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人力资源营销策略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产品”的创新离不开人员素质的提高,因此,大力培养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是国有企业的当务之急。
2.打造“品牌”,融入文化
营销学认为:品牌以产品为载体,比产品更重要;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联系顾客的纽带[2]。在变革时期,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分阶段制定一系列的改革方案、措施,拟订相应的管理制度。由于企业人力资源是支持组织达成战略目标的条件和资源保障,而文化整合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因此,国有企业的这些人力资源“产品”必须具有统一性和连续性,在相关利益者特别是广大员工的心目中形成“品牌”,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并与企业的文化相融。
3.提高服务意识和质量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树立为企业相关利益者服务的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在管理中提高服务质量。让企业相关利益者感觉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在为他们工作,而不是他们为了适应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所提出的要求,而额外付出。必须将营销学中的对顾客的认知经典牢记在心,并付之行动,即“企业相关利益者是企业最重要的人;不是企业相关利益者依靠我们,而是我们依靠企业相关利益者;企业相关利益者不是我们工作的障碍,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我们不是通过为他们的服务而给他们实惠,而是企业相关利益者因给了我们为其服务的机会而给了我们实惠;企业相关利益者不是我们要争辩和斗智的人,从来没有人会同员工争辩而胜利;企业相关利益者是把他们的欲望带给我们的人,我们的工作是为其服务,使他们和我们都得益。”
关注员工的满意度。因为员工的满意度不仅是检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服务质量的手段,而且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力资源管理实施的过程,是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产品”的消费过程,也是决定员工满意度的过程。
4.加强沟通与宣传
理解和沟通是协作的必要条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实施过程前,必须在与企业经营管理者、直线经理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听取员工的意见的基础上,拟订有关政策;经决策层批准后,培训有关人员,指导直线经理,使之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实施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提供咨询和指导,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建立反馈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实施后,要及时总结,并将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及人员。
人力资源管理的任何“产品”都需要在企业相关利益者中广泛宣传,才能为人所理解和接受,才能顺利实施。
5.做好角色转变,树立新形象
改革是各种利益的再分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改革时期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的全面规划者,拟订企业政策、制度的立法者,促进内部沟通、协调,加强凝聚力的催化者,其他部门的专业咨询、服务顾问,参与规划企业的长期发展的战略伙伴,保证政策执行的公正、公平的监督员,提供周到满意的支持服务的服务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其人员应当改变原来的“冷面孔”形象,逐步成为将人力资源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战略伙伴,能够建立一套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的流程专家,懂得本企业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经验的业务精通者,能创建和支持变革所需要的环境,推动企业变革的管理者,保护员工基本权益的员工支持者,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上造诣较高的专业人才,掌握管理技能的培训师,在重大问题上获得高层管理的信任,能处理好各方面人际关系可信任者。
1.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目标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所要培养的人才需要靠两股重要的力量武装,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因此,只有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融合才能更好地培养人力资源,顺利完成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机融合,需要在很大程度上立足高校客观实际情况,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实现人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均衡储备。只有如此,才能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不难看出,做好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能为高校吸纳和积累更多的优秀人力资源,促使工作人员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融入本职工作,适应工作岗位,参加社会效益的合理分配,确保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呈现出较高的发展水平。
2.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对高校发展的重要作用
目前,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在高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我们必须明确这些积极的意义,才能更明确地分析,保证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效果。
2.1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是提升人力资源水平的坚实基础。
高校若想引进优秀的人才,为自身的人力资源注入新鲜活力,凝聚强大的力量,就必须在开发前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人才。这样,高校才能寻求到适合的人才,从而把握突破点,对人才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培训,最终使高校人力资源开发过程实现最大限度的优化,保障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准。一旦进入工作角色,高校就会相机而动,针对人才的表现及事先的评价,实现动态的工作岗位调控,使高校的发展能力得到提高,人才得到应有发展。
2.2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是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手段。
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如同导游,具有显著的指向作用。高校注重工作人员的某种业务素质,工作人员便会格外重视这种素质,而其他素质就会逐渐被轻视甚至忽视。高校始终知晓自己需要什么,必定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发展方向的抉择,实现突破性进展。因此,人才的各种素质都有可能受高校重视,从而使工作人员的各种素质都得以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与高校发展应是互相协调、促进的关系。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是高校实现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高校发展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重要目标。从本质上理解,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是对高校工作者的一种激励,可以提高他们的能力,坚定他们的信念,使他们自觉融入高校发展中,发挥才能,为高校发展贡献力量。
2.3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是巩固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检测器。
工作者的多种能力水平构成了高校人力资源结构方面的核心内容和关键元素。因此,要从人力资源结构上探索突破口,以便更加客观真实地对人力资源管理适时检测。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效果的好与坏,不能单纯地看高校的发展能力或各个工作者的劳动能力的强与弱,应当更具体地审视员工的各项素质是否达标,以及高校发展能力的实现是否以员工的素质为支撑。现代社会中,高校的发展,要求做到以人为本,如果高校的发展仅仅表现为高校发展能力的发展,而严重忽视工作人员个体的能力提高,则必然是失误的,甚至是失败的。因此,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有助于高校关注工作者个体,是科学可行的手段,能够较为客观地检验高校的管理及发展效果。
3.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面临的困境
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固然重要,并非所有高校都能正确认知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出现一些漏洞,高校需要明察秋毫,以便做出相应的行为,加以弥补。
3.1招聘环节未得到重视,影响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准备工作。
当今社会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发展,很多高校一心想招聘优秀人才投入工作岗位,而没有对招聘环节进行事先全方位的梳理。在招聘环节,高校招聘工作人员只是象征性地询问一些问题,总是心存“先把人招进来再说”的想法。殊不知,对受聘者不够深入了解,势必影响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效果,从而对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造成不必要的影响。例如,没有责任感的人员,任何高校都不需要,更是无法胜任工作岗位。如果在对受聘者不做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将这种人吸纳到高校里,则不利于人才规划,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因为,已经被吸纳到高校,高校不能不讲诚信,刚刚招聘进来就予以辞退。
3.2单纯重视工作者某方面素质,尚未着眼于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高校更多的是重视工作人员的某方面素质,而不愿意花费过多的精力和财力拓展他们的素质,工作人员的素质显得单一化,高校一旦需要其他素质或其他技能的工作人员,则不得不事后予以补救,而补救方法无非是临时培训,草草了事。毕竟,一些高校工作者不愿花费时间提高自身各项能力,只愿按部就班地工作。长此以往,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就与工作者素质提高出现脱轨现象,无法与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实现较好的协调链接,影响人力资源开发效果。
3.3高校缺乏长远眼光,过于注重高校发展成果。
目前,一些高校过于关注发展成果,没有花费时间考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与发展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高校不考虑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抹杀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自然也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他们工作热情的激发。最终,为高校的良性发展设置了具备必然性的障碍,也与教育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相背离。
4.提升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水平应遵循的原则及理念
高校工作人员作为动态个体,必须运用更科学实用的理念确保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这样,才能使高校自身的发展获得更高的成效。
4.1以人为本理念。
以人为本理念,要求高校领导充分尊重人力资源的思想意识,并学会照顾个体差异,运用舒缓的手段与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而不能采取棒喝的方式强迫他们提高业务素质。以人为本能够体现出管理的人文性,让工作人员在体会到人文关怀的前提下,自愿接受专业素质及其他素质的再提高,从而形成全面的业务素质。总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给予工作人员应有的尊重,学会了解他们的想法,必要时给予他们应有的欣赏作为鼓励,从而确保业务素质的提高。
4.2自我提升理念。
当前,我们不能采取强制措施要求工作人员如何。其实,很多时候要求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都是以外在环境为基础的,通过外力打破他们陈旧的知识结构,更新他们的知识储备。认识到业务素质提高的必要性属于内部层面的东西,即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那么,工作人员必须在外力发挥作用前,认清企业发展形势,下定决心,为具备完善强大的业务素质做出努力,从而更好地配合高校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活动。
4.3与时俱进理念。
与时俱进理念就是要求在提升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水平的过程中,构建在社会现实基础上,采取符合时宜的手段,及时融入新的管理元素,丰富原有的开发管理内容。比如,新形势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无纸化办公成为非常关键的工作操作内容。提升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秉持与时俱进的理念,说明提升管理水平具备了正确的社会基础,具备了先进的手段,具备了丰满的目标。这样,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才能随时融入崭新的内容,才能跟得上社会的进步步伐,满足高校发展的要求。
5.突破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困境的有效策略
针对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我们必须对准确把握和清醒认知所处的困境,寻求有力措施,化解问题,确保提升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水平。
5.1严把招聘关口,为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提供契机。
缺乏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的工作人员永远会被高校拒之门外。因此,高校在进行人员招聘时,就应当想到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这个问题。招聘时,可以适当提问一些较为棘手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可以看出受聘者的立场和能力,其所体现出的立场和思维能力契合高校所需人才的标准,就要考虑是否将其吸纳。总之,只有有责任感,有工作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对象,高校的人力资源开发才具备获得成功的可能。
5.2重新审视工作者综合素质,巩固人力资源开发效果。
俗语曰,术业有专攻。但是,现今社会,光有一项技能是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及高校发展要求的。因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校可以为员人员制订一套详细的职业规划,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灌输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让他们懂得陈旧的知识储备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要培养工作者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道德层面的力量约束他们,使他们发挥才能和才华,一旦形成良性循环,人力资源开发就会取得良好效果。
5.3给予工作人员必需的认同,促进高校长远发展。
工作人员的劳动付出应当得到高校的认同。否则,他们的主动性被抹杀,就不会将更多更大的热情投身于工作中,势必影响高校发展和管理成果,最终导致高校发展未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使高校发展陷入僵局。一旦陷入僵局,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就面临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作用就无从发挥,高校的前景必然堪忧。
6.结语
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作为一种科学可行的高校管理运作途径,其在教育形式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受到多数高校的重视。只有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作用得以发挥,高校各项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高校的发展目标才能顺利实现。面对种种难点,我们不应妥协甚至放弃,而应找准突破口,果断采取措施,为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做足文章、做好文章。
参考文献:
[1]黄金海.转型期民办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路径[J].理论观察,2011,(4).
1 职业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主要问题
1.1 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陈旧
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处于人事管理阶段,认为传统的人事管理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在具体工作中,把人看成实现学校目标的“人力成本”,而不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人力资本”。认为大力培训师资是不得不付出的“被动培训”,未能形成与员工工作绩效和学校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培训体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管理内容上,传统的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主要工作就是管理档案、人员调配、职务职称变动、工资调整等具体的事务性工作。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以人为中心,将人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和管理,重点是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活力,使员工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管理形式上,传统的人事管理属于静态管理,也就是说,当一名员工进入一个单位,经过人事部门培训后,安排到一个岗位,完全由员工被动性地工作,自然发展;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动态管理,强调整体开发。管理层次上,传统的人事管理部门往往处于组织结构末端,只是上级的执行部门,很少参与学校重大战略决策。
1.2 员工培训与开发不足
员工培训能直接提高教职工能力水平,为学校提供新的工作思路、知识、信息、技能,是极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手段。目前,职业学校的员工培训工作滞后,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无法满足学校人力资源工作的迫切需要。第一,有些学校培训工作差强人意,缺乏系统、全面的战略规划,有的甚至与学校长远发展相脱节;第二,缺乏大量与实际工作技能相对接的实践性技能培训,这与职业学校教育偏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差甚远。第三,员工培训工作中的师资队伍中也存在四个“不合理”:学历结构不合理、专业结构不合理、职称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不合理。比如,公共基础课教师相对过剩,专业师资薄弱,特别是新兴专业缺口很大。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数量少之又少。学校内部师资力量薄弱,需要大量外聘教师,教学质量良莠不齐。
1.3 员工激励机制不合理
任何一个社会或组织都需要激励,也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某种激励手段。激励机制在本质上是要把个人的利益与组织效率统一起来,使个人利益的行为成为能促进学校效率提高的行为。目前,职业学校的激励机制很不完善。从薪酬角度看,学校内部公平执行不到位,多劳并不多得,向教学第一线适当倾斜的激励制度贯彻不力。由于客观原因,职业学校大量存在“国家编制内”和“国家编制外”的人员,两者的薪酬待遇相差悬殊。付出的劳动相差无几,获取的报酬却是截然不同,无形中削弱了对编制外人员的激励难度。
1.4 绩效管理机制不科学
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成功的绩效考评体系,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中居于核心地位。然而,职业学校传统的人事管理中,缺乏科学的绩效管理流程和方法,考评方式单一;考核过程流于形式,绩效考核未与薪酬有效挂钩;绩效考核只侧重绩效的识别、判断和评估,不注重信息的沟通和绩效的提高;考核低等级向新员工集中;“能上不能下、能高不能低、能进不能出”、平均主义、得过且过、“熬年头”、“论资排辈”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
2 面对问题的应对策略
2.1 树立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亦称“非物力资本”。由于这种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因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资本――人力资本。职业学校应与时俱进,树立人力资本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做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岗位分析、员工培训、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等具体工作,着重激发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凭借快捷、便利、低成本高收益的特点,已经在各行各业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学校也应根据学校实际,整合师资力量,购买、开发、调试适合本校的人力资源管理“E”模式。
2.2 加大员工培训开发力度
职业学校员工培训工作,应着重抓好几个方面:(1)抓好新进员工培训工作。新教师大部分是直接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是社会其他行业转行,很难短时间内完成身份转换,胜任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学校最好能从思想上、业务上和技能上给予帮助,对工作单位的概况、有关的规章制度及办事流程、教学的方法与技巧等方面进行恰当的培训教育,做好教师骨干对新教师的传、帮、带工作。(2)完善培训开发制度。与其他一般意义上的学校相比,职业学校的工作更加注重应用型、实践性和技能型。从一定意义上讲,提出了更高的培训要求:学校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也要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3)实施教师“走出去”战略,大胆鼓励教学一线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下基层锻炼,积累实际的工作经验;(4)大胆鼓励教师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相关教学方式、方法或者课程创新,从而能够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检验培训效果。
2.3 建立重视人才的激励机制
职业学校要努力构建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优化一些能够发挥他们专长的岗位,充分给予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会。在对人才的奖励上,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双管齐下,充分激发教职工参与教学、科研与管理的积极性,逐步建立综合奖励为主、单项奖励为辅,特殊人才专门奖励的分配机制。
在张弛有力的激励机制中,始终让各类人才有压力、有动力、有地位、有机会、有荣誉、有回报。建立多层次激励机制。根据各学校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例如可以运用工作岗位激励,尽量把职工放在他最喜欢、最适合的岗位上,培养职工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性。
2.4 建立教师绩效管理的有机体系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否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适合学校实际发展需要的绩效管理体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在规划、培训开发、激励与薪酬等各项工作的工作成效,也决定着学校教学、科研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就目前情况来看,职业学校制度还停留在比较落后的阶段,并不能实现对人才的激励作用,反而制约了教师的积极性,大家容易产生“混”的消极思想。
在知识经济时代,谁能掌握人力资源管理,谁就能在培养知识经济人才的过程中处于主动和领先地位。“重视人才,以人为本”的观念已被广泛接受,人才也已成为学院确立竞争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的关键。现代学校管理理论的发展已远远落后于经济理论的发展,我们有必要从现代经济理论中汲取营养,拓宽学校发展的思路,丰富人力资源理论。
目前,我国英语专业的听力教学仍过于强调接受和机械训练而忽视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搜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以至于作为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比重较大的英语听力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由此可见,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如今时代对英语人才注重综合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培养的需求。而元认知策略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符合我国目前英语专业英语听力教学的要求,促使广大教师要将教学内涵从机械的反复听练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语言实践的指导者和质量监督者,教学模式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一、元认知策略的简述
元认知由弗拉维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又称为反审认知、反省认知、超认知、后设认知。元认知就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元认知策略可大致分为三种: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计划策略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活动之前制定计划,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计其有效性,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监控策略是在认知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任职行动、策略的效果,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或者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二、新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听力现状
2.1 对英语听力不感兴趣
我校作为一所年轻的民办高校,办学时间短,综合实力不如一些老牌的公办高校,因此我们招收的教学对象主要是一些普通高中毕业生,经过了正规的高考和录取,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大多数学生并非出于兴趣而是迫于家长压力或就业前景而选择英语作为其专业的学生。这类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底子较薄弱,语音不过关,语法掌握不牢固,英语词汇量小,因此,对英语听力课程基本是不感兴趣、听不懂、不懂听。在本次大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所指导的课题小组向2012级英语专业本科生发放了175份问卷调查,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为147份,从中我们统计出59.18%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17.69%的学生表示不清楚,23.13%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
2.2 缺少听力技巧的学习和训练
我校学生的听力训练还基本停留在简单、机械反复随意听或者是泛听阶段。没有做到从简到难,循序渐进,精听泛听想结合,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似是而非,不求甚解的习惯或者只见树不见林,抓不住大意。
2.3 只重课堂学习,轻课后自主训练
民办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还停留在高中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习惯于老师的安排,一味地依赖教材和老师,没有自主学习的欲望,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面对大量的空余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打发,没有意识到大学里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形成课前准备课上听讲课下自主学习三管齐下的学习模式。
2.4 缺少必要的背景文化知识
大多数学生把英语学习看作是一种单一的语言学习而忽视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因此一旦听力中涉及到跟文化相关的内容就会听不懂,加重了听音的心理压力,丧失了听音的自信心。而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53.06%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西方国家的背景文化知识基本毫无了解。
三、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自主学习中的运用
3.1 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自主学习中的重要性
前面重点提到了我校学生的特点:基础薄弱、语音不过关、缺少背景知识、词汇量小,缺乏听力技巧和策略的指导,习惯于被安排。因此,我们要特别注重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转变,通过策略的教授和指导让教学真正实现授之以渔。
3.2 适合我校听力自主学习的元认知策略及存在的问题
什么是自主学习?孙芳(2011)认为:“自主学习的学生应该具有内在的学习动机,能理解教学的目的和教学方法,进而有计划的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够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并监控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能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能意识到学习结果并能评价学习成果。”针对这一理解,我们主要从元认知的计划、监控、和调节三大策略对志愿者进行一系列的自主学习训练。
计划策略的运用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在147名志愿者中有43.54% 的学生没有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先由老师教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强调计划的重要性,再由学生依照计划在课后进行分阶段的训练。对于基础很差的同学采用入门阶段训练,即进行句型训练和听浅显易懂的英语短故事,如《情景对话》和《新概念第2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基础打牢。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则可进入初级阶段的训练,可选听各种报告录音,扩大词汇,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去适应不同的口音。水平更高的学生则可进入中高级阶段的训练,即从机械训练转向实践,从课本进入社会。可选择各类英语电台如VOA、BBC等新闻听力或者影视剧的视听结合训练,这种类型的听力材料语言规范、内容健康且与我们的考级内容有一定的关联,在听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文化知识的输入。
监控策略需要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及时评价、反馈自己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问卷调查和搜集的心得体会显示:147名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学习后都大致了解了自己听力上的不足。79.19%的学生认为自己语音水平一般,无法准确做到听音辨词,尤其是读音相近的词,如cure [(治愈)和kill(杀死),menu(菜单)和manure(肥料)等,从而对整句话甚至整个篇章误读。76.19%的学生认为词汇方面掌握程度一般,往往听到一些词觉得耳熟,但就是想不起来是哪个,这时就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思索,最后影响了全文的听力。63.27%的学生认为语法知识掌握程度一般,主要体现在听写的部分对单词的词性掌握不够,句子结构分析不清,主被动语态不分,忘记给篇章一个合适的时态等。最终往往只写出句子的大概结构,无法补足完整的细节信息。通过这些反思说明英语专业学生已对自己有了较好的认知,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但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学生在平时的考试中很少会对具体的认知知识进行反思和监控。因此,授课老师应及时强调监控策略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考试后用一定的时间去感受和及时评价、反馈自己对认知活动的不足。
调节策略即对认知活动的结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36.73%的学生虽然制定了学习计划,但基本都是一个学期或一年不变,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因此,在听力理解过程中一旦发现所选择的策略无效而造成听力理解失败或所做的计划因主客观原因无法继续有效执行时,就必要进行及时的调整,不要刻意追求听力数量而忽略了质量。当注意力不集中或感到疲劳时应适当休息,学会对计划进行合理、科学的调节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英语听力理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而听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漫长持续的过程。在我们为期半年的“自主学习志愿者课堂”中,通过对元认知策略的教授和实践指导,让学生对自己有了更准确的认知,学会了如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学习计划并有效地执行计划,认清自己的优劣势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训练,学会劳逸结合及时对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进行科学的调整,有了较大的收获。在最后一次志愿者听力水平测试中,62.27%的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证明了引入元认知策略的有效性。当然作为自主学习主体的学生们还应更多地将该策略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期在听力上有更大的进步,从而带动说、读、写、译的进步。
【参考文献】
当前,知识经济深入人心,影响广泛。面对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也带来了发展的契机,知识经济的兴起为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挑战。同样,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企业在技术手段上的改进,也对企业的管理提出挑战。本文首先阐释知识经济时代,然后,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探讨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基于知识时代,对经济管理与体制改革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知识经济概述
1、知识经济的含义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获得利益的一种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社会的先进科学技术,相对于以往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来讲,知识经济发展所依靠的资本是无形资产的,其运作形式和增长指标以知识与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为主,是目前人类经济结构中最新的、发展前景最广阔的经济形态。
2、知识经济发展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我国的市场经济结构面临重组。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所依靠的不再是有利的地理条件、资源条件和国家政策的支持,而是是否占有足够多的高新科,未来市场发展中各企业对人才的竞争和对信息的为争将会愈演愈烈,而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对“人”的管理部门,将在知识经济时代担负起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责任。
二、知识经济下企业管理创新策略
1、提高企业对管理创新的认识。首先,要重视知识管理。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由于其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和创造性,能够大大增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而越来越成为比企业拥有的各种物质资源更为重要的战略经营资源,相应地,对知识的开发和管理亦逐渐上升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企业的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生产力源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21世纪的知识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创新能力,而管理创新是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旋律。
2、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是企业创新能力的竞争,而创新竞争归根到底又是企业在知识的生产,占有和有效利用方面的竞争,要提高竞争力,企业就必须提高获取知识和有效应用知识的能力。
3、创新是企业改善市场环境的重要手段。我们重视管理创新,因为管理创新能够更好的创新知识,让知识真正的流动起来。因此,当企业技术创新成果是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时,它会给企业带来新的用户,形成新的市场,从而使企业可以在更广泛的市场中进行选择。
三、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1、大型国有企业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升级。
管理人才作为企业管理的“知识经济”资本并没有得到利用。人力资源管理重视对人的“优化配置”,一方面,要结合岗位需求选择具备相应知识能力的人员到合适的岗位上,以便高效地完成工作 ;另一方面,在安排工作时应当依据个人的不同特点,使个体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2、中小型企业寻求政府帮扶。中小型企业要想打破“盈利”和“用人”之间的僵局,就必须将企业发展战略与国家帮扶政策结合起来。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由于中小型企业受到资金使用的限制,因此必须依赖政府对企业建设的支持。
3、建立 360 度工作评价体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由企业领导评价导致知识资本为企业创造的利益不能被发现的问题,应该使用工作评价体系重建的方式来解决。首先,使员工重视到自身作为“知识资本”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提升员工的竞争意识 ;其次,应该建立企业领导评价、管理层评价、员工自评和互评的 360 度工作评价体系,作为员工工作绩效的根本评定办法。第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效果评定方式应有所革新。
4、建设“虚拟团队”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对知识资本的尊重。通过远程通信及远程网络登陆技术把办公室撤回家,这使得虚拟团队建设成为可能。虚拟团队往往以企业一阶段的重要工作为目标,无专门的领导机构,团队成员之间可以分享技术、分担费用、相互取长补短,从而对客户的需求做出更为迅速的反应。建立虚拟工作团队,实现弹性工作时间的。
四、知识经济下企业应采取的营销策略
1、全球化创新策略。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各类商品在全世界流转。企业营销也早已突破一国、一地区的限制。 “全球营销”成为一种新的营销趋势。全球化的营销策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企业和产品名称追求全球性。第二,扩张策略的改变。第三,生产同销售的分离。第四,跨文化管理。
2、产品创新策略。产品革新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用显著,所以,它已经成为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制胜的法宝。所以,企业应当采取的策略有:第一,从核心产品层次进行创新。第二,从延伸产品层次进行创新。
3、实施顾客满意策略。知识经济时代,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方面的满意。
4、开展网络营销。目前,已经上市的阿里巴巴,它代表的网商借助于强大的网络体系的发展,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商品生产与销售方式。而未来这种趋势将会进一步强化。所以企业应该强化网络营销
五、知识经济下管理的创新
现代化的经济管理。经济管理信息化,是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也是经济发展对经济管理的要求。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通过基本财务流程的信息化和规范化,来保证财务信息在部门的内部得到及时的传递和共享。
(2)财务数据的信息化。今天,我处们于信息的时代,在我们财务管理也是一样的,不断地运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大大的推动管理工作。
易才——长江商学院专题讲座活动介绍
易才集团与长江商学院于2012年6月6日共同举办《对于新生代85、90后员工的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激励》的人力资源专业讲座。此次活动我们邀请国内知名人力资源专家刘向明老师和易才集团法务部总监金志勇先生,与前来参加活动的商学院EMBA学员及企业HR高管共同探讨和分享。
讲座第一部分,刘向明老师从企业文化、组织行为以及领导技能三个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推敲,充分让HR从这关键几点了解如何处理和应对“85后”、“90后”在企业出现的问题和如何正确地引导和管理好他们。让企业真正地去发现他们适应他们,让“新一代”与企业融合的同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支柱。
引言
营销战略是企业全部营销任务实现的基础,因此,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非常重要。企业在营销之前必须对市场有一个宏观把握,根据市场实际运作情况制订战略,发现市场潜在需求,树立消费者品牌认同感,了解市场细分标准。市场营销是否能够符合消费者需求,关系到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有和盈利水平,最终影响企业的发展与生存。消费者心理及行为很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市场营销水平,所以完善营销理论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市场效益最大化,是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的必然选择。
一、背景
我们明白营销的成败在于对企业发展前景的正确判断与科学预测。市场营销是把消费者的利益作为中心内容来进行的。市场活跃的商品交易和旺盛的消费需求,要求营销企业从推销观念、产品观念、再到市场营销观念都必须不断创新。市场营销必须能够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宏伟蓝图,与社会和谐双赢,能够把社会责任融入企业自身使命,贯穿于企业管理经营始终。作为企业开发市场有效手段的服务营销、关系营销、绿色营销以及整合营销等已为企业开创了新天地。与此同时,也要求市场营销必须以适当的方式和价格为市场提供合适的商品。
二、营销战略创新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运用不充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力资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如果能对所拥有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企业营销战略的实施效果将会特别显著,其中技能与知识将会是资源优化中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1]。但我国当前的人力资源运用显得并不充分,所以,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准备迎接新知识经济的到来。只有努力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才能逐步储蓄智力资本,以便为企业的营销战略奠定必要基础。人力资源运用的不充分关键在于市场营销目标的不科学,几乎所有的人力资源优化都必须在实施营销策略之前就应明确化。许多企业并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建立销售体系与市场信息体系,更没有明确工作流程和销售管理层次,致使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
(二)营销战略思想落后
营销战略落后是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的最大阻碍,要使市场营销战略创新得到有效实施就必须要在营销战略思想体系上进行革新。营销战略思想上的创新即是营销战略创新的中心内容,企业能够在具有整体性的、超前意识的营销战略思想的指引下开展市场营销战略创新,这是非常有益的方式,营销战略思想落后的根源也在于此。整体竞争战略企业的领导在制定营销战略的过程中,不了解自己竞争的是长远利益还是短期效益,不理解自己竞争的是狭小的市场还是广阔的市场,也不懂得运用宏观的计划来看待市场、合作同伴以及竞争对手。企业在进行制订策略时,没有层次性[2]。不注重短期计划与长期目标全方位实施,因此在市场竞争中没能占据先机。另外,落后的营销战略思想赶不上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全球市场。
三、营销战略创新的对策
(一)要树立营销新理念
树立营销新理念是营销战略创新的有效方案之一,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市场营销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进而决定企业的成败。实践表明,企业只有树立营销新理念,不断明确市场变化,确立自身发展目标,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常常改正理念与制度上出现的不足,才能确保企业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因为消费者的购买倾向以及规模等影响了产品的市场总购买力,所以企业间的竞争特别是产品的竞争实质归根到底是企业所能提供的附加值的竞争[3]。此外,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达成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企业要想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就必须树立营销新理念。
(二)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也是营销战略创新的有效对策。对于企业而言,硬件与软件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知道先进的技术设备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条件,是企业创造优秀产品的必要保证[4]。当前市场上凡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大都应用了较为先进的操作技术与机器设备,假使不能建立自己的装备体系,就不能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也就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从而不利于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5]。此外,提高企业运作效率还须设定并完善企业规则以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大规模高水平的企业大都关联多环节、多部门的产品生产过程,还受到作业标准、信息传输与订单处理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客户市场营销战略是不断随着经济变化而变化的,因此,提高企业运作效率能够适应各种经济发展需要,最大限度挖掘营销战略创新潜力。
四、结语
当今社会处于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之中,企业要想在经济领域中保持常胜的状态,就要学会制订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建全市场营销机制,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市场中不断更新自己的营销观念,优化配置与整合公司的各种资源,转变落后的营销方式,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实现企业长久发展的目标。因此,在以上叙述中,本文对企业市场营销的战略创新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因而可以从整体上不断完善企业市场营销项目的运行体系.并设计规划企业自身的市场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郭建庆.对市场营销上水平的思考与探索 [J].商业文化,2012,(12).
[2]张昆炎.市场营销中应如何与客户交流 [J].中国城市金融,2011,(7).
二、市场营销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社会的飞速变革和人们各类需求的增长,为市场营销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市场营销已经不仅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一部分,而且成为满足社会和人们需求的主要方式。中小企业相较于同行业的大规模企业而言,市场营销在创造其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效益方面,更加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因此,市场营销对中小企业具有格外的重要意义。
(一)扩大产品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经营效益
中小企业经营流程的中间环节,就是将生产的产品或者开展的服务,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方式售卖到客户手中,从而在交易中获得维持企业良性经营的利益成果。可见,市场营销是中小企业经营的核心。通过市场营销,能够最大程度上将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推广到市场中。高效的市场营销方式,可以使企业产品获得广阔的市场平台,从而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产品在市场中所占份额的提升,将直接导致其交易量的上涨,从而有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因此,市场营销是企业建设发展的活力源泉,更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生命线。
(二)拓展商品销售渠道,积累广泛客源基础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如果说市场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活力源泉,那么客源与销售渠道则是中小企业的根基。只有具备广泛的客源、宽阔的销售渠道,才能使中小企业在市场中占据更多重要席位。市场营销的首要目标就是创造、维持顾客,通过牢牢掌握顾客来把握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权。市场营销不仅仅是单纯针对市场的经营与销售,而是通过对市场的充分调研,详细掌握市场动向与需求,深入分析商品的流通渠道与顾客的喜好追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扩展商品销售渠道,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积累广泛客源基础。
(三)营造良易环境,奠定坚实经营根基
在市场经济中,稳定的交易渠道、广阔的交易平台能够保证市场交易的良性循环。通过高效、科学的市场营销手段,中小企业在市场交流中获得一定的人脉客源、资金积累以及品牌支撑,从而为其进一步开展交易活动做好了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物质准备,以及品牌影响等企业软实力。因此可以说,市场营销不仅为中小企业带来初步经济效益,而且为中小企业营造了良性循环的交易环境,奠定了坚实的经营根基,使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挑战的冲击下屹立成长。
三、当前中小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攀升,处于交易终端的买方已经形成较为固定的市场气候,而卖方市场由于竞争压力大、市场冲击频繁等原因,仍然处于待成型状态。作为卖方市场一员的中小企业,面临着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和市场环境的多重压力,产品营销举步维艰。因此,中小企业必须从自身缺陷入手,对自身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为制定优质营销策略指明方向。
(一)产品定位不明,不重市场选择
市场调研是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的基础,是有针对性地采取营销方针的关键。但中小企业囿于经营规模小,人力资源并不如大企业一般充沛。所以中小企业难以调配大量员工投入到市场调研工作中。因此,中小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大多没有对市场需求、匹配人群等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经常盲目地向市场投入新产品。这就造成中小企业产品生产和投放定位不明,难以满足市场的选择,在优胜劣汰的市场交易法则中处于劣势。
(二)营销理念落后,欠缺完善策略
阻碍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发展的另一大桎梏,是企业营销理念落后。市场营销理念是中小企业从事该项活动的根本性指导思想,因而营销理念的正确、先进与否,不仅关涉到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而且牵系着市场营销乃至企业经营的成败。但从经营实践来看,中小企业没有完备的理念引入体系,导致企业上至管理层、下至普通员工,都对市场营销保有落后的认识与态度。甚至很多中小企业仍然认为“营销就是促销”、“市场营销就是单纯的多卖产品”,这样的错误理念,直接左右着营销策略的制定,导致中小企业欠缺完善的市场营销策略,不能有效应对突发性市场变化。
(三)营销人才匮乏,难组高效团队
从总体上来看,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相比于大企业而言是不甚完备的,缺乏专业对口型人才。再加之中小企业对于市场营销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其营销方面的专业人才匮乏,在整体营销素质与水平上处于下风。市场营销也不是营销人员个人的单打独斗,需要有力的后援支撑与团队配合。同时,营销团队内部的竞争也可提升营销人员的工作热情。但中小企业的营销人才本就匮乏,更难以组建高效的营销团队。这对于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是人力方面的一大障碍。
(四)营销方式单一,缺乏培训体系
目前,众多中小企业仍然将追逐高利益置于企业发展目标之首,并不重视对企业全盘发展规划的构建。这一问题表现在市场营销方面,就是中小企业尚未建立健全市场营销培训体系,不重视储备和发展市场营销人才,且市场营销人员的专业水平亟待提升。进而言之,营销人员专业素养的参差不齐,导致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方式单一,仍然局限于促销方式,这对于市场营销质量的提升无疑是致命打击。而且正因如此,中小企业就难以通过营销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完善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机制的相关策略
在全面剖析中小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存在的障碍之后,我们必须在结合市场营销的发展前沿的基础上,探寻清除这些障碍问题的针对性解决策略,从而为完善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机制提供理论助力。
(一)引入先进营销理念,创造优质营销环境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现状的转变,首要关键在于要转变营销理念。先进的理念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思想上的精华与观念上的助力,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先进的市场营销理念,不仅能够充实中小企业的软实力,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引导企业的市场营销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同时,引入先进市场营销理念,是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第一步,能够从根源上有力创造优质的市场营销环境,为中小企业市场化发展提供精神助力。
(二)健全营销培训机制,储备高能营销人才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建设是中小企业全方位建设的重要方面,多层次的人员结构、完善的人才储备机制是其发展的根本支撑。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工作的深化开展,离不开营销人才体系建设。一方面,中小企业要健全营销培训机制,定时定期地对现有市场营销人员进行考核性培训,着力提升其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要建立高能营销人才储备机制,通过全面的储备性营销教育,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制备生力军。双管齐下,才能从人力资源方面完善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机制。
(三)明确产品市场定位,抓准市场需求走向
产品或服务最终流向客户,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应当是产品营销的根本依据。中小企业要改变以往盲目投放的模式,投入一定的人力进行市场调研工作。在充分考察市场需求和预期的基础上,制定相对应的市场营销策略。一方面,中小企业要明确产品的市场定位,对目标客户源、潜在客户群、市场需求量等要素都要思虑周全;另一方面,企业要抓准市场需求走向,善于对市场风向作出准确预期,从而提高市场营销方向感。
(四)采取多种营销方式,制定科学营销策略
营销方式是市场营销的主要步骤,科学综合利用营销方式即构成市场营销策略。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的促销模式,在科学分析各种营销方式优缺点的基础上,善加综合利用。例如同一款产品,针对老客户可以采用会员营销———互利互惠,而针对新客户采取公益营销模式———争取客源。这种科学的、综合性的营销策略能够最大程度维持原来客源、吸引潜在客户群。
(五)重视市场营销调研,组建高效营销团队
中小企业虽人力资源紧缺,但应提升人员工作效率,培养专门的市场调研团队和高效营销团队。中小企业应当对自身能够快速转变经营形态这一优势善加利用,通过重视市场营销调研,提前预知、准确把握市场动向,率先更改营销策略,从而占尽市场先机。在市场经济中,谁把握住先机,谁就在市场中占尽上风。高效的营销团队能够快速执行策略,有助于中小企业在与大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中取得压倒性优势。
(六)结合自身显著特点,构建完善营销渠道
我国的中小企业所经营内容遍及各行各业,各具特色。因此,在营销机制的建设过程中,中小企业必须首先结合自身行业特点、企业特性,再进行相应策略实施。例如,食品行业的中小企业面临食品安全、保存周期短等限制,就必须采取快速营销战略;而钢铁行业的中小企业则面临着环境限额、货品积压等压力,需要采取长线营销方式。中小企业因时因地因情制宜,铺垫网络化营销渠道,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055-02
SWOT分析法是企业检验评析自身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其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四方面的分析评价,将帮助企业明确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与缺陷所在,进而调动相关资源进行相应营销战略的转变发展。
一、市场营销中SWOT分析法的概念原理
SWOT分析法指的是对企业强势、弱势、机会与危{四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研究的手段,也是各企业对其市场营销情况进行了解认知的主要途径。SWOT作为企业市场营销分析法中的重要内容,经过对企业在市场营销中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在市场中的营销机遇(Opportunities)、企业所面临的威胁(Threats)四方面的分析评价,来对企业当前的市场营销策略的优劣予以梳理掌握;进而确定企业今后在市场竞争中的具体营销策略与发展思路,推动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与经济效益的提高。
SWOT分析法作为企业对其市场营销策略进行内部研究分析的手段,其依照对企业当前的市场营销策略来分析,指出其目前在市场竞争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及其原因所在,进而便于企业进行未来市场营销策略的决策。基于对企业现有市场营销策略缺陷问题的分析,整理结合公司的现有资源进行市场战略发展。SWOT四要素中S(优势)与W(弱势)是企业市场营销发展的内部影响因素,而O(机会)与T(威胁)则是外部影响因素。一个企业基于SWOT分析法建立的市场营销策略,就是依照企业本身在市场营销中“自身所能做的事”(即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所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可能做的事”(即企业在市场营销中所遇的发展机会和所受的威胁)二者结合构成的。因此,企业SWOT市场营销策略的建立运用,就需要基于对SWOT四方面的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相应市场营销策略的转变与发展。
二、市场营销中SWOT的分析运用与营销发展策略
(一)企业市场营销策略中的SWOT分析方法
SWOT分析法作为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研究、评价的重要工具手段,将对企业在市场竞争营销中具备的优势、劣势与面临的机会、威胁四个方面进行评析,以此总结、整理出企业在具体市场营销中的情况与竞争力;进而实施优势扩大、劣势避免和机遇把握等市场营销策略的改变,将自身的资源和强项集中在最为有利、且最具发展契机的领域中。
在具体的企业市场营销SWOT分析进程中,市场营销管理人员将通过杠杆效应、企业抑制性、脆弱性与问题性四个方面,对企业现有的市场营销的优势、劣势、机遇、危胁予以全面的研究总结。
1.杠杆效应(对优势与机会的掌握)。杠杆效应会在企业自身内部优势能力与外部机遇条件结合时产生,企业市场营销就可利用自身的现有强势特长进行外部市场机会的开发,进而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提供助力。
2.抑制性(对机会与劣势的研究)。企业抑制性代表着市场营销策略对企业经营发展产生的阻碍与不利影响,当现有的市场外部环境条件及所提供的机遇,与企业自身的市场营销策略不相符时,难以发挥出其优势所在,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将会逐步显现出问题与隐患。这类情况下,企业就需对自身营销策略进行转变并改变现有的资源投入力度,促进企业内部的资源技术从劣势领域向优势领域过渡,以此适应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
3.脆弱性(对优势与威胁的分析)。企业营销策略的脆弱性代表着企业原本优势产业的领先程度逐渐降低,在外部市场环境对企业的优势领域产生威胁、影响时,令企业原本的优势领域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出现优势不优的脆弱局面。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必须克服威胁,以发挥优势。
4.问题性(对劣势与威胁的评价)。当企业自身的市场营销劣势与外部市场威胁相结合时,企业的市场营销乃至生存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企业必须对此及时转变营销策略,从而在事关企业生死的市场挑战与威胁中安稳度过并生存下来。
(二)SWOT分析法在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各方面的具体运用评析
1.企业在市场营销中的优势分析。第一,资本规模优势。部分企业伴随自身常年的经营发展,往往具备较大的资产规模。相应的资金实力能帮助企业进行更为深入与广泛的市场竞争,同时为其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保持企业在市场营销竞争中的优势地位。第二,成本优势。部分企业因身处区域环境与其他企业的区别,造成该企业的产品生产成本与劳动力成本更低,相对的制造产品与服务价格也能控制在较低的水平。进而在市场营销中取得更大的销售额,并且也能投入更多的资金到产品研发与开发工作中,使得企业占据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2.企业在市场营销中的劣势分析。第一,人才管理劣势。这类问题在国有制企业中较为突出,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并未进行及时的管理机制的改进,部分企业还在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招聘与晋升机制上存在缺陷,令员工难以对企业产生责任感与归属感。进而加剧企业的人才流失状况,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第二,企业品牌建设与技术开发劣势。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过度追逐利润,忽视对企业产品品牌的开发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力度,使得企业品牌影响力并未随着销售额的增加而扩大,并且造成企业长期销售单一产品,新产品却迟迟无法上线。当其他企业研制出新产品参与市场营销竞争时,企业就会因自身产品品牌影响力与技术质量的缺失,丧失有力的市场竞争力。
3.企业在市场营销中的机会分析。第一,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带来的机会。伴随多年改革开放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建设,我国当前的市场供求布局、经济体制条件与对外关系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国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大、国内外贸易关系的建立推动下,我国今后各行业的发展仍将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并带动各地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此为各行业企业带来了更为巨大的发展契机,令其在市场中寻得商机。第二,政策的扶持。部分行业在我国尚属新兴领域,此类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扶持帮助,政策扶持为整个行业与各企业发展带来有效的资源、资金支持与政策倾斜;同时也帮助部分企业解决了在发展初期遇到的困难,并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面对此种情况,企业应紧抓行业政策扶持的契机,积极把握市场发展机遇,参与相关市场营销建设,通过优惠政策、财政支持的帮助引导,取得企业的有效发展进步。
4.企业在市场营销中的威胁分析。第一,外资企业带来的竞争威胁。伴随我国与世界经济体系的接轨,各类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力度逐年增加,相应也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而此类跨国企业通常具备更深的行业营销经验,相应的资金实力与技术水平也比国内企业更高,各类市场营销手段与模式也更为丰富完善。继而使得我国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劣势与威胁,诸多销售客户与利润增长点均被其抢先一步,使得企业自身的市场份额减少,进而威胁其发展与生存状况。第二,市场开发不足。部分企业虽然生产经营水平较高,相应的产品服务也较为先进丰富。但往往因行业整体的市场开发进度不足,没有挖掘出潜在的消费群体,使得整个市场始终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造成企业年销售额度增长缓慢,令企业始终难以获得高速发展,影响其生存与壮大。
(三)企业基于SWOT分析法采取的市场营销发展策略
1.实施品牌营销策略。品牌是企业在市场营销竞争中的重要手段,品牌影响力与信誉的大小,将极大影响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与产品信赖度。优秀的品牌可以椭企业建立健康、良好的企业产品与服务印象,进而提升其产品服务在市场中的销售份额,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与优势地位。对此各企业就应积极实施品牌营销策略,一方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进行社会公共福利与环保建设,提升其品牌在群众中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另一方面,借鉴国内外行业先进企业的品牌发展经验,进行品牌价值与影响力的发掘、管理工作,以推动企业当前品牌价值的优化扩展。比如对企业原有的产品与服务进行改组创新,依据现有的市场行情与消费者需求,推出针对性的产品品牌,以迎合市场需要增加其品牌影响力。同时,进行潜在市场与客户的开发工作,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挖掘出潜在客户的消费心理与需要,进而进行新产品、服务的开发研制,为其提供适宜的品牌产品服务,以推动企业销售市场与品牌价值扩大到目标。
2.改善企业内部人才管理机制,进行内部营销建设。部分企业在内部人才管理上往往存在诸多缺陷,对此企业就应建立一套内部营销战略,将企业内部员工视为“客户”来进行管理与服务,以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效。对此企业需要一方面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与管理机制,时刻注意员工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各类生活与工作上的帮助,以此提升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与认同感。另一方面建立公正合理的薪酬分配、福利待遇与岗位提拔机制,令员工能公平地参与各类人事职务竞争,避免因薪酬、晋升等工作造成员工对企业不满的问题。以此构建起和谐轻松的企业交流环境,促进其人力资源管理成效的优化。
三、结语
SWOT分析法为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优化改进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各企业应基于自身的分析评价结果,进行市场营销战略的调整,以此满足市场竞争对企业的要求,推动企业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许峰.老字号企业营销的SWOT分析及振兴策略[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1):99-101.
[2] 张■娴.企业微博营销SWOT分析及营销策略探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10):67-69.
我院管理人才培训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实际需要,用新的培训理念和方法,多渠道、灵活多样地开展培训工作,全面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在广泛开展培训需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现拟订《2012年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计划》如下:
一、培训对象:医院全体中层以上管理干部
二、培训内容
1.医院战略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竞争走势;国内外卫生和医疗改革前沿和热点问题;医院外部政策环境和医院内部组织结构与经营管理的战略性分析;卫生事业改革与医院发展战略定位;医院战略管理的艺术与实务等。使学员通过学习能够熟悉环境分析、规划过程、资源分配、组织结构、竞争对手分析以及定位等概念,对战略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了解中国医院所处的政策环境和外部竞争环境,应用战略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和把握医院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的关键点。2.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院人力资源战略与竞争优势保持;医院人员招聘、人员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医院绩效考核与管理;医院薪酬设计与管理以及医院完善的激励机制的建立等。通过学习使学员认识到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是提高人的能力、激发人的活力,认识到人力资源是医院最有价值的资产。3.医院营销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医疗服务营销的理论和观点演变;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医院营销战略规划与医院市场定位;医院市场营销策略;医疗服务产品设计与开发;医院客户关系管理以及医患沟通技巧等。通过学习使学员熟悉基本营销理论,提高把握中国医疗市场的主观能动性,了解未来发展态势,具备进行营销规划和设计营销策略的能力。4.医院财务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医院财务报表分析;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医院财务费用控制及其程序;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分析;医院财务分析及其前景预测;医院的收购与兼并;医疗行业的融资渠道;医院改制和医院资产评估等。通过学习使学员熟悉医院财务报表的内容,学会用财务数据来分析医院经营状况并指导决策。5.医疗质量与医疗风险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医院质量控制及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考核与评价;医疗费用控制评价;循证医学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医患沟通的风险防范和规避等。通过学习让学员熟悉和了解如何建立医院医疗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医院医疗质量意识、进行医疗质量控制和费用控制,从而让学员提高工作效率和树立全新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整体素质。
战略营销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营销管理策略,医院要想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而且要有实施战略的具体计划。所谓战略营销是指医院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的总体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主要分为总体战略、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其中,所谓总体战略是指医院的决策者根据医院的性质、目标和宗旨选择医院的重点发展项目,并且使得该项目能够在医疗行业中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长久的竞争优势,除此之外,医院应通过合理配置医院内外部的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医院内的各项业务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互相支持、互相协调、共同发展;业务战略是医院得以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医院的每一个科室都是一个业务单位,每一个业务单位都有自身单独的业务、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因此,医院应根据每个科室的特点制定适当的业务发展目标以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医院的职能战略是短期性战略,主要是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为了总体战略和业务战略的顺利实施而有效地运用相关的管理职能保证医院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
质量营销是医院服务的最重要的部分,反映了医院整体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甚至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否,是医疗服务的生命线,贯穿于医院管理的整个过程之中。诊断的准确性、治疗的有效性和服务的方便性等方面是考核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院必须首先保证良好的质量,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开展营销活动,才能提高医院的信任度,达到质量营销形成良好的口碑以进行持续传播的目的。
品牌营销是市场规律的要求、医院长期发展的需要,是指医院在公众心目中的整体形象,涉及到医院的医疗习惯内容、质量形象、服务形象和医疗价格等众多方面的因素。在进行此营销策略时,应将用于宣传医院的一系列活动(如广告、公关等)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全新的营销方式和营销理念,从各个渠道和各个方面来宣传医院的统一信息以使公众心中对医院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品牌是医院的无形资产,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手段及医院的内在服务在公众心中建立品牌意识,达到医院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突出医院的医疗服务在同行中的领先优势,从而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及公众的认知度,达到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转化率的目的。人力资源营销是医院营销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支撑着整个医院营销活动的进行。目前医院人力资源青黄不接的现状是困扰很多医院发展的障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是科技的载体,优秀的医疗人员队伍建设是医院做大做强的依靠。在整个营销活动中,无论是战略、品牌营销还是质量营销都离不开医院内在的技术及服务创新。同时,医院的发展也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加入。优秀人才可以为医院发展注入动力,医院的发展也会促进其他营销活动的深化,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符合医院发展的人才战略是使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在逐渐进入市场、建立竞争机制,其管理模式已经从“政策依赖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要想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并在其中求得长期稳定发展,医院必须树立全新的经营理念,形成特有的营销管理模式。
二、医院营销管理的财务分析
医院采取各种营销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品牌认知度,扩大受众面,以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监测各种营销活动进行的效果,对于医院的各种营销活动取得的收益进行分析,以合理的运用资源,从而使资产运用达到最大化,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各种营销策略的运用对于医院经营管理活动的影响,可以从医院进行各种营销策略后产生的财务效果上展开研究,具体分析如下:
1.从营销控制的视角出发,对于医院营销的各种手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人力资源的分配,主要是中、高层管理通过市场预期、营销财务比例、营业预期对于年度和整个营销计划进行控制,营销的主管人员通过对于具体的营销活动掌握以及营销活动的实施方案进行控制,实施人员通过公众的反馈对于营销活动的各个具体实施环节进行效率控制。分层控制的目的是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以及通过财务数据对于营销效率进行财务分析,以提高医院营销活动的资本净值报酬率。
2.从医院进行各种营销活动后所取得的销售利润率可以看出每个营销活动的效果,销售利润率就是净利润除以销售收入,通过它可以看出一段时间内医院的利润增长情况。对于每次的具体营销活动进行财务分析,可以看到每个方案实施的效果以及医院的净利润,以更加合理的运用各种营销手段以配合医院营销的整体战略,更加有效地管理医院的营销活动,实现医院营销效益的最大化。
3.从财务的角度看医院营销管理,还需要引入营销费用率的概念。营销费用率就是医院的营业费用除以营业收入。营销费用率也是检测营销活动成果的重要财务指标。通过对此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可以对医院营销活动中各个控制层的人员配置、广告投放区域和形式、各种促销活动进行成本控制,以最合适的成本建设营销队伍,投放最有效率的广告,提高公众对于品牌的忠诚度,达到完成既定营业收入的目的,实现资本利用的最大化。
4.对于医院战略、品牌营销以及一些耗时比较长的广告投放效果,通过以上的财务数据不能直观的显示,那么就需要引入投资回报率这一财务指标。投资回报率就是年销售利润除以当年各期平均投入的营运资金。通过这一指标我们可以看到医院全年进行的营销活动所取得的回报率,这样就可以对医院整体战略营销的营销策略实施效果进行监控,以使决策层对于未来的营销整体战略进行更好的布局。
5.从总资产周转率也可以看出营销策略的效果,总资产周转率就是销售收入除以总资产。资金周转的快慢说明了医院从药品供货商到销售的周期时间长短。它从侧面反映了医院整个营销活动对于公众的影响,这个数据指标可以用来参考品牌战略营销和整体战略营销采用后对医院的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效果。
除以上财务指标外,有些对医院长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指标无法直接从财务数据上体现出来。信用就是其中对医院经营具有重要影响的一项指标。信用如品牌一样都是医院的无形资产。在中国的商业活动中,经常会有“人情”一说,所以,营销活动很多时候也会预支一部分信用出去,例如,暂时未付一部分广告费、未付药品供应商的一些款项等。这部分数据在短期的财务数据中可能无法体现出来。另一项无法在以上财务数据直观体现的就是人力资源营销的价值计算。人才是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医院进行所有的业务活动的一个重要支持和不可缺少的发展保证,人才的多少以及质量的优劣已经逐渐成为包括医院在内各种行业的企业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人才营销战略对于医院的影响是一个长期高回报的投资过程,已经引起了医院决策者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