道德重建。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除了应该持有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方面的教育通行证外,更重要的还应持有“作为人的道德意识之核心的事业心和开拓心”的第三张教育通行证,否则前两张通行证也将变得毫无意义和价值。

企事业等用人单位高度重视职业道德。绝大部分企事业等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就业的最大希望和要求就是:如何做人和工作责任心的培养。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几乎一致认为,经验、知识、能力,可以在工作岗位上、在社会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培养,但是一个人的为人品质和工作责任心等这些基本素质必须从学校抓起,逐步形成。因此,我们应当从现代化的视角去全面认识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尽力去实施和提高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现实性和有效性。

以发展的观点正确认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培养。目前高职院校的规模在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主流是好的,他们可塑性很强。怎样看待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素质,如何有效开发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潜能?关键一点在于要用发展的观点去正确认识“早慧”和“晚秀”的问题。在社会现实中,能够进入普通高校,特别是重点大学的大学生,在学生群体中可算“早慧”者,他们的素质是在天赋与环境、个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中,以其较早形成的积极反应和自觉自为性而获得的。而进入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暂时还未产生积极反应和形成自觉自为性。调查和测试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智力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智力并无太大差异,而主要的差异在非智力因素上。因此,在社会激烈竞争的时代,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的德育教育,重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创造有利于他们发展的培养环境,才能让一大批“晚秀”者脱颖而出。

(二)实践中善于把握

针对性和系统性。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困惑、家庭教育的缺陷、自身潜能的开发不足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成长、成才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也决定了高职院校在专业技能教育之外,较之一般大学教育面临着更为繁重的德育教育任务。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只有直面现实,提高针对性和系统性,才能收到成效。实践证明,仅实施和贯彻一般德育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收效不大。在世界日趋开放、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德育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丰富德育教育新内涵,将社会道德意识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艺术教育等作为一个大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大德育”,并围绕这一核心运转,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

层次性和连续性。社会道德意识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艺术教育既有层次性,又有连续性,相辅相成,系统展开。一般而言,这四方面的教育可按社会道德意识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艺术教育依次进行。应将社会道德意识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最基本的大德育内容,通过这两个教育来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增强大学生的人格意识,以保持心理上的健康。以此为基础,再进行从行为规范到理想追求的道德教育,即从遵守社会公德、树立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教育入手,推动高职院校大学生向崇尚高尚、追求理想的层次发展;以不侵害他人利益为最基本的准则,到乐于助人再到乐于奉献,逐层跃进。艺术教育处于大德育的较高层次,进行艺术教育是为了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教育实践证明:艺术教育首先是真善美的教育,真善美的教育无疑将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所以这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道德教育;其次,很多艺术教育都有助于开发人的右脑,左右脑的协同开发,也就是开发人的潜能,这将大大有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成为“晚秀”者。当然,如何充分发挥大德育的整体效能,在较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施教者的知识和能力。

三、实施德育教育,定位新的内涵

(一)遵纪守法、行为规范,实施法制教育

树立基本的法律意识。通过反复教育,逐步使高职院校大学生自觉地以此来指导、规范、评估自己的行为,从而避免自己在从事某项活动、就业工作或日常行为上违纪违法。

树立全面履行法律法规义务的意识,这对于法制社会建立来说尤为重要。具体包括:遵守法律、法规和法令的义务;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以及他人行使权利、自由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安全、民族团结的义务;积极参加就业培训、职业教育和各种劳动的义务等。

(二)责任意识、人格健全,实施社会道德意识教育

高职院校大学生即将或已经成人,应该不失时机地进行成人教育和社会道德意识教育。当代青年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是成人教育的主要内容。成人的素质要求应从基本要求、责任、任务三个方面来把握,从社会要求和自身人格发展的角度来明确。

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做“四有”新人,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好公民,成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实用人才。

自身人格的健康发展,其最基本的要求是: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学会心理的自我调适,保持身心健康发展。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过一个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也就是说,人的健康与否应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来评价。对于一个即将或刚进入社会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来说,成人教育及社会道德意识教育的重要任务无疑就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具体地说就是要达到以下四个目标:保持开朗的心境,能排除心理障碍,甩掉精神包袱,持续稳定地保持愉快、满意和自信的心境;保持正确的自我认识,具有自我反省的自制力,不妄自尊大也不自暴自弃,面对现实,经常保持一种进取心态;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能用尊敬、信任、友爱、宽容、谅解等积极态度与别人相处;保持与社会协调一致,对周围社会环境能尽快接触,正确认识,适应能力强。

(三)明确职责,爱岗敬业,实施职业道德教育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中心任务就是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要运用多种方法去调动、激发每个大学生热爱自己的职业和专业,明确工作的意义和职责。

尽管职业道德具有多样化的趋向,但其构成的要素大体可从四个层面上加以归纳,相关的教育也可由这四个层面切入。

明确就业目的。教育高职院校大学生从个人来说是为了保证企事业单位及自我的生存和发展;从企事业单位来说则是为大众服务和为了国家和民族战略目标的实施,后者与前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确立价值理念。教育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后应把企事业单位当做自己的家一样来爱护,并为之奋斗,以使之取得优越的竞争地位和发展空间。

把握基本规范。高职院校大学生应努力做到:尽职守责;礼貌待人;积极主动。恪守基本规范,履行价值理念,实现就业目标。

树立自我评价观念。教育高职院校大学生树立敬业精神,形成“以遵守职业道德为荣,以违背职业道德为耻”的理念。这种自我评价理念的确立,是职业道德规范得以有效推广、执行的保证。

篇(10)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理论、新观点不断涌现,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充实知识,才能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本领,才能胜任教学。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教师,他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二是有良好的言行修养和道德觉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要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2要认真学习《课标》要求,探索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1认真开展教学活动,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把教学的立足点放在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和行为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注意寻找知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教育的结合点,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努力使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和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觉悟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讲授我们伟大祖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河山壮丽、历史文化悠久等有关内容时,可采取图片、实物、录音和录像等教学手段,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山大川,大力宏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灿烂的科技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让学生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

2.2努力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努力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提高吸引力,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前提条件。没有吸引力,就没有生命力。在教学中,要努力改变一般化、概念化和程式化的教学方法,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热点”、“难点”问题,联系实际展开教学。如当前存在“经商热”和“超前消费”等现象。在教学中,要讲清讲透原理,也要敢于触及现象,善于用疏导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提高说服力,就是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使学生弄通理论知识,增强思想品德课的信度。如学习十报告、国内国际的最新建设成就和时事等,材料要“精”,对所掌握的材料要“去粗求精”,尽可能做到完整、典型。内容充实,并非材料越多越好,而是材料要充分有力,要恰如其分地说明问题。材料要“实”,就是要言之有物,要有实际的东西,要用学生熟悉实际感受内容来举例,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说服力。

2.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自我教育形式和社会实践活动。

2.3.1学生的自我教育形式很多,它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具体教学中,我们不妨围绕学生的思路转,当“导演”,而不当“演员”。可以结合国内重大时事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主题班会、课堂辩论、小品表演、演讲比赛等形式,帮助学生走向讲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2.3.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包括“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形式。“请进来”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邀请有关人士来校做专题讲座。“走出去”是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疑惑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通过社会调查,学生获得大量丰富的社会实际知识,能够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3思想品德课还需要教师进行合作教育

篇(11)

一、新时期小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状况的主流

当今小学生都是21世纪初出生的。在这个时期,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城乡面貌,改善了人民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深深地影响着中小学生的思想感情。在这个时期,我国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各级党委政府、各类学校都在不断加强和改善对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因此,当今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

二、新时期小学德育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

(一)爱国。爱国,实际上是一个公民对祖国的道德观念的体现,是对一个公民的首要的道德要求。我们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使学生走上社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培养出学生的爱国品质,那么我们的教育就连最基本的要求也没有达到。

(二)守法。守法,是道德的底线,是每个公民必备的道德品质,是现代社会生活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只有守法,才有可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一个不守法的人,必定是不道德的人。如果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法纪意识,离开学校后,就可能危害社会,这是教育的最大失败。

(三)明礼。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学习做人就是从讲文明礼貌开始的。教会学生明礼、守礼,是德育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我们应该要教育学生从点滴起步,从一言一行开始,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愉快和谐,给自己带来快乐,带来温馨。

(四)诚信。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世之本。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认知社会,形成初步人生观的重要阶段,对小学生开展诚信教育,就个体而言,是树人,而对整体来说,是重塑社会秩序。

(五)团结。团结是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团结是成功的基石。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体价值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充分尊重,同时,作为新世纪一代的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更加明显。

三、新时期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措施分析

(一)创设良好环境,潜移默化培养

环境影响对学生品德成长有重要陶冶作用,一般情况下,良好的环境总是陶冶人的良好品德,不良的环境则形成人的不良思想行为。学校要创设一个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想方设法地创设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使学生在一个团结、向上、尊师爱生、民主而有纪律的班风熏陶下,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其次,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家庭环境,儿童一出生,首先进入的是家庭。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力求家长的配合,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建立良好的家风,为学生创设和谐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以教师品格影响学生

小学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时期。对于纯洁得犹如一张白纸、好奇心强、知识少、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种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的主题。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所以教师平时面对学生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光动嘴去说服教育学生,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教师自身的表率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自觉树立起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品格观念。

(三)加强与学生沟通

从理论上讲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的关系。需要得到满足,便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一个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这种情感是客观存在的,当学生需要班主任老师爱护、理解和引导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应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这种沟通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效果最为明显。

(四)帮助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家庭是孩子最先接受教育的地方,也是德育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在当前独生子女增多、单亲家庭孩子较多、学生心理问题日益趋多的情况下,大力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理念和责任,加强家庭教育方法的培训尤显重要。各级教育、妇联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家庭教育的领导,密切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通过举办“特色家长学校”、网上家长学校,召开家长座谈会,开通校信通等平台,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成才观。尊重子女的人格和自主精神,留给他们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利和思想发展空间,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家庭氛围中学好知识、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结束语

德育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时间内难有大的改观,必须立足长远,常抓不懈。各校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科学制定学校未来一个时期的德育工作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探讨具体可操作的方案,要强化过程管理,在机制建设上有新突破,在方式上有所优化,在路径上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