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b)-0000-00
基金项目:2015年山东工商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电子商务人才校企协同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作者简介:谭玲玲(1968-),女,山东烟台人,汉族,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 “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内涵和意义
“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将学校的理论教学优势和企业的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1]。“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改变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脱离社会实践需要的尴尬局面,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提高创新实践、适应社会、交流沟通等各方面的能力[2],与此同时,可以为高校教师创造更多的深入企业接受实践锻炼的机会,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机融合,促进了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大大提高了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因此,“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了真正满足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从而实现了高校与企业的双赢。目前,“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路径[3],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及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2 “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实施“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行业或企业
合作,培养了一批深受企业欢迎的优秀专门人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现行人才培养体系远远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双创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得不够紧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都不够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离社会需要还相差甚远。究其深层原因,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缺乏一致性的协同目标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领导层只是追求企业的短期目标和眼前利益,没有人才危机意识,更加意识不到创新型人才能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再加上对企业运营成本的考虑,对人才培养问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和企业追求的目标也大相径庭,学校注重的是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学术研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平台,而企业更关注的是对人力资本的有效利用,以及如何为企业产生更多的效益,校企双方协同目标的差异性,制约了协同人才培养取得最大的“双赢”成效。
(2)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度低
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及实施过程中,“校企协同”成分不足,融合度不高,一是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及课程体系的设置没有与企业人才需求紧密对接,缺乏与基本职业能力要求准确匹配的课程内容,更无法满足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二是没有建立起“校企协同”课堂,校内课堂上缺少职业文化情境,将课堂搬到企业的机会又很少,只能采用学习职业精神、企业故事为主的校企文化结合形态,无法为学生构建一个综合的企业生态系统环境;三是缺乏教师联合培养机制,无法形成一支符合协同培养要求的“双师”队伍,学校的教师少有在企业一线工作经历,不能有效指导学生技能学习;四是学校实训基地投入有限,需要与企业合作,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企业能为学生提供的实训场地往往也很有限;五是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
3 校企“七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创新
3.1“校企协同”制订人才培养标准
新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衡量人才质量的核心标准为是否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因此,高校应与企业共同制定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企业应将未来发展对员工的需要反映到人才培养中,学校应深入企业调研,通过与协作企业的深度沟通与交流,明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进行人才协同培养的目标定位,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除了包括体现岗位专业技能的显性能力,还要包括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自主学习、科学思维、沟通表达、知识归纳、团队协作等一系列隐性能力。
3.2 “校企协同”塑造育人文化氛围
职业情境对学生职业素养的生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学习和企业应该在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为学生创设职业文化情境,构建校企文化互相融合的职业文化氛围。通过设置“双导师制”,由学校课业导师和企业技能导师共同负责每一位学生的培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引入企业场景元素,对照企业管理制度建立班级制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走进企业,与技能导师面对面地交流,感受企业文化和氛围,与企业员工一起进行文化竞赛、项目竞赛等,共享职业荣誉;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在生产管理实践中积累经验,锻炼技能,通过一系列体验式、参与式活动提升学生的企业归属感。
3.3 “校企协同”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要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来完成。课程体系建设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根据企业需求增设专业课程,开设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综合设计类实验或实训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课程内容设计要新颖,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要及时把教研教改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量身开发企业课程,精准对应企业需求,比如开发一些职业素养类、岗位实操类课程、企业特需证书类课程等,整个课程体系应融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为一体,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3.4 “校企协同” 实施培养过程
致力于教学创新,建立“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基础”的人才培养过程,教学内容在学校和企业同步开展,交叉进行,可以建立校内实训课堂,由企业导师在学校实训室开设基础内容实训、具体项目实训、企业综合实训等;建立企业岗位课堂,学生可以到企业各部门各生产线进行见习,或者顶岗实习;随着 “智慧校园”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还可以探索建立基于移动终端教与学的新模式――“双师协导空中课堂”,学校和企业导师可以通过连线直播的方式,将课程内容直接传递到企业工作现场,企业导师现场讲说现场示范,实现远程实景教学。通过创立不同的课堂模式,实现“校内基础实训――企业见习――校内项目实训――企业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的培养流程,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样企业导师既可以走进学校课堂传授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又可以通过空中课堂实现“现场指导”,学生有多次走进企业参与实践的机会,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
3.5“校企协同”共建实训基地(实验室)
拥有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然而,设备的购置、更新及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由高校自己来承担,往往会力不从心,因此,在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应该体现“校企协同”,可以由企业进行设备投入,高校提供实验教学条件及师资力量,在合作的过程中,要真正实现“双赢”,还需要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比如,企业和高校可以达成以实训设备换取技术服务和培训的资源共享模式,因为先进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员工素质和技能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因此,技术服务和员工培训对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设备有效利用率都至关重要,这种合作模式能够合理解决企业的设备处置、员工岗前培训等一系列问题,在实现高校企业优势互补的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有效节约。
3.6 “校企协同”培育师资队伍
“校企协同”可以打造一支优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高校教师有条件深入企业一线,通过在不同的岗位上轮流顶岗锻炼,学习掌握工作岗位上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也可以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等项目,贡献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同时,高校可以将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请进大学课堂,聘请他们为学生开讲座、讲授专业课程。当然,这需要高校建立健全诸如专业教师企业锻炼、校外兼职教师聘任管理等相关管理制度,努力打造专兼职结合的优秀教师团队。
3.7“校企协同”制定人才评价标准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具有科学依据的、符合人才发展规律的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知识、能力、素质三种指标。知识评价主要考察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否扎实,是否清晰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专业领域的相关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是否能够全面掌握;能力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等;素质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程度,考察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的精神,考察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是否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职业健康和服务意识等。
校企“七协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可以使校企合作在更广泛更深入的层面上展开,使企业最真实、最直接的用人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对接,使高校和企业在协同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实现了资源共享,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使学生的文化素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得到同步提升,大大缩短就业后的岗位适应时间,实现高校、企业、学生的“三赢”。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2-0040-04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从产生到发展、壮大,是江苏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创新和完善,为推进江苏职业教育优质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成功构建了既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又区别于高中后三年制及“3+2”高职教育,颇具江苏特色的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梳理、分析、总结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实践创新特色,对于推动今后一个阶段的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对于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和完善五年制高职教育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示范引领作用。
总体上讲,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实践创新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社会功能定位、办学模式、教育设计、教育基础、管理体制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个性特征上。
一、功能定位特色:“两个需要、三个特性”
江苏五年制高职是在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上开始试点的。1994年,无锡机械制造学校(现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成为首批全国十所试办五年制高职的学校之一。从1996年起,全省逐步扩大优质中专学校举办五年制高职的试点范围,省政府批准16所中专学校招收900名五年制高职学生,1997年增加到24所。到2006年,全省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五年制高职院校已有70多所,年招生9万多人,在校学生近40万人。为有效回应《高等教育法》低层次学校不得举办高层次教育的规定,从2009年起,江苏五年制高职在办学模式上进行了创新探索,五年制高职招生计划纳入高校招生序列,并先后形成“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三个对应的高校。
五年制高职产生和发展背景之一是解决江苏中等职业教育“两个需要、三个突出问题”。“两个需要”即适应江苏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不断提档升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适应受教育群体家庭日益增长的、渴望接受高层次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需要。适应“两个需要”表现在实践层面上就是解决较为突出的三个问题:一是解决江苏中职教育规模过大与江苏地方经济社会技能型人才需求结构提级的矛盾;二是解决中职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限制问题,中专毕业生年龄偏小,相当一部分尚未成年(不足18岁的毕业生为数不少),已经不适应江苏经济社会部分专业和行业对技能型专门人才年龄的最低门槛要求,以及劳动法、合同法的相关要求;三是解决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问题,即中职学生日益增长的继续学习发展需求受到路径过窄、中高不贯通的制约。
因此,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诞生带有明显的导向型优势,是为江苏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其社会功能定位主要表现为三个特性:职业教育体系协调性、服务地方的区域性、教育的公益导向性。
“职业教育体系协调性”: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江苏“先行先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要素,是解决江苏中职教育群体过大、就业限制、继续学习通道中高不贯通问题的高等职业教育类型。通过实行五年一贯制的高等职业教育,中职和高职相贯通,可以整体设计和统筹安排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有效解决了江苏中等职业教育改造提级的问题,丰富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协调性的内涵。
“服务地方的区域性”:江苏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服务型职业教育”,其产生和发展客观上是为了适应江苏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不断提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五年制高职产生时,江苏作为全国经济大省,正在实施“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和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三大战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工艺装备的更新和管理方式的改进,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规格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五年制高职正好为江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力量,面向地方需要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教育的公益导向性”: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适应了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造福大众家庭的需要;是提高人的素质、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把巨大人口压力打造为人力资源优势、面向大众、低收费(前三年免费教育)多扶持的一种“公益导向性职业教育”类型。
二、办学模式特色:“两权分离、集团办学”
江苏五年制高职形成了三个比较成功的办学模式,即“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模式”“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办学模式”“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办学模式”,其中最大、最成功的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模式。与其他独立高职院校相比较,其突出特色是在“小学院+大学校”基础之上“两权分离、集团办学”。
“两权分离”: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法律主体与办学主体适当分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备案的、发放高等专科学历证书的五年制高职教育程序性、法律性主体,但不具体主导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资质。“大学校”即各高等职业学校是五年制高职教育办学实施的真实主体,在“小学院”的指导下,独立、具体开展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活动,但不具备教育部认可的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的发放权。
“集团办学”:采用“小学院+大学校”办学模式,实行统一管理、分散办学、统分结合的“集F式”办学体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与高中后独立高职院校相比较,一是办学主体多样化,学院所属的各分院、办学点均为独立的办学主体;二是办学主体组织集团化,学院是由多个办学主体集合形成的,是一种集成式办学集团。所谓“集成”,就是通过“小学院”特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变各高职校原有的分散状态,将其集中并建立联系,从而构成一个五年制高职教育有效运行的有机整体。
“两权分离、集团办学”的特色办学模式,使江苏五年制高职在管理体制建设、管理制度建设、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都有其突出特点,有优势也有不足。优势是,一方面利用“小学院”实现整体联动、标高限底、示范引I、集中优势、共建共享;另一方面利用“大学校”,突出对地方经济社会的服务性,体现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差异性,培育专业优势和地方特色,推进五年制高职教育地方化、大众化、优质化,与当地经济社会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
三、管理体制特色:“委托授权、多维立体”
“委托授权”:江苏五年制高职办学的“小学院”既不是“大学校”的行政设立者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也不是“大学校”的投资者,对“大学校”并无直接的行政权、人权、财权。“小学院”对“大学校”的管理权是“委托授权”: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备案的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法律主体,是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行政管理的专门受托者,具有行政管理的委托授权。在管理体制上,“小学院”与“大学校”之间只具有法律性授权中的部分控制关系(即与学籍、毕业管理相关的部分决策权)和行政管理委托授权所产生的指导与影响关系。与独立设置三年制高职院校“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办学管理模式相比,优势是校校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办学分享突出,有利于创新管理方式,有利于办学水平的评价和监督;不足的是办学水平和质量易受“大学校”影响,办学质量差异风险控制难度较大。
“多维立体”: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体制的组织体系是“多维立体管理运行”组织结构,既有按职能划分的矩阵式领导系统,又有按专业划分的网络化横向指导关系,还有松散、相互连接的咨询服务共建共享关系,形成多维立体的教学管理运行组织系统。主要表现在:在法律性授权和省教育管理部门行政性委托授权的基础上形成学院对各分院、办学点(即“大学校”)的行政指挥和执行系统,下列多维矩阵式立体化的管理运行组织,构建了专业协作委员会共建共享的专业化建设“研究、标准、示范、辐射、服务、共享”内部管理运行平台,创设了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学生工作委员会两个优化教学和学生管理教育的“协调、咨询、指导、保障”内部管理控制系统,设立了院务委员会以突出构建管理运行的保障体系。
四、教育设计特色:“五年一贯,中高融通”
江苏五年制高职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在于中职和高职相贯通,整体设计和统筹安排教育培养目标及学生要形成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一是培养目标的整体设计,以实现高等性、职业性、发展性相融通。就是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利用五年一贯的长学制,准确设计和从容把握五年制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在充分、足够的教育时空内,将“高等性”“职业性”“发展性”的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起来。“高等性”即五年制高职培养的人才层次属于高级、高素质技术技能专门人才,“职业性”强调五年制高职培养一线工作岗位需要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发展性”指五年制高职融入紧跟形势、持续发展的培养要求,培育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基础、能力。
二是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培养相融通。五年学制直接衔接,突出课程设计一体化,不存在重复学习的问题,有效教学时数多,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有利于系统化设计职业能力的培养。且由于入学时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有效教学时间长,为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精神的养成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是五年一贯课程融通与产教融通。在专业技能课程设计和安排上,利用“长学制”系统设计分段式专业实践项目课程体系,有利于递进深化的专业技能教学实施――不同阶段工学结合的方式、层面、形式不同而又逐步深入推进。
四是中高职衔接与高技能培养相融通。五年制高职学生入学年龄小,可塑性强,是接受技能训练的最佳年龄段,系统设计高技能课程体系,实行“现场、综合、反复训练”,使学生毕业时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教育基础特色:“初中起点,差异突出”
江苏五年制高职招收初中毕业生,录取采用的是中考成绩划线模式,因而学生教育基础差异突出:一是地区差异大,受中考成绩划线差异、地方社会教育理念差异、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差异等诸多因素影响,不同地区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基本素质、知识基础、入学成绩等都存在不均衡的客观问题。二是学生个体差异大。报考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其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选择等影响因素复杂化、多样化,从而造成学生个体差异与三年制高职相比要大得多。三是专业差异大。不同五年制高职专业的职业发展背景不同、社会需求不同、学生选择趋向不同,从而造成了不同专业学生基本素质和知识水平差异突出。四是学生成长跨度大,学生由入学时的未成年人到毕业时的成年人,其最重要的成长青春期贯穿在五年长学制中,学生生理成长、心理成长、思想成长的跨度都很大。
因此,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设计、构建、创新、实践的教育基础是学生知识起点低、自学能力弱、自我管理起步低、年龄跨度大、可塑性强,综合素质培养任务重、科学文化和德育课程体系性强、技能训练接受度高。初中起点、差异突出的基本特点,必然影响着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起点、培养体系设计、培养呈现方式、培养实施路径、培养评价,形成成人与成才并重、统一方案标准与区域特色培养并行的突出特色。
六、人才培养模式特色:“突出校本、明确标识”
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创新主要体现在:利用其“小学院+大学校”的办学优势,促进与区域经济、专业教育基本规律的结合,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五年制高职教育类型化、地区化、专业化、可操作化的创新实践。
“突出校本”: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具体落实到校本上,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的创新性。从纵向比较来看,五年制高职的“五年一贯、中高融通、初中起点”的突出特征,决定了其与高中后三年制高职教育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上最起码有学制不同、课程体系不同、基础不同的差异。从五年制高职内部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比较来看,不同专业的教育特征决定了其专业的培养规格、职业入门、职业面向、课程体系构架、就业领域都有很大的差异性。具有个性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校本化”是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创新的基本点。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在校本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建设上取得了突出成效,如护理类专业的“分段一f进一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机电类专业的“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业的“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基于“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的“校企合作、三场结合、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拆分―组合―建造”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专业的“校企联盟、工学交替、渐进顶岗”人才培养模式,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三层衔接、四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测绘专业的“三进三出、四段三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五化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等等。
要实现“突出校本”,必须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解决地方经济社会的适应性问题,加强专业社会适应度的研究,把握专业教育基本规律,提升专业教育与地方社会人才需求、就业层面的吻合度;二是把握专业实践发展的前沿问题,加强职业教育类型的基本特征与专业职业发展特征吻合度的研究,提升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吻合度。两个吻合度越高,其校本化个性特色越明显,实践成效越突出。
根据商务部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年秋季)》,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目前,我国多个城市正在积极建设航运中心,如:上海计划于2020年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大连在加紧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在航运业加速发展的同时,其所衍生的如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关系的协调,海运服务贸易的开展,船舶碰撞和海难救助等海事纠纷的处理等,这些问题专业性极强,需要综合具备国际航运、国际贸易和海事海商法律三门学科背景知识的高素质的人才才能胜任。因此,改善海事服务业的软实力十分迫切。
一、海事法律本科人才的培养分布
目前国内本科阶段开设海商法专业的院校主要是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和集美大学三所高校。大连海事大学的海商法专业历史悠久,现有国际法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①。
从招生规模来看,近5年,上海海事大学每年招收海商法专业新生150人左右,大连海事招收200人左右,而集美大学从2005年起开设海商法专业,招收海商法本科学生,规模为100人左右。2011年第三届的海商法学生业已毕业。同时宁波大学海运学院也开设海商法课程,但只是单一课程,没有海商法这一系别。
目前,我国高校中在硕士阶段开设海商法研究方向的国内高校除了我校和大连海事大学外,还有北京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厦门大学法学院等,但这些高校本科阶段未设有海商法专业。
现有市场上主要的海事发人才来源还在于本科阶段的培养。对本科海事法律人才的需求空间很大,这也正是我以本科海事法律人才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原因所在。以上海海事法学法律本科人才培养为例。
二、海事法律本科的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分析
(一)知识结构
海事法律本科的人才培养本科人才培养以学校教育为主兼以其他途径。在学校课程中,与培养人才的能力目标相符合,体现为四大方面。
1.注重法学基本功底和能力,主要包括法学的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课程有《法理学》、《宪法》、《民法》系列课程,诉讼法系列课程,刑法系列课程等。
2.海商海事法律课程,班轮运输实务与法规、租船运输实务与法规、海上保险法、海事法等。
3.航运业务课程,如《海上运输概论》、集装箱多式联运、海运地理等。
从知识结构分析,海商法专业的课程设置囊括了法学基础类课程和我校国际航运管理的专业必修课程。
(二)能力结构
对于海事海商法专业的学生来讲,要求学生具备:(1)获取知识的能力,有独立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不同的本专业任务检索相关文献。(2)应用知识的能力:在获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和航运实务与法规常识的基础上,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3)社交能力,即需要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谈判技巧、学习精神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不同的本专业任务检索相关文献。(4)创新能力(精神):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
我以上海海事大学2011届海商法专业本科毕业生为例,截至2011年6月底,我校海商法专业总计毕业生159人,其中35人考上了研究生;37名学生选择出国深造,多数选择航运名校,专业也以海商法为主,其余87人均顺利就业,其中7人就业于公务员系统,分别分布在政法部门、海事局、海关等单位,其他80人全部就业于企业,其中航运企业占90%以上,其他10%也是与航运相关的保险公司、律师事务所等。
可见,海事法律本科毕业生市场需求量大。航运相关企业仍然是当前本科海商法学生的主要毕业去向;保险、航运经济市场的法律人才需求很大,但我校法学本科毕业生在此领域就业的人不多。此外,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海商法硕士学位的学生占全部学生的20%以上,这体现了现有海商法本科教育过程中由于客观上学科和学时的不足而导致继续深造的必要性。
三、海事法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总和。我根据海事法律人才的培养特点,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
(一)教学机制的完善
1.推动海商法教材的配套性和多样性发展
要结合教材的编写方案,进行科学性和可行性的论证。在做好海商法基本教材建设的基础上,涉猎更广泛的领域,编写更多的辅助教材和参考教材,通过指导用书、习题集等培养全面能力。同时,加强与文字教材相配套的音像教材、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软件的建设,加速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重视文化素质课程
从人才知识结构上看,宽厚的文化素养是法律人才在专业上深化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法律院系已开设一些文化素质课,但多为校公共选修课,未将其纳入法律人才专业知识构建的体系上进行设计。因此,我主张重视文化素质课程的建设,切实为海事法律本科生的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高校可以酌情开设国际服务与礼仪、航运历史等课程。
3.开设讲坛讲座
由于学时限制,应有意识地补充一些专家讲座,如《海商法的精神》、《提单法律制度精简》、《保险问题研究》等一系列法律前沿问题。以这种形式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思维深度,补充指定计划教学内容。
4.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目前授课方式的基本形式有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有问题课后问的“单向式”和师生提前准备课堂内容,授课时老师先台上演讲,然后学生台下提问,相互讨论的“互动式”。实践中,主张教学方法应打破严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热情,既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又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外机制的完善
1.制度保证
学院制定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相关规定,从制度上推动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同时鼓励教师进行引导,对优秀的指导教师予以奖励。通过制度来激励学生和教师参与科研活动。
2.加强能力培养
由于能力的欠缺,学生难以尽快适应法律职业,引发用人单位对人才质量的质疑。这一问题长期困扰法学界。北大、清华等七所法律院校开设的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根据本专业的需要,建议分别设置《模拟法庭》、《模拟航海》、《航海实习》、《社会实习》等一系列的实践课程。根据教学计划,本学科社会上的热点及难点问题,安排模拟的法庭演习和讲解。既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又有教师的引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开辟多元化的鼓励学生走向社会
现有的定期实践平台建构在校内资源之上,如航海模拟器、模拟法庭等。同时应不断开辟社会资源,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如航海实习船舶、实习基地、法官助手等多渠道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学生到航运企业、外贸运输企业、港务部门、物流企业、保险公司等关联单位去实习,亲自面对CASE的调查、处理、撰写报告等相关工作,以达到在实践中产生问题意识,培养职业敏感,锻炼操作能力的目的。
4.建立人才培养的信息反馈和评价体系
将人才培养的平台延伸到校内研究开发基地或校园以外,应用“产学研结合”培养途径。法学院与法院、检察院等用人单位组成教育联合体,争取他们参与办学全过程,对学院办学方向、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招生分配等重要问题进行指导;了解用人单位新需求,共同创造条件,培养急需人才。以上措施充分体现了产学之间的互利,深化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5.重视辅导员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除了教学方式外,针对法律本科生的学生工作存在多种模式,辅导员制度并且结合班导师工作,这些方式直接关乎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最受学生关注和重视,其重要性自然会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本科生对辅导员的工作普遍具有较高的评价,而且认为辅导员应该拓展工作职能,在本科生学术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且认为,辅导员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正在发挥作用。
四、结论
海事法律本科人才处于青年期,他们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海事法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为结合教学机制的完善及外部教学外机制的完善,有效整合资源,提升教学理念、课程设置等教学机制的一体性,同时注重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可行性,建立教学机制和教学外的相关的多元机制。
注释:
①.
参考文献:
2无法满足传统企业对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虽然我国的知名网络企业分工较为细致,比如纯粹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公司淘宝、京东商城、当当、腾讯等,在这些企业里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开发,商务人员只负责业务流程。但是中国的电子商务已经进入了以传统企业为主的阶段,大量的中小型传统企业在快速进入电子商务领域。这些企业往往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需要复合型人才,一岗多能是基本要求。例如不但要从事系统维护的工作,还要负责网络营销的工作,甚至从事的是CIO或者电子商务经理的职务。这类企业在寻求电子商务人才的时候更看重综合能力,渴求的是复合型人才,不但要能够解决技术难题、改造企业流程,还要具有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与企业其他部门合作的能力。已有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对于这类能力的培养更是缺乏,甚至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类似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内容。
3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构建
3.1计算机能力培养课程
此类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培养使用计算机技术完成电子商务目的的计算能力。例如,电子商务网站开发能力,主要完成网站页面设计、后台数据库设计、程序开发、后台管理等任务。电子商务美工设计能力,主要从事网站平台的VI方案、色彩优化、软文写作、图片与视频等音响文本处理等工作。电子商务平台设计能力,主要完成平台产品的规划、网络编程写作、商务平台信用与安全设计等任务。从体系构建来讲主要有下列内容:(1)培养和训练学生使用计算机语言、程序和平面设计应用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计算机语言与系统,能够编写独立的简易程序与系统,初步掌握平面设计的知识与技能,能够对图片、视频进行制作与改进。(2)要求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办公室自动化软件,熟练操作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其中包括知道、使用各种网络协议、熟练使用,搜索引擎、社交软件、电子邮件、页面技术、视频音频技术原理等技术,完成企业经营目标。(3)具备网站开发、设计、管理、维护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利用网页制作工具、制作软件完成设计、实施静态网页的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应用开发动态网页所涉及的数据库知识、脚本语言、网络编程开发环境等知识,基本掌握对内部、外部网站信息进行上传、下载、添加删减等更新维护,以及网站安全管理知识、安全软件、防火墙等知识的掌握。
3.2商务运营能力培养课程
此类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商务运行能力。包括网络营销业务能力,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完成企业开拓互联网业务、提升网络营销效果、改进CRM、增加转换率等能力。网上国际贸易能力,主要包括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等工具开发国际市场,了解跨境电子商务流程,完成企业国际贸易的能力。网络服务商的内容服务能力,主要包括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内容服务、频道规划、信息推送、频道推广等能力。传统企业转型电子商务的能力,包括电子商务部门组织构建、人员培训、业务开发、线上线下协调等基本能力。(1)网上交流流程操作技能。要求学生理解、掌握传统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的异同点,学会使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和国内交易,提升学生的电子商务实际操作业务能力、技巧。具体要求学生掌握B2C和B2B贸易流程、C2C交易流程、CA认证、信用与安全、通关要求、电子支付、电子单据的处理等技能。以上技能可以通过电子商务概论、电子支付、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进出口贸易模拟操作、电子商务模拟实验系统、商务外语等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训活动来完成。(2)网络营销能力。通过相关课程群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基本营销知识与能力。具体包括如何使用社交网站、电子邮件、论坛、搜索引擎等工具从事网络宣传、推广、促销、报价、洽商、商务信息搜索、了解竞争对手等方面的能力。该技能项目主要通过市场营销学、网络营销、搜索引擎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广告学等课程的课堂教学及实训活动来完成。
3.3创新与集成等综合能力培养
通过本部分课程群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掌握企业运行的基本流程,企业管理的初步理论、方法,具备信息处理、数据挖掘的能力,具备组织、分析、沟通、管理系统应用等方面的系统集成能力,能够完成网站运营团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实现网站的战略目标、流量提升等目标。由于专业集成能力与企业现实需求紧密呼应,该项能力往往通过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来培养。该技能的理论知识主要通过管理学、营销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等课程的教学及实训活动来完成。(1)具备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能力。通过电子商务竞赛等综合训练要求学生掌握从制度上、组织结构上对电子商务企业、传统企业进行改造的能力。强调学生能够围绕电子商务发展的客观规律、企业的经营目标、内外部环境特点的要求,在企业的机构设置、员工激励、渠道建设、价值分配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2)电子商务综合、集成能力。电子商务要求企业具有特定的电子商务文化,在企业内部形成开放、竞争、平等、学习的团队合作文化,注重员工的利益诉求的保护。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要具有一定的商务集成与综合能力,能够从宏观角度把握企业、项目发展,能够运用项目管理专业知识保证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这部分能力应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学等课程实现。(3)提升现代物流管理业务能力。通过相关课程群组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企业中物流实务操作流程、供应链基本知识、第三方物流的运作、配送中心的管理,并能掌握现代物流管理软件,改进已有物流流程。教学中应该强调物流配送管理是电子商务重要环节,针对不同电子商务业务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物流管理方案。技能项目主要通过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及实训活动来完成。
4建议与对策
4.1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打造特色专业定位
结合学校的自身特点,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办学目标上有所侧重,突出人才培养体系与定位。从信息系统专业和计算机类专业中衍生出来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应该突出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设计、开发、操作方向优势的人才定位。从管理专业和经济专业衍生出来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应该突出商务管理策划分析、商务流程开发与改造方向的人才定位。在突出各自教学优势的同时,应该加强综合能力培养,为学生成长为复合型人才提供理论基础。
4.2重视主干课程,设立课程群
结合国内外电子商务、管理学、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借鉴西方的教学经验与教学实践,及时进行电子商务专业主干课程的更新与改革,设立网络营销、信息系统、物流与供应链等课程群组,强调电子支付、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流程改造、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法规、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国际商务沟通、ERP、网站设计与管理、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编程语言等课程的与时俱进。
4.3加强校企合作,做到产学研相结合
电子商务人才具有强烈的应用导向,因此一定要与企业界结合,脱离实际意味着专业缺乏竞争力与生命力。在专业设置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实践动手类课程。这类课程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是学生将来进行就业实践的重要基础。除了课内实践外,还可以让教师和学生走出去,将企业请进来,加强校企合作办学的力度。应该鼓励专业教师多和企业接触,将企业的实际问题与自身的教学、科研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引导学生参加企业实践、参加科研项目,进而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完善。
2012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要求高校要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
协同创新是高等院校实施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理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除高校外,科研所、行业、企业,甚至政府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均有自身的优势与可以利用的资源条件,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各系统共同合作,形成合力及协同效应。
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经济社会转型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协同创新,建立与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相适应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构建等,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对高校创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践改革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促进辽宁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一、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现在的协同创新模式已突破传统的线性和链式模式,呈现出非线性、多角色、开放式的特征。东北大学建立了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采取特区式招生吸引优质生源,根据研发需要按需单独设立指标,形成良好的创新性人才的培育氛围;创新中心覆盖的高校联合招生,单独设置创新课程,共同成立实验班,跨校、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实现学分互认。沈阳建筑大学利用同中国建筑总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沈阳水务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办学的契机,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通过多方合作共同制定学校人才培养标准,构建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辽宁省共推动了23所高校的66个科技平台与53个省内重点产业集群开展对接合作。
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与企业的紧密联系造成的“工程化”不足问题;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及评估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立足多元主体需求,而不是单一主体,优化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等。
二、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方案
以沈阳建筑大学信息类专业探索构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例。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该专业形成“3+0.5+0.5” “3+1+X”等校企、校研、国际合作等联合人才培养机制,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现场学习、课题设计、项目研发等,将企业人才培养需求直接引入在校学习期间培养,达到学生学以致用、学校培养对路、企业缩短培养期三方共赢的效果。
打通学科间壁垒,推进跨学科和多样性教学。研究基于问题的学习与项目研究为特征的研究性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推进“合作性”学习、“项目化”训练、“开放性”实验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教学科研相长的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课程之间打破学科壁垒,采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课内外相结合,引导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其潜能;开展以项目为驱动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教育;建立基于实验、实境、虚拟仿真理念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虚实结合,为学生提供主动实践平台。
制定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个性化要求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通过过程管理、成果展示、分组通论、答辩考核等形式对培养效果进行综合评定,从企业、研究院所与学校等多角度全面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及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论
多主体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打破了以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局限在单一高校、单一学科专业的局面,探索了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强调满足多元主体的需求;此外,改变了现有实践环节多为现场实际操作的现状,形成了基于实验、实境、虚拟仿真理念的模式,建设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推进了实验教学的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synergism;innovational and enterprising talents;train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3-0210-03
0 引言
在我国教育体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才培养制度和体系一直在不断的完善,并且整个教育过程逐渐由以往的精英化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人才培养的格局和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得到高等教育学府的广泛认可。但是在具体实施环节尚有许多问题亟需调整:
①虽然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已经出台,但是很多细节的内容还不够完善,并且管理体系不够系统,对于校企协同没有起到良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企业与学校的自身利益缺乏足够的保护空间。
②企业和高校对于合作的目标与内容还存在一定的疑惑,各自的管理决策都不够科学明确,导致校企合作期间遭遇许多障碍,相关合作工作的开展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本文将结合某技术学院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特点,从创新创业的角度研究一套全新的校企协作体系,以改善现状,使校企双方实现双赢。
1 国内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现状
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逐渐深入的应用。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外地区,这种产业与教育结合的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并且很多研究力量和模式的探索上已经获得了很多的经验,整个发展模式较为固定。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和日本的“产学官合作”模式等都是国外较为常用的国内外校企协同培养的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对于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看法,并且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也在进一步的变化。有关部门指出,“建立健全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的任务,并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
但是,虽然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已经出台,但是很多细节的内容还不够完善,并且管理体系不够系统,对于校企协同没有起到良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企业与学校的自身利益缺乏足够的保护空间。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虽然对校企合作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但是对于合作的目标与内容上还存在一定的疑惑,管理决策上不够科学明确。企业和学校之间的经营管理与合作上存在一定的障碍,相关合作工作的开展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 运用校企协同创新体系解决现状的总体思路
从对协同创新的理念来看,它的基础仍然是产学研合作,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得以不断丰富和深化。它摆脱了过去产学研主体各自为政、分散独立的局面,通过计算机专业相关的组织和机制把各创新主体有机地联系到一起,从而促进了创新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和资源共享,为实现计算机技术创新和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奠定了基础。高校要自觉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不断加大与其他创新主体的联合,建立创新联盟,才能为高校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创造条件。
2.1 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关注对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行业特点的适应度匹配,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对人才的应用能力进行培养,并围绕学生为主题,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对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上,要对于人才的培养功能和目标进行科学的制定,结合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各项需求,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以多种技术和社会服务来为学生的就业与发展开拓更多的空间,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层次性和全面性。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过程中,企业和学校要共同参与目标的制定,企业要积极地提出人才的各项需求,让人才培养目标更加贴合实际。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才培养工作中应该融入更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一个重点核心内容。
2.2 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创新与改进
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校企协同模式的应用,应该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将专业课与基础课进行有效的整合,在夯实学生基础之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保障学生全面的方法。高校要对于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和完善,结合本专业的特点,适当地对于各类知识理论课程、实验、实训以及实习环节进行安排,让各类课程体现出对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能力,以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来带动学生能力方面的有效成长。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也要适当的增加一些跨专业的选修内容,重视学生跨学科能力的成长。针对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可以在原有的专业课基础上,适当地增加一些文学类、管理类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对于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是非常有意的。另外,学校也要结合具体专业的行业发展变化情况,对于本专业的课程进修适当的调整,实时地深入到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对于用人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让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构建上更加科学。
2.3 对于教育模式 进行改进和创新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让真实的项目成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主角,同时也要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树立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中,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校企协同合作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模式。这种订单式培养模式应用中,高校提前和企业对于用人方面的需求进行协商,并签订用人合作合同,对于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共同协商和制定,通过对企业与学校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让人才的培养目标得到更好的落实,企业则根据所签订的合同来安排学生就业。这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将企业和学校的任务和职责进行了划分,两者以同等的地位各司其职,共同参与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完成自身的职责。企业要对于其用人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势与需求,提出对人才的需求的数量和特点,并与学校进行沟通,完成人才培养的委托。学校则要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对于教学计划、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体系等进行合理的设置。
2.4 “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构建
在现阶段的校企协调理念下,“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构建已经成为了有效的工作途径,同时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的选择。与高校合作的企业要结合学校的教学需求,选择具有较为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师与专家来参与教学活动中,通过与教师队伍进行整合,让教学队伍具有较强的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并且更好地贯彻和执行真实项目案例,让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更加真实、有效。这种“双师型”教学团队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不断的学习实践中活动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学校要对于参与教学的教师进修相应的选择,让学校教师与专家在合作的过程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让实践项目的教学活动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教师在参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可以对于企业生产的实践情况更加了解,并且对于后期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在“双师型”教学团队构建的过程中,学校既可以更好地对于企业生产的需求进行了解,接触到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同时企业也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5 学校和企业要对人才培养的理念进行创新
针对于校企合作,很多学校都本着较为积极的态度进行参与,而部分企业则缺乏足够的重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关注自身利益的提高,部分企业认为培养人才只是高校应该负责的任务,与企业自身的关联十分有限,参与相应的合作活动会对企业的经营发展造成影响和限制。这种陈旧的观念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也是当前校企合作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本身要认识到人才的培养对于自身的重要意义,企业的价值和利润的最终流向是整个社会,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也体现在对社会的服务上。人才的培养应该是企业应该负责的一部分内容,企业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所在。企业和学校在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双方要进行深入的合作,积极配合,确保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构建。
3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实践研究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从2003年建校以来,始终坚持“立足开发区,面向珠三角,服务地方经济,促进社会发展,校企协同创新与高端技能教育特色鲜明,形成了高素质为基础,高技能为本位、高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截至目前,学院与企业共合作成立了10余个技术研发与服务机构及校内生产性实训室和工作室,与包括全球知名企业在内的17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实行订单培养、联合培养、合作办学等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计算机专业教学方面,自建校以来,计算机系始终按照骨干专业建设要求,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通过校企合作和基地建设,成功地走出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
3.1 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情况
3.1.1 构建以项目为基础的探索性学习模式
在专业建设上,计算机系通过开展落实校企合作,积极与深圳市三栖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和共建校内软件研发基地,构建了一套“以项目为基础的探索性学习”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这种合作的教育模式有效地对校企协作的理念进行了实现,提高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的整体效果。
3.1.2 积极推进项目合作
在校企项目合作的过程中,以企业为主导提出项目的基本需求和探索目标,围绕不同的班级,结合项目的具体需求来对教学开发团队进行合理的划分,围绕项目技术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教师与企业的工程师共同对项目的有关知识内容进行探究和分析,并给予学生相应的技术方面的支持。企业的具有丰富项目管理经验的工程师带领不同的学生队伍来参与相应的技术调研工作,对于各项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并结合对知识点和重点技术的深入分析,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深化。
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教学模式的构建则进行相应的适应性调整,有计划、有意识地开展日常的教学工作。针对项目中所涉及的有关技术和知识内容,学生基于教材得到了更好的掌握和深化,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明确自身专业的发展特点,这对于学生的日后成长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3.2 校企合作效果
通过校企协作共建人才培养体系,我院在计算机人才教育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①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广东省选拔赛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我系由包汉宗老师、周程主任指导由冯泽斌、陈伟琦、程鹏三位学生组成的代表队荣获三等奖,充分展示了我院计算机专业的综合实力。
②广州科大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慧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软件应用创新中心,与汕头天扬软件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文档信息化研究中心。
③计算机专业在校企双方的大力支持下,研发出《大宗物流管理平台》等多个软件和餐饮综合管理平台。
④在学生就业方面,12年之前就业率90%左右,12年以后连续三年软件专业就业率100%。
总之,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在建设过程中,校企分工明确,权责清晰,有效解决了校企协同合作普遍存在的校企双方对合作共建的目标、内容不明确,权责不清晰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结论
总而言之,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校企协同模式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其中的重点内容。通过构建一套科学的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体教育质量,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对当前社会的用人需求进行满足。高校管理者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创新,以科学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对于人才的培养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并未管理机制的执行提供全面的保障,促进相关工作更好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倪涵.高职院校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通讯,2013(11).
[2]赵旭东.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J].华章,2013(0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网络、通信和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出现了一种基于internet的全新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商务在随需应变中成长,它不再仅是传统商务的网络化,开始向互联网的各个领域渗透,逐渐融合互联网的诸多元素,满足、引导、甚至创造用户需求。正是由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广阔前景,突显了高素质电子商务人才短缺的问题。
一、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分析
近几年以来,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根据智联招聘网站的统计,2007年上半年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从年初的27960个职位跃到了年中的45128个。从招聘的机构看,需要电子商务类人才的行业不仅限于专业的行业网站如阿里巴巴、当当网、卓越网等,传统行业如传媒、教育、旅游、金融、电信甚至制造等行业也成为电子商务人才就业的大户。在电子商务应用突飞猛进发展的现实条件下,具体的需求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电子商务企业的快速发展
一些著名的电子商务网站,比如百度,招聘电子商务工程师、Web工程师,要求精通某种平台或者网站等WEB开发技术以外,还要求熟悉电子商务业务流程及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内容系统的开发,懂得公司的经营流程和业务特点。这就需要技术型的电子商务人才来胜任相应的岗位。
2.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很多中小企业都面临发展壮大甚至生存的困境,而电子商务能打破地域时空和国界的限制,帮助中小企业迅速成长,而且IT采购的增长、网络应用的普及以及周围企业的示范带动都加快了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环境的理解。在沿海发达地区,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不少企业不可缺少的业务工具。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中既懂网络技术又懂企业管理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非常稀缺,急需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来开展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
3.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电子商务教育的快速发展体现在许多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和培训班。这种情况下,电子商务的教学科研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增。这类人才应该能够将信息网络技术和商务理论的融合,应该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很好的结合,能够对电子商务的某些问题和领域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4.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
近年以来,我国的电子政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2002年,我国电子政务指数指数为1.04,低于全球1.62的平均指数,处于低电子政务能力国家中的低端。2005年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新阶段,电子政务准备度指数为0.5078,全球排名第57位。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蕴藏的巨大商机,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电子商务人才缺口。
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电子商务作为高等院校创办和开设的一个本科专业的国家。2001年,国家教育部批准了13个院校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开设了系列电子商务课程。时至今日,我国第一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已经毕业四五年的时间。由于院墙内的专业特色调整和教学改革创新与该专业人才的市场就业状况之间不协调,突显了目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1.人才总量充足,但是高素质人才缺乏
由于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急剧增加,超过百所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教育,目前的在读生超过了10万人次。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每年也输送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目前的电子商务人才在总量上能满足社会需求,但是在质的方面远远不能满足。低端人才供过于求,而中高端人才供不应求。
2.对复合型人才理解不一
目前,几乎所有高校和培训机构都知道要培养复合型的电子商务人才。简单的认为复合就是既懂“电子”又懂“商务”。复合并不是简单的组合。对于复合型人才的理解偏差,想让学生兼顾两方面,想把学生培养成“多面手”,开设了大量的课程,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真正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应该是融通技术、商务、管理等方面并有所专长的复合型人才。
3.优秀专业教师缺乏
教师在人才培养中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目前的电子商务教师大多数是从计算机、营销、管理等专业毕业,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不够系统,缺乏电子商务实践经验。有的教师在讲授技术理论时得心应手,案例分析时倍感吃力。有的教师讲授商务理论时轻车熟路,课程实践却略显生疏。我们需要精通技术和精通商务,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优秀电子商务专业教师。
4.缺少国际协作与交流
目前,各高等院校进行的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主要依赖自身的资源和国内资源,交流的范围主要限于国内。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各国之间的电子商务教学成为可能且是必然的趋势。电子商务是一种全球化性质的贸易活动,各个国家的电子商务教育有许多共同之处,也各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我们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高等院校利用网络或者出国考察,获取一些先进的国际教学经验,获取先进的电子商务知识、网络技术和管理理论。
三、建立创新型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
电子商务相比其他的传统学科专业而言,需要不断的学习、接受和消化新知识,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必须重视创新的作用,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自主和及时的掌握电子商务的新理论和新观点,跟上时代的脚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创新型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
1.改变教育观念
电子商务是目前多数高等学校的新兴专业,在专业教育方面没有历史可以借鉴,必须充分发挥创新在该专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世界经济变化迅速,技术变革日益突破,高等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也必须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把创新的思想融合到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时间能力,培养出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
2.完善电子商务教学体系
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发展,高等院校的电子商务教学体系已经基本合理,但是由于全球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的内容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电子商务教学体系包括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在课程教学方面,我们要合理设置课程,课程求精不求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的资源优势,利用教学网站实施网络教学。确保学生能掌握电子商务的知识领域、核心知识、基本技能,并在某一方面有所特长。实践教学方面,主要指课程的相关实践活动,加大对电子商务教学实习环境的投入,能够让学生在模拟实验室中体验到商务运作过程,独立完成电子商务的具体运作。比如,电子商务概论这一课程的实践目的就是能让学生用电子商务平台采购、询价、调研等;利用各类网站搜索相关信息,能写出好的策划方案;会用各种网络工具制定网络营销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管理等。
3.因地制宜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目前,地方高等院校培养了很多电子商务人才,就业区域也集中在高校所在地区。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来培养不同类型的电子商务人才,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属于长三角地区,长三角是外商集聚的投资区域,国际贸易活动频繁,因此专门开设了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方向,让学生除了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之外,也熟练的掌握国际贸易知识,让学生能够用电子商务手段来开展国际贸易活动。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高等院校,应该本着“服务地方”的宗旨来进行教育,培养学有所用的电子商务人才。
4.重视创业教育
网络经济中不乏年轻的成功创业者,例子举不胜举。大多数学生对创业的理解比较肤浅,以为只要有了创业资金,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商量商量就开始创业了,这样往往导致虎头蛇尾。我们除了正常的知识教育之外,还需增加学生的创业教育,让学生真正理解创业的含义,如何撰写创业计划书,设计创业模式,并付诸行动。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1)参加各种竞赛,尤其是挑战杯、电子商务竞赛等,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思想,充实学生理论上的创业知识,可以事倍功半。(2)开设大学生创业园,给学生提供一个创业的环境和机会。(3)网上创业,可以鼓励学生网上开店、网上加盟,进行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创业活动。
电子商务是一个前景广阔的领域,我们需要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主导电子商务的快速、顺利的发展。这样,我们必须建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体系,让知识创新体系融合到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里去,因地制宜培养人才,让学生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先进的管理理论并能熟练用之。
参考文献:
[1]杨坚争: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9
一、引言
“大众创业,大众创新”口号提出后,国内掀起了一股创新创业热潮。为了促进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国务院根据当前的社会环境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相关建议——高校在培养学生方面,要提高教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与现代大学生培养相适应的评价考核体系,提高现代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水平。大学生作为一个富有创新意识的群体,应充分利用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发挥自身优势。这一政策对高校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在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的过程中,在开展程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近年来,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主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注重理论研究,使学生只能学习书本知识而不能结合实际情况。除了专业知识,学生还需要有实践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许多创业课程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动手能力较弱。这就造成了我们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模式大多集中在公共课和选修课上。课程数量少,设置单一,创新创业课程没有结合自身优势开展;然后是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相分离,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也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等核心问题。因此,构建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相互衔接、有机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转型,是一个客观需要。它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日常教学中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是,受一些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现阶段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
虽然一些高校已经意识到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就业指导课的形式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之初就没有真正与专业教育课程相结合,不能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不可能将所学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由于制定人自身经验和能力的局限,很难有效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相衔接。只是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中,少数不太重要的专业课程被创新创业课程所取代,难以突出创新创业课程与传统的专业教育的联系,培养人才方案缺乏学校教学特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凝聚力较弱,因此,它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专业优势。正是由于上述问题,大学生学完创新创业课程后容易产生困惑:这类课程与所学专业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学?对于这些课程的学习有什么用?老师又不能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解答,这就导致了学生对这类课程的敷衍学习态度。他们只希望能够完成课程学分,学习形式浮在表面,很难达到学校希望学生达到的学习效果。
(二)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学师资队伍
现阶段,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师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和造就学校原有的就业指导教师和专业教师,承担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二是聘请企业导师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虽然以上两种方法都能快速组建教师队伍,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学校的专职教师虽然接受了培训,但培训时间短,且缺乏创业经验。因此,他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无法向学生传授真正有价值的创新创业知识。聘用的企业导师虽然经验丰富,但教学时间和频次难以保证,企业导师的经验更具实践性,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由于缺乏创新创业知识储备,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的步伐,导致课堂教学效果难以评估。
(三)缺乏创业实践平台和经费
一些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但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提高,始终需要在实践中真正磨炼才能提高。作为学生,难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创业梦想,需要高校利用自身的资源和条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创业条件。然而,由于高校与企业、政府、行业缺乏密切联系,无法为学生创业实践搭建平台。因此,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只能纸上谈兵,不能真正应用于实践。除缺乏必要的实践平台外,高校在学生创新创业经费方面存在不足。在创新创业的早期阶段,必须有资金支持。经费不足的问题,使得一些较好的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无法实施,或因实施后缺乏后续资金,项目不得不中断,这将使学生逐渐丧失创新创业的热情。
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转变教学理念
高校要转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拓宽创新创业教育视野,完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让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几年里,按照其各阶段能力的提高,学习适当的创新创业课程,并注重对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让学生在学习中多动手实践,在实践中磨炼创新创业技能。在创新创业思维课程的教学、考核和评价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全程参与。教师要转变传统专业课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使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主导意识。
(二)营造创业文化和氛围
创业氛围的营造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入学之初的专业介绍和教育中,可以嵌入创业的内容。同时,在专业教育中,可邀请本专业往届创业成功的学生分享创业经验和创业过程,确保学生与校友有足够的面对面交流时间,及时解决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疑虑,搭建学生创业交流平台,让学生多学习,对创新创业有初步了解。此外,高校还应鼓励学生锻炼自己的创新创业思维,让他们将创业想法转化为更系统的商业计划。在核心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利用课本中所学知识撰写市场研究报告、经济环境研究报告、财务分析报告等,将所学知识与创新创业所需技能相结合,完成一份具体的、操作性和专业性强的商业计划书。通过学习过程中课程之间的衔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能感受到强烈的创新创业氛围,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与创业所需技能的转化。
(三)搭建高职院校各层次的创新创业大赛平台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建设了许多国家和省级创新创业平台。然而,这些平台对高校学生的门槛较高。许多高校由于项目质量低,不能参加这样高标准的创新创业竞赛。为提高学生参与竞争的积极性,高校可在学校内部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竞赛,如建立系级、院级、校级创新创业大赛,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鼓励学生参加竞赛,通过总结大赛经验和方法,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筛选培育部分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参与省级创新创业项目大赛,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在搭建学校创新创业竞赛平台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在资料搜集、项目方向、市场调研、项目分工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把控和指导。通过教师的参与,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创新创业竞赛过程中的一些棘手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学生起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避免完全由学生所主导,最终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落实。
四、小结
首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能力水平。要采取企业挂职培训、聘请外部创新创业专家到学校带队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流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而且还要探索适合创新创业教师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创新创业教学和引导能力。其次,创新创业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完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培养打下基础。我国高校应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化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本质是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学生专业全面融合,建立健全了创新创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完善现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最后,要重视社会和企业机构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中的特殊作用,打破学科和产业之间的技术壁垒,形成“破壁效应”,实现专业交叉教学的一体化多学科融合,跨学科的联合研究,发展学校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金伟林,吴画斌,王侦.协同创新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优化升级路径研究[J].经营与管理,2021(4):137-141.
[2]董丽欣,廖珮君.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转型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94-97.
引言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其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能否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基本涵盖了学术性标准、职业性标准、品德标准三部分。
(1)学术性标准。学术性标准是以创新精神作为其主要的衡量标准。创新精神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自学能力、发现能力、评价能力、语言能力、审美能力、实践能力等。高等教育应根据学生个性特征,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提高人才水平。
(2)职业性标准。职业性标准以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岗位适应性程度来评价高校的教育质量。我国的职业要求从早期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再到现在的“高技能人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但其本质仍是要求具有成熟的技术和能将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为标准。
(3)人格品德标准。高校在强化专业知识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育方法,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人格品德的养成。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以及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学识、素质的内在结构与行为表现的有机融合,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力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再是仅仅需要掌握单一技能的高精尖人才,更需要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宽、基础雄厚、具人格魅力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如今,职业发展趋势、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知识经济创新趋势、人才市场竞争趋势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要求高校培养出知识面宽广、人文修养较高、道德情操高尚、理论思维能力强、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强、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结合计算机教学谈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保障措施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指政府、社会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人、财、物、信息、空间、政策等方面支持,但是主要的是高校进行教育教学内部的改革,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保障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以下结合《计算机基础教程》教学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教学目标。教育部早在1994年就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制定了明确目标,为了使学生具备21世纪需要的科学素养和基本技能,教育部提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的教学体系。《计算机基础教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所涉及的学生人数多、专业面广、影响大。由于学生对该门课的学习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后续计算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所以在全国各类高等院校中,该门课程都普遍受到了重视。
《计算机基础教程》课程是全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本课程,它为后续计算机课程及其它相关课程打下基础。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自觉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由于是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所以也让之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接触到计算机的使用,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相应的实验课程更是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学生各自的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
(2)课程设置。《计算机基础教程》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以普及计算机技术和应用为主,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对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兴趣,建立起计算机应用意识,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计算机及其常用办公集成软件、Internet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典型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同时兼顾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
(3)教学方法。以课程目标作为标准,根据课程设置的安排,如何提高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水平,如何保障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教学方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基础教程》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对新时期计算机信息技术认识、了解、掌握的基础层次。
本文提出了情景式的教学方法,因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是有机统一体,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是情景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情景任务的接受者和执行者,“教”和“学”从这两方面出发,并相互结合,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①教师方面:情景的设计
情景设计包括,情景设计目标、给出情景、指导、评价以认识计算机硬件组成为例,情景目标是熟悉计算机的硬件构成及功能,情景是一位学生作为代课老师,其他同学按人数分组,每一组站到演示机器位置听代课老师进行讲解,并提问,实验老师在代课老师讲解或者组员提问环节进行必要的指导,讲解结束后,由实验老师和组员同时给出评价。
②学生方面:情景的执行
情景的执行包括,接受情景安排、进行情景演示、总结学生接受了这个任务,作为代课老师首先通过查看实验老师给出的计算机硬件图片和阅读书上的内容进行备课,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为分组的同学进行讲解,并接受同学的提问,其中,根据实验老师的指导进行调整或者更正讲解内容,最后根据实验老师和同学的评价进行自我总结。
实践证明,情景式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岗位群;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
Key words: post group;logistics informatization;talent cultur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243-02
0 引言
近年以物流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到2015年,基本确立了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和东北地区金融中心的地位,城市的物流信息化水平逐渐在增强。据预测,2010年到2020年每年需要新增物流从业人员100万人。从众多物流岗位的用人单位反馈信息来看,通过大学培养的物流人才与企业的需求差距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物流专业课程知识更新慢、偏重理论、实践不足的通病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对于物流产业的适用性水平很低。如何培养一批与现代物流相适应、能适应网络化和社会化的需要、具备综合业务能力和全面素质、可以直接为物流信息服务提供技术支撑的应用型人才是核心问题。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1],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该模式倡导“做中学”[2]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本文引入CDIO培养模式,从市场需求出发,深入调研我国物流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对物流岗位进行分类,对物流信息化人才进行细分,确立了人才培养模式及能力定位,并对课程群落进行划分,优化课程结构,确定一体化物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为我国物流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 面向企业岗位群的物流信息化人才细分
通过对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网、智联招聘等大型知名招聘网站近来的物流相关岗位进行统计分析,可知国内物流人才的短缺,除了总量上的短缺,更重要的是掌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型人才的短缺,也就是懂得建立在信息系统平台上物流供应链管理的综合性人才的短缺。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催生了物流信息化人才的急迫需求。企业的行业岗位素质标准理所当然就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3],不但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物流信息技能,物流操作层面的人员更需要懂得怎样使用信息系统,特别是在以信息技术为平台进行流程优化和改造后的企业,需要严格按照信息系统的要求规范作业,因此,物流行业对掌握物流信息技能人才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本文针对东北亚物流产业和行业特色、物流信息化人才需求等进行调研,通过比较分析物流专业岗位群对物流人才层次需求的差异性,按照物流信息化职业岗位群抽取出物流信息化人才需要的能力、职业素质和知识,融合物流职业资格标准,从而更好地满足订单企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具体如图1所示。
2 基于CDIO的能力递进式人才培养体系
物流信息化人才主要以物流业务为支撑,以物流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实施为目标,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前提,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根据学生对知识认知与技能提升过程,以任务为载体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任务由模拟到真实逐级递进,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渐增强。本文努力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突显“实用化、国际化、个性化”人才培养特色,提出了能力递进的“交互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企业对物流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以胜任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品德和各方面能力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分成4个阶段,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岗位技能课程、专业拓展课程,通过点、线、面等各种层级的业务实训,达到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如图2所示。
课程体系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4]。根据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将理论课程体系可分为素质养成课程、个性发展课程、特色创造课程三类,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加强素质教育和基础理论教育、加强思维方法训练、加强研究方法实践。根据不同的社会岗位需求,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核心,学生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系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多个出口”,突出了教学的灵活性和学生个性的发挥,也为日后在制造业物流、商贸业物流、第三/四方物流、国际物流等方向就业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关键,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方面注重各个教学环节的联系和融合,打破原有的以课程设置实验的做法,对实践教学进行调整和整合,既注意到各门课程的独立性,又考虑各门课程之间的连贯性及专业的系统性,进行分层次教学;并把附属于理论课程的实验内容抽出来,按照不同层次的总体方案进行建设。
实践能力体系可以以行业岗位需求技能为主线设计,包括概念实习、技能实习、项目实习、专业综合实训和毕业实习五个实践教学环节,紧密承接,构成有机整体。通过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整合,从专业认知实习了解企业基本状况,到课程仿真实训模拟企业物流各环节运作流程、分析企业物流各子系统运营状况,再到综合运用物流专业课程知识以系统方法初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综合课程设计,最后到以企业实习(顶岗操作)与毕业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综合实训,形成由浅入深、由部分到综合的层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让学生的个性设计充分的发挥,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实际工作能力。如图3所示。
3 总结
本文以造就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大力培养物流信息化人才,促进中国物流产业的总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提升。从需求获取方面,进一步明确物流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进行了具体的细分和分类;同时基于CDIO理念,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建立了以能力为本位的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本文的研究为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也为相关课程体系的构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艺真.CDIO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探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9(4):137-140.
中图分类号:G658.3;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1-0001-02
一、创新人才培养与创新基地
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应对科学技术发展、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负有神圣的使命和责任,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在谋求数量增长的同时,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而高校是否具有创新性,能否培养出创新人才,是衡量高校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一般说来,创新不是教而得之的,只有学生积极地、多方面地探索,创新才能逐渐成为其自身品质的一部分。课堂、实验中心、技能实训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创业基地、社团协会,都是创新实践的载体,因此都是广义的创新基地。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的自主活动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营造一定的问题氛围,让他们从自身的活动出发,得出种种新的看法和认识。这种常态化的符合创新理念的教学活动,在多数场合没有列入创新人才培养的讨论中。因此,狭义的“创新基地”并没有包含课堂。创新基地的建立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实践平台和训练环境。创新课程的学习对创新人才培养同样重要。学习和运用创新知识进行创新实践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两翼,两者不可偏废。创新基地要研究创新素质形成的机制,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构建特定的实践环境,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绩效。
二、“三・三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
浙江师范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三个课堂”联动与“三个平台”并举的“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三个课堂”是指以教室、校园和社会为主要活动空间的一、二、三课堂,以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为纽带,将三个课堂连成一体,第一课堂以开放性管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第二课堂以专业性活动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第三课堂以预设性训练激励学生自觉成才,“三个课堂”联动互补,构成整体推进的大课堂育人体系。“三个平台”,一是指为基础性的专业训练、适应性的通识教育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而建立的职业教育平台,二是指通过开放课程体系、繁荣校园文化而建立的个性教育平台,三是指以“初阳学院”和“新世纪人才学院”为主体建立的英才教育平台。“三个平台”并举,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大平台教学育人体系。“三・三制”模式集理论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于一体,是“大课堂+大平台”的教学育人范式。
根据“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浙江师范大学尝试了许多改革。下文总结了其在课堂教学以外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
(1)设立人才学院,培养优秀学生干部。学校团委的人才学院从在校本科生中招收优秀学员,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成立以来,先后组织学生系统学习团队合作训练课程,开展生存训练活动,大力弘扬生存实践文化,成为全国高校中开展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社会影响最广、成果最丰硕的特殊的实践课。
(2)成立校科技创新协会。科技创新协会以“营造科研氛围,提高科研水平,培养创新人才”为原则,为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创造平台,促进学生科研成果的产生和推广。协会组织开展“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课题申报、“学术之星”和学生科研积极分子评比等一系列学术性、知识性、实践性活动。
(3)社团引入学分制。学校大力拓展教育空间,在学生社团中大胆引入学分制,通过在学生社团开展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锻炼,从而搭建起社团这一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舞台,成为学校第一课堂的深化、延伸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地。
(4)出台《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对学科竞赛与学术活动项目、行业证书类项目进行学分认定。学科竞赛主要包括国家级、省(部委)级基础课程竞赛和专项竞赛。学术活动包括在国家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科研学术论文和专利发明。行业证书类包括计算机类证书、外语证书、国家级注册水平证书、操作技能和艺体类等证书。
(5)用“节”文化培育创新人才。“节”文化是学校的文化大餐,每年举办电影节、电脑节、体育文化节、音乐节、国际文化节、旅游文化节、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活动。通过组织“节”活动,不仅培养了许多学生骨干,也让广大的受众享受了精心组织的文化大餐,开阔了视野。
(6)设立各类项目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比如设立“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基金”,资助科技小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和制作、具有一定水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具有一定价值的社会调查等四类项目。大学生能力建设项目申报以大学生能力建设为主题,下设“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学科竞赛、技能竞赛”以及“综合素质培养”三个大类。学校还组织教学改革项目、学生学习评价改革实验项目等,积极推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通过教学团队建设、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7)举办各类技能竞赛。通过加强竞赛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为学生搭建了一座座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培养出大批优秀创新人才。技能竞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8)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改革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突破口。学校广泛采取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这种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开放式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开放,解决了传统实验教学时间短、任务重,实验过程走马观花、草草结束、不重视总结的弊病,创造了一个让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外部环境。
(9)创新与创业结合。学校积极利用浙江省经济发达、民众普遍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优势与特点,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学术研究、理论引领、实践倡导,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实施了创业创新人才结构及需求现状的大规模动态调研,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通过打造校内“商业一条街”、创业孵化中心等,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三、“三・三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特点
第一,注重三个课堂育人的整体性。“三・三制”育人模式诠释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学校有关部门出台的举措涉及三个课堂的方方面面,通过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和经费投入,构建了全方位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第二,与创业教育相结合,深化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出台了许多鼓励创业的政策,如《关于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若干指导意见》《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条例》《大学生创业中心管理办法》《大学生创业团队管理办法》等,这些文件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制度保障,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部分。第三,理工科专业以实验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建设以实验室为基础的创新基地。创新实践建设与运行始终依托于相关的学科和专业建设。实验是理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学校推行的开放性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代表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建设以实验室为基础的创新基地,是必然的选择。第四,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增加了教学的实践性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空间,改变了传统评价的单一化与绝对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它不仅应用于课堂教学,也广泛应用于课外学术科研,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第五,多模式并存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教改模式属于第一课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课外学术科研模式、社团文化模式和“节”文化模式属于第二课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科竞赛模式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交叉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实践模式、创业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是第三课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种模式共同构建了多元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四、优化“三・三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路径
近几年教育部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对于创新人才培养还需深入研究,不断探索,优化培养体系。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1)理念层面。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不仅仅是实验中心、实训基地、实践基地、创业基地等创新基地的教学条件的建设、开发和改善,更主要的是要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转变。结合学校实际,我们要加强“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研究,突出“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策略,构建与“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子模式,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创新基地,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不再是培养几个学科竞赛尖子的问题,而是教育方针问题,国家要求把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贯彻到高校育人的方方面面。因此,从管理者到一线教学的教师,都要加强创新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
(2)制度层面。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度保障。全面梳理现有的制度,整合各类项目是必需的,通过整合才能推进资源的共享,合理设计学校与学院之间的分层与分工,发挥学科与专业的特色。这些也符合创新基地建设的四项原则:资源共享原则,校、院共建原则,突出学科优势和特色原则,规范化、制度化原则。探索一个行之有效的导师制度,建立评估与评价制度,全面提高创新基地建设的综合绩效,实现创新基地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实践层面。在实践层面上要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教改模式、课外学术科研模式、社团文化模式、“节”文化模式、学科竞赛模式、社会实践模式、创业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等,进行进一步研究和优化,探索出更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子模式。对出现比较晚的创业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我们取得的经验还很有限,成绩也不够突出,因此尤其需要更多的扶持和关注。创新人才培养要建设一支稳定的导师队伍,提高导师素质和提高导师待遇同样重要。梳理校、院两级管理的职、权、利,充分发挥学院(办学实体)的积极性,才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
另外,如何拓展校企合作渠道是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难点。目前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自觉性正在提高,但有的校企合作对企业的短期回报很低,企业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合作的持续力严重不足,高校很难对这种合作提出进一步的绩效目标。因此,校企合作模式在目前还不是主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但是,高校人才培养必将走向社会化,校企合作的大方向是明确的。只有加强实践,适时总结,不断探索,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改革中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