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名词解释
3.生态幅(ecologicalamplitute):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6.生活型和生态型:(1)趋同适应的生物,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2)趋异适应的生物,分化形成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二、问答题
1.简述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2.简述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及其补充。
答:(1)综合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2)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在诸多生态因子中,必有一个对生物是起主要作用的,称为主导因子。(3)阶段性作用: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具阶段性。(4)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不可替代性: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补偿作用:但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由其他因子来补偿。但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作部分补偿。(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地形因子,它的坡度、坡向、海拔高度等对生物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但他们能影响光照、温度、雨水等因子的分布,因而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这些地方的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类型、生长和分布起直接作用。
4.简述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及生存因子之间的关系。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内稳态2.实验驯化与气候驯化
二、问答题
1.根据不同分类标准,生态因子分为哪些种类?
2.简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生物对耐受性范围的调整方式有哪些?
1、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
A.环境
B.生境
C.内环境
D.地球环境
2、简述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因子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生态因子是指环境因子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生态因子是环境因子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生态因子包括在环境因子中。
3、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D)
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外来因子
教育生态学认为,大学英语课堂是一个由自然系统、社会系统、政策系统、心理情感系统等构成的半自然、半人工的复合生态系统,拥有生态系统所属的基本特征。建构一个高效的大学英语课堂,就是要建立一个相对优化、相对理想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解决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理解并遵循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以此科学合理地实践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特征
按照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我们所要构建的相对优化、相对理想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必然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和教学系统的特殊属性,这主要体现在整体性、多样性、动态平衡性、开放性和协同变化性五个方面。
1.整体性
生态学认为生态系统的形成基于各因子(因素)在发展和变化时产生的普遍的、非线性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正是这些普遍的、非线性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共同作用,使得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相对的整体性和组织性。生态因子不可能完全脱离其所处的某一系统而独立存在,否则它就成了另一个独立系统。就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而言,这个系统包括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课堂的物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课堂的社会环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课堂的心理环境(教师的心理和学生的心理),以及其他的作用因子(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策略),所有这些因子在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都是为了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必须说明的是,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并不是所有因子功能的叠加,物质流、知能流和能量流在教学个体、群体和系统内的转换、输入和输出,实现各因子功能的协调,取长补短,因此,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远大于所有单个因子功能的总和。
2.多样性
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的因子具有多样性,比如主体因子中的学生,他们个性特征鲜明,文化背景、学习风格和动机差异性大,就像是自然生物界中的不同物种共存于英语教学生态系统中,彼此交融,相互影响,他们认知、思维、语言能力方面的差异性即多样性成为彼此间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驱动力。
3.动态平衡性
所谓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各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系统的自组织而实现的一种相互适应、相互补偿、相互协调的平衡状态。一个运转良好的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可以以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稳定状态,教学主体和各个生态因子在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规范作用下各司其职,维持课堂生态系统的稳定。知能和信息在各教学因子间转换和循环,各教学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制约使得教学生态系统大致处于平衡状态,教学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但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英语课堂系统中的各个因子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所以课堂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换言之,系统的某些部分会出现不平衡。要解决这些问题,既要通过系统的自调自控实现,又要通过外部力量对系统的调整和改革进行,从而使系统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稳定状态,则系统结构更加合理,能够发挥更高效的功能和取得更好的效益,所以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处于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
4.开放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具有对外部系统的接受和交换能力,即与外部系统进行持续的信息传输、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进而维持演替发展。系统要稳定有序的运行,其动力不仅来自系统本身,还来自系统以外。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因素(教师和学生)都是生命个体,生命个体的必须不断变化和发展,这既来自生命个体内部的力量,又来自于生命个体所在系统提供其发展动力。要同时获取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动力,必然要求生命个体所在的系统是开放的。英语课堂生态系统需要来自外界的支持,比如科学的英语教学目标、适宜的教学环境、先进教学辅助设备、不断更新的信息等,通过教学过程的转化,这些动力和支持将被转化成为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变化又将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方法等产生影响。
5.协同变化性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共生共存,这就是事物的相关性或称协变性,也是事物的固有特性之一。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生共处的协变性在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生态课堂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个因子的变化导致另一个因子发生协同变化。总体而言,教师采用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对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发展学生认知能力起到不同的作用。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变化反过来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而教师的教学理念又会影响教师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选择。
二、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运行原则
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要实现科学优化运行必须充分体现整体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动态平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协同变化性原则。
1.充分体现整体性原则
强调整体性,关键在于要使组成系统的各因子在有规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整体发挥作用。教师存在于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引导学生学习以提高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学生存在于大学英语课堂,其主要功能是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另外,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存在也无不是旨在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所有这些因子都应当科学、合理、有序地组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以发挥其整体的最大功能。
2.充分体现多样性原则
大学英语生态系统中学生、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强化了教学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系统更加稳定,更有动力。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整体性原则强调综合、全面发展,突出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具体到每个学生,就应使学生有多种自主的选择,确定自我发展的方向。大学英语课堂中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些策略和方法的内涵及具体操作形式也都各不相同,但在具体的某个阶段或者环节,由于它们最具有合理性,最能反映出外语教学的某些规律,因此也最能解决某些教学实际问题。
3.充分体现动态平衡性原则
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首先取决于它的自组织能力,这种自组织能力能有效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也就是教学系统短期震荡和无序状态后又能恢复平衡的原因。但有的教学问题,甚至是大学英语培养目标的调整,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等,都会对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产生冲击,这就要求教师和学校对教学过程进行关注、支持和监控,当这个教学系统的运行出现波动和异常时,要及时进行干预和给予必要的支持,随着各项措施和操作办法的逐步到位,随着出现的问题逐一解决,整个课堂教学系统又会趋向平衡。
4.充分体现开放性原则
充分体现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指充分尊重教学理念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手段的开放性,教师教学的开放性、学生学习的开放性、教学空间和时间的开放性等。比如就教学内容而言,教材不应局限于教科书,师生都是教学资源的使用者、开发者与创造者;就教学手段而言,既可以是课堂上的讲授和演练,又可以是课外自主学习和社会实践:教师和学生之间就师生关系而言,这种开放既是人际间的多维互动与交流,更是信息的开放与沟通。
5.充分体现协同变化性原则
目前,高职院校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完成从规模建设到内涵发展的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研究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问题,即专业建设问题。这是因为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也是提高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抓好专业建设,既能为高职院校发展确定方向,又能为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还能为高职学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事实上,近些年专业建设研究一直是高职教育研究中的重点,教育理论界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涵、特征及实现路径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相当多的探讨,并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见解。但是,我们注意到,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规划、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外实训条件建设、校企合作实践项目建设等方面,也就是说,基本上是从静态、局部的角度出发。因此,为了适应时代与教育的发展要求,有必要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进行动态分析与全面审视,并对高职院校优化专业建设生态环境,提升专业内涵,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有益的策略建议。
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许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者把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教育研究中,对人类生存的宏观环境和教育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生态学的理论框架。
教育生态学依据生态学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并进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总体而言,这门学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第一,注重分析教育生态环境及其各种生态因子对教育的作用和影响,进一步明确教育的生态结构,从而阐述教育的宏观生态和微观生态;第二,在分析教育生态结构的基础上,力求全面阐述教育的生态功能,并揭示教育生态的基本规律,如教育生态的平衡与失调、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以及迁移和潜移规律等;第三,努力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生态机制,探索优化教育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方法。
教育生态平衡是教育生态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教育生态的一条基本规律,把握这一规律,就能从根本上全面揭示教育领域存在问题的实质,推动教育更好地协调发展。何谓教育生态平衡?理论界认为,教育生态大体上可以看作是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关系,而教育生态平衡则主要是指教育系统的综合平衡、运行高效、功能优异及其与社会环境的良好协调。
专业建设生态性及各影响生态因子
“生态”主要指生物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当研究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时,我认为,专业建设与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学校生态环境密不可分。也就是说,在教育生态学视野中,学校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专业、教师、学生以及学校内外环境等都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或因子,因子之间始终存在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转换,并力求达到彼此之间的平衡。
对平衡的追求要求生态系统的各子系统以及各生态因子的运动变化发展都遵循物质运动的一般规律。但需要注意的是,若单从某个时段分析,不平衡现象是常态,而平衡现象则是非常态;若是从生命进化和生态系统进化的长远观点分析,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动态的,所有的生态系统实际上都处于貌似不平衡的“动态平衡”之中,是运动与平衡的统一。具体到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这一生态系统而言,它是由许多生态因子共同构成的,诸多生态因子对整个系统发生综合影响,它们始终处于貌似不平衡的“动态平衡”之中。
仔细分析影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诸多生态因子,我们可以将它们分成三类,即专业个体特征因子、学校外部特征因子、学校内部特征因子。这三方面生态因子构成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三个层次环状生态圈,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促进或制约作用。
专业个体特征因子,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校内外实训条件等。这方面的生态因子,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起着核心因子的作用,是我们研究与实践中常常所说的“硬件”和“软件”,是专业办学水平与实力的具体体现,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载体。
学校外部特征因子,主要包括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文化观念、法律和政策体系、经费保障等,实质上是政府和社会为高职教育发展构建的宏观环境或保障体系。对于完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而言,这一宏观环境或保障体系至关重要,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近些年的高职教育发展中看到。目前,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在校生规模,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都占据了“半壁江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高职教育当今的勃勃生机源于哪里?无非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前所未有的需求,教育事业发展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的良好基础,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氛围,中央政府对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和中央财政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强度等等。对此我们均归为政府和社会为高职教育发展构建的宏观环境或保障体系。
学校内部特征因子,主要包括由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观、规章制度、组织结构、运行机制、校容校貌、教风学风等构成的学校文化。高职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内涵,目的是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更加注重知识创新,更加注重办学质量和特色,更加注重服务社会、引领社会,而这一切的背后,都需要一个无形而又无处不在的灵魂支配,这个灵魂就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广泛渗透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影响和支配着专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发展特色和建设成果。在专业建设中,学校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主要包括主流价值观的导向功能,凝聚师生力量的激励功能,基于普遍文化认同而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规范功能,对师生思维、行为习惯和专业素养的熏陶功能。
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建议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作为一种生态现象,必须着眼学校的持续发展和专业的持续发展,努力遵循教育协调发展的规律与要求,解决好专业发展与校内、校外环境的矛盾,保持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生态平衡,避免在专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出现内部生态链危机和系统整体效力减退等问题。依据教育生态学原理,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提出以下策略建议。
(一)全盘考虑,创设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稳定、平衡、有序的生态环境
1840年,J·李比希通过对比谷类作物的产量,发现农作物通常不受它所需要的大量的营养元素的限制,反而受那些只是微量需要的原料的限制。只要稍微加入所缺的微量元素,产量马上就会明显地提高,他由此说明这些微量元素是作物增产的“限制因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生态学中著名的“限制因子”定律。
今天,“限制因子”定律已经从自然因素扩充到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生态系统而言,也同样存在着“限制因子”,而且是所有的生态因子都可能成为“限制因子”,起到限制性的作用,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生态困限,制约着专业健康发展。因此,“应然”状态的专业建设,需要摆脱其生态环境中各“限制因子”的束缚,通过各生态因子的和谐共生来维持其生态环境平衡,最终实现专业内涵提升。摆脱“限制因子”束缚,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这是一个生态进化过程,是高职教育发展史的必然,也是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对高职院校而言,需要从教育生态平衡理论出发,统筹兼顾、整合优化影响专业建设的各生态因子,杜绝偏废其一,努力构建一个稳定、平衡的有效促进专业发展的模式,使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回归“应然”状态与本质。
(二)加强生态调控,形成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良性持续健康发展的生态循环
在教育生态理论中,任何一个生态组都有输入输出,而且存在着简单的或复杂的控制与反馈,在生态内外和各要素之间都会有信息的传递和转换。在生态构筑中,一方面要注意各要素的层次结构,另一方面更要注意信息的反馈和控制,使各种活动与管理工作形成一个环路和可控、不断向前发展的系统,使信息能够自动地反馈并进行不断调整,最终保证整个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循此思路,在建立专业建设管理模式时,学校不仅要结合专业的内外部实际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或方案与促进专业建设的制度或措施,而且要定期检查专业发展规划或方案与促进专业建设的制度或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适当处理。
(三)激发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各生态因子,诱发专业办学水平由量变到质变
专业个体特征因子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些对高职教育的定位性表述,需要我们在专业建设中全面准确地理解,并一以贯之。具体而言,在专业建设中,我们需要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改革课程结构,建设与行业和专业发展接轨的专业课程体系;提升师资队伍水平,逐渐形成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实训场所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专业依托机制;重视专业建设研究,形成专业拓展机制等等。
学校外部特征因子如前所述,政府和社会构建的保障体系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战略机遇,有力推动了高职教育的新一轮发展。但我们也应看到,在社会环境中依然存在着诸多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因素,甚至力量还相当强大。例如,在社会文化观念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依然是人们推崇的目标,并进而导致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鄙视劳动生产,鄙薄职业技术等社会习惯;在法律制度方面,我国的《职业教育法》作为一个国家职业教育的基本法还远未完善,特别是行业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的法律责任不明晰,利益驱动机制不健全,政府相关部门政策不配套,造成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办学缺乏必要的法律制度保障;在经济投入方面,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依然存在“高成本”与“低投入”的矛盾,导致高职院校学费高、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相对短缺等问题。因此,在我们研究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保障体系的完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国家对高职教育发展的主导作用,不能一味认同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作为政府,需要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建立完善的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法律、经费保障体系,努力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进而增强高职教育对广大民众的吸引力,形成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文化观念。
引言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开发中,以确保它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维持水的持续性和生态系统整体性的条件下,支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和满足代内和代际人用水需要的全部过程。
城市是人类高强度活动的地区,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简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因此,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可持续的,即在保持城市生态环境健康的前提下开发水资源;第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满足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第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3]的发展战略;第四,水资源开发利用要满足世世代代人类用水需求,体现代内与代际间的平等。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是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对这类复杂的生态系统,不确定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4],因此,在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之前首先应从机理上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过程进行研究,找出影响和制约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的胁迫因子,进而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途径,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由PSR模型延伸出来的驱动力(Driving forces)-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s)模型(DPSIR模型)正是符合这一思维模式的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
1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过程的DPSIR模型
DPSIR模型是目前在环境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框架模型,它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因子共同描述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以用DPSIR模型来描述其发展过程。
1.1 驱动力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驱动力是指造成水资源复合系统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可以分为自然驱动力和社会经济驱动力。自然驱动力是指城市化导致的自然条件的变化,主要包括城市水循环、城市气候及降雨特征、城市水文效应及城市水环境的变化[1]。社会经济驱动力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城市水资源的需求,主要包括城市发展的人口目标和经济目标。从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作用的时效性上来说,自然因素导致的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变化是缓慢的,而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影响大、作用突出,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变化的主导驱动因子。
1.2 压力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压力是指通过驱动力作用后,直接施加在水资源复合系统之上的促使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变化的压力,直接表征驱动力的强度。驱动力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压力一方面表现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对水资源的竞争上,具体表现在城市的工业需水、农业需水、生活需水以及生态需水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表现在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对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废污水的排放。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上就是通过对水循环过程的调节,使水分沿着特定的路径循环运动,从而满足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不同部门对水资源的特殊需求,同时使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并可持续发展。
1.3 状态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状态是水资源复合系统在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的现实表现,是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描述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物理特征。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及其动态变化是研究驱动力和压力的基础,也是分析影响和响应的出发点。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可以用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可用水资源量、水质状况、水资源重复利用能力、污水处理能力、人口现状、经济发展现状、生态环境现状等来表征。
1.4 影响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影响是指水资源复合系统在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的状态的变化。与状态的相似之处是,二者都是驱动力和压力共同作用的现实表现,不同之处是状态反映的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而影响反映的是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变化,对影响的分析是决策的基础,是响应的依据。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水资源供应之间的矛盾以及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对水资源需求的竞争,导致了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水资源量的变化、水资源质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等方面。
1.5 响应因子分析
在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响应是指人类对状态和影响的反馈,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所采取的管理措施。社会经济因素对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压力塑造了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当前状态,系统的状态反过来又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和结构等,为了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人类必须调整自身行为,即社会的响应。
1.6 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机理分析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的DPSIR模型是一种基于因果关系组织信息模型,存在着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因果关系链,在城市发展的初期,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强度在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之内,水资源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水资源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孕育、滋养、促进和支持的作用,水资源复合系统处于稳定、有序的状态。随着人类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施加的压力超过了其承载能力,水资源系统的状态,包括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水资源的水文循环过程等都发生了改变,而水资源的短缺和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后,人类逐渐通过经济和管理策略对这些变化做出响应,一方面调整水资源系统的驱动力和压力,从根源上改善水资源状况,另一方面采取直接措施改善水资源的状况及生态环境状况,从而使水资源复合系统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演进,如此循环,最终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发展过程就是这样一个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S型发展过程。
2 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该遵循以下过程:首先评价城市水资源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然后分析造成城市水资源现状和变化的原因和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驱动力和压力,找出胁迫因子,分析水资源的现状和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据此调整当前的发展策略,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途径,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1 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及需水预测
DPSIR模型的状态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对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的调查及需水量的预测。
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城市供水水源状况。城市水资源包括传统的淡水资源和非传统的水资源。对供水水源构成特征的分析,就是调查构成城市水源的各种水源的量和比例;第二,城市供水状况,包括供水设施能力、供水量、供水水质的调查分析;第三,城市用水状况,城市用水分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对用水构成特征的分析,就是调查各部分用水的量和比例;第四,城市排水状况,包括城市污染排放量、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收费等方面。
在对城市水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对城市发展的需水量做出预测,预测方法主要有万元产值需水量定额法、用水增长趋势分析法、人均用水定额法、关键因子相关分析法等,不同的预测方法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和不同的优缺点,因此在实际需水量预测过程中可以结合多种预测方法相互校验。
2.2 城市水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DPSIR模型的影响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对城市水问题的调查研究,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体现在对城市水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
城市水问题的调查研究是在对城市水利用基本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水资源是否短缺、水污染状况、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等方面;第二,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具体表现在水资源量对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目前存在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
在对城市水问题调查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产生的原因,找出制约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胁迫因子,即城市水问题产生的驱动力和压力。目前水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污水处理率低、用水浪费、供水漏失量大、工业用水效率低下、工业布局不合理、管理措施不利等。
2.3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DPSIR模型的响应因子在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体现在为解决城市水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即为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
通过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水问题的原因的调查分析,从调整驱动力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强度、改善状态因子和影响因子两方面入手,采取各种措施协调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改善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的质量,进而实现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主要包括调整水战略方针,遵循“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原则;科学配置、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加强城市水系统规划;加强水市场监督;加强管理,创建节水型城市[3]。
3 结束语
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是城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的复合生态系统,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当复杂,DPSIR模型的应用可以简化这一过程。通过全面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可以深入理解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作用过程以及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奠定基础。在用DPSIR模型分析城市水资源复合系统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为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左其亭,等.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方法・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16-132.
一、名词解释
1.生态环境2.生境4.限制因子5.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
3.生态幅(ecologicalamplitute):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6.生活型和生态型:(1)趋同适应的生物,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2)趋异适应的生物,分化形成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2013年成考HD高清课件全新上线
二、问答题
1.简述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2.简述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及其补充。
3.试述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
答:(1)综合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2)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在诸多生态因子中,必有一个对生物是起主要作用的,称为主导因子。(3)阶段性作用: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具阶段性。(4)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不可替代性: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补偿作用:但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由其他因子来补偿。但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作部分补偿。(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地形因子,它的坡度、坡向、海拔高度等对生物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但他们能影响光照、温度、雨水等因子的分布,因而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这些地方的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类型、生长和分布起直接作用。
4.简述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及生存因子之间的关系。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内稳态2.实验驯化与气候驯化
二、问答题
1.根据不同分类标准,生态因子分为哪些种类?
2.简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生物对耐受性范围的调整方式有哪些?
1、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
A.环境
B.生境
C.内环境
D.地球环境
2、简述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因子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生态因子是指环境因子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生态因子是环境因子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生态因子包括在环境因子中。
3、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D)
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外来因子
D.变动因子
4、按生态因子的性质,通常可将生态因子归纳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5、生态因子中的温度、湿度、光、降水、风等称为()因子,捕食、寄生、竞争和互惠共生等称为()因子。气候,生物/非密度制约,密度制约/非生物,生物
6、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
A.气候因子
B.地球因子
C.非生物因子
D.外来因子
7、举例说明生态因子中,什么是间接因子
生态因子中,有些因子直接对生物起作用,如光照、温度等。而地形因子,其起伏程度、坡向、坡度、海拔高度及经纬度等对生物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但它们能影响光照、温度、雨水等因子的分布,因而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因此将地形因子称为间接因子。
8、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
A.综合因子
B.一般生态因子
C.替代因子
D.限制因子
9、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
A.综合作用
B.阶段性作用
C.补偿作用
D.不可替代作用
10、在诸多生态因子中,(BD)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能替代少数其它因子
B.对植物生长有明显影响
C.把其它因子的直接作用变为间接作用
D.对其他因子有影响作用的因子
11、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
A.直接作用
B.间接作用
C.替代作用
D.补偿作用
12、试述生态因子的补偿性和不可替代性
当某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不足时,可以由其它因子来补偿,结果仍可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例如光强减弱所引起的光合作用下降可以依靠CO2浓度的增加得到补偿,这也是森林林冠下幼苗能够存活生长的一个因素。但是,这种补偿作用不是没有限度的,它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作部分的补充,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
1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作用)(适应)和(反作用)。
14、简述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
两点补充:
(1)Liebig定律只能严格地适用于稳定状态。
(2)是要考虑因子间的替代作用。
15、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可维持250k量,钾可维持350k量,磷可维持500k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A)
A.250kg左右
B.350kg左右
C.500kg左右
D.大于500kg
16、用图形表示耐性定律,并简要说明各区域生物的特点。
17、一般来讲,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达到最适时的温度、湿度条件组合状况为(C)
A.高温、高湿
B.高温、中湿
C.中温、高湿
D.中温、中湿
18、生物体对实验环境条件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C)
A.气候驯化
B.调节
C.实验驯化
D.适应
19、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20、判断:生物对环境只是被动地适应。(×)
21、判断: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需要的生态因子是不变的。(×)
22、判断:各个生态因子对生物所起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
23、判断:如果一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很广,而且这种因子又非常稳定,那么这种因子就可能成为限制因子。(×)
24、判断:对所有生态因子耐受范围都很宽的生物,它的分布一般很广。(√)
25、同种乔林生于密森林中时其叶片比生于蔬林中时薄,这主要是哪种生态因子在起主导作用(A)
A.光照
B.温度
C.降水
D.大气
26、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霸王鞭,分属仙人掌科和大戟科,但它们都以小叶、肉质化的茎来适应干旱生境,这种现象称为(A)。
A.趋同适应
B.竞争
C.互利共生
生态因子(ecologicalfactor)指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常直接作用于个体和群体,主要影响个体生存和繁殖、种群分布和数量、群落结构和功能等。各个生态因子不仅本身起作用,而且相互发生作用,既受周围其它因子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其它因子。本文将信息系统和企业管理都分别看成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借助生态因子概念,将影响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因素作为匹配生态因子,即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不仅与两个生命体有关系,而且相互发生影响和作用,还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2匹配生态因子初步框架提出
“匹配”一词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意思,它既是数学语言,又是计算机方面的术语,其含义复杂多变。匹配在管理学相关理论中一直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其理论上是两个相关变量的相配关系,而在先进的信息技术中,国内外学者一直关注信息技术如何以及何种程度影响企业绩效,先后国内外学者对信息技术接受理论、任务技术适应理论、ERP实施关键成功因素、企业信息系统成长、信息系统生态位、战略匹配模型【3-41、企业组织文化和惯例、人-信息系统交互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并形成战略匹配模型、技术接受行为模型、ERP成功实施关键因素等一些成果[5-61,为信息系统成功支持企业组织提供强大的帮助和支持,特别是对信息系统和企业组织之间战略匹配进行大量研究,这些研究逐渐将匹配思想融人理论构建中,特别是技术本文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是在分析企业管理和信息系统两个对象特征变量前提下,两个对象的特征偏离程度,匹配不仅包括同一时间点特征之间横向匹配,还包括不同时间段前后阶段之间纵向匹配。两者之间具有相互影响和促进的关系,只有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相匹配时,信息系统就可能被企业所采纳,同时企业管理可以通过信息系统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最终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否则反之。为了更加全面认识和引导两者之间匹配走向,结合匹配相关理论本文从生态视角来研究信息系统中的匹配问题,借助生态系统思想分析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即将匹配生态因子作为影响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的变量,并识别出影响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生态因子,为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模型构建打下基础。
在国内外学者研究基础上,结合战略匹配模型等相关理论,对影响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的主要因素进行透析,从环境、战略、架构、业务流程、惯例、沟通等六个方面对影响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影响因子进行分类M,形成如表1所示影响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生态因子初步框架。
3匹配生态因子体系构建
3.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相关数据,然后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问卷调查的目的是整个问卷设计和调查的基线,对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调查的目的是调查生存环境、战略、架构、业务流程、惯例以及沟通等六个方面对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的影响[91,特别是在充分了解和分析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研究现状基础上,对调查目的有一个统一和清晰的认识基础上,通过通俗易懂问卷的形式获取调查数据。
3.2数据分析
针对以上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因素的分析,根据需要获取信息设计调查问卷[101,通过对常州地区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分类号]G250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生态位理论在种间关系、群落结构、种的多样性及种群进化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生态位理论研究生物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空间位置、功能和作用,生态位理论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客观存在。由于图书馆也处在由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构成的生态环境里,图书馆生态观假设图书馆与环境因素之间、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信息服务业之间相互构成复杂的生态关系,使生态学中的核心理论一生态位原理运用到图书馆生态关系的分析成为可能。
1 生态位概念及其演变
1894年,Streere在解释鸟类物种分离而居于菲律宾各岛现象时,引发了人们对生态位的研究兴趣。自然生态学家Jobnson于1910年最早使用了生态位一词:“同一地区的不同物种可以占据环境中的不同生态位”,1917年,生态学者格林尼尔(Grinnell)在研究加利福尼亚长尾鸣禽的生态关系时使用生态位术语并首先给以定义:恰好被一个种或一个亚种所占据的最后分布单位,人们称它为空间生态位。1927年,动物生态学家埃尔顿(Elton)从动物生态学角度提出一个动物的生态位表明它在生物环境中的地位及其与食物和天敌的关系,即“营养生态位”或“功能生态位”。生态学家哈奇森(Htchinsuon,1957年)利用数学上的点集理论,把生态位看成是一个生物单位(个体、种群或物种)生存条件的总集合,并提出了多维超体积生态位概念。Whittaker(1975年)认为,生态位是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间、空间位置及其机能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相对位置,既考虑了生态位的时空结构和功能关联,也包含了生态位的相对性。通俗地讲,生态位就是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拥有稳定的生存资源(食物、栖息地等),进而获得最大生存优势的特定的生态定位。生态位的形成,减轻了不同物种之间恶性的竞争,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使不同物种都能获得比较生存优势,这是自然界各种生物欣欣向荣、共同发展的原因所在。生态位理论对所有的生命现象具有普适性,不仅适用于生物界(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也适用于人(包括由人组成的集团、社会、国家)。
2 研究图书馆生态位的逻辑起点
2.1 图书馆与生物具有相似性
图书馆具有多方面类似生物特征:①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在《图书馆学五定律》中指出:“图书馆是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在生态学领域中,存在一个复杂有序的层次系统: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而图书馆也具有这种类似的层次系统:图书馆生态系统,图书馆群落、图书馆种群和单个图书馆。所以,两者在生态关系、群落形态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相似的地方;②图书馆作为社会中的文化主体,必须要有一定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和人文的诸多要素,如同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生物,如果脱离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就会濒临灭绝;③生物个体必然有出生、成长到死亡的过程,但是作为生物的组合,即物种,则是延绵不绝的,而图书馆具有与物种相同的生存目的,不断适应变化着的环境,使自己获得长久的生存和发展。
2.2 图书馆与环境的关系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具有相似性
图书馆的生存发展如同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物种的生存与发展,均是一种“生态关系”,图书馆与环境、图书馆与图书馆,同生物与其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有本质上的一致性。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竞争与互利,而图书馆也有类似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这就为生态学在图书馆与环境关系研究上的应用提供了可行性。
2.3 生态学和管理学、经济学研究问题的相似性
生态学和管理学、经济学研究的往往是类似的课题,如资源的利用率,供求关系、竞争等。在自然界,付出的成本是能量和资源,而在人类世界里,要用金钱来偿付。图书馆与环境、生物和环境之间都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这使得生态学中的核心理论,即生态位原理运用到图书馆生态关系的分析成为可能。生物生态位原理为图书馆管理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用一种有机的、生态联系的、系统的观点去看图书馆与环境的关系,使图书馆有意识地、主动地去适应环境的变化,有效地开发信息资源,协调地处理好与同行以及行业的关系。
2.4 图书馆生态位观的适用性
图书馆生态位观的适应性,笔者认为有三种观点:①从图书馆单体的角度;②从图书馆种群的角度;③从图书馆群落的角度。这三种观点,可以解释为微观生态位和中观生态位、宏观生态位。微观生态位是以图书馆单体为研究对象,在对图书馆个体特性把握的基础上,研究图书馆种群内的单体图书馆相互之间的差别,寻找图书馆与其所占据的生态位相互作用的影响特征,这是一种细小入微的管理学思路;中观生态位是把种群作为生态位的基本单元,研究同一种生态位下的图书馆种群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以及环境又是如何对种群进行选择,在图书馆种群划分清晰的前提下,研究图书馆种群与个体的生态发展状况;宏观生态位是以图书馆群落作为生态位的基本单位,研究群落与社会信息业之间、种群与群落间、个体与种群间的影响和作用,并寻找它们之间所产生的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原因。
无论是图书馆单体生态位,还是图书馆种群或群落生态位,它们研究的都是同一类的问题,即图书馆在环境中的生态地位及其发展进化规律。但是,如果对图书馆战略进行研究,把图书馆种群或群落作为生态位的基本单位,则显得目标过于宽泛,单位量大,它们的固有属性难以识别,环境对它们的信息传递也难以梳理和区分。而从单体图书馆的角度研究不仅能有效地凸现图书馆个体的特征,而且还可以得出从种群或群落角度不能企及的细节信息。
3 图书馆生态位概念及基本原理
3.1 图书馆生态位概念及函数表达
基于以上分析,在兼顾图书馆种群或群落的基础上,将主要视角定位在图书馆个体生态位,图书馆生态位的概念,在综合上述三种生态位观的基础上可以定义为:图书馆与环境之问的一种关系定位,这种关系是图书馆与环境互动后所达到的均衡状态,它受到图书馆内部因素的影响,并通过图书馆与环境的物质交换接口,即资源和需求的状况表现出来。从外部看,图书馆生态位是图书馆在环境中形成的多维资源和需求空间的向量叠加集合,如用公式来表达,可记作:p=αs(K,t)+βd(K,
t),其中,p表示图书馆的生态定位;α、β为控制参量,其作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这里可以理解为技术与制度的调控作用;s,d表示图书馆的资源与需求状况,它们是空间坐标K=(x,y,z)和时间t的函数,即:s=s(K,t),d=d(K,t),令s1,s2,…,sn和d1,d2,…,dn为状态变量,它们是K和t的函数:si=si(K,t)di=di(K,t)(i=1,2,…,n),为简便记,常采用状态变量来表示:s(K,t)=(s1,s2,…,sn);d(K,t):(d1,d2,…,dn)。
图书馆生态位是一个与时间和空间有关的函数,其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变量,具有非线性的特征。而图书馆生态位由资源和需求两个变量及控制参数综合进行描述,图书馆生态位的状况由这些变量和参数的状况决定。简单地说,图书馆生态位是一种基于环境资源空间特性和图书馆固有性质互动的客观关系定位,是图书馆与环境互动匹配(适应)后所处的客观状态,如图1所示:
图书馆生态位表达了图书馆与环境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共存均衡状态,它主要包含两方面属性:一是宏观生态环境在生态位层面的延伸与渗透,是环境的终端,形成生态位环境(又称小环境);二是图书馆向外作用的起点,是图书馆行为延伸的直接作用物,是图书馆与环境互动的发生场所。
从宏观层面看,生态位是图书馆复合生态系统环境的中间层。图书馆所处的整个生态环境构成一个图书馆复合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可以理解为三个关系圈的集合:其核心圈是图书馆,构成该系统的生态核;第二圈是图书馆活动的直接环境,即生态位,可称为图书馆生态基础圈;第三圈是包括图书馆种群或群落在内的图书馆生态系统,可称其为生态库。生态位包含于图书馆生态库之中,是生态库的一个构成单元,如图2所示:
从中观层面看,生态位是图书馆生态环境中的客观存在,是图书馆客观与环境客观的交汇点。
从微观层面看,生态位是环境对图书馆的直接外包,是每个图书馆生存发展所依赖的小环境,它不仅是与图书馆接壤的环境终端层,同时又是图书馆一切外延行为的出发点。从空间位置上看,这种小环境是图书馆所处的生态大环境(生态库)中与图书馆紧密接触的那部分,是环境中直接影响图书馆的因素,并承受图书馆直接的互动反馈,是图书馆活动与环境互动的直接受力和反作用物。
3.2 图书馆的理想生态位和现实生态位
根据G.E.Htchinsuon(1957)的基础生态位和现实生态位理论,图书馆生存的全部最适生存条件称为图书馆的理想生态位,在这个生态位中,图书馆的所有环境条件都是最适宜的,而且不存在竞争者。然而,图书馆在实际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全部条件不会那么理想,它包括了所有限制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各种作用力(见图3)。图3中图书馆E与图书馆A,B,c,D,E,F发生竞争关系,其中图书馆E的理想生态位用中心的圆E面积代表,而图书馆E的现实生态位则用中间的类五角星面积表示。
3.3 图书馆生态位模型
根据Hutchinson的生物生态位的超体积模可以建立图书馆生态位的n维超体积模型,如果把一个图书馆对某一环境资源的适合度相对于这一资源的梯度作图,就可绘出一条钟形曲线,如图4所示:
其中横轴代表环境资源梯度,纵轴则代表图书馆适合度。如果同时采用N个环境资源因子梯度作图,绘出的图形就是一个四维空间,N个轴代表N个不同的环境变量,具有高适合度密度的那部分空间对图书馆来说是最适宜的,而具有低适合度的那部分空间则对图书馆的生存不太适宜。
3.4 图书馆生态位测度
3.4.1 图书馆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宽度是指现实生态位超体积的限度,通常用宽或窄加以描述。图书馆生态位宽度是指生态位涵盖空间的大小,其大小与图书馆的适应度成正比,即对市场环境资源适应的多样化程度。一个图书馆的生态位越窄,该图书馆的特化程度就越大。相反,一个图书馆的生态位越宽,该图书馆的特化程度就越小。
3.4.2 图书馆生态位重叠 自然界中,当两个生物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这时就会有一部分空间为两个生态位的n维超体积共同占有。类似地,如果两个图书馆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占用同一种资源或环境变量时,这两个图书馆的生态位就会出现重叠,如两个图书馆馆藏类似的资源、拥有相同的读者群体,这些都是生态位重叠现象。如果两个图书馆具有完全一样的生态位,它们就会发生完全的生态位重叠。因此,生态位重叠是指图书馆之间生态位类似程度或者说生态位因素相同的比例,生态位重叠与图书馆间竞争强度成正比。设有A、B两个图书馆,它们的生态位重叠可能会出现如图5所示的重合、内包和交叉三种情况:
3.4.3 图书馆生态位分离 自然生态系统中,生态位分离是指两个亲缘关系密切的生物在异域分布,它们的生态位没有重叠。图书馆生态位分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图书馆的生态位没有交叉、互不重叠。设有A、B两个图书馆,他们的生态位分离可能出现如图6所示的邻接和远离两种情况:
生态位的宽度、重叠和分离,都与图书馆的战略定位和竞争态势有密切的联系,并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3.5 图书馆生态位类型
3.5.1 剩余生态位 读者的需求与图书馆的供给往往并不平衡。当图书馆的供给不能满足读者需求时,就会产生大量的剩余图书馆生态位。剩余图书馆生态位是指那些已经被现有的竞争者和潜在进入者所发现,但由于技术、资源、人力等的限制,未能全部占领而剩余下来的图书馆生态位空间。图书馆可以通过增加人力、物力、技术等,提高资源的供给能力,占据更多的生态位空间。
3.5.2 潜在生态位 读者的很多需求只是得到了局部满足,或者根本未得到满足。此外,那些原本已经得到满足的读者会因为其更高层次的需求而变得不满足。对于这些未得到满足或未得到充分满足的需求,图书馆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现,并通过更先进的技术、资源使读者得到满足。这种情况定义为潜在图书馆生态位。
3.5.3 附生生态位 图书馆要追求更高的效率,就必须摆脱大而全的经营模式,采取供应链管理,依赖社会分工与协作。图书馆应该和上游行业建立较为稳固的协作关系,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以,这些伴随着其他图书馆或信息业生态位发展而发展的生态位称为附生图书馆生态位。
如同物种生态位一样,图书馆生态位也具有多种类型,除了上述几种图书馆生态位以外,还有时间生态位、空间生态位等等。图书馆只有准确认识不同类型的图书馆生态位,结合图书馆自身的优势,选择和开拓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位,才能健康成长。
3.6 图书馆生态位特征
3.6.1 社会性 生物生态位在形成过程中,自然选择
起主导作用,而图书馆生态位则不同,由于与社会活动的密切关系,所以它具有社会性。一方面,图书馆生态位的形成和变化主要由图书馆自身的基础和经济发展条件等社会性因素来决定;另一方面,图书馆生态位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社会性是人类的本质属性,图书馆的领导、馆员等的行为都具有社会性,因此,图书馆这项依赖人类参与的活动,自然也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并随着管理工作的进步和创新,图书馆生态位的范围、内容及内涵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3.6.2 动态选择性 生物主要受自然规律的支配,生态位是比较稳定的,时效性也不明显。而图书馆是包含人因素的有机整体,具有更强的思维性和主动选择能力,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定位和各项服务的调整,力求最大限度获取更优的生态位。并且图书馆的竞争带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创造出新的生态资源和生态位,扩大生态空间。
3.6.3 跨区域性 生物一般栖息于某一环境中的,只能利用该地区的生态资源。而图书馆则是跨地区利用生态资源。不仅可以利用所在地的生态,而且可以利用全球的生态,并能促进全球图书馆生态体系一体化。
3.7 图书馆生态位构成
图书馆生态位由生态因子构成。生态位因子是影响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支配图书馆行为的主宰力量。图书馆生态位通过生态因子对图书馆发挥作用。同时,生态因子又受到宏观社会环境以及图书馆与环境、图书馆之间互动的影响,发挥作用的强度和形式不断发生变化,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组合,构成了多种多样的生存环境,为图书馆的生存创造了大量的生态位类型。生态因子是图书馆生态系统中的序参量,而图书馆生态位则是由图书馆生态系统中的序参量构成。
图书馆生态位因子虽然很多,但具体到生态位上表现为序参量特征的因子并不多,可归纳为:时空、资源、需求、制度和技术,这五类因子是图书馆生态位中的一级因子。时空是客观存在而且可以感知的,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必然占据着相应的时间和空间;需求因子主要包括读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是读者对图书馆可提供资源的需要程度;资源因子主要包括供应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馆藏资源和市场资源、自然资源等,这些资源是图书馆生态位中的二级因子;技术因子指被图书馆自身掌握和运用的技术,对图书馆的各项服务活动具有主导支配作用,决定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制度因子主要指国家政策、理念,以及图书馆内部的规章制度及岗位目标等。
需求和资源因子是衡量图书馆生态系统内有序程度的主要参量。图书馆的竞争优势也主要体现在满足需求和运用资源的程度上。并且,资源因子为图书馆提供了价值生产的物质基础,需求因子保证了图书馆的价值实现。技术和制度因子是图书馆发展的控制参数,是图书馆由资源到需求过程中的催化剂。上述五类影响因子对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而且它们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并具有典型的系统构成和运行特征。
图书馆生态位研究是一个新的课题,涉及的内容很多,但因篇幅和获取资料有限,文章仅对图书馆生态位概念、原理、生态位因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今后,还有更多的内容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光明,谢寿昌.生态位概念演变与展望生态学杂志,1997,16(6):46―51.
[2]朱春全.生态位理论及其在森林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生态学杂志,1993,12(4):41―46.
[3]杨效文,马继盛.生态位有关术语的定义及计算公式评述生态学杂志,1992,11(2):44―49.
[4]钱辉生态位、因子互动与企业演化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5]钱辉,张大亮.基于生态位的企业演化机理探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20―26.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金融生态;因子分析
Key words: Zhong Yuan Economic Zone;financial ecology;factor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8—0180—03
0 引言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完善的金融体系和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助于营造适合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降低金融风险并有力地推进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原经济区以其特有的资源条件和交通优势奠定了它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战略地位,建立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在其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中原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
1.1 中原经济区概述 中原经济区由晋、冀、鲁、豫四省接壤区域的二十九个城市构成,地处我国中部的核心,特有的资源条件和交通优势奠定了其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战略地位,更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与平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中原经济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中原经济区是我国东、西、南、北经济对流的中转站和交汇点,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之一;其次它丰富的物产和劳动力资源以及巨大的购买力市场,对东部沿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最后它处于我国由东向西的技术梯度和由西向东的资源梯度交汇区,对我国东西部发展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②中原经济区存在丰富的资源。西有煤田、东有油田、西北有铁矿的矿产分布格局,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黄河、漳河、汾河横穿整个区域,同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纵贯全境,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为工农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提供了保障和便利。③中原经济区拥有较雄厚的产业基础。依托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中原经济区已经形成了具有综合发展、相对均衡、较成熟的工业体系。
1.2 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思路 金融生态的概念从生态学的视角阐释了金融体系的运行及其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彼此影响的动态关系,涉及到政治、经济、法治等各个方面,金融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因此,对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中的指标选择要满足全面性、代表性、科学性的原则。本文以政府对经济的主导作用、经济运行质量、金融发展的状况和基础制度的建设情况为四个大类,在其中寻找有代表性的12个小指标来全面衡量金融生态环境。
1.3 综合评价模型 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具有属性多样、结构复杂的特性,需要建立多指标、多层次的评价系统。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将数个指标综合起来,构建一个多因素的综合模型用以评价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假设每个城市有m个评价指标,即X1,X2,…,Xm,公共因子为F1,F2,…,Fn(n
F■=a■X■+a■X■+…+a■X■F■=a■X■+a■X■+…+a■X■ ┆F■=a■X■+a■X■+…+a■X■
该模型假设的条件:①a■■+a■■+…+a■■=1(k=1,2,…n),其中akj(j=1,2,…,m)表示第k个单位指标的权数;②Fk和Fj互不相关,其中k≠j且k,j=1,2,…,n;③F1是X1,X2,…,Xm的线性组合中的方差最大项,其余因子方差值递减;④X1,X2,…,Xm的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λk就是综合因子Fk的方差。
2 实证分析
2.1 建立分析指标体系 依照前述分析,选择如下12个指标构建中原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首先要将中原经济区内29个城市的12个评价指标的所有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接着进一步使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标准化数据的相关矩阵R,可分析其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5―0019―05
引 言
“生态学”这一概念被引入到管理学领域,使管理学的研究与自然科学接轨找到了科学背景,同时为理论管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视点。而其中“生态位”的概念给予了管理学更多的启示,在管理学中研究较多的是“企业生态位”,对于一个产业的生态位问题,理论界的研究涉及较少。旅游业又由于其“产业”之说在理论上的争执,关于旅游业的生态位分析则少之又少,这与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及各区域政府给予旅游业的重视程度形成强烈反差。本文认为,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获得一定的产业地位是其对区域资源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且旅游业在区域经济生态系统中占有资源空间的大小取决于其对区域各种资源的选择性和适宜性,从结果上表现为旅游业创造价值在区域经济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大小。采用聚类方法对区域旅游业稳定度进行定量研究,对于促进区域及全国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一、旅游业区域经济生态位的概念界定
生态位(NICHE)是指生物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空间。一个产业在产业生态大环境中依据自身及外部条件获得了生态系统中的资源空间,称之为“产业生态位”。因此,区域产业生态位是指产业在区域生态系统中利用自身条件占有区域资源的空间。
旅游业是指以满足旅游需求为目的的供给产业,即凡是为满足旅游需求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行业和企业,都成为这个产业供给链中的组成部分。谢彦君认为这种“较为宽松的定义不管是从概念的内涵还是从实践中统计的技术可行性上都恐怕是必要的”。旅游业定义的明确为科学的分析旅游业的影响因素即确定影响其生态位的生态指标奠定了基础,因而以此为依据,指标的选择将从影响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人手;同时这一定义为本文采用历年旅游统计年鉴的数据的严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因为旅游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反映的是广义的旅游业技术性定义。
基于以上对于生态位及旅游业的认识,本文认为,旅游业区域经济生态位是指旅游业在本地经济发展中占有经济资源的空间,而供给和需求资源占有的多少决定了旅游业区域经济生态位的宽窄。
二、旅游业区域经济生态位的评价因子
影响区域旅游业生态位的生态因子有很多,在大部分关于影响旅游业因素的理论分析时都采用“圈层”图示,这些圈层包括自然资源、人文环境、行业运作部门等等,几乎无所不包。这的确是由于旅游业的综合性特征决定的,但其中的问题在于,首先这一圈层模型似乎可以用在所有对产业影响的分析上。其次,作为评价体系,圈层模型存在数据的不可得等缺点,因此,它使得推进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无从落实。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影响区域旅游业经济生态位的生态因子进行提取。
首先,根据笔者对我国地区旅游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产业功能的分析,各地区的旅游业产业功能集中表现为两类,一类为经济功能,一类为就业功能。因此,我们提取旅游业创造收入比值及就业比值两个变量,意在考察各地区旅游业的产业功能的动态演化。
其次,根据本文对旅游业定义的分析,区域旅游业生态位的选择和发展受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核心元素必然是指对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供求有决定性作用的因子。从供给角度分析,根据产业兴衰规律,在区域经济生态系统中能够生存且发展壮大的产业都是创新能力强、科技进步快的产业。而劳动生产率、投资率两个变量基本上反映了一个产业增长发展中知识或技术、资本、劳力这3个主要要素的变化。从需求角度分析,根据我国旅游消费方式的转变,近距离、区域内旅游成为支撑地区旅游业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本文选取需求收入弹性指标作为评价推动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需求指标。
需要指出的是,一个产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有空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上现实指标(收入、就业)数值和未来指标(劳动生产率、投资率、需求收入弹性)数值在地区经济总值中的比重,这一结果将极大地影响区域政府助推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性。因此,本文认为影响我国区域旅游业经济生态位发展的评价因子均应选择相对指标。即:旅游业主要经济指标与该区域同样经济指标总值的比值。
鉴于以上理论及实际的要求,本文提取以下5个核心生态因子作为影响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生态位的评价指标,即:创造收入比值、就业比值、劳动生产率比值、投资率比值、需求收入弹性。
三、旅游业区域经济生态位的评价方法
(一)评价方法与过程
通过系统考察,总结相关文献,结合具体研究,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旅游产业生态位进行评价。由于旅游业的生态位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中是逐年变化的,为了使结论更具有稳定性、科学性,本文运用旅游业区域经济发展历史评价法:首先选用2004年相关数据进行评价,然后通过2000―2003年的数据进行检验。
1.数据收集
以《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0―2004)及《中国统计年鉴》(2000―211)4)相关资料为基础,依据上述指标解释,收集整理了全国31个省区市2000―2004年的相关数据,运用比例分析法得到上述5个指标各区域的比值,构成原始指标数据库,其中对于部分缺失指标本文采用了趋势分析法予以补足。
2.数据处理
为了解决不同指标量纲的不一致可能带来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前,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由于本文所选指标均是经过提取并且与区域旅游业经济生态位的评价全部正相关,所以采用了极大值标准化的方法,最后得到全国31个省区市2000―2004年的标准化后的数据库。
3.方法选用
本文选择在5个现有指标中提取公共因子的必要性在于:一方面,原始指标的相关性较大,需要进行因子提炼;另一方面,对于科学地选取权重值,为31个省区市的评价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
(1)因子分析条件检验(以2004年数据为例)
在采用因子分析法之前,首先对数据是否可以做因子分析进 行检验(见表1)。
观察KMO(Kaiser-Meyer-OlkinMeasure)抽样适度测定值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Bartlett’s Test ofSphericity),KMO值为0.667,该指标大于因子分析法要求的KMO检验值0.6,因此适宜采用此法;巴特利特球体检验卡方近似值为68.127(自由度=10),显著性水平=0.000
(2)因子提取及构成
提取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
由表2可以看到,第1个因子的方差贡献度为48.216%,第2个因子的方差贡献度为24.226%,第3个因子的方差贡献度为19.210%,3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度为91.674%,所以本文选用3个因子作为评价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经济生态位的主因子。
为求得以上所抽取的3个因子的含义,需要用正交旋转法中的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进行旋转,旋转结果说明了原始指标在公共因子上的重要性,根据相对重要性可以识别出各个因子的含义。
由表3可以看出:因子1代表了就业比值、创造收入比值、投资比值在其因子上的重要体现,所以将其命名为供给因子,它代表了某区域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投入的人、财、物的比值,反映了区域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水平;因子2代表了劳动生产率比值,表现了旅游业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产业的持久竞争力水平,将其命名为效率因子;因子3代表了需求收入弹性,因此将其命名为需求因子。3个因子正符合了本文对于旅游业技术性定义的基本要求,从而较全面地反映了区域旅游业经济生态位评价的全面性。
(二)评价结果
运用同样的方法,本文对2000―2003年旅游业原始指标数据进行相关检验及因子提取和旋转,结果与2004年的系列结果基本相同,特别是在因子构成上,与2004年的结果完全一致,这为本文对于因子命名的确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例证,同时为进一步的动态评价提供了可行性。
四、旅游业区域经济生态位的聚类分析
(一)总体聚类分析
表4的评价结果打破了从单一角度在统计年鉴中列示的历年游客量或收入绝对数的各省份排名次序,从旅游产业在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经济生态位的横向比较这个角度,揭示了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性差异。
从表3、表4可以看出,在旅游业区域经济生态位评价的综合得分中,北京、海南两区域始终保持在第一、第二的位置(2000年云南居于第二位是5年统计结果中的个别情况,出现的几率较小,所以不影响总体结果),且得分均在1.0以上,属于优势生态位区域。这一结果表明:旅游业在这两个区域的经济生态位最宽,表现了两区域旅游业对所依存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在与其他行业的比较中有明显的优势。究其原因,一方面从旅游资源角度讲,两者分别得益于政治经济中心或南部滨海地区;但另一方面,从经济生态位的评价结果得出,两省市对于旅游业的供给、需求资源的占有是其他省份不可比拟的,效率因子更加促使两地表现出了遥遥领先且稳定的优势。
综合得分落在1―0之间的省份表现出了大部分省市的生态位相对稳定与小部分省区市生态位个别年份活跃性的特点。较稳定的省区市有广东、云南、上海、天津、陕西、重庆;不稳定但较活跃的省市有四川、河南、贵州、等。鉴于本文选择采用动态评价的目的在于得出一个相对稳定的旅游业产业生态位结论,因此,将较稳定的省市作为次优势生态位区域。从综合得分及因子分析可以看出,这类区域的旅游业经济生态位较宽,但促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不同。例如:云南由于3个因子和谐利用而跻身到次优势生态位;而广东、上海则是依靠供给因子的强力拉动;天津主要是需求因子的滞后使总体分值落后;陕西、重庆则得益于效率和需求因子。
属于均势生态位区域的是综合得分落在0至-0.3之间的省份,同时结合在次优势类别中偶尔出现的因素决定的。它们是四川、河南、贵州、福建、浙江、江苏、江西、新疆、吉林、辽宁、甘肃、广西、湖南。这类区域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正属于拓展生态位阶段,造成它们处在均势生态位区域的主要原因是供给因子的滞后;除此之外,效率和需求因子没有起到拉动作用,所以这些区域需要调整供给生态位,同时加强效率及拉动需求。
综合得分在-0.3以下且参照分值不稳定因素,属于劣势生态位区域的省份是河北、内蒙古、宁夏、黑龙江、青海、、湖北、安徽、山东、山西。这类区域尽管同样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有些甚至是优质的自然资源,但由于供给、效率、需求因子分值的普遍较低,导致旅游业不能获得较好的生存环境,造成了自然生态位与经济生态位的错位。因此,这些区域经济管理主体需要主动出击,同时拉动3个因子,开拓旅游业的生存空间。
从以上实证分析可以得出旅游业区域经济生态位的基本结论:旅游业生态位的拓展进程与本地经济发展是协同进化的,它要求3个因子的共同拉动,其中供给因子的推动作用印证了产业生态位区别与生物生态位的特征:把握选择的主动权,增加供给就可以扩展旅游业区域经济生态位。
(二)稳定度聚类分析
1.稳定型区域
这类区域的生态位因子特征是考察年份内因子综合得分在较稳定的范围之内,且各因子均衡度保持较好。同时说明这类区域能够保持旅游业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能够时刻调整且适应环境的变化。
根据综合得分可以分为4种类型:
(1)北京、海南两地属于优势稳定型生态位区域。但相比之下海南的稳定度更强,原因是综合5年的因子分析结果,海南表现出了3个因子均衡发展,而且具有考察年份内变化幅度不大的特点;而北京则表现出效率因子持续走低,供给因子凸高的现象。这表明海南的旅游业经济生态位存在结构性稳定的特点。
(2)广东、上海、云南属于次优势稳定型生态位区域。需要指出的是云南虽然在经济综合实力方面不能与广东、上海相比,但生态位评价的结果显示了云南旅游业在本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与两地相似的生态位,且稳定度较高的特点。
(3)福建、江西等地属于均势稳定型生态位区域,历年综合分值居中。
(4)内蒙古、河北属于劣势稳定型生态位区域,历年综合分值居末位。详细分析后两类区域的2000―2004年的各因子得分,可以看出这些区域的得分普遍落后,充分说明了旅游业在这些区域所赖以发展的供给因素不足、效率因素低下与需求因素疲软的现状,需要对这些区域进行全面的产业内部的调整和管理。
2.不稳定型区域
信息生态学是信息科学与生态学交叉融合形成的一门交叉性学科,构成其理论的基础是生态学与信息科学理论基础的总和。由于信息科学的范围过于宽泛,信息生态这一理论的提出为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生态学系统的研究对象为多种生态要素在复杂的动态时空中发生极其复杂关联的生态系统。信息生态问题是人们在信息时代面临的一个重要且跨越多学科领域的复杂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积极投身信息生态的研究中,其研究内容涵盖信息生态系统、信息生态环境、信息生态平衡、信息生态危机、和谐信息社会等多主题,呈现出多级分层和不断演化的形态。目前学者们对信息生态学的研究包括对它的学科范围进行研究,以及对其中的关键要素的研究,例如:信息生态圈、信息生态链、信息生态位、信息生态系统以及信息生态因子、信息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等。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信息生态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每个信息因子处于不同的信息位上,信息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为每一信息因子的存在提供了可能。信息生态具有协同演化的特性,同样在信息生态中新思想、新技术、新专业的涌现或者是信息人自身态度的变化也将影响信息生态的演化。
1.2信息生态系统要素
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自身与生命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狭义的信息生态研究发轫于本世纪中叶,当时它不包括人和社会环境的内容,仅局限于生物信息的产生、传递和接受等内容,如今广义的信息生态研究应包括人和社会环境的内容【1】。信息生态系统的要素特征决定其复杂性、多样性、系统性以及演化性的基本特征,且这些特征具有普适规律,所以本文将信息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大的环境来分析其背景下的企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及管理规律。
1.3企业生态系统
企业生态系统就是借用自然生态系统的概念,来解释企业组织内部及企业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企业组织不是孤立存在的,企业与生活在他周围的其他相关企业和组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其外部环境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构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统一体。企业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受到变化越来越剧烈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企业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其生态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企业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企业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异常复杂;此外,企业生态系统中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转化过程离不开人类的活动,企业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当显著,比如科学技术的进步、政策的变化、体制的改革等等都会使企业生态环境发生极大的变化【2】。对于企业外部来说,物质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是影响企业生存以及发展的重要信息因素。企业生态环境是指围绕生命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生命主体存在的条件的各种物质实体和社会因素。除了物质、经济以及社会环境之外,企业的竞争对手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这也是企业在制定和确定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制定企业战略重要的参考因素【2】。企业生态系统是以企业为核心的,特别是拥有核心能力的主导企业,从其构成成员的紧密性和重要性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核心生态系统、扩展生态系统、完整生态系统。核心生态系统主要包含主导企业及其供应商、分销商、顾客等要素:扩展生态系统是在核心生态系统包含这些要素的基础上加上供应商的供应商以及顾客的顾客要素;涵义最为全面的是完整的生态系统,他还包括政府组织、风险承担者、竞争机构以及外部宏观环境要素等等。对于企业内部环境来说,高度集成化的信息生态系统根据职能划分为驱动力(信息生产者),工作流为主线(信息传递者)将信息反馈到企业内部各部门或者企业外部的供应商(信息消费者),进一步进行信息处理工作,在企业内部每天处理业务的同时,会有大量的信息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产生,形成大量的信息流在各部门或层级之间流转,从而推进工作流的进行,信息的产生、传递、消费都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以目前较为发达的SAP系统为例,其中包含了生产计划(PP)、物料管理(MM)、销售管理(SD)、财务会计(FI)、管理会计(CO)、财产管理(AM),以上6个模块为企业运营的核心模块,另外还包含了:质量管理(QM)、项目管理(PM)、人事管理(HR)、信息管理(IS)、工作流(WF)、项目系统管理(PS)。SAP系统是高度集成化的企业管理软件和信息生态系统,支持多接口可与多种系统集成,内部有开放的代码编写环境,开发人员可以进入软件的底层,直接利用系统提供的计算机语言或者自定义表结构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由于企业内部的生态系统中的各个模块的紧密联系以及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集采购、库存、生产、销售以及财务相互作用为一体的负责的企业生态系统,因此也决定了SAP系统的高度集成化,每一个业务模块从采购到库存以及生产相关的环节都在业务流程上有着相互影响和制约。在受到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时,企业有可能在竞争的环境中经历共生发展、协同发展以及蜕变或者企业种群变动的变化。
2企业生态系统中的复杂网络
2.1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企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它由种类繁多、数目庞大的企业以及复杂的企业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更重要的是这一系统还包括最复杂的系统——人,由于人类的理性以及非理性更增加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经过总结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得出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
(1)演化性。
即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特性,它是所有复杂系统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企业生态系统作为典型的复杂系统更表现出典型的演化特性。具有现代意义的企业诞生也就是最近200年的事。当时,企业的数目还不多,企业之间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几乎没有,企业的雇员被当作会说话的机器只是简单地完成固定的工作,企业生态系统刚开始形成,整个系统相对来说是简单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种类型的企业不断出现,企业雇员的素质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生态系统也逐渐由简单变得复杂起来。演化特性造成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复杂性。
(2)理性与非理性。
虽然企业是企业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基本单位,但是企业及其生态环境都少不了人类的参与,企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上必然要打上人类理性及非理性的烙印。一方面,在竞争性的企业生态系统之中,博奕者的理性(智慧、策略等)产生局部最优与全局最优的矛盾;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的情感、偏好、意志等非理性的存在使得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大大增加。
(3)自组织、自催化性。
企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有明显的自组织及自催化现象,即企业生态系统由于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而不断进化。比如,企业之间的竞争所导致的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
(4)层次性与多样性。
企业生态系统是由大量的处于不同层次的组分相互作用构成的,首先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它下面有不同的战略单元或部门,部门下面有各种不同的团队,而构成团队的又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人。从宏观审视,企业之间可以建立企业联盟、企业的上下游可以构成企业生态链,相同性质的企业可以构成行业群落、同一地域的所有企业构成企业群落、企业群落与环境相互作用又构成区域企业生态系统,各个区域企业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才构成完整的企业生态系统。企业生态系统中不同层次、不同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了企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复杂性。
2.2信息生态系统中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网络
企业生态系统中每一个信息子处在不同的生态位上,如果生态位重叠的部分较大则构成竞争关系,如果重叠的部分较小且依存程度较大的为共生关系,处于不同生态位上的信息子也有可能既是协同发展的关系也是共生关系。如果不同信息子之间的交叉程度较大则会形成较为复杂的网络,形成拓扑关系(一个节点有多条边)。在企业外部生态系统中,企业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更重要的是要受到变化越来越剧烈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企业对其环境的影响也比生物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得多。企业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其他生态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企业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企业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异常复杂;此外,企业生态系统中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转化过程离不开人类的活动,企业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也相当的显著,例如科学技术的进步、政策的变化、体制的改革等等都会使企业生态环境发生极大的变化。在企业内部生态系统中,销售订单会直接指导生产计划,生产计划产生之后就会对物流需求计划提出要求从而引发采购行为,在采购收货的时候库存管理会被触发,同时收货的时候会产生发票校验以便财务对账使用。这一系列的业务活动产生于供应链上,且每一个活动可以作为一个信息子来看待,它们的关系是共生关系也是协同发展的关系,每一个信息子之间的信息链的断裂都会影响整个流程的正常进行。而当这些信息流在供应链上流转的同时,质量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也同时在进行,这些信息子之间没有必然的共生关系但是却协同作用于整个供应链中。质量管理贯穿整个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帮助企业整合支离破碎的业务流程,其质量管理模块支持企业的质量管理需求;项目系统管理可提前拟定出计划,指导生产、备料以及采购优化流程管理,并且项目系统管理贯穿于整个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有监督管理的作用;人事管理,包括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员工招聘、员工培训、员工职业发展规划、考勤管理、薪资福利、员工绩效和员工关系等。
3企业生态系统复杂网络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
3.1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及模型概述
系统动力学是一门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学科,也是一门认识系统问题和解决系统问题的交叉综合学科。从系统方法论来说:系统动力学是结构的方法、功能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的统一。它基于系统论,吸收了控制论、信息论的精髓,是一门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横向学科。构成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元素包含“流”与“元素”。“流”分为“实体流”和“信息流”;“元素”包括“状态变量”,“速率”和“辅助变量”。系统动力学建模有3个重要组件:因果关系图、流图和方程式。因果反馈图描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系统动力学的重要工具;流图帮助研究者用符号表达模型的复杂概念;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结构主要由微分方程式所组成,每一个连接状态变量和速率的方程式即是一个微分方程式。系统动力学中以有限差分方程式来表示,再依时间步骤对各方程式求解,呈现出系统在各时间点的状态变化。
3.2企业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
下文将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关系模型图来分析企业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信息因子对其运行机制的影响,以及企业生态系统的内部各个核心模块中的信息因子的作用关系。反应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科技、市场需求以及政府和科学技术的支持都对企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反应了企业生态系统内部信息因子的作用关系,形成了以生产和销售拉动需求的正负反馈因果关系图,每个箭头都有信息因子流入,被箭头指向越多的信息节点说明在企业生态系统内部的能级越高,它的变化会带来联动的影响。无论在企业生态系统的内部还是外部,各信息因子间都有相互作用的关系,一部分是制约一部分是促进,从而形成了竞争和互利共生的关系。在每一个因果关系图中信息流都顺着箭头的方向进行流转,为了保证信息能顺利且准确的传递到下游,必须控制好每对信息因子之间的信息链有无断裂或者不对称的现象。而且可以根据关系图直观的看出哪些因子是处于信息生态链的上游,哪些信息因子处于信息生态链的下游。在做出正确的分类和判断以及影响分析之后,管理决策者可以划分其管理的优先级,并合理地安排人力物力于此因子上发生作用。并且在容易发生信息生态链断裂的区域重点监控防御以便适当降低管理风险。
关键词植物叶片结构;环境;响应
植物生长于自然环境中,受到干旱、盐碱、低温(冷害、冻害)、高温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植物对所生存的不良环境具有特定的适应性和抵抗力,其响应过程有形态结构、解剖结构以及生理生化上的变化。植物形态结构能反映环境因子对植物的影响以及植物自身对环境的适应[1],生长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同种植物,它们的形态结构也会表现出明显的趋异现象,这通常被认为是植物对特殊环境的适应。叶片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比例在整个植物体上最大,而又是植物最基本、最主要的生命活动场所,因此它是植物对不同环境反应最敏感的器官[2],而叶片结构对不同环境的响应模式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1叶片的结构
通常被子植物叶由表皮、叶肉、叶脉组成。表皮覆盖着整个叶片,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它不含叶绿体,细胞间没有间隙,形状十分规则;叶表皮上面附有角质层,具有减少水分蒸腾与保护叶肉细胞避免其受机械损伤的作用;表皮细胞上面一般会分布各种表皮毛和气孔器,气孔器的类型与表皮毛的数量随着植物类型的不同而有差别。上下表皮层以内的绿色同化组织为叶肉细胞,富含叶绿体,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肉细胞由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构成,有些植物叶片叶肉组织有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叫异面叶;而有些植物不明显,称为等面叶,单子叶植物的叶多数都属于此种类型。叶脉是叶片中的维管束,叶片中脉明显粗大,在中脉较大维管束的上、下两侧有发达的后壁组织与表皮细胞相连,增加了机械支持力。禾本科植物表皮细胞也有泡状细胞(运动细胞)的分化,在植物叶片卷曲、伸展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
2叶片结构对环境的响应
植物对自身生长的生态环境有特定的响应和适应,在适应多样化环境的过程中,叶片各结构表现出了各自的响应特点,构成了类型繁多的响应模式[3]。
一些旱生植物在适应干旱环境时尽量缩小其叶面积以减少蒸腾量[4],如刺石竹(acanthophyllum pungens)、麻黄(ephedra sinica);叶片厚度也常作为衡量植物抗旱性的一个指标,植物叶片越厚,储水能力越强,而一般认为,小叶型也是耐旱的一种特征,细小的叶型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面积[5]。
植物叶片表面角质层、硅质及绒毛等对叶片具有保护作用,在控制水分散失和光热伤害方面具有重要生理生态意义。表皮毛不仅能够反射阳光,防止强光对叶片的伤害,而且能够降低叶表面温度,从而间接地降低蒸腾作用。薄叶旱生植物体通常密被灰白色或白色绒毛,起到缓和强光的作用,保护叶绿素不致因强光而被破坏[6]。
气孔器是植物叶片与周围空气之间交换气体的器官,由于影响光合作用的一个主要因子为co2的浓度[7],大的气孔密度会增加co2的吸收量,导致强光合速率的提高,因此在干旱环境下的植物叶片气孔密度越大,越有利于充分利用短时间的有效水分[8]。
角质层由不透水的脂类物质组成,能够防止植物体内水分的过分蒸腾,保持植物叶片水分,在控制水分散失和光热伤害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生态意义。水分子在角质层扩散的阻力通常是很大的,植物叶片表皮外壁角质层片层的排列方式、密度以及厚度因物种与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为了更好地适应缺水、高温等干旱环境,植物叶片角质层加厚,增加水分的扩散阻力,使叶片叶肉细胞更有效地利用水分,更好地保护叶肉组织避免被强光灼伤[9]。
叶肉组织中栅栏组织发达(厚度增加)而海绵组织退化(厚度减小)也是旱生植物区别于中生植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叶片的组织形态建造过程中,当环境条件逐步恶劣时,植物有叶片增厚、栅栏组织增加、叶肉组织结构紧密度增加等现象。在干旱条件下有些植物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片都具有发达的栅栏组织,同时海绵组织全部分化为栅栏组织,成为等面叶;有些禾本科植物的成龄叶上下栅栏组织中间有栅栏组织向海绵组织过渡的现象,这种细胞较小,为长椭圆状,有细胞间隙,但又不与典型的海绵组织相似。另外,叶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程度可反映环境中的水分状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值,该比值相对较大的植物可能具有较大的净光合作用速率[10]。但也有人认为该值是较为稳定的结构参数[1]。
植物叶脉维管束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方式是具有比较密集的维管束,维管组织发达,使其疏导能力和支持能力增强等;同时叶片主脉厚度、导管直径及导管密度也相应地增加,从而增加输导水分的能力,以提高对干旱的抵抗和适应能力[11]。
植物叶片形态结构对恶劣环境响应的另外一种重要途径是叶片的运动调整[3]。叶卷曲是禾本科植物中常见的一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态反应现象,它可导致有效叶面积显著减小,减轻叶片的能量负荷,降低蒸腾作用,并增加水分利用效率。禾本科植物运动细胞通过吸水与失水过程调节叶片卷曲程度,从而调节植物的水分平衡[12]。
3植物叶片形态特征是对环境因子的综合响应
植物叶片形态结构能反映环境因子对植物的影响,同时叶片形态结构的发展也是对水分、热量、光照等环境因子做出的综合响应。比如生长在热量高又极干旱区域的植物通常表皮被厚厚的角质层,这既避免了强光的灼伤又起到了减少水分蒸腾的作用[13];荒漠区植物的叶子通常肉质化并退化形成刺状或鳞片状,这种肉质的叶子既可以有效地储藏水分而且可以通过缩小暴露在空气中的叶面积来减少水分蒸腾[14];干旱区植物叶表皮密生的白色柔毛可以在照射强光时反射阳光,并且充分有效地吸收空气中的水汽[15]。
4参考文献
[1] 李芳兰,包维楷.植物叶片形态解剖结构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j].植物学通报,2005,22(b08):118-127.
[2] 张进友.优良的草坪地被植物沿阶草[j].草业科学,2003(2):69-70.
[3] 周云龙.植物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胡又厘.余甘根和叶的形态解剖特征与耐旱性的关系[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4):413-417.
[5] ,骆建霞,史燕山,等.两种地被植物解剖结构与抗旱性关系的研究[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5,12(2):15-17.
[6] 祝廷成.第六届国际草坪学术会议(itrc)[j].中国草地学报,1988(1):80-81.
[7] 潘瑞炽,李娘辉,王小菁.植物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 曹娟云,刘世鹏,白重炎,等.干旱胁迫条件下狗头枣叶片解剖学结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8):3310-3311.
[9] 李长复.叶子表面的适应性能[j].生物学通报,1985(9):3-5.
[10] 蔡永立,宋永昌.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藤本植物的适应生态学:叶片解剖特征的比较[j].植物生态学报,2001,25(1):90-98.
[11] 何士敏,汪建华,秦家顺.几种沙棘叶片组织结构特点和抗旱性比较[j].林业科技开发,2009(1):16-19.
[12] 高信曾,刘宁.芍药、牡丹根的解剖学观察[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6(4):25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