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工程管理经验交流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抓制度,规范行政许可权力运行
一是健全和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提高行政审批工作透明度。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等规章制度作为基本理念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形成行政许可长效工作机制;深入贯彻政务公开制度,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办事结果、监督电话。对每个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申请条件、审批依据、审批程序、审批期限、审批结果以及申请审批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等,都应当十分明确、具体地对外公开,在网站上公告,并通过触摸屏、办事指南手册等形式予以公布。完善投诉处理和反馈机制,建立投诉举报情况纪录本,并将处理结果于7个工作日内以书面的形式反馈当事人。
二是认真梳理行政审批事项的工作流程,制定更加科学、严谨、规范、合理的办事项目工作流程,严格行政许可审批流程管理,最大限度地简化办事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将许可工作制度汇编成册、许可工作流程及申报资料样本印制成文本便于群众查阅、对照和办理,同时设立“许可事项告知单”,把发证后有关注意事项随许可证一并发给办事群众,便于社会各界及时办理各类事项。
二、抓管理,提高行政许可审批效率
一是规范业务受理。符合要求予以受理的,要在法定时限内予以办结;对不予受理的申请,应说明政策依据并及时反馈给办事群众。对申请材料不齐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窗口工作人员应一次性书面告知服务对象需要补齐的全部内容;窗口工作人员接受咨询,应一次性完整告知服务对象询问的所有内容。
二是落实首问责任制。在县行政服务大厅城管窗口,设立首问责任窗口,指定首问责任人,遵照“一窗口办事,一口清告知,一次性办结”的首问原则,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决不允许以“不知道”、“人不在”等为由推脱而让群众多跑路。实行外出告知制度,凡外出执行公务时,必须在醒目位置写明去向、返回时间、联系方式等,以方便群众联系和办事。
三是推行“变更事项直接办理制度”,开通“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绿色通道。在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程序和环节,对符合法定条件不需要实施现场勘察的事项,如变更《市容管理许可证》由承诺的5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窗口工作人员受理后,立即将材料转入后台工作人员办理,经工作人员呈局领导签字审批后,当日办结、送达。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为方便距离相对较远的办事群众,须经局领导签字审批而局领导暂时不在的,科室领导可以直接办理,事后再请局领导补签。
四是实施网上行政审批,倡导高效服务。对符合法定条件,由法定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承诺5个工作日办结(1个工作日受理,1个工作实施现场勘察,对现场勘察符合标准的3个工作日内审核、审批、办结、送达)。
五是注重信息反馈。窗口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承办事项的信息反馈工作,通过电话的方式对承办事项加强督办,确保按时办结。对已办结的事项要在第一时间通知申办对象。针对受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无法自行解决的应及时向领导反馈。
三、抓基础,规范行政许可服务行为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素质。行政许可工作人员要加强相关政策法规以及业务知识学习,熟悉与业务工作紧密的政策法规精通业务,为办事群众提供高效的咨询服务。积极开展规范文明用语,服务礼仪和业务技能培训等活动,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本领,规范服务行为。
二是规范服务,展现城管风采。在许可工作中推行语言、仪表、行为、环境四种基本服务规范。
语言规范:工作人员主动使用十字文明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不讲服务禁语,普及行业规范用语;
仪表规范: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坚持规范着装,佩戴工作牌,整洁干净,仪表端正,举止文明,态度和蔼;
行为规范:熟悉城市管理业务知识,熟练掌握业务技能,办事简捷高效务实,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爱岗敬业、团结互助、积极进取,自觉维护药监形象;
进入四月份以来,我们按照公司和矿的工作安排,在全矿部分单位进行精细化工作试运作,整体实施有序、正常。
首先,我们向采煤队、运输区、运行队下发了《实施方案》,各单位反复讨论,并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我们积极采纳,对实施方案进行了第九次汇编整改。
其次,我们通过网络化平台,下发了《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学习资料》和《增值双十策》文件、实施案例,并通过不定期走访、到基层单位讨论研究、上报心德体会等工作,在基层单位影响力较大,使精细化工作至上而下的得到贯彻、落实。
第三,抓制度落实,采取跟踪到位的政策。近一个月以来,精细化办公室部分工作人员深入到采掘第一线,在采掘面生产工作中,找漏洞,抓实效。协助各职能科室做好制度落实工作,对不完善的地方及时进行补充。现在各单位材料使用合理,杜绝了丢失、浪费等现象,材料费持续下降,充分体现了精细化的成果。
通过努力,现在全矿各部门的精细化管理工作都按照即定的实施方案进行,我们相信,精细化工作会对我们矿区的管理工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2006年11月16日至2006年11月17日,由卫生部疾控司、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主办,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心脑血管防治研究中心承办,“有一切”社区健康网协办的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杭州如期举行。卫生部疾控司慢病处处长孔灵芝等领导,及著名心脑血管专家,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等十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出席了大会。大会就我国心血管病的防治任务和行动做出了明确的指示。
在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杨敬致欢迎辞后。卫生部疾控司慢病处孔灵芝处长首先就如何深入开展全国心血管病社区防治工作进行了动员报告,并指出社区慢病防治是一项非常有意义并且利国利民的重要工作。到会专家相继针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滥用抗生素等,指出了我国心血管病防治任务、策略,并给出心血病社区防治的指南。从国家政策的高度上巩固了大家从社区防治慢病的信心。
大会第二天由浙江省杭州、嘉兴、绍兴的三个代表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代表城市、城镇、农村进行了工作汇报,着重提出网络信息化推进社区慢性病服务模式的转变,对利用“有一切?社区慢性病综合管理系统”平台规范、规模、信息化所做的尝试进行了一定的诠释与感想,并针对实际工作出现的问题对专家进行了提问和热烈的讨论。令人振奋人心的是使用了U1000.net健康管理平台后大大提高了社区医院的运作效率,使浙江的三个试点都取得了可人的成绩。这种由浙江省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在全国首创的社区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受到来自全国各地代表的广泛赞誉。特别是经过了大医院心血管病专家培训指导,利用“有一切R社区慢性病综合管理系统”科学管理高血压人群,活跃在杭州社区的“健康管理专员”活动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这种从国外引进的疾病管理模式.能使已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得到了更有效的治疗,更重要是的还能够有效地降低社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大会最后由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作了总结发言和热情洋溢的讲话。她表示:本着要有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危机意识,而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控制的好坏遇到了严峻的考验。当前的形势是有利的,要利用好局势做到避免“试点成功,推广失败”。在还不成熟的方法体系下,我们需要唤醒病人的健康意识;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要做到控制和检测,让病人随时感到安全和及时。合理利用好现代化的信息平台系统,使本项目成为让国家骄傲、医护人员自豪和病人满意的人性化工程。
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人力资源的需求是不均衡的,而且每个阶段所需要的工种也不尽相同。因此常常会出现有些项目某一时期人员相对过剩,而有些项目却苦于找不到人。在企业发展规模快速扩张时期,人力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已是迫在眉睫。物资集中采购是大型企业的通常做法,这也是企业“以量换价”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大量物资从对外采购到对内各个项目的供应,期间还要实现大批材料间的合理串换以及设备间的合理调配等资源管理工作,仅仅依靠精密的计划是不够的,建设工程受施工环境、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有时一拖就是几年(例如一个拆迁问题就可能影响一个工程多年)。因而充分集约企业有效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企业成本,已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方向。基于“大数据”信息化平台的工程管理体系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正确、可行的方法。
1.2适应企业流程化和标准化管理的需要
传统的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强调技术创新、工法研究、论文编写以及对工程现场技术问题的处理等。相对而言对技术的传承、积累、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做得不够,很难形成具有企业特点的技术资源库。新员工常常连基本的表格填写都弄不明白,更无法谈及熟练掌握核心技术要点。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企业的管理人员数量增长远远不及规模的增长。为了加强控制、保障效益,企业不得不提高流程化、标准化管理要求。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却是由于数据不能共享,员工的重复工作大幅增加,且数据错漏频多。以大数据技术思维创新技术体系的管理方式和内容,变革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是适应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革命的迫切需要。
2基于“大数据”的工程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思路和框架
2.1基于“大数据”的工程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路
基于大数据的工程管理体系构建的思路是:用大数据的思维构建工程管理体系,是将工程管理全过程数据(并非只是样本数据)进行归集、分类,然后通过互联网在系统内进行共享和处理,实现思维共享,实现工程管理的系统化、系统运行的流程化、流程控制节点的表单化。用数据驱动系统建设,用数据应用的新要求推动数据积累,数据流动推动管理流程化运行,数据的变异推动监管系统的完善。
2.2基于“大数据”信息化平台的主体框架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平台主要包括“大数据”库与工程管理系统两部分,相对于现有的工程管理软件,其核心是集成了企业管理经验的数据库,信息平台的开发是工程技术人员主导开发,强化了现场管理的主要控制点,适用性强。“大数据”库收集了工程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诸如技术、质量、安全、成本等方面的各类基础数据,为了便于数据归类及查询,分别建立了技术质量数据、成本管理数据、安全管理数据三个子数据库。工程管理系统是针对项目而建立,实现对项目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的过程管控。它包括四个子系统:项目综合管理、技术质量管理、成本过程管理及安全生产管理。
3工程管理系统建设的基本要求、主体功能及主要特点
3.1基本要求
(1)便于访问和查询
“大数据”库不仅应满足对企业全过程、全方位所形成的数据信息进行及时收集、分类储存,便于分析处理,而且应能与工程管理系统实现有效链接,便于对信息数据的访问及查询。
(2)实现对工程项目的高效管控
该系统能够对工程项目全过程、全方位进行远程管控,实现项目质量、安全、成本、进度等子系统的无缝对接,使管控指令及时下达,并迅速获得反馈信息,实时对项目执行效果进行评价。
(3)硬件设施能满足系统运行以及扩展的需要
企业中心服务器、网络传输带宽及数据采集终端必须满足系统运行,并且应预留出足够的扩展空间以适应系统持续改进的需要。
3.2主体功能
(1)实现项目的动态管理
该系统通过“大数据”库与管理系统的互动功能,从项目合同签订伊始到项目竣工结束,建立项目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的动态数据库,实现项目质量、安全、成本、进度等子系统的无缝对接和远程管控。
(2)实现标准化和系统化管理
该系统为资料编写流程、收集要求、操作人员行为规范、样表和示范文本等资料的标准化管理提供了依据,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资料实时归集、分类存储,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
(3)提供咨询服务和培训指导功能
数据库中的样本、范本、各种说明要求按照国家及行业现行规范进行编制,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数据、方法等经过提炼与总结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企业管理人员通过便捷的查询和借鉴,能够快速了解和熟悉自身业务,从而不断提高综合管理素质。
(4)提供即时交流互动平台
该系统搭设了网上沟通交流互动平台,提供了企业员工相互间进行经验交流、问题探讨的通道,并能借助企业内、外专家库链接窗口,实现对各专业疑难问题(如技术难题、成本组价)的实时快速处理,并与手机联动,确保沟通的及时性、有效性。
3.3主要特点
(1)总结经验形成技术核心竞争力
将企业历年来在工程管理中所形成的各类数据(包括技术方案、质量管控技术方法、工法、成本参数等),根据新的管理系统要求,重新进行收集、分析、整理,数据库与管理系统之间统一协调。同时通过系统运行,将外部先进知识和企业不断发展形成的新知识充实到数据库中,实现对现有数据的更新,确保数据的先进性。
(2)简化管理工作
数据库中存储了各类工作表格、表单、样本,包括记录工程实体质量的资料表格、进行安全管理的台帐表格、收集进度数据的统计表格、控制成本的消耗表格等,并且每种表格在何时进行填报,如何进行填报,数据库中均有模板及说明,工程管理人员只需要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填报,数据交由信息化管理中心进行处理、反馈,大大减少管理中的重复劳动,分工更加明确,管理工作得以简化。
(3)样本模板标准化和信息的集中处理降低对一线员工的要求
系统中的每个管理节点,其具体工作的相关要求均按照国家、地方、行业的管理标准,结合企业的管理流程,编制了大量的样本文件和模板,并对每项工作要录入的数据作出明确规定。对一线每个岗位的要求就是做到数据录入的及时性与正确性,而信息处理则集中在公司各职能部门或外包单位。弱化了对一线员工的技术要求,使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场生产及管理中。
(4)通过平台数据流动实现资源的集约化管理
通过运用“大数据”信息化平台进行工程管理是对原有管理思路及管理路径的突破。原有的管理路径是点对点的单线程管理,例如:技术问题→技术部→总工程师,成本问题→成控部→总经济师,技术数据与成本数据在总工程师与总经济师之间发生交互,降低了管理效率,采用信息化的管理后,由于信息化平台的介入,使得多个职能部门间能够并行管理,数据交互可发生在任何时间及地点,提高了数据利用率。利用互联网及信息化平台使管理路径中存在了共享机制,平台及时了各类资源信息,包括设备、人力资源、材料、劳动力等,管理人员可通过平台调用、查询各类数据(人员、物资、技术资源等),实现资源共享。例如某个工地刚进场一台设备,这台设备的各类参数就会即时在内网上公布,设备资源库为设备管理人员提供全公司所有设备资源性能参数及其分布。同样对于材料资源,优秀的分供商信息随时都会公布在内网上,资源利用充分而有效。
(5)建立交互式平台系统及时纠偏
通过系统建设再造了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管理层之间、管理层与执行层的运行流程。以流程运行为主线路,各管理节点将数据处理信息到交互式平台,使执行部门的数据及时传递到相应的监督和管理部门,例如材料部门是依据成控部和项目部在工程开工前提供的材料计划进行供应,而当项目的材料供应需求偏离计划时,材料部门会及时对项目部提出预警,及时纠偏,进一步规范流程运行。
2.以班组为重点,发挥班组在基层的科研作用班组是现场管理的承担者,班组的活动范围在现场,工作对象也在现场,工业性试验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都无一例外地通过班组来实施。抓好班组建设就是抓住了现场管理的核心内容。这样,可以不断优化现场施工的生产组织体系,发挥班组在工业性试验中的基层科研作用。
3.以科研人员作为现场施工的技术管理人员,参与到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技术管理人员是现场管理的主体,科研人员是科学试验的主体,既能保证生产要素的实现,又能确保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应该注意的是避免现场施工管理水平的降低。这就要协调好施工与科研的关系,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二、工业性试验中的现场管理
1.项目组织结构
如何实现科学研究与生产施工的无缝融合,更好地解决工业性试验中现场管理中的问题,结合本次工业性试验的特点,对现场管理进行了摸索。项目部内部设立技术生产部,其部门职能是:负责整个工业性试验的技术分析、生产安排和安全文明施工等工作,工程进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及时解决问题,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设立三个研究小组和专家顾问组,作为科学研究的主体,为技术生产部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专家顾问组不仅为技术生产部建言献策,而且凭借积累的丰富经验助推三个研究小组攻克自己领域的技术难关,最终保证课题研究任务的圆满完成。
(1)定向研究组:无线随钻仪、井径测量仪、螺杆钻具、钻头等设备的使用、维护及改进,L型钻孔定向测斜方案的设计,工程数据的采集和筛分,完成专题“地面L型钻孔钻进工艺、钻具和高精度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研究”。
(2)泥浆研究组:钻井液和注浆浆液的研究,现场建立临时的泥浆测试实验室,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监测钻井液和注浆浆液的参数变化,配合工程施工需要,调整钻井液和注浆浆液的性能,建立L型钻孔施工的钻井液体系。
(3)设备研究组:研究新型止浆机具,实现L型孔注浆工艺要求;研制新型顶驱钻机,在L型孔注浆施工过程中不断改进;研究钻井液的净化及固控设备,建立科学合理的钻井液循环系统。
2.人员配备及组织
项目部技术生产部由科研人员组成,对钻探、注浆等生产班组直接进行技术管理、生产安排及现场试验等,并且,组织施工班组进行定期培训及技术交底,涉及到新材料、新设备及新技术时,针对操作细节施行“手把手”培训。技术生产部直接对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经理定期组织技术生产部、三个研究小组、专家顾问组及技术骨干工人召开研讨会,研讨会主要内容包括:现场管理经验交流;科研进展情况及技术难题探讨;科研成果改进及应用情况交流;生产进度及质量分析。
该研讨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提高全体项目部人员的现场管理水平。二是进一步加强生产施工与科学研究的融合,提升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保证工业性试验的效率。施工班组是基层生产单位,承担的任务不仅是正常生产,还要负责记录各项试验技术参数,发挥施工班组的基层科研优势,对新材料、新设备及新技术实施时时监控;同时,对技术骨干工人进行重点培训,使其具备独立完成小型地面现场试验的操作能力,而且汇总工人使用科研成果的心得,听取工人提出的意见,为科研成果的改进及转化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由于园林绿化工程本身独有的特性,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各方任一条件的变化都会带来工程的不确定性,导致工程变更的产生。工程变更与工程签证构成因素复杂,涉及面广,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只有加强对其管理,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
1 工程变更与现场签证的内涵
合同规定的所允许工程变更情况主要是增减合同约定的工作量;改变工程标高、基线、位置和尺寸;改变施工顺序或施工时间;增加附加工作。现场签证是指工程建设方与承建方在履行施工合同的过程中,按照合同约定或经过协商一致,对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经济索赔、工期顺延情况等所达成的既定补充协议,是对施工图和施工合同未包括的,实际施工所发生的工作内容的及时真实的记录。工程变更和工程签证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不管是工程变更还是工程签证无疑都造成了工程造价和工期的改变,直接关系到建设方和承建方的切身利益,是建设工程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严格控制和管理。
2 当前园林绿化工程变更与现场签证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管理人员力量不足,不重视预先控制和有效的评审
大多数建设方特别是政府、学校、医院的基建项目,现场管理人员是科班出身的极少,而且具有工程管理经验的人更是不多,针对承建方提出的工程变更包括设计变更、施工工艺以及工期的变更要求,没有考虑到工程变更带来的巨大造价变化,更缺乏对技术经济、施工工艺、质量安全和工期等因素的综合评审,没有对工程变更的方案进行方案比选和价值分析,有可能变更后的方案还不及原来的方案,这就造成了费用的不必要增加和工期的延误。对于工程的变更,很少有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作出严格的管理要求,反而对工程变更处理的随意性较大,且无专人管理,导致了变更处理标准不一,管理责任不清,结算纠纷由此产生。
2.2 工程签证缺乏真实性、时效性和完整性,签证内容不规范
施工单位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在签证单上巧立名目,弄虚作假,大搞文字游戏,有的甚至产生寻租行为,贿赂现场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这种不正之风导致以少签多,高估冒算。对于施工方所需签证的工作项目,可能利用现场管理人员对业务不熟悉的弱点蒙混过关,对同一工作内容重复计量和计价。对签证单上既定的工作内容没有约定计价方式,导致双方在结算时产生纠纷。尤其是对于隐蔽工程,由于上一道工序已经被下一道工序完全覆盖,工程已经结束,无法考证,就简单的凭提供的一纸签证,甲方无赖认可。
对现场实际发生的合同外工作内容,有的管理人员不负责任,口头允诺,但不及时办理,另一方面承建方不及时对签证材料进行申报,致使甲乙双方对当时现场发生的工作内容没能及时准确的作出描述,也没有及时办理签证手续,却只能凭借记忆事后补签,有的工程甚至在结算过程当中还在补办手续,如此便可能产生回忆不清,数据不准,与事实不符,引起结算不畅。还有的签证单内容资料记载不详细,措辞含糊,甚至缺少一方或两方的签字,签证极不规范。
2.3 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的工程变更和签证管理尚处在传统的手工作业状态,管理流程缺少计算机和网络的支持和辅助,管理流程不畅通,大量的工程变更和工程签证信息无法及时反馈到该项目各级管理部门和决策者手中,使得建设项目的目标控制出现管理黑洞。建设单位、承建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采用手工纸质措施处理工程变更和工程签证信息,信息传递时间长,效率低,变更信息容易丢失,给工程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和不便。
3 应采取的措施与建议
3.1 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对参与工程项目管理的人员本身要求极高,特别体现在道德修养和业务能力这两个重点方面。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经济性很强的工作,各方应派遣高素质人员进行管理,各方委派的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到工程变更的重要性,认真学习合同管理知识和工程变更和签证的管理知识,还有就是加强施工
工艺的学习。建设方常对工程管理人员做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管理人员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操。管理人员努力培养好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这就需要建设方定期的送管理人员到培训机构接受培训学习,进行经验交流。
3.2 建立健全工程变更和工程签证管理制度,完善工程合同管理
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制度,加强和完善对合同的管理,使工程管理有章可循。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明确签证的权限。
要求参与工程管理的人员尽职尽责,在熟悉工程设计施工图、招投标文件(报价)等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对工地现场实际情况做好详细的施工日志。此外,建设方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对监理合同、施工合同中变更条款进行完善细化,尽量避免和减少工程变更和工程签证。对签证所涉及到的费用大小的权限,建立不同层次的签证和审批制度。同时对签证内容,建设方要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字字斟酌,杜绝施工方的文字游戏,做到所签证内容属实,数据确凿,特别是对建筑材料和设备的现场签证,工程管理人员务必认真记录好品牌、名称、规格、型号、出产地以及材料设备的单价数量、准确的日期和参加验收人员亲笔签字。此外需建立现场签证归档制度,对签证进行及时归档,连续编号,由档案专人管理,少停留在工程管理人员手中,避免补办增项的情况发生。
3.3 切实加强从源头上控制,减少工程变更和工程签证
对设计方提供的设计图纸,建设方聘请有关方面专家进行仔细审核,尽量避免和减少因为设计原因引起的工程变更。设计图纸一经审核通过,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随意改动,因此,对图纸进行严格的会审在工程开工前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提前解决施工图纸上的问题,尽可能减少审计变更。但由于施工条件的改变和其他不可抗拒因素等原因需要更改设计,必须经过严密的调研和论证,并遵守相关规定,同时需要设计方、建设方、监理方和施工方一致认可,变更即可生效。在设计图完整无误基础上,对监理合同和施工合同里工程变更的条款,请资深的工程师和法律顾问对其完善细化,从源头上减少工程变更。
参考文献
建设工程项目因涉及内容较多,并且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其具有独特的特征。因而在制定合同时,除了常规性的条款之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特别条款、保险、税收、专利等项。故此,合同双方在签订时,首先要全面掌握相关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全方位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从而有效规避日后因合同内容不相符导致的相关纠纷。
1.2合同的有效性
合同有效性指的是合同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有效,超出规定期限,该合同将不再具备法律效益,也就是说不在法律的保护范围之内了。而根据建设公路工程的相关数据表明,公路工程建设周期较长,其中有招投标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工程施工阶段等,这样导致合同的有效期最少要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1.3合同复杂多变
公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工程合同变更频繁,在此是指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变更。因为工程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完善以及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条件,造成工程设计与施工现场的实况不相符,导致工程合同的变更。此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随时会出现新的附加工程,致使合同不断的在进行更改。这就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记录工作,作为索赔、变更或终止合同的依据。
2目前公路工程合同管理中的不足分析
2.1合同管理不规范,法律意识淡薄
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进步,我国加大了公路工程的投入力度,从而导致建设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随之出现了不科学合理的公路工程合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部分公路工程合同文本不规范,没有全面、细致、严谨的约束条款,条款过于笼统、含糊不清;二是合同主体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显失公平或签订“阴阳合同”等。
2.2不完善的合同管理体制
经济效益是工程建设的重点,因此不少工程重建设轻管理。在工程合同管理方面更是没有建立健全应有的管理体系,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合同管理程序较混乱,同时工程合同的签订也缺乏有效的监督。虽然有的公路工程建立了一些合同管理体制,但没有贯彻落实到具体环节,例如合同审查、合同监管等方面。虽然对于公路工程的合同管理体制,我国相关部门也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但从目前来看成效不是很好。
2.3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公路工程合同管理的人员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主要表现在:第一,部分公路工程的合同管理人员虽然具备丰富的工程技术管理经验,但是在经济管理和法律知识方面相对缺乏;第二,有的公路工程建设企业虽然建立了专职的合同管理人员,但这些管理人员缺少必要的经济管理、专业技术以及法律知识的培训,在日常性事务工作处理中可以发挥作用,当解决深层次的合同矛盾以及纠纷时,就表现出能力不足。
3优化工程合同管理的建议
3.1规范合同管理
由于公路工程合同直接关系着工程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所以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要规范工程合同的管理,同时增强全面的合同法律意识。第一,合同签订之前,要对合同所涉及到的各项条款逐一进行分析,同时仔细审查合同的合法性、严谨性,方便在产生纠纷时,使自身处于有利地位;第二,合同签订后,对其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在合同纠纷发生时,其是索赔、变更或终止合同的依据。同时监督合同的全面有效履行,减少不必要的合同纠纷。
3.2按管理程序严格履行关键环节的管理
首先,对公路工程合同的审查要坚持“两级三审”制度,即由企业主办部门和职能部门两级单位,先后按照专业技术、经济商务和法律法规进行专业审查;合同主办单位在本部门内部进行审查结束后,提交相关职能部门审查并报主要领导审批。其次,明确合同审查的重点内容:①应对合同主体资格的合法性、双方的资信情况、履行合同的能力进行详细的调查。②施工单位方面要做好资质审查工作,确保施工单位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③建设单位方面要审查好项目建设的合法性。④合同文本方面要重点审查其文本是否使用的是规范文本,合同条款是否合法、公平平等及全面,是否能准确表达双方的责权。第三,在合同签订之前,合同双方要遵循公平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根据我国现有法律的相关规定以及招投标文件对合同内容和条款进行实质性的沟通。承包方应根据发包方招标文件要求,对合同所涉及的条款逐条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相关建议并作出相应的承诺。合同双方对工程合同中全部条款协商一致后,签订正式合同文本。
3.3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
目前公路工程合同管理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够满足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公路工程管理部门应着重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合同管理人员。公路工程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加大培训投资力度,为管理人员的培训做支撑,通过定期的培训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各种相关能力。另外,还可以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法律、道德和业务培训,积极组织开展学习《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相关专业知识,并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举办工程合同管理经验交流活动,从而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正日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公路的设计标准及施工质量要求日益提高,施工单位不断提高施工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水平已成为必然趋势和生存要求。目前由于管理的不到位,公路工程建设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多施工人员没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专业水平不够,缺乏质量管控,因此,进行科学、有效的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在整个公路建设过程中愈加重要。
一、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概述
随着现代公路施工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公路施工管理工作所涵盖的内容也不断完善。现代公路施工管理已经不仅仅是对施工过程的控制与管理了,还包含施工成本、施工规划、施工进度等一些力关系到公路施工的管理内容。施工管理工作的科学实施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是保障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技术,是施工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施工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对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现代公路施工企业各项工作的重点。
二、公路施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场管理人员能力不足
在公路施工管理的项目管理者中,普遍存在着重技术轻管理的思想,管理被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部分工程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意识淡薄、经验不足,对于公路成本、进度、质量、综合管理的掌控不够,现场管理能力缺乏,经常会出现施工现场责任分工不明确的问题,管理混乱,导致工程管理和施工过程中的违规和质量缺陷无法得到及时反映,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2施工管理程序未严格执行。首先,某些施工单位习惯于采用传统的做法,工程开工前不打开工报告,或边施工边打开工报告,或提交开工报告后未经批准便施工,严重违反了施工管理程序。其次,施工单位自检环节依旧薄弱。自检是工程质量保证的关键性环节,有些施工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不健全,自检人员配备不足,自检机构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承包人不先自检而直接报监理检查的情况时有发生。最后,由于施工单位一味强调工程进度,存在个别监理责任心不强、监督管理不严,存在不按规定频率检验的情况。
3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完善关系着一项工程的各个方面,许多企业在企业内部没有建立规范的流程,对施工规范和评定没有一定的标准,缺乏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无法形成全面而细致的质量管理。部分施工单位将相关的一些责任制度视而不见,对施工质量管理的缺乏管控,导致工程中经常出现偷工减料、路基不均匀沉降、路面平整度差、设计变更频繁、施工工期无法保证等问题。
4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施工企业不重视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知识普及,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追求进度,一味加快工程施工速度、压缩工期,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不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操作,往往导致返工、误工,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给后续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
三、主要对策
1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与水平。加强管理培训、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开展专家授课、专业管理培训等方式,开阔管理人员视野,丰富知识面。使施工现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拓展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与项目管理能力。加强内部管理经验交流,提高管理人员学习积极性,。明确管理责任,在公路工程施工前期,应及时召开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企业质量管理负责人、设计单位结构设计人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组成的质量会议,提高质量意识,明确管理责任,要求施工中对每道工序执行施工质量“三检制”,坚持施工班组自检、作业队质检员复检、项目部质检,必要时业主和设计参与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完善管理与监督体系。通过评价体系制度,引导和促进工程管理的科学化、体系化与信息化,推动原有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的根本性变革和持续优化,进而提高工程管理的能力和综合水平。完善工程操作流程,重点规范施工工艺、技术标准、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强化工程管理的决策与施工管理机制,提高工程决策质量。细化工程施工管理和工序管理,不断提高工程勘察设计水平。落实FIDIC条款对工程建设的有关监理制度,完善监理程序和实施细则,推动公路工程管理和监理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
3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健全组织、人员和制度体系,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落实质量管理责任。按照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原则,建立项目经理部、工程施工处、专业工程施工队三级质量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部设总工,负责全段技术管理和质量工作,并兼任督导管理。工程施工处设主任工程师,负责质量检验和技术管理工作,下设测量试验、质量检查等班组,具体负责质量控制、检查和验收,专业工程施工队根据岗位职责,层层落实质量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体系,对工程质量实行全方位的控制,对公路工程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4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提高公路施工安全最有效和直接的方式就是从源头入手,提高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安排安全教育方面的培训,日积月累逐渐使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只有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对安全问题的重视自然会更上一层楼。利用培训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机会,促使安全管理人员对各项安全操作方法技能加强了解和熟悉,监督施工人员依据安全操作标准开展施工,对于违规作业进行坚决杜绝和制止加强使用管理人员的技能与素质培养能够使公路施工在预算与管理方面都更加专业有效。
结语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综合的过程,牵涉到方方面面。工程管理人员不仅要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懂施工、懂经济、懂设计,并且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正确处理工程质量与项目成本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合理控制工程成本,保证公路工程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通过建筑物集中水流落差,以水库汇集与调节水流流量,在水流推动水轮机转动下带动发电机发电,从而将蕴藏在水体中的位能通过机械能进而转换为电能,最后通过变电设备以及输配电设备等将产生的电力并入国家电网,由此输送到千家万户。由此可见,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设备和充足的资金等硬件,而且还需要相应的管理软件,否则,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就会失去指挥、没有目的、缺乏纪律,犹如一盘散沙,不会发展成为任何有利于人类的大项目。因此,要想发挥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真正作用,实现整个建筑工程质的飞跃,就要在每一次施工过程中加强实施对各种设施乃至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即在合理施工管理系统的管理与指导下,对某一项目施工的过程的各个方面予以把控,涉及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人员协调、材料采购、设备应用与管理工作等方方面面。
加强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管理及其应用探索意义重大:通过在施工前阶段,对施工技术工作予以科学合理地安排与管理,结合实际施工环境选择出最佳施工方法与技术,确保最终的建筑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通过对施工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予以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来提高其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通过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促使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所涉及的资源得到合理地分配。
2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管理和应用现状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规模庞大,施工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质量要求高,工作环境艰苦,安全影响因素颇多等,而效益的保障得益于安全生产,安全的核心在于管理,管理结果出效益。但目前传统企业太过包容,存在职工缺乏正规培训,企业生产管理粗放等问题。
水利水电建设企业管理系统尚不完善,缺少先进性。这直接导致在建设施工时缺乏科学合理地管理指导,失去对工程整体的把控,造成施工混乱、人员协调不当等问题。此外,目前相当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水利水电项目施工管理起步较晚,缺乏丰富的现代化施工管理经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现代化水利水电项目施工的健康发展。
在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设计管理上,还有很多工作不到位。尤其是一些小型工程却罔顾国家法律法规,前期未进行任何科学合理的可行性研究及评估便直接施工,为项目的可实施性以及工程的安全性埋下极大隐患。此外某些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项目聘用的设计人员资质低下,技术水平差劲,缺乏设计能力,造成工程图纸精确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致使工程设计整体就不达标。
对施工技术的由其对先进的、完善的施工技术的缺乏,使得相应的水利水电工程没有强力的技术支撑,从而在施工过程中埋下较大的质量隐患,甚至危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施工现场管理是一个工作极易不到位的环节,除了相关监理部门对质控和管理意识不足容易忽视之外,对其机制的严格与完善迫在眉睫。对施工现场管理及其机制的完善敷衍了事危害深远,严重影响施工工序、项目周期、施工质量等。在材料管理上,某些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由于时间紧迫在开展之前对材料的检验不够仔细,而在施工阶段,管理人员警惕性不够,对施工材料没有进行充分地检验,一步一步导致项目建设过程中误用了质量不达标的施工材料和相关产品,施工的质量大打折扣,给整个工程项目建设带来安全隐患。在施工设备管理上,由于施工设备对于项目施工必不可少,直接决定了水利水电工程能否顺利开展,因此施工设备的租赁是常有的事,如果对其没有实施有效地管制,例如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那么在施工时将会出现施工设备无法正常运转的情况,此时就会在增加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同时,影响施工进度。
除此之外,就施工单位而言,一些施工单位在不具备工程施工资质时就强行动工,可以预料其在施工中必然缺乏相应的管理和施工经验,再加上置国家政策和要求于不顾,工程安全隐患极大,施工质量更是得不到保障。
3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管理及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度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而且国家也加大了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力度,对水利工程工期、质量、造价及工程经济效益的控制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水利工程的优越性得以更加突显出来。当前我国更在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所以更需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可以为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实现产生积极的意义,推动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迅速发展。
一、水利工程管理的地位和必要性
(一)水利工程管理的地位
水利事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用的管理方式,也就是水利。水利指的是在水利领域广泛采用当今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及网络化的信息系统,运用现代方式和思想研究、管理和装备水利,有效保护水环境,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水资源,以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是保障水利事业顺利发展的先决条件,水利工程建设是其生存的基础,而管理则是水利工程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所以说,水利工程有助于水利的实现。
(二)水利工程管理的必要性
水利要求实现水利工程管理,这是有效解决当前水利工程管理问题的重要方法。水利工程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水平虽然得到了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例如:管理经费匮乏,管理科技水平低,管理能力无法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管理体系漏洞,管理内部运行机制死板,等等。因此,应当尽快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推进制度化、规范化以及高效化的管理。
二、当前形势下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
水利工程作为一项综合利用的工程,其不仅具有综合开发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公益性的性质,所以可以说是经营性和公益性混合在一起的一项工程,这就需要在对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要理顺各个管理部门的关系,对其管理权利进行明确。但在当前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和体制,目前管理权利不明确,而且部门内部缺乏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从而导致大部分管量单位处于亏损经营的状态。
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需要做好管理和维护工作。但在当前水利工程管理中,维修经费不足,水利工程年久失修,设备老化、损坏情况严重,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再加之执法不严,工程的效益很难实现。工程缺乏必要的配套设备,导致水利工程建成后受益面积缩减,灌溉面积减少。
这就需要规范水利工程管理,明确各管理部门的权利和责任,充分发挥管理部门的积极性,对水利工程管理的各项运行机制进行科学规范,从而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使水利工程管理向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做好水利工程的维护工作,规范资金的管理,对资金的投入和使用制定严格的制度,充分发挥财务监督管理的职能,使管理机构具有自,独立进行管理,接受上级部门的定期审核,对于导致亏损的管理责任人要实行奖惩制度,从而确保水利工程能够安全的运行,确保其经济效益的实现,实现水利工程的良性发展。
三、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一)树立水利工程管理理念
随着产业化和科技革命的推动,水利工程管理由传统模式逐渐向全方位的管理模式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不再适应的水利工程管理。为了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实现水利工程作用的更好发挥,必须树立的水利工程管理理念,尤其是水利工程的负责人带头树立好理念。
(二)明确水利工程管理的目标
水利工程管理的目标是保证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转,从而促进水利工程效益得到很好的发挥,进而保障水利工程的长期、健康地运行。明确水利工程管理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是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目标之一,因为只有符合水利工程发展规律,并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管理体系,才能为水利工程管理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是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另一个目标,只有保证工程的安全,才能正常、有效发挥工程作用,实现更好的服务,也能最大限度地延长工程使用年限。
(三)规范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管理涉及方方面面,管理难度大,除了具有社会服务的责任以外,还承担着自己业务管理的任务。因此,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水利工程的管理,对于保障水利工程管理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要保证水利工程各个部门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就要做好法规的宣传和贯彻工作,让水利工程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树立法制观念。另外,还要健全水利工程执法监督体系,制定出一套完整、科学的管理条例,从而保证执行的顺利进行。
(四)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体系
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遵循科学管理,坚持政企分开、权责分明、产权清晰的原则,并且结合水利工程管理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只有从水利工程管理的实际出发,逐渐提高工程管理内部运行和外部考核水平,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才能提高水利工程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制度以及奖惩制度,进行规范化和精细化的管理,这样有助于管理法规的贯彻落实。健全合理的奖惩制度,能够激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水利工程管理需要加强人才素质的培养,这是做好管理工作的根本。培养水利工程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需要吸收世界上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借鉴优秀的管理经验,同时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此外,水利工程企业应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加大经验交流,使管理人才学习到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除了提高管理人才的业务技能以外,还要加强对管理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型人才才能更好推进水利工程的管理进程。
结语
当前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非常关键的环节,对于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需要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全面的认识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管理和建设好水利工程。尽管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在管理工作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能够给予充分的重视,并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努力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强化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就能够推动水利工程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建云. 如何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J]. 门窗,2013,(11).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后,软件工程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科技的日新月异,导致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软件工程技术理论的研究速度,但是软件工程本身具有复杂性,加上我国软件工程技术工程建设起步较晚,缺乏必要的经验与借鉴,在软件工程技术发展与进步中必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与缺陷,极大限制了软件工程技术现代化、科学化、完善化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为软件工程指明新的发展方向必须推进软件工程的改革,从而提高我国工程软件行业的竞争力与综合实力,促使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进步。
1当前我国软件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软件工程管理体制不完善。现代软件企业中并没有设置专人管理与监管整个软件开发团队的工作进展,不能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选择针对性的工作计划,极大影响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另外,有些软件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与运营模式,也设置项目经理一职整体掌控软件开发工作,但缺乏必要的团队协调能力与管理沟通能力,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企业氛围。
其次,对专业人员以及工程进度调控意识不强。软件专业人才是软件开发团队的核心人员,为保障软件开发进度,必须保障核心工作人员与工作团队的稳定性,但是软件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方面工作的重要性,随意调动工作人员,变更团队人员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软件工程开发工作发展滞后,工作效率低下。此外,在软件工程建设中,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与既定目标控制项目开发进步,从而实现人员安排最优化,资源配置最佳化,在实际工作中,软件开发公司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诸如软件开发市场动荡等等),从而打乱整个软件开发计划,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最后,高精尖人才相对缺乏。软件开发从本质上来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软件工程企业保障更多专业人才与振业设备的投入与支持,但更多软件企业为降低经济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往往将更多的精力放置在市场动态的掌控以及软件开发的项目选择方面,忽视专业人才的不断开发与引进,使得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滞后,导致工期开发时间延长。另外,不能及时为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提供更多高层次的培训机会,使员工不断增强自身知识储备与提升实践技能水平。
2提高软件工程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对策探讨
(1)增强软件开发整体过程的掌控与管理。一方面,要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在项目开展前期预测实际工作量,安排项目开展的工作顺序,并将整个工作内容划分到位,分配到人,从根本上保障工作进度。此外,要设置人才调配预备方案与突况解决方案,根据实际工作进展适度调整人员构成,提高危机处理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整个软件开发工作的监督与监管,不定期抽查工作进展情况,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
(2)为专业软件开发人员提供更多培训与学习机会。定期邀请软件开发领域的专家深入企业讲解最新科技成果与软件开发的最新趋势,同时分享工作经验与教训,并面对面解决员工在实际工作遇到的问题,提高员工的工作实力与操作技能。同时,企业要关注软件开发员工合法权益的实现,通过发放奖金、增加工资、授予先进工作者、提供出国或参加经验交流会议的机会等形式,激发员工参与项目开发的热情与积极性,使项目工作人员时刻以主人翁姿态主动充实知识储备,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3)完善软件开发企业领导构成体系,推行项目开发责任制。一般上来讲,项目经理是整个软件开发工作的核心,项目经理要注重企业与工作团队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协调工作人员之间的摩擦与矛盾,掌控整个研发工作的进展与进度。另外,在项目经理之下要设置项目组长与项目主管,辅助项目经理引进先进软件开发技术,监督与调控各个项目之间完成科学、合理承接,在软件企业内部形成管理有序、责任分明、监督到位、目标明确的管理体系与领导机制。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全球化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加,软件工程发展趋势将朝着全球化协作交付、开放性计算及模块化方向发展壮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计算机技术相关行业领域。通过分析与明确当前我国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困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软件危机,推进软件工程项目的开发与进步,从根本上增强我国软件工程行业的综合实力,为便利社会生活、提高工作效率、推进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