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1 16:35:5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篇(1)

Abstract: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mainly includes three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mode of cost management, this is the classical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and modern sense are from the traditional mode and the foreign advanced management experience. To master the modern cost management mode, we must first understand the basic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raditional mode and foreign management methods and the existing main problems and defect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development review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项目造价管理的发展历程

1.1古典的项目造价管理

人类对项目造价管理的认识,经历了上千年的不断学习与探索,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并不断创新,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管理理论的不断进步而逐渐建立发展的。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19世纪工业革命开始才结束。

中华名族是最早对项目造价管理方法进行科学管理的名族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科学技术名著《考工记》的记载,凡修筑沟渠堤防,先按匠人一天修筑的进度为参考,再按一里工程所用的匠人数及总施工天数计算出需要的劳力数量,然后调配劳力再进行工程施工。这一项目造价管理思想对人类以后的造价管理方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2传统的项目造价管理阶段

随着工业革命的打到来,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古典的造价管理模式己经无法适应。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英国社会,逐渐开始出现了细化的项目管理专业分工,这就需要专业人员根据项目来估算及测定需要的人工和材料。工料测量 (QuantitvSurveyor)在英国诞生正是适用项目造价确定与控制的必然。从19世纪开始,招投标制度开始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程建设中开始推行,工料测量师要在开工之前进行项目工料测量,并为招标人确定标底或为投标者做出合理报价。随着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在 1868年的成立,是项目造价管理领域的一次飞跃,它标志着现代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正式诞生。建设项目造价管理逐渐从初始阶段的一般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开始向项目的项目的经济与财务分析和投资效益评估等方向发展,最终形成了传统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特别是从20世纪末的20年,是传统造价管理在理论、方法与实践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时期。

1.3现代项目造价管理阶段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英国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提出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开始,人们对于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认识和研究开始关注项目的范围管理、集成管理和风险管理的现代项目造价管理阶段。我国的造价管理学界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美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学界则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全面造价管理,,的理论。现代项目管理理论逐渐从单一管理模块向全面的系统方向发展并不断完善。

2.国内外造价管理概况

2.1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沿革

建国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1952一1958年,项目造价管理主要为适应计划经济的概预算定额管理方法。

1958一1958年,概预算定额管理逐渐被逐渐削弱。

1958一1976年,概预算定额管理工作遭到严重破坏。

1978一1982年,后,国家又恢复了工程造价管理机构。

1983一1990年,1988年建设部成立标准定额司,使造价管理工作日趋完善,国务院有关部门、各地区对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改进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等做了大量工作。1990年7月,成立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从1995年开始到1997年由国家建设部和人事部组织进行的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与认证工作,以及对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资质审查和审批工作,大大加快了我国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从传统基于定额的造价管理模式向现代造价管理模式的转换。在这一转轨过程中我国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学结合我国的实际工作逐步提出了适应我国现状的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理念与方法。

2.2国外工程造价管理发展概况

20世纪初开始,伴随着经济学原理在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应用,工程造价管理开始从传统的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向项目经济与财务分析和投资效益的评估等方向发展。特别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投资计划和控制制度开始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应运而生。20世纪中期开始,工程造价管理从对理论与方法的研究阶段发展到实际应用阶段。这一时期是工程造价管理在理论方法与实践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阶段。同时,美国造-—价工程师协会和其他=些发达国家的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也开始相继成立。各国推出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的认证制度以及对造价工程师或工料测量师注册及执业所应完成的专-业教育以及实践经验和培训的基本要求。

20世纪90年代初,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入了综合与集成阶段。其中英国工程造价管理学界提出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LifeCyclecosting,LCC)”的工程项目投资评估与造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而以美国工程造价管理学界则提出了“全面造价管理(TotaleostManagement,TeM)”的概念和理论并于 2992年更名为“国际全面造价管理促进协会”。对于全面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标志着国际上对项目造价管理研究与实践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篇(2)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工程建设总产值快速增长的背后,因为工程项目在决策中存在许多设计上的不合理,工程管理自然而然就跟不上发展的脚步,从而导致了诸多工程在投资规模上失去了相应的控制以及建筑工程质量上存在不合格的情况发生,在投资上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我国现有的工程管理模式迫切地需要改革,尤其是造价管理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状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目前导致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层出不穷的是在工程管理中的理论和方法存在的缺陷。现今迫切的需要建立起我国科学规范的工程管理运行机制。

(二)研究意义和目的

改进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方法,采用全新的技术手段,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通过将设计更合理化和更规范化,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使得在工程生命周期中的成本减少到最小,也能有效地提高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投资效益。并且在对于能够达到环保且能够提高工程项目建设在社会中的所起到的效益,以及在节省投资成本等实践活动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投资角度来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指导设计者全面、自觉地从全生命周期出发,将项目初始化的建设造价与运营情况综合起来考虑,从若干可行方案中,选择成本最小的投资方案,来实现更科学的投资。

从设计角度来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方式能够起到让计者更加自觉更全面地考虑建筑工程中的维护成本和建设中的造价等问题,从而实现更科学的设计和对材料更合理的选择,实现能够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项目的成本。

从事实角度来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思想与方法能在综合考虑成本的前提下,使得施工组织工程合同、设计方案评级和工程施工方案能够更加合理科学。

二、国内研究现状

虽然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在我国的研究有了一定进展,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同时也有诸多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的问题如下:

(1)我国现今的研究中没有构建出适合我国自身的比较完整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对与之相应的项目也没有进行有效地划分开。

(2)现在对于未来的施工成本也没有在投资估算的阶段中考虑过,有的话也只是相对比较粗略的考虑,对于未来在项目建设的成本考虑问题上也没有一个较为明了的定义,也没针对未来的项目运营的计算方法和项目的维护成本分析过程制定出可行的方案。当前建设的成本和未来在运营与维护的成本构成了全部生命周期的成本。国内专家将人工智能和模糊数学以及灰色调系统等一些较为科学的理论用于投资决策中,也得到让人满意的成果。从而我们应当结合有效可行的理论和决策在当今所面临的问题上进行运用和扩展,将扩展延伸到生命周期投资的决策和估算建设周期的成本里。在投资估算阶段可以运行生命周期的成本分析的方法,并且也在实施阶段、设计阶段以及完工验收的阶段和维护阶段中有着良好的使用性,从而作为各个方案在评价工作中强有力依据。

(3)要做到对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都进行成本预算,建设工程在不同的阶段里的计算的内容不相同性是因为生命周期原本就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找到一个合适统一的计算方法,对于在我国实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工程造价计算包括的内容:意识适合各行各业任何生命周期阶段的统一计算方式;二是使用已建工程中的造价信息对拟建工程进行全生命周期工程中的造价确定。

三、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框架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分工、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逐渐形成的。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产生于20世纪初,随着国外资本主义进入我国的。随着工业发展,一些新兴的建筑项目对工程造价也要求开始进行管理。基于此条件下,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行业便产生了。但是,局限于当时的各方面条件,完善工作也停滞了,导致了工程造价管理只在极个别极少数的工程中得以使用。

(二)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建于建国的初,国家面临大规模重建工作。特别是将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后,为了能够对工程造价的确定合理化,使用少量的资金完成最大化建设,便使用了前苏联的定额管理的制度。而后出台的政策也明确规定在不同的设计阶段中都必须要经过概算,从而明确了概算的重要作用。

四、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一)概念和定义

(1)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中项目投资决策的有效分析工具,是能正确对决策备选方案选择的指导方法。

这一说法,阐述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思想核心和基本理论,项目在投资决策和对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备用方案的评价的工作中,作为一种效的辅助工具。无论任何工程项目在决策中,人们总会考虑到工程项目中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新理念能够指导人们去全面地、自觉地以工厂项目全生命周期为出发点,综合考虑项目造价与运营和维护的成本,实现更能显示科学的投资决策。

(2)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作为一种手段和思想能对建筑设计进行指导,能够计算项目在服务器间接的、直接的所有使用成本,从而能够确定出设计方案的有效方法。

传统设计方式中,设计者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考虑存在不全面和不自觉的情况。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指导性能够让设计者自觉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出发,在能够保障质量的条件下,综合项目建筑的造价和运行以及维护的成本,来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对材料使用情况能更好地选择,从而有效降低成本。

(3)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将建设期、使用期、翻新期等阶段总的造价控制在最小限度

这一说法从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和实现造价最小化的目的出发,突出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管理的思想与方法不仅只是局限在工程的项目建中的设计决策中,使用阶段还包括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评价和工程合同在总体策划等阶段,在使用中要重点对项目运营阶段和维护阶段的成本进行管理。因此作出结论: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的需要使用的阶段不仅只是工程项目在造价决策阶段,还应该在设计评价和合同的总体策划中进行使用

将定义各不相同的的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进行整理和归纳之后,能够发现: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方法的根本处发现就是要求人们从全生命周期作为出发点,来考虑成本和造价的问题。其中:将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进行最小化最为最关键的问题。由此而言,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已经作为了工程项目在造价的管理工作中更先进的方式以及更具有指导性的思想,也得到了世界银行和大部分国际性金融机构赞赏和普及。

我国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应注意的重点和难点

(1)在对资料进行审查时要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估,不仅如此还要考虑到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确立起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2)在招标阶段和投标阶段要注意对标书进行检查,对现场进行仔细地考察,对安保费用也要做出相应的评估,同时要详细地制定出合同安保条款,从而能够将承包商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3)在设计阶段要先将职责组织责策划好,完善安保设施的设计和保安合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4)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进行安保培训,对出入的管理和旅程管理工作也要加强力度,同时要做好适时的应急演练;(5)在试运阶段要对特殊区域的巡逻工作加强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再总结出运行过程中的管理经验。

目前我国项目建设对资料审查和招标阶段以及施工阶段的管理都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各种外界因素使得每个环节都存在利益的客观性,往往给项目工程管理造成诸多不利,也影响到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顺利进行,我国现今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案将上述三个阶段的工作顺利地开展好成了最关键的问题,也是我国建设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所必然面临的问题。

五、结语:

文中具体从四个方面将我国特色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构建起来,使得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各个阶段在理论中都得到了合理的划分,并建立起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分析和计算的模型,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中各个阶段的信息也是借助现代网路与分布式数据库经有效信息集成到一起,从而能够将数据的完整性和共享性得到合理有效地提高,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在信息的支持力度上也能够得到很大的加强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伟和. 基于期权理论的油气田工程投资决策分析[D].天津大学,2007.

[2]路石俊. 内蒙古500KV变电站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篇(3)

在现在的工程造价管理过程里,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应用比较多,通过分析两种造价管理的特征有利于得出结论。我国现在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是定额计价基础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大约在建国初期出现的,是对前苏联的传统定额管理模式的优化发展,适合高度计划经济体系,而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下,这一模式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所以实现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到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是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两种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特征分析和比较分析。

一、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特征

在进行管理的过程里从项目开始阶段持续到工程结束阶段的造价管理就是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在这一管理下是对整个过程的控制,首先是控制投资估算,第二是对初步设计概算的控制,其次是对施工图预算的控制和对招标合同价的控制,最后是对竣工过程的控制。在整个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里,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缺乏科学的决策依据,在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时,其重点主要是项目的建设造价,在一定程度上会忽视运营过程的成本和维护成本。从短时间范围来看这一环节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会大大高于建造设施的价格。与此同时,从另一个层次来看,建筑设施投入初期的成本比较高,但是后期的维护成本会大大降低,所以在建筑设施的生命周期内,工程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在管理一个工程的造价时不能单纯的重视造价方面,而是要充分重视运营过程里的成本问题。

其次,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管理理论不足。从现在来看,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缺乏完整的理论研究,对于其可行性的研究尽管也有一些但是诠释的不够充分,缺乏足够的依据,特别是在进行运营和维护层面上缺乏详细的计算方法,但是在进行设施建筑成本计算时,必须要进行细致精准的计算才可以算出其建造所需要的成本,但是如果不能科学的计算这些成本,这对于工程造价管理就是一个漏洞,不利于提高造价管理的合理性。

另外,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方法难以和世界上的相关要求接轨,从现在来看,我国的工程在家方法主要是定额的方法,在这一方法下使用的是静态分析,所以其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对建设阶段的造价控制,但是从国际的层次上看,国外对于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是工程监理制,在国外的工程造价管理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现在的监理制虽然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的实施上依然会有很多问题出现,举例来看,我国对工程项目的决策不够科学,缺乏科学的工程设计,也没有对工程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除此之外也没有控制好工程项目的质量,这些都是重要的问题。

最后,在全过程工程造价里缺乏完整的工程造价管理,从我国现在的工程造价状况来看,工程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在管理上缺乏统一的标砖,在很多行业里已经有了自身的定额导致不同价格的出现,除此之外,在进行工程设施建设时有完整的管理体系,但是在建设以后运营维护体系是单独的,导致二者的分离,缺乏统一化的管理标准。

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特征

在工程实施的过程里,按照不同的阶段进行造价管理就是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通常情况下这一管理方法涉及了三个基本阶段,建设阶段、使用阶段、翻新阶段和拆除阶段,通过对这一阶段进行造价管理具有一定的优势,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优势:

第一,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站在成本的层次上展开的,所以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通过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可以充分考虑到建设过程的阶段,同时也会充分考虑到工程建设前期和后期的成本状况,对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来说,它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一方面可以审计追踪工程的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主动控制工程的成本,防止成本过多。

第二,全生命周期工程的造价管理在进行研究时通常局限于建设阶段,但是其更加全面,首先是对决策阶段进行管理,然后是对计划阶段和实施阶段进行管理,最后是对竣工阶段和维护阶段的管理,涉及的面广阔,可以提高控制的力度。

第三,对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来说,其管理理论更加全面和致,在这一管理方法下不仅包含了成本分析方法,还涉及到成本管理方法,可以在决策和建设阶段分别使用这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三、两种工程造价管理方式的比较

通过对全过程和全生命周期两种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特点的分析可以发现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优势较大。第一,全生命周期下工程造价管理涉及了工程的每一个阶段,在应用这一方法时要从建筑设施的全生命周期考虑成本状况,和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相比这一方法只是重视建设阶段的成本,这一管理方法花费的时间较长,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第二,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方法下有利于更好的进行投资决策,但是全生命周期管理只是重视成本分析,它要求在进行造价管理的过程中要从工程的生命周期入手,对工程的建设成本以及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进行综合的分析,制定多个管理方案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充分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三,在使用工程造价管理时可以综合分析工程生命周期内成本,评价施工组织方案的科学性大大提高。第四,和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方式相比,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方法更有利于环境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对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来说,其可以从综合的角度规划整个项目,在进行施工过程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可以选择一些有利于环境的建筑材料,同时也要保证成本的最小化。这样,采用这一造价管理方法既能够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又能够节省工程成本,这样就很大程度上给工程项目提供了更大的社会效益,综合来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会比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更有优势。

四、结束语

通过分析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可以发现,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反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所以在比较两种工程造价模式可以发现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宽泛,不管是理论的角度还是实际应用角度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篇(4)

1、工程造价管理的两种核心理念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发展,我国目前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实现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传统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二是近年来兴起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这二者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分析他们的优缺点,对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理念有着重要意义。

2、工程造价管理两种途径的分析

2.1途径一: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

2.1.1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特点和阶段划分

(1)管理的特点。全过程造价管理,是按照基于活动的造价确定方法去估算和确定建设项目造价。这种方法将一个建设项目的工作分解成项目活动清单,然后使用工程测量方法确定出每项活动所消耗的资源,最终根据这些资源的市场价格信息确定出一个建设项目的造价。它注重从项目活动和活动方法的控制人手去降低和消除项目的无效和低效活动,从而减少资源消耗与占用并最终实现对于建设项目造价的根本控制。

(2)阶段的划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是指从项目决策阶段开始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为止的各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包括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合同价、竣工结算、竣工决算六个阶段。

2.1.2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势

全过程造价控制,它是将建设项目分解成一系列的项目工作包和项目活动,然后测量和确定出项目及其每项活动的过程造价,通过消除和降低项目的无效与低效活动以及改进项目活动去控制项目造价。它更多地适合于一个建设项目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招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合理确定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控制价)、承包合同价(中标价)、结算价、竣工决算以及价值分析和花费控制。

2.1.3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局限性

首先是决策依据不合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强调建设项目的建设造价,决策的依据是建设成本的最小化,因此决策依据存在不合理性。其次是缺乏对运营阶段成本范畴和成本函数的研究。缺乏未来运营和维护成本范畴和成本函数的研究,也许是投资估算不考虑未来成本的原因之一。再次,造价管理模式与方法与国际不接轨。此外,还没有考虑工程造价统一计算的问题。我国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很大的弊端是条块分割,另一个弊端是建设管理和运营维护管理割裂开来,第三个弊端是计算方式的不统一,给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2.2途径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一种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设期、使用期和翻新与拆除期等阶段总造价最小化的方法。它是一种可审计跟踪的工程成本管理系统。

2.2.1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特点和阶段划分

(1)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综合国外的许多研究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具有下述特点:首先,它研究的时域是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而不只是建筑物的建设阶段。其次,它的目标是建设项目整个生命周期总造价的最小化。再次,全它包括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和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两个内容。最后,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是可以被确定和控制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不仅是一种可审计跟踪的工程成本管理系统,而且还是可主动控制的工程成本管理系统。

(2)全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根据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情况,国内学者把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如下: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

2.2.2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势

首先从时间跨度的角度来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要求人们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去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它覆盖了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考虑的时间范围更长,也更合理。其次从投资决策科学性角度来看,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 ),指导人们自觉地、全面地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项目的建造成本和运营与维护成本,从多个可行性方案中,按照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从而实现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最后,从设计方案合理性角度来看,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可以指导设计者自觉地、全面地从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建设造价和运营与维护成本,从而实现更为科学的建筑设计和更加合理的选择建筑材料,以便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目标。

2.2.3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局限性

篇(5)

人类社会离不开工程建设,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工程建设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最为显著的负面影响就是工程建设会造成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破坏。因为要进行工程建设,耕地被占用,森林被砍伐,空气、水源被污染,固体废弃物堆积如山,水土流失,湖泊缩小。人类进入工业化大生产时代后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影响到全球的气温和气象。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进一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条件,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寿命。

由此可见,工程建设是一柄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危害人类。充分认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是工程管理的基本问题,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问题。为了造福人类,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在工程建设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在宏观管理的层面,必须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在微观管理的层面,除了进行科学的管理外,还必须增加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

人类有记录的历史已经有五千年了,对地球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按目前的发展速度,人类还能在地球上生存五千年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工程建设与和谐社会

党的十七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并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也就是说,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作为工程管理的专业人员,如何将本职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目标联系起来呢?

一个和谐的社会,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要求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和谐。

工程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直接的关系。项目建设的地区选择,会影响地区之间的经济平衡。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这些发展战略的实施,都直接影响到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平衡,起到缩小地区经济差别的作用。有些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对社会的和谐会产生重大影响。例如青藏铁路的建设,对于的经济发展,对于加强与祖国其他地区的联系,加强国家的统一,有着巨大的作用。再比如西气东输项目、南水北调项目等,都会极大地影响我们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这就说明,工程建设的正确实施,会直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正如笔者在前面所提出的,工程建设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最为显著的负面影响就是工程建设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这种对环境的破坏,必然影响自然万物之间的和谐,影响人和自然的和谐,进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建设和谐社会这个大目标出发,我们必须在工程建设中采取一切可能和必要的措施来预防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为了做到这一点,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投入和消耗更多的资源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这种资源的消耗,反映到工程建设的成本中,就表现为工程造价的增加。这种付出是必须的,否则,我们子孙后代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就要为治理环境、治理污染付出更大的代价。青藏铁路建设工程和西气东输项目,就为保护环境,保护自然,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有资料显示,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并没有达到规定的目标,我国的环境正在继续受到严重的破坏,我国的经济仍然以破坏自然、污染环境为代价而高速发展。这种情况,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目标是背道而驰的。世界银行在其《2020年的中国》研究报告中写到:“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使中国加入了世界上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列。环境污染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代价。从总体上看,中国每年污染的经济损失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将来,如果不改善人们生存的物质环境,实现中国雄心勃勃的增长目标也只是空洞的胜利。”《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显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而这只是计算了20多项环境污染损失成本中的10项。即使在已核算出的10项损失中还存在着低估和缺项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改变这种现实,这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了。

三、工程造价的本质

工程造价的本质特征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是用货币表示的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社会资源的消耗量。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社会资源消耗量进行的管理。所谓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就是合理确定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社会资源的消耗量。所谓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就是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社会资源的消耗量。

社会资源消耗量的多少,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直接相关联,这就显示了工程造价及其管理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们研究一个项目的工程造价,不能仅仅局限于项目的建设期,还必须从建设期延伸到使用期,也就是说,要从项目全寿命的角度来研究资源的消耗。如果建设期的资源消耗减少,能换来使用期的资源消耗同时减少,这是最理想的结果,项目是可取的;如果在建设期的资源消耗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使用期的资源消耗,说明建设期增加的资源配置很不理想,项目是不可取的;如果建设期的资源消耗增加,能换来使用期的资源消耗减少,或者,建设期的资源消耗减少的代价是使用期的资源消耗的增加,这时,就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也就是从全寿命的角度来进行权衡比较,如果最终的结论是总资源消耗能够减少,这个项目就是可取的,反之,就是不可取的。

研究建设项目资源消耗量的多少,还有一个宏观和微观的关系问题。一个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如果从投资方的微观来看,是合理的,是可以接受的,从全社会的宏观来看,也是合理的,是可以接受的,这是最理想的结果,项目是可取的;如果从投资方的微观来看,是不合理的,是不可以接受的,从全社会的宏观来看,也是不合理的,是不可以接受的,项目是不可取的;如果从投资方的微观来看,是合理的,是可以接受的,从全社会的宏观来看,却是不合理的,是不可以接受的,这可能意味着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出现外部不经济,这样的项目也是不可取的;如果从投资方的微观来看,是不合理的,是不可以接受的,从全社会的宏观来看,却是合理的,是可以接受的,这可能意味着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政府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补贴和减免税金等,给投资者以补偿,使投资者也可以接受该项目,此类项目是可取的。后两类项目要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进行权衡比较,还要从社会资源消耗量的多少来判别。此时肯定要增加社会资源的消耗,关键是这种增加的资源配置是否能被社会所接受。

四、工程造价管理的学科体系

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天津大学徐大图教授编写的《工程造价管理》教材,奠定了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的学科体系。近年来,我国出版不少同名的教材,基本上都沿用徐大图教授提出的学科体系。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也采用这个学科体系。

徐大图教授提出的学科体系,是将工程造价管理界定为合理确定、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科目中的《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科目就是由此而来。

在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工程造价管理》这门课程应该讲述什么内容,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工程造价的确定(或者计价),在《工程估价》(或《工程计价学》)中已经讲述了,显然不应该在《工程造价管理》课程中重复。去掉了工程造价的确定,就剩下了工程造价的控制。该课程能否只介绍工程造价的控制?工程造价的控制,当然应该是该课程的讲述内容,但仅仅讲述控制,还不够,控制只是管理的一个手段、一个内容、一个功能,工程造价管理应该有更多的内容。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从徐大图教授的教材出版后,再也没有出版过本课程的全国统编教材。

实际上,该课程的学科体系应该从工程造价管理的两重含义出发来界定。工程投资的管理和工程价格的管理应该成为该课程的主要内容,这两重含义的管理都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因此,在讲述这两重含义的管理时,都应该从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角度来展开。简述之,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的学科体系,可以划分为工程造价管理概论、工程造价的宏观管理、工程造价的微观管理等三个部分。

天津理工大学尹贻林教授主编的21世纪工程造价研究丛书中的《工程造价导论》,力图建立一个新的工程造价基础理论体系。这本专著能否成为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的教材,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是否应该成为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理论课程,如何设计本课程的学科体系,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五、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体系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被称为基于定额的概预算管理;改革开放后,先后提出了全过程造价管理、全寿命造价管理和全面造价管理等理论体系。我国的造价理论工作者对这些理论体系做了介绍、总结、归纳,并且反映到工程造价理论的专著中,也反映到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培训教材中。

全过程造价管理、全寿命造价管理和全面造价管理等理论体系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似乎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权威的诠释。目前大致有以下几种理解和解释:(1)概预算管理、全过程造价管理、全寿命造价管理和全面造价管理是一个依次发展,后者包含前者的过程,是内容逐步扩大、逐步丰富、逐步发展的过程;(2)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内涵包括全面造价管理;(3)全面造价管理的内涵包括全过程造价管理。(4)全寿命造价管理是将管理范围扩大到项目的使用阶段,因而是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延伸和发展;(5)全寿命造价管理只是在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的经济分析比较的方法,并不构成独立的理论体系。

这些不同的理论体系,究竟是什么关系?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如何理解,如何处理,有待研究,有待讨论。

笔者认为,这些不同的理论体系是不同国家的不同的理论工作者分别提出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体系作出的不同的描述。全过程造价管理、全寿命造价管理和全面造价管理等理论体系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并不是包容和替代的关系。

从造价工作者的工作范围来分析,从概预算管理发展到全过程造价管理,是工作范围外延的扩大。但造价工作者不可能将自己的工作范围再从全过程扩大到全寿命,造价工作者不可能去直接管理项目投产后的费用支出,造价工作者的工作范围应该限制在从筹建到竣工的全过程之内。

全寿命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是不能成立的。工程造价,作为建设项目的建造价格,其内涵应该限制在从筹建到竣工的全过程之内。全寿命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已经超出了工程造价管理的范畴。全寿命造价管理应该被理解为要从全寿命的角度来管理工程造价,要从建设投资和运营收益平衡的角度来管理工程造价,决不能理解为将造价管理的责任延伸到项目的使用阶段。

全面造价管理理论体系中的全团队造价管理、全风险造价管理、全要素造价管理,包括全面造价管理本身,应该理解为在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使用的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这些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应该为全过程造价管理所利用。

篇(6)

一、工程造价的基本理论

1.工程造价的含义

工程造价一般具有一下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建设一项工程的预期开支或者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即项目建设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需要的一次性费用之和;第二种含义,是指工程价格,即建设一项工程,预计或者实际在土地市场、技术市场、设备市场、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或者建设工程总价格。

2. 工程投资与工程造价

建设工程投资是一种经济行为,具有很强的目标性和主体性,其目标就是对投资所形成的资产进行保值增值,其主体即是建设工程的业主。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则只是表示建设项目工程所消耗资金的数量标准,无论工程造价表示哪一种含义,都不与建设工程投资同义,因为工程造价并不具备很明确的主体性。

3.工程造价的分类

按照工程的建设阶段不同,工程造价可以分为以下七类:

(1)投资估算造价――项目建议书和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2)概算造价――初步设计阶段

(3)修正概算造价――技术设计阶段

(4)预算造价――施工图阶段

(5)合同价――工程招投标阶段

(6)结算价――合同实施阶段

(7)实际造价――竣工结算阶段

二、工程造价管理

1.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

工程造价管理是指遵循工程造价运动的客观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及经济法律等管理手段,解决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经营与管理、经济与技术等实际问题,力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提高经济效益和投资效益的全部行业行为和组织活动。

工程造价管理包括投资管理体制、工程经济、项目融资、工程财务、建设项目管理、工程合同管理、经济法律法规在内的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全过程管理。它是集经济、技术和管理于一体的综合学科。

工程造价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投资的好坏,充分体现了建设单位的管理水平,而且工程建设关系到国计民生,这样更高层次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2.工程造价管理的新理论

(1)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在上个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对于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有了新的突破。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一种分析工具,是一种用来选择决策备选方案的数学方法。它也是建筑设计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手段,可以计算工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所有成本,以确定设计方案的一种技术方法。这种方法知道设计者自觉地考虑项目全生命周期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建设项目的成本,合理选材,以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

(2)全面造价管理。1998年,许多专家在将全过程工程造价扩展到全生命周期造价后,又提出了全面造价管理的概念。全面造价管理是指有效地使用专业知识和专门的技术来计划和控制资源、造价、盈利和风险,就是一种管理各种行业、设备、项目、产品或者服务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的系统方法。它只要包括四项内容: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工程项目全风险造价管理、工程项目全要素造价管理和工程项目全团队造价管理。

三、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

1.工程量清单制度全面推行的配套措施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应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目标的市场机制,实行“量价分离”制度。2003年我国推行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标志着我国工程造价发生了重大变革,但是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还要建立起良好的配套环境。

2.全面提高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我国现行的工程师考试和认证制度还存在很大的缺憾,必须进一步进行调整和提高。首先就应该加强资格考试制度,其次是建立行业自律制度和责任赔偿制度,这样就可以在约束机制上解决职业道德问题,从而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的道德水平。然后还应该进一步完善对造价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和咨询人员的素质。

3.积极发展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

全过程造价咨询是全过程工程咨询的一部分,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对工程项目成本的全过程动态管理。而我国对于工程造价咨询的理解只停留在工程预算编制和结算核算上,忽视了全过程和动态控制。现在,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造价咨询企业与设计企业之间的联合――开始出现,使得比以前更有效地提高了交易效率,也更加有利于实现全过程造价咨询。

4.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技术方法研究

我们不仅仅要学习国外先进的造价管理技术,也要加强对于造价管理技术方法的研究。对于有条件的高校应该开设工程造价这一专业,还应该邀请行业中的资深造价工程师和专家到学校里讲课,开展全方位的学术交流。

四、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改革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工程造价咨询将更大程度上地依赖电脑和网络技术,利用信息网提供准确的工程和材料信息,加快了工程建设,提高项目信息的共享水平,也提高了工程建设效率。对于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后,建设方更是按照市场行情估价定价,因此非常需要这方面的信息帮助完成计价。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利用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准确的采用最新价格并把信息传递到社会有关各方,提高了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当然,建立一支强大的专业信息技术开发让队伍来满足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首项任务。

篇(7)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 工程造价 理论框架 中国特色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英美的一些实际工作者和造价工程界的学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工程造价理论—全生命周期造价工程理论,此后在英国皇家测量师的组织和大力推动下,演变成一个非常规范和完善的理论体系。经过欧美等发达国家学者以及实际工作者的不断完善、推广,目前在发达国家已经被普遍采用。目前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理论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于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研究及推广完善。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一)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内涵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指整个生命周期的一个项目(包括施工前、施工期间、使用期、改造和拆除的各个阶段)考虑项目成本和综合使用成本,综合运用多学科的方法,采用综合集成方法,使用数学模型和工程经济学,使得工程建设和施工前期、维修期间等各个阶段的总成本达到最低的投资成本和利益分析评价的一个管理理论方法。

(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特征

一是全生命周期项目成本理论目标是:尽量减少建设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总成本,其中包括建设成本和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

二是生命周期成本管理要对生命周期的建设项目的全部过程进行管理,除了最简单的施工阶段,还应该包括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完成阶段后的操作和维护阶段。

三是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二是对生命周期成本的管理。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主要是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来计算成本。而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是指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各个流程进行控制,确保每个阶段流程的管理成本最低,进而保证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最低。项目成本的分析和管理,需要相互协调和配合。

四是通过考察建设项目的各个流程,可以对周期内的各个阶段的成本进行细化分析和管理,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不仅是一个项目成本管理系统的审计线索,还可以采取主动控制成本项目使得整体成本最小化。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阶段

对于全生命周期项目工程建设阶段的划分,西方很多研究人员和工程项目的实际工作人员做出了很多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方面的总结。同时,对于全生命周期项目建设阶段的划分,还必须考虑到各个国家之间的不同,要基于每个国家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国情上,对其进行科学、细致的考究。所以,对于在我国进行的建设项目工程的全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从我国现有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合理的分段和界定。在造价管理方面,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由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提出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而很多欧美国家建设项目使用的是由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提出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这两种理论在一些方面有些相似,但是其关注点不同,两者还是存在区别和差异。其主要差别在于指导思想和时间跨度上,我国采用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主要侧重的是对一个项目从决策开始到建设施工,最后到项目结束的整个全过程的造价来进行管理的,而欧美国家实施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则是基于把建设项目分为决策、设计、施工、竣工以及运营维护各个阶段,对其各个阶段的成本分别进行控制和管理,然后再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角度对其进行统一造价管理。

一个建设项目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决策、设计、施工、验收以及运营维护。每个阶段实施的顺序和内容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对于各个阶段的管理方法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全生命周期建设项目的管理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建设施工竣工验收运营维护。

对于项目决策阶段,它主要是负责对整个项目是否进行实施做投资评估,是决定项目能否进行的关键,这一阶段的成本主要是决策评估的费用;项目设计阶段则是在项目建设工程通过评估决策后,对整个项目的流程、造价管理以及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安排和设计时成本的管理;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招投标以及工程合同的签订,项目建设的施工和管理中发生的成本,把招投标的费用投入实施阶段,是因为招投标和施工比较紧密;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则主要是项目建设完成以后,对其造价等各方面进行竣工结算和项目验收的成本;最后一个阶段是建设项目的运营维护,主要是指项目运营以及维护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并对其进行控制。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优劣势

综上所述,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可以有效解决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存在的缺陷。

首先,从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出发,通过生命周期分析,从项目的整个流程视角来对成本进行规划和管理,并综合考虑管理成本,兼顾该方案的多个可行性,根据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周期成本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从而实现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其次,要站在时间跨度的视角来分析,全生命周期理论要求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阶段的成本,需要从全局出发,考虑到整个项目的时间周期,对整个时间周期内的项目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和合理。

第三,从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的角度来分析问题,通过学习和领会全生命周期项目成本管理的精神和方法,不仅能够使项目成本控制的最低,而且还能考虑到建筑设计、工程合同的总体策划以及施工方案的评价,做到既不影响项目的质量,又能控制项目的成本。

第四,从设计是否合理的观点来看,通过学习和领会全生命周期项目成本管理的精神和方法,可以引导设计师更加自觉和习惯地从工程项目整个周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和设计项目,从而在设计阶段就已经能够考虑到项目的各种建设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促使建筑设计的方案和建筑材料的选择更合理,从项目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视角,确保设计质量,得到项目总体成本控制的目标。

最后,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视角来看,运用全生命周期项目成本管理的精神和方法规范项目的建设,可以从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视角来考虑成本和费用问题,并且对其进行分析和计算。因此,对整个的生命周期的所有方面,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及使用符合国家甚至国际标准的节水和节能设施,节能和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建材,对可回收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集和保存等措施,不仅使工程项目的建设费用最低,而且从宏观的角度确保工程项目的实施与生态发展相协调,更加环保和节能,达到改善社会福利项目建设的目的。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只适用于评价与选择各种适用于建设项目的方案,并不能直接用于精确地估算一个建设项目的造价或者成本。因此,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在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个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在建设项目初期阶段以及建设阶段存在许多不确定方面, 很难找到适用的方法。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使得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还只是作为一种指导方法和指导思想用于建设项目的决策、建筑方案以及施工方案的优化。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理论体系内容

基于对我国国情的认识和其特殊性,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国情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进行理论分析:对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的成本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和测算;划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各个阶段;如何对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进行细化管理;如何从全局的角度对全生命周期项目建设进行统一、协调化的管理;最后介绍全生命周期项目建设中运用的CALS系统。

一是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成本分析和测算。全生命周期工程成本管理的理念是对工程项目的整个流程、各个阶段的建设成本进行分析和管理,所以,它不仅关注项目建设的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成本的控制,还要对工程项目中的评价设计方案、总体策划工程合同以及具体的项目建设等各个阶段的成本进行控制。

二是划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各个阶段。全生命周期项目建设中的整个项目,一般时间跨度非常大,而且各个阶段都是不同的特点,所以各个阶段的成本管理内容是不一样的。因此必须合理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然后讨论和确定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每一个阶段具体的、有针对性、合理的内容,并且要经过严密的考究和推敲,保证整个过程的各个阶段划分是合理、科学的,从而保证整个项目的建设顺利、高效的进行。

三是对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进行细化管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成本,建立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对各个项目阶段成本的管理必须细化和规范,严格按照之前研究出来的经过批准的可行性报告,对于各个阶段的建设规模和内容、建设的时间周期等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确保在保证项目质量和进度的同时,控制各个阶段项目进行的成本,推动整个建设项目的成本的节约和控制,保证成本在总造价规定的范围之内。

四是从全局的角度对全生命周期项目建设进行统一、协调化的管理。对于全生命周期项目的统一管理,可以基于以往的工程留下来的资料,对其进行收集和汇总,进而通过整理和分析,建立一种智能系统,从中总结出建设项目的阶段划分,运用与工程量相匹配的成本计算方法和原则,对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建设项目进行统一、规范化的管理。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条块分割明显、造价不合理、造价测算工具不一致等现象。通过对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统一的管理,可以有效地对其进行协调和规范,保证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和进度。

五是在全生命周期工程项目建设造价管理中运用CALS系统,可以有效地对建设项目的管理提供技术保证和工具支持。我国当前的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中运用的造价管理系统,普遍存在信息不够透明,不能有效的共享,信息出入不规范等问题,所以引入一种科学的、规范的CALS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高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水平,推动建设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非常有帮助。

结论

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等发达国家,是目前国际上非常流行的关于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并且在很多建设项目中得到运用和实践。我国关于工程造价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有限,起步也比较晚,特别是对于全生命周期项目造价管理方面的研究,以及在建设项目中的具体实践,还比较缺乏。对于国内学者来说,可以在学习和研究全生命周期项目建设造价管理理论的同时,结合国内较为流行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取两者之精华,去其糟粕,研究出可以指导我国国内建设项目的理论成果。而对于国内的工程建设方,也可以通过学习和领会全生命周期项目成本管理的精神和方法,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提高项目造价管理方面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工程建设更科学、更高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全国造价工程师考试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2.董士波.关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3

3.聂咸桃.浅析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J].管理与创新,2008

篇(8)

2两种工程造价管理方式的比较

通过上述对这两种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方法的特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具有本身的局限性,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具有本身独特的优势。将这两者进行比较之后,我们可以从整体上看出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具有更大的优越性。首先,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对工程的各个阶段都进行了管理。这一管理方法要求在进行造价管理时要从建筑设施的全生命周期来进行造价以及成本的考虑,对比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只注重建设阶段的成本问题,这一管理方法在时间上要比前者的要长,而且显得更加具有合理性。其次,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在投资的决策方面具有更大的科学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方法注重成本分析这一重要方面,它要求在进行造价管理的过程中要从工程的生命周期入手,对工程的建设成本以及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进行综合的分析,拟定多个管理方案,然后从这些方案当中选择出成本最少的方案,这样就保证了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能够保证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三,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运用这一工程造价管理方法时,不仅能够对工程全生命周期内的成本进行综合分析,还能够有效对施工的组织方案与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并且能够有效的评估工程的总体策划方案以及在施工的过程中的施工方案。这样可以保证工程项目整套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更加有利。这是因为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能够从这一整体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入手来规划和设计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一系列的对环境保护有益的建筑材料,而且在使用这些材料的过程中也是经过最小化成本计算的。这样,采用这一造价管理方法既能够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又能够节省工程成本,这样就很大程度上给工程项目提供了更大的社会效益。

篇(9)

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不断增强、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相适应的。随着自主企业制度的不断发展、间接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我国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是从工程决策阶段开始延续到工程完成并交付使用这一全过程,对其中各个阶段的造价进行确定和有效的控制,主要包括六个阶段,即投资估算、初步的设计概算、施工图的预算、招标合同价格、竣工结算以及决算。

1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是以定额为基础的静态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将实施阶段的工程管理放在突出位置,忽略了决策、设计阶段的管理,并且过分强调建设成本,以致对未来的维护成本考虑的过少。静态的管理方式导致其与市场价格脱轨,不能反映出工程真实的价格,与国际上的动态管理模式相脱节。并且我国与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对不完善,新问题不断出现,施工市场、招投标市场供求关系失衡,恶性竞争、恶性市场交易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现阶段,我国投资体制很不完善,责任机制也很不规范,管理体系部门多,层次多,以致效率低下,分工不合理。

鉴于我国发展现状,应实行综合集成方法,综合进行投资成本、效益成本分析,通过科学的投资决策,合理的方案设计,努力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俱进、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与模式。从而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项目的投资水平与效益---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2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框架

2.1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实现工程项目在建设期、试用期、翻新期、拆新期等阶段总造价最小化的方法。通过对各阶段投资成本进行估计预测,在保证一定功能和产出的条件下,寻求最小的合计值,从而实现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总成本的最小化和总价值的最大化。不难发现,其根本的出发点是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考虑造价及成本。因此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一种先进的分析工具,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手段。它贯穿于工程的确定阶段和造价控制阶段。

2.2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阶段划分

工程造价管理是贯穿与工程的整个生命的周期,跨越时间长,各个阶段具有其特点,所以我们首先要对项目全过程进行阶段的合理区分,从而逐个击破,对各个阶段分别研究管理,有助于我们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与成果。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可将项目工程的生命周期阶段分为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运营维护阶段。

2.2.1 决策阶段

决策阶段主要侧重于对拟建项目进行策划,他要求人们在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可行性分析和建设项目备选方案评价中去考虑项目建设和运营两个方面的成本,并对其可行性方案进行经济、技术等各方面的分析以及论证,其目标是在保证所遇外部因素都相同的情形下找到成本最低的方案。

2.2.2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中之重,就工程造价费用来说,工程造价控制是一投资估算控制初步的设计,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的设计。倘若设计概算超过了投资估算,那么就应该修改初步设计。假如施工图的预算超出了设计概算,就应当修正施工图的设计。总之,我们要综合运用经济技术、科学数据等各种措施合理有效的控制项目的造价,以待随时纠正偏差,修改设计。如果同时有多个设计方案,那么还需要进行方案的对比,评价方案优劣的根本依据就是成本的最小化。

2.2.3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可进一步的区分为招投标阶段、项目施工阶段。招投标阶段的项目管理主要是以项目设计的文件为基础,并加以工程的现实情况,制定招标文件,筛选出合理科学的计价方式,从而确定工程承包合同极其价格。投标分为商务标和技术标。项目施工阶段主要是在完成施工图的设计以及招投标工作之后在施工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支将计划工程项目造价的控制额作为其目标值,并将造价的实际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已达到成本最小化的目标。

2.2.4 竣工验收阶段

这一阶段将确定最终的造价并对项目的建设效益进行最终的考核和评估,还要办理项目资产移交的程序,对各阶段的造价进行对比,对各个阶段积累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竣工验收阶段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因为他标志这工程建设阶段的结束,是综合检验之前的三个阶段的关键性环节,并将为项目的正式运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2.2.5 运营和维护阶段

项目已经正式运营和使用,但在其投入使用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制定科学的运营、维护方案,防范于未然。方案主要包括长期方案和短期方案,但其目标依旧是实现这一阶段成本最小化。通过合理有效的运营、维护方案可以对运营阶段的项目设施进行全面的统一管理,并为使用人提供周到、全面的服务。将设施的使用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3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计算

2.3.1 工程造价计算的参与约束

工程造价计算的参与约束主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项目能够实施的最低的建设成本。其计算都要受一些条件约束,主要包括:预算约束;质量约束;安全约束;环境约束。

2.3.2 工程造价统一计算体系的数学模型

工程造价统一计算体系的数学模型实际上分两个过程,一个是成本范畴逐步细化的过程,另一个是回推计算的过程。

2.4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

此种管理模式与我国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相比具有显著优势,避免了长期以来片面追求实施阶段的问题,日益重视工程项目后续的运营与维护,并将其管理模式很好的贯穿于工程的各个阶段,从而实现从全方位减少投资成本,实现成本的最小化,选择最合理的投资方案,因而实现更加合理、有效的投资决策。通过科学的设计,采用节能。污染小的设施和建筑材料,可以达到环保的目的,从而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3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与计算方法

我们应当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外初始化建设成本的计算方法,构建有特色的成本分析方法—模糊聚类方法。

3.1 步骤

为了预测项目的造价,需要先建立隶属函数,然后根据其对待测的工程进行归类,接着选择同类已完成项目中与之最相似的三个工程作为评估的样本,从而构建项目估价数学模型。这种方法主要分四个步骤。第一步,对已完成的工程项目进行分类;第二步,对待测项目归类;第三步,对工程造价进行模糊测算;第四步,对工程数据分析测算。

3.2 基于模糊集理论进行的可行性方案选择

为了克服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长而且不确定等其他风险,我们要基于模糊集理论进行生命周期的成本计算和选择可行性方案。首先要设计模型,其次是严格按照设计的模型执行。

4 结语: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日趋完善,同时,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方法、模式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们应当以市场需求作为风向标,以先进的科学经济技术为支撑,同时吸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的经验和理论,建立日趋完善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方法,并以此为据指导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实现成本最小化,最终节约成本,提高设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由最初始的工程概预算发展到现在的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过程。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早期的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因此,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经济水平,就必须首先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及其控制工作。

1 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一词,对于不同的主体有着不同的意义。对于投资者来说,工程造价是指工程项目按照预定的工程内容、工程规模、施工标准、功能要求和使用要求等要求,工程全部建设完成、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所必须花费的费用。工程造价包括的内容有施工过程中花费的费用、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准备费用、购入土地费及委托工程监理等费用。

对于承包商来说,工程造价是指工程的结算价即仅仅是工程施工和安装机械设备所花费的费用,主要包括购买机械设备费、设备安装费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工程造价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经济法律等手段,对工程活动中的造价进行合理的计算和控制,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2 工程造价管理当前形势

工程造价管理是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需要逐步发展壮大的一门科学。在工程造价管理形成的初期,它主要是进行工程项目的概预算过程。但是,现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也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但是当前的工程造价管理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

3 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工程造价模式不完善

一方面,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正处在从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向工程量清单模式的转型阶段,新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也不够完善。例如,由于企业不能为自己编制企业定额,就导致了工程量清单模式只是一种形式,没有达到它本身应该起到的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的责任。另一方面,企业受原有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模式的影响比较深,造成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习惯了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施工单位不能把市场价格与企业的管理费用、制造费用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不能真实准确地计算出适合企业发展并满足市场需求的工程造价。

3.2 忽视工程前期的造价

长期以来,企业一直关注施工阶段的施工图预算和工程最终的结算费用,而忽视了工程捡钱前期进行的工程准备阶段所需的造价控制。由于企业没有注意到工程造价管理及管理人员的作用和重要性,没有把前期阶段作为工程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的一部分。因此造成了现代企业常见的“三超”现象——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

3.3 忽视成本控制

有的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不重视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不能做到把经济问题与技术问题联系在一起,不能在早期就发现经济中出现的问题,等到在竣工验收或交付使用时才发现早已经存在的经济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已经造成并且没有办法挽回的损失。除了这些,还有一些人为不可控制的因素。例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重视技术和生产效率,忽视了对成本的节约;施工进行的方案改善到最优状态;不能把先进的施工技术应用到施工过程中以便进行成本的降低;技术施工人员与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进行妥善的沟通等。

3.4 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

在施工单位的各个部门各自完成自己的工作,不能在进行工作时及时沟通,各部门之间相互脱节,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的造价管理工作人员与项目的经营管理人员不能在工作时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以至于在企业的管理阶段存在缺陷,从而使投标人员的投标思想不能及时并且正确的传递给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由于这种现象,只能使投标者和施工的工作人员按照社会公认的标准来进行工作的完成,

3.5 没有合适的报价制度

致使现代企业的资源进行大量浪费、存在不必要花费的成本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一套科学、合理、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体系来评价企业对自身的造价管理结果。科学的评价造价制度是衡量企业造价是否符合自身情况的基本标准,否则,企业就会存在一些例如资源和成本浪费的问题。

4 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方法

4.1 严格进行预算管理

为了使工程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造价和预算,企业应该进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合同造价是决定工程造价是否准确无误的重要环节,企业应该实行相关一系列的措施来保证合同造价准确无误。例如:制定严格的招标文件;工作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工作人员之间应该进行及时的沟通,进行工作进度交流,保证施工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该随时检验工程完成情况,以便于对工程预算进行及时的调整。

4.2 降低采购成本

施工单位在进行采购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应该货比三家,力求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优质的产品,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工程花费的成本。对于一些大型设备的采买,可以采用招标的方法进行订购,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应该严把质量关,在合同中明确提示如果机械设备或者材料又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问题,施工单位有权拒绝签收,从而保证工程材料的质量、成本的节约和投资的降低。

4.3 加强施工前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工程投资预算时,企业一定要做好相关工作。首先,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人员要收集好所需的资料,例如对施工场地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等基本条件的勘察;工程所需的机械设备的购买或者租赁价格;工程建设所需材料的购买价格等。同时要确保收集的资料具有准确性、可靠性和真实性。其次,要做好相关的调查。例如投资方对工程建设的要求、国家或者地方的相关政策规定、其他一些类似工程的造价情况与发展情况、该工程今后的发展趋势等。最后,要在施工的同时,相关人员随时对工程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并且相互沟通交流,不断地完善且优化方案,从而使工程项目在保证能够及时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同时,还实现了节约成本和材料资源的目的。

4.4 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

在人员管理的问题上,要确保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各尽其职,要有一系列的奖励和惩罚措施,从根本上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工程建设中,有一部分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训,并且是专门针对企业自身发展的培训课程。

4.5 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施工单位应该在施工活动进行过程中实行全面的造价动态控制。要坚持以事前和事中控制为主,以事后控制为辅,争取在源头做好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在施工活动进行时,工程造价管理及相关人员要随时进行造价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在发现造价问题时,要及时改正,并且采取相关措施解决,以免影响以后的工作质量和进度。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社会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工程活动的相关负责人也要认识到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由于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人员要不断的运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熟练掌握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与计算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篇(11)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现状

1990年7月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成立,标志着我国现代工程造价管理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以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按照调放结合、配套改革、小步快走、逐步到位的指导思想①,进行了一系列的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果。1992年全国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工作会议后,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下的定额模式逐步向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新模式转变。在造价管理方面,提出了“政府宏观指导、企业自主报价、竞争形成价格、加强动态管理”的改革思路;在计价依据方面,从原来引进前苏联的“量”、“价”合一模式开始向“量”、“价”分离模式转变,提出了“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等改革设想。2003年推出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这是建设工程计价依据第一次以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形式出现,开始了从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转变,进一步确立了建设工程计价依据的法律地位,标志着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经过5年的实践和总结,2008年12月1日起执行新的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为了加强行业自律,提高工程造价咨询成果的质量,规范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咨询操作程序、内容、范围、格式、深度要求和质量标准,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规程》(CECA/GC4-2009),自2009年8月1日起试行,使全过程造价管理从思想理论开始进入实践。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实现工程造价管理市场化,与国际惯例接轨,形成社会化的工程造价咨询服务业②。

工程造价管理改革面临的形势

2010年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家实施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民生”的发展战略,强调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在基本建设工程领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的工作思路是:“……,着力推进标准体系、标准实施监督的建设,认真梳理和清理现行和在编的标准项目,建立和完善标准制定程序、工程造价管理、政府投资建设标准等各项制度,夯实基础、增强能力,促进标准定额工作迈上新台阶。”③表明当前工程造价领域还有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索,而所有问题都将集中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等企业身上,如何按照新形势新要求,深化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已成为我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200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新的奋斗目标: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与此同时,中国石油钻井工程业务实施大规模重组,成立了大庆、长城、渤海、川庆、西部5大钻探公司,对应国内14个油气田和国外5大油气合作区,打破原来油田一对一的关联交易模式。此外,全球金融危机使石油行业遭受重创,油价暴跌,投资减少,占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总投资60%以上的国内外钻井工程市场全面萎缩。面对总体发展目标、组织机构、运行模式和国内外市场发生巨大变化,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着造价管理职能不到位、工程计价依据不完善、工程造价操作规范不统一等一系列问题。

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建议

建立基于市场化的计价模式。基本建设工程市场化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基于市场化发展的需求,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一套市场条件下的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对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表格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要结合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实际情况和特点,建立相应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板,切记不要只适应企业内部财务管理需要的工程计价模式。

二是建立一套市场条件下的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计价标准体系和编制方法。基于市场条件下所需要的计价标准指根据一定的技术标准和施工组织条件,完成一项工程所消耗的人工、设备、材料和费用的标准额度,是一种经济技术标准。工程计价标准体系包括基础标准(包括劳动定员标准、设备标准、技术标准)、消耗标准(包括工时标准、材料标准)、费用标准(包括人工费、设备费、材料费、其他直接费、管理费、风险费、名义利润、相关价格)、预算标准(包括时间类综合单价、长度类综合单价、单项类综合单价、税费)、概算标准、概算指标、估算指标、投资参考指标和工程造价指数等。基础标准、消耗标准、费用标准、预算标准、概算标准等标准是以分部分项工程为研究对象和目标,而概算指标、估算指标、投资参考指标和工程造价指数等指标是以单项工程、建设项目、某个地区某类工程和1个企业为研究对象和目标。

三是建立一套适应市场需要的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计价标准调整方法。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工程计价标准应及时进行调整,其基本要求包括动态调整计价标准、区别对待调整计价标准、计价标准调整管理、计价标准实施等内容。工程计价标准调整基本内容包括计价标准数量的调整和计价标准项目的调整,基础标准、消耗标准、费用标准、预算标准、概算标准、概算指标、估算指标、投资参考指标是一套环环相扣的计价标准体系,相关项目之间可由计算公式相联系。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可随时随地快速地进行计价标准的动态调整和修订。

建立基于标准化的管理方法。标准化管理是复杂大系统工程管理的发展趋势。基于标准化工程造价管理的理念,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标准工程。尽管每项工程的实际具体内容有所差别,但是同类工程存在着很强的共性和一致性,以一个标准工程来代表某一类工程是可以做到的,并且能够大幅度减少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量。

二是建立一套标准化的工程造价项目。在综合分析各油田现有工程造价项目相同点和差别的基础上,可以分为钻前工程、钻进工程、固井工程、录井工程、测井工程、完井工程、建设单位管理等7项工程。

三是建立一套标准化的工程造价计算方法和模式。包括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和模式、各单项工程计价方法和模式以及工程概算投资、工程估算投资、规划计划投资的计算方法。

建立基于全过程的造价体系。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方向。一般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所讲的是以一个建设工程项目为对象,包括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招标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竣工决算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有时还加上后评价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但对于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来讲,其内容更丰富,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一套单项工程从工程预算到结算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主要是针对具有独立工程设计、能够独立核算、施工后具有一定功能的单项工程,需要建立工程预算、招标投标、工程施工、工程结算等过程的配套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

二是建立一套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中钻井工程从投资估算到决算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包括投资决策阶段、工程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竣工决算阶段和后评价阶段的钻井工程造价管理。

三是建立一套企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对于石油企业,往往需要制定企业3年、5年甚至10年发展规划,同时每年都要制定企业年度投资计划。在编制规划和年度计划时,需要计算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总投资,进行宏观投资决策。工程造价计算方法主要有工程造价指数法、投资参考指标法、历史成本法、工程造价系数法等。

结 语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工程管理技术。未来10年将是中国快速发展的10年,也是中国石油快速发展的10年,将会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建设项目需要实施,迫切需要深入探究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科学造价。考虑到国家正在开展《工程建设技术支撑体系》等一系列研究工作,希望本文提出的建议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建设有所帮助。(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