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2 16:34:4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篇(1)

栾栋先生一句“在人文源头品味哲性是约、修、养”[2],揭示了人文精神与哲学同根同源的真谛。从历史的流变看,先贤们在哲学史上走过的足迹,正是人文精神滥觞、彰显、发展的影像。中西方人文精神各有其发展脉络,又有其共通之处。在西方,哲思由古希腊先哲们最早由对“神谕”的理解发展到对世界本原的探索。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正是以本体论的形式探究自然,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的智慧、理念、感受日益重要。近代西方哲学由本体论向认识论发展,人文精神体现为对人本身认识能力、认识方式的探究,人的价值、自由和自我意义的实现在其中得到彰显。德国古典哲学试图纠正认识论过度重视人的精神,忽略外部世界的弊端,这一发展阶段的人文精神,是对理性的不遗余力的褒扬。现代西方哲学家们认识到了“绝对理性”的弊端,开始更加关注生命的意义。同时,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带来了对人心灵的巨大伤害,社会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人类对他国文明的侵略和戕害,高速发展引起的心灵空虚,都造成了人类信仰的缺失。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沦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人类心灵的关怀和全球化语境下人类文明如何共存可以说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之问。中华历史上,“人文”一词,出自《周易》的《贲卦·彖传》:“文明以止,人文也”[3]。从中国哲学的历史运动轨迹,以“天人关系”为枢纽,则更易管窥栾栋先生运用“约、修、养的几神”来阐述哲学的精妙之处。远古中华,上天神灵之意与人间通过巫术相通,似乎天地人和谐共存,人的意义通过神意明晰。邦国出现,直至西周,天地人之约演变成人间君主通过天命统治世界,而之所以天命归于君主,是因为君主有德,而且为了维持统治,必须修德。天人关系中出现了“修”的因子,这也是中华人文精神的发端,而修德的阶层从统治阶级发展到普通民众,便形成了以礼乐教化为核心的“人文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动荡催生了学术的熠熠星光。诸子百家争鸣,各类经典在这急剧变动的社会转折期不断涌现,各贤哲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来思考人类的生存状况,儒家修德、道家修入自然、墨家迈入了中华特色的认识论和逻辑学之途,至此,“修”延续着“约”,成为中国哲学的主题词。上古之修,殊途同归,天人关系演变成天道与人的修养的结合,成就了上古哲人的精神觉醒,并深刻影响着中国的人文精神发展。“养”则是“修”在高古时代的升华,“养气说”认为气乃是沟通天地与人的途径,人当养成“浩然之气”。“养”在人文,仍是立足人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通过对人文精神在中西方哲学史上变迁的粗略梳理,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趋同之处:人文精神发端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西方哲学,它经历了本体论、认识论、古典哲学、现代哲学的不同内涵;在中国哲学,它是天人关系在约、修、养的贯通。人文精神立足于对人的终极关怀。在西方哲学,它发出了对人类社会异化状态下的诘问;在中国哲学,它是对人之为人,人之得道的阐释和探寻;在全球化的时代,它是人类文明如何融合共存的枢纽。人文精神并不反对科学理性。在西方哲学,能看到爱智慧、探学问、求真理、寻思辨的路径;在中国哲学,能听到观天文、顺自然、解宇宙、求本原的声音。

(二)人文精神在大学的应有之义

大学与人文精神相容相生,共存共荣。人文精神在中国现代大学的语境中应作何阐释?以下笔者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大学人文精神的第一个体悟,可用“潜”字表述。孔子在解释“潜龙勿用”时,称:“龙,德而隐者也”,“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4]。大学要担负起未来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任,要在社会、国家乃至世界思想文化建设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具备长期的眼光和高远的见地,甘为潜龙,要有在物欲冲击中保持特立独行的修养,要着眼于高端学术和思想文化的探寻,不为浮躁的社会风气和无休止的市场需求所影响。先生“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5]147,指出了大学应当追求学术独立,超越功利的要旨。大学对己之发展,也当有明晰的定位和相应的教育理念;即便是以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的专业学位教育,也当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培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对一些市场需求并不旺盛、不能直接转化成生产力、甚至被称为“冷门”、“无用”的基础性学科,大学必须要有担当的眼光和勇气,担起扶持、培育的重任。大学人文精神的第二层意思,不让一个“容”字。容是包容、大学要兼容并包,容是容纳、大学要海纳百川。称,“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又说“知吾校兼容并收之主义”[5]111-113。大学必须以海纳百川之气象,推进学科间的相互融合与渗透,横向上要容他学、涉他学、治大学问,纵向上当容古今、晓历史、通达未来。大学要发展,必须拓展格局,持“容”之心,师资队伍中容不同之人,学术田地里容不同之学派,学生培育上容不同之才,尊重区别,尊重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应对精神上的信仰危机,还教育一片净土,“造就综合素质深厚,而又创新潜力不俗的学术人才”[6]29。大学人文精神的第三个层次,终归一个“觉”字。对大学人文精神的追问,终究是为了推动社会精神世界的进步。身处国家积弱、民族沉沦的时代,其思想、行动、导向无不与民族自强乃至人类发展联系在一起。大学身处社会之中,当引领社会前进,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正能表达笔者对大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期待。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它的意义和所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及发展的方向”,“是为了加强对文化发展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7]。文化自觉应当涵盖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教育、法律、科学等各个领域,因为但凡有人存在的领域就有文化,就需要寻求自觉。在大学人文精神培育的视野下上,“文化自觉”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为好:一是大学必须在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弥合近几十年来我们虽未断掉,却裂痕明显的文明传统,培养对中华文明的自信。二是不故步自封,不抗拒外来文化,要在理解和思考他文化的基础上,取精去芜,包容、吸纳。最终要培养学生对未来中国、中华民族、人类发展的责任感,引领中国文明在世界文明和合中既卓尔不群,又平和谦逊,促进多样化的文明协同共荣。

二、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现实困境

人文精神是大学的先天之本,人文精神的培育是大学最理想的追求。但大学终归不是理想国,在其理想的实现中,毕竟受到种种限制。现代的大学教育,从横向而言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涉及到政治、社会、文化、乃至国际关系等诸多方面;从纵向而言,不是单纯的大学问题,要延伸到中学,特别是高中教育;现代的大学教育,从内部而言,不是单纯的师授生受、学问研判问题,涉及到大学的制度安排、课程设置、乃至人事、资金、学术评价等多方面的考量。在大学,人文精神以及作为其培育途径的人文教育,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人文精神培育所赖以生存的人文学科受到功利主义教育心态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是中国经济发展高速腾飞、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的30多年。我们在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汲取了不少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实现了经济繁荣,但不可避免地也受到了价值取向和精神信仰方面的冲击,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弥漫在整个社会之中,大学也一同受到了冲击,反映在学科建设上,就是功利主义的教育倾向和人文学科的凋敝。社会需求变成了大学学科设立的指挥棒,大学学术自由的独立性遭到了削弱,能够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而致力于人类心灵家园建设的人文学科,却门庭冷落,难以为继,面临招生规模不断缩小的尴尬局面。同时,人文学科内部也存在门派林立,缺少文史哲会通和中西学融汇的大的学科场域,更不消说文理融合、多学科共举的格局了,大学缺少了一种所有学科应当共同具有的精神基础。进一步讲,人文学科的凋敝会导致人文精神培育的师资力量欠缺。功利主义的心态也影响了学生的专业课程选择。高考之前大多数孩子接受的纯知识灌输型的教育,使得很多大学生在高考选择专业时就没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随大流地跟着“热门”的步子走,读大学时为了就业又不得不急功近利地面对各种考证、实习的压力,也不愿意去听没有直接效益的课程,大多数学校开设的通识课程,被选择的标准是拿到学分的简单性。功利主义给了大学各主体强大的诱惑,从而导致学科、师资、学生的三重欠缺,是大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困境之一。

二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割裂阻碍了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的繁荣。诚然,从学科分类而言,科学学和人文学虽有密切关系,但各有其内涵,但是蕴含在治学育人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不能完全分离。科学本当与人文、伦理、价值相关,如同我们虽有基因复制的技术,却不可用来复制人类一样,这中间就有伦理价值的考量。但当今的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精神的力量,演变成了纯粹的技术应用到经济建设和物质创造之中,工具理性的功用甚嚣尘上。这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人为割裂,无论对大学,还是对社会,都是一场信仰的危机。

三是现行的学术和大学评价机制的过于量化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培育。栾栋先生阐述人文学学品基质之时,称“人文学的精神气质是虚实相间的玉成”[6]。人文学如此,人文精神当然也是如此。但学术和大学的评价机制一般落地时往往是生硬的指标,很难给虚实相间的人文精神提供发展的沃土。指标是量化的,是“避虚就实”的做法,将对学科和大学的评价变成对博硕士点数量、专家的人数、科研项目、著作的数量、论文的影响因子、引用率等数据引尺拉线的衡量,而且不分大学层次和学科特点,统统一把尺子的做法,不利于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人文精神是精神世界的建设,是难以量化,也不好设标准的。面对这种没有数据就没有成绩的评价机制,提人文精神建设显得更加“无用”,也更难与高等教育和大学内部政策制定直接挂钩,这项需时长、见效慢的工程,也就很难在高等教育的范畴内取得共识并得到大力推行,从而影响了教育资源的分配和教育发展的价值导向,也影响了教师的精力分配和从事人文教育的积极性。高教评价机制的改革和教育政策的导向是人文精神培育和人文教育事业正待突破的外部阻滞。

三、大学人文精神培育的路径构建

大学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确乎存在,大学人文精神建设的困境也毋庸讳言,这并不仅与大学本身有关,也不仅与中国有关。这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其深层原因也非三言两语可以涵盖。但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一直在大学延续,无论强大或微弱,毕竟从未间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对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国家在大学建立文科基地的政策、以各传统综合性大学为代表的大学对人文教育的探索,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武汉大学的“国学试验班”和“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中山大学的“博雅教育”试验等等,本身就代表了学术界、国家、和大学对人文精神培育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探寻。人文精神的培育是大学教育价值体系的枢纽,是使其能够维持文化传播和创新的内在保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新的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中国大学要承担起这样的历史重任,虽实属不易,却责无旁贷。国家、社会、民族要对大学给予足够的庇荫,对此关系民族文化传承的要务,不要急于求成,务必温柔相待,通过逐步的调整来慢慢养成真正的大学传统。在未来几十年甚至数百年,我们期盼着人文精神在大学成为潜移默化的存在。国家、教育者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民族人文素养,培养文化自觉。

一要促进人文学科的振兴和繁荣,为人文精神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学科基础和师资力量。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史和优秀思想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这样的国家必须当有一批从事文史哲等基础性学科研究的学者。对这样的学科和学者,必须为其创造适宜的环境,使其免于俗务的纷扰,专心致志地去钻研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去培养真正能够称得上博雅二字的人文教育师资力量。对人文学科,避免仅仅用一些硬性指标去衡量、要求、限制其发展,要倾向于扶持、引导良好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的建立,或许未来笔者将另文探讨对人文学科评价方式的思考;大学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始终贯彻学术传承、文化创新的要旨,避免成为纯粹知识灌输的搬运工和知识工匠的流水线,避免成为盲目追求规模扩张的企业式大学,搭建学术自由和思想开放的学科建设平台;人文学者们要有担当和勇气,能够忍受“孤独”,在各类诱惑面前保持淡然的心态和舍我其谁的胆识,潜心向学,为人文学科的振兴和繁荣贡献力量。

二要弥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人为裂痕,促进二者的融合。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科学与人文本无间隙,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远古时代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无明显分化。惟近代以降,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特别是作为显性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发展和国际话语权占领的需要大行其道,科学教育中本应蕴含的人文意义被日益淡化甚至无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方才出现了明显的裂痕,相应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也被当作两个对立的概念提出。如今人类社会已经认识到这种人为的割裂,认识到未来人类的发展需要加强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无论是在精神层面还是在实体教育层面,学术界的学科综合化现象就是二者融合的明显诠释。同样,我们提倡人文精神的复归,并不是反对科学教育,也不会忽略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在内容、结构和方法上的区别,而是我们认识到,人文精神培育不单单涉及人文学科,而是各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找回科学教育中应有的人文价值,避免纯粹的工具理性,让人文精神成为大学的普世价值,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要为人文精神的培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制度保障。首先,人文精神的培育当不限于在大学校园内发生。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事业,培养完全人格的事更不是仅凭大学一己之力就能做到。试想,如果所有的家长都集中力量在孩子的高考分数之上,高考不涉及的学科便严禁涉猎,我们又如何能够要求从这种环境下进入大学的孩子们有接受人文教育的积极性?大学能够做到的是给社会传递重视人文精神培育的信号,要真正实现,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全民族的文化涵养,要从基础教育就开始重视和投入,理想的状态是在不同的教育阶段,进行不同深度和广度的人文教育。其次,不能将人文精神的培育囿定于形式化的通识教育。应当说,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是融通学科界限,提高人文素养的有效手段,是值得大力推行的。我们要反对的是形式意义上的通识课程,是那种以通选课的形式开设,没有严谨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目的,学生也抱着混学分态度来上课的课程。需要下大力气投入的,是经典人文通识课程,要以非专业化的经典教育和综合教育为目的,使学生在大学除了掌握专业知识以外,广泛涉猎其他领域,对人文精神的普世价值有认同和理解,成为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这就需要大学改革课程制度设计,使经典人文通识课程从选修变成必修,并能够针对本科、硕士、博士开设不同层次的人文课程,从而使人文精神的培育拥有足以维系的制度支持,而不仅仅靠少数教师的勉力支撑。

篇(2)

二、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

1.对人文精神培养不够重视。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注重对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地理教学只在乎学生的成绩和对地理事象的识记、理解,对地理价值观及地理情感的培养不在授课范围,过分强调对地理基本技能的指导,缺乏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得到提高。2.传统的教学方式阻碍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地理教学课堂教师注重对地理教学任务的完成,要求学生对地理学的基本结构、基本地理知识和技能等知识死记硬背,教学内容单一、枯燥,地理教学课堂气氛沉闷,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教师在课堂上处于主导位置,忽略了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也阻碍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实现人文精神的培养,就要对地理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变,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地理价值观。3.地理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健全影响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对地理教学的评价中发现,教师过分注重对学生的地理理论知识和地理技能方面的考核,而忽略了学生在地理情感及地理价值观上的态度,对地理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缺乏相关的评价体系和科学的标准,因地理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健全,也直接影响了人文精神的培养。

三、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措施

由于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加强了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地理教学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和培养应用能力的同时,促进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1.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作为课堂上知识的传授者,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注意正确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者,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经常用鼓励的语气夸奖学生,给予学生肯定和认可,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地理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对学生的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地参与地理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设置一些问题,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互相的争辩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地理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的内容。一直以来,在我国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中,人文精神的教育在大纲中体现得较少。为了在地理教学中能够融入人文精神的培养,要在地理教学中增加人文精神教育的内容,要让学生认识到地理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以及环境问题的表现,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师在地理教学的内容上可按照“提问—分析—解决”的步骤,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给学生思考时间,提供发言的机会。如在学习《环境污染及其治理》时,教学步骤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数据整理,了解环境问题的真实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意见。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培养。3.加强地理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实施人文精神的培养就要加强教师的自身素质的提高,要让教师认识到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建立具有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及创新教学理念的地理教师队伍。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经常组织教学观摩及讲座,对教学方案进行讲评,使教师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同时要扩大教师的业务范围,进行多学科的学习,使教师在地理意识、地理态度及地理价值观等人文地理方面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进行讲述,有助于教师创造性水平的发挥,能够完成各项教学目标。如,学习《地壳运动》时,可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有机结合,使课堂的气氛和谐,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这种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培养。4.建立人文精神教育评价体系。要使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得到有效落实,就要建立符合人文精神教育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考核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其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还要针对地理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要以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有人文精神的体现,是否能够挖掘地理教材内涵的人文精神并把现实中变化发展的地理融合到人文精神中。是否对学生有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理念,是否把地理教学与人文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要看学生人文素养是否得到提高。

四、结语

在高中地理课堂实施人文精神的培养和训练是社会发展的趋势,通过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的改变,重视对地理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文精神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阐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充分重视学生人才精神的培养,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进步。

作者:俞睿 单位:永泰县城关中学

篇(3)

1 现状:人文精神失落的危机

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资料越来越丰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对于精神层面,在我们当下社会,人们想到最多的词语是浮躁、功利、人心不古等等。正如一位学者所说:“这是一个极易引发道德义愤的时代:不断扩展的世俗化,精神家园的荒芜化……是一个充满了危机的时代。”①自然的危机、社会的危机、人性的危机……诚信下降与不信任感增强的同时,忧虑也变得越发强烈。近期一个名叫“大家说网调地带”的网站进行了一项对当前社会道德现状的网上调查,统计前310名参与者(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90%,本科以上学历占66%)的看法,近百分之七十的人认为中国的道德现状是道德沦丧,只有18%的人选择“古风尚存”这一项。超过半数的参与者表示很担忧中国道德状况的前景。从各种媒体报道、网络博客和问卷上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民众抨击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败坏,表达出对社会风气和人文教化的失望和担忧。

社会现状如此,大学也不能独守一方净土。在这个快餐文化和功利主义横溢的时代里,很多人已不把追求纯粹知识和真理当作乐趣和目标,大学的实用化功利化倾向有目共睹。学术禁不起道德上的考验:在量化考核指标的教育评估体系下,很多大学都面临着诚信危机和道德风险。②近年来,学术造假、等事件屡见报端,各种网站也在充斥着互联网。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批量“生产”出来的大学毕业生们头上早已失去了“天之骄子”的光环。在求职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压力下,学子们求学的目的也仅限于为毕业后找工作做准备。另一方面,高科技给人类生活和学习带来无穷便利的同时,也滋长了人的惰性。网络资源丰富快捷了,自己的思想却少了。计算机的坚硬的语言方式,不利于大量非电脑的语言的人文知识的传播,人类漫漫历史中积淀的人文智慧的传承大大滞后于自然科学的发展。种种迹象都在反映着人文精神失落的危机。

大学,作为人才的摇篮,学术与精神的殿堂,社会的良心和向导,于自身,于社会,都迫切需要人文精神的回归。

2 人文精神之于大学的意义

2.1 人文精神的涵义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③人文精神是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观照,人文本体是人文精神的核心。何谓人文本体,它有何特征?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们关于“人应当如何生活”,“人之为人的价值标准”等一系列命题的自我意识,这便是人文本体。人文本体是决定着人文世界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客观依据。”④而人文本体也是不同时代和历史背景下使用的人文精神的概念和内涵有所区别的关键,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人性观、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既然人文精神具有时代性,不同时代的人文精神的特点和重点有所不同,又何谈“回归”?这就要从“人文”说起,从文化和哲学的角度说起。

这里引用科学网博客转载的葛红兵对则说:人文思考从根基处说是一种对存在的抽象玄思。实际上,Humanity(“人文”在中国并没有词源学基础),它的根本性观念是从类的角度来思考人(Human beings considered as a group ;the human race),思考人的存在根基,由此才会有下述超越性问题:人的本性、人的本源、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人和神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因为它把人作为类来思考,所以我们说它的思考是超越具体人伦事功,超越有限存在的。”⑤葛红兵谈的对人的存在的超越性思考,就是我们常说的终极关怀。因为人文精神所涉及的是人的思考与关怀之极,所以其形成与变革无不深刻影响着一种文化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因为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超越性思考,因此,它能以形而上的特征直指人的生存本质,直探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的核心,具有塑造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作用。而人文精神因为这一基本的内涵,获得了具有哲学意蕴的丰富深刻的内涵。具有了超越历史、时代和文化的永久的魅力。

因此,人文精神更具继承性。虽然现在处处以“创新”为时髦,但就人文精神来说,没有很好的继承,何谈“创新”? 本应该继承而失去继承的,就该是“回归”了。“化民成俗,其必由学,”⑥真正提高全民的普遍人文素质要靠大学。大学,肩负着人文的理想。

2.2 从大学的本质出发

“大学是什么?”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论述。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大学既是“大学校”,更是“大学问”。《大戴礼·保传》云:“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即大学是十五岁开始的终身教育,学学问,履行高尚的节操。又有《大学》开篇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并身体力行弘扬它,影响、教化民众,改造众生,从而使社会达到一个非常美好、仁爱的境界。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大学不仅传授学生各种知识,而且十分注重培养人的道德修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虽源于西方,但大学作为知识殿堂这一最基本的本质是不变的。由于大学是教育中的最高层次,决定了施行的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要启发人的心智,培养人们掌握较复杂的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并在今后的一生中可以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开发的能力。

从大学对社会的示范、引领作用上来看, 在组织分类上,大学虽然是一个普通的社会组织,但却对整个社会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大学自其出现始,就因为其在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上的特别作用而有别于其他组织。被誉为人类的精神家园和社会发展的灯塔。随着时展,大学的职能也在变化发展着。现代大学承担着教学、科研和服务的职能,这三大职能根本的落脚点是“育人”。从大学毕业走向社会的人应作为一个具有独立、健全的人格的人而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肩负民族兴旺的重任,对社会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因而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2.3 作为“两翼”之一

人文精神是科学海洋中屹立的灯塔,为科学启示方向。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作为大学的“两翼”,共同构成一个全面素质教育。科学是对客观实际及其本质与规律的探索和认识,是求真,质言之,是“是什么”。然而,科学本身并不能保证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正确, 而能造福于人、有利于社会、引导这一发展方向的是人文。它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满足精神世界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质言之,是“应该是什么”。⑦人文是“为人之本”,人文使得科学技术获得人道方向,只有以人文为引导才能使科技这柄双刃剑造福世界,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文与科学是一个整体,各有其位、各司其职,不可相互取代和分割。那么,两者相互交融就是“主客一体”、“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精神状态,就是极高明的人文精神。不但历史事实而且现代科学也已证明: 主客不可分开,天人不能割裂。天人合一的精神状态,是处理天人关系、人我关系时的最佳精神状态,这状态可以为运用科学以解决天人关系、人我关系的实际问题,启示最佳方向。大学教育需要培养的正是具有“天人合一精神状态”的人。

3 回归,找回失落的人文精神

3.1 人文精神的传承性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罗素曾说:“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还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 一个唯一幸存至今的文明。”中华源远流长的文明表明我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也是博大深厚的。我国本自古就重视人文教化,古有云“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⑧含义是,人文区别于自然,有人伦之意,区别于神理,有精神教化之义;区别于质朴、野蛮,有文明、文雅之义,区别于成功、武略,有文治教化之义。区区数字,就深刻揭示了人文的内涵。古代流传下来的诗歌典籍,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不朽的人文精神。这些原本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然而令人扼腕的是,近百年来,中国搬来了西方的科学,却把中国人文精神否定殆尽。对此,涂又光先生指出:“中国自己有几千年的人文, 管灵魂, 管德育, 管得怎样呢? 至少不比西方教会管得差。所以不搬西方教会, 是对的, 因为中国自己早有一套,这当然不是否定互相学习。中国自己的人文,我是说人文“精神”,是中国民族、中国文化的“灵魂”,总也应当是“中国特色”的灵魂。”⑨我们一直以民族复兴为目标,而中国的传统的人文精神里包含了凝现为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文化,包含了支撑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正是我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所需要的精神指引和支柱,使人免于迷茫,使社会免于浮躁。

谈到中华文明,一些国人们只想到古代四大发明、宋元以前遥遥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却没有想到这些辉煌成就背后所赖以支持的是怎样的人文理念。《礼记·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这是“和”的人文讲法。“和”的科学讲法,就是环境科学了。⑩先人们很早就看到了人同自然是一体的,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并将这种思想运用到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中。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该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在一谈到开发就一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今天,殊不知先人们早已给我们作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榜样。中华文明,不应成为我们炫耀的资本,更不应成为我们落后的借口。找回失落的人文精神,似乎是我们更应该做的。

3.2 真正的回归要靠身体力行

这些年,大学里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声确实越来越高。伴着大学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的提高,很多大学积极开展各种人文讲座和人文课程,倡导大学生们阅读人文书籍,国学大师走上讲台讲授各种古典名著等等。这些举措,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增加人文知识,有助于人文精神的修养。

但获得了人文知识并不等于获得了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知道”,人文精神是“体道”;前者是知,后者是行。人文知识, 体之行之,才成为人文精神。所以即便是人文科班出身的人,即使能嘴上说来长篇大套,但做起来是另一回事,那还是等于零。何况人文知识不适用于速成法,要吃透就需要深厚的积累和用一生去践行。人文精神的践行,就在日常生活中。王守仁《别诸生》里的两句诗:“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意为,一些大道理或者是高深的精神境界,就在人们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里。大学的课内课外、师生的一言一行,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渗透着浓厚的人文教育。从小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学生的诚信、仁爱、自律等素养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培养起来。“观其行而知其人”一个人的道德品行,精神境界都反映在了他的日常行为举止之中。只有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并进,才能修养人文精神,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真正使人文精神回归大学,进而化民成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相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这一天会尽早到来。

注释

①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

② 王建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道德危机与道德保证.

③ 见周建平教授在国家行政学院的讲演.

④ 徐志坚.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⑤ 葛红兵.论人文精神的实质——兼及大学人文教育问题.

⑥ 《学记》语.

⑦ 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兼论全面素质教育.

⑧ 周易.《贲卦·彖传》语.

⑨ 涂又光.论人文精神.

⑩ 取自杨叔子在清华大学人文系列讲座第一讲中的演讲词.

参考文献

[1] 涂又光.中国高等教育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23.

[2] 王建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道德危机与道德保证[J].中国高教研究,2009(6):15.

篇(4)

教育部相关人员曾指出:“如果不很好地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起来,中国教育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人才的培养。”世界上很多的教育家或教育专家都说过类似的一句话:“科学的成果到了一定程度,如果想要再提高一个水平,往往是一个人文的过程。”而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质量不高,人文素质普遍低下,学生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实践动手能力也不强,文化知识基础薄弱,有些学生产生厌学和自卑生理,严重影响了其就业和今后的生活。如何培养出一批既有专技能又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是高职院校及高职学生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要培养学生怎样的“人文精神”更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在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得对“人文精神”及其概念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百度百科对人文精神的解释为:“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精神的缺失是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独立创新精神和担当奉献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体现。

一、培养学生之人文关怀精神

什么叫“人文”?罗马人最早使用这个词,人文就是对人的关怀,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人的本质以及人生意义的理解,对个人的独立价值、人格和个人权利的尊重。“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目的,我们的一切都是环绕“人”进行。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的成长和发展,离开了人的教育都是不现实的教育。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高职教育作为对技术专业的培养,不能单单培养专门生产的机器,不仅仅是要创造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的实践也是职业院校和学生长远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高职院校有必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有人性有人情味,对自己珍爱,对别人如同对自己一样的有大度关爱精神的人。对人有敬畏之心,对自然有敬畏之心,对文化有敬畏之心。而对人的自负浅薄、妄自尊大、不自量力应当摒弃,要培养学生是非对错、荣辱分明的观点。

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了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

二、培养学生之独立创新精神

高职院校不仅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学校,更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的学校,不仅是传授技术的学校,更是培育人文精神的学校。高职学生如果只是单纯的技术工人,不知道独立和创新,那给社会带来的价值也是简单的重复的低级趣味的,社会效率低下,将停滞不前。著名的高职教育研究者柴福洪认为高职教育的总体状态是:重“知识技能教学”,轻“素质教育”;从形式上看,只看到“成才”教育,“政治”教育,没有看到“成人”教育,高职生作为一个自然人的“成人教育”在体制与机制上基本是空白的,更谈不上凸显“自主发展”的特征。高职学生作为生命的独立个体,应当具有独立人格,有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能独立思考、独立实践,而非人云亦云,做他人的传声筒,不为他人奴役,不做金钱和权势的傀儡。要拥有独立创新精神,摆脱思想的教条,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做精神的主人,成为一个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三、培养学生之担当奉献精神

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要增加人的所有物,而是要提升人的境界。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对人生境界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哲学的任务就是不断提高人的境界。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会做事的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一个既有很高专业素质同时又有很好人文素质的高职学生,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他所做的事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多地是为了企业、社会和国家。高职学生应该具有精神承担,应该具有长远的目标。他不会是一个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工人,而是一个视野开阔,不被小算盘、小利益的短视思想所阻碍的小市民,他应该真正学会谋长远、算大账,应该是一个斗志昂扬、充满活力、焕发激情、踏踏实实干事业的人。

而他为人处世也不是从个人利益出发,对集体事务也不是漠不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也不是一个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得失、缺乏奉献精神的人。

他坚持自己、完善自己、奉献自己,虽然力量未必有团队那么大,但依然可以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心中有光,世界才有光。

当然,奉献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作为愿意担当道义责任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教师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终身关注“人文精神”。

注意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思想变化,加以正面引导,使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不断增强奉献意识。

学生具备了担当和奉献精神,当他们走进社会、踏上工作岗位时,就更容易懂得人生的价值不取决于职业本身,奉献也不会受职业的限制。他如果拥有一颗奉献的心,就能体会到给予的快乐,职业和人生尽然完美。

“人文精神是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的,是指以人为本,体现人的本质属性的精神,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它的目的是追求善与美,包含着对自己的终极价值的实现和对他人的给予。”

高职院校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当迫切,然而高职教育的特点却成为这一目标实现的困境,高职院校只有克服认识误区,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开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的新途径,才能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再也不能空对空,靠一两门政治与道德说教式的课程解决不了问题,必须要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育出对社会有益的高技能、高修养、高品质的正能量人才。”

参考文献:

篇(5)

科学与人文的思维方式和现实关切点不同: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体现工具理性,人文体现价值理性;科学训练思维,人文涵育情感;科学辨析因果,力图解释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规律,人文评价是非善恶,致力于涵养道德情操和融洽社会关系。[3]因而在人类科学和人文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着鲜明的差异。科学精神是指人类在科学实践的历史过程中凝练和升华出来的共同信念与行为规范,它蕴涵着丰富、深刻的内容:实事求是、反对臆测的求真精神;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批判精神;追求真理、批判谬误的理性精神;开拓创新、涤除僵化的进取精神等。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中心和出发点,高扬人的主体性,肯定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崇尚人格尊严,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提倡民主,主张平等;肯定人类的生活创造活动及其成果,鼓励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反对神秘主义,高扬理性。[4]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又是相需互发的。人类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不断探索未知世界,利用所发现的客观规律与发明的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这是一个以人为出发点,最终又落实于人的过程,亦是人文精神的实现过程。没有人文精神指导的科学实践,最终只会变成没有灵魂的技术狂欢。诚如爱因斯坦所言:“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5]中国哲人也认为真善非二,至真的道理即是至善的准则;即真即善,即善即真;从不离开善而求真,并认为离开求善而专求真,结果只能得妄。[6]

二、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培育的必要性

(一)是提高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杨叔子院士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有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的精髓;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并进一步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会落后,一打就垮,受人宰割;而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7]作为未来社会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大学生应该既具有科学素养,又饱含人文精神;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完善的人格和道德情操。在心理学教学中,只有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充分融会贯通,才能不断提高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心理学史家把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把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把学科独立同实验室的建立联系起来有着特殊的考量,就是将心理学定位为自然科学。自此,心理学主要受到科学主义取向的支配,但由于科学主义取向的先天缺陷,其始终为人文主义取向的学者所诟病。这直接导致了心理学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分野,前者包括内容主义、构造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等,后者包括意动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超个人心理学等。

科学主义取向为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在诸多层面制约了心理学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在心理学领域弥漫着它所带来的“胜利的灾难”。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其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客观主义、定量分析、还原主义以及方法中心。[8]这导致了对心理现象主观属性的忽视、心理整体性的支离、人的尊严与价值感的丧失、人的社会性本质的抹杀,其研究视野下的人变成了没有情感、个性和生活的孤立客体,心理学也就变成了“没有心理的科学”。因此,科学主义取向不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统一范式。人文主义心理学是在对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批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是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其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历史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和问题中心原则。人文主义心理学用整体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强调人生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才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主张从精神和社会文化方面去理解人。其人性观和整体心理观弥补了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缺陷。但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普遍缺乏实证的检验和支持,常被奚落为心理学研究“史前模式”的重现,被诟病为“诗人或哲人的心理学”。因此,人文主义取向亦不可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统一范式。

诚如反对科学主义,倡导科学精神,反对人文主义,倡导人文精神一样。心理学应在人文精神的视野中重视科学研究的价值,在科学精神的规范下实现人文关怀的理想。由于研究对象和任务的特殊性,未来心理学在保持自然科学取向的同时,亦将充分体现人文科学的取向;在深化自然科学取向关于“事实世界”研究的同时,亦将继续探索人文科学取向的“价值世界”。科学主义心理学所坚持的客观准则、定量分析及其研究方法以及人文主义心理学所强调的内省、移情和理解等主观方法,在未来心理学研究中将通过扬弃实现更加合理地整合。从对人的本质的完整理解和描述到实证的分析研究,再从实证的分析研究 到对人的本性的完整理解和描述,应是未来心理学理论构建需要遵循的基本思路。对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培育是由心理学兼涉自然和人文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两种研究取向走向融合的必然趋势在心理学专业教学方面的客观要求。

(三)为推动心理学本土化提供人才保障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心理学研究只有充分尊重人的社会性才能更好地进行人文关怀。人类的心理现象固然有跨文化的一致性,但心理现象的文化差异性亦是心理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中国心理学受益于对科学方法的重视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中国心理学界对心理学的人文研究取向关注不够,主要表现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前社会形态下个体和群体心理的系统研究不够充分,有影响的本土化心理学理论不多,不能充分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心理学界提出的理论和实践的要求。心理学的本土化需要心理学研究人员自觉推进,更需要在高校心理学教学中培养一批既具有求真务实、严谨规范的科学精神,又具有以问题为中心、关注现实人生的人文精神的高素质心理学从业者,为推动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进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四)心理学实践应用的现实需要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心理学被割裂为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很多心理学从业者也给自己贴上了科学主义取向或人文主义取向的标签。但这样的人为分割在心理学的实践应用中将会充分暴露出其褊狭和幼稚的一面。心理学实践应用问题的解决既需要科学精神倡导的客观、量化和严谨,也需要人文精神高扬的历史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和问题中心原则,任何厚此薄彼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在高校心理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心理学实践应用的现实需要。

三、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培育的路径

(一)以科学规范人文,以人文引导科学

规范、严谨的科学精神是提高人文实践活动水平和效率的保障。高校心理学教学应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从课题选择、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结果分析和结论概括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在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从问题解析与表征、理论解释、方案选择和系统思维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在心理学应用实践中的科学精神。例如在社会心理调查的实践教学中,大学生经常出现研究结论的“过度概括”问题:从某一被试群体获得的研究结论被过度推广到其他被试群体;从某一研究情境做出的结论被过度推广到其他情境。教师应在教学中及时纠正这些有悖科学精神的做法,并以此为切入点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

人文学科的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但如果把人文学科的教育视作人文精神培养的唯一途径,则是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割裂开来,其结果仍然是人文精神的落空。人文精神的培养应寓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高校心理学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为中心,在关注研究的信度和内部效度的同时,应该注意提高心理学研究的外部效度和生态效度,以服务人的现实生活为目的,从而塑造学生在心理学学习和研究中的人文精神。例如在教学中对心理学实验室研究如何体现人文精神,教师就应该启发学生的思考。由于实验室研究强调严格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控制,因而相对其他研究方法在“科学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实验情境是人为创造的,且对变量进行了严格控制,实验情境的真实性因此受到破坏,使被试者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与自然情境条件下的心理与行为表现相去甚远。这就极大削弱了研究的外部效度,使在实验条件下获得的结果是否仍能从自然情境中获得、是否适用于自然情境成为问题。而心理学实验研究生态化的思想,是以探索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为基础,以服务人的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验室固有的严格性移植到真实环境中去,这是将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有益探索。

(二)问题中心的应用实践教学

问题中心的应用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发展的最直观形象的方法。人的心理与行为活动具有客观规律,这需要运用科学方法加以探索。同时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与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人是有意识和思想的存在物,既是研究主体,又是研究客体,这就需要以人为中心合理运用内省和移情等主观方法进行探索。在心理学的应用实践中,科学精神是客观、精确和严谨的保证,人文精神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的保证,两者缺一不可。例如在心理咨询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意识到心理咨询工作首先应建立在掌握人心理与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尊重心理诊断的客观性,重视咨询技术的适用症状范围和干预措施的严谨性,从而保证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性。同时心理咨询师需要注意每个来访者都有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和环境,每一种心理问题都是主体与环境等各种复杂因素交互作用的历史沉淀在来访者身上的具体显现,这就需要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倾听、共情等方法进行充分的人文关怀。

(三)将杰出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引入教学

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是指对中国社会文化情境中的中国人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研究。杰出的本土化研究必然是科学化的精品、民族化和人文化的典范。例如,王登峰关于“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模型”就是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成果中的翘楚,它既注重了研究的科学性,又突出了人的文化差异性,凸显了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精神。[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搜集和整理卓越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从研究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角度向学生阐述此类研究的价值。

(四)教师教学活动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来说是一种更加直接的观察学习过程。在心理学的专业教学中,教师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教学过程应遵循学生专业学习的教育心理规律,依照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还应充分进行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和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主动建构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科学精神和人 文精神的尊重与融合,对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培育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冯天瑜.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三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211.

[2] 肖海涛.论人文为科学导向[J].现代大学教育,2005 (5):25-28.

篇(6)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探析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知识体系。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求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实践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当代人类实践的发展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既提出了紧迫要求,也奠定了现实的实践基础。应使对今天社会发展的现实状态,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运用要融和与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保持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要坚持的主导地位,立足当代人类实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要融汇中西,致力创新,加速分化,促进综合,在新的时代的条件下构建和谐与融合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促进人类精神的健康发展,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历史责任与现实要求。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创造的人类精神世界中不朽的旋律。从古希腊开始,科学精神就在西方世界开始萌动,古希腊科学中的理性精神、分析精神非常的发达,柏拉图的理性主义还使理性负载着精神生活的意义,这样,亚里士多德才有可能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形式逻辑体系。而突出表现在近代,启蒙时代的思想家更是把理性推崇到了万能的地位,认为理性可以达到人的一切目的。如在康德看来,意志行为惟有合乎理性。在近代科学发展中,由于客观精神与理性精神的复兴,实证精神和分析精神的迅速发展,由此引起近代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全面繁荣。突显出来科学精神的大旗更是在波澜壮阔的现代科学革命中表现出来。历史把科学精神推向了人类精神的核心地位。科学精神的演变与发展凝聚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而何谓科学精神?在美国科学史家默顿看来,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有组织的怀疑主义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他进而认为,“科学的精神气质虽从未被整理过,但从科学家在习惯中,在无数论述科学精神的著作中,在对触犯精神气质的行为的道德谴责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道义一致性,可以推断出它的存在。”而从科学认识方法的视角,哲学家海德格尔则指出科学精神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分离。“物本—物化—对象化,这就是这种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核。”[1]在我国,明确提出科学精神并提倡“弘扬科学精神”的是任鸿隽。伴随着的不断推进,黄昌款、、毛子水、屠正叔等对科学精神的研究从而使这问题进入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而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从西方近代科学的先驱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刻卜勒、牛顿、波义耳等人身上,总结出了科学精神的几个特点,它们分别是:不盲从,不附和;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专心一致,实事求是等。当代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拓宽了科学精神的内涵,赋予科学精神以新的时代特征。科学精神是科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不断表现出来的情操、气质、品格和特征,它是时代的科学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现代社会实践要求人们反思以往对科学认识的片面性,要求全面认识科学理性的作用。科学探索就是要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把握其本质及内在的规律性,反对用任何形式束缚人们追求真理的思想和行为。科学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来理解它。科学精神体现着人类对客观性、真理性、合理性的追求与创造。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宣传和探讨“科学精神”的热潮,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充分展示了科学精神及其巨大作用。

人文精神是从人文文化中提炼、概括出来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精髓。它以人为尺度,注重形象思维和整体综合,开掘主体生命内在的体验、感悟和直觉,人文精神突出了人主体地位,揭示主体价值。人文精神就其核心来说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的意义,人生的追求、目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等。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人对他人、人对自己的基本态度上。人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也要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中把握人的价值,人还要处理好人自我表现的超越性的问题。作为一种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注重对个体的关注,夸大物欲作用,忽视精神价值的单面人文精神。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也即通常所说的对人的“终极关怀”、“精神追求”等。有学者认为,人文精神就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理性意识、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评价体系、价值观念和实践规范。人文精神,说到底就是指“一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实践原则,这种原则是评价一切实践活动结果的根本尺度。人文精神把人的利益、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人文精神是推动起一种有别于科学认识的探究活动,去展现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它与外间世界的交相辉映。以人性、人文理念来观察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它活跃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中,是一种理性意识与非理性的体验的结合,人文精神的目标是追求善和美,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它既表现为一定的知识形态,也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应承担消除人文危机的重任,为人类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开创一片新天地。

在古文明时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开始萌芽,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成为人们探求未知事物的手段、依据和目的,把自然、社会、人的思考混杂在一起。实际上,在那个时期,人的问题、道德的问题和自然的问题没有本质的区别。从古希腊教育的角度看,古希腊人追求人文的同时也展开对科学的追求,追求科学的同时也展开对人文的追求。我们看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兼容并包的。古希腊既孕育人文精神又孕育科学精神,“科学”对“人文”并蓄。我国古代“天人相合”、“天人相通”说明了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应在自然条件下才能实现。在西方,古代科学精神始终是在哲学世界观的庇护制约下进行的,经院哲学曾一度占据了科学与人文的所有领域,而当人类文化发展到近现代,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分野也逐渐凸现出来。近代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使得自然科学技术愈演愈烈,在近、现代的文化中,实际上一直存在着两种文化——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之间的尖锐对立。理性与科技结合所形成的科技理性主义日益成为对人本主义的挤压。经由新康德主义者和逻辑实证主义者发展到极致,导致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分离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阵营。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流派割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补性和内在联系,形成截然对立的两种观点。科学主义强调科学、客观性、真理性,主张“价值中立”。科学主义强调尊重科学,本来无可厚非,但把科学抬高到至上甚至唯一的地步,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绝对对立起来,以科学文化否定和反对人文文化,这就走到了极端。[2]科学主义推崇理性和科学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力量,贬斥关于人的价值、尊严的空洞口号,片面主张知识就是力量。离开科学研究的比较单纯的境域(context)进入一个比较复杂的境域中,某种科学方法就变得太荒谬而不可取了。就像没有人会认同“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放原子弹、做核试验”一样,虽然其方法是高效的。[3]科技被推崇备至,科学精神曾一度压制了人文精神。由此,它以自然科学为唯一的、标准的文化模式,来改造其他文化。人本主义的思潮则鼓吹非理性主义,反对理性和科学进步,主张抽象的个人价值、个人理想、个人本位和个人中心等,人文学科领域日益狭窄。各执一端的观点都对社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这就迫使我们重新厘定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人们在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时普遍存在认识误区,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离,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离,科学与道德的分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被认为是完全不同的。“科学价值中立”、“为科学而科学”等观点又为这种分离提供解释和理论支持,以至这种分离成为一种传统。[4]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要么基本上把科学精神等同于科学方法,要么主张把在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有效用的科学方法。反应在科学与人文的隔离,教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吴国盛认为,自然科学和技术愈演愈烈的学科分化和扩张,使人文科学的领地日渐狭窄;学科普遍的科学化倾向和功利化,导致了社会科学的兴起,也使人文科学的地位日渐下降;重视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推波助澜,人为地造成科学人文之分裂;自然科学自诩道德中立,人和主观性成了科学研究的敌人,使自然科学家们心安理得地拒绝人文关怀。科学活动深化人的认识,净化人的思想,美化人的心灵,凝练人的精神,塑造人的品格,从而内化为人的一种基本精神。同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渐渐脱离并对立起来。克服传统视野的狭隘性,在自然与社会、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中来把握科学精神,对科学技术批判是反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特殊的霸权地位,以及把科学技术视为之至真、至善、至美化身的科学主义,它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汇提供了现实的依据。而实际上,科学主义所坚持的“为科学而科学”并不是完整科学精神,只是科学精神部分属性的反映。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昭示我们,科学技术一方面推动社会发展取得无与伦比的作用,问题的解决应是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采取措施,限制有意识科技成果的滥用,即确定“科技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增强科技发展中的人文关怀。发展从文化背景来看是科技与人文融合的产物。科学的人文精神有着极大的启发性和感召力,能够整合人与自然趋向,确保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具有科学的人文精神才能确保人的价值、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得以真正实现。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在技术上的表征。[5]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和科学技术的关系,提倡褒扬人的价值,捍卫人的尊严,提高人的地位,探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之路。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共生的,都是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提炼与抽取客观现象的本质、探索与揭示客观规律的,其基础在于社会实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在人的实践活动,尤其是这一活动的基本形式——生产劳动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有共同的基础,其共同的根基就是人。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是人,而从事人文学科研究的也是人。许多科学家还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这样主体层面的科学精神中也包含了人文精神。科学界的优秀分子意识到自己从事的科学工作对于社会、人类的责任,从主体层面把科学精神理解为科学家的精神,是人文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精神价值。杰出科学家身上体现出的精神品质,如怀疑精神、敬业精神、奋斗精神、献身精神。这都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结合的体现。在人类社会实践层面,人们要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深入实践的行动,自觉促进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渗透与统一建构。要在自然——人——社会相统一的基础上,发展和发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在相通性,建立一种真正的大科学观,这种大科学观中蕴含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在气质和广博内容,从而具有更加广阔的科学视野和实践价值。[6]这就告诉我们,只有撇开种种理论上的谬误,回到马克思说的现实的生活世界本身,才会确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本来就是统一的。科学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十分丰富的人文世界,科学精神同艺术精神、道德精神等其他文化精神是不可分割的融合在一起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相伴相随,科学精神根植于人文精神之中。科学作为一项探求知识和真理的认识活动,体现的对真理的无私追求的崇高精神永远激励着人类向着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前进。近代科学的诞生,把人从神权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这不是充满着人文精神吗?控制论奠基人维纳有一本著作,书名就叫《把人当人来用》,希望改变把人当机器来用的状况,这不也是充满着人文精神吗?[7]科学精神就是人类一切美好、崇高、值得肯定的精神品质,其中包含了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互补的,这能保证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以物为尺度,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前者追求的是真实的世界,后者追求的是美好的世界;前者是张扬着理性至上的理念,而后者却在理性之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最终价值是一致的,即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具有互补性。人类在改造世界的活动过程中能够同时受到两种精神的指引,忽视了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来把握科学精神,把科学精神理解为单纯追求精确性与物的客观性,“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也只是一支残缺的人文精神。[8]在此,要反对仅仅从功利的意义上来理解科学精神,把科学精神归结为工具理性,科学精神要向人文的渗透。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该是具有现代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该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9]科学必须要创新,有创新才有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它不仅来源于科学,更主要来源于人文精神。另外,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必须贯串科学精神而不能违背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本身,也有深刻的人文意义。“由于精神上的混乱是如此之深,以至单靠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消除弊病,大概可以肯定,任何不把科学人性化包括在内的药方都不会有任何功效。人们必须找到把科学和我们的文化的其他部分结合起来的方法,而不能让科学作为一种与我们的文化无关的工具来发展。科学必须人性化,这意味着至少不能允许它横冲直撞。它必须成为我们的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始终是为其余部分服务的一部分”。[10]科学发展为人文精神的弘扬提供扎实的客观依据。在人类理性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地位的科学精神,对构建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也具有重大的意义。科学精神的本质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的正确性。在社会高度发展,人文精神需要整合科学与人文特质,将科学精神融合于人文精神的价值中,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既有区别之处,在冲突与对抗的过程中又有着日益贯通的趋势。[11]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在社会中达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中拥有共同的普适性和有效性。

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处在现代化的转型时期,知识和科技进步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科技、掌握科学知识已是势在必然。要满足这一要求,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自觉遵循和运用客观规律。人文精神是社会文化建设的灵魂,凝聚社会文化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目的导向,创新科技价值观念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造就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必须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科学的应用产生的生产力为人文价值的实现提供有利的物质条件,人文精神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为此,既要拥有科技精神,拓展能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又要凸显个性,尊重自然,培养以德性为根本的主体自由的现代型人格。

参考文献

[1]吕乃基,樊浩.科学文化与中国现代化[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2]仇金彪.科学的命运,人的命运——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J].思想理论,2002,(2).

[3]吴国盛.弘扬科学精神:两种思路[N].科技日报,2001-4-3.

[4]刘献君.知识经济呼涣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A].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3卷)[C].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5]彭纪南.现代信息科技革命与两种文化的融合[J].自然辩证法,2001,(6).

[6]欧阳康.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与共建[N].光明日报,2003-11-6.

[7][9]龚育之.论科学精神[N].人民日报,2000-10-10.

篇(7)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031-01

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是可以优化传统文化传承的主阵地;二是有助于实现知识、技能和态度一体化;三是对学生进行政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四是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总之,政治学科本身有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可以通过明理、动情和导行来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近代教育家认为教育的功能是使人“养成健全的人格”。那采用如何策略构建人文精神培养的思想政治课呢?

一、挖掘并用好教材中人文精神的材料

各年级教学内容都含有不同的人文精神的侧重点,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点化它。例如,在讲述高二《哲学常识》时,就要把握好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加强理想和信念的人生观教育,形成正确价值观,进而用正确的方法论来指导实践。另外,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把知识纳入到人文背景中去做到知识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例如,如今市场经济中的诚实或信用,实际上属于社会道德的范围,然而近年来诚实守信,这一起码的社会道德却渐渐被有些人淡忘甚至抛诸脑后,于是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甚至在招生考试中也存在着师生串通作弊现象。从这可知,社会现实中蕴涵着深刻的人文精神教育的内容,教师以这些社会实例结合教材论证、分析就使整个教学过程超出了纯粹对知识的把握,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层面,并且形成了一种道德追求。这样,不仅达成了教师对知识的传授,也让学生了解现实,培养正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且达到了人文精神教育之目的。

二、强化课堂的民主教学原则

要把政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落到实处,教师就必须有与学生平等的人格观,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教育理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新课程倡导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倡导树立民主的教育教学思想。会讲课的老师一般讲得少,不会讲课的老师一般讲得多,这一现象让我们不能不再次思考课堂上教师的真正的职责究竞是什么。实践新课改,教师的职责应当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而不是简单灌输。在学生的讨论和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当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和结论的人。教师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在课堂上如何与学生讨论,并如何激励学生等,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

三、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的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

教师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高人文精神的关键,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远比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的影响深远。如果教师缺乏人文精神,学生便不会在他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给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自身所具有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治学方法乃至为人处事等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用人格力量教育学生,也就是教师的敬业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二者构成了整个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像春风细雨,能潜入学生的灵魂,无声地滋润学生的心田。教师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教育学生,用敬业精神和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耐心、踏实的工作作风进行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反复思考,让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的思想政治课,植根于师生的心灵深处。

四、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

篇(8)

政治学科本身有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可以通过明理、动情和导行来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近代教育家认为教育的功能是使人“养成健全的人格”。那采用如何策略构建人文精神培养的思想政治课呢?

一、挖掘并用好教材中人文精神的材料

各年级教学内容都含有不同的人文精神的侧重点,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点化它。例如,在讲述高二《哲学常识》时,就要把握好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加强理想和信念的人生观教育,形成正确价值观,进而用正确的方法论来指导实践。另外,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把知识纳入到人文背景中去做到知识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例如,如今市场经济中的诚实或信用,实际上属于社会道德的范围,然而近年来诚实守信,这一起码的社会道德却渐渐被有些人淡忘甚至抛诸脑后,于是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教师以这些社会实例结合教材论证、分析就使整个教学过程超出了纯粹对知识的把握,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层面,并且形成了一种道德追求。这样,不仅达成了教师对知识的传授,也让学生了解现实,培养正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且达到了人文精神教育之目的。

二、强化课堂的民主教学原则

要把政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落到实处,教师就必须有与学生平等的人格观,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教育理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新课程倡导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倡导树立民主的教育教学思想。会讲课的老师一般讲得少,不会讲课的老师一般讲得多,这一现象让我们不能不再次思考课堂上教师的真正的职责究竞是什么。实践新课改,教师的职责应当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而不是简单灌输。在学生的讨论和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当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和结论的人。教师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在课堂上如何与学生讨论,并如何激励学生等,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

三、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的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

教师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高人文精神的关键,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远比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的影响深远。如果教师缺乏人文精神,学生便不会在他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给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自身所具有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治学方法乃至为人处事等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用人格力量教育学生,也就是教师的敬业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二者构成了整个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像春风细雨,能潜入学生的灵魂,无声地滋润学生的心田。教师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教育学生,用敬业精神和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耐心、踏实的工作作风进行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反复思考,让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的思想政治课,植根于师生的心灵深处。

四、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

旧的教育理念是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主要是知识的积累过程,以知识掌握的数量和精确性作为评价的标准,这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潜能的开发、创造力的培养和自我实现等,来塑造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把着眼点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上,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索、实践精神,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够在愉悦的情境和心境下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创新的潜能。

五、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人文精神

利用社会实践进行人文化精神教育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主要和最好的形式是深入实地调查,但教师应该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和比较熟悉的环境。如在《注重经济效益》的教学中,有教师组织学生调查了周边的高科技农业园区,在调查中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对充满挑战与竞争的社会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使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实践才能,而且从中真正体验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另外,国际、国内每天都在发生很多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如何通过政治课教学把它转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这也是政治课教学的任务。例如,在“神舟五号”飞船升上太空后,有教师讲解了“神五”上天的历程和杨利伟的基本情况,学生便了解了一些航天知识和航天精神,进而就这事件结合教材中的“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和“民族精神”知识点,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很好教育,也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得到了统一。

总之,人文精神是指一种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需要和意义的精神。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以外,更重要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

篇(9)

科技产生的负效应已成为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不争事实,但以往我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物质层面,如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科技对人类生活无处不在的影响,科技对人文文化和人类精神层面产生的负效应――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慢慢显现出来,逐渐成为困扰现代人的又一严重问题。与技术应用对社会物质层面产生的负效应不同,这种负面影响是隐性的、难以为人们所察觉的,但却能够直接危害到人类生存的精神状况,其严重程度远胜于前者,也更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以尊重人的尊严、维护人的权力、实现人的价值为内容和目的人文精神承载了人的本性需要,体征了人类对人的发展、对目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的思考,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和灵魂,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不断推进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原动力。广义而言,科技和科学精神都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科技的发展不仅没有推进现代社会的人文文化的建设和人文精神的传播,反而在人类文化系统和精神状态等不同层面上都诱发了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

一、科学诱发的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

(一)人文科学的异化,让人们逐渐忽视了人类及其社会所独具的主体性向度,成为“单向度的人”

人文科学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和传播载体,它以人丰富的感性世界、心理活动、以及行为活动的价值追求为研究对象,以研究者发散的感性思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研究方法。但近年来人文科学方法论对自然科学方法论和治学理念的借鉴与改革,使得一种过于强调人的唯理性、忽视人文科学特殊性的研究倾向和思维方式在不断地滋生和蔓延。这种对人和社会的独特性与历史性等人类所独具的主体性向度的忽视,使得人文科学的研究偏离其初衷,也使得社会大众考虑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也逐渐地从多元化转向单一化,以至于“把世界看作是一个被剥夺任何历史含义的唯理系统,把现象所有可变的以外的非本质的性质一概抹杀掉。”人文科学的这种异化不仅严重危害了人类文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更导致了和人文精神的丧失,使得人文科学其解放人的力量逐渐被抹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奴役人的力量倾向。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一旦这些古典科学简化论的、抽象化与数学性的方法运用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那么人类的幸福将变成为表面有利,骨子里却是大害的事。”

(二)人类生存的精神状态堪忧

科技的高度发达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使得当今社会的物质生活要比以前任何时期都优越。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现代人在精神上出现的问题却层出不穷。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世界卫生日致辞中说:“当今世界有4亿人患有精神或神经疾患,或与药物滥用等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折磨。”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生存境况的严重威胁。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常常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感,找不到生活的真正意义,也不确定人生的目标和价值应该是什么,生活时常出于空虚和迷茫的状态。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直接表现。

从以上科学对社会文化系统和人们精神层面产生的种种影响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发展虽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推动了社会的飞速发展,但并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给人类的精神生活带来充分的自由和解放,反而造成了一种科学技术变迁与人性变迁二律背反的状况。

二、科学诱发的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自然科学研究理念和方法对人文科学的不当介入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两大类别,两者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都有诸多区别。然而,随着自然科学的成功,人们也逐渐相信在人类社会和心理世界中,存在着与自然界一致的规律和机制,并开始了试图运用还原论和简单性的信念,假定―观察、归纳―演绎与验证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逻辑语言推动人文科学发展的历程。著名科学史家丹皮尔写道:“人类与其周围的世界,一样服从相同的物理定律与过程,不能与世界分开来考虑,而观察、归纳、演绎与实验的科学方法,不但可应用于纯科学原来的题材,而且在人类思想与行动的各种不同领域里差不多都可应用。”的确,人文社会科学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与现代科学对其研究视域的拓宽、研究方法的改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但是,在这个吸收借鉴的过程中,一种妄图以理性思维取代感性经验、用自然科学的逻辑和语言统一两种科学的“科学统一运动”也在兴起。这种运动缺乏对人文学科研究对象差异性和丰富性、治学原则特殊性的考虑,简单地主张人文学科也应该保持“价值中立”,将人学、宗教学、文学、艺术等这些无论在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上与自然科学都迥然不同的人文学科僵硬地套用自然科学研究的理念和方法,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文科学的低迷状态,一度本末倒置地成为自然科学的附庸品,造精神的缺失。

(二)科学对人类思想的钳制和由科技造就的生活方式造成的人文精神缺失

当然,科技并非诱发当今人类精神疾病肆虐的必然原因,但科学对人类思想自由的钳制、科学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却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对科学的顶礼膜拜,钳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科学有着让人信赖的研究依据和现实成就,仅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和人类建制的她得到了超越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的过度膨胀,有一种几乎可以与真理划上等号的倾向。现代社会对科学成果这种缺乏怀疑精神的盲目崇拜,使之变相地成为了现代社会一种新的“宗教”。如果科学规则和某些经验发生争议,那么科学规则将被认为是优先的。敢说不相信自然规律和科学成果的人,一定会被认为是疯子。这种对科技的绝对信赖和盲目崇拜,在很大程度上钳制了人类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思想自由,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十分不利于人类精神生活的充分展开。其次,科学造就的人类的生存方式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让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更加苍白。现代社会的工作方式非常重视劳动者自然科学知识的获得和专业能力的掌握。这让现代教育也更加偏向于对数理化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对人文精神的教导。在新的社会物质产生条件下的生存条件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价值的追求要求被弱化了,理想、自由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反而成为了生活主旋律的附属品,人文精神开始被忘却、人生的信仰开始模糊。作为个体的人缺少对人的现实“存在”的思考,难以领会到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和生活目标,缺乏真正有力的信念来支撑人生的终极追求,这些都造成了人文精神的衰落,人们对自身生存意义的困惑和怀疑。科学无法借理性的手段提供个人和社会生存的意义,可以说,我们这个无神的社会不知道其生存的理由,亦不知道为何以这种样式生存。

三、应对“人文精神缺失”的措施

(一)正确对待和利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和语言,振兴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的振兴是普及人文精神的最佳条件和重要途径。这要求人文科学必须摆脱科学主义对人文科学的种种纠缠,以正确的姿态和独立的地位对待自然科学的理念和方法,重新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途径。首先,应当充分肯定自然科学使得人文领域的研究走上了“科学”之路。虽然人文现象及其本质具有内涵丰富性、功能复杂性、结构系统性、价值多样性等特点、研究方法多依赖于研究者的感性思维和主体经验,研究结果也不够确凿,但这都不足以否认人文现象的可认识性和人文科学工作的科学性。相反,自然科学在各方面的支持,是人文社会科学能够发展到今天的重要条件。但是,那种抛开人文科学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而过分妄图统一所有学科的做法,却会阻碍人文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弘扬。因此,人文科学的研究应避免过分崇尚和依赖自然科学的语言逻辑和定量研究方法,根据学科特性和研究对象的情况来变更具体的思路和方法,运用理性思维与感性经验相结合、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接轨等多种研究手段,实现多层次、多方位地得出与对象相符度高的结论。明知人文现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却要按照自然规律的一般性和简单性来对待它,就会取消人文科学的科学性和可能性。只有正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特殊性,恰到好处地利用自然科学的理念、方法和言语完善自身地研究体系,防止教条化应用、简单化对待的盲目做法,改善人文科学的现有地位,才能实现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复兴。

(二)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标志。以对人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的思考为内核、实现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平共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人文精神,能够在人们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追求与社会需要等人生的一系列基本思考时,提供一种理性的来源、合理的依据和坚强的后盾,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什么才是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并以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赋予个体以生命意义,帮助其发掘和确立理想的生存态度和人生目标,避免“在毫无价值的状态中生存”,从而实现人的追求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平衡。审视自然科学对人类文化层面、精神世界的诸多负面效应,无一不是因人文精神的缺失引发的。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唤醒人们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存状态的关注,引导人们发掘人生的精神支柱和真正的乐趣,实现人的真正解放,才是预防和解决现代人精神困惑难题的有效途径。

(三)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单纯科学技术或单纯人文情怀,都不足以解决人类面对的社会内部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种种危机。只有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消解与融合,才有可能使人类现在面临的种种困境得到圆满地解决。两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自然科学、科学精神,有助于人文科学更充分、更全面地发现社会世界和人文领域的知识和奥秘,更好地把握和创造符合人类未来发展的文化成果;而人文科学、人文精神,能够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更符合人类的总体利益,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正如爱因斯坦告诫科技工作者的:“我们只懂得应用科技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以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的成果造福于人类而不至造成祸害。”唯有实现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相互渗透,以一种具有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指导科学的发展和文明的演进,才能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前景。总而言之,正确认识科学活动的性质和作用,在推崇科学精神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提高,让科学重新回到为人类服务、为人类的长远发展谋利的角色上,把对科学的盲目崇拜转化为对生存意义的反思和对人文精神的弘扬上去,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德]孙志文著,陈永禹译.现代人的焦虑与希望.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

2、丹皮尔.科学史及其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3、陈明.论科学主义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10).

4、贺萍,高娜.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缺失探析.长白学刊,2007(2).

5、丹尼斯・米都斯.增长的极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01

人文精神培养需要宏观设计,尤其在缺乏历史积淀与传统塑造的高等职业院校,宏观设计已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怎样才能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职业取向的价值诉求统一在同一纬度,加之人文关怀?这就需要宏观设计发挥主力效能。

在文化建设中,宏观设计是一个哲学概念。无论从“符号意识”到“清风校园”,还是从“诗意自然”到“诗意人生”,宏观设计,即是致力于人与校园、人与人、肉与灵的相统一,并试图通过人与其自身的对话,完成文化意境,锻造人文精神培养的理性基础。通俗而言,人文精神培养中的宏观设计就是指校园文化建设的哲学视角。

行文将以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为例,来揭示宏观设计思想在高职院校人文精神培养中的重要性。

一、“忠诚、责任、奋斗”学院精神的哲学起点

一所高职院校,其校训一般都涵盖着它的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但是,由于专业技能教育育人目标的特殊性和单一性,往往导致顾此失彼,使得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并未暗含其中。作为核心位置的校训,倘若弥补不了一所院校置于历史的价值和对文化的观照,便使宏观设计失去了哲学起点,人文精神也就远离了母体。面对这样的困惑,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在“崇德明知、尚法敦行”校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忠诚、责任、奋斗”的学院精神。目的在于发挥与道德一样具备的认识功能与调节功能,关注人生价值,表现出对人的本质、尊严及意义的追问。

“忠诚、责任、奋斗”的学院精神是以学院发展的人文力量为内容,以求真、求善、求美为哲学起点,进而构建理想共识。是基于宏观设计的大手笔,对生命本质做了透视。

忠诚是真,是“不二心”,是对一个时代的理性回应。其实,一切关于人类本质问题的思考都首先是从“真”而来。高职院校培养的不只是真技术、真本事,更是真人格、真理性。“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教育的本质亦是为人道,为人道而诚、而忠。所以,高职院校人文精神的培养中,首当其冲的就讲“真”。

再说责任,责任是善,是博爱。倘若“真”是把握人生的意义,“善”即是把握人生的价值。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人的创造力,是对历史力量的续接,期间少不了“责任”。《论语》有曰:“言忠信,行笃敬”。行是为人的使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奋斗表达的是美,此在之美。与人从自然观察中所得出的关于美的力量感受一样,奋斗不息的现实表现总在表达着人之存在的倔强和无畏。就像拉奥孔群像里所展示出的那样,史中人总有着属于他自己独立的智慧与把握人生命运的心灵法则。所以,美是奋斗的哲学起点。

在这里,“忠诚、责任、奋斗”的学院精神提出就属于人文精神培养中的宏观设计,因为它首先是哲学的,并且一再以虚线与实线并在的形式体现着人文精神培养与文化建设的方向。

很多情况下,校训不一定会完全体现一所高职院校所具备或者应该具备的办学精神,因为办学精神属于纯粹的本质的意识形态,属于文明的标杆,前进的力量。而一旦要追问到人文精神存在于高职院校教学意识中的价值的时候,就会引出所说的“学院精神”。因而,一所高职院校所需凝练和亟待凝练的学院精神,就是人文精神培养的宏观着眼、宏观定位、宏观把握。

二、让人文景观行不言之教

人文景观承载着高职院校教育的气场,用通俗的语言来讲,是指办学氛围。此处谈到的依然是人文精神培养的氛围。

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着力于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文景观建设,使校园的方寸土地,都能行不言之教,以致完精神培养的环境文化。种草,需使草木生情,用春心撩拨一阵书香;掇山,需使片石多致,让画意唤人濠濮间想。譬如警院石的设置,虽散见于校园各处,却又能以一贯之,期间多刻至理格言,又莫过于铸出“警魂”二字,使石石关乎天道,字字关乎人情。

诚然,人文景观设计的哲学还一再告诉我们,高职院校人文环境的锻造,追求的不是文化铺张,更不是所谓的文化堆积,而是基于人、灵魂与校园的三位一体,呈现出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和古今结合,以实现诗意关怀。人文景观是朴素的,但又要充满寓意。寓意是一个复合体,它能使凝固的环境变得流动起来,能使实体性物质存在指向精神维度,从而摆脱事物原本的意义,进而开启人关于美和自由的想象。这亦是人文精神培养中不可缺少的感性基础。可以想象得到,在一所缺少寓意的校园里,是怎样也寻找不出人文精神培养中的宏观设计的。所以,宏观设计一旦运用到人文景观设计中的时候,就一定要考虑到人文精神培养所不可缺少的寓意。

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人文景观亦是目的于这样的寓意,就像立于教学楼、行政楼、实训楼、宿舍楼等楼门口的“警容镜”,不仅在正身,更像在正心。

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应该努力让其人文景观行不言之教,出发点就是:应该赋予校园的每一寸土地活的灵魂,使得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事物,都能承担起人文精神培养的义务。因为它一开始,就负荷上了知识和正义。而且,它的开放性还表达出了以有限把握无限、以出世把握入世的人生智慧。

三、诗教在人文精神培养中的意义

多年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提倡“教学艺术”,试图通过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来优化教学、吸引学生,但往往因此而忽视了诗教之客体性存在在人文精神培养中的宏观设计意义。诚然,诗教也是艺术,但比较而言,它的客体性存在通常要比主体介入更显诗意。这样的手法同样是艺术,或者叫“艺术中的艺术”。

中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诗教可使凝固的建筑流淌出音乐,可使流淌的音乐沁人心脾。同样,在一个充满诗教的校园,每一朵浮云,都带来的是诗意。这诗可以融入校歌、校徽及所有校园标识当中,呈无限审美情趣。

我们都知道,校园文化一定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第二课堂。大学的课堂结束了,人生的课堂却刚刚开始。要保证课堂教学精神的延续,就要保证校园文化的启发性和启示意义。何以如此?便就引出了所谓的“诗教”。

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在其学院标识的设计中就首先引入了诗,这是诗教的体现。诗的本质是追求和平、正义,表现出的是人类把握世界、洞悉宇宙的知性,所以,在文化建设领域,诗无疑具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因而,行至校园,需随处烙得个“诗心”。

山水挂画里有诗、通幽曲径里有诗、门庭水榭里有诗,而且,诗是校园的气韵,总在涤荡心灵世界的一片通畅,能让一切价值判断都折射出自然力与真诚。

现在,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着力于校园文化建设,即在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人文精神培养的艰难行径中,展开了有意义的探索,无疑是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文精神培养中的宏观设计,进行了启发性的思考。

篇(11)

一、人文精神的意义以及重要性

所谓人文,《周易•象传》中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由此观之,在我国古代传统观念中,“人文”是一种与作为自然现象而言的“天文”相对应的人文现象。在中世纪的文艺复兴浪潮中,涌现出的一大批杰出人文主义思想家对人文精神做出了重要的阐释和发扬,催生出了以费尔巴哈所谓的“人本学辩证法”以及能够代表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哲学为代表的现代人文。现代人文囊括了以“知道”为主要内涵的表示人类对自身文化的了解程度的人文知识,以及表示人类对文化意义和文化的内在价值的自觉程度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的本质。狭义上的高校美术教育指的是以培养掌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美术绘画技能技法,能在中小学从事美术教学,组织课外活动和竞赛工作的中小学美术教师为目标而开展的一门具体的科目。而广义上的高校美术教育则是指一系列旨在通过提高人文素养、提升文化品格、完善人文学习从而提升人文精神水平的训练活动。其实质上是文化、精神、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抽象思维通过美术的形式所形成的具体体现。

二、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过度强调技法的学习,忽视情感体验

当前的高校美术教育已经达到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期,教材五花八门,培训机构林林总总,就教材的内容涉及看来,可称得上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但存在其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于,就美术教育发展结果看来,大体上都是偏离了作品的文化背景和现实基础。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仅仅只是对作品进行了单纯的了解,是一种脱离了人文精神而单独建立起来的机械性记忆。这就直接导致原本应该生动活泼的美术教育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失去了原来应有的活力。在更深的层面上导致学生的内心情感无法与美术作品建立联系,无法从情感的高度与作品进行沟通。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在内心层面上走进作品的可能。

2.急功近利的心态占据上风,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受到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各方面对于教育的理解和关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聚焦在“升学”“就业”等字眼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美术教育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发展。急功近利的心态迫使美术教育不得不去迎合考试升学的需要,入职就业的需要,将原本应该重视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强调人的本体性价值的美术教育变成了增加分数的工具。消融了美术教育在弘扬人文精神方面的价值,僵化了美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得原本应该在美术教育中汲取人文精神而自由成长的学生受到了束缚,生命本性的发展被压抑,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彻底丧失。

三、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重构

1.心态要保持健康

人文精神以人格健全与人格自由为重,实现的前提在于保持一颗健康的心态。健康的心态既包括在浮躁的社会现实面前能够做到从容、冷静,不随波逐流,更不要急功近利;也包括奋发向上的乐观心态,独立开拓的进取心态。以健康的心态为基础,才能够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保持冷静分析的态度,醉心于艺术的世界里,尽可能的领悟蕴含其中的人文精神。

2.坚持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美术教学中也应该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扬学生的课堂热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早日建立起能够深入作品世界的能力,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人文精神的体会和领悟能力。教师要注意运用包括纹理、色彩、形状、明暗等美术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注意培养学生在点、线、面、描绘、摹形等基础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将人文精神与美术实践建立联系的时候更加的游刃有余。

3.课程设置要凸显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要求

人文精神的内核在于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在美术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做到对以人为本有着深刻的理解,既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状态,也尊重美术作品的年代背景和精神内涵,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将二者巧妙结合,从而使学生既能领悟到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又能提升自我的水平,塑造健全人格,实现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上的双重丰收。

四、结束语

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是学生了解蕴含在社会中的人文意义,掌握人文精神,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人文性的文化学习理念,一方面要坚持诱导性学习的原则,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在积极的课堂氛围中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美术知识;更要通过对具体的美术作品内涵的阐发,揭示蕴含其中的人文内涵,介绍作品诞生的人文背景,从而帮助学生能够理解作品所表露出来的感情,在情感的层面上做到与作品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领悟和掌握人文精神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