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训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促进了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得到了有效的渗透,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数字媒体艺术在数字化背景下应运而生。尤其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在满足物质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而生动活泼、有创意的艺术成为追求的目标。在现代媒体背景下,动画设计满足了人们对于艺术的需求,从而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数字媒体艺术在动画设计中的有效运用,为动画设计增添了艺术色彩,提高了动画设计的整体质量,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一、数字媒体艺术对动画设计的影响
(一)使动画设计实现新的突破
从传统动画设计的角度来讲,手绘是动画设计的主要模式,虽然这种设计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增加了动画设计及制作过程中的修改难度,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数字媒体艺术的推广及应用,为动画设计带来了全新的设计理念,不但能够降低其修改难度,还能使动画设计的效率得到提升。此外,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有效运用,更加关注设计者的创新思维,最大限度发挥出动画设计师的才能,进而提高动画设计的效果。
(二)丰富动画设计整体形式
在动画设计过程中,数字媒体艺术的有效渗透,能够促进动画图像与声音元素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改变传统动画设计的单一性,从根本上丰富动画设计的整体形式。通过数字媒体艺术作用的发挥,为动画设计带来全新的理念,使得动画设计实现多元化发展。此外,通过对数字媒体艺术的运用还能将符合时代潮流趋势的元素运用到动画设计中,以赋予动画设计全新的生命力,增强动画设计的整体艺术效果。
(三)提升动画设计动感效果
根据市场调查研究可知,数字媒体艺术备受人们的青睐,并且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发展空间。数字媒体艺术的使用,往往有着诸多方面的优势,不但能够使得动画设计符合时展要求,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其动感效果。尤其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传统动画设计形式过于陈旧,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鉴赏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媒体艺术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实现了动画设计的新突破,赋予了动画设计更好的动感效果,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情感体验。
二、数字媒体艺术给动画设计带来的挑战
(一)对设计者的技术提出高要求
与传统动画设计方式相比,数字媒体艺术有着自身的优势,突破了传统动画设计的束缚和限制。在动画设计的过程中,数字媒体艺术的推广和应用,往往对于设计者有着较高的要求,设计者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手绘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计算机能力。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促进了动画的快速崛起,3D动画已经取代了以往的2D动画。随着动画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动画设计的场景越来越逼真,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设计体验,实现了设计效果的最优化。由于设计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整体技术含量逐渐提升,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动画设计的难度,同时也对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设计过程变得更加繁琐
在动画设计过程中,虽然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修改的难度,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使设计过程更加繁琐。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如果设计者不能够很好地把控设计过程,将会滋生诸多设计问题,这会对动画设计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鉴于此,在动画设计中运用数字媒体艺术,要想取得理想的设计效果,则需要发挥出设计者的优势,同时也需要设计者保持一定的耐心和细心,这样才能够达到目的。
三、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
数字媒体艺术有着诸多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其一,大众性:从传统艺术表演的角度来讲,其对于表演者有着较高的要求,不但要具备较为深厚的艺术功底,而且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只有充分保证表演者的技能,才能够取得理想的表演效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并且使其在艺术表演中得到了运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艺术的门槛,使得很多高端的艺术表演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使其具有大众性的特征。其二,科技性: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通过数字媒体艺术的有效运用,能够有效提升艺术效果。现阶段,要想实现数字媒体艺术应用效果的最优化,则需要多种现代技术提供支持,例如多媒体视频、计算机图像等,为艺术创作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其三,媒体性:媒介的产生促进了人们对信息的传播。通过观察人类每一次的传播技术革新可以发现,并不是传播内容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而是因为传播媒介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鉴于此,媒体内容需要借助媒体形式进行扩散,而媒体形式本身又会推动媒体内容的传播。
四、数字媒体艺术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一)在二维三维动画中的应用
动画设计及制作快速发展,而数字媒体艺术的有效运用,为动画设计注入了全新的发展动力。由于数字媒体艺术有着较大的优势,使得其在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设计及制作中得到应用,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但增强了动画设计的特技效果,而且明显提升了画面质感。数字媒体艺术与动画设计相结合,通过自动处理图像功能,系统会自动生成理想的画面,这实现了操作过程的简单化。此外,数字媒体艺术是以关键帧为特征的,在进行动画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只要有已经设置的关键帧,就可以实现画面的自动生成,取得显著的应用成效,这样不但保证了动画设计及制作的速度,而且还保证了动画作品的清晰性与流畅性。
(二)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
数字媒体艺术在影视创作、制作及传播各环节得到了运用,往往发挥着诸多方面的优势,不但给人们带来全新的体验,使人们感受到数字媒体艺术的娱乐性,而且对于影视制作和传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影视制作的过程中,通过数字媒体艺术作用的发挥,使得影视制作所产生的费用有所降低,为影视制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保证了影视制作的效率。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部分景象难以运用拍照设备拍摄到,传统技术难以实现该目标。而数字媒体艺术的有效运用,为影视制作提供了优质的素材,在保证影视作品制作质量的基础上,极大地提升了其艺术性。此外,随着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数字媒体艺术得到关注和重视,并且在影视制作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数字媒体艺术在电影发行中的有效运用,可以保证电影在连续的复制中保持画质的完整性,进而使得电影可以长久保存。这种方式与传统的方式比起来,不仅能呈现高清晰度的影视画面,还能实现互动,最大限度地为使用者提供方便。
(三)坚持中国特色
根据相关实践调查研究可知,国内影视行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仍然有着漫长的发展道路要走,优秀的动画作品寥寥无几。反观国外动画作品,优秀的作品层出不穷,并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我国在这方面与国外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以欧美等国家为例,有着较为丰富的动画制作资源,为影视动画制作提供了保障。因此,国内在发展动画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同时汲取国外丰富的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动画技术,在保证当前工作的基础上,实现国内技术与国外技术的结合,进而增强我国动画作品的丰富性。由此可见,在发展动画行业的过程中,不但要保证动画作品为大众所喜爱,而且还要保证其与我国的文化特征相结合。
(四)注重技术人才培养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促进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为了保证动画业符合人们的要求,需要集中力量发展动画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要积极转变理念,从根本上摒弃传统动画设计理念。在这种情况下,要大力提升动画技术人员的素质。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可根据具体情况,定期对动画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培训教育工作的开展,为动画技术人员提供深造和学习的机会,使其获取更为前沿的技术,这样不但能够增强其整体意识,还有助于促进其整体业务能力的提升。根据实际培训的结果,不断完善相关考核制度,定期组织相应的考核工作,通过专业考核及时了解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督促相关人员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及应用,为动画设计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使得动画设计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要想取得动画设计的理想化效果,就要认识到数字媒体艺术的重要性,并且将其与动画设计相结合,突破传统动画设计的格局,实现设计模式的创新发展。数字媒体艺术的运用,为动画设计增添了色彩,在保证动画设计效率的基础上,促进了动画设计整体艺术效果的提升,进而推动了动画设计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祥远.高职数字媒体专业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探讨[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
[2]王万良,朱上上,姚裕萍,韩姗姗,周旭.软件与艺术融合的数字媒体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1,(03).
[3]孟祥旭,屠长河.觅特色人才培养之路,求育人模式创新之道——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谈起[J].计算机教育,2010,(03).
[4]吴昊.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5]胡巧.探究数字媒体技术在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5,(11).
目前,多媒体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却一直未在舞蹈教学中发挥明显作用,因此笔者提出“两建、两训、两型、一课”综合应用方案,以期提高舞蹈多媒体教学的科学性、完整性、适宜性、有效性,探索能与传统方式有效结合的对舞蹈学科发展更有益的教学手段,同时推动舞蹈多媒体技术更为广泛而深入的应用。
一、“两建、两训、两型、一课”综合应用方案概述
“两建、两训、两型、一课”综合应用方案包含“两建”“两训”“两型”“一课”四个模块。“两建”是指加快舞蹈多媒体教学所需的硬件设施建设,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估机制和质量监控体系;“两训”是指“从零扫盲”,强化教师多媒体教学能力培训和学生多媒体实训能力培养;“两型”是指研究探寻适合舞蹈技巧型课程和理论型课程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对现有施教方法形成有力支撑;“一课”是指在高年级增设“舞蹈多媒体技术”课程,针对舞蹈编导、舞蹈节目制作和舞蹈教学法所需要的各种多媒体软件及其操作方式进行系统的教学和实践,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两建”是方案实施的基础和保障,“两训”是方案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环节,“两型”是方案的重要研究成果和具体实施目标,“一课”是方案的核心内容和重点项目,“两建”“两训”并行实施,辅助“两型”课程全面深入提高教学质量,并保证“一课”的顺利实施和推广。
二、“两建、两训、两型、一课”综合应用方案提出的现实依据
笔者曾对河南广播电视大学、郑州师范学院等8所院校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院校的多媒体教室及网络系统都比较完善,能够满足理论课教学需求。但遗憾的是,没有一所院校为舞蹈教学提供专业的教学多媒体演播系统和微格教学系统,这就导致技术型课程仍无法突破“把杆+地板+镜子”的传统教学法。
教师群体对多媒体教学的接受度和掌握度也并不乐观,能够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一线舞蹈教师仅占总数的35%,熟悉相关视频处理与编辑软件、图像处理或动画软件的舞蹈专业教师更是屈指可数。舞蹈学科动态的时空性决定其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必须具备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等特点,只会运用PPT制作课件是远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的,而专门针对舞蹈学科的特点举办技术培训也往往由于组织难、对象少等难以实现。因此,调查中将近一半的学生希望能改善目前舞蹈教师教学形式单一和技术手段陈旧的状况。
普通高校的生源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60%的舞蹈专业学生是靠考前3个月的舞蹈冲刺辅导考进高校的,他们的身体肌肉能力和柔韧性未曾被开发,年龄也偏大,一切训练都要从头开始,因此毕业后成为各专业团体职业演员和编导等高精尖舞蹈人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多数都会到企事业单位、文化培训机构等就业。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编舞、多媒体舞蹈合成、数字化舞蹈传播空间开发等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兴产业的开发、策划和经营也不断升温,许多以舞蹈、虚拟教学或表演为载体的新型职业应运而生。而目前舞蹈专业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通识教育才刚刚起步,学生职业能力的拓展和延伸非常有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三、“两建、两训、两型、一课”综合应用方案的具体实施
1.从加快硬件设施建设入手,促进教学品质的提升
缺少必要的硬件支持,多媒体教学就如无米之炊。舞蹈多媒体课程对教学的支撑环境要求较高,除了基本的多媒体教室,还需要有专业舞蹈教学多媒体演播系统和舞蹈微格教室来提高教学质量。专业舞蹈教学多媒体演播系统的硬件系统是由计算机、视频设备、音响设备和集成设备等构成的综合系统,这个系统由视频点播系统、多媒体投影系统等6大模块组成,通过中央集成控制系统将各子系统与舞蹈教学环境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实现智能一体化管理。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是一个集微格教学、多媒体编辑、影视音像制作、多媒体存储、视频点播、数字化现场直播等为一体的数字化网络教学系统。通过这样的演播系统和数字化教室,教师能够更加迅速、有效地扩展舞蹈示范方式,推动编导创新实践,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2.建立教学评估机制,使教学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评估机制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系统工程,舞蹈多媒体教学的评估机制要强化常规、注重细节,为高质量的舞蹈多媒体教学提供监控和保障。但是,目前,由于舞蹈学科的多媒体教学还未广泛而系统地开展,许多高校还没有形成相应的评估机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建立教学评估机制。
一是目标机制。要以教学的各项要求为基础,紧紧围绕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效果,制定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二是实施机制。要设置独立的教学评估机构,建立专业化的评估专家队伍,以确保评估活动的顺利实施。
三是保障机制。要从上到下努力提升对内部教学评估的重视程度,做到狠抓、精检、勤查。
四是激励机制。要合理利用评估结果,强化激励竞争机制,采取有效手段激励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五是信息反馈机制。要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的信息反馈工作,成立信息反馈小组,扩大教学信息反馈渠道。
3.弱化专业性束缚,强化教师多媒体教学能力培训和学生实训
由于形体艺术的特殊性,舞蹈教师习惯并相对比较依赖“手舞足蹈”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只有放宽眼界、吐故纳新,学生的观念才能与时俱进,最终推进学科的发展和创新。在实践中,高校要高度重视专业培训,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弱化传统教学方法对专业教学的束缚,达到“用先进的教育手段促进先进的教育思想”的目的。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要注意除常规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教学软件外,还要强化图像处理、视频处理与编辑、音频处理与编辑等舞蹈多媒体技术软件应用能力的培训,以更好地满足教学需要。
相对于理工科专业来说,艺术类学生的实践训练困难比较多,校外实训基地和就业基地相对缺乏,难以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的需要。笔者认为,可借鉴高职院校的经验,创造条件建立校内实训室,增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然后进一步建立“引企入校、校企组合”的新模式,或开展“订单式”培养,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最终具备较强的职业竞争能力。
4.把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到不同的舞蹈课型中
舞蹈课程主要包括技巧型课程和理论型课程,针对不同的课型,多媒体参与教学的方式、程度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芭蕾舞基础训练、中国古典舞等技巧型课程中,可以利用微格教学法克服传统技能技巧教学中评价指标不明确、不系统的缺点,通过细节演示和反馈对比,迅速直接地帮助学生观察自身完成技术动作的情况,从而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掌握关键的技术环节。相对于技巧课,舞蹈赏析、舞蹈解剖学等理论型课程的教学更易于和适于深入运用多媒体技术。比如,多媒体演播系统辅助法、网络资源与教学结合法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感性、直观和易懂,课堂也不再枯燥乏味。
以上只是列举多媒体教学的部分方法,笔者认为,不论采取哪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都要根据教学内容明确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目的,确定多媒体教学的时间和方式,使之与传统的示范、讲授、纠错等环节有机结合,最终快速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
5.增设“舞蹈多媒体技术”课程,使技术成为艺术的必要补充
吕艺生在《舞蹈教育学》一书中谈到关于课程设置的五点依据,其中一点是:“学生要具备怎样的知识和技能,还要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客观的需求变化,迫使我们必须进一步考虑培养舞蹈人才的全面性。”而开设“舞蹈多媒体技术”课程的目的正是培养具有综合的跨学科发展潜力和职业技能素质的人才,为舞蹈教育和毕业生就业探索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在课程模式和内容取向上,要立足于舞蹈本位能力的提高,着眼于舞蹈新技术、新领域的发展,还要处理好“全面”与“精华”的关系,不能什么内容都教授。笔者认为,课程的内容设置主要以针对与舞蹈表演、制作、编创、教学等有关的各种软件及应用技术为主,如对音频处理与编辑软件Cool Edit、视频处理与编辑软件Premiere、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和二维动画软件Flash等软件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进行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能够快速了解软件的各种功能,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
四、“两建、两训、两型、一课”综合应用方案的实践意义
1.有助于舞蹈教育突破传统模式,快速适应当代科学技术高度综合的整体化趋势,为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创造条件
舞蹈教学如何走出纯粹单一的“口传身授”的小空间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多媒体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时代性的扩展和延伸,其引入的图形、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升华了教育的艺术性和想象力,弥补了许多传统教育的不足。而教师对于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创新将促进舞蹈教学的科技性、艺术性改革,除了有助于进一步解决传统舞蹈教学重技能、轻理论的问题,还有可能提高课堂效率,缩短训练成才的周期。
2.有助于多媒体教学从形式到内容的统一,形成完整、健全的教学与教管系统
这个方案从实际调研着手,明确了多媒体教学的地位、方式、内容,优化整合了“舞蹈多媒体技术”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针对不同课型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案,并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理顺和调整。同时,这个方案还对硬件设施的建设、评估机制的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强化等环节提出要求和建议,有助于对现实教学实施过程缺失项目进行补充和改进。
3.有助于舞蹈教育变单一的“专才教育”为综合性的“通才教育”,为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展学生的择业范围开辟新的道路
“舞蹈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使学生在探索舞蹈影像采集与保存、编辑与再现、分析与研究等技术过程中,培养对舞蹈艺术的内容表现手法、创作手段和编排流程的现代化变革进行研究和教学的基本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不同层次工作岗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孙晓梅.舞蹈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在提高中小学美术教育效率、教育质量、教育水平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将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具体实际情况作为主要根据,并将其与新媒体有效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使中小学美术教育体系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从而推动中小学美术教育向着多样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最终使其得到长远、可持续发展。
一、新媒体时代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1.注重教学创新的全面性与先进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复合型人才成为社会普遍需要的人才。因此,中小学美术教育应当注重教学创新,并通过为学生构建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高,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新媒体时代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必须注重教学创新的全面性与先进性,通过有效地运用多方面的资源,如各种图片、摄影、动画等,合理创设美术教学情境,从而使中小学美术教育有更加生动、丰富的课题内容,使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得到激发,创造力、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2.注重师生互动型的教学方法
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新媒体时代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必须注重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从而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而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更加系统、完善的学习体系。中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全面认识新媒体时代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自己有精准的定位,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引导与帮助作用。
3.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技术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从而使中小学美术教育摆脱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随时随地地解决。此外,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将学生的校外课余时间与美术教育联系起来,有效提高中小学美术教育效率、教育质量、教育水平。在新媒体时代,学生可以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示自身独特的创作风格。如,学生可以利用3D手段增强自己作品的奇幻效果,让事物形象更富有活力和生动性。教师在应用新媒体技术的前提下,注重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自由地展示自己的作品,还可以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全面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自信心。
4.注重趣味性的教育意识
相关调查表明,新媒体技术给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多个方面带来了影响,主要包括课程结构、教学形式等。所以,新媒体时代中小学美术教师必须注重创新教学意识,高度重视教学趣味性,合理、有效地应用新媒体技术,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通过运用交互新媒体手段,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会更加有效,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如,通过采用电子讲座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给学生的电脑传送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课题内容,学生则可以根据电脑上显示的操作步骤完成学习,在学生具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尽快了解并掌握操作技巧与相关理论知识,从而提高教育效率。
二、新媒体时代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实践
笔者全面分析新媒体时代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探讨其实践思路,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合理构建教育平台。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学生与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所以,中小学美术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一个多元化、全方位的展示平台,将学生创作的作品展示出来。此外,还可以积极组织各种活动,如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活动等,组织此类具有浓厚艺术气息的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拓宽其知识面与视野,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第二,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育应当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小学美术教育也应如此,只有让学生学习实际的东西,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此外,学生由于生长环境、基础水平的不同,想法与学习思路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在选择教育教学手段时,应当注重多样化、多元化,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应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与教学水平。借鉴国外比较先进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并将其与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加大对教师综合技能培训、专业培训的力度,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全面增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从而在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基础上,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共享。
三、新媒体时代高师美术教育的对策
在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教育迫切需要能够适应当前发展状态的人才,这就要求高师美术教育也参与到改革队伍中,对课程结构、教育理念进行不断的调整,使其能够满足现行改革的需要,最终培养出中小学美术教育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在新媒体时代,面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实际需要,高师美术教育应当采取“专而多能”的对策,进行全面发展。其中的“专”所要突出的是美术教育。首先,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应当掌握美术学科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中外美术史、艺术欣赏、民间美术、篆刻、书法、工艺美术、雕塑、绘画、现代媒体艺术等。其次,实践美术教育理论、教育科学理论之“专”,主要包括对新课程标准、现代美术教育理念、美术教材有所研究,并参与开发利用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与美术课程资源。在新课程改革最新标准的要求下,教师应当把学习美术教育理论的重点放在理解、学习新美术课程标准方式、内容和观念上,从而全面提高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认识、理解和实践新教育改革理念的能力,使其在参加工作后的教育方法、教育观念能够始终与美术课程标准保持同步。而“多能”指的是应当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包括综合艺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相近专业,如影视、地理、历史、文学、舞蹈、音乐等。高师美术教育专业需要树立较强的专业观念,从而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结语
文章主要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实践思路,以及高师美术教育的对策,可以为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和改进对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指导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徐浩艇.谈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改革与高师美术教育的转变.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2]李森,刘淑鹃.美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师美术教育的职业特色.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3]杜丽姣,易晓明.美国中小学美术教师职前培养特点及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9).
引言
21世纪的今天,无论是世界文化形态,还是中国文化形态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在强大的数字化媒体技术的支撑下,平面设计以及与此相关的教育的内涵与外延都无可避免地要对此做出积极的反应。虽然教育的变革首先发生在教育观念与教育目标的层面,但必会落实在课程上,并通过教学活动呈现。
一、“课程群”相关概念释义
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见于《朱子全书•论学》:“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其意指学习是长期的行为,需要紧凑合理地加以计划;“小立课程,大作工夫”则指要设置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并花大功夫认真地实现它。此处的“课程”虽泛指学习,但确带有课业、进程,以及学习方法之意。作为一个术语,“课程”一词在今天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课程虽然只是教育教学系统的最小单位,但唯有抓住了它才能有效提升整个大系统的质量。《现代汉语辞典》中,课程指“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1]。它不仅是教程,更是学程,是动态的教与学双向流动的实践过程。作为教育的基础,课程即发展资源[2]。它不仅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技术、文化经济发展的历史性的总结,更是对该学科在现、当展前沿做出的理性反映。课程群简称“课群”,最早由北京理工大学王嘉才等提出。强调课群建设应在借鉴其他国家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上,结合21世纪当代科学技术的特点、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科建设等多方面的因素,对课程进行整合,建设具有学科相关性、知识完整性、内容继承性、结构相对独立的课程继承模块[3]。北京理工大学自1990年开始课程群建设,其课程群在拓宽学科专业口径,实现特色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扩展了教学内容,降低了总学时,为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保障,也有效地推动了专业课程体系的综合建设。课群不是简单的课程捆绑,它从属于某个学科或某个专业,跨学科的课程组合也是在此前提下进行的,跨学科课群的建设是方法,被某一专业课程群所吸收的跨学科课程也必须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基于此,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群建设除了包括专业基础、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专业实践等不同层面的课程元素外,还须在适应时代、社会、文化、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培养目标和专业规格;它不仅强调综合人文素养的教育内容,也注重满足个性化培养需求的教育内容。
二、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建设目标
纵观近年来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关于设计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的讨论业界基本上达成了较为明确的共识,但在教育体系的构建、课程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毕竟,设计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没有哪一种设计教育模式可以具有无障碍的普适性。因为多样化的设计教育生态是保证设计人才培养质量的土壤,而个性化,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教育正是实现设计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作为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一种新形式,课群建设的本质在于确立新的学生观、新的学科观、新的专业观、新的教学观和新的课程观,而非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的“修补”,更不是把原有专业课程依据相似度而进行简单的分群建设。对此,我们应着重于设计专业知识结构整体优化的课程群建设,厘清各课程之间、课程群之间良好的逻辑关系,摒弃与市场脱节的纯理论或纯技法的教学模式,通过构建人性化、个性化、科学的课程群建设体系,为学生的学习和服务社会搭建开放灵活、系统合理、完整高效的平台。课群建设是与某一门课程建设相对应的一种系统化的建设模式,包括下设课程的选择与组合的方式、教学团队的运行机制、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制度建设等内容。关于课群建设,有观点认为课群是某学科内多个课程的集合,以学科作为划分群与群的界限。也有观点认为课群是指专业课程体系的某一类别的课程集合,例如基础课程群、专业课程群或专业方向课程群等,即以专业作为划分群界限的依据[5]。但这两种观点显然是将“封闭”的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的课程教学,拉入另一个“封闭”的课程群教学,其局限性无可避免。此外,虽然平面设计专业强调与市场的紧密结合,但高校不是社会某行业的专业培训基地,其教学与科研功能也是不可忽视的,过于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也会沦入另一窠臼。一个开放的课群,其系统内的所有部分均相互关联,“开放”意味着变化和不确定性,课群内部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有可能在外界条件下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灵活的适应性正是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建设的目标所在:以人的发展为前提,优化配置课程资源,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发展的需求自主地作出选择。
三、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建设原则
(一)恰当的课程群规模作为一个行业的平面设计,不仅设计理论更新速度快,技术手段的更新更快。反映在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的建设上,就要求我们立足专业教育教学的整体,既要准确把握群内课程间的目标一致性,也要统筹规划课程群之间的连贯性、系统性;既要考虑设计学科的基本特征避免加大学生的课业负荷,也要积极、开放、务实地将符合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跨学科领域的相关课程纳入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课群是若干门在知识、方法、拟解决的目标问题的方面彼此存在逻辑关联的课程。因学科不同、专业不同、阶段性学习目标不同,课群的规模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如若少于三门便难以成群,反之,群内课程数量过多也会因课程群规模过大而不利于管理,且会因彼此间差异加大反而不易体现课程群的特色。尤其是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的课时有限,通常为4-6周,如果群内课程数量多于5门,则意味着一个课群的学习必然会跨学期展开,如此必不利于课程群目标的达成。基于此,本文认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的规模当以3-6门为限。
(二)合理设置群内课程
现有的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多重视微观视角下某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每门课程相对独立,课程间虽有前后置逻辑关系,但难免出现内容重复、衔接不畅等问题。课群建设更注重群内课程间的优化整合,统筹规划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从而较大程度地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课群的设置可以依据知识型、方法型、项目型进行大的分类规划,并在此框架内进行更加细化的课群建设。知识型课群多强调同学科、同专业课程的组合;方法型课群强调以逻辑关联为前提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设置;项目型课群是以专业设计项目教学为基础,强调实践性,有明确的针对性,是针对某设计项目长期或短期设置的课程群,虽有一定的功利性,但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设计水准有着不容忽视的强化功能。此外,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的建设还应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分层级地进行课程群的开发与建设,如通识层次、专业基础层次、专业拓展层次、个性化发展层次。
(三)群内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年龄、专业能力、教育素养等方面的综合水准决定着课群建设的最终效果。作为课群建设的主体,相关教师应具备对群内课程教学内容融合贯通的能力,这要求教师不能仅仅熟悉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和专业技能,还要掌握课群的全部内容,并有能力驾驭整个课群的教学设计。再者,师生关系是教育中最基本的关系,不管教育方针、教育目的、课程等在教育过程中施加多大的影响,教育功能的实现最终还得依赖于师生之间建立起来的“人与人”或“我与你”的关系才能得以实现[6]。目前高校设计专业多采用工作室项目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在很多时候更像头脑风暴,教与学的关系更像是团队成员间的合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团队管理能力与设计操作能力也是群内教师必备的素质。
(四)重视实践教学,分层建设实训基地
关于实训基地建设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可资借鉴:台湾中原大学商业设计系视觉设计专业与近百家单位在媒体、动画、广告、影视等设计方向均有广泛的合作。德国国立HFG-卡尔斯鲁厄设计学院的平面设计、媒体艺术、产品设计等专业的课程面向学生全面开放,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相邻专业和领域的课程,即跨专业自主学习。这些课程通常由教授主持,在相关技术人员或助教的协助下完成实践教学,授课方式极为灵活。众所周知,平面设计专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是指导性的知识传授,而是设计目的的实现。基于此,将具有实践性、技术性、应用性的教学项目引入课堂,分层级的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是设计专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如强调对学生观察、认识和表现事物能力培养的基础型能力实训基地;强调科学的设计理念养成的综合能力实训基地;在专业学习阶段,结合各课程群的总目标或阶段性目标,通过项目教学引领学生深入而敏锐地把握生产、生活的实际,直接参与设计实践,并在实践中获取从事与平面设计相关的职业素养与能力的技能型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