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煤矿常见安全隐患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4 16:33:4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煤矿常见安全隐患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煤矿常见安全隐患

篇(1)

根据全面安全管理的思想,煤矿在具体动作中应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让每个员工深刻理解“安全生产管理”的内涵和重要性。让员工都能明白安全生产与个人、家庭、企业、社会之间的关系。只有实现安全生产,才能使每个员工的健康和生命有保障,家庭才能幸福、美满,企业才会不断的发展,国家和人民的财产才不会受损。

树立百分之百安全生产的责任感,使所有员工成为抓安全的主人,让员工认识到如果存在任何安全隐患,最终都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在发现问题和隐患时不及时解决和排除,只能在最后的阶段以更高的代价解决,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给企业经济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企业的形象也将受到严重的损害。

第二,提高煤矿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让员工搞清楚怎样做属于“三违”,常见安全隐患有哪些;遇到突发事件时如何处理及应付等。可采用多种形式,利用事故案例,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的强化教育。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主动提出培训计划,制定培训目标。在培训形式上可以把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规章制度结合起来,做到调查研究,对症下药。

第三,建立明确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奖励制度。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行为、工作与之对照,从而知道自己做的好还是不好(是符合安全规程、技术规程、作业规程、还是违章作业),而且这种标准要以一种制度形式切实付诸实施。

建立相对完善的奖惩机制。若安全检查的结果对组织(或个人)的利益无任何影响,则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也不利于调动员工遵章守规的组织(或个人)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第四,提高安全检查工作质量。定期和不定期地安全检查和督促,是煤矿安全检查工作中最常见用方法,要以有组织、有目的的形式来实现。安检人员通过到现场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现场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制止、纠正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让安检人员与生产者一起参加有关培训使他们彼此更好地理解对方的工作;让安检人员成为生产小组的一部分,对小组成员有更多的解;提高安检人员与生产者沟通的技巧。

煤矿安全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复杂的系统工程。煤矿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煤矿实现安全生产本身就是其最大效益。由此可见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煤矿安全管理也应把“人本管理”思想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

(作者系山西省阳城润东煤业董事长)

■曝光台:山西闻喜县整治尾矿库隐患“流于形式”

日前,山西省政府安委办向闻喜县发出《关于切实搞好尾矿库专项整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县政府对鑫源选矿厂等6座尾矿库依法关闭取缔,并实施完备的闭库措施。

据悉,前不久在有关媒体披露了闻喜县整治尾矿库安全隐患流于形式的情况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山西省政府对此也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山西省安监局、省监察厅和运城市政府迅速核实实情,坚决取缔非法尾矿库,彻底整治安全没有保障的尾矿库。

随后,山西省安监局、省监察厅组织专家联合核查组,对闻喜县尾矿库专项整治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情况表明,闻喜县政府虽然在尾矿库专项整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篇(2)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3.157

0 引言

近年来,煤矿生产中的事故屡见报端,让全社会一边使用着煤矿资源,一边又对煤矿的生产忧心忡忡,而煤矿生产企业在安全事故频发的压力与生产效益的权衡中,逐渐提高了安全生产的意识,为我国煤矿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也是有增无减,而随着煤炭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机电运输设备在煤矿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如何保证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以及如何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预防成了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重点。

1 煤矿机电运输设备概述

煤矿生产过程中应用的机电运输设备种类非常多,其主要包括井下运输设备和井下供电设备。

井下运输设备主要包括矿井排水设备和提升机电设备。由于矿井挖掘会使地下水涌入其中,因此,矿井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设置完善的排水设备,否则极容易发生煤矿透水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矿井中常见的排水设备有水泵、排水管道、水仓等;提升机电设备是连接井上与井下作业的纽带,它通过机电运输,完成人员、煤炭、材料、设备的升降,提升机电设备的主要构成有提升容器、提升线缆、提升机、天轮、井架、装卸及装载设备和电气设备。

井下供电设备主要有高压控制设备,即保证矿井内的电压控制在可用范围内的配电设备;变电设备,即通过改变交流电压,以适应煤矿生产中对不同电压的需求;低压电气设备,即利用手动或电动合闸的方式,对含有瓦斯、煤尘等危险物的矿井必须使用防爆型的电气设备;线路,即矿用电缆,其主要包括铠装电缆、橡胶电缆、塑料电缆。这些电力设备在矿井内形成一个局部的供电网,以保证矿井中机电运输设备的有效运行。

2 煤矿机电运输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煤矿生产通常为井下作业,而井下这个密闭的空间里,各种线路复杂,如不进行科学的管理,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甚至引发安全事故,目前煤矿机电运输管理中存在着如下安全隐患:

首先,电气火花管理不善极易引发安全事故。井下电气设备、照明设备、升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因为摩擦或过电流极容易产生火花,矿井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同时矿井生产时产生的瓦斯、粉尘如遇明火便会引发爆炸,例如2015年10月9日,江西省上饶县枫岭头镇永吉煤矿-200米西翼上山作业区域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经调查发现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违规生产的情形,矿井下瓦斯管理混乱,且违反煤矿井下火区管理相关规定,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其次,供电系统不完善导致机电运输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井下供电设备要根据不同的用电需求进行相应的改变,因此矿井下通常存在多个变电设备,以保证井下用电,例如,36V以下的交流电,主要用于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127V的交流电主要用于井下照和信号灯;而6-10kV的交流电主要用于大型电机设备或输电设备。而我国目前许多矿井中对各类供电系统的用途不明确,导致供电系统混乱,同时电力系统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对供电的监管不到位,导致矿井中出现随意悬挂电缆,接地线不完备等乱象。

最后,运输系统不科学留下安全隐患。煤矿由于开采地点的不同,其运输系统通常也会发生转移,但是我国一些中小煤矿在煤矿运输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运输方式,导致运输系统在运作过程中不但资源的利用率低下,生产效率也无法得到保证,同时还对采掘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

3 煤炭机电运输安全隐患的方法措施

所谓“防患于未然”,在煤矿产业呼吁安全生产的今天,煤炭生产企业更应该将安全意识放在心中,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从源头将危险截断。

首先,企业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才是生产的重中之重,因此企业要从全局出发,在保证生产的基础上,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一方面提高其安全生产的意识,杜绝违规操作,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其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保证其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

其次,企业要做好特殊工种的制度管理工作。煤矿生产中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工作种类,例如井下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作、井下爆破工作、井下安全检测工作、井下提升机操作工作等,这些特殊工种的责任非常重大,且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很强的专业素养,因此企业在对这些工种进行管理时,一方面要加强对人员责任意识的考核,保证该类工作能够切实落实;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这类人员的技能培训,保证各类操作符合安全规范。

再次,企业要不断完善矿井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煤矿生产的质量是保证企业生产效益的基础,因此企业应该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加强对煤炭质量的监测。煤矿机电运输的管理是保证煤矿生产质量的基础,因此,企业应该完善设备入井检测制度,制定设备管理相关规范,以实现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全面管理。

最后,企业要从整体着眼,努力构造安全的井下生产环境。安全、良好的井下环境是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安全的井下环境离不开通风设备,只有及时排出井下污浊空气,并保证新鲜空气的进入,才能够有效地控制井下瓦斯的含量,并打破井下密闭的空间结构,从而降低瓦斯爆炸和粉尘爆炸的风险。

4 结论

电在煤炭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保证煤炭机电运输的安全非常重要,可以说煤炭机电运输系统能否正常地发挥功能,对于煤炭企业能否实现安全生产,能否保障煤炭生产的质量,能否保证其生产利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煤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机电运输设备的管理,及时排处安全隐患,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篇(3)

前言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工业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因而在安全管理的前提下,要提高煤炭开采的效率,以确保我国工业生产中的能源供给。就现代社会发展而言,在生产过程中更应当重视工程的施工安全,通过一系列规范、安全的管理,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文以煤矿井下采掘为研究的重点,提出在井下作业中如何有效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1当前煤矿井下采掘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1.1板安全隐患

在进行地下掘进工作的时候,掘进到一定范围,就会影响周围岩体的自身力学性能,降低周围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导致了岩体很大程度的变形,甚至会出现一些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很多的重大伤亡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都是由此引起的。以发生所覆盖的范围进行划分,可以将工作面冒顶事故划分为大型冒顶和局部冒顶这两种类型,如果根据不同的塌垮受力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形式:漏垮、推垮和压垮冒顶,在发生冒顶之前不管何种形式的冒顶都会有比较明显的征兆,具体体现为掉渣或者声响,或者出现裂缝和脱层情况也是发生冒顶情况的先兆。

1.2通风安全隐患

应该将掘进工作面的瓦斯、爆破后产生的有害物质以及尘埃予以清理或者稀释以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抑制瓦斯爆炸事故或者其他安全事故,在进行掘进面的空气通风处理的前提下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经常采用几种比较常见的掘进通风形式:引射器通风、全风压通风和局部通风机通风,对于经常出现的通风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风机的风压不足,其次是通风量不足,再次就是风筒已经损坏或者存在问题,最后的问题是瓦斯未能进行及时处理或者达不到除尘所需要的标准。对于上述的每一种经常出现的隐患都要高度重视起来,以做好通风安全隐患的预防工作。

1.3支护安全隐患

到位的支护措施对于矿井的安全生产非常重要,为了对围岩的稳定性进行提高,应该采取支护措施以保证作业人员有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但是在我国矿井采掘支护作业中所选择的支护方式中并没有对矿压参数进行测量,并没有根据巷道的层位岩性或深度变化调整相应的支护方式,缺乏对支护对象必要的处理修补措施。这就增加了巷道支护的资金投入,甚至降低了对本巷道的支护作用,在围岩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的情况下会导致发生一些安全事故。

1.4爆破安全隐患

爆破装置在我国的煤矿井下掘进或者生产过程中经常被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员进行特殊的处理,在进行爆破装置具体操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例如药物爆炸不完全和炮泥风度长度相对较短的现象,对于无论是现场的炸药储备管理存在漏洞还是巷道不够畅通以及作业人员处理的问题都应该重视,这些都是爆破安全隐患,并且和安全管理相联系。由于炸药本身存在的一些诸如易燃易爆、威力巨大以及存在毒害物质等一些固有的缺陷,在使用和贮备的过程中必须由特殊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防止由于使用人员随意处理而产生一些安全隐患。

2.改进研究

2.1采掘安全管理方法

2.1.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并完善掘进安全管理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采掘队伍职责;(2)对各分项操作流程与管理制度进行健全;(3)将质量管理制度迅速向下层下达;(4)加强安全考核。明细在岗人员的权责划分,倘若发生一些事故可以直接追究到个人身上,避免出现事故责任相互推卸无人承担的情况。将安全管理责任目标进行一层一层的划分的优点在于能够很好地将实际执行的难度降低,以期达到所要求的管理目标。将各个分项操作工艺流程进行完善,可以具体的落实到巷道维修、爆破安全等一些细节工作之中,实行安全考核政策能够各个环节进行明确的划分,明细奖惩工作。

2.1.2加强安全文明生产

将强安全文明生产管理,为员工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产环境,保障员工的生命健康的安全。因此在开展掘进的工作的过程中,掘进速度与质量是必须考虑的,但是必须搞好文明生产管理工作。其中掘进工作面和综放工作面是考虑的基点。第一,掘进工作面:将各项工作以及所需的机械设备材料要明确的进行分类,必须将作业面内的杂物、积水以及淤泥等进行清除。确保各类管道和线路的密闭性,不得出现漏风漏水的现象,确保整体环境的清洁。第二,综放工作面要确保水流和巷道的畅通性,不得出现浮煤和浮矸的情况,所采用的机电设备勿必进行正确的摆放使用标准要满足相关要求,所用材料必须满足使用要求,各个管线保持整齐。

2.1.3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要想提高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必须从岗前培训和后期经验两个方面入手,实行岗前培训能够对人为操作失误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避免或者控制,遵守安全管理规范,加强对日常操作行为准则的学习和理解,积极参加工作安全会议,严格遵守值班制度。明细安全管理责任和权力的划分,确保工作人员积极地配合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要狠抓,将其作为每个员工的日常准则,促使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的形成,在岗人员及时发现了某处所存在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或者及时上报并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见或者建议,对此行为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增强全体人员的积极主动性。

2.1.4推进安全预警评价

建立安全预警评价系统将对煤矿企业安全隐患排除工作提供正确指导,采取相应的防护。可以将掘进环境和开采技术等主要因素作为掘进单元进行评价评价基点,然后相应的对掘进顺序、掘进整体的安全性进行科学合理的预警评估,如果出现达不到相关标准或者存在某些缺陷,要就行修正。加强安全评估预警可以对掘进工作的工艺流程,以及掘进方案进行调控,确保掘进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

3.结语

本文对煤矿掘进安全隐患进行简要的阐述,同时介绍了提升安全管理的方法,以求对我国的煤矿掘进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在具体的操作过程汇总,需要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员工的配合,唯独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或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晓S.煤矿井下采掘爆破安全起爆可靠性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38(13):17-19.

篇(4)

煤矿安全管理关系着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简要的介绍了矿井采掘中的安全管理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或潜在威胁。

1 主要的采掘安全隐患

1. 1顶板安全隐患

当地下掘进工作进行的时候,刚到周围的岩体自身力学性能将会受到较大影响,自身的强度稳定性都会有所减少,所以岩体会出现较大程度的变形 ,甚至出现崩溃乃至到指定般出现安全隐患 。工作面冒顶事故很有可能会导致重大伤亡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发生,根据发生所覆盖的范围依次可以分为大型冒顶和局部冒顶这两种类型, 但是依据塌垮受力形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形式:漏垮、推垮和压垮冒顶。但是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冒顶,在其发生之前讲出出现相对明显的征兆 ,通常会出现掉渣或者声响 ,有的时候还会出现裂

缝或者脱层情况的发生。

1. 2通风安全隐患

为了使工作人员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必须将 掘进工作面的瓦斯、爆破后产生的有害物 质以及尘埃予以清理或者稀释,有效的将瓦斯爆 炸事故或者其他安全事故予以抑制,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掘进面的空气必须进行通风处理。引射器通风、全风压通 风和局部通风机通风是最为常见的掘进通风形式。根据以往的经验显示,经常出现的通风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 )风机风压不足 ;( 2 )通风量不足;( 3 ) 风筒存在问题或者遭受损坏;( 4 ) 瓦斯未能进行及时处理或者达不到除尘所需的要求标准。不管是哪种隐患必须要高度重视,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认真的进行处理和选择,做好预防工作。

1. 3爆破安全隐患

我国进行煤矿井下掘进或者生产过程中肯定 会用到爆破装置,这需要特殊工作人员进行处理。爆破装置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例如药物爆炸不完全,炮泥风度长度相对较短,对于现场的炸药储备管理存在漏洞,巷道不够畅通以及作业人员处理问题等,不论是上述哪方面的安全隐患,都通安全管理紧密相连的。炸药本身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例如易燃易爆、威力巨大以及存在毒害物质等,所以不管是使用还是贮备必须由特殊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其他人员不得随意处理 。

1.4支护安全隐患

矿井的安全生产 离不开到位的支护措施,采取支护措施的目的旨在对围岩的稳定性予以提 高,给作业人员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可当前我国矿井掘进支护作业中所选择的支护方式很大一部分均未进行矿压参数测量,所采取的支护方式并没有根据巷道布置层位岩性或深 度变化相应地进行调整,同时对支护对象也缺乏处理修补措施,这样做很有可能导致巷道支护投入增加,甚至对本巷道的支护作用也大打折扣,如果围岩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那么这很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

2 采掘安全管理原则

通过上述可知,安全管理对于煤矿井下采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想取得理想的管理性效果或者达到所需的安全目的,要秉着以下几个原则 :事前预防原则、重点控制原则、以人为本原则以及及时激励原则。第一,提升事先预防能够有效的预防乃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现场 损伤事故,能够将现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予以排除,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在具体的贯彻 落实过程中应该改制定明确的安全生产和事故降低目标 ,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前制定出进行处理的控制方案。第二,重点控制的目的旨在加大对掘进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隐患或者危险发生频率较高位置的检查监督力度,进行重点检查评估,如果能够对现场的安全确实有比较大的把握后,在开始对后续任务进行处理。 第三,以人为本体现了煤矿企业对人性的尊重和关爱,员工的生命和健康是企业无法代替的财富 ,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采取一些有可能对人员生命产生危害的操作行为,倘若发生了人员安全事故,勿必进行认真彻底的调查,对于涉及到的责任人或者部门要严加处理。

3 采掘安全管理方法

3. 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建 立健全并 完善掘进安全管理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 面:( 1 ) 明确采掘 队伍职责;( 2 )对各分项操作流程与管理制度进行健全;( 3 )将质量管理制度迅速向下层下达, ( 4 )加强安全考核 明细在岗人员的权责划分,倘若发生一些事故可以直接追究到个人身上,避免出现事 故责任相互推卸无人承担的情况。将安全管理责任目标进行一层一层的划分的优点在于能够很好地将实际执行的难度降低,以期达到所要求的管理目标。将各个分项操作工艺流程进行完善,可以具体的落实到巷道维修、爆破安全等一些细节工作之中 ,实行安全考核政策能够各个环节进行明确的划分,明细奖惩工作.

3. 2加强安全文明生产

将强安全文明生产 管理,为员工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产环境,保障员工的生命健康的安全。因此在开 展掘进 的工作的过程中,掘进速度与质量是必须考虑的,但是必须搞好文明生产管理工作。其中掘进工作面和综放工作面是考虑的基点。

3. 3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要想提高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必须从岗前培训和后期经验两个方面人手,实行岗前培训能够对人为操作失误安全风险进行 有效的避免或者控制,遵守安全管理规范,加强对日常操作行为准的学习和理解,积极参加工作安全会议,严格遵守值班制度。明细安全管理责任和权力的划分,确保工作人员积极地配合安全管理工作,安全 管理要狠抓,将其作为每个员工的日常准则,促使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的形成 ,在岗人员及时发现了某处所存在安全隐

患,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或者及时上报并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见或者建议,对此行为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增强全体人员的积极主动性 。

篇(5)

前 言

煤矿生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我国非常重视煤矿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煤矿机电设备是组成矿山企业的重要部分。随着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煤矿建设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煤矿机电设备的台数、种类等也在与日俱增。由于煤矿机电设备的工作环境极为的恶劣,因此,其故障率也就非常高。快速高质地完成煤矿机电设备的故障维修是煤矿企业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使其在高效、安全的状态下工作,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1、 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发生阶段

由于煤矿机电设备构造不同,运行状态和工作状况也不同,所以设备运行中常见故障的表现形式和故障类型也不同,比如受到环境、制作工艺影响,加上工作时间过长,部分设备零部件会出现管线老化、外皮剥落、过热、磨损、裂纹等现象,有的零件会产生松动、脱落;在运行过程中机电设备性能参数突然下降,电压或电流出现急剧变化,导致设备失调,声音、震动、排气异常。

通常,机电设备有三个故障发生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早期故障期,在设备早期运行时,故障发生率较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故障发生率会逐渐降低,这个阶段故障的产生大多来自设备自身和环境条件,比如设计不合理、制作工艺存在缺陷、运行环境较为恶劣等;第二个阶段是偶发故障期,这个时期是机电设备最佳运行期,设备故障率较低且呈现稳定趋势,故障的发生一般都是随机的,大多是由设计不合理、使用不当以及日常检修维护管理不到位引起的;第三个阶段是耗损故障期,设备经过长时间运行后,在使用后期故障率开始上升,出现设备老化、磨损、腐蚀、裂纹等现象,大大降低了设备运行效率。在煤矿生产期间,一旦机电设备出现故障且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将影响煤矿生产的正常秩序并使其存在安全隐患,严重的话甚至会给企业、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加强故障诊断和检修,加强技术改造,寻求预防机电设备故障发生的有效措施,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2、 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的故障表现

按照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笔者分析了机电设备技术中的故障表现,例举了比较常见的故障。

2.1 设备老化

机电设备老化属于最为典型的一类技术故障,它降低了煤矿设备的作业能力,增加了机电设备的维修量。煤矿机电设备的老化严重影响了煤矿生产的效益。由于煤矿企业过度追求煤矿生产的利益,而忽视了设备老化的技术处理,导致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仍采用老化的设备,加重了煤矿生产的负担,最终造成设备方面的经济损失。

2.2设备安全隐患高

煤矿机电设备一般处于相互配合和协同的状态,不同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安全隐患,导致机电设备的运行越来越慢,逐渐缺乏安全保障,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在煤矿机电设备运行中,存在新、老设备同时运行的情况,两者在煤矿生产中的适应性明显不同,相互影响,增加了机电设备安全故障发生的概率,不利于机电设备技术的安全运行,由此还可能发生较大规模的安全事故,降低了煤矿生产设备的运行安全性,给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造成了负担。

2.3 设备效率低

煤矿机电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效率会明显降低,而低效率状态的机电设备,本身就是技术故障的源头,很容易引发更大的风险事故,不利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煤矿机电设备效率降低是所有运行设备的共性,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机电设备逐渐进入消极工作的状态,无法保障煤矿生产的效率和稳定性。

3、 煤矿机电设备技术故障的处理措施

煤矿机电设备技术故障的处理措施必须按照实际的故障表现制订,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定期更新机电设备

煤矿企业在机电设备老化的问题上,应该采取技术性的处理方式,加强机电设备预防管理的力度,定期更新煤矿生产中的机电设备,以此来解决机电设备的技术故障,具体包括:①合理安排机电设备的预防工作,全面监督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偏离正常运行的机电设备,就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确定设备存有老化现象后直接更换,以免大范围地影响煤矿生产。②掌握煤矿机电设备的性能,收集设备运行的信息,找出机电设备运行中的磨损部分,科学地处理此类型的设备问题,保障其在煤矿生产中的性能,快速消除设备潜在的危险问题。③定期安排设备保养。保养是防止设备老化的直接途径,有利于排除设备的老化影响,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技术能力。

3.2 全面收集设备的信息

针对新、老机电设备共存的状况,煤矿企业应采用状态监测的方法,辅助技术人员收集设备信息,排除机电设备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如果煤矿机电设备技术存在安全隐患,就会通过讯息的方式传递设备的故障信息。故障维护人员可利用状态监测的方式来诊断机电故障的状态,也可采取人工感受的方法,观察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中的运行状态,全面了解机电设备的运行方式,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信息中包含大量的有用数据,可以协助维护人员全面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杜绝设备潜在安全问题的发生。

3.3改进机电设备

煤矿企业要在机电设备投入运行的初期开始解决机电设备效率低的问题。首先,记录新型设备的各项参数,根据新投入机电设备的状态,制订设备改进的方案;然后,结合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的运行环境,分析周围环境对设备的影响,尽量规避潜在的安全隐患;最后,通过规范操作、鉴别的方式改进设备,避免其处于低效率的状态。

4、煤矿机电设备技术故障的安全控制

煤矿机电设备技术故障的安全控制能够提升机电设备技术的运行效益。着重分析安全控制的途径,包括:①强化设备的检测,划分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的类型,制订机电设备的检测方案,保障机电设备的运行环境,全面预防煤矿机电设备的技术故障;②监督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构建质量监督体系,用于维护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规范各项设备技术的运行,改善煤矿设备的运行状态;③提升机电设备技术的建设水平,根据煤矿企业在机电设备方面的需求,逐步引进机电设备,保障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的性能,提供安全的运行基础。

结束语

机电设备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部分,机电设备技术故障会对煤矿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不利于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同时,增加了煤矿生产的压力。结合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的故障表现,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保障机电设备技术的运行环境。加强安全控制管理,推进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解决其在煤矿生产中的各类问题。

参考文献

[1]曹 艳.煤矿机电设备技术故障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4(11):39,42.

篇(6)

2煤矿企业机电设备安全管理要解决的问题

2.1管理体制不健全

煤矿机电设备要保证安全管理,需要有健全的管理体制作为基础。但是部分煤矿企业没有结合机电设备的实际,结合安全管理的需要建立配套的管理机制,由于管理机构的不健全,机电设备的管理方法落后,难以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在近来年发展中,许多煤矿注重了机电设备的现代化建设,引入大量的功能先进的机电设备,但是设备管理工作却没有同步发展,设备管理还采用原有的模式,管理中存在严重的弊端,部分煤矿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将管理重点放在了开采作业,没有意识到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管理中不注重制度的完善,导致机电设备管理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作为保障,机电设备管理难以实现规范化,导致了设备易发生安全问题。

2.2人的安全素质有待提升

煤矿业机电设备的管理离不开人,人的管理水平会影响到管理效果。另外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需要借助人,设备要实现安全稳定的运行也需要人的维护。但是部分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素质低下,面对当前煤矿企业设备大型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没有掌握科学的管理方式。为了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效果,需要注重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发挥人在设备安全管理中主观能动性。

2.3存在客观条件的影响

煤炭开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许多地区矿井存在复杂的地质结构。在煤炭开采中,设备的稳定运行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如果设备运行不稳定,会伴有安全隐患。比如对于通风设备的管理存在缺陷,通风效果将会受到影响,开采面会潜在安全隐患。因此为了实现安全生产,需要有配套的设备管理措施,这是消除设备存在的不安全状态。科学的有效管理制度也是确保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基础条件。比如在煤矿生产中,提升机减速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降低故障实现保证综合生产效率与人员安全稳定的基础。为了有效降低设备运行中的故障率,提升减速器的可靠性,除了要注重日常的维护检修外,还要从故障的发生入手,借助技术手段,从优化设计入手,从多方面解决问题。技术改造在为设备的稳定运行奠定基础,为保证安全生产创造条件。

3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要依据的原则

3.1实现闭环管理

要保证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效果,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可能存在的安生风险要保证可控,针对事故隐患强化预防工作。机电设备安全管理要将事后的应急处理转变为强化事先的防范,将安全风险的被动应对变为主动消除隐患,借助安全管理的前移实现预防。要保证管理方式的转变,可以发挥闭环管理的作用,明确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内容、流程、措施,管理要建立长效机制,可借助PDCA循环模式持续改进,实现管理循环上升的方式。机电设备安全管理还要动态化,管理中分析人、机、物、法、环存在的影响因素,从源头上强化安全管理。

3.2实现风险预控

煤炭开采具有特殊性,存在多种安全风险,因此机电设备安全管理要注重强化风险的预防。机电设备安全管理要分析存在风险,保证预控的目标性,针对开采中机电设备的使用识别各类风险,风险识别要贯穿于煤炭开采的全过程,还结合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要分析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还要针对人的行为、以保证设备的运行状态,风险防控还要注重管理上缺陷,利用风险辨识,保证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目标更加明确。

3.3预先加以控制

机电设备安全管理要保证效果,核心是是加以预先控制,评估设备运行中的危险源,针对危险源建立防控体系,危险源要实现预先控制,消除引发危险的各类因素,实施动态监控。安全管理还要分析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主动采取控制措施。设备的改造,新设备的引入要识别危险源,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对危险实施预控,以实现预防为主。

4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要点

4.1管理的体系优化

煤矿企业要针对当前机电设备的运行现状,结合煤矿安全管理的重点,对现有的安全管理体系加以完善。在机电设备的管理中,设备的可靠运转是保障安全的核心,机电设备针对安全管理要科学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为了加强对“物中”的管理,要借助安全检查强化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查,以消除设备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人”的管理针对设备的使用与设备的管理者。新设备投入使用前,让操作人员明确使用要点,明确存在的安全风险,让操作者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依据标准来操作以实现风险的防范;设备操作前,开采人员要核实各项安全措施,结合开采需要,分析潜在的安全隐患。

4.2强化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

篇(7)

中图分类号:TD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2-0190-02

2009年4月2日18时30分左右,江西省棠浦煤矿498采区03短壁采煤工作面发生一起冒顶事故,导致1名职工遇难。

一、矿井概况

该矿原为省属国有企业,现隶属于江西新余矿业公司。始建于1965年,设计能力为12万T/a,核定生产能力9万T/a;斜井开拓,中央并列式通风,所属煤层为三迭系上统安源煤组,绝大多数为倾斜或急倾斜薄煤层,采煤方法为传统短壁木支护。

事故地点发生在9#煤层的498采区。采区走向长度约200米,斜长约110米,分5个采煤工作面。9#煤层厚度1.2~1.4米,倾角50°,中间夹矸0.3~0.6米,顶板为灰黑色厚层状钙质胶结粗粉砂岩,较坚硬,底板为砂岩,裂隙发育破碎。

二、事故发生和抢救经过

1.事故发生经过:4月2日晚班,值班区长周某指令安排3人到49803采面向外采煤,工作面支双板;班长陈某分工派何某、占某、黄某等3人到49803工作面采煤。事故发生前该工作面有6排5控,上下出口畅通,支护完好。遇难者(何某)被分到39803带组采煤,进班时,观察了工作面情况后,到03溜子道休息,工作面作业人员不准备作业,何某就到03毛峒去了,大约不到2分钟工作面上部煤柱突然冒落,将其冲埋。

2.事故抢救经过:4月2日晚班18时47分,救护队接到矿调度室事故电话后,立即出动,由救护队长立即带领一个小队于19时左右赶到事故现场,矿长和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随即也赶到现场,询问了事故发生情况,认真听取了现场作业人员的情况介绍,同时对事故现场进行了周密的侦察和安全检查,基本确定了工作面情况和遇险者所在位置,在矿长指挥下制定了现场抢救方案,经过指战员及现场救援人员的共同努力,于次日1时左右救出遇难者。

三、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1.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1)现场管理混乱。工作面上部煤柱片帮垮冒带动上部采空区矸石下冲,造成工作面垮冒,导致遇难人员在工作面老塘溜煤眼位置被冲埋;(2)工作面支护强度不够,为短壁木支护,工程质量差,且上部煤柱结顶不严不牢,造成煤柱片帮垮冒;(3)采空区侧未设置栏杆、挡矸帘和下部溜煤眼未栏严实,给违章者有乘可入的机会;(4)遇难者安全思想观念淡薄,违章进入采空区内检煤作业。

2.间接原因:(1)各级管理干部安全观念淡薄、思想麻痹。管理干部是管人和履责,如果各级管理干部安全管理放松了,职工就会为所欲为,放任自流,造成职工不服管、干部不敢管;(2)管理松懈,工程质量较差。加强现场交接班,上班为下班创造条件,搞好采面工程质量是预防顶板事故的基础;(3)整改排查不到位,整改不力。当班班长、安全员、组长途经该工作面时未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未采取有效安全防范措施。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责任心和隐患识别能力,才能有效地排查整改安全隐患;(4)跟班干部未到位,干部作风飘浮、松懈;转变干部作风是加强现场管理的关键。

四、事故教训

1.加强广大干部的安全思想教育和提高广大干部对安全隐患的识别能力,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坚持“不安全不生产、不安全就停产”;隐患不排除不生产;坚决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2.加强采面现场管理,严格工程质量检查和工区班组验收制度。

3.严格按《作业规程》作业,坚持采面正规循环,确保工作面正常推进,上、下安全出口畅通;加强两道维修加固工作。

4.加大安全监管力度,严格安全管理,坚决杜绝违章违规行为。

5.进一步转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严格领导干部跟班和带班,坚决执行“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

6.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改变传统采煤方法及支护形式,采用新技术和回采工艺采煤,提高矿井抗风险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冒顶事故对矿井安全生产危害极大,一旦事故发生必须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总结经验教训。但是对没有发生冒顶事故,需要加强管理,预防冒顶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钱四发,李俊民,唐朝华.复合型顶板冒顶机理分析及预防措施[J].煤炭技术,2003,(3).

[2]孟庆龙,刘成.煤矿冒顶原因与防范措施[J].煤炭技术,2009,(2).

[3]马建荣,齐海泉.锚杆支护巷道冒顶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J].科技资讯,2008,(1).

[4]何炳银.锚索支护巷道的冒顶事故分析及其预防[J].中国煤炭,2008,(7).

[5]王兰光.大断面锚杆支护煤巷冒顶事故分析[J].西北煤炭,2008,(1).

篇(8)

1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概述

煤矿机电技术是整个采矿工程中的基础性项目。机电技术影响着采矿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对最终的采矿质量也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煤矿机电技术还会对煤矿井下安全产生造成极大的影响。煤矿的开采设备复杂多变,要做好煤矿机电技术的有效控制并不容易。此外,机电技术涉及到的技术范围也十分广泛,对控制手段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因此,要做好煤矿的机电技术管理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为保证。我国当前的机电技术管理模式还需要很大的调整和规范,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煤矿生产需求。

2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机电设备生产负荷重且设备老化现象严重

我国的经济建设对能源的需求量进一步扩大,而煤矿作为我国的传统能源,其产业规模和开采量也在进一步扩大。许多煤矿企业为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经常使采矿设备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中,而忽视了对设备的日常护理和维修,从而导致设备老化情况严重,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事实上,对于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设备必须做到定期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尽管有些设备本身安装了一定的防爆装置、风扇和超负荷断电装置,但当设备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这些装置的功能和有效性将会明显下降,在故障发生时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从而导致设备的运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1]。

2.2机电设备隐患较多

机电设备属于大功率机械,在使用过程中本身就容易受到磨损,再加上一些煤矿企业没有对设备做好日常的养护,导致机电设备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给操作人员带来了一定的生命危险,同时还会影响采矿工作的正常进行。根据相关调查和总结,机电设备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有以下几点:第一,系统缺乏应有的缓冲装置和保护装置。大多数设备的制动系统中没有相应的保护系统,导致事故发生时难以做到缓冲,从而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第二,装置的腐蚀现象严重。由于设备的使用操作不当导致设备出现腐蚀现象,而对这些现象没有进行及时处理会导致腐蚀问题进一步恶化,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第三,设备的超负荷运行。有些煤矿企业为了赶进度,经常使设备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导致设备的损坏情况严重。第四,没有及时进行电表的检查和校正。煤矿开采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电表对相关数据进行检测,若电表的读数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个采矿工作的质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第五是电气试验操作的不规范。许多矿井中的电气实验都没有按照标准和规范来操作,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第六,综合保护系统的不完善。煤矿的综合保护系统一般由照明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瓦斯闭锁系统、漏电保护系统等共同组成。综合保护系统若存在漏洞,将导致整个矿井的安全系数明显降低。第七,连线问题。许多矿井中的连线也不符合行业的规范要求,在材料和连线方式的选择上没有进行合理的考虑,从而导致线缆间存在严重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干扰问题。

2.3机电技术落后

煤矿的机电设备操作、使用等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但在许多煤矿企业中,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在技术的应用上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一些煤矿企业尽管进行了机电技术的设计,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没有对这些技术进行合理有效的应用,对于施工现场的状况也没有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装置并没有落实到位。许多矿井中的设备都已经严重老化,但相关管理人员仍没有进行更换和维修,给煤矿的开采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和安全隐患。

2.4煤矿的深度开采增加了煤矿机电管理难度

在煤矿的深度开采过程中,随着开采的深度增加,矿井内部所承受的压力和温度都在不断升高,这将会对矿井内部的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造成巷道、电缆的变形。一些管道受到了挤压或高温的作用,将会发生泄露的问题,给煤矿的机电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2.5人员素质较低

煤矿的机电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和复杂性都较高的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及素质才能有效应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但在实际中,许多煤矿企业的机电管理人员缺乏应有的专业素质,文化水平也较低,因此在学习能力上明显不足,不能及时接受想、吸收新的技术手段。为了扩大产业规模,一些企业还聘请了一些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机电管理人员,造成了严重的操作事故。一些企业尽管组织机电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但在培训方式上缺乏针对性,培训的效果并不明显,管理人员的实际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反而浪费了时间和资金[2]。

3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建议

3.1严把三关

所谓三关是指检修关、验收关和入井关。首先在检修上,煤矿企业必须制定定期定量的机电设备检修计划,对设备各部件和功能进行全面的检查。一旦发现设备存在问题,就应当对故障部位进行及时的检修和更换。在检修完成后还需进行设备质量验收。机电设备的验收应当根据相应的标准来进行。此外还需要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并保存好数据。煤矿企业还应严格入井的检查和规范,只有当人员具有入井证件时才能下井,严禁无关人员在矿井周围逗留。

3.2加强现场管理和检查

煤矿企业应当设置专门的现场检查人员对施工现场的电器、设备、电缆等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的频率应当保证每周至少2次。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给检修部门,并做好故障情况的记录[3]。

3.3提高设备的安全保障性能

提高设备的安全保障性能可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需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的调试,最好每月都能调试一次。其次,对设备中的开关也要进行全面检查,并对其安全性做出一定评估。最后,对启动器内部的保护装置要进行合理的选择,限定值的设定不应过大也不能过小。煤矿机电设备的具体管理系统如图1.3.4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许多矿井中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够而引起的。为了有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必须做好相关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使他们树立起良好的安全操作的意识,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篇(9)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1、地质构造与煤矿生产间的关系

在煤矿生产中,因为矿井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开采方式的不同,会面临不同的地质环境,而这种地质构造上的不同则可能会对煤矿生产的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讲,我们通常所关注的主要是褶皱、相关的节理构造以及断层等。矿井地质构造中的断层会对煤层的延续性和完整性造成一定的破坏,而这种地质构造的破坏作用在煤矿生产中是比较难以发现和控制的,而煤矿采掘的工作面产生褶皱、节理或者是断层时,则可能会出现渗水或者是作业面岩石的破碎与脱落,从而给煤矿的生产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具体而言,地质构造与煤矿生产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质构造中的断层会对煤矿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煤矿的采掘生产都是井下完成的,因此,在生产中会遇到性质各异的断层结构,而这些断层的存在会对煤层的走向及其结构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造成一定的破坏。断层结构会使两端产生一定的牵引、揉皱或者是积压作用,从而使得断层的岩石强度相对较低,容易发生岩石破碎现象,并且该种地带给瓦斯气体的聚集、地下水的汇集等提供了条件,从而给生产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其次,褶皱也可能会造成生产事故的发生。地质构造中的褶皱对于矿井中煤层的形态等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煤层的完整性及其延续性并没有实质性的破坏,在镜像中对于该种褶皱的控制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但是它的存在会对煤层掘进的方向、工作面的形状或者长度等带来直接的影响,并且可能会影响采掘及其的应用和井下顶板的管理等,而一些褶皱的存在和发育情况也会对一些煤层的开采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使其处于无法开采的状态等。

再次,节理的存在可能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在矿井中,地质构造中的节理对于井下爆破效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炮眼位置及其方向的选择、与节理的位置关系等可能会出现爆破过程中的漏气现象,从而影响爆破效果。此外,节理发育的地方可能会出现顶板的脱落,且容易成为瓦斯多发地带或者是地下水渗漏的地带,从而容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

最后,矿井生产中还可能存在岩溶现象。岩溶也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在煤矿生产中,岩溶的存在会对煤层及其支撑设置产生影响,溶洞的出现使得陷落柱及其周围的煤层无法开采,从而影响煤矿的产量。此外,这种岩溶的存在也使得瓦斯和突水事故多发,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2 地质因素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

地质因素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地质因素常以瓦斯含量、地下水文特征等方式体现出来。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会从煤层中涌现出一些主要成分为甲烷的气体,这些气体多出现在褶曲轴部位置或者一些压性断层的位置,并且顺着岩层结构的空隙流动。随着煤矿开采量的不断增加,矿井的深度也不断增加,煤矿生产中的瓦斯含量也相应的增加,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对瓦斯检测工作不到位,生产操作规范不标准等都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对于地质构造中所产生的瓦斯,在生产时要对瓦斯的含量及其危害性充分的认识,并且加强对相关地质因素的研究,发现其产生规律,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来降低瓦斯的危害。

地质构造所带来的水文地质特征也会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影响。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的稳定性等会对矿井中岩石的稳定性等产生影响。对于矿井煤层中的一些具有膨胀作用顶板的黏土岩而言,其上下的透水性不同,遇到渗水的情况会对该岩层的稳定性产生影响,透水性较好的一面遇水膨胀给下层透水性较差的岩面以压力,从而使其容易发生脱落等现象。煤矿采掘深度的不断增加,使得矿区原有的水文特征被破坏,从而出现一些老窑水、断层水等现象,使得井下出现一些喷发的水流或者断层水的涌现,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及其地下水的安全带来影响。

3、煤层稳定性对于采掘安全的影响

我们对煤矿生产中存在的一些地质因素及其影响的分析,更多的是从煤矿采掘安全的角度出发,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煤矿采掘生产的安全。一般而言,地质因素对于煤矿采掘生产安全的影响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

3.1在采掘生产中,一些安全技术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地质构造使得煤层的厚度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煤层的安全度。在煤矿采掘的过程中,煤层受多种力的作用,加之地质构造变动的存在会使煤层的岩石力学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会产生一些不同的变形效应,煤层的合并或者分岔,煤层增厚或者变薄的现象比较多见。而地质构造应力状态的不平衡等因数,都会使得煤矿采掘现场出现某一部分的煤层相对较薄或者出现顶压、底鼓现象,使得煤层结构呈现一种不规则的状态,从而给采掘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也使得采掘工作面的支护工作难度加大。

篇(10)

在煤矿生产当中,由于机电运输系统引发的事故在总数中的份额达到40%,该类事故能够对人员与机电设备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本文根据机电运输系统的主要特点,对其根由进行分析,提出管控措施,以期为做好机电运输系统管控提供参考建议。

一、煤矿机电运输系统的特点

(一)多变且复杂

该系统囊括范围比较广,同时井下设备非常多,而且比较复杂,彼此互作,另外,它们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且经常发生变化,运输设备逐渐朝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所以,还存在着各自的子系统。系统网络相互间联系密切,形成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层次。掘进、回采、运输与提升,上述四个环节形成了主网络。煤矿还分成若干个采区与水平,各采区之中的排水、通风、运输、供电系统等均由若干子系统构成,不同系统相互联系,从而构建起一个复杂的网络。

系统具有整体联动的特点,其中某一部分的变化或许将造成复杂的联动变化。随着矿井开采的不断深入,每一电气设备将出现不同的变化。通风条件、瓦斯含量与围岩环境等方面均能够对系统产生影响。除此之外,装备的磨损、老化等同样能够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能。

(二)大量安全隐患

因煤矿井下环境条件复杂,具有大型的机电设备,机电运输系统同样有大量安全隐患。采掘的时候,当煤尘与瓦斯含量达到某个数值时,电气设备将会发生电火花,对人员生命产生威胁;当巷道中湿度相对较高时,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对机电设备产生腐蚀,使其绝缘性有所降低;井下空间相对狭窄,搬运、安装、调试设备的时候不太方便,非常容易发生触电事件;设备需要相对较大的电量,这样就使得供电系统负荷太高,对供电电压要求同样逐渐提高,非常容易短路;井下环境条件不好,使得机电设备没有良好的安装条件,一般要频繁移动;机电运输设备间彼此配合,要求在时空上必须要有一致性。

(三)对人员要求相对较高

机电运输的主体为作业人员,因煤矿井下机电设备没有彻底实现自动化,一些操作依旧通过手动方式来进行,因此,他们的作业意识与水平均影响到运输结果。这些设备一般要长期持续运行,以确保工效与产量。就那些非特种岗位的职工而言,必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提高工作质量。而就那些特种岗位职工而言,技g要求相对较高,因此,表明这些岗位不能随意顶替,相关职工同样不能随意调动。

(四)老矿维护难度大

加之煤矿投产时间的增加,运输系统同样在不断扩张,在技术层面的要求同样不断提高。同时,伴随采深的逐渐增加,开采条件同样在逐渐下降。老矿对机电运输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等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操作人员必须高度认真负责。其具体特点我们通过图1 来进行描述。

二、煤矿机电运输系统特点

首先,复杂问题分析过程中,一般通过关系网、流程图等来进行,能够形象的看出每一个节点相互间关系。利用图表构建起复杂的网络,同时列明每一节点相互关系。然后,详细分析各节点易于发生的问题及其造成的负面作用,结合机电装备的性能等方面,熟悉系统总体脉络,从而从整体上对机电运输系统做出评定。

其次,根据该系统的隐患,重点是由于设备操作不正确的隐患或者来自环境方面的隐患。基于上述问题,今后需要做好资金投入、监督、管理等工作。对于管理方面,应当进一步提高煤矿工作的规范性。施工过程中,应当通过科学的开采、支护技术,为机电设备提供一个可靠安全的环境条件;关于监督,应当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监督体系,严格落实责任,监督人员必须充分掌握现场实际情况,高度重视各个细节与潜在的隐患;关于资金投入,需要在安全生产环节投入充分的经费,始终将安全置于首位。不管是设备维护与检修,或者监管方面,均必须投入充分的资金,确保各项工作有充足的经费。

再次,一些煤矿暴露出操作者能力差异很大,许多矿工安全意识不足等问题,操作装备过程中的方法欠规范,忽视安全问题,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安全生产。对于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在维护设备过程中,处理不到位,对机械装备产生非常严重的损害,并且还能够对装备的工作效率产生负面作用。所以,今后应当切实强化对工作人员培训教育,针对思想意识展开有目的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能力与水平,从而能够降低人为损失。

最后,对那些运行时间较长的老矿,机电运输系统越来越复杂化,其损耗同样不断增加。应当充分把握老矿机电提升运输状况,当发生各种问题时能够在第一时间之内做出妥善处理,防止问题蔓延。老矿的优势是构建起相对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只是在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中,可以与时代保持同步,使其充分融合到煤矿机电运输系统。

三、应对措施

(一)构建复杂网络分析图

作为一种常见的复杂问题分析理论,复杂网络分析理论把各机电设备抽象作为一个节点,按照每一节点间的彼此关系,来联结它们,构建起一个机电运输网络。对网络联动性进行分析,为系统顺利运作提供坚实的保障。构建机电运输网络的基础是收集相关信息,建立覆盖全网络的信息数据库。构建起数字化模型,则能够完成远程监控,实时跟踪各类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对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善。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监管机制

构建起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同时认真落实,严格进行考核。管理机构需要制定各类安全相关制度。管理制度要想得到贯彻落实,必须要有严格的监督机制来提供保障,严格监管机电运输涉及到的每一环节,使管理的有效性不断提升。此外,安全投资一定要充足,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则。唯有真正执行好监管制度,才会将安全隐患消除。

(三)切实强化对作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对于工作人员,重点培训责任心、安全意识、技能等。作业人员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熟练掌握矿山事故的危害;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尽职尽责;矿井环境非常复杂,涉及到一些大型的机械设备,因此,作业人员必须耐心细心开展工作;机电运输系统需要大量特种人员,他们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同时不能随意顶替。可对他们进行责任考核,重点针对安全知识、技术等方面开展有目的的培训,使他们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四、结束语

篇(11)

引言

国家积极提倡煤矿安全工作,煤矿企业自身也要注重煤矿安全工作,并且切实地落实好安全工作。煤矿企业安全内部控制管理是一个过程,始终贯穿着煤矿的整个生产环节。本文对煤矿井下进行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研究,从而实现减少煤矿企业安全隐患,并形成一个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1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风险预控理论框架

煤矿安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涉及煤矿内部安全环境、煤矿安全风险评估、煤矿安全风险控制、信息和沟通、监控管理等五个方面。1)煤矿内部安全环境。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内控环境,内控环境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有决定性的作用。内控环境主要涉及的是矿井自然地质、基础建设和设备等的条件。2)煤矿安全风险评估。首先对煤矿内部安全环境进行认识和辨别,包括危险源的认识和辨别。在认识和辨别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且划分出危险的等级。3)煤矿安全风险控制。根据风险等级来制定安全隐患控制措施,提前把安全隐患清除。4)信息和沟通。对煤矿内部安全环境和安全风险评估以及安全风险控制等信息和数据进行采集。通过企业特有的信息传递方式进行传递,方便企业内部员工更好地履行其自身的职责,形成企业内更加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5)监控管理。使用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对煤矿危险源等信息采集、数据分析、信息及时传递等,实现各部门的信息沟通。使之更有效性地对该系统进行评估,最终实现该系统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2危险源辨识

煤矿企业危险源辨别和认识过程不仅仅要考虑人、机、环、管几个方面,还要考虑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等。除此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危险源的潜在性。1)普通、常见危险源的辨识。煤矿企业选择成立专项安全管理组,专员做为领导者负责组织企业内职工通过危险源辨识建议卡、会议谈话、讨论等多种形式,指导汇总分析普通、常见的危险源;指导职工正确填写危险源辨识表以及正确填写危险源评价表等。2)煤矿现场特殊工作区域危险源的辨识。煤矿企业区队选择一名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危险源辨识工作。对煤矿工作过程中有可能遇到动静态危险进行正确辨识,安全管理人员按照正确的方式对此进行详细地记录,例如工种、工序、岗位等。

3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体系

煤矿企业隐患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风险评价,煤矿企业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定量分析就是静态风险评价。风险矩阵法是煤矿企业比较常用的静态风险评价方法。此评价法可以确定会发生风险的可能性;确定风险可能带来损失的范围和风险带来的损失程度。只有建立准确的采集煤矿危险源动态信息的煤矿危险源,动态风险评价才有效。动态风险评价方法和相应的评价对象密切相关,具体可以从人、机、环、管几个方面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动态风险评价[1]。

4信息沟通交流———动态风险预警体系

构建动态的煤矿风险预警体系,首先要采集煤矿存在的危险源的动态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企业的固有传递方式传递到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把危险源动态信息录入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最后动态风险预警系统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比较之后,确定风险预警等级。例如可以使用红、橙、黄、绿四级预警颜色对应[2]。

5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体系

为使得煤矿各项制度和各项措施都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例如诊断或者排除一些偶发、突发、重大的或未知规律的风险,还可以构建闭环式安全监控管理运行体系和闭环式监督激励机制,主要是为了对煤矿进行有效安全监控管理[3]。监督激励机制可以及时地发现和制止煤矿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岗位责任人失职的情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构建一个薪酬分配制度,即团队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的制度。通过构建这样的分配制度,激发煤矿职工对安全风险内部控制的积极性。2)增强煤矿职工集体团队意识,构建职工危险源价格体系。对危险源治理实现闭环式管理[4]。煤矿企业可以通过安全危险源价格体系来不断激发职工对危险源排查治理的积极性。

6结语

通过构建危险源辨识体系、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体系、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体系、风险预警体系对煤矿企业进行安全风险预控。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立和实施,要做好风险预控体系的相关工作,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安全风险预控认识的良好心态,以及务实的工作作风。只有把思想和实践都结合运用并且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地完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法和措施。才能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各要素得到真正地落实,最终使得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郎拉弟.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应用[J].四川水泥,2015(1):60+84.

[2]闫海龙.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J].山西煤炭,2015,35(2):67-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