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农村健康档案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6 08:30:5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村健康档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村健康档案

篇(1)

以镇(街道)为单位,按照《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2010版)》的内容要求,到2010年底,建立健康档案的农业人口数不低于辖区农业人口数的95%,到2010年建档率达到98%以上。同时把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档案建立作为工作重点。

二、基本原则

(一)政策引导,居民自愿。在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加强宣传,引导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建档。

(二)重点突出,循序渐进。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0-3岁儿童等为重点,逐步扩展到全人群。

(三)规范建档,有效使用。规范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和管理,保证健康信息的连续性,并逐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化。

(四)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充分利用辖区相关资源,共建、共享农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

三、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和使用

(一)建立健康档案。坚持农民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的原则,结合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和推行新农合制度等医改重点改革任务,在区卫生局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由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通过周期性健康体检、院内外医疗卫生服务、入户调查等多种形式,获取农民健康基本信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坚持以家庭为单位统一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应包括农村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首次建档原则上由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村卫生室协助完成。更新档案可由镇、村医疗机构共同完成。

建立农民家庭健康档案时要照卫生部下发的《2010版规范》和《健康档案基本架构和数据标准(试行)》(卫办发〔2010〕46号)等有关文件要求建立电子化的健康档案。逐步实现农村居民健康档案与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医院管理、新农合等各有关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构建以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健康信息资源共有共享共用。

(二)管理和使用健康档案。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要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档案的管理。在建档农村居民复诊或接受随访过程中,要及时记录、补充、更新和完善相关的健康档案资料,并定期进行整理、核查,以掌握辖区内农村居民的健康动态变化情况。要有效使用农村居民健康档案,乡、村医务人员根据健康档案提供的动态信息,采取相应的适宜技术和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服务。

(三)促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转变。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要充分发挥健康档案的作用,推进转变服务模式,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上门服务、定期访视等便民服务,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实现对农民的健康管理。鼓励充分利用电子化健康档案等有关信息资源,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农民群众看病就医。

五、加强组织管理

(一)切实提高认识。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把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作为落实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和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重要举措,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扎实开展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落到实处。

(二)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要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制定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和管理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安排的相关补助资金挂钩。

(三)完善工作制度和方案。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结合实际确定各自工作目标,发挥好技术指导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完善有关健康档案建立、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长效制度,注重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四)做好信息统计工作。要加强动态监测和管理,做好健康档案有关数据和相关资料的汇总、整理和分析等信息统计工作。2010年农民健康档案统计基数暂以按照《2010版规范》建立的农民健康档案份数予以统计。

六、全面做好2010年规范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2010年是按照《2010版规范》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启动年,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试点工作。

(一)做好宣传发动工作。(2010年10月)各镇(街道)要对建立健康档案的重要意义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参与健康查体建档工作。

篇(2)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运行

从巩固提高“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区”入手,不断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一轮试点。一是认真做好新农合医疗与服务。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规范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面搞好对参合人员的医疗服务,修订了新农合补偿方案,提高了报销比例。在全区开展了为参合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截止目前,共为参合农民免费健康体检56120人。二是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新农合管理的规定》,区新农合办公室定期不定期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对定点医疗机构择优劣汰动态管理,实行末位淘汰。三是全面推行信息微机网络管理。多方筹集资金,在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微机网络化建设与管理,将药品经营、合作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机构管理全部纳入微机网络监督与监管。所有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安装管理软件,以街道、镇为单位设立局域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设立信息网络中心,负责信息监管与汇总,并与区新农合管理网络连接。参合病人用药由微机自动审核报销,并将信息上传至新农合管理办公室予以时时审核监控,防止了套取新农合基金现象的发生,切实管好用好了农民的救命钱。

四、妇幼卫生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严格执法监督,强化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加大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监督执法力度,今年对辖区内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12家医疗单位进行严格考核、校验;对从事助产技术、结扎技术、终止妊娠手术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考核,持证上岗。二是规范产科管理。加强了产科硬件设施的建设,配备必须的医疗设施和产科技术人员,全区4个定点接生单位均达到《山东省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标准》。三是积极开展妇幼三项保健工作。区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安排部署妇幼卫生“三期保健”工作,与区民政局、人口与计生局联合,将婚前医学检查率纳入考核年度工作考核。努力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产前筛查及产前筛查工作,建立了产前筛查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不断提高妇幼系统化管理质量。

五、健康教育工作扎实开展

一是推动“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向纵深发展。作为“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区,全面推动“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向纵深发展。制定了健康促进实施方案,大力开展城市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加强了控烟工作力度。财源街道、岱庙街道通过了省级“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验收。二是抓好内涵建设,提升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和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特别注重实施计划的设计和效果的评价,不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管理水平。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中,注重发挥和协调社会有关部门,特别是各种传播媒介的力量,共同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三是继续开展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和健康促进医院活动。针对学校健康教育的特点,重点做好心理健康、控制吸烟、环境保护、远离、预防艾滋病、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医院健康教育的特点,重点抓好门诊教育、病房教育和对院内职工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与促进贯穿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

篇(3)

[中图分类号] R851.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139-01

1 农村健康档案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1 农村管理干部档案管理意识薄弱,有些农村地区甚至根本不重视。这是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个现状,大部分的档案管理工作往往只是一纸空文,农村领导干部更重视农村眼前的经济利益,他们认为档案管理与经济建设联系不大,所以在档案管理工作上无部署、无检查、无落实,对农民的健康档案当然根本置之不理。殊不知,农民的健康状况与农村经济建设直接相关,当地居民身体与生活健康指数也从侧面反映农村的生活状况与经济发展程度。另外,健康档案是以个人健康为核心,进行动态测量、收集个体生命全过程的各种相关健康信息。农民的健康档案工作最初是各试点县自发组织开展的,对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但随着档案管理的电子信息化,许多农村管理人员难以跟进,不能对内容及时的分人群分类进行更新与补充,最后慢慢导致档案管理意识的弱化,造成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的迟滞与落后。

1.2 农村档案管理机制与机构尚未完善与健全,有些农村地区因受经济条件影响,档案管理基础设施落后。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配备一定的设施机构与管理人员,只有这样才能使工作正常有秩序地开展起来。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并没有设置相应的档案机构管理人员与相关的设施设备,投入低或根本无投入,导致档案管理机构的名头闲置,农村居民的相关档案被混乱置放,档案或因人为管理不当或因虫蛀霉变致使遗失与毁坏,完整性被严重破坏,安全性令人堪虞。另外,我国相关的档案管理法制法规,如《档案法》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宣传与落实,对农村档案管理的约束规范作用甚微,这使得档案管理在农村形空同虚设,完全得不到重视。

1.3 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许多农村的档案管理在岗人员绝大多数并未进行正规的专业知识培训。他们许多对于基本的档案管理程序不甚明晰,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容易不按规距与程序来办事,往往只按自己的经验或主观意识进行收集整理。这种情形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政府部门或农村上级领导的不重视与不培训不指导,另一方面也因为农村基层农事繁忙,村干部既要处理村务,又要进行农业生产,任务繁重,而他们认为档案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无关紧要的“附属品”,所以自然就态度轻慢。最后导致整个档案管理业务水平的低下与非规范管理。

2 规范农村健康档案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2.1 在农村地区广泛深入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尤其是要提高农村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要采取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如集中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与管理教育,对广大农民进行宣传教育,让他们积极配合领导干部进行健康档案的建立健全与内容信息的更新。让《档案法》等法律法规深入农村各基层,增强农村农民与各干部的这项工作意识。要努力转变农村领导干部只顾经济建设的传统滞后的管理思想理念,广泛的宣传教育与政策法规的落实,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营造农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全民积极合作参与化的管理氛围。依法建章立制,将这项工作纳入正常有序的农村发展计划之中,在法规与人治上给予这项工作充分的支持与保障。

2.2 依法在农村对健康档案管理的发展进行长远规划,进行档案管理机构的合理建设与加大投入,努力改善与提高农村档案管理的工作条件与基础设施设备水平。农村基层的档案管理是国家档案管理的重要一环,对健康档案管理事业的投入,主要是要在财政上给予技术支持与人员设备保障,并将其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环境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可在农村地区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其他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健康档案管理事业的建设中来。努力改善农村健康档案管理条件,推进档案管理工作事业的深入长远发展。

2.3 对农村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管理的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管理业务水平,培养提高他们工作的责任感与乐于参与奉献的敬业精神。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细致、耐心、谨慎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但需要有责任心、奉献精神与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也需要具备扎实的档案管理理论知识与现代化科技手段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这就对农村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政治理念要强、业务要精、掌握技能要过硬、工作作风要优良的客观要求。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培训手段对农村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一方面要在业务水平上监督跟进,另一方面也要在思想意识上进行教育与交流。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与科技手段融入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之中,实现农村健康档案管理的高效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特点;途径

当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改革中的一项新生事物,对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相关部门对于农村养老保险问题越来越重视,随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的不断增加,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数量也呈快速增长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各部门需要加强合作,切实抓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工作,为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特点

1.1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具有社会性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当前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自谋职业者都属于养老保险的涵盖对象。同时当前农村发展过程中,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加快了社会化的进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作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社会化性质较为明显,这也决定了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的社会性。

1.2档案来源具有广泛性,内容具有复杂性

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的社会性,这也决定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的复杂性。长期以来我国档案收集、整理和提供工作都是由各企事业单位人事机构来完成,档案来源单一,内容简单。但在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性越来越明显的新形势下,档案来源广泛,参保人数身份复杂和多样,同时社保档案在管理格式和内容都没有统一的规范,这就导致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内容较为杂乱,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确保其更加规范。

1.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具有流动性

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多数为没有工作单位及自谋职工的人员,这也决定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也具有很大的流动性,而且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人员的流动性还会增强,这也会增加档案流动的数量,因此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2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途径

2.1齐抓共管,健全网络

农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单纯的依靠农保部门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需要相关部门有效的联合起来,做好协调和配合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新局面。在农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局需要履行好监督指导及统筹规划的职责,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需要做好组织协调,农保处则需要解决好农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人、财、物等问题,农保所的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工作。通过齐全共管,进一步对农村养老档案管理体系进行完善,确保各项档案管理工作都能够落到实处,从而更好的提升农村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水平。

2.2建章立制,依法治档

农村社会养老档案管理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以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在具体工作中,需要以《档案法》的相关规定建立起档案工作约束机制,基层档案局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可以联合下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规范管理的通知,从而对农村社会养老档案的建立、机构人员设置、归档范围、案卷质量、保管利用和制度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具体的规定,确保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加快推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规范性。

2.3精心指导,注重规范

在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指导下进行,在具体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确保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实现。同时在对档案管理过程中,作为基层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分类、及装订工作,还需要有效提高案卷的质量,确保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能够与国家对档案的相关规范要求相符,使其能够更好的社会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以便于能够更好的推动档案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4综合管理,开发利用

在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以集中统一管理作为基本的管理原则,从而进一步加强对档案的综合管理工作。因此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形成的各类档案则可以由县级社会养老保险部门进行统一管理。而且在县级社会养老保险机构中,不仅具备完善的档案室,而且实现了对各种门类及载体的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同时,县级社会养老保险档案部门还需要进行相关检索工具的失败为成功之母,进行与保险业务相关的资料进行编写,并利用计算机来对保险业务资料和数据进行管理,加快档案数字化和信息的推进速度,为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为参保人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更好的推动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3结语

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与每一位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需要严谨、认真、规范的对参保人员的档案进行管理。在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不断强化信息意识、现代化意识和法纪意识,努力掌握现代化设备和应用技术,利用现代化手段来对实施档案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档案信息的时效性和应用性.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严格依照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相关法律法律及规章制度,同时还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标准体系和制度建设,从而确保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从形成至最后销毁整体过程中都能够做到有章可循。

作者:李晓军 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机关事业保险局

参考文献:

篇(5)

一、社区卫生信息化的背景

社区卫生信息化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在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信息技术。社区卫生服务内容概括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的“六位一体”业务,也是实现建立居民“电子健康记录”的起点。信息化社区具有以下特点:

1、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了从儿童到老年保健的全程信息,与现有的其他健康信息相比具有内容完整、信息规范的特点,采用模块式组合,由核心部分和专项部分构成。核心档案部分主要包括人口学资料、健康状况、简单的物理学指标、主要危险因素和社会适应以及对现有卫生资源的利用。专项部分主要为适应老年人、妇女、儿童等各种重点人群和疾病人群管理需要而设计。

从居民群众的视角看,它满足了“三个需求”,即满足了老百姓个人健康信息的全程记录的需求,满足了居民群众参与健康管理的需求,满足居民群众家门口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

2、建立健康信息数据中心,达到信息共享

建立健康信息数据中心,健康信息的浏览和查询不受地域的限制,任何时候都可以调用获取。社区医生可以非常方便地将社区有关人群的健康信息及与健康信息相关的信息调出来,能够把居民的疾病的历程进行串联,使他们能够快速了解病人过往史,做出准确快速的诊断。

3、实现主动式动态健康档案管理

居民健康信息可以通过居民定期的健康体检就诊更新,使数据得到动态更新。这打破了传统上孤立的、静态的健康档案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一体化的、动态的电子健康信息仓库。

4、有效疾病监控网络

建立社区卫生平台为基础疾病监测网络,通过对重大疾病和急性传染病的主要诊断指标的动态监测和智能分析,为政府卫生管理部门及时提供疾病预警和疾病未来发展趋势的视图。

推动农村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社区卫生信息化方便居民看病报销,让居民得到了看病的实惠

社区新农合信息系统的运用,患者可以直接联网在社区进行报销。跟以前相比,让居民看病变得更加方便。系统没有之前,居民需要把一段时间的看病的发票集中报销,一方面,居民报销时间相对固定,过期报销非常不便。另一方面,需要细心保管好发票,一旦丢失发票很难得到报销。社区卫生信息化,方便了居民看病报销。提高了医疗质量,增加满意度

社区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促进了包括医生在内的书写电子化和质量控制。在软件的控制下,电子病历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格式和要求进行书写处方、医嘱和病历的质量明显提高。改变了以往手工状态下出现的格式不规范、内容少项缺项等现象。社区内病人信息存储在系统中,医生定期查看系统就可以了解社区内居民的健康质量。通过系统社区医生可以对社区的病人可以实时监控,帮助他们得到良好的治疗。

2.有助于政府卫生部门对基层公共卫生等宏观控制

通过对各个社区平台上传的信息数据的分析,可以总体了解各个地区的卫生状况,为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这样,政府政策的制定变得合理化、科学化。

3.减轻了社区医务工作者负担

农村社区卫生信息化,促使是社区卫生管理简单化,科学化。只要通过平台就可以对社区卫生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同时,信息化使社区卫生信息变得连续性,通过信息的监测,可以对社区卫生进行动态的管理,提高了社区管理效率。例如,传统的社区卫生管理,每次收集的卫生数据不能动态的前后比较,因而不能深层次挖掘信息。然而,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社区卫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提高了社区基层工作者的管理效率。

二、农村社区卫生信息化现状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已经被政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国家新医改方案和国务院的配套方案都将信息化建设列入工作的重中之重。信息化是全民医保、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社区卫生服务是新医改的四个核心内容的交汇点,如何进行科学地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是当前的重要工作。

目前,信息化在城市社区卫生建设中已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客观地说,在我国农村社区,其卫生信息化程度与城市社区相比仍处于非常低级的阶段。

农村卫生信息化多侧重与社区卫生基本医疗、药品采购的综合管理,且已发展的不错。例如,在浙江省所有参合农民人人实现计算机管理,使用统一规范的新农合信息系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实行联网实时结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实时结报率也达到70.4%。

农村居民电子档案建设与城市相比差距很大。2009年底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计划中,计划要求当年年底城市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30%左右,乡镇试点居民健康建档率达到5%左右。两年后城市居民建档人数要达到全国总人数的一半,农村建档居民人数要达到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同时,我国老龄化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不断增加,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以糖尿病为例,它在我国的发病率达到9.7%,据统计,中国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达9200万,并以每年300万的速度递增。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其中,农村慢性病患者比例越来越大,这使得农村加快农村居民建档,迫在眉睫。但是,在农村社区居民电子档案建立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使得建档工作艰难推进。因此,解决建档工作存在的问题,促使建档工作顺利进行,对我国卫生服务的发展非常重要。

公共卫生信息化等功能正处在逐步建设或完善之中。在这过程中,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化存在着分散设置、缺乏整合、软件开发各自为政、形成信息孤岛、缺乏标准化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三、社区卫生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一些地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困难重重

1)有些地区居民(老年人多数)健康意识淡薄,对社区的体检满不在乎,造成电子健康档案不能及时确定或更新。在这些地区,政府需要通过一些途径,例如让他们的子女做工作、物质奖励,引导老人们去体检。因而,电子健康档案建立遇到了一些阻力。

2)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因为人力,物力,财力缺乏的原因,社区卫生信息化实施比较困难。一些社区由于医疗设备、医生资源的不允许,不能定期对社区内居民进行体检。

3)社区医疗和健康档案宣传力度不够由于社区医疗和健康档案宣传力度不够,少数居民对社区医务人员的工作持抵触态度,上门调查时吃闭门羹是很寻常,其中一些中年人觉得自己身体健康,认为建档没有什么必要,对于定期的体检,他们常常满不在乎。

4)没有标准化的信息采集工具健康档案是社区人群健康信息的采集工具。但是,各地区的农村社区的健康档案的内容,指标,结构极不统一和规范。

信息模型前期规划不够,社区卫生系统与外部系统兼容不好卫生信息标准化是一项牵涉面广、工作量大、耗时长的研究工作。由于社区信息化起步比较晚,模型建立没有可参照性,因而社区信息化模型整体规划与其他现有的模型不能统一。这使一些社区的信息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造成了“信息孤岛”现象。例如,社区的就诊的电子记录,与一些医院的医院系统难以兼容。因而,医院很难对病人的既往史进行有效的了解。

社区全科医生对信息化过程不适应在一些地区,由于各种历史的原因,部分全科医生从以前的赤脚医生转变过来,这部分人群习惯了传统的诊疗程序并且普遍对信息化技术不太了解,不能熟悉的进行电脑操作。另一方面,这些全科医生普遍年龄偏大,熟悉和掌握信息系统周期比较长。从而,他们对社区信息化不太适应,对社区信息化不太积极。

经济不发达地区,政府投入不足,社区信息化进程较缓慢由于缺少资金的投入,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处于常年缺少状态,同时设备的不足,造成社区信息化进度迟迟不能推进。

四、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建立社区信息统一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城镇医药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已成为我国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卫生服务深入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建立已经成为当前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统一的社区信息标准,已成为现在迫切的任务。

建立信息交换与共享的信息化规范是社区信息化进程中基础。信息化规范是一切平台建立的标准,包括数据的数量,采集,利用,反馈,分析等,各个系统在同意的标准下进行开发,才能达到信息之间的交互与共享。

通过建立统一规范,保证社区卫生信息的内容完整、格式规范,传输流畅,以满足用户需求和实现信息有效开发利用,把信息作为社区卫生质量控制和保证的载体。从而,这样整个卫生资源信息才能得到有效利用,从根本上避免了“信息孤岛”的出现。

政府加强对一些欠发达的资金投入地区之间贫富差距,造成一些社区卫生资源贫乏,包括人力、物力,这常常使这些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处在滞后、信息化偏低状态。政府通过加大对这些地区的财政补贴,鼓励当地政府对社区卫生进行信息化升级,缩小去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同时,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结成信息化扶助对象,让信息化发展比较好的地区把自己发展过程中经验传授给他们,避免少走弯路,从而加深社区信息化进程。

对一些医务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政府对社区医生进行信息技术测试,对信息化技术不熟悉的全科医生,政府可以对他们进行短期信息技术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电脑操作,并实现信息化办公,提高办公效率。

加大科研研发力度,完善社区信息软件系统完善和升级现有系统版本完善和更新现有的卫生信息系统版本,使社区卫生系统软件更切合实际,更人性化,操作更加简单。同时,在软件系统设计之初,应多征求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见。这样设计出来的软件才能更容易被基层社区所能接受。

加强宣传教育,建立标准化的个人、家庭、社区健康档案通过宣传教育,让居民认识到建立健康电子档案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实际意义。最终达到居民能够自觉定期参加社区进行的健康体检,从而建立动态的电子档案。为社区工作人员和卫生决策者提供以居民个人、家庭和社区为基础的卫生信息,有助于居民健康评价、疾病筛查与早期诊断,制定及时有效的社区预防和干预对策,并真实有效地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梁智宇,李苗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化浅谈[J].实用心脑肺杂志,2009,(7):639-642

[2]李伟,张华伟,徐勇勇.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7,(7):521-523

篇(6)

0 引言

2005年8月浙江省全面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其中一项内容是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建立健康档案,每两年为农民免费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患病农民将作为社区(乡镇、村)卫生服务的重点对象,由社区责任医生上门进行跟踪服务。为了落实这一惠民政策,我们借助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技术手段,在个人健康档案的基础上建立了连续、完整、动态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利用这一系统,不但能很好地掌握个人健康状况,采取优先的预防保健和疾病治疗措施,而且能建立起健康信息的收集渠道和评价系统,有助于预防疾病、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那么,如何在个人健康档案的基础上建立连续、完整、动态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呢?我们认为关键是要实现农民健康档案信息与社区卫生信息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减少信息孤岛,减少重复投资。下面我们围绕基于SOA构架研发的农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相关设计要点,具体谈谈系统建设的关键点和难点。

1 农民健康档案与其它相关系统

建立人生各阶段的健康档案,使之贯穿人的一生,完整动态地反映从出生到死亡全过程的个人健康信息,是全世界卫生工作者的努力目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健康档案大体包括门诊病历、住院病历、体检保健卡片等几个彼此孤立的部分,其内容、形式和信息收集缺乏标准、信息收集不连续且方式单一,不同的系统独立运行,重复采集信息,资源不共享,信息利用不充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地区正在试点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平台,试图逐步整合相关资源,拼接完整的个人健康档案,真正建立以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信息多渠道、动态收集的信息系统。

农民健康档案系统是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系统的交集子系统。所以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系统与医院HIS、妇幼保健系统、儿童计划免疫系统、计划生育系统,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问题。以SOA构架设计数据交换共享协同平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方案。

2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简述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它是以通用为目的,具有可扩展性、联合协作性的架构。它将所有流程都定义为服务,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约定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这种具有中立的接口定义(没有强制绑定到特定的实现上)的特征称为服务之间的松耦合。对松耦合系统的需求,来源于业务应用程序,需要不断修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比如经常改变的政策、业务级别、业务重点、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其他与业务有关的因素――这些因素甚至会影响业务的性质。我们称能够灵活地适应环境变化的业务为按需(On demand)业务。在按需业务中,一旦需要,就可以对完成或执行任务的方式进行必要的更改。

SOA可以看作是B/S模型、XML/Web Service技术之后的自然延伸。Web是实现SOA的具体方式之一。其他使用WSDL直接实现服务接口并且通过XML消息进行通信的协议也可以包括在SOA之中,如CORBA。这样就有了面向消息的中间件(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系统,比如IBM的MQseries。SOA能够帮助我们站在―个新的高度理解企业级架构中的各种组件的开发、部署形式,帮助企业系统架构者以更迅速、更可靠、更具重用性架构整个业务系统。较之以往,SOA架构的系统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业务的急剧变化。

SOA可以与许多其他技术结合在一起使用,其中,组件的封装和聚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前所述,SOA可以是一个简单对象、复杂对象、对象的集合、包含许多对象的流程、包含其他流程的流程,甚至还可以是输出单一结果的应用程序的整体集合。

3 SOA构架的健康档案数据交换平台设计

3.1 原理机制

(1)基于消息机制的数据交换;

(2)异构平台的应用系统接入;

(3)采用异步消息队列技术确保交换数据包不丢失。

从水平层次来理解,整个平台起着消息总线的作用,发送端需要与其他系统交换数据则只需直接往总线发消息,由总线负责送达消息到接受端。和交互平台进行数据交换的格式遵循XML协议标准,遵循其他协议标准的数据由平台进行转换,因此在数据交换平台(消息总线)内流转的消息为标准格式,易于以后扩展接入其他系统。

3.2 相关数据中心的接入

请求消息从中心发往子中心时,首先被分中心前置机上的请求分发器读取;根据请求消息自带的服务头信息,查找本中心接入服务的配置表,找到需要执行的服务,请求被转发执行;服务返回的响应消息,被传送给数据中心平台,由平台返回给服务的调用者。

3.3 内部流转过程

总体请求响应过程内部流转过程。

子中心的应用系统发起的请求消息,由前置机上的SrcAdapter(源适配器)负责发送到中心数据交换平台;中心平台对信息进行解析后转发往请求需要访问的目标子中心。

4 农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设计

在这个架构中,底层的服务是更高层服务运行和实现的基础――上层的应用通过底层数据集成服务提供的接口统一访问下层的数据;通过组合多个单一应用服务,可以形成新的综合业务。

数据源层包括了现有医疗卫生系统中的不同类型数据源,除了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外,还会有文件型数据,或者实时产生的数据流,因此无论是数据源存储位置,还是数据访问方式都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对分布数据源的统一管理,所有上层应用都可以实现基于SOA的使用统一方式的数据访问服务。此外,数据服务层还实现了不同地域范围的健康档案信息的交换。通过数据交换服务,数据可以被及时地传送到其他系统或应用当中,有效地提高了健康档案信息的使用范围。

前置应用服务层,利用数据服务层提供的统一数据服务接口,能访问到完整的集成数据。

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各子系统的信息交换,对健康档案信息进行路由转发和查询。

篇(7)

2农村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意义

农村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是随着社会公共卫生服务制度的实施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其目的是以保健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促进农村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进入围绝经期妇女的临床体征主要有月经紊乱、潮红烦热,阴道分泌减少导致干涩、性冷淡,以致影响夫妻关系;精神障碍表现为焦虑、悲观、易怒,可出现忧郁症或偏执等;脂肪异常堆积、骨质疏松症易发生骨折;另外就是易患妇科病如乳腺癌、宫颈癌及卵巢疾病等。由于农村妇女思想保守、文化水平不高,对身体的不适不愿与人交流,更不愿就诊,以致缺乏疏导,对围绝经期的各种症状及不适没有正确的认识;加之受利益的驱使,部分医生医德的缺失,抗生素的滥用、激素的大量使用、某些疾病的过度治疗,加重了这一部分妇女生理上的不适及经济上的压力,同时也加大了她们的精神包袱。因此加强农村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意义重大。

3农村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展望

3.1加强乡村两级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妇保人员的培养,重视其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培训。注重良好的医德和职业素养的同时,还要求具有诊治疾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能力,并且要有不歧视病人、替患者保守隐私的德行。同时,乡镇卫生院的硬件设施也要不断更新,除了开展一般的妇检、白带常规化验外,还要引入B超、电子阴道镜、X线、宫腔镜等医疗设备,并积极开展宫颈活检、宫颈细胞学检查、女性激素测定等检验项目。县妇幼保健院要对所属乡、村级保健部门定期不定点的进行培训、宣教和督查。当地政府要加大经费的投入,尽可能的提高村级妇保医生的待遇,使她们能安心本职工作。

3.2建立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档案,加强围绝经期妇女的档案管理。针对思想封建保守、性格内向、家庭关系紧张的妇女,档案单独存放;合并或围绝经期易羅患妇科肿瘤的对高危人群如过度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归类存放;对子宫脱垂、宫颈CINII-III级、张力性尿失禁、卵巢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档案填写要仔细全面。定期综合评估其进行身体状况,及时上报县妇幼保健院,督促这部分围绝经期妇女及时就诊治疗。

3.3各地政府要加大经费的投入:县级妇幼保健院至少每年要免费为辖区农村围绝经期妇女做一次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深入乡村取宫颈活体组织做刮片检查,并开展乳腺红外线扫描,做初步的排除。

3.4做好农村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包括放幻灯片、DVD、发宣传手册、在村级卫生室张贴宣传画报等。提高农村围绝经期妇女们对自身的认知能力,对健康初步的判断能力;同时对其家人进行宣教知识,使他们能理解、并积极帮助农村围绝经期妇女们渡过围绝经期,促其家庭保持幸福和谐。健康教育宣传内容如下:

3.4.1围绝经期是每个妇女必经阶段,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不要恐惧。3.4.2围绝经期症状:月经紊乱,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由于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逐渐降低,该期妇女的生殖器官会不同程度地萎缩,配偶应对其有正确的认识;绝经后雌激素减少,乳腺增生及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会下降;阴道分泌的减少,老年性阴道炎等妇科炎症的发病率随之升高。

3.4.3激素替代治疗:向围绝经期妇女宣传低剂量激素替代疗法能治疗及预防绝经后雌激素缺乏所引起的的症状,副作用少,比较安全。

篇(8)

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实施至今,短短几年的时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惠及数亿农民。中国属于比较晚起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的,并没有完整的一套统一标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向和每个地区特有的实际现状来进行档案管理的工作。为健康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档案管理在新农合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称“新农合”,他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的,以个人为单位缴费、集体和政府部门共同筹集资金的方式,达到大病筹资为主的农民医疗同舟共济的医疗制度。档案管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但它却促进着医疗档案的发展。新农合至今也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低等问题,可能在档案的收集或者保存过程中遗失一些信息,就无法达到本该的全面性,导致在后续问题上不能方便使用。

二、新农合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新农合档案管理工作是在各个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单位里通过档案保存各种有价值的文章、图片、电子文件、发票等汇成一个历史记录。

1、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现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要求,制定一套适合新农合管理档案的管理制度。同时对档案进行分类和规划,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并确保在录入参保人员的信息时,根据参保人员真实名字和实际基本信息录取,以防出现同名不同人的情况。随时关注医疗信息档案发展的情况,不短更新和完善参保人员的信息,完善新农合档案管理工作,确保参保人员就诊和报销的问题。

2、打破传统观念,开拓新途径

传统观念中档案管理工作就是收集、整理和保管各种信息,然后坐等参保人员上门咨询,轻松也悠闲。现在得重视怎么通过提高档案管理来促进新农合的发展与建设,着重从服务出发,一、主动出击,大力宣传新农合的对农民的优势,随机走访,收集参保人员信息。二、通过开发档案管理信息资源,扩大运用档案的新途径,比如通过档案信息总结然后提供给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作为新农合发展的依据和参考。

3.加强档案室硬件设施

科技技术不断的发展,新农合档案资料的分类也多样化,不仅有以往的文字,图片之类的,甚至也有光盘之类的电子档案,这对档案室的硬件设备要求很高,各个单位得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来规划备配照相机、打印机等办公室必备设备,并采用档案管理专用系统辅助信息整理、分类、统计等工作,代替传统手工操作,增加信息储存量和改善检索慢的情况.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在局域网列一个专门文件,放置档案的一些目录和内容,这样每个部门可以借阅资料,了解档案信息,从而合力推动新农合事业的发展。

4.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水平

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效率,因此各个新农合管理部门应该对现有职员进行培训或者外派学习等活动,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另外创造条件吸纳社会上具有现在科技专业人才,互助带动档案管理工作的提高。

5.增加档案管理的管理和监督力度

①在每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设立办事机构,管理人员按照规章制度管理档案信息,保管好参保人员的医药费票据,然后进行录入到档案内,按照新农合的报销制度进行补偿报销之类,到达新农合的最终目的,确保好参保的农民的保命钱。

②加强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档案。每年都审核定点机构的档案信息,通过审核的才能签订协议,对没通过审核的机构进行勒令整改,对整改后还不能达标取消资格的定点机构,但要确保妥善保存这些档案的。

③严格按照新农合的管理方法,医生在必须使用非报销药品的时候,提前告诉病人,争取意见,尽量控制不使用非目录药品,避免结算报销纠纷。工作人员得为病人“三把关”,即“入院、用药、审批”,做到尽可能的减少农民医药费的负担,确保农民的利益。

总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决策,档案管理工作就是促进新农合发展的基础。从自身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落实新农合政策,确保农民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

[1] 徐拥军.从档案收集到知识积累[M].是由工业出版社,2008:6-24

[2] 纪新.转型期大型企业集团档案管理模式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46-57.

[3] 冯宝华.新时期加快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建设的思考【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篇(9)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572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84-01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因而必须对管理和利用过程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才能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对策。基于此,笔者就此作出以下几点分析。

1 分析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来看,我国在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存在的问题较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城市与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在构成方面不同,加上在进行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采用的管理软件类型较多,且大都难以符合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需要;二是难以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软件的共享、更新和添加,往往只能独自反应所在社区、村镇的居民健康情况,不利于疾病追踪,同时也不能将随访形成的数据及时录入而成死档;三是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的网络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往往是单机管理,缺乏管理的动态性,进而影响其利用效率,尤其是管理人才的缺乏,导致其利用效率难以提升[1]。

2 关于如何加强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存在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为了更好提高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效率,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基于此,笔者以下分别从管理和利用两个方面的对策进行探讨。

2.1 加强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是致力于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尽可能地实现信息化发展的同时实现统一规划,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技术标准规划,以更好地适应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需要,尤其应尽快编制并统一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软件,从而为城乡居民的健康档案实现动态化的管理以及信息的共享奠定坚持的基础。

二是致力于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体系的健全,首先,应确保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在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和评估过程的科学性;其次,应确保信息的录入和扫描以及拍摄的专业性和及时性,并加强与旧健康档案的对比,并做好档案的归档和整理工作;最后,应对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例如为所有的基层居民人手一张就诊卡,在完善个人资料的同时明确动态管理目的,并致力于健康档案的完整,采取分片包干制度确保居民健康信息档案归档的科学性,在居民就诊过程中,应确保门诊诊疗系统和健康档案之间联机,以便于随时更新和查看个人健康信息,对于转至上级医院就医后再回来治疗时,应及时将其资料信息和手术信息等录入健康档案之中,切实加强慢性病、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重性精神病人的随访管理工作,应切实做好健康情况的调查工作,最大化的确保基层居民健康档案更新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三是致力于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执行。为确保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就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并在管理过程中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最大化的确保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水平。

四是加大力度监督和检查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将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内容作为档案行政执法的主要考核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加强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的考核力度,为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奠定基础,从而更好地加强对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的监督和检查,以最大化的确保其内容的真实性和及时性[2]。

2.2 加强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利用的对策。在做好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的利用,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应致力于现有医疗服务模式的改善和创新。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的最大用途就在于为医师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资料,从而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因此在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后,医师就能利用其对人的健康状态进行诊断,并能提供预约上门服务,从而和谐医患关系,并在医保或新农合报销下,患者只需要提供医药保险病历与医保卡卡号,便能在就医时减免部分医药费,进而提高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

其次,应致力于公共信息服务的强化。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展的需要,作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必须在专门部门和规范流程的引导下切实做好基层居民健康档案资料的采集与分类工作,并对基层居民健康档案资料进行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进而为公共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应对不同健康人群实行差别化的信息化管理,从而实现全程服务的科学性,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基础。

最后,评估预测居民健康。基层居民的动态健康档案,使医务人员可以对居民的健康状况做出健康诊断,评估居民的健康水平,分析居民的疾病构成、预测居民健康支出,从而为财政投入、医疗保险报销比率、农村卫生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3]。

3 结语

综上所述,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人员,必须对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强化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效率,从而在为基层居民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助推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制度,规范行为。

今年我服务中心将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到人,适当调整各村责任医生和协助人员,根据人口比例、村落范围、距服务中心(站)距离,进一步完善考核奖励制度,加强与公共卫生联络员的联系,组织实施好本辖区面向农村的十二项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及时整理相关资料、及时上报、归档。

二、十二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一)、健康教育

1.要求必须有工作计划和总结,内容详实。

2.健康教育课每季开课一次,内容要有季节性、针对性,每次参加人员必须达到50人或以上,宣传栏内容同上,每季要有照片存档。

3.要有农户健康资料发放记录,并确保每户每年不少于一份,使农村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80%或以上。

4.开展孕妇和3岁以下儿童家长健康教育,必须要有记录资料,受教育率达80%。

(二)、健康管理

1.家庭健康档案建档率要求90%,健康档案册中内容必须完整准确、无缺项,并输入电脑。

2.要求责任医生及时将获得的健康体检、儿童预防接种、儿童体检、孕产妇系统管理、常见妇女病检查、职业体检、重点管理慢病、上门访视内容以及因病住院、门急诊等诊疗情况记入健康档案中,要求完整准确,建立动态、连续的家庭健康档案。

3.每季开展一次免费上门访视服务,访视率必须达到95%或以上,随访和干预情况及时记入健康档案中,重点疾病的访视内容要求详细,完整清楚,真实可信,并及时进行汇总准确上报。

4.掌握辖区内婚龄青年名单,积极动员欲婚青年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确保优生优育。

(三)、基本医疗惠民服务: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主要收费价格上墙,合理收费,积极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按规定执行医疗优惠政策。

2.责任医生必须由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医师资格的担任,对辖区内重点疾病诊疗情况记录要求完备,对居民的自诊或转诊率必须达90%。

3.责任医生的满意率调查要求达到90%或以上。

(四)、合作医疗便民服务

1.责任医生必须熟悉合作医疗政策,并进行大力宣传,上门访视中确保每户农户获得合作医疗宣传资料,使各种人群对合作医疗政策的知晓率达85%。

2.每季度公示本村参合人员报销情况,专人负责并保管好本村参合人员名册,登记项目要齐全、准确。

3.方便群众报销进行代办,使参合人员能及时得到报销,农户对报销工作满意度达到90%或以上。

(五)、儿童保健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预防接种门诊为浙江省示范化接种门诊,设施齐全,实行按周接种,我中心要求防保医生的新生儿建卡率100%,五苗全程接种率95%以上,乙肝首针及时率90%以上,并掌握辖区流动儿童情况,及时按排接种。

2.各责任医生要搞好预防接种宣传工作,积极参与强化免疫、应急接种等临时布置的工作。

3.负责好辖区内儿童入托入学验证工作,验证率95%或以上;儿童系统管理率要求达到90以上%,由儿保医生负责。

(六)、妇女保健

1.要求掌握辖区内育龄妇女和孕妇健康状况,动员和通知怀孕妇女进行孕产期保健管理,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必须达99%,论文写作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5%或以上,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必须达100%。

2.对孕产妇进行系统管理,做好早孕建册、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工作,并负责高危孕妇的筛查、追踪、随访和转诊;同时开展产前筛查、产前诊断阳性病例的追踪,了解分娩结局。

3.开展常见妇女病普查工作,普查率达45%以上,并将检查情况记入健康档案。

4.参加上级培训和指导,召开和参加例会,做好总结和计划,资料存档。

(七)、老人和困难群体保健

1.加强60岁以上老人、特困残疾人、低保户和五保户家庭健康档案的建档,建档率要求90%,健康体检率80%或以上。

2.开展每年四次免费随访工作,对体检和随访发现的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健康干预。

3.对健康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发现情况随时记入,并及时汇总准确上报。

(八)、重点疾病社区管理

1.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病人转诊率达100%,同时进行病人的追踪治疗和随访管理,督促病人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资料及时汇总上报。

2.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查螺、灭螺、查治病工作完成95%,如发现病例及时上报,协助做好疫点处理。

3.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掌握辖区内流动人口数,大力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要求宣传资料入户,并达到95%以上,成人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80%或以上。

篇(11)

一些乡镇畜牧兽医站档案工作缺乏活力乡镇兽医站档案工作活力主要包括2个方面:(1)兽医站领导重视和支持。(2)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些乡镇畜牧兽医站对档案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对档案管理的经费投入少,无档案室即使有也比较简陋且设施设备不全,“十防”措施不到位。这样既不安全,也不利于开展工作,使得档案工作的随意性很大。由于多数档案员是兼职,工作的能动性差,工作靠外部力量来推动,上级检查考评档案工作时临时抱佛脚,加班加点工作,不注重平时的档案管理工作,致使档案工作“软弱无力”影响档案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亟待提高目前,多数乡镇兽医站的档案管理停留在纸质档案管理上,现代化水平低,制约了畜牧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利用,档案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不大,服务经济、服务新农村建设效果不明显档案只有用来服务,才能彰显其作用。乡镇畜牧兽医站形成的档案更加贴近“三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有理由有条件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

加大依法治档力度,提高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档案意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加大档案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浓厚的理论氛围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强化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督导力度,推进依法管档治档,推动乡镇畜牧兽医站档案工作开展,搞好服务,扩大档案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激活乡镇畜牧兽医站档案工作的活力加强行政推动作用,把档案工作纳入单位总体考核范围,将档案经费纳入本级财务预算,为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提高强有力的领导服务和充足的经费保障。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档案工作领导与注重平时工作相结合乡镇畜牧兽医站主要负责人和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要统筹兼顾,在档案管理上注重平时工作,避免文件资料的遗失,做到收集文件资料的齐全完整,确保档案的安全。加强档案队伍建设选拔思想好、素质高、作风硬、有开拓精神的档案工作人员,提高乡镇畜牧兽医站档案人员的素质。

注重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稳定乡镇畜牧兽医站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从而为档案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和信息化建设,积极主动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依托自身优势,加强重点特色档案的管理利用,如科学养殖档案、畜禽疾病防疫防控档案、养殖大户(示范户)档案、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档案等,充分利用县(区)、乡(镇、办事处)村三级档案信息服务网络,积极开展涉农档案下乡进村活动,以发挥档案资源优势,不断探索并逐步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信息平台,有效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档案利用需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逐步推进畜牧档案信息数字化,实现网上检索和利用,达到信息共享。总之,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档案工作与民生工作紧密相联,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升档案服务功能,积极推进畜牧档案工作各方面的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才会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本文作者:唐稳稳工作单位: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