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物资产盘点方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业科研单位由于其业务性质,经常发生有关动植物的购买、处置及其他相关支出业务。在新《规则》施行前,国家颁布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体系中没有对动植物资产的定义及核算做出专门规定,各单位在处理有关动植物业务时主要依据《制度》对其进行确认、计量及记录。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动植物用途不同其经济实质存在差异,例如有的动植物是作为抗药性等实验对象购入,其生命周期短、使用后没有再回收利用的价值,经济实质为消耗性;有的动植物是为研究遗传基因性状等科学实验目的购入,生命周期较长,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孳息及使用后动植物体继续存在经济价值,经济实质为生产性。由于没有关于对动植物资产进行定义及分类的统一规定,不同单位在处理相同的业务时往往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导致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有的单位对动植物资产在购入时直接列支,对于生命周期较长、单位价值较高、数量较大(如:牛羊、林木等)的生物资产只做备查登记,无法客观真实的反应资产情况,形成账外资产,会计信息失真。
二、对生物资产核算的构想
为克服在现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体系下核算动植物资产业务中存在的弊端,对动植物资产进行统一的定义、分类十分必要。2006年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对企业生物资产会计核算进行规范,该准则将生物资产定义为“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并将生物资产分为三类,(1)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2)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3)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对各类生物资产的核算做出了具体要求,将消耗性生物资产列为流动资产核算,将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列为非流动资产核算。笔者建议在修订事业《准则》时可以参考企业《准则》中对生物资产定义、分类。对于农业科研单位,由于其单位性质及业务范围,会计核算中只涉及到消耗性生物资产及生产性生物资产。生物资产由于其具有生物特性,其价值增减方式与其他资产有显著区别,将生物资产与其他资产区分并分类核算十分必要,建议增设消耗性生物资产及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进行专门核算及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报。
1.存量生物资产会计处理。首先对存量生物资产按其经济实质进行区分,区分为生产性生物资产与消耗性生物资产
(1)账外生产性生物资产。①对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按固定资产管理,借: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贷:固定基金。入账金额一般情况下按照取得时的成本计量,对于自行营造或繁殖的生物资产,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则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完经的农业资产评估准则,尤其缺乏对动物的评估理论与方法,通常以市场价值代替公允价值,运用市场法对不同生长阶段下的生物资产价值进行合理评估。对于没有市场参照物或评估依据的珍稀生物资产可以不评估,也不按成本模式计量。可以在财务报表附中说明。②对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但大批同类购进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按其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借: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贷:固定基金
(2)消耗性生物资产。对消耗性生物资产进一步按取得时记入材料及直接列支区分为两类。①取得时记入材料的按取得时的入账价值;借:消耗性生物资产贷:材料;②取得时直接列支的按取得时的入账价值记入资产备查簿,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
2.新增生物资产及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
新增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固定资产入账价值规定确定入账金额
借:相关支出科目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同时,借:固定资产—生物性资产 贷:固定基金
新增自行营造或繁殖的生产性生物资产
在其达到预定使用状态之前的发生的相关支出按实际发生金额予以资本化
借: 相关支出科目 贷:银行存款等 同时借:固定资产—生物性资产 贷:固定基金
新增的消耗性生物资产按照材料入账价值规定确定入账金额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对于生物资产购入后及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后续支出,不论生产消费性生物资产均按实际发生金额记入相关支出科目
借:相关支出科目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3.领用及处置的会计处理
领用消耗性生物资产按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借:相关支出科目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
处置消耗性生物资产按入账价值
借:相关支出科目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 同时按收到的处置收入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收入
处置生产性生物资产按收到的处置收入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收入 同时按入账价值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01
作为钻探企业,特别是钻探企业的海外项目,具有一定量的物资库存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物资库存超过日常所需的物资量,那么就会产生物资库存积压,不仅需要大面积的库房来存储,给现场物资存储带来困难,而且也会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流动,增加企业的作业成本,影响企业的生存空间。
一、产生物资库存原因分析
钻探企业主要以钻井和修井作业生产为主营业务,因此生产需要的物资多大几百种,甚至上千种之多,这其中不乏有些价值非常高的笨重物资,而且每种物资的消耗还没有规律可以寻找,特别是海外项目还会受到国际形式和原油价格等的影响,因此会造成物资库存有一定的积压和呆滞物资的产生。通过对现有物资产生库存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产生物资库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一)物资采购过剩
海外项目与国内项目有所不同,对于缺少的物资不能及时组织到位,因此在采购的时候就需要对易消耗的物资进行多储备。
(二)作业量不足
近年来受到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形式的影响,使国际原油价格接连受挫,徘徊在地位难以上扬,导致大部分石油企业缩减投资,使钻井作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钻井井位严重不足,使部分钻井队伍停产歇业,减少了物资的消耗。
(三)管理模式不健全
目前项目部、作业队和钻井队都有自己的物资库房和物资存储,不能实现统一的物资管理体系,使各种物资出现不同程度的积压,导致物资过剩。
二、降低物资库存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物资库存总体情况、库存大形成的原因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严格控制采购,以消耗现有库存为主;二是缩短采购周期。
(一)严格控制采购,消耗现有库存
要想消耗现有库存,就必须将未有工作量队伍的物资调剂给有工作量的队伍,打破原有管理模式,打破专业公司之间利益格局,以钻探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来进行管理。
为消耗现有库存,提高项目综合效益,国际事业部制定了《境外项目2016年物资管理重点工作安排》。通过对该工作安排的持续推进落实,使项目部、作业队加强了成本意识,专业公司逐渐形成整体大局的观念,达到了共用共享、消耗现有库存,降本增效的目的,同时也在员工心中逐渐树立起了企业以效益为中心的理念。
(二)缩短采购周期
要想缩短采购周期,就必须改变现有的采购、发运管理模式。特别是需要国内组织的物资不再全部通过海外保障分公司采购,也不再全部通过国际事业部进行发运。为缩短采购周期,国际事业部支持项目部通过设立的境外分公司在当地、中东地区、国内进行采购并组织发运相关事宜。现场物资储备量与采购周期成正比关系,储备量随采购周期的缩短而降低。
(三)持续推进落实《境外项目2016年物资管理重点工作安排》
1.盘点物资库存
要求项目部每月盘点库存,做到账实相符,每半年将盘点结果报国际事业部备案。同时,就采购情况与库存情况形成分析报告,与盘点结果一并报国际事业部。
2.严格控制采购,消耗现有库存
2016年物资管理工作继续以消耗、调剂现有库存为主,严格控制采购计划。项目部要严格审核把关物资计划,未经审核的计划不得进入采购流程。项目部将审核后的物资计划上报,上级单位按照额度进行审批或备案,并开展调剂工作。对于合同工作量不确定的项目,要以满足现有工作为主,尽可能维持低库存。
3.实现物资统一(集中)管理
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积极推进有条件的项目建立集中库存管理,实现项目部对入库、出库和账目的全面管理。无法实现集中管理的项目,项目部要全面掌握作业队库存情况,统筹物资备用,实现物资共享调剂。
4.规范出入库管理
进一步明确绞车、顶驱电机等固定资产及钻具、井控装备等递延资产要从材料中分离出来,不能计入材料库存。
5.开展物资消耗写实工作
项目部开展单队物资消耗写实工作,掌握单队月度消耗情况,为物资采购和库存管理提供依据。
(四)实施责任分工管理
可以将物资采购进行责任的分工,库存如何去控制主要源头在于采购人员,从采购人员抓起,实施责任制度,可以通过每个月的月末要求相应的采购人员做好及时的物资跟踪报告,凡是出库的物资量小于库存量的时候,要做好详细的统计并标明每件物资所剩的数量,将工作责任落实到采购人员及相对应的工作人员身上,可以更好地发挥工作人员的价值,更好地做好物资库存的管理。另外,对于审计而言,就不仅仅是查看财务的工作那么简单,需要审计人员再核实一遍,并对所有的库存情况做统筹汇总,并向上级说明情况,每个人各司其职,遵守自己的责任,不仅可以使企业资金得到充实的运用,更能防止期间的物资资金贪污情况,加强了企业的管理制度,也同时有效地控制了物资的库存情况。
三、结语
对于钻探企业海外项目的物资管理,需要从采购源头抓起,尽量缩短采购周期,实现物资的统一调拨,消耗现有库存,强化物资管理办法,尽量减少物资库存的产生,这样才能盘好资产,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我院医院信息系统(HIS)中已包含固定资产管理平台,物资科、设备科等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可通过各自职工编码登录,共同使用一个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但设备的建卡、录入、盘点、折旧计算等方面还存在人工管理的情况。例如每年年末全院都会进行资产盘点,采用的是传统的手工清点方法,需花费1个多月的时间,部门之间进行核对账目还要花费1个月的时间,因此工作量巨大,耗时长,人力多,而且盘点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2现用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2.1账物不清
医院临床、医技科室是设备的使用者,且各部门都使用着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均负有职责。医院的财务科、设备科、物资科等职能部门都建有分类账目或台账。但由于固定资产数目庞大,管理不到位,导致账实不符的情况时有发生。
2.2移交不清
资产转移使用或折价转让管理制度维护不力,对离职调动人员如何办理移交手续,如何转移使用或折价转让等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2.3部分固定资产利用率低
部分通用设备难以得到统一调剂使用,导致利用率不高,各个部门只顾本部门的需要,要求增加仪器设备,从而造成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另外由于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还存在采购不规范的现象,过度采购也造成利用率不高。
3个人数字助理(PDA)终端和二维码技术进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架构
3.1PDA及二维码技术的应用
PDA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访问数据服务器,与服务器端进行数据交换,配备条码扫描功能,具有体积小、便携等特点。借助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设备管理员通过PDA,使用条码扫描仪扫描固定资产上的条码进行盘点、维修、保养、强检以及数据同步的操作,从而查询到该固定资产的详细信息,并将其实际运行情况记录到PDA,通过PDA将盘点数据实时或定时上传至数据库(图1)。二维码由多行组成条形码,不同于一维条码,不需要连接一个数据库,本身可存储大量数据,当条形码受一定破坏时,错误纠正能使条形码能正确解析二维码,具有信息容量大、编码范围广、容错能力强和可纠错等优点。依靠其大数据信息量存储的特性将医院固定资产的编码、名称、设备、规格、型号、数量等大量信息制作成二维条码,以实现收信息快速而准确地自动识别和录入,方便对固定资产的核查、盘点。实现“账、签、物”相对应。通过智能终端扫码功能,可以快速获取、交换资产的信息[3]。
3.2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构架设计
将PDA终端和二维码技术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衔接。系统分为PDA端和后台管理PC端,PDA端主要通过扫描装备的二维码了解设备的入库、出库、盘点、日常科室使用情况等整个物流过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将设备的整个物流管理过程中的出入库信息、调拨信息等主要数据收集并生成一个二维码,PDA在扫描解析这个二维码后可以获取这些关键数据,在用无线接入WLAN(Wi-Fi)网络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在数据库中查询某一个阶段的具体信息[4-5]。通过HIS服务器、PDA移动管理、科室电脑终端、二维码标签4部分,主要完成以下功能:(1)全面覆盖医院固定资产的建卡及科室变动,实现大型设备使用收入、折旧、维修保养、保修、盘点、报废处置等的全面管理。(2)支持全方位、多角度灵活查询固定资产情况,自动生成财务、管理决策及相关报表。(3)支持移动PDA、手工及科室与全院间无缝联动的盘点形式。(4)支持科室盘点、设备位置信息维护及与全员盘点的互通。(5)支持网上报修流程及保修记录查询。
4小结
将PDA终端和二维码技术融入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架构后,我院固定资产及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中避免或减少了如资产管理、分类不清晰,资产盘点清查清查效率低下,折旧计算费时费力,信息重复录入、数据不一致,日常管理与数据上报不对应,容易出现遗漏,使用科室无法了解自身设备中使用情况等问题,提升了我院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苌飞霸,尹军,赖晓娟.基于智能终端二维码的医院医学设备管理系统现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6,35(2):214-217.
[2]顾昕元,高磊.二维码在医疗设备管理和维护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10):66-68.
[3]吴兵,郭晓军,刘邦国,等.条形码和电子标签技术在医院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杂志,2013,20(12):1139-1141.
工业企业的经营资产一般不涉及生物资产,即使有涉及生物资产,生物资产的产权也非常明晰,虽然在经营资产并购过程中要求具备很强的行业技术和财务管理等专业水平,但一般不存在或易于避免经营资产并购过程中产生的或有事项风险。
林业企业的经营资产涉及生物资产,由于林业行业的精细化程度不高,对于连绵不断的山场划分带有强烈的人为操作性,虽说林业主管部门采用了许多林业管理技术,尽可能做到合理划分林班,其中难免受制图比例、行政区划、地理状况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使山场的小班基本情况一览表、山场地形图等往往难以一一对应,这就给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或有事项风险。它不仅需要林业技术和财务管理等专业人员协同工作,在经营资产的并购前进行精细的外业调查、测算和认真的内业校对、分析,还需要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的密切配合,理清完整的内勤和外业等明细资料,更重要的是需要在并购交易前对内勤和外业等明细资料、相关的并购合同及山场进行实地复核确认,这样才有可能控制和避免因“纸上谈兵”或“指东划西”等现象带来的或有事项风险。即便如此,因为我国的林权改革之路尚属探索阶段,仍有可能存在如自留山划分、插花山归属、林地范围内夹带经济林或竹林等其它的经营林种、并购经营资产的当地村民代表确认山场林权转让手续的真实性等产权争议,林业企业经营资产并购的或有事项风险仍然客观存在。林业企业的相关经营管理人员应从经营资产并购的源头防范和控制相关风险,对于并购后发现已经存在的相关产权纠纷,要认真学习并深入了解、掌握林业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把握有利时机,及时协调解决,努力争取把经营资产并购的或有事项风险降到最低。
二、工业企业与林业企业产品生产的量化与预算管理不同
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一般都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控制程序,操作性强,精细化程度相对较高,作为财务预算管理起点的生产预算管理的可控程度及准确率也同样很高,产品生产的量化和预算管理都可以做到比较准确。林业企业产品生产(即木材生产)的设计程序却非常特殊,虽然整体流程具有其科学合理性,但是目前组织木材生产必须先取得林业主管部门的审批同意,其中重点依照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技术规定审查林分的起源、年龄、树种及经营方式等是否符合审批条件,并分解下达采伐指标,也就是受到采伐指标的限制。然后再由林业主管部门下属的设计中心(有些地方允许聘请具有相关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根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技术规定负责对采伐山场进行伐区设计,由于目前的林业金费采取源头征收方式,林业金费与伐区设计量直接挂钩,所有的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林业企业的生产自主性受到极大限制,与工业企业的真正自主生产经营存在天壤之别,产品生产的量化管理变成不可控,预算管理的准确度也就大大下降。林业企业的相关经营管理人员应精心钻研专业知识,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提高专业判断与预算能力,努力争取在将来的林改中能影响并提高伐区设计的准确性,提高产品生产的量化和预算管理,降低林业经营风险。
三、工业企业与林业企业应收款项的管理与控制不同
工业企业一般是发展相对成熟的行业,有较为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的组织结构、经济规模和经营方式多种多样,随之而形成应收款项的原因和风险虽然各不一样,但一般都有一个量化积累过程。林业企业所处的市场化程度相对不高,个体私营业主和民营资本所占的比重大,数量分散且形式多样,与其签订的销售合同履约和保障力都相对较低,而每份合同的金额又比较大,应收款项的风险也就加大。现在普遍推行的“包产包销”方式,由同一个承包方负责木材的生产与销售,因大多数个体私营业主的资金实力不够强大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劳务工资一般按生产进度预支和结算,而销售款项却在理论和事实上都比较滞后,绝大多数承包方不能在合同签订时立即交清高额的木材包销款项。由于受行业的市场化竞争程度的影响,林业企业的预付款项也比较多,特别是经营木材或木片加工、贸易和采取“包产包销”方式经营的林业企业尤其突出。
林业企业应强化财务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客户资信档案管理制度、财务风险预警制度和资金支付审批制度等内控制度,安排专人负责跟踪承包方的生产与销售情况,加强伐区的现场管理,严格执行林业生产标准,严防抚育间伐山场的违规采伐现象,控制抚育间伐木材的无证流失,严格规范木片发货审批程序,严格控制预付款项,密切关注“包产包销”木材的无证发运情况,由专人负责严格管理有关的木材调运码单、检尺码单、检疫码单等,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及时监管和控制应收款项,从源头控制应收款项的风险。一般情况下,采取“包产包销” 经营方式的林业企业,只有在做到合同签订之后收到大部分(一般为包销合同总价款的50%以上)的货款保证金,余款可以视具体情况按照销售进度(一般在销量达到包销合同总数量的30%-50%时必须全部结清包销款项)结算,这样才能较有效地防范和规避应收款项的风险。
四、工业企业与林业企业不可预见费用的预算与管理不同
工业企业一般不存在不可预见费用,即使存在部分意外开支也大都可以划归为或有事项费用,事前有较可靠的证据或经验供预见、分析和判断,虽然存在无法在事前估计结果和估算费用的现象,但是发生的概率较低,且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其预算和管理也就相对简单。
林业企业普遍存在不可预见费用,且在事前无法作出任何可靠的预见和判断,无法估算不可预见费用的金额,即使借助历史经验推算,准确率也非常低,基本上无参考价值。林业企业不可预见费用的主要构成包括:“三防损失”(即:森林资源的病虫害防护损失、森林资源的火灾防护损失、森林资源的盗砍滥伐防护损失)、木材生产的过路过田补偿费等。这些费用受农业生产、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社会环境、经济水平、法制规范等诸多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它不仅需要林业企业的高度重视与防范,还依赖于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与密切配合,加强社会的法制治理,才有可能降低甚至于避免相关的损失。林业企业应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管护队伍,加大和充实森林资源的管护力量,强化森林资源的管护宣传力度,增强林区的巡查监管,争取当地林业执法部门的支持,建立联防协管机制,严厉打击森林违法犯罪分子,努力降低“三防损失”,降低林业企业的经营风险。
五、工业企业与林业企业资产经营与管理的方式不同
工业企业一般都是直接通过对主要资产的经营,进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从而创造利润。经营资产的运转周期相对较短,对资产的保管、摊销、盘点等管理工作都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控制程序,都是在企业内部或可以控制的企业外部区域进行。
(一)核算对象
通常养禽业生物资产主要包括养鸡业的鸡、养鸭业的鸭、养鹅业的鹅。还有其他特殊养禽。这里讲解的养禽业生物资产的核算禽的种类主要指鸡、鸭、鹅。为便于管理和核算,禽类群别划分如下:(1)“基本禽群”,包括产禽(蛋禽)、待产的成龄禽;(2)“幼禽和育肥禽群”;(3)“人工孵化群”。
养禽业生物资产核算的对象主要指禽的种类和群别。养禽业生产成本核算的对象主要指承担发生各项生产成本的禽蛋、幼禽、育肥禽、人工孵化的雏禽。
(二)科目设置
为了核算养禽业生物资产有关业务,应设置主要科目。主要科目名称和核算内容如下:(1)“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2)“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3)“养禽业生产成本”科目。
二、按生产管理流程发生的业务讲解账务处理方法
以养鸭为例,讲解按生产流程发生的正常典型业务的账务处理,归纳为如下5大类20项业务事例,分别叙述。非典型特殊会计业务事例和副产品等业务事例,本讲解不再叙述。本讲解也不包括房屋和设备等建设工程业务的核算。
(一)鸭的饲养准备阶段的核算
包括发生购买饲料、防疫药品、鸭苗和种鸭等业务的核算。
例1:银行和现金支付购入饲料和药品等原材料款,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原材料采购成本的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饲料、××药品、××
贷:银行存款
贷:库存现金
例2:银行支付职工薪酬,按工资表应付金额计算。会计分录如下: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例3:银行和部分现金支付购入种鸭(产蛋成龄鸭)款,按应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种鸭该资产的其他支出。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性生物资产――基本鸭群
贷:银行存款
贷:库存现金
(二)幼鸭和育肥鸭饲养的核算
包括直接使用的人工、直接消耗的饲料和直接消耗的药品等业务的核算。属于养鸭共用的水、电、汽(由于只有一个表计量)和有关共同用人工以及其他共同开支,应在“养禽业生产成本――共同费用”科目核算,借记“养禽业生产成本――共同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而后分摊。属于公司管理方面的人工和有关费用,应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例4:养鸭直接使用的人工,按工资表分配数额计算。会计分录如下:借:养禽业生产成本――幼鸭和育肥鸭
贷:应付职工薪酬
例5:养鸭直接消耗的饲料,按报表饲料投入数额或者按盘点饲料投入数额计算。会计分录如下:
借:养禽业生产成本――幼鸭和育肥鸭
贷:原材料-××饲料
(三)鸭的转群的核算
指鸭群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进入又一正常生产期,包括育肥鸭成本的结转、育肥鸭转群为基本鸭群(产蛋鸭、待产蛋的成龄鸭)、淘汰的基本鸭群转群为育肥鸭的核算。如有人工孵化雏鸭,也要转群为幼鸭和育肥鸭。
例6:育肥鸭转群为基本鸭群,先结转育肥鸭的全部成本,包括育肥鸭转群前发生的通过“养禽业生产成本――幼鸭和育肥鸭”科目核算的饲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会计分录如下: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幼鸭和育肥鸭
贷:养禽业生产成本――幼鸭和育肥鸭
例7:育肥鸭转群为基本鸭群,按育肥鸭的账面价值结转,包括原全部购买价值和结转的饲养过程的全部成本。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基本鸭群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幼鸭和育肥鸭
例8:淘汰的产蛋鸭(基本鸭群)转群为育肥鸭,按淘汰的基本鸭群的账面价值结转。会计分录如下: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幼鸭和育肥鸭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基本鸭群
例9:人工孵化雏鸭转群为幼鸭和育肥鸭,按人工孵化雏鸭的账面价值结转。会计分录如下: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幼鸭和育肥鸭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人工孵化雏鸭
(四)产蛋鸭(基本鸭群)饲养费用的核算
包括产蛋鸭、待产蛋的成龄鸭的全部饲养费用全部由鸭蛋产品承担,不再构成产蛋鸭(基本鸭群)的自身价值。鸭蛋产品成本,应通过“养禽业生产成本――鸭蛋”科目核算。
例10:产蛋鸭的饲养费用,按实际消耗数额结转。会计分录如下:借:养禽业生产成本――鸭蛋(产蛋鸭的基本鸭群)
贷:应付职工薪酬
贷:原材料-××饲料
贷:原材料-××药品
贷:养禽业生产成本――共同费用
三、按设置的会计科目讲解账务处理方法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涉及生物资产会计科目的账务处理,主要讲解“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养禽业生产成本” 三个科目账务处理的方法。其中,对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有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规定,应予以纠正,讲解别加以说明。现在,仍以养鸭为例进行讲解。
(一)“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的账务处理
养鸭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核算,主要是对“基本鸭群”,包括产蛋鸭、待产蛋的成龄鸭的原价进行核算。其主要业务核算的账务处理方法如下:
例(1):企业外购成龄产蛋鸭,按应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基本鸭群
贷:银行存款
贷:库存现金
例(2):待产蛋的成龄鸭,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后发生的管护、饲养费用等后续支出,全部由鸭蛋产品承担,按实际消耗数额结转,在“养禽业生产成本――鸭蛋”科目核算。会计分录如下:
借:养禽业生产成本――鸭蛋
贷:应付职工薪酬
贷:原材料-××饲料
贷:原材料-××药品
贷:养禽业生产成本――共同费用
例(3):处置产蛋的基本鸭群(生产性生物资产),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计算。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负差额)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基本鸭群
或者:
借:银行存款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基本鸭群
贷: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正差额)
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二)“养禽业生产成本”科目的账务处理
“养禽业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为饲养产蛋鸭和待产蛋成龄鸭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即鸭蛋的生产成本;饲养幼鸭和育肥鸭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人工孵化鸭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分别养鸭业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其主要业务核算的账务处理方法如下:
例(4):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应由鸭蛋(产品)、幼鸭和育肥鸭(消耗性生物资产)、基本鸭群(生产性生物资产)共同负担的费用,按实际消耗数额计算。和上面(例5)前关于水、电、汽说明的会计分录相同类型,会计分录如下:
借:养禽业生产成本――共同费用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
例(5):期(月)末,可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对上述共同负担的费用进行分配。和上面(例13)会计分录相同类型,会计分录如下:
借:养禽业生产成本――鸭蛋(基本鸭群)、幼鸭和育肥鸭
贷:养禽业生产成本――共同费用
关键词 医院 资产管理 数字化应用
加强医院资产管理,既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必要措施,也是提高成本核算质量、提升经费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更是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此,笔者对医院资产数字化管理的手段进行深入分析,形成了医院资产“五化”数字管理模式,对促进医院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存量资产条码化。针对医院存量资产基数大、种类多、分布散、流动性强等特点,面对清产核资中底数难查清、盈亏难盘点、账实难相符、实物难定位等问题。应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引入国际通行的条形码技术,对房屋及建筑物、一般设备、文体设备、运输设备、通信设备、医疗设备、科教设备、施工及修理设备、装备维修设备、图书及音像制品等资产逐件进行卡签标贴、照相存档,采用扫码仪(PDA)进行信息采集,分类编号录入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或《物资管理系统》,进行计价挂账,达到一物一码一库的数字化管理,实时准确掌握资产数量、短缺、变动、溢余等变化,确保所有物资入库、出库、盘点都能用标签自动识别,不仅能够简化作业环节,降低数据误报率,提高工作效率,也可实现资产管理账实一致、可视可控、数据保鲜。
二是通用资产集约化。由于过去医院的办公用品、营产营具、信息化设备、文体器材、日杂用品等通用资产缺乏统筹管理,存在物资仓库分散、重用轻管并存、采购缺乏计划性、物资账目不统一、申请报领随意性大等问题。应采取集中审批、集中采购、集中配送的方法,对医院各部门和科室的物资需要,实行网上申报采购计划,由财经管理部门的资产核算管理组,进行统一汇总、统一评估、统一报批、统一采购,严格按物资管理规定入库上账,对临时急需物资实行直接配送到相关科室和部门,减少损耗和浪费,提高物资管理效益。加大发挥集约化管理的效能作用,对流动数量大、使用范围广、节支潜力多的静脉药物实行集约管理,专门成立集中配置中心,对医院病区的医嘱进行集中混合调配,采取网上审核医嘱,规避不合理用药;采取统配分送,节省护理人员;采取整合药品耗材,节约成本价值。
一、存货监盘概述
存货监盘是存货审计程序的一项核心程序,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重大的存货审计失败案例大多是因为注册会计师不重视对存货的监盘所致,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当按照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要求实施对存货的监盘,以获取有关期末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1、存货监盘的含义
对存货监盘的理解主要把握下面两个方面:一是注册会计师应该亲临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盘点状况;二是在此基础上注册会计师应该根据审计需要抽查已经盘点过的存货,对期末存货的记录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确定是否准确反映了实际的盘点结果。
2、存货监盘计划
注册会计师应该根据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特点、存货盘存制度以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等实际情况编制存货监盘计划。存货监盘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存货监盘的目标、范围及时间安排;存货监盘的要点及关注事项;参加存货监盘人员的分工;检查存货的范围。
3、存货监盘的程序
注册会计师亲临存货现场进行监盘时,一般实施下列审计程序:评价管理层用以记录和控制存货盘点结果的指令和程序;观察对管理层制定的盘点程序的执行情况;检查存货;执行抽盘程序。
二、存货监盘实务中的难点
1、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存货或者流动中的存货无法实施存货监盘
存货是企业一项重要的生产资源,它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这里所说的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存货主要是指正处于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以及正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半成品。这里所说的流动中的存货主要是指正处于验收入库、领用、搬运出库过程中的存货或者在途的存货。
在实务中,审计人员通常习惯于对存放在固定地点、处于静止状态的存货进行监盘,而对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存货或者流动中存货的监盘总是不重视,或者为了节约审计时间,降低成本等主观原因而故意避免将处于生产过程中或者流动中的存货列入存货监盘计划,从而影响存货监盘的质量,进而影响存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2、多处存放的存货监盘无法亲临现场监盘
很多企业都拥有分公司、营业网点、办事处等分支机构,特别是很多大型企业在全国甚至国外都拥有分支机构、营业网点,为了便于生产和销售,企业必须将相关存货存放于就近的分支机构,这样注册会计师想要亲临所有监盘对象现场,无论从审计时间还是审计成本上考虑都是不现实的,这就给注册会计师的监盘带来了困难,而在实务中,很多审计人员干脆忽略对这类存货的监盘,甚至有意将这类存货定于重要性水平之下而放弃实施审计实质性审计程序。
3、对于性质复杂的存货监盘难以确定数量
有些特殊类型的存货,比如生物制品、化学用品等,接触这些存货可能性不大。又比如布匹、绳子、煤炭原料、碎石、商品房、黄沙等,对这类存货有的以长度作为计量单位,也有的以面积、体积作为计量单位,在数量确定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实务中,很多注册会计师尽管对这些存货实施监盘程序,但是在键盘过程中往往是以被审计单位盘点人员给出的数据为准,而没有仔细观察盘点人员的工作甚至对其进行监盘。
4、对于易过时、易变质、易毁损的存货监盘时的质量状态难以确定
注册会计师对存货监盘的目的之一有可能是为了确定存货监盘日,存货价值确定的合理性,二对于一些容易过时、变质、毁损的存货,注册会计师可能不是很容易清楚地辨别出来,那么对于这些存货,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实务中往往只看存货的外观,这样容易将已经过时,变质的存货确定为正常存货,这样对存货计价认定是不合理的。比如医院或者药店的药品存货,通常失效或者过期的药品是没有价值不能再销售、必须销毁的。有的药品有批号、制造日期,是否过期或者失效一目了然。但有的药品可能没有批号,也没有制造日期,注册会计师不是这方面的专家,难以判断其是否失效或者过期。聘请有关专家进行鉴别,有时在时间上是或者成本上都是不允许的,这就需要注册会计师充分利用自己的职业判断,对这些存货状态作出合理的判断。有的监盘对象可能不会过期,也不会失效,但会发生自然损耗、功能损耗、经济损耗,又称贬值。比如全新的像胶产品,存放时间长容易发生老化贬值,电子数码产品,如果存放时间过长,会过时贬值。对于诸如此类易毁损\变质存货现实状态的判断是一项技术性比较高的工作,比较难以发现,一旦发生贬值,注册会计师也没有提出异议,企业也忽视,则会虚增资产的价值,违背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三、存货监盘程序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处在生产过程中或者流动中的存货监盘应注意的问题
对处于流动中的存货,注册会计师在应对监盘程序的难点问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对于盘点前后出、入库或者领用中的存货,应当检查企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测试内部控制政策的有效性。如果通过控制测试认为被审计单位相应的内部控制可靠的情况下,可以执行下列替代程序:适当检查被审计单位已盘点的记录,并对盘点日前后的购货发票、验收报告、出入库单据等进行必要的审核;检查被审计单位的存货程序是否包括对这类存货有效的截止控制程序,例如检查盘点人员如何获取存货收、发的截止信息,如何控制领用流动中存货的遗漏或者重复盘点。二是对于在途存货,注册会计师无法实施监盘程序,但是可以实施下列替代审计程序:检查进货交易凭证或者生产记录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以证实材料购销的真实性,甚至可以通过向供应商或客户函证的方式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货交易凭证。
对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存货,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存货监盘时,可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施观察和询问程序,到生产现场实地观察生产过程,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规模、工艺流程和生产周期,确定被审计单位各项成本和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的确定是否恰当、合理。同时还要掌握被审计单位在正常生产状态下应具有的生产规模,以及应该保持的在产品规模,经过检查盘点记录和重新测算确定被审计单位账面在产品的数量是否合理。二是执行分析程序,对比被审计单位各车间在不同月份的投入产出比是否保持相应的稳定,或者分析每月投入料工费的量和频率与每月的完工产品是否相配比,如果出现异常现象,注册会计师应该考虑被审计单位有利用原材料投入、完工产品的结转调节成本和利润的嫌疑。
2、对多处存放的存货的监盘程序
对于多处存放的存货,注册会计师往往无法实施监盘程序,但是放弃监盘又会影响所获取的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恰当的替代审计程序。多处存放存货的现象多见于集团公司或者大型公司,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往往包含由其他注册会计审计的一个或者多个组成部分的财务信息,那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1401号――利用其他主体的工作》规定,集团项目合伙人可以利用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这里的组成部分是指上文所提及的分公司、办事机构、营业网点等分部。当然,在利用组成部分的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时,集团项目合伙人还可以根据重要性水平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分部的存货监盘由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帮助完成,通过评价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的相关工作对确定存货监盘的可靠性。
另外,对于分支机构、营业网点比较多的企业而言,注册会计师在分析内部控制健全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1411号――考虑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考虑利用内部审计的信息。比如,可以检查内部审计实施的审计程序,评价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检查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是否得到适当的监督、复核和记录,通过进行相应的评估程序确定内部审计人员关于监盘资料和信息是否可信,是否需要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3、对于性质复杂的存货的监盘程序
对于性质特殊,无法确定数量的存货,可以采取其他恰当的替代监盘程序,而不是放弃监盘或者走走形式。比如,对于煤炭原料,如果堆场中存货堆的不是很高,注册会计师可以实地监盘,或通过旋转存货堆估计煤炭数量;甚至可以根据煤炭堆的几何形状,运用工程估测、几何计算、高空勘测,并依赖详细的存货记录。再比如,对于钢铁类存货,可以采取抽样的方法,每类型号的钢铁一共有几根,选取几根作为样本称出样本的钢铁量,然后计算出总体样本量,如果结果在重要性水平之内,可以评价呗监盘的对象账实相符。对于其他一些性质特殊的存货,比如像生物资产等,可以采取到现场观察或目测,对于想珠宝、艺术品这类资产,可以选择样品进行化验与分析,或利用专家的工作。总之,对于特殊性质的存货,应当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职业专长,遵守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选择恰当的替代程序。
4、对于易过时、易变质、易毁损的存货监盘应注意的问题
监盘日,存货的质量状况关系到存货价值认定的合理性的问题。注册会计师在实施监盘程序过程中,应当关注存货的质量状况,检查被审计单位已过时、已变质或毁损的存货是否已得到恰当的分离。有些监盘对象可能不会变质,但是会过时,比如,对于服装企业如果过时的服装过多,而注册会计师在监盘过程中没有发现,或者视若无睹则会虚增资产价值;有些存货不会过时但是会变质,比如对于超市里的鲜活食品容易变质,如果监盘过程中没有发现这类存货变质,同样会虚增资产,违背会计处理的谨慎性原则;还有一些商品容易毁损,比如玻璃制品,陶器制品等,对这类存货盘点应该抽查包装箱打开检查,或者移动货物进行抽查。所以,注册会计师在对这类存货监盘前应该先了解这类存货的性质和现实状态,并且核对该类存货的取得日期、保值日期、功能介绍书、和特殊注意事项等相关资料,在实施监盘时要遵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严格监盘,对于不能实施监盘的情况下谨慎选择恰当的替代审计程序。
四、结论
随着企业的多样化,存货的类型和性质也呈现越来越多的样式。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存货监盘工作都比较繁琐,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中最耗时、难点最多的内容之一。面临这些问题,注册会计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除了不断加强审计方面的知识技能之外,还应该了解一些统计学、市场营销学、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懂得一些测量手段、评估方法。这样可以不断增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既能,为获取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提供更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海水养殖业会计核算;核算特点;核算对象或品种
1 海水养殖业会计核算特点
海水养殖业是通过苗种的繁育和培养或外购苗种而生产出各种水产品,海岛水产养殖业经营模式一般以育苗、浮筏吊养、底播增殖、活鱼养殖为主,其成本核算具有以下特点。
1.1 成本具有不确定性
作为海水养殖的主要产品——水产品,主要是以繁育和养殖为主。由于受自然条件变化制约,变化无常的自然环境影响着水产品的产量和养殖成本。海域状况好、水温等自然条件适宜,水产品的产量就高,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就低;反之,水产品的产量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就高。
1.2 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
海水养殖业从育苗、中间育成、海上暂养、投入放养、收获或外购苗种、投入放养、收获的生产过程,生产周期少则几个月,多则4-5年,一般在1-3年或以上。由于常年性投入,使得占用在某项产品的生产资金时间相对较长,资金周转速度缓慢。
1.3 生产具有季节性,占用的资金量大
海水养殖业产品生产季节性较强,苗种投入时间相对集中,一般在每年的4~6月份或10~12月份,并且占用大量的经营资金;有的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收获,比如:海湾扇贝规模养殖从当年苗种购入到浮筏吊养、直至秋季收获仅需5个多月的时间;而有的需要较长的生产时间才能回收,比如:某企业为了扩大虾夷扇贝底播养殖规模,大量购入苗种实施三龄贝底播养殖计划,从苗种购置、投入放养、海上看护到采捕收获大约需要36个月,资金占用量较大,资金需三年多才得以回收;活鱼养殖从幼鱼的投放、看护、饵料喂养、到成鱼收获,少则1年、多则3年以上,受海域状况、水温等自然条件制约,经历越冬过程,需要北鱼南养再回运过程,到回收季节还需关注市场的行情,若出口还需不断关注汇率变化,以确报该品种实现很好的效益。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占用企业经营资金较多,一般都需要较长时间。
2 海水养殖业成本核算应考虑的问题
2.1 合理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或品种
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是海水养殖成本进行归集和核算的前提。海水养殖的任务是生产出各种水产品,因此,水产品品种是水产养殖业成本核算的对象,也就是对养殖期间所发生的各项品种费用进行分类、归集、核算。由于海水养殖养殖品种不同,因而在养殖过程中,各品种育苗、投入放养、收获的成本也不尽相同。海水养殖业按虾夷扇贝、鲍鱼、海参、海螺、海胆以及放养的鱼等来计算主要产品成本。这样能比较科学地归集和核算不同养殖品种的生产成本,有利于对海水养殖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2.2 做好成本核算基础工作
2.2.1 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帐户体系
为了归集养殖业各项费用,划分有关成本费用界限,正确计算和结转产品成本,应建立规范的成本核算帐户体系。根据需要应设置:消耗性生物资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原材料、应交税金、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现金、银行存款、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帐户。
2.2.2 建立健全各项原始记录
各种原始记录是计算产品成本的依据。各种材料物资、燃料动力的消耗、各种生产工具的耗用、产品质量验收以及暂养台筏和养成台筏、当年(或以后年度)收获台筏、空筏各是多少,每月都必须有原始记录,以利于成本核算工作更好的进行。
2.2.3 建立健全养殖物资计量、验收、保管发放工作和盘点工作
各种养殖物资采购都必须有计划、按计划购买,然后办理入库验收手续,领用要办理出库手续。年终必须清点,并处理盈亏额。
2.2.4 了解生产工艺或流程
海水养殖业核算基础是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因此说,作为财务人员或成本核算人员必须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全面生产工艺或生产过程,取得核算数据,为成本核算作准备。
2.3 正确核算成本项目
为了正确反映海水养殖成本项目的构成和范围,必须合理归集养殖成本项目,成本项目设置和划分的是否合理,对养殖成本核算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海水养殖过程中,将养殖相关的费用支出作为养殖成本进行核算,与养殖生产无关的费用支出均不应计入养殖成本,关键看其是否直接或间接用于养殖生产方面。因此,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正确划分和确定养殖成本核算项目。
根据海水养殖业的实际情况,应设立苗种费用、台筏物资摊销、燃料费、维修费、折旧费、工资及补贴、饵料费用、水电费、生活费、差旅费、养殖物资盘点损失额、海域使用金等成本费用项目。
2.4 成本核算应遵循的原则
2.4.1 收入与支出配比原则
海水养殖业进行养殖成本核算时,应将一定会计期间费用成本,与有关的收益相结合,即收入与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如燃料费、维修费、折旧费、工资及补贴、生活费、差旅费等不能明确直接进行品种归集的费用,可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按一定的分配方法和标准,分配到不同的养殖品种中。采用配比性原则进行成本核算,能准确地计算出一个时期的养殖成本和每个品种的成本。 转贴于 2.4.2 权责发生制
为了真实反映海水养殖业经营状况,各养殖企业应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因为权责发生制是依据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两个基本前提来正确划分不同会计期间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归属。并运用一些诸如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项目来记录由此形成的资产和负债等会计要素。企业会计报表是按照持续经营原则编制的,其损益的记录又要分期进行,每期的损益计算理应反映所有属于本期的真实经营业绩,收付实现制显然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因此,权责发生制能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2.4.3 划分收益性与资本性支出
收益性支出是指发生的与海水养殖生产有关(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费用支出等等)的支出。资本性支出是指那些一次购置并长时间使用的耐用资产消耗(如房屋建筑物、各种设备购置、养殖台筏等)。划分收益性与资本性支出的意义在于确定哪些费用支出应当计入当期成本,哪些支出不应当计入当期成本,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计算出各品种的养殖成本。
2.4.4 核算周期的确定
由于海水养殖专业性较强,养殖生产要经过育苗、中间育成、海上暂养、投入放养或外购、放养等过程,其生产周期一般在1-3年或以上,具有培育周期长的特点,因此,海水养殖的成本计算期从购入商品苗或育苗开始,计算到销售为止,其成本计算期一般应与生产周期相一致。例如:虾夷扇贝生长周期分三种情形,(1)自当年6月份购入幼贝,经过浮筏暂养、挂养到11月份底播,到第三年4月末收获期结束,生长周期需要22个月;(2)如果养殖单位当年11月份购入商品苗直接底播,到第三年4月末收获期结束,生长周期需要18个月;(3)从育苗开始计算,经过中间育成、海上暂养、投入放养,到第三年4月末收获期结束,生长周期需要18个月;鲍鱼自底播到收获生长周期36个月,海参自底播到收获生长周期为36个月。
2.4.5 严格区分成本费用界限
严格划分各时期产品费用的界限,严格划分不同养殖品种产品成本费用的界限,严格划分收获产品和未收获产品的费用界限,凡能直接分清的成本费用,直接计入该种产品中,不好分清的成本费用,选择合理的分配方法计入各个产品成本。
3 养殖核算程序
现以某养殖企业外购虾夷扇贝商品苗投入底播生产,到产品收获为例,谈其成本核算程序。
3.1 成本核算
(1)某养殖企业购入虾夷扇贝商品苗直接底播,发生时,记借:消耗性生物资产-底播-××年收获虾夷扇贝-××场队-苗种费,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2)在底播增殖期内,发生的直接费用,应记借:消耗性生物资产-底播-××年收获虾夷扇贝-××场队-××(成本项目),贷:现金(或银行存款)等;若发生的费用为看护底播产品共同费用,借:制造费用,贷:现金(或银行存款)等,月末,按照配比原则将费用分摊结转到“消耗性生物资产”,记借:消耗性生物资产-底播-××年收获虾夷扇贝-××场队-××(成本项目),贷:制造费用。
(3)收获底播虾夷扇贝产品时,发生的采捕费应记入收获的产品生产成本中,记借:消耗性生物资产-底播-××年收获虾夷扇贝-××场队-采捕费,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4)虾夷扇贝收获时,苗种费按收获的程度(实收面积与应收面积的比例)逐月摊销。
(5)收获期结束后,应将该年度收获的虾夷扇贝所应承担的各种费用全部体现在当期收益中,“消耗性生物资产-底播-××年收获虾夷扇贝-××场队”帐户余额为零。
3.2 销售核算
3.2.1 主营业务收入核算
该企业收到对外销售的虾夷扇贝产品款时,记借:现金或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底播-虾夷扇贝-××场队,月末结到本年利润户,记借:主营业务收入-底播-虾夷扇贝-××场队,贷:本年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底播-虾夷扇贝-××场队。
3.2.2 主营业务成本核算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01
按照国家关于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规定,所有的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建的建设项目都要编制竣工决算。竣工决算不但可以为竣工验收、新增固定资产价值提供依据,也可以全面反映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交付使用全^程中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金额,以及投资计划的执行情况。通过竣工决算,将各项费用与设计概算中相应的费用指标作对比,可以检查超支或节约情况,检查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从而为加强建设工程的投资管理提供依据。
一、竣工决算中存在的问题
1.竣工决算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高
工程竣工决算编制是一项系统、庞杂的工作,目前大量的数据和资料需要人工收集、整理和加工,难以满足企业集约高效管理的需要。一般情况下,建设项目完工并通过验收后,资产即达到可使用状态,但施工单位的预(结)算要经过监理单位、结算审核单位、建设单位的层层审核以后,才能确定最后的工程量和结算额。建设单位随后清查资产,编制竣工决算。由于管理不到位,相关岗位人员变动等原因,竣工决算时间过长。
由于没有统一的物资、设备、资产对应关系及系统固化,工程成本的归集、分摊和资产价值认定更多依赖于专业经验和主观判断,造成竣工决算质量参差不齐,不利于资产经营管理。工程竣工决算编制所需资料和数据来源于工程建设全过程,涉及多部门多环节,工程实施过程时间跨度长,业务处理信息标准不统一,需要大量的数据再搜集、再加工、再核对,造成竣工决算不及时,部分工程久拖不决、长期挂账。
2.工程项目成本不实或成本项目不完整
大型工程项目的构成非常复杂,费用种类繁多,一旦出现费用分摊方法不合理、分摊标准不准确,就容易造成资产价值虚增或虚减。在竣工验收环节,往往重视施工质量和大型设备,而附属设备和工具器具则容易被忽略。对于因设计变更而增加或减少的设备,更容易被遗漏。工程建设各环节的工作标准不规范,业务与财务协同性不足,采购提报端、工程结算端,以及合同线、成本线、资金线管理粗放,不能有效实现对数据库中各类信息的集成,不能按照统一标准和格式自动生成竣工决算报表。从而出现交付的资产不明细、形成的资产不完整的情况,不能实现业务的在线查询与追溯。
二、解决竣工决算中问题的对策
1.建立统一的“三码”对应关系,严格按照编码规则进行业务处理
根据企业统一规范的物资编码、设备分类编码、资产分类编码,梳理、明确“三码”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模板形式对“三码”对应关系进行系统固化,并建立“三码”对应的系统更新机制。其中:对于直接形成固定资产的物资,需按物资属性、设备专业确定物资与设备分类的一一对应关系;对于不直接形成固定资产的摊销类物资,依据物资类别、物资特性等信息,确认其是否可摊销至指定设备,可以摊销的,应与该类设备建立对应关系,不能直接摊销的,应先进行价值归集,待转资时再行合理分摊;对于其他费用,确认其是否可分摊至指定资产,若可以,则分摊到相应资产类别和明细;若不可以,则在所有资产间进行分摊。
规范提报采购申请流程。物资采购申请和服务采购申请应挂接到正确的工程项目层级和成本费用类型下,并将采购成本细化至最底层,明细反映项目成本费用构成。部署工程项目及所属编号准确性校验功能,防止挂接错误。严格审批采购订单,将采购合同作为采购订单生成的前置条件,实现所有采购订单与采购合同一一匹配,统一SAP系统中框架协议采购、超市化采购的合同号创建规则,对无合同编号的采购订单禁止审批生效。同步建立合同台账,集中反映合同基本信息、收发货信息、发票入账信息和款项支付信息,全过程监控合同执行情况。
2.加强工程建设关键环节管控,规范相关业务
严格限定关键业务时限要求。比如:采购订单应在采购申请提出后90天内完成创建,发票校验应在物资收货、服务确认后30天内完成;大型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30天、60天后不允许新建物资采购申请,在竣工验收60天、100天后不允许发生物资收货、物资发货、服务确认;设备建卡和暂估增资应在项目竣工投产后30天内完成。
工程竣工投产后,基建部门及时向财务部门提交工程竣工投产通知书,并依据SAP系统自动出具的《工程验收现场盘点清单》,会同运检部门、物资部门开展现场验收盘点。对于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差异,应分析原因,及时处理。SAP系统自动出具《设备转资清册》,运检部门会同基建部门共同完善设备与物资对应等信息。对比工程竣工结算审定的物资数量和实际发货数量,确定差异,及时办理剩余物资退库,确保物资入账数量与结算审定数量一致。
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仍然不健全,无法适应当前中小学固定资产数量的增长以及经费不断增多的形势。不仅如此,当前我国中小学关于监督固定资产的制度也相当薄弱,没有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对中小学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以及存储情况做定期合理的分析。同时,一些并不专业的人士来管理固定资产进一步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漏洞频出。这些都是学校没有合理健全、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造成的。
2.有关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一些中小学的校领导对固定资产的重视程度不足,造成一些固定资产盘点清查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审查作用。有些学校甚至多年都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或者盘点清查之后没有及时入账。对于盘点缺失的固定资产也没有继续追查原因,往往草率了事。总而言之,由于校领导的忽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常常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3.固定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固定资产流失现象普遍存在于当前我国的中小学中,特别是闲置的固定资产。在购置这种固定资产时,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使用计划,造成一些昂贵的设备在购置之后没有得到有效的使用,造成这些设备逐渐闲置。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普遍存在重购买轻使用的现象。一些固定资产的购置只是为了给学校充门面,并没有真正落到使用的实处。通常都是积极申请经费购买,一旦申请成功购买之后就闲置。
4.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
中小学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一般是由退休下来的教师来担任。这些教师原来可能是数学、语文或者生物老师等,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知识并没有系统全面了解。由于他们缺乏专业性的管理知识,造成他们不能够清楚地进行资产申请、采购、监管和清查等工作。由于对一些基本流程不熟悉,造成固定资产的统计不准确、账物不符等现象。
二、改善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方法
1.完善我国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过去中小学面临固定资产的管理总是具有随意性,或者管理制度流于形式。这种根本的规章制度必须要建立起来,并且具有一定的执行效力。为此,必须制定让固定资产管理有法可依的规章制度。例如,在各个学校要根据不同的学科性质、资产用途,由各个学科教学组或者实验室提出书面申请,经过学校统一审核,确定应该购置资产的种类,并由学校统一组织购买。购买完成后,固定资产的使用方法、使用周期等根据具体的教学方案具体制定。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固定资产则必须邀请专业人士来指导购买使用。
2.从上到下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
中小学应当自校长、党委书记到教职工一致树立起正确的管理观念,保持高度的警觉性,提高重视程度,从而防止固定资产的流失。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提高现有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才能够更好地为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服务,才能够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由于中小学固定资产的覆盖范围较广,并且学校教职工和学生都会经常接触到固定资产,因而树立起从上而下的全局管理理念,有助于树立起人人关心、人人管理的良好氛围。
3.利用现代科技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为此,中小学的固定资产管理也应该与计算机技术挂钩,通过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更好地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例如,引进信息化流程管理方式。对于实物的管理要从项目立项开始,到工程完工、资产验收为止,要将申请、批复、付款情况、发票等资料完整地纳入信息化管理系。引进电子标签管理方式,要将实物资产的信息,如资产名称、种类、购置时间、购进价值、净值、存放地点、使用人等以条形码的形式标示,贴到相应的资产上。这些计算机管理系统能够更好更方便地帮助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4.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为了全面规范和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提高ERP系统操作应用,完善各项工作流程,中小学校相关部门的固定资产专责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培训。培训的目的关键是要让管理人员进一步学习根据分类标准、设备与固定资产对应目录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台账,保证账、卡、物相符,提高ERP系统的实际应用水平,保证管理系统中的资产信息的完整性。
二、辉山乳业案例分析
(一)案例简介
辽宁辉山乳业集团有限公司(06863.hk,以下简称“辉山乳业”),成立于1951年,是一家覆盖全产业链的乳制品公司,业务涉及草料种植、奶牛养殖、液态奶和奶粉的生产及销售,于2013年在香港上市。
2017年3月24日,辉山乳业在半个小时之内股价暴跌90%,最终跌85%后停牌,股价只剩0.42元,该事件的直接导火索是一份流落在外的文件显示,辽宁省金融办定于3月23日14点召开辉山乳业集团债权银行工作会议,23家债权行与辉山乳业集团相关负责人出席。而早在2016年12月,美国知名做空机构浑水(Muddy Waters)针对辉山乳业报告,称辉山乳业至少从2014年开始虚假财务报表、夸大其资产价值及负债颇多,并称该公司估值实际接近零。
(二)案例分析
根据浑水机构的几个月调查,共访问了35个牧场,5个生产设施基地和2个完全没有建设迹象的生产基地。发现辉山乳业的欺诈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牧草来源欺诈。辉山乳业宣称其用于奶牛饲养的苜蓿是自产自足,近而来夸大利润率。但大量证据表明这是个谎言,这家公司长期从第三方供应商手中大量购买苜蓿。
2.资本开支造假,辉山乳业在其奶牛养殖场的资本开支方面存在造假行为,其夸大了这些养殖场所需的花费,夸大程度约在8.93亿到16亿元人民币之间。资本开支造假的主要目的很有可能是为了支持公司收入报表舞弊。
3.董事会主席转移资产,辉山乳业董事局主席杨凯从公司窃取了至少1.5亿元人民币的资产,当中涉及将一家最少拥有四个乳牛牧场的附属公司向一位未披露的关联方转移。
三、农业公司造假频发背后的原因
(一)税收政策降低造假成本
国家对农业的税收政策,为财务造假提供了便利条件。农业企业的增值税、所得税减免幅度都很大,这样虚增收入和利润就没有成本,所以农业企业造假成本很低。以一个工业企业为例,虚增1个亿的销售收入,通常需要拿出2000多万的增值税和所得税。但是在农业行业,由于流转税和所得税都有很多优惠,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可能虚构一亿元的销售收入,公司连一分钱的税也不用交,造假者就会使劲往大了造,反正也不怎么花钱,用农业公司作为平台来造假,可以一下就省掉几千万的造假成本。
(二)农业类公司交易较零散,且以现金收付为主,难以核查
农业企业的上游以分散的农户为主,单笔交易额度很小,且以现金收付为主,这样事务所进行审计时很难进行核查。如蓝田股份采用伪造产权证明与银行账户来虚增资产,采用钱货两清的现金交易模式伪造销售数据、虚增收入;万福生科通过虚构交易,并在银行存款、应收?~款、预付账款以及在建工程等多个科目倒账,最终把虚增的收入计入到在建工程项目。
(三)存货以生物性资产为主,难以盘点
獐子岛价值几十亿的虾夷扇贝不翼而飞,第二年又回来了,这个事件刚公布的时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这些资产作为专业的审计师也是很难去进行排查的,辉山乳业的苜蓿草种植也是这个道理,盘点的时候存在很多障碍,这就为造假提供了机会。
(四)频发的自然灾害和特殊的行业性质
绿大地以2009年云南持续干旱为由巨亏,与獐子岛的虾夷扇贝不翼而飞手法如出一辙。农业企业的增长依赖自然资源的限制,很难追得上资本市场的步伐,达不到业绩预期的,就有造假的冲动。这也就是市值管理给予农业公司的压力,也间接地使这些公司业绩不够,造假来凑。
四、结论与启示――财务造假策略应对
(一)重视收入的审计和存货的核查
农业公司造假主要是在收入和存货两个方面。在收入造假方面,主要是倾向于通过关联交易来进行造假。所以在审计时,要关注企业往来款项的波动情况;关注企业同行业、上下游行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对比;结合函证、走访的形式对客户及交易的真实性进行检查。关于存货的盘点,应该注意不同的存货利用不同的方法,尽量去做到真实盘点;其次是要关注估约数的合理性;最后就是要注意界定生物资产的所有权。在审计识别的过程中,审计师应积极采纳农业领域专家的意见。
(二)适当修改相关的农业税收政策
我国在流转税与所得税方面关于农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力度过大,这大大降低了农业公司的造假成本,也为农业公司造假提供了便利。所以我国应该适当地修改相关的政策,比如不同时两方面都进行税收优惠等,这也是阻碍农业公司造假的一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