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阑尾炎手术护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4 16:34:0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阑尾炎手术护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阑尾炎手术护理

篇(1)

阑尾是一个淋巴器官, 正常情况下阑尾利用其自身的蠕动力将进入阑尾的异物排出[1], 当阑尾腔阻塞或有细菌入侵时即发生急性炎症病变。当阑尾发生炎症病变时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不适, 轻者可以经药物治疗后炎症消退, 重者可化脓、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 影响患者整个机能。阑尾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称急性阑尾炎, 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急腹症患者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不适反应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和康复。本院普外科护理人员对此类手术患者采取一系列围手术期干预措施, 使患者更好地接受手术, 术后顺利康复, 减少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普外科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患者84例。其中男57例, 女27例。年龄最小5岁, 最大78岁, 平均年龄29.8岁。单纯性阑尾炎21例, 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56例, 穿孔性阑尾炎7例。发病至住院2~24 h, 体温37.2~39.1℃, 临床B超诊断为阑尾急性炎症。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有不同程度升高。98%患者压痛、反跳痛明显, 转移性右下腹痛, 确诊为急性阑尾炎需行手术治疗。

1. 2 治疗方法 5例患者在急诊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阑尾切除术, 76例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 3例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

2 术前护理

2. 1 心理护理 外科急腹症患者先有腹痛而后出现其他症状, 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反应, 由于发病急骤, 患者往往很痛苦, 有焦虑和急躁情绪, 因此护理要耐心做好心理护理[2]。护理人员态度热情, 主动自我介绍, 对患者忍受的痛苦表示同情, 解释症状形成的原因, 缓解患者焦虑, 告诉患者手术是根治阑尾炎最好的方法, 简要介绍手术过程, 多数患者急切盼望手术, 又担心手术及麻醉的安全问题, 护理工作者仔细倾听患者的诉说, 有的放矢地做好解释工作, 缓解患者的恐惧和担忧。

2. 2 基础护理 安排患者于安静、清洁的房间, 调节房间温度22~24℃, 湿度40%~50%, 房间阳光强烈用窗帘遮挡以免加重患者烦躁情绪, 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 如半卧位可放松腹肌, 减轻腹部张力, 缓解疼痛, 嘱患者禁食水, 并解释禁食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术前体温超过38.4℃者物理降温, 效果不明显时应用药物降温。

2. 3 疼痛护理 疼痛是患者不适反应中最重的一种。对于疼痛的患者先转移注意力, 采取舒适, 尽量减少术前腹部检查次数。确诊的患者或已决定手术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解痉或止痛药, 以缓解患者不适。

2. 4 术前准备 急查心电图、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凝血四项。体温升高者抗生素皮试, 备术前抗生素。对于老年患者应做好心肺肾功能检查, 保证手术安全。术区备皮, 了解腹部立位X线检查是否提示盲肠扩张及B超提示阑尾肿大或脓肿形成等。送患者入手术室, 再次鼓励患者, 缓解患者恐惧心理。

3 术中护理

麻醉成功后多数患者意识清醒, 在提拉阑尾时患者可有恶心、心口疼痛等不适, 嘱患者张口深呼吸以缓解不适。对于化脓性阑尾炎或阑尾化脓穿孔者认真清除腹腔内脓性分泌物, 关闭腹膜后用碘伏生理盐水冲洗, 所有上台医生和护理人员更换手套、用过的手术器械, 切口周围再用无菌巾保护。

4 术后护理

4. 1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阑尾炎虽是小手术, 阑尾动脉出血也可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术后病情观察, 不容忽视。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并准确记录, 注意腹腔引流情况。倾听患者主诉, 观察患者腹部体征变化, 发现异常报告医生。对于老年患者术后氧气吸入, 麻醉未恢复者, 按摩患者双下肢每15分钟1次, 10 min/次, 防止下肢血栓形成。

4. 2 术后 全身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6 h平卧后, 均改为半卧位, 可以使腹腔渗出物积聚于盆腔, 利于炎症局限和引流。半卧位还可使腹肌放松, 膈肌下降, 改善呼吸、循环和切口疼痛。鼓励患者主动活动双下肢, 防止深静脉血栓或褥疮发生。

4. 3 术后引流管护理 阑尾切除术只有在阑尾局部麻醉脓肿, 或阑尾残端包埋不满意及处理困难时才留置引流管。术后妥善固定, 防止牵拉引起患者不适, 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 15 min捏压引流管1次, 防止因血块或脓肿堵塞, 保持引流通畅, 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4. 4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术后24 h内观察患者血压, 引流量, 发生出血多为阑尾系膜结扎线松脱而引起的系膜出血, 一旦发生立即输液、输血, 做好再次手术准备。术后3 d观察患者体温变化, 若发生体温下降后又升高, 或一直高热不退, 常提示感染发生, 注意观察患者切口有无红肿, 倾听患者有无诉说、有大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净等, 发生盆腔脓肿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必要时切开引流, 伤口感染者拆除缝线, 加强换药。

5 术后康复指导

术后第1天, 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可以有效预防肠粘连, 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 可以促进肠蠕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使患者早进食, 还可以振奋患者精神。患者有痰, 不愿咳嗽时协助、指导患者双手保护手术切口, 减少震动引起的疼痛, 咳出痰液防肺部感染发生。为老年患者拍背每2小时1次, 胃肠功能恢复, 排气, 指导患者进流食, 多饮水以补充机体丢失的水分, 增加尿量, 防泌尿系统感染发生, 还可以防止痰液黏稠。术后初期进食以清淡、易消化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到普食。

6 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患者缓解了紧张、恐惧心理, 由被动附和到积极主动参与医疗活动, 所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术后8例(9.5%)患者切口感染经应用抗生素, 切口引流加强换药、伤口延期愈合外。其余患者均为Ⅰ期愈合, 术后半年随访无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 平均住院时间(5±3)d。术后切口愈合良好, 患者均在门诊拆线。

7 小结

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康复指导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前负性心理情绪, 减少术后并发症, 对手术的成功治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且科学有效, 值得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篇(2)

【摘 要】目的:对阑尾炎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展开分析探讨。方法:选择2014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时间段我院接收的60 例阑尾炎患者,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就两个组别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干预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长数据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 相比对照组26.7% 明显更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使用于阑尾炎患者疗效理想,可有效缩短加快患者康复,缩减患者住院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具备推广借鉴价值。

关键词 围手术期护理;阑尾炎;护理效果

阑尾炎属于外科临床十分多见的一种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及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本次研究随机选择我院接收的60 例阑尾炎患者,旨在为临床基于临床常规护理效果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护理效果对比的阑尾炎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现进行下述探讨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时间段我院接收的60 例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划分成为干预组、对照组,各30 位患者,全部所有研究对象于得到研究之前,都获取一系列临床检测后确诊,同时获取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签订知情许可同意书。干预组,男性18 例,女性12 例;最小年龄18 岁,最高年龄69 岁,平均(39.3±11.5)岁。对照组中,男性19 例,女性11 例;最小年龄19 岁,最高年龄70 岁,平均(39.6±11.4)岁。两组受检人员性别、年龄及其他健康指标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具备研究对比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临床常规护理,包括了无菌操作、健康宣教以及饮食指导等,干预组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术前: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心理实时动态变化规律展开全面分析,与患者展开热情的沟通交流,缓解患者情绪;术后:护理,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对患者展开合理的调整;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应当指导、鼓励患者开展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机体康复[3]。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后,展开临床数据回顾性分析,结合医院患者阑尾炎相关规范准则设计调查表,就两个组别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长)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将一系列所获取的临床指标明确收入近调查表内,结合电子计算机开展统计学处理工作。

1.4 统计学分析

选取spss 13.00 软件包开展数据统计分析,研究所得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 )表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计量数据对比应用t 值检验,计数数据应用X2 值检验,由P<0.05 说明数据对比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干预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长数据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干预组出现切口感染1 例,腹腔出血1 例;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患者2 例,腹腔出血3 例,粘连性肠梗阻3 例;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 相比对照组26.7% 明显更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针对阑尾炎治疗,临床通常开展阑尾切除术,而围术期护理干预属于促进患者预后改善的一条重要途径。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认为,围手术期护理使用于阑尾炎患者,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给予患者针对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治疗;给予患者护理、功能锻炼,有助于培养起科学合理的饮食、运动习惯,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机体肠胃蠕动,提升机体康复速度,改善预后。

总而言之,围手术期护理使用于阑尾炎患者疗效理想,可有效缩短加快患者康复,缩减患者住院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具备推广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园, 曹雅俊, 田杰.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5).

[2] 张秋丽. 护理计划在阑尾炎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2012(26).

篇(3)

1.2巡回护士配合为了保障阑尾炎手术的顺利开展,巡回护士应当在手术前对所有手术设备与器械的性能进行调试,并为手术医师提供需要的手术器械。巡回护士应将手术间温度调节好,建议保持在23~25℃,湿度保持在55%~60%,在操作过程中尽可能不要将患者躯体过多暴露在空气中,并注意将被子盖好。还要建立静脉通道,并全面配合麻醉医生将麻醉各项工作做好[3],如果采用腰椎麻醉,患者应取去枕平卧,以预防脑脊液外漏。对患者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变化进行严密的连续性监测,一旦发现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现象,要及时与术者联系,并积极配合术者做好相关处理。

1.3器械护士配合器械护士在术前要与巡回护士一起清点手术涉及到的纱布、设备、器械,提高对手术流程的关注度,钝性分离,递血管钳撑开,麦氏点切口,2把甲状腺拉钩向切口两端拉开[4]。递弯钳2把提起腹膜,并用刀片将其切开,利用组织剪扩大。器械护士要递生理盐水探查,利用S拉钩牵开,将盲肠暴露出来[5]。同时递阑尾钳进行阑尾系膜提夹,将阑尾系膜分离到阑尾根部,距离阑尾根部0.5cm之处的盲肠壁采用荷包缝合,并用4号丝线进行结扎,并递上纱布、盐水对周围切口进行保护,切断阑尾,最后用盐水、75%酒精、3%碘酊进行残端处理,收紧荷包,然后将阑尾残端内翻入盲肠。用盐水对腹腔进行冲洗,充分吸尽腹腔内的液体,并行止血。腹腔关闭前后要再次清点纱布与器械等,同时配合医生进行创面缝合。

2术后护理

2.1病情观察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观察,取去枕平卧,使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充分保持呼吸道通畅,手术后给予常规低流量持续性氧气吸入。

2.2切口护理术后使用氧化氢溶液对切口进行冲洗,同时采取伤口引流措施,提高对引流物量、质、性、色的观察。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观察膈下、切口及盆腔是否发生炎性反应。切口感染主要表现为手术后2d左右体温升高,以及切口压痛、红肿、跳痛或肿胀等,如果出现切口感染现象,应当及时采取排脓、引流措施,并定期换药,可以采用庆大霉素8万U敷贴切口;当炎性渗出物质逐渐减少时,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从而使切口尽早得到愈合。

2.3疼痛护理疼痛会对患者睡眠及术后康复产生影响,并且会造成血压上升,以及诱发其他类型的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播放轻音乐的方式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必要时可遵医嘱采用镇痛药缓解。

2.4腹腔出血护理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结扎患者阑尾系膜的丝线脱落,如果出现如腹胀、腹痛以及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时,要在第一时间内与医生联系,并且立刻给予输液、输血治疗,以及做好紧急的手术止血准备。

2.5腹腔脓肿或感染处理该症状多发生于坏疽性与化脓性阑尾炎手术之后的第6天左右,其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降反复,腹胀、腹痛、腹肌紧张以及腹部压痛等症状。护理人员应当主动配合医生给予抗感染治疗及引流措施,并保持引流的充分及通畅,如有必要可配合医生采取相关手术治疗。

3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过程均很顺利,手术时间为40min~70min,平均(60.3±2.6)min;排气时间19h~34h,平均(22.6±0.5)h;下床活动时间8h~14h,平均(10.2±0.6)h,住院时间5d~7d,平均时间(5.4±0.5)d。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占10.98%,对症处理后均痊愈。

篇(4)

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中急性阑尾炎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更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小,P

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时,采取围手术期系统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440-02

急性阑尾炎作为常见急腹症之一,应积极地采取疾病诊断与治疗,而围手术期护理一定程度上影响疾病预后情况。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围手术期系统护理,能有效改善护理质量与患者并发症情况[1]。本文就此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12月间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且同意的情况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段在22岁至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6±3.7)岁,男性35例,女性15例。其中化脓性阑尾炎患者10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38例,阑尾脓肿患者1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1例。实验组中患者的年龄段在22岁至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7±3.6)岁,男性38例,女性12例。其中化脓性阑尾炎患者11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36例,阑尾脓肿患者2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1例。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以及疾病情况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

1.2方法。对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其中对对照组中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即采取常规的药物、饮食、心理等方面护理;而对实验组中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即在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等不同时间段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关注,并且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积极并且有效的控制患者的感染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的教育,从而使能够更好地配合疾病治疗与护理。手术结束后,根据患者的麻醉情况选择不同的卧位,并且合理进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给予及时的处理,鼓励患者进行活动。通过采取问卷调查形式了解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对护理满意程度情况,并且进行比较分析。其中对护理满意程度分为满意、比较满意及不满意三个层次。

1.3数据处理。采取SPSS18.0软件包分析数据,数据采取例数(n)、百分数(%)及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取X2检验及t检验表示。P

2结果

由结果可知,对照组中对护理满意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占76.00%,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实验组中对护理满意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占100.00%,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即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中急性阑尾炎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更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小,P

3讨论

急性阑尾炎作为常见的外科急腹症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转移性右下腹固定压痛点以及右下腹痛,而是否能够及时的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与治疗对于患者的疾病预后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及早的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与治疗,同时在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时应给予一定的重视[2]。

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阑尾受细菌侵袭而导致的化脓性感染,需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而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易出现相关并发症。由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可知,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中急性阑尾炎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更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小,P

在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相关护理时,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应对患者腹痛的性质、时间以及部位进行严密的观察,并且报告相关医师。同时对患者的呼吸、脉搏、体温以及意识等相关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监测[3]。相关的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建立患者的静脉通路,积极有效的控制患者的感染情况。对于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可适当使用解痉药物。

手术结束后,应根据患者的麻醉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卧位,如为防止由于脑脊液外漏而引起腰椎麻醉患者出现头痛情况,患者应去枕平卧6h,而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应低枕平卧,患者血压平稳后给予半坐卧位。患者在手术当天应禁食,而在禁食期间采取静脉补液。为有效控制感染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抗生素。患者在术后第1d采取流质饮食,第2d采取半流质饮食,术后第3d至第4d可普通进食。而重症患者需待到排气且肠蠕动功能恢复后进食。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体温)、手术切口、腹部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若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鼓励患者进行活动,从而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防止肠粘连,增进血液循环加速其伤口的愈合。患者术后易出现腹腔脓肿、粪瘘等相关并发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同时给予心理护理使得患者能够以较好的心态配合护理。

4小结

在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时,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围手术期系统护理,从而有效的改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502-01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急腹症,多见于青壮年,临床上以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点为主要特征[1]。急性阑尾炎确诊后通常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治疗,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先进医疗器械的应用,绝大多数病人均能早期就医、早期确诊、早期手术,取得理想疗效。为更好地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资料,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10月我院确诊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6例,其中男62例,女24例;年龄37~69岁,平均(49.33±3.2)岁。手术病理证实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9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2例。全部病例均于确诊后2~4h内行阑尾切除术,腹腔脓液较多者置管引流。

1.2 结果:全部病例均手术顺利,经精心细致护理,住院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住院5~21d,平均8d。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术前给予患者必需的心理支持,责任护士首先应对患者文化程度、心理状况和疾病知识需求情况进行整体评估[2]。护士可利用解剖图片等资料对患者进行相关指导,耐心、细致地向其解释病因,分析病情,举例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及乐观的愈后,减轻患者因躯体疾病产生的恐惧、焦虑心理,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来接受手术。

2.1.2 对症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取半卧位。高热者采用物理降温;腹痛明显可按医嘱或适量的镇痛剂给予解痉剂以缓解症状;便秘者禁止灌肠后使用泻剂,可采用塞露,防止阑尾穿孔或炎症扩散。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神志清醒程度及腹部体征(含腹痛程度、压痛范围、反跳痛等),如病情有加重迹象,应及时通知医师行急诊手术。

2.1.3 胃肠道准备:嘱患者入院后禁止饮食,必要时可行胃肠减压,防止胃肠胀气影响到手术视野暴露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监测:患者手术后在外科监护室进行麻醉复苏,该期间内应安排值班护士,防止坠床,完全清醒后转回观察病房。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酌情接好氧气管、输液管及引流管,病室室温调至25~26℃左右。术后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每隔0.5~2.0h测量记录呼吸、脉搏、血压1次,直至患者病情彻底平稳定。

2.2.2 基础护理:患者转入观察病房后注意按患者术中不同的麻醉方式安置,全麻取仰卧位,腰麻、硬膜外麻醉取侧卧位,待患者血压稳定后酌情改为半卧位,以促进引流,防止炎性渗出物流向上腹部[3]。患者术后术后24h可起床活动,如病情较重无法独立下床者,应在护士或陪护亲属的协助下被动活动,以刺激胃肠蠕动,防止肠粘连、深静脉栓塞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切口愈合。住院期间,急性阑尾炎排便不畅或合并有便秘的患者可在术后按医嘱口服轻泻剂,但忌术后3~5d内灌肠或使用强泻剂,以免由此高度刺激肠蠕动,致使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与手术缝合伤口破裂。

2.2.3 饮食护理:患者手术当日禁食,术后有排气提示肠蠕动恢复后,可于次日恢复流质饮食,如未出现异常情况或不适症状,可逐渐给予半流质饮食、普食,通常第3d时可进软食,第3~4d可进普食。饮食忌生冷辛辣、油腻及胀气食物,含粗纤维素蔬菜水果如芹菜、苹果等,宜少食或不食。消化功能减退的老年患者,应嘱其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如患者同时合并有弥漫性腹膜炎,应酌情行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直至胃肠蠕动恢复后再恢复饮食,术后1周内忌摄入可致胀气的食品如牛奶、豆制品等,防止腹胀[4]。

2.2.4 术后并发症护理:应掌握并及时发现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特殊症状,协助处理术后并发症。术后感染:部分患者术后未按指导卧位休息,依照日常休息习惯平卧以致肺容量降低,加之手术后切口疼痛及麻醉影响,极易引发肺部感染或切口感染。腹腔出血:发现病人面色苍白并伴有脉搏加速、腹痛、血压剧降等休克症状时,应立即使患者平卧、吸氧并,静脉输液,联系值班医师处理。卧位指导:向患者讲解科学卧位与引流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取半卧位休息,以利于炎症分泌物或腹腔脓液流入盆腔,缓解中毒症状。

3 护理体会

急性阑尾炎手术是普外科的常见手术,尽管该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但由于患者解剖和生理的不同,护士仍应密切观察患者围手术期内病情,以及时发现异常并通知医师,力求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结合本组病例的护理情况,笔者认为,对于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护理人员应当消除麻痹思想,在术前术后均应加强护理服务。充分的术前准备可有效减少麻醉、手术应激等因素对手术风险的影响;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变化,给予心理支持,可有效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使其主动配合手术治疗;术后护理的重点在于加强监护与基础护理,注意合并症及术后并发症的危险性,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并获得充分的营养支持,保证切口愈合。总之,在围手术期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对于降低手术风险、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0-251

篇(6)

急性阑尾炎术前护理:①一般护理:急性阑尾炎的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取半卧位;禁食;静脉补液,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医护人员应做好术前常规准备工作,如带领或者指导患者做好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彩超、胸腹透视等辅助检查,排除其他病变;术前嘱咐患者禁食、禁水、换干净衣服、备皮,遵照医嘱仔细核对术前准备工作,做到无有遗漏。②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让患者及家属对在阑尾炎术中、术后就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或并发症做好充分的准备。

急性阑尾炎术后护理:①术后一般护理:急性阑尾炎手术多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因此术后要协助患者低枕平卧。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测量血压、脉搏并做好记录。每30分钟测血压1次,连续测量至平稳,每4小时测量体温1次,注意有无发热,如有应及时处理。②术后心理护理:术后患者一般是清醒的,护理人员要热情迎接患者来到病房,亲切问候,告知其手术已经成功,让患者安心术后的护理和治疗。③术后饮食的护理:手术当天禁食、水,术后第1天在肠鸣音恢复,排气后可进少量流质饮食,第2天可以进软食,如无不适,第3~4天可进普食。④术后切口和引流的护理:注意观察并保持敷料清洁、干燥、不脱落,污染时及时更换,渗出多时报告医生;有腹腔引流管者应保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⑤术后活动的护理:术后第1天鼓励患者在床上或者下床活动,医护人员可协助患者起床大小便、短距离缓慢行走等轻微的运动,以便加速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可以减少肠粘的发生。术后第2天可让患者自己下床轻微活动;术后第3天患者一般自己可以完成吃饭,去厕所,取较轻的物体等活动。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若发现患者体温出现持续升高或体温下降后又升高,患者感觉到伤口持续性疼痛,切口周围的皮肤出现红肿触痛等症状则提示患者已经出现了切口感染,要立即采取措施并密切观察防止进一步感染;若发现患者术后表现为面色苍白、脉搏加快和出冷汗、下腹痛、胀、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则可能是阑尾系膜的结扎线脱落导致的腹腔内出血或者阑尾动脉出血。此时应立刻通知医生,并一边让患者平卧、给予吸氧和静脉输液,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一边为患者抽血做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准备手术止血;若发现患者出现持续高热不退、且主诉里急后重感明显,并且在腹痛腹胀持续2天后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此时患者可能是腹腔残余脓肿。针对这种情况,应立刻让患者半卧位,协助医生实施脓肿引流措施,将分泌物或脓液引流入盆腔,减轻中毒现象,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2]。

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在普外科手术中阑尾炎手术较为常见。通过对5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经过精心的观察及护理均获痊愈,并且无1例并发症的发生。急性阑尾炎手虽然手术操作比较简单,但其护理工作却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切不可疏忽大意、敷衍了事,尤其是化脓、穿孔、坏疽及阑尾周围脓肿性阑尾炎,更是要要做到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加强护理及术后对患者的巡视、指导,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篇(7)

阑尾炎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该病会让病患觉得疼痛难忍,给病患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影响。目前,阑尾炎在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术后给予病患必要的护理干预必不可少。现对我院48例阑尾炎手术病患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接受阑尾炎手术治疗96例病患,按数字单双号分成观察组和干预组各48例。观察组男36例,女12例,年龄15~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5±1.8)岁。干预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18~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2.8)岁。

1.2 方法 观察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在给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术前护理干预 对病患的腹痛状况、排便情况、体温和脉搏的相应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在册。让病患多休息,放松心情。不过,对于特殊的伴有腹膜炎的病患还应半坐,用热毛巾敷在病患疼痛难忍处,此方法能够达到促进炎症更快消失的目的。

1.2.2 术后护理干预 (1)护理人员应该根据病患手术的实际情况来为病患安排最舒适的,当病患的血压、脉搏水平等各方面都正常后可取半卧位休息。(2)对于病情较轻的病患手术后当天不能进食,第二天可以也仅能食用流食,第三天可以食用半流食,三天之后可以食用一些普通食物,但是忌过于油腻。对于术前病情较为严重的病患在手术后禁食工作要做好,需待排气、肠蠕动功能完成恢复正常后才能够进食,在此期间都需要为病患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输入营养液。

1.2.3 功能锻炼活动 护理人员应该尽早鼓励病患下床活动,避免出现肠粘连,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手术当天就可以适当地下床活动,对于病情较严重者,还需在床上多变换,疼痛感有所缓解之后,也可尽早下床活动,有利于伤口的恢复。

1.2.4 并发症护理 手术后的伤口感染是病患最常见的并发症,通常情况下,阑尾穿孔病患出现伤口感染的现象较多,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是在手术过程中伤口污染、有血肿与残留物质在伤口上。倘若病患出现伤口感染,会在手术后2~3天内被发现,病患会有明显的高烧、伤口处疼痛、跳痛等现象,部分病患还能够感觉到伤口处肿痛、灼热、有波动感,倘若遇到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可帮助病患进行伤口局部热敷、理疗;对于部分伤口化脓的病患,最可行的处理方法是将伤口处的缝线拆掉,作引流处理。一般情况下,腹腔内出血多是由阑尾系膜结扎线有脱落现象造成,病患出现这一现象会在手术后24小时内症状明显,其表现形式为病患感觉腹痛明显、腹胀感较强、面色苍白、血压逐渐下降、脉搏细数。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现象的病患都是由临床医生在手术时对病患造成的损伤,出现阑尾浆膜炎症而导致。出现术后并发症现象的病患可以通过非手术方式治愈。针对观察组和干预组的实际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通常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χ-±s),对计数资料实行t检验,对于观察组和干预组之间的差异进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出血情况对比 对两组病患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效果优于观察组。(P

2.2 两组病患并发症情况比较

对两组病患并发症情况比较后,结果显示干预组切口感染、腹腔内出血、腹腔脓肿、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的人数少于观察组(P

3 体会

护理人员在病患手术前对病患的相关情况做详细的记录,主动性较强,能够针对每位病患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并在术前安慰患者,让患者适当休息、放松,做好所有的术前准备工作,在手术后,密切监测病患的康复状况,给予病患鼓励,让病患更加积极地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工作,让病患更加舒适,早日康复。在本组资料中,干预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均优于观察组(P

参考文献

篇(8)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阑尾炎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阑尾炎手术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6例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阑尾炎的围术期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阑尾炎手术;效果

    阑尾炎是腹部的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阑尾炎患者能及时就医,获得良好治疗。但是,有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处理不当,则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到目前为止,急性阑尾炎仍有0.1%~0.5%的死亡率。阑尾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见,20~30岁为发病高峰.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9,15(3):76.

篇(9)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护理;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占基层医院手术病例80%以上。但常见病、多发病并不等于简单病,有些急性阑尾炎的术前明确诊断并非容易。特别是围手术期护理不到位,会出现或诱发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性质的并发症。不管并发症的大小,一旦出现并发症将同样造成患者生理、心理上的伤害。因此,加强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本病诊治的重点。现将我院2011年2月-12月间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相关临床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于与同道一起交流学习,进一步提高急性阑尾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技巧和管理水平。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患者均于2011年2月-12月间在我院就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而实施手术治疗的病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3例。年龄在12-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24岁。从发病到就诊时间多在2-12h,平均2.34h。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7例。

1.2 临床表现 以突发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其腹痛可以是开始于脐周或上腹部,呈阵发性发作、持续性加重,数小时后疼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部。也可以无明确转移性腹痛过程,而直接表现为固定右下腹痛。由于老年人机体退行性改变,对各种有害刺激反应不很敏感,所以,部分老年人不是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而是以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为临床表现就诊,并且较早的进入中毒性休克。患者早期体温可正常或稍高。当炎症加重时可出现口渴、出汗、脉搏加快、寒战、高热。腹部体检,典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者可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右下腹为明显。结肠充气、腰大肌、闭孔内肌试验可出现阳性表现。试验室检查,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增多。

1.3 治疗 所有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开腹阑尾切除术,其中,手术切口为麦氏切口55例,探查切口13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护理评价 急性阑尾炎患者多为以病情急、痛苦大,入院后多需尽快的做出明确诊断和立即手术。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应与经治医师保持信息对称,能及时有效的掌握患者的情况,把各种有用信息详实的记录在《术前护理评估单》上[1],并把记录的情况及时向手术室护士汇报,与她们一起审定、研究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和应急预案。特别是对患者基础性疾病的评估和积极矫正要做到细致、认真。能在术前矫正的要短时间内积极矫正,为手术成功打造有力条件;不能及时矫正到位的更应该积极矫正,以尽量减少术中风险因素。

2.1.2 术前心理护理 急性阑尾炎患者就诊时临床表现往往都较重,所以,患者的思想顾虑和“包袱”较大,在一定程度上该“包袱”的重量与病情呈正比。文化程度高对病情有所了解的患者尚好,对基层社区的一些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的患者此“包袱”更重。因此,我们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述阑尾炎的发病机制、手术过程以及术后对身体的影响。用众多成功的实例向患者介绍,并实事求是的分析患者的眼前状况,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与危险性,但出现的概率不多。让患者及其家属理解,这不仅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更有利于让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诊疗工作,为手术的成功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有些老年患者对新农合医疗政策还不很了解,担心手术要化很多钱,加重子女的经济负担。对这些患者我们应加大新农合医保政策的宣传力度,与患者算一算本就诊大概的医疗费用,让患者放心,对子女的经济不会有太多的影响。

2.1.3 术前基础护理 术前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意识等变化[2,3];开通静脉通路,维持患者机体能量及水电解质的需要,积极控制感染;对疼痛强烈的患者可适当使用解痉药物,但绝对禁止使用吗啡或杜冷丁等物,以免掩盖病情;通知手术室准备好手术中各种包裹和辅料,检查各种应急设备的性能,为手术做好良好的期前工作。

2.2 术中护理 器械护士术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做好各种器械的分类排放,术中密切观察手术步骤及需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能准确迅速的传递手术所需器械和物品,传递尖锐器械时注意安全防止误伤,主动灵活处理各种紧急情况,并及时将手术进展和特殊情况告知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对术中使用的和临时增加的物品必须和巡回护士进行二人核对,防止差错事故发生。及时准确记录病人的出入量,并且进行二人核对[4],随时告知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关腹前应对所有“进场参战”事物实行彻底查对,实行“查、对分开,查、对结合”的原则。器械、巡回护士双确认、双签字。

2.3 术后护理

2.3.1 术后基础护理与饮食指导 术后加强基础护理的执行力度,根据患者不同的麻醉方式,选择适当的,每小时监测一次血压、脉搏,连续3次,如患者各项体征平稳,可适当延长监测的时间和次数[5]。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手术24小时内应禁食,待胃肠功能恢复后,依照先流质-半流质-普食的原则,进行循序渐进进食。一个月内应避免腥、辣、过冷、过热的刺激性强的食物。

2.3.2 术后疼痛护理 术后轻微疼痛者可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剂塞肛镇痛。疼痛强烈、年龄较大者可使用适量的盐酸哌替啶,这样既能保障患者的休息质量,又能减少因疼痛带来的并发症。对患者的术后康复有积极的意义。

2.3.3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术后除密切监测患者的整体状况外,更应加强对手术切口的观察。如发现切口有液性渗出或红、肿等预警信号,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2.3.4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及腹部受凉。遵守医嘱,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3 体会

本组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和脂肪液化各1例,及时对症处理后痊愈。所有患者都在5-15d相继出院,随访6个月未见任何并发症。这一点我们护理人员感到由衷的欣慰。我们认为在临床护理中,对入院的患者初期评价非常重要。因对于不同的患者,我们制定的护理预案和护理措施也有所区别。对年轻、体质强壮、无基础性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我们可以采取常规的一般护理。而对于老年人、伴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围手术期除外积极治疗本病外,还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治疗与护理。如本组有6位患者存在慢阻肺,术后卧床24小时后,患者肺部症状更加明显,咳嗽、气喘进一步加重伤口的痛觉。此时,我们必须加强患者呼吸系统的护理力度。

术后细致的病情观察更是重中之中,如有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3、4天,手术切口出现红肿或液性渗出。我们立即报告医师,与医师一起进行对症处理。患者虽然延迟几天出院,但没有留下后遗症。

总之,我们体会到客观认真的术前评估、制定科学实用的应急预案、细心的护理观察、及时对相关并发症预警信号进行护理处理是促进急性阑尾炎手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更能进一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曹伟新, 李乐之. 外科护理学[M]. 第4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250-251.

[2] 闫丽芳.开腹手术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23(33):7165.

[3] 赵小云.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护理体会[J].河南中医,2010,30(6):623.

[4] 于清淮.7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6):104-105.

作者单位:224400 盐城市阜宁县阜城镇卫生院

(上接第154页)

因而吸脂术后,受术者应当尽量饮用富含维生素食品,比如蔬菜与水果。烟酒与刺激性食物严格禁饮禁食,避免沐浴,以便抽吸局部部位能够尽快愈合,加快抽吸部位软化速度,减少瘢痕形成。

本研究中,经过科学吸脂术与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88例受术者中,仅有1例出现皮下血清肿,其余受术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的出现,术后效果满意率为97.7%,表明行吸脂术术后,给予受术者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受术者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手术效果与受术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李耐国,余海龙,浅谈腹部吸脂术的方法及护理[J],健康必读:下半月,2011,(4):153-154

篇(10)

    1.2临床表现:急性阑尾炎的右下腹痛转移的典型的发现,始于上腹部,逐渐趋向于肚脐,转让和有限的右下腹,且无转让右下后数小时腹痛史。如果持续疼痛范围,医学|教育网搜集蔓延各地的网络,可能是阑尾坏死或穿孔与腹膜炎。当阑尾化脓或坏疽,体温升高,脉搏,呼吸急促,抑郁症和中毒等全身症状。

    1.3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一旦早期手术治疗,这是安全的,可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诊断。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应急诊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一般先非手术治疗,禁食,补液,抗感染,局部物理治疗,如肿瘤大小,体温正常,阑尾切除后3个月;非手术治疗过程中,温度的升高,肿块增大,疼痛不缓解,应与脓肿引流治疗,切口恢复3个月后,再行阑尾切除术。

    2、护理措施准备

    2.1术前患者的急性阑尾炎:禁食后综合性医院,灌肠绝对禁止。做患者的心理护理,生怕患者的手术,手术做的不是很好的功能,如病人解释,减轻患者的恐惧。好器械,敷料和准备的货物。胃肠减压手术的患者应进行前,抽吸胃内容物,以防止麻醉和术后腹胀时误吸。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的患者,应高度针对性的术前检查和治疗,包括心脏,肝,肾,肺功能测试和血液测试,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一个短周期。一个感染性休克表现,术前应给予吸氧,抗休克治疗。

    2.2术后护理:患者根据麻醉选择合适的位置,全身麻醉是困难的,生命体征,血压,每小时脉冲时间,测量三次。脉搏或血压,伤口出血,应考虑,观察,采取必要的措施。单纯切除或坏疽性阑尾炎及阑尾穿孔手术,血压应改为半卧位,排水和防止炎性渗出物进入腹腔。每天医学|教育网搜集,后应禁食,流质饮食,术后第一天,第二天进软食,在正常情况下,普通食品第三十四天。停用泻药和灌肠肥皂强强烈的刺激,以免增加肠道蠕动,阑尾残端结扎缝线裂开或三天。如手术后口服泻药便秘。在24小时内,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的恢复,防止粘连,也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手术要注意保暖的老年患者,以帮助防止坠积性肺炎咳嗽。

    2.3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2.3.1切口感染的操作:因为当污染减排和外汇储备,排水不畅引起的血肿。3-5后,温度继续上升或下降和上升,感到疼痛,切口皮肤发红和压痛,促使伤口感染。

    2.3.2腹腔出血:阑尾系膜结扎附录动脉出血,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腹痛,腹胀,脉速,出冷汗,血压下降,休克症状,应立即平卧,镇静,吸氧,静脉输液和交叉配血,准备手术止血。

    2.3.3腹腔脓肿:患者持续有发烧,腹痛,腹胀,中毒症状,应采用半卧位,以利排水,排污,或盆腔脓肿排水畅通,降低毒性,同时加强抗生素治疗建议更好。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期间进行手术的58例阑尾炎病人。当中男性34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25~73岁,平均年龄为(46.3±8.1)岁。根据病人的入院尾号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9例。两组病人在病程、性别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措施。

1.2.1术前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主动与病人进行交流沟通,通过亲切、和蔼的态度来获取病人的信任,与病人之间构建良好的关系。通过耐心倾听病人的倾诉,掌握病人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年龄群体的病人来进行阑尾炎知识的宣教,以此来提升病人对于急性阑尾炎的认知程度,从而有效减少病人因为对阑尾炎知识缺乏足够的认识而导致其不配合临床治疗或者拒绝手术的情况。此外,护理人员还必须要积极疏通病人的心理顾虑,向病人讲解手术的相关知识,比如麻醉方法、手术时间、手术特点、手术方式以及手术过程中病人需要注意的地方等,并且要向病人讲解阑尾炎手术的可靠性,以此来消除病人内心的疑问。

1.2.2 术中心里护理 手术过程中应当安排一名护理人员全程进行陪护,以此来提升病人的安全感。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采用抚触、肯定的眼神等各种非语言行为来对病人表示鼓励与支持。并且要在手术过程中教导病人放松的方法,通过转移病人的注意力来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2]。

1.2.3 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完成以后,护理人员要尽量满足病人身心方面的需求,病人的问题必须要一一解答。与此同时,还应当向病人宣教术后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导病人自我护理的措施。在给予病人心理鼓励的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当积极做好病人家属的疏导工作,与病人家属一起帮助病人,使得病人能够处在轻松、温馨的氛围中。

1.3 评价标准

1.3.1 焦虑评定标准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来进行评比。SAS总共包含20项,每项都分为4个等级评分。将各项之间的分数相加即为总分,采用总乘以1.25系数,取证书部分作为标准总分。病人得分月底,表明其焦虑程度越低。70分为重度焦虑。

1.3.2 疼痛评定标准 依照WHO疼痛标准进行分级。0级,无疼痛;1级,轻度疼痛;2级,中度疼痛;3级,重度疼痛。

2 结果

2.1 研究组病人无论是术前焦虑程度,还是术后焦虑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P

表1 两组病人术前、术后焦虑程度对比(n/min)

组别 例数 术前焦虑 术后焦虑

研究组 29 11 17 1 23 6 0

对照组 29 3 22 4 19 9 1

注:两组病人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研究组病人的疼痛程度整体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P

表2 两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对比(n/级)

组别 例数 0级 1级 2级 3级

研究组 29 0 20 8 1

对照组 29 0 10 16 3

注:两组病人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