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劳动教育课标准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1 16:35:55

劳动教育课标准

篇(1)

202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强调“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1]。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有效实施[2]。高中与大学时期是统筹推进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劳动品质形成和塑造的关键阶段。劳动教育不仅是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助推器和融合剂,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营养液。通过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到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劳动教育融入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意义

1.1是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有力举措。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热点,如何更好地将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部署落地落实,需要以推进一体化思政课教学内容建设为统领,以思政共性内容建设为融合点和着力点,有效搭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平台,才能破解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存在的难点。当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价值逐渐被广泛认同。然而,我们要看到,各大中小学普遍存在没有开设独立劳动教育课程及缺乏专业劳动教育教师等现象,这些滞后现象阻碍着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因此,以劳动教育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动主线,通过坚持将劳动教育和思政课改革创新有机结合,创新思政课堂教学形式和手段,推动劳动教育高效融入到高中与大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实现两学段思政课教学内容上的衔接,促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1.2是增强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渠道。长期以来,大学和高中思政课对实践性教学重视不够以及劳动教育逐渐被边缘化,导致两学段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不高。同时,两学段思政课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对各自授课对象的身心特点和规律等并不熟悉,这些因素影响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效。实践检验证明,劳动教育是增强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渠道,能促使学生将课堂所授的劳动实践理论转化为内在自我标准,提升自我劳动品质和素养,进而转变为外在自觉行为习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开展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有力举措,各级各类学校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改进劳动实践教育形式,引导和帮助大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热爱劳动习惯,提升整体育人效果。通过劳动教育连接纽带,实现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建设的突破,打通两课程教学一体化建设的难点,切实增强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1.3是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的现实需要。新时代学校对学生培养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教育方针,劳动教育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不可或缺。按照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大中小学校的劳动教育工作者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多措并举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学校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培育学生的正确劳动观念。当前,为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积极探索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在学科融合上下功夫,打通大中小学学校劳动教育的“任督二脉”,创新新时代劳动教育方法,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内涵,推动劳动实践教育创新升级。只有让劳育筑牢学生思想之魂,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才能追求其它方面素质发展。纵观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会经历一个从小学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初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高中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到大学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3]。不同学习阶段有各自不同的性质与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准确把握两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能力,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理解掌握劳动教育知识。

2劳动教育融入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现状

2.1劳动教育重视状况与两学段课程建设要求不统一。当下,劳动教育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已在全社会形成共识,但在高中与大学两个学段存在部分教师对劳动教育认知存有偏差、部分学生劳动意识淡薄等问题,这是由于两学段思政课教师欠缺劳动教育相关知识,进而在思想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长此以往,不利于思政课教学教学改革和学生整体素质提升。高中和大学是劳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什么样的劳动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劳动价值取向。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师受到高考的压力,更注重思政课理论的灌输及学生成绩考核,忽视劳动教育对高中生健康身心塑造的作用,缺乏培养高中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及基本劳动技能。大学思政课教师受到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的压力,更注重书本理论知识讲解,对劳动教育理论讲解及劳动意识引导。同时,高中与大学两个学段劳动教育衔接存在教育理论滞后和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师生之间难以形成有效互动,难以满足两学段学生对劳动价值教育的期求。2.2劳动实践教育与两学段课程资源保障不协调。劳动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当下,高中与大学劳动实践教育在资源保障方面存在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学校劳动教学基地匮乏、校外劳动实践场所缺失及家庭劳动实践观念错位等。从学校方面来看,没有固定的劳动教育基地,主要是组织一些校园文明志愿者活动及“三下乡”活动,学生劳动实践活动较为单一,参与人数较少。同时,两学段思政课教师更多的是对劳动历史观方面的教育,缺乏对劳动生活观方面的教育,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在思想上难以产生认同,参与劳动实践的欲望降低。从家庭方面来看,很多学生家长的劳动观念错位,一味强调学生考试成绩,忽视劳动技能培养,没形成良好的家庭劳动氛围,正确的家庭劳动育人导向有待进一步提升。2.3劳动教育激励评价与两学段课程教学评价不同步。当前,在我国大中小各级学校之中,存在部分学生主体能动性弱化、劳动教育目标、内容及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3]。开展高中与大学思政课的劳动教育评价,不仅有利于两学段思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拓展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调查发现,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形式单一,很难做出有效的教育评价。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未能引导部分高中生明晰自身劳动主体地位。大学在实施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过程中,也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教育评价激励的作用,仅通过一些零散的课堂评价和课外实践活动作为评价方式,没能形成科学、规范、具体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导致两学段劳动教育通常被边缘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是推动高中与大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保障,发挥好教育评价的激励作用,能及时纠正教学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难点。

3劳动教育融入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路径

3.1推动劳动教育融入两学段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要根据两学段学生不同的认知能力和身心发展特点,找准两学段思政课教学融合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要体现出高中与大学两学段劳动教育的衔接性和多样性。一方面,高中思政课要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思政课教学内容要适当融入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注重校内劳动模范人物宣传,最好用身边劳动模范事例激发高中生认清劳动价值、增强劳动使命、勇担劳动任务。同时,劳动教育课堂要拓展至家庭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高中生在家庭多承担家务劳动,参与校内外各项劳动实践活动,在实践锻炼中增强劳动本领。另一方面,大学思政课要帮助大学生厚植劳动情怀。大学思政劳动教育课,要坚持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观为基础,理清劳动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辩证关系,注重培养学生劳动创新思维,切实增强大学生的劳动创新意义和艰苦奋斗精神。本质上高中与大学两学段劳动教育具有一致性,共同致力于塑造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有助于劳动教育有效融入到高中与大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建设体系。3.2搭建高中与大学劳动教育实践平台。针对高中与大学劳动实践课衔接不充分,要搭建两学段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发挥家庭学校社会联动教育作用,以学生实际劳动需求为本,营造良好劳动氛围,形成家校社联动的劳动教育新格局。一是,高中与大学要围绕校内劳动实践教育目标,统筹协调校内各方资源,建立完备的劳动实践基地,在广大师生中开展弘扬劳动模范和宣传劳动英雄活动,营造校内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同时,要提升高中与大学劳动实践教育理论课教师培养质量。面对两课程思政课教师在劳动教育理论素养方面薄弱的现象,通过邀请相关专家授课,解读最新的劳动教育理论,助力其理论能力和劳动能力的提升。二是,要引导家庭认清劳动教育的主流价值,避免产生错误的劳动阶级思想,并积极配合学校各项劳动教育政策,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的基础作用。家长要以身示范,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家庭各项劳动,帮助孩子掌握各项家庭劳动技能。三是,要积极联系社会组织,利用社会组织资源为学校劳动教育提供协助,打通家校社劳动教育的阻碍点,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机构组织的一系列志愿活动。通过家校社三方共同协育,拓宽高中与大学劳动教育实践平台,提升学生劳动实践技能。3.3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根据高中生与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课堂表现及课外实践等情况,建立科学详细的劳动教育过程评价标准。一方面,构建劳动教育多元化评价主体。针对劳动教育评价,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作为多元化评价的主体,不仅包括老师对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的过程性评价,也包括学生对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要改变当前关于劳动教育的单一总结性评价方式,重视劳动教育的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较总结性考核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有助于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目标。另一方面,构建科学的过程性评价标准。目前劳动教育评价以理论知识掌握和课外实践体验为评分标准,欠缺具体实施细则的评价。比如校内志愿活动加分数、班级搞卫生分数及参加社会劳动实践标准分多少,没有具体的明确分数,这种较为粗糙的评价方式很难激发学生长久投身劳动的积极性。因此,要根据学生在劳动贡献大小,精心核定劳动教育各环节分数,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考核奖惩制度,每个月公布评价结果,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激励作用。3.4构建劳动教育教学一体化保障体系。当前,制约高中与大学劳动教育教学一体化的困境,根源在于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各自为战。现阶段思政课出现的诸多问题,都与目前思政课的组织形式尚未能够做到大中小各学段的有机联动有关[4]。因此,要创新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学组织,打破两学段思政课堂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双方思政课教师交流与联系,融通两学段思政课教学平台。一方面,打破区域内高中与大学两学段教学隔阂,推动成立区域劳动教育教学一体化教学团队联盟,并下设两学段思政课集体备课领导工作小组。领导工作小组要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建设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共促的交流平台,实现两学段思政课教师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整体提升。另一方面,加强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构建高中与大学学校内部劳动教育教学共同体。通过定期召开劳动教育专题座谈会或论证会的形式,以着力解决学校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为目标,形成学校各部门积极配合思政课教师开展劳动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以期实现劳动教育更高效地融入学校思政课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001).

篇(2)

教师评价模式不但影响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评价教师不能“唯论文”“唯帽子”,要建立多元教师评价制度,全面衡量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业绩、态度和师德。教师评价应强调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就是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全程的、较长时间的、循环往复的评价。教师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式:校长评价(行政人员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

1.始终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我校通过教职工大会反复讨论制定了科学有效的《临泽一中教师考核办法》,作为对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认真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树模首要要求。

由于高考竞争压力大,有些教师注重课堂教学,轻视德育工作,学校在考核中加大了德育考核的分值,引导教师注重德育工作,好多女教师积极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担起了教书育人的责任。

2.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分配、评优树模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这些措施的落实,激发了老师的干劲,使临泽一中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迈入全市前列,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不断完善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高考是教育事业最重要的评价指挥棒,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克服“五唯”最重要的举措是建立和完善多元评价高考制度,不“唯分数”,建立综合的学生水平评价体系,录取学生以学生的综合水平为依据。

1.完善德育评价。我国的教育目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的领先地位不容置疑。教育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更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我们要明确“德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深刻道理。我校通过每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开设立德班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将其作为德育评价的重要内容。

2.强化体育评价。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学校每年请小屯卫生院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检测,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体育达标测试,客观记录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

3.改进美育和劳动教育评价。把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促进学生形成艺术爱好、增强艺术素养,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临泽一中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学校的智育工作质量明显提高,相对而言美育、劳动教育成为短板。为了提高艺术教育和劳动教育质量,学校建立健全艺术教育机制,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的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艺术教育工作。学校把艺术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制定和完善了《临泽一中美育工作年度计划》、《临泽一中艺术教学规范》、《临泽一中音体美教师单列考核办法》等制度,认真贯彻执行课程规定标准,在各学年开齐、开足、开好音体美课程。开课达到体育每周2节,音乐、美术每周各1节,做到教师到位,课时落实到位,任何时候都不得随意删、减、挤、占音体美课程。

同时,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劳动课纳入学校课程管理,落实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生每学期参加劳动教育课不少于20课时。根据我校实际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每班每月集中上劳动课半天4课时,由教导处制订学期总课表,每天安排一个班级上劳动课。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明确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美育和劳动教育课程的加强和落实,学生的美育和劳动教育评价更加规范,也促进了我校美育和劳动教育同德育、智育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弥补了短板,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逐步探索、健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篇(3)

中图分类号:C9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5—0107—03

麦当劳化是描述现代社会的一个概念工具。乔治·里茨尔在其《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的研究》中首次提出“麦当劳化”这一概念。麦当劳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其触角不断在更宽层面、更深程度上向社会各个领域延伸。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等教育也正被越来越深地打上现代工业社会的烙印,麦当劳式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程序化越来越多地渗透进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麦当劳化趋势。与国外高等教育麦当劳化的趋势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还呈现出“自我麦当劳化”的特征。①这是由于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教育行政化无所不在,行政权力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高校的运作。本文将使用“麦当劳化”这一概念,来探讨与认识高等教育发展理性化中的非理性特征,揭示高等教育麦当劳化发生的深层基础,进而提出超越麦当劳化的具体对策。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麦当劳化趋势的表征社会麦当劳化观点的提出者里茨尔指出:“麦当劳取得成功是因为它为消费者、工人以及经理人员提供了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控制。”②后来学者在使用麦当劳化这一概念时,一般采用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这四个维度。在我国,有学者认为高校评价和排名给管理者带来巨大压力,而采用麦当劳化的管理特性,即高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可以很快见成效,所以管理者自觉或不自觉都在努力追求麦当劳化的管理方式,从而在高校管理中出现了麦当劳化现象。③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高校管理中,而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在整体上也呈现出一种麦当劳化的趋势。

第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坚持效率至上的取向。效率在麦当劳中是用最适当的方法来满足顾客需求,包括时间、空间以及人员管理。受到追求高效率经营理念的影响,高等教育机构倾向于创造一种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采用快速而有效率的方式处理问题。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当前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已收集各级各类精品课程24717门。作为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使得所有学生都可以接受高质量的教学,提高了课程资源的使用效率。对于高校教师而言,他们也可以便捷地从网上获取授课所需的资源,教学活动成为一种高效率的生产过程。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高校合并以及扩大规模也成为追求效率的一种方式,许多高校招生规模急剧增长,甚至一些高校以类似麦当劳连锁的形式开办分校,高校资源达到最大效率的利用。

第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强调可计算性特征。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日益强调可量化指标。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程的标准课时数,而很少注意到课程的讲授是否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是否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在人员聘用和职称评定过程中,优先考虑那些成果丰硕的教师。在评估教学质量中,

收稿日期:2012—08—23

作者简介:别荣海,男,郑州大学副校长,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郑州450001)。

教育主管部门也采取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如在教育部颁发的《评估指标体系》中,有一级指标7项和特色项目1项、18项二级指标、38个三级指标。对于高校本科教学中的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以及特色项目等方面,分数成为衡量高校教学的重要标准。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大学排行榜也是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并以分数的形式呈现高校的教育发展状况。

篇(4)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实施这一目标体系,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目标的权威性。课程目标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二是目标的灵活性。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总体要求的规定性与实施单元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选定具体项目或内容后,执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三是目标的层次性。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将目标纵向分解,形成目标树,使各阶段教育目标具体化;四是目标的针对性。体育与健康课必须关注学生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在总体目标范围内,根据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确定教育目标;五是目标的全面性。体育与健康课目标既有显形的习惯、技能目标,也有隐形的品质、情感目标,设计目标应综合考虑,不可偏废。

二、多育并重,构建教育内容新体系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树立“大体育”观念,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科学设计。“动育”,即运动技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对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即饮食科学教育。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性育”,即性知识教育。初中阶段,正值学生生理发育成熟时期,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性科学,打破性神秘,既是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育”,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对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多方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新体系

篇(5)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4-0024-01

一、多维发展,确立教育目标新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实施这一目标体系,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目标的权威性。课程目标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二是目标的灵活性。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总体要求的规定性与实施单元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选定具体项目或内容后,执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三是目标的层次性。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将目标纵向分解,形成目标树,使各阶段教育目标具体化;四是目标的针对性。体育与健康课必须关注学生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在总体目标范围内,根据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确定教育目标;五是目标的全面性。体育与健康课目标既有显形的习惯、技能目标,也有隐形的品质、情感目标,设计目标应综合考虑,不可偏废。

二、多育并重,构建教育内容新体系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树立“大体育”观念,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科学设计。“动育”,即运动技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对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即饮食科学教育。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性育”,即性知识教育。初中阶段,正值学生生理发育成熟时期,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性科学,打破性神秘,既是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育”,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对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多方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新体系

篇(6)

一、确立目标新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①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②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③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④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⑤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实施这一目标体系,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目标的权威性。课程目标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二是目标的灵活性。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总体要求的规定性与实施单元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选定具体项目或内容后,执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三是目标的层次性。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将目标纵向分解,形成目标树,使各阶段教育目标具体化;四是目标的针对性。体育与健康课必须关注学生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在总体目标范围内,根据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确定教育目标;五是目标的全面性。体育与健康课目标既有显形的习惯、技能目标,也有隐形的品质、情感目标,设计目标应综合考虑,不可偏废。

二、构建教育内容新体系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树立“大体育”观念,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科学设计。“动育”,即运动技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对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即饮食科学教育。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劳育”,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对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创新教育途径新体系

篇(7)

中图分类号 G7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8-0029-05

长期以来,“课程本质”的问题由于被视为课程论的逻辑起点而被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课程领域的诸多学者也对此问题进行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在已形成的研究及对已有研究进行的“再研究”成果中,研究思维转向的趋势初现端倪。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本质的探究也在职业教育学科成熟的趋势中趋于多元。本文拟求索于职业教育学学科内外,通过厘清课程本质理论发展的历程,结合职业教育课程的历史发展及本质特征,尝试重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时代性意涵,并在研究范式转型的背景中分析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本质对课程理论和实践的若干规定性。

一、两级化约的课程本质探究

课程研究领域对于课程本质的探究可谓学派林立、异说纷呈,但总体而言呈现出两级化约的状态。“从‘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的对峙,到永恒主义、要素主义、进步主义、社会改造主义、存在主义课程流派的冲突,再到课程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的纷争以及后现代主义课程思潮对传统主义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批判等,关于课程内涵、内容、功能以及模式、方法的理解都呈现出排斥性与对立性品质。”[1] 依此,学界中的各种知识论、学科论、计划论、目标论、活动论、经验论等课程本质观亦呈现出两级分立的特征。这两种分立的特征追溯到哲学源头,都可以化约为“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两个领域,如图1所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各种课程本质观在这两个领域往返更迭,体现了典型的线性“钟摆式循环”。

图1 课程本质观发展的“钟摆”

历史的钟摆最初处于科学世界的一端,以古典人文课程为代表,哲学始祖泰勒斯认为,应教授“离感觉最远”、“最普遍”、“人类最难知的知识”[2],课程的本质是传授知识和训练能力。生活世界的课程本质观肇始于17世纪欧洲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潮,从卢梭经裴斯泰洛齐到福禄倍尔,都主张儿童要冲破成人化的知识性课程的束缚,以自主活动、探究来获得基于已有经验的自然生长,课程的使命不在于为其未来生活提供具体知识,而是在生活世界的感受中积聚新经验。但源自科学世界的“知识论”课程本质观随着历史的发展愈益受青睐。夸美纽斯“把一切知识交给一切人类”的理念传承到18世纪,在康德的批判主义认识论影响下,形成的“形式训练说”支持了科学世界的课程本质观,强化了知识论的课程本质。20世纪初上半叶,杜威继承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潮,设计活动课程使学习者更好地适应生活,服务社会。20世纪中叶,苏联卫星上天激起了全世界对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在美国出现了“学问中心课程”,重申了知识论课程的重要性。20世纪70年代后,以范梅南、阿普尔、多尔为代表,课程转向生活世界中,重视人本主义“经验”的理解,关注个体体验,关注隐性课程。动态发展的课程在“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两个领域摇摆、徘徊。

二、职业教育课程本质的时代特征

课程本质是一个具有历史性起源和时代性依据的概念,职业教育课程本质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形态。

(一)古代形态的职业教育课程

职业教育课程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时生产劳动与生活实践合二为一,“劳动没有从生活中分离出来,人们的生活中,没有什么时间或地点是特别留给工作的,人们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度过”[3]。“原先关于工作的观念都建立在家庭‘自给自足’的基础之上;每个人做自己的工作并将其视为理所当然。”[4] 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承就是最初的教育内容,家庭是教育的组织形式,通过世代的口手相传来传递经验。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从氏族中脱离出来的私人庄园不断扩大,生成奴隶主和奴隶两个对立的阶级。脱离生产劳动的闲暇奴隶主贵族建立学校,探索真理,获取知识,发展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等“自由艺术”,成为普通教育课程的起源。与此相对,奴隶阶层用于谋生的生产劳动仍然是职业教育的主要载体。生产力发展突破了家庭之后,古代学徒制产生,师傅在小作坊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对学徒的培训成为职业教育课程的起源。西欧中世纪手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形成,行会的出现使学徒制趋于规范化,古代形态的职业教育课程形成。

古代形态的职业教育课程本质是个体劳动经验的授受。来源于生活世界的古代职业教育课程,口手相传是基本的教学方式,家传世学及小作坊式的学徒培训是主要的课程组织形式。授受的是以个体劳动经历、体验为主的初级形态的个体职业经验知识,课程组织形式及内容因不同授受主体个人经验的不同具有独特性。同时,因劳动分工未分化,而使古代形态的职业教育课程活动综合化,体现为完整的、连续的工作体系。

(二)近代形态的职业教育课程

近代形态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源于新教工作伦理的革新及工业革命的需求。新教所提倡的“勤劳”、“节俭”美德确立了工作在世俗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工作上升为“好的生活”的核心。新教的工作伦理经过长期发展,促使经济理性冲破宗教掩饰从而求取自身发展的合法性,因此资本主义发展从宗教束缚中挣脱出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巨大发展。工业革命促使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作坊,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根本性变化。在工厂制的工作组织形式中,生产流程被分解为几十道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分工加速了生产速度,机械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手工制作者被排挤[5]。与此同时,古代学徒制的课程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近代形态的职业教育产生,并形成相对规范的职业教育课程。

近代形态的职业教育课程以“俄罗斯法”的技术教育新方案为代表,通过分析生产技术,把工作过程按生产顺序分解为几个要素,据此制订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借助学校班级教学的组织形式,指导学习者掌握知识和技能[6]。强调效率和专业化的近代职业教育课程严密细致,符合生产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需要。

近代形态的职业教育课程本质是公共职业知识的授受。近代职业教育课程来源于工业革命的岗位分工,其基本的课程教学方式是“一对多”的教师讲授与学生实习相结合,工厂化的班级教学是其主要的课程组织形式。近代职业教育课程授受的是经过社会化和科学化筛选,作为相对普适和正确“公理”沉淀下来的公共职业知识,并物化为各种职业教育类教材、专著。公共职业知识授受的职业教育课程具有效率化、专业化、岗位化等特征。

(三)现代形态的职业教育课程

机器工业时代的专业分工和效率追求带来物质和经济的极大繁荣,但同时也引发了社会的反思。分工的精细化把生产过程和劳动市场分割为一系列环节,社会变成了环节社会,劳动者被限制在生产过程的某一环节中,工作过程就是单调机械地重复同样的活动,生产组织方式的目的仅是为了解决“人身材料怎样合并到这个客观机体(机器生产)”[7] 中的问题,劳动者的自我意识及劳动之于社会发展的意义在“工作至上”的职业伦理中被忽略。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是现代职业伦理的价值追求载体。在对机器工业时代“工作至上”职业伦理及“环节社会”发展趋势的反思中,现代职业伦理的价值追求发生了转变,教育的课程价值及组织形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随着组织社会的不断发展,分工带来的“环节社会”趋于融合。“环节社会的消失要求将个人意识从支撑他的有机环境和涵盖它的社会环境中解放出来。”[8] 因此,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价值不仅包括授予学习者谋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应该包括促进社会整体超越“工作至上”职业伦理的目的。通过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授受,使得工作不再仅仅是人谋生的工具、生产的要素、创造财富的手段,而且,工作也是劳动者发挥智慧和潜能,满足归属需要、自尊需要、成就需要,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是促进社会和谐、持续发展的载体。

现代职业伦理是超越“工作至上”世界的职业伦理,使人从职能割裂、机械操作的无意义工作中解脱,重新理解人与工作、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识追求幸福的工作意义,厘定工作劳动与社会、自然整体和谐持续发展的目标。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本质即是这一价值追求的载体,通过课程的内容、活动、经验等承载现代职业伦理的具体规定性。

三、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本质的规定性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本质是现代职业伦理的价值追求载体,通过课程内容、活动、目标等要素承载现代职业伦理价值对工作世界、职业定向、岗位能力的具体规定性。

(一)课程内容反映工作世界的状况及趋势

1.工作世界构成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参照体系

工作世界来源于生活世界,同时又受到科学世界的规制。工作起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与人的生活具有本源的、历史的统一[9],人通过工作追寻生活的意义。但工作又是人的一种特殊生活方式,工作活动的对象、方法、过程、意义等都直接受到科学世界的规制,科学世界的发展推动工作对象从外在的有形物,转向无形的信息和服务,工作方法从手工劳动转向机械制造和信息传递,工作意义从谋生转向发展等等。与其他社会生活方式相比,工作世界处于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中介领域。

处于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中介领域的工作世界构成现代职业教育内容的参照体系。工作世界中的知识体系和行动逻辑来源于生活世界,同时又受到科学世界知识体系和学科逻辑的影响。工作世界的行动逻辑主要以生活世界中的经验以及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为主,重点解决“怎样做更好”的问题[10]。但科学世界中涉及事实、概念以及归类、原理等陈述性知识在工作世界中的重要性地位并没有消失,也没有消失的趋势,而是融合到工作世界的知识体系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不同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应采取“告别式”的立场来彻底否定科学世界对工作世界的具体影响,也不需要采取“另立体系”的行动来重构和强化生活世界之于工作世界的意义和价值。将工作世界置于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中介领域,重在实现工作信念与立场系统的平衡与恰切状态。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应纳入工作世界的逻辑中,拓展传统的课程视野,寻找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知识关联与分离的路线,以工作过程逻辑为中心,确定职业教育全新的课程内容定位,将陈述性显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有机融合到行动体系的内容构架中,通过课程内容重新序化的形式来充分凸显超越“工作至上”世界的行动逻辑。

2.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反映工作世界的变革要求

工作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相互作用及飞速发展,为工作世界创造了新的机会、挑战及不确定性,工作世界的变化趋势和节奏更加复杂。旧的工作领域持续改进,新的工作领域不断拓展。不断变化的信息通信技术、制造过程和工作组织形式导致了工作领域的技能精深化。传统的强调用体力劳动支持脑力工作的错位认识发生转向,体力和脑力劳动的界限逐渐消失,传统的工作形式及为工作作准备的过程发生了变化。

不断变化的工作世界对劳动者提出新的要求。为了在变化中的工作世界实现可持续生计、增强个人能力并增加个体社会经济地位发展的机会,劳动者应增强就业能力,学习适应工作世界变化需求的适切技能。这要求进入工作世界的劳动者拥有一系列知识、实践和社会技能,以及积极态度和能力的结合,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工作环境[11]。

现代职业教育是为个体进入工作世界作准备的教育,其课程内容反映工作世界的变革要求。首先,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紧跟工作世界的变化和发展,有选择地融汇科学理论知识和情境经验技能,并根据行动体系逻辑进行动态序化,充分涵盖工作世界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其次,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包括对职业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习惯的传承,以及职业人格的自觉认同与塑造,充分反映工作世界所需的核心态度和精神[12];再次,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蕴含个体适应工作世界变化的能力要素,为学习者适应工作环境及发展职业生涯作准备,并为经济繁荣、环境保护与社会幸福的协调发展奠基。因此,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使劳动者成为生产性和负责任公民所必备的知识、能力、技能和态度,反映工作世界的状况和趋势。

(二)课程活动体现职业定向的标准与革新

课程活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活动包括课程组织、实施、管理和评价的全过程。狭义的课程活动则特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学习活动设计,即由博比特、查特斯、塔巴等课程理论家所主张的课程内容设计的活动分析[13]。本文所分析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活动特指狭义的根据课程内容所进行的学习活动设计。

1.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活动需适应劳动对象和职业标准的多元化

自从20世纪中叶开始,许多国家陆续进入阿尔文·托夫勒所言的人类发展的“第三次浪潮”阶段,“白领”和服务业人员数量超过“蓝领”工人的数量,社会也从以生产为中心的时代逐渐过渡到以服务为中心的时代。

在以服务为中心的时代,传统的劳动对象和职业标准发生重大转变。在马克思看来,服务是一种劳动产品,是“不以物品资格但以活动资格供给的特别的使用价值”[14],服务“不采取实物形式,不作为物而离开服务者独立存在”[15]。由于服务不能以普通的商品形式而只能以活动本身的形式进行交换,因此,服务对象的非物质化是服务经济时代的特征之一。同时,由于服务的生产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交往贯穿服务生产过程的始终,服务呈现无形性、异质性、不可贮存性等特征,无法使用统一的、量化的职业标准对特殊和复杂的服务岗位作出标准化的规定,形成服务的职业非标准化。

劳动对象非物质化和职业非标准化引起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活动设计的多元转向。劳动对象的非物质和职业非标准化要求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活动设计基于开放的学习资源,关注逻辑与直观、概念与经验、理念与意义、知性与感性的结合,凸显学习者的体验与交往,以“主题——经验——表达”的课程活动设计代替“目标——内容——评价”的传统课程实施过程。课程活动通过内容的综合、场所的综合、时空的综合、指导的综合,设计基于特殊工作情境的探究活动、表达活动和交流活动,从关注系统化、程序性的设计,转向融入情境化、人性化、道德关怀等因素的新型课程形态。

2.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活动需反映劳动工具及劳动组织的革新

现代社会劳动工具及劳动组织的革新速度加快。劳动工具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形式和劳动组织形式。劳动工具由简单到复杂、由简陋到精密、由劳动力到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及其附着的知识与技能体现着职业的高级化发展趋势。而目前,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劳动工具逐渐从机械化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知识逐渐取代物质生产资料成为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与此同时,更具创新精神的平等、合作和自由组合的柔性劳动组织将逐步取代存在依存关系、剥削关系的科层劳动组织[16]。劳动工具与劳动组织的革新对职业教育课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活动反映劳动工具及劳动组织的革新。其一,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活动的教学手段和用具反映劳动工具的革新。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做中学”以“做”为中心,“做”的目的在于完成工作任务,完成工作任务要凭借劳动工具,因此职业教育课程活动设计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用具必须与生产实际的劳动工具保持一致性,不能滞后于现实劳动工具;其二,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活动组织形式反映劳动组织形式。职业教育课程活动模拟真实的职业环境,学习者在劳动组织形式中体验工作任务、人际关系、工作氛围和职业文化,从而达到课程活动设计的教学目标[17]。

参考文献

[1]郝德永.从两级到中介:课程改革的路径选择[J].教育研究,2010(10):33-37.

[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

[3]Sahlins M. Tribesmen[M].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68:80.

[4][法]G.格洛兹.古希腊的劳作[M].解光云,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68.

[5][6]翟海魂.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36.38.

[7][英]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M].钱乘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412.

[8][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361.

[9]张胜军.职业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本方式[J].职教论坛,2011(19):10-12.

[10]姜大源.学科体系的结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教育研究,2005(8):53-57.

[11]UNESCO-UNEVOC公报.“不断变化的工作世界:TVET对国际发展议程的贡献”国际圆桌会议(一)[J].职业技术教育,2008(27).

[12][17]肖凤翔,所静.职业及其对教育的规定性[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435-440.

[13]钟启泉.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40.

[14]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9:398.

[15]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58.

[16]农华西.生产工具的发展与人的解放[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2):79-81.

Analysis on the Curriculum Essence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XIAO Feng-xiang1, LAN Jie1,2

篇(8)

教育现代化是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建立在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基础上的,以实现人自身现代化为主旨的 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层出不穷,从科学原理的发现到新的生产能力的 形成的时间大大缩短,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也在逐渐更新。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必然要求加快教育尤其 是学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推行面向全体、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以培养勇于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并能在激烈 竞争中走向成功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新型人才。而劳技教育现代化,则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必 要条件。我们认为,现代劳技教育有利于学生贴近现代生活,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强化“劳动创造美”的劳动 观念,培养起与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相适应的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可以这样说,没有劳技教育现代化,就没 有学校教育现代化,也就不能实现人自身的现代化。我们正是凭籍从教育现代化生发出来的观念,去努力加快 本校劳技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的。

二、课程:以造就高素质的现代人为出发点

课程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因此,实现劳技教育的现代化,必须重视构建现代化的劳技课程体 系。我校从造就高素质的现代人的目标出发,以现代教育观念和科学管理措施确立了劳技作为一门必修课的学 科地位,并以《普通中学劳技课教学大纲》为基础,按照“一全二高,分类分层”要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及 大教育思想,建构起富有创造性的劳技教育课程体系。

一“全”,即门类齐全。我校劳技课程按现代人发展及现代社会与生活的实际需要来设置,目前有烹饪, 电工、金工、工艺缝纫、工艺木工、家庭装饰设计、鱼类饲养、花卉种植、植物无土栽培、电脑打字及陶艺、 摄影、汽车修理、汽车驾驶等十多种门类,远远超过了《大纲》的要求。这些课程既有触及日常生活的,又有 涉及高科技领域的;既有与现代生活相关的,又有与现代生产相关的,这就为学生涉猎多领域的知识提供了有 利的条件。

二“高”,即高起点、高标准。我校是深圳特区的窗口学校,在劳技教育建设方面,理所当然地要遵循深 圳市“先一步,高一层,优一等”的教育发展方针,以体现特区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现代化特征。如木 工课,我校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使锯弄凿,仅图实用;而是把劳技教育与美育结合起来,形成跨学科的、内涵丰 富、功能多样的课程样式——工艺木工课。又如烹饪,也不是简单地烧饭做菜,以求裹腹;而是在其中渗透中 ,西饮食文化及乡土饮食文化的精髓。至于无土栽培、电脑文书编辑、汽车修理与驾驶等,则也站在当代科学 与技术、现代产业与生活的前沿,让学生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对现代的科技与生活进行有益的实践体验。

“分类”。我校贯彻与深化现代课程理论,把劳技课程按管理要求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按操作形式 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按表现形态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如植物无土栽培、电脑编辑、航模、摄影、 汽车修理与驾驶等,属选修课,其余则为必修课。每门课都按自编的教材与教学大纲要求,进行理论教学与必 要的实践,是为学科课程;而相关的试验、竞赛、展览等活动则为活动课程。至于劳技教育的隐性课程,则主 要是指一种学校所着力营造的弥漫于校园、渗透于人心灵的劳动技术教育活动的氛围。

“分层”。我校按不同年级规定劳技教育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内容:在初中开设烹饪、工艺缝纫、工艺 木工、花卉栽培、无土栽培、金鱼饲养、电脑打字等课程,在高中开设电脑编辑、摄影、陶艺、家庭装潢设计 、家庭摆设设计,安装设计等课程。不同年级课程的内容区分,均以教育学“可接受性”原则为依据,按学生 的年龄特点、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同生产、生活的时间距离来确定。

三、教学:体现现代教学的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等原则

教学是实现课程价值的关键。我校初步建立起现代化的劳技课程体系,但通过怎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使之 为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发挥积极的作用呢?学校的做法是:依纲据本,科学运作。

教材是课程的具体体现。我国的劳技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冲击,本来其发育成长就处于艰难困苦的状态;而 我校又是在进行现代化劳技教育的超前实验,因而更是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教材,尤其是创新 课程的教材。为了使教学有本可依,我校按照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以及有关培养 高素质现代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师自己动手编写教材。现在,降少数几门新设的课程教材尚在编写之外,绝大 部分已完成。

有了教材,便有了教学的依据。于是,我校按照现代教学的科学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的原则,构建了“六 结合”的劳技教学模式:

其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结合。这是一般教学的典范模式,它使劳技教育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其二,教学与科研结合。为了提高学生最基本的科研能力,我校劳技教育也按照教学与科研结合这种本来 是高等院校所特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如,植物无土栽培教学在学校的生物科研实验室进行,师生共同确定组培 、移栽等方面的多种课题,并共同研究、完成。

其三,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劳技教学本质上是为学生掌握基本的生产与生活技能作准备的教育,因此, 与生活结合是其开放性与实践性的重要体现。这种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动机,巩固其所学知识 ,还可以美化生活,满足生活需要,直接实现劳技教育的实用、审美价值。例如,学生学金鱼饲养、工艺木工 、工艺缝纫、摄影等,都可以其成功的实践来美化家庭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我们还定期把学生带到工厂 、农村去参观与实习,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课堂里接受熏陶和训练。

其四,劳技教学与其他学科学习结合。我校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劳技课也当作一门工具课、基础课来处理的 ,如学电脑打字,就要求学生用电脑作文;而学植物,则要求学生从无土栽培中增强对植物的感性认识。我们 重视劳技学科向其他学科或其他学科向劳技学科的主动渗透,使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彼此强化。

其五,劳技教育与创造教育结合。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有赖于创造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为此, 我校劳技教育与创造教育密切结合,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 意识与创造能力,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成果来检验学生的劳技水平。

其六,劳技教育与德、智、体、美、心诸育结合。这一结合,是劳技教育丰富的价值内涵的体现,也是劳 技教育开放性原则的贯彻。我校的工艺缝纫、工艺木工、陶艺等,就反映了劳技教育与美育、技术与艺术结合 的思路。

四、管理:渗透现代教育的效益观念

同其他教育管理一样,劳技教育的管理也要追求高效益。劳技教育的管理效益,就是学校通过对劳技教育 系统中各个因素、各个环节的管理,使之产生真正的育人价值,而绝不是把其当作一种点缀和摆设。我校在探 索劳技教育现代化之路的过程中,全面加强管理,同时又重点抓了教师队伍建设与对学生评价、激励、督促这 两方面工作。

为了适应劳技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我校制订了《深圳中学劳技教师任职标准》,规定了劳技教师任职所必 须达到的学历、思想观念、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以期通过高素质的教师落实高标准的劳技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苗子。现在,我校劳技教师平均达到大学本科学历,他们个个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人人 具备执教三门以上劳技课程的业务修养。他们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验操作、开展科学研究,还能自 编教材,自己设计教具。为了鞭策、激励劳技教师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学校制订了《深圳中学劳技教师业务 考核办法》,定期对劳技教师进行严格的业务考核。达不到要求的教师,或被调岗,或被送去有关院校参加脱 产进修。学校在晋级、升迁、评优以及外出考察学习等方面,对劳技教师与主课教师一视同仁;在业务进修方 面,劳技教师还有优先权。学校还把劳技科组作为“等级科组”建设的试点,使之在学校各科组中率先进入“ 一级科组”的行列。

实践证明,只有重教与重学两者有机统一,劳技教育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为此,学校同样重视对学生学 习的管理,除了按学习常规进行管理外,还特别采取了以下措施:

1.建立劳技学科结业证制并使之与毕业证挂勾。我校劳技课程分必修课与选修课。其中,初中必修课6门, 选修课3门;高中必修课3门,选修课3门。必修课与选修课各有学分,学分的分配以实验操作为主,理论考试为 辅,两类课程的考核积分达到标准便发劳技学科结业证书。这是获得“深圳中学毕业证”的必要条件。这项措 施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劳技课程的积极性。

2.创办深圳中学劳技节。劳技节与体育节、艺术节、科学节一样,主要属于活动课程。每年“五·一”节 ,劳技节按运动会的组织形式,进行征文竞赛、作品展评、作品拍买,以及现场操作、制作竞赛等,并评出团 体(班级)与个人的名次,颁发奖品与奖状。劳技节的创办,展示了劳技教育的成果,激发了师生的积极性, 推动了劳技教育的发展。

3.建立委托家长协管制度。我校的劳技教育加强开放性,从校园内向家庭拓展。这就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如汽车驾驶与修理这门选修课,适用于家庭拥有汽车或有条件接触汽车的学生选修。整个学习过程不在学校, 也没有老师直接参与。我们的管理办法是:当学生向学校申请学习这门选修课后,学校便委托家长协同管理, 只在最后阶段进行一定的测试,即按其水平给予相应的学分。再如热带鱼的饲养,被列为选修课程,但这是一 项持续时间久、规律性强、技术性高的实践活动,而学生往往由于学习紧张或玩性大而忘记定时换水、喂食以 及观察。于是学校便要求家长及时提醒学生,使学生的饲养实践能善始善终,取得成果。

五、条件:反映特区相对发达的物质文明

篇(9)

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是素质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对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磨练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实践中,有一段时间把学生参加体力劳动当成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方式,只关注它的德育功能和对人的改造作用,忽视了劳动教育所蕴含的丰富的教育价值。《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国家制定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下简称《指南》)立足于时代的发展,强调劳动教育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养成,以关注学生发展为本,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的多方面的功能实现和劳动教育的多途径实施与多学科渗透。

劳动与技术教育中所内含的技术教育,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专科院校所开办的高度专门化的技术教育,它是指普通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的技术教育。我们的学生生活在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不断变化的新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将更加广泛、深刻和迅猛。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技术教育是未来社会成员基本素养的教育,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和经历的教育。它是区别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现代教育具有“现代性”的重要支柱。揭开技术的神秘面纱,我们可以看到,技术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一项完美的技术作品本身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是科学、道德、审美,也就是真善美的统一,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因此,技术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发展有着广泛而又独到的教育价值。

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形成了综合形态的课程设置。过去,小学的劳动课、初中的劳动技术课是独立设置的一门课程。新课程计划中,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被列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这是课程形态上的重大变化。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跨学科的学习领域,具有内在的综合特征。它综合运用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语文、艺术、社会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融合了经济、法律、伦理、审美、环保等方面的教育视野。对学生来说,劳动与技术教育不仅是已有知识的综合应用,而且也是新的知识与新的能力的综合学习。在目前国际性的课程综合化的趋势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形态的推出,无疑是顺应潮流的改革尝试,它必将使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综合性能和实践品质得到展示。当然,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困难,还会有一些理念的碰撞,这有待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二)进行了课程内容的结构性重组。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最具开发潜力、最易受科技发展影响、最应该体现时代特征的开放性学习领域。在国际上,作为诸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之一的技术课程已经成为一个包括劳作、手工、设计、家政、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商业、职业准备等科目在内的庞大学科群。考虑到社会发展的进步趋势、现实生活的客观需要、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指南》在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结构上确立了劳动、家政、技术、职业准备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形成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有一定独立性又有一定渗透性的内容结构。同时,根据初中和小学的性质、特点,进行了课程内容的学段定位,如在技术方面,小学确立为“技术初步”,初中确立为“技术基础”;在职业准备方面,小学确定为“职业了解”,初中设计为“职业引导”。这充分反映了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内容上的现代性和开放性。

(三)建构了富有弹性的目标体系。《指南》提出了目标与内容分成基础性和拓展性两部分。基础性内容是完成各阶段劳动与技术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体现了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内容上的结构性,对不同地区也具有条件上的普适性。而拓展性目标和内容是供各地选择的,实施条件相对较高,有些内容体现了技术发展的方向性。不同取向的教育目标的提出,使

得各地方、各学校以及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内容的选择主体成为可能。

篇(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素质养成。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再次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3]2020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高校该如何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呢?

1课下、课上素质培养的概念

课上培养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通过课堂理论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的专业素质培养,这一方式侧重专业理论和技能等。课下培养指的是课堂之外的教育实践活动环节,侧重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培养。笔者认为课下培养和课上培养在育人过程中居于同等重要地位,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通过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一体化、实习实训一体化、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一体化,最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课下培养和课上培养都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主战场。课下素质培养有着丰富的内容,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团活动、创新创业实践、学科竞赛等,涵盖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贯穿了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因此,课下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不言而喻。

2课下素质培养评价机制:课下素质培养目标

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课下素质培养要立足专业实际,结合社会经济需求和行业发展特点,对标国际软件工程专业教育认证标准,对比课上素质培养目标形成课下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良好的人文社科素养、扎实的专业工程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身心健康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是结合CDIO工程教育思想(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Operate—运作,CDIO)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而制定的,已有了4年的实践基础。在此理念下,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传授、技能提升,而是应更加强调学生人文修养、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个目标对学生的成长具有良好的导向激励作用,发挥着教育引导功能,实现了对学生成长的过程评价、结果评价。

3课下素质培养评价机制:课下素质培养方案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通用技术作为教育部基础改革的新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其基本理念和要求是:“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重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我们通过认真研讨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分析通用技术必修教材《技术与设计1.2》后以为:通用技术课程虽然教学内容丰富繁杂,涉及的学科涵盖科学课程、管理学课程,工程技术学课程,劳动技术课程、历史学课程,美术课程、创造发明活动等等众多门类,但所涉及的这些学科内容却都较为浅显,按教育部的教学定位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因此在实践中一定要掌握好教学的深度和难度,要理解课程的标准和要求,吃透教材精髓,决不能因为课程内容里的具有,而将通用技术课又上成了或劳动技术课程、科学课程、美术课程或创造发明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能体现通用技术作为课改课程的技术通识教育特点(见表1,2,3,4)。所以必须以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为纲,纲举目张才能上好通用技术课。要开设好通用技术课程,我们认为要做好以下的工作。

(1)选调合适的从教老师,多途径地提高从教老师的专业素养。著名教育家艾利奥特说过:”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由于过去国家的师资培训教育是没有通用技术专业的,因此选派的从教老师都算是改行的,这就需要从教的老师有较高的政治和道德觉悟,能愉快地服从工作安排,安心从事新课程的教学工作,而且被选调的老师还应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再学习能力,能较快地具备胜任教学的知识结构,领会和熟悉教材。要让从教老师都意识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学记》)。主动加强自修学习,积极参加各级通用技术学会的培训和学科活动,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尽快达到教学要求。

(2)从教老师要钻研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和通用技术知识系统。组织教研组教师分析比较通用技术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区别,全方位地理解通用技术课程,掌握好教学的深度与难度。通过这样的研究与比较,以取得对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教学内容上的共识。

(3)教学过程中集思广益。以课题组全体教师集体备课为主线,领会学科内容的精髓,统一把握好教学内容在深度广度等方面的尺度,让每位老师在集体智慧的氛围中精心备课,以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教学目标。事实证明这些措施是必须的,也是卓有成效的。可以使学校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得以迅速而有效地展开。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有个教学案例,能体现通用技术的课程特点,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这是在完成必修内容《技术与设计1》课程教学后的一个教学考查性练习,类似于“工程技术类专业学校”的一个课程设计。

教学实施中,我们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后作业:“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作业的要求是:(1)有产品的图纸或产品说明书(图纸大小比例不限);(2)有产品的模型或原型(产品的种类不限,产品模型的大小不限,产品制作材料不限)。

这个学生实作练习的综合性很强,要完成好这个作业,就必须基本掌握好教材中有关“技术设计与制作”的重点,如第二章设计的基础,第三章怎样进行设计,第四章设计的实现——制作(工艺)。这就要求学生能融会贯通的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通用技术学科知识的能力链。

我们选择这个练习的本意旨在通过学生的实践情况来检验我们对学科精神的理解和教学效果的好坏。从学生完成的习作情况看,各方面都较为理想。

(1)学生画的图纸(或产品说明书)尽管有一些不规范(这与课标定的时间有关系,仅3个课时),但作为一种技术交流语言,基本能表达出设计意图,能交流理解,符合课标的要求;

(2)产品的类型,模型的大小,材质不限等条件,给了学生一个很大的发散思维空间,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有自己的特点,摆脱了原劳动技术课程里的模型制作中全班做同一个产品的束缚或羁绊,体现了与劳动技术课程有联系而又高于劳动技术课程的课程标准特点;

(3)由于模型制作的诸多方面是学生的自主选择,在模型的种类,大小,式样,材质等方面都体现了学生的喜好,倾注了学生的心血,体现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而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这正符合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本理念。由于学生作品的多样性,作品各有千秋与个性,学生间的自觉交流很广泛,不经意中训练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互相学习的品质,可谓一举多得。

通用技术课程在我国开设仅有几年时间,尚属婴儿期。而资料显示:类似于我国通用技术的课程内容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体系里存续已久,美国的通用技术走进学生课堂已70余年;俄罗斯(包括前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从小学到高一开设有通用技术的课程,德国通用技术课的课时,超过了物理、文学等课程;在香港,通用技术进入中学生毕业考试已十几年;在日本和英国,相似于“通用技术”的技术课程几乎贯穿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整个过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的通用技术教育还真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