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社科科研课题研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传统实验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内容跨度大造成教学内容设计的不科学
CRM课程的学科交融性主要体现在CRM基础知识涉及领域广泛、文理交叉、具体内容跨度大以及多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涉及的主要学科有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领域。面对这个特点,CRM课程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讲具有同样的挑战,仅具有单一知识背景和技能在全面掌握系统知识方面会有相当的难度,加之学生的专业背景不同,教师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也会各有取舍,造成CRM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随意性现象严重。
1.2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实验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着重强调教师的核心作用和地位,全部的教学设计都是围绕教师而展开的,学生的学习是限定在教师教学范围之内。学生虽然也参与了实验教学活动,但实质上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这种模式下,虽然也强调实验能力的培养,但这种实验能力是被当作技能并以知识的形式来加以传授的,从而导致学生缺少创造性应用的能力。
1.3 有违学习的本质特点
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情境学习理论的兴起,只有真正引发学生真切感受与内心认同、切实激发学生思维活化与知识增生、真切促发学生学习体验的教学活动才被认为是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公共知识向个体知识内化、个体知识向个人能力转化、知识能力向个性品质升华即帮助学生实现完整精神与生命成长的有效教学。传统实验教学由于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公共知识的灌输和验证性学习,很少能激发起学生的真切感受和思维活化,有违学习的本质特点因而教学效果较差。
2.体验式教学设计的内涵和关键
教学既是一种生命活动又是提升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手段与途径。教学设计就是旨在促使教学活动更具生命、发展性与有效性的一种活动。教学设计对教学活动的影响是通过教学模式与教学行为来实现的,并最终以教学效果的形式表现出来问。
2.1 内涵
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体验,如何以学习体验的生成为重心来构建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行为是内发创生式教学设计研究的核心所在。体验式教学设计正是一种以引发学生的学习体验为重心,通过围绕学习体验的生成来构建体验式教学模式,并对师生的教学行为进行设计的内发创生式教学设计。
2.2 关键
体验式教学设计的关键点是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改变学生被动的参与实验的状况,让学生全员、全过程、全身心地参与实验,让学生真正成为实验的主体。如由学生自己设计CRM项目,拟订实验方法和步骤,教师只提出任务和目的并帮助论证,并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判断问题所在,最后进行解决。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让学生逐步自己学会并掌握进行科学实验的方法,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CRM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
3.1 选择适合教学需要的CRM软件系统
从目前市场的销售和使用情况来看,CRM软件产品主要有TurboCRM软件、用友CRM软件、金蝶CRM软件等品牌。以用友CRM为例,用友CRM软件是用友U8产品线的一个子产品,采用Java开发,支持跨平台的应用。用友CRM软件的功能包括系统管理、客户管理、市场管理、销售自动化、CRM统计分析五大模块圈。在实验教学设计中,要密切联系实际,选取适当的行业,以企业实际的业务数据为实验基本资料。
3.2 根据实验内容区分实验类型
CRM实验课的内容主要包括CRM理论知识、CRM软件操作和应用、CRM项目模块实施、CRM数据分析四个方面。过去CRM实验教学偏重于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学生验证性操作,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较差。就CRM实验课的内容而言,应首先对实验类型进行区分,就不同实验类型进gS-@学设计。
(1)验证型实验。CRM理论知识模块可以进行验证型实验。但这种类型的实验不是CAM实验课的主体,在安排课时时应注意时间安排的适当比例,主要采取教师先演示,学生后操作的模式,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CRM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形成CRM理念上的总体认识。
(2)体验型实验。CRM软件操作和应用、CAM项目模块实施、CRM数据分析三个模块的教学内容适合设计成体验型实验。体验型实验应构成CRM实验课的主体,在教学设计中是重点安排的对象。主要采取学生组建团队学习组织,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项目设计等方法,形成实验结果,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进行实验评价的模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获得真切感受和真实体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3.3 学生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团队人数、实验任务、实验实施过程、实验实施结果等。通过完成实验报告,学生可以对实验的实施进展过程和各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回顾,经由实验过程的真切感受形成真实体验,帮助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公共知识转化成个人知识。
3.4 进行实验效果评价
对于实验的效果评价应该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团队评价及教师点评三个层次。评价指标至少应该包括该生对待实验的态度、实验实施的过程情况、实验报告的分析情况、团队成员对该生实验实施的情况评价、教师对该生实验实施的情况评价等。
4.CRM实验课程体验式教学设计方法
4.1 情景模拟法
将学生进行分组,在实验中,每个学生可以以企业实际业务流程为主线,针对一个特定系统的业务,由学生模拟企业不同部门、不同的工作岗位,独立完成业务处理,熟悉系统的功能,明晰不同类型业务的处理流程。为了全面提高实验者的综合实践能力,真实模拟企业中的实际运行过程,在局域网完备的环境下,可以由不同的学生模拟企业中的不同岗位,每个岗位都具有相应的责、权、利,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相应的“职业角色”的感觉。摒弃了一般专业课实验仅仅是按某一子系统功能展开的思路,以企业实际业务流程为主线,便于学生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把握。
4.2 案例教学法
在CAM实验中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首先应注意精心选择案例,突出案例的典型性、真实性和代表性。案例可以由教师经过筛选选取,也可以让学生收集,在实验中可以组织学生自行开展案例分析。首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自行确定案例分析的题目和内容,自行分工实验,进行分析和讨论,形成案例分析报告。实验室为案例分析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情景演练的环境,使理论课堂上实施困难的案例分析变得有形化、可感化,加深了学生对企业流程的理解和体会,有助于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4.3 项目设计教学法
项目设计(Proiect)主要体现在题目的真实性,与情境式模拟教学不同的是项目设计是由学生自由选择并独立完成的。整个过程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是进行监控和释疑,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验。项目设计与实施通常是由学生组成团队来完成的,团队实际上属于模拟体验型学习组织。
(1)首先应组建学习团队。团队人数一般以5-7人为宜。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协助分组,并帮助学生进行分工。在CRM实验中既可以组成单一的模拟企业学习组织,也可以组成具有竞赛性质的学习组织。
模拟企业学习组织。即模拟企业环境,将团队成员进行角色分工,通过模拟企业的运作,使每个学生既能全面把握企业的运作和工作流程,又能进行本专业技能的训练,从而体会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深化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进行专业技能训练,获得真实体验。
具有竞赛性质的学习组织。以各学习团队为基本单位开展竞赛式学习,学习过程由各学习团队联合策划与自主实施,教师予以必要的指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协作式学习能力。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真切感受和产生内心认同,激发知识增生。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所谓“疑”即疑问,可见问题的重要,而除了问题本身,问题的提出方式、方法也影响问题的效果. 在《新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提问”的解释是“提出的问题”,它可以分为“提”和“问”两部分,即把问题明确呈现表达出来的过程和问题的本质. 国外对课堂提问的研究中最具代表的心理学家瑞格认为“提问是试图引出言语反应的任何叙述句”. 作为教师,对提问的研究由来已久,而且这种研究渐渐地指向了特定的“提问”——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教学目的的达成和教学效果都有着显性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围绕“提出的问题”和“问题的提出”展开了言语互动、知识理解、思想沟通与情感交流. 数学是“抽象的”“超念的”“理念世界”. 数学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思考才能达到,数学只能“思疑致知”,这一点与其他学科不同. 所以数学课堂提问必须走向“对话”. “对话”围绕问题而展开. 基于以上原因,我设计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行动研究”的研究内容及思路.
一、研究内容
1. 课堂提问的内涵
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学情等设计问题并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 在以往的研究中,对课堂提问的研究集中在了教师的语言提问上,但在本研究中结合我校个性化教学中学习卡片的开发,我把”课堂提问”定义为教师课堂上的语言提问和学习卡片中的文字问题二者的结合,这样便于构建更为完整的课堂提问问题网络图,分析每个问题在本节课问题网络图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通过课堂观察法分析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比如提问密度过高、提问后没有停顿等. 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究其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对优秀课例的课堂提问进行实录,分析其共性特点,以提高教师预设问题的科学性、合理性,提高教师提问的技巧. 4. 对一些典型的个性化教学课例进行研究,构建课堂问题网络图,分析学习卡片中的文字问题在整个问题网络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出适合使用学习卡片的课程类型和学习卡片中问题设计的可循规律.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为指导,以参研的全体数学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课堂教学为研究的主要载体,以行动研究为研究的主要方式,以课堂提问为研究的对象.
本研究按照“确定研究问题文献综述与分析对课堂提问概念的再构建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证研究确立课堂提问的测试工具试测与实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分析研究结论建议与反思应用与实践”的路线进行.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资料进行研究.
2. 课例研究法——在学校开展对教师常态课教学进行全面分析,形成课例研究报告. 该方法包含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测验法、访谈法、数据分析法等.
(1)通过课堂观察详细统计任课教师的提问,从提问时间、提问对象(全体、个人)、提问停顿时间、问题重复次数、问题是否预设、问题的数学性分类和教学性分类、问题适合学生性等角度进行量化分析,掌握我校教师课堂提问的普遍性特点.
(2)对课堂中的所有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每个大环节中问题的内部结构:纵向的链式结构、横向的辐射结构及纵横交叉结构,并将整理结果制成围绕核心问题展开的问题网络图. 并研究学习卡片的研究主题在问题网络图中的地位. 3. 经验总结法——将研究中得到的经验性、结论性成果应用于教学设计中,在数学教学中反思和总结经验.
三、研究步骤
社会科学划界的问题在哲学界讨论已久,但是由于化解角度和划界出发点的不同所以争论一直存在。其实,社会科学的划界不限于科学与形上学之间的关系。社会科学划界的问题是“在经验科学的陈述或陈述系统与一切其他陈述(不论宗教性的,形而上学性的或干脆是伪科学的)之间划一条线的问题(就尽可能做到而言)。”关于社会科学划界的问题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巴门尼德时代。随着近代科学的不断发展,把科学与形上学、宗教及其他非科学、伪科学的意识形态区分开变成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一、 社会科学划界的研究概述
(一)社会科学划界研究的起步
二十世纪,社会科学也像自然科学一样,在哲学的母体中被逐渐的分化了出来。本世纪社会科学的发展是从经济学的发展开始的。随着社会科学的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入,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社会科学已经具备了只有自然科学才具有的形式化、定量化研究的特征,其中,计量经济学的诞生就是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在1947年,萨缪尔逊在其著作《经济分析基础》一书中明确论证了“经济学只有通过把文字表述变为数学命题才能取得实际进展”的观点。在1971年2月份,美国哈佛大学学者卡尔・多伊奇等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针对社会科学从1900年到1965年的六十二项成就的研究报告,该份报告表明,“二十世纪早期的社会科学成就全是理论性或定性的,而社会科学随后的成就就主要是数学方面和统计方法方面的革新或是由定量方法推导出的理论革新了。他们认为:“定量的问题或发现(或者兼有)占全部重大进展的三分之二,占1930年以来重大进展的六分之五,完全非定量的文献――认识新的模式但没有任何明确的定量问题的含义――在整个时期中是稀少的,而自1930年以来特别稀少”。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其著作《当代西方社会科学》一书中就曾指出,社会科学的定量化是一九四零年后社会科学获得新成就新威望和新影响的理由之一。
(二)社会科学划界研究的发展
在此后的研究过程中,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科学的理论不再是一些观念或不可描述的词汇,社会科学的研究命题演变成了可以用经验模型和可检验公式的形式加以阐述的科学命题,社会科学正在变成像自然科学一样的可以反复研究和论证的成熟科学。当然,并非所有的社会科学的课题都要进化到可以形式化研究和定量化分析了才算是成熟科学,就像自然科学也不是所有的学科都可以形式化研究和定量化分析的一样。在研究自然科学的过程中,既然允许量子力学物理诠释问题时存在定性解释的部分,就应当允许社会科学的个别科目在研究过程中也出现无法被量化的内容。只是这部分内容不应当是社会科学的研究主流。不管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都应当建立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而社会科学的划界问题也只有在这会科学真正的成熟起来之后才有取得关键性的进展。
(三)社会科学划界研究的进步
在以普里高津为代表的耗散结构理论下,只要系统的行为具有足够的随机性,无论系统是自然科学系统还是社会科学系统,其历史发展进程就不具有可逆性。一方面说明社会科学具备了自然科学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证明不可逆转的特性并非人类社会才具有的特殊现象,具有研究价值。可见不可逆转性相对,但劳动与生产中的重复和社会科学的不可逆性本身不具有可比性。换言之,是否描述了重复现象并不是划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根本区别。从不可逆的研究出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键区别在于社会科学是否建立起严密的环环紧扣的理论体系。在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马克思的社会历史学说就是这样一个严密的环环相扣的理论体系。该学说发现了人类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并在研究该规律的基础上完整的阐述和预测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而这门学说所欠缺的是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的研究将这个学说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就像自然学说中也难以避免的因为大量随机因素的存在而导致的研究结果的偏差一样,社会科学可以对过去发生的事件作出全面、准确的阐述和论证并在论证的基础上预测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并不能准确的预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件单一的历史事件。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而不是对历史发展的结果作出某种程度的预测或估计。
二、 社会科学的认定
(一)社会科学研究划界的标准
当某一项研究成果需要被认定为是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即需要对科学研究的属性进行社会科学的划界时),应该将该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与研究者的价值观分开考虑。应当用也适用于自然科学的划界标准去检验该研究的包括价值事实陈述在内的事实陈述部分。具体地说,对该科学研究成果的事实陈述部分应当包括:核对事实、检查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程序的合理性、检查该理论前提的事实和理论依据与理论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和比较研究的事实结论与其他背景知识的相关关系等内容。可见社会科学的研究划界应当是一个严谨的、严密的、完整的、系统的过程,不仅应当设立严格的标准,也需要严格的遵守着这一标准去划界。
(二)社会科学研究划界的检验
在肯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前提下,对有价值的需要准确判断的社会科学成果划界的检验有以下两个方法:
其一,对措施性、建议性的事实陈述作进一步的可行性论证。换言之,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本着负责的积极的促成但是不盲目冒进的科学态度,对提出的措施的可行性、实施条件、实施背景、技术条件等等一系列与建议或者提出的措施息息相关的实际的技术性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和检验。
其二,对研究的意义、重要性等略带主观色彩的评价的价值事实陈述的验证,应当根据提出意义和重要性时社会的一般价值标准去评价和检验。如果对研究的评议者仅仅是出自自己的立场、观点和价值观去评议和检验,那么这样的检验结论是不应当也不可以作为对研究成果的最终判定结果的,而且这样的评议不论结果如何都不会也不应当影响已根据科学划界标准检验过的社会科学成果的科学性。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体育;公共选修课;形体训练;可行性分析
形体训练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匀称和谐地发展人体,塑造体型,培养正确优美的姿态和动作,增强体质,促进人体形态更加完美的一种体育运动。在大学生当中开展科学、系统的形体训练,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同时还能塑形修身,改善身材的不足,使形体健美,精力充沛,且有助于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和意识。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以德州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知识,搜集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为本论文的参考依据。
问卷调查法:对“德州学院公共体育选修课开设形体课的可行性”制定了调查问卷,针对在校大学生以随机发放的形式发放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30份。
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访谈法:与相关领导、教师进行交流,确立公共体育选修课开设形体课的可行性及听取他们对本研究的建议,为本研究的顺利开展取得重要的资料。
二、形体训练的价值
1、形体训练的生理价值
(1)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经常参加形体训练,能使神经的调节能力得到提高,使人长期保持青春活力和旺盛精力。
(2)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形体训练能使心脏得到充分的氧和营养物质,坚持10周以上的形体课教学锻炼,能提高身体补体的免疫活性,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3)提高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力。大学生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
(4)矫正骨骼形状,使肌肉丰满结实。经常接受形体训练,能使骨形在训练动作的压力与拉力作用下,向正确方向发展,矫正不良骨形健美身材。同时可使肌肉组织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肌糖元、肌蛋白含量增加,毛细血管形态结构发生变化,血液供应量增加。
2、形体训练的心理价值
形体训练是一种持之以恒的锻炼手段,这个过程就是锻炼大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坚韧不拔精神的过程。经常从事形体训练,在人际关系、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等均得到显著改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效果。形体训练还能够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大学生的高尚气质。通过训练,将大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艺术修养等透过优美、挺拔的身体形态表现出来,并能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
三、在公共体育选修课开设形体课的基本要素分析
1、师资力量
形体课教师除了基本的形体训练知识外还要了解健美操、芭蕾、艺术体操等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技能。教师的专业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及教学开展。目前在该院公共体育课教学中有健美操专业老师5名,其中从事过形体学习研究及教学的有3人,完全能够担任形体训练课的指导老师。
2、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在这里主要是指教学设施。学院拥有健美操场馆、体操场馆、武术场馆三个练习场馆。体操和健美操馆有齐全的音响设备、壁镜、形体把杆、地毯等基本教学设施,可供同学们自己纠正动作,自己练习,进行各种把杆练习、地上形体训练。武术场馆虽设施相对简陋,但场地的湿度、温度、排气都符合室内形体教学的基本要求。由于形体训练不完全受场地限制,因此同样可进行室外教学。除此之外,学院公共体育教研室有多台CD机和便携式音响,能够满足室外教学的需求。
3、大学生对公共体育选修课开设形体课的认可度
课程的开设一定要有群众基础,只有学生喜欢这门课,才有开设此课的意义。学院目前的公共体育选修课有篮球、排球、足球、田径、武术、健美操。而形体训练是一种没有对抗性、强度低,且具有美感的运动项目,深受广大女大学生的热爱。通过问卷调查得知: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对形体训练的认可度不同,80.6%的女大学生和26.7%的男大学生希望开设此课。
4、学院领导对公共体育选修课开设形体课的态度
学院领导在运动项目的普及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学院领导们非常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认为形体课的开设可以丰富校园体育文化,丰富大学生的生活,且有助于其他体育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学院的整体办学水平。因此,非常支持在公共体育选修课开设形体课,并对此提议给予赞扬和支持,希望尽快在公共体育选修课中开设形体训练课,加快学院的课程建设。
四、结论与建议
其一,学院未曾开设过任何形式的形体课,所以形体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和考试内容等的编写都要经过任课教师精心筛选、广泛讨论,在获得较为一致的前提下获得确认,使课程适应现代体育向着休闲娱乐、强身健体、健心健美多功能方向发展。
其二,针对目前学院形体教师专业知识技能不均衡,对形体美、形体训练的认识和学习不够的情况,对体育教师进行再培训,让体育教师掌握并熟练形体训练的技术动作,提升体育教师对形体训练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其三,考虑到男女学生个体素质、特征的差异而进行男女分组教学。男同学力量素质好,应增加一些跳跃动作、平衡动作和发展力量素质的练习,而女同学应增加一些把杆、舞步组合等协调性、柔韧性方面的练习,使教学更具针对性、科学性,从而更好、更快地让学生掌握形体训练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1.185
1 课程简介
交通设计是一门整合交通工程基本概念、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专业课程,既对交通工程学和工业设计原理进行结合,又融入了系统工程与城市科学,课程主要针对目前交通体系的特征与问题,在现有城市与交通规划的成果和理念基础之上,对已建设和即将建设的交通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寻求最佳方案以便改善交通体系,并确定交通系统中的各个要素。课程涉及到交通系统特征及问题的定量与定性分析、设计指标与参数的确定、设计方案及其评价与优化等理论和方法。课程大部分内容具有创造性和很强的实用性,可以直接应用实践于实际交通问题。本课程是交通工程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也可作为土木工程、城市规划等专业的选修课程,还可以作为广大的城市与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和决策者以及广大交通工程兴趣者的辅助课程。
2 关于提升教学质量的研究
本文将以《交通设计》课程为例,阐述提升本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2.1 调整备课思路,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打开学门最好的钥匙,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提高学习需求度与自发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是大学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主要总结以下几点策略:
(1)运用新潮、生动、形象的教学案例,最大程度的对学生进行认知兴趣的激发。交通设计概念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课堂中通过引用与学生日常生活或社会现实相联系的照片、交通问题案例等,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好奇心;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品质,做到不仅在课堂上学知识,还可以在生活中发现交通设计问题。
(2)详细描述课程背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责任感。交通设计课程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主干课。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使学生在了解交通工程学及道路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掌握交通设计的技术原理与方法,熟悉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了解国内取得成功试验的范例,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运用交通设计手段解决道路交通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前期,向学生介绍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性,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讲解思路,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和重要性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激发其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3)设置情境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将问题的情境与现有知识相联系,激发学生思维,融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养成积极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2.2 加强自身学术研究,拓宽学生学术视野。
作为大学生,应该对所学知识的最新发展与动态有所了解,而老师就起到了知识传播媒介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了解了知识的“源”,又掌握了知识的“流”,在这样的因果关系研究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全面性。具体策略有:
(1)将本学科的国内国际发展动态引进教学中,拓宽学生视野;
(2)提供相关的拓展性资源,例如阅读书籍、专题学习网站、各个领域的著名学者,鼓励学生去查找搜集文献资料,通过阅读分析,使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实现了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生个人喜好的良好结合。
2.3 注意教学方法设计,提升教学语言艺术。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需要师生之间不断进行交流与对话,切记演变成一种只有教师的说教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采用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的语言体现教学艺术,捕捉教学的有效信息,挖掘知识内容的新见解,开创新思维。主要策略有:
(1)多媒体课件中多采用直观的图片、照片、视频等内容;
(2)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伴随学生的深入思考,由点及面、层层递进的推进教学内容。例如在公共汽车交通设计中,通过图片、数据等资料让学生对该问题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从而继续引发学生思考深层次的设计问题。
2.4 增加考核内容,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通过增加适当的作业和考核内容,提高学生在课程上的参与程度,使其通过完成小任务来提高课程满足感。如在交通设计课程前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路段或交叉口,定性总结现存的交通设计的优点和问题,并以照片辅证,做成演示文本进行汇报。该内容可以让学生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转化到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小组作业和汇报的形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问题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真正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度。
3 小结
综上所述,在本科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总结了以下两方面建议:
3.1 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将传统的灌输型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师要以“台上独角”转变为“场外指导”,学生要从“台下观众”转变为“场上主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方式以外,还应包括论文研究、基于问题的学习、案例教学、项目训练和指导性设计等多种方式。
一、多媒体课件设计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已经广泛应用到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不断应用,它不仅没有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反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为此,通过对多媒体课堂教学的调查和分析,作者认为多媒体课件设计与使用中存在着下列问题。
1.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过程来看,人随“机”转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中心,把课堂教学过程变成用多媒体的处理与显示技术来呈现教学内容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自认为所制课件设计新颖、内容全面、环环相扣,在教学中就按照课件设计思路按部就班、层层推进,全然不顾学生的学情及所思所想,机械地点击,不停地放映,实行“机灌”。由于大部分教师的课件仅是其课本的翻版,普遍存在信息量过大的缺点,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节奏,进而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
2.从课件内容的呈现来看,屏幕呈现的内容以文本的形式呈现较多,全是肯定的陈述句教师把课件内容一次性全屏幕呈现,或竭尽全力在课件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求新、求异、求变化,力求字字有动画,帧帧有特效,处处与众不同,致使学生在听讲学习时要么应接不暇、走马观花,要么缺失思维、身心俱累,从而对教学环境造成了干扰,影响了教学情境,扰乱了教学思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形成了“教者手忙脚乱,看着眼花缭乱,听者心慌意乱”的“三乱”现象。
3.从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交互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用过多的用书面语言来读课件的内容,丢掉了教师的体态语言和教学语言。教学思路被媒体所左右,教学风格被媒体所淹没。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发挥,再加上教师的板书内容设计不足,提问问题不深刻,限制了W生对学习问题思维的连续性和灵活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顿悟”感觉和体验不再出现,学习激情无法激发,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潜能,不利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师创造性教学的开展。显然,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时,在短期内,由于课件设计的内容多彩,画面鲜艳,内容呈现形式多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但是由于课件内容亮暗变化、频闪不稳、设备老化,再加上屏幕画面内容对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的冲击和新鲜感的的降低,会造成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疲劳,学习情绪下降,影响学习效率。
上述问题,如果长期以往,最终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激情,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在多媒体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堂教学丢灵魂的问题也就随之产生。可见,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不一定能够起到好的作用,只有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掌握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规律,才能有效发挥技术的作用。
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概念是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教师、学生、多媒体课件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注意把教师、学生的主动性和多媒体辅助教与学的辅有机结合,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教学中,要适时的播放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建立问题学习情境,演示操作过程。多媒体课件呈现的内容不仅体现教师的教学策略,更要体现学生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发现与获得知识的能力。
其次,在呈现课件内容的过程中,教师适时插入问题和对话,用引导、指导和辅导的课堂教学语言,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与技能三个方面发展
(1)教师要用有感情的教学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尽量减少念课件内的叙述文字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像一尊不食人间烟火的菩萨,以正襟危坐的卫道者、说教者的姿态在多媒体计算机面前进行无感情的说教。教师时刻要牢记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同时还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
因而,教师要用鼓励,平等、清晰、简练、准确的课堂教学语言,对教学内容或课件呈现的内容进行讲解与启发,使学生心旷神怡,产生积极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内心世界的共鸣,激发他们对知识的不断探求。
(2)建立由独白到互动,由注入到激思的互动教学形式,发挥课堂教学语言的导向性、凝练性和丰富性有互动的课堂讲授是任何现代化教学手段永远无法代替的,这是由于在互动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此,利用多媒体授课时,在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设计的教学策略下,教师要采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等方法,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充分地利用讲解空间、师生互动的空间,深入浅出讲解和启迪。利用有感情的声调与语速变化的教学语言,采用“带”问题,诱导学生的“想”的带动方式,通过指导、点拨、激励的促动措施,展现教学艺术,促进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
加强对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为了适应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职业发展的要求,更好地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信息化教学水平,需要对教师开展现代教学理论和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教师提高将技术有效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的能力,正确认识到新技术的应用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在理念和行动上实现由传统的权威控制模式向尊重学生生命主体的互动对话方式转变。
学生的科学基础知识,良好的文化修养,各种能力的培养提高主要还是来自学校的课堂教学。在课堂中如何让学生经常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对学习新知识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是课堂教学课件设计与应用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设计与应用课件的主要目的。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件的设计策略、教师的使用策略;取决于教师教学语言与课件的教学优势的共同发挥。在多媒体课件辅助下,通过建立平等交互课堂教学活动,把“结论”变为“新的问题”,注重由“问题归纳”教学变为“问题演绎”教学。师生在交互对话中,通过思想的相互碰撞,迸发出新智慧的火花,引发出创造的灵感和冲动,重新建构知识意义,使学生甄别真善美,提升道德人格,涵养个性,使多媒体课件在辅助教师授课中发挥出应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占敖.对多媒体教学现状的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2):64-65.
2013-2014学年开学初,确定吉林省通化市靖宇中学为本年度英语学科教研活动典校。通过实验典校的设立,为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起了积极作用,获得了师生们的好评和认可,满足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需要,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实现了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也提高了个人对开展好教研工作的信心。
二、成立校级“英语学科中心教研组”,为打造教研组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组建由学校各年级备课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组成的“靖宇中学英语学科中心教研组”,充分发挥中心教研组的集体智慧、骨干教师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本校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根据学校学生、教师及办学水平的实际情况,有效开展特色教研活动
1. 改变传统听、评课活动为“问题设计―课堂教学观察―提交教学观察报告”活动。打破传统的开学初推门课活动,我利用开学初各年级集体备课研讨时间,先将各年级组教师及学生在英语学科教与学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梳理,然后组织中心教研组成员每年级确定1~2个问题,如高一年级“做好学生英语学科的初、高中衔接教学策略”、高二“如何做好词汇教学”、高三“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等问题,和教研组成员共同研究,分解细化这些问题,听课前统一设计出课堂听课的要点,做好分工和记录,以“问题设计―课堂教学观察―提交教学观察报告”的形式开展听、评课活动。活动期间我们进行了“同课异构、教学设计与反思评比、学生单词比赛等竞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2. 改变口头反馈为书面调研报告。在开展典校教研工作中,改变以往听课后单纯和教师及相关领导口头评课、说出反馈意见和建议,我坚持做到每次对本校的教学情况调研结束后,细化调研工作,撰写书面教学调研报告,报告按类别细化提供给教师及领导,为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领导决策提供有效参考。把点的思考转化为面的指导,既为学校提供教育教学政策制定的可信依据,同时成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例如,2013年对靖宇中学通过为期一周的教学调研活动,主要通过听课、评课、教研组活动、教师交流、个人观察等方式,在初步了解了靖宇中学英语教学现阶段各年级的课程进度、课时安排及几位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和任教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后,及时撰写了关于取消高中晚自习后,英语学科教学出现的问题与策略方面的调研报告。
3. “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提高教研活动实效性”。靖宇中学是我市的普通高中,学生基础差,特别是对于英语学科,学生们在初中已经形成了被动学习,甚至放弃学习;针对这样的学情,教师们对学生学习策略研究以及对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的关注度越来越强。经过我和学校中心教研组教师多次研讨并达成共识,只有通过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实现本校的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于是,我们将课题研究作为为开展教研活动的突破口:
(1)确定课题。经过带领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回来做调研问卷、查阅资料等准备后,我们先后召开了四次教研组工作研讨会,大家积极献计献策,最后确定了“双案导学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简单地说就是运用“双案导学”的方式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如何科学调控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行为问题,高效推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2)制定实施方案。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做好相关的调查研究工作。组建研究队伍,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论证课题价值和可行性,请专家对实验方案进行反复论证,确定最终研究方案。
(3)组织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利用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我们增加了90分钟的理论学习时间,通过自学、网上学习、观看讲座及专家报告等形式学习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相关知识;了解研究动态、研究成果,参考或直接应用相关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理论知识。
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方案。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是合理的,什么样的课程是学生所需要的,这是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方面各有特色,这就决定各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内容等方面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否则无法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的专业人才。目前,大部分高校均按专业招生、培养,也有部分院校按大类招生,分类培养,而地理科学类专业还没有成熟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计划。本文试图根据高校的特色和地理科学类专业本身的特点,结合本校近5年来的实践,对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设置进行一些研究,以期促进地理科学类专业人培养。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依据
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重基础、重能力、重创新、‘淡化专业方向已是大势所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地理科学类专业按大类培养人才成为必然。
地理科学类专业采用重基础、宽口径、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地理学专业基础、城乡规划及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符合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要求,适应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以及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等专业机构需要的专门人才。具体而言,gis专业合格本科毕业生能够胜任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与地理信息产业有关的技术应用与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具备较好的科研潜质能力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可通过推荐免试或考试录取为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具备地理学和城乡规划、资源管理等相关应用领域宽广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合到规划、国土、环保、城建、旅游、房地产等部门工作,或到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相关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二、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地理科学类专业本科教育既不同于职业教育,也不同于研究生教育。它既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背景知识,又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其职业定向性比较强,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要在社会相应领域从事与自己专业知识相关的职业活动,为社会服务。本科阶段的实习,既要求学生实习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更要比较熟练地掌握从事专业活动的基本技能,还要为将来研究生阶段和继续学习打下较好的研究基础。因此,在目前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课程体系的建设、课程的设置要和职业需要尽量缩小差距,以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课程体系构建的根本目的是向学生提供一套比较完整的符合专业需求的知识能力结构。地理科学类专业应突出地理学的大背景,也更需要加强相关主干学科的专业知识、专业应用技术与技能,注重综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强化能力培养、注重素质教育、增强适应性的基本思路,培养具有创新潜能和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具体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应是培养目标和促进培养目标的充分体现:(2)既要考虑地理科学这个大背景,又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这两个专业特点以及发展需求;(3)应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并为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4)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5)应考虑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6)必须加强实践课程的分量,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地理n-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设置
1.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及特点
课程体系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开放性的知识与技能的概念组合体系。其系统结构的形成不仅要使所包含的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专业应用课等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且还必须正确地反映培养目标和专业要求,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符合学制及学时限制。前者是课程体系内各门具体课程的相互联系,称为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后者是课程体系形成的环境条件和制订依据,即为课程体系的外部环境。环境制约着系统,系统要适应环境:功能决定于结构,结构要适应功能。这二者的相互作用称为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模式(见图1)。
建立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模式,要求在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1)课程体系形成的环境条件和制订依据;(2)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在此基础上建设与相应科技发展、社会需求相适应,功能最优、体系先进、内容完整的课程体系。
2.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构建结构化的课程体系,突出分段式和个性化培养。按照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统筹的原则,改革课程体系,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和个性化课程“四位一体”的结构化课程体系。
构建系列化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科类型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强调大类培养,构建基础性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宽口径发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设置专业发展课程,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统一。根据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和社会现实需求,设置个性化课程,注重学生兴趣和特长发展。同时还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和实际,辅修双学位,拓展知识面。
可以实施“1.5+1.5+1”分段式培养。前1.5年前主要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核心课程,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大类核心的基础知识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中间1.5年主要开设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发展必修课程,突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生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最后1年主要开设专业发展选修课程和个性化课程,突出学生的多样化培养和特长发展。
转贴于
要注意强化实践教学,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完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性课程教学是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专业课程实习实践、课程野外综合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社会实践等。专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可以利用学校教学实验基地,社会实践则需要建立社会实习基地,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
基于对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则,笔者提出该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见图2)。该构建方案包括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群、学科基础课程群、专业发展课程群、选修课程群和专业实践课程群5个课程群,每个课程群又包括若干课程类。
3.课程设置
根据前述课程体系建设依据和原则,结合本校实践,笔者提出高等地理科学类非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具体方案(见下表)。
4.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的特点
(1)突出地理科学类专业综合性的特点。上述课程设置突出了地理科学类专业按大类培养的特点。地理科学类专业牵涉面广,主要涉及地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同时与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紧密联系。为此,本课程体系除涉及公共课和数学基础外,涉及自然地理学、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地图学、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科学等有关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现代地理学的主要学科构成、基础知识等有一个比较综合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充分考虑各自的专业特性以及发展需求。虽然gis专业和规划专业均属于地理科学类专业,但它们又各有特点。gis专业具有比较明显的技术性特点,对计算机技术等有较高的要求;而规划专业又与资源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紧密联系。因此,该课程体系充分考虑了专业发展需要。
(3)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方案非常重视地理科学类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地理科学类专业学生,在修完相应的学科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兴趣和将来发展需要,选择相应的应用课程。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从理论技能衡量转化为综合能力的考量。高校体育公共课是相对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补充,有效开展这一课程教学,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一、高校体育公共课设置礼仪课程的作用与意义分析
自古以来,我国就特别重视开展礼仪培养和教学。而随着中西融合进一步加剧,当前所开展的礼仪课程教学,实际上就是对中国传统礼仪的继承和对西方礼仪的借鉴和吸收。同时也是学生应对社会竞争的必然要求。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开设礼仪课程,实际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开设礼仪课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礼仪规范和行为要求,从而帮助学生在求职、参与工作中都能有较为良好的表现,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而好的礼仪风貌,能够为刚入职场的学生提供有效帮助。其次,良好的礼仪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以及承受社会压力的能力。当前很多大学生,缺乏与社会实际的沟通交往,往往很容易在刚刚进入社会生活、工作中遭受挫折,但自身又很难以接受。长此以往,实际上阻碍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此外,开展礼仪课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人文素养,而这也是培养综合素养人才的关键和重点。当前高校学生主要是“90后”群体,这些学生中多数是独生子女。而该学生群体的主要问题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必要的规范和礼仪,可以说,其礼仪知识是缺失的,因此,在高校体育公共课程中设置礼仪课程,能有效培养学生缺失但必须要具备的人文素养。
二、高校体育公共课设置礼仪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1.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高校体育公共课设置礼仪课程是否合理,其关键点之一在于是否符合当前体育教学规范的必然要求。随着高校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培养人才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和技能教学,培养人才的综合实力是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礼仪知识作为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正是以往体育教学中所缺失的内容,也是改革的趋势。因此,从课程改革的要求来说,设置这一课程是符合教学要求的。
2.符合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是学生,学生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随着各种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当前学生了解其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逐渐丰富,学生也希望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到一些能提升自身软实力的内容,而包含礼仪知识在内的文化教学课程都是学生追逐的重点。检验和决定任何课程是否设置的重点是学生能否接受,这是最关键的。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课程就有开办的意义。
3.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人才培养是一项体系化、系统化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缺少。在高校体育公共课程设置礼仪课程是充分结合了人才市场需求、综合人才培养目标之后的结果。因此,这一课程的设置符合全面人才培养的重要要求,也能满足学生适应就业需求的客观要求。同时也必然会被学生所接受。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设置礼仪课程正是人才培养终极目的的重要要求。
4.符合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
想要成功开办某一课程,其关键就是看其是否可行。设置礼仪课程,是完全能够成功落地的。首先,其教学内容是体系化的。无论是传统礼仪知识,还是西方现代知识,礼仪知识都具有完备的知识架构体系。其次,其教学资源是丰富的。教育学生掌握一门知识,不仅需要理论化的知识,还要有相应的实例。礼仪知识教学是最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学生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检验。最后,其教学方向是切合实际需求的。教学活动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高低是决定这一课程价值和意义的重要指标。毋庸置疑,礼仪知识教学,能够很快与市场需求相对接。
总之,礼仪教学是一种潜在的教育素养,是与人交往最基础的要求。学生一旦具备了良好的礼仪素质,可以使其学习和工作得到巨大帮助。因此,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加上人才培养内涵逐渐丰富,开展这一课程有着巨大意义。
收稿日期:2007―12―15
作者简介:王 毅(1982―),女,汉族,山东省邹城市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一、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的意义
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是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目标,也是社会的需要,课程设置作为研究生教育中的关键一环,在实现教育目标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视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确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在理论上可以拓宽研究生教育培养方面研究的领域,丰富研究的内容。在实践上可以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建议的提出对我国的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有所启示,使课程结构更加合理,从而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研究生课程结构不合理的原因
(一)历史的原因。“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相对较短,在确立研究生教育之初,其课程设置主要是模仿和借鉴国外课程设置的体系和模式”。①所以难免会出现不顾自己的国情,而照搬国外的情况,这样就会出现许多不合理的现象,同时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课程设置的经验上还比较缺乏,这些都导致了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的不合理。
(二)社会原因。近几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在全国范围进行了大规模扩招,由于人数的增加和跨专业硕士生的增加,给我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增加了难度。由于学生本科阶段的理论基础大不相同,尤其是跨专业学生在进入新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该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学生人数的迅速增加,还造成了师资力量的短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对研究生课程设置产生了影响。
(三)内在原因。研究生教育在我国目前还是精英教育,研究生的就业情况,从总体上讲要优于本科生,这就导致了我国高校大都把教学的精力放在了本科教育上,对研究生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在课程设置中基本上沿袭了本科教育的模式,没有体现出研究生课程设置和教学的特色。
三、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具有随意性。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及专业点的增多,课程设置急需规范化。有些培养单位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并不完全取决于培养目标,而是根据师资情况而定。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开什么课,有些应该开设的课程因为没有师资力量而被取消,存在因人设课现象这就使得研究生课程体系极不规范。此外,研究生课程设置还存在短期行为,有些专业完全根据社会职业的变化来调整和开设课程,不考虑专业和学科的结构体系。课程建设缺乏长远、全面和系统的规划。
(二)课程内容陈旧,并且许多内容与本科阶段重复。在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的衔接上,研究生的课程内容没有突出其独有的要求和特点。一些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甚至专业课都与本科课程存在严重的重复现象。而在课程教学方法上,也仍然以讲授为主,调查研究为辅,研究生无法真正参与到导师的前沿性研究中来。课程设置及其内容,是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经济和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和缩影,它的演变不可能脱离整个社会变革的趋势。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层次、规格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人才的类型要求也趋向多样化,尤其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而单一、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是很难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多样化的高层次人才的。
(三)对综合课程重视不够,缺乏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研究生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所谓专业,指的是专门行业或职业,是专门教育形式的一种。典型的专门教育模式是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把课程组成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过修习些课程,最后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②在研究生专业性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明显的突出了课程体系的专业性和专门化。然而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总量的增加,使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表现出高度综合的特点。现代社会发展的许多问题,仅靠某种狭隘的专业知识是难以解决的,需要多种科学去协同解决。
(四)专业课程设置过于狭窄,不能有效地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就目前研究生开设的具体科目来看,既有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课程,又有政治理论等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还包括英语、计算机应用等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但事实上,这些却还远远不够。我们这种看似完整、涵盖面较广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的质量却是平淡而受到公众质疑的,这一点可以从种类繁多而水平参差不齐的期刊和他们的学位论文所涉及的主题中清楚的体现出来。课程设置范围的狭窄在研究生选题时限制了其视野,使其不能进行有价值的创新性研究,从而无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五)研究生外语课程设置不合理。研究生的外语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两个部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公共外语课对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所选用的教材以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本科阶段没有多大区别。“研究生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帮助他们继续向语言运用进行转化。研究生阶段作为学生在校学习的最高、最后阶段,这一阶段理当把好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这一关。显然,目前的课程设置状况是难以完成研究生阶段英语教学的任务的”。③
(六)选修课的设置存在弊端。开设选修课的目的是帮助研究生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理论,扩大知识面及培养相应的能力。但目前,研究生阶段开设的选修课程也还只是对专业课程的补充。事实上,“我国近代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选修课程并不重视,课程设置也比较随意,而且课程设置并不是着眼于社会、知识和研究生的需要,只是因为其他课程已经占满课时,而把一些被认为是不甚重要的科目列为选修课程”。虽然后来情况得到很大改善,但是也没能真正体现选修课的意义和优势。一直以来,科研方法的传授没有受到重视,缺少培养研究生治学能力和获取知识能力的课程和环节。
四、构建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我们所要倡导构建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是能够给研究生提供一种强有力的指导,既指导教学又能指导学生构建自己的智能结构体系,并主动地拓宽加深。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专业方面加强基础课的学习,在应用的同时,进一步拓宽和加深知识的内涵。培养研究生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激发他们的潜能,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程体系构建应与研究生学制的调整紧密结合。当前我国的研究生学制正从过去的三年制向两年制过渡。研究生学制的改变实际上是对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功能的重新定位。三年改两年,是为了培养更多实用型的人才。研究生学制的改变,不仅要求我们重新安排和调整现有课程的门数及课时,更重要的是根据新的培养目标,重新规划现有的课程体系结构。
(二)实现课程的一体化,保障课程体系的层级性。研究生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缺乏层级性,与本科生课程拉不开档次,是目前我国课程体系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的在读研究生中,应届考取的在一半以上,并且这个比例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对本科、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进行一体化设计,不仅是应届生比重增大的要求,也是关注不同教育层次课程间的差距,避免课程内容简单重复,保障课程体系的层级性。
(三)增设选修课,并给予研究生充分的选择权。鼓励和指导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给研究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性和更大的选择空间。这样有利于开阔研究生的视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解决知识结构的个性问题,以适应各种生源、不同类型的培养模式和专业研究方向的需要。
总之,要提高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研究人才,就要“在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和重创新的原则,突出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课程是关键。要培养高层次的创造型人才,其根本就在于对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适时改革。通过改革课程设置,使其教学内容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对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要注重拓宽层面、夯实基础,反映出本学科发展的新动向。
注释:
一、引言
根据华南师范大学2008年以本校的17个院系的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包括师范生和非师范生,进行了一次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44%的学生认为“经验及实践能力”为最重要的因素,这与企业招聘中的要求相吻合。有33.0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处于劣势状态,“实践操作能力”在最欠缺能力中排名第二,有48.97%的学生希望能获得“更多实践机会”。通过对招聘企业的用工需求和学生的需求的研究,可以发现“经验和实践能力”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着大学生应聘成功与否。这种现象的存在对高校的实验(实践)课程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提高实践能力的课程的开设上必须凸显动手能力,同时还要体现该领域业务的更新,并保持前沿性。但是一些带有保密性质的行业,如《银行会计》课程的开设涉及到部分机密岗位和保密条款,因此在对在教材的选用和教师的讲解上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银行业的部分岗位具有高度的机密性和责任性,不是所有的银行职员能接触到银行的所有保密性业务,非岗位人员不能独立临柜处理业务,并且很多业务实施复核制度。这不仅限制了内部人员对整体业务的把握程度,也大大的限制了外界对整体业务的了解。这一局限性充分的表现在大专院校在《银行会计》实验课程结构体系的设计上。课堂教学中的《银行会计》主要涉及商业银行临柜业务部分,主要包括存贷款核算、票据支付核算、联行往来、内部资金往来、同业往来、与中央银行往来、商业银行内部财务管理和年终决算等内容等(由于内部财务管理这一部分用普通的财务会计软件就能进行核算,所以在实验室是剔除了这一部分的),不涉及轧帐、查账等后台操作环节。商业银行是典型的负债经营的企业,在临柜业务中,特别强调帐帐、帐证、帐票相符。每天营业终了时进行试算平衡――业内称之为“轧帐”,只有在上述三个相符后才能关帐;如果轧帐不平,必须查找原因,调整错帐,最终借贷相符后才能关帐。此外,为了进一步确保操作员账务处理的准确性,银企间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对账,尽可能杜绝一切错帐的发生,故银行有“铁账”之称。
银行柜面业务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的前台业务,包括存贷款核算、票据支付核算、联行往来、内部资金往来、同业往来和与中央银行往来等业务;后台业务主要包括日终轧帐、查账、冲正和日终等四个方面。目前,国内对该门实验课程的结构设计体系一般只局限于前台业务部分,基本上没有涉及到后台业务,尤其是查账及错帐调整等业务的核算。事实上,后台业务在商业银行的实际操作中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原因是后台业务是对前台业务操作准确性的检验。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对后台业务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水平,可以对前台业务温故知新,使学生对掌握的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事实上,学习者只有通过对后三个部分的学习掌握才能真正的实现从宏观上了解整个业务的概况,达到对金融机构整体业务“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境界。
二、后台业务核算的过程及重要性
后台业务主要包括日终轧帐、查账、冲正和日终等四个方面,这一程序在商业银行柜台业务正式完成后进行。它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试算平衡,检验该天前台业务核算的准确性。如果出现借贷双方不平衡的现象,表明改天业务核算存在错误,需要找出错误账务处理,冲账后重新记账,最终达到借贷平衡的目的。通过后台业务核算,可以很好的对前台业务进行总结,对任何一笔资金流的来龙去脉有很好的认识,进而对商业银行的全盘业务有总体了解,更有利于日后账务核算的进行。
(一)后台操作的具体流程
第一步,轧帐
在商业银行柜台业务正式完成后,由专门负责日终轧帐的人员进行轧帐,以检验全天业务的准确性。轧帐员一般都是由有数年临柜经验,并精通业务柜面的人员担任,原因是在轧帐出现借贷双方不平时,需要进行查账。而查账需要掌握整个前台业务的资金往来,不精通所有柜面业务、不了解金融法规是很难完成这项工作。
轧帐后,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如果轧帐后,借贷双方余额相等
出现这种情况,则初步表明该天业务核算是准确的,可以关帐。但不能排除以下现象的可能性。(1)借贷双方的发生额没有错误,而借贷双方的帐户可能出现一方或者两方同类型帐户的串户;(2)凭证遗漏,致使借贷双方都没有发生额。
出现这种情况后,只能通过后续业务来进行弥补。(1)他日找到遗漏凭证,重新通过兰字冲账的方式补回该段时间的利息;(2)通过每月的定期或不定期对账,由顾客发现帐户余额不对,或业务遗漏,双方进行查证后,也需要通过红字或兰字冲账纠正。
2、轧帐后,借贷双方不平,则需要进入第二步查账
第二步,查账
只有在轧帐后,借方余额不等于贷方余额时,才考虑查账。帐户不平,一般是这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1)一笔业务只记了借方或者只记了贷方发生额,遗漏另一方凭证,形成单边帐,包括①遗漏联行来账查询;②企业转账只记单方账,另一方漏记;③同城清算中提回票据附件与汇总凭证不符;(2)邮划借方(或贷方)补充报单的金额与附件金额不符;(3)错记金额――这是查账中最难处理的类型,主要包括①众多的零中少记零;②金额中的数字前后颠倒;③金额数字错位,即位数向后移等等差错;④错计金额。
针对错帐的原因,需要有相应的解决方案。由于事先根本不知道错帐的原因,一般采用的试错法,根据轧帐后出现的借贷双方的差额,推测最有可能的错误。(1)最直接的方式是根据流水登记,一一勾兑。但这一方法的工作量较大,碰上业务量大时,很难进行。(2)如果是借方大于贷方,则按照借贷差额,查找否有同金额的借方发生额,如果有则再查贷方是否没有。如果没有,可以初步判断为漏记,查证后补记即可,反之亦然。(3)如果判断是附件累计金额与汇总凭证相左,则根据汇总凭证的明细记录,一一找出附件凭证进行核实;如果是附件问题,需要根据附件凭证来源进行查找、修正;如果是汇总凭证加总的错误,需要重新制作凭证记账;(4)观察轧帐后借贷差额,尝试把差额的位数进(或者退)一位,得出两者的差额,查找凭证中是否有该发生额的凭证。如果有,则可初步判断是该笔业务记账错位。(5)将轧帐后借贷差额的末位增加一个或两个零,与错帐金额轧差,寻找流水账中是否有该金额的发生额。如果有,表明是该笔业务记账错位。(6)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找出错帐原因,只能使用第一种方法。
第三步,错帐冲正
根据第二步查账找出来的错帐,由于是当天的发生的业务,不存在计息问题,进行单边冲正即可。
第四步,再次轧帐
在错帐冲正后,再一次进行试算平衡,如果借贷双方金额相等,表明轧帐成功,当天业务处理准确。如果借贷双方金额还是不相等,表明还有错误帐务没有处理好,重复第二、第三步骤,直至借贷双方平衡为止。
纵观整个后台核算过程,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关键的步骤是第二步,如何查找出错帐才是关键。这就要求轧帐员具有从宏观上把握全盘业务的水平,能够对所有业务的来龙去脉和资金流向有深刻的了解,熟练到凭借一张凭证就能基本判断出该笔资金的来源和去处。
(二)作用
从后台的操作流程来看,它要求操作员熟练掌握全部的商业银行柜面知识,尤其是对全部业务的把握程度。即通过后台操作的训练,可以使学生从微观的日常业务处理水平上升到宏观俯瞰全盘业务的高度,从总体上把握商业银行柜面的全盘业务。这对提高大学生以书本知识为背景,结合软件操作系统,触类旁通,提高动手能力,有很好的帮助。
1、增进学生对银行业务和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后台业务操作过程中,尤其是查账,以外来凭证或自制凭证为依据查找全部各类业务可能出现的差错,需要运用查账员通过对全盘业务的理解来解决查帐问题。要想熟练掌握后台业务操作,其前提一是能正确处理全部前台业务,这实质上间接地要求学生以银行会计核算准则和基本的会计原理为指导,对具体的业务具体处理,差别核算。二是对每一笔资金流动经过的环节、这些环节的核算如何、为什么要这样处理,以及如何运用银行会计理论对他们进行解释等都需要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否则很难达到轧帐员的水平。
2、便于学生通盘考虑业务资金的流动
由于轧帐是对银行业务全盘的清查,在查账过程中,每一笔业务的处理都有可能错的,需要进行冲正。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了解柜面所有行业务的核算方法和核算原理,否则很难找出错帐。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很好的解决单一片面地专注某一项或某几项业务,从总体把握商业银行柜面资金的流动。
3、依靠理论,触类旁通,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高校是理论学习的大本营,在高校学习中,首先学习基本理论,有了理论基础之后再逐步提高。《银行会计》的前期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基础》、《金融学》、《国际金融》、《利率理论》等课程,使学生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基础理论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为课程的开设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在前期课程的基础上,结合《金融会计》的理论,尤其在操作系统中,学生需要搞清楚哪些理论为哪些具体业务提供理论依据,哪些理论贯穿整个课程始终等。根据每笔具体的业务,填制相应的会计凭证,然后在操作系统中输入。在核算结束后,对照书本具体会计分录一一对应,寻找相关的理论依据。再根据书本的具体分录填制凭证,看是否与具体业务的核算内容一致。经过如此循环反复,既能加深学生根据具体业务进行操作,联系书本的具体理论内容,同时又能使学生在书本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4、有利于培养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
对于银行业务,学生基本上都是初学者,而初学者的最大毛病就是粗心。通过轧帐、查账、冲正的磨练,使他们意识到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如果不本着仔细、严谨的态度,就有可能出现差错,差错意味着轧帐后需要查账。一天经手多笔业务,很难明确的判断哪笔业务错了,只能运用技巧逐笔查找。经过几次磨练,一方面对业务的处理更加熟悉,二是加强了严谨的意识,尽量在账务处理过程中不出现差错。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部分学生粗心、处理事务欠严谨的问题。
三、具体课程结构体系的设计
(一)保留一般的核算内容
在传统的《银行会计》实验课程的设计中,一般都包括了存贷款的核算、联行往来的核算、外汇业务的核算、同业往来的核算、与人民银行往来的核算、内部资金清算和年终决算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传统《银行会计》的实验内容,也基本囊括了商业银行的传统柜面业务。尤其对刚刚进入商业银行工作的学生而言,这事他们主要接触的业务。因此,传统试验课程结构的设计对学生初步了解了解商业银行业务核算很有帮助。
(二)增加后台操作的内容
在商业银行的所有业务中,经过一段时间的业务工作,对业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才能被安排进入从事后台操作。也就是说,进行后台操作必须具备一定的业务素养才能担任。后台操作主要涉及到扎帐、计息、联行往来的后台核算等。尤其是扎帐,涉及到了当日全部业务往来,包括现金、存款、系统内往来、与人民银行往来、同业往来、联行往来包括查询和查复等所有的资金流动。根据会计理论,对每笔业务进行考察,根据金融业会计核算、审计管理条例进行核算和管理。
学生经过前台业务的学习后进入后台业务核算。在这个阶段里,通过每天的查账、错帐冲正等业务处理,可以巩固、再熟悉前台业务,对单一独立的前台业务有更深的了解,更加深入的了解每笔业务的资金流动需要经过的环节、每个环节需要进行的会计核算,以及在这个环节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什么。如果出现错误会诱发那些可能的后果,这些操作在那些地方与《商业金融机构会计、审计核算管理规定》的精神相悖等等,都可以通过后台操作后学习获得。
在后台操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以资金流动为主线,串联起每一个岗位的业务,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框架结构。然后以查账为粘合剂,把全部业务糅合在一起,浑然一体,形成一个相互关联,互相呼应的整体。
(三)增加业务处理的理论体系支撑
任何银行会计业务和会计准则都是有相应的理论体系支撑,高校中的课堂实验教学不同于企业单纯的岗位培训只注重时间,不注重理论。在高校的课堂实验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的理论教学优势,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地利用学生先前积累的理论基础,而且能缩短从理论到实践的时间,逐步学会如何理论联系实际,从一门课程延伸到多门课程。
总之,在高校实验教学中,首先需要利用已有的理论基础在总体上为学生架构一个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总体框架结构图;其次,在这个结构图下,逐步学习各个环节的具体业务;最后,通过实验室的模拟操作对基本理论和框架结构图进行实践。在这部分的教学中,要常常结合书本、实际和基础理论三者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切实了解书本理论是为实际操作服务的,实际操作是书本知识的体现,基础理论是制定实际操作规章制度的依据。使学生明白,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对应书本上的具体会计核算,他都有具体的支撑理论,根据相关理论可以处理具体的业务等等。通过这样的教学实验,就能使学生把三者联系起来,融会贯通。最后通过后台操作的学习,从宏观上把各个环节的具体业务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从表面上看,高校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从更深层次上来看,高校需要缩短学生从书本到实践的时间,依靠理论来指导实践,这才是高校的日常实验教学中的重点。高校不能只是授其表面技能上的“鱼”,更应该授其以理论为基础的“渔”,通过理论能触类旁通的“渔”,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高校的特殊功能。在校大学生年纪轻,理解能力强,接受能力强。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年龄段的特征,适当增加教学内容,引导他们从更高的角度去俯瞰商业银行的全部临柜业务,然后再深入到具体的业务。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具体业务的了解,而且能增强学生从宏观上对商业银行业务进行把握,最终形成商业银行柜面业务资金流动的体系结构图,达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姜海丽.现代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流程再造探讨[J].经济师,2010,4.
[2]朱小刚,吴彤,葛忠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初探[J].现代金融,2010,4.
[3]任玉栋.新会计制度对银行业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0,6.
[4]柯可.新会计准则对权行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J].金融会计,2005,6.
[5]邹力.新准则下银行贷款核算差异及应注意的问题[J].商业经济,2008,2.
[6]田瑞锋,孙玉甫.实施金融工具准则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